CN115588599A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88599A
CN115588599A CN202210704960.0A CN202210704960A CN115588599A CN 115588599 A CN115588599 A CN 115588599A CN 202210704960 A CN202210704960 A CN 202210704960A CN 115588599 A CN115588599 A CN 1155885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contact
arc
space
fixed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049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川口直树
西田刚
古川和树
塚田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588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885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01H50/24Parts rotatable or rockable outside coil
    • H01H50/26Parts movable about a knife ed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44Magnetic coils or windings
    • H01H50/443Connections to co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01H50/041Details concerning assembly of relays
    • H01H50/042Different parts are assembled by insertion without extra mounting facilities like screws, in an isolated mounting part, e.g. stack mounting on a coil-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01H50/24Parts rotatable or rockable outside coil
    • H01H50/28Parts movable due to bending of a blade spring or re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4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4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 H01H9/443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using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6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contactors having 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34Stationary parts for restricting or subdividing the arc, e.g. barrier plate
    • H01H9/346Details concerning the arc formation chamb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磁继电器,迅速地切断在第一固定端子与第二固定端子之间短路的电弧。电磁继电器具备包括第一固定触点的第一固定端子、包括第二固定触点的第二固定端子、可动接触片、壳体以及磁铁。可动接触片包括第一可动触点和第二可动触点。驱动装置包括线圈,使可动接触片移动。壳体包括收纳第一固定触点、第二固定触点以及可动接触片的收纳空间。磁铁配置为在与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及移动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与线圈和收纳空间重叠。磁铁使在第一固定触点与第一可动触点之间产生的第一电弧和在第二固定触点与第二可动触点之间产生的第二电弧沿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伸长。壳体包括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线圈与磁铁之间的第一电弧伸长空间。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在电磁继电器中,在电流切断时在触点产生电弧。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磁继电器中,为了迅速地熄灭电弧,在配置触点的空间配置有灭弧部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49938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磁继电器中,当在触点附近以在可动接触片的宽度方向上产生磁场的方式设置磁铁的情况下,触点所产生的电弧的伸长方向根据通电方向而向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的外方和内方变化。在电弧向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的内方伸长的情况下,电弧在第一固定端子与第二固定端子之间短路,难以迅速地切断电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电磁继电器中,迅速地切断在第一固定端子与第二固定端子之间短路的电弧。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磁继电器具备第一固定端子、第二固定端子、可动接触片、驱动装置、壳体以及磁铁。第一固定端子包括第一固定触点。第二固定端子与第一固定端子分离地配置。第二固定端子包括第二固定触点。可动接触片包括与第一固定触点对置的第一可动触点和与第二固定触点对置的第二可动触点。驱动装置包括相对于可动接触片配置于从第一可动触点朝向第一固定触点的第一方向的线圈。驱动装置使可动接触片沿移动方向移动,该移动方向包括第一方向和第一可动触点远离第一固定触点的第二方向。壳体包括收纳第一固定触点、第二固定触点以及可动接触片的收纳空间。磁铁配置为在与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及移动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与线圈和收纳空间重叠。磁铁使在第一固定触点与第一可动触点之间产生的第一电弧、以及在第二固定触点与第二可动触点之间产生的第二电弧沿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伸长。壳体包括从收纳空间向第一方向延伸且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线圈与磁铁之间的第一电弧伸长空间。
在该电磁继电器中,由磁铁使第一电弧和第二电弧沿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伸长。即,磁铁在第一固定触点与第一可动触点之间以及第二固定触点与第二可动触点之间产生沿第三方向的磁场。在该情况下,根据通电方向,第一电弧和第二电弧向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的内方或外方伸长。即,根据通电方向第一电弧和第二电弧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伸长。例如,在第一电弧和第二电弧向相互接近的方向伸长的情况下,第一电弧和第二电弧在第一固定端子与第二固定端子之间短路。在该第一固定端子与第二固定端子之间短路的电弧通过由磁铁产生的磁场而在配置于线圈与磁铁之间的电弧伸长空间内伸长。由此,能够迅速地切断在第一固定端子与第二固定端子之间短路的电弧。
壳体也可以包括配置于线圈的下方的基座。第一固定端子也可以包括从基座向下方突出的第一外部连接部。第二固定端子也可以包括从基座向下方突出的第二外部连接部。壳体的第一电弧伸长空间也可以配置于基座与线圈之间。在该情况下,能够有效利用线圈的下方的空间而迅速地切断在第一固定端子与第二固定端子之间短路的电弧。
磁铁也可以包括宽度较窄部和宽度较宽部。宽度较窄部也可以配置于第一外部连接部与第二外部连接部之间,且在第三方向上与收纳空间重叠。宽度较宽部也可以延伸至比第一外部连接部及第二外部连接部更靠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的外方的位置,且在第三方向上与线圈重叠。在该情况下,能够使在第一固定端子与第二固定端子之间短路的电弧伸长至第一固定端子及第二固定端子的背侧,因此能够实现第一电弧伸长空间在第一方向上的紧凑化。
壳体也可以包括相对于可动接触片配置于第二方向的第二电弧伸长空间。磁铁也可以配置为在第三方向上与第二电弧伸长空间重叠。在该情况下,在第一电弧和第二电弧向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的外方伸长时,能够在第二电弧伸长空间内迅速地切断第一电弧和第二电弧。
第一固定端子也可以包括在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上与可动接触片对置的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也可以遍及收纳空间和第二电弧伸长空间配置。在该情况下,在第一电弧向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的外方伸长时,第一电弧通过第一延伸部而容易移动至第二电弧伸长空间。
壳体也可以包括第二电弧伸长空间,该第二电弧伸长空间与第一电弧伸长空间在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的外方相邻地配置,且与第一电弧伸长空间划分开。磁铁也可以配置为在第三方向上与第二电弧伸长空间重叠。在该情况下,在第一电弧以及第二电弧在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上向外方伸长时,能够有效利用线圈的下方的空间来切断第一电弧和第二电弧。
第一固定端子也可以包括第一触点支撑部和第一弯曲部。第一触点支撑部也可以沿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延伸,配置于收纳空间,且支撑第一固定触点。第一弯曲部也可以从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触点支撑部的内侧端部朝向第一电弧伸长空间弯曲。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由流向第一弯曲部的电流产生的洛伦兹力,使在第一固定端子与第二固定端子之间短路的电弧迅速地移动至第一电弧伸长空间。
壳体也可以包括罩部件,该罩部件配置于第一电弧伸长空间与线圈之间,覆盖第一电弧伸长空间。在该情况下,能够保护线圈免受在第一电弧伸长空间内伸长的电弧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在电磁继电器中,能够迅速地切断在第一固定端子与第二固定端子之间短路的电弧。
附图说明
图1是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2是拆下罩后的状态下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3是从上方观察到的基座以及触点装置的图。
图4是电磁继电器的仰视图。
图5是在与前后方向正交的平面处剖切电磁继电器的剖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第一电弧和第二电弧的驱动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第一电弧和第二电弧的驱动的图。
图8是从上方观察到的第一变形例的触点装置的图。
图9是第二变形例的电磁继电器的仰视图。
图10是第三变形例的电磁继电器的仰视图。
图11是第四变形例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12是第四变形例的电磁继电器的仰视图。
图13是第五变形例的电磁继电器的仰视图。
符号说明
1…电磁继电器;2…壳体;4…驱动装置;11…第一固定端子;11a…第一固定触点;11c…第一延伸部;11d…第一外部连接部;11e…第一弯曲部;12…第二固定端子;12a…第二固定触点;12d…第二外部连接部;13…可动接触片;13a…第一可动触点;13b…第二可动触点;21…基座;23…收纳空间;24…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5…罩部件;26…第二电弧伸长空间;42…线圈;50…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进行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电磁继电器1具备壳体2、触点装置3以及驱动装置4。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相对于壳体2的下述的基座21配置触点装置3及驱动装置4的方向作为上方向,将其相反方向作为下方向,将相对于驱动装置4配置触点装置3的方向作为前方向(第二方向的一例),将其相反方向作为后方向(第一方向的一例),将图3的纸面的左右方向作为左右方向进行说明。此外,上述方向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定义的,并不限定电磁继电器1的配置方向。
壳体2形成为箱形。对于壳体2而言,由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的壳体2包括基座21和罩22。基座21支撑触点装置3以及驱动装置4。基座21包括底部21a和外壁21b~21e。底部21a沿与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外壁21b从底部21a的前缘向上方延伸。外壁21c从底部21a的后缘向上方延伸。外壁21d从底部21a的左缘向上方延伸。外壁21e从底部21a的右缘向上方延伸。
罩22朝向下方开口,以从上方覆盖基座21的底部21a的方式安装于基座21的外壁21b~21e。触点装置3以及驱动装置4被收纳于壳体2。
如图3所示,触点装置3包括第一固定端子11、第二固定端子12以及可动接触片13。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第一固定端子11以及第二固定端子12记载为固定端子11、12。
固定端子11、12由铜等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固定端子11、12是板状的端子,具有弯曲的形状。固定端子11、12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大致呈L字状。固定端子11、12被基座21的底部21a支撑。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端子11、12压入固定于基座21的底部21a。
第一固定端子11包括第一固定触点11a、第一触点支撑部11b、第一延伸部11c以及第一外部连接部11d。
第一固定触点11a配置于第一触点支撑部11b的前表面。第一固定触点11a铆接固定于第一触点支撑部11b。此外,第一固定触点11a也可以与第一触点支撑部11b成为一体。第一触点支撑部11b沿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第一触点支撑部11b支撑第一固定触点11a。
第一延伸部11c从第一触点支撑部11b的右端向前方延伸。第一延伸部11c配置于第一可动触点13a的右侧方。第一延伸部11c的前端配置为比可动接触片13更靠前方。第一外部连接部11d从第一延伸部11c的下端向下方延伸。第一外部连接部11d从基座21的底部21a向下方突出,与未图示的外部设备电连接。
第二固定端子12从第一固定端子11向左方向分离地配置。第二固定端子12呈与第一固定端子11左右对称的形状。第二固定端子12包括第二固定触点12a、第二触点支撑部12b、第二延伸部12c以及第二外部连接部12d。
第二固定触点12a配置于第二触点支撑部12b的前表面。第二固定触点12a铆接固定于第二触点支撑部12b。此外,第二固定触点12a也可以与第二触点支撑部12b成为一体。第二触点支撑部12b沿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第二触点支撑部12b支撑第二固定触点12a。
第二延伸部12c从第二触点支撑部12b的左端向前方延伸。第二延伸部12c配置于第二可动触点13b的左侧方。第二延伸部12c的前端配置为比可动接触片13更靠前方。第二外部连接部12d从第二延伸部12c的下端向下方延伸。第二外部连接部12d从基座21的底部21a向下方突出,与未图示的外部设备电连接。
可动接触片13是板状的端子,由铜等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可动接触片13配置于固定端子11、12的前方。可动接触片13配置于第一延伸部11c与第二延伸部12c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接触片13的长度方向与左右方向一致。可动接触片13在从前后方向观察时大致呈T字形状。可动接触片13包括第一可动触点13a、第二可动触点13b、上下延伸部13c以及左右延伸部13d。
第一可动触点13a以及第二可动触点13b铆接固定于可动接触片13。第一可动触点13a以及第二可动触点13b配置于左右延伸部13d的后表面。第一可动触点13a与第一固定触点11a在前后方向上对置。第一可动触点13a能够与第一固定触点11a接触。第二可动触点13b从第一可动触点13a向左方向分离地配置。第二可动触点13b与第二固定触点12a在前后方向上对置。第二可动触点13b能够与第二固定触点12a接触。此外,第一可动触点13a以及第二可动触点13b也可以与可动接触片13成为一体。
上下延伸部13c沿上下方向延伸,上部与驱动装置4连接。左右延伸部13d从上下延伸部13c的下部沿左右方向延伸。
在此,壳体2包括收纳空间23、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罩部件25(参照图5)以及第二电弧伸长空间26。
收纳空间23设于基座21与罩22之间。收纳空间23在前后方向上设于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与第二电弧伸长空间26之间。基座21的底部21a从下方覆盖收纳空间23。收纳空间23在左右方向上配置于外壁21d与外壁21e之间。第一固定触点11a、第一触点支撑部11b、第一延伸部11c、第二固定触点12a、第二触点支撑部12b以及第二延伸部12c配置于收纳空间23。
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与收纳空间23连通。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与收纳空间23相邻地配置,从收纳空间23向后方延伸。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从第一触点支撑部11b与第二触点支撑部12b之间向后方延伸。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的一部分也可以配置于第一触点支撑部11b的后部以及第二触点支撑部12b的后部。
如图5所示,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驱动装置4与基座21的底部21a之间。基座21的底部21a从下方覆盖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外壁21c从后方覆盖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在左右方向上在形成于基座21的一对内壁21f、21g之间配置。一对内壁21f、21g沿与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内壁21f配置于第一触点支撑部11b的后方,内壁21g配置于第二触点支撑部12b的后方。
罩部件25保护下述的线圈42免受在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内伸长的电弧A3的影响。罩部件25配置于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与线圈42之间。罩部件25从上方覆盖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罩部件25配置于一对内壁21f、21g的上部,被一对内壁21f、21g支撑。在本实施方式中,罩部件25与基座21相独立,但罩部件25也可以与基座21成为一体。
如图3所示,第二电弧伸长空间26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可动接触片13与外壁21b之间。第二电弧伸长空间26配置于可动接触片13的左右延伸部13d的前面侧。第二电弧伸长空间26与收纳空间23连通。第二电弧伸长空间26与收纳空间23相邻地配置,从收纳空间23向前方延伸。第一延伸部11c以及第二延伸部12c遍及收纳空间23和第二电弧伸长空间26配置。
驱动装置4配置为比触点装置3更靠上方。驱动装置4使可动接触片13向第一可动触点13a接近第一固定触点11a的方向、以及第一可动触点13a远离第一固定触点11a的方向移动。并且,驱动装置4使可动接触片13向第二可动触点13b接近第二固定触点12a的方向、以及第二可动触点13b远离第二固定触点12a的方向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4使可动接触片13沿前后方向移动。
如图2及图5所示,驱动装置4包括卷线筒41、线圈42、磁轭43、可动铁片44、树脂部件45、复位弹簧46以及固定铁芯47。卷线筒41呈筒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
线圈42卷绕在卷线筒41的外周。线圈42相对于固定端子11、12配置于上方。线圈42相对于固定端子11、12、可动接触片13以及收纳空间23配置于后方。线圈42配置于罩部件25的上方。线圈42与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线圈42配置于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的上方。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延伸至比前后方向上的线圈42的中心更靠后方的位置。
磁轭43具有呈L字状地弯曲的形状。磁轭43包括连结部43a和延伸部43b。连结部43a配置于卷线筒41的后方,且与固定铁芯47连结。延伸部43b以覆盖线圈42的上方的方式从连结部43a的上端向前方延伸。
可动铁片44配置于固定铁芯47的前方。可动铁片44在延伸部43b的前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磁轭43支撑。树脂部件45使可动铁片44与可动接触片13绝缘。树脂部件45将可动铁片44与可动接触片13连结。详细而言,可动铁片44以及可动接触片13嵌件成形于树脂部件45。由此,树脂部件45以及可动接触片13根据可动铁片44的转动而与可动铁片44一起一体地转动。
复位弹簧46是螺旋弹簧,沿前后方向延伸。复位弹簧46的前端与可动铁片44连接,后端与磁轭43连接。复位弹簧46经由可动铁片44以及树脂部件45向前方向对可动接触片13进行施力。即,复位弹簧46向第一可动触点13a远离第一固定触点11a的方向、以及第二可动触点13b远离第二固定触点12a的方向对可动接触片13施力。固定铁芯47是层叠铁芯,配置于卷线筒41的内侧。固定铁芯47沿前后方向贯通卷线筒41。固定铁芯47配置为比固定端子11、12更靠上方。
接下来,对电磁继电器1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未对线圈42施加电压的状态下,如图3所示,通过复位弹簧46的弹力,第一可动触点13a处于从第一固定触点11a离开的状态,并且第二可动触点13b处于从第二固定触点12a离开的状态。若对线圈42施加电压使之励磁,则通过电磁力使可动铁片44吸附于固定铁芯47,从而可动铁片44克服复位弹簧46的弹力而转动。由此,可动接触片13向后方移动,第一可动触点13a与第一固定触点11a接触,第二可动触点13b与第二固定触点12a接触。若停止向线圈42施加电压,则可动铁片44通过复位弹簧46的弹力而转动。由此,可动接触片13向前方移动,第一可动触点13a从第一固定触点11a离开,第二可动触点13b从第二固定触点12a离开。
如图3至图5所示,电磁继电器1具备磁铁50。磁铁50例如是矩形状的永久磁铁。磁铁50配置于基座21的底部21a。在本实施方式中,磁铁50安装于基座21的底部21a的外表面。
磁铁50配置为在上下方向(第三方向的一例)上与线圈42和收纳空间23重叠。磁铁50配置于收纳空间23及线圈42的下方。磁铁50配置于第一外部连接部11d与第二外部连接部12d之间。磁铁50与第一固定触点11a、第二固定触点12a以及可动接触片13在上下方向上重叠。与可动接触片13相比,磁铁50进一步沿左右方向延伸。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磁铁50的前端配置为比可动接触片13更靠前方。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接触片13整体与磁铁50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磁铁50延伸至比前后方向上的线圈42的中心更靠后方的位置。磁铁50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配置为比线圈42的左右方向的两端更靠外侧。磁铁50与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线圈42与磁铁50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整体配置于线圈42与磁铁50之间。
如图6及图7所示,磁铁50使在第一固定触点11a与第一可动触点13a之间产生的第一电弧A1、以及在第二固定触点12a与第二可动触点13b之间产生的第二电弧A2沿可动接触片13的长度方向(在此为左右方向)伸长。根据通电方向,磁铁50使第一电弧A1和第二电弧A2向可动接触片13的长度方向的内方或外方伸长。可动接触片13的长度方向的内方是在可动接触片13的长度方向上向长度方向上的可动接触片13的中心接近的方向。可动接触片13的长度方向的外方是在可动接触片13的长度方向上从长度方向上的可动接触片的中心远离的方向。即,根据通电方向,磁铁50使第一电弧A1和第二电弧A2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伸长。
磁铁50在第一固定触点11a与第一可动触点13a之间以及第二固定触点12a与第二可动触点13b之间产生沿上下方向的磁场。在本实施方式中,磁铁50被磁化为上表面成为N极、下表面成为S极。因此,磁铁50在第一固定触点11a与第一可动触点13a之间以及第二固定触点12a与第二可动触点13b之间产生上方向的磁场。并且,磁铁50在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以及第二电弧伸长空间26内产生上方向的磁场。
如图6所示,在电流从第一固定触点11a朝向第一可动触点13a流动的情况下,对第一电弧A1作用左方向的洛伦兹力F1,对第二电弧A2作用右方向的洛伦兹力F2。由此,第一电弧A1和第二电弧A2向相互接近的方向伸长,第一电弧A1和第二电弧A2在第一固定端子11与第二固定端子12之间短路。然后,对在第一固定端子11与第二固定端子12之间短路的电弧A3作用后方向的洛伦兹力F3,从而在第一固定端子11与第二固定端子12之间短路的电弧A3在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内伸长。
如图7所示,在电流从第一可动触点13a朝向第一固定触点11a流动的情况下,对第一电弧A1作用右方向的洛伦兹力F4。由此,第一电弧A1从第一固定端子11的第一触点支撑部11b向第一延伸部11c移动,在第二电弧伸长空间26内伸长。并且,对第二电弧A2作用左方向的洛伦兹力F5。由此,第二电弧A2从第二固定端子12的第二触点支撑部12b向第二延伸部12c移动,在第二电弧伸长空间26内伸长。
在上述电磁继电器1中,由磁铁50使第一电弧A1和第二电弧A2沿可动接触片13的长度方向伸长。在电流从第一固定触点11a朝向第一可动触点13a流动的情况下,第一电弧A1和第二电弧A2向相互接近的方向伸长,第一电弧A1和第二电弧A2在第一固定端子11与第二固定端子12之间短路。在该第一固定端子11与第二固定端子12之间短路的电弧A3通过由磁铁50产生的磁场而在配置于线圈42与磁铁50之间的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内伸长。由此,能够迅速地切断在第一固定端子11与第二固定端子12之间短路的电弧A3。
并且,由于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配置于线圈42的下方,所以能够有效利用线圈42的下方的空间而迅速地切断电弧A3。
并且,在电流从第一可动触点13a朝向第一固定触点11a流动的情况下,能够在第二电弧伸长空间26内迅速地切断第一电弧A1和第二电弧A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延伸部11c以及第二延伸部12c延伸至第二电弧伸长空间26,因此能够使第一电弧A1以及第二电弧A2迅速地移动至第二电弧伸长空间26。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触点装置3以及驱动装置4的结构也可以变更。驱动装置4也可以为柱塞型的构造。壳体2的结构也可以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基座21由单一部件构成,但基座21也可以由包括载置触点装置3的第一构件和载置驱动装置4的第二构件等多个构件构成。例如,也可以在第一构件设置收纳空间23、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以及第二电弧伸长空间26,用第二构件覆盖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的上方。在该情况下,第二构件兼具罩部件25的功能。
如图8所示,第一固定端子11也可以包括第一弯曲部11e。第一弯曲部11e具有从第一触点支撑部11b的内侧端部(在此为左侧端部)朝向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弯曲的形状。第一弯曲部11e具有向远离可动接触片13的方向弯曲的形状。第一弯曲部11e朝向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向接近第二固定端子12的方向倾斜。此外,第一触点支撑部11b的内侧端部是在可动接触片13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触点支撑部11b的两端部中的离第二固定端子12较近的一侧的端部。同样,第二固定端子12也可以包括第二弯曲部12e。第二弯曲部12e具有从第二触点支撑部12b的内侧端部(在此为右侧端部)朝向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弯曲的形状。第二弯曲部12e朝向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向接近第一固定端子11的方向倾斜。
磁铁50的配置、形状也可以变更。如图9所示,磁铁50也可以包括宽度较窄部50a和宽度较宽部50b。宽度较窄部50a配置于第一外部连接部11d与第二外部连接部12d之间。宽度较窄部50a配置于收纳空间23的下方。与宽度较窄部50a相比,宽度较宽部50b进一步沿左右方向延伸。宽度较宽部50b配置于线圈42以及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的下方,在上下方向上与线圈42和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重叠。宽度较宽部50b延伸至比第一外部连接部11d以及第二外部连接部12d更靠可动接触片13的长度方向的外方的位置。宽度较宽部50b的左端配置为比第一外部连接部11d更靠左方。宽度较宽部50b的右端配置为比第二外部连接部12d更靠右方。
如图10所示,第一固定端子11也可以是第一触点支撑部11b与第一外部连接部11d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形状。即,第一固定端子11以及第二固定端子12也可以是直线状地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的端子。在该情况下,磁铁50也可以具有避开第一外部连接部11d以及第二外部连接部12d的形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电弧伸长空间26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可动接触片13与外壁21b之间,但也可以变更第二电弧伸长空间26的配置。例如,也可以如图11所示,第二电弧伸长空间26与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在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第二电弧伸长空间26与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在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的外方相邻地配置。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和第二电弧伸长空间26在左右方向上由一对内壁21f、21g划分。第二电弧伸长空间26配置于线圈42的下方。此外,第二电弧伸长空间26也可以不与线圈42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第二电弧伸长空间26配置于内壁21f与外壁21e之间、以及内壁21g与外壁21d之间。此外,也可以省略一对内壁21f、21g,第二电弧伸长空间26与第一电弧伸长空间24连接。
在图11所示的结构中,第一固定端子11的第一延伸部11c从第一触点支撑部11b的下端向前方延伸。第一外部连接部11d从第一延伸部11c的前端向下方延伸。第一外部连接部11d在外壁21b的附近从底部21a向下方突出。第二固定端子12也具有与第一固定端子11相同的形状。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如图12所示,磁铁50不呈避开第一外部连接部11d以及第二外部连接部12d的形状。此外,在第一固定端子11以及第二固定端子12是呈直线状地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的端子的情况下,也可以如图13所示,磁铁50具有避开第一外部连接部11d以及第二外部连接部12d的后方的空间的形状。

Claims (8)

1.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固定端子,其包括第一固定触点;
第二固定端子,其包括第二固定触点,且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分离地配置;
可动接触片,其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对置的第一可动触点和与所述第二固定触点对置的第二可动触点;
驱动装置,其包括相对于所述可动接触片配置于从所述第一可动触点朝向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的第一方向的线圈,且使所述可动接触片沿移动方向移动,该移动方向包括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一可动触点远离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的第二方向;
壳体,其包括收纳所述第一固定触点、所述第二固定触点以及所述可动接触片的收纳空间;以及
磁铁,其配置为在与所述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及所述移动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与所述线圈和所述收纳空间重叠,使在所述第一固定触点与所述第一可动触点之间产生的第一电弧、以及在所述第二固定触点与所述第二可动触点之间产生的第二电弧沿所述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伸长,
所述壳体包括从所述收纳空间向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线圈与所述磁铁之间的第一电弧伸长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配置于所述线圈的下方的基座,
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包括从所述基座向下方突出的第一外部连接部,
所述第二固定端子包括从所述基座向下方突出的第二外部连接部,
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电弧伸长空间配置于所述基座与所述线圈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铁包括:
宽度较窄部,其配置于所述第一外部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外部连接部之间,且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与所述收纳空间重叠;以及
宽度较宽部,其延伸至比所述第一外部连接部及所述第二外部连接部更靠所述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的外方的位置,且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与所述线圈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相对于所述可动接触片配置于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电弧伸长空间,
所述磁铁配置为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与所述第二电弧伸长空间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固定端子包括在所述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上与所述可动接触片对置的第一延伸部,
所述第一延伸部遍及所述收纳空间和所述第二电弧伸长空间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第二电弧伸长空间,该第二电弧伸长空间与所述第一电弧伸长空间在所述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的外方相邻地配置,且与所述第一电弧伸长空间划分开,
所述磁铁配置为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与所述第二电弧伸长空间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端子还包括:
第一触点支撑部,其沿所述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延伸,配置于所述收纳空间,且支撑所述第一固定触点;以及
第一弯曲部,其从所述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上的所述第一触点支撑部的内侧端部朝向所述第一电弧伸长空间弯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罩部件,该罩部件配置于所述第一电弧伸长空间与所述线圈之间,覆盖所述第一电弧伸长空间。
CN202210704960.0A 2021-07-06 2022-06-21 电磁继电器 Pending CN1155885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11971 2021-07-06
JP2021111971A JP2023008418A (ja) 2021-07-06 2021-07-06 電磁継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88599A true CN115588599A (zh) 2023-01-10

Family

ID=84534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04960.0A Pending CN115588599A (zh) 2021-07-06 2022-06-21 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08650B2 (zh)
JP (1) JP2023008418A (zh)
CN (1) CN115588599A (zh)
DE (1) DE10202211537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21959A (en) * 1982-04-19 1983-12-20 Eaton Corporation Bridging contactor with main and arcing contacts
JP3321963B2 (ja) * 1994-02-22 2002-09-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プランジャ型電磁継電器
DE60019912T2 (de) * 1999-10-14 2006-01-1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Kadoma Kontaktvorrichtung
JP2004071512A (ja) * 2002-08-09 2004-03-04 Omron Corp 開閉装置
US8354906B2 (en) * 2008-09-05 2013-01-15 Anden Co., Ltd.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5521852B2 (ja) * 2010-03-30 2014-06-18 アンデ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KR101354405B1 (ko) * 2011-06-07 2014-01-22 후지쯔 콤포넌트 가부시끼가이샤 전자계전기 및 전자계전기의 제조방법
DE112014003951T5 (de) 2013-08-29 2016-06-0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Kontaktvorrichtung
JP6277540B2 (ja) 2013-08-29 2018-02-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JP2017195160A (ja) * 2016-04-22 2017-10-2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836241B2 (ja) * 2016-12-27 2021-02-24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909993B2 (ja) * 2017-03-30 2021-07-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08722A1 (en) 2023-01-12
DE102022115377A1 (de) 2023-01-12
US11908650B2 (en) 2024-02-20
JP2023008418A (ja) 2023-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23105B (zh) 继电器
KR101742872B1 (ko) 전자 계전기
JP5838920B2 (ja) 継電器
JP5566172B2 (ja) 電磁継電器
JP2018037287A (ja) 電磁リレー
JP2017068926A (ja) 電磁継電器
JP2022141412A (ja) 電磁継電器
CN115083840A (zh) 电磁继电器
JP5120162B2 (ja) 電磁継電器
US11784019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with magnetic arc extension
JP5549642B2 (ja) 継電器
US11615931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and electromagnetic device
US20210358707A1 (en) Contact poin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15588599A (zh) 电磁继电器
CN112955993A (zh)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JP7357193B2 (ja) 電磁継電器
CN110323101B (zh) 继电器
CN115836375A (zh) 电磁继电器
JP6964252B2 (ja)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US11784020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WO2023119957A1 (ja) 電磁継電器
JP2023007923A (ja) 電磁継電器
US20240136133A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20230335364A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15497768A (zh) 电磁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