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55994A -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55994A
CN112955994A CN201980071866.2A CN201980071866A CN112955994A CN 112955994 A CN112955994 A CN 112955994A CN 201980071866 A CN201980071866 A CN 201980071866A CN 112955994 A CN112955994 A CN 1129559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space
movable contact
wall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18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55994B (zh
Inventor
坂井智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955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5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559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59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26Details concerning isolation between driving and switching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36Stationary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 e.g. yoke
    • H01H50/38Part of main magnetic circuit shaped to suppress arcing between the contacts of the rel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0Electro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6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contactors having 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4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 H01H9/443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using permanent magne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触点装置具有:固定触点;可动触头,其具有通过与第1方向平行地进行移动而能够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的可动触点,并且该可动触头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收纳室,其收纳所述固定触点和所述可动触点;以及遮蔽壁,其配置于所述收纳室的内部。所述收纳室具有第1空间和第2空间,所述遮蔽壁面对所述第1空间或所述第2空间,所述遮蔽壁包括位于所述第1空间与所述第2空间之间的分隔壁,所述第1空间和所述第2空间在与所述第1方向以及所述第2方向正交的第3方向上排列,所述分隔壁位于比所述固定触点和所述可动触点靠所述第1方向的位置。

Description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更详细而言,涉及具有固定触点和可动触头的触点装置以及具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磁继电器具有一对固定触点、与一对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的可动触头、可动轴、以及驱动可动轴以使可动触头与一对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的驱动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012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触点装置具有:固定触点;可动触头,其具有通过与第1方向平行地进行移动而能够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的可动触点,并且该可动触头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收纳室,其收纳所述固定触点和所述可动触点;以及遮蔽壁,其配置于所述收纳室的内部。所述收纳室具有第1空间和第2空间,所述遮蔽壁面对所述第1空间或所述第2空间,所述遮蔽壁包括位于所述第1空间与所述第2空间之间的分隔壁,所述第1空间和所述第2空间在与所述第1方向以及所述第2方向正交的第3方向上排列,所述分隔壁位于比所述固定触点和所述可动触点靠所述第1方向的位置。
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电磁继电器具有所述触点装置以及电磁铁装置。所述电磁铁装置具有励磁线圈。
本公开的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能够提高灭弧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遮蔽构件的立体图。
图2是从正面观察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而得到的剖视图。
图3是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遮蔽构件的俯视图。
图4是从侧方观察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而得到的剖视图。
图5是从侧方观察与一实施方式进行比较的比较例的电磁继电器而得到的剖视图。
图6是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中的电弧的行迹的说明图。
图7A是与一实施方式进行比较的比较例的电磁继电器中的电弧的行迹的说明图。
图7B是与一实施方式进行比较的比较例的电磁继电器中的电弧的行迹的说明图。
图8是从侧方观察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电磁继电器而得到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进行说明。不过,下述的实施方式只是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之一。下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实现本公开的目的即可,能够根据设计等进行各种变更。另外,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图是示意性的图,图中的各构成要素的大小和厚度各自之比未必反映出实际的尺寸比。
电磁继电器1(参照图2)例如配备于电动车辆等。电磁继电器1例如对是否从电动车辆的电源向马达供给电流进行切换。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具有触点装置2以及电磁铁装置5。电磁继电器1还具有用于收纳触点装置2和电磁铁装置5的壳体9。壳体9具有气密性。如图2所示,触点装置2具有多个(在图2中为两个)固定触点211、可动触头22以及遮蔽构件3。触点装置2还具有多个(在图2中为两个)固定端子21、接触压力弹簧23、保持件24、驱动轴25、内壳41、连结体42以及磁通产生部43。
以下,将各固定触点211和对应的可动触点222排列的方向规定为上下方向,从可动触点222观察,将固定触点211侧设为上,从固定触点211观察,将可动触点222侧设为下。另外,在电磁继电器1中,将两个固定触点211排列的方向规定为左右方向。不过,这些方向并非旨在限定电磁继电器1的使用方向。
多个固定端子21分别由铜等导电性材料形成。各固定端子21的形状为圆柱状。各固定端子21插入在内壳41形成的贯通孔411。而且,各固定端子21插入在壳体9形成的贯通孔911。各固定端子21以其上端从内壳41的上表面以及壳体9的上表面突出的状态通过硬钎焊与内壳41接合。
多个固定端子21和多个固定触点211一一对应。在各固定端子21的下端安装有对应的固定触点211。此外,各固定触点211也可以与固定端子21一体地形成。
可动触头22形成为平板状。可动触头22沿着方向D1(上下方向)移动。可动触头22沿着与方向D1正交的方向D2(左右方向)延伸。即,可动触头22的长度方向沿着左右方向。可动触头22具有多个(在图2中为两个)可动触点222。多个可动触点222设于可动触头22的上表面中的左右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多个可动触点222和多个固定触点211一一对应。各可动触点22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211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可动触点222是与可动触头22中的除多个可动触点222以外的部位一体的构件,但也可以是独立构件。
各可动触点222沿着方向D1(上下方向)移动,而形成如下状态中的任一状态:与对应的固定触点211接触的状态、远离对应的固定触点211的状态。更详细而言,利用电磁铁装置5产生驱动可动触头22的电磁力,对可动触头22进行驱动,由此,各可动触点222从远离对应的固定触点211的状态成为与对应的固定触点211接触的状态。由此,两个固定触点211之间导通。另外,在电磁铁装置5并未产生电磁力的情况下,在电磁铁装置5所具有的回位弹簧55的弹簧力的作用下,各可动触点222成为远离对应的固定触点211的状态。由此,成为两个固定触点211之间未导通的状态。
各固定触点211和对应的可动触点222彼此相对的方向与可动触头22以及可动触头22的各可动触点222移动的方向也就是方向D1一致。
保持件24具有上壁241以及下壁242。上壁241和下壁242在上下方向上彼此相对。可动触头22穿过上壁241与下壁242之间。
接触压力弹簧23例如为压缩螺旋弹簧。接触压力弹簧23以伸缩方向朝向上下方向的状态配置于保持件24的下壁242与可动触头22之间。接触压力弹簧23对可动触头22施加向上的弹簧力。即,接触压力弹簧23对可动触头22施加靠近多个固定触点211的朝向的弹簧力。
驱动轴25的形状为圆棒状。驱动轴25的轴向沿着上下方向。驱动轴25的上端与保持件24结合。驱动轴25经由保持件24而与可动触头22相连。驱动轴25的下端与电磁铁装置5所具有的可动铁心53结合。伴随着电磁铁装置5的状态在产生电磁力的状态与并未产生电磁力的状态之间切换,驱动轴25沿着上下方向移动。随之,保持件24沿着上下方向移动,穿过保持件24的可动触头22沿着上下方向移动。即,可动触头22沿着固定触点211和可动触点222彼此相对的方向(方向D1)移动。简言之,驱动轴25使可动触头22沿着方向D1移动。因此,驱动轴25使可动触头22在如下两种状态之间移动:各可动触点22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211接触的状态以及各可动触点222远离对应的固定触点211的状态。
内壳41由陶瓷等耐热性材料形成。内壳41的形状为下表面开口的箱状。在内壳41的上表面形成有沿着左右方向排列的两个贯通孔411。内壳41的内部的空间是收纳多个固定触点211和多个可动触点222的收纳室410。即,触点装置2具有收纳室410。在收纳室410封入有氢等灭弧气体。此外,收纳室410也可以不被密闭,也可以与外部环境相连通。
连结体42的形状为矩形框状。连结体42通过硬钎焊与内壳41接合。而且,连结体42通过硬钎焊与电磁铁装置5所具有的轭铁54接合。由此,连结体42将内壳41和轭铁54连结。
遮蔽构件3具有电绝缘性。遮蔽构件3例如由陶瓷或合成树脂等具有电绝缘性的材料形成。遮蔽构件3被收纳于收纳室410。在此,在触点装置2中,当各可动触点222从与对应的固定触点211接触的状态变为远离的状态时,存在可动触点222与固定触点211之间产生电弧的情况。遮蔽构件3将在固定触点211与可动触点222之间产生的电弧遮蔽。遮蔽构件3的结构的详细内容将后述。
磁通产生部43具有一对永久磁体431。一对永久磁体431配置并固定于内壳41的外表面与壳体9的内表面之间。一对永久磁体431在两个固定触点211排列的方向(方向D2)上配置于两个固定触点211的外侧。各永久磁体431配置于与可动触头22在方向D2上排列的位置。即,一对永久磁体431在可动触头22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上与可动触头22相对。在此,一对永久磁体431与可动触头22相对是指,包括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各永久磁体431与可动触头22之间配置有内壳41等构件的情况。使一对永久磁体431的异极彼此相对。例如,在图2中,右侧的永久磁体431的N极朝向左,左侧的永久磁体431的S极朝向右。一对永久磁体431在各固定触点211与对应的可动触点222之间产生朝向方向D2的磁通。优选的是,朝向方向D2的磁通存在于各固定触点211或各可动触点222的周围。
电磁继电器1还具有一对架桥部44。一对架桥部44由磁性材料形成。从可动触头22观察,一对架桥部44中的一个架桥部配置于图2的纸面跟前侧,从可动触头22观察,另一个架桥部配置于图2的纸面里侧。一对架桥部44配置为架设于一对永久磁体431之间。
电磁铁装置5具有励磁线圈51、线圈架52、可动铁心53、轭铁54、回位弹簧55、圆筒构件56以及衬套57。另外,电磁铁装置5具有与励磁线圈51的两端连接的一对线圈端子。各线圈端子由铜等导电性材料形成,通过焊锡等与引线连接。
将树脂等作为材料来形成线圈架52。线圈架52具有两个凸缘部521、522以及圆筒部523。在圆筒部523卷绕有励磁线圈51。凸缘部521从圆筒部523的上端向圆筒部523的径向上的朝向外侧的方向延伸。凸缘部521从圆筒部523的下端向圆筒部523的径向上的朝向外侧的方向延伸。
圆筒构件56的形状为上端开口的有底圆筒状。圆筒构件56被收纳于线圈架52的圆筒部523。
可动铁心53由磁性材料形成。可动铁心53的形状为圆筒状。可动铁心53被收纳于圆筒构件56。驱动轴25穿过可动铁心53的内侧,可动铁心53和驱动轴25被连结在一起。在可动铁心53形成有自上表面向下凹陷的凹部531。
轭铁54形成磁路的至少一部分,在励磁线圈51通电时由励磁线圈51产生的磁通通过该磁路。轭铁54具有板状的第1轭铁541(一个轭铁)、板状的第2轭铁542以及一对板状的第3轭铁543。第1轭铁541配置于可动触头22与励磁线圈51之间。第1轭铁541与线圈架52的上表面接触。第2轭铁542与线圈架52的下表面接触。一对第3轭铁543自第2轭铁542的左右两端向第1轭铁541延伸。第1轭铁541的形状为矩形板状。在第1轭铁541的大致中央形成有穿通孔544。驱动轴25穿过穿通孔544。
回位弹簧55例如为压缩螺旋弹簧。回位弹簧55的伸缩方向(上下方向)上的第1端与第1轭铁541接触,第2端与可动铁心53的凹部531的底面接触。回位弹簧55对可动铁心53施加弹簧力,使可动铁心53向下移动。
衬套57由磁性材料形成。衬套57的形状为圆筒状。衬套57配置于线圈架52的内周面与圆筒构件56的外周面之间。衬套57与第1轭铁541~第3轭铁543以及可动铁心53一起形成磁路,在励磁线圈51通电时产生的磁通通过该磁路。
当励磁线圈51通电时,由励磁线圈51产生的磁通通过上述磁路,因此,可动铁心53移动以使上述磁路的磁阻变小。具体而言,在励磁线圈51通电时,可动铁心53向上移动,以将上述磁路中的第1轭铁541与可动铁心53的上端之间的间隙填埋。更详细而言,欲使可动铁心53向上移动的电磁力大于回位弹簧55将可动铁心53向下按压的力(弹簧力),因此,可动铁心53向上移动。其结果是,可动触头22向上移动,各可动触点222成为与对应的固定触点211接触的状态。即,可动触头22与保持件24、驱动轴25以及可动铁心53一起从图2中的位置向上移动。
当励磁线圈51从通电的状态变为未被通电的状态时,使可动铁心53向上移动的电磁力消失,因此,可动铁心53由于回位弹簧55的弹簧力而向下移动。其结果是,可动触头22向下移动,各可动触点222成为远离对应的固定触点211的状态(图2所示的位置)。
接着,参照图1详细地说明遮蔽构件3。
如图1所示,遮蔽构件3具有底部31、多个(在图1中为两个)侧壁32以及多个(在图1中为两个)分隔壁33。另外,触点装置2具有壁部34。壁部34与遮蔽构件3一体地形成。
底部31的形状为矩形板状。底部31的长度方向沿着可动触头22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底部31的厚度方向沿着方向D1(上下方向)。在此,可动触头22的长度方向沿着方向D2。即,可动触头22沿着方向D2延伸。方向D2与方向D1正交。底部31的厚度方向沿着第1轭铁541(参照图2)的厚度方向,底部31与第1轭铁541接触。底部31(罩)配置于第1轭铁541与可动触头22之间,并且覆盖第1轭铁541。另外,底部31具有电绝缘性。
多个(两个)侧壁32从底部31的一个面310(上表面)沿底部31的厚度方向突出。即,侧壁32从底部31的上表面310朝向上方而突出。侧壁32的形状为筒状。侧壁32的下侧的开口的局部被板状的底壁315(后述)覆盖。一个侧壁32设于底部3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左侧),另一个侧壁32设于底部31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右侧)。在此,底部31的长度方向与方向D2一致。
筒状的壁部34的轴向沿着底部31的厚度方向。在此,底部31的厚度方向与方向D1一致。壁部34配置于两个侧壁32之间。如图1所示,驱动轴25(参照图2)穿过由壁部34包围且贯通底部31而形成的贯通孔341。
以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是着眼于两个侧壁32中的一个侧壁32来进行说明,但另一个侧壁32也具有同样的结构。
侧壁32包括第1侧壁321、第2侧壁322、第3侧壁323以及第4侧壁324。第1侧壁321和第3侧壁323彼此相对。第2侧壁322和第4侧壁324彼此相对。第2侧壁322和第4侧壁324将第1侧壁321和第3侧壁323相连。从底部31的厚度方向(方向D1)观察,侧壁32的形状是将第1侧壁321、第2侧壁322、第3侧壁323以及第4侧壁324作为四边的大致长方形形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第2侧壁322和第3侧壁323形成的角是圆角。同样地,由第3侧壁323和第4侧壁324形成的角也是圆角。
侧壁32沿着固定触点211和可动触点222彼此相对的方向(方向D1)延伸。具体而言,侧壁32具有沿着方向D1的多个面。更详细而言,第1侧壁321、第2侧壁322、第3侧壁323以及第4侧壁324各自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的面沿着方向D1。
侧壁32的内部的空间(即,由第1侧壁321、第2侧壁322、第3侧壁323以及第4侧壁324包围的空间)是被设成固定触点211与可动触点222之间产生的电弧能够进入的遮蔽室。即,遮蔽室是电弧能够扩展的扩展空间320。分隔壁33、第1侧壁321、第2侧壁322、第3侧壁323以及第4侧壁324分别为遮蔽电弧的遮蔽壁35的一部分,并面对扩展空间320。遮蔽壁35配置于收纳室410的内部。在收纳室410的内部,侧壁32的第1侧壁321、第2侧壁322、第3侧壁323以及第4侧壁324将扩展空间320包围。第1侧壁321、第2侧壁322、第3侧壁323以及第4侧壁324形成扩展空间320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边界。电弧被朝向扩展空间320拉长,由此,电弧电压升高。电弧电压升高,从而电弧变得容易释放能量,到电弧灭弧为止所需的时间缩短。另外,在触点装置2中,能够切断的电流以及电压的大小变大。
在触点装置2中具有两个侧壁32,因此,也具有两个扩展空间320。两个扩展空间320与两个固定触点211一一对应,并且与两个可动触点222一一对应。以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是对两个扩展空间320中的一个扩展空间320同与该一个扩展空间320对应的固定触点211和可动触点222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不过,另一个扩展空间320同与该另一个扩展空间320对应的固定触点211和可动触点222之间的关系也是同样的。
在固定触点211和可动触点222彼此相对的方向(方向D1)上,扩展空间320设于与固定触点211和可动触点222中的一触点相对的位置。扩展空间320设在相对于固定触点211和可动触点222中的一触点(在此为可动触点222)而言与另一触点(在此为固定触点211)所处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区域。图3图示出将固定触点211投影到以上下方向(方向D1:参照图2)为法线的投影面P1的状态。扩展空间320设于与投影面P1重叠的位置。
分隔壁33具有电绝缘性。分隔壁33为板状。分隔壁33配置于扩展空间320,将扩展空间320划分为多个空间(第1空间SP1和第2空间SP2)。分隔壁33是用于遮蔽电弧的遮蔽壁35的一部分。分隔壁33配置于扩展空间320的中心。分隔壁33配置于与投影面P1重叠的位置。即,从方向D1观察,分隔壁33配置于与固定触点211重叠的位置。遮蔽壁35和遮蔽壁35的分隔壁33配置在相对于固定触点211和可动触点222中任一者(在此为可动触点222)而言与另一者(在此为固定触点211)所处的一侧(可动触点222的上侧)相反的一侧(可动触点222的下侧)的区域。
更详细而言,分隔壁33配置于可动触头22的下侧。分隔壁33形成为架设于第1侧壁321和第3侧壁323之间。即,从方向D1观察,分隔壁33沿着方向D2而延伸。而且,分隔壁33与底部31相连。分隔壁33的厚度方向沿着方向D3。方向D3是与第1方向D1和方向D2正交的方向。分隔壁33具有面331,该面331沿着固定触点211和可动触点222彼此相对的方向(方向D1)。从方向D2观察,分隔壁33在方向D3上将收纳室410的内部的第1空间SP1与第2空间SP2之间划分开。更详细而言,分隔壁33将扩展空间320划分为两个空间。即,分隔壁33将扩展空间320划分为分隔壁33与第2侧壁322之间的第1空间SP1以及分隔壁33与第4侧壁324之间的第2空间SP2(参照图1)。因此,扩展空间320包括第1空间SP1和第2空间SP2。第1空间SP1和第2空间SP2中的至少一者是电弧能够扩展的扩展空间320的至少一部分。
在分隔壁33形成有贯通孔332,该贯通孔332在与方向D1交叉的方向上贯通分隔壁33。具体而言,贯通孔332在与方向D1正交的方向D3上贯通分隔壁33。第1空间SP1和第2空间SP2通过贯通孔332而连通。分隔壁33在固定触点211和可动触点222彼此相对的方向(方向D1)上具有第1端337(上端)和第2端338(下端)。在分隔壁33,贯通孔332形成于第1端337和第2端338中离固定触点211更远的一侧即第2端338。换言之,贯通孔332设于分隔壁33的下方(第1方向)的端部。
在遮蔽构件3中,侧壁32和底壁315构成了扩展空间320的外壁。底壁315是底部31的一部分。利用侧壁32和底壁315,将收纳室410(参照图4)划分为扩展空间320以及与扩展空间320相邻的外部的空间。底壁315在方向D1上面对扩展空间320。即,底壁315面对第1空间SP1以及第2空间SP2。底壁315覆盖筒状的侧壁32的下侧的开口。底壁315的厚度方向沿着固定触点211和可动触点222彼此相对的方向(方向D1)。
扩展空间320是可动触点222与底壁315之间的空间。分隔壁33配置于扩展空间320。即,从方向D2观察,遮蔽壁35的分隔壁33配置于可动触点222与底壁315之间。底壁315和遮蔽壁35相连。遮蔽壁35的分隔壁33自底壁315沿厚度方向(向上)突出。遮蔽壁35的侧壁32自底壁315的周缘沿底壁315的厚度方向(向上)突出。即,侧壁32自底壁315的周缘沿着固定触点211和可动触点222彼此相对的方向(方向D1)突出。
在底壁315形成有通过孔316。通过孔316是在方向D1(底壁315的厚度方向)上贯通底壁315的贯通孔。通过孔316设于底壁315的从方向D1观察时与分隔壁33重叠的位置。底壁315的通过孔316与遮蔽壁35的分隔壁33的贯通孔332连通。通过孔316被第1轭铁541(参照图2)覆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隔壁33在下方的端部具有缺口部,由此来形成贯通孔332。
通过孔316形成于跨扩展空间320的第1空间SP1和第2空间SP2的位置。因此,第1空间SP1和第2空间SP2通过通过孔316而连通。如上所述,通过孔316被第1轭铁541(参照图2)覆盖。然而,由于通过孔316,至少与底壁315的厚度相应的大小的空间形成在第1空间SP1与第2空间SP2之间。因此,通过孔316有助于第1空间SP1与第2空间SP2之间的气体的移动。
在侧壁32的第1侧壁321形成有多个(在图1中为两个)贯通孔328。第1侧壁321的贯通孔328在与方向D1交叉的方向上贯通。详细而言,贯通孔328在与方向D1正交的方向D2上贯通。一个贯通孔328与扩展空间320的第1空间SP1连通,另一个贯通孔328与扩展空间320的第2空间SP2连通。扩展空间320的第1空间SP1和第2空间SP2通过多个贯通孔328而与扩展空间320的外部连通。更详细而言,第1空间SP1和第2空间SP2通过多个贯通孔328而与配置有筒状的壁部34的空间连通。
在底部31形成有多个(4个。参照图3)底孔318。多个底孔318分别在底部31的厚度方向(方向D1)上贯通底部31。多个底孔318和两个侧壁32各自的两个贯通孔328(即,共计4个贯通孔328)一一对应。各底孔318与对应的贯通孔328连通。此外,在底部31,也可以不存在各底孔318。
壁部34在与固定触点211和可动触点222彼此相对的方向(方向D1)正交的方向(方向D2)上和侧壁32排列。壁部34在收纳室410将驱动轴25(参照图2)包围。在由于因电弧产生的气流等而导致异物飞散的情况下,异物不容易越过壁部34而向驱动轴25侧侵入,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异物的侵入而阻碍驱动轴25的驱动。
图4是电磁继电器1的沿着固定触点211和可动触点222彼此相对的方向(方向D1)的平面(以下称为平面P2。参照图3)的剖视图。在图4中,假想路径R5是收纳室410的内部的路径,是平面P2上的路径。假想路径R5在平面P2上绕过可动触点222的周围地将固定触点211和可动触点222相连。另外,假想路径R5是绕过固定触点211与可动触点222之间的空间外的路径。此外,也可以是,假想路径R5不是绕过可动触点222的周围而是绕过固定触点211的周围地将固定触点211和可动触点222相连。该假想路径R5例示了在未将分隔壁33配置于扩展空间320的情况下在固定触点211与可动触点222之间产生的电弧行进的路径。假想路径R5将固定触点211的方向D3上的一端218(图4的纸面左侧的端)与可动触点222中的在方向D3上与固定触点211的一端218所处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一端228(图4的纸面右侧的端)相连。在此,方向D3是与方向D1和方向D2正交的方向。方向D2是与沿着方向D1的平面P2交叉的方向。
作为一例,固定触点211的方向D3上的一端218是固定触点211的表面中法线方向沿着左方向的区域。即,固定触点211的方向D3上的一端218不仅相当于在固定触点211的表面上位于最靠端(在此为左端)部的点,还相当于包括该点的区域。作为一例,可动触点222的一端228是可动触点222的表面中法线方向沿着右方向的区域。即,可动触点222的方向D3上的一端228不仅相当于在可动触点222的表面上位于最靠端(在此为右端)部的点,还相当于包括该点的区域。
分隔壁33配置于假想路径R5上。具体而言,分隔壁33为板状,分隔壁33的厚度方向是沿着平面P2的方向(方向D3),该平面P2沿着方向D1。分隔壁33在与平面P2正交的方向上延伸。
由磁通产生部43(参照图2)的一对永久磁体431(参照图2)产生的磁通与平面P2交叉。即,一对永久磁体431在固定触点211的周围产生与平面P2交叉的磁通。简言之,在固定触点211与可动触点222之间,磁通的方向成为方向D2(图4的纸面进深方向)。一对永久磁体431在与平面P2交叉的方向(方向D2)上与可动触头22相对。
接着,参照图4、图5,对在收纳室410中在固定触点211与可动触点222之间产生电弧时的电弧的行迹的一例进行说明。在图4中,单点划线A1~A3分别假想地示出了所产生的电弧的移动路径。同样地,在图5中,单点划线A5、A6假想地示出了所产生的电弧的移动路径。图5是表示作为与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进行比较的比较例的电磁继电器1Q的图。电磁继电器1Q与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的不同之处在于:具备不具有分隔壁33的遮蔽构件3Q,以代替遮蔽构件3。
在图4中,电弧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进行移动。即,由磁通产生部43(参照图2)的一对永久磁体431(参照图2)产生的磁通沿着方向D2。并且,由于电弧中的电流的朝向大致沿着方向D1,因此,沿着方向D1延伸的电弧被作用与方向D1和方向D2正交的方向D3(在图4中为朝向纸面左侧)上的洛伦兹力。
电弧被洛伦兹力拉长。图4所示的空心箭头示出了电弧被拉长的过程。即,所产生的电弧在收纳室410的内部被从单点划线A1所示的位置经由单点划线A2所示的位置向单点划线A3所示的位置拉长。电弧通过像这样被拉长而到达扩展空间320。
在此,由于在扩展空间320配置有分隔壁33,因此电弧不容易越过分隔壁33而从第1空间SP1向第2空间SP2移动。因此,与不存在分隔壁33的情况相比,电弧在扩展空间320中的分隔壁33的跟前侧(图4的纸面左侧)维持被拉长后的状态(换言之,停留于第1空间SP1)的可能性提高。
假设,如图5所示,在未将分隔壁33配置于扩展空间320的情况下,如单点划线A5所示,电弧被进一步拉长,并且有可能在可动触头22的周围绕转。并且,被拉长的电弧到达可动触点222中的在方向D3上与固定触点211的一端218所处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一端228的可能性提高。当电弧到达可动触头22的一端228时,存在电弧向呈直线状地将固定触点211和可动触点222相连的位置(参照图5的单点划线A6)转移的情况。即,单点划线A5所示的扩展的电弧有可能恢复为长度更短的电弧。若像这样产生比较短的电弧,则电弧电压下降,有可能致使灭弧所需的时间变长等电磁继电器1Q的灭弧性能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如图4的单点划线A3所示,电弧不会转移而是易于维持在被拉长后的状态。因此,与比较例的电磁继电器1Q相比,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的灭弧性能变高。
接着,参照图6、图7A、图7B对在分隔壁33形成的贯通孔332的功能进行说明。为了容易对比图6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R和图7A、图7B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S而设为:在电磁继电器1R、1S中,在遮蔽构件3R、3S的第1侧壁321R、321S未形成贯通孔328(参照图4),在底壁315R、315S未形成有通过孔316。在图6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R中,在分隔壁33形成有贯通孔332。与此相对,在图7A、图7B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S中,在分隔壁33S未形成有贯通孔332。
在图6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R中,如图6中空心箭头所示,在固定触点211与可动触点222之间产生的电弧经由单点划线A1、A2、A3所示的位置而向扩展空间320的第1空间SP1扩展。在此,存在由于电弧而产生收纳室410内的气体的气流的可能性。如箭头100所示,在扩展空间320的第1空间SP1产生的气流容易穿过贯通孔332而向第2空间SP2流动。因此,电弧不容易被在第1空间SP1产生的气流向固定触点211侧压回,易于维持如单点划线A3所示被拉长后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图7A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S中,与图6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R同样地,在固定触点211与可动触点222之间产生的电弧被经由单点划线A1、A2、A3所示的位置向扩展空间320的第1空间SP1拉长(参照图7A的空心箭头)。在此,当由于电弧而产生气流时,如图7B中空心箭头所示,由于气流的压力,电弧被向固定触点211和可动触点222所处的一侧压回,有时会成为如单点划线A7所示电弧长度比较短的状态。因此,与图6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R相比,电弧难以在扩展空间320的内部维持被拉长后的状态。
在图4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在扩展空间320产生的气流能够经由侧壁32的多个贯通孔328以及底壁315的通过孔316而流出。因此,能够降低从固定触点211附近向扩展空间320移动的电弧被气流向固定触点211侧压回的可能性。由此,与不存在多个贯通孔328和通过孔316的情况相比,电弧变得容易被拉长,因此,电磁继电器1的灭弧性能提高。另外,在扩展空间320产生的气流也能够经由分隔壁33的贯通孔332而流出。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电弧被气流向固定触点211侧压回的可能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假定了电流从左向右流过可动触头22的情况。在流过可动触头22的电流的朝向与本实施方式为反向的情况下,作用于电弧的洛伦兹力的朝向变为反向,因此,电弧被向图4的纸面右侧拉长。在该情况下,也与本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利用分隔壁33来限制电弧的移动,并且能够维持电弧被拉长后的状态。即,由分隔壁33划分而成的第1空间SP1和第2空间SP2可用作电弧能够扩展的扩展空间。电磁继电器1能够用作电流的流动方向任意的双极性的电磁继电器。在此,遮蔽构件3的形状在方向D3(图4的纸面左右方向)上为轴对称。因此,在电磁继电器1中,无论电流的流动方向如何,均能够发挥相同的性能。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
接着,参照图8对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进行说明。对与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说明。
在本变形例的电磁继电器1A和触点装置2A中,一对永久磁体431的配置与实施方式不同。一对永久磁体431配置于可动触头22的方向D3上的两侧。即,永久磁体431配置于与可动触头22在方向D3上排列的位置。更详细而言,一对永久磁体431配置并固定于内壳41的外表面与壳体9的内表面之间。
使一对永久磁体431的同极彼此相对。例如,在图8中,纸面右侧的永久磁体431的N极朝向左,纸面左侧的永久磁体431的N极朝向右。一对永久磁体431在固定触点211的周围产生与沿着方向D1的平面P2(与图8的纸面大致平行的平面)交叉的磁通。更详细而言,一对永久磁体431在固定触点211的周围产生沿着可动触头22的长度方向(图8的纸面进深方向)的磁通。
在本变形例中,由于固定触点211的周围的磁通的方向与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固定触点211与可动触点222之间产生的电弧被与实施方式同样地拉长。
(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
接着,列举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以下的变形例也可以通过适当组合来实现。另外,以下的变形例也可以通过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适当组合来实现。
并非必须在遮蔽构件3中设有贯通孔332和贯通孔328。在遮蔽构件3中,只要使扩展空间320至少向上开放即可。即,只要使扩展空间320的至少固定触点211和可动触点222所处的一侧开放即可。
另外,贯通孔328贯通侧壁32的方向不限于方向D2,例如,也可以是方向D3。另外,并不限于仅在第1侧壁321形成有贯通孔328,也可以在第1侧壁321、第2侧壁322、第3侧壁323以及第4侧壁324中的至少一者形成有贯通孔328。
另外,并非必须在遮蔽构件3中设有通过孔316。
另外,通过孔316也可以被具有电绝缘性的绝缘片覆盖。即,也可以在遮蔽构件3与轭铁54之间夹着绝缘片。在该情况下,能够降低电弧到达轭铁54的可能性。
另外,遮蔽构件3也可以具有例如金属等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即,遮蔽构件3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具有导电性。
另外,在遮蔽构件3中,也可以具有与分隔壁33不同形状的构件,以代替分隔壁33。即,实施方式的分隔壁33的功能是对进入到扩展空间320的电弧的移动进行限制,作为用于限制电弧的移动的构件,不限于像分隔壁33那样壁状的构件,能够采用其他形状的构件。例如,也可以具有棒状的构件,以代替分隔壁33,该棒状的构件架设于第1侧壁321与第3侧壁323之间。
另外,在遮蔽构件3中,也可以具有自上方覆盖扩展空间320的第2空间SP2的罩构件,以代替分隔壁33。在该情况下,能够降低进入第1空间SP1的电弧通过第2空间SP2之后越过罩构件而向可动触点222的一端228移动的可能性。另外,在遮蔽构件3中,也可以在具有分隔壁33的基础上具有罩构件。另外,也可以在罩构件形成有贯通孔。另外,罩构件也可以自上方覆盖第1空间SP1,以代替自上方覆盖第2空间SP2。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扩展空间320被分隔壁33划分为第1空间SP1和第2空间SP2,但第1空间SP1和第2空间SP2中的一者也可以不是空腔。例如,也可以在相当于第2空间SP2的部位填充有树脂。即使在该情况下,对于至少进入第1空间SP1的电弧,也能够提高维持电弧被拉长后的状态的可能性。
另外,用于收纳触点装置2和电磁铁装置5的壳体9并非必须具有气密性。
另外,固定触点211和可动触点222的个数不限于两个,也可以是1个或3个以上。
另外,对于永久磁体431在可动触头22的长度方向上与可动触头22相对的情况而言,永久磁体431的个数也可以是1个。即,永久磁体431也可以仅配置于可动触头2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中的一端侧。
另外,永久磁体431的个数不限于1个或两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
(总结)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等,公开了以下的方式。
一个方式的触点装置2(或2A)具有:固定触点211;可动触头22,其具有通过与方向D1平行地进行移动而能够与固定触点211接触的可动触点222,并且该可动触头22沿着与方向D1正交的方向D2延伸;收纳室410,其收纳固定触点211和可动触点222;以及遮蔽壁35,其配置于收纳室410的内部。收纳室410具有第1空间SP1和第2空间SP2,遮蔽壁35面对第1空间SP1或第2空间SP2,遮蔽壁35包括位于第1空间SP1与第2空间SP2之间的分隔壁33。第1空间SP1和第2空间SP2在与方向D1和方向D2正交的方向D3上排列。分隔壁33位于比固定触点211和可动触点222靠下方的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对于在固定触点211与可动触点222之间产生的电弧扩展了的情况而言,能够利用分隔壁33来遮挡电弧的扩展。因此,能够降低扩展后的电弧恢复为长度更短的电弧的可能性。其结果是,能够维持电弧的长度较长的状态的可能性提高。由此,能够维持电弧电压比较大的状态,因此,触点装置2(或2A)的灭弧性能提高。
另外,在另一方式的触点装置2(或2A)中,从方向D1观察,分隔壁33沿着方向D2延伸。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分隔壁33中的沿着方向D2的部位来遮挡电弧。
另外,在另一方式的触点装置2(或2A)中,第1空间SP1和第2空间SP2中的至少一者是电弧能够扩展的扩展空间320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利用分隔壁33来遮挡向扩展空间320移动的电弧。
另外,另一方式的触点装置2(或2A)还具有底壁315,该底壁315位于比第1空间SP1和第2空间SP2靠下方的位置,并且面对第1空间SP1和第2空间SP2。分隔壁33位于底壁315与可动触点222之间。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电弧不容易越过底壁315而移动,因此,能够降低移动到扩展空间320的电弧向扩展空间320的外部扩展的可能性。
另外,在另一方式的触点装置2(或2A)中,遮蔽壁35具有侧壁32。侧壁32从底壁315的周缘朝向上方而突出。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电弧不容易越过侧壁32而移动,因此,能够降低移动到扩展空间320的电弧向扩展空间320的外部扩展的可能性。
另外,另一方式的触点装置2(或2A)还具有驱动轴25以及壁部34。驱动轴25使可动触头22与方向D1平行地进行移动。壁部34为筒状。壁部34配置于收纳室410的内部,并且包围驱动轴25。
根据上述结构,在由于因电弧产生的气流等而导致异物飞散的情况下,异物不容易越过壁部34而向驱动轴25侧侵入,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异物的侵入而阻碍驱动轴25的驱动。
另外,另一方式的触点装置2(或2A)还具有永久磁体431。永久磁体431在固定触点211与可动触点222之间产生朝向方向D2的磁通。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利用由永久磁体431产生的洛伦兹力来拉长电弧。
另外,在另一方式的触点装置2中,永久磁体431配置于与可动触头22在方向D2上排列的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在可动触头22的周围产生沿着方向D2的磁通,并且能够使因该磁通而产生的洛伦兹力作用于电弧而将电弧拉长。
另外,在另一方式的触点装置2A中,永久磁体431配置于与可动触头22在方向D3上排列的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在可动触头22的周围产生沿着方向D2的磁通,并且能够使因该磁通而产生的洛伦兹力作用于电弧而将电弧拉长。
另外,在另一方式的触点装置2(或2A)中,分隔壁33具有电绝缘性。
根据上述结构,与分隔壁33具有导电性的情况相比,分隔壁33的遮挡电弧的性能提高。
另外,在另一方式的触点装置2(或2A)中,从方向D1观察,分隔壁33的至少局部与固定触点211重叠。
根据上述结构,对于从方向D1观察时电弧朝向分隔壁33而沿着某个方向移动的情况、以及电弧朝向分隔壁33而沿着与上述某个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的情况这两种情况,均能够利用分隔壁33来遮挡电弧。
另外,另一方式的触点装置2(或2A)还具有其他固定触点211。可动触头22还具有其他可动触点222。其他可动触点222与其他固定触点211相对。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构成双断式触点装置2(或2A)。
另外,另一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或1A)具有上述的触点装置2(或2A)以及电磁铁装置5。电磁铁装置5具有励磁线圈51。
根据上述结构,对于在固定触点211与可动触点222之间产生的电弧扩展的情况而言,能够利用分隔壁33来遮挡电弧的扩展。因此,能够降低扩展后的电弧恢复为长度更短的电弧的可能性。其结果是,能够维持电弧的长度较长的状态的可能性提高。由此,能够维持电弧电压比较大的状态,因此,电磁继电器1(或1A)的触点装置2(或2A)的灭弧性能提高。
另外,在另一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或1A)中,电磁铁装置5具有轭铁54。由励磁线圈51产生的磁通通过轭铁54。轭铁54包括第1轭铁541。第1轭铁541配置于可动触头22与励磁线圈51之间。触点装置2(或2A)具有罩(底部31)。罩配置于第1轭铁541与可动触头22之间,并且覆盖第1轭铁。罩具有电绝缘性。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电弧不容易越过罩(底部31)而移动,因此,能够保护轭铁54不受电弧的影响。
附图标记说明
1、1A、1Q、1R、1S、电磁继电器;2、2A、触点装置;21、固定端子;211、固定触点;218、一端;22、可动触头;222、可动触点;228、一端;24、保持件;241、上壁;242、下壁;25、驱动轴;3、3Q、3R、遮蔽构件;31、底部(罩);32、侧壁;33、33S、分隔壁;34、壁部;35、遮蔽壁;310、一个面(上表面);315、315R、315S、底壁;316、通过孔;318、底孔;320、扩展空间;321、第1侧壁;322、第2侧壁;323、第3侧壁;324、第4侧壁;328、贯通孔;331、面;332、贯通孔;337、第1端;338、第2端;341、贯通孔;41、内壳;410、收纳室;411、贯通孔;42、连结体;43、磁通产生部;431、永久磁体;44、架桥部;5、电磁铁装置;51、励磁线圈;52、线圈架;521、凸缘部;523、圆筒部;53、可动铁心;531、凹部;54、轭铁;541、第1轭铁(轭铁);542、第2轭铁;543、第3轭铁;544、穿通孔;55、回位弹簧;56、圆筒构件;57、衬套;9、壳体;911、贯通孔;D1、方向;
D2、方向;D3、方向;P1、投影面;P2、平面;R5、假想路径;SP1、第1空间(空间);SP2、第2空间(空间)。

Claims (14)

1.一种触点装置,其中,
所述触点装置具有:
固定触点;
可动触头,其具有通过与第1方向平行地进行移动而能够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的可动触点,并且该可动触头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
收纳室,其收纳所述固定触点和所述可动触点;以及
遮蔽壁,其配置于所述收纳室的内部,
所述收纳室具有第1空间和第2空间,
所述遮蔽壁面对所述第1空间或所述第2空间,
所述遮蔽壁包括位于所述第1空间与所述第2空间之间的分隔壁,
所述第1空间和所述第2空间在与所述第1方向以及所述第2方向正交的第3方向上排列,
所述分隔壁位于比所述固定触点和所述可动触点靠所述第1方向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装置,其中,
从所述第1方向观察,所述分隔壁沿着所述第2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点装置,其中,
所述第1空间和所述第2空间中的至少一者是电弧能够扩展的扩展空间的至少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点装置,其中,
所述触点装置还具有底壁,所述底壁位于比所述第1空间和所述第2空间靠所述第1方向的位置,并且面对所述第1空间和所述第2空间,
所述分隔壁位于所述底壁与所述可动触点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点装置,其中,
所述遮蔽壁具有侧壁,所述侧壁从所述底壁的周缘朝向所述第1方向的相反方向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中,
所述触点装置还具有:
驱动轴,其使所述可动触头与所述第1方向平行地进行移动;以及
筒状的壁部,其配置于所述收纳室的内部,并且包围所述驱动轴。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中,
所述触点装置还具有永久磁体,所述永久磁体在所述固定触点与所述可动触点之间产生朝向所述第2方向的磁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点装置,其中,
所述永久磁体配置于与所述可动触头在所述第2方向上排列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点装置,其中,
所述永久磁体配置于与所述可动触头在所述第3方向上排列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中,
所述分隔壁具有电绝缘性。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中,
从所述第1方向观察,所述分隔壁的至少局部与所述固定触点重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中,
所述触点装置还具有其他固定触点,
所述可动触头还具有其他可动触点,
所述其他可动触点与所述其他固定触点相对。
13.一种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电磁继电器具有:
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以及
电磁铁装置,其具有励磁线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电磁铁装置具有轭铁,由所述励磁线圈产生的磁通通过该轭铁,
所述轭铁包括配置于所述可动触头与所述励磁线圈之间的第1轭铁,
所述触点装置还具有电绝缘性的罩,所述罩配置于所述第1轭铁与所述可动触头之间,并且覆盖所述第1轭铁。
CN201980071866.2A 2018-11-13 2019-09-19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Active CN1129559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13164A JP7142219B2 (ja) 2018-11-13 2018-11-13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JP2018-213164 2018-11-13
PCT/JP2019/036814 WO2020100424A1 (ja) 2018-11-13 2019-09-19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5994A true CN112955994A (zh) 2021-06-11
CN112955994B CN112955994B (zh) 2024-08-27

Family

ID=70731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1866.2A Active CN112955994B (zh) 2018-11-13 2019-09-19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404231B2 (zh)
JP (3) JP7142219B2 (zh)
CN (1) CN112955994B (zh)
DE (1) DE112019005648T5 (zh)
WO (1) WO20201004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46006A (zh) * 2020-01-23 2022-08-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开闭器
KR102537550B1 (ko) 2020-12-18 2023-05-26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직류 릴레이
JP2023087287A (ja) * 2021-12-13 2023-06-23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04479A (ja) * 2010-03-25 2011-10-13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接点装置
JP2012104362A (ja) * 2010-11-10 2012-05-31 Panasonic Corp 接点装置
CN103201813A (zh) * 2010-11-01 2013-07-10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继电器
JP2013232341A (ja) * 2012-04-27 2013-11-14 Fuji Electric Co Ltd 電磁開閉器
CN103875052A (zh) * 2011-10-07 2014-06-18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触点装置以及使用了该触点装置的电磁接触器
CN104221116A (zh) * 2012-06-08 2014-12-17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电磁接触器
JP2016024864A (ja) * 2014-07-16 2016-02-08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接点機構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接触器
CN106057522A (zh) * 2015-04-07 2016-10-2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N107851543A (zh) * 2016-03-10 2018-03-27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电磁接触器
JP2018160423A (ja) * 2017-03-23 2018-10-11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接触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92194A (en) * 1996-03-26 1999-04-0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Sealed contact device with contact gap adjustment capability
JP3711698B2 (ja) * 1997-05-26 2005-11-02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封止接点装置
FR2768259B1 (fr) * 1997-09-09 1999-10-08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Contacteur de demarreur comportant une cloison d'etancheite
US8232499B2 (en) * 2009-11-18 2012-07-31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tactor assembly for switching high power to a circuit
JP5501057B2 (ja) * 2010-03-25 2014-05-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JP2012038684A (ja) * 2010-08-11 2012-02-23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 Ltd 接点装置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開閉器
JP2012199113A (ja) 2011-03-22 2012-10-18 Panasonic Corp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開閉器
JP5990028B2 (ja) * 2012-04-13 2016-09-07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開閉器
JP2013246874A (ja) 2012-05-23 2013-12-09 Panasonic Corp 接点装置
JP6590273B2 (ja) 2015-04-13 2019-10-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および電磁継電器
JP6668997B2 (ja) 2016-07-29 2020-03-1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04479A (ja) * 2010-03-25 2011-10-13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接点装置
CN103201813A (zh) * 2010-11-01 2013-07-10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继电器
JP2012104362A (ja) * 2010-11-10 2012-05-31 Panasonic Corp 接点装置
CN103875052A (zh) * 2011-10-07 2014-06-18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触点装置以及使用了该触点装置的电磁接触器
JP2013232341A (ja) * 2012-04-27 2013-11-14 Fuji Electric Co Ltd 電磁開閉器
CN104221116A (zh) * 2012-06-08 2014-12-17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电磁接触器
JP2016024864A (ja) * 2014-07-16 2016-02-08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接点機構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接触器
CN106057522A (zh) * 2015-04-07 2016-10-2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N107851543A (zh) * 2016-03-10 2018-03-27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电磁接触器
JP2018160423A (ja) * 2017-03-23 2018-10-11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接触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42219B2 (ja) 2022-09-27
JP7390560B2 (ja) 2023-12-04
JP2023178482A (ja) 2023-12-14
US20210358707A1 (en) 2021-11-18
CN112955994B (zh) 2024-08-27
JP2022162066A (ja) 2022-10-21
JP2020080256A (ja) 2020-05-28
JP7519644B2 (ja) 2024-07-22
WO2020100424A1 (ja) 2020-05-22
US11404231B2 (en) 2022-08-02
DE112019005648T5 (de) 2021-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55993B (zh)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KR101483007B1 (ko) 밀봉 접점 장치
CN110323105B (zh) 继电器
JP7519644B2 (ja) 接点装置
JP2014116165A (ja) 電磁継電器
CN111418039A (zh) 触点装置、电磁继电器以及电气设备
WO2022123873A1 (ja)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JP2023013760A (ja) リレー
WO2019103063A1 (ja) 接点モジュール、接点装置、電磁継電器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気機器
WO2019167825A1 (ja) 接点装置モジュール、電磁継電器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気機器
JP6064222B2 (ja) 接点装置および当該接点装置を搭載した電磁継電器
JP2011204476A (ja) 接点装置
JP7357193B2 (ja) 電磁継電器
JP7145465B2 (ja)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JP2020173939A (ja) 電磁継電器
TW201419357A (zh) 開閉器
US11908650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6210409B2 (ja) 電磁継電器
US20240128034A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2011204474A (ja) 接点装置
JP2016213208A (ja) 電磁継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