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46006A - 开闭器 - Google Patents

开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46006A
CN114946006A CN202080092211.6A CN202080092211A CN114946006A CN 114946006 A CN114946006 A CN 114946006A CN 202080092211 A CN202080092211 A CN 202080092211A CN 114946006 A CN114946006 A CN 1149460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contact
contact
fixed contact
movabl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22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堀田克辉
渡边真也
稻口隆
五十岚胜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946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460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4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 H01H9/443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using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36Stationary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 e.g. yoke
    • H01H50/38Part of main magnetic circuit shaped to suppress arcing between the contacts of the rel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6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contactors having 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0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302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wherein arc-extinguishing gas is evolved from stationary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34Stationary parts for restricting or subdividing the arc, e.g. barrier plate
    • H01H9/342Venting arrangements for arc chut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开闭器具有第1固定接触件(10a)、第2固定接触件(10b)、可动接触件(20)、至少一对永磁铁(30)和轭部。可动接触件(20)在第1方向延伸,在第1端部具有第1可动触点(21a),在第2方向与第1固定接触件(10a)能够分离/接触地设置。一对永磁铁(30)配置为夹着可动接触件(20),在可动接触件(20)的第3方向与可动接触件(20)相对的面成为同极。轭部将可动接触件(20)的第1方向及第3方向的周围包围,并且连接于永磁铁(30)的与可动接触件(20)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轭部在第1方向上在与可动接触件(20)的第1端部相对的位置,具有朝向可动接触件(20)凸出的凸起(42)。

Description

开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置于电源和负载之间的开闭器。
背景技术
已知将在触点分离时产生的电弧通过磁场拉伸而消弧的开闭器。在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开闭器,其具有:触点块,其具有一对固定接触件、可动接触件及操作部件,该一对固定接触件具有固定触点,该可动接触件具有一对可动触点,该操作部件与可动接触件连结,使可动触点相对于固定触点而接触或者分离;磁场发生单元,其使磁场在触点块的附近产生;以及磁力线感应部件。磁场发生单元在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之间,在沿可动接触件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使磁场产生。磁力线感应部件沿消弧室壳体的外壁而设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044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以沿磁力线的方式配置磁力线感应部件,该磁力线经过1个固定触点和与该固定触点接触或者分离的可动触点的触点对。但是,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相比,进一步希望得到下述开闭器,该开闭器提高对在电流断路刚开始后发生的电弧放电进行驱动的电弧驱动力,并且不依赖于流过可动接触件的电流的通电方向而提高了电弧放电的断路性能。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能够提高对在电流断路刚开始后发生的电弧放电进行驱动的电弧驱动力,不依赖于流过可动接触件的电流的通电方向而与以往相比能够提高电弧放电的断路性能的开闭器。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并达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开闭器具有第1固定接触件、第2固定接触件、可动接触件、至少一对永磁铁和轭部。第1固定接触件具有第1固定触点。第2固定接触件在与第1固定接触件排列的第1方向隔开间隔而配置。可动接触件在第1方向延伸,在第1端部具有设置于与第1固定触点相对的位置的第1可动触点,在与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与第1固定接触件能够分离/接触地设置。至少一对永磁铁配置为夹着可动接触件,在与可动接触件的第1方向及第2方向垂直的第3方向与可动接触件相对的面成为同极。轭部将可动接触件的第1方向及第3方向的周围包围,并且连接于永磁铁的与可动接触件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由磁体材料构成。轭部在第1方向上在与可动接触件的第1端部相对的位置具有朝向可动接触件凸出的凸起。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具有下述效果,即,能够提高对在电流断路刚开始后发生的电弧放电进行驱动的电弧驱动力,不依赖于流过可动接触件的电流的通电方向而与以往相比能够提高电弧放电的断路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开闭器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正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斜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正视图。
图4是图3的IV-IV剖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开闭器中的永磁铁的配置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正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开闭器中的永磁铁的配置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正视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开闭器中的永磁铁的配置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正视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开闭器中的永磁铁的配置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正视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开闭器的磁场分布的一个例子的正视图。
图10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开闭器中使可动触点及固定触点分离时的电弧放电的驱动方向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开闭器中使可动触点及固定触点分离时的电弧放电的驱动方向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斜视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正视图。
图14是图13的XIV-XIV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斜视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正视图。
图17是图16的XVII-XVII剖视图。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斜视图。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正视图。
图20是图19的XX-XX剖视图。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斜视图。
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斜视图。
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正视图。
图24是图23的XXIV-XXIV剖视图。
图25是表示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斜视图。
图26是表示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27是表示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28是表示没有设置绝缘板的情况下的开闭器中的电弧放电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29是表示没有设置绝缘板的情况下的开闭器中的电弧放电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30是表示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开闭器中的电弧放电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31是表示实施方式10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开闭器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不由这些实施方式限定。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开闭器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正视图。此外,以下将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定义为彼此正交的方向。另外,将与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具体地说,将后面记述的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接触及非接触的方向即可动触点的可动方向设为前后方向。将横穿前后方向的方向即横向方向且沿可动接触件的长度方向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将横穿前后方向的方向即横向方向且沿可动接触件的宽度方向的方向设为左右方向。另外,前后方向是彼此表示相反方向的前方向及后方向的统称,上下方向是彼此表示相反方向的上方向及下方向的统称,左右方向是彼此表示相反方向的左方向及右方向的统称。并且,上下方向与第1方向相对应,前后方向与第2方向相对应,左右方向与第3方向相对应。
开闭器1具有相邻的第1相的消弧室2a及第2相的消弧室2b。第1相的消弧室2a和第2相的消弧室2b基本上具有彼此相同的内部结构,开闭器1基本上具有上下对称的形状及左右对称的形状。此外,开闭器1只要具有至少1个消弧室即可。另外,以下在无需对第1相的消弧室2a及第2相的消弧室2b进行区分的情况下,标记为消弧室2。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斜视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正视图,图4是图3的IV-IV剖视图。开闭器1的消弧室2具有第1固定接触件10a、第2固定接触件10b、可动接触件20、永磁铁30和磁体轭40。
第1固定接触件10a由在上下方向延伸、在上下方向的中央附近具有台阶构造的板状部件形成,在从前后方向观察时为长方形状。第1固定接触件10a例如由铜或者铝等导电材料或者以它们为母材的合金等形成。第1固定接触件10a在上下方向的第2固定接触件10b进行配置侧的端部具有第1固定触点11a。第1固定触点11a设置于第1固定接触件10a的前方向的面上,具有板状的形状。第1固定触点11a例如由银或者其合金等形成。第1固定接触件10a在上下方向的另一个端部具有端子12a。在端子12a例如与电源侧的配线连接。
第2固定接触件10b由在上下方向延伸、在上下方向的中央附近具有台阶构造的板状部件形成,在从前后方向观察时是长方形状。第2固定接触件10b例如由铜或者铝等导电材料或者以它们为母材的合金等形成。第2固定接触件10b在上下方向与第1固定接触件10a隔开预先确定的间隔而配置。即,第1固定接触件10a和第2固定接触件10b配置于同一直线上。第2固定接触件10b在上下方向的第1固定接触件10a进行配置侧的端部具有第2固定触点11b。第2固定触点11b设置于第2固定接触件10b的前方向的面上,具有板状的形状。第2固定触点11b例如由银或者其合金等形成。第2固定接触件10b在上下方向的另一个端部具有端子12b。在端子12b与未图示的负载侧的配线连接。下面,在不对第1固定接触件10a及第2固定接触件10b进行区分的情况下,第1固定接触件10a及第2固定接触件10b被称为固定接触件10a、10b。另外,在不对第1固定触点11a及第2固定触点11b进行区分的情况下,第1固定触点11a及第2固定触点11b被称为固定触点11a、11b。
可动接触件20由在沿第1固定触点11a和第2固定触点11b所排列的上下方向的方向延伸、在前后方向具有均一的厚度的板状部件形成。可动接触件20具有上下方向的中央部与端部相比向后方向凹陷的构造。可动接触件20在从前后方向观察时是长方形状。可动接触件20例如由铜或者铝等导电材料或者以它们为母材的合金形成。可动接触件20在第1固定接触件10a及第2固定接触件10b的前方向隔开预先确定的间隔而配置。可动接触件20在上下方向的第1端部即一个端部具有板状的形状的第1可动触点21a,在第2端部即另一个端部具有板状的形状的第2可动触点21b。第1可动触点21a及第2可动触点21b设置于可动接触件20的后方向的面上。第1可动触点21a及第2可动触点21b例如由银或者其合金等形成。下面,在不对第1可动触点21a及第2可动触点21b进行区分的情况下,第1可动触点21a及第2可动触点21b被称为可动触点21a、21b。
第1固定触点11a和第1可动触点21a在前后方向上彼此相对。第1可动触点21a与第1固定触点11a能够分离/接触地设置。第2固定触点11b和第2可动触点21b在前后方向上彼此相对。第2可动触点21b与第2固定触点11b能够分离/接触地设置。
永磁铁30以夹着可动接触件20的方式配置于可动接触件20的左右方向。在可动接触件20的上下方向的上半部,夹着可动接触件20而在左右方向配置一对永磁铁30,在可动接触件20的上下方向的下半部,夹着可动接触件20而在左右方向配置一对永磁铁30。成对的永磁铁30的可动接触件20侧的面成为同极。
图5至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开闭器中的永磁铁的配置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正视图。在图5中,以全部永磁铁30的可动接触件20侧的面成为N极的方式配置永磁铁30。在图6中,以全部永磁铁30的可动接触件20侧的面成为S极的方式配置永磁铁30。在图7中,以在上方向配置的一对永磁铁30的可动接触件20侧的面成为S极、在下方向配置的一对永磁铁30的可动接触件20侧的面成为N极的方式配置永磁铁30。在图8中,以在上方向配置的一对永磁铁30的可动接触件20侧的面成为N极、在下方向配置的一对永磁铁30的可动接触件20侧的面成为S极的方式配置永磁铁30。如上所述,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而配置的永磁铁30中,相对的面彼此为同极。
返回图2至图4,在永磁铁30的与可动接触件20侧的面相反侧的面连接有磁体轭40。磁体轭40是由磁体材料构成的轭部。在实施方式1中,磁体轭40由4个L字状部件41构成。L字状部件41由以沿可动接触件20的方式在上下方向延伸、在可动接触件20的上下方向的端部处向左右方向侧折回为L字的板状部件构成。即,L字状部件41具有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的第1构成部411、和在左右方向延伸的板状的第2构成部412连接为L字型的结构。L字状部件41的前后方向的尺寸恒定。在从前后方向观察的情况下,通过4个L字状部件41将可动接触件20的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的周围包围成矩形形状。在L字状部件41的第2构成部412侧的端部设置向可动接触件20侧凸出的凸起42。凸起42设置于与可动触点21a、21b不与固定触点11a、11b接触的状态下的可动接触件20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磁体轭40的一个例子是软铁、坡莫合金、硅钢板。
虽然未图示,但开闭器1的消弧室2具有使可动接触件20在前后方向移动的驱动部。通过驱动部在从可动触点21a、21b朝向固定触点11a、11b的方向使可动接触件20移动。即,可动接触件20具有能够相对于固定接触件10a、10b在前后方向分离/接触的结构。相对的可动触点21a、21b及固定触点11a、11b接触,由此在与第1固定接触件10a的端子12a连接的配线和与第2固定接触件10b的端子12b连接的配线之间能够流过电流。另外,相对的可动触点21a、21b及固定触点11a、11b成为非接触,即分离的状态,由此在与第1固定接触件10a的端子12a连接的配线和与第2固定接触件10b的端子12b连接的配线之间能够将电流断路。在相对的可动触点21a、21b及固定触点11a、11b彼此接触而流过电流的状态下,如果使各个可动触点21a、21b及固定触点11a、11b分离,则可动触点21a、21b和固定触点11a、11b之间与电路条件相应地发生高温的电弧放电。电弧放电具有导电性,能够流过电流,因此通过将电弧放电断路,从而能够将电路电流断路。为了提高开闭器1的性能,需要尽可能早地将电弧放电断路。作为将电弧放电断路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存在通过电磁力将电弧放电拉伸而使电弧放电衰减的方法。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开闭器的磁场分布的一个例子的正视图。永磁铁的配置作为一个例子,设想到图5所示的以全部永磁铁30的可动接触件20侧的面成为N极的方式配置有永磁铁30的情况。通过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永磁铁30的配置,形成沿可动接触件20的方向的磁场。在图9示出了由该磁场形成的磁力线MF。所形成的磁场相对于可动接触件20成为左右对称。另外,L字状部件41的凸起42朝向可动接触件20的上下方向的端部而凸出,因此可动触点21a、21b及固定触点11a、11b的位置处的磁通密度提高。其结果,在可动触点21a、21b及固定触点11a、11b的位置处,针对电弧放电的驱动力提高。
图10及图11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开闭器中使可动触点及固定触点分离时的电弧放电的驱动方向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0示出了电流I从下侧朝向上侧而流过可动接触件20的情况下的电弧放电的驱动方向的一个例子。在该情况下,电弧放电向Da1、Db1的方向被驱动。图11示出了电流I从上侧朝向下侧而流过可动接触件20的情况下的电弧放电的驱动方向的一个例子。在该情况下,电弧放电向Da2、Db2的方向被驱动。如以上所述,与流过可动接触件20的电流I的方向无关,能够将在各可动触点21a、21b及固定触点11a、11b之间发生的电弧放电通过电磁力而拉伸得长,能够得到高的电流断路性能。特别地,通过L字状部件41的凸起42,能够提高包含可动触点21a、21b及固定触点11a、11b在内的预先确定的范围的磁通密度,因此从电流断路刚开始后能够得到针对高的电弧放电的驱动力。
在实施方式1中,开闭器1具有:第1固定接触件10a,其具有第1固定触点11a;第2固定接触件10b,其配置于第1固定接触件10a的延伸方向的延长线上,具有第2固定触点11b;以及可动接触件20,其具有第1可动触点21a及第2可动触点21b。在第1可动触点21a及第2可动触点21b与第1固定触点11a及第2固定触点11b接触或者分离的方向上可动接触件20能够移动。配置为在与可动接触件20的延伸方向及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永磁铁30夹着可动接触件20而相对的面成为同极。通过由一端配置于永磁铁30侧,并且另一端配置于可动接触件20的延伸方向的端部侧的4个L字状部件41构成的磁体轭40将可动接触件20包围成矩形形状。而且,L字状部件41在可动接触件20的延伸方向的端部侧,具有朝向可动接触件20的端部凸出的凸起42。由此,生成沿可动接触件20的方向的磁场,并且包含可动触点21a、21b及固定触点11a、11b在内的预先确定的范围的磁通密度提高。其结果,在可动触点21a、21b及固定触点11a、11b从接触的状态起分离时的电流断路刚开始后,针对电弧放电而得到比以往高的驱动力。其结果,与流过可动接触件20的电流的通电方向无关,能够与以往相比得到针对电弧放电的高的断路性能。
实施方式2.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斜视图,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正视图,图14是图13的XIV-XIV剖视图。此外,以下对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同一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在实施方式1中,凸起42设置于L字状部件41的第2构成部412侧的端部的与可动接触件20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但在实施方式2中,在L字状部件41的第2构成部412侧的端部设置的凸起42a具有与L字状部件41的其他部分相同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如上所述的L字状部件41在一个例子中,是通过将第2构成部412侧的端部向可动接触件20侧折回而形成的。
在实施方式2中磁场也相对于可动接触件20成为左右对称,并且能够形成沿可动接触件20的方向的磁场。另外,通过在L字状部件41的第2构成部412侧的端部设置的凸起42a,包含可动触点21a、21b及固定触点11a、11b在内的预先确定的范围的磁通密度提高。其结果,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与流过可动接触件20的电流的方向无关,能够得到高的电弧断路性能。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能够将L字状部件41的第2构成部412侧向可动接触件20侧折回而形成凸起42a。即,磁体轭40和凸起42a能够作为1个部件而容易地制造,因此能够减少制造成本。
实施方式3.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斜视图,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正视图,图17是图16的XVII-XVII剖视图。此外,以下对与实施方式1、2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2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同一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在实施方式3中,在L字状部件41的第2构成部412侧的端部通过折回而形成的凸起42b的一部分设置有切口43。在该例中,在实施方式2中,前侧的凸起42a被去除后的部分成为切口43,剩余的后侧的凸起42a成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凸起42b。凸起42b从固定接触件10a、10b的上部设置至与可动触点21a、21b不与固定触点11a、11b接触的状态下的可动接触件20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为止。由此,包含可动触点21a、21b及固定触点11a、11b在内的预先确定的范围中的磁通密度变高。
在实施方式3中,在设置于L字状部件41的第2构成部412侧的端部的凸起42b的前后方向的前侧设置切口43,凸起42b设置于对可动触点21a、21b及固定触点11a、11b进行配置的范围。由此,与实施方式2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可动触点21a、21b及固定触点11a、11b的周边的磁通密度。其结果,与实施方式2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针对电弧放电的驱动速度,能够得到针对电弧放电的更高的断路性能。此外,切口43只要在前后方向的前侧和后侧的任一侧设置即可。
实施方式4.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斜视图,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正视图,图20是图19的XX-XX剖视图。此外,以下对与实施方式1至3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至3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同一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在实施方式4中,磁体轭40由2个U字状部件41A构成。U字状部件41A具有:板状的第1构成部411,其在上下方向延伸;板状的第2构成部412,其在左右方向延伸;以及板状的第3构成部413,其与第1构成部411并行地配置,在上下方向延伸。具有通过第2构成部412将第1构成部411及第3构成部413的相同方向的端部间连接为U字型的结构。U字状部件41A以连接于在左右方向配置的一对永磁铁30的与可动接触件20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将可动接触件20的上下方向的一个端部侧覆盖的方式被一体化。
另外,在第2构成部412的可动接触件20侧的面,设置向可动接触件20侧凸出的凸起42c。在该例中,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凸起42c设置于与可动触点21a、21b不与固定触点11a、11b接触的状态下的可动接触件20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但是,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凸起42c也可以在第2构成部412的可动接触件20侧的面,具有与第2构成部412的前后方向的尺寸相同的尺寸。另外,与实施方式3同样地,可以在凸起42c的一部分设置切口43。如上所述,实施方式4的U字状部件41A具有将实施方式1至3的L字状部件41组合2个而一体地形成的结构。由此,能够通过2个U字状部件41A将可动接触件20的周围包围。
在实施方式4中,使用2个U字状部件41A将可动接触件20的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的周围包围。由此,能够在实施方式1至3的效果的基础上得到下述效果,即,能够与实施方式1至3的情况相比减少构成磁体轭40的部件的个数,能够降低成本。
实施方式5.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斜视图。此外,以下对与实施方式1至4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至4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同一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在实施方式5中,开闭器1在永磁铁30的可动接触件20侧的面还具有绝缘树脂31。此外,在图21中示出了仅在永磁铁30设置绝缘树脂31的情况,但在永磁铁30的基础上,还可以以将磁体轭40及在磁体轭40设置的凸起42b覆盖的方式设置绝缘树脂31。
另外,在图21中,示出了对实施方式3的开闭器1的消弧室2应用实施方式5的结构的情况,但也可以对实施方式1、2、4的开闭器1的消弧室2应用实施方式5的结构。
在实施方式5中,在永磁铁30的可动接触件20侧的面设置有绝缘树脂31。通过绝缘树脂31,抑制在可动触点21a、21b及固定触点11a、11b之间发生并被驱动的电弧放电与永磁铁30直接接触的情况。其结果,具有能够抑制永磁铁30热减磁这一效果。另外,在永磁铁30具有导电性的情况下,通过绝缘树脂31对永磁铁30进行保护,由此能够防止由与电弧放电的接触而引起的绝缘破坏。另外,还具有下述效果,即,通过磁通而被拉伸的电弧放电被绝缘树脂31推压而能够得到更高的电弧放电的断路性能。
实施方式6.
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斜视图,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正视图,图24是图23的XXIV-XXIV剖视图。图24示出了电弧放电的驱动的情形。此外,以下对与实施方式1至5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至5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同一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实施方式6的开闭器1在实施方式5的结构中,还具有绝缘树脂31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凸部32。凸部32设置于绝缘树脂31的可动接触件20侧。另外,凸部32优选设置于可动触点21a、21b不与固定触点11a、11b接触的状态下的可动接触件20和固定接触件10a、10b之间的位置。如图24所示,在可动触点21a、21b及固定触点11a、11b之间发生并被驱动的电弧放电Arc被驱动至永磁铁30侧时,通过绝缘树脂31的凸部32将电弧放电Arc拉伸。由此,能够与实施方式5的情况相比进一步提高电弧放电Arc的断路性能。
此外,在该例中,仅在永磁铁30设置了具有凸部32的绝缘树脂31,但在永磁铁30的基础上,也可以以将磁体轭40及设置于磁体轭40的凸起42b覆盖的方式设置具有凸部32的绝缘树脂31。另外,在该例中,示出了在前后方向设置1个凸部32的情况,但也可以在前后方向设置多个凸部32。
并且,在图22至图24中,示出了针对实施方式3的开闭器1的消弧室2而应用实施方式6的结构的情况,但针对实施方式1、2、4的开闭器1的消弧室2也可以应用实施方式6的结构。
在实施方式6中,在永磁铁30的可动接触件20侧的面设置了具有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凸部32的绝缘树脂31。由此,在可动触点21a、21b及固定触点11a、11b之间发生并被驱动的电弧放电Arc被凸部32推压,由此能够将电弧拉伸得更长,与实施方式1至5的情况相比能够得到更高的电弧断路性能。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至6中,示出了夹着可动接触件20而在上下方向配置两对永磁铁30的情况,但在夹着可动接触件20而配置一对永磁铁30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7.
图25是表示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斜视图。此外,以下对与实施方式1至6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至6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同一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开闭器1具有第1固定接触件10a、第2固定接触件10c、可动接触件20A、永磁铁30和磁体轭40。第1固定接触件10a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结构相同。
第2固定接触件10c在从前后方向观察时由长方形状的板状部件构成。第2固定接触件10c在延伸方向的一个端部具有端子12b,在另一个端部具有挠性的导体即柔性导体50。柔性导体50由如平针编织线那样的具有挠性的软导体或者具有挠性的导电性的薄板等构成。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第1固定接触件10a及第2固定接触件10c配置于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同一直线上。
可动接触件20A由在沿第1固定接触件10a及第2固定接触件10c所排列的上下方向的方向延伸、在前后方向具有均一厚度的板状部件形成。可动接触件20A在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具有台阶构造。可动接触件20A在第1固定接触件10a侧的第1端部即端部具有板状的形状的可动触点21c。另外,可动接触件20A在第2固定接触件10c侧的第2端部即端部处经由柔性导体50而支撑于第2固定接触件10c。即,在实施方式7中,可动接触件20A和第2固定接触件10c具有由柔性导体50电连接的构造。此外,如果能够使可动接触件20A保持与第2固定接触件10c的导通并可动,则也可以取代柔性导体50而使可动接触件20A和第2固定接触件10c具有一定的自由度而接触。可动接触件20A通过未图示的驱动部,能够在前后方向分离/接触地移动。由此,可动触点21c和第1固定触点11a接触或者分离。
永磁铁30夹着可动接触件20A而配置于可动接触件20A的左右方向。在该例中,一对永磁铁30以可动接触件20A侧的面成为同极的方式进行配置。
磁体轭40设置为夹着可动接触件20A将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之中的对可动接触件20A的可动触点21c进行配置侧包围。在使用实施方式1、2、3、5、6所示的L字状部件41的情况下,磁体轭40由2个L字状部件41构成。另外,在使用实施方式4所示的U字状部件41A的情况下,磁体轭40由1个U字状部件41A构成。在任意的情况下,磁体轭40都将可动接触件20A的除了前后方向及下方向以外的周围包围。在图25的例子中,示出了磁体轭40由2个L字状部件41构成的情况。在L字状部件41的与可动触点21c相对的位置设置朝向可动触点21c凸出的凸起42b。
此外,在图25的例子中,示出了对在实施方式3中说明的凸起42b进行设置的情况,但也可以对在实施方式1、3、4中说明的凸起42、42a、42c进行设置。另外,也可以在永磁铁30的可动接触件20A侧的面设置实施方式5所说明的绝缘树脂31或者实施方式6所说明的具有凸部32的绝缘树脂31。
通过以上所述的结构,也能够如实施方式1至6中说明所述,针对在可动触点21c和第1固定触点11a分离时发生的电弧放电Arc而产生高的驱动力。
实施方式7的开闭器1具有:第1固定接触件10a,其具有第1固定触点11a;可动接触件20A,其与第1固定触点11a相对应地在一端具有可动触点21c;以及第2固定接触件10c,其通过柔性导体50对可动接触件20A的另一个端部进行支撑。另外,开闭器1在可动接触件20A的左右方向具有永磁铁30,以将永磁铁30的与可动接触件20A侧相反侧的面及上下方向的配置有可动触点21c侧覆盖的方式具有磁体轭40。在磁体轭40的与可动触点21c相对的位置处设置凸起42b。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至6相比能够使串联连接的电弧放电Arc的条数减半。另外,与实施方式1至6相比,没有设置第2固定触点11b及第2可动触点21b,能够相应地削减部件数,并且串联连接的接触部分减半,因此能够在实施方式1至6的效果的基础上得到能够减小接触电阻这一效果。
实施方式8.
图26是表示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图26例如相当于实施方式6的图23中的XXIV-XXIV剖视图。此外,以下对与实施方式1至7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至7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同一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另外,在图26中,为了便于实施方式8中的结构说明而在开闭器1描绘出将各消弧室2覆盖的罩60,但形状并不限定于图示的形状。罩60将对可动接触件20、一对永磁铁30及磁体轭40进行配置的空间的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覆盖。在一个例子中,罩60以将磁体轭40的外周面和由磁体轭40包围的空间的前方向及后方向的面覆盖的方式设置。即,罩60具有与左右方向垂直的侧面60a、与上下方向垂直的侧面、与前方向垂直的前表面60b和与后方向垂直的后表面60c。第1固定接触件10a及第2固定接触件10b固定于罩60的后表面60c。
实施方式8的开闭器1在相对于可动接触件20而与可动触点21a、21b相反侧的位置处,还具有在与可动接触件20平行且与可动接触件20隔开间隔的位置设置的树脂板61。在一个例子中,树脂板61是由热分解性的高分子材料形成的板状的部件,固定于罩60的前表面60b。或者,树脂板61也可以与罩60的前表面60b一体地形成。如果电弧放电Arc与树脂板61接触,则由于电弧放电Arc的热等而从树脂板61生成分解气体。而且,通过分解气体将电弧放电Arc冷却。
另外,可动接触件20和树脂板61之间的空间是用于将电弧放电Arc拉伸的空间即电弧拉伸空间,因此为了充分确保该电弧拉伸空间,优选树脂板61构成得尽可能薄。此外,在图26示出了电弧放电Arc被拉伸至该电弧拉伸空间时的电弧方式的一个例子。
此外,在上述的说明中,对在实施方式6的结构中设置树脂板6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实施方式1至5及实施方式7的结构中也可以同样地设置树脂板61。
在实施方式8中,将树脂板61相对于可动接触件20而设置于与可动触点21a相反侧的电弧拉伸空间。由此,在电弧放电Arc被拉伸时电弧放电Arc与树脂板61接触,在接触时由于电弧放电Arc的热等的作用而从树脂板61生成分解气体。而且,能够在实施方式1至7的效果的基础上得到下述效果,即,通过该树脂板61的分解气体将电弧放电Arc冷却,能够提高将电弧放电Arc断路的性能。
实施方式9.
图27是表示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图27例如相当于实施方式6的图23中的XXIV-XXIV剖视图。此外,以下对与实施方式1至8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至8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同一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实施方式9的开闭器1还具有在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的绝缘板62。绝缘板62配置为相对于可动接触件20在与可动触点21a、21b相反侧的位置处与可动接触件20隔开间隔,绝缘板62的延伸方向沿可动接触件20的长度方向。具体地说,在可动接触件20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以绝缘板62的延伸方向与可动接触件20的长度方向成为平行的方式,绝缘板62与可动接触件20隔开预先确定的间隔而配置。在图27的例子中,以沿可动接触件20的长度方向而相对于可动接触件20的前表面成为大致垂直的方式对绝缘板62进行配置。绝缘板62在一个例子中,由聚酰胺等绝缘树脂或者包含阻燃剂的绝缘树脂形成。绝缘板62的左右方向的厚度在一个例子中处于大于或等于1mm而小于或等于2mm的范围。绝缘板62例如固定于罩60的前表面60b。或者,绝缘板62也可以由与罩60的前表面60b相同的材料而一体地形成。
此外,在上述的说明中,对在实施方式6的结构中设置绝缘板6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实施方式1至5及实施方式7的结构中也可以同样地设置绝缘板62。
在这里,对通过设置绝缘板62而得到的效果进行说明。图28及图29是表示没有设置绝缘板的情况下的开闭器中的电弧放电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图28及图29例如相当于实施方式6的图23中的XXIV-XXIV剖视图。图28及图29的开闭器1是实施方式6所示的开闭器1,是在罩60的内侧的前表面60b没有设置绝缘板62的情况。
在没有设置绝缘板62的情况下,如图28所示,电弧放电Arc在可动触点21a、21b及固定触点11a、11b之间发生,另外,在电弧放电Arc被驱动至永磁铁30侧时,通过绝缘树脂31的凸部32将电弧放电Arc拉伸。电弧放电Arc从图28的状态起进一步如图29所示,在可动接触件20和罩60的前表面60b之间的空间朝向图29中的右方向移动。在电流大的情况下,对第1可动触点21a及第1固定触点11a吹出由电弧放电Arc生成的高温的气体,由此有时电弧放电Arc再次返回第1可动触点21a和第1固定触点11a之间。如上所述,在没有设置绝缘板62的情况下,有时会引起电弧断路性能的降低。
图30是表示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开闭器中的电弧放电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图30例如相当于实施方式6的图23中的XXIV-XXIV剖视图。在实施方式9的开闭器1中,如图30所示,在可动接触件20和罩60的前表面60b之间的空间,具有从前表面60b朝向可动接触件20侧凸出、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绝缘板62,由此对电弧放电Arc的向左右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其结果,能够在实施方式1至7的效果的基础上,得到能够维持高的电弧断路性能这一效果。
此外,在可动接触件20在前后方向移动时,希望隔开预先确定的间隔而设置以使得可动接触件20和绝缘板62不发生碰撞。另一方面,如果间隔过大,则限制电弧放电Arc的移动的效果变小,因此可动触点21a、21b不与固定触点11a、11b接触的状态下的可动接触件20和绝缘板62的间隔优选小于或等于5mm。
实施方式10.
图31是表示实施方式10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图31例如相当于实施方式6的图23中的XXIV-XXIV剖视图。此外,以下对与实施方式1至9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至9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同一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在实施方式10的开闭器1中,罩60还具有排气口64。排气口64在一个例子中设置于罩60的侧面60a。另外,在图31中,排气口64设置于侧面60a的后表面60c侧的端部。在图31中,示出了排气口64设置于与左右方向垂直的侧面60a的例子,但也可以设置于与上下方向垂直的侧面。另外,在图31中,示出了设置2个排气口64的例子,但只要设置至少1个排气口64即可。
实施方式10的开闭器1在罩60的内侧具有气体流路63,该气体流路63设置于磁体轭40的外侧的面和罩60的内侧的面之间,沿罩60的内侧的前表面60b及侧面60a将气体向排气口64引导。在图31的例子中,罩60在前后方向上,以与对固定接触件10a、10b进行配置侧的磁体轭40的端部接触、与对可动接触件20进行配置侧的磁体轭40的端部不接触的方式配置。即,气体流路63在从固定触点11a、11b观察时,以将可动触点21a、21b的方向绕过的方式设置。
具体地说,气体流路63在罩60的内侧,在左右方向的侧面60a和磁体轭40之间作为空间而设置。另外,气体流路63在罩60的内侧,在罩60的前表面60b和磁体轭40、永磁铁30及绝缘树脂31的前方向侧的端部之间作为空间而设置。此外,气体流路63在罩60的内侧,也可以在上下方向的侧面和磁体轭40之间作为空间而设置。如上所述,以磁体轭40的左右方向的侧面和前方向的端部不与罩60接触的方式设置罩60。
在气体流路63流动由电弧放电Arc产生的气体,气体从排气口64排出至罩60的外部。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对在实施方式9的结构中设置气体流路63及排气口64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实施方式1至8的结构中也可以同样地设置气体流路63及排气口64。
在实施方式10中,在罩60设置有沿罩60的内侧的前表面60b及侧面60a而设置的气体流路63、和与气体流路63连接的排气口64。由此,在由于由电弧放电Arc产生的气体使罩60的内部压力上升时,将产生的气体向气体流路63引导而从排气口64排气,由此能够得到将电弧放电Arc向拉伸的方向引导的驱动力。因此,能够将电弧放电Arc更快速地拉伸而使断路性能提高。另外,能够减少内部压力的上升,因此能够在实施方式1至9的效果的基础上得到下述效果,即,与在罩60没有设置气体流路63及排气口64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罩60的强度,能够降低用于制造开闭器1的成本。
并且,在从固定触点11a、11b观察时,以将可动触点21a、21b的方向绕过的方式设置气体流路63。由此,例如在异物经由排气口64从外部侵入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异物附着于可动触点21a、21b及固定触点11a、11b附近而使触点接触的可靠性提高。
以上的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表示本发明的内容的一个例子,也能够与其他公知技术进行组合,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也能够对结构的一部分进行省略、变更。
此外,本次公开的上述实施方式在全部方面为例示,且并不成为限定性的解释的根据。因此,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是仅由上述的实施方式解释。另外,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内容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标号的说明
1开闭器,2、2a、2b消弧室,10a第1固定接触件,10b、10c第2固定接触件,11a第1固定触点,11b第2固定触点,12a、12b端子,20、20A可动接触件,21a第1可动触点,21b第2可动触点,21c可动触点,30永磁铁,31绝缘树脂,32凸部,40磁体轭,41L字状部件,41A U字状部件,42、42a、42b、42c凸起,43切口,50柔性导体,60罩,61树脂板,62绝缘板,63气体流路,64排气口,411第1构成部,412第2构成部,413第3构成部。

Claims (13)

1.一种开闭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固定接触件,其具有第1固定触点;
第2固定接触件,其在与所述第1固定接触件排列的第1方向隔开间隔而配置;
可动接触件,其在所述第1方向延伸,在第1端部具有设置于与所述第1固定触点相对的位置的第1可动触点,在与所述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与所述第1固定接触件能够分离/接触地设置;
至少一对永磁铁,它们配置为夹着所述可动接触件,在与所述可动接触件的所述第1方向及所述第2方向垂直的第3方向与所述可动接触件相对的面成为同极;以及
轭部,其将所述可动接触件的所述第1方向及所述第3方向的周围包围,并且连接于所述永磁铁的与所述可动接触件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由磁体材料构成,
所述轭部在所述第1方向上在与所述可动接触件的所述第1端部相对的位置,具有朝向所述可动接触件凸出的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轭部与所述一对永磁铁之中的一个永磁铁连接,由多个L字状部件构成,该L字状部件包含有在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第1构成部、和在所述第3方向从所述第1构成部的位置延伸至所述可动接触件的所述第3方向上的位置为止的第2构成部,
所述凸起设置于L字状部件的所述第2构成部侧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是将所述L字状部件的所述第2构成部侧的端部向所述第1方向的所述可动接触件侧折回而构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L字状部件在所述凸起的所述第2方向的一部分具有切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轭部与所述一对永磁铁之中的一个永磁铁连接,由U字状部件构成,该U字状部件包含:在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第1构成部;与所述第1构成部的所述第1方向的端部连接,在所述第3方向延伸的第2构成部;以及与所述一对永磁铁之中的另一个永磁铁连接,并且与所述第2构成部的所述第3方向的端部连接,在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第3构成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开闭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绝缘树脂,该绝缘树脂将所述轭部的所述可动接触件侧的面覆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树脂在所述第1方向延伸,具有向所述可动接触件侧凸出的凸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开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固定接触件具有第2固定触点,
所述可动接触件在所述第1方向上的与所述第1端部相反侧的第2端部具有第2可动触点,该第2可动触点设置于与所述第2固定触点相对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开闭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导体,该导体在所述可动接触件的所述第1方向上的与所述第1端部相反侧的第2端部,将所述可动接触件与所述第2固定接触件电连接,并且使所述可动接触件支撑于所述第2固定接触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开闭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树脂板,该树脂板相对于所述可动接触件在与所述第1可动触点的相反侧,与所述可动接触件隔开间隔而配置,由热分解性的高分子材料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开闭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绝缘板,该绝缘板相对于所述可动接触件在与所述第1可动触点的相反侧,与所述可动接触件隔开间隔而沿所述第1方向配置,在所述第1方向及所述第2方向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开闭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罩,该罩将对所述可动接触件、所述一对永磁铁及所述轭部进行配置的空间的所述第1方向、所述第2方向及所述第3方向覆盖,
所述罩具有:
排气口;以及
气体流路,其与所述排气口连接,设置于所述轭部的外侧的面和所述罩的内侧的侧面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开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口设置于所述罩的侧面的所述第2方向上的对所述第1固定接触件及所述第2固定接触件进行配置侧,
所述罩配置为在所述第2方向上,与对所述第1固定接触件及所述第2固定接触件进行配置侧的所述轭部的端部接触,不与对所述可动接触件进行配置侧的所述轭部的端部接触。
CN202080092211.6A 2020-01-23 2020-12-02 开闭器 Pending CN1149460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08922 2020-01-23
JP2020008922 2020-01-23
PCT/JP2020/044843 WO2021149362A1 (ja) 2020-01-23 2020-12-02 開閉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46006A true CN114946006A (zh) 2022-08-26

Family

ID=76993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2211.6A Pending CN114946006A (zh) 2020-01-23 2020-12-02 开闭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415597A1 (zh)
JP (1) JP6964826B1 (zh)
CN (1) CN114946006A (zh)
WO (1) WO202114936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94849U (ja) * 1984-06-06 1985-12-25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直流電磁接触器
JP2008226547A (ja) * 2007-03-09 2008-09-25 Denso Corp 電磁継電器
JP5806562B2 (ja) * 2011-01-12 2015-11-10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電磁接触器
JP2015049940A (ja) * 2013-08-29 2015-03-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JP6455171B2 (ja) * 2015-01-20 2019-01-23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電磁接触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64826B1 (ja) 2021-11-10
US20220415597A1 (en) 2022-12-29
JPWO2021149362A1 (zh) 2021-07-29
WO2021149362A1 (ja) 2021-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77342B1 (ko) 회로 차단기
JP7179206B2 (ja) 開閉器
KR20140012034A (ko) 회로 차단기
US7902948B2 (en) Switching device, in particular a power switching device, having two pairs of series-connected switching contacts for interrupting a conducting path
US8921728B2 (en) Switch unit with arc-extinguishing units
EP2980821B1 (en) Switchgear
US6518530B2 (en) Current-limiting contact arrangement
CA2820791A1 (en) Switch with quenching chamber
US20140347151A1 (en) Switching device suitable for direct-current operation
US7081596B2 (en) Arc-quenching device for circuit breakers having double-break contacts
JP2012138173A (ja) 回路遮断器
KR101598672B1 (ko) 개폐기
US9552943B2 (en) Switching device which is suitable for DC operation
JP2002008508A (ja) 回路遮断器
CN114946006A (zh) 开闭器
KR102290582B1 (ko) 개폐기
JP2012221701A (ja) 回路遮断器
CN112840429B (zh) 触点开闭器
US9330866B2 (en) Electrical switching device
KR101565454B1 (ko) 직류 개폐기 및 직류 차단기
US9129761B2 (en) Switching device suitable for direct current operation
CN115836375A (zh) 电磁继电器
JP2015220183A (ja) 接点装置
JP5219922B2 (ja) 回路遮断器
US20240029968A1 (en) High-Voltage Arc Quenching Systems and Electrical Switching Devices Compris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