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51350A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51350A
CN110651350A CN201880030610.2A CN201880030610A CN110651350A CN 110651350 A CN110651350 A CN 110651350A CN 201880030610 A CN201880030610 A CN 201880030610A CN 110651350 A CN110651350 A CN 1106513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movable contact
magnet
magnet portion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061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51350B (zh
Inventor
森真吾
岩坂博之
井户田修一
箕轮亮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651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13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513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13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4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 H01H9/443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using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36Stationary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 e.g. yoke
    • H01H50/38Part of main magnetic circuit shaped to suppress arcing between the contacts of the rela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 Contacts (AREA)

Abstract

电磁继电器具有:分别具有第一固定触点部及第二固定触点部的第一固定端子及第二固定端子、具有第一可动触点部及第二可动触点部的可动触头、从接触分离方向观察配置在相对于可动触头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一侧的第一磁铁部、以及分别配置在排列方向的可动触头的两侧且可动触头侧的端部具有相互相同的极性的第二磁铁部及第三磁铁部。第一磁铁部的可动触头侧的端部具有与第二磁铁部及第三磁铁部的可动触头侧的端部的极性相互不同的极性。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已经公开一种电磁继电器,具有:一对固定端子,其分别具有固定触点部;可动板,其具有相对于各固定触点部可接触及分离地配置的一对可动触点部,各可动触点部能够在相对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接触或分离的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该电磁继电器从所述接触分离方向观察,在可动板的短边方向的可动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消弧永磁铁与第二消弧永磁铁,在可动板的长边方向的可动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消弧永磁铁与第四消弧永磁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2504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所述电磁继电器中,配置第一消弧永磁铁及第二消弧永磁铁,以使相对的端面的磁极为N极,并配置第三消弧永磁铁及第四消弧永磁铁,以使相对的端面的磁极为S极。即,在所述电磁继电器中,因为磁通从第一消弧永磁铁及第二消弧永磁铁各自流向第三消弧永磁铁及第四消弧永磁铁,所以,能够将在各可动触点部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之间产生的电弧向可动板周围的空间拉伸,提高切断电弧的性能,另一方面,存在不能提高各可动触点部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之间的接触压来提高各可动触点部及对应的固定触点部间的接触可靠性的可能性。例如,当各可动触点部及对应的固定触点部间的接触压不足时,存在各可动触点部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分离、引起冒烟、着火的可能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增大电磁继电器的尺寸等。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其能够提高切断在各可动触点部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之间产生的电弧的性能,同时,能够提高各可动触点部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之间的接触可靠性。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电磁继电器具有:
第一固定端子及第二固定端子,其相互电气独立而配置,分别具有第一固定触点部及第二固定触点部;
可动触头,其具有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部及所述第二固定触点部分别相对的第一可动触点部及第二可动触点部,所述第一可动触点部及所述第二可动触点部各自在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部及所述第二固定触点部接触或分离的接触分离方向上可移动地配置;
第一磁铁部,其从所述接触分离方向观察,配置在所述可动触头的与所述第一可动触点部及所述第二可动触点部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一侧;
第二磁铁部及第三磁铁部,其从所述接触分离方向观察,分别配置在所述排列方向的所述可动触头的两侧,可动触头侧的端部具有相互相同的极性,
所述第一磁铁部的所述可动触头侧的端部具有与所述第二磁铁部及所述第三磁铁部的所述可动触头侧的端部的极性相互不同的极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所述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第一磁铁部的可动触头侧的端部具有与第二磁铁部及第三磁铁部各自的可动触头侧的端部的极性相互不同的极性。因此,例如在第一磁铁部的可动触头侧的端部为N极、第二磁铁部及第三磁铁部的可动触头侧的端部为S极的情况下,磁通从第一磁铁部流向第二磁铁部及第三磁铁部,并且磁通从第一磁铁部流向与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其结果是,利用在第一磁铁部与第二磁铁部及第三磁铁部之间流动的磁通,能够将在各可动触点部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之间产生的电弧向可动触头周围的空间拉伸,另一方面,利用因从第一磁铁部向与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流动的磁通和在可动触头中流动的电流交叉而产生的洛伦兹力,能够提高各可动触点部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之间的接触压。即,能够提高切断在各可动触点部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之间产生的电弧的性能,并且能够提高各可动触点部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之间的接触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剖面图。
图3是拆除图1的电磁继电器的盖及陶瓷板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1的电磁继电器的磁铁部的配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用于说明图1的电磁继电器的磁铁部的配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6是用于说明图1的电磁继电器的第一变形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用于说明图1的电磁继电器的第一变形例的侧面示意图。
图8是用于说明图1的电磁继电器的第二变形例的正面示意图。
图9是用于说明图1的电磁继电器的第二变形例的侧面示意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图1的电磁继电器的第三变形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图1的电磁继电器的第四变形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图1的电磁继电器的第五变形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图1的电磁继电器的第六变形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图1的电磁继电器的第七变形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图1的电磁继电器的第八变形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图1的电磁继电器的第八变形例的侧面示意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图1的电磁继电器的第九变形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图1的电磁继电器的第九变形例的侧面示意图。
图19是用于说明图1的电磁继电器的第十变形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0是用于说明图1的电磁继电器的第十一变形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1是用于说明图1的电磁继电器的第十二变形例的正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依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在如下的说明中,虽然根据需要使用表示指定的方向或位置的术语(例如包括“上”、“下”、“右”、“左”的术语),但上述术语的使用是为了便于参照附图理解本发明,而不是由上述术语的意义来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另外,如下的说明实际上只是例示,不代表是对本发明及其应用装置、或其用途进行的限制。此外,附图为示意图,各尺寸的比率等与实际情况不一定一致。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具有:相互电气独立而配置的第一固定端子31及第二固定端子32、在相对于各固定端子31、32接近或分离的方向上可移动地配置的可动触头40、以及在与可动触头40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配置在可动触头40周围的第一~第三磁铁部51、52、53(图3只表示第一磁铁部51)。
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所述电磁继电器1具有:绝缘的外壳10、以及在外壳10的内部设置的触点壳体20(图2所示),第一固定端子31及第二固定端子32分别固定在触点壳体20,可动触头配置在触点壳体20的内部,第一~第三磁铁部51、52、53配置在外壳10的内部。
第一固定端子31及第二固定端子32各自在触点壳体20的内部分别具有第一固定触点部33及第二固定触点部34。另外,可动触头40具有与第一固定触点部33及第二固定触点部34分别相对的第一可动触点部41及第二可动触点部42。
此外,在图2所示的剖面中,除去外壳10后,该电磁继电器1还相对于通过第一固定端子31及第二固定端子32的中心的可动触头40的中心线CL1对称地设置。
如图1所示,外壳10由壳体11及盖12构成。壳体11及盖12各自例如具有大致长方体状且中空的箱形状,如图2所示,在一面设有开口面。盖12在盖12的开口面与壳体11的开口面相对的状态下,安装在壳体11。另外,在与盖12的开口面相对的盖12的底壁部121设有在其长边方向(即图2的左右方向)隔开间隔而配置的两个圆形的端子孔13。在各端子孔13分别配置有第一固定端子31及第二固定端子32。
触点壳体20具有大致长方体状,如图2所示,由陶瓷板21、法兰部22、以及第一磁轭23构成,在其内部形成有收纳部24。
陶瓷板21在外壳10的内部与盖12的底壁部121邻接而配置,并且沿该底壁部121延伸。在该陶瓷板21固定有第一固定端子31及第二固定端子32。法兰部22从陶瓷板21的盖12的开口面侧(即图2的下侧)的端部向与壳体11的开口面相对的壳体11的底壁部111,且从盖12的内部延伸至壳体11的内部。另外,第一磁轭23在壳体11的内部相对于陶瓷板21大致平行地配置,在其外周缘部连接有法兰部22的壳体11侧的端部。在第一磁轭23的大致中央部设有沿中心线CL1连通收纳部24和触点壳体20的外部的贯通孔231。
另外,在收纳部24的内部设有保持第一~第三磁铁部51、52、53的绝缘磁铁保持架25。该磁铁保持架25从陶瓷板21的第一固定端子31及第二固定端子32的中心线CL1更远离的部分,沿法兰部22及第一磁轭23,经由第一磁轭23的贯通孔231而延伸至触点壳体20的外部。在磁铁保持架25的大致中央部设有沿中心线CL1连通收纳部24和触点壳体20的外部的贯通孔251。在该贯通孔251,沿中心线CL1可移动地配置有大致圆柱棒状的可动轴35。
可动轴35从收纳部24延伸至触点壳体20的外部,在其收纳部24侧的端部连接有可动触头40,在该触点壳体20的外部侧的端部连接有后面叙述的电磁驱动部60的可动铁片65。另外,在可动轴35的收纳部24的中间部设有从可动轴35向与中心线CL1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凸缘部351。该凸缘部351在各可动触点部41、42在相对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分离的方向上移动时,与磁铁保持架25的贯通孔251周围的区域可接触地配置,限制可动轴35乃至可动触头40的移动范围。另外,在收纳部24的可动轴35周围,设有沿可动轴35伸缩的螺旋弹簧36。该螺旋弹簧36配置在被可动轴35的凸缘部351卡止的螺旋弹簧保持部352与可动触头40之间。
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固定端子31及第二固定端子32各自例如具有大致圆柱形状,分别相互电气独立而固定在陶瓷板21。该第一固定端子31及第二固定端子32各自沿其排列方向(即图2的左右方向),相互隔开间隔进行配置,其一部分位于收纳部24。
如图2所示,在第一固定端子31及第二固定端子32的收纳部24侧的端面分别设有第一固定触点部33及第二固定触点部34。此外,各固定触点部33、34可以与对应的固定端子31、32一体地形成,也可以与对应的固定端子31、32分体地形成。
如图3所示,可动触头40例如具有大致长方形的板状。如图2所示,该可动触头40具有与第一固定触点部33及第二固定触点部34分别相对的第一可动触点部41及第二可动触点部42。在可动触头40的大致中央部连接有沿中心线CL1可移动的可动轴35。即,第一可动触点部41及第二可动触点部42各自相对于第一固定触点部33及第二固定触点部34,沿中心线CL1接触或分离,可动触头40在第一可动触点部41及第二可动触点部42各自在相对于第一固定触点部33及第二固定触点部34接触或分离的接触分离方向上可移动地配置。另外,第一可动触点部41及第二可动触点部42利用可动触头40相互电连接。此外,各可动触点部41、42可以与可动触头40一体地形成,也可以与可动触头40分体地形成。
如图3所示,第一~第三磁铁部51、52、53各自由大致长方体状的永磁铁构成。此外,在图3中,省略了盖12及陶瓷板21。
第一磁铁部51从各可动触点部41、42相对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接触或分离的接触分离方向(即图3的贯通纸面的方向)观察,配置在可动触头40的与第一可动触点部41及第二可动触点部42的排列方向(即图3的左右方向)交叉(例如正交)的方向的一侧,被磁铁保持架25保持。具体而言,第一磁铁部51在可动触头40侧的端部具有第一平坦面511,该第一平坦面511从接触分离方向观察,相对于在第一可动触点部41及第二可动触点部42的排列方向(即可动触头40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即可动触头40的中心线CL2平行地配置。
第二磁铁部52及第三磁铁部53各自从接触分离方向观察,分别配置在排列方向的可动触头40的两侧,被磁铁保持架25保持。具体而言,第二磁铁部52及第三磁铁部53各自在可动触头40侧的端部具有第二平坦面521及第三平坦面531,从接触分离方向观察,上述第二平坦面521及第三平坦面531相对于在第一可动触点部41及第二可动触点部42的排列方向上延伸的可动触头40的中心线CL2正交地配置。
第二磁铁部52及第三磁铁部53各自的可动触头40侧的端部(在该实施方式中为第二平坦面521、第三平坦面531)具有相互相同的极性,第一磁铁部51的可动触头40侧的端部(在该实施方式中为第一平坦面511)具有与第二磁铁部52及第三磁铁部53的可动触头40侧的端部的极性相互不同(即相反)的极性。例如,第一磁铁部51的可动触头40侧的端部的极性为N极,第二磁铁部52及第三磁铁部53各自的可动触头40侧的端部521、531的极性为S极。
另外,第一磁铁部51配置在可动触头40的第一可动触点部41及第二可动触点部42之间。具体而言,从接触分离方向观察,第一磁铁部51相对于在与可动触头40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可动触头40的中心线CL3,对称地配置。从接触分离方向观察,第二磁铁部52及第三磁铁部53各自相对于在排列方向上延伸的可动触头40的中心线CL2及在与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可动触头40的中心线CL3,对称地配置。
如图2所示,电磁驱动部60构成为具有:电磁铁部61,其在大致中央部具有沿中心线CL1延伸且配置有可动轴35的贯通孔611;第一磁轭23;第二磁轭64,其与第一磁轭23一起在可动轴35周围包围电磁铁部61;可动铁片65,其配置在电磁铁部61的贯通孔611中,与可动轴35连接;固定铁片66,其配置在电磁铁部61的贯通孔611中,与第一磁轭23连接。该电磁驱动部60根据电磁铁部61的励磁/非励磁,驱动可动轴35。
电磁铁部61由设有贯通孔611的绝缘性的卷轴62、卷绕在该卷轴62的线圈63、以及固定在卷轴62的线圈端子(未图示)构成。第二磁轭64在图2所示的剖面中,例如具有大致U字形状。固定铁片66的一端在与中心线CL1交叉的方向上,位于第一磁轭23与磁铁保持架25之间。在固定铁片66的大致中央部设有沿中心线CL1延伸的贯通孔661。在该贯通孔661,可动轴35以隔开间隙的状态下沿中心线CL1可移动地配置。另外,在电磁铁部61的贯通孔611中,在固定铁片66与可动铁片65之间设有复位弹簧67。
在图2所示的复位状态(即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分离的状态)的电磁继电器1中,当向电磁铁部61的线圈63供给电流时,在与可动轴35连接的可动铁片65与固定铁片66之间产生磁引力。由于该磁引力,可动铁片65克服复位弹簧67的弹力,被固定铁片66磁吸引,可动轴35沿接触分离方向,从触点壳体20的外部向收纳部24移动。由此,可动触头40沿接触分离方向,向与第一固定端子31及第二固定端子32接近的方向移动,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接触,使电磁继电器1从复位状态转为工作状态。
另外,在工作状态的电磁继电器1中,当停止向电磁铁部61的线圈63供给电流时,曾经吸引了可动铁片65的磁引力消失,由于复位弹簧67的弹力,可动轴35沿接触分离方向,从收纳部24向触点壳体20的外部移动。由此,可动触头40沿接触分离方向,向与第一固定端子31及第二固定端子32分离的方向移动,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分离,使电磁继电器1从工作状态变为复位状态。
即,通过可动轴35沿接触分离方向的移动,可动触头40的第一可动触点部41及第二可动触点部42相对于第一固定触点部33及第二固定触点部34接触或分离。
在所述电磁继电器1中,第一磁铁部51的可动触头40侧的端部具有与第二磁铁部52及第三磁铁部53各自的可动触头40侧的端部的极性(即S极)相互不同的极性(即N极)。因此,如图4所示,磁通从第一磁铁部51,沿与第一可动触点部41及第二可动触点部42的排列方向正交的A方向流动。另外,磁通从第一磁铁部51,通过第一可动触点部41,沿着向第二磁铁部52的B1方向流动,并且磁通从第一磁铁部51,通过第二可动触点部42,沿着向第三磁铁部53的B2方向流动。
此时,如图5所示,假设电流从第一固定端子31,通过可动触头40,沿着向第二固定端子32的C方向流动。在该情况下,利用B1方向的磁通,相对于在第一固定触点部33与第一可动触点部41之间产生的电弧,作用有图4的F1方向的洛伦兹力,利用B2方向的磁通,相对于在第二固定触点部34与第二可动触点部42之间产生的电弧,作用有图4的F2方向的洛伦兹力。另外,利用A方向的磁通,相对于可动触头40,在图5的F3方向上作用有洛伦兹力。由此,能够将在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产生的电弧向可动触头40周围的空间(在该情况下,如图3所示,从接触分离方向观察,相对于可动触头40的两个中心线CL2、CL3的交点P,为第一磁铁部51的相反侧的空间100)拉伸,从而消弧,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的接触压。即,能够提高切断在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产生的电弧的性能,同时,提高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的接触可靠性。
另外,第一磁铁部51配置在第一可动触点部41及第二可动触点部42之间。由此,因为与排列方向交叉的A方向的磁通在第一可动触点部41及第二可动触点部42之间流动,所以,能够将在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产生的电弧进一步确实地向可动触头40周围的空间拉伸,能够进一步确实地提高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的接触压。即,能够进一步确实地提高切断在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产生的电弧的性能,并且进一步确实地提高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的接触可靠性。
另外,从接触分离方向观察,第二磁铁部52及第三磁铁部53各自相对于在与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可动触头40的中心线CL3,对称地配置。此外,第一磁铁部51在可动触头40侧的端部具有第一平坦面511,第二磁铁部52在可动触头40侧的端部具有第二平坦面521,第三磁铁部53在可动触头40侧的端部具有第三平坦面531。从接触分离方向观察,第一平坦面511相对于在排列方向上延伸的假想直线即可动触头40的中心线CL2,平行地配置,从接触分离方向观察,第二平坦面521及第三平坦面531相对于可动触头40的中心线CL2,正交地配置。由此,能够将在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产生的电弧进一步确实地向可动触头40周围的空间拉伸,能够进一步确实地提高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的接触压。即,能够进一步确实地提高切断在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产生的电弧的性能,并且进一步确实地提高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的接触可靠性。
此外,在所述电磁继电器1中,虽然第一磁铁部51配置在第一可动触点部41及第二可动触点部42之间,但不限于此。另外,虽然从接触分离方向观察,第二磁铁部52及第三磁铁部53相对于在排列方向上延伸的可动触头40的中心线CL2以及在与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可动触头40的中心线CL3,对称地配置,但不限于此。此外,虽然从接触分离方向观察,第一磁铁部51的第一平坦面511相对于可动触头40的中心线CL2,平行地配置,并且从接触分离方向观察,第二平坦面521及第三平坦面531相对于可动触头40的中心线CL2,正交地配置,但不限于此。从接触分离方向观察,第一磁铁部51也可以在与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一侧进行配置,并且从接触分离方向观察,第二磁铁部52及第三磁铁部53也可以在排列方向的可动触头40的两侧分别进行配置,可以根据电磁继电器1的设计等配置在任意的位置。
如图6所示,所述电磁继电器1还具有第四磁铁部54,其从接触分离方向(即图6的贯通纸面的方向)观察,在可动触头40的相对于第一可动触点部41及第二可动触点部42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另一侧(即相对于可动触头40、图6的上侧)配置。
第四磁铁部54作为一个例子,由永磁铁构成,其可动触头40侧的端部具有与第一磁铁部51的可动触头40侧的端部的极性相互不同的极性。即,在第一磁铁部51的可动触头40侧的端部的极性为N极的情况下,第二~第四磁铁部52、53、54各自的可动触头40侧的端部的极性为S极,在第一磁铁部51的可动触头40侧的端部的极性为S极的情况下,第二~第四磁铁部52、53、54各自的可动触头40侧的端部的极性为N极。
此外,第四磁铁部54也可以相对于在可动触头40的排列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CL2,与第一磁铁部51对称地配置。另外,也可以在第四磁铁部54的可动触头40侧的端部,设有相对于可动触头40的中心线CL2平行的第四平坦面541。
这样,从接触分离方向观察,通过还具有在可动触头40的相对于第一可动触点部41及第二可动触点部42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另一侧配置的第四磁铁部54,能够提高在与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流动的磁通的密度。由此,能够进一步确实地提高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的接触压。
另外,如图7所示,第一磁铁部51的相对于可动触头40的接触分离方向(即图7的上下方向)的位置与第四磁铁部54的相对于可动触头40的接触分离方向的位置可以相互相同,也可以如图8及图9所示,第一磁铁部51的相对于可动触头40的接触分离方向(即图8及图9的上下方向)的位置与第四磁铁部54的相对于可动触头40的接触分离方向的位置相互不同。
例如,假设第一磁铁部51的可动触头40侧的端部的磁性为N极,第四磁铁部54的可动触头40侧的端部的磁性为N极,并且第一磁铁部51的相对于可动触头40的接触分离方向的位置与第四磁铁部54的相对于可动触头40的接触分离方向的位置相互相同。在该情况下,如图7所示,磁通从第一磁铁部51向第四磁铁部54、沿着与第一可动触点部41及第二可动触点部42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图7的左右方向)且在与第一平坦面511及第四平坦面541大致正交的A1方向上流动。利用该A1方向的磁通,相对于可动触头40,在图5的F3方向上作用有洛伦兹力。
另一方面,假设第一磁铁部51的可动触头40侧的端部的磁性为N极,第四磁铁部54的可动触头40侧的端部的磁性为N极,并且第一磁铁部51的相对于可动触头40的接触分离方向的位置与第四磁铁部54的相对于可动触头40的接触分离方向的位置相互不同。在该情况下,如图9所示,磁通从第一磁铁部51向第四磁铁部54、沿着与第一可动触点部41及第二可动触点部42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图7的左右方向)且在与第一平坦面511及第四平坦面541交叉的A2方向上流动。利用该A2方向的磁通,相对于可动触头40,在图8的F3方向上作用有洛伦兹力。
这样,即使在第一磁铁部51的相对于可动触头40的接触分离方向的位置与第四磁铁部54的相对于可动触头40的接触分离方向的位置相互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的接触压。即,能够提高电磁继电器1的设计自由度。
另外,在所述电磁继电器1中,虽然从接触分离方向观察,第二磁铁部52及第三磁铁部53各自相对于在排列方向上延伸的可动触头40的中心线CL2,对称地配置,但不限于此。例如,如图6所示,从接触分离方向观察,也可以将第二磁铁部52及第三磁铁部54配置为,使各自在短边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522、532相对于可动触头40的中心线CL2而位于第一磁铁部51侧。
如图10所示,所述电磁继电器1也可以还在收纳部24的内部具有电弧用屏蔽部70,其相对于可动触头40,在与接触分离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隔开间隔进行配置。电弧用屏蔽部70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构成。
这样,通过设置电弧用屏蔽部70,例如通过电弧的热量,能够使磁铁保持架25熔融,或者防止永磁铁即各磁铁部51、52、53、54的磁性劣化。
此外,如图10所示,电弧用屏蔽部70也可以配置在收纳部24的内部的各磁铁部51、52、53、54与磁铁保持架25之间,以在接触分离方向周围包围可动触头40而配置。另外,虽然未图示,但电弧用屏蔽部70在收纳部24的内部,也可以只在通过各磁铁部51、52、53、54引导在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产生的电弧的F1方向侧的各磁铁部51、52、53、54与磁铁保持架25之间进行配置。此外,在图10中,省略了磁铁保持架25。
如图11及图12所示,第一磁铁部51、第二磁铁部52、第三磁铁部53、以及第四磁铁部54的至少任意一个可以由永磁铁构成,第一磁铁部51、第二磁铁部52、第三磁铁部53、以及第四磁铁部54的至少任意一个也可以由电磁铁构成。
例如,如图11所示,可以由电磁铁构成第一磁铁部51,由永磁铁构成第二~第四磁铁部52、53、54。在图11中,向构成第一磁铁部51的电磁铁供给电流,使可动触头40侧的端部的极性为N极。另外,如图12所示,也可以由电磁铁构成第一磁铁部51及第四磁铁部54,由永磁铁构成第二磁铁部52及第三磁铁部53。在图12中,向构成第一磁铁部51的电磁铁供给电流,使可动触头40侧的端部的极性为N极,并且向构成第四磁铁部54的电磁铁供给电流,使可动触头40侧的端部的极性为S极。
此外,在图11及图12中,虽然针对磁铁部为四个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磁铁部为三个的情况也是相同的。即,在图3及图4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中,第一磁铁部51、第二磁铁部52、以及第三磁铁部53的至少任意一个可以由永磁铁构成,第一磁铁部51、第二磁铁部52、以及第三磁铁部53的至少任意一个也可以由电磁铁构成。
这样,因为可以由永磁铁构成各磁铁部51、52、53、54的至少任意一个,由电磁铁构成各磁铁部51、52、53、54的至少任意一个,所以能够提高电磁继电器1的设计自由度。
如图13~图18所示,此外也可以还具有将第一磁铁部51、第二磁铁部52、第三磁铁部53、以及第四磁铁部54的至少任意两个连接的磁性体80。磁性体80例如由铁构成。
例如,在图13中,磁性体80具有板状,并且设置为,将各磁铁部51、52、53、54全部连结,在接触分离方向周围包围可动触头40整体。另外,在图14中,磁性体80具有板状,设置为将第二~第四磁铁部52、53、54连结,在接触分离方向周围包围可动触头40的一部分。
另外,在图15及图16中,磁性体80构成为具有:第一磁性板81,其连结第二~第四磁铁部52、53、54,在接触分离方向周围包围可动触头40的一部分;第二磁性板82,其连结第一磁铁部51及第四磁铁部54。此外,图16是从图15的箭头XVI方向观察的俯视图。
此外,在图17及图18中,磁性体80由连结第一磁铁部51与第四磁铁部54的第三磁性板83、以及连结第二磁铁部52与第三磁铁部53的第四磁性板84构成。此外,图18是从图17的箭头XVIII方向观察的俯视图。
此外,在图13~图18中,虽然针对磁铁部为四个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磁铁部为三个的情况也是相同的。即,在图3及图4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中,此外也可以具有将第一磁铁部51、第二磁铁部52、以及第三磁铁部53的至少任意两个连接的磁性体80。
这样,通过设置将各磁铁部51、52、53、54的至少任意两个连接的磁性体80,能够实现多种磁体配置,所以能够提高电磁继电器1的设计自由度。
如图19及图20所示,也可以在第一可动触点部41相对于第一固定触点部33接触或分离、第二可动触点部42相对于第二固定触点部34接触或分离时产生的电弧由第一磁铁部51、第二磁铁部52、第三磁铁部53、以及第四磁铁部54引导的触点壳体20的区域,设有连通触点壳体20的内部和触点壳体20的外部的贯通孔90。
在图19中,第一磁铁部51的可动触头40侧的端部具有与第二磁铁部52及第三磁铁部53各自的可动触头40侧的端部的极性(即S极)相互不同的极性(即N极),电流沿图5的C方向流动。此时,在第一固定触点部33与第一可动触点部41之间产生的电弧通过B1方向的磁通,在F1方向上被拉伸,在第二固定触点部34与第二可动触点部42之间产生的电弧通过B2方向的磁通,在F2方向上被拉伸。由于该被拉伸的电弧的热量,有时例如将树脂制的磁铁保持架25熔融,并在收纳部24的内部产生气体。该产生的气体沿图19的箭头91流动,经由贯通孔90,从收纳部24向触点壳体20的外部排出。
在图20中,第一磁铁部51的可动触头40侧的端部具有与第二磁铁部52及第三磁铁部53各自的可动触头40侧的端部的极性(即S极)相互不同的极性(即N极),电流沿与图5的C方向相反的方向(即通过可动触头40,从第二固定端子32向第一固定端子31的方向)流动。此时,在第一固定触点部33与第一可动触点部41之间产生的电弧通过B1方向的磁通,在F3方向上被拉伸,在第二固定触点部34与第二可动触点部42之间产生的电弧通过B2方向的磁通,在F4方向上被拉伸。因该被拉伸的电弧的热量而产生的气体沿图20的箭头92流动,经由贯通孔90,从收纳部24向触点壳体20的外部排出。
此外,在图19及图20中,虽然针对磁铁部为四个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磁铁部为三个的情况也是相同的。即,在图3及图4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中,也可以在各可动触点部41、42相对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接触或分离时产生的电弧被第一磁铁部51、第二磁铁部52、以及第三磁铁部53引导的触点壳体20的区域,设置连通触点壳体20的内部和触点壳体20的外部的贯通孔90。
这样,通过在各可动触点部41、42相对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接触或分离时产生的电弧被各磁铁部51、52、53、54引导的触点壳体20的区域,设置连通触点壳体20的内部和触点壳体20的外部的贯通孔90,因产生的电弧产生的气体从收纳部24向触点壳体20的外部流动。通过该气体的流动,能够容易地拉伸电弧,容易地消弧。
所述电磁继电器1虽然可以构成为,在可动触头40与第一固定端子31及第二固定端子32接近时,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接触,在可动触头40与第一固定端子31及第二固定端子32分离时,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分离,但不限于此。例如,如图21所示,所述电磁继电器1也可以构成为,在可动触头40与第一固定端子31及第二固定端子32分离时,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接触,在可动触头40与第一固定端子31及第二固定端子32接近时,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分离。即,不限于将电磁驱动部60在触点壳体20的外部且相对于触点壳体20配置在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分离的分离方向侧,将各可动触点部41、42配置在可动触头40的与电磁驱动部60侧相反的一侧的情况,也可以将电磁驱动部60在触点壳体20的外部且相对于触点壳体20配置在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接触的接触方向侧,并将各可动触点部41、42配置在可动触头40的电磁驱动部60侧。
上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最后,针对本发明的各种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如下的说明中,作为一个例子,也添加符号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具有:
第一固定端子31及第二固定端子32,其相互电气独立而配置,分别具有第一固定触点部33及第二固定触点部34;
可动触头40,其具有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部33及所述第二固定触点部34分别相对的第一可动触点部41及第二可动触点部42,所述第一可动触点部41及所述第二可动触点部42各自在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部33及所述第二固定触点部34接触或分离的接触分离方向上可移动地配置;
第一磁铁部51,其从所述接触分离方向观察,配置在所述可动触头40的与所述第一可动触点部41及所述第二可动触点部42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一侧;
第二磁铁部52及第三磁铁部53,其从所述接触分离方向观察,分别配置在所述排列方向的所述可动触头40的两侧,可动触头侧的端部具有相互相同的极性,
所述第一磁铁部51的所述可动触头侧的端部具有与所述第二磁铁部52及所述第三磁铁部53的所述可动触头侧的端部的极性相互不同的极性。
根据第一个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例如在第一磁铁部51的可动触头侧的端部为N极、第二磁铁部52及第三磁铁部53的可动触头侧的端部为S极的情况下,磁通从第一磁铁部51向第二磁铁部52及第三磁铁部53流动,并且磁通从第一磁铁部51向与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流动。其结果是,通过在第一磁铁部51与第二磁铁部52及第三磁铁部53之间流动的磁通,能够将在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产生的电弧向可动触头40周围的空间拉伸,另一方面,通过从第一磁铁部51向与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流动的磁通,能够提高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的接触压。即,能够提高切断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产生的电弧的性能,并且提高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的接触可靠性。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还具有第四磁铁部54,其从所述接触分离方向观察,配置在所述可动触头40的相对于所述第一可动触点部41及所述第二可动触点部42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另一侧,
所述第四磁铁部54的所述可动触头侧的端部具有与所述第一磁铁部51的所述可动触头侧的端部的极性相互不同的极性。
根据第二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因为能够提高在与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流动的磁通的密度,所以能够进一步确实地提高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的接触压。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所述第一磁铁部51的相对于所述可动触头40的所述接触分离方向的位置与所述第四磁铁部54的相对于所述可动触头40的所述接触分离方向的位置相互不同。
根据第三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即使在第一磁铁部51的相对于可动触头40的接触分离方向的位置与第四磁铁部54的相对于可动触头40的接触分离方向的位置相互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的接触压。即,能够提高电磁继电器1的设计自由度。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所述第一磁铁部51配置在所述第一可动触点部41及所述第二可动触点部42之间。
根据第四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因为与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磁通在第一可动触点部41及第二可动触点部42之间流动,所以能够将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产生的电弧进一步确实地向可动触头40周围的空间拉伸,进一步确实地提高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的接触压。即,能够进一步确实地提高切断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产生的电弧的性能,并且进一步确实地提高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的接触可靠性。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从所述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所述第二磁铁部52及所述第三磁铁部53各自相对于在与所述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所述可动触头40的中心线CL3对称地配置。
根据第五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能够将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产生的电弧进一步确实地向可动触头40周围的空间拉伸,同时,进一步确实地提高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的接触压。即,能够进一步确实地提高切断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产生的电弧的性能,进一步确实地提高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的接触可靠性。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所述第一磁铁部51在所述可动触头侧的端部具有第一平坦面511,所述第二磁铁部52在所述可动触头侧的端部具有第二平坦面521,所述第三磁铁部53在所述可动触头侧的端部具有第三平坦面531,
从所述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所述第一平坦面511相对于在所述排列方向上延伸的假想直线CL2平行地配置,从所述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所述第二平坦面521及所述第三平坦面531相对于所述假想直线CL2正交地配置。
根据第六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能够将在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产生的电弧进一步确实地向可动触头40周围的空间拉伸,同时确实地提高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的接触压。即,能够进一步确实地提高切断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产生的电弧的性能,并且进一步确实地提高各可动触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之间的接触可靠性。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还具有电弧用屏蔽部70,其相对于所述可动触头40,在与所述接触分离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
根据第七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因为具有电弧用屏蔽部70,所以,例如在各磁铁部51、52、53由永磁铁构成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其磁性劣化。
本发明的第八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还具有磁性体80,其将所述第一磁铁部51、所述第二磁铁部52、以及所述第三磁铁部53的至少任意两个连接。
根据第八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能够提高电磁继电器1的设计自由度。
本发明的第九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所述第一磁铁部51、所述第二磁铁部52、以及所述第三磁铁部53的至少任意一个由永磁铁构成。
根据第九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能够提高电磁继电器1的设计自由度。
本发明的第十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所述第一磁铁部51、所述第二磁铁部52、以及所述第三磁铁部53的至少任意一个由电磁铁构成。
根据第十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能够提高电磁继电器1的设计自由度。
本发明的第十一个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具有:箱状的绝缘性的触点壳体20,在其内部配置有所述第一固定触点部33及所述第二固定触点部34、以及所述可动触头40,
在所述第一可动触点部41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部33接触或分离、所述第二可动触点部42相对于所述第二固定触点部34接触或分离时产生的电弧被所述第一磁铁部51、所述第二磁铁部52、以及所述第三磁铁部53引导的所述触点壳体20的区域,设有连通所述触点壳体20的内部和所述触点壳体20的外部的贯通孔90。
根据第十一个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通过在各可动触点部41、42相对于对应的固定触点部33、34接触或分离时产生的电弧被各磁铁部51、52、53引导的触点壳体20的区域,设有连通触点壳体20的内部和触点壳体20的外部的贯通孔90,因产生的电弧而产生的气体从收纳部24向触点壳体20的外部流动。通过该气体的流动,能够容易地拉伸电弧,从而容易地消弧。
此外,通过适当组合各种所述实施方式或变形例之中任意的实施方式或变形例,能够具有各自所具有的效果。另外,可以进行实施方式彼此的组合、或实施例彼此的组合、或实施方式与实施例的组合,并且也可以将不同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之中的特征彼此组合。
本发明参照附图的同时,对与优选的实施方式相关联的内容进行充分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明显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及修正。应该理解上述变形及修正在不脱离由请求的范围限制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例如可以应用在机动车中。
符号说明
1电磁继电器;10外壳;11壳体;111底壁部;12盖;121底壁部;13端子孔;20触点壳体;21陶瓷板;22法兰部;23第一磁轭;231贯通孔;24收纳部;25磁铁保持架;251贯通孔;31第一固定端子;32第二固定端子;33第一固定触点部;34第二固定触点部;35可动轴;351凸缘部;352螺旋弹簧保持部;36螺旋弹簧;40可动触头;41第一可动触点部;42第二可动触点部;51第一磁铁部;511平坦面;52第二磁铁部;521平坦面;53第三磁铁部;531平坦面;54第四磁铁部;541平坦面;60电磁驱动部;61电磁铁部;611贯通孔;62卷轴;63线圈;64第二磁轭;65可动铁片;66固定铁片;661贯通孔;67复位弹簧;70电弧用屏蔽部;80磁性体;81第一磁性板;82第二磁性板;83第三磁性板;84第四磁性板;90贯通孔;CL1~CL3中心线;F1~F4方向;A~C方向;P交点;100空间。

Claims (11)

1.一种电磁继电器,具有:
第一固定端子及第二固定端子,其相互电气独立而配置,分别具有第一固定触点部及第二固定触点部;
可动触头,其具有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部及所述第二固定触点部分别相对的第一可动触点部及第二可动触点部,所述第一可动触点部及所述第二可动触点部各自在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部及所述第二固定触点部接触或分离的接触分离方向上可移动地配置;
第一磁铁部,其从所述接触分离方向观察,配置在所述可动触头的与所述第一可动触点部及所述第二可动触点部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一侧;
第二磁铁部及第三磁铁部,其从所述接触分离方向观察,分别配置在所述排列方向的所述可动触头的两侧,可动触头侧的端部具有相互相同的极性,
所述第一磁铁部的所述可动触头侧的端部具有与所述第二磁铁部及所述第三磁铁部的所述可动触头侧的端部的极性相互不同的极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还具有第四磁铁部,其从所述接触分离方向观察,配置在所述可动触头的相对于所述第一可动触点部及所述第二可动触点部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另一侧,
所述第四磁铁部的所述可动触头侧的端部具有与所述第一磁铁部的所述可动触头侧的端部的极性相互不同的极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磁铁部的相对于所述可动触头的所述接触分离方向的位置与所述第四磁铁部的相对于所述可动触头的所述接触分离方向的位置相互不同。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磁铁部配置在所述第一可动触点部及所述第二可动触点部之间。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从所述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所述第二磁铁部及所述第三磁铁部各自相对于在与所述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所述可动触头的中心线对称地配置。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磁铁部在所述可动触头侧的端部具有第一平坦面,所述第二磁铁部在所述可动触头侧的端部具有第二平坦面,所述第三磁铁部在所述可动触头侧的端部具有第三平坦面,
从所述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所述第一平坦面相对于在所述排列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平行地配置,从所述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所述第二平坦面及所述第三平坦面相对于所述假想直线正交地配置。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还具有电弧用屏蔽部,其相对于所述可动触头,在与所述接触分离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还具有磁性体,其将所述第一磁铁部、所述第二磁铁部及所述第三磁铁部的至少任意两个连接。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磁铁部、所述第二磁铁部及所述第三磁铁部的至少任意一个由永磁铁构成。
10.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磁铁部、所述第二磁铁部及所述第三磁铁部的至少任意一个由电磁铁构成。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具有箱状的绝缘性的触点壳体,在其内部配置有所述第一固定触点部及所述第二固定触点部和所述可动触头,
在所述第一可动触点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部接触或分离、且所述第二可动触点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固定触点部接触或分离时产生的电弧被所述第一磁铁部、所述第二磁铁部及所述第三磁铁部引导的所述触点壳体的区域,设有连通所述触点壳体的内部和所述触点壳体的外部的贯通孔。
CN201880030610.2A 2017-08-10 2018-07-24 电磁继电器 Active CN1106513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55921A JP6907801B2 (ja) 2017-08-10 2017-08-10 電磁継電器
JP2017-155921 2017-08-10
PCT/JP2018/027675 WO2019031228A1 (ja) 2017-08-10 2018-07-24 電磁継電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51350A true CN110651350A (zh) 2020-01-03
CN110651350B CN110651350B (zh) 2023-01-13

Family

ID=65271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0610.2A Active CN110651350B (zh) 2017-08-10 2018-07-24 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907801B2 (zh)
CN (1) CN110651350B (zh)
DE (1) DE112018004056T5 (zh)
WO (1) WO20190312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144271A (ko) * 2019-06-18 2020-12-29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직류 릴레이
KR102324517B1 (ko) * 2019-07-11 2021-11-10 엘에스일렉트릭 (주)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KR102339179B1 (ko) * 2019-07-11 2021-12-14 엘에스일렉트릭 (주)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KR102689913B1 (ko) 2019-08-28 2024-07-31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KR102689914B1 (ko) 2019-08-28 2024-07-31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KR102689916B1 (ko) * 2019-08-28 2024-07-31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CN211208340U (zh) * 2019-12-04 2020-08-07 Ls产电株式会社 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KR102382371B1 (ko) * 2020-05-06 2022-04-05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CN115735258A (zh) * 2020-05-06 2023-03-03 Ls电气株式会社 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KR102452356B1 (ko) * 2020-06-29 2022-10-07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KR102524506B1 (ko) * 2020-06-29 2023-04-21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KR102452362B1 (ko) * 2020-06-29 2022-10-07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WO2022005080A1 (ko) * 2020-06-29 2022-01-06 엘에스일렉트릭 주식회사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KR102452355B1 (ko) * 2020-06-29 2022-10-07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KR102452358B1 (ko) * 2020-06-29 2022-10-07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WO2022005079A1 (ko) * 2020-06-29 2022-01-06 엘에스일렉트릭 주식회사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KR102452361B1 (ko) * 2020-06-29 2022-10-07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KR102452359B1 (ko) * 2020-06-29 2022-10-07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KR102452357B1 (ko) * 2020-06-29 2022-10-07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KR102452360B1 (ko) * 2020-06-29 2022-10-07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EP4174894A4 (en) * 2020-06-29 2024-06-19 LS Electric Co., Ltd. PART FOR FORMING AN ARC PATH AND DC RELAY WITH IT
KR102524507B1 (ko) * 2020-06-29 2023-04-21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KR102497462B1 (ko) * 2020-10-28 2023-02-08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JP2022112547A (ja) * 2021-01-22 2022-08-03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密閉型電磁接触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94849U (ja) * 1984-06-06 1985-12-25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直流電磁接触器
JP2012199113A (ja) * 2011-03-22 2012-10-18 Panasonic Corp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開閉器
CN103875052A (zh) * 2011-10-07 2014-06-18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触点装置以及使用了该触点装置的电磁接触器
WO2014155874A1 (ja) * 2013-03-27 2014-10-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開閉装置
CN104091726A (zh) * 2014-07-04 2014-10-08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继电器
CN104412353A (zh) * 2012-07-06 2015-03-1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触点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JP2016012504A (ja) * 2014-06-30 2016-01-21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接点機構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接触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94849U (ja) * 1984-06-06 1985-12-25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直流電磁接触器
JP2012199113A (ja) * 2011-03-22 2012-10-18 Panasonic Corp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開閉器
CN103875052A (zh) * 2011-10-07 2014-06-18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触点装置以及使用了该触点装置的电磁接触器
CN104412353A (zh) * 2012-07-06 2015-03-1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触点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WO2014155874A1 (ja) * 2013-03-27 2014-10-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開閉装置
JP2016012504A (ja) * 2014-06-30 2016-01-21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接点機構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接触器
CN104091726A (zh) * 2014-07-04 2014-10-08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51350B (zh) 2023-01-13
JP2019036431A (ja) 2019-03-07
JP6907801B2 (ja) 2021-07-21
DE112018004056T5 (de) 2020-04-23
WO2019031228A1 (ja) 2019-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51350B (zh) 电磁继电器
CN109314017B (zh) 电磁继电器
JP5307779B2 (ja) 電磁開閉器
JP5560058B2 (ja) 電磁継電器
WO2017183267A1 (ja) 電磁継電器
US20190013171A1 (en) Contact mechanism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11043346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2013025906A (ja) 継電器
JP2016072020A (ja) 接点装置
US11387063B2 (en) Contact poin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2016072021A (ja) 接点装置
CN112543987A (zh) 继电器
CN112514024A (zh) 继电器
US11404231B2 (en) Contact poin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5549642B2 (ja) 継電器
US11784017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WO2020137107A1 (ja) 電磁継電器
US9734972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WO2019167825A1 (ja) 接点装置モジュール、電磁継電器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気機器
JP2011204476A (ja) 接点装置
JP2012104362A (ja) 接点装置
JP6996412B2 (ja) 電磁継電器
CN110651351B (zh) 电磁继电器
JP7056548B2 (ja) 電磁継電器
CN117095988A (zh) 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