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50270B - 燃料喷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燃料喷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50270B
CN104350270B CN201380030090.2A CN201380030090A CN104350270B CN 104350270 B CN104350270 B CN 104350270B CN 201380030090 A CN201380030090 A CN 201380030090A CN 104350270 B CN104350270 B CN 1043502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fuel injection
injection device
connection terminal
valv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00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50270A (zh
Inventor
赤崎修介
相马正浩
高奥淳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350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502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502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502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57/00Fuel-injectors combined or associated with other devices
    • F02M57/005Fuel-injectors combined or associated with other devices the devices being sens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51/00Fuel-injection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operated electrically
    • F02M51/06Injectors peculiar thereto with means directly operating the valve needle
    • F02M51/061Injectors peculiar thereto with means directly operating the valve needle using electromagnetic oper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51/00Fuel-injection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operated electrically
    • F02M51/06Injectors peculiar thereto with means directly operating the valve needle
    • F02M51/061Injectors peculiar thereto with means directly operating the valve needle using electromagnetic operating means
    • F02M51/0625Injectors peculiar thereto with means directly operating the valve needle using electromagnetic operating mea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of mobile armatures
    • F02M51/0664Injectors peculiar thereto with means directly operating the valve needle using electromagnetic operating mea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of mobile armatures having a cylindrically or partly cylindrically shaped armature, e.g. entering the winding; having a plate-shaped or undulated armature entering the winding
    • F02M51/0671Injectors peculiar thereto with means directly operating the valve needle using electromagnetic operating mea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of mobile armatures having a cylindrically or partly cylindrically shaped armature, e.g. entering the winding; having a plate-shaped or undulated armature entering the winding the armature having an elongated valve body attached thereto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9/00Measuring steady of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Transmitting or indicating the displacement of mechanical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used to measure the steady or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a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12Other methods of operation
    • F02B2075/125Direct injection in the combustion chamber for spark ignition engines, i.e. not in pre-combustion cha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24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digital means
    • F02D41/26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digital means using computer, e.g. microprocessor
    • F02D41/28Interface circuits
    • F02D2041/281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 un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35/00Controlling engines, dependent on conditions exterior or interior to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D35/02Controlling engines, dependent on conditions exterior or interior to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n interior conditions
    • F02D35/023Controlling engines, dependent on conditions exterior or interior to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n interior conditions by determining the cylinder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200/00Details of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M2200/24Fuel-injection apparatus with sensors
    • F02M2200/247Pressure sens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Abstract

在面对燃烧室的前端部具备检测燃烧室的状态的传感器的燃料喷射装置中,为了降低在传递的传感器信号中产生的干扰,燃料喷射装置具有:阀体(33),其具有前端部和基端部,所述前端部面对形成于气缸盖(3)的燃烧室(7),所述基端部位于气缸盖的外侧;传感器(38),其被支承于阀体的前端部,对燃烧室的状态进行检测;螺线管(37),其被收纳于阀体的内部;第1及第2传感器配线(91、128),它们从传感器向阀体的基端侧延伸;第1及第2螺线管配线(83、84),它们从螺线管开始延伸;以及屏蔽部件(133),其被配置在第1及第2传感器配线与第1及第2螺线管配线之间,具有导电性且接地。

Description

燃料喷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燃料喷射装置,详细来说,涉及在面对燃烧室的前端部具备检测燃烧室的状态的传感器的燃料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直喷式内燃机中,燃料喷射装置以构成其外壳的阀体的前端部面对燃烧室的方式配置于气缸盖。在阀体的前端部形成有喷射孔,与设在阀体内的阀芯的驱动相对应地,从喷射孔向燃烧室内喷射燃料。在这样的燃料喷射装置中,存在这样的结构:将用于检测缸内压力的压力检测元件支承在阀体的前端部(例如,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涉及的燃料喷射装置中,压力检测元件形成为环状,阀体的前端部被插入该压力检测元件的内侧,并且该压力检测元件以面对燃烧室的方式被焊接于阀体。
在这样的燃料喷射装置中,由于压力检测元件被支承于阀体,因此,无需为了设置压力检测元件而变更燃烧室或气缸盖的形状或结构。另外,避免了压力检测元件与气缸盖的接触,因此,通过气缸盖传递的其他气缸的振动或阀动机构的振动、气缸盖罩的振动不易对压力检测元件产生影响。另外,压力检测元件被在阀体的内部通过的燃料冷却,因此能够抑制由热所造成的损伤。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1150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以上这样的、在阀体的前端部具备压力检测元件的燃料喷射装置中,传递来自压力检测元件的信号的信号传递部件(信号线)的配设(布局)成为问题。由于信号传递部件与外部电路连接,因此,需要将信号传递部件引出至在气缸盖的外侧配置的 阀体的基端侧。另一方面,为了驱动阀芯,燃料喷射装置具有螺线管或压电元件等致动器、和用于向这些致动器供给驱动信号(电压)的驱动信号传递部件。因此,如果使传感器信号传递部件和驱动信号传递部件接近地配置,则会受到由在驱动信号传递部件中流动的驱动信号产生的电磁场的影响,可能在通过传感器信号传递部件传递的传感器信号中产生干扰。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背景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在面对燃烧室的前端部具备检测燃烧室的状态的传感器的燃料喷射装置中,降低在传递的传感器信号中产生的干扰。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为燃料喷射装置,其具有:阀体33,其具有前端部和基端部,所述前端部面对形成于内燃机主体3的燃烧室7,所述基端部位于所述内燃机主体的外侧;传感器38,其被支承于所述阀体的前端部,对所述燃烧室的状态进行检测;致动器37,其被收纳于所述阀体的内部;传感器信号传递部件91、128,其从所述传感器向所述阀体的基端侧延伸;驱动信号传递部件83、84,其从所述致动器开始延伸;以及第1屏蔽部件133,其被配置在所述传感器信号传递部件与所述驱动信号传递部件之间,具有导电性且接地。
根据该结构,第1屏蔽部件作为电磁屏蔽件发挥功能,对在驱动信号传递部件中流动的驱动信号所产生的电磁场进行屏蔽,由此能够抑制在由传感器信号传递部件传递的传感器信号中产生干扰。
另外,在上述的发明中可以是,所述阀体具有导电性,且经由所述内燃机主体而接地,所述第1屏蔽部件被支承于所述阀体并与所述阀体电连接。
根据该结构,第1屏蔽部件的接地结构变得简单,从而能够简化燃料喷射装置整体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的发明中可以是,所述燃料喷射装置还具有:第1树脂部39,其被模制于所述阀体的基端部,并且形成连接部120;第1连接端子124,其被配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内部,与所述传感器信号传递部件连接;以及第2连接端子125、126,其被配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内部,与所述驱动信号传递部件连接,所述第1屏蔽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被埋设在所述第1树脂部内。
根据该结构,通过使用于连接传感器及致动器的连接部共用化,能够简化燃料喷射装置的结构,并且能够使连接操作容易。另外,能够使第1屏蔽部件支承于构成连接部的第1树脂部,并且,能够在第1树脂部内对传感器信号传递部件进行屏蔽以便免受驱动信号传递部件影响。
另外,在上述的发明中可以是,所述第1屏蔽部件具有被配置在所述第1连接端子与所述第2连接端子之间的部分138。
根据该结构,能够对第1连接端子进行屏蔽以便免受第2连接端子影响。
另外,在上述的发明中可以是,所述燃料喷射装置具有:第2树脂部40,其被模制于所述阀体和所述第1树脂部,且覆盖所述传感器信号传递部件;和第2屏蔽部件150,其具有导电性,所述第2屏蔽部件被设置成覆盖所述第2树脂部,且与从所述第1树脂部突出的所述第1屏蔽部件电连接。
根据该结构,第2屏蔽部件对从燃料喷射装置的外部产生的电磁场进行屏蔽,从而能够使得在由传感器信号传递部件传递的传感器信号中不易产生干扰。例如,第2屏蔽部件对在设置于相邻的其他燃烧室的其他燃料喷射装置的驱动信号传递部件中流动的驱动信号所产生的电磁场进行屏蔽。
另外,在上述的发明中可以是,所述第2连接端子具有2个,并且被设置成隔着与所述阀体的轴线垂直的1条径向线,所述第1连接端子被配置在相对于所述第2连接端子中的一方与另一方相反的一侧。
根据该结构,设有传感器和驱动信号传递部件的规格、与不设置传感器和驱动信号传递部件的规格之间的变更容易。
另外,在上述的发明中可以是,所述第1连接端子和与所述第1连接端子相邻地配置的所述第2连接端子之间的距离大于2个所述第2连接端子之间的距离。
根据该结构,第1连接端子被配置成远离2个第2连接端子,从而第1连接端子不容易受到第2连接端子所产生的电磁场的影响。
发明效果
根据以上的结构,在面对燃烧室的前端部具备检测燃烧室的状态的传感器的燃料喷射装置中,能够降低在传递的传感器信号中产生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有第1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装置的内燃机的剖视图。
图2是燃料喷射装置的立体图(除去屏蔽罩后的状态)。
图3是燃料喷射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从图3的箭头IV方向观察的燃料喷射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将燃料喷射装置安装于内燃机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燃料喷射装置的前端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燃料喷射装置的立体图(除去屏蔽罩、第2树脂部和支承部件后的状态)
图8是示出第1及第2传感器配线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第1传感器配线的配设结构的剖视图,其中,(A)示出了配置在大径部的外表面的结构,(B)示出了在小径部配置于第1收纳槽内的结构。
图10是燃料喷射装置的立体图(省略了屏蔽罩,并透视地示出第1及第2树脂部)。
图11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燃料喷射装置的立体图(与图4对应)。
图12是示出燃料喷射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3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局部剖视侧视示意图。
图14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外观立体图。
图15中,(a)是示出喷嘴的前端附近的剖视示意图,(b)是沿(a)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16是示出2次模制体成型之前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17是示出2次模制体成型之前的状态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图18是示出2次模制体成型之前的状态的局部剖视侧视示意图。
图19中,(a)是说明信号线与突出部的位置对准工序的图,(b)是说明信号线与突出部的连接工序的图。
图20中,(a)是说明信号线与突出部的粘结工序的图,(b)是说明2次模压工序的图。
图21是示意性地示出水在连接器模制体与2次模制体的界面处的行进的图。
图2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局部剖视侧视示意图。
图23是示出2次模制体成型之前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于将本发明应用于机动车的直喷式内燃机的燃料喷射装置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安装有第1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装置的内燃机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机动车的内燃机1具有气缸体2、和接合在气缸体2的上部的气缸盖3。气缸体2和气缸盖3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形成,且在电气上接地。在气缸体2中形成有多个气缸4,活塞5以能够沿着气缸4的轴线滑动的方式收容在各气缸4中。在气缸盖3的与各气缸4对置的部分形成有以大致半球状凹陷设置的燃烧室凹部6。在燃烧室凹部6与活塞5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燃烧室7。
在燃烧室凹部6的一侧开设有一对进气口11。各进气口11从燃烧室凹部6向气缸盖3的一侧的侧壁延伸并开口。在燃烧室凹部6的另一侧开设有一对排气口12。各排气口12从燃烧室凹部6向气缸盖3的另一侧的侧壁延伸并开口。在各进气口11及各排气口12与燃烧室凹部6的边界部,设置有用于开闭各口的作为提升阀的进气阀13和排气阀14。在燃烧室凹部6的中央部、且在被各进气口11和各排气口12围着的部分,形成有上下贯穿气缸盖3的火花塞安装孔16。在火花塞安装孔16中插入并固定有火花塞17。
喷射孔19的一端(内端)在燃烧室凹部6的一侧的缘部、且在一对进气口11之间开口。喷射孔19沿着直线状的轴线延伸,另一端(外端)在气缸盖3的一侧的侧壁开口。喷射孔19的外端在一侧的侧壁上配置得比进气口11靠气缸体2侧。在喷射孔19的外端的周围形成有安装座21,该安装座21构成与喷射孔19的轴线垂直的平面。喷射孔19是截面形成为圆形的孔,以内端侧的直径比外端侧的直径小的方式形成,并且,喷射孔19的直径在中间部连续地变化。这样,喷射孔19构成为贯穿气缸盖3,将燃烧室7和气缸盖3的外部连通。
在喷射孔19中插入有燃料喷射装置(喷射器)30。燃料喷射装置30是沿着规定的轴线A延伸的装置。如果将燃料喷射装置30的沿着轴线A的一端侧作为前端,将相反的另一端侧作为基端,则燃料喷射装置30以前端面对燃烧室7且基端侧从喷射孔19向气缸盖3的外侧突出的方式被插入喷射孔19。
图2是燃料喷射装置的立体图(去除屏蔽罩后的状态),图3是燃料喷射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从图3的箭头IV方向观察的燃料喷射装置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将 燃料喷射装置安装于内燃机的状态的剖视图。如图2~图5所示,燃料喷射装置30具有:在内部形成有燃料通道32的阀体33;在阀体33的前端部设置的喷嘴部件34;以能够进退的方式收容在燃料通道32内的阀芯35;驱动阀芯35的螺线管(致动器)37;以及设在阀体33的前端外周部的传感器38。第1树脂部39和第2树脂部(包覆件)40被注塑成型于阀体33的外表面。
阀体33具有第1主体41、第2主体42以及第3主体43。第1~第3主体41~43由具有导电性的磁性体形成。第1主体41与燃料喷射装置30的轴线A同轴地延伸,并从作为一端的前端侧至作为另一端的基端侧依次具有小径部45、锥部46和大径部47。关于小径部45、锥部46和大径部47,它们的横截面分别呈圆形,且它们互相配置成同轴线。大径部47的外径相对于小径部45形成得较大,锥部46随着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而外径逐渐增加。第1主体41具有第1孔48,该第1孔48从前端至基端与轴线A同轴地贯穿。第1孔48的内径在大径部47侧形成得比小径部45侧大。
第2主体42具有:圆柱状的轴部51,其与燃料喷射装置30的轴线A同轴地延伸;和圆板状的凸缘部52,其从轴部51的外周面且为距轴部51的前端规定的距离的部分,向径向外侧突出。轴部51的前端被插入第1主体41的大径部47内,从而,第2主体42与第1主体41同轴地结合。第2主体42的凸缘部52与第1主体41的大径部47的基端侧端面抵接,由此,第2主体42相对于第1主体41的插入深度被确定。在轴部51形成有第2孔53,该第2孔53从基端至前端与轴线A同轴地贯穿。第1及第2主体41、42互相结合,由此,第1及第2孔48、53互相连通而构成燃料通道32。
第3主体43具有:圆筒状的筒部56;和端壁部57,其以将筒部56的一端封闭的方式设置。在端壁部57的中央部形成有贯穿插入孔58,该贯穿插入孔58是与筒部56同轴的、截面为圆形的贯穿孔。筒部56的内周面的开口端侧的直径以能够收容第2主体42的凸缘部52的方式呈台阶状地扩大。第3主体43以端壁部57相对于筒部56成为前端侧的方式配置,第1主体41的大径部47被贯穿插入于贯穿插入孔58,第2主体42的凸缘部52被插入筒部56的内部,由此,第3主体43相对于第1及第2主体41、42组装在同一轴线上。凸缘部52与在筒部56的内表面形成的台阶部(未图示)抵接,由此,第3主体43相对于第1及第2主体41、42的位置被确定。由此, 在第1主体41的大径部47的外周侧,形成被筒部56、端壁部57、和凸缘部52包围的环状的螺线管室。第1~第3主体41~43在适当的部位通过焊接互相接合。
图6是燃料喷射装置的前端部的放大剖视图。如图6所示,喷嘴部件34具有筒状的周壁部61和将周壁部61的一端封闭的底壁部62,从而形成为杯状。关于喷嘴部件34,周壁部61嵌装在第1孔48的前端侧的开口端内,从而底壁部62相对于周壁部61被配置在前端侧。周壁部61的前端部被焊接于小径部45的前端部,喷嘴部件34被接合于第1主体41。底壁部62的中央部向前端侧呈半球状鼓出,其内表面侧(基端侧)凹陷而形成阀座64。在底壁部62的中央部,以贯穿底壁部62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喷射孔65。
如图5所示,阀芯35具有:沿着轴线A在第1孔48内延伸的杆76;和在杆76上形成的扩径部77。扩径部77的外径比第2孔53的前端侧的端部处的内径大,扩径部77能够与轴部51的前端面抵接。杆76的前端部成为能够落座于在喷嘴部件34上形成的阀座64的形状。在扩径部77形成有多个燃料孔71,所述多个燃料孔71与轴线A平行地延伸且贯穿扩径部77。由此,第1孔48和第2孔53经由多个燃料孔71互相连通。阀芯35由磁性体形成。
筒状的弹簧座78被压入并固定于第2孔53内。在弹簧座78与阀芯35的扩径部77之间夹装有作为压缩螺旋弹簧的第1弹簧79。阀芯35被第1弹簧79向前端侧施力。由此,杆76的前端部落座于喷嘴部件34的阀座64而将第1孔48和喷射孔65截断。
在螺线管室中配置有以轴线A为中心的环状的螺线管37(线圈)。在构成螺线管37的绕线的两端部连接有第1及第2螺线管配线(驱动信号传递部件)83、84。第1及第2螺线管配线83、84通过在凸缘部52形成的贯穿孔89向阀体33的外部的基端侧引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螺线管37的绕线的两端部引出至阀体33的外部作为第1及第2螺线管配线83、84使用。第1及第2螺线管配线83、84在长度方向上的大部分互相捆扎在一起而一体地延伸。并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1及第2螺线管配线83、84可以互相分离地平行延伸。
在轴部51的外周基端侧形成有O形环槽85,该O形环槽85沿着周向呈环状凹陷设置。在O形环槽85中安装有具有挠性的O形环86。在第2孔53的基端侧的开口端内,安装有用于将异物从燃料中除去的过滤器87。
传感器38是用于检测燃烧室7的状态的元件,例如是检测燃烧室7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检测燃烧室7内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燃烧室7内的氧气浓度的氧气浓度传感器等公知的传感器。在第1实施方式中,对将传感器38设定为压力传感器而构成的例子进行说明。传感器38由形成为圆筒状的压电元件构成。小径部45的前端被插入在传感器38的内侧形成的孔中,由此,传感器38被安装于小径部45的前端外周部。传感器38和小径部45在适当的部位进行焊接。由此,传感器38被支承于阀体33的前端部。如图6所示,传感器38的外周基端部形成为外径呈台阶状地缩小的连接部88。
用于传递来自传感器38的电气信号的第1传感器配线91(传感器信号传递部件)的一端通过锡焊等公知的连接方法与连接部88连接。在第1实施方式中,第1传感器配线91是利用绝缘体膜包覆导体箔而成的公知的柔性印刷基板(FPC)。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1传感器配线91可以是由导电体和包覆导电体的绝缘层构成的公知的配线,来代替FPC。第1传感器配线91在后面详细地进行叙述,但是,第1传感器配线91沿着阀体33的外表面向基端侧延伸。
在小径部45的外周前端部、且比传感器38靠基端侧的部分安装有密封装置92。密封装置92形成为圆筒状,并且具有供小径部45贯穿插入的套筒部件93。在套筒部件93的外周部形成有沿着周向延伸且形成为环状的2个密封槽94。在各密封槽94中分别安装有环状的气体密封部件(前端密封件)95。在套筒部件93的内周前端部形成有直径呈台阶状地扩大的收容部96。传感器38的连接部88伸入到收容部96,收容部96覆盖连接部88的外表面。传感器38和套筒部件93在适当的部位进行焊接。安装有传感器38的套筒部件93被压入到小径部45,并在适当的部位进行焊接。
在套筒部件93的外周部、且比2个密封槽94靠基端侧的部分,沿周向凹陷设置有卡合槽97。在将安装有传感器38的套筒部件93压入小径部45时,将夹具(安装工具)卡合于卡合槽97,使夹具向小径部45侧移动,由此将套筒部件93压入。由于卡合槽97在套筒部件93中被设置于远离传感器38侧的基端侧,因此,由夹具施加的载荷不易传递至传感器38,可以抑制传感器38的变形等。另外,在将燃烧喷射装置30安装于喷射孔19后,由于卡合槽97被配置得比2个气体密封部件95靠基端侧,因此,卡合槽97不会暴露在燃烧室7的含有未燃烧气体和已燃烧气体的气体中,碳等不会堆积于卡合槽97。
图7是燃料喷射装置的立体图(除去屏蔽罩、第2树脂部和支承部件后的状态)。如图5~图7所示,在第1主体41的外表面凹陷设置有第1收纳槽98,该第1收纳槽98遍及小径部45、锥部46和大径部47地沿着轴线A方向延伸。第1收纳槽98在小径部45的与套筒部件93对置的部分,比其他部分形成得深。第1收纳槽98的较深的部分的前端侧的端部延伸至与收容部96对应的位置,第1收纳槽98的较深的部分的基端侧的端部向比套筒部件93靠基端侧的位置延伸。
筒部56的外周面上的前端部成为以越靠前端侧外径越小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99。倾斜面99在筒部56的外周面遍及周向地形成。另外,在筒部56的外周面上的前端部、且在第1收纳槽98的位于基端侧的部分,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凹部101。凹部101被设置成从基端侧朝向前端侧通过倾斜面99,且比倾斜面99向径向内侧凹陷。凹部101在周向上具有规定的宽度,凹部101的宽度在周向上比第1收纳槽98形成得宽。
在凹部101的周向上的中央部、且与第1收纳槽98的基端部对应的部分,设置有第2收纳槽103。第2收纳槽103从凹部101的前端缘越过凹部101延伸至筒部56的外周面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在第2收纳槽103的周向上的两侧,凹陷设置有与第2收纳槽103平行地延伸的一对第1卡定槽105。一对第1卡定槽105的前端部被配置在凹部101内,一对第1卡定槽105的基端部延伸至筒部56的外周面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在筒部56的外周面、且比第2收纳槽103和一对第1卡定槽105的基端部靠基端侧的部分,凹陷设置有第2卡定槽106,该第2卡定槽106沿周向延伸并成为环状。
第1传感器配线91从传感器38的连接部88通过第1收纳槽98向密封装置92(套筒部件93)的基端侧延伸,然后还是在第1收纳槽98内延伸至第1收纳槽98的基端部,并到达小径部45的基端部。然后,第1传感器配线91从第1收纳槽98伸出来并沿着锥部46和大径部47的外表面向基端侧延伸。然后,第1传感器配线91从大径部47的外表面离开,向第2收纳槽103内延伸,并在第2收纳槽103内通过而延伸至第2收纳槽103的基端部。然后,第1传感器配线91从第2收纳槽103向筒部56的径向外侧突出,第1传感器配线91的基端部成为离开筒部56的外表面的自由端。
图8是示出第1及第2传感器配线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图。如图5和图8所示,第 1传感器配线91的基端部被支承部件108相对于阀体33支承在规定的位置。支承部件108是板片状的部件,在中央部具有狭缝109,并在底部具备突起111。第1传感器配线91的基端部被贯穿插入狭缝109,支承部件108被粘结在筒部56的外表面。此时,突起111伸入第2卡定槽106而被卡定,由此,支承部件108相对于筒部56进行了轴线方向上的定位。第1传感器配线91的基端部被支承成从固定于筒部56的支承部件108的狭缝109突出的状态。
第1传感器配线91以沿着阀体33的外形、第1收纳槽98和第2收纳槽103的外形的方式,通过冲压成型等成型为预先弯曲的形状。由此,第1传感器配线91沿着阀体33的外表面延伸。图9是示出第1传感器配线的配设结构的剖视图,其中,(A)示出了配置在大径部的外表面的结构,(B)示出了在小径部配置于第1收纳槽内的结构。如图9(A)和图9(B)所示,关于第1传感器配线91,除了从支承部件108突出的基端部外,表面被例如环氧系等的粘结剂100包覆,并被粘结于阀体33的表面。如图9(A)所示,第1传感器配线91在不存在第1收纳槽98和第2收纳槽103的部位被粘结剂固定和包覆在例如大径部47的外表面。如图9(B)所示,在存在第1收纳槽98(第2收纳槽103)的部位,在配置了第1传感器配线91后将作为包覆件发挥功能的粘结剂100填充至第1收纳槽98,从而槽被掩埋。另外,粘结剂100被涂覆成对套筒部件93的基端部与小径部45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如图2、图5和图7所示,在轴部51的外表面模制有第1树脂部39。第1树脂部39具有筒状的基部114,所述基部114覆盖轴部51的从凸缘部52至基端侧的部分。第1树脂部39的基部114的前端侧部分的外径变大,从而充满被筒部56、凸缘部52和轴部51围成的环状的空间。在轴部51的外周基端部上的比O形环槽85靠前端侧的部分,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环状的第3卡定槽116。另外,在筒部56的内周部的比凸缘部52靠基端侧(开口端侧)的部分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环状的第4卡定槽118。第1树脂部39的基部114进入所述第3卡定槽116和第4卡定槽118内并啮合,由此,第1树脂部39相对于阀体33以不能沿轴线方向移位的方式结合。
第1树脂部39具有从基部114向侧方突出的连接部120。连接部120具有:壁部121,其沿着与轴线A垂直的平面从基部114开始与径向平行地突出;和筒状的卡合部122,其从壁部121的前端向基端侧突出。如图4所示,壁部121和卡合部122的中心相对于径向线B向侧方偏倚,所述径向线B穿过轴线A且与壁部121的突出 方向平行地延伸。即,连接部120被配置成相对于轴线A偏倚。在卡合部122的内部设置有1个传感器连接端子(第1连接端子)124、以及第1及第2螺线管连接端子(第2连接端子)125、126。第1螺线管连接端子125被配置在卡合部122的中央,第2螺线管连接端子126被配置成将径向线B夹在其与第1螺线管连接端子125之间。传感器连接端子124相对于第1螺线管连接端子125被配置在与配置有第2螺线管连接端子126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优选的是,将传感器连接端子124配置成从第1螺线管连接端子125向与第2螺线管连接端子126侧相反的方向离开距离。图11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燃料喷射装置的立体图(与图4对应)。如图11所示,传感器连接端子124可以被配置成尽可能地远离第1及第2螺线管连接端子125、126。优选的是,传感器连接端子124与第1螺线管连接端子125之间的距离比第1螺线管连接端子125与第2螺线管连接端子126之间的距离大。
第1螺线管配线(驱动信号传递部件)83与第1螺线管连接端子125连接,第2螺线管配线(驱动信号传递部件)84与第2螺线管连接端子126连接。第1及第2螺线管配线83、84从凸缘部52的贯穿孔89进入第1树脂部39的基部114内,穿过基部114进入壁部121内,并在壁部121内沿径向延伸而到达卡合部122。第1及第2螺线管配线83、84在卡合部122内互相分开并与第1及第2螺线管连接端子125、126连接。
第2传感器配线128的一端与传感器连接端子124连接。第2传感器配线128进入卡合部122和壁部121内,第2传感器配线128的另一端从壁部121的朝向前端侧的面即前端侧面129突出。优选的是,第2传感器配线128在卡合部122和壁部121内被配置成远离第1及第2螺线管配线83、84。由弯曲成发夹状的、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片构成的夹持件131通过锡焊等公知的接合方法接合于第2传感器配线128的从前端侧面129突出的另一端部。第1传感器配线91的基端部被卡定于夹持件131,并通过锡焊等公知的接合方法与夹持件131电连接。
图10是燃料喷射装置的立体图(省略了屏蔽罩,并透视地示出第1及第2树脂部)。如图2、图5和图10所示,第2传感器配线128被遮蔽电磁干扰的屏蔽部件133包围。屏蔽部件133是具有导电性的板状的金属片,并且在一端具有接地部134,所述接地部134卷绕于轴部51的外周并与轴部51电连接。屏蔽部件133具有从接地部134在连接部120内向突出端侧呈大致直线状延伸的躯干部135。躯干部135在基部 114内沿着第1及第2螺线管配线83、84向壁部121内延伸,在壁部121内在第1及第2螺线管配线83、84与第2传感器配线128之间穿过,并从壁部121的突出端向外侧突出。躯干部135沿轴线方向具有规定的宽度,并且配置成将壁部121分成两部分。
在躯干部135的从壁部121的突出端突出的前端设置有环状部136,所述环状部136弯曲着沿壁部121的外表面以围绕第2传感器配线128的方式呈环状延伸。另外,从躯干部135的位于壁部121内的部分分支出第1分支部138和第2分支部139。如图4所示,第1分支部138形成为板状,从躯干部135的突出端侧向卡合部122内延伸,并从第1螺线管连接端子125与传感器连接端子124之间突出。如图10所示,第1分支部138在第1螺线管配线83与第2传感器配线128之间延伸。第2分支部139形成为板状,并且从躯干部135的处于壁部121内的基端侧部分开始在前端侧面129的内侧与前端侧面129平行地延伸。第2分支部139被配置成覆盖第1及第2螺线管配线83、84的基端侧。
屏蔽部件133、第1及第2螺线管配线83、84、第2传感器配线128、第1及第2螺线管连接端子125、126、传感器连接端子124通过嵌件成型而将至少一部分配置在第1树脂部39内。
如图2和图5所示,在第1主体41、第2主体42和第1树脂部39的外表面模制有第2树脂部40。第2树脂部40具有:第1部分143,其覆盖第1主体41;和第2部分144,其覆盖第2主体42和第1树脂部39的基部114的一侧部。
第1部分143以覆盖第1主体41的小径部45的比套筒部件93靠基端侧的部分、锥部46、大径部47、和大径部47与第2主体42的端壁部57的边界部的方式形成为筒状。第1部分143被设置成覆盖配置有第1传感器配线91的第1收纳槽98。如图6所示,在套筒部件93的与第1部分143接触的基端侧的端面形成有第5卡定槽146,该第5卡定槽146是沿周向延伸的环状槽。第1部分143的前端侧部分与套筒部件93的基端侧端面接触,并且,进入第5卡定槽146内并与第5卡定槽146互相啮合。如图2和图5所示,第1部分143的基端侧部分与第2主体42的端壁部57的外表面接触,并且,第1部分143的基端侧部分的外周部以与倾斜面99平滑地连接的方式成为倾斜面。
第2部分144以覆盖图7所示的第2收纳槽103和一对第1卡定槽105的方式沿 轴线A方向延伸。第2部分144的前端部以覆盖凹部101的方式向前端侧延伸并与第1部分143连接。第2部分144的基端部以与第1树脂部39的轴部51的侧部和壁部121的前端侧面129接触的方式延伸,并覆盖第1传感器配线91的基端部、支承部件108、夹持件131、第2传感器配线128的从壁部121突出的突出端部。
如图7所示,在壁部121的前端侧面129形成有向前端侧突出的卡合凸部148。卡合凸部148形成为:越是靠前端侧宽度越大。在第1实施方式中,卡合凸部148的横截面在各部分形成为四边形,并且前端侧的横截面积形成得比基端侧的横截面积大。卡合凸部148的宽度可以以随着朝向前端侧而逐渐增加的方式连续地变化,也可以形成台阶部而急剧地变化。第2传感器配线128从卡合凸部148的突出端面突出。第2树脂部40的第2部分144以将卡合凸部148卷入的方式进行模制。另外,如图2所示,第2部分144在第2卡定槽106内沿着长度方向延伸,且具有成为环状的环部149。环部149与第2卡定槽106卡定,由此,第2部分144不易从第2主体42剥离。
如图3所示,第1树脂部39的壁部121和第2树脂部40的第2部分144被具有导电性的屏蔽罩150覆盖。屏蔽罩150通过焊接等与屏蔽部件133的环状部136接合而被支承。屏蔽罩150与屏蔽部件133电连接。
如图1和图5所示,如以上这样构成的燃料喷射装置30以下述方式配置:第1主体41位于喷射孔19,第3主体43位于喷射孔19的外侧。在配置于喷射孔19的外端周缘处的安装座21上,与喷射孔19同轴地配置有环状的公差环152。公差环152具有导电性,其内侧部分以能够与第3主体43的倾斜面99抵接的方式形成为锥面。由此,阀体33经由公差环152与气缸盖3电连接而接地。
燃料喷射装置30被配置成使安装有喷嘴部件34的第1主体41的前端部和传感器38面对燃烧室7。密封装置92的各气体密封部件95抵接于喷射孔19的内表面,对喷射孔19与阀体33之间进行密封。如图1所示,构成阀体33的基端部的轴部51的基端部被插入连接管161进行连接,所述连接管161被设置于用于将燃料供给至各燃料喷射装置30的输送管160。O形环86对轴部51与连接管161之间进行密封。由此,燃料被从输送管160经由连接管161供给至由第1孔48和第2孔53构成的燃料通道32。
从对燃料喷射装置30进行驱动控制的ECU开始延伸的线束的连接器(未图示) 与连接部120连接。由此,传感器连接端子124和第1及第2螺线管连接端子125、126经由线束与ECU连接。通过这些连接,来自传感器38的传感器信号被传递至ECU,并且,驱动信号被从ECU传递至第1及第2螺线管配线84。
当经由第1及第2螺线管配线83、84将驱动信号(电压)供给至螺线管37时,螺线管37对应于流过的电流而产生磁场。磁场构成了由第2主体42的轴部51的前端部、阀芯35的扩径部77、第3主体43的筒部56和端壁部57、第1主体41的基端部组成的磁回路。第2主体42的轴部51作为固定铁芯发挥功能,扩径部77作为可动铁芯发挥功能,扩径部77克服第1弹簧79的作用力被向轴部51吸引。由此,阀芯35的杆76的前端部从喷嘴部件34的阀座64离开,燃料被从喷射孔65喷射至燃烧室7内。当停止向螺线管37供给驱动信号时,扩径部77和轴部51之间的吸引力消失,阀芯35借助于第1弹簧79的作用力向前端侧移动,杆76的前端部落座于喷嘴部件34的阀座64而将喷射孔65封闭,从而燃料的喷射停止。
对如以上这样构成的燃料喷射装置30的效果进行说明。对于燃料喷射装置30,第1及第2螺线管连接端子125、126和传感器连接端子124被设置在同一个连接部120,因此,燃料喷射装置30的形状变得简单,并且,与外部配线的连接变得容易。
由于将被支承在阀体33的前端部的传感器38和传感器连接端子124连接起来的第1传感器配线91及第2传感器配线128配置在阀体33的外表面,因此,无需为了配置第1及第2传感器配线91、128而改变阀体33内的结构。因此,在具备传感器38的燃料喷射装置30和省略了传感器38的燃料喷射装置30中,能够使阀体33内的结构共用化。
第1及第2传感器配线91、128由柔性印刷基板构成,厚度较薄,因此能够沿着阀体33的外表面配置,而不会导致燃料喷射装置30整体的大型化。第1及第2传感器配线91、128被第1及第2树脂部39、40和粘结剂100包覆,因此位置被固定。因此,即使在由于与阀芯35的驱动相伴随的振动等而在燃料喷射装置30发生振动的情况下,第1及第2传感器配线91、128也不会由于振动而晃动,从而能够抑制在由第1及第2传感器配线91、128传递的信号中产生干扰这一情况。
在成型第2树脂部40之前,第1传感器配线91被粘结剂100和支承部件108预先固定于阀体33,因此,即使施加有对第2树脂部40进行注塑成型时的树脂的压力,也能够将第1传感器配线91维持在规定的位置。因此,第1传感器配线91在第 2树脂部40内被配置在规定的位置。
第1及第2传感器配线91、128被第1及第2树脂部39、40包覆,因此能够避免与雨水等水的接触。另外,第1传感器配线91、和第1传感器配线91与第2传感器配线的连接部除了被第2树脂部40包覆外还被粘结剂100包覆,因此能够进一步避免与水等的接触。另外,在第1树脂部39与第2主体42及第3主体43的边界,第1树脂部39进入第3卡定槽116和第4卡定槽118,形成互相啮合的凹凸,因此,水不易侵入边界部。同样,在第2树脂部40与第1主体41及第3主体43的边界,第1树脂部39进入第1卡定槽105、第2卡定槽106和第5卡定槽146,形成互相啮合的凹凸,因此,水不易侵入边界部。另外,在第1树脂部39与第2树脂部40的边界,第2树脂部40将第1树脂部39的卡合凸部148包入,形成互相啮合的凹凸,因此,水难以不易边界部。
屏蔽部件133作为用于屏蔽由在第1及第2螺线管配线83、84中流动的驱动信号产生的电磁场的电磁屏蔽件发挥功能,从而能够抑制在由第1及第2传感器配线91、128和传感器连接端子124传递的传感器信号中产生干扰。屏蔽部件133经由导电性的阀体33和导电性的公差环152与气缸盖3连接而接地,因此能够简单地构成接地结构。屏蔽部件的第1分支部138在卡合部122内对传感器连接端子124与第1螺线管连接端子125之间进行屏蔽。第2分支部对第1及第2螺线管配线83、84的前端侧进行屏蔽,从而抑制了流经第1及第2螺线管配线83、84的驱动信号对主要流经第1传感器配线91的传感器信号产生的干扰。
屏蔽罩150作为电磁屏蔽件发挥功能,对在设置于其他燃烧室7的其他燃料喷射装置30的第1及第2螺线管配线83、84中流动的驱动信号所产生的电磁场进行屏蔽,从而能够抑制在由第1及第2传感器配线91、128和传感器连接端子124传递的传感器信号中产生干扰。由于形成为使屏蔽部件133的环状部136从第1树脂部39突出并与屏蔽罩150电连接的结构,因此屏蔽罩150的接地结构变得简单。
传感器连接端子124被配置成远离第1及第2螺线管连接端子125、126,由此,传感器连接端子124不容易受到由第1及第2螺线管连接端子125、126产生的电磁场的影响。同样,与传感器连接端子124连接的第2传感器配线128被配置成远离与第1及第2螺线管连接端子125、126连接的第1及第2螺线管配线83、84,由此,第2传感器配线128不容易受到由第1及第2螺线管配线83、84产生的电磁场的影 响。
在第1实施方式中,对在致动器中使用螺线管的燃料喷射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可以将致动器替换为公知的压电元件等。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第2树脂部40和粘结剂100这两者作为包覆件,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其中的一方。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形成为这样的结构:使用第1传感器配线和第2传感器配线作为传感器信号传递部件,并通过夹持件131互相连接,但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单一的连续的配线。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燃料喷射阀(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2是示出具备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501的燃料喷射装置500的结构的框图。燃料喷射装置500具备作为燃料喷射控制装置的ECU590、和燃料喷射阀501。
ECU590取入由各种传感器检测出的发动机的转速、进气压力、吸入空气量、进气温度、水温、燃料压力等信息,并进行与内燃机(发动机)的状态相适应的最佳的燃料喷射控制。
ECU590具备:喷射量运算部591,其基于取入的信息来计算最佳的喷射量;和喷射时间运算部592,其基于喷射量运算部591的计算结果来计算喷射时间。
由喷射时间运算部592计算出的喷射脉冲宽度的信息被发送至驱动电路595。驱动电路595产生与喷射脉冲宽度对应的驱动电流,对配设在燃料喷射阀501的可动阀芯506的外周的电磁线圈508通电,利用磁力吸引可动阀芯506使其打开,将开阀的状态保持与喷射脉冲宽度对应的时间,然后闭阀。即,燃料喷射阀501借助于电磁线圈508的电磁力进行开闭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燃料喷射阀501的前端设置有检测气缸(气缸)内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560。由压力传感器560检测出的信号经由信号处理部598被输入ECU590。信号处理部598对由压力传感器560检测出的信号进行模拟-数字转换处理。
参照图13和图14,对燃料喷射阀50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3是示出燃料喷射阀501的局部剖视侧视示意图,图14是示出燃料喷射阀501的外观立体图。燃料喷射阀501是将汽油等燃料直接喷射至内燃机(发动机)的气缸(气缸)内的电磁驱动式的燃料喷射阀。燃料喷射阀501具备:壳体(也称作磁轭)509;和局部被压入并固定于壳体509的喷嘴504。将内部作为燃料通道的长条的中空筒状的芯(core)520 的图中下侧的部分被配设在壳体509内。在壳体509的内侧的芯520的外侧配设有电磁线圈508。
如图13所示,在喷嘴504内,可动阀芯506被配置在燃料喷射阀501的中心轴线(以下,也简单记载为中心轴线X)上。在对电磁线圈508供给励磁电流时,可动阀芯506借助于磁力沿着中心轴线X向图中上方移动而开阀。
在芯520的从壳体509突出的部分的外周,通过公知的注塑成型法形成有连接器模制体(树脂模制件)570。连接器模制体570的一部分形成为从壳体509向图中斜上方延伸的伸出部570c,其端部被作为连接部570a。
连接器模制体570将一对励磁用外部端子525和传感器用外部端子515保持成绝缘的状态。如图12所示,励磁用外部端子525的一端被作为与配线596连接的励磁用连接端子525b,该配线596用于对电磁线圈508供给励磁电流,并且,励磁用外部端子525的一端位于连接部570a(参照图17)。传感器用外部端子515的一端被作为与配线597连接的传感器用连接端子515b,该配线597用于取出由压力传感器560检测出的检测信号,并且,传感器用外部端子515的一端位于连接部570a(参照图17)。
如图13所示,在喷嘴504的前端安装有检测气缸内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560,信号线550与压力传感器560连接。关于信号线550,除了电连接部外,导线被包覆件覆盖,信号线550的一端与压力传感器560连接,信号线550的另一端与传感器用外部端子515连接。由压力传感器560检测出的检测信号经由信号线550和传感器用外部端子515、配线597被供给至ECU590。信号线550沿着壳体509或喷嘴504的外周面配设(参照图13和图16)。信号线550在通过粘结剂等被固定安装于外周面之后,与壳体509、喷嘴504一起被2次模制体580覆盖。
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喷嘴504的前端附近配设有前端密封件保持器530,在该前端密封件保持器530安装有前端密封件(chip seal)540。参照图15,对安装于喷嘴504的前端密封件保持器530进行说明。图15(a)是示出喷嘴504的前端附近的剖视示意图,图15(b)是沿图15(a)中的A-A线剖切的剖视图。
前端密封件保持器530是圆筒状部件,其中心轴线与燃料喷射阀501的中心轴线X一致。在前端密封件保持器530的外周面,沿周向设有槽531。如图15(a)所示,在槽531中嵌入有作为环状的密封部件的前端密封件540。
前端密封件保持器530被从喷嘴504的一端压入,并在规定的位置进行激光焊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嘴504的直径在从喷嘴504的前端离开规定的距离的位置处被扩大,从而设置有台阶549。前端密封件保持器530的一端卡合于台阶549。该台阶549是为了进行前端密封件保持器530的定位而形成的。在安装前端密封件保持器530时,将前端密封件保持器530压入直至前端密封件保持器530的一端卡合于台阶549,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定位。
如图13和图15所示,在气缸盖502上形成有燃料喷射阀安装孔503。当燃料喷射阀501的喷嘴504被插入燃料喷射阀安装孔503时,燃料喷射阀安装孔503的内周面和前端密封件保持器530的外周面之间被前端密封件540密封。
如图15所示,比槽531靠压力传感器560侧的前端密封件保持器530的外周面与燃料喷射阀安装孔503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538的尺寸D被设定为0.2mm左右。通过将间隙538的尺寸D设定为规定的寸法以下,由此能够防止因与高温的燃烧气体直接接触而导致熔化。
在前端密封件保持器530的内周面,沿着中心轴线X形成有贯穿插入槽532。压力传感器560的信号线550被贯穿插入于由贯穿插入槽532和喷嘴504的外周面划分出的空间。
如图13所示,信号线550从压力传感器560穿过贯穿插入槽532,沿着喷嘴504和壳体509的外周向连接器模制体570的伸出部570c侧延伸。信号线550与从伸出部570c的压力传感器560侧的面即斜面部570b向压力传感器560侧突出的突出部515a电连接。
图16及图17、图18是示出2次模制体580成型之前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及局部剖视立体图、局部剖视侧视示意图。如图18所示,在作为1次模制体的连接器模制体570上固定安装有励磁用外部端子525和传感器用外部端子515。
如图17所示,在连接器模制体570的连接部570a,上述的一对励磁用外部端子525的一端作为励磁用连接端子525b露出,传感器用外部端子515的一端作为传感器用连接端子515b露出。如图示这样,由于励磁用连接端子525b和传感器用连接端子515b被排列在同一个连接部570a上,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电磁线圈508与配线596(参照图12)的电连接、以及压力传感器560与配线597(参照图12)的电连接。
如图17和图18所示,传感器用外部端子515从传感器用连接端子515b沿着连 接器模制体570的伸出部570c延伸,在壳体509的附近向压力传感器560侧弯曲,并与中心轴线X平行地延伸。传感器用外部端子515的与传感器用连接端子515b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被作为突出部515a。如图16和图18所示,突出部515a从连接器模制体570的伸出部570c的压力传感器560侧的面即斜面部570b上的壳体509附近向压力传感器560侧突出。
参照图19和图20,对信号线550与固定于连接器模制体570的传感器用外部端子515的连接部进行说明。图19(a)和图19(b)是对信号线550与突出部515a的位置对准工序和连接工序进行说明的图。图20(a)是说明信号线550与突出部515a的粘结工序的图,图20(b)是说明2次模压工序的图。在图19和图20的说明图中,将信号线550与突出部515a的连接部放大示出。
如图19(a)所示,在进行信号线550与突出部515a的连接之前,进行信号线550与突出部515a的位置对准。并且,如图19(a)所示,在信号线550的端部,预先将包覆件550b剥离而使导线露出。在定位工序中,进行定位以使没有设置该包覆件550b的露出部550a与突出部515a接触。
在定位后,如图19(b)所示,通过焊锡551将信号线550的露出部550a和突出部515a电连接起来。在进行锡焊后,如图20(a)所示,以覆盖露出部550a和突出部515a的整个外周部的方式涂覆硅粘结剂。在连接器模制体570的斜面部570b上也涂覆硅粘结剂。通过使硅粘结剂硬化,而在露出部550a和突出部515a的外周形成硅粘结剂层552。硅粘结剂层552紧密贴合于突出部515a的周围的斜面部570b。
在2次模压工序中,如图20(b)所示,通过公知的注塑成型法,以覆盖壳体509和喷嘴504的外周以及伸出部570c的斜面部570b的根部的方式成型2次模制体580。由此,在壳体509和喷嘴504的外周面粘结的信号线550、和信号线550与突出部515a的连接部被2次模制体580覆盖。
即,如图20(b)所示,信号线550的露出部550a和突出部515a被硅粘结剂层552覆盖,硅粘结剂层552被2次模制体580覆盖。信号线550的露出部550a和突出部515a被双层地覆盖,因此能够提高防水性。
参照图21,对于通过利用硅粘结剂层552覆盖露出部550a和突出部515a、进而利用2次模制体580进行覆盖所起到的提高防水性的效果,与比较例进行比较并说明。图21(a)是示出在没有形成硅粘结剂层552的情况下形成2次模制体980的比较例 的图,图21(b)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在图21(a)和图21(b)中,用箭头示意性地示出了水在连接器模制体570与2次模制体580、980的界面578、978处的行进。
有时会水由于暴雨等而浸入到发动机内。如图21(a)所示,附着于燃料喷射阀501的水沿着连接器模制体570的斜面部570b流动,到达连接器模制体570与2次模制体980的界面978。在此,构成2次模制体980的树脂材料在模具内硬化时收缩,有时会在2次模制体980与连接器模制体570之间产生细小的间隙。因此,水从连接器模制体570与2次模制体980的界面978行进并到达突出部515a。
与此相对,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21(b)所示,即使水从连接器模制体570与2次模制体580的界面578行进,水的行进也会被硅粘结剂层552阻挡。并且,虽然有时在硅粘结剂层552与2次模制体580之间也会产生间隙,但是,即使水浸入到了硅粘结剂层552与2次模制体580的界面585,由于露出部550a和突出部515a没有位于在界面585处行进的水的路径上,因此防止了水附着于露出部550a或突出部515a这一情况。
根据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可以得到下面这样的作用效果。
(1)燃料喷射阀501具备:喷嘴504、电磁线圈508、压力传感器560、励磁用外部端子525、传感器用外部端子515、连接器模制体570和信号线550。为了检测气缸内的压力,压力传感器560被安装在喷嘴504的前端。励磁用外部端子525在一端与用于向电磁线圈508供给电流的配线596连接,在另一端与电磁线圈508连接。传感器用外部端子515在一端与用于取出由压力传感器560检测出的检测信号的配线597连接,在另一端与信号线550连接。
信号线550的一端与压力传感器560连接,另一端与传感器用外部端子515的另一端连接。传感器用外部端子515的另一端被作为从连接器模制体570突出的突出部515a,信号线550的另一端被作为没有设置包覆件550b的露出部550a。传感器用外部端子515的突出部515a和信号线550的露出部550a通过焊锡551而被电连接。
传感器用外部端子515的突出部515a和信号线550的露出部550a被硅粘结剂层552覆盖,硅粘结剂层552被2次模制体580覆盖。
由此,在水浸入到了作为1次模制体的连接器模制体570与2次模制体580的界面578的情况下,水的行进被硅粘结剂层552阻挡。其结果是,传感器用外部端子 515与信号线550的电连接部的防水性得到提高。
(2)励磁用外部端子525和传感器用外部端子515被单一的连接器模制体570保持,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燃料喷射阀501与外部的电连接。
(3)燃料喷射阀501具备:圆筒状的前端密封件保持器530,其安装于喷嘴504;和环状的前端密封件540,其被安装于前端密封件保持器530,对燃料喷射阀安装孔503的内周面和前端密封件保持器530的外周面之间进行密封。因此,通过与燃料喷射阀安装孔503的直径对应地形成前端密封件保持器530,由此,在比前端密封件540靠压力传感器560侧的位置,能够将燃料喷射阀501与燃料喷射阀安装孔503之间的间隙的尺寸D设定为规定的值以下,从而能够防止前端密封件540熔化。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只要与燃料喷射阀安装孔503的直径对应地形成前端密封件保持器530即可,而无需与燃料喷射阀安装孔503的直径对应地形成喷嘴504。因此,能够将同一形状的喷嘴504安装于直径不同的多种燃料喷射阀安装孔503,从而能够提高生产率。
另外,在将前端密封件直接安装于喷嘴的以往的燃料喷射阀中,如果由于气缸盖502的规格变更导致燃料喷射阀安装孔503的直径变化,则需要重新制作喷嘴,在规格变更时需要大量的工夫和时间。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由于气缸盖502的规格变更而导致燃料喷射阀安装孔503的直径变化的情况下,仅变更前端密封件保持器530的形状即可,因此能够容易地应对规格变更。
(4)在燃料喷射阀501的喷嘴504设置有供前端密封件保持器530的一端卡合的台阶549。在将前端密封件保持器530安装于喷嘴504时,将前端密封件保持器530压入直至前端密封件保持器530的一端与台阶549卡合,由此能够简单地使前端密封件保持器530位于规定的安装位置。能够简单地进行定位,因此能够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5)在前端密封件保持器530的内周面形成有贯穿插入槽532,信号线550沿着前端密封件保持器530的中心轴线X贯穿插入于所述贯穿插入槽532。因此,不损害密封性就能够将设在喷嘴504的前端的压力传感器560和传感器用外部端子515电连接。
(6)在前端密封件保持器530的外周面,沿周向形成有供前端密封件540嵌入的槽531。通过将前端密封件540嵌入槽531,能够容易地将前端密封件540安装于 前端密封件保持器530。另外,通过槽531将前端密封件540保持在规定的位置,能够可靠地防止燃烧气体从气缸漏出。
(第3实施方式)
参照图22和图23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701进行说明。图2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701的局部剖视侧视示意图,图23是示出2次模制体780成型之前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在图中,对于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记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以下,对与第2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第2实施方式中,使突出部515a从连接器模制体570的伸出部570c的压力传感器560侧的面即斜面部570b,与燃料喷射阀501的中心轴线X平行地突出(参照图13)。与此相对,在第3实施方式中,如图22和图23所示,从连接器模制体770的伸出部770c的压力传感器560侧的面即斜面部770b,与燃料喷射阀701的中心轴线X平行地突出设置有凸部771。
凸部771具有与中心轴线X平行的平面侧部771a和与中心轴线X垂直的顶面部771b。在第3实施方式中,传感器用外部端子515的突出部515a从凸部771的顶面部771b朝向压力传感器560侧突出。
根据这样的第3实施方式,可以起到与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而且,根据第3实施方式,能够延长水浸入2次模制体780与作为1次模制体的连接器模制体770的界面后到达硅粘结剂层552的行进路径。因此,即使水浸入界面,也能够在水流到硅粘结剂层552之前使水有效地蒸发。因此,根据第3实施方式,与第2实施方式相比,进一步提高了防水性。
下面这样的变形也处于本发明的范围内,也能够将变形例中的一个或多个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组合。
(1)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安装于燃料喷射阀501的前端的状态检测部,以压力传感器56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将测量气缸(气缸)内的温度的热电偶作为状态检测部安装于燃料喷射阀501的前端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2)在第3实施方式中,形成为这样的结构:设置凸部771,以延长水浸入连接器模制体770与2次模制体780的界面后到达硅粘结剂层552的行进路径,但是, 凸部771的形状并不受上述的形状限定。可以适当地设置凹凸以进一步延长路径。
(3)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前端密封件保持器530的内周面形成有贯穿插入槽532,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在前端密封件保持器530的内周面不设置贯穿插入槽532,而是在喷嘴504的外周面沿中心轴线X形成贯穿插入槽,从而使连接压力传感器560和传感器用外部端子515的信号线550贯穿插入。
(4)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信号线550的露出部550a和突出部515a经由焊锡551被电连接,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银片和含有微细金属粒子的低温烧结接合材料等,将信号线550的露出部550a和传感器用外部端子515的突出部515a电连接。
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特征,本发明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定,对于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考虑到的其他形态,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标号说明
1:内燃机;3:气缸盖(内燃机主体);7:燃烧室;19:喷射孔;30:燃料喷射装置;32:燃料通道;33:阀体;34:喷嘴部件;37:螺线管(致动器);38:传感器;39:第1树脂部;40:第2树脂部(包覆件);41:第1主体;42:第2主体;43:第3主体;45:小径部;46:锥部;47:大径部;51:轴部;56:筒部;57:端壁部;65:喷射孔;83:第1螺线管配线(驱动信号传递部件);84:第2螺线管配线(驱动信号传递部件);91:第1传感器配线(传感器信号传递部件);92:密封装置;93:套筒部件;94:密封槽;95:气体密封部件;97:卡合槽;98:第1收纳槽(收纳槽);99:倾斜面;101:凹部;103:第2收纳槽(收纳槽);105:第1卡定槽;106:第2卡定槽;108:支承部件;100:粘结剂(包覆件);114:基部;120:连接部;121:壁部;122:卡合部;124:传感器连接端子(第1连接端子);125:第1螺线管连接端子(第2连接端子);126:第2螺线管连接端子(第2连接端子);128:第2传感器配线;129:前端侧面;131:夹持件;133:屏蔽部件;134:接地部;135:躯干部;136:环状部;138:第1分支部;139:第2分支部;143:第1部分;144:第2部分;146:第5卡定槽;148:卡合凸部;150:屏蔽罩;152:公差环;A:轴线;B:径向线;500:燃料喷射装置;501:燃料喷射阀;502:气缸盖;503:燃料喷射阀安装孔;504:喷嘴;506:可动阀体;508:电磁线圈;509:壳体;515:传感器用外部端子;515a:突出部;515b:传感器用连接端子;520:芯;525: 励磁用外部端子;525b:励磁用连接端子;530:前端密封件保持器;531:槽;532:贯穿插入槽;538:间隙;540:前端密封件;549:台阶;550:信号线;550a:露出部;550b:包覆件;551:焊锡;552:硅粘结剂层;560:压力传感器;570:连接器模制体;570a:连接部;570b:斜面部;570c:伸出部;578:界面;580:2次模制体;585:界面;590:ECU;591:喷射量运算部;592:喷射时间运算部;595:驱动电路;596、597:配线;598:信号处理部;701:燃料喷射阀;770:连接器模制体;770b:斜面部;770c:伸出部;771:凸部;771a:平面侧部;771b:顶面部;780:2次模制体;978:界面;980:2次模制体。

Claims (6)

1.一种燃料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喷射装置具备:
阀体,其具有前端部和基端部,所述前端部面对形成于内燃机主体的燃烧室,所述基端部位于所述内燃机主体的外侧;
传感器,其被支承于所述阀体的前端部,对所述燃烧室的状态进行检测;
致动器,其被收纳于所述阀体的内部;
传感器信号传递部件,其从所述传感器向所述阀体的基端侧延伸;
驱动信号传递部件,其从所述致动器开始延伸;以及
第1屏蔽部件,其被配置在所述传感器信号传递部件与所述驱动信号传递部件之间,具有导电性且接地,
所述阀体具有导电性,且经由所述内燃机主体而接地,
所述第1屏蔽部件具有导电性且在一端具有接地部,该接地部卷绕于所述阀体的轴部的外周,与所述轴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喷射装置还具有:
第1树脂部,其被模制于所述阀体的基端部,并且形成连接部;
第1连接端子,其被配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内部,与所述传感器信号传递部件连接;以及
第2连接端子,其被配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内部,与所述驱动信号传递部件连接,
所述第1屏蔽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被埋设在所述第1树脂部内,所述第1屏蔽部件具有躯干部,该躯干部从所述接地部在所述连接部内向突出端侧呈大致直线状穿过所述传感器信号传递部件与所述驱动信号传递部件之间而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屏蔽部件具有被配置在所述第1连接端子与所述第2连接端子之间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喷射装置具有:
第2树脂部,其被模制于所述阀体和所述第1树脂部,且覆盖所述传感器信号传递部件;和
第2屏蔽部件,其具有导电性,所述第2屏蔽部件被设置成覆盖所述第2树脂部,且与从所述第1树脂部突出的所述第1屏蔽部件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连接端子具有2个,并且被设置成隔着与所述阀体的轴线垂直的1条径向线,所述第1连接端子被配置在相对于所述第2连接端子中的一方与另一方相反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连接端子和与所述第1连接端子相邻地配置的所述第2连接端子之间的距离大于2个所述第2连接端子之间的距离。
CN201380030090.2A 2012-06-08 2013-06-07 燃料喷射装置 Active CN1043502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30922 2012-06-08
JP2012130922 2012-06-08
PCT/JP2013/003610 WO2013183307A1 (ja) 2012-06-08 2013-06-07 燃料噴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50270A CN104350270A (zh) 2015-02-11
CN104350270B true CN104350270B (zh) 2017-03-15

Family

ID=4971171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0090.2A Active CN104350270B (zh) 2012-06-08 2013-06-07 燃料喷射装置
CN201380030107.4A Active CN104350271B (zh) 2012-06-08 2013-06-07 燃料喷射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0107.4A Active CN104350271B (zh) 2012-06-08 2013-06-07 燃料喷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9644587B2 (zh)
JP (2) JP6209513B2 (zh)
CN (2) CN104350270B (zh)
DE (2) DE112013002847B4 (zh)
WO (2) WO20131833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09513B2 (ja) * 2012-06-08 2017-10-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噴射装置
JP5969373B2 (ja) * 2012-12-13 2016-08-17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筒内圧センサ付き燃料噴射弁
JP6208461B2 (ja) * 2013-04-22 2017-10-04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燃料噴射弁
CN105164401B (zh) * 2014-04-04 2018-07-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缸内压力检测装置
FR3023875A1 (fr) * 2014-07-15 2016-01-22 Delphi Int Operations Luxembourg Sarl Injecteur de carburant
JP2016133065A (ja) 2015-01-20 2016-07-25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筒内圧センサ付き燃料噴射弁
JP6431385B2 (ja) * 2015-01-20 2018-11-28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筒内圧センサ付き燃料噴射弁
JP6503190B2 (ja) 2015-01-20 2019-04-17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筒内圧センサ付き燃料噴射弁
JP6470977B2 (ja) * 2015-01-20 2019-02-13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筒内圧センサ付き燃料噴射弁
GB201507858D0 (en) * 2015-05-08 2015-06-17 Delphi Int Operations Luxembourg Sarl Fuel injector including sensor
KR101691739B1 (ko) * 2015-06-26 2016-12-30 주식회사 현대케피코 차량용 인젝터
EP3184793A1 (en) * 2015-12-21 2017-06-28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Long injector for fuel injection into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O2017175611A1 (ja) * 2016-04-08 2017-10-12 イーグル工業株式会社 ソレノイド
FR3055370B1 (fr) * 2016-09-01 2020-05-01 Delphi Technologies Ip Limited Ensemble de bobine
JP2018172972A (ja) * 2017-03-31 2018-11-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噴射弁の取付構造
CN108457786A (zh) * 2018-01-24 2018-08-28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柴油机缸内参数测试用喷油器及其加工方法
EP3564642A1 (de) * 2018-05-02 2019-11-06 Winterthur Gas & Diesel AG Vorrichtung zur bestimmung des drucks in einem brennraum eines grossmotors sowie grossmotor
GB2573521B (en) * 2018-05-08 2020-10-21 Delphi Tech Ip Ltd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operating resistance of an electrical harness connecting an ECU to a solenoid controlled valve.
CN112135966B (zh) * 2018-05-23 2022-05-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燃料喷射阀
JP7291614B2 (ja) * 2019-11-28 2023-06-15 株式会社やまびこ リミットキャップ
CN112497699B (zh) * 2020-10-30 2022-08-19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一种燃烧室筒段-封头绝热层一体化挤注成型系统及方法
JP7435430B2 (ja) * 2020-12-14 2024-02-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噴射制御装置
JP2022146786A (ja) * 2021-03-22 2022-10-05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電磁式燃料噴射弁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53483A (ja) * 1995-06-09 1997-02-25 Unisia Jecs Corp シリンダ内圧検出装置
JP2004360626A (ja) * 2003-06-06 2004-12-24 Hitachi Unisia Automotive Ltd 燃料噴射弁
CN1761813A (zh) * 2003-03-22 2006-04-19 赛昂喷雾有限公司 液体喷嘴
CN101482078A (zh) * 2007-11-06 2009-07-15 株式会社电装 带电屏蔽的燃料喷射器
CN101490406A (zh) * 2006-05-12 2009-07-22 德尔菲技术公司 燃料喷射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30238A1 (de) 1981-07-31 1983-02-17 Daimler-Benz Ag, 7000 Stuttgart "drucksensor fuer brennkraftmaschinen"
JP2988610B2 (ja) * 1994-12-12 1999-12-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インジェクタ用コネクタブロック
EP1015855B1 (en) * 1997-02-06 2005-05-11 Optrand, Inc. Fuel injectors with integral fiber optic pressure sensors and associated compensation and status monitoring devices
US5823802A (en) * 1997-07-30 1998-10-20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ombination seal and contact member
US6138654A (en) * 1998-10-15 2000-10-31 Mid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iezoelectric ignition and sensing device
GB9823028D0 (en) * 1998-10-22 1998-12-16 Lucas Ind Plc Fuel injector
JP4310857B2 (ja) 1999-07-23 2009-08-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燃料噴射ノズル
DE19945673B4 (de) 1999-09-24 2008-02-07 Daimler Ag Einspritzdüse für Verbrennungsmotoren mit einem Messelement und einer druckdichten elektrischen Durchführung
JP4300663B2 (ja) * 1999-12-24 2009-07-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燃焼圧センサ構造体
JP2002124362A (ja) * 2000-10-19 2002-04-26 Ngk Spark Plug Co Ltd 圧力センサ内蔵点火プラグ
JP2002202025A (ja) * 2000-11-06 2002-07-19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インジェクタ一体型モジュール
JP4055425B2 (ja) * 2002-02-01 2008-03-0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直噴火花点火式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
JP2004251271A (ja) * 2003-01-28 2004-09-09 Hond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
DE10326707B3 (de) * 2003-06-11 2005-01-27 Westport Germany Gmbh Ventil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inblasen von gasförmigem Kraftstoff
JP2007278250A (ja) * 2006-04-11 2007-10-25 Toyota Motor Corp 燃料噴射弁
DE102007008617A1 (de) 2007-02-22 2008-08-28 Robert Bosch Gmbh Injektor mit Sensormodul sowie Einspritzsystem
JP5064341B2 (ja) * 2007-11-02 2012-10-3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燃料噴射弁及び燃料噴射装置
JP5169669B2 (ja) * 2007-11-02 2013-03-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燃圧検出装置、及び燃圧検出システム
JP4959509B2 (ja) * 2007-11-06 2012-06-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燃料噴射弁
US8150602B2 (en) * 2007-11-08 2012-04-03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imating in-cylinder pressure and knocking utilizing an in-cylinder pressure sensor
US8413634B2 (en) * 2008-01-07 2013-04-09 Mcalister Technologies, Llc Integrated fuel injector igniters with conductive cable assemblies
JP4894804B2 (ja) * 2008-03-28 2012-03-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燃料噴射弁
JP4985636B2 (ja) * 2008-12-24 2012-07-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燃料噴射弁
JP2010249061A (ja) * 2009-04-17 2010-11-04 Denso Corp 燃料噴射弁
JP2010265790A (ja) * 2009-05-13 2010-11-25 Keihin Corp 電磁式燃料噴射弁の製造システ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469256B1 (en) * 2010-12-22 2016-09-21 HIDRIA AET Druzba za proizvodnjo vzignih sistemov in elektronike d.o.o. Glow plug with a load sensor and a screened sensor link
WO2012115036A1 (ja) * 2011-02-25 2012-08-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直噴式内燃機関の筒内圧検出装置
JP2012215153A (ja) * 2011-04-01 2012-11-08 Denso Corp 電子部品装置
JP5819220B2 (ja) * 2012-02-29 2015-11-18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筒内圧センサ付き燃料噴射弁
JP6209513B2 (ja) * 2012-06-08 2017-10-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噴射装置
JP2016133069A (ja) * 2015-01-20 2016-07-25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筒内圧センサ付き燃料噴射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53483A (ja) * 1995-06-09 1997-02-25 Unisia Jecs Corp シリンダ内圧検出装置
CN1761813A (zh) * 2003-03-22 2006-04-19 赛昂喷雾有限公司 液体喷嘴
JP2004360626A (ja) * 2003-06-06 2004-12-24 Hitachi Unisia Automotive Ltd 燃料噴射弁
CN101490406A (zh) * 2006-05-12 2009-07-22 德尔菲技术公司 燃料喷射器
CN101482078A (zh) * 2007-11-06 2009-07-15 株式会社电装 带电屏蔽的燃料喷射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83306A1 (ja) 2013-12-12
US9429122B2 (en) 2016-08-30
JPWO2013183306A1 (ja) 2016-01-28
WO2013183307A1 (ja) 2013-12-12
DE112013002847T5 (de) 2015-03-26
CN104350271A (zh) 2015-02-11
US20150152824A1 (en) 2015-06-04
CN104350270A (zh) 2015-02-11
CN104350271B (zh) 2017-02-22
US9644587B2 (en) 2017-05-09
DE112013002844T5 (de) 2015-03-26
US20150152823A1 (en) 2015-06-04
JPWO2013183307A1 (ja) 2016-01-28
DE112013002847B4 (de) 2019-08-14
JP6209513B2 (ja) 2017-10-04
DE112013002844B4 (de) 2019-08-22
JP6175059B2 (ja) 2017-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50270B (zh) 燃料喷射装置
CN1061126C (zh) 电磁控制的燃料喷射器线圈的壳体
US5185919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molded fuel injector
US5330153A (en) Electromagnetically operable valve
US6062200A (en) Motor fuel dispenser
US6409102B1 (en) Fuel injector assembly
DE102010061348B4 (d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hohlen Körpers, der hohle Körper, und eine Strömungsmesseinrichtung
US9759172B2 (en) Fuel injector having a reduced number of components
JPH0743049B2 (ja) ソレノイド組立体のオーバモールド方法、及びソレノイド封入体
JP6030648B2 (ja) 燃料噴射弁
US20050051138A1 (en) Intake manifold assembly
JP2010242572A (ja) 燃料噴射装置
JP4751162B2 (ja) 燃料噴射弁
JP3994438B2 (ja) 流体噴射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398002B2 (en) Fuel injection device
JP4217941B2 (ja) 燃料噴射装置及びその調整方法
CN109074930A (zh) 电磁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102036187B1 (ko) 예열 플러그 커넥터
CN106460749A (zh) 燃料喷射阀
JPH10299621A (ja) 燃料噴射時期検出装置
CN104781542A (zh) 用于计量分配流体的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Honda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Hitachi astemo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onda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