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49703B - 清扫用片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清扫用片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49703B
CN104349703B CN201380028026.0A CN201380028026A CN104349703B CN 104349703 B CN104349703 B CN 104349703B CN 201380028026 A CN201380028026 A CN 201380028026A CN 104349703 B CN104349703 B CN 1043497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piece
fiber
fibre aggregate
convex portion
fluff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280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49703A (zh
Inventor
町井功治
金子行宏
大森千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349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97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497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970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3/00Implement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3/10Scrubbing; Scouring; Cleaning; Polishing
    • A47L13/16Cloths; Pads; Sponges
    • A47L13/17Cloths; Pads; Sponges containing cleaning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3/00Implement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3/10Scrubbing; Scouring; Cleaning; Polishing
    • A47L13/16Cloths; Pads; Spon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 B08B1/1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leaning tool
    • B08B1/14Wipes; Absorbent members, e.g. swabs or sponges
    • B08B1/143Wip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 D04H1/425Cellulose series
    • D04H1/4258Regenerated cellulose seri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 D04H1/4326Condensation or reaction polymers
    • D04H1/435Polyester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 D04H1/46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by needling or like operations to cause entanglement of fibres
    • D04H1/48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by needling or like operations to cause entanglement of fibres in combination with at least one other method of consolidation
    • D04H1/485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by needling or like operations to cause entanglement of fibres in combination with at least one other method of consolid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weld-bonding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 D04H1/46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by needling or like operations to cause entanglement of fibres
    • D04H1/49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by needling or like operations to cause entanglement of fibres by fluid jet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 D04H1/46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by needling or like operations to cause entanglement of fibres
    • D04H1/49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by needling or like operations to cause entanglement of fibres by fluid jet
    • D04H1/495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by needling or like operations to cause entanglement of fibres by fluid jet for formation of patterns, e.g. drilling or rearrangement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 D04H1/46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by needling or like operations to cause entanglement of fibres
    • D04H1/498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by needling or like operations to cause entanglement of fibres entanglement of layered web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3/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 D04H3/08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strengthening or consolidating
    • D04H3/1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strengthening or consolidating with bonds between yarns or filaments made mechanically
    • D04H3/11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strengthening or consolidating with bonds between yarns or filaments made mechanically by fluid jet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10B2401/02Moisture-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 D10B2401/022Moisture-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hydrophyl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清扫用片(1),包括: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和配置于其两面的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清扫用片(1)中,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1)的构成纤维(14)彼此交缠,并且进入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的内侧与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的构成纤维(13)交缠。清扫用片(1)按照在两面具有多个凸部(2)和多个凹部(3)的方式三维状地赋形成凹凸形状。形成于一面的凸部(2)在另一面成为凹部(3),形成于另一面的凸部(2)在一面成为凹部(3)。清扫用片(1)具有固着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和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的线状接合部(15)。

Description

清扫用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赋形为凹凸形状的清扫用片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一次性的清扫用片,大致分为干擦用(干式)和湿擦用(湿 式)。作为湿擦用,有事先使其含浸有洗涤液或水的所谓湿片的类型和 撒布洗涤液或水进行擦拭的类型,为了作为湿擦用,需要制成具有保 水性和吸水性的纤维或片构造。另外,即使是干擦用,为了使其在地 板等清扫面上飞溅有水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优选具有保水性。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在吸收片的两面配置有含纸浆纤 维的透液性的表面片的三层构造的清扫片。另外,在专利文献2、3中, 记载有利用接合线将在作为中间片的无纺布的两面分别配置有水刺无 纺布的三层构造体接合而形成的擦拭片。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清扫片,对表面片、吸收片、表面片这三层 的层叠体,使用格子图案的热封辊进行热压花,使其相互粘接,进行 凸部形成和一体化,因此可以用轻的力进行湿擦。专利文献2、3中记 载的擦拭片,由于分别配置于中间片的两面的水刺无纺布含有由人造 丝纤维或纤维素纤维等构成的保水性纤维,因此在扫除中发现飞溅水 等时,通过进行干擦就可以将水吸收。另外,在专利文献1~3中的任 一文献中记载的清扫片或擦拭片,均利用接合线接合,因此抑制了片 在扫除中的伸长,难以发生从揩抹器(wiper)脱落等的麻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862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US6013349A
专利文献3:EP0959164A1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3中的任一文献中记载的清扫用片或擦拭片, 都是将三层构造体仅用接合线一体化的片,因此,难以使一次吸收的 水从表面的片顺利地转移至内侧的片(中间片),有时发生一次吸收的 水会返回地板面的情况。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清扫用片,其抑制扫除中的 片的伸长,不易产生从揩抹器脱落等的麻烦,易于使一次吸收的水顺 利地转移到内侧的亲水性纤维集合体中,一次吸收的水难以返回地板 面。
本发明涉及清扫用片,其具有以亲水性纤维为主体的亲水性纤维 集合体和配置于该亲水性纤维集合体的两面的以疏水性的合成纤维为 主体的疏水性纤维集合体,该疏水性纤维集合体的构成纤维彼此交缠, 并且该疏水性纤维集合体的构成纤维进入上述该亲水性纤维集合体的 内侧与上述亲水性纤维集合体的构成纤维交缠,该亲水性纤维集合体 和该疏水性纤维集合体被一体化。上述清扫用片按照两面具有多个凸 部和多个凹部的方式三维状地被赋形成凹凸形状,形成于一面的凸部 在另一面成为凹部,形成于另一面的凸部在一面成为凹部,具有固着 上述亲水性纤维集合体和上述疏水性纤维集合体的线状接合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清扫用片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清扫用片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的I-I线截面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清扫用片的主要部分放大截面图。
图5是示意地表示构成纤维的起毛根数和起毛高度的测定方法的 图。
图6是表示使用数字显微镜的垂直线模式测定起毛的构成纤维的 高度的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用于制造图1所示的清扫用片的优选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从斜向观察图7所示的加工装置具有的起毛加工部的示意 图。
图9是图7所示的加工装置具有的凹凸立体赋形加工部的示意截 面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凹凸立体赋形加工部的主要部分放大截面图。
图11是从斜向观察图7所示的加工装置具有的固着部的示意图。
图12是以本发明的清扫用片用作清扫用片时,所使用的清扫器具 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清扫 用片。图1表示本发明的清扫用片的一个实施方式,图2表示图1所 示的清扫用片的分解立体图,图3、图4表示图1所示的清扫用片的截 面图。本实施方式的清扫用片1(以下,也称为清扫用片1)具有以亲 水性纤维为主体的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和配置于亲水性纤维集合体 11的两面11a、11b的以疏水性的合成纤维为主体的疏水性纤维集合体 12这样的各纤维层。清扫用片1中,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的构成纤维 14彼此交缠,并且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的构成纤维14进入亲水性纤 维集合体11的内侧与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的构成纤维13交缠,亲水 性纤维集合体11和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被一体化地形成。在这样形 成的清扫用片1中,在其厚度方向的内部配置有无纺布状的亲水性纤 维集合体11,在清扫用片1的一面1a和位于其相反侧的另一面1b分 别形成有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的纤维层。如图4所示,构成疏水性纤 维集合体12的构成纤维14彼此交缠,清扫用片1中,进入亲水性纤 维集合体11的内侧的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的构成纤维14和构成亲水 性纤维集合体11的构成纤维13交缠,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和疏水性 纤维集合体12被一体化形成为无纺布状。清扫用片1是有意地不含浸 洗涤剂等液体的所谓干式的清扫用片。另外,图2的分解立体图是表 示在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的两面11a、11b配置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 而形成图1的清扫用片1的图,不是构成为将一体化的清扫用片分解 的状态的图。
在以下的说明中,观察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的构成纤维14的主 要取向方向,一般地,将沿着纤维的取向方向的MD方向设定为X方 向,将与其正交的CD方向设定为Y方向。另外,MD方向也是制造 清扫用片时的方向。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纤维集合体”,不仅 包含未无纺布化而为纤网状状态的集合体,而且还包含无纺布的状态 的集合体。另外,X方向、Y方向也是分别与清扫用片1的一边平行 延伸的方向。
清扫用片1如图1所示,两面1a、1b具有多个凸部2和多个凹部 3。形成于一面1a的凸部2在另一面1b又成为凹部3。另外,形成于 另一面1b的凸部2在一面1a成为凹部3。多个凸部2从一方的疏水性 纤维集合体12侧向另一方的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侧突出形成,多个凹部3从另一方的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侧向一方的疏水性纤维集合体 12侧凹陷形成,在一方的表面和在另一方的表面都以三维状赋形成凹 凸形状。详细而言,处于一面1a的各凸部2在另一面侧1b不是形成 为平坦,而是从另一面1b侧向一面1a侧突出,处于另一面1b的各凸 部2在一面侧1a不是形成为平坦,而是从一面1a侧向另一面1b侧突 出。同样,处于一面1a的各凹部3在另一面1b侧不是形成为平坦, 而是从一面1a侧向另一面1b侧凹陷形成,处于另一面1b的各凹部3 在一面1b侧不是形成为平坦,而是从另一面1b侧向一面1a侧凹陷形成。
如图1所示,在清扫用片1中,凸部2按照沿清扫用片1的X方 向和Y方向的各方向形成列的方式以一定的间隔配置,形成交错格子 状的配置图形。在被四个凸部2包围的部分,分别配置有凹部3、3…, 凹部3同样也形成交错格子状的配置图形。由此,清扫用片1其整体成为以三维状赋形成凹凸形状的形状。若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即,按 照连结以最近的距离d(参照图1)相邻的凸部2彼此的顶部的假想线 IL与X方向和Y方向交叉的方式配置凸部2,如图1所示,在第一假 想线ILa延伸的方向(第一方向)以等间隔排列有多个凸部2。另外, 凸部2按照在与第一方向大致正交的第二方向(第二假想线ILb延伸 的方向)以与距离d大致相同的距离相邻的方式排列有多个。在被这 样配置的四个凸部2包围的部分,形成分别配置有凹部3、3…的图形。
如图1所示,清扫用片1的凸部2形成大致半球形状,关于凹部3 也形成同样的形状。凸部2的顶部在清扫用片1中平坦地形成。清扫 用片1如上所述,因为从另一面1b侧向一面1a侧突出形成凸部2,所 以存在于一面1a的凸部2和存在于另一面1b的凹部3为正面背面的 关系,同样,存在于一面1a的凹部3与存在于另一面1b的凸部2为 正面背面的关系。即,凸部2的形状是将凹部3的形状反转而成的形 状。被赋形成这样的凹凸形状的清扫用片1,其两面1a、1b具有同样 的性能。
在清扫用片1的一面1a,在考虑10cm×10cm的正方形的区域的情 况下,优选不论在一面1a的哪个位置,凸部2都优选在该区域中形成 有50个以上,更优选形成100个以上,在该区域中优选形成有850个 以下,更优选形成有600个以下。通过将凸部2的个数设定在该范围 内,凸部2和凹部3均等地配置,所以清扫用片1可以更高效地捕集 头发或绒毛垃圾,并且对于颗粒状的垃圾的捕集也优异。
关于俯视的凸部2的面积,从清扫用片1的粉尘的捕集性和凹凸 形状的稳定的维持方面考虑,优选为1mm2以上,更优选为4mm2以上, 优选100mm2以下,更优选为25mm2以下。关于凹部3的俯视的面积 也同样。基于同样的理由,在长边方向X的凸部2、2之间和凹部3、3之间各自的间隔优选为1mm以上,更优选为4mm以上,优选为20mm 以下。在宽度方向Y的凸部2、2之间和凹部3、3之间各自的间隔也 同样。
另外,凸部2和凹部3的判断按照:在清扫用片1的厚度方向上, 以将凸部2的顶点(在一面1a的凸部2的顶点)与凹部3的底点(在 另一面1b的凸部2的顶点)的间隔二等分的位置为基准,判断是否比 该位置突出还是比该位置凹陷。另外,从后述的清扫用片1的最佳制 造方法可以明确,清扫用片1的凸部2和凹部3可以根据压花辊的雕 刻图形自由地设计它们的形状、大小、配置等。
对于本发明的清扫用片,如图1所示,形成有多个固着亲水性纤 维集合体11的构成纤维13与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的构成纤维14的 线状接合部15。在此,所谓“固着”是指,例如在构成纤维13含有热 熔纤维的情況下,纤维彼此热熔的状态,在构成纤维13不含热熔纤维, 例如仅由人造丝纤维形成的情况下,通过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的构成 纤维14的热熔,构成纤维彼此粘接。另外,所谓线状接合部15的“线 状”,不限于俯视时如图1所示的直线,也包括曲线,包括将直线和 曲线混合的形状。另外,各线可以是连续线,或者也可以是在俯视时, 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圆形、十字等的多个接合点间歇地相连,作 为整体形成连续线。
从清扫用片1不易在Y方向上延伸的观点来看,线状接合部15优 选在与X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形成。如图1所示,多个线状接合部15在 清扫用片1中形成为格子状。具体地说,作为线状接合部15,具有相 互平行且以规定间隔形成的多个个第一线状接合部15a、和相互平行且 以规定间隔形成的多个条第二线状接合部15b,第一线状接合部15a和 第二线状接合部15b形成角度α地相互交叉。角度α优选为20°以上 160°以下。另外,例如各第二线状接合部15b与X方向的交叉角度优 选为上述角度α的约一半,具体地说,优选为10°以上80°以下。这样, 如果多个线状接合部15格子状地形成,清扫用片1向Y方向的延伸的 难度进一步提高,并且在以第一、第二线状接合部15a、15b包围的部 分不易产生清扫用片1具有的凸部2和凹部3的形状的变化。第一线 状接合部15a的宽度W1和第二线状接合部15b的宽度相同,第一线 状接合部15a彼此间的间隔W2和第二线状接合部15b彼此间的间隔 也相同。
如图1所示,对于第一、第二线状接合部15a、15b的接合部宽度 W1而言,从不降低清扫用片1的粉尘的捕集性能,在该线状接合部可 靠地固着纤维并使其一体化的观点来看,优选为0.3mm以上,更优选 为0.5mm以上,优选为5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下。
第一线状接合部15a彼此间的间隔和第二线状接合部15彼此间的 间隔W2,在如清扫用片1那样格子状地形成的情况下,优选为10mm 以上,更优选为13mm以上,优选为40mm以下,更优选为30mm以 下。W1和W2在相对于线正交的方向上进行测量。
另外,在清扫用片1中,如图1所示,线状接合部15与连结以最 近的距离相邻的凸部2彼此的顶部的假想线IL相交叉。具体地说,使 用清扫用片1的一面1a进行说明时,假想线IL与多个线状接合部15 同样,也形成格子状,由相互平行且以规定间隔形成的多个第一假想 线ILa和相互平行且以规定间隔形成的多个第二假想线ILb构成。而且, 在清扫用片1中,如图1所示,第一假想线ILa和线状接合部15的第 一线状接合部15a不是平行地延伸,而是形成角度γ而相互交叉。角 度γ优选为3°以上30°以下。另外,如图1所示,第二假想线ILb和线 状接合部15的第二线状接合部15b不是平行地延伸,而是形成角度δ 而相互交叉。角度δ优选为3°以上30°以下。即,在清扫用片1中,第 一线状接合部15a、第二线状接合部15b都与第一假想线ILa和第二假 想线ILb交叉。这样,若线状接合部15和假想线IL交叉,则与线状 接合部15(15a、15b)的形成位置一致的凹部3变少,能够抑制粉尘 捕集性能的降低,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凸部2和凹部3,线状接合部15 (15a、15b)成为捕集粉尘时的诱导线,易于利用凹部3捕集粉尘。
清扫用片1如图1、图3所示,具有从多个凸部2和凹部3各自的 表面起毛的纤维。具体地说,所谓“起毛的纤维”为疏水性纤维集合 体12的构成纤维14、或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的构成纤维14和亲水性 纤维集合体11的构成纤维13。这样,清扫用片1中,不仅构成纤维14(或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的构成纤维14和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的 构成纤维13)从凸部2的表面起毛,而且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的构成 纤维14(或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的构成纤维14和亲水性纤维集合体 11的构成纤维13)从凹部3的表面也起毛。在此,本说明书中的“起毛”不仅包含纤维端从片的表面突出的状态,也包含纤维环状(未出 现纤维端)地从片表面突出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的清扫用片1的情况,因为从凸部2和凹部3各自的 表面起毛的纤维主要是配置于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的两面11a、11b 的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的构成纤维14,所以在以下的说明中,起毛的 纤维作为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的构成纤维14进行说明。在起毛纤维 中含有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的构成纤维13的情况下,在测定其根数 和长度时,也与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的构成纤维14无区別地进行测 定。
在清扫用片1中,混合存在纤维端突出的状态的起毛纤维和环状 态的起毛纤维。如果对清扫用片1进行详述,则如图3所示,从凹部3 的表面起毛的构成纤维14(凹部3的起毛的纤维)的根数比从凸部2 的表面起毛的构成纤维14(凸部2的起毛的纤维)的根数多。在此, 所谓“起毛的构成纤维14的根数”(起毛根数),意思是在自然状态, 从凸部2或凹部3的表面起毛的纤维的根数,而不是将起毛的构成纤 维14拉伸的状态下的从凸部2或凹部3的表面起毛的根数。在后述的 清扫用片1的制造方法的说明中详述,因为是在凹凸形状的赋形加工 前实施起毛加工,所以紧接着起毛加工处理后的起毛根数等是一样的。 但是,如后述的清扫用片的制造方法的说明,清扫用片1是在起毛加 工后实施凹凸形状的赋形加工,因进行卷取、产品提取而重叠在一起。 此时,位于凸部2的起毛的构成纤维14倒伏(压倒),位于凹部3的 起毛的构成纤维14维持起毛状态。因此,清扫用片1在自然状态,位 于凹部3的起毛的构成纤维14的看起来的起毛根数增多,成为图3的 状态。
凸部2的起毛的构成纤维14(凸部2的起毛的纤维)的高度(h2) 优选为0.1mm以上,特别优选为0.5mm以上,优选为30mm以下,特 别优选为20mm以下。凹部3的起毛的构成纤维14(凹部3的起毛的 纤维)的高度(h3)优选为0.1mm以上,特别为优选0.5mm以上,优 选为30mm以下,特别优选为20mm以下。
在凸部2,起毛的构成纤维14(凸部2的起毛的纤维)的根数优 选5根以上/10mm宽度,特别优选10根以上/10mm宽度,优选80根 以下/10mm宽度,特别优选70根以下/10mm宽度。在凹部3中起毛的 构成纤维14(凹部3的起毛的纤维)的根数优选5根以上/10mm宽度,特别优选10根以上/10mm宽度,优选100根以下/10mm宽度,特别优 选90根以下/10mm宽度。
另外,如图3所示,清扫用片1优选从凹部3的表面起毛的构成 纤维14(凹部3的起毛的纤维)的根数比从凸部2的表面起毛的构成 纤维14(凸部2的起毛的纤维)的根数多。这样,如果凹部3的起毛 根数比凸部2的起毛根数多,则起毛的纤维易于与进入凹部而捕集的垃圾等交缠,在清扫时起到易于保持的效果。
起毛的构成纤维14的高度和根数通过以下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观察样品的制作)
为了能够以50mm宽的观察范围进行观察,就从清扫用片1切出 两片稍大一些(在CD方向60~70mm、在MD方向50mm左右)的观 察样品,如图5所示,按照与MD方向直行的方式将清扫用片1折成 两折,固定在黑衬纸上。在折成两折时,按截面视可以看到观察样品 具有的凹凸形状的位置的折线折叠。折线是通过多个凸部和凹部的大 致中心的线。用毛刷(KOMERI株式会社制,普通毛刷No.812 30mm) 将折成二折的观察折部从观察样品向黑衬纸方向轻擦5次,易于观察 构成纤维的起毛。在此,毛刷调节为在利用毛刷进行的梳整的最中间 施加在测定对象区域93的力(梳整力)在5~15gf的范围内。梳整力 可以用秤进行测定,可以参考该测定值进行调节。
(起毛根数和起毛高度的实测)
如上所述,用株式会社Keyence制数字显微镜(型式VHX-500) 以20倍的倍率观察折成二折的观察样品。如图6所示,使用数字显微 镜的测定模式的垂直线模式进行测定。设定凸部2或谷部(凹部3)的 基准线后,在凸部2和凹部3各自的范围测定构成纤维14的起毛最高 点。起毛高度从0.1mm左右的范围进行测定,采用0.1mm以上。对n =2以上的观察样品进行测定,对在观察范围为50mm宽度的所有凸部 2和凹部3,计算起毛纤维的起毛高度的实测和根数。在此,在凸部2 或凹部3起毛的构成纤维14的根数,例如,以凸部2为例进行详述,求得在观察范围处于50mm宽度的一个面的所有凸部2存在的总根数 (TN),求得算出了图6所示的根数的所有凸部2的起毛数测定范围的 总合长度(TL),换算成在每10mm长度存在的凸部2的起毛纤维的根 数而得到的值。具体地说,通过下式求出。
在凸部2起毛的构成纤维14的根数(根/10mm)=TN×10/TL
另外,在凹部3起毛的构成纤维14的根数(根/10mm)也同样是 换算得到的值。
起毛的构成纤维14的起毛高度为距基准线最高的位置。起毛的构 成纤维14不一定是纤维端最高,也有环状的部分最高的情况。另外, 遍及到凸部2和凹部3的环状起毛的构成纤维14的情况,是在凸部2 和凹部3的各自中按1根计算,高度为距凸部2和凹部3各自的基准 线的高度。
在上述方法中,起毛高度的测定是对以0.1mm以上的高度起毛的 构成纤维14(起毛纤维)进行测定。
另外,起毛高度h2、h3采用所测定的起毛高度的平均。
在凹部3起毛的构成纤维14相比在凸部2起毛的构成纤维14,起 毛根数有增多的趋势。但是,混棉有纤维直径粗的纤维的情况下,粗 纤维的纤维刚性变高,因此在凸部2纤维不易倒伏,因此凹部3的起 毛根数不一定增多。因此,成为在凹部3和凸部2,起毛根数变成相同 的趋势。
另外,随着纤维直径粗的纤维的混棉率变高,与相同克重的只有 纤维直径细的纤维相比,纤维的总根数减少,因此,成为起毛根数减 少的趋势。
具有起毛的构成纤维14根据上述的起毛根数和起毛高度的实测而 求得。
在从凹部3的表面起毛的构成纤维14中,有如图5所示的环状的 纤维。在此,所谓“环状的纤维”不是具有自由端的纤维,而是在纤 维的两端不具有自由端的纤维。
从凸部2的表面起毛的构成纤维14中的环状的纤维的比率也相 同。在起毛的环状的纤维中,遍及“凸部表面”~“从凸部向凹部转 移的区间部位”、“凹部表面”~“从凹部向凸部转移的区间部位”、“凸 部表面”~“凹部表面”,也存在构成纤维14为环状的情况。
清扫用片1的厚度,即从在一面1a的凸部2的顶点到在另一面1b 的凸部2的顶点的距离,优选为0.5mm以上,特别优选为1.0mm以上, 优选为7.0mm以下,特别优选为4.0mm以下。清扫用片1的厚度例如 使用株式会社大荣科学精器制作所制的厚度测定器(型式FS-60DS), 在0.3kPa负荷下测定。该负荷相当于用手轻按清扫用片1时的压力。 另外,测定时进行加压的测定面积为20cm2
另外,从使用清扫用片1时的蓬松感的维持方面考虑,清扫用片1 优选在比上述负荷大的负荷即0.7kPa负荷下的厚度为0.5mm以上,特 别优选为1.0mm以上,优选为6.0mm以下,特别优选为3.0mm以下。 该负荷大体相当于将清扫用片1安装在清扫器具清扫地板等时施加的 负荷。
从片强度和捕集容量、捕集物的渗透性、生产效率等观点来看, 清扫用片1的克重优选为30g/m2以上,特别优选为40g/m2以上,优选 为110g/m2以下,特别优选为80g/m2以下。
作为清扫用片1的骨架材料的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从保水性(吸 水性)的观点来看,以亲水性纤维为主体而形成,但从片强度和(热 接合部的固定后的)保形性的观点来看,也可以包含热熔性纤维。亲 水性纤维的比率优选在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的构成纤维13中为50质 量%以上,特别优选为6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仅由亲水性纤维构成。 热熔性纤维的比率优选在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的构成纤维13中为50 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4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不含热熔性纤维。
作为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可举出:水刺无纺布、湿式无纺布、热 风无纺布、湿式纸等。另外,也可以使用未无纺布化的纤网的状态的 亲水性纤维集合体,与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一体化。
作为亲水性纤维,可举出:具有吸水性的人造丝纤维、棉花、纸 浆等。即可以仅使用它们中一种,也可以使用不同的两种以上。
在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含有热熔性纤维的情况下,热熔性纤维优 选为由热熔成分和比该热熔成分融点高的高融点成分构成的复合纤 维,更优选使用热熔成分为壳、以高融点成分为芯的芯壳型复合纤维。 热熔成分和高融点成分优选为热塑性树脂。作为热熔成分,可举出例 如: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1、聚戊烯-1、或它们的随机或嵌段 共聚物等,可以仅使用它们中的一种,也可以使用不同的两种以上。 作为高融点成分,可举出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 酸丁二醇酯等聚酯、尼龙-6或尼龙-66等聚酰胺等。
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在清扫用片1整体中所占的比率,从易于使 一次吸收的水从地板面等被清扫面顺利地转移到清扫用片1并吸收, 且使吸收的水难以返回地板面的观点来看,优选为30质量%以上,特 别优选为40质量%以上,优选为7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70质量% 以下。另外,根据同一观点,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的克重优选比后述 的每一单面的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的克重高,具体地说,亲水性纤维 集合体11为水刺无纺布的情况下,优选为20g/m2以上,特别优选为 30g/m2以上,优选为240g/m2以下,特别优选为200g/m2以下。
形成清扫用片1的一面1a和另一面1b的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是 由以疏水性的合成纤维为主体的构成纤维14构成,通过构成纤维14 彼此的纤维交缠而形成的纤维层,被层叠在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上。 如图2所示,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沿着以三维状赋形成凹凸形状的亲 水性纤维集合体11的凹凸形状与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一体化,清扫 用片1成为无纺布状。由此,作为清扫用片1整体也成为具有多个凸 部2和凹部3的三维形状。即,清扫用片1的凸部2和凹部3的形状 与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的凸部和凹部的形状大体相同。
作为以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为主体而构成的疏水性的合成纤维, 可以使用作为各种无纺布的构成纤维通常使用的纤维,可举出例如: 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聚烯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聚酯,尼龙(注册商标)、尼龙6等 聚酰胺;由丙烯等合成树脂制作的热塑性纤维等。另外,作为合成纤 维的纤维构成,可以是由一种树脂构成的单一纤维,也可以是包含融 点不同的两种以上的树脂的复合纤维。作为复合纤维,可举出以融点 相对较低的树脂(低融点树脂)为壳部、以融点相对较高的树脂(高 融点树脂)为芯部的芯壳型;低融点树脂和高融点树脂沿规定方向排 列的并排型等。
在清扫用片1中,从生产机械的限制、片强度、作为清扫用片的 垃圾和毛发的捕集性的观点来看,每一单面的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的 克重优选为10g/m2以上,优选为35g/m2以下,特别优选为30g/m2以下。 层叠在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的各面11a、11b的各疏水性纤维集合体 12的克重可以相同,或也可以不同。
作为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的构成纤维14,从蓬松性、刮取性、垃 圾及头发的捕集性的观点来看,平均纤维直径优选为5μm以上,特别 优选为8μm以上,优选为6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45μm以下。
另外,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从蓬松性、刮取性、大的纤维空隙构 造的形成的观点来看,优选混合两种以上纤维直径相差2倍以上的构 成纤维14而形成。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优选在纤维直径5μm以上小 于20μm的构成纤维(以下也称为纤维直径细的纤维)的全部构成纤维 中所占的比率为9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70质量%以下,优选为 1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30质量%以上。另外,疏水性纤维集合体 12优选在纤维直径20μm以上60μm以下的构成纤维(以下也称为纤 维直径粗的纤维)的全部构成纤维中所占的比率为10质量%以上,特 别优选为30质量%以上,优选为9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70质量% 以下。
从生产设备合理和纤维的交络性、片的刮取性的观点来看,纤维 直径粗的纤维优选与纤维直径细的纤维的纤维直径相差2倍以上,更 优选相差2.5倍以上。
合成纤维的纤维直径如下来测定。
(纤维直径的测定法)
对于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的构成纤维14,随机地抽出5根,使用 显微镜测定抽出的各构成纤维14的纤维直径,将这5根的测定值的平 均值作为该纤维的纤维直径。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包含纤维直径不同 的两种以上的构成纤维14的情况也同样,对各纤维按照上述工艺进行 测定。
另外,也可以基于下述式,根据纤度通过计算可求得概算值。
dtex=πr2×10000×ρ×10-6
r=√(dtex/(πρ×10-2))、
接着,以制造上述的清扫用片1的情况为例,参照图7~图10说 明本发明的清扫用片的制造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的清扫用片的制造方法中,首先,在亲水性纤维集 合体11的两面11a、11b层叠纤网的状态的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12。 接着,从在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的两面11a、11b层叠了疏水性纤维集 合体的层叠体的两面,利用高压水流使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的构成纤 维13和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的构成纤维14交缠而一体化。接着,对 一体化的层叠体6的两面实施起毛加工,接着,在起毛加工后的层叠 体6′的多个部位实施凹凸形状的赋形加工,之后,对凹凸赋形的层叠 体6″实施密封加工,形成固着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和疏水性纤维集合 体12的线状接合部15,从而形成清扫用片1。下面,具体地进行说明。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适用于本实施方式的清扫用片1的制造方法 的制造装置20的图。制造装置20从上游侧向下游侧,大致分为叠加 部20A、交络部20B、起毛加工部20C、凹凸立体赋形加工部20D、固 着部20E和冷却部20F。
另外,各图中用符号x表示的箭头是清扫用片1的制造时的方向, 与沿着纤维的取向方向的MD方向(X方向)一致,各图中用符号y 表示的箭头是辊旋转轴方向的方向,与CD方向(Y方向)一致。
如图7所示,叠加部20A从上游侧向下游侧具备:分别制造纤网 12a和12b的梳棉机21A和21B;送出纤网12a和12b时用的辊22、 22;从配置于梳棉机21A和21B之间的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的原纤维 卷(roll original fabric)23送出带状的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时使用的 辊24。
如图7所示,交络部20B从上游侧向下游侧具有:由环状带构成 的网支承用带25A;和从后述的叠加体5的一面(单面、上面)侧使 构成纤维水流交络的水流喷射喷嘴26A,在网支承用带25A的下游侧, 具备由环状带构成的网支承用带25B;和从后述的叠加体5的另一面 (剩余的单面、下面)侧使构成纤维水流交络的水流喷射喷嘴26B; 以及在其下游侧具备干燥机27。
起毛加工部20C是对后述的层叠体6(清扫用片1的基本片)的 构成纤维实施起毛加工的部分,如图7所示,从上游侧向下游侧具备: 周面设有多个凸部310的凸辊31;和周面设有多个凸部340的凸辊34。 凸辊31和凸辊34是相同的辊,但凸辊31是使后述的一体化后的层叠 体6的一面(单面)起毛的辊,凸辊34是使后述的一体化后的层叠体 6的另一面(剩余的单面)起毛的辊。凸辊31、34是铝合金或钢铁等 金属性的圆筒形状的辊。凸辊31、34通过来自驱动装置(未图示)的 驱动力传递到该凸辊的转轴而使其旋转。凸辊31的旋转速度(圆周速 度V3)和凸辊34的旋转速度(圆周速度V4)通过制造装置20具备 的控制部(未图示)来控制。在此,凸辊31的圆周速度V3意思是在 凸辊31表面的速度,具体地说,不是连结凸部310的前端的假想表面, 而是凸部310的根部的表面。同样,凸辊34的圆周速度V4意思是凸 辊34表面的速度。
起毛加工部20C如图7、图8所示,在凸辊31的上游侧和下游侧, 具备将实施起毛加工前的层叠体6向凸辊31输送时使用的辊32、33, 在凸辊34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具备将一面(单面)实施了起毛加工的 层叠体6′向凸辊34输送时使用的辊35、36。层叠体6的输送速度V2 通过制造装置20具备的控制部(未图示)来控制。在此,所谓实施起 毛加工前的层叠体6的输送速度V2,意思是向凸辊31供给的层叠体6 表面的速度。各辊32、33、35、36是不带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的自由 辊,但也可以通过电动机来驱动。
凸辊31、34的各凸部310、340(参照图8),优选从凸辊31、34 的周面到凸部310、340的顶点的高度为0.01mm以上,优选为3mm以 下,特别优选为1mm以下。在周向上相邻的凸部310、340彼此的距 离(节距)优选为0.01mm以上,优选为50mm以下,特别优选为3mm 以下,在旋转轴方向相邻的凸部310、340彼此的距离(节距)优选为 0.01mm以上,优选为30mm以下,特别优选为3mm以下。凸部310、 340的每单位面积的个数为500个/cm2以上20000个/cm2以下,在起毛 的作用点增多,得到起毛量多的层叠体6′方面优选。凸辊31、34的各 凸部310、340的顶部表面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使用圆形、多 边形、椭圆形等,各凸部310、340的顶部表面的面积优选为0.001mm2以上,特别优选为0.01mm2以上,优选为20mm2以下,特别优选为1mm2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20中,从使实施起毛加工前的层叠体6 更高效地起毛的观点来看,如图8所示,将凸辊31的下游侧的辊33 的位置设定为比凸辊31的位置高,优选实施起毛加工前的层叠体6以 10~180°的夹角β与凸辊31的接触面接触,更优选以30~120°的夹角 β接触。另外,在凸辊34中,也优选以同样的夹角β接触。
凹凸立体赋形加工部20D如图7、图9所示,是在实施了起毛加 工的层叠体6′的多个部位分别实施热变形或塑性变形加工的部分,在 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20中,如图7、图9所示,具备由一对凹凸辊 41、42构成的钢对钢压花辊43,钢对钢压花辊43上安装有加热装置 (未图示),以便可将其加热至规定温度。在此所说的所谓“热变形或 塑性变形”加工,意思是例如热塑性树脂被加热至软化点以上而变形, 且维持该形状。另外,“软化点”意思是例如热塑性树脂通过机械力等 可以变形的温度。
作为钢对钢压花的特征,凹凸辊不是接触啮合,而是维持机械设 定的余隙(间隙),看上去彼此的凹凸进行啮合的动作。
一对凹凸辊41、42,一方的辊41在周面具有多个凸部411,另一 方的辊42在周面的与一方的辊41的凸部411对应的位置,具有凸部 411进入的凹部422。另外,另一方的辊42在周面具有多个凸部421, 一方的辊41在周面的与另一方的辊42的凸部421对应的位置,具有凸部421进入的凹部412。一对凹凸辊41、42在各自的周面,凸部411、 421和凹部412、422均以交错状配置。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20 中,彼此的凸部411、421设置在与彼此的凹部422、412对应的位置, 除此以外,与一方的凹凸辊41和另一方的凹凸辊42为相同的辊。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同样的部分,主要对一方的凹凸辊41的凸 部411和另一方的凹凸辊42的凹部422进行说明。
一对凹凸辊41、42是铝合金或钢铁等金属性的圆筒形状的辊。如 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20具备的钢对钢压花辊43,按照 设置于辊41的周面的多个凸部411和设置于辊42的周面的多个凹部 422在相互啮合时不接触的方式形成,多个凸部411分别在辊41的旋 转轴方向和周向均匀且规则地配置。一对辊41、42通过使用齿轮(未 图示)传递来自驱动装置(未图示)的驱动力而旋转。另外,从起毛 的构成纤维的起毛状态不消失的观点来看,优选使用齿轮对一对辊传 递驱动力。
一对辊41、42的旋转速度通过制造装置20具备的控制部(未图 示)来控制。
辊41的周面的凸部411的形状,从上部看,可以是圆形、四边形、 椭圆形、钻石形、长方形(在输送方向或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长), 但从实施了起毛加工的层叠体6′的强度降低少的方面来看,优选圆形。 另外,作为从侧面看到的凸部411的形状,可举出:梯形、四边形、 弯曲形状等,从辊旋转时相互摩擦少的方面来看,优选梯形,更优选 梯形的底边角为70度以上89度以下。另外,通过在层叠体6′接触的 辊41的凸部411的部位事先设置微细凹凸部,可以进行从辊41剥落 变形后的层叠体6″时的起毛处理效果和起毛状态的恢复。
如图10所示,在凹凸立体赋形加工部20D,辊41的各凸部411 优选从辊41的周面至凸部411的顶点的高度h为1mm以上,特别优 选为2mm以上,优选为10mm以下,特别优选为7mm以下。在周向 上相邻的凸部411彼此的距离(节距P1)优选为0.01mm以上,特别 优选为1mm以上,优选为20mm以下,特别优选为6mm以下,在旋 转轴方向上相邻的凸部411彼此的距离(节距P2(未图示))优选为 0.01mm以上,特别优选为1mm以上,优选为20mm以下,特别优选为6mm以下。另外,在周向上相邻的凸部411彼此的距离(节距P1), 通过测定辊41的圆弧的长度而求得。辊41的各凸部411的顶部表面 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使用圆形、多边形、椭圆形等,各凸部411 的顶部表面的面积优选为0.01mm2以上,特别优选为0.1mm2以上,优选为500mm2以下,特别优选为10mm2以下。另外,相邻的各凸部411 彼此之间的各底面的面积优选为0.01mm2以上,特别优选为0.1mm2以 上,优选为500mm2以下,特别优选为10mm2以下。另外,优选凸部 411的边缘部为R形状。该情况下的凸部411的表面的面积为R的中 间点(从上面投影凸部)。
在凹凸立体赋形加工部20D,辊42的各凹部422如图9、图10所 示,配置于与辊41的各凸部411对应的位置。辊42的各凹部422如 图10所示,优选辊41的各凸部411与辊42的各凹部的啮合的深度D (各凸部411与各凹部422重叠的部分的长度)为0.1mm以上,特别 优选为1mm以上,优选为10mm以下,特别优选为8mm以下。辊41 的凸部411的顶部和辊42的凹部422的底部之间空出间隔,使得在供 给实施了起毛加工后的层叠体6′时,不会夹持层叠体6′,而变形加工后 得到的层叠体6″不会因啮合而倒伏,因此起毛状态不会消失,故而优选。
另外,凹凸立体赋形加工部20D如图7、图9所示,在钢对钢压 花辊43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具备向钢对钢压花辊43输送实施了起毛 加工后的层叠体6′时使用的辊44、45。
固着部20E如图7、图11所示,是对实施了凹凸立体赋形加工后 的层叠体6″实施接合加工而进行固着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装 置20中,如图7、图11所示,具备超声波珩磨头51和图形辊52。另 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20中,通过超声波珩磨头51和图形辊 52实施超声波接合加工,也可以通过热封辊实施热封加工。图形辊52 如图11所示,是铝合金或钢铁等金属性的圆筒形状的辊,在其周面具 有与所制造的清扫用片1的线状接合部15对应的凸部520。凸部520 包括与清扫用片1的第一线状接合部15a对应的第一凸部520a和与清 扫用片1的第二线状接合部15b对应的第二凸部520b。图形辊52通过 使用齿轮(未图示)传递来的来自驱动装置(未图示)的驱动力而旋 转。
图形辊52的旋转速度通过制造装置20具备的控制部(未图示) 来控制。
从实施了凹凸立体赋形加工的层叠体6″的凸部和凹部的形状不易 毁坏的观点来看,图形辊52的周面的凸部520优选从图形辊52的周 面至凸部520的顶点的高度h1为1mm以上,特别优选为2mm以上, 优选为10mm以下,特别优选为8mm以下。如上所述,第一凸部520a与第一线状接合部15a相对应,第二凸部520b与第二线状接合部15b 相对应,所以第一凸部、第二凸部520a、520b按照满足上述第一线状 接合部15a和第二线状接合部15b的角度α,且满足上述第一线状接合 部、第二线状接合部15a、15b彼此的间隔W2的方式形成。第一凸部、 第二凸部520a、520b的顶部的宽度,按照满足上述第一线状接合部、 第二线状接合部15a、15b的宽度W1的方式形成。
冷却部20F如图7所示,具有面对固着并一体化后得到的层叠体 6″′的一面的鼓风管28和面对层叠体6″′的另一面的真空传送带29。从 鼓风管28向层叠体6″′吹送冷风。另一方面,真空传送带29由输送层 叠体6″′的网眼状的环状带构成。真空传送带29构成为,通过网眼状的 带抽吸从鼓风管28吹出的冷风。另外,冷却部20F不限于此,也可以 使用其它冷却装置。例如可以使用使冷却水在内部流通的水冷式辊、 或能够从周面向内部进行空气抽吸的真空式辊。另外,还可以期待通 过从鼓风管吹出的空气,扶起在凹凸形状的赋形加工中倒伏的起毛纤 维的效果。
接着,对使用上述制造装置20制造清扫用片1的实施方式,参照 图7~图11并进行说明。
首先,从叠加部20A的各梳棉机21A、21B,经由辊22、22分别 连续地放出疏水性纤维集合体的纤网12a和12b。另一方面,从配设于 梳棉机21A、21B之间的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的原纤维卷23,经由辊 24放出无纺布状的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而且,在亲水性纤维集合体 11的两面,通过辊22、22分别叠加纤网12a和12b而形成叠加体5(层 叠体)。
接着,从在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的两面11a、11b层叠有疏水性纤 维集合体的叠加体5(层叠体)的两面,利用高压水流使亲水性纤维集 合体11的构成纤维13和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的构成纤维14交缠而 使它们一体化。详细地说,在交络部20B,移载于网支承用带25上被 进行输送的叠加体5其两面通过从水流喷射喷嘴26A、26B喷出的高 压喷射水流进行交络处理。由此,叠加体5中的纤网12a、12b的构成 纤维14彼此之间交缠,形成作为清扫用片1的表面层的疏水性纤维集 合体12的纤维层,并且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的构成纤维14进入亲水 性纤维集合体11的内侧与构成纤维13交缠,得到将三者一体化的层 叠体6,进而得到利用干燥机27去除了水分的层叠体6。该一体化的 层叠体6是成为最终制造的清扫用片1的基本的片。
接着,在一体化的层叠体6的两面实施起毛加工。详细地说,在 起毛加工部20C,对层叠体6实施起毛加工,使层叠体6的构成纤维 14、即形成清扫用片1的基本的片的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的构成纤维 14(或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的构成纤维14和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的 构成纤维13)起毛,使构成纤维14的端部从该基本片的表面露出。在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通过辊32、33向周面设有凸部310的凸 辊31供给层叠体6,通过在图7的方向是进行旋转的凸辊31,使形成 层叠体6的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的构成纤维14从层叠体6的一面(上 面)起毛,使构成纤维14的端部从一面(上面)露出。再通过辊35、 36向周面设有凸部340的凸辊34供给一面(上面)起毛的层叠体6, 通过在图7的方向上进行旋转的凸辊34,使形成层叠体6的疏水性纤 维集合体12的构成纤维14从层叠体6的另一面(下面)也起毛,使构成纤维14的端部从另一面(下面)露出。另外,根据亲水性纤维集 合体11的状态或一体化的状态,有时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的构成纤 维13也从一面(上面)或另一面(下面)起毛。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能够使层叠体6的构成纤维14从层叠体6的 表面有效地起毛,得到边缘向内弯曲和皱褶少的层叠体6′的观点来看, 如图7、图8所示,优选使凸辊31的旋转方向向层叠体6的输送方向 x的反方向旋转。在这样向反方向旋转的情况下,优选V3(凸辊31的 周速度)/V2(层叠体6的输送速度)的值为0.3以上20以下,且V3 >V2,优选V3/V2的值为1.1以上,特别优选为1.5以上,15以下, 特别是12以下的情况,因为可以充分的起毛,且缠绕在辊上的纤维也 少,所以特别优选。使其反方向旋转,周速度存在差异,由此起毛量进一步增加。另外,凸辊31不向反方向旋转,而是向相对于层叠体6 的输送方向x为正方向的情况下,优选将层叠体6的输送速度V2和凸 辊31的周速度V3的关系设定为V3/V2的值为1.1以上,进一步优选 为1.5以上,特别优选为2以上,优选为20以下,进一步优选10以下,特别优选8以下。
凸辊34的旋转方向也与凸辊31的旋转方向相同。优选向相对于 层叠体6的输送方向x的反方向旋转。在这样向反方向旋转的情况下, 优选V4(凸辊34的周速度)/V2(层叠体6的输送速度)的值为0.3 以上20以下,且V4>V2,优选V4/V2的值为1.1以上,特别优选1.5以上,15以下、特别是12以下的情况,能够充分地起毛,且缠绕在辊 上的纤维也少,所以优选。使其向反方向旋转,周速度存在差异,由 此起毛量进一步增加。另外,凸辊34不是向反方向旋转,而是向相对 于层叠体6的输送方向x为正方向旋转的情况下,优选将层叠体6的输送速度V2和凸辊34的圆周速度V4的关系设定为V4/V2的值为1.1 以上,进一步优选1.5以上,特别优选2以上,优选20以下,进一步 优选10以下,特别优选8以下。
另外,可以根据辊速度和凸辊的形状任意地控制起毛状态。即, 根据凸辊的状态,适当地变更周速度比。或者,周速度比一定,适当 变更凸辊的形状,由此可以任意地变更起毛状态。所谓起毛状态,表 示起毛根数和起毛高度。
接着,在起毛加工后的层叠体6′的多个部位实施凹凸形状的赋形 加工。详细地说,在凹凸立体赋形加工部20D中,对层叠体6′的多个 部位分别实施凹凸形状的赋形加工,以使被实施了起毛加工的层叠体 6′具有多个凸部2和凹部3。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图9所示,将 实施了起毛加工的层叠体6′,通过辊44、45向凹凸立体赋形加工部20D 具有的钢对钢压花辊43的一对辊41、42间供给,对层叠体6′实施变 形加工。具体地说,通过将由辊44、45输送的层叠体6′在如图9、图 10所示的、一方的辊41具有的多个凸部411与另一方的辊42具有的 多个凹部422之间夹压,进行变形加工,对被实施了起毛加工的层叠 体6′的多个部位分别沿输送方向x和与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y实 施变形加工,得到被实施了变形加工的层叠体6″。被实施了变形加工 的层叠体6″被赋予与由辊41实施的凹凸形状对应的凹凸形状。
在凹凸立体赋形加工部20D,在被实施了起毛加工的层叠体6′保 留由辊41、42产生的凹凸形状,从得到缓冲性优异的层叠体6″的观点 和使得在凹凸形状的凹部也起毛,得到垃圾捕集性优异的层叠体6″的 观点来看,优选以构成层叠体6′的骨架材料即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的 构成纤维的软化点以上的温度实施变形加工,在该构成纤维的融点以 上的温度下进行同样有效。由此,能够将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可靠地 赋形成凹凸形状,且可以稳定地维持凹凸形状。
在凹凸立体赋形加工部20D中,优选以使被实施了起毛加工的层 叠体6′的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纤网12a和12b)捕集粉尘的性能不 降低的条件进行赋形加工。例如,在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纤网12a 和12b)的构成纤维14包含热塑性的合成纤维的情况下,如果以该热 塑性的合成纤维熔融的温度进行变形加工,则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纤 网12a和12b)捕集粉尘的性能降低。因此,作为凹凸立体赋形加工部 20D的条件,从不易导致粉尘捕集性能降低的观点来看,优选在比构 成纤维14的热塑性的合成纤维的融点低的温度下实施变形加工。
之后,对被凹凸赋形的层叠体6″实施接合加工,形成将亲水性纤 维集合体11和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固着的线状接合部15,得到实施 了接合加工的层叠体6″′。详细地说,如图7、图11所示,在固着部20E, 将被凹凸赋形后的层叠体6″输送至超声波珩磨头51与图形辊52之间, 对凹凸赋形的层叠体6″实施接合加工,通过形成于图形辊52的周面的 凸部520(第一凸部520a和第二凸部520b)形成线状接合部15(第一 线状接合部15a和第二线状接合部15b),由线状接合部15(第一线状 接合部15a和第二线状接合部15b)将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和分别配 置于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的两面的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固着使它们 一体化。接合加工与使用一对热辊的热封加工相比,不易在辊上产生 余热,所以不易破坏凹凸赋形的凹凸形状,是有效的。
通过凹凸立体赋形加工部20D实施了变形加工,再通过固着部20E 实施了接合加工而得到的层叠体6″′,因变形加工和接合加工而变为温 度高的状态。若固着后也维持温度高的状态,则通过凹凸形状的赋形 而成为三维形状的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的蓬松性有可能降低。在此, 使层叠体6″′通过冷却部20F进行冷却,使层叠体6″′中的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的凹凸形状的赋形状态固定化,连续地制造清扫用片1。另外, 根据变形加工的条件(例如加热温度低的情况),有时不需要该冷却部 20F,在该情况下,实施了起毛加工后,通过实施接合加工,连续地制 造作为目标的清扫用片1。
另外,所制造的清扫用片1的连续体如图7所示,通常在用辊卷 取时,以卷成卷状的卷状态来保管。通过以这种卷状态被保管,从清 扫用片1的凸部2的表面起毛的纤维容易毁坏。因此,在清扫用片1 中,如图3所示,在自然状态下,从凹部3的表面起毛的构成纤维14(凹部3的起毛的纤维)的看起来的根数比从凸部2的表面起毛的构 成纤维14(凸部2的起毛的纤维)的看起来的根数多。
另外,所制造的清扫用片1的连续体如图7所示,在制品加工、 包装部中实施折叠、累积等制品加工的情况下,从清扫用片1的凸部2 的表面起毛的纤维也容易毁坏。此时,在清扫用片1中,如图3所示, 从凹部3的表面起毛的构成纤维14的看起来的根数也比在自然状态从 凸部2的表面起毛的构成纤维14的看起来的根数多。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清扫用片1的制造方法,以卷状态或产 品状态被保管,清扫用片1的凹凸形状一旦毁坏,在之后使用时,通 过实施例如热风处理,能够使凹凸形状恢复,或可以使在凸部2的表 面毁坏的构成纤维再起毛。
以上制造的清扫用片1,如上所述作为干擦用(干式)的清扫用片 使用,但也可以制成在清扫用片1上,根据用途事先涂上了油剂等的 湿擦用(湿式)的清扫用片使用。作为上述油剂,优选含有矿物油、 合成油、硅油和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以上。作为矿物油使用链烷 烃类碳氢化合物、环烷烃类碳氢化合物、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等。作为 合成油使用烷基苯油、聚烯烃油、聚乙二醇油等。作为硅油使用链状 二甲基聚硅氧烷、环状二甲基聚硅氧烷、甲基氢聚硅氧烷或各种改性 有机硅等。关于表面活性剂,作为阳离子类可举出:具有碳原子数10 以上22以下的烷基或烯基的单长链烷基三甲基铵盐、二长链烷基二甲 基铵盐、单长链烷基二甲基苯铵盐等,作为非离子类,可举出:聚氧 乙烯(6~35摩尔)长链烷基或烯基(伯级或仲级C8~C22)醚、聚氧 乙烯(6~35摩尔)烷基(C8~C18)苯基醚等聚乙二醇醚型、聚氧乙 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或甘油脂肪酸酯、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 烷基糖苷等多元醇型等。涂敷工序在凹凸立体赋形加工部20D的前后 哪里进行都可以。
将清扫用片1用于清扫用片时,如图12所示,安装于具备头部71 和与头部71连结的柄72的清扫器具7的头部71来使用。头部71的 安装面(底面)俯视为长方形状,清扫用片1例如安装为头部71的长 边方向与沿着清扫用片1的构成纤维的取向方向的X方向一致。清扫 用片1在安装好后,按照起毛面朝向头部71的外方(清扫时的被清扫 面的方向)的方式配置于头部71的底面,接着,将沿着清扫用片1的 长边方向的两侧缘部向头部71的上面侧翻折,将翻折的两侧缘部压入 固定在头部71的具有缝隙的挠性的多个片保持部73内来使用。安装 有清扫用片1的清扫器具7在通常的使用状态下,使头部71在其宽度 方向上移动(特别是往复移动)进行清扫。即清扫器具7的清扫方向 为头部71的宽度方向,为清扫用片1的Y方向。安装有清扫用片1的 清扫器具7例如可以用于室内地板、墙壁、顶棚、玻璃、榻榻米、镜 子和家具、家电产品、房屋的外壁、汽车的车身等硬质表面的擦拭清 扫。
安装有清扫用片1的清扫器具7被用于室内地板的擦拭清扫时, 因为形成有固着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和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的线状 接合部15,所以在扫除中不易伸长,不易产生自揩抹器的脱落等麻烦。 特别是,只要在与X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有线状接合部15,则清扫用 片1就不易在Y方向上延伸,更不易产生自抹布的脱落等麻烦。
另外,在将安装有清扫用片1的清扫器具7用于室内地板的擦拭 清扫时,即使在扫除中发现溅水等,也可以通过干擦将水吸收。在此, 清扫用片1如图3、图4所示,因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的构成纤维14 进入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的内侧与构成纤维13交缠而形成,所以容 易使一次吸收的水顺利地转移至内侧的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因此, 不易使一次吸收的水从内侧的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返回以配置于亲水 性纤维集合体11的两面的疏水性的合成纤维为主体的疏水性纤维集合 体12,从而不易返回地板面。
另外,安装有清扫用片1的清扫器具7被用于室内地板的擦拭清 扫时,清扫用片1如图1所示,按照具有多个凸部2和凹部3的方式 三维状地赋形成凹凸形状,构成纤维14不仅从凸部2起毛,而且还从 凹部3的表面起毛,所以可以更高效地捕集头发和绒毛垃圾,并且颗 粒状的垃圾容易被立体地保持在凹部3内,保持于凹部3的颗粒状的 垃圾通过构成纤维14缠绕在一起,颗粒状的垃圾难以脱落,捕集效率 提高。
另外,安装有清扫用片1的清扫器具7被用于室内地板的擦拭清 扫时,因为清扫用片1如图1所示,按照具有多个凸部2和凹部3的 方式三维状地赋形成凹凸形状,所以污物的捕集性能提高,特别是湿 润时的绒毛的保持性能提高。另外,因为清扫用片1三维状地赋形成 凹凸形状,所以安装在清扫器具7上进行清扫时的操作性提高。
本发明不被上述实施方式所限制。
例如,上述清扫用片1如图1所示,在以亲水性纤维为主体的亲 水性纤维集合体11的两面11a、11b,直接配置有以疏水性的合成纤维 为主体的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但从增加强度并抑制伸缩性的观点来 看,也可以在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的至少单面配置网状片,再隔着网 状片配置疏水性纤维集合体12。这种网状片例如为整体形成格子状的 树脂制的网。网状片的线径优选50μm以上,特别优选100μm以上, 优选600μm以下,特别优选400μm以下。线间距离优选2mm以上, 特别优选4mm以上,优选30mm以下,特别优选20mm以下。网状片的热収缩性可有可无。
网状片的构成材料例如可以使用美国专利第5,525,397号说明 书第3栏39~46行记载的材料。特别适于使用各种热塑性树脂。从即 使对清扫用片1施加负荷,也能维持其蓬松性的观点来看,网状片的 构成材料优选具有弹性。具体地说,可以举出:聚烯烃类树脂、聚酯 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丙烯腈类树脂、乙烯基类树脂、亚乙烯基类 树脂等。聚烯烃类树脂可举出: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等。聚酯类 树脂可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 酰胺类树脂可举出尼龙等。乙烯基类树脂可举出聚氯乙烯等。亚乙烯 基类树脂可举出聚偏二氯乙烯等。也可以使用这些各种树脂的改性物 或混合物等。
另外,上述清扫用片1如图1所示,不仅一面1a,而且另一面1b 也被起毛加工,但也可以仅任意一单面被起毛加工。这样,仅单面(仅 一面1a或仅另一面1b)被起毛加工的情况下,只要具备制造装置20 的起毛加工部20C所具备的凸辊31和凸辊34中的任一凸辊即可。
另外,上述清扫用片1如图1所示,按照具有多个凸部2和凹部3 的方式以三维状地被进行凹凸形状的赋形,凸部2和凹部3形成交错 格子状的配置图形,另外,为了使其具有设计性,也可以将凸部2和 凹部3配置成条纹状,或者是在凸部2和凹部3上图案性地附加有花 纹的赋形形状。另外,除在凸部2和凹部3全面实施起毛的情况以外, 也可以在使片表面局部性地起毛后,通过赋形成凹凸形状,在凹凸形 状中局部性地起毛。
另外,在清扫用片1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制造装置20中,如图7 所示,在起毛加工部20C具备在周面设有凸部310、340的凸辊31、 34,但也可以代替凸辊31、34,具备在周面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槽的 一对齿槽辊,也可以是进行了滚纹加工的辊或进行了热喷涂加工的辊、 针布钢丝(card wire)。另外,也可以是将具有摩擦阻力的材料例如橡 胶或砂纸等设置在周面的橡胶辊或砂辊。另外,形成清扫用片1的层 叠体6的叠加部20A、交络部20B、利用起毛加工部20C进行的起毛 加工、凹凸立体赋形加工部20D和利用固着部20E进行的变形加工可 以连续进行,也可以断续地进行。
另外,在清扫用片1的制造方法中,如图7所示,作为亲水性纤 维集合体11,使用从原纤维卷23放出的无纺布状的材料,但也可以使 用纤网状的材料。该情况下,在梳棉机21A、21B之间配设另外的梳 棉机,从该另外的梳棉机连续地放出纤网状的亲水性纤维集合体11即 可。
关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一步公开以下的附注(清扫用片、 清扫用片的制造方法)。
(1)一种清扫用片,其包括:以亲水性纤维为主体的亲水性纤维 集合体和配置于该亲水性纤维集合体的两面的以疏水性的合成纤维为 主体的疏水性纤维集合体,该疏水性纤维集合体的构成纤维彼此交缠, 并且,该疏水性纤维集合体的构成纤维进入上述亲水性纤维集合体的 内侧与上述亲水性纤维集合体的构成纤维交缠,该亲水性纤维集合体 和该疏水性纤维集合体被一体化,
上述清扫用片按照在两面具有多个凸部和多个凹部的方式三维状 地被赋形成凹凸形状,形成于一面的凸部在另一面成为凹部,形成于 另一面的凸部在一面成为凹部,具有固着上述亲水性纤维集合体和上 述疏水性纤维集合体的线状接合部。
(2)上述(1)中记载的清扫用片,其中,具有从多个上述凸部 和上述凹部各自的表面起毛的纤维。
(3)上述(2)中记载的清扫用片,其中,上述起毛的纤维是上 述疏水性纤维集合体的构成纤维、或上述疏水性纤维集合体的构成纤 维和上述亲水性纤维集合体的构成纤维。
(4)上述(2)或(3)中记载的清扫用片,其中,上述凹部的上 述起毛的纤维的根数比上述凸部的上述起毛的纤维的根数多。
(5)上述(2)~(4)中任一项记载的清扫用片,其中,上述凹 部的上述起毛的纤维的高度优选为0.1mm以上,特别优选为0.5mm以 上,并且优选为30mm以下,特别优选为20mm以下。
(6)上述(2)~(5)中任一项记载的清扫用片,其中,上述凹 部的上述起毛的纤维的根数优选为5根以上/10mm宽,特别优选为10 根以上/10mm宽,并且优选为100根以下/10mm宽,特别优选为90根 以下/10mm宽。
(7)上述(2)~(6)中任一项记载的清扫用片,其中,上述凸 部的上述起毛的纤维的高度优选为0.1mm以上,特别优选为0.5mm以 上,并且优选为30mm以下,特别优选为20mm以下。
(8)上述(2)~(7)中任一项记载的清扫用片,其中,上述凸 部的上述起毛的纤维的根数优选为5根以上/10mm宽,特别优选为10 根以上/10mm宽,并且优选为80根以下/10mm宽,特别优选为70根 以下/10mm宽。
(9)上述(1)~(8)中任一项记载的清扫用片,其中,上述线 状接合部与连结以最近的距离d相邻的上述凸部彼此的顶部的假想线 交叉
(10)上述(9)中记载的清扫用片,其中,上述假想线和上述线 状接合部交叉的角度优选为3°以上30°以下。
(11)上述(1)~(10)中任一项记载的清扫用片,其中,俯视 上述清扫用片时的上述凸部的面积优选为1mm2以上,更优选为4mm2以上,并且为100mm2以下,更优选为25mm2以下。
(12)上述(1)~(11)中任一项记载的清扫用片,其中,俯视 上述清扫用片时的上述凹部的面积优选为1mm2以上,更优选为4mm2以上,并且优选为100mm2以下,更优选为25mm2以下。
(13)上述(1)~(12)中任一项记载的清扫用片,其中,上述 线状接合部的接合部宽度优选为0.3mm以上,更优选为0.5mm以上, 并且优选为5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下。
(14)上述(1)~(13)中任一项记载的清扫用片,其中,长边 方向(X方向)上的凸部之间的间隔和凹部之间的间隔分别优选为1mm 以上,更优选为4mm以上,并且优选为20mm以下。
(15)上述(1)~(14)中任一项记载的清扫用片,其中,宽度 方向(Y方向)上的凸部之间的间隔和凹部之间的间隔分别优选为1mm 以上,更优选为4mm以上,并且优选为20mm以下。
(16)上述(1)~(15)中任一项记载的清扫用片,其中,线状 接合部彼此间的间隔优选为10mm以上,更优选为13mm以上,优选 为40mm以下,更优选为30mm以下。
(17)上述(1)~(16)中任一项记载的清扫用片,其中,亲水 性纤维集合体在清扫用片整体中所占的比率优选为30质量%以上,特 别优选为40质量%以上,优选为7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70质量% 以下。
(18)上述(1)~(17)中任一项记载的清扫用片,其中,上述 亲水性纤维集合体的克重比每单面的上述疏水性纤维集合体的克重 高。
(19)上述(1)~(18)中任一项记载的清扫用片,其中,上述 线状接合部为连续线,或者俯视时为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圆形、 十字等多个接合点间歇地相连而作为整体为连续线。
(20)一种清扫用片的制造方法,其为上述(2)记载的清扫用片 的制造方法,其中,
从在上述亲水性纤维集合体的两面层叠有上述疏水性纤维集合体 的层叠体的两面,利用高压水流使该亲水性纤维集合体的上述构成纤 维和该疏水性纤维集合体的上述构成纤维交缠而使它们一体化,对一 体化后的层叠体的两面实施起毛加工,在起毛加工后的层叠体的多个 部位实施凹凸形状的赋形加工,对被凹凸赋形后的层叠体实施接合加 工形成线状接合部,将上述亲水性纤维集合体和上述疏水性纤维集合 体固着而使它们一体化,形成清扫用片。
(21)上述(20)记载的清扫用片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起毛 加工是通过在旋转的周面设有多个凸部的凸辊来进行。
(22)上述(21)记载的清扫用片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凸辊 的旋转方向相对于层叠体的输送方向在反方向旋转。
(23)上述(22)记载的清扫用片的制造方法,其中,优选上述 凸辊的圆周速度V3和层叠体的输送速度V2之比(V3/V2)的值为0.3 以上,更优选为1.1以上,特别优选为1.5以上,优选为20以下,更 优选为15以下,特别优选为12以下,且V3>V2。
(24)上述(20)~(23)中任一项记载的清扫用片的制造方法, 其中,上述凹凸形状的赋形加工利用由一对凹凸辊构成的钢对钢压花 辊来进行。
(25)上述(9)~(19)中任一项记载的清扫用片,其中,上述 清扫用片被赋形为如下图形的凹凸形状:上述凸部按照上述假想线成 为第一方向的方式以等间隔排列有多个,且在与该第一方向正交的第 二方向按照以与上述距离大致相同的距离相邻的方式排列有多个,并 且在被四个上述凸部包围的部分分别配置有凹部。
(26)上述(25)记载的清扫用片,其中,上述线状结合部与上 述第一方向和上述第二方向交叉。
(27)上述(25)~(26)中任一项记载的清扫用片,其中,上 述线状接合部具有相互平行且以规定的间隔形成的多个第一线状接合 部和相互平行且以规定的间隔形成的多个第二线状接合部。
(28)上述(27)记载的清扫用片,其中,上述第一线状接合部、 上述第二线状接合部都与上述第一方向和上述第二方向交叉。
(29)上述(27)~(28)中任一项记载的清扫用片,其中,上 述第一线状接合部和上述第二线状接合部形成的角度为20度以上160 度以下。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的范围不 因该实施例而有任何限制。
(实施例1)
线状接合部15b的交叉角度α为67度(各接合线相对于MD(X方向) 67/2度),第一线状接合部、第二线状接合部的宽度W1为1mm,第一 线状接合部15a彼此间的间隔和第二线状接合部15彼此间的间隔W2 为22mm。在以上的条件下,制作实施例1的清扫用片。所制作的清扫 用片中,连结相邻的凸部2彼此的顶部的第一假想线ILa和第一线状 接合部15a的交叉角度γ为10°,连结相邻的凸部2彼此的顶部的第2 假想线ILb和第二线状接合部15b的交叉角度δ为10°。
(实施例2)
除未使用凸辊31、34实施起毛加工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 制作实施例2的清扫用片。
(实施例3)
仅在水刺无纺布的下面侧配置网状片,在水刺无纺布的上面重叠 纤网,在水刺无纺布的下面隔着网状片重叠纤网后,利用喷射水流进 行交缠使它们一体化,得到层叠体,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 作,制作实施例2的清扫用片。
(实施例4)
使用包含80质量%的亲水性纤维即人造丝纤维和20质量%的由聚 丙烯和聚乙烯形成的芯壳型纤维的水刺无纺布(克重50g/m2)作为骨 架材料,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实施例4的清扫用 片。
(比较例1)
与实施例1同样,以聚酯纤维(1.45dtex纤维长38mm;100%)为 原料,使用通常的梳棉法,得到克重30g/m2的纤网。与实施例1同样, 使用包含100质量%的亲水性纤维即人造丝纤维的水刺无纺布(克重 40g/m2)作为亲水性纤维集合体。与实施例1同样,在水刺无纺布的 上下面重叠纤网后,利用从多个喷嘴喷出的喷射水流进行交缠使它们 一体化,之后干燥,得到具有疏水性纤维集合体的层叠体。这样得到 的层叠体作为比较例1的清扫用片。这样,比较例1的清扫用片与实 施例的清扫用片相比,是未利用线状接合部进行固着而一体化的片。
(比较例2)
将市售的清扫用片(商品名“Quickle Wiper立体吸附干燥片”,花 王(株)制)作为比较例2的清扫用片。
(比较例3)
与实施例1同样,以聚酯纤维(1.45dtex纤维长38mm;100%)为 原料,使用通常的梳棉法,得到克重30g/m2的纤网。不使用亲水性纤 维集合体,与实施例1一样,仅使纤网通过从多个喷嘴喷出的喷射水 流交缠,之后干燥,得到疏水性纤维集合体。将这样得到的纤维集合 体作为比较例3的清扫用片。
(比较例4)
制作实施例1的清扫用片时,将作为亲水性纤维集合体使用的包 含100质量%的亲水性纤维即人造丝纤维的水刺无纺布(克重40g/m2) 作为比较例4的清扫用片。
(性能评价)
对于实施例1~4、比较例1~4的清扫用片,按照下述方法,分别 评价溅水的吸收性、头发捕集性、微细粉尘捕集性、绒毛保持性、片 伸缩性、擦拭阻力。评价环境是室温20℃、湿度60%RH。下述表1表 示它们的评价结果。
(溅水的吸收性能)
在Quickle Wiper(注册商标)(花王(株)制)的头部安装实施例 1~4、比较例1~4的清扫用片。在30cm×90cm的室内地板(松下电 工(株)制木质F)上,滴下0.3ml的离子交换水,用安装于头部的 清扫用片以一定的行程(60cm)单程擦拭1次,之后,测定清扫用片 吸收的离子交换水的质量。通过从擦拭后的清扫用片的总质量减去事 先测定的清扫用片的总质量,而测定清扫用片吸收的离子交换水的质 量。连续对5片实施该操作,测定1.5ml中几ml的离子交换水被吸收。 将被吸收的离子交换水的质量除以1.5,再乘以100,作为水的吸收率 (%)。
溅水的吸收性基于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
A:吸水率为70%以上,吸水性良好。
B:吸水率为50%以上小于70%,吸水性为实用上够充分的水平。
C:吸水率为40%以上小于50%,吸水性稍差,但为能够实用的水 平。
D:吸水率小于40%,吸水性为不可实用的水平。
(头发的捕集性能)
(干地板(Dry地板)的头发捕集性能)
在Quickle Wiper(注册商标)(花王(株)制)的头部安装实施例 1~4、比较例1~4的清扫用片。在30cm×90cm的室内地板(松下电 工(株)制木质F)上撒布10根约10cm的头发,在其上放置安装 有清扫用片的头部,以一定的行程(60cm)往复擦拭1次,测定被清 扫用片捕集的头发的根数。用5片连续实施该操作,测定50根中几根 头发被捕集。用被捕集的头发的数除以50,再乘以100,将该值作为 头发的捕集率(%)。
(头发的捕集性能)
(湿润地板(Wet地板)的头发捕集性能)
在Quickle Wiper(注册商标)(花王(株)制)的头部安装实施例 1~4、比较例1~4的清扫用片。在30cm×90cm的室内地板(松下电 工(株)制木质F)滴下0.3ml的离子交换水,在揩抹器头的大小(约 10cm×25cm)的范围涂开后,在其上撒布10根约10cm的头发,用手指使离子交换水和头发融合。在其上放置安装有清扫用片的头部,以 一定的行程(60cm)往复擦拭5次,测定被清扫用片捕集的头发的根 数。连续5次实施该操作,测定50根中多少根头发被捕集。用被捕集 的头发数除以50,再乘以100,将其值作为头发的捕集率(%)。
在干地板、湿润地板上的片的头发的捕集性基于以下的基准进行 评价。
A:捕集率80%以上,头发捕集性良好。
B:捕集率60%以上小于80%,头发捕集性为实用上够充分的水平。
C:捕集率40%以上小于60%,头发捕集性稍差,但为可实用的水 平。
D:捕集率小于40%,头发捕集性为不可实用的水平。
(微细粉尘的捕集性能)
在Quickle Wiper(注册商标)(花王(株)制)的头部安装实施例 1~4、比较例1~4的清扫用片。在90cm×90cm的室内地板(松下电 工(株)制木质F)的大致整个面,撒布7种试验用粉尘(日本粉体 工业技术协会制、“JIS Z 8901‘试验用粉体和试验用颗粒’中规 定的试验用粉体1的7种”)0.2g(7种的合计重量为0.2g)后,在其 上放置安装有清扫用片的头部,以一定的行程(90cm)擦拭该室内地 板面的整个区域2次,测定附着在清扫用片上的粉尘的质量。附着在 清扫用片的粉尘的质量,通过从擦拭后的清扫用片的总质量减去事先测定的擦拭前的清扫用片的总质量而测定。对于一种清扫用片,用5 片连续实施以上的操作,记录通过5片清扫用片捕集的粉尘的总质量 (捕集总质量)。然后,用该捕集总质量除以1.0(撒布的粉尘的总质 量),再乘以100,将得到的值作为微细粉尘捕集率(%),将该捕集率 基于以下的基准作为微细粉尘捕集性进行评价。
A:捕集率为70%以上,微细粉尘的捕集性良好。
B:捕集率50%以上小于70%,微细粉尘的捕集性为实用上够充分 的水平。
C:捕集率40%以上小于50%,微细粉尘的捕集性稍差,但为可实 用的水平。
D:捕集率小于40%,微细粉尘的捕集性为不可实用的水平。
(样品绒毛的保持性能)
在Quickle Wiper(注册商标)(花王(株)制)的头部安装实施例 1~4、比较例1~4的清扫用片。在清扫用片和室内地板接触的部分(约 10cm×25cm),将裁减并良好地拆解开的棉100%的脱脂棉((株)大和 工厂制)作为样品绒毛(模型绒毛)附着0.05g,放在30cm×90cm的 室内地板(松下电工(株)制木质F)上,以一定的行程(60cm) 往复擦拭60次,使片和样品绒毛缠绕后,在室内地板滴下0.3ml的离 子交换水,利用安装有清扫用片的头部以一定的行程(60cm)往复擦 拭5次,之后,回收脱落于室内地板的样品绒毛,不更换片,反复进行离子交换水的滴下和擦拭共5次后,利用电干燥器使回收的样品绒 毛干燥直至质量稳定,放置在室温20℃、湿度60%环境下后,测定样 品绒毛的质量。保持在清扫用片的样品绒毛的质量,通过减去脱落在 室内地板上的样品绒毛的质量来测定。对于一种清扫用片,用3片连 续实施以上的操作,记录由3片清扫用片保持的绒毛的总质量(保持 总质量)。然后,用该保持总质量除以0.15(撒布的绒毛的总质量), 再乘以100,将得到的值作为样品绒毛的保持率(%),将该保持率基 于以下的基准作为样品绒毛的保持性进行了评价。
A:保持率80%以上,样品绒毛的保持性良好。
B:保持率60%以上小于80%,样品绒毛的保持性为实用上够充分 的水平。
C:保持率40%以上小于60%,样品绒毛的保持性稍差,但为可实 用的水平。
D:保持率小于40%,样品绒毛的保持性为不可实用的水平。
(片伸缩性的评价方法)
在Quickle Wiper(注册商标)(花王(株)制)的头部安装实施例 1~4、比较例1~4的清扫用片。在清扫用片上,在与头部的宽度方向 相同的大小的10cm间的两端,向清扫用片的长边方向画直线。向 30cm×90cm的室内地板(松下电工(株)制木质F)滴下1ml的离 子交换水,用安装在头部的清扫用片以一定的行程(60cm)往复擦拭 20次,之后,取下清扫用片,测定向清扫用片的长边方向所画的直线 间的长度。然后,用该长度除以10(评价前画的直线间的长度),再乘 以100,将得到的值作为片伸缩性(%),基于以下的基准评价该片伸缩性(延展性)。
A:片伸缩性小于10%,擦拭被清扫面时和向清扫器具上安装时, 清扫用片完全不伸展,易于使用。
B:片伸缩性为10%以上小于20%,擦拭被清扫面时和向清扫器具 上安装时,清扫用片几乎不伸展,为在实用上没有问题的水平。
C:片伸缩性为20%以上小于40%,清扫被清扫面时和向清扫器具 上安装时,清扫用片伸展,使用性稍差,但为可实用的水平。
D:片伸缩性为40%以上,擦拭被清扫面时和向清扫器具上安装时, 清扫用片伸展,不适于使用。
(擦拭阻力的评价方法)
(干地板(Dry地板)的擦拭阻力)
将5片样品的静摩擦系数μ的平均值作为擦拭阻力,按以下的基准进 行了评价。
(湿润地板(Wet地板)的擦拭阻力)
将实施例1~4、比较例1~4的清扫用片剪切为直径25mm的圆形 作为样品,准备5片。对于该样品的起毛处理面,在样品滴下0.1ml 的离子交换水,静置10秒钟后,使用新东科学株式会社制的HEIDON 摩擦测定仪Muse TYPE:94i测定静摩擦系数μ。将5片样品的静摩擦系数μ的平均值作为擦拭阻力,按以下的基准进行了评价。
A:上述平均值小于0.40μ,擦拭阻力小,擦拭感觉好。
B:上述平均值为0.40μ以上小于0.60μ,擦拭阻力大,擦拭感觉 稍差,但为可实用的水平。
C:上述平均值为0.60μ以上,擦拭阻力非常大,擦拭感觉差,为 不可实用水平。
(表1)
表中的“SM”意思是钢对钢压花。
从表1所示的结果可明确,实施例1~4的清扫用片,特别是实施 例1、3~4,与比较例1~4的清扫用片相比,是湿润地板(Wet地板) 的头发的捕集性能和样品绒毛的保持性能都高的片。
另外,从表1所示的结果明确,实施例1~4的清扫用片也是干地 板(DRY地板)的头发捕集性能高的片。
另外,从表1所示的结果明确,实施例1~4的清扫用片与比较例 2~3的清扫用片相比,是溅水的吸收性能高的片。若像这样吸收性能 高,则一次吸收的水不易返回地板面。
另外,从表1所示的结果明确,实施例1~4的清扫用片在干地板 (DRY地板)和湿润地板(Wet地板)上的擦拭阻力都较低,是安装 在清扫器具的头部进行清扫时的操作性的评价高的片。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清扫用片在扫除中不易伸长,不易产生从揩抹器脱落等 麻烦。另外,本发明的清扫用片易于使一次吸收的水向内侧的亲水性 纤维集合体顺利地转移,一次吸收的水不易返回地板面。另外,本发 明的清扫用片提高了污垢物的捕集性能和保持性能,并且提高了安装 在清扫器具的头部进行清扫时的操作性。

Claims (27)

1.一种清扫用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亲水性纤维为主体的亲水性纤维集合体和配置于该亲水性纤维集合体的两面的以疏水性的合成纤维为主体的疏水性纤维集合体,该疏水性纤维集合体的构成纤维彼此交缠,并且,该疏水性纤维集合体的构成纤维进入所述亲水性纤维集合体的内侧与所述亲水性纤维集合体的构成纤维交缠,该亲水性纤维集合体和该疏水性纤维集合体被一体化,
所述清扫用片按照在两面具有多个凸部和多个凹部的方式三维状地被赋形成凹凸形状,
形成于一面的凸部在另一面成为凹部,形成于另一面的凸部在一面成为凹部,
所述清扫用片具有从多个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各自的表面起毛的纤维,
具有固着所述亲水性纤维集合体和所述疏水性纤维集合体的线状接合部,
所述凸部的所述起毛的纤维倒伏,所述凹部的所述起毛的纤维维持起毛状态,
所述凹部的所述起毛的纤维的根数比所述凸部的所述起毛的纤维的根数多,
在所述清扫用片的制造方法中,在起毛加工后实施凹凸形状的赋形加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用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的所述起毛的纤维的高度为0.1mm以上30mm以下,该凹部的所述起毛的纤维的根数为5根以上/10mm宽度且100根以下/10mm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用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状接合部与连结以最近的距离相邻的所述凸部彼此的顶部的假想线交叉。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用片,其特征在于:
俯视所述清扫用片时的所述凸部的面积为1mm2以上100mm2以下,所述线状接合部的接合部宽度为0.3mm以上5mm以下。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用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亲水性纤维集合体的克重比每一单面的所述疏水性纤维集合体的克重高。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用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的所述起毛的纤维的高度为0.5mm以上30mm以下。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用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的所述起毛的纤维的根数为5根以上/10mm宽度且80根以下/10mm宽度。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扫用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假想线和所述线状接合部交叉的角度为3°以上30°以下。
9.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用片,其特征在于:
俯视所述清扫用片时的所述凸部的面积为1mm2以上100mm2以下。
10.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用片,其特征在于:
俯视所述清扫用片时的所述凹部的面积为1mm2以上100mm2以下。
11.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用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状接合部的接合部宽度为0.3mm以上5mm以下。
12.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用片,其特征在于:
在作为所述清扫用片的长边方向的X方向上的凸部之间的间隔和凹部之间的间隔分别为1mm以上20mm以下。
13.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用片,其特征在于:
在作为所述清扫用片的宽度方向的Y方向上的凸部之间的间隔和凹部之间的间隔分别为1mm以上20mm以下。
1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用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状接合部彼此之间的间隔为10mm以上30mm以下。
1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用片,其特征在于:
亲水性纤维集合体占清扫用片整体的比率为30质量%以上70质量%以下。
1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扫用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亲水性纤维集合体的克重比每一单面的所述疏水性纤维集合体的克重高。
1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用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状接合部为连续线,或者在俯视时,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圆形、十字多个接合点间歇地相连而作为整体为连续线。
1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扫用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扫用片被赋形为如下图形的凹凸形状:所述凸部按照所述假想线成为第一方向的方式以等间隔排列有多个,且在与该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按照以与所述距离大致相同的距离相邻的方式排列有多个,并且在被四个所述凸部包围的部分分别排列有凹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清扫用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状接合部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清扫用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状接合部包括:相互平行且以规定的间隔形成的多个第一线状接合部;和相互平行且以规定的间隔形成的多个第二线状接合部。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清扫用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状接合部、所述第二线状接合部均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清扫用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状接合部和所述第二线状接合部所成的角度为20度以上160度以下。
23.一种清扫用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扫用片包括:以亲水性纤维为主体的亲水性纤维集合体和配置于该亲水性纤维集合体的两面的以疏水性的合成纤维为主体的疏水性纤维集合体,该疏水性纤维集合体的构成纤维彼此交缠,并且,该疏水性纤维集合体的构成纤维进入所述亲水性纤维集合体的内侧与所述亲水性纤维集合体的构成纤维交缠,该亲水性纤维集合体和该疏水性纤维集合体被一体化,
所述清扫用片按照在两面具有多个凸部和多个凹部的方式三维状地被赋形成凹凸形状,
形成于一面的凸部在另一面成为凹部,形成于另一面的凸部在一面成为凹部,
所述清扫用片具有从多个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各自的表面起毛的纤维,
具有固着所述亲水性纤维集合体和所述疏水性纤维集合体的线状接合部,
所述制造方法为:从在所述亲水性纤维集合体的两面层叠有所述疏水性纤维集合体的层叠体的两面,利用高压水流使该亲水性纤维集合体的所述构成纤维和该疏水性纤维集合体的所述构成纤维交缠而使它们一体化,对一体化后的层叠体的两面实施起毛加工,在起毛加工后的层叠体的多个部位实施凹凸形状的赋形加工,对被凹凸赋形后的层叠体实施接合加工形成线状接合部,将所述亲水性纤维集合体和所述疏水性纤维集合体固着而使它们一体化,形成清扫用片。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清扫用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起毛加工利用在旋转的周面设置有多个凸部的凸辊来进行。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清扫用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辊的旋转方向相对于层叠体的输送方向在反方向旋转。
26.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清扫用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辊的圆周速度V3和层叠体的输送速度V2满足V3>V2。
27.如权利要求23~25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用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凸形状的赋形加工利用由一对凹凸辊构成的钢对钢压花辊来进行。
CN201380028026.0A 2012-05-28 2013-03-26 清扫用片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497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21126 2012-05-28
JP2012121126 2012-05-28
JP2013-044247 2013-03-06
JP2013044247A JP6253238B2 (ja) 2012-05-28 2013-03-06 清掃用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CT/JP2013/058763 WO2013179747A1 (ja) 2012-05-28 2013-03-26 清掃用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9703A CN104349703A (zh) 2015-02-11
CN104349703B true CN104349703B (zh) 2018-02-13

Family

ID=49672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802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49703B (zh) 2012-05-28 2013-03-26 清扫用片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327745A1 (zh)
JP (1) JP6253238B2 (zh)
CN (1) CN104349703B (zh)
MY (1) MY175495A (zh)
RU (1) RU2608283C2 (zh)
SG (1) SG11201405612QA (zh)
TW (1) TWI539051B (zh)
WO (1) WO20131797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4355B (zh) * 2014-04-08 2018-12-21 易希提卫生与保健公司 用于制造可冲走的水刺的润湿的擦拭物或卫生纸巾的方法
CN106998986B (zh) * 2014-12-22 2019-07-05 花王株式会社 清扫用片材
US9901959B2 (en) * 2015-01-28 2018-02-27 John T. Kucala System and tools for removing strongly adhered foreign matter from a work surface
TWI614381B (zh) * 2015-05-29 2018-02-11 Oji Holdings Corp 含金屬氧化物及/或金屬氫氧化物之片材
JP6280099B2 (ja) * 2015-12-24 2018-02-14 花王株式会社 湿式清掃用シート
JP6960719B2 (ja) * 2016-03-04 2021-11-0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ウェットワイプス用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431647B2 (ja) * 2016-10-31 2018-11-28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清掃用ウェットシートおよび清掃用ウェット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US11559183B2 (en) 2016-10-31 2023-01-24 Daio Paper Corporation Wet sheet for cleaning
US10363727B1 (en) * 2017-07-10 2019-07-30 James M. Woods Thermally-bonded multilayer pads formed from wide webs
JP6917242B2 (ja) * 2017-08-09 2021-08-11 花王株式会社 ワイピング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065605B2 (ja) * 2017-12-28 2022-05-1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繊維不織布シート
KR102481089B1 (ko) * 2017-12-28 2022-12-26 유니 참 코포레이션 섬유 부직포 시트
USD899019S1 (en) * 2018-09-21 2020-10-13 Lin'an Thumb Cleaning Products Co., Ltd Mop cloth
USD876740S1 (en) * 2018-09-21 2020-02-25 Lin'an Thumb Cleaning Products Co., Ltd Mop cloth
USD882897S1 (en) * 2018-09-21 2020-04-28 Lin'an Thumb Cleaning Products Co., Ltd Mop cloth
USD871003S1 (en) * 2018-09-21 2019-12-24 Lin'an Thumb Cleaning Products Co., Ltd Mop cloth
USD874773S1 (en) * 2018-09-21 2020-02-04 Lin'an Thumb Cleaning Products Co., Ltd. Mop cloth
USD901116S1 (en) * 2018-09-21 2020-11-03 Lin'an Thumb Cleaning Poducts Co., Ltd Mop cloth
JP6585259B1 (ja) * 2018-09-28 2019-10-02 金星製紙株式会社 エアレイド不織布及びその製法
CN110983618B (zh) * 2019-12-13 2022-01-18 苏州多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轻质结构的柔性防滑非织造材料
CN114717749A (zh) * 2022-04-19 2022-07-08 东华大学 含有毛刷结构微/纳米纤维的水刺非织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18610A (en) * 1994-08-29 1997-04-08 Uni-Charm Corporation Nonwoven fabric wiper and method for making it
CN1769560A (zh) * 2004-07-09 2006-05-10 强生有限公司 包含至少一种吸收片的化妆品、个人护理和/或清洁产品
CN101010017A (zh) * 2004-08-11 2007-08-01 大和纺织株式会社 化妆品浸渗用皮肤被覆片材及其制造方法、及使用其的面膜
CN100488436C (zh) * 2004-04-01 2009-05-20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擦拭布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89730B2 (ja) * 1991-04-09 1999-05-10 花王株式会社 掃除用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RU2153839C1 (ru) * 1999-09-08 2000-08-1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нетканых материалов" Обтирочная салфетка
US20030044569A1 (en) * 2001-06-25 2003-03-06 The Proctor & Gamble Company Disposable cleaning sheet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protrusions for removing debris from surfaces
JP2005074133A (ja) * 2003-09-03 2005-03-24 Daio Paper Corp 清掃用シート
JP4338578B2 (ja) * 2004-04-28 2009-10-07 花王株式会社 嵩高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FR2912427B1 (fr) * 2007-02-14 2009-12-11 Soprema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e armature de renfort et d'une membrane d'etancheite comprenant une telle armature et produits obtenus.
ES2393127T3 (es) * 2007-09-03 2012-12-18 Sca Hygiene Products Ab Laminado que tiene propiedades limpiadoras mejoradas y método para producir el laminado
JP2010017418A (ja) * 2008-07-11 2010-01-28 Asahi Kasei Home Products Kk 不織布ワイパー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18610A (en) * 1994-08-29 1997-04-08 Uni-Charm Corporation Nonwoven fabric wiper and method for making it
CN100488436C (zh) * 2004-04-01 2009-05-20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擦拭布及其制造方法
CN1769560A (zh) * 2004-07-09 2006-05-10 强生有限公司 包含至少一种吸收片的化妆品、个人护理和/或清洁产品
CN101010017A (zh) * 2004-08-11 2007-08-01 大和纺织株式会社 化妆品浸渗用皮肤被覆片材及其制造方法、及使用其的面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39051B (zh) 2016-06-21
US20150327745A1 (en) 2015-11-19
WO2013179747A1 (ja) 2013-12-05
TW201350637A (zh) 2013-12-16
RU2014152976A (ru) 2016-07-20
JP2014004328A (ja) 2014-01-16
JP6253238B2 (ja) 2017-12-27
CN104349703A (zh) 2015-02-11
SG11201405612QA (en) 2014-10-30
MY175495A (en) 2020-06-30
RU2608283C2 (ru) 2017-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49703B (zh) 清扫用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3582727B (zh) 复合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2006812B (zh) 清扫用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EP0959164A1 (en) Wiping sheet of raised non-woven fabric and production thereof
JP5007219B2 (ja) 清掃用シート
CN205018989U (zh) 擦拭片用无纺布基片
CN204971137U (zh) 擦拭片用无纺布基片
TWI473591B (zh) Nonwoven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wiping material
JP5843494B2 (ja) 複合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20133118A1 (en) Cleaning article with differential pitch tow tufts
JP5421765B2 (ja) 清掃シート
JPH05192285A (ja) 清掃用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3773114B1 (en) Cleaning article with differential sized tow tufts
JP7030542B2 (ja) ワイピングシート
US20190075995A1 (en) Method of making a tufted laminated cleaning article
JP5937306B2 (ja) 清掃用シート
JP2010162343A (ja) 清掃シート
US20190075994A1 (en) Cleaning article with irregularly spaced tow tufts
JP2018104852A (ja) 機能シート及びその機能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EP3891327B1 (en) Microfiber-containing nonwoven fabrics
WO2019239921A1 (ja) ワイピングシート
JP2004313559A (ja) 清掃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