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43497A - 引擎的润滑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引擎的润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43497A
CN104343497A CN201410356109.9A CN201410356109A CN104343497A CN 104343497 A CN104343497 A CN 104343497A CN 201410356109 A CN201410356109 A CN 201410356109A CN 104343497 A CN104343497 A CN 1043434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engine
inner cover
air
separa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5610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43497B (zh
Inventor
岩田惠一
奥井洋志
坂本进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shin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shi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shin Ltd filed Critical Koshin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343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34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434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34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01M13/04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air before leaving crankcase, e.g. removing oi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擎的润滑装置,仅需简单的构成即能可靠地将包含油雾的空气分离成油和空气。具备承油盘(73)、油室(21)、从承油盘(73)引导雾化的油进入油室(21)的通路(41)、及关闭油室(21)的顶罩(22),使用油润滑的引擎的润滑装置中,顶罩(22)包含:具有吸引油室(21)内雾化的油的开口的内罩(23)、将所述内罩(23)开口所吸引的雾化的油分离成油和空气的分离构件(39)、以及形成了油回流流路以及空气吸引流路的外罩(30),所述油回流流路在与内罩间使分离构件(39)所分离的油回流至油室(21)、所述空气吸引流路使引擎吸引分离构件(39)所分离的空气。

Description

引擎的润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于割草机等的引擎的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引擎的润滑装置,除了于汽缸体的头部设置的气门室,更在另外设置的通气室,将包含进行进气阀和排气阀的润滑的油雾的空气分离为油和空气。
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引擎的润滑装置,除了具有将包含对阀驱动部的各组件进行了润滑的油雾的空气分离为油和空气的阀室,还于设置在空气清净器的通气室进一步分离油和空气。
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引擎的润滑装置,系于气门室使油雾分离为油和空气,油通过回流通路被回收于储油室,并且空气是通过通气管释放于空气清净器内。
然而,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润滑装置中,由于其气门室和通气室为分别设置,因此存在构成较复杂制造成本增大的问题。此外,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润滑装置中,其气门室中的油和空气的分离并不充分,存在空气油雾混入释放到净化器内的空气中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27059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20564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2444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先前技术的问题而创作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引擎的润滑装置,仅需简单的构成即能可靠地将包含油雾的空气分离成油和空气。
技术方案
为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引擎的润滑装置,具备
储存油的承油盘、
于缸盖上方形成的油室、
从所述承油盘引导雾化的油进入所述油室的连通路、以及
关闭所述油室的顶罩,
所述引擎的润滑装置利用油进行润滑,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罩包含:
具有吸引所述油室内雾化的油的开口的内罩;
分离由所述内罩开口所吸引的雾化油的分离构件;以及
形成了油回流流路以及空气吸引流路的外罩,所述油回流流路在与所述内罩间使所述分离构件所分离的油回流至所述油室,所述空气吸引流路使引擎吸引所述分离构件所分离的空气。
在关闭油室的顶罩上设置分离构件,此分离构件使被雾化的油分离为油和空气。由此,利用简单的构成即能可靠地将被雾化的油分离为油和空气。
所述内罩,具有从所述开口向所述油室内垂下,使雾化的油从所述油室通过的窜气通道。
从而,能通过窜气通道,可靠地吸起滞留于油室的雾化油。
所述油回流流路由在所述内罩的侧壁形成回流沟构成为佳。
从而,能通过回流沟,将分离构件所分离的油可靠地带回油室。
所述分离构件以配设于所述内罩及所述外罩之间为佳。
由此,能将分离构件可靠地夹入内罩和外罩之间。
所述分离构件以配设如覆盖所述窜气通路的上端开口为佳。
由此,被窜气通路所吸引的雾化油能可靠地通过分离构件,分离为油和空气。
所述分离构件是以金属制网构成的除沫器为佳。
分离构件由简单的材料构成,能减少制造成本。
在所述外罩的内表面,具有朝向所述内罩突出并固定所述分离构件的肋条为佳。
从而,能由肋条将分离构件可靠地固定于内罩和外罩之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仅需简单的构成即能可靠地将雾化油分离为油和空气。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关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引擎中,雾化油流经引擎内部的路径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关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引擎中,从油室流出的油流经引擎内部的路径的概略图。
图3是本发明的顶罩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由下方所视图3顶罩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由其他方向所视图3顶罩的分解立体图。
图6的(A)是表示油流动于顶罩内部的路径的概略剖面图,(B)是表示外罩的弯曲部和内罩之间产生的间隙的图6(A)的B-B线剖面图。
图7是表示第2连通路的汽缸体的剖面图。
图8是汽缸体的下方立体图。
图9是表示第3连通路的汽缸体的剖面图。
图10是曲柄室的上方立体图。
图11是曲柄室的下方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中的引擎1,如图1所示,具备汽缸体11、位于汽缸体11上部的气缸头15、位于汽缸体11下部的曲柄收容部45、及位于汽缸体11侧面的凸轮轴齿轮箱78。
汽缸体11内的缸径12收容活塞13成可往返移动。活塞13的往返运动通过连杆14转换为曲柄收容部45内的曲轴61的旋转运动。
一并参照图2,在气缸头15配设有可于上下方向往返移动的吸气阀16和排气阀17。配设有吸气阀16的通路,使空气从外部进入引擎1内,与进行净化的空气清净装置18连通。配设有排气阀17的通路连通于将引擎1内的燃烧空气排出于外部的消音器19。
如图3所示,汽缸体11的上部,设有凹状的油室21。油室21是由二层的顶罩22关闭。顶罩22具有内罩23、外罩30、以及配置在内罩23与外罩30之间的分离构件39。
内罩23为树脂制,如图4所示,为下端开口的箱形状。内罩23具有窜气通道24、回流沟25(参照图5)、以及凹陷部27。
窜气通道24是吸引滞留于油室21内雾状的油,将其引导至分离构件39。窜气通道24由顶壁的开口23a垂下,延伸至内罩23内部。当顶罩22关闭油室21时,窜气通道24将油室21及内罩23所封闭的空间、内罩23及外罩30所封闭的空间连通。
回流沟25使分离构件39所分离的油回流至油室21。回流沟25于内罩23的侧壁的外面从侧壁的上端跨其下端地形成。回流沟25延伸至突出到内罩23侧壁的下端向下方的突出部28的下端。在回流沟25的上端形成有设置在内罩23的顶壁的一对第一肋26。这些第一肋26、回流沟25、以及突出部28构成油回流流路。
凹陷部27构成由分离构件39所分离的空气的吸气路径的一部分。凹陷部27是形成在与设有回流沟25的侧壁相对的侧壁外面的凹陷。此外,凹陷部27在外罩30装设于内罩23的状态,设置在与后述的通气通路23对应的位置。
如图4所示,外罩30为金属制,下端开口,内尺寸较内罩23大的箱形状。外罩30具有设置在顶壁内表面的第2肋31及第3肋33、以及设置在侧壁的通气通路35。
第2肋31及第3肋33与设有通气通路35的侧壁平行延伸,隔着预定的间隔而形成。第2肋31及第3肋33成线状从与设有通气通路35的侧壁正交的一方侧壁延伸至另一方侧壁。第2肋31与第3肋33之间,配设有分离构件39。因此,能够以第2肋31及第3肋33可靠地将分离构件39固定在内罩23和外罩30之间。当外罩30装设于内罩23时,第2肋31及第3肋33的底面与内罩的上面抵接。
第2肋31在中间形成有缺口部32。当将外罩30通过分离构件39装设于内罩23时,由于缺口部32与内罩23的第1肋26的端部一致,因此能通过第1肋26和缺口部32使分离构件39与回沟25之间连通。
第3肋33设置在第2肋31与通气通路35之间,两端形成有弯曲部34。当外罩30通过分离构件39装设于内罩23时,弯曲部34和内罩23之间会产生间隙38(参照图6(B)),通过此间隙38连通分离构件39与凹陷部27之间。
通气通路35是设置在与第3肋33对置的侧壁,以水平方向向外延伸。以与通气通路35的内侧端部对置的方式,在外罩30的内部形成有从外罩30的顶壁内表面垂下的第4肋36。此外,通气通路35与空气清净器18所连通的通气管37(参照图2)连接。由此,当外罩30装设于内罩23时,通气通路35将凹陷部27及空气清净器18连通。所述通气通路35、通气管37、以及空气清净器18构成空气吸引流路。
分离构件39为不锈钢制的丝网构成的除沫器,能捕捉包含于雾状的油中的雾沫,分离为油和空气。如此,通过由简单的材料构成分离构件39,能够削减制造成本。
在由上述构成的顶罩22所关闭的油室21与凸轮轴齿轮箱78之间,在汽缸体11设有第一连通路41(参照图1)。第1连通路41,上端通过开口41a与油室21连通,下端通过开口41b与凸轮轴齿轮箱78连通。如图7所示,在油室21和曲柄收容部45之间,在汽缸体11设有第2连通路42。第2连通路42,上端通过开口42a与油室21连通,下端通过开口42b与曲柄收容部45连通。开口42a由从油室21的底面向下方倾斜而与第2连通路42相连的倾斜面43以及从油室21的底面朝着垂直下方延伸的垂直沟44所构成。
曲柄收容部45由形成在汽缸体11下端部的轴承箱46(参照图8)及与轴承箱46结合的曲柄室53(参照图10)构成。在曲柄室53的下侧,装设有蓄油的承油盘73。
在轴承箱46形成有与凸轮轴齿轮箱78的下部连通,并使与曲柄轴61咬合的凸轮轴齿轮79的一部分露出的露出孔47。
轴承箱46的下端和曲柄室53的上端形成有分支沟48。分支沟48的长尺寸方向中央部与第2连通路42的下端连通。分支沟48的一端与轴承箱46的第3连通路51连通,另一端与曲柄室53的油流入孔54连通。如图9所示,第3连通路51设置在轴承箱46,上端与汽缸体11的缸径12的侧面连通,下端与分支沟48连通。
如图10所示,油流入孔54设于曲柄室53,连通分支沟48与承油盘73。如图11所示,油流入孔54形成在从分支沟48向下方延伸的圆筒55的内部。
此外,在轴承箱46的下端和曲柄室53的上端,形成有剖面半圆形状的轴承沟58和直径不同的多个半圆形状沟59、59,轴承沟58可旋转地轴向支撑曲柄轴61。如图1所示,在曲柄轴61的内部,形成有一端与设置在半圆形状沟59的后述油流出孔64连通,另一端与设置在曲柄室53的后述雾化油流入孔68连通的送油通路62。
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曲柄室53形成有油流出孔64、雾化油流入孔68、以及雾化油流出孔69。
油流出孔64将承油盘73所存留的油吸上,引导至曲柄轴61的送油通路62。油流出孔64是设置于轴承沟58的底部,在垂直方向上贯通曲柄室53的平面显示为圆形的孔。在油流出孔64的前端连接有可将承油盘73所存留的油吸上的导管66(参照图1)。
雾化油流入孔68是用于从曲柄轴61的送油通路62排出并被雾化了的油流入承油盘73内部的孔。雾化油流入孔68是形成于半圆形状沟59底部的开口,连通半圆形状沟59和承油盘73的内部。
雾化油流出孔69是用于流动于承油盘73内部的雾化油从承油盘73流出的孔。雾化油流出孔69形成在从半圆形状沟59的底部向下方延伸的中空四角柱65的内部,上端通过半圆形状沟59连通至露出孔47,下端与承油盘73的后述流动路75连通。
如图1所示,承油盘73为上端开口的箱形状,在其内部储存油。在承油盘73的上部配设有分隔构件74。在承油盘73装设于曲柄室53的状态下,在曲柄室53和分隔构件74之间,形成有雾化油在承油盘73的内部上侧流动的流动路75。此流动路75的一端与雾化油流入孔68连通,另一端与雾化油流出孔69连通。
凸轮轴齿轮箱78,下部是通过露出孔47与承油盘73连通,并且上部通过第1通路41与油室21连通。在凸轮轴齿轮箱78内可旋转地收容凸轮轴齿轮79。通过此凸轮轴齿轮79旋转,通过与凸轮轴齿轮79连结的凸轮挺杆(未图示)使吸气阀16和排气阀17工作。当吸气阀16工作时,将从空气清净装置18取入的空气送进缸径12内。当排气阀17工作时,燃烧空气从缸径12内流出,由消音器19排出。
所述活塞13和曲柄轴61利用在引擎1内部流动的油润滑。油通过包含设置在汽缸体11的多个连通路41、42、51的润滑装置,流动于引擎1内部。
如图1所示,储存在承油盘73的油,通过导管66,被吸上至油流出孔64的上方。从油流出孔64的上端流入曲柄轴61的送油通路62的油,在从排出孔63排出时,因旋转的曲柄轴61的离心力形成雾状。雾化的油从排出孔63向下方移动,而从雾化油流入孔68流入承油盘73的内部,沿着分隔构件74移动。然后,被雾化的油,在雾化油流出孔69向上方移动,通过露出孔47流入到凸轮轴齿轮箱78内。之后,雾化油在凸轮轴齿轮箱78内向上方移动,通过第1连通路41流入到油室21内滞留。
如图6(A)所示,油室21内的雾化油,因空气清净装置18内的负压被吸上至内罩23的窜气通路24,通过分离构件39,由此,分离为油和空气。这样,将分离构件39设置在盖闭油室21的顶罩22,该分离构件39将雾化油分离为油和空气。从而,能由简单的构成可靠地将雾化油分离为油和空气。此外,由于分离构件39配设为覆盖窜气通路24的上端开口,因此通过窜气通路24的雾化油可靠地通过分离构件39,分离成油和空气。
由分离构件39分离出的空气通过第3肋33的弯曲部34和内罩23的表面的间隙38从分离构件39流出。然后,空气于内罩23与外罩30之间向如图6(A)中的箭头A方向流动,通过第4肋36到达通气通路35。之后,空气从通气通路35通过通气管37移动至空气清净装置18,于空气清净器18内释放。
另一方面,由分离构件39所分离的油,经由第2肋31的缺口部32从分离构件39流出,然后,油在内罩23和外罩30之间向图6(A)中箭头C的方向移动。之后,油流入回流沟25与外罩30之间,沿着回流沟25移动至油室21内滞留。进而,如图2所示,油于第2连通路42内向下方移动到达分支沟48,分成供给缸径12内部的油和回流至承油盘73的油。
供给缸径12内部的油,从分支构48经由汽缸体11的第3连通路51移动至缸径12的内部,润滑活塞13等的各组件。之后,油经由雾化油流入孔68回流至承油盘73。直接从分支沟48回流至承油盘73的油是经由曲柄室53的油流入孔54回流的。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能进行各种变形。
对于内罩和外罩,只要是从油室21将雾化油吸上,分离成油和空气后,返回油室21即可,其形状并无特别限定。所述实施方式中虽是于内罩23设置油回流流路,但并非特别限定于此,也可设置于外罩30。此外,分离构件39只要是分离油和空气即可,其形状和材料并非特别限定。
附图标记说明
1:引擎;11:汽缸体;12:缸径;13:活塞;14:连杆;15:气缸头;16:吸气阀;17:排气阀;18:空气清净装置(空气吸引流路);19:消音器;21:油室;22:顶罩;23:内罩;23a:开口;24:窜气通路;25:回流沟(油回流流路);26:第1肋(Rib)(油回流流路);27:凹陷部;28:突出部(油回流流路);30:外罩;31:第2肋;32:缺口部;33:第3肋;34:弯曲部;35:通气通路(空气吸引流路);36:第4肋;37:通气管(空气吸引流路);38:间隙;39:分离构件;41:第1连通路;42:第2连通路;42a:开口;42b:开口;43:倾斜面;44:垂直沟;45曲柄收容部;46:轴承箱;47:露出孔;48:分支沟;61:曲柄轴;62:送油通路;63:排出孔;64:油流出孔;65:中空四角柱;66:导管;68:雾化油流入孔;73:承油盘;74::分隔构件;75:流动路;78:凸轮轴齿轮箱;79:凸轮轴齿轮。

Claims (7)

1.一种引擎的润滑装置,具备:
储存油的承油盘、
形成于缸盖上方的油室、
从所述承油盘引导雾化的油进入所述油室的连通路、以及
将所述油室关闭的顶罩,
所述引擎的润滑装置利用油进行润滑,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罩包含:
具有吸引所述油室内雾化的油的开口的内罩;
将从所述内罩开口所吸引的雾化油分离成油和空气的分离构件;以及
形成了油回流流路以及空气吸引流路的外罩,所述油回流流路在与所述内罩间使所述分离构件所分离的油回流至所述油室,所述空气吸引流路使引擎吸引所述分离构件所分离的空气。
2.如权利要求1的引擎的润滑装置,其中,所述内罩具有从所述开口向所述油室内垂下并能使所述油室所雾化的油通过的窜气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或2的引擎的润滑装置,其中,所述油回流流路由形成在所述内罩的侧壁的回流沟构成。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引擎的润滑装置,其中,所述分离构件配设于所述内罩及所述外罩之间。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的引擎的润滑装置,其中,所述分离构件配设成覆盖所述窜气通路的上端开口。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的引擎的润滑装置,其中,所述分离构件是由金属制网构成的除沫器。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的引擎的润滑装置,其中,在所述外罩的内表面,具有朝向所述内罩突出并固定所述分离构件的肋。
CN201410356109.9A 2013-07-24 2014-07-24 引擎的润滑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434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53679A JP5689930B2 (ja) 2013-07-24 2013-07-24 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JP2013-153679 2013-07-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3497A true CN104343497A (zh) 2015-02-11
CN104343497B CN104343497B (zh) 2017-04-12

Family

ID=52490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5610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43497B (zh) 2013-07-24 2014-07-24 引擎的润滑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689930B2 (zh)
CN (1) CN104343497B (zh)
TW (1) TWI52795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1935A (zh) * 2018-03-28 2018-07-20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油气分离器壳体及柴油车
CN108474277A (zh) * 2015-11-13 2018-08-31 布里格斯斯特拉顿公司 具有干式油底壳润滑系统的小型空气冷却发动机组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88020A (ja) * 1997-04-18 1998-10-27 Fuji Robin Ind Ltd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TW401480B (en) * 1998-06-03 2000-08-11 Fuji Robin Kk Lubricating device for four-cycle engine
CN1607320A (zh) * 2003-10-15 2005-04-20 马勒-特耐株式会社 缸盖的分油器
CN101956590A (zh) * 2010-10-31 2011-01-26 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气缸盖罩油气分离结构
CN103161601A (zh) * 2011-12-15 2013-06-19 株式会社马勒滤清系统 内燃发动机的顶盖罩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8645U (ja) * 1992-07-31 1994-03-11 太平洋工業株式会社 二重構造のシリンダーヘッドカバー
JPH06173629A (ja) * 1992-12-04 1994-06-21 Toyoda Spinning & Weaving Co Ltd ブローバイガス用オイル分離装置
JP2009156087A (ja) * 2007-12-25 2009-07-16 Toyota Boshoku Corp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ミスト分離装置
JP5186066B2 (ja) * 2010-03-01 2013-04-17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気液混合ガスの気液分離装置
JP2011231686A (ja) * 2010-04-27 2011-11-17 Yanmar Co Ltd エンジンのブリーザ装置
JP5482514B2 (ja) * 2010-06-30 2014-05-07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オイルセパレー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88020A (ja) * 1997-04-18 1998-10-27 Fuji Robin Ind Ltd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TW401480B (en) * 1998-06-03 2000-08-11 Fuji Robin Kk Lubricating device for four-cycle engine
CN1607320A (zh) * 2003-10-15 2005-04-20 马勒-特耐株式会社 缸盖的分油器
CN101956590A (zh) * 2010-10-31 2011-01-26 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气缸盖罩油气分离结构
CN103161601A (zh) * 2011-12-15 2013-06-19 株式会社马勒滤清系统 内燃发动机的顶盖罩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74277A (zh) * 2015-11-13 2018-08-31 布里格斯斯特拉顿公司 具有干式油底壳润滑系统的小型空气冷却发动机组件
CN108301935A (zh) * 2018-03-28 2018-07-20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油气分离器壳体及柴油车
CN108301935B (zh) * 2018-03-28 2024-02-20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油气分离器壳体及柴油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0348A (zh) 2015-03-16
JP2015025371A (ja) 2015-02-05
TWI527958B (zh) 2016-04-01
CN104343497B (zh) 2017-04-12
JP5689930B2 (ja) 201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136065A1 (en) Lubrication system for four-stroke engine
US7987832B2 (en) Lubrication system for an engine
JP2000045749A (ja) ブローバイガスにおけるオイルの分離装置
CN102032016A (zh) 便携式四冲程发动机的润滑装置
CN104033205B (zh) 手持式四冲程发动机的润滑系统
JP5667366B2 (ja) 内燃機関のクランクケース構造
CN100406693C (zh) 活塞环窜气的分油器装置
US7219629B2 (en) Breathing system in combustion engine
US9719460B2 (en) Engine oil pan
JP6241390B2 (ja) 内燃機関
CN104343497A (zh) 引擎的润滑装置
JP5414477B2 (ja)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JP4346072B2 (ja) ロッカーカバー装置
JP6702037B2 (ja) オイルセパレータ
CA2467489A1 (en) Breather apparatus of crankcase
US6672294B1 (en) Rocker box oil separation vent system
EP2592243A1 (en) Lubrication apparatus for four-stroke engine
JP2003120250A (ja) ブリーザ装置
JP2003227324A (ja) 振動機用エンジンの気液分離装置
JP5654645B1 (ja) 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US9797338B2 (en) Engine with rocker chamber
CN106150588A (zh) 内燃机的气门传动润滑装置
CN204961078U (zh) 一种小型风冷四冲程汽油机
JP4597437B2 (ja) 4サイクル内燃機関
JPS6117204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2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