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40730A - 透明板清扫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透明板清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40730A
CN104340730A CN201410371557.6A CN201410371557A CN104340730A CN 104340730 A CN104340730 A CN 104340730A CN 201410371557 A CN201410371557 A CN 201410371557A CN 104340730 A CN104340730 A CN 1043407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arent panel
arm
handover region
maintaining part
cle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715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40730B (zh
Inventor
萩原靖久
蛭子胜也
青山博司
林田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lly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ally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llys Corp filed Critical Hally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340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07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407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07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 Exposure Of Semiconductors, Excluding Electron Or Ion Beam Expos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且可靠地清扫透明板的两面的透明板清扫系统。本发明的透明板清扫系统包括:清扫透明板的第一面的第一清洁装置、清扫透明板的第二面的第二清洁装置、以及将透明板从第一清洁装置输送至第二清洁装置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在输送中翻转透明板。输送装置优选具有与透明板的第二面接触并保持透明板的保持部。第一清洁装置具有将透明板从第一清扫区域运送至第一交接区域的第一运送部,第二清洁装置具有将透明板从第二交接区域运送至第二清扫区域的第二运送部,保持部在第一交接区域吸附透明板的第二面,输送装置优选还具有旋转的旋转部,使得将保持部从第一交接区域移动至第二交接区域侧的同时使透明板翻转。

Description

透明板清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明板清扫系统。
背景技术
在使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等的玻璃这样的透明板的正反面形成有光学覆膜等。由于存在透明板弄脏时不能适当形成电路、光学覆膜的情况,因此,需要清扫透明板的系统。
一种把持透明板的两端并通过刷子清扫透明板的两面的装置得到了提议(日本特开平8-89910号公报)。但是,通过这种构成,无法清扫把持的透明板两端。另外,在把持透明板的两端的构成中,难以应对多种尺寸的透明板。
此外,也提议了一种将透明板载置于铺在传送带上的干净的布上并通过洒有酒精的无尘布擦拭透明板整个上表面的污垢的清扫装置(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02698988号)。然而,通过这种构成,只能清扫透明板的单面,因此,需要进行将清扫过单面的透明板翻转再供给相同清扫装置的作业。此外,当由人进行这样的作业时,具有人在此时污染先前清扫过的面的危险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899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02698988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且可靠地清扫透明板的两面的透明板清扫系统。
[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发明是一种透明板清扫系统,包括:清扫透明板的第一面的第一清洁装置、清扫所述透明板的第二面的第二清洁装置、以及将所述透明板从所述第一清洁装置输送至所述第二清洁装置的输送装置,其中,所述输送装置在输送过程中翻转所述透明板。
根据该透明板清扫系统,在翻转由第一清洁装置清扫过整个第一面的透明板的同时将其输送至第二清洁装置。在该透明板清扫系统中,由于在第二清洁装置清扫透明板时没有把持透明板的端部的必要,因此,第二清洁装置能够清扫透明板的整个第二面。该透明板清扫系统无需人的介入即可在短时间完全地清扫透明板的两面。
在该透明板清扫系统中,优选所述输送装置具有与所述透明板的所述第二面接触并保持所述透明板的保持部。通过该构成,输送装置不与由第一清洁装置清扫过的透明板的第一面接触地将第一面保持并将其输送至第二清洁装置,因此,透明板的清扫过的面被污染的可能性小。
在该透明板清扫系统中,优选所述第一清洁装置具有将所述透明板从第一清扫区域运送至第一交接区域的第一运送部,所述第二清洁装置具有将所述透明板从第二交接区域运送至第二清扫区域的第二运送部,所述保持部在所述第一交接区域吸附所述透明板的所述第二面,所述输送装置还具有旋转部,所述旋转部以规定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以便使所述保持部从所述第一交接区域移动至所述第二交接区域侧的同时将所述透明板翻转。通过该构成,由于保持部吸附透明板,因此透明板的清扫过的面被污染的可能性小。此外,输送装置能够通过旋转运动高效地进行透明板的输送及翻转。
在该透明板清扫系统中,优选所述第一运送部及所述第二运送部从下方支撑所述透明板的同时对所述透明板进行运送,所述第二运送部与所述透明板接触的高度位置低于所述第一运送部与所述透明板接触的高度位置。由此,能够以旋转轴位于第一运送部的高度位置和第二运送部的高度位置之间的方式配置旋转部,能够缩小输送装置的设置面积,进而能够达到该透明板清扫系统的省空间化。
在该透明板清扫系统中,优选所述输送装置具有臂,该臂的一端侧附设有所述保持部、另一端侧支撑于所述旋转部。由此,臂随着旋转部的旋转而旋转,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透明板从第一交接区域至第二交接区域的输送。
优选所述旋转部能够360°旋转。由此,能够连续地进行透明板从第一交接区域至第二交接区域的输送。
优选包括多个所述臂,多个所述臂分别附设有所述保持部。由此,能够通过一个臂进行从第一交接区域至第二交接区域的透明板的输送的同时,使另一个臂从第二交接区域移动至第一交接区域,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透明板的连续的输送。
在该透明板清扫系统中,优选多个所述保持部及多个所述臂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对称地配设,且所述第一交接区域和所述第二交接区域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呈旋转对称地配设。根据该构成,一方的保持部在第一交接区域吸附透明板时,另一方的保持部配置于第二交接区域,因此,能够同时地进行第一交接区域中的透明板的吸附和第二交接区域中的透明板的释放。因此,该透明板输送装置能够高效地输送多个透明板。
优选所述输送装置具有突出机构,所述突出机构设置于所述旋转部和所述臂之间,使所述臂沿所述保持部的吸引方向突出或者后退。由于具有在保持部于第一交接区域吸附透明板时以抬升透明板的方式而突出的臂,因此,不使旋转部旋转即可吸附透明板。
在该透明板清扫系统中,优选还包括:控制所述保持部、所述突出机构及所述旋转部的动作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具有:吸附控制单元,控制为:在所述第一交接区域中,所述突出机构在被供给所述透明板且所述透明板正在移动的状态下使所述臂突出、且所述保持部对所述透明板进行吸附;释放控制单元,控制所述保持部在所述第二交接区域释放所述透明板;以及旋转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旋转部在所述第一交接区域中的一块透明板的吸附和所述第二交接区域中的另一透明板的释放全都完成之后进行旋转。如此,由于具有吸附控制单元、释放控制单元及旋转控制单元,从而能够高效地进行第一交接区域中的透明板的吸附、第二交接区域中的透明板的释放、以及从第一交接区域至第二交接区域的透明板的输送。
在该透明板清扫系统中,优选所述释放控制单元控制设于一所述臂的所述保持部释放所述透明板的同时,所述吸附控制单元控制设于另一所述臂的所述保持部吸附所述透明板。如此控制的话,由于等待时间少,因此能够提高效率。
在该透明板清扫系统中,优选所述臂能够伸缩,所述释放控制单元控制所述保持部在所述臂伸长的状态下释放所述透明板,所述释放控制单元或者所述旋转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使得在所述保持部释放了所述透明板之后、且所述旋转部旋转之前,所述第二交接区域的所述臂进行收缩。在第二交接区域中释放了透明板之后使臂收缩的话,在旋转时臂不会与接收透明板的部件相干涉。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透明板清扫系统无需人的介入即可完全地清扫透明板的两面。此外,在本发明的透明板清扫系统中,与人介入的情况相比,无需透明板的运送等工序,能够在短时间清扫透明板的两面。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透明板清扫系统的示意性侧面图。
图2为示出图1的透明板清扫系统的透明板输送装置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3为图2的透明板输送装置的示意性侧面图。
图4为示出透明板输送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5为例示输送短透明板时的透明板输送装置的待机状态的示意性侧面图。
图6为例示图5的下一状态中的透明板输送装置的示意性侧面图。
图7为例示图6的下一状态中的透明板输送装置的示意性侧面图。
图8为例示图7的下一状态中的透明板输送装置的示意性侧面图。
图9为例示输送长透明板时的透明板输送装置的待机状态的示意性侧面图。
图10为例示图9的下一状态中的透明板输送装置的示意性侧面图。
图11为例示图10的下一状态中的透明板输送装置的待机状态的示意性侧面图。
图12为与图1不同的实施方式的透明板清扫系统所涉及的透明板输送装置的示意性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至图11,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明板清扫系统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的透明板清扫系统1包括:清扫透明的薄板状的透明板P的一表面(第一面)的第一清洁装置10;清扫透明板P的另一表面(第二面)的第二清洁装置20;以及将透明板P翻转的同时从第一清洁装置10输送至第二清洁装置20的透明板输送装置30。这里,透明板P中包括在液晶显示装置等中使用的玻璃或树脂材料的基板。此外,如图1等所示,第一清洁装置10的透明板P的运送方向(向透明板输送装置30供给透明板P的方向)与第二清洁装置20的透明板P的运送方向(来自透明板输送装置30的透明板P的供给方向)为相同方向(侧面图图1的从右向左(纸面上的从上往下)的方向)。
<第一清洁装置>
第一清洁装置10具有第一运送部11和第一清扫部12。第一运送部11由将透明板P从透明板供给区域A1经由第一清扫区域A2运送至第一交接区域A3的传送带构成,其中,透明板P以第二面与透明板供给区域A1接触的方式载置于透明板供给区域A1,透明板P在第一清扫区域A2被清扫,在第一交接区域A3将透明板P交接给透明板输送装置30。第一清扫部12在第一清扫区域A2中对载置于第一运送部11上的透明板P的第一面(第一清洁装置10中的透明板P的上表面)进行清扫。
第一清扫部12构成为按下述这样对附着于透明板P的第一面的污垢进行擦拭。首先,通过未图示的撒布装置将酒精洒于形成为不产生尘埃的干净的长布13上。然后,通过以垂直的偏心轴为中心旋转的圆盘14,长布13抵到载置于第一运送部11上的透明板P。由此,长布13以在透明板P上画圆的方式进行动作,擦拭透明板P的第一面的污垢。
<第二清洁装置>
第二清洁装置20具有第二运送部21和第二清扫部22。第二运送部21将透明板P从自透明板输送装置30接收透明板P的第二交接区域A4经由清扫透明板P的第二清扫区域A5而运送至排出透明板P的透明板排出区域A6。第二清扫部22在第二清扫区域A5中对透明板P的第二面(第二清洁装置20中的透明板P的上表面)进行清扫。
第二运送部21具有:传送带23、以及被供给到传送带23上的以与传送带23相同的速度移动的干净的载置用长布24。透明板P以由第一清洁装置10清扫过的第一面与总是被新供给的载置用长布24之上接触的状态载置于载置用长布24之上。并且,第二清洁装置20的第二运送部21与透明板P接触的高度不足第一清洁装置10的第一运送部11与透明板P面接触的高度。
第二清扫部22构成为按下述这样对透明板P的第二面的污垢进行擦拭。首先,通过未图示的撒布装置将酒精洒于形成为不产生尘埃的干净的长布25上。然后,通过以垂直的偏心轴为中心旋转的圆盘26,长布25抵到载置于第二运送部21上的透明板P。由此,长布25以在透明板P上画圆的方式进行动作,擦拭透明板P的第二面的污垢。
<透明板输送装置>
图2图示了透明板输送装置30的平面,图3图示了透明板输送装置30的侧面。透明板输送装置30为将从上游的供给装置(上述第一清洁装置10)依次供给至第一交接区域A3的透明板P在第二交接区域A4交接至下游的装置(上述第二清洁装置20)的装置,上述第二清洁装置20将被交接的透明板P依次运送至下游侧。如图2及图3所详细示出的,该透明板输送装置30包括保持部32、臂33、和旋转部35,保持部32在第一交接区域A3吸附透明板P的第二面,在第二交接区域A4释放上述透明板P,该保持部32附设于臂33的一端侧,旋转部35支撑该臂33的另一端侧。
进一步,透明板输送装置30包括:配设于第一交接区域A3的临时承接部件31、以及使上述臂33沿上述保持部32的吸引方向相对于旋转部35突出或者后退的突出机构34。透明板输送装置30包括在第一交接区域A3中从下侧支撑一个透明板P的临时承接部件31。具体而言,临时承接部件31在第一交接区域A3中暂时地支撑从第一清洁装置10(参照图1)排出的透明板P的第二面。保持部32吸附被临时承接部件31支撑的透明板P的下表面。臂33能够伸缩。具体而言,臂33在一端侧附设有保持部32,并能够沿着从支撑于旋转部35的上述另一端朝向附设有保持部32的上述一端的方向伸缩。突出机构34设置于旋转部35和臂33之间,如上所述,为使臂33沿着保持部32的吸引方向相对于旋转部35突出或者后退的机构。具体而言,突出机构34由支撑臂33的上述另一端侧的气缸构成。旋转部35固定有突出机构34,由此,如上所述地支撑臂33。旋转部35能够以位于与吸附于保持部32的透明板P平行的平面上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具体地,该旋转轴沿水平方向(与第一运送部11运送透明板P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且与保持部32的吸引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透明板输送装置30包括多个上述保持部32、上述臂33及上述突出机构34,这些多个上述保持部32、上述臂33及上述突出机构34分别成对,一对上述保持部32、上述臂33及上述突出机构34分别以旋转部35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对称地配设。
如图2等所示,透明板输送装置30包括多个上述临时承接部件31。该多个临时承接部件31与第一运送部11的运送方向平行地配设,并配设成臂33能够通过该多个临时承接部件31之间。各临时承接部件31由在第一运送部11的运送方向上并列配置的多个滑轮31a构成。临时承接部件31的上游侧(图1中的第一清洁装置10侧)的上述滑轮31a与下游侧的上述滑轮31a相比,在第一运送部11的运送方向上以更小的间隔配置。此外,多个临时承接部件31在与第一运送部11的运送方向正交的横切方向上以比臂33的宽度更宽的间隔排列,以便臂33能够通过。并且,多个上述临时承接部件31在上游侧,在与第一运送部11的运送方向正交的横切方向上以小的间隔排列,以便能够支撑宽度小的透明板P,在下游侧,在横切方向上以大的间隔排列,以便能够支撑宽度大的透明板P。
上述保持部32具有安装于臂33的真空吸盘36。这里,在各臂33上分别安装有多个上述真空吸盘36。在臂33上形成有与连接于未图示的真空源的流路连通并能安装真空吸盘36的多个吸引孔37。真空吸盘36吸附并支撑透明板P。这些真空吸盘36根据要吸附的透明板P的大小而安装于适当的位置。未安装真空吸盘36的吸引孔37用塞子密封。
上述臂33能够伸缩,使得保持部32如图3等所示地接近/离开旋转部35的旋转轴,具体而言,上述臂33能够在与保持部32的吸引方向垂直的方向(如图3所示、与吸附于保持部32的透明板P平行的方向)、即将保持部32配置于第一交接区域A3时与第一运送部11的运送方向D平行的水平方向上伸缩。臂33具有通过固定于上述突出机构34而支撑于旋转部35的固定部件38和可滑动地设置于该固定部件38的滑动部件39,上述保持部32附设于该滑动部件39上。具体说明如下,固定部件38包括无杆气缸的滑道38a及壳体38b,滑动部件39包括:无杆气缸的滑动台39a、和从该滑动台39a向无杆气缸的动作方向延伸设置并在与滑动台39a相反的一侧附设有保持部32的细长厚板状的部件39b。
如上所述,上述突出机构34使臂33与保持部32的吸引方向平行地突出(离开旋转部35)或者后退(接近旋转部35)。在第一交接区域A3水平地配置臂33,当通过突出机构34而设于臂33的后退状态时,保持部32的真空吸盘36整体位于临时承接部件31支撑透明板P的高度的下方,其后,当通过突出机构34使臂33为突出状态时,真空吸盘36的吸附面位于临时承接部件31支撑透明板P的高度的上方。也就是说,通过突出机构34使臂33后退,从而保持部32在第一交接区域A3中退避至透明板P的下方,通过突出机构34使臂33突出,从而抬升透明板P。由此,在第一交接区域A3中能够通过保持部32从下侧保持透明板P。
借助电机40,上述旋转部35以旋转轴为中心360°旋转。并且,所谓360°旋转,不是指旋转部35仅能旋转一周,而是指能够向一方向连续旋转。该旋转部35的旋转轴配设于第一交接区域A3的高度位置和第二交接区域A4的高度位置之间的高度。也就是说,该旋转轴配设于第一运送部11与透明板P接触的部分和第二运送部21与透明板P接触的部分之间的高度。当旋转部35旋转时,臂33以通过临时承接部件31之间并旋转的方式而移动。
此外,透明板输送装置30包括:上游侧传感器41、下游侧传感器42及释放侧传感器43。
上游侧传感器41及下游侧传感器42配设于第一交接区域A3,也就是说,透明板输送装置30在第一交接区域A3中在透明板P的供给方向上配设有多个传感器41、42。上游侧传感器41在第一交接区域A3中在使臂33伸长时的上述保持部32的附近检测上述透明板P的有无。具体而言,上游侧传感器41在第一交接区域A3中、在比伸长臂33时的保持部32更靠伸长侧(上游侧)的位置检测透明板P的有无。更具体而言,上游侧传感器41以能够检测透明板P从第一清洁装置10离开的方式而配设。下游侧传感器42在第一交接区域A3中在臂33的支撑于旋转部35一侧的上述另一端附近检测透明板P的有无。具体而言,下游侧传感器42在比使臂33收缩时的保持部32更靠收缩侧(下游侧)的位置检测透明板P的有无。
释放侧传感器43配设于第二交接区域A4。在第二交接区域A4中,释放侧传感器43在比使臂33伸长时的保持部32更靠伸长侧(下游侧)的位置检测透明板P的有无。优选上游侧传感器41、下游侧传感器42及释放侧传感器43为光电传感器等非接触型传感器,并被固定于不因旋转部35的旋转而与其它构成要素相干涉的位置。
透明板输送装置30还包括控制上述各构成要素的动作的控制装置44。控制装置44优选由能够编程的微型计算机等构成。
图4的框图中示出透明板输送装置30的控制所涉及的各构成要素的关系。通过设定输入部45,将所输送的透明板P的尺寸等条件设定预先输入控制装置44。并且,上游侧传感器41、下游侧传感器42及释放侧传感器43的检测信号被输入控制装置44。控制装置44基于这些输入,控制保持部32的吸引动作、臂33的伸缩动作、突出机构34的突出后退动作以及旋转部35的旋转动作。如上所述,在透明板输送装置30中,一对保持部32、臂33及突出机构34以旋转部35的旋转轴为中心呈旋转对称地配置。由于各构成要素被单独控制,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对这些构成要素冠以“第一”或“第二”的编号来加以区分。
控制装置44具有:吸附控制单元46、释放控制单元47、和旋转控制单元48。吸附控制单元46控制用于保持部32在第一交接区域A3吸附透明板P的动作。释放控制单元47控制用于保持部32在第二交接区域A4释放透明板P而交接至第二清洁装置20的动作。旋转控制单元48控制用于旋转旋转部35而将透明板P从第一交接区域A3输送至第二交接区域A4的动作。这些吸附控制单元46、释放控制单元47、及旋转控制单元48为控制装置44的电路或者程序的一部分,优选构成为像电路模块或者子程序一样地能够与其它部分区分。
吸附控制单元46设置成可根据预先在设定输入部45设定的透明板P的长度(臂33的伸缩方向(第一运送部11的运送方向D)的长度)切换控制状态。具体而言,吸附控制单元46在透明板P的长度为规定的基准长度L以下时进行控制,使得在第一交接区域A3中臂33伸长且在突出机构34使臂33后退至下方的状态下待机,当上游侧传感器41不再检测到透明板P时,突出机构34使臂33向上方突出,且保持部32吸附透明板P(第一控制状态)。吸附控制单元46在所设定的透明板P的长度超过基准长度L时进行控制,使得在第一交接区域A3中臂33在收缩状态下待机,且当下游侧传感器42检测到透明板P时,突出机构34使臂33向上方突出,且保持部32吸附透明板P(第二控制状态)。像这样地,控制装置44设置成能够根据透明板P的尺寸而切换为上述第一控制状态和第二控制状态。
释放控制单元47对保持部32进行控制,使得在突出机构34于第二交接区域A4使臂33向下方突出的状态下待机,并根据释放侧传感器43的检测信号(确认信号),停止保持部32的吸引而释放吸附的透明板P,以将透明板P载置于第二清洁装置20的第二运送部21之上。更详细而言,释放控制单元47在保持部32于前次的控制循环中释放了透明板P之后,释放侧传感器43检测到一次透明板P之后不再检测到透明板P时,判断为透明板P被从第二交接区域A4输送至第二清扫区域A5而在第二交接区域A4中不存在透明板P。并且,释放控制单元47在保持部32释放了透明板P之后,控制第二交接区域A4侧的突出机构34,使得臂33向上方后退,且使该第二交接区域A4侧的臂33收缩。
旋转控制单元48进行控制,使得第一交接区域A3中的一个保持部32对一块透明板P的吸附和第二交接区域A4中的其它保持部32对其它透明板P的释放均完成之后,旋转部35进行旋转。更具体而言,该旋转控制单元48控制为:在第一交接区域A3中的透明板P的吸附和第二交接区域A4中的透明板P的释放完成且臂33的收缩全都完成之后,上述旋转部35进行旋转。因此,控制装置44控制为:在第二交接区域A4中,在保持部32在臂33伸长的状态下释放了透明板P之后而旋转部35旋转之前,臂33收缩。此外,上述吸附控制单元46可以控制为:与第二交接区域A4中的透明板P的释放同时地在第一交接区域A3中保持部32吸附透明板P。
<动作>
下面,主要参照依次示出透明板输送装置30的状态变化的图5至图11,顺序说明该透明板清扫系统的动作。此外,以下的动作控制通过上述控制装置完成。
在透明板清扫系统开始动作之前,用户预先在操作面板上输入玻璃板的大小。如上所述,第一清洁装置10(参照图1)边将透明板P载置于第一运送部11之上进行运送,边通过第一清扫部12清扫载置于第一运送部11上的透明板P的第一面。并且,如图5所示,第一运送部11在第一交接区域A3将透明板P排出至透明板输送装置30的临时承接部件31之上。
此时,透明板输送装置30在通过突出机构34而使臂33后退并使保持部32退避至临时承接部件31之下的状态下,等待透明板P供给到临时承接部件31之上。图5示出透明板P在运送方向上的长度为基准长度L以下且在臂33伸长的状态下等待透明板P的供给的样子。
当通过第一运送部11而将透明板P开始运入第一交接区域A3时,上游侧传感器41检测出透明板P。并且,在整个透明板P刚从第一运送部11交接至临时承接部件31之后,由于透明板P的后端缘通过上游侧传感器41,所以上游侧传感器41不能再检测到透明板P。在此瞬间,如图6所示,第一交接区域A3侧的突出机构34使臂33突出,使保持部32的真空吸盘36突出到临时承接部件31的上方。并且,伴随于此,位于第一交接区域A3的保持部32连接于真空源而产生吸引力。由此,位于第一交接区域A3的保持部32使透明板P从临时承接部件31抬升的同时吸附第二面进行保持。这里,在真空吸盘36即将吸附透明板P之前,透明板P正在移动。因此,在透明板P正在移动的状态下,真空吸盘36吸附于透明板P。
在保持部32于第一交接区域A3中吸附并保持透明板P之后,如图7所示,旋转部35在图7中逆时针旋转180°。也就是说,旋转部35以第一交接区域A3侧的臂33的上游侧前端向上方移动、第二交接区域A4侧的臂33的下游侧前端向下方移动的方式旋转。
旋转了旋转部35之后,如图7所示,臂33所保持的透明板P被配置于第二清洁装置20的第二运送部21之上。因此,臂33成为如果有来自第二清洁装置20的请求的话则能够立刻将透明板P载置于第二运送部21之上的状态。另一方面,第一交接区域A3侧的臂33伸长,如对于图5所说明的那样,处于能够在第一交接区域A3中吸附透明板P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在下一透明板P先供给至第一交接区域A3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第一交接区域A3侧的突出机构34使臂33突出且保持部32吸附透明板P。并且,第二交接区域A4侧的臂33保持伸长地维持能够将透明板P载置于第二运送部21之上的状态。
当通过释放侧传感器43能够确认第二运送部21已将前一次控制循环中供给至第二交接区域A4的透明板P输送至第二清扫区域A5时,换言之,成为能够将透明板P供给至第二交接区域A4的状态时,第二交接区域A4侧的保持部32与真空源隔离,丧失吸附力,从而释放透明板P。第二交接区域A4侧的保持部32释放了透明板P之后,第二交接区域A4侧的突出机构34使臂33后退,该臂33收缩,在旋转部35旋转时不会干涉第二运送部21。
当在图7的状态中、在下一透明板P被供给至第一交接区域A3之前通过释放侧传感器43确认了第二交接区域A4中不存在透明板P时,第二交接区域A4侧的保持部32立刻释放透明板P,进行第二交接区域A4侧的臂33的收缩及通过突出机构34所进行的后退(上升),在图5所示的状态下,等待向第一交接区域A3供给透明板P。在接通电源后所进行的透明板P的清扫、运送等中不存在故障的情况下,设定为第一交接区域A3中的透明板P的吸附和第二交接区域中的透明板P的释放同时进行。
这样,在第一交接区域A3中的透明板P的吸附和第二交接区域A4中的透明板P的释放及臂33的收缩全都完成之后,进行旋转部35的旋转。
以上的图5至图8的动作是透明板P的长度为基准长度L以下的情况。当透明板P的长度超过基准长度L时,为图9~图11所示的动作。
在透明板P的长度超过基准长度L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第一交接区域A3中的透明板P的吸附是在臂33收缩的状态下等待透明板P的供给,当下游侧传感器42检测到透明板P的前端缘时,使臂33向上方突出,并通过保持部32吸附透明板P。这里,在真空吸盘36即将吸附透明板P之前,透明板P正在移动。因此,在透明板P正在移动的状态下,真空吸盘36吸附于透明板P。
在透明板输送装置30中,在透明板P长的情况下,透明板P在从保持部32向上游侧超出的状态下被吸附保持。假如在臂33伸长的状态下通过保持部32吸附长的透明板P,则需要在透明板P的上游侧的部分仍位于第一运送部11上的时候通过保持部32抬升透明板P。但是,由于第一运送部11和透明板P的抵接面积大,因此,如果要将位于第一运送部11上的透明板P与其面垂直地抬升的话,会在第一运送部11和透明板P之间产生真空(气压下降),阻力变大。由此,通过使臂33为收缩状态,从而能够在透明板P完全离开第一运送部11之后由保持部32抬升透明板P的同时进行吸附。
保持部32吸附透明板P之后,如图10所示,旋转部35旋转。并且,如图11所示,臂33伸长,透明板P被配置于第二交接区域A4。可在该伸长之前通过突出机构34而使臂33成为退避状态。由此,可避免伸长时透明板P与第二运送部21的不经意的抵接。进一步地,随后通过释放侧传感器43确认了第二交接区域A4中不存在透明板P时,保持部32释放透明板P。可在该释放之前通过突出机构34而使臂33成为突出状态,由此,能够可靠地将透明板P交接至第二运送部21。然后,在使臂33为收缩状态之后,旋转部35旋转。可在臂收缩时通过突出机构34使臂33成为退避状态。
<优点>
该透明板清扫系统通过第一清洁装置10清扫透明板P的整个第一面,通过透明板输送装置30而不与第一面接触地对透明板P进行输送及翻转,并通过第二清洁装置20清扫透明板P的整个第二面。因此,该透明板清扫系统不经人介入即可在短时间内容易且可靠地清扫透明板P的两面。
例如,在清扫的对象不是透明板P而是金属板、木板等的情况下,即使板面残留有少量的尘埃、划痕,可能也不会在产品上产生大的问题。但是,如本申请一样清扫透明板的情况下,由于即便是小的划痕、微少的尘埃也会显眼,从而导致问题的发生。
在该透明板清扫系统中,由于透明板输送装置30吸附于透明板P的下表面而将透明板P翻转,因此,不会损伤透明板P。并且,由于透明板输送装置30是在不接触清扫完毕的面的情况下将透明板P输送至第二清洁装置20,因此,能够防止尘埃、污垢等附着于清扫完毕的板面。
并且,由于旋转部35360°旋转,因此能够连续地进行从第一交接区域A3至第二交接区域A4的透明板P的输送,特别是由于包括分别附设有保持部32的多个臂33,因此,能够在通过一个臂33进行从第一交接区域A3至第二交接区域A4的透明板P的输送的同时,使已交接透明板P的其它臂33从第二交接区域A4移动至交接准备位置(第一交接区域A3),因此,能够有效地进行透明板P的连续输送。
在该透明板清扫系统的透明板输送装置30中,当安装于一个臂33的保持部32在第一交接区域A3中吸附透明板P时,安装于以旋转轴为中心配置成旋转对称的另一个臂33的保持部32被配置于第二交接区域A4。因此,可以在进行第一交接区域A3中的透明板P的吸附的同时,进行第二交接区域A4中的透明板P的释放。因此,与第一交接区域A3中的透明板P的吸附和第二交接区域A4中的透明板P的释放的定时不同的情况相比,效率更高。
在该透明板清扫系统的透明板输送装置30中,在通过保持部32吸附透明板P时,不使旋转部35旋转,而是使用突出机构34使臂33突出来抬升透明板P。因此,第一交接区域A3中的来自第一清洁装置10的透明板P的接收和第二交接区域A4中的向第二清洁装置20的透明板P的交接不一定非要同步,可以以不同的定时进行。也就是说,该透明板清扫系统可以使第一清洁装置10及第二清洁装置20不等待彼此动作地独立地工作,即使在发生了第一清洁装置10及第二清洁装置20的运送速度的延迟或运送中的故障时,也能够灵活应对,处理能力高。
在该透明板清扫系统中,第一运送部11与透明板P接触的高度位置在旋转部35的高度以上,第二运送部21与透明板P接触的高度位置在旋转部35的高度以下。由此,透明板输送装置30能够以在俯视观察中与旋转部35重叠的方式保持透明板P,因此,能够较近地设定第一交接区域A3和第二交接区域A4,能够缩小该透明板清扫系统的占有面积。
在透明板输送装置30中,控制装置44的释放控制单元47在保持部32于第二交接区域A4中释放了透明板P之后使臂33收缩。因此,在旋转部35旋转时,臂33不与第二运送部21相干涉。
由于臂33能够伸缩,因此,通过使臂33配合透明板P的尺寸而伸缩,从而即使是不同尺寸的透明板P,也能够容易且可靠地在对其进行翻转的同时加以输送。也就是说,在小尺寸的透明板P的情况下,如果在臂33伸长的状态下使保持部32保持透明板P并使其旋转,则与在臂33的收缩状态下保持透明板P的情况相比,透明板P的运送距离更短,并且,通过旋转部的旋转,能够将透明板P运送至更远。另一方面,在尺寸大的透明板P的情况下(在运送方向上透明板P长的情况下),由于在使臂33收缩的状态下接收透明板P,因此,在透明板P完全从第一运送部11脱离后,借助保持部32抬升透明板P的同时加以吸附。也就是说,当在第一运送部11与透明板P接触的状态下抬升透明板P时,由于透明板P的一部分留在第一运送部11,因此,吸附有可能需要较大的力,并且需要使臂33伸长来确保使透明板P旋转的空间。与此对比,通过如上所述地在使臂33收缩的状态下接收透明板P,从而能够降低保持部32的吸引负荷,并能缩小输送装置的设置面积。因此,在透明板输送装置30中,能够可靠地在运送多种尺寸的透明板P的同时加以翻转。进而,由于在第一交接区域A3中,在使臂33收缩的状态下接收透明板P,旋转后,使臂33伸长而释放透明板P,因此,与在第一交接区域A3中伸长臂33来接收透明板P的情况相比,能够将透明板P运送至接近第二清扫区域A5的位置。因此,能够提升运送速度。
在透明板输送装置30中,臂33由固定部件38及滑动部件39构成,并与保持部32所吸附的透明板P平行地伸缩。因此,在第二交接区域A4中,能够选择将透明板P释放于第二运送部21上的位置。
在透明板输送装置30中,控制装置44的吸附控制单元46可以在透明板P的运送方向长度超过基准长度L的情况下,仅利用下游侧传感器42来确定第一交接区域中的透明板P的吸附定时,可以在透明板P的运送方向长度在基准长度L以下的情况下,仅利用上游侧传感器41来确定第一交接区域中的透明板P的吸附定时。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控制来吸附多种尺寸的透明板P。
透明板输送装置30由于包括临时承接部件31,所以能够支撑透明板P直至其完全地与第一运送部11分离。也就是说,当为了保持部32吸附透明板P而突出机构34使臂33突出时,不必强制地使透明板P从第一运送部11剥离。因此,不会在保持部32上施加过大的负荷,能够实现透明板P的可靠的吸附。
[第二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透明板清扫系统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第一清洁装置10和第二清洁装置20、以及图12所示的透明板输送装置30a。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图12的透明板清扫系统中,第一清洁装置10和第二清洁装置20在俯视观察中平行地并列配置。详细而言,第一清洁装置10及第二清洁装置20配置为第一清洁装置10的第一运送部11运送透明板P的运送方向D1与第二清洁装置20的第二运送部21运送透明板P的运送方向D2相反。
<透明板输送装置>
透明板输送装置30a包括以位于与被吸附于保持部32时的透明板P平行的平面上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旋转部35a。该旋转部35a以水平且与第一运送部11的运送方向D1及第二运送部21的运送方向D2平行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旋转部35a的旋转轴配置于第一清洁装置10和第二清洁装置20之间。该旋转部35a为垂直于旋转轴延伸的臂状的部件,其配置于第一交接区域A3的在第一运送部11的运送方向D1上的下游侧、且配置于第二交接区域A4的在第二运送部21的运送方向D2上的上游侧。并且,旋转部35a在两端部的第一清洁装置10及第二清洁装置20侧的侧面部支撑有突出机构34。
具有这种构成的该透明板清扫系统由于全长短,因此容易确保设置场所。
[其它实施方式]
应理解此次披露的实施方式的所有方面仅为例示而非限制性因素。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其由权利要求书所示出,且包括在与权利要求书同等意思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结构的替换、附加及删除)。
例如,吸附控制单元及释放控制单元也可以不进行臂的收缩,旋转控制单元也可以在旋转部的旋转后进行臂的收缩。此外,本发明不一定非要臂33构成为能够伸缩。不过,在包括不能伸缩的臂的透明板输送装置的情况下,无论什么尺寸的透明板,旋转部都是在透明板移动至保持部上的时间点旋转来输送透明板。但是,在这种构成的情况下,存在根据透明板的尺寸而效率不高的情况。例如,在配合小的透明板的运送而将臂设定为了较长的情况下,当要运送大的透明板时,变为大的透明板以旋转部为中心旋转,因此需要大的空间。另一方面,在配合大的透明板的运送而设定为了短臂的情况下,当要运送小的透明板时,需要将透明板运送至臂的保持部所处的位置的机构。因此,优选如上所述地臂33能够伸缩。
此外,如果在第二交接区域设置交接透明板的别的机构的话,例如使第二运送部为滑边型传送带(スライドエッジ型のコンベア)的话,则透明板输送装置能够在臂收缩的状态下将透明板交接至第二清洁装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一清洁装置10及第二清洁装置20分别具有第一清扫部12及第二清扫部22的构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构成为第一清洁装置10具有2个第一清扫部12,而第二清洁装置20具有2个第二清扫部22。另外,第一清扫部12、第二清扫部22可以为包括不同的清扫机构的装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包括突出机构34,该突出机构34在第一交接区域A3中的透明板P的吸附时使保持部32能够从退避状态向透明板P突出,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不具有突出机构34。此外,在本发明中,为了使保持部32在吸附上述透明板P时从退避状态突出,也可以在臂33和保持部32之间设置进退机构,通过该进退机构来使保持部32相对于透明板P前进/后退。但是,在臂33和保持部32之间设置上述进退机构是困难的,有可能招致装置整体的成本升高,因此,优选如上述实施方式这样在旋转部35和臂33之间设置上述突出机构3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臂33仅能够变化为伸长及收缩两个状态的构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包括能够变化为3个阶段或这之上的阶段的臂。这种情况下,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比,能够进一步应对各种尺寸的透明板。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清洁装置10中未配置有相当于第二清洁装置20的载置用长布24的构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第一清洁装置10中也可以设置相当于第二清洁装置20的载置用长布24的构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通过保持部32吸附透明板P来保持透明板P的构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为通过粘接力等其它方法来保持透明板P的构成。
此外,作为确定第二交接区域中的透明板P的释放定时的确认信号,也可以使用从第二清洁装置20请求输入透明板输送装置30的透明板P的供给的外部信号。
此外,在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中,旋转部35a与旋转轴平行地支撑臂33,但也可以配置为将臂33支撑为不同的角度,从而使第一清洁装置10的第一运送部11运送透明板P的运送方向D1与第二清洁装置20的第二运送部21运送透明板P的运送方向D2成为所期望的角度。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透明板清扫系统适合用于在便携设备的显示装置上使用的玻璃基板等透明板的清扫。
[附图说明]
10  第一清洁装置
11  第一运送部
12  第一清扫部
20  第二清洁装置
21  第二运送部
22  第二清扫部
23  传送带
30  透明板输送装置
31  临时承接部件
32  保持部
33  臂
34  突出机构
35  旋转部
38  固定部件
39  滑动部件
41  上游侧传感器
42  下游侧传感器
44  控制装置
46  吸附控制单元
47  释放控制单元
48  旋转控制单元
A1  透明板供给区域
A2  第一清扫区域
A3  第一交接区域
A4  第二交接区域
A5  第二清扫区域
A6  透明板排出区域
P   透明板。

Claims (12)

1.一种透明板清扫系统,包括:
清扫透明板的第一面的第一清洁装置、清扫所述透明板的第二面的第二清洁装置、以及将所述透明板从所述第一清洁装置输送至所述第二清洁装置的输送装置,
其中,所述输送装置在输送过程中翻转所述透明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板清扫系统,其中,所述输送装置具有与所述透明板的所述第二面接触并保持所述透明板的保持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板清扫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清洁装置具有将所述透明板从第一清扫区域运送至第一交接区域的第一运送部,
所述第二清洁装置具有将所述透明板从第二交接区域运送至第二清扫区域的第二运送部,
所述保持部在所述第一交接区域吸附所述透明板的所述第二面,
所述输送装置还具有旋转部,所述旋转部以规定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以便使所述保持部从所述第一交接区域移动至所述第二交接区域侧的同时将所述透明板翻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明板清扫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运送部及所述第二运送部从下方支撑所述透明板的同时对所述透明板进行运送,
所述第二运送部与所述透明板接触的高度位置低于所述第一运送部与所述透明板接触的高度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明板清扫系统,其中,所述输送装置具有臂,该臂的一端侧附设有所述保持部、另一端侧支撑于所述旋转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明板清扫系统,其中,所述旋转部设置成能够360°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明板清扫系统,其中,所述透明板清扫系统包括多个所述臂,多个所述臂分别附设有所述保持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板清扫系统,其中,
多个所述保持部及多个所述臂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对称地配设,
所述第一交接区域和所述第二交接区域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呈旋转对称地配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板清扫系统,其中,所述输送装置具有突出机构,所述突出机构设置于所述旋转部和所述臂之间,使所述臂沿所述保持部的吸引方向突出或者后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明板清扫系统,还包括:
控制所述保持部、所述突出机构及所述旋转部的动作的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具有:
吸附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使得在所述第一交接区域中,所述突出机构在被供给所述透明板且所述透明板正在移动的状态下使所述臂突出、且所述保持部对所述透明板进行吸附;
释放控制单元,控制所述保持部在所述第二交接区域释放所述透明板;以及
旋转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旋转部在所述第一交接区域中的一透明板的吸附和所述第二交接区域中的另一透明板的释放全都完成之后进行旋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透明板清扫系统,其中,所述释放控制单元控制设于一所述臂的所述保持部释放所述透明板的同时,所述吸附控制单元控制设于另一所述臂的所述保持部吸附所述透明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透明板清扫系统,其中,
所述臂能够伸缩,
所述释放控制单元控制所述保持部在所述臂伸长的状态下释放所述透明板,
所述释放控制单元或者所述旋转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使得在所述保持部释放了所述透明板之后、且所述旋转部旋转之前,所述第二交接区域的所述臂进行收缩。
CN201410371557.6A 2013-07-31 2014-07-30 透明板清扫系统 Active CN1043407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58753 2013-07-31
JP2013158753A JP6005007B2 (ja) 2013-07-31 2013-07-31 透明板清掃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0730A true CN104340730A (zh) 2015-02-11
CN104340730B CN104340730B (zh) 2017-04-12

Family

ID=52497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71557.6A Active CN104340730B (zh) 2013-07-31 2014-07-30 透明板清扫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005007B2 (zh)
CN (1) CN10434073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4078A (zh) * 2016-07-26 2016-12-14 哈尔滨万洲焊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式地毯清洗机
CN107971294A (zh) * 2017-12-22 2018-05-01 湖北金成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木板双面去尘系统
CN108974938A (zh) * 2018-09-28 2018-12-11 苏州精创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斜立式自动翻板装置
CN114308774A (zh) * 2021-12-28 2022-04-12 深圳市华东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面板的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方法
CN114834857A (zh) * 2022-04-28 2022-08-02 安徽富乐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半导体面板设备的清洗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5879B (zh) * 2021-12-30 2023-01-03 凯盛信息显示材料(洛阳)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玻璃清洗装置及导电玻璃清洗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83624U (zh) * 1986-01-16 1987-11-21
JP2002126662A (ja) * 2000-10-31 2002-05-08 Optrex Corp 液晶セルの洗浄装置
JP2002145448A (ja) * 2000-11-08 2002-05-22 Kawasaki Heavy Ind Ltd 反転積み重ね装置
JP4328472B2 (ja) * 2001-03-30 2009-09-09 芝浦メカ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基板反転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パネル製造装置
CN101552220A (zh) * 2008-04-03 2009-10-07 大日本网屏制造株式会社 基板处理装置和基板处理方法
CN101814586A (zh) * 2009-12-01 2010-08-25 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 夹持式基板翻转装置
CN101978487A (zh) * 2008-03-13 2011-02-16 奇拉泰克斯科技有限公司 末端效应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67375A (en) * 1978-11-17 1980-05-21 Harunobu Miura Automatic washer
JPH01147344U (zh) * 1988-03-30 1989-10-12
JPH0385791A (ja) * 1989-08-29 1991-04-10 Fujitsu Ltd 基板の反転洗浄装置
JPH06135549A (ja) * 1992-10-26 1994-05-17 Omron Corp トレイ分離装置
JP3421460B2 (ja) * 1994-12-30 2003-06-30 三井企画株式会社 網体洗浄装置
JP4213779B2 (ja) * 1998-03-30 2009-01-21 芝浦メカ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基板の処理装置及び処理方法
JP5334443B2 (ja) * 2008-04-02 2013-11-06 日本メ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板状ワーク反転装置
JP5792981B2 (ja) * 2011-04-05 2015-10-14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板状部材反転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反転移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83624U (zh) * 1986-01-16 1987-11-21
JP2002126662A (ja) * 2000-10-31 2002-05-08 Optrex Corp 液晶セルの洗浄装置
JP2002145448A (ja) * 2000-11-08 2002-05-22 Kawasaki Heavy Ind Ltd 反転積み重ね装置
JP4328472B2 (ja) * 2001-03-30 2009-09-09 芝浦メカ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基板反転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パネル製造装置
CN101978487A (zh) * 2008-03-13 2011-02-16 奇拉泰克斯科技有限公司 末端效应器
CN101552220A (zh) * 2008-04-03 2009-10-07 大日本网屏制造株式会社 基板处理装置和基板处理方法
CN101814586A (zh) * 2009-12-01 2010-08-25 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 夹持式基板翻转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4078A (zh) * 2016-07-26 2016-12-14 哈尔滨万洲焊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式地毯清洗机
CN106214078B (zh) * 2016-07-26 2019-06-21 哈尔滨万洲焊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式地毯清洗机
CN107971294A (zh) * 2017-12-22 2018-05-01 湖北金成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木板双面去尘系统
CN108974938A (zh) * 2018-09-28 2018-12-11 苏州精创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斜立式自动翻板装置
CN114308774A (zh) * 2021-12-28 2022-04-12 深圳市华东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面板的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方法
CN114834857A (zh) * 2022-04-28 2022-08-02 安徽富乐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半导体面板设备的清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05007B2 (ja) 2016-10-12
JP2015029922A (ja) 2015-02-16
CN104340730B (zh) 2017-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40730A (zh) 透明板清扫系统
CN104340729A (zh) 薄板输送装置及薄板清扫系统
CN101353114B (zh) 托盘保持装置
CN103612918B (zh) 卸瓶垛机
CN106256716A (zh) 搬送设备
CN110654019A (zh) 超薄电子玻璃离线覆膜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CN203602055U (zh) 卸瓶垛机
CN105835522B (zh) 一种旋转式快速印刷机
CN113173406A (zh) 一种pcb输送翻转装置
CN207792268U (zh) 一种收料装置及切割设备
JP5795109B2 (ja) パネル取り付け装置
JP6084005B2 (ja) 卵の移載装置
CN203602051U (zh) 卸瓶垛机的瓶子平移机构
JP2004083160A (ja) 空容器の三つ組装置
JP3999529B2 (ja) パレット洗浄装置
CN210880905U (zh) 超薄电子玻璃离线覆膜生产线
CN209077204U (zh) 一种耐火砖自动拣选流水线
JPH061546Y2 (ja) 合紙除去機能を備えた板ガラスの吸着受渡し装置
JP2001315951A (ja) 移送部材の回転装置
JP2004154914A (ja) 研磨装置
CN201543630U (zh) 一种箱体翻转机
JP7352087B2 (ja) 容器整列装置
CN219602503U (zh) 倾倒废料设备
JP4383714B2 (ja) パレット移送方法及び装置
CN219687728U (zh) 一种包装袋输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