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40320A - 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340320A CN104340320A CN201410377841.4A CN201410377841A CN104340320A CN 104340320 A CN104340320 A CN 104340320A CN 201410377841 A CN201410377841 A CN 201410377841A CN 104340320 A CN104340320 A CN 1043403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ke
- arm
- balanced
- balanced arm
- inter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4—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foot lev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8—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aking more than one whe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 Hydraulic Control Valves For Brake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不增大延迟弹簧的设定负荷地使制动器连动机构容易地返回初始状态。该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具备:中间臂(22),其与制动踏板(5)一体转动;摆动自如的均衡臂(24),其下端部与中间臂(22)连结;连动缆(26),其与均衡臂(24)的上端部连结并且延伸到前制动器连动用的延迟弹簧作用部;制动杆(9),其与均衡臂(24)的上下中间部连结并且延伸到后制动器;均衡限位器(30),其设置在均衡臂(24)的上下中间部与上端部之间,并且与车体侧抵接壁(29)抵接,该车体侧抵接壁(29)限制均衡臂(24)被向制动杆(9)拉动的一侧的摆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中,在后制动器用的左制动手柄侧设置均衡器,并且在前制动器用的右制动手柄侧设置延迟弹簧,利用连动缆连结左制动手柄侧的均衡臂和右制动手柄侧的延迟弹簧作用部,在操作左制动手柄时,利用不超过延迟弹簧的弹簧力的操作力仅使后制动器动作,利用延迟弹簧的弹簧力以上的操作力经由连动缆使前制动器连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在左右同一对制动手柄之间搭设连动缆,但是如果适用于具有后制动器用制动踏板的车辆,则连动缆变长等会导致制动器连动机构的摩擦增加。而且,为了产生超过该摩擦的缆回复力,如果仅使延迟弹簧的设定负荷增加,则会存在对制动器连动特牲造成影响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584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中,不增大延迟弹簧的设定负荷地使制动器连动机构容易地返回初始状态。
作为上述课题的解决手段,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使前后制动器(2、3)连动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1)中,具备:制动踏板(5),其能够转动地支承在车体侧;中间臂(22),其与所述制动踏板(5)一体转动;摆动自如的均衡臂(24),其一端部与所述中间臂(22)连结;连动缆(26),其与所述均衡臂(24)的另一端部连结并且延伸到前制动器(2)连动用延迟弹簧作用部(28);制动杆(9),其与所述均衡臂(24)的两端部之间的中间部连结并且延伸到后制动器(3);均衡限位器(30),其设置在所述均衡臂(24)的中间部与另一端部之间,而与车体侧抵接部(29)抵接,所述车体侧抵接部(29)限制所述均衡臂(24)被向制动杆(9)拉动的一侧的摆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鞍乘型车辆包括在驾驶者跨过车体而乘坐的车辆中,作为制动操作件至少具有制动踏板的车辆,不仅包括机动二轮车(包括带有发动机的自行车),还包括三轮(除前一轮且后两轮之外,还包括前两轮且后一轮的车辆)或四轮车辆。
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均衡臂(24)与后制动器(3)之间具备向所述制动杆(9)施加回复力的杆复位弹簧(36)。
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连动缆(26)的均衡臂(24)侧的端部具有臂连结件(31),在所述连动缆(26)被进一步向所述均衡臂(24)的另一端部拉动的一侧,设有在拉动所述连动缆(26)时与所述臂连结件(31)及均衡臂(24)的至少一方抵接的限制部(39)。
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39)与车体侧抵接壁(29)一体设置。
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连动缆(26)的均衡臂(24)侧的端部具有臂连结件(31),在所述臂连结件(31),形成有从所述均衡臂(24)的另一端部向外侧方立起的卡止销(25)在长轴方向上能够移动地嵌合的长孔(32),并且在所述臂连结件(31)的外侧方,配置有垫圈(33),所述垫圈(33)安装在贯通所述长孔(32)的卡止销(25)的端部,并且具有与所述长孔(32)的长轴方向宽度相等的直径。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在踩下制动踏板时,通常与拉动制动器杆的力相比,拉动向延迟弹簧作用部延伸的连动缆的力大,因此均衡臂以另一端部为中心摆动而拉动制动杆,使后制动器动作。然后,制动踏板的踩踏量增大,与后制动器的制动力的增大对应,拉动制动杆的力也增大,均衡臂的摆动被转换为以所述中间部为中心的摆动,拉动连动缆而使前制动器动作。由此,实现前制动器在后制动器的动作后再动作的前后连动制动。
如果在前后制动器的连动后,解除制动踏板的踩踏,则前后制动器的动作被解除,此时,均衡臂受到制动杆的回复力,以所述中间部及另一端部之间的均衡限位器为支点摆动,从而使制动杆的回复力作为将连动缆向延迟弹簧作用部侧抽出(日文:繰り出す)的力而作用。由此,能够不增大延迟弹簧的设定负荷地抑制从延迟弹簧作用部到均衡臂的摩擦等对连动缆的回复的影响。
根据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从比后制动器靠近均衡臂的位置,能够使杆复位弹簧的弹簧力抑制制动杆的挠曲等影响而施加到均衡臂,能够高效地产生将连动缆向延迟侧抽出的力。
根据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在规定连动缆的拉动量而限制基于制动踏板操作的前制动器的制动力,并且由于连动缆的松动等造成连动缆被大幅度拉动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均衡臂以臂连结件或均衡臂与限制部的接点为支点摆动而拉动制动杆。
根据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在削减零件数量的同时,确定了均衡臂相对于规定连动缆的拉动量的限制部的相对位置(均衡限位器的抵接位置),因此能够使均衡臂的摆动量与连动缆的拉动量的关系一定。
根据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通过调整均衡臂与连动缆的相对位置以使垫圈堵住长孔,从而能够识别卡止销位于长孔的长轴方向中央的状态,使连动缆与均衡臂的相对位置的调整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述前后连动制动装置的局部的侧视图。
图3是提取图2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的第一作用说明图。
图5是图3的第二作用说明图。
图6是图3的第三作用说明图。
图7是上述前后连动制动装置的限制支架周边的立体图。
图8是上述前后连动制动装置的连动缆端部周边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上述限制支架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10是图9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2 前制动器
3 后制动器
5 制动踏板
22 中间臂
24 均衡臂
25 第二连结轴(卡止销)
26 连动缆
28 缆臂(延迟弹簧作用部)
29 车体侧抵接壁(车体侧抵接部)
30 均衡限位器
31 臂连结件
32 长孔
33 垫圈
36 杆复位弹簧
39 限制部(限制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l的结构图。
前后连动制动装置1适用于机动二轮车等鞍乘型车辆,具备制动手柄4及制动踏板5,制动手柄4及制动踏板5作为对前轮进行制动的前制动器2及对后轮进行制动的后制动器3的制动操作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制动手柄4的操作时,在主缸6所产生的液压经由制动软管7传递给前制动器2的制动钳8,使作为液压式盘式制动器的前制动器2动作。附图中的附图标记6a表示插入制动手柄4与主缸6之间的叩击器(ノッカー)。
另一方面,在制动踏板5的操作时,其踩踏力经由制动杆9传递到后制动器3的制动臂10,使作为机械式鼓式制动器的后制动器3动作,并且经由制动器连动机构11使前制动器2连动。
同时参照图2,在设置在车架的枢轴框架13的外侧方的枢轴支架B上,经由沿车辆左右方向的枢轴15能够上下摆动地支承有悬架后轮的摇臂14的前端部。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箭头UP表示车辆上方。以下,会将包括车架及固定地支承于该车架的部位统称为“车体侧”。
制动踏板5的基端部5a经由沿车辆左右方向的踏板枢轴21能够转动地支承于枢轴支架B。在制动踏板5的基端部5a,固着有向其上方延伸的中间臂22的下端部,并且该中间臂22与制动踏板5一体转动。
制动踏板5通过驾驶者用脚踩下其前端部的踏板主体5b,而以踏板枢轴21为中心向前下方转动。附图中的附图标记5c表示在制动踏板5与车体侧之间设置的踏板复位弹簧,附图标记5d表示在制动踏板5与未图示的制动开关之间设置的开关弹簧。
制动器连动机构11具备:中间臂22;均衡臂24,其下端部经由沿车辆左右方向的第一连结轴23摆动自如地连结在中间臂22的上端部;连动缆26,其一端经由沿车辆左右方向的第二连结轴25摆动自如地连结在均衡臂24的上端部;缆臂28,其与连动缆26的另一端连结并且与前制动器2用的主缸6的叩击器(ノッカー)6a卡合,并且作用有前制动器2用延迟弹簧27的弹簧力。
另外,制动连动机构11具备:制动杆9,其沿车辆左右方向的前端弯曲部9a摆动自如地连结在均衡臂24的上下中间部(均衡臂24的上端与下端之间),并且后端部与后制动器3的制动臂10连结;均衡限位器30,其设置在均衡臂24的上下中间部(杆连结部)与上端部(缆连结部)之间的后侧,并且从前方与车体侧抵接壁29抵接,车体侧抵接壁29限制均衡臂24被向制动杆9拉动的一侧(后方)的摆动。
中间臂22的上部后侧从前方与在固定于枢轴支架B的制动器支架16的下部后侧所形成的踏板限位器17抵接,由此规定了制动踏板5被踩下前的初始位置。
如果制动踏板5被踩下,则均衡臂24利用中间臂22的上端部向前方的移动,使下部向前方移动地摆动(参照图4~图6)。利用该均衡臂24的摆动,制动杆9被拉向前方而使后制动器3动作,并且利用均衡臂24的规定以上的摆动,连动缆26被拉向后方而使前制动器2连动动作。
连动缆26在其内缆26a的均衡臂24侧的端部固设有臂连结件31。臂连结件31在从侧面看为椭圆形的平坦部上,具有供从均衡臂24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第二连结轴25卡合的长孔32。长孔32以内缆26a的长度方向为长轴方向,在该长轴方向上移动自如地插入且贯通第三连结轴25。
在第二连结轴25上的向长孔32的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安装有与长孔32的长轴方向宽度具有相等直径的垫圈33。连动缆26的外缆26b上的均衡臂24侧的端部保持于形成在制动器支架16的上部前侧的缆保持部16a。
参照图1,缆臂28在连动缆26上作用有规定以上的张力时,压缩延迟弹簧27并且摆动,使主缸6动作而产生液压。
制动杆9使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其前端部而形成的前端弯曲部9a摆动自如地卡止于均衡臂24的上下中间部,并且使在后端部形成的后端螺纹轴部9b经由调整螺母10a卡止于制动臂10的前端部。在制动杆9的后部与制动臂10的前端部之间,压缩地设有杆弹簧10b。
利用作用于制动臂10的后制动器3的复原力(臂复位弹簧、蹄复位弹簧等的弹簧力)及张设在制动杆9与摇臂14之间的杆复位弹簧36的作用力,在制动杆9上作用有向后方拉的力(回复力)。杆复位弹簧36卡止在制动杆9上的均衡臂24与后制动器3之间而施加作用力。
参照图2、图7,均衡限位器30突出设置在均衡臂24的后缘部的上下中间部。均衡限位器30从前方与限制支架37的车体侧抵接壁29抵接,该限制支架37在制动器支架16的踏板限位器17附近其下端部被连接固定。以下,以均衡限位器30与车体侧抵接壁29抵接,并且制动踏板5被踩下前的状态(图2、图3所示的状态)作为均衡臂24的初始状态。
限制支架37通过放松固定其下端部的连接件41(参照图7,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螺母)的连接,并且使从后方插入且贯通车体侧抵接壁29的上方的调整螺栓42的紧入量变化,从而以下端部为中心前后摆动。调整螺栓42在插入且贯通限制支架37的车体侧抵接壁29上方的螺栓插入孔38的状态下,不会脱落地被波形垫圈等保持件42a保持(参照图l)。调整螺栓42的前端部螺旋安装于固定在制动器支架16的上部后侧的螺母部16b。
限制支架37的摆动轴(连接螺纹轴)41a与连结中间臂22和均衡臂24的第一连结轴23大致同轴地配置。如果限制支架37摆动,则使均衡限位器30处于与其抵接的状态的均衡臂24也同样地摆动。即,通过调整螺栓42的紧入量能够一体地调整限制支架37的相对于车体侧的固定角度和均衡臂24的初始状态的摆动角度。
在限制支架37的螺栓插入孔38的上方,设有能够与连动缆26的臂连结件31的后端抵接的限制壁39。限制壁39规定向均衡臂24侧拉连动缆26时的拉动量。该拉动量的调整是通过调整限制支架37的固定角度,增减限制壁39与臂连结件31之间的距离而进行的。需要说明的是,与限制壁39抵接的是臂连结件31及均衡臂24的至少一方即可。
限制支架37的固定角度的调整(连动缆26的拉动量的调整)可以通过均衡臂24的摆动角度的调整来代替。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均衡臂24的第三连结轴25位于臂连结件31的长孔32的长轴方向中央时,设定连动缆26的拉动量使其达到标准值。
因此,如图8所示,从车宽方向外侧看臂连结件31,在长孔32被垫圈33挡住时,能够判定连动缆26的拉动量处于标准值。
在这里,均衡臂24的上端部克服延迟弹簧27的弹簧力和主缸6的复位弹簧的弹簧力而拉连动缆26所需的力被设定为,比均衡臂24的上下中间部克服杆复位弹簧36的弹簧力和后制动器3的复原力而拉制动杆9所需的力大。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如果制动踏板5从图3所示的均衡臂24的初始状态,即制动踏板5被踩下前的状态被踩下,则中间臂22从踏板限位器17离开,使均衡臂24的下端部朝向前方移动地摆动。
此时,在均衡臂24上的制动杆9的前端弯曲部9a的上方,均衡限位器30与车体侧抵接壁29抵接,因此以该抵接点为中心向附图中的左侧摆动(参照图4)。于是,在均衡臂24的上端部,第二连结轴25移动直到与长孔32的后端抵接,在均衡臂24的上下中间部,制动杆9以均衡臂24的摆动量被向前方拉动。
从上述状态进一步踩下制动踏板5,则如图5所示,均衡臂24以第二连结轴25为中心向附图中逆时针方向摆动,制动杆9被进一步向前方拉动。
即,利用均衡臂24的上端部拉动连动缆26所需的力比利用均衡臂24的上下中间部拉动制动杆9所需的力大,因此在拉动连动缆26之前拉动制动杆9。此时,均衡限位器30从车体侧抵接壁29离开。
并且,参照图3,在均衡臂24的长度方向上,如果以从第一连结轴23到前端弯曲部9a的距离为L1,从前端弯曲部9a到第二连结轴25的距离为L2(>L1),则从中间臂22输入到均衡臂24的下端部的正交方向的力FM在前端弯曲部9a以第三连结轴25为中心达到FM·{(L1+L2)/L2},与此相对,在第二连结轴25以前端弯曲部9a为中心达到FM·L1/L2。在这样的杠杆比的作用下,在拉动连动缆26之前拉动制动杆9而使后制动器3动作。
然后,后制动器3的制动力增大,与利用均衡臂24的上端部拉动连动缆26所需的力相比,利用均衡臂24的上下中间部拉动制动杆9所需的力变大,则如图6所示,均衡臂24的摆动被转换为,以插入且贯通上下中间部的制动杆9的前端弯曲部9a为中心的附图中的逆时针的摆动。于是,第二连结轴25经由臂连结件31拉动连动缆26,使前制动器2动作而产生制动力。即,使前制动器2晚于后制动器3连动。
如果从上述前后制动器2、3的连动状态,解除制动踏板5的踩踏,则制动器连动机构11以图6~图3的顺序回到动作前的状态。
即,首先均衡臂24以前端弯曲部9a为中心向附图中顺时针方向摆动(图6~图5),然后均衡臂24以第二连结轴25为中心向附图中顺时针方向摆动,使均衡限位器30与车体侧抵接壁29抵接(图5~图4),然后均衡臂24以均衡限位器30与车体侧抵接壁29的抵接点为中心向附图中顺时针方向摆动而回到初始状态(图4~图3)。
此时的连动缆26的回复是利用延迟弹簧27与主缸6的复位弹簧的回复力,为了支持该连动缆26的回复,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均衡臂24向初始状态返回途中,使均衡限位器30与车体侧抵接壁29抵接,均衡臂24以该抵接点为中心向附图中顺时针方向摆动,使作用于制动杆9的回复力作为向连动缆26的延迟弹簧27侧的抽出力而作用。由此,不增大延迟弹簧27的设定负荷,能够支持向制动器连动机构11的动作前状态的回复。
根据以上说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1具备:制动踏板5,其能够转动地支承在车体侧;中间臂22,其与制动踏板5一体转动;摆动自如的均衡臂24,其下端部与中间臂22连结;连动缆26,其与均衡臂24的上端部连结并且延伸到前制动器2连动用延迟弹簧作用部(缆臂28);制动杆9,其与均衡臂24的上下中间部连结并且延伸到后制动器3;均衡限位器30,其设置在均衡臂24的上下中间部与上端部之间,并且与车体侧抵接壁29抵接,车体侧抵接壁29限制均衡臂24被向制动杆9拉动的一侧的摆动。
根据该结构,在踩下制动踏板5时,与拉动制动杆9的力相比,拉动向延迟弹簧作用部延伸的连动缆26的力大,因此均衡臂24以上端部为中心摆动而拉动制动杆9,使后制动器3动作。然后,制动踏板5的踩踏量增大,与后制动器3的制动力的增大对应,拉动制动杆9的力也增大,均衡臂24的摆动被转换为以上下中间部为中心的摆动,拉动连动缆26而使前制动器2动作。由此,实现前制动器2在后制动器3的动作后再动作的前后连动制动。
如果在前后制动器2、3的连动后,解除制动踏板5的踩踏,则前后制动器2、3的动作被解除,此时,均衡臂24受到制动杆9的回复力,以上下中间部及上端部之间的均衡限位器30为支点摆动,从而使制动杆9的回复力作为将连动缆26向延迟弹簧作用部侧抽出的力而作用。由此,能够不增大延迟弹簧27的设定负荷地抑制从延迟弹簧作用部到均衡臂24的摩擦等对连动缆26的回复的影响。
并且,上述前后连动制动装置1在均衡臂24与后制动器3之间具备向制动杆9施加回复力的杆复位弹簧36。
根据该结构,从比后制动器3靠近均衡臂24的位置,能够使杆复位弹簧36的弹簧力抑制制动杆9挠曲等影响而施加到均衡臂24,能够高效地产生将连动缆26向延迟侧抽出的力。
并且,上述前后连动制动装置l在连动缆26的均衡臂24侧的端部具有臂连结件31,在连动缆26被进一步向均衡臂24的另一端部拉动的一侧,设有在拉动连动缆26时与臂连结件31抵接的限制壁39。
根据该结构,在规定连动缆26的拉动量而限制基于制动踏板5的操作的前制动器2的制动力,并且由于连动缆26的松动等造成连动缆26被大幅度拉动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均衡臂24以臂连结件31与限制壁39的接点为支点摆动而拉动制动杆9。
并且,上述前后连动制动装置1的限制壁39与车体侧抵接壁29一体设置。
根据该结构,在削减零件数量的同时,确定了均衡臂24相对于规定连动缆26的拉动量的限制壁39的相对位置(均衡限位器30的抵接位置),因此能够使均衡臂24的摆动量与连动缆26的拉动量的关系一定。
并且,上述前后连动制动装置l在连动缆26的均衡臂24侧的端部具有臂连结件31,在臂连结件31上形成有供从均衡臂24的上端部向外侧方立起的第二连结轴25在长轴方向上能够移动地嵌合的长孔32,并且在臂连结件31的外侧方,配置有垫圈33,该垫圈33安装在贯通长孔32的第二连结轴25的端部,并且具有与长孔32的长轴方向宽度相等的直径。
根据该结构,通过调整均衡臂24与连动缆26的相对位置以使长孔32被垫圈33堵住,从而能够识别第二连结轴25位于长孔32的长轴方向中央的状态,使连动缆26与均衡臂24的相对位置的调整容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是限制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发明,例如,也可以采用图9、图10所示的限制支架137。以下,对限制支架137进行说明。
限制支架137,相对于所述限制支架37,尤其在向车体侧固定的固定角度的调整是通过从车宽方向外侧螺旋安装在车体侧的螺栓B2和插入且贯通该螺栓B2的长孔138进行的这点上是不同的。对其他的与所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详细说明。
限制支架137的下端部的前后被螺栓B1、B2连接固定在车体侧(枢轴支架B)。在限制支架137的下端部前侧的连接部,形成有插入且贯通螺栓B2的长孔138。使长孔138的长轴方向沿以下端部后侧的螺栓B1为中心的圆弧弯曲。
利用限制支架137的以螺栓B1为中心的摆动对连动缆26的拉动量的调整(限制支架137的固定角度的调整),是通过放松下端部前后的连接,使限制支架137以螺栓B1为中心摆动而进行的。由于限制支架137不使用所述调整螺栓42,因此车体侧抵接壁29与限制壁39之间被切下。
在这里,所述鞍乘型车辆包括在驾驶者跨过车体而乘坐的车辆中,作为制动操作件至少具有制动踏板的车辆,不仅包括机动二轮车(包括带有发动机的自行车),还包括三轮(除前一轮且后两轮之外,还包括前两轮且后一轮的车辆)或四轮车辆。
而且,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结构是本发明的一个例子,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将实施方式的构成元件替换为公知的构成元件等的各种变更。
Claims (5)
1.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1),使前后制动器(2、3)连动,其特征在于,具备:
制动踏板(5),其能够转动地支承在车体侧;
中间臂(22),其与所述制动踏板(5)一体转动;
摆动自如的均衡臂(24),其一端部与所述中间臂(22)连结;
连动缆(26),其与所述均衡臂(24)的另一端部连结并且延伸到前制动器(2)连动用延迟弹簧作用部(28);
制动杆(9),其与所述均衡臂(24)的两端部之间的中间部连结并且延伸到后制动器(3);
均衡限位器(30),其设置在所述均衡臂(24)的中间部与另一端部之间而与车体侧抵接部(29)抵接,所述车体侧抵接部(29)限制所述均衡臂(24)被向制动杆(9)拉动的一侧的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均衡臂(24)与后制动器(3)之间具备向所述制动杆(9)施加回复力的杆复位弹簧(36)。
3.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动缆(26)的均衡臂(24)侧的端部具有臂连结件(31),
在所述连动缆(26)被进一步向所述均衡臂(24)的另一端部拉动的一侧,设有在拉动所述连动缆(26)时与所述臂连结件(31)及均衡臂(24)的至少一方抵接的限制部(3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39)与车体侧抵接部(29)一体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l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动缆(26)的均衡臂(24)侧的端部具有臂连结件(31),
在所述臂连结件(31),形成有从所述均衡臂(24)的另一端部向外侧方立起的卡止销(25)在长轴方向上能够移动地嵌合的长孔(32),
在所述臂连结件(31)的外侧方,配置有垫圈(33),所述垫圈(33)安装在贯通所述长孔(32)的卡止销(25)的端部,并且具有与所述长孔(32)的长轴方向宽度相等直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162617A JP5997667B2 (ja) | 2013-08-05 | 2013-08-05 |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後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
JP2013-162617 | 2013-08-0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40320A true CN104340320A (zh) | 2015-02-11 |
CN104340320B CN104340320B (zh) | 2017-01-18 |
Family
ID=52496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377841.4A Active CN104340320B (zh) | 2013-08-05 | 2014-08-01 | 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997667B2 (zh) |
CN (1) | CN104340320B (zh) |
IN (1) | IN2014DE01383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25794A (zh) * | 2015-09-30 | 2018-05-1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 |
CN110248865A (zh) * | 2017-02-03 | 2019-09-17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
CN111959667A (zh) * | 2020-08-26 | 2020-11-20 | 湖北航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车辆联动制动装置和摩托车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111143A1 (ja) | 2015-12-22 | 2017-06-29 |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 非水電解液電池用電解液、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非水電解液電池 |
JP6559174B2 (ja) * | 2017-03-27 | 2019-08-14 | 日信工業株式会社 | バーハンドル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
JP7373518B2 (ja) * | 2021-03-31 | 2023-11-0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ブレーキ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559224A2 (en) * | 1992-03-06 | 1993-09-08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Motorcycle brake apparatus |
CN1319519A (zh) * | 2000-03-31 | 2001-10-3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用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
CN1319530A (zh) * | 2000-03-31 | 2001-10-3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用前后轮制动器连动装置 |
CN2685223Y (zh) * | 2004-03-12 | 2005-03-16 | 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四轮摩托车连动制动装置 |
JP2006103437A (ja) * | 2004-10-04 | 2006-04-20 | Nissin Kogyo Co Ltd | バーハンドル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
RU2397909C1 (ru) * | 2009-03-12 | 2010-08-27 |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Завод им. В.А. Дегтярева" | Привод тормозной системы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754484B2 (ja) * | 1995-06-14 | 2006-03-1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前後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
JP4040763B2 (ja) * | 1998-07-31 | 2008-01-30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二輪車用ブレーキ装置 |
EP1079136A1 (en) * | 1999-08-27 | 2001-02-28 |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 Brake system having two brake lines connected to a hydraulic cylinder |
-
2013
- 2013-08-05 JP JP2013162617A patent/JP5997667B2/ja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5-23 IN IN1383DE2014 patent/IN2014DE01383A/en unknown
- 2014-08-01 CN CN201410377841.4A patent/CN10434032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559224A2 (en) * | 1992-03-06 | 1993-09-08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Motorcycle brake apparatus |
CN1319519A (zh) * | 2000-03-31 | 2001-10-3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用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
CN1319530A (zh) * | 2000-03-31 | 2001-10-3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用前后轮制动器连动装置 |
CN2685223Y (zh) * | 2004-03-12 | 2005-03-16 | 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四轮摩托车连动制动装置 |
JP2006103437A (ja) * | 2004-10-04 | 2006-04-20 | Nissin Kogyo Co Ltd | バーハンドル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
RU2397909C1 (ru) * | 2009-03-12 | 2010-08-27 |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Завод им. В.А. Дегтярева" | Привод тормозной системы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25794A (zh) * | 2015-09-30 | 2018-05-1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 |
CN108025794B (zh) * | 2015-09-30 | 2019-10-25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 |
CN110248865A (zh) * | 2017-02-03 | 2019-09-17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
CN110248865B (zh) * | 2017-02-03 | 2021-03-09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
CN111959667A (zh) * | 2020-08-26 | 2020-11-20 | 湖北航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车辆联动制动装置和摩托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40320B (zh) | 2017-01-18 |
IN2014DE01383A (zh) | 2015-06-12 |
JP5997667B2 (ja) | 2016-09-28 |
JP2015030411A (ja) | 2015-02-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40320A (zh) | 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 |
US9845132B2 (en) | Mountain bicycle with rear suspension having neutral braking trajectory | |
CN107176254A (zh) | 一种三轮以上摩托车用强制控制车架和车轮自动平衡机构 | |
CN103693151B (zh) | 机动二轮车的联动制动装置 | |
US20070194550A1 (en) | Vehicle Wheel Suspension System | |
EP2942247A1 (en) | Brake system and vehicle | |
JP6141897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輪懸架装置 | |
CN106560395A (zh) | 动力辅助自行车 | |
JP6141898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輪懸架装置 | |
CN112020446A (zh) | 摩托车前悬架 | |
EP2930072B1 (en) | Braking system and vehicle | |
US9663180B2 (en) | Steering structure for saddle type vehicle | |
JP6112933B2 (ja) | 前二輪式鞍乗り型揺動車両 | |
CN108025794B (zh) | 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 | |
JP2009179257A5 (zh) | ||
US9828015B2 (en) | Snow bike | |
CN102001407B (zh) | 坐式踏步滑板车 | |
JPS58174008A (ja) | 車両のスタピライザ取付構造 | |
CN108216475B (zh) | 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 | |
US7059619B2 (en) | Single wheel steering and suspension system | |
JP4368446B2 (ja) | 自転車及びその後輪サスペンション | |
CN104417669A (zh) | 两轮摩托车 | |
JP6114524B2 (ja) | ペダル操作装置 | |
CN203581287U (zh) | 两轮车油泵动作限位机构 | |
CN201792947U (zh) | 双前轮自行车转向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