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8865A - 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48865A
CN110248865A CN201780085416.XA CN201780085416A CN110248865A CN 110248865 A CN110248865 A CN 110248865A CN 201780085416 A CN201780085416 A CN 201780085416A CN 110248865 A CN110248865 A CN 110248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bracket
saddle
ride type
typ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54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48865B (zh
Inventor
内田雄大
中西孝文
久富胜
筒井正行
前田康幸
小关伸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248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88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488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88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4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foot leve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能够使与轴支承后制动踏板的托架关联的部件以预先构成小组合的状态向车身侧装卸。具备相对于车身能够装卸的托架(50、100),在托架(50、100)上设置有:制动踏板(31)的摆动轴(53、80);经由连杆机构(L1、L2)连接于制动踏板(31)的前轮制动传递机构(54、79)及后轮制动传递机构(46)的安装部(50e、100e);以使制动踏板(31)的动作向初始位置侧的方式施力的回位弹簧(59)的一端部卡合的弹簧卡合部(50f、100f)。

Description

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特别是涉及通过操作后制动踏板而使后轮制动器及前轮制动器双方产生制动力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有通过操作鞍乘型车辆的后制动踏板而使后轮制动器及前轮制动器双方产生制动力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专利文献1中公开如下结构,在具备液压式的前轮制动器和机械式的后轮制动器的机动二轮车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中,在安装于车身侧面的板状的托架上轴支承有制动踏板,并在从该轴支承部分向后方上方延伸的传动臂上安装有向后轮制动器的操作杆及前轮制动器的液压总泵双方分配操作力的平衡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8166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将向初始位置侧对平衡器及后制动踏板施力的回位弹簧卡合于车身侧,因此存在不将托架安装于车身就不能完成托架周围的组装作业的课题。另外,设为支承后轮的摆动臂的枢轴贯通托架的结构,因此将托架从车身卸下需要卸下摆动臂,在维护性的方面也存在设计的余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提供能够使与轴支承后制动踏板的托架关联的部件以预先构成小组合的状态向车身侧装卸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特征在于,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具有:前轮制动传递机构(54、79),其将安装于鞍乘型车辆(1)的车身的制动踏板(31)的操作力向前轮制动器(BF)传递;后轮制动传递机构(46),其将所述制动踏板(31)的操作力向后轮制动器(BR)传递,该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具备相对于车身能够装卸的托架(50、100),在所述托架(50、100)上设置有:所述制动踏板(31)的摆动轴(53、80);经由连杆机构(L1、L2)连接于所述制动踏板(31)的所述前轮制动传递机构(54、79)及后轮制动传递机构(46)的安装部(50e、100e);以使所述制动踏板(31)的动作向初始位置侧的方式施力的回位弹簧(59)的一端部卡合的弹簧卡合部(50f、100f)。
另外,第二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制动传递机构(54、79)为液压盘式制动器的总泵(54)或机械鼓式制动器的制动线(79)。
另外,第三特征在于,在所述托架(50、100)上设置有伴随着所述制动踏板(31)的操作而动作的刹车灯开关(60)的开关支承部(50g、100g)。
另外,第四特征在于,在所述托架(50、100)上设置至少向一方向开口的开口部(50h、100h),在侧视观察车身时,使旋转自如地轴支承后轮(WR)的摆动臂(26)的枢轴(27)的端部位于所述开口部(50h、100h)的空间内。
另外,第五特征在于,在构成所述托架(50、100)的开口部(50h、100h)的边缘部设置有防止与所述枢轴(27)的干涉的回避凹部(50d,100d)。
另外,第六特征在于,在所述托架(50、100)上设置有消声器(22)的安装部(50c、100i)。
另外,第七特征在于,所述枢轴(27)支承于在所述鞍乘型车辆(1)的车架(11)的车宽方向上形成的一对板状的吊架(25),所述托架(50、100)安装于所述吊架(25)的车宽方向外侧面。
另外,第八特征在于,所述鞍乘型车辆(1)的发动机(30)配置于所述吊架(25)的车身前方,安装于所述吊架(25)的所述托架(50、100)收纳于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的所述枢轴(27)与所述发动机(30)的曲轴箱(35)之间。
另外,第九特征在于,在所述吊架(25)的车宽方向外侧配设有作为外装部件的罩部件(32),所述托架(50、100)由所述罩部件(32)覆盖。
另外,第十特征在于,所述托架(50)为具有从纵向部分(50b)的下端部向后方延伸的后部分(50a)的L形,将所述前轮制动传递机构的总泵(54)配设于所述纵向部分(50b)的上部。
另外,第十一特征在于,所述托架(100)为具有从纵向部分(100b)的上下端部分别向后方延伸的第一后部分(100c)及第二后部分(100a)的U形,将所述前轮制动传递机构的制动线(79)设置于所述纵向部分(100b),并且在所述第一后部分(100c)配设有限制所述连杆机构(L2)的摆动量的止动件(100k)。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特征,在具有将安装于鞍乘型车辆(1)的车身的制动踏板(31)的操作力向前轮制动器(BF)传递的前轮制动传递机构(54、79)和将所述制动踏板(31)的操作力向后轮制动器(BR)传递的后轮制动传递机构(46)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中,具备相对于车身能够装卸的托架(50、100),在所述托架(50、100)上设置有:所述制动踏板(31)的摆动轴(53、80);经由连杆机构(L1、L2)连接于所述制动踏板(31)的所述前轮制动传递机构(54、79)及后轮制动传递机构(46)的安装部(50e、100e);以使所述制动踏板(31)的动作向初始位置侧的方式施力的回位弹簧(59)的一端部卡合的弹簧卡合部(50f、100f),因此能够在轴支承制动踏板且安装于车身侧面的托架上集中配置前后连动制动装置的构成部件。由此,能够相对于托架预先将构成部件构成小组合后安装于车身,能够提高组装可操作性,并且提高前轮制动传递机构及回位弹簧的定位精度。
根据第二特征,所述前轮制动传递机构(54、79)为液压盘式制动器的总泵(54)或机械鼓式制动器的制动线(79),因此,即使在相同车身上分开制作前轮制动器为液压盘式制动器的规格和机械鼓式制动器的规格的情况下,仅换装以托架为中心的小组件,就能够在任意规格下应用前后连动制动。
根据第三特征,在所述托架(50、100)上设置有伴随着所述制动踏板(31)的操作而动作的刹车灯开关(60)的开关支承部(50g、100g),因此,刹车灯开关的定位精度提高,并且不需要在车身侧设置开关支承部,能够削减部件数量。
根据第四特征,在所述托架(50、100)上设置至少向一方向开口的开口部(50h、100h),在侧视观察车身时,使旋转自如地轴支承后轮(WR)的摆动臂(26)的枢轴(27)的端部位于所述开口部(50h、100h)的空间内,因此,托架简单地安装于摆动臂的枢轴的周围,不装卸枢轴就能够进行托架的装卸。
根据第五特征,在构成所述托架(50、100)的开口部(50h、100h)的边缘部设置有防止与所述枢轴(27)的干涉的回避凹部(50d,100d),因此,能够使枢轴与托架接近配置并降低车身前后方向的尺寸。另外,可使用回避凹部进行托架的大致的定位,能够提高托架的组装可操作性。
根据第六特征,在所述托架(50、100)上设置有消声器(22)的安装部(50c、100i),因此,通过将用于支承消声器的支撑件兼用成托架,而废弃专用支撑件而能够削减部件数量。
根据第七特征,所述枢轴(27)支承于在所述鞍乘型车辆(1)的车架(11)的车宽方向上形成的一对板状的吊架(25),所述托架(50、100)安装于所述吊架(25)的车宽方向外侧面,因此,通过安装托架而吊架被加强,能够提高车架的刚性。
根据第八特征,所述鞍乘型车辆(1)的发动机(30)配置于所述吊架(25)的车身前方,安装于所述吊架(25)的所述托架(50、100)收纳于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的所述枢轴(27)与所述发动机(30)的曲轴箱(35)之间,因此,通过利用形成于枢轴与发动机的曲轴箱之间的空间配置托架,能够防止托架及构成部件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
根据第九特征,在所述吊架(25)的车宽方向外侧配设有作为外装部件的罩部件(32),所述托架(50、100)由所述罩部件(32)覆盖,因此,能够利用罩部件保护托架及前后连动制动装置的构成部件免受石头飞溅等的影响,并且提高鞍乘型车辆的外观性。
根据第十特征,所述托架(50)为具有从纵向部分(50b)的下端部向后方延伸的后部分(50a)的L形,将所述前轮制动传递机构的总泵(54)配设于所述纵向部分(50b)的上部,因此,在总泵的安装部的面积较小即可的液压式制动器的情况下,托架为L形,能够根据前轮制动传递机构的形式实现托架形状的最佳化。
根据第十一特征,所述托架(100)为具有从纵向部分(100b)的上下端部分别向后方延伸的第一后部分(100c)及第二后部分(100a)的U形,将所述前轮制动传递机构的制动线(79)设置于所述纵向部分(100b),并且在所述第一后部分(100c)配设有限制所述连杆机构(L2)的摆动量的止动件(100k),因此,在为了支承制动线的支承部而安装部的面积变大的机械式制动器的情况下,能够将托架设为U形,并根据前轮制动传递机构的形式实现托架形状的最佳化,并且能够利用止动件得到连杆机构的稳定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实施方式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的结构的机动二轮车的放大右侧视图;
图3是机动二轮车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4是表示托架周围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图4的V-V线剖视图;
图6是图2的VI向视图;
图7是图2的VII-VII线剖视图;
图8是图2的VIII-VIII线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的结构的机动二轮车的右侧视图;
图10是表示第二托架周围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11是第二托架的立体图;
图12是连杆机构的立体图;
图13是图9的XIII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图1是应用了本实施方式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的机动二轮车1的右侧视图。机动二轮车1是将油箱16配置于座椅下,且在转向把手9与座椅15之间设置有骑跨部A的鞍乘型车辆。车架11包含:从头管5向后方下方延伸的主管12、在发动机30的后部从主管12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吊架25、连结于主管12且向后方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后管24。旋转自如地轴支承前轮WF的左右一对前叉2经由底桥支承于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头管5的转向杆33的下端部。
发动机30通过主管12及设置于从主管12向下方延伸的吊架25的安装部悬挂于车架11的下部。旋转自如地轴支承后轮WF的摆动臂26的前端部由设置于吊架25的枢轴27摆动自如地轴支承。摆动臂26的后端部通过后减震器20悬挂于后车架24。在发动机30的下部支承有左右一对放脚踏板29,在车宽方向右侧的放脚踏板29的前方配设有后制动踏板31的脚踏部。发动机30的燃烧气体从消声器22的后端排出。在吊架25的下部摆动自如地轴支承有中心支架28。
固定于转向杆33的上端部的转向把手9的前后被支承前灯7的前侧仪表罩8及后侧仪表罩10覆盖。头管5的前后被支承将转向指示灯装置及位置灯构成为一体的组合灯6的前罩4及与乘客的腿部对置的底板13覆盖。在底板13的后方配设有覆盖座椅15的下方的左右一对后罩17。在开闭式的座椅15的下部配设有收纳箱14及油箱16。在后罩17的后端部固定有尾灯装置18,在其下方安装有左右一对转向指示灯装置19及后挡泥板21。后部座席的乘客所使用的折叠式的后踏板23设置于从后车架24延伸的支撑件45的端部,该支撑件及吊架25R的大部分被一体成形且装拆自如地设置的侧罩32覆盖。利用作为该罩部件的侧罩32,保护摆动臂26的枢轴27的侧方及其周围的制动装置等免受来自外方的石头飞溅等的影响。
本发明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构成为,通过安装于转向把手9的制动杆34的操作使前轮制动器BF动作,另一方面,通过制动踏板31的操作,后轮制动器BR及前轮制动器BF双方连动地动作。本实施方式中,后轮制动器BR设为机械式的鼓式制动器,对前轮制动器BF应用液压盘式制动器或机械鼓式制动器中的任一种。
本申请发明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在用于根据使后轮制动器BR动作的后制动踏板31的操作使前轮制动器BF进行连动的机械结构上具有特征。以下,使用图2~8对前轮制动器BF为液压盘式制动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说明,并且使用图9~13对前轮制动器BF为机械鼓式制动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的结构的机动二轮车1的放大右侧视图。该图中,表示卸下了机动二轮车1的底板13、放脚踏板29、侧罩32及消声器22的状态。如图1所示,侧视观察车身时,侧罩32大部分覆盖吊架25R的比枢轴27靠上方的空间。
在从头管5向车身后方下方延伸的主管12的后端部连接有向后方上方延伸的支承管47。在车宽方向上,一对后管24在发动机30的上方的位置连接于主管12的两侧部并向后方上方延伸。支承管47的上端部与指向车宽方向并将左右的后管24连结的连结管(未图示)连接。在后管24的后部且向上方的弯曲部焊接作为强度部件的节点板43,在后踏板支撑件45的基部也设置有节点板44。
摆动臂26的枢轴27设置于从主管12的后部侧面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板状部件25L、25R即吊架25。发动机30利用设置于后管24的前端下方的第一安装螺栓40、贯通吊架25的第二安装螺栓41及第三安装螺栓42悬挂于车架11。在发动机30的曲轴箱35与摆动臂26的枢轴27之间的位置,在车宽方向右侧的吊架25R上固定有板状的托架50。托架50利用穿过贯通孔51的螺栓51a、穿过贯通孔52的螺栓52a(参照图3)固定于吊架25R,并且利用上述第三安装螺栓42固定于左右的吊架25L、25R。
在托架50上安装有后制动踏板31的摆动轴53、向初始位置侧对后制动踏板31施力的回位弹簧59、作为使前轮制动器BF动作的前轮制动传递机构的总泵54。在后制动踏板31的后侧连结有作为使后轮制动器BR动作的后轮制动传递机构的制动杆46。在从总泵54向车宽方向右侧突出的油箱管55与副油箱57连接,在总泵54的前侧连接有将由总泵54产生的液压向前轮制动器BF传递的制动管58。副油箱57利用紧固部件56固定于后管24的侧部。
图3是机动二轮车1的局部放大立体图。放脚踏板29的支承支撑件29a固定于发动机30的曲轴箱35的底部。后制动踏板31通过支承支撑件29a的下方向后方引导,并由固定于托架50的摆动轴53摆动自如地轴支承。在后制动踏板31设置有与回位弹簧59卡合的第一挂钩31a、根据踏板操作使刹车灯开关60动作的拉簧62卡合的第二挂钩31b。刹车灯开关60的配线61通过后管24的侧方向车身侧引导。
在后制动踏板31的后端设置有上方延长部63,在该上方延长部63轴支承有向总泵54及制动杆46分配操作力的平衡器64。在平衡器64的上端部支承有与总泵54的活塞连结的第一传递支撑件65,另一方面,在平衡器64的下端部支承有与制动杆46连结的第二传递支撑件62。托架50收纳于向车宽方向右侧突出的曲轴箱35与枢轴27之间。
图4是表示托架50周围的结构的侧视图。另外,图5是图4的V-V线剖视图。托架50为具有指向车身上下方向的纵向部分50b和从该纵向部分50b的下端部向后方延伸的后部分50a的L形,如图3所示,具有后方向车宽方向外方突出的弯曲部50i,侧视观察车身时,配设成L形的开口部50h指向车身后方。消声器22的安装部50c经由弯曲部50j通过焊接等向车身侧方一体设置在后部分50a的后端下部。如上所述,托架50利用穿过贯通孔42a的第三安装螺栓42、穿过贯通孔51、52的螺栓51a、52a(参照图3)固定于车宽方向右侧的吊架25。在纵向部分50b的靠下方的位置设置有刹车灯开关60的开关支承部50g,在贯通孔52的车身前侧设置有回位弹簧59的弹簧卡合部50f。在纵向部分50b的上端部设置有用于利用两个螺栓69安装作为前轮制动传递机构的总泵54的安装部50e。总泵54及制动杆46经由包含上方延伸部63及平衡器64的连杆机构L1,连接于制动踏板31。即,制动杆46经由连杆机构L1也连接于安装部50e。
同时参照图5,后制动踏板31的摆动轴53从后部分50a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后制动踏板31的上方延伸部63固定于与摆动轴53卡合的筒部件31c。平衡器64利用配设于上方延伸部63的上端部的摆动轴63摆动自如地轴支承,利用配设于该平衡器64的上端部的摆动轴65a轴支承第一传递支撑件65,另一方面,利用配设于平衡器64的下端部的摆动轴62a轴支承第二传递支撑件62。
通过该结构,当操作后制动踏板31时,平衡器64利用摆动轴63a的部分向车身前方挤压,随之,制动杆46向车身前方牵引并且总泵54的活塞杆66向车身前方挤压,前后制动器连动并动作。根据这种平衡器64的结构,能够适当缩短制动杆46及总泵54的运转空隙并使前后制动器大致同时动作,除此之外,通过摆动轴的轴间距离的调整可任意设定前后制动器的运转率。
在圆筒状的总泵54的后端部设置有防止水分等侵入活塞滑动部的橡胶筒67,在一方的前端部形成有用于连接制动管58的开口68。另外,在纵向部分50b的车身后侧形成有用于避免与枢轴27穿过的摆动臂26的筒部分26a的干涉的回避凹部50d。根据该回避凹部50d,在摆动臂26的轴部分与曲轴箱35之间的狭窄的空间能够配设托架50,并且进行安装托架50时的大致的定位,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作业。枢轴27的端部位于包围成L形的开口部50h的空间内。
根据本发明的前后制动器连动装置,能够在摆动臂26的枢轴27未卡合于托架50、且将总泵54、平衡器64及回位弹簧59预先组合到托架50的小组合的状态安装于吊架25,因此,与例如回位弹簧的卡合部设置于车身侧,或摆动臂的枢轴贯通托架的结构的情况相比,以托架为中心的制动单元的装卸动作容易,降低组装工时并且还能够提高维护性。
图6是图2的VI向视图。另外,图7是图2的VII-VII线剖视图,图8是图2的VIII-VIII线剖视图。在车宽方向上,一对吊架25(25L、25R)从圆筒状的主管12的侧部向车宽方向外侧扩张后,向竖直方向下方延伸,构成发动机30、摆动臂26及中心支架28的支承部。摆动臂26的枢轴27穿过的圆筒部件27a构成为,焊接于两侧的吊架25,在该圆筒部件27a的车宽方向外侧配设有摆动臂26的筒部分26a,且枢轴27贯通两者。将摆动臂26的左右的臂部分连结的连结管26b位于圆筒部件27a的后方。
从吊架25L、25R的侧面到摆动臂26的内侧壁的距离在左右设定成大致相同。在车宽方向右侧,在吊架25R与摆动臂26之间的空间,以托架50为中心,平衡器64及总泵54被收纳而防止向外侧的突出,在车宽方向左侧,在吊架25L与摆动臂26之间的空间,确保安装将发动机30的驱动力向后轮WR传递的传动链(未图示)、链条罩70、导链器71的空间。而且,在车宽方向右侧的吊架25R的后端部设置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的弯折部25a。根据该弯折部25a,不设置追加部件就能够容易地得到与后制动踏板31的操作力对应的刚性。
参照图7、8,在摆动臂26的枢轴27穿过的圆筒部件27a的后方配设有指向车宽方向并将吊架25L、25R连结的加强板25b。另外,在吊架25L、25R的下端部焊接有用于摆动自如地轴支承中心支架28的第二圆筒部件28a,另外,在第二圆筒部件28a的车身前方焊接有作为强度部件的第三圆筒部件77。支承发动机30的后端下部的第三安装螺栓42在第三圆筒部件77的前方上方的位置从车宽方向左侧插入,将设置于曲轴箱35后端的发动机安装部分、吊架25及托架50一起紧固固定。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的结构的机动二轮车1的右侧视图。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仅为用于使作为机械鼓式制动器的前轮制动器BF连动的第二托架100周围的结构,因此将标注了相同标记的车架11及发动机30等的说明适当省略。在以下的说明中,也有时将第二托架简称为托架。
摆动臂26的枢轴27设置于从主管12的后部侧面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板状部件即吊架25。发动机30利用设置于后管24的前端下方的第一安装螺栓40、贯通吊架25的第二安装螺栓41及第三安装螺栓42悬挂于车架11。在曲轴箱35与枢轴27之间的位置,在车宽方向右侧的吊架25固定有板状的第二托架100。托架100通过螺栓83、84及第三安装螺栓42固定于吊架25。
在托架100上安装有:后制动踏板31的摆动轴80、向初始位置侧对后制动踏板31施力的回位弹簧59、作为使前轮制动器BF动作的前轮制动传递机构的制动线79。在后制动踏板31的后侧连结有作为使后轮制动器BR动作的后轮制动传递机构的制动杆46。在托架100的靠后方的上部支承有牵引制动线79的内钢丝的摆动支撑件81。在托架100的上端部卡合有向初始位置侧对摆动支撑件81施力的回位弹簧82。
图10是表示托架100周围的结构的侧视图。另外,图11是托架100的立体图,图12是连杆机构的立体图。托架100为具有纵向部分100b、从该纵向部分100b的上端部向后方延伸的第一后部分100c、从纵向部分100b的下端部向后方延伸的第二后部分100a的U形,侧视观察车身时,配设为U形的开口部100h指向车身后方。在第二后部分100a的后端下部设置有消声器22的安装部100i。
托架100通过穿过贯通孔42a的第三安装螺栓42、螺栓83、84固定于车宽方向右侧的吊架25。在纵向部分100b的靠下方的位置设置有刹车灯开关60的开关支承部100g,在螺栓83的车身前侧设置有回位弹簧59的弹簧卡合部100f。在纵向部分100b的上端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制动线79的支承支撑件83的安装部100e。在安装部100e的上端部形成有与摆动支撑件81的回位弹簧82卡合的卡合部100j。制动线79及制动杆46经由包含上方延伸部95、平衡器91及摆动臂81的连杆机构L2连接于制动踏板31。即,制动杆46经由连杆机构L2连接于安装部100e。
相对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在以下方面不同,即,具有将后制动踏板31的摆动动作变换成制动线79的牵引动作的连杆机构,随之,为了支承连杆机构,托架100形成为U形,后制动踏板31的摆动轴80配设于托架100的车宽方向外侧。但是,该第二实施方式中,枢轴27的端部位于呈U形包围的开口部100h的空间内,与摆动臂的枢轴贯通托架的结构的情况相比,以托架为中心的制动单元的装卸动作变得容易。
制动线79的支承支撑件83通过螺合于销96的螺母固定于托架100。该销96轴支承向车身后侧延伸的支承棒89,在支承棒89的后端部沿车宽方向设置有摆动自如地轴支承由一对板状部件构成的摆动臂81的摆动轴85(图12所示的轴P2)。在销96的后方下方设置有防止支承支撑件83及支承棒89的旋转的止转销97。回位弹簧84的后端部与固定于摆动臂81的上端部的销86卡合。
后制动踏板31的上侧延伸部95固定于与摆动轴80卡合的筒部件80a,在该上侧延伸部95的上端部配设有平衡器91的支承轴92(同P4)。制动杆46的传递支撑件94通过摆动轴93(同P5)轴支承于平衡器91的下端部,另一方面,摆动支撑件81的下端部通过摆动轴90(同P3)轴支承于平衡器91的上端部。而且,通过摆动支撑件81的上端部的销87(同P1),连杆机构与内钢丝82的端部金属件82a连结。在托架100的第一后部分100c形成有限制摆动臂81向顺时针方向的摆动量的止动件100k。
根据该结构,伴随着后制动踏板31的操作,平衡器91向前方移动时,制动杆46被向车身前方牵引,并且摆动支撑件81以摆动轴85(同P2)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摆动,内钢丝82被向车身后方牵引。
根据这种平衡器64的结构,能够适当缩短制动杆46及内钢丝82的运转空隙并使前后制动器大致同时地动作,除此之外,通过摆动轴的轴间距离的调整可任意设定前后制动器的动作比例。
另外,在纵向部分100b的车身后侧形成有用于避免与枢轴27穿过的摆动臂26的筒部分26a干涉的回避凹部100d。根据该回避凹部100d,在摆动臂26的轴部分与曲轴箱35之间的狭窄的空间能够配设托架100,并且进行安装托架100时的大致的定位,由此,组装作业变得容易。
图13是图9的XIII向视图。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车宽方向上一对吊架25(25L、25R)从圆筒状的主管12的侧部向车宽方向外侧扩张后,向竖直方向下方延伸,构成发动机30、摆动臂26及中心支架28的支承部。摆动臂26的枢轴27所穿过的圆筒部件27a焊接于两侧的吊架25,在该圆筒部件27a的车宽方向外侧配设有摆动臂26的筒部分26a,枢轴27贯通两者。
从吊架25L、25R的侧面到摆动臂26的内侧壁的距离在左右设定成大致相同。在车宽方向右侧,在吊架25R与摆动臂26之间的空间收纳有连杆机构及制动线79的支承部,防止向外侧的突出,在车宽方向左侧,在吊架25L与摆动臂26之间的空间确保安装将发动机30的驱动力向后轮WR传递的传动链(未图示)、链条罩70、导链器71的空间。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托架50及第二实施方式的托架100,即使在相同车身上分开制作前轮制动器BF为液压盘式制动器的规格和机械鼓式制动器的规格的情况下,仅换装以托架为中心的小组件,就能够在任意规格下应用前后连动制动。而且,在任意规格下,均能够将包含后制动踏板的周边部件集中固定于托架,由此,能够以预先构成小组合的状态组装于车身,能够实现组装作业的简化及维护性的提高。此外,第一/第二托架的开口部不限于后侧或上侧,只要能够向前侧或下侧的至少一方向开口并插入安装于摆动臂26的枢轴27的周围即可。
此外,机动二轮车及车架的形式、前后制动器系统的结构、托架及平衡器的形状及结构、摆动臂的结构及枢轴的配置、侧罩的形状等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进行各种变更。例如,托架除了将多个部件焊接而构成之外,也可以通过模铸或切削进行一体成型。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不限于机动二轮车,可适用于鞍乘型的三/四轮车等的各种车辆等。
附图标记说明
1:机动二轮车(鞍乘型车辆);
11:车架;
12:主管;
24:后管;
25:吊架;
26:摆动臂;
27:枢轴;
31:后制动踏板(制动踏板);
32:侧罩(罩部件);
46:制动杆(后轮制动传递机构);
50、100:托架;
50e、100e:安装部;
50d、100d:回避凹部;
50f、100f:弹簧卡合部;
50g、100g:开关支承部;
50h、100h:开口部;
50c、100i:消声器的安装部;
53、80:摆动轴;
54:总泵(前轮制动传递机构);
59:回位弹簧;
60:刹车灯开关;
79:制动线(前轮制动传递机构);
BF:前轮制动;
BR:后轮制动。

Claims (11)

1.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具有:前轮制动传递机构(54、79),其将安装于鞍乘型车辆(1)的车身的制动踏板(31)的操作力向前轮制动器(BF)传递;后轮制动传递机构(46),其将所述制动踏板(31)的操作力向后轮制动器(BR)传递,该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备相对于车身能够装卸的托架(50、100),
在所述托架(50、100)上设置有:
所述制动踏板(31)的摆动轴(53、80);
经由连杆机构(L1、L2)连接于所述制动踏板(31)的所述前轮制动传递机构(54、79)及后轮制动传递机构(46)的安装部(50e、100e);
以使所述制动踏板(31)的动作向初始位置侧的方式施力的回位弹簧(59)的一端部卡合的弹簧卡合部(50f、100f)。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轮制动传递机构(54、79)为液压盘式制动器的总泵(54)或机械鼓式制动器的制动线(7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托架(50、100)上设置有伴随着所述制动踏板(31)的操作而动作的刹车灯开关(60)的开关支承部(50g、100g)。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托架(50、100)上设置至少向一方向开口的开口部(50h、100h),
使旋转自如地轴支承后轮(WR)的摆动臂(26)的枢轴(27)的端部位于所述开口部(50h、100h)的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构成所述托架(50、100)的开口部(50h、100h)的边缘部设置有防止与所述枢轴(27)的干涉的回避凹部(50d,100d)。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托架(50、100)上设置有消声器(22)的安装部(50c、100i)。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枢轴(27)支承于在所述鞍乘型车辆(1)的车架(11)的车宽方向上形成的一对板状的吊架(25),
所述托架(50、100)安装于所述吊架(25)的车宽方向外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鞍乘型车辆(1)的发动机(30)配置于所述吊架(25)的车身前方,
安装于所述吊架(25)的所述托架(50、100)收纳于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的所述枢轴(27)与所述发动机(30)的曲轴箱(35)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吊架(25)的车宽方向外侧配设有作为外装部件的罩部件(32),
所述托架(50、100)由所述罩部件(32)覆盖。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架(50)为具有从纵向部分(50b)的下端部向后方延伸的后部分(50a)的L形,将所述前轮制动传递机构的总泵(54)配设于所述纵向部分(50b)的上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架(100)为具有从纵向部分(100b)的上下端部分别向后方延伸的第一后部分(100c)及第二后部分(100a)的U形,将所述前轮制动传递机构的制动线(79)设置于所述纵向部分(100b),并且在所述第一后部分(100c)配设有限制所述连杆机构(L2)的摆动量的止动件(100k)。
CN201780085416.XA 2017-02-03 2017-02-03 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Active CN1102488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03969 WO2018142575A1 (ja) 2017-02-03 2017-02-03 鞍乗型車両の前後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8865A true CN110248865A (zh) 2019-09-17
CN110248865B CN110248865B (zh) 2021-03-09

Family

ID=63040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5416.XA Active CN110248865B (zh) 2017-02-03 2017-02-03 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761487B2 (zh)
CN (1) CN110248865B (zh)
BR (1) BR112019014573B1 (zh)
WO (1) WO20181425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76913B2 (ja) * 2018-08-21 2021-12-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92994U (ja) * 1984-05-31 1985-12-21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ブレ−キレバ−などの取付構造
CN103693151A (zh) * 2012-09-27 2014-04-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的联动制动装置
CN104340320A (zh) * 2013-08-05 2015-02-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WO2015029520A1 (ja) * 2013-08-29 2015-03-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5816600B2 (ja) * 2012-09-27 2015-11-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92994U (ja) * 1984-05-31 1985-12-21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ブレ−キレバ−などの取付構造
CN103693151A (zh) * 2012-09-27 2014-04-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的联动制动装置
JP5816600B2 (ja) * 2012-09-27 2015-11-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CN104340320A (zh) * 2013-08-05 2015-02-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WO2015029520A1 (ja) * 2013-08-29 2015-03-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9014573B1 (pt) 2023-05-02
WO2018142575A1 (ja) 2018-08-09
BR112019014573A2 (pt) 2020-02-18
CN110248865B (zh) 2021-03-09
JPWO2018142575A1 (ja) 2019-11-07
JP6761487B2 (ja) 2020-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15373B (zh) 跨骑型车辆的abs配置结构
US9567032B2 (en) Brake caliper arrangement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
JP5638133B2 (ja) 自動二輪車
US8186470B2 (en) Motorcycle
JP5864878B2 (ja) 自動二輪車
EP3689725B1 (en) Saddle-type vehicle
US9290230B2 (en)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JP4354784B2 (ja) 自動二輪車の制動力調整装置
CN110248865A (zh) 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JP5760513B2 (ja) 鞍乗型車両
WO2014132913A1 (ja) 鞍乗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EP3715234B1 (en) Saddle-type vehicle
JP5816600B2 (ja) 鞍乗型車両の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EP3835188B1 (en) Saddle riding type vehicle
JP3371264B2 (ja) 自動二輪車
JPH03253486A (ja) 自動二輪車のブレーキホース配置構造
JPS6324075Y2 (zh)
CN110015364B (zh) 鞍座式骑乘车辆
JPH02204189A (ja) バーハンドルを備えた車両のブレーキホース取り回し構造
WO2022201182A1 (en) Compound braking system of a vehicle
US20200255083A1 (en) Brake piping structure for saddled vehicles
JP2007247342A (ja) フロントローダ支持装置
JPWO2020090144A1 (ja) 車輪速センサの取付構造
JPH0211486A (ja) フロントフオーク
JP2017190107A (ja) リザーバタンクの取付構造及び自動二輪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