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34785A - 缝制装置、缝制品的制造方法、及缝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缝制装置、缝制品的制造方法、及缝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34785A
CN104334785A CN201280071473.XA CN201280071473A CN104334785A CN 104334785 A CN104334785 A CN 104334785A CN 201280071473 A CN201280071473 A CN 201280071473A CN 104334785 A CN104334785 A CN 1043347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n
product
tailoring machine
slide fastener
se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14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34785B (zh
Inventor
庄佳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334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347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347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347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00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ornamental pattern seams, for sewing buttonholes, for reinforcing openings, or for fastening articles, e.g. buttons, by sewing
    • D05B3/12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ornamental pattern seams, for sewing buttonholes, for reinforcing openings, or for fastening articles, e.g. buttons, by sewing for fastening articles by sewing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5/00Sewing units consisting of combinations of several sewing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5/00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5B35/06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attaching bands, ribbons, strips, or tapes or for bin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缝制装置(100)是缝制重合有至少1个以上的拉链(91)与1个以上的片材(92)的被缝制品(90)。该装置包含:第1缝制机(10),其在拉链(91)的啮合链齿排(91c)的两侧分别形成至少缝合拉链(91)的链布(91a、91b)与片材(92)的第1及第2接缝(SL1、SL2);及第2缝制机(20),其缝制从第1缝制机(10)搬送的被缝制品(90),在拉链(91)的啮合链齿排(91c)的两侧分别形成至少缝合拉链(91)的链布(91a、91b)与片材(92)的第3及第4接缝(SL3、SL4)。

Description

缝制装置、缝制品的制造方法、及缝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制装置、缝制品的制造方法、及缝制方法,尤其涉及重合有至少1个以上的拉链与1个以上的片材的被缝制品的缝制。
背景技术
拉链不仅用于衣服类,也用于多种多样的制品。在相对于布料等(以下,也存在将意思为“布料等”者仅称为布料的情形)缝制拉链时,多要求缝制具有良好的生产效率。
在专利文献1中,揭示有在用于被套等的袋状体(筒状体)的缝制时,省略拼条(Gusset)而通过拉链接合面料与衬里。在该文献中,如该文献的图4所示,仅在拉链7的一侧缘通过双重链锁缝而缝合面料1的一侧缘的环(loop)1B的端部。其后,在该文献中,如该文献的图5所示,在提起布料1的环1B的状态下,从其上重叠衬里2,对拉链7的另一侧缘与衬里2的侧缘进行绷缝(interlock sewing)。由此,缝制使面料1与衬里2经由拉链7而连续的袋状体。该文献的图4所示的电动缝纫机8是将以2根为一对的4根针中的一方的1对针除去的设备(参照该文献的段落0019)。该文献的图5所示的电动缝纫机12是进行绷缝的设备。如该文献的图1及图2所示,配置电动缝纫机5与电动缝纫机12(12A、12B)。
在专利文献2中,揭示有通过于拉链的一链布边缝合“小拼条”,而使被套的缝制自动化,从而提高其效率。如该文献的图1所示,小拼条(3)与拉链(F)是输送至内布料(1b)的一侧缘,并通过缝纫机(M1)缝制(参照该文献的图2、图3)。如该文献的图1所示,通过包缝机(overlock sewing machine)(M2)而将表布料(1a)相对于内布料(1b)与小拼条(3)缝合(参照该文献的图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6-32786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公平7-552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
如专利文献1及2所示,在使用接近配置的一组缝针形成一组接缝的情形时(专利文献1的图4、专利文献2的图2),存在难以活用或至少无法容易地活用通用或现有的缝纫机的情形。例如,存在配置在进行上下往返的缝针下的下侧机构彼此干涉的情形,在该情形时,无法使下侧机构接近,从而形成接近且平行的一组接缝一事本身变得困难。另外,下侧机构为梭、线钩(Looper)机构等,但并不应限定于此。
如上所述,存在无法容易地形成接近的一组接缝的情形。另外,所述关于本案发明的课题的具体说明是用以说明课题的一例,不应以该说明限定解释本案发明。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缝制装置是缝制重合有至少1个以上的拉链与1个以上的片材的被缝制品的缝制装置,且包含:第1缝制机,其在所述拉链的啮合链齿排的两侧分别形成至少缝合所述拉链的链布与所述片材的第1及第2接缝;及第2缝制机,其是缝制从所述第1缝制机搬送的所述被缝制品的第2缝制机,在所述拉链的所述啮合链齿排的两侧分别形成至少缝合所述拉链的所述链布与所述片材的第3及第4接缝。例如,在以第1缝制机在左链布形成第1接缝且在右链布形成第2接缝,并以第2缝制机在左链布形成第3接缝且在右链布形成第4接缝的情形时,结果可使第1接缝与第3接缝接近,并使第2接缝与第4接缝接近。接缝的图案任意。
较佳为进而包含至少1个中继部,其在从所述第1缝制机向所述第2缝制机的搬送过程中使通过所述第1缝制机缝制后的所述被缝制品进行上下反转。通过上下反转而可实现被缝制品的姿势的优化。
较佳为所述中继部的至少1个包含沿所述拉链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轴部,通过经由该轴部搬送所述被缝制品,而使到达该轴部前的所述被缝制品与通过该轴部后的所述被缝制品上下隔开间隔地配置。从而可简单地进行上下反转。
较佳为所述中继部的至少1个包含导引所述被缝制品向所述第2缝制机的缝制位置侧的搬送的导引部,通过经由该导引部搬送所述被缝制品,而使到达该导引部的入口端前的所述被缝制品与通过该导引部的所述入口端后的所述被缝制品上下隔开间隔地配置。通过采用导引部而可抑制被缝制品的其后的姿势改变,此外,也可将导引部兼用作为中继部。
较佳为在包括至少包含第1及第2中继部的多个所述中继部的缝制装置中,所述第1中继部包含沿所述拉链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轴部,通过经由该轴部搬送所述被缝制品,而使到达该轴部前的所述被缝制品与通过该轴部后的所述被缝制品上下隔开间隔地配置,且所述第2中继部包含导引所述被缝制品向所述第2缝制机的缝制位置侧的搬送的导引部,通过经由该导引部搬送所述被缝制品,而使到达该导引部的入口端前的所述被缝制品与通过该导引部的所述入口端后的所述被缝制品上下隔开间隔地配置。在该情形时,较佳为所述导引部是以从所述第2缝制机向所述第1缝制机侧突出的形态设置。或,较佳为所述导引部的所述入口端较所述轴部更接近所述第1缝制机。
较佳为所述导引部是以从所述第2缝制机向所述第1缝制机侧突出的形态设置,且在所述导引部的上方或下方配置有所述轴部。
从所述第1缝制机至所述第1中继部的区间是所述被缝制品未反转的非反转区间,从所述第1中继部至所述第2中继部的区间是所述被缝制品反转的反转区间。
较佳为进而包含从所述第1缝制机向所述第2缝制机输送所述被缝制品的输送机构。
较佳为所述第1及第2缝制机分别至少执行第1动作与第2动作,该第1动作是使穿入有针线的2根以上的缝针一同往返,该第2动作是用以使底线相对于通过该第1动作而贯通所述被缝制品的所述针线缠绕。
较佳为通过所述第1及第2缝制机处理的所述拉链是处于使分别设置在一组所述链布的啮合链齿排啮合的状态。虽并不受到限定,但如下述实施方式的说明可获得各种效果。
本发明的缝制品的制造方法是缝制重合有至少1个以上的拉链与1个以上的片材的被缝制品而制造缝制品的方法,且包含如下步骤:通过第1缝制机在所述拉链的啮合链齿排的两侧分别形成至少缝合所述拉链的链布与所述片材的第1及第2接缝;及通过所述第2缝制机而缝制从所述第1缝制机搬送的所述被缝制品的步骤,在所述拉链的所述啮合链齿排的两侧分别形成至少缝合所述拉链的所述链布与所述片材的第3及第4接缝。
较佳为进而包含如下步骤:在从所述第1缝制机向所述第2缝制机的搬送过程中使通过所述第1缝制机缝制后的所述被缝制品上下反转至少1次。
较佳为进而包含如下步骤:经由沿所述拉链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轴部搬送所述被缝制品并使所述被缝制品上下反转;通过该步骤,而使到达该轴部前的所述被缝制品与通过该轴部后的所述被缝制品上下隔开间隔地配置。
较佳为经由导引所述被缝制品向所述第2缝制机的缝制位置侧的搬送的导引部而搬送所述被缝制品并使所述被缝制品上下反转;通过该步骤,而使到达该导引部的入口端前的所述被缝制品与通过该导引部的所述入口端后的所述被缝制品上下隔开间隔地配置。
本发明的缝制方法是缝制重合有至少1个以上的拉链与1个以上的片材的被缝制品的缝制方法,且通过第1缝制机在所述拉链的啮合链齿排的两侧分别形成至少缝合所述拉链的链布与所述片材的第1及第2接缝,并通过第2缝制机在所述拉链的所述啮合链齿排的两侧分别形成至少缝合所述拉链的所述链布与所述片材的第3及第4接缝。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容易地形成接近的一组接缝(例如,第1及第3接缝组与第2及第4接缝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缝制装置的概略性侧视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缝制机的缝制机构的概略性部分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从上方示意性地观察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缝制机的缝制位置的示意图。
图4是通过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缝制装置的第1缝制机而缝制的缝制品的俯视图。
图5是通过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缝制装置的第1及第2缝制机而缝制的缝制品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反转杆的概略性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缝制装置中的搬送过程的被缝制品的状态的概略性剖面示意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缝制装置中的搬送过程的被缝制品的状态的概略性剖面示意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缝制装置中的搬送过程的被缝制品的状态的概略性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缝制装置的概略性侧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缝制装置的概略性侧视示意图。
图12是通过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缝制装置的第1缝制机而缝制的缝制品的俯视图。
图13是通过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缝制装置的第1及第2缝制机而缝制的缝制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面参照图式,一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各实施方式并非各自独立,无需进行过多说明,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则应当明白可适当进行组合,也可把握由该组合产生的协同效果。原则上省略实施方式间的重复说明,而重点对不同方面进行说明。
参考图式是以发明说明为主要目的,从而进行了适当简化。在这些图中,通过箭头表示被缝制品的搬送方向。被缝制品是沿该搬送方向而从上游侧向下游侧搬送。
在以下的说明中,表示上下左右等方向的用语存在以拉链作为基准而使用的情形。在该情形时,上下方向是与拉链的正反方向一致,左右方向是与拉链的宽度方向一致。拉链是具有长度与宽度的长条体,相比其长度而其宽度非常短。拉链的宽度方向也为横穿拉链的啮合的链齿排的方向。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9对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缝制装置的概略性侧视示意图。图2是表示缝制机的缝制机构的概略性部分横截面示意图。图3是从上方示意性地观察缝制机的缝制位置的示意图。图4是通过缝制装置的第1缝制机而缝制的缝制品的俯视图。图5是通过缝制装置的第1及第2缝制机而缝制的缝制品的俯视图。图6是反转杆的概略性立体图。图7至图9是表示缝制装置中的搬送过程的被缝制品的状态的概略性剖面示意图。
如图1所示,缝制装置100包含缝制机(第1缝制机)10及缝制机(第2缝制机)20,通过这些缝制机10、20的协作而对被缝制品90执行所需的缝制从而在被缝制品90上形成所需的接缝。各缝制机的动作条件是分别进行适当设定。此处,各缝制机是为了形成直线状的接缝而进行有适当准备。
图1所示的缝制机10包含下部主体11及上部主体12,在上部主体12中,设置有上下往返的针座13。在针座13上通过螺丝等安装固定有一组缝针14。同样地,缝制机20包含下部主体21及上部主体22,在上部主体22上设置有上下往返的针座23。在针座23上通过螺丝等安装固定有一组缝针24。在各缝针中穿入有1根以上的针线。另外,在图1中,各缝针似乎被表示为配置在被缝制品的输送方向上,但实际上如图2所示,沿被缝制品的拉链91的宽度方向设置各缝针(14、24)。
如图1所示,下部主体11包含上表面平坦的平台15,在其上搬送被缝制品90,且对被缝制品90进行缝制处理。被缝制品90在其从上游侧向下游侧的搬送过程中,通过针座13的正下方,并在该场所(以下,存在称为缝制位置的情形)进行缝制处理。另外,在图1中,被缝制品90的搬送方向明确地以箭头图示。缝制机10包含马达等驱动源,并根据从该驱动源供给的驱动力使针座13上下往返。通过针座的上下往返,而使穿入有针线的缝针14上下往返。此外,缝制机10是通过马达等驱动源而生成驱动力,并与此相应地使旋转梭、线钩等底线侧的返针形成机构进行动作。缝制机10、20的具体构成任意,但此处为相同类型者,存在对缝制机10进行的说明也适用于缝制机20的情形。
缝制机10是通常的缝制机,以适用于例如“锁型针步”、“单线链锁针步”、“双重链锁针步”等特定或任意的缝制方法的方式构成。缝制机10至少执行穿入有线的缝针的往返动作、及与该往返动作同步的返针形成动作。在“锁型针步”的情形时,缝制机10包含用以形成返针的梭,并使其与缝针的往返动作同步地进行动作。梭通常内置卷绕有底线的梭芯(bobbin)。在“单线链锁针步”、“双重链锁针步”的情形时,缝制机10包含用以形成返针的线钩机构,并使其与缝针的往返动作同步地进行动作。省略梭、线钩机构等的具体说明。
缝制机10除所述使缝针进行上下往返的机构与形成返针的机构以外,包含针板、角板、送布齿、压片、及切线器等各种功能零件。在本技术领域中这些零件是众所周知,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缝制机10的自动化的进展显著,所述往返动作与所述返针形成动作的同步是通过计算机(也称为微电脑)或逻辑电路而确保为高精度。缝制机20也与缝制机10具有相同构成。也可设置共同地控制缝制机10与缝制机20的控制系统。
参照图2及图3而对内置在缝制机10中的缝制机构进行补充说明。另外,在图2中,为了方便下述说明,缝制机20的一组缝针24也以虚线图示。
如图2所示,包含拉链91及左右一组布料(片材)92(92a、92b)的被缝制品90是处于在拉链91的链布91a上重叠布料92a的呈U字状折迭的部分,并在拉链91的链布91b上重叠布料92b的呈U字状折迭的部分的状态。另外,设置在拉链91的各链布的内侧缘的各拉链链齿排(啮合链齿排)是啮合的状态,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未啮合。从维持/提高作业效率的观点而言,优选在使拉链链齿排啮合的状态下进行缝制处理。布料92例如为长条的带状的拼条(Gusset),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为衣服或外罩类的特定部分。拉链链齿排的种类任意。啮合链齿排包含连续的线圈、金属/树脂链齿的列等。
如图2所示,缝制机10的一组缝针14a、14b是沿拉链91的宽度方向隔开固定间隔而配置。在设置在下部主体11的针板18中,与一组缝针14相对应地设置有一组针孔19。此外,在针板18的下方,与一组缝针14相对应地设置有一组返针形成单元31。在“锁型针步”的情形时,返针形成单元31包含梭,在“链锁针步”的情形时,返针形成单元31包含线钩机构。在图2中,作为返针形成单元31,例示有卷绕有线的梭芯。如图3所示,在俯视缝制机10的针板18时,在一组针孔19的外侧接近配置有一组返针形成单元31。
以“锁型针步”的情形为重点简单地对缝制动作进行说明。使穿入有线的缝针14下降而贯通被缝制品90,在较被缝制品90更靠下侧产生针线环。其次,梭的尖端(未图示)捕捉该针线环。其次,针线围绕梭芯壳的外周在针线环中插入底线。其次,提起针线,使针线与底线交缠。其后,仅以特定量输送被缝制品90,由此形成最小单位的接缝。
参照图4及图5,对通过缝制机10及缝制机20的各缝制而在被缝制品产生的接缝进行说明。另外,虚线TL1、TL2表示左右链布91a、92b的外侧缘的位置。图4表示被缝制品90通过缝制机10缝制后的状态。图5表示图4所示的被缝制品90通过缝制机20进一步缝制的状态。如图4所示,通过利用缝制机10进行被缝制品90的缝制处理,而在拉链91的啮合的拉链链齿排91c的两侧形成一组线状的接缝SL1、SL2。如图5所示,通过利用缝制机20进行被缝制品90的缝制处理,而在拉链91的啮合的拉链链齿排91c的两侧形成一组线状的接缝SL3、SL4。另外,由于各接缝为线状,因此可称为接缝线。另外,也可将接缝形成为锯齿状等,但在该情形时,可能会容易产生拉链与布料间的相对位置偏移。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缝制机10进行被缝制品90的缝制而产生的一组接缝(SL1与SL2的组)是分别形成在闭合的拉链91的啮合的拉链链齿排91c的左右两侧。通过缝制机20而形成的一组接缝(SL3与SL4的组)也相同。如果进一步叙述,则通过某缝制机而在被缝制品形成的一组接缝并非仅偏向拉链链齿排的左右两侧中的任一方而形成,而是分别配置在其左右两侧而形成。在该情形时,如图2示意性地所示,即便使用通用或现有的缝制机,在缝制机10与缝制机20的关系中,如图2所示调整缝制机10的缝针14与缝制机20的缝针24的间隔W9a,由此,也能够以图5所示的间隔W9b形成接缝SL2与接缝SL4。
如图2所示,缝制机10中的一组缝针14的间隔W14充分,因此,位于针板18的下方的一组返针形成单元(以下,也存在简称为梭芯的情形)的间隔也可充分确保。假设,在图2所示的缝针14a的正侧面配置缝针24a的情形时,对应于缝针14a的梭芯与对应于缝针24a的梭芯会相互干涉,而需要再设定各梭芯的配置关系。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充分地确保各缝制机中的各缝针间的间隔,从而此种干涉不会成为问题。
回到图1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在缝制机10的平台15上,旋转自如地配置有进料辊(feed roll)16作为输送机构。进料辊16的旋转轴与搬送中的被缝制品的拉链的宽度方向一致。也可与设置在缝制机10的针板的众所周知的输送机构同步地旋转驱动进料辊16。优选将进料辊16构成为主动轮,但也可为被动轮。在该情形时,优选在平台15上设置用以输送被缝制品90的其他机构。
如图1所示,在缝制机20的平台25上,旋转自如地配置有进料辊27作为输送机构。所述对进料辊16进行的说明也同样适用于进料辊27。
如图1所示,在缝制机10与缝制机20之间,设置有2个反转中继部(中继部)P1、P2。反转中继部P1包含安装在缝制机10的反转杆50。反转中继部P2包含安装在缝制机20的导引部26。反转中继部P1与反转中继部P2是为了划定使被缝制品90在其搬送过程中进行上下反转的反转区间R12而设置。如此,通过在被缝制品90从缝制机10向缝制机20的搬送过程中,使被缝制品90进行上下反转,而可适当地纠正被缝制品90的姿势。另外,通过缝制机10而缝制的被缝制品90有在从缝制机10向缝制机20侧移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姿势改变,例如可能会导致拉链与布料的位置关系改变、或布料本身的姿势改变。
如图6所示,反转杆50是相对于缝制机10的一组凸部17可倾斜调整或不可倾斜调整地安装。反转杆50作为整体呈U字状地构成,其开放端侧是相对于缝制机10的主体的侧面安装。反转杆50包含一组延伸棒51及导引棒(轴部)52。一组延伸棒51相互平行地延伸,且相对于缝制机10的平台15倾斜地安装。通过导引棒52而使各延伸棒51的前端结合。从进料辊16输送的被缝制品90在到达导引棒52为止是沿延伸棒51而移动,其后,在导引棒52的外周上沿其曲面移动,由此上下反转,其后也继续向下游侧移动。反转杆50的具体构成任意,但优选包含沿搬送中的拉链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轴部。轴部并不限定于如导引棒52般为棒状,也可采用平板状等任意形状。
参照图7至图9说明图1的A-A、B-B、C-C的切取剖面中的被缝制品90的概略剖面构成。如图7示意性地所示,在从缝制机10(较详细而言为其进料辊16)至反转中继部P1的非反转区间R11中,被缝制品90的左右的外侧缘向铅垂方向下方垂下。另外,拉链91由于中心处于啮合的拉链链齿排发挥骨架的作用而伸展的状态,而得以抑制因重力向铅垂方向下方下垂。从此种观点而言,优选在拉链91闭合的状态下进行缝制处理。
如图8示意性地所示,在从反转中继部P1至反转中继部P2的反转区间R12中,被缝制品90的左右的外侧缘向铅垂方向下方垂下。根据图7与图8的对比而明显可知,被缝制品90在从非反转区间R11向反转区间R12进行区间移动的过程中上下反转,而布料的左右端的垂下方向也反转。由此,通过缝制机10进行缝制后,可纠正在被缝制品90产生的挠曲、错位等不期望的姿势变形。
如图1所示,非反转区间R11>反转区间R12成立。由此,可期待对被缝制品90赋予适度的反转,从而适当地修正被缝制品90的姿势。
反转区间R12的终端是通过反转中继部P2而划定。反转中继部P2包含所述导引部26的入口端。通过活用导引部26而进一步输送被缝制品90,从而可抑制如上所述修正的被缝制品90的姿势在其后再次改变。
如图9所示,导引部26构成为包围被缝制品90。以单一零件或复数零件构成导引部26是任意的。如图9所示,导引部26包含下导引面26a、侧导引面26b、及上导引面26c。一组侧导引面26b的间隔是对应于被缝制品90的最大宽度,并设定为比其略大。下导引面26a与上导引面26c的间隔是对应于被缝制品90的最大厚度,并设定为比其略大。通过设置此种导引部26,而可一面保持被缝制品90的经纠正的姿势,一面从导引部26的入口搬送被缝制品90至缝制机20的缝制位置。
如图9所示,在导引部26的上导引面26c上,设置有向下导引面26a侧突出、且沿被缝制品90的搬送方向延伸的长条的凸部26d。凸部26d是为了配置在拉链91的拉链链齿排91c上而位于导引部26的宽度的大致中央。通过凸部26d而从内侧对布料92a、92b的U字状的折返部分进行位置限制,由此,可更可靠地一面保持被缝制品90的姿势一面搬送被缝制品90。
通过导引部26的被缝制品90是通过缝制机20进行缝制处理,其后,通过进料辊27而向更下游侧输送。
<第2实施方式>
参照图10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未设置反转中继部。即便在该情形时,除由反转中继部产生的效果以外,也可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第1实施方式也可视为第2实施方式的改良方案。
<第3实施方式>
参照图11对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形态设置有反转中继部P1、P2。即便在此种情形时也可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如图11所示,以虚线表示的反转杆50相对于缝制机10或其他固定物以任意的形态安装。根据第1与第3实施方式的比较可知,反转杆50的安装形态为任意,除缝制机10以外,也可相对于缝制机20或其他固定物安装。如何空间配置反转中继部P1、P2也为任意,可根据缝制装置100的导入环境而进行适当变更。
<第4实施方式>
参照图12及图13对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2是通过第1缝制机而缝制的缝制品的俯视图。图13是通过第1及第2缝制机而缝制的缝制品的俯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图12及图13可理解,在拉链91敞开的状态下通过第1及第2缝制机而缝制被缝制品90。于此种情形时也可获得与所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在该情形时,为了抑制被缝制品90的姿势改变,优选在从缝制机10至缝制机20的范围内一面尽可能保持被缝制品90的姿势一面进行搬送。
如图12所示,设置在被缝制品90的拉链91的左右链布91a、91b的各内侧缘的拉链链齿排91c未啮合,在左右链布91a、91b的各拉链链齿排91c间产生有“间隔”。在该情形时,如图12所示,通过第1缝制机10形成的接缝SL1、SL2在与拉链链齿排91c的关系中,分别形成在其两侧。
图13也可与图12同样地进行说明,通过第2缝制机20形成的接缝SL3、SL4在与拉链链齿排91c的关系中是分别形成在其两侧。
当以与啮合链齿排的关系判断接缝的位置时,“啮合链齿排”的用语也可理解为包含啮合的啮合链齿排与未啮合的啮合链齿排的双方的上位用语,此种解释与本案揭示的主旨一致。参照该解释,当以与啮合链齿排的关系判断接缝的位置时,无需考虑左右链布91a、91b的各拉链链齿排91c间的“间隔”。
根据所述揭示,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则当明白可对各实施方式施加各种变更。将经过本案揭示的缝制步骤而获得者称作缝制品,但其未必指成品,也可为半成品。
被缝制品较典型为在拉链的各链布上重叠有不同布料者,但并不限定于此。在下述情形时,通过利用缝制装置相对于拉链的各链布缝合各布料而制造缝制品。
拉链有金属拉链、树脂拉链等、水密规格、气密规格等各种种类,但并不限定于特定的种类。拉链通常为长条的带体,且在一组链布的内侧缘设置有一组拉链链齿排。可说明拉链的长度方向/拉链链齿排的延伸方向/拉链链齿的配置方向是沿所述输送方向,但并不限定于此种形态。在实施方式中,作为典型的情形,为使各拉链链齿排啮合而使拉链闭合的状态,但并不限定于此。拉链也可包含可滑动或不可滑动的滑件。
缝制被缝制品的缝制机为通常的设备,关于其的详细构成说明、功能说明、动作说明等已由存在于申请时点的适当数据充分说明。作为标准,缝制机可安装的缝针的根数为任意,并不限定于如本案揭示的实施方式般以2根缝针为标准的类型。通过缝制机而缝制的接缝可考虑各种图案,并不限定于直线。
缝合在拉链链布的对象并不限定于布料,也可为纸、树脂制膜等。片材通常为平坦且具有可挠性,但并不意在限定为此种。
[符号说明]
100                   缝制装置
10                    缝制机
11                    下部主体
12                    部主体
13                    针座
14                    缝针
15                    平台
16                    进料辊
17                    凸部
18                    针板
19                    针孔
20                    缝制机
26                    导引部
27                    进料辊
50                    反转杆
51                    延伸棒
52                    导引棒
90                    被缝制品
91                    拉链
91a                   链布
91b                   链布
91c                   链齿排
92                    布料
92a                   布料
92b                   布料
P1                    反转中继部
P2                    反转中继部
R11                   非反转区间
R12                   反转区间
SL1                   接缝
SL2                   接缝
SL3                   接缝
SL4                   接缝

Claims (15)

1.一种缝制装置,其是缝制重合有至少1个以上的拉链(91)与1个以上的片材(92)的被缝制品(90)的缝制装置(100),且包含:
第1缝制机(10),其在所述拉链(91)的啮合链齿排(91c)的两侧分别形成至少缝合所述拉链(91)的链布(91a、91b)与所述片材(92)的第1及第2接缝(SL1、SL2);及
第2缝制机(20),其缝制从所述第1缝制机(10)搬送的所述被缝制品(90),在所述拉链(91)的所述啮合链齿排(91c)的两侧分别形成至少缝合所述拉链(91)的所述链布(91a、91b)与所述片材(92)的第3及第4接缝(SL3、SL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制装置,其中进而包含至少1个中继部(P1、P2),该中继部(P1、P2)在从所述第1缝制机(10)向所述第2缝制机(20)的搬送过程中使通过所述第1缝制机(10)缝制后的所述被缝制品(90)上下反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制装置,其中所述中继部的至少1个包含沿所述拉链(9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轴部(52),通过经由该轴部(52)搬送所述被缝制品(90),而使到达该轴部(52)前的所述被缝制品(90)与通过该轴部(52)后的所述被缝制品(90)上下隔开间隔地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缝制装置,其中所述中继部的至少1个包含导引所述被缝制品(90)向所述第2缝制机(20)的缝制位置侧的搬送的导引部(26),通过经由该导引部(26)搬送所述被缝制品(90),而使到达该导引部(26)的入口端前的所述被缝制品(90)与通过该导引部(26)的所述入口端后的所述被缝制品(90)上下隔开间隔地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制装置,其中具有至少包含第1及第2中继部(P1、P2)的多个所述中继部,且
所述第1中继部(P1)包含沿所述拉链(9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轴部(52),通过经由该轴部(52)搬送所述被缝制品(90),而使到达该轴部(52)前的所述被缝制品(90)与通过该轴部(52)后的所述被缝制品(90)上下隔开间隔地配置,且
所述第2中继部(P2)包含导引所述被缝制品(90)向所述第2缝制机(20)的缝制位置侧的搬送的导引部(26),通过经由该导引部(26)搬送所述被缝制品(90),而使到达该导引部(26)的入口端前的所述被缝制品(90)与通过该导引部(26)的所述入口端后的所述被缝制品(90)上下隔开间隔地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制装置,其中所述导引部(26)是以从所述第2缝制机(20)向所述第1缝制机(10)侧突出的形态设置,在所述导引部(26)的上方或下方配置有所述轴部(52)。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缝制装置,其中从所述第1缝制机(10)至所述第1中继部(P1)的区间是所述被缝制品(90)未反转的非反转区间(R11),从所述第1中继部(P1)至所述第2中继部(P2)的区间是所述被缝制品(90)反转后的反转区间(R1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缝制装置,其中进而包含输送机构(16),该输送机构从所述第1缝制机(10)向所述第2缝制机(20)输送所述被缝制品(90)。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缝制装置,其中所述第1及第2缝制机(20)分别至少执行第1动作与第2动作,
所述第1动作是使穿入有针线的2根以上的缝针一同往返,
所述第2动作是用以相对于通过该第1动作而贯通所述被缝制品(90)的所述针线缠绕底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缝制装置,其中通过所述第1缝制机(10)及第2缝制机(20)处理的所述拉链(91)是处于使分别设置在一组所述链布(91a、91b)的啮合链齿排啮合的状态。
11.一种缝制品的制造方法,其是缝制重合有至少1个以上的拉链(91)与1个以上的片材(92)的被缝制品(90)而制造缝制品的方法,且包含如下步骤:
通过第1缝制机(10)在所述拉链(91)的啮合链齿排(91c)的两侧分别形成至少缝合所述拉链(91)的链布(91a、91b)与所述片材(92)的第1及第2接缝(SL1、SL2);及
通过所述第2缝制机(20)缝制从所述第1缝制机(10)搬送的所述被缝制品(90)的步骤,该步骤在所述拉链(91)的所述啮合链齿排(91c)的两侧分别形成至少缝合所述拉链(91)的所述链布(91a、91b)与所述片材(92)的第3及第4接缝(SL3、SL4)。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缝制品的制造方法,其中进而包含如下步骤:在从所述第1缝制机(10)向所述第2缝制机(20)的搬送过程中使通过所述第1缝制机(10)缝制后的所述被缝制品(90)上下反转至少1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缝制品的制造方法,其中包含如下步骤:经由沿所述拉链(9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轴部(52)而搬送所述被缝制品(90)并使所述被缝制品(90)上下反转;通过该步骤,使到达该轴部(52)前的所述被缝制品(90)与通过该轴部(52)后的所述被缝制品(90)上下隔开间隔地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缝制品的制造方法,其中包含如下步骤:经由导引所述被缝制品(90)向所述第2缝制机(20)的缝制位置侧的搬送的导引部(26)而搬送所述被缝制品(90)并使所述被缝制品(90)上下反转;通过该步骤,而使到达该导引部(26)的入口端前的所述被缝制品(90)与通过该导引部(26)的所述入口端后的所述被缝制品(90)上下隔开间隔地配置。
15.一种缝制方法,其是缝制重合有至少1个以上的拉链(91)与1个以上的片材(92)的被缝制品(90)的缝制方法,且
通过第1缝制机(10)在所述拉链(91)的啮合链齿排(91c)的两侧分别形成至少缝合所述拉链(91)的链布(91a、91b)与所述片材(92)的第1及第2接缝(SL1、SL2),
通过第2缝制机(20)在所述拉链(91)的所述啮合链齿排(91c)的两侧分别形成至少缝合所述拉链(91)的所述链布(91a、91b)与所述片材(92)的第3及第4接缝(SL3、SL4)。
CN201280071473.XA 2012-03-16 2012-03-16 缝制装置、缝制品的制造方法、及缝制方法 Active CN1043347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56925 WO2013136521A1 (ja) 2012-03-16 2012-03-16 縫製装置、縫製品の製造方法、及び縫製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34785A true CN104334785A (zh) 2015-02-04
CN104334785B CN104334785B (zh) 2016-10-26

Family

ID=49160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1473.XA Active CN104334785B (zh) 2012-03-16 2012-03-16 缝制装置、缝制品的制造方法、及缝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34785B (zh)
TW (1) TWI544118B (zh)
WO (1) WO2013136521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60542A (zh) * 2015-12-01 2017-04-12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拉链中心线生产设备
CN106930009A (zh) * 2017-04-24 2017-07-07 福恩达机器人(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拉链缝制装置、缝纫机及缝制方法
TWI629022B (zh) * 2017-02-02 2018-07-11 Ykk股份有限公司 附有拉鏈之製品
CN109137282A (zh) * 2018-07-06 2019-01-04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用于帷帘的缝制装置
CN109385764A (zh) * 2017-08-07 2019-02-26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裁片自动化移送加工的双机头缝制机
CN109440304A (zh) * 2018-11-19 2019-03-08 南通泰慕士服装有限公司 一种蕾丝面料多工序加工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85774A (en) * 1957-05-13 1959-05-12 Waldes Kohinoor Inc Methods of producing combined slide fastener and hook-and-eye closure units
JPS5446650A (en) * 1977-09-19 1979-04-12 Aisin Seiki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wing fastener to mattress sheath
JPS5523678U (zh) * 1978-08-01 1980-02-15
JPS62204578U (zh) * 1986-06-20 1987-12-26
CN1115807A (zh) * 1994-03-31 1996-01-31 重机公司 一种贴边加工装置
JPH1024180A (ja) * 1996-07-12 1998-01-27 Toyama Pref Gov Seni Kyokai ファスナー自動縫付装置とファスナー自動縫付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85774A (en) * 1957-05-13 1959-05-12 Waldes Kohinoor Inc Methods of producing combined slide fastener and hook-and-eye closure units
JPS5446650A (en) * 1977-09-19 1979-04-12 Aisin Seiki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wing fastener to mattress sheath
JPS5523678U (zh) * 1978-08-01 1980-02-15
JPS62204578U (zh) * 1986-06-20 1987-12-26
CN1115807A (zh) * 1994-03-31 1996-01-31 重机公司 一种贴边加工装置
JPH1024180A (ja) * 1996-07-12 1998-01-27 Toyama Pref Gov Seni Kyokai ファスナー自動縫付装置とファスナー自動縫付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60542A (zh) * 2015-12-01 2017-04-12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拉链中心线生产设备
CN106560542B (zh) * 2015-12-01 2018-02-16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拉链中心线生产设备
TWI629022B (zh) * 2017-02-02 2018-07-11 Ykk股份有限公司 附有拉鏈之製品
US11083255B2 (en) 2017-02-02 2021-08-10 Ykk Corporation Slide fastener-attached product
US11089846B2 (en) 2017-02-02 2021-08-17 Ykk Corporation Slide fastener-attached product, element memb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lide fastener-attached product
US11206901B2 (en) 2017-02-02 2021-12-28 Ykk Corporation Slide fastener-attached product, element memb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lide fastener-attached product
US11406165B2 (en) 2017-02-02 2022-08-09 Ykk Corporation Slide fastener-attached product
CN106930009A (zh) * 2017-04-24 2017-07-07 福恩达机器人(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拉链缝制装置、缝纫机及缝制方法
CN109385764A (zh) * 2017-08-07 2019-02-26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裁片自动化移送加工的双机头缝制机
CN109385764B (zh) * 2017-08-07 2021-07-30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裁片自动化移送加工的双机头缝制机
CN109137282A (zh) * 2018-07-06 2019-01-04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用于帷帘的缝制装置
CN109440304A (zh) * 2018-11-19 2019-03-08 南通泰慕士服装有限公司 一种蕾丝面料多工序加工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36521A1 (ja) 2013-09-19
TWI544118B (zh) 2016-08-01
TW201341619A (zh) 2013-10-16
CN104334785B (zh) 2016-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34785A (zh) 缝制装置、缝制品的制造方法、及缝制方法
EP1728908A1 (en) Knitting method for wide rib texture by plating
RU2091524C1 (ru) Трубчатое вязаное изделие
CN103732818A (zh) 缝制品及布料的缝制方法
US20170347814A1 (en) Knitted Mattress Cover, Mattres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Knitted Mattress Cover
EP1408145A1 (en) Knitting fabric having novel set up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knitting it
US3030786A (en) Textile material and manufacture
GB2136026A (en) A process and a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textile web
TW201521906A (zh) 縫紉機及針板構造、及鏈齒排之縫製方法
US10988871B2 (en) Method for knitting a three-dimensional knitted fabric
CN105970490B (zh) 缝制品及布料的缝制方法
JP2001310093A (ja) ミシン
JP6518608B2 (ja) 筒状編地の編成方法
WO2021234915A1 (ja) テンプレート部材、ミシン、及び縫製方法
JP3218014U (ja) 連続的線材を編込んで湾曲した形状を形成する両面編地
KR101361304B1 (ko) 다양한 형태의 횡편기 실 공급장치
KR20130072724A (ko) 원단에 장식밴드를 다양한 패턴으로 봉제하는 가공장치의 구동부
WO2023047539A1 (ja) ミシン及び縫製方法
CN201722507U (zh) 针板
ITUD980205A1 (it) Macchina multiaghi per cucitura/trapuntatura a punto annodato e/o a punto doppia catenella
JPH08187384A (ja) 2本針ミシン
TW436272B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aligning zipper patterns
CN104746227A (zh) 编织物的编织方法以及编织物的制造方法
JP2000303324A (ja) 増目の編成方法
CN109868568A (zh) 一种缝明门襟机的包边缝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