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07A - 一种贴边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贴边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07A
CN1115807A CN 95104584 CN95104584A CN1115807A CN 1115807 A CN1115807 A CN 1115807A CN 95104584 CN95104584 CN 95104584 CN 95104584 A CN95104584 A CN 95104584A CN 1115807 A CN1115807 A CN 11158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welt
sewing
base fabric
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510458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平泽裕
新井富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5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5/00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5B35/02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cilitating seaming; Hem-turning elements; Hemmers
    • D05B35/04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cilitating seaming; Hem-turning elements; Hemmers with movable tool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5/00Sewing units consisting of combinations of several sewing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00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ornamental pattern seams, for sewing buttonholes, for reinforcing openings, or for fastening articles, e.g. buttons, by sewing
    • D05B3/10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ornamental pattern seams, for sewing buttonholes, for reinforcing openings, or for fastening articles, e.g. buttons, by sewing for making piped open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将一块底布与一块贴边布缝制起来的贴边加工装置,其包括一个用于固定底布和贴边布的给布装置,该装置沿缝纫方向移动底布和贴边布。一个线缝加工机构上有两根缝纫针,用于加工出一道平线缝和一道最终线缝。该两根针的位置对应于贴边布上平线缝和最终线缝应当形成的位置。一个滚边器将贴边布的第一侧边缘部分折叠到其第二侧边缘部分上,一块折叠板将贴边布的第二侧边缘部分折叠到第一侧边缘部分上,滚边器和折叠板将贴边布叠成三层。

Description

一种贴边加工装置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贴边加工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缝制折成三层的贴边的贴边加工装置。
缝制诸如装饰衣袋开口边的贴边的传统工艺如图19(a)-(c)所示。
首先,将贴边布2放在底布2上并从上方用一把T形压尺R压在贴边布2上。在此状态下,将贴边布2的两端都沿压尺R的外廓向上折到如图19(a)所示的位置上并用缝纫针N将底布1与贴边布2缝合在一起。随后,用刀沿着图19(b)所示方向在底布1与贴边布2的中间切开,以形成一个开口1a。从缝纫机上取下布1和2。将贴边布2的两端穿过开口1a并折叠到底布2的后表面上。于是,如图19(c)所示,由此形成的贴边布2的各个部分构成了装饰衣袋开口的贴边。
在这样形成的各贴边上,衣袋上位于贴边布2与底布1缝合处的部分10(下称“缝合部分10”)与衣袋上位于贴边布裸露处部分11(下称“裸露部分11”)的布层数是不同的,即位于缝合部分10的布层数为4,而位于裸露部分11处的布层数为2。这两部分之间相隔一距离T,因而有损于贴边的外观效果。此外,这样形成的贴边不容易压匀。
为克服上述问题,在本领域中已提出了一种如图20(a)所示的缝制贴边的方法。在图20(a)所示的贴边上,处于底布1与贴边布2缝合处的缝合部分有三层布,位于贴边2裸露处的裸露部分也有三层布。底布1的表面与贴边布2的表面平齐。该贴边是用图21所示的装置加工的。
图21中所示的装置上有一对可在缝纫机台面上前后左右移动的布料进给装置14。操作时,首先将底布1平放在该布料进给装置14上。然后,一对可垂直地移至或离开给布装置14的底布定位器18向下移至底布1上,使底布1的左部及右部分别被左右底布定位器18及左右给布装置14固定住。
然后,将两底布定位器18相向地移动约0.5mm,使底布1如图21中的1W处所示那样有一定的松驰量。随即从上方将一对贴边布压尺17放置在两底布定位器18之间。此时将两贴边布2a、2b分别放在底布定位器18及贴边压尺17上。具体地说,就是将一个贴边布2a放在一个定位器18及一个压尺17上,而另一个贴边布2b则放在另一个定位器18和另一个压尺17上。
在底布定位器18的上方分别设置有一对可垂直移动的左右压布摆臂件16。将该摆臂向下移动,使贴边布2a及2b在针N的落针点附近与底布1的左右端部接触(见图21)。
在此状态下,给缝纫机一个指令缝纫工序启动。响应于该指令,由缝纫机悬臂固定的两缝纫针N开始作垂直移动,而该对底布定位器18则与此同步地向前移动(即沿着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向前移动)。由此使底布1的左右部与贴边布2a和2b用平线X燃(即如图20(b)所示的第一和第二平线缝X1和X2)缝合起来。
此后,使底布1和贴边布2a、2b连同底布定位器18一起回到原始位置上。将底布定位器18相互拉开,从而消除松驰量1W,使底布1被拉平。
将压布摆臂件16收到上方之后,将分别设置在两底布定位器18上的一对折布件15向上移动,使得位于底布定位器18上的贴边布2a和2b的第一端部2d被抬起。在此状态下,一对分别与贴边布压尺17连接的延伸件20向外伸出,使贴边布2a和2b的第二端部2c分别沿平线缝X1和X2折叠,而第一端部2d则分别叠在第二端2c上(图22)。
此后,延伸件20收回并向下移动压布摆臂件16,使贴边布2a和2b被定位。此时,各贴边已被折成三层。最后,加工最终线缝Y(即第一和第二最终线缝Y1和Y2),将贴边布2a和2b缝到底布1上(见图20(d))。
在该缝纫过程中,底布1被保持拉平(无任何松驰量)。因此,第一和第二最终线缝Y1和Y2略微偏离第一和第二平线缝X1和X2,偏离量约为0.5mm。
然后,用刀从底布1的中部,即位于第一和第二最终线缝Y1和Y2之间的部位切开,以形成一个中开口1a及在开口1a的两端形成V形口1b,随后将贴边布2a和2b穿过开口1a,使其折到底布1的后表面上。
于是,如图20(a)所示,底布1和贴边布2a、2b的缝合部与裸露部均具有相同的层数(即三层布)。底布1的表面与贴边布2a、2b的表面相互平齐。这样形成的贴边具有良好的外观效果,而且易于压平。
如上所述,当用传统装置加工平线缝X时,底布1有一定的松驰量,而当加工最终线缝Y时,底布1则被拉紧。因此,平线缝X与最终线缝Y之间略微偏开。这样,当底布1的松驰量被准确控制的情况下,平线缝X的加工位置正确,因而最终加工而成的贴边可获得令人满意的质量。不过,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底布1的材质和厚度,底布1可能不随底布定位器18和给布装置14一起移动,因而底布1可能没有准确地移位(松驰)。在此情况下就不可能在正确位置上加工平线缝X。
例如,当底布1较厚或较硬时,底布1不能随给装置14移动,因而其移动量(即松驰量)不足。结果使平线缝X偏离预定的位置,由此使最终形成的贴边质量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在加工贴边时,平线缝X的形成位置对于确定贴边的宽度及其以后的端部位置十分重要。如果平线缝的位置偏离预定位置,则用贴边装饰的开口可能总是敞开着或者贴边布在开口的两边相互叠合。这样,使最终产品的外观质量相当低劣。
本发明即是在上述背景下产生的,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装置的缺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高质量贴边的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及优点可通过以下描述中明显看出或通过实践本发明而得到领会。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可通过在权利要求中指出的措施或这些措施的组合得以实现。
作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一种实施方案,用于将一块底布与一块贴边布缝合起来的本发明的贴边加工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固定底布和贴边布的给布装置,该给布装置使底布和贴边布沿着缝纫方向移动;一个用于形成一条平线缝和一条最终线缝的线缝加工机构,该机构上有两根位于对应于贴边布上预定的平线缝及最终线缝位置的缝纫针;一个用于将贴边布的第一侧边缘部折叠到其第二侧边缘部上的滚边器;以及一个用于将贴边布的第二侧边缘部折叠到其第一侧边缘部上的折布板,折叠装置与折布板将贴边布折成三层。
作为另一个实施方案,用于将一块底布与一对贴边布缝合起来的本发明的贴边加工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固定底布和一对贴边布的给布装置,该对贴边布相互平行地放置在底布1上并且相互拉开一预定距离,该进给装置使底布和贴边布沿着缝纫方向移动;一个用于形成第一和第二平线缝及第一和第二最终线缝的线缝加工机构,该机构上有四根分别位于相对于贴边布上预定的第一和第二平线缝及第一和第二最终线缝位置的缝纫针;一个用于将各贴边布的第一侧边缘部沿着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平线缝折叠到其第二侧边缘部上的滚边器;以及一个用于将各贴边布的第二侧边缘部折叠到其第一侧边缘部上的折布板,滚边器与折布板将各贴边布折成三层。
作为又一个实施方案,用于将一块底布与一块贴边布缝合起来的本发明贴边加工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固定底布和贴边布的给布装置,该给布装置使底布和贴边布沿着缝纫方向移动;一个用于形成一条平线缝和一条最终线缝的线缝加工机构,该机构上有若干根位于相对于贴边上预定的平线缝及最终线缝位置的缝纫针;一个用于将贴边布的第一侧边缘部折叠到其第二侧边缘部上的滚边器;以及一个用于将贴边布的第二侧边缘部折叠到已经被滚边器折叠过的第一侧边缘部上的折布板,其结果使贴边布被折成三层。
附图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表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共同解释了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及构思。在该附图中:
图1(a)及1(b)为本发明的贴边加工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该贴边加工装置包括一个用两个单针式缝纫机构成的线缝加工机构;
图2(a)及2(b)为图1(a)及1(b)所示贴边加工装置上的滚边器的透视图;
图3(a)及3(b)为图1(a)及1(b)所示贴边加工装置的工作过程的局部透视图;
图4(a)及4(b)为图1(a)及1(b)所示贴边加工装置的工作过程的局部透视图;
图5(a)及5(b)为本发明的贴边加工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该贴边加工装置包括一个用一个双针式缝纫机构的线缝加工机构;
图6(a)及6(b)为图5(a)及5(b)所示贴边加工装置的工作过程的局部透视图;
图7(a)及7(b)为图5(a)及5(b)所示贴边加工装置的工作过程的局部透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贴边加工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透视图,该贴边加工装置包括一个用四个单针式缝纫机构成的线缝加工机构;
图9至12为图8所示贴边加工装置的工作过程的局部透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的贴边加工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透视图,该贴边加工装置包括一个用两个双针式缝纫机构成的线缝加工机构;
图14及15为图13所示贴边加工装置的工作过程的局部透视图;
图16为本发明的贴边加工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透视图,该贴边加工装置包括一个用一个四针式缝纫机构成的线缝加工机构;
图17和18为图16所示贴边加工装置的工作过程的局部透视图;
图19(a)-(d)为示意图,其中表示了传统的贴边加工过程;
图20(a)-(d)表示了贴边的示意图;
图21(a)是一种传统的用于缝制图20(a)-(d)所示贴边的缝制装置的正视图。
图22为一正视图,其中表示了用传统装置缝制最终线缝的形成过程。
本发明提供一种贴边加工装置,其中包括一个用于固定一底布和一贴边布并使该底布及贴边布沿缝纫方向移动的给布装置;为了形成一条平线缝及一条最终线缝,在对应于平线缝及最终线缝预定位置处设置有两根缝纫针的线缝加工机构;一个滚边器将贴边布的一个边缘部分折叠到其另一个边缘部分之上;一块折布板,则将贴边布上的所述另一侧边缘部分折叠到已经被折叠装置折叠的一侧边侧缘部分上,由此使贴边布被折成三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贴边加工装置,其中包括一个用于固定一底布和一对相互平行地且相隔一定距离地放置在该底布上的贴边布并使该底布及贴边布沿缝纫方向移动的给布装置;一个线缝加工机构,加工第一及第二平线缝及第一和第二最终线缝,在线缝加工机构上对应于第一和第二平线缝及第一和第二最终线缝预定位置处设置有四根缝纫针;一个滚边器将各贴边布的一侧边缘部分折叠到其另一侧边缘部分之上。一块折布板则将各贴边布上的另一侧边折叠到已经由滚边器折叠过的那一侧边缘部分上,由此使贴边布被折成三层。
在本发明的贴边加工装置中,给布装置的作用是固定底布及贴边布并使其沿着缝纫方向移动,而线缝加工机构则有选择地操纵缝纫针工作。特别是,在形成平线缝时,该机构操纵设置在对应于平线缝预定位置处的缝纫针工作。
此后,用滚边器将贴边的一侧边缘部分折叠到其另一侧边缘部分之上,并操作折布板将贴边布上的所述另一侧边缘部分折叠到已经被滚边器折叠过的一边缘部分上,由此使贴边布被折成三层,在此状态下,开始加工最终线缝,线缝加工机构操纵设置在对应于最终线缝预定位置处的缝纫针。
以下将借助于附图描述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其中,图1-4对应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贴边加工装置。在图1(a)中,标号A代表一个线缝加工机构,该线缝加工机构A是由两个沿着缝纫方向并设置在一个缝纫机台面T上的单针式缝纫机M1和M2。缝纫机M1和M2各具有一根缝纫针N。
缝纫机之一(即图1中的M1)的缝纫针N的固定位置对应于在给布装置C(以下将详细描述)沿缝纫方向H移动底布1和贴边布2时平线缝X所应当形成的位置。另一个缝纫机(图1中的M2)上的缝纫针N的固定位置则对应于在给布装置C沿缝纫方向H移动底布1和贴边布2时最终线缝Y所应当形成的位置。
对应于缝纫机M2设置的中心刀具E用于在底布1上加工一个开口1a,在缝纫机台面上设置的一个边角刀具机构F用于加工出如图20(d)所示的边角开口1b。
在图1(a)中,标号C代表以下将提及的给布装置。该给布装置C沿着垂直于缝纫机台面T的方向移动。该给布装置中有一对底布固定器C1和一对贴边布固定器C2。该对底布固定器C1将一块底布固定在缝纫机台面T上,而相对于底布固定器C1的上表面垂直移动的贴边布固定器C2与底布固定器C1共同配合将贴边布2固定。这样,该给布装置C就可以固定底布1和贴边布2并使它们沿着缝纫方向H移动。
图1(a)中标号D代表一对用于折叠贴边布的折布板。该折布板D通常分别设置在给布装置C的底布固定器C1上并可根据需要沿箭头所指的方向延伸(在图1(a)中所示的折布板D即处于延伸的状态)。为折叠和进给一对贴边布,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给布装置C及折布板D,如图1(a)所示。
图1(a)及(b)中的标号B代表一个用于将贴边布2的一侧边缘部分折叠到其另一侧边缘部分之上的滚边器。该滚边器B可在缝纫机台面T上设置的一升降装置6的作用下垂直移动。如图1(b)所示,该升降装置6包括一个设置在缝纫机M2前方的油缸3和一个可绕轴4沿图1(b)中的双向箭头摆动的摆臂5。
滚边器B包括一段弧形的折回部分B1和一段直线形的固定部分B3。该滚边器B的底部形状如图2(a)及2(b)所示。在折回部分B1的底部有一台阶,该台阶是由一个向上突起的部分R与一个在突起部分的顶部形成的平台部L构成的。突起部分R为弧形并且沿着缝纫方向由前至后逐渐向侧面延伸。平台部L也是弧形,也向侧面延伸。平台部L的延伸量大于突起部分R的延伸量。
在固定部分B3的底部也有一个台阶,该台阶也是由一个向上突起的部分与一个在突起部分的顶部形成的平台部构成的。该突起部分及平台部沿着缝纫方向线性地延伸。此外,在固定部分B3的前端有一个落针槽B2,缝纫针即经过该槽落下。
以下将参照图3、4描述上述贴边加工装置的工作过程。
给布装置C(图3、4中没有表示)夹住诸如底布1和贴边布2的待缝纫材料(下称缝纫材料)沿着缝纫方向H移动。当给布装置C移到缝纫机M1处时,缝纫机M1将底布1和贴边布2缝合在一起,并形成如图3(a)所示的平线缝X。
随后,给布装置C将已加工出平线缝X的缝纫材料(底布1和贴边布2)移到滚边器B,该装置向下移动并放置在缝纫机平台T上,贴边的一侧边缘部的后端紧靠在折叠装置的突起部分的后端。当缝纫材料在缝纫方向上进一步移动时,贴边布2的一侧边缘靠在平台部L处同时被突起部分R推向侧上方,最后又在平台部L的导向下被引向侧面,如图2(b)所示。结果,贴边布2的一侧边缘部分被折到其另一侧边缘部分上。在通过了该折回部分B1之后,贴边布2被引向固定部分B3,以保持该折叠状态(见图3(b))。
此后,折布板D(图中未示)向外延伸,使贴边布2的另一侧边缘部分折叠到已经被滚边器B折叠过的那侧边缘部分。于是,该贴边布2被折成三层。
在贴边布2被折成上述状态之后,给布装置C将缝纫材料移至另一个缝纫机M2处。缝纫机M2加工出如图4(b)所示的最终线缝Y。这样就缝制好了一侧的贴边。然后,在相对的一侧的预定位置上放置缝纫材料(底布1和贴边布2)并用给布装置C固定住。按照类似于上述的缝纫过程即可在缝纫材料上缝制出另一条平线缝X及另一条最终线缝Y。
在下面的缝纫工序中,缝纫机的中心刀具E在底布1上切割出一个如图20(a)所示的开口1a。然后,给布装置C将缝纫材料移到边角刀具机构F处并在此处在底布1上加工出如图20(d)所示的边角开口1b。至此,全部缝纫工作被完成。
参照图5-7描述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贴边加工装置。其中,与图1-4中所示部件功能类似的部件用同样的标号和字母表示。
在图5(a)中,标号A代表一个线缝加工机构。该机构A包括一个双针式缝纫机M3。在该缝纫机上有两个沿着垂直于缝纫方向H的方向W相互错开一定距离的缝纫针。
两缝纫针之间的距离等于或者对应于平线缝X与最终线缝Y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两缝纫针的位置分别对应于在给布装置C沿缝纫方向H移动底布1和贴边布2时形成平线缝X和最终线缝的预定位置。两个缝纫针相互独立地加工各自的线缝。
如图20(d)所示,缝纫机M3的中心刀具E在底布1上加工出开口1a,而设置在缝纫机台面T上的边角刀具机构F加工出边角开口1b。
图5(a)中的标号B代表一个用于将贴边布的一侧边缘部分折叠到其另一侧边缘部分之上的滚边器。该滚边器B包括一个折回部分B1和一个固定部分B3,二者相互分开。折回部分B1与固定部分B3基本上位于缝纫机M3的缝纫针的两侧。如图5(b)所示,折回部分B1被固定在油缸8上的一预定移动部件上。油缸8基本上被垂直地固定在缝纫机M3上。于是,折回部分B1可在油缸8的作用下相对于缝纫机台面T作垂直运动。固定部分B3则可在上述升降装置6的作用下相对于缝纫机台面T作垂直移动。这样,滚边器3的折回部分B1与固定部分B3可相互独立地沿着垂直于缝纫机台面的方向移动。
在第二实施例中的贴边加工装置中,给布装置C也可以固定待缝合的布料(一块底布1和一块贴边布2)并使其在缝纫方向H的轴线上前后移动。
以下将参照图6、7描述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贴边加工装置的工作过程。
给布装置C(图6、7中没有表示)夹住诸如底布1和贴边布2的待缝纫材料沿着缝纫方向H移动。如图6(a)所示,当给布装置C移到缝纫机M3处时,缝纫机M3操纵位于相应于平线缝预定形成位置的两缝纫针之一工作以形成平线缝X。此时,滚边器B被抬到缝纫机台面T的上方,以防接触到缝纫材料。
加工完平线缝之后,给布装置将缝纫材料沿相反方向移回到缝纫初始位置。在第二次移动缝纫材料之前,先将滚边器B落下,使其置于缝纫机台面T上。这样,贴边布2的一侧边缘部分被折叠装置B上的折回部分B1折叠并且在固定部分B3的作用下保持该折叠状态(见图6(b))。
然后,折布板D(图中未示)向外延伸从而贴边布2的另一侧边缘部分被折叠到已被折叠装置B折叠过一次的那一侧边缘部分上,如图7(a)所示。由此使贴边布2被折成三层。
在按上述方式折叠好贴边布2之后,给布装置C再次沿缝纫方向移动缝纫材料。不过,在开始移动之前,油缸将折叠装置B的折回部分B1抬到缝纫机台面T的上方,以防阻碍缝纫材料的移动。
在缝纫材料沿着缝纫方向移动的同时,缝纫机M3操纵另一个缝纫针、即对应于最终线缝Y预定形成的位置的缝纫针工作,以形成最终线缝Y。至此就完成了在一侧的贴边的缝制工作。然后,在相对的一侧的预定位置上放置缝纫材料(底布1和贴边布2)并用给布装置C固定住。按照类似于上述的缝纫过程即可在缝纫材料上缝制出另一条平线缝X及另一条最终线缝Y。
在这种缝纫工艺中,用中心刀具E在底布1上切割出一个开口1a,然后,给布装置C将缝纫材料移到边角刀具机构F处并在此处在底布1上加工出如图20(d)所示的边角开口1b。至此,全部缝纫工作完成。
图8-12表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贴边加工装置,因此,以下借助于图8-12描述该第三实施例。其中,与第一、第二实施例中所示部件功能类似的部件用同样的标号或字母表示。
在图8中,标号A代表一个线缝加工机构。该线缝加工机构A包括四个单针式缝纫机M4、M5、M6和M7。各缝纫机上均带有一个缝纫针N。四个缝纫机沿着缝纫方向并排设置在一个缝纫机台面T上。
缝纫机M4、M5、M6和M7上的缝纫针N的位置分别对应于在给布装置C沿缝纫方向H移动一块底部和一对贴边布2时,第一和第二平线缝X1、X2以及第一和第二最终线缝Y1、Y2预定形成的位置。
在第三实施例中,缝纫机M4加工第一道平线缝X1,缝纫机M5加工第二道平线缝X2,缝纫机M6加工第一道最终线缝Y1,缝纫机M7加工第二道最终线缝Y2。
图8中的标号B代表一个滚边器,其包括一个用于折叠一贴边布2a的第一滚边器Bc以及一个用于折叠另一贴边布2b的第二滚边器Bd。如图8所示,第一和第二滚边器Bc和Bd是对称布置的。第一滚边器Bc通过一个与前面所述的升降装置类似的升降装置6与缝纫机M6连接,而第二滚边器Bd通过另一个升降装置6与缝纫机M7连接。
以下将借助于图9-12描述第三实施例的贴边加工装置的工作过程。
给布装置C(图9-12中没有表示)夹住待缝合材料(底布1和贴边布2的一部分)沿着缝纫方向H移动。如图9(a)所示,当给布装置C移动缝纫材料到达缝纫机M4处时,缝纫机M4加工第一道平线缝X1。如图9(b)所示,当给布装置C将缝纫材料移到缝纫机M5时,缝纫机M5加工第二道平线缝X2。
此后,在给布装置将缝纫材料移向缝纫机M6的过程中,第一滚边器Bc将贴边布2a的一侧边缘部分折到其另一侧边缘部分上,如图10(a)所示。随后,折布板D向外延伸,将贴边布2a折叠成如图10(b)所示的三层。此后,缝纫材料被移到缝纫机M6处。缝纫机M6将已折成三层的贴边布2a缝合,从而形成如图11(a)所示的最终线缝Y1。
然后,当给布装置C将缝纫材料移到第二折滚边器Bd处时,另一贴边布2b的一侧边缘部分如图11(b)所示那样被第二滚边器Bd折到其另一侧边缘部分上,折布板D向外延伸,将贴布边2b折叠成如图12(a)所示的三层。随后,缝纫材料被移到缝纫机M7处,缝纫机M7将已折成三层的贴边布2b缝合,从而形成如图12(b)所示的最终缝线Y2。
在该过程中,缝纫机M7上的中心刀具E在底部1上切开一开口1a。然后,给布装置C将缝纫材料移到边角刀具机构F处。该边角刀具机构F切割出如图20(d)所示的边角开口1b。至此,全部缝纫工作完成。
图13-15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的贴边加工装置。因而以下将借助于图13-15描述第四实施例。其中,与前述各实施例中所示部件功能类似的部件用同样的标号和字母表示。
在图13中,标号A代表一个线缝加工机构。该机构A包括两个双针式缝纫机M8和M9。各缝纫机上均有两个沿垂直于缝纫方向H的方向W相互隔开一预定距离的缝纫针。
在缝纫机M8上选择的两缝纫针之间的距离对应于四条线缝-即第一和第二平线缝X1、X2以及第一和第二最终线缝Y1、Y2中的两条线缝之间的距离。在缝纫机M9上选择的两缝纫针之间的距离对应于四条线缝中其余的两线缝之间的距离。在第四实施例中,缝纫机M8上的两缝纫针之间的距离等于或相应于第一和第二平线缝X1和X2之间的距离。缝纫机M9上的两缝纫针之间的距离等于或相应于第一和第二最终线缝Y1和Y2之间的距离,缝纫机M9上设置的中心刀具E用于在底布1上加工出一开口1a。
图13中的标号B代表一滚边器。该滚边器B上具有对称设置的左、右折回部分B1和左、右固定部分B3,以保证将各贴边布2a和2b的一侧边缘部分折叠到其另一侧边缘部分之上。因此,图13所示的滚边器B可视为由图8所示的滚边器Bc和Bd组合而成的整体构件。
以下将参照图14、15描述第四实施例中的贴边加工装置的工作过程。
给布装置C(图14、15中没有表示)夹住缝纫材料(一块底布1和一对贴边布2)移动。当缝纫材料移到缝纫机M8处时,缝纫机M8将底布1和贴边布2缝合,形成如图14(a)所示的平线缝X1和X2。
而后,当给布装置C将缝纫材料移到滚边器B处时,各贴边布2a、2b的一侧边缘部分被折叠到其另一侧边缘部分之上(见图14(b))。然后,折布板D向外延伸,将各贴边布2a和2b折成三层(见图15(a))。
随后,当给布装置C将缝纫材料移到缝纫机M9时,缝纫机M9加工第一和第二最终线缝Y1、Y2(见图15(b))。在缝纫机M9进行缝纫的过程中,中心刀具E在底布1上加工出一开口1a。
接着,给布装置C将缝纫材料移到边角刀具机构F处。边角刀具机构加工出边角开口1b(见图20(d))。至此,全部缝纫工作完成。
图16-18表示的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的贴边加工装置。因此以下将参照图16-18描述第五实施例。其中,与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中所示部件功能相似的部件用同样的标号或字母表示。
在图16中,标号A代表一个线缝加工机构。该机构A包括一个四针式缝纫机,其上带有四根缝纫针。根据需要,该四根缝纫针沿垂直于缝纫方向H的方向W拉开一定间距。
这四根缝纫针的位置应满足其中的两根缝纫针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对应于第一和第二平线缝X1、X2之间的距离,而其余的两根缝纫针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对应于第一和第二最终线缝Y1、Y2之间的距离。换句话说,头两个缝纫针的位置分别对应于当给布装置C移动一块底布1和一对贴边布2a时第一和第二平线缝X1和X2应当形成的位置,而后,两个缝纫针的位置分别对应于第一和第二最终线缝Y1和Y2应当形成的位置。
四根缝纫针中的两根(下文称作第一对缝纫针)作为一个单元操作来加工给定的各线缝、其余两根缝纫针(下文称作第二对缝纫针)作为另一个单元操作来加工给定的各线缝。也就是说,两缝纫针作为一个单元加工第一和第二平线缝X1、X2,而其余两缝纫针作为另一个单元加工第一和第二线缝Y1和Y2。在缝纫机M10上设置有中心刀具,用于在底布1上加工开口1a。
图16中标号B代表一个沿缝纫方向延伸的滚边器。该滚边器B上有一个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右折回部分B1的前部Ba。滚边器B还包括一个具有对称设置的左、右固定部分B3的后部Bb。由此保证各贴边布2a、2b的一侧边缘部分折叠到其另一侧边缘部分之上。带有折回部分B1的前部Ba设置在缝纫机上缝纫针的一侧,而带有固定部分B3的后部Bb设置在该缝纫针的另一侧。前部Ba和后部Bb均可相对于缝纫机台面T垂直移动(见图5(b))。
以下将借助于图17和18描述第五实施例中的贴边加工装置的工作过程。
给布装置C(图17、18中未示)沿缝纫方向H移动缝纫材料(即一块底布1和一对贴边布2)。当缝纫材料到缝纫机M10处时,缝纫机M10上的第一对缝纫针开始工作,从而加工出如图17(a)所示的第一和第二线缝X1和X2。在该缝纫过程中,滚边器B从缝纫机台面T上抬起,以免妨碍缝纫材料的移动。
在加工完第一和第二线缝X1和X2之后,给布装置C沿相反方向移动缝纫材料,即。将缝纫材料移回到初始位置。不过,在移回前,先将滚边器B放置到缝纫机台面T上,以保证贴边布2的一侧边缘部分被折叠到其另一侧边缘部分之上。
而后,折布板D向外延伸,使各贴边布2上的已经折叠过一次的边缘部分被折叠到另一侧边缘部分之上。然后,给布装置C再次沿缝纫方向H移动已经被折成三层的缝纫材料。在移动前,先将带有折回部分B1的前部Ba从缝纫机台面T上抬起,以免缝纫材料的移动。
在缝纫材料沿缝纫方向H移动的过程中,缝纫机M10上的第二缝纫针加工第一和第二最终线缝Y1和Y2,如图18(b)所示。在加工第一和第二道最终线缝Y1、Y2的过程中,缝纫机M10上的中心刀具E在底布1上加工出一开口1a。
随后,给布装置C将缝纫材料移到边角刀具机构F处。该边角刀具机构F在底布上加工出如图20(d)所示的边角开口1b。至此,全部缝纫工作完成。
根据本发明,一系列缝纫操作均可在底布被拉平的状态下进行。另外,可以在正确位置上加工平线缝和最终线缝。因此,用本发明装置可缝制出质量相当高的贴边。
以上为便于表示和描述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最佳实施方案。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本发明排除其它实施方案或仅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形式。根据本发明的教导或从本发明的实践中还可以得到其他的改进或变换方案。所选择并描述的实施例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构思,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借助于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本发明并根据特殊需要进行变换。因此,本发明的保持范围是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案限定的。

Claims (19)

1.一种用于将一块底布与一块贴边布缝合在一起的贴边加工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
一个用于固定底布和贴边布的给布装置,该给布装置使所述底布与所述贴边布沿着缝纫方向移动;
一个线缝加工机构,其上带有两根用于加工一道平线缝和一道最终线缝的缝纫针,这两根缝纫针位于对应于贴边布上预定的平线缝及最终线缝位置;
一个用于将贴边布的第一侧边缘部分折叠到其第二侧边缘部分之上的滚边器,以及
一个用于将贴边布的第二侧边缘部分折叠到其第一侧边缘部分上的折布板,滚边器与折布板将贴边布折成三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边加工装置,其特征是,底布与贴边布是通过平线缝缝合的,该平线缝的形成位置距贴边布的边缘有一预定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边加工装置,其特征是,贴边布的第二侧边缘部分是用最终线缝缝到底布上的,该最终线缝平行于初始线缝并与之保持一预定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边加工装置,其特征是,线缝加工机构包括一个第一和第二单针式缝纫机,第一缝纫机上有一根其位置对应于平线缝位置的缝纫针,第二缝纫机上有一根其位置对应于最终线缝位置的缝纫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边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线缝加工机构包括一个带有两根缝针的双针式缝纫机,这两根缝纫针在垂直于缝纫方向的方向上相互隔开一预定的距离,在两针之间的该预定距离对应于平线缝与最终线缝之间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边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滚边器包括:
一个带有一台阶的底部;
一个在台阶上形成并沿着缝纫方向延伸的突起部,
一个在突起部沿垂直于缝纫方向的方向形成的折回部;
一个在突起部顶部形成一平台部的固定部分;
一个移动装置,该装置向后移动一块布料,使布料的一端靠在折回部分上,从而逐渐地将该布料的这一端折叠到其另一端的上表面上;以及
将该布料送到固定部分处,以保持布料的折叠状态的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边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折回部分与固定部分是相互分开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边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折回部分与固定部分被分成两个轴向对称的部件。
9.一种用于将一块底布与一对贴边布缝合在一起的贴边加工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
一个用于固定该底布和该对贴边布的给布装置,该对贴边布相互平行地放置在该底布并相互间隔一预定距离,该给布装置使所述底布与所述贴边布沿着缝纫方向移动;
一个线缝加工机构,其上带有四根用于加工第一和第二平线缝以及第一和第二最终线缝的缝纫针,该四根针的位置分别对应于贴边布上第一和第二平线缝以及第一和第二最终线缝应当形成的位置;
一个用于将各贴边布的第一侧边缘部分沿着第一和第二平线缝折叠到其第二侧边缘部分之上的滚边器,以及
一个用于将各贴边布的第二边缘部分折叠到其第一侧边缘部分上的折布板,滚边器与折布板将各贴边布折成三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贴边加工装置,其特征是,各贴边布分别用第一和第二平线缝缝到底布上,两贴边布并排地、且相互间隔一预定距离地位于底布上,第一和第二平线缝距贴边布边缘有一预定的距离。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贴边加工装置,其特征是,各贴边布的第二侧边缘部分用相应的最终线缝缝到底布上,第一和第二最终线缝之间有一预定距离,并且分别平行于第一和第二平线缝。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贴边加工装置,其特征是,线缝加工机构包括一个第一和第二双针式缝纫机,各缝纫机上有两个沿垂直于缝纫方向的方向相隔一预定距离的缝纫针。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贴边加工装置,其特征是,第一个双针式缝纫机上的两缝纫针之间的距离对应于由第一和第二平线缝组及第一和第二最终线缝组构成的第一个双线缝组之间的距离;以及
第二个双针式缝纫机上的两缝针之间的距离对应于由第一和第二平线缝组及第一和第二最终线缝组构成的第二个双缝组之间的距离。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贴边加工装置,其特征是,第一个双线缝组包括第一和第二平线缝。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贴边加工装置,其特征是,第二个双线缝组包括第一和第二最终线缝。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贴边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滚花器包括:
一个带有一台阶的底部;
一个在台阶上形成并沿着缝纫方向延伸的突起部,
一个在突起部沿垂直于缝纫方向的方向形成的折回部;
一个在突起部顶部形成一平台部的固定部分;
一个移动装置,该装置向后移动一块布料,使布料的一端靠在折回部分上,从而逐渐地将该布料的一端折叠到其另一端的上表面上;以及
保持布料的折叠状态,将该布料送到固定部分的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贴边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折回部分与固定部分是相互分开的。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贴边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折回部分与固定部分被分成两个轴向对称的部件。
19.一种用于将一块底布与一贴边布缝合在一起的贴边加工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
一个用于固定该底布的该贴边的给布装置;该给布装置使所述底布与所述贴边布沿着缝纫方向移动;
一个线缝加工机构,其上带有一组用于加工一道平线缝以及一道最终线缝的缝纫针,该组针的位置分别对应于贴边布上平线缝以及最终线缝应当形成的位置;
一个用于将贴边布的第一侧边缘部分折叠到其第二侧边缘部分之上的滚边器,以及
一个用于将贴边布的第二边缘部分折叠到已被滚边器折叠过一次的第一侧边缘部分之上的折布板,由此使贴边布被折成三层。
CN 95104584 1994-03-31 1995-03-31 一种贴边加工装置 Pending CN111580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6292494A JPH07265566A (ja) 1994-03-31 1994-03-31 玉縁形成装置
JP62924/94 1994-03-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07A true CN1115807A (zh) 1996-01-31

Family

ID=13214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5104584 Pending CN1115807A (zh) 1994-03-31 1995-03-31 一种贴边加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H07265566A (zh)
CN (1) CN1115807A (zh)
DE (1) DE19512156A1 (zh)
TW (1) TW284802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5090B (zh) * 2006-08-31 2012-11-21 Juki株式会社 嵌条缝制缝纫机
CN101245532B (zh) * 2007-02-16 2013-01-02 Juki株式会社 嵌条缝制缝纫机
CN104334785A (zh) * 2012-03-16 2015-02-04 Ykk株式会社 缝制装置、缝制品的制造方法、及缝制方法
CN107326548A (zh) * 2017-06-27 2017-11-07 苏州安岛缝纫机有限公司 双工位领带自动缝合机
CN109868565A (zh) * 2019-02-20 2019-06-11 湖北佐尔美服饰有限公司 单面使用面料缝合工艺及其专用缝纫机
CN110195295A (zh) * 2018-06-26 2019-09-03 双日株式会社 缝制装置
CN113668149A (zh) * 2021-07-14 2021-11-19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裤袢制作装置、控制中心及相关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95806A (ja) 2006-01-27 2007-08-09 Juki Corp 自動玉縁縫いミシン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5090B (zh) * 2006-08-31 2012-11-21 Juki株式会社 嵌条缝制缝纫机
CN101245532B (zh) * 2007-02-16 2013-01-02 Juki株式会社 嵌条缝制缝纫机
CN104334785A (zh) * 2012-03-16 2015-02-04 Ykk株式会社 缝制装置、缝制品的制造方法、及缝制方法
CN104334785B (zh) * 2012-03-16 2016-10-26 Ykk株式会社 缝制装置、缝制品的制造方法、及缝制方法
CN107326548A (zh) * 2017-06-27 2017-11-07 苏州安岛缝纫机有限公司 双工位领带自动缝合机
CN110195295A (zh) * 2018-06-26 2019-09-03 双日株式会社 缝制装置
CN110195295B (zh) * 2018-06-26 2020-05-08 双日株式会社 缝制装置
CN109868565A (zh) * 2019-02-20 2019-06-11 湖北佐尔美服饰有限公司 单面使用面料缝合工艺及其专用缝纫机
CN113668149A (zh) * 2021-07-14 2021-11-19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裤袢制作装置、控制中心及相关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9512156A1 (de) 1995-11-16
JPH07265566A (ja) 1995-10-17
TW284802B (zh) 1996-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342C (zh) 带有覆盖线的三针接缝的成形机构和方法
CN105133206B (zh) 一种具有折料结构的织带机
CN1906344A (zh) 自动多功能多针缝纫机和相关缝纫方法
CN200981929Y (zh) 可缝纫装饰片的缝纫机
CN1115807A (zh) 一种贴边加工装置
CN105133205B (zh) 一种用于鞋舌的织带加工方法
CN1786313A (zh) 差动送布缝纫机
CN1144906C (zh) 缝纫机送布装置
CN1118391A (zh) 贴边形成装置以及导布器
CN101063257A (zh) 缝制装置及嵌条缝制装置
CN105133195B (zh) 一种具有压料结构的织带机
JP2008200129A (ja) 玉縁縫いミシン
CN1150362C (zh) 具有针进给机构的缝纫机
JP2010227206A (ja) ミシンの玉布供給装置
CN1611653A (zh) 自动缝制装置
CN105133200B (zh) 一种用于鞋舌加工的织带机
CN1408923A (zh) 锁扣眼缝纫机
CN1542191A (zh) 绕根钉扣缝纫机
JP5174423B2 (ja) 玉縁縫いミシン
CN1948584A (zh) 链式线迹钉扣缝纫机及钉扣方法
CN1611652A (zh) 自动缝制缝纫机
CN1249284C (zh) 扣眼锁边缝纫机
CN1092732C (zh) 一种无导轨缝纫机
JPH05103883A (ja) 玉縁縫いミシン
JP3568187B2 (ja) 剣ボロの自動縫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