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88124A - 人工牛黄微胶囊、其制备方法及复方氨酚烷胺制剂 - Google Patents

人工牛黄微胶囊、其制备方法及复方氨酚烷胺制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88124A
CN104288124A CN201410581760.6A CN201410581760A CN104288124A CN 104288124 A CN104288124 A CN 104288124A CN 201410581760 A CN201410581760 A CN 201410581760A CN 104288124 A CN104288124 A CN 1042881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culus bovis
microcapsule
artificial calculus
wall material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8176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88124B (zh
Inventor
邢福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Wu Tai Pharmaceutical Co., Ltd.
Jilin Wutai Gankang Pharmac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WUTAI GANKANG PHARMAC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WUTAI GANKANG PHARMAC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LIN WUTAI GANKANG PHARMAC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8176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881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881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81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881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81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牛黄微胶囊,包括:芯材和包裹所述芯材的壁材,所述芯材为人工牛黄,所述壁材为改性淀粉。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人工牛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方氨酚烷胺制剂。本发明以人工牛黄为芯材,以改性淀粉为壁材制备得到的人工牛黄微胶囊不仅能够掩盖人工牛黄的不良气味,而且具有较高的溶出度。本发明将芯材的有机溶液加入到壁材水溶液中,形成悬浊液,然后依次进行均质和喷雾干燥后得到人工牛黄微胶囊,实现了固体物质的微胶囊化,微胶囊产率和效率均较高。本发明提供的人工牛黄微胶囊可以用于制备复方氨酚烷胺片,不仅减少了复方氨酚烷胺片的不良气味,而且使得复方氨酚烷胺片具有较高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

Description

人工牛黄微胶囊、其制备方法及复方氨酚烷胺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牛黄微胶囊、其制备方法及复方氨酚烷胺制剂。
背景技术
人工牛黄是由牛胆粉、胆酸、猪去氧胆酸、牛磺酸、胆红素、胆固醇、微量元素等加工制成,一般为黄色疏松粉末,或表面铅棕色或金黄色的不规则的球形、方形,具有质轻松,气微清香而略腥,味微甜而苦,入口后无清凉感的特点。人工牛黄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祛痰利咽的功能,常用于热病发热、咽喉肿痛、痰涎壅盛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牛黄有解热镇静、镇咳祛痰、抗菌、抗病毒和抗过敏作用,同时对扑热息痛有活化作用,增强解热镇痛效果。
感康,即复方氨酚烷胺片的主要成份为: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咖啡因、马来酸氯苯那敏、人工牛黄;在其成品的检测中,对于由人工牛黄引起不良嗅味的现象没有具有要求,但是在实际市场销售过程中,部分消费者对成品中的不良嗅味提出了之一,服用时常导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为了改善感康的不良嗅味,公开号为CN102488712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采用人工牛黄β-环糊精包合技术去除感康嗅味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掩盖人工牛黄的不良嗅味,但是该方法在放大生产时对工艺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工业化生产难度较大。更为重要的是,该方法制备的感康的溶出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牛黄微胶囊、其制备方法及复方氨酚烷胺制剂,本发明制备的人工牛黄微胶囊用于复方氨酚烷胺制剂时,不仅可以减少不良嗅味,而且使得复方氨酚烷胺制剂具有较高的溶出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牛黄微胶囊,包括:芯材和包裹所述芯材的壁材,所述芯材为人工牛黄,所述壁材为改性淀粉。
优选的,所述改性淀粉为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
优选的,所述人工牛黄与所述改性淀粉的质量比为5~25:25~4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人工牛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
a)将芯材的有机溶液加入到壁材水溶液中,形成悬浊液;
b)将所述悬浊液依次进行均质和喷雾干燥后得到人工牛黄微胶囊,所述芯材为人工牛黄,所述壁材为改性淀粉。
优选的,所述芯材的有机溶液为芯材的乙醇溶液;所述芯材与乙醇的质量比为5~25:25~60。
优选的,所述壁材水溶液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将水加热至80℃~85℃,加入壁材溶解,冷却至室温;
所述壁材与水的质量比为1~5:10。
优选的,所述步骤b)包括:
将所述悬浊液进行分散;
将所述分散后的悬浊液依次进行第一次均质和第二次均质;
将经过均质的悬浊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人工牛黄微胶囊。
优选的,所述第一次均质的压力为20MPa~30MPa,所述第二次均质的压力为2MPa~10MPa。
优选的,所述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180℃~200℃,出风温度为80℃~10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方氨酚烷胺制剂,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人工牛黄微胶囊或者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方法制备的人工牛黄微胶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人工牛黄为芯材,以改性淀粉为壁材制备得到的人工牛黄微胶囊不仅能够掩盖人工牛黄的不良气味,而且具有较高的溶出度。本发明将芯材的有机溶液加入到壁材水溶液中,形成悬浊液,然后将所述悬浊液依次进行均质和喷雾干燥后得到人工牛黄微胶囊,实现了固体物质的微胶囊化,微胶囊产率和效率均较高。
本发明提供的人工牛黄微胶囊可以用于制备复方氨酚烷胺制剂,例如复方氨酚烷胺片,不仅减少了复方氨酚烷胺片的不良气味,而且使得复方氨酚烷胺片具有较高的溶出度,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人工牛黄微胶囊对不良气味的掩盖率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具有显著性,显著率超过94%;含所述人工牛黄微胶囊的复方氨酚烷胺片溶出度高达9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牛黄微胶囊,包括:芯材和包裹所述芯材的壁材,所述芯材为人工牛黄,所述壁材为改性淀粉。
本发明提供的人工牛黄微胶囊以人工牛黄为芯材,本发明对所述人工牛黄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市售产品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人工牛黄微胶囊以改性淀粉为壁材,在本发明中,所述改性淀粉优选为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以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作为壁材制备得到的人工牛黄微胶囊不仅能够掩盖人工牛黄的气味,微胶囊产率和效率均较高,而且使得复方氨酚烷胺制剂具有较高的溶出度。
在本发明中,所述人工牛黄与所述改性淀粉的质量比优选为5~25:25~45,更优选为10~20:30~4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人工牛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
a)将芯材的有机溶液加入到壁材水溶液中,形成悬浊液;
b)将所述悬浊液依次进行均质和喷雾干燥后得到人工牛黄微胶囊,所述芯材为人工牛黄,所述壁材为改性淀粉。
本发明首先将芯材的有机溶液加入到壁材水溶液中,形成悬浊液,所述芯材为人工牛黄,所述壁材为改性淀粉,优选为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在本发明中,所述芯材的有机溶液优选为芯材的乙醇溶液,将芯材溶于乙醇即可。所述芯材的乙醇溶液中,所述芯材与乙醇的质量比优选为5~25:25~60,更优选为10~20:30~50。
在本发明中,所述壁材水溶液优选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将水加热至80℃~85℃,加入壁材溶解,冷却至室温;
所述壁材与水的质量比为1~5:10。
首先将水加热至80℃~85℃,更优选加热至82℃,搅拌的条件下加入壁材使壁材充分溶解于水中,冷却至室温后得到壁材水溶液。在所述壁材水溶液中,所述壁材与水的质量比优选为1~5:10,更优选为3:10。
得到芯材的有机溶液和壁材水溶液后,将芯材的有机溶液加入到壁材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形成悬浊液。在本发明中,所述搅拌的时间优选为10miin~30min。
得到悬浊液后,将其进行均质和喷雾干燥后即可得到人工牛黄微胶囊,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悬浊液进行分散;
将所述分散后的悬浊液依次进行第一次均质和第二次均质;
将经过均质的悬浊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人工牛黄微胶囊。
首先将得到的悬浊液在高速分散器中进行分散,使悬浊液尽量均匀,所述高速分散器的转速优选为20000r/min~25000r/min,更优选为22000r/min;分散时间优选为1min~3min,更优选为1min。
将经过分散后的悬浊液依次进行第一次高压均质和第二次高压均质,所述第一次高压均质的压力优选为20MPa~30MPa,更优选为30MPa;第二次高压均质的压力优选为2MPa~10MPa,更优选为5MPa。
均质完毕后,将得到的产品进行喷雾干燥,即可得到人工牛黄微胶囊。在进行喷雾干燥时,所述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优选为180℃~200℃,更优选为195℃;出风温度优选为80℃~100℃,更优选为95℃;蠕动泵的进料量优选为20r/min~40r/min。
得到人工牛黄微胶囊后,按照以下方法对其进行检测:
照高效液项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 D)测定微胶囊中人工牛黄的含量: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一三氯甲烷-1%磷酸溶液(80:14: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49nm,理论板数按胆红素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经105℃干燥至恒重的胆红素对照品适量,置棕色容量瓶中,加三氯甲烷使溶解,制成每Iml含5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微胶囊2g,精密称定,置100ml具塞雉形瓶中,加入50ml三氯甲烷,精密称定,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20分钟,放冷,用三氯甲烷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定精密吸取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包合物中人工牛黄的含量(人工牛黄中胆红素含量按0.63%计)。
根据上述确定的方法,测定微胶囊中的人工牛黄:
微胶囊化效率/%=微胶囊包埋芯材的含量/(微胶囊包埋芯材的含量+微胶囊表面未被包埋芯材的含量)×100%;
微胶囊化产率/%=(微胶囊包埋芯材的含量+微胶囊表面未被包埋芯材的含量)/投入产品中芯材的总含量×100%。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人工牛黄的微胶囊化效率可达88.21%~91.37%,微胶囊化产率可达71.78%~90.0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方氨酚烷胺制剂,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人工牛黄微胶囊或者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方法制备的人工牛黄微胶囊。
在本发明中,所述复方氨酚烷胺制剂还包括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咖啡因、马来酸氯苯那敏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本发明对所述复方氨酚烷胺制剂中各组分的含量没有特殊限制,按照现有公开的复方氨酚烷胺片中各组分的含量进行调整即可。作为优选,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咖啡因、马来酸氯苯那敏和人工牛黄微胶囊以人工牛黄计的质量比为250:100:15:2:10。作为优选,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包括蔗糖、淀粉、硬脂酸镁和β-环糊精。
在本发明中,所述复方氨酚烷胺制剂可以是复方氨酚烷胺制片、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或者复方氨酚烷胺颗粒剂等,优选为复方氨酚烷胺片。
所述复方氨酚烷胺片优选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将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咖啡因、人工牛黄微胶囊、马来酸氯苯那敏以及辅料加入湿法制粒机中制粒、压片后得到。
具体而言,本发明首先将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咖啡因、人工牛黄、马来酸氯苯那敏过筛粉碎,然后与填充剂等辅料混合进行湿法制粒,再加入润滑剂等辅料进行压片,最后加入包衣材料进行包衣,即可获得复方氨酚烷胺片。
本发明提供的复方氨酚烷胺制剂中包括人工牛黄微胶囊,不仅减少了复方氨酚烷胺片的不良气味,而且使得复方氨酚烷胺片具有较高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含人工牛黄微胶囊的复方氨酚烷胺制剂对不良气味的掩盖率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具有显著性,显著率超过94%;含所述人工牛黄微胶囊的复方氨酚烷胺片的溶出度高达97%。
为更清楚起见,下面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将去离子水加热到82℃,在搅拌器上边搅拌边加入300g的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至其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后,作为壁材溶液;
称取50g人工牛黄,溶于250mL乙醇中,加入壁材溶液中,进行25℃的水浴加热,并以300r/min搅拌均匀形成悬液;
用高速分散器以22000r/min的速度分散1min,再进行高压均质两次,第一级均质压力为30MPa,第二级均质压力为5MPa;然后采用高速离心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95℃,出风温度为95℃,蠕动泵进料量为30r/min,制备得到人工牛黄微胶囊。
实施例2
将去离子水加热到82℃,在搅拌器上边搅拌边加入600g的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至其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后,作为壁材溶液;
称取100g人工牛黄,溶于500mL乙醇中,加入壁材溶液中,进行25℃的水浴加热,并以300r/min搅拌均匀形成悬液;
用高速分散器以22000r/min的速度分散1min,再进行高压均质两次,第一级均质压力为30MPa,第二级均质压力为5MPa;然后采用高速离心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95℃,出风温度为95℃,蠕动泵进料量为30r/min,制备得到人工牛黄微胶囊。
实施例3
将去离子水加热到82℃,在搅拌器上边搅拌边加入900g的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至其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后,作为壁材溶液;
称取150g人工牛黄,溶于750mL乙醇中,加入壁材溶液中,进行25℃的水浴加热,并以300r/min搅拌均匀形成悬液;
用高速分散器22000r/min分散1min,再进行高压均质两次,第一级均质压力为30MPa,第二级均质压力为5MPa;然后采用高速离心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95℃,出风温度为95℃,蠕动泵进料量为30r/min,制备得到人工牛黄微胶囊。
实施例4
将去离子水加热到82℃,在搅拌器上边搅拌边加入1800g的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至其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后,作为壁材溶液;
称取300g人工牛黄,溶于1500mL乙醇中,加入壁材溶液中,进行25℃的水浴加热,并以300r/min搅拌均匀形成悬液;
用高速分散器22000r/min分散1min,再进行高压均质两次,第一级均质压力为30MPa,第二级均质压力为5MPa;然后采用高速离心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95℃,出风温度为95℃,蠕动泵进料量为30r/min,制备得到人工牛黄微胶囊。
按照上文所述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实施例1~4的微胶囊化效率可达88.21%~91.37%,微胶囊化产率可达71.78%~90.03%。
实施例5
处方:
制备方法:
称取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咖啡因、蔗糖,按照工艺要求粉碎成细粉,与马来酸氯苯那敏、实施例1制备的人工牛黄微胶囊加入高效湿法混合机中混匀,以12%淀粉浆制粒,沸腾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印字,包装,检验,即得。
实施例6
处方:
制备方法:
称取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咖啡因、蔗糖,按照工艺要求粉碎成细粉,与马来酸氯苯那敏、实施例2制备的人工牛黄微胶囊加入高效湿法混合机中混匀,以12%淀粉浆制粒,沸腾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印字,包装,检验,即得。
实施例7
处方:
制备方法:
称取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咖啡因、蔗糖,按照工艺要求粉碎成细粉,与马来酸氯苯那敏、实施例3制备的人工牛黄微胶囊加入高效湿法混合机中混匀,以12%淀粉浆制粒,沸腾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印字,包装,检验,即得。
实施例8
由于人工牛黄气味对不同人的刺激不同,因此,在进行该项试验时,采用同一人对不同方法生产的成品同时进行比较,根据试验人的描述进行总结。具体描述方法按不同分值进行计算,计分标准分为:
试验组l:本发明实施例l至4提供的人工牛黄微胶囊;
对照组l:市售人工牛黄;
对应的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别分值:非常显著4分、显著3分、不显著2分、无差别1分;
人口学统计,按年龄分组:18~35岁、36~55岁、56~65岁;
人员剔除:有鼻炎者,正患感冒者,其他对气味障碍者;
性别:男女各半;
数量:每组50人;
方法:双盲。
结果见表l和表2,表1为本发明提供的人工牛黄微胶囊的不良嗅味差别试验统计表,表2为本发明提供的复方氨酚烷胺片的不良嗅味差别试验统计表。
表l本发明提供的人工牛黄微胶囊的不良嗅味差别试验统计表
年龄(岁) 4分 3分 2分 1分 显著率
18-35 36 12 2 0 96
36-55 45 4 1 0 98
55-65 18 2 3 0 94
由表1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人工牛黄微胶囊对不良气味的掩盖率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具有显著性,其显著率全部超过94%,达到了掩盖人工牛黄的不良异味的目的。
实施例9
处方:
制备工艺:取对乙酰氨基酚,粉碎后与盐酸金刚烷胺、咖啡因、马来酸氯苯那敏、实施例1制备的人工牛黄微胶囊,加入高效湿法混合制粒机中,用12%淀粉浆制粒、沸腾干燥器进行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印字,包装,检验,即得。
比较例1
将去离子水加热到82℃,在搅拌器上边搅拌边加入300g的阿拉伯胶至其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后,作为壁材溶液;
称取50g人工牛黄,溶于250mL乙醇中,加入壁材溶液中,进行25℃的水浴加热,并以300r/min搅拌均匀形成悬液;
用高速分散器以22000r/min的速度分散1min,再进行高压均质两次,第一级均质压力为30MPa,第二级均质压力为5MPa;然后采用高速离心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95℃,出风温度为95℃,蠕动泵进料量为30r/min,制备得到人工牛黄微胶囊。
比较例2
处方:
制备工艺:取对乙酰氨基酚,粉碎后与盐酸金刚烷胺、咖啡因、马来酸氯苯那敏、比较例1制备的人工牛黄微胶囊,加入高效湿法混合制粒机中,用12%淀粉浆制粒、沸腾干燥器进行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印字,包装,检验,即得。
比较例3
将去离子水加热到82℃,在搅拌器上边搅拌边加入150g的明胶和150g的蔗糖至其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后,作为壁材溶液;
称取50g人工牛黄,溶于250mL乙醇中,加入壁材溶液中,进行25℃的水浴加热,并以300r/min搅拌均匀形成悬液;
用高速分散器以22000r/min的速度分散1min,再进行高压均质两次,第一级均质压力为30MPa,第二级均质压力为5MPa;然后采用高速离心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95℃,出风温度为95℃,蠕动泵进料量为30r/min,制备得到人工牛黄微胶囊。
比较例4
处方:
制备工艺:取对乙酰氨基酚,粉碎后与盐酸金刚烷胺、咖啡因、马来酸氯苯那敏、比较例3制备的人工牛黄微胶囊,加入高效湿法混合制粒机中,用12%淀粉浆制粒、沸腾干燥器进行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印字,包装,检验,即得。
实施例10
对实施例9及比较例2和4制备的复方氨酚烷胺片按照以下方法检测其溶出度,结果参见表3,表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方氨酚烷胺片的溶出度检测结果:
取三批样品,照溶出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ⅩC第一法),以盐酸溶液(9→1000)1000ml为溶剂,转速100转/分钟,依法操作,分别于3,6,10,15,20分钟取样5ml(用上述盐酸溶液补足),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ml,置50ml量瓶中,加0.1mol/L氢氧化钠至刻度,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ⅣA)在257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对乙酰氨基酚(C8H9NO2)吸收系数715计算溶出度。
表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方氨酚烷胺片的溶出度检测结果
品种 性状 有关物质(%) 溶出度(%) 含量(%)
比较例2 淡黄色 符合规定 83 符合规定
比较例4 淡黄色 符合规定 82 符合规定
实施例9 淡黄色 符合规定 97 符合规定
由表3可知,包含以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为壁材所制备人工牛黄微胶囊的复方氨酚烷胺片,药品的性状、有关物质、含量均满足要求,且药品的溶出度明显高于包含其他常用壁材制备的人工牛黄微胶囊的药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人工牛黄微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材和包裹所述芯材的壁材,所述芯材为人工牛黄,所述壁材为改性淀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牛黄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淀粉为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工牛黄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牛黄与所述改性淀粉的质量比为5~25:25~45。
4.一种人工牛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
a)将芯材的有机溶液加入到壁材水溶液中,形成悬浊液;
b)将所述悬浊液依次进行均质和喷雾干燥后得到人工牛黄微胶囊,所述芯材为人工牛黄,所述壁材为改性淀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的有机溶液为芯材的乙醇溶液;所述芯材与乙醇的质量比为5~25:25~6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材水溶液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将水加热至80℃~85℃,加入壁材溶解,冷却至室温;
所述壁材与水的质量比为1~5:1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
将所述悬浊液进行分散;
将所述分散后的悬浊液依次进行第一次均质和第二次均质;
将经过均质的悬浊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人工牛黄微胶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均质的压力为20MPa~30MPa,所述第二次均质的压力为2MPa~10MPa。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180℃~200℃,出风温度为80℃~100℃。
10.一种复方氨酚烷胺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人工牛黄微胶囊或者按照权利要求5~9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人工牛黄微胶囊。
CN201410581760.6A 2014-10-24 2014-10-24 人工牛黄微胶囊、其制备方法及复方氨酚烷胺制剂 Active CN1042881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81760.6A CN104288124B (zh) 2014-10-24 2014-10-24 人工牛黄微胶囊、其制备方法及复方氨酚烷胺制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81760.6A CN104288124B (zh) 2014-10-24 2014-10-24 人工牛黄微胶囊、其制备方法及复方氨酚烷胺制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8124A true CN104288124A (zh) 2015-01-21
CN104288124B CN104288124B (zh) 2017-11-03

Family

ID=52308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81760.6A Active CN104288124B (zh) 2014-10-24 2014-10-24 人工牛黄微胶囊、其制备方法及复方氨酚烷胺制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8812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9187A (zh) * 2017-07-20 2017-11-17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一种猪磺去氧胆酸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8712A (zh) * 2011-12-28 2012-06-13 吉林省吴太感康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牛黄包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488711A (zh) * 2011-12-28 2012-06-13 吉林省吴太感康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复方氨酚烷胺片的方法
CN103877918A (zh) * 2012-12-20 2014-06-25 青岛中仁药业有限公司 微胶囊的制备工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8712A (zh) * 2011-12-28 2012-06-13 吉林省吴太感康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牛黄包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488711A (zh) * 2011-12-28 2012-06-13 吉林省吴太感康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复方氨酚烷胺片的方法
CN103877918A (zh) * 2012-12-20 2014-06-25 青岛中仁药业有限公司 微胶囊的制备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9187A (zh) * 2017-07-20 2017-11-17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一种猪磺去氧胆酸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49187B (zh) * 2017-07-20 2020-04-07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一种猪磺去氧胆酸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8124B (zh) 2017-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61617B (zh) 一种桃胶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应用
CN108047343B (zh) 伊贝母总多糖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5497131A (zh) 黄芩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4825615B (zh) 一种黄连解毒汤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CN107434829A (zh) 一种利用研磨技术制备淀粉‑茶多酚复合物的方法
CN102850419A (zh) 一种从蛹虫草提取虫草素和多糖的方法
CN110663788A (zh) 一种茶叶提取物及其工业化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558072A (zh) 一种酶解法提取陈皮中橙皮苷的方法
CN111249338A (zh) 一种苁蓉提取物及其工业化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405486A (zh) 一种菊花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2488712B (zh) 一种人工牛黄包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739650B (zh) 一种β甘草酸单铵盐的制备方法
CN103819311A (zh) 一种从新鲜茶叶中提取高含量茶多酚的方法
CN104288124A (zh) 人工牛黄微胶囊、其制备方法及复方氨酚烷胺制剂
CN104127471A (zh) 一种金银花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CN103550283A (zh) 一种杜仲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3965484B (zh) 一种ω‑二胺基衍生化β‑环糊精键合SBA‑15手性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1108214B (zh) 乳状液膜分离提取黄连中生物碱的方法
CN103908513A (zh) 文冠果果壳总皂苷的提取方法
Fu et al. Application of bubble separation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holine in Dioscorea (yam) tubers
CN103833718A (zh) 原花青素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89968B (zh) 从甘薯的水溶性提取液中分离和制备多酚氧化酶、β-淀粉酶和储藏蛋白的方法
CN106542991A (zh) 一种高速逆流提取文冠果种仁油中高纯度亚油酸及其制剂的方法及用途
CN103487546B (zh) 一种黄蜀葵花药材的鉴别方法
CN106831757A (zh) 一种从黄连中提取黄连素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719

Address after: 130000 No. 1372 North Sea Road, Changchu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lin

Applicant after: Jilin Wutai Gankang Pharmacy Co., Ltd.

Applicant after: Jilin Wu Tai 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130033 No. 1372 North Sea Road, Changchu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lin

Applicant before: Jilin Wutai Gankang Pharmac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