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75934B - 点记录装置和点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点记录装置和点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75934B
CN104275934B CN201410331661.2A CN201410331661A CN104275934B CN 104275934 B CN104275934 B CN 104275934B CN 201410331661 A CN201410331661 A CN 201410331661A CN 104275934 B CN104275934 B CN 1042759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scanning
record
scanning direction
point
cir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316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75934A (zh
Inventor
汤田智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275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759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759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759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95Dot-size modulation by changing the number of drops per do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32Print quality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dot disposition, e.g. for reducing white stripes or ban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05Ink jet for printing a discrete number of tones
    • B41J2/2054Ink jet for printing a discrete number of tones by the variation of dot disposition or characteristics, e.g. dot number density, dot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05Ink jet for printing a discrete number of tones
    • B41J2/2056Ink jet for printing a discrete number of tones by ink density chan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k Jet (AREA)
  • Dot-Matrix Printer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点记录装置和点记录方法,其使点记录中的条纹不易明显。通过执行主扫描循环和副扫描,从而实施通过N次(N为2以上的整数)的主扫描循环而完成主扫描线上的点的形成的多循环记录,其中,所述主扫描循环为,在主扫描方向上使记录头和记录介质相对地移动且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点的循环,所述副扫描为,在与所述主扫描方向交叉的副扫描方向上使所述记录介质和所述记录头相对地移动的扫描。表示在所述多循环记录的各个主扫描循环中被执行点记录的像素的比例的点比例被设定为,跨及所述主扫描方向上的多个区间而阶段性且周期性地变化,在所述主扫描方向上并排的多个区间中的所述点比例的不同的值的数被设定在3以上。

Description

点记录装置和点记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点记录装置和点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记录装置,已知一种如下的印刷装置,即,使喷出不同颜色的油墨的多个记录头相对于记录材料而进行往复移动,并且在其前进移动时以及返回移动时进行主扫描从而实施印字的印刷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在该印刷装置中,在通过一次主扫描所能够印字的区域内,将由m×n的像素构成的像素组以不邻接的方式进行排列。此外,使用存在相互补充的排列关系的多个间隔图案来实施多次主扫描,从而完成记录。
但是,在上文所述的现有的印刷装置中,由于各个像素组具有矩形形状,并且其边界线由与主扫描方向平行的边和与副扫描方向平行的边构成,因此通过邻接的像素组的边界线的集合,从而形成了在主扫描方向上延伸的较长的边界线和在副扫描方向上延伸的较长的边界线。因此,存在沿着这些较长的边界线而容易产生条纹(画质劣化区域),并且该条纹容易明显的问题。另外,在实施主扫描的同时形成点的印刷装置中,存在主扫描方向上的条纹容易明显的问题。特别是,在上文所述的现有的印刷装置中,由于成为油墨的喷出对象的像素组与未成为油墨的喷出对象的像素组交替配置为瓷砖状,因此存在在它们的边界处产生的主扫描方向上的条纹容易明显的问题。这样的课题并不限于印刷装置,而是在将点记录于记录介质(点记录介质)上的点记录装置中是共通的课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21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发明,并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或者应用例来实现。
(1)根据本发明的方式,提供了一种点记录装置。该点记录装置具备:记录头,其具有多个喷嘴;主扫描驱动机构,其执行主扫描循环,所述主扫描循环为,在主扫描方向上使所述记录头和记录介质相对地进行移动,且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点的循环;副扫描驱动机构,其执行副扫描,所述副扫描为,在与所述主扫描方向交叉的副扫描方向上使所述记录介质和所述记录头相对地进行移动的扫描;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执行多循环记录,所述多循环记录为,通过N次(N为2以上的整数)的所述主扫描循环而完成主扫描线上的点的形成的记录,表示在所述多循环记录的各个主扫描循环中被执行点记录的像素的比例的点比例被设定为,跨及所述主扫描方向上的多个区间而阶段性且周期性地发生变化,在所述主扫描方向上并排的多个区间中的所述点比例的不同的值的数量被设定在3以上。根据该方式的点记录装置,由于各个主扫描循环中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各个区间的点比例被设定为,阶段性且周期性地发生变化,因此能够将主扫描方向上的点记录分割为各个区间,由此能够抑制沿着主扫描方向的条纹的产生。此外,由于通过使每个区间的点比例阶段性且周期性地变化,从而能够抑制沿着主扫描方向的每个区间的点比例的急剧的变化,因此能够使沿着主扫描方向的条纹不易明显。
(2)在上述方式的点记录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各个区间通过如下的边界线而被划分,所述边界线具有沿着所述副扫描方向而以固定的周期被反复的非直线形状。根据该方式的点记录装置,由于不仅在主扫描方向上,副扫描方向上的点比例也阶段性且周期性地发生变化,因此能够抑制沿着副扫描方向的条纹的产生。此外,由于能够抑制沿着副扫描方向的每个区间的点比例的急剧的变化,因此能够使沿着副扫描方向而产生的条纹不易明显。
(3)在上述方式的点记录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非直线形状被设定为,所述周期的前半周期的形状与后半周期的形状成为镜面对称。在该情况下,第一循环与第二循环的互补关系的设定较为容易。
(4)在上述方式的点记录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非直线形状为,相对于所述主扫描方向以及所述副扫描方向而具有45度的倾斜的锯齿形状。在该情况下,第一循环与第二循环的互补关系的设定较为容易,并且能够最有效地实现对主扫描方向上的条纹的抑制以及对副扫描方向上的条纹的抑制。
另外,本发明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例如,除了点记录装置之外,还能够通过记录方法、计算机程序、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存储介质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点记录系统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2为表示记录头的喷嘴列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
图3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点记录的两个主扫描循环中的喷嘴列的位置与该位置中的记录区域的说明图。
图4为表示用于制作各个循环中的点记录图案的掩膜的说明图。
图5为表示图4中的掩膜的具体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
图6为表示通过第一次循环以及第二次循环而执行了点记录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7为表示用于制作各个循环中的点记录图案的掩膜的第一改变例的说明图。
图8为表示用于制作各个循环中的点记录图案的掩膜的第二改变例的说明图。
图9为表示用于制作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各个循环中的点记录图案的掩膜的说明图。
图10为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四个主扫描循环中的喷嘴列的位置与该位置中的记录区域的说明图。
图11为表示用于制作各个循环中的点记录图案的掩膜的说明图。
图12为表示在第一次循环至第四次循环中于一个区域内实施点记录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3为表示用于制作作为第四实施方式的各个循环中的点记录图案的掩膜的说明图。
图14为表示用于制作作为第四实施方式的各个循环中的点记录图案的掩膜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A.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表示点记录系统的结构的说明图。点记录系统10具备:图像处理单元20和点记录单元60。图像处理单元20根据图像数据(例如RGB的图像数据)而生成点记录单元60用的印刷用数据。
图像处理单元具备:CPU40(也称为“控制部40”)、ROM51、RAM52、EEPROM53、输出接口45。CPU40具有颜色转换处理部42、半色调处理部43和光栅器(rasterizer)44的功能。这些功能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而被实现的。颜色转换处理部42将图像的多灰度RGB数据转换为表示多种颜色的油墨的油墨量的油墨量数据。半色调处理部43通过对油墨量数据执行半色调处理,从而生成表示每个像素的点形成状态的点数据。光栅器44将在半色调处理中所生成的点数据重新排列为在由点记录单元60实施的各个主扫描中所使用的点数据。在以下的各种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的点记录的动作为,通过光栅器44而被实现的栅格化动作(即,通过栅格数据而被表现的动作)。
点记录单元60例如为串行式喷墨记录装置,并具备:控制单元61、滑架电机70、驱动带71、滑轮72、滑动轴73、供纸电机74、供纸辊75、滑架80、墨盒82~87、记录头90。
驱动带71被架设在滑架电机70与滑轮72之间。在驱动带71上,安装有滑架80。在滑架80上,例如,搭载有分别收纳了蓝绿色油墨(C)、品红色油墨(M)、黄色油墨(Y)、黑色油墨(K)、浅蓝绿色油墨(Lc)、浅品红色油墨(Lm)的墨盒82~87。另外,作为油墨,能够利用本示例以外的各种油墨。在滑架80的下部的记录头90上,形成有与上述的各种颜色的彩色油墨相对应的喷嘴列。当从上方将这些墨盒82~87安装在滑架80上时,能够从各个墨盒向记录头90供给油墨。滑动轴73被配置为与驱动带平行,并贯穿滑架80。
当滑架电机70对驱动带71进行驱动时,滑架80将沿着滑动轴73进行移动。将该方向称为“主扫描方向”。滑架电机70、驱动带71和滑动轴73构成了主扫描驱动机构。伴随于滑架80在主扫描方向上的移动,墨盒82~87和记录头90也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移动。通过在进行该主扫描方向上的移动时,从被配置于记录头90上的喷嘴(后文叙述)向记录介质P(典型的有印刷纸张)喷出油墨,从而在记录介质P上实施点记录。如此,将记录头90的向主扫描方向的移动以及油墨的喷出称为主扫描,将一次主扫描称为“主扫描循环(main scanpass)”或者仅称为“循环”。
供纸辊75与供纸电机74连接。在记录时,在供纸辊75上,插入有记录介质P。当滑架80移动至主扫描方向上的端部时,控制单元61使供纸电机74旋转。由此,供纸辊75也进行旋转,从而使记录介质P进行移动。将记录介质P与记录头90之间的相对移动称为副扫描,将相对移动方向称为“副扫描方向”。供纸电机74与供纸辊75构成了副扫描驱动机构。副扫描方向为,与主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但是,副扫描方向与主扫描方向不一定必需要正交,只需交叉即可。另外,在通常情况下,主扫描动作和副扫描动作被交替执行。此外,作为点记录动作,能够执行单向记录动作和双向记录动作中的至少一方,所述单向记录动作为,仅通过前进路线上的主扫描来执行点记录的记录动作,所述双向记录动作为,通过前进路线和返回路线双方上的主扫描来执行点记录的记录动作。由于前进路线上的主扫描与返回路线上的主扫描仅是主扫描的方向相反,因此在下文中,只要没有特别需要则在不区分前进路线和返回路线的条件下进行说明。
图像处理单元20可以与点记录单元60一体构成。此外,图像处理单元20也可以被存储于计算机(未图示)中,而与点记录单元60分体构成。在该情况下,图像处理单元20可以作为计算机上的打印机驱动软件(计算机程序)而通过CPU来执行。
图2为表示记录头90的喷嘴列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另外,在图2中,图示了两个记录头90。但是,记录头90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两个记录头90a、90b分别针对每种颜色而具备喷嘴列91。各个喷嘴列91具备以固定的喷嘴间距dp在副扫描方向上并排的多个喷嘴92。第一记录头90a的喷嘴列91的端部的喷嘴92x与第二记录头90b的喷嘴列91的端部的喷嘴92y在副扫描方向上错开与喷嘴列91上的喷嘴间距dp相同的距离。在该情况下,两个记录头90a、90b的一种颜色量的喷嘴列等价于喷嘴列95(图示于图2的左侧),所述喷嘴列95具有一个记录头90的一种颜色量的喷嘴数的两倍的喷嘴数。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该等价的喷嘴列95来对实施一种颜色量的点记录的方法进行说明。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喷嘴间距dp与记录介质P上的像素间距相等。但是,也可以将喷嘴间距dp设为记录介质P上的像素间距的整数倍。在后者的情况下,将执行所谓的隔行扫描记录(执行如下动作的动作,即,以填补在第一次循环中被记录的主扫描线之间的点的间隙的方式在第二次以后的循环中记录点的动作)。喷嘴间距dp例如为相当于720dpi的值(0.035mm)。
图3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点记录的两个主扫描循环中的喷嘴列95的位置与该位置中的记录区域的说明图。在以后的说明中,以使用一种颜色的油墨(例如蓝绿色油墨)而在记录介质P的全部像素上形成点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将通过N次(N为2以上的整数)的主扫描循环而完成各个主扫描线上的点的形成的点记录动作称为“多循环记录”。在本实施方式中,多循环记录的循环数N为2。在第一次循环(1P)和第二次循环(2P)中,喷嘴列95的位置在副扫描方向上错开相当于头高Hh的一半的距离。在此,“头高Hh”是指,通过M×dp(M为喷嘴列95的喷嘴数,dp为喷嘴间距)而表示的距离。
在第一次循环中,在记录介质P中,于如下像素中执行点记录,所述像素为,由喷嘴列95的上半部分的喷嘴所通过的主扫描线构成的区域Q1内的全部像素中的50%的像素,和由喷嘴列95的下半部分的喷嘴所通过的主扫描线构成的区域Q2内的全部像素中的50%的像素。在第二次循环中,在记录介质P中,于如下像素中执行点记录,所述像素为,在由喷嘴列95的上半部分的喷嘴所通过的主扫描线构成的区域Q2内的全部像素中的、在第一次循环中未形成有点的剩余的50%的像素,和由喷嘴列95的下半部分的喷嘴所通过的主扫线构成的区域Q3内的全部像素中的50%的像素。因此,区域Q2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循环中分别被记录各50%,合在一起而执行了100%的像素的记录。另外,在第三次循环中,在区域Q3内的剩余的50%的像素和此次的区域Q4(未图示)内的50%的像素中,执行点记录。另外,虽然在此假定了将在记录介质P的全部像素上形成点的图像(固体图像)形成于记录介质P上的情况,但实际的由点数据所表示的记录图像(印刷图像)包括在记录介质P上实际形成点的像素和在记录介质P上实际未形成点的像素。即,是否实际在记录介质P的各个像素上形成点,是由通过半色调处理而生成的点数据来决定的。在本说明书中,“点记录”这一用语是指“执行点的形成或不形成”。此外,“实施点记录”这一用语与是否在记录介质P上实际形成点无关,是作为表示“负责点记录”这一含义的用语来使用的。
图4为表示用于制作各个循环中的点记录图案的掩膜(mask)的说明图,图5为表示图4的掩膜的具体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掩膜MS由被分配给喷嘴列95的上半部分的喷嘴组X的第一掩膜MS1和被分配给下半部分的喷嘴组Y的第二掩膜MS1*构成。该掩膜MS在记录介质P上沿着主扫描方向而被反复排列。
第一掩膜MS1由四个矩形形状的掩膜区域Mu、Mm、Md、Mm构成,所述四个掩膜区域Mu、Mm、Md、Mm依次被划分为在主扫描方向上并排的与多个点的量相对应的固定长度的各个区间。第一掩膜区域Mu为,在其区域内,表示上半部分的喷嘴组X负责点记录的比例的点比例多于50%(在本示例中为67%)的区域。第三掩膜区域Md为,其区域内的上半部分的喷嘴组X的点比例少于50%(在本示例中为33%)的区域。第一掩膜区域Mu的点比例与第三掩膜区域Md的点比例被设定为,它们的平均为50%。第二以及第四掩膜区域Mm为,其区域内的上部头X的各个喷嘴的点比例为50%的区域。因此,第一掩膜MS1的区域中的点比例平均为50%。此外,通过在主扫描方向上反复排列第一掩膜MS1,从而在主扫描方向上并排的各个区域的点比例阶段性且周期性地发生变化。另外,四个区域各自的点比例并不限定于此,只需设定为各个区域的点比例阶段性且周期性发生变化,并且平均的点比例为50%即可。
第一掩膜区域Mu例如如图5所示,通过如下方式而被构成,即,设为由4×12像素划分出的一个区域,并将该区域内的全部像素中的2/3的像素设为负责点记录的像素(以下,称为“负责像素”),将剩余的1/3的像素设为不负责点记录的像素(以下,称为“非负责像素”)。此外,第三掩膜区域Md例如也如图5所示,通过将其区域内的全部像素中的1/3的像素设为负责像素,将剩余的2/3的像素设为非负责像素而构成。另外,第二以及第四掩膜区域Mm例如也如图5所示,通过将其区域内的全部像素中的1/2的像素设为负责像素,将剩余的1/2的像素设为非负责像素而构成。另外,优选为,在区域内,以负责像素与非负责像素不发生偏倚而是各自分散地配置的方式进行设定。此外,即使是相同的点比例的区域,负责像素与非负责像素的配置位置也不必相同,而是能够随机设定。
如图4所示,第二掩膜MS1*由四个掩膜区域Mu*、Mm*、Md*、Mm*构成,所述四个掩膜区域Mu*、Mm*、Md*、Mm*以与沿着第一掩膜MS1的各个掩膜区域的副扫描方向的边界线一致的方式,而沿着主扫描方向依次被划分出。如图4所示,第五掩膜区域Mu*为,其区域内的下半部分的喷嘴组Y的点比例被设定为与第一掩膜区域Mu成为互补关系的比例(在本示例中为33%)的区域。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第五掩膜区域Mu*被设定为,第一掩膜区域Mu中的非负责像素成为负责像素,而负责像素成为非负责像素。此外,如图4所示,第七掩膜区域Md*为,其区域内的下半部分的喷嘴组Y的点比例被设定为与第三掩膜区域Md成为互补关系的比例(在本示例中为67%)的区域。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第七掩膜区域Md*被设定为,第三掩膜区域Md中的非负责像素成为负责像素,而负责像素成为非负责像素。同样地,如图4所示,第六以及第八掩膜区域Mm*也为,其区域内的下半部分的喷嘴组Y的点比例被设定为与第二以及第四掩膜区域Mm成为互补关系的比例(在本示例中为50%)的区域。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第六以及第八掩膜区域Mm*被设定为,第二以及第四掩膜区域Mm中的非负责像素成为负责像素,而负责像素成为非负责像素。
图6为表示在第一次循环(1P)以及第二次循环(2P)中执行了点记录的状态的说明图。在第一次循环中,通过使示于图6的左侧的第一次循环的喷嘴列95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从而在示于图6的右侧的区域Q1中,执行与图4所示的掩膜MS中的被分配给上半部分的喷嘴组X1的第一掩膜MS1(图5)相对应的点记录。此外,在区域Q2中,执行与掩膜MS中的被分配给下半部分的喷嘴组Y1的第二掩膜MS1*(图6)相对应的点记录。另外,第一次循环中的负责像素用具有朝向右斜上方的阴影线的圆圈来表示。
在第二次循环中,在从第一次循环的位置起向副扫描方向位移了头高Hh(在本示例中为24像素)的一半(在本示例中为12像素)之后,使喷嘴列95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其结果为,在区域Q2中,执行与掩膜MS中的被分配给上半部分的喷嘴组X2的第一掩膜MS1相对应的点记录。此外,在区域Q3中,执行与掩膜MS中的被分配给下半部分的喷嘴组Y2的第二掩膜MS1*相对应的点记录。另外,第二次循环中的负责像素用具有朝向左斜上方的阴影线的圆圈来表示。其结果为,完成了区域Q2内的全部像素中的点记录。
在第三次以后的循环中也同样执行遵照掩膜MS的点记录。这样,通过交替地反复多次执行主扫描方向上的喷嘴列95的移动及油墨的喷出、和副扫描方向上的记录介质P的相对移动,从而全部完成记录介质P上的点记录。另外,在位于上方的区域Q1中,由于在一部分的像素位置上未被执行点记录,因此实际上被印刷(记录)图像的印刷对象区域(记录对象区域)为区域Q2以下的区域。这在后文叙述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是一样的。
另外,虽然在图6的说明中,设为掩膜MS也伴随于喷嘴列95的副扫描方向上的移动而进行移动的结构,但也可以代替此结构,而通过在记录介质P上将掩膜MS沿着主扫描方向以及副扫描方向反复并配置为瓷砖状,从而决定负责像素。在后者的情况下,在图5中标记阴影线的像素表示在第奇数次主扫描循环中执行点记录的像素,而没有阴影线的像素则被作为在第偶数次主扫描循环中执行点记录的像素而被处理。
在图3至图6中所说明的点记录动作是通过光栅器44的栅格化动作而被实现的。即,该点记录动作与实际的印刷对象图像无关,该点记录动作为决定哪个喷嘴在哪个循环中执行各个主扫描线上的各个像素中的点记录的动作。在各个像素中是否实际形成点是根据印刷对象图像来决定的。另外,在栅格化动作中被使用的掩膜MS(图3、图4)被存储于ROM51或EEPROM53等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另外,也可以分别单独地存储构成掩膜MS的第一掩膜MS1和第二掩膜MS1*。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两次循环中的点记录而完成各个区域的点记录。此时,在各个循环的点记录中所使用的掩膜MS被设定为,按照被划分为在主扫描方向上并排的与多个像素的量相对应的固定长度的区间的多个区间的排列顺序,而使它们的点比例阶段性且周期性地反复变化。在使用该掩膜来执行点记录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将主扫描线分割为每个固定的区间,并跨及上述多个区间而使点比例阶段性且周期性地发生变化,因此能够抑制沿着主扫描方向的条纹的产生。此外,由于通过使各个区间的点比例阶段性且周期性地发生变化,从而能够抑制沿着主扫描方向的每个区间的点比例的急剧的变化,因此能够防止因邻接的区间内的急剧的点比例的变化而易使条纹明显的情况。此外,由于以不使所有喷嘴同时喷出油墨的方式来设定掩膜,因此与从所有喷嘴同时喷出油墨的情况相比,还能够抑制因伴随于从喷嘴的油墨的喷出所产生的气流而导致被喷出的油墨的喷落位置与设想位置不同的可能性。
图7为表示用于制作各个循环中的点记录图案的掩膜的第一改变例的说明图。图4中的掩膜MS图示了如下结构,即,相对于喷嘴列95的上半部分的喷嘴组X而配置了一个第一掩膜MS1,并且相对于下半部分的喷嘴组Y而配置了一个第二掩膜MS1*的结构。与此相对,图7中的掩膜MSA具有如下的结构,即,相对于上半部分的喷嘴组X,沿着喷嘴高度方向(副扫描方向)而排列了多个第一掩膜MS1,并且相对于下半部分的喷嘴组Y,同样沿着喷嘴高度方向而排列了多个第二掩膜MS1*。在该情况下,可以通过将第一掩膜MS1和第二掩膜MS1*各一个分别单独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并反复利用这些掩膜,从而实现图7所示的掩膜MSA。如此,具有掩膜的数据量变小的优点。
图8为表示用于制作各个循环中的点记录图案的掩膜的第二改变例的说明图。图8中的掩膜MSB具有如下的结构,即,相对于上半部分的喷嘴组X而使第一掩膜MS1和第二掩膜MS1*成对地在副扫描方向上交替排列多个,并且相对于下半部分的喷嘴组Y而使第二掩膜MS1*和第一掩膜MS1成对地在副扫描方向上交替排列多个。在该掩膜MSB中,与图7中的掩膜MSA相同,具有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的掩膜的数据量变小的优点。此外,由于并不是像图7中的掩膜MSA那样沿着副扫描方向而排列有相同的掩膜,而是沿着副扫描方向交替排列不同的掩膜,因此与第一改变例的掩膜MSA相比,具有沿着副扫描方向而分割成固定长度的区间的效果,从而能够抑制沿着副扫描方向的条纹的产生。
B.第二实施方式:
图9为表示用于制作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各个循环中的点记录图案的掩膜的说明图。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多循环记录的循环数N也为2。在前文所述的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掩膜MS中,被分配了不同的点比例的掩膜区域通过与副扫描方向平行的边界线而被划分。与此相对,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掩膜MSC被形成为,被分配了不同的点比例的掩膜区域具有锯齿形状。换言之,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掩膜MSC的掩膜区域的边界线具有锯齿形状,或者也可以说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掩膜MSC具有以如下方式而被形成为锯齿形状的区域,即,喷嘴组负责点记录的比例沿着与主扫描方向以及副扫描方向交叉的方向而在每个预定范围内发生变化。
该掩膜MSC由与上半部分的喷嘴组X相对应的第一掩膜MS1a和与下半部分的喷嘴组Y相对应的第二掩膜MS1a*构成。第二掩膜MS1a*具有与第一掩膜MS1a互补的关系。第一掩膜MS1a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掩膜MS1(图4)相同,也被划分为四种掩膜区域Mu1a(点比例67%)、Mm1a(点比例50%)、Md1a(点比例33%)、Mm1a(点比例50%)。其中,上述四个掩膜区域Mu1a、Mm1a、Md1a、Mm1a各自的左右的边界线(即,在副扫描方向上延伸的边界线)具有相对于主扫描方向以及副扫描方向而倾斜45度的直线的形状,并且,具有关于副扫描方向的中心镜面对称的形状。第二掩膜MS1a*具有与第一掩膜MS1a的四个掩膜区域Mu1a、Mm1a、Md1a、Mm1a具有互补关系的四个掩膜区域Mu1a*、Mm1a*、Md1a*、Mm1a*,且各自的左右的边界线具有相对于主扫描方向以及副扫描方向而倾斜45度的直线的形状,并且,具有关于副扫描方向的中心镜面对称的形状。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掩膜MS1(图4)相同,第二实施方式的掩膜MSC也被设定为,针对在主扫描方向上并排的与多个像素的量相对应的固定长度的每个区间,其点比例阶段性且周期性地反复变化。使用该掩膜MSC而执行了点记录的情况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掩膜相同,由于将主扫描线分割为每个固定的区间,并跨及上述多个区间而使点比例阶段性且周期性地发生变化,因此能够抑制沿着主扫描方向的条纹的产生。此外,由于通过使各个区间的点比例阶段性且周期性地发生变化,从而能够抑制沿着主扫描方向的每个区间的点比例的急剧的变化,因此能够抑制因邻接的区间内的急剧的点比例的变化而易使条纹明显的情况。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掩膜MSC中,具有不同的点比例的掩膜区域的边界以不成为沿着主扫描方向以及副扫描方向的直线形状的方式,而成为倾斜45度的直线的形状。因此,不仅沿着主扫描方向,沿着副扫描方向也能够以每个固定长度而阶段性且周期性地分割为多个区间。通过这种方式,还能够抑制沿着副扫描方向的条纹的产生。此外,由于以不使所有喷嘴同时执行点记录的方式来设定掩膜,因此与从所有喷嘴同时喷出油墨的情况相比,还能够抑制因伴随于从喷嘴的油墨的喷出所产生的气流而导致被喷出的油墨的喷落位置与设想位置不同的可能性。
另外,虽然在上述说明中,以各个区间的边界为倾斜45度的直线的形状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为相对于主扫描方向以及副扫描方向而具有任意角度的直线形状。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能够以与图7、图8中所说明的改变例的掩膜相同的方式进行排列。这种变形也能够应用于在下文中说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
C.第三实施方式:
图10为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四个主扫描循环中的喷嘴列95的位置与该位置中的记录区域的说明图。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两次循环而完成了各个主扫描线上的全部像素位置中的点记录,但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四次循环来完成各个主扫描线上的全部像素位置中的点记录。即,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多循环记录的循环数N为4。此时,在第一次循环和第二次循环中,在主扫描方向上的第奇数个像素位置上执行点记录,在第三次循环和第四次循环中,在第偶数个像素位置上执行点记录。此外,在各个循环之后所实施的副扫描方向上的记录介质P的移动中,记录介质P向副扫描方向的下游侧移动头高Hh的1/4的距离。
例如,关于区域Q4,通过第一次循环而在第奇数个像素内的50%的像素中执行点记录,并通过第二次循环而在第奇数个像素的剩余的50%的像素中执行点记录。而且,通过第三次循环而在第偶数个像素内的50%的像素中执行点记录,并通过第四次循环而在第偶数个像素内的剩余的50%的像素中执行点记录。因此,在区域Q4中,通过第一次循环和第二次循环而使第奇数个像素被分别记录各50%(相对于整体为各25%),并通过第三次循环和第四次循环而使第偶数个像素被分别记录各50%(相对于整体为各25%),合在一起而执行了100%的像素的记录。
图11为表示用于制作各个循环中的点记录图案的掩膜的说明图。掩膜MSD由被分配给将喷嘴列95的喷嘴高度Hh四等分后的喷嘴中的从上数第一个喷嘴组W的第一掩膜区域MS1e、被分配给从上数第二个喷嘴组X的第二掩膜区域MS1*e、被分配给从上数第三个喷嘴组Y的第三掩膜区域MS1o、被分配给从上数第四个喷嘴组Z的第四掩膜区域MS1*o构成。第一掩膜区域MS1e以及第二掩膜区域MS1*e为负责主扫描方向上的第偶数个像素的点记录的掩膜,第偶数个像素中的点记录的位置相互具有互补的关系。同样地,第三掩膜区域MS1o以及第四掩膜区域MS1*o为负责主扫描方向上的第奇数个像素的点记录的掩膜,第奇数个像素中的点记录的位置相互具有互补的关系。
图12为表示在第一次循环至第四次循环中,于区域Q4内执行了点记录的状态的说明图。在第一次循环(1P)中,如图12(a)所示,与图11所示的掩膜MSD中的被分配给从上数第四个喷嘴组Z1的第四掩膜MS1*o相对应的方式,执行主扫描方向上的第奇数个像素的点记录。此外,在第二次循环(2P)中,如图12(b)所示,以与图11所示的掩膜MSD中的被分配给从上数第三个喷嘴组Y2的第三掩膜MS1o相对应的方式,执行主扫描方向上的第奇数个像素的点记录。其结果为,完成了区域Q4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奇数列的像素中的点记录。另外,在第一次循环和第二次循环中所形成的负责像素用具有朝向左斜上方的阴影线的圆圈来表示。
在第三次循环(3P)中,如图12(c)所示,以与图11所示的掩膜MSD中的被分配给从上数第二个喷嘴组X3的第二掩膜MS1*e相对应的方式,执行主扫描方向上的第偶数个像素的点记录。此外,在第四次循环(4P)中,如图12(d)所示,以与图11所示的掩膜MSD中的被分配给从上数第一个喷嘴组W4的第一掩膜MS1e相对应的方式,执行主扫描方向上的第偶数个像素的点记录。其结果为,完成了区域Q4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偶数列的像素中的点记录。另外,在第三次循环和第四次循环中的负责像素用具有朝向右斜上方的阴影线的圆圈来表示。以上的结果为,如图12(e)所示,通过四次循环从而完成了区域Q4的全部像素中的点记录。
另外,在第五次以后的循环中,也同样地在第(4q+1)次、第(4q+2)次(q为1以上的整数)循环中,执行与主扫描方向上的奇数列相对应的基于第三掩膜MS1o以及第四掩膜MS1*o的点记录,在第(4q+3)次、第(4q+4)次循环中,执行与主扫描方向上的偶数列相对应的基于第一掩膜MS1e以及第二掩膜MS1*e的点记录。这样,通过交替地反复多次执行主扫描循环和副扫描循环,从而全部完成记录介质P上的点记录。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能够抑制沿着主扫描方向的条纹的产生。此外,由于以不使所有喷嘴同时喷出油墨的方式设定掩膜,因此与从所有喷嘴同时喷出油墨的情况相比,还能够抑制因伴随于从喷嘴的油墨的喷出所产生的气流而导致被喷出的油墨的喷落位置与设想位置不同的可能性。
另外,虽然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以在通过四次循环而完成各个区域的点记录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次循环和第二次循环来实施奇数列的像素位置中的点记录,并通过第三次循和第四次循环来实施偶数列的像素位置中的点记录的情况为示例而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通过第一次循环和第二次循环来实施偶数列的点记录,通过第三次循环和第四次循环而在奇数列的像素位置中实施点记录。此外,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通过第一次循环和第三次循环而在偶数列或奇数列中的一方的像素位置中执行点记录,通过第二次循环和第四次循环而在另一方的像素位置中执行点记录。
另外,图11中的上部的两个掩膜MS1e、MS1*e中的负责像素的配置与仅将图5所示的掩膜MS1、MS1*应用于偶数列的像素位置上的配置(即,将图5的掩膜MS1、MS1*的各个像素列作为偶数像素列来使用,并在它们之间插入奇数像素列的配置)相同。同样地,图11中的下部的两个掩膜MS1o、MS1*o与仅将图5所示的掩膜MS1、MS1*应用于奇数列的像素位置上的配置相同。因此,还能够代替图11的掩膜MSD,而通过将图5的掩膜MS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并对该掩膜MS的应用像素列进行切换,从而执行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栅格化控制。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则能够降低用于掩膜的存储器容量。这种变形也能够应用于在下文中进行说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
D.第四实施方式:
图13以及图14为表示制作作为第四实施方式的各个循环中的点记录图案的掩膜的说明图。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多循环记录的循环数N为4。在前文所述的图11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掩膜MSD中,被分配了不同的点比例的掩膜区域通过与副扫描方向平行的边界线而被划分。与此相对,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掩膜MSC中,被分配了不同的点比例的掩膜区域以具有锯齿形状的方式而被形成。
该掩膜MSE由用于偶数列的像素位置中的点记录的第一掩膜MS1ae以及第二掩膜MS1a*e(图13)、和用于奇数列的像素位置中的点记录的第三掩膜MS1ao以及第四掩膜MS1a*o(图14)构成。第一掩膜MS1ae和第二掩膜MS1a*e与主扫描方向上的第偶数个像素相关,并且点记录的像素位置相互具有互补的关系。第三掩膜MS1ao和第四掩膜MS1a*o与主扫描方向上的第奇数个像素相关,并且点记录的像素位置相互具有互补的关系。
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掩膜MS1e(图11)相同,第一掩膜MS1ae按顺序被划分为四个掩膜区域Mu1ae(偶数列的点比例67%)、Mm1ae(偶数列的点比例50%)、Md1ae(偶数列的点比例33%)、Mm1ae(偶数列的点比例50%)。但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四个掩膜区域Mu1ae、Mm1ae、Md1ae、Mm1ae各自的左右的边界线具有相对于主扫描方向以及副扫描方向而倾斜45度的直线的形状,并且,具有关于副扫描方向的中心镜面对称的形状。第二掩膜MS1a*e具有与第一掩膜MS1ae的四个掩膜区域Mu1ae、Mm1ae、Md1ae、Mm1ae成为互补关系的四个掩膜区域Mu1a*e、Mm1a*e、Md1a*e、Mm1a*e,并且各自的左右的边界线具有相对于主扫描方向以及副扫描方向而倾斜45度的直线的形状,并且,具有关于副扫描方向的中心镜面对称的形状。
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第三掩膜MS1o(图11)相同,图14的第三掩膜MS1ao按顺序被划分为四个掩膜区域Mu1ao(奇数列的点比例67%)、Mm1ao(奇数列的点比例50%)、Md1ao(奇数列的点比例33%)、Mm1ao(奇数列的点比例50%)这四个区间。此外,上述四个掩膜区域Mu1ao、Mm1ao、Md1ao、Mm1ao各自左右的边界线具有相对于主扫描方向以及副扫描方向而倾斜45度的直线的形状,并且,具有关于副扫描方向的中心镜面对称的形状。第四掩膜MS1a*o也与第二掩膜MS1a*e同样,具有与第三掩膜MS1ao成为互补关系的四个掩膜区域Mu1a*o、Mm1a*o、Md1a*o、Mm1a*o,各自的左右的边界线具有相对于主扫描方向以及副扫描方向而倾斜45度的直线的形状,并且,具有关于副扫描方向的中心镜面对称的形状。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通过四次循环之中的第一次循环和第二次循环中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奇数列的点记录、和第三次循环和第四次循环中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偶数列的点记录来完成各个区域的点记录。此时,在各个循环的点记录中所使用的掩膜MSE与第三实施方式的掩膜MSD(图11)相同,也被设定为,针对在主扫描方向上并排的与多个像素的量相对应的固定长度的每个区间,其点比例阶段性且周期性地反复变化。因此,能够抑制沿着主扫描方向的条纹的产生。此外,通过分成奇数列的点记录和偶数列的点记录,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阶段性且周期性地将主扫描方向分割为每个固定的区间的效果,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沿着主扫描方向的条纹的产生。此外,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掩膜中,由于各个掩膜区域的左右的边界线以不成为与主扫描方向以及副扫描方向平行的直线形状的方式,而成为倾斜45度的直线的形状,因此还能够抑制沿着副扫描方向的条纹的产生。此外,由于以不使所有喷嘴同时喷出油墨的方式来设定掩膜,因此与从所有喷嘴同时喷出油墨的情况相比,还能够抑制因伴随于从喷嘴的油墨的喷出所产生的气流而导致被喷出的油墨的喷落位置与设想位置不同的可能性。
E.改变例:
以上,虽然根据几个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实施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文所述的发明的实施方式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定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被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或参考方式、实施例、改变例,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通过各种各样的结构来实现。例如,与记载于发明内容一栏中的各个方式中的技术特征相对应的实施方式、实施例、改变例中的技术特征都能够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为了实现上述的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而进行适当替换或组合。此外,该技术特征只要不是作为本说明书中所必须的部分而进行说明的,则能够适当删除。
E1.改变例1:
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多循环记录的循环数N为2或4,但作为循环数N,也能够利用2以上的任意的整数。此外,只要将由N次的各个主扫描循环实施的各主扫描线上的点比例的总和设为100%,则各个主扫描循环中的点比例能够设定为任意值。此外,优选为,N次的主扫描循环中的负责像素的位置相互不重叠。另外,一般情况下,优选为,将在一次主扫描循环结束后所实施的副扫描的输送量设定为相当于头高的1/N的固定值。
E2.改变例2:
虽然在上文所述的第二实施方式(图9)以及第四实施方式(图13、图14)中,掩膜区域的左右的边界线(沿着副扫描方向延伸的边界线)具有由直线的线段构成的锯齿形状,但也取而代之,而采用其他种类的非直线形状(包括曲线与折线)。
E3.改变例3:
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沿着主扫描方向针对每个固定长度的区间而变更点比例,但也可以针对每个区间而变更各个区间的长度。此外,优选为,沿着主扫描方向的各个区间的长度在4像素~10像素的范围内。此外,优选为,在各个区间中,被实施点记录的负责像素在主扫描方向上不连续4像素以上(负责像素的连续数在3以下)。同样地,优选为,在各个区间中,不被实施点记录的非负责像素在主扫描方向上不连续4像素以上(非负责像素的连续数在3以下)。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则由于负责像素和非负责像素被分散,因此能够使条纹更不易明显。
E4.改变例4:
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多个区间的点比例而使用了33%、50%、67%这三种值,但也能够使用这些值以外的值。但是,虽然具有不同的点比例的区间的种类数只需为2以上即可,但更加优选为设为3以上。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则由于点形成状态分别在具有不同的点比例的三种以上的区间中变化,因此具有使条纹不易明显的优点。
另外,关于在一次主扫描循环中被分配在各个主扫描线上的多个区间,优选为,将上述多个区间的点比例的平均值设为(1/N×100)%(N为多循环记录的循环数)。例如,在N=2的情况下,在主扫描方向上并排的多个区间中的点比例的平均值为50%(图4、图9)。此外,在N=4的情况下,在主扫描方向上并排的多个区间中的点比例的平均值为25%(图11、图13、图14)。另外,由于图11、图13、图14中所记载的点比例的值(67%、50%、33%、50%)为,与奇数列的像素位置或偶数列的像素位置相关的值,因此成为相对于全部像素位置的点比例的值的两倍的值。因此,在图11、图13、图14中,能够理解为,在主扫描方向上并排的多个区间中的点比例的平均值为25%。
此外,作为点比例的不同的值,优选为,使用将相对于(1/N×100)%而互补的两个值设为一对的多对值。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图4)中,将(67%、33%)设为第一对,将(50%、50%)设为第二对来使用。如果使用这种点比例的值,则具有易于将在主扫描方向上并排的多个区间中的点比例的平均值设定为(1/N×100)%的优点。
E5.改变例5: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是记录头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移动,但只要能够使记录介质和记录头在主扫描方向上相对地进行移动并喷出油墨,则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可以在记录头停止的状态下,使记录介质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或者也可以使记录介质和记录头双发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另外,对于副扫描方向而言,也只需记录介质和记录头能够相对地进行移动即可。例如,也可以如平板型打印机这样,头部相对于被载置(固定)于工作台上的记录介质而在XY方向上进行移动从而实施记录。即,可以采用记录介质和记录头能够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相对地进行移动的结构。
E6.改变例6:
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将油墨喷出在印刷纸张上的印刷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除此以外的各种各样的点记录装置中,例如,也能够应用于将液滴喷出在基板上从而形成点的装置中。而且,可以采用喷射或喷出油墨以外的其他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并能够转用于具备喷出微小量的液滴的液体喷头等的各种液体喷射装置中。另外,液滴是指,从上述液体喷射装置被喷出的液体的状态,也包括粒状、泪状、线状后拉出尾状物的液滴的状态。此外,这里所说的液体只需为能够由液体喷射装置喷射出的材料即可。例如,只需为物质处于液相时的状态下的材料即可,其不仅包括粘性较高或较低的液状体、溶胶、凝胶水、其它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熔液)这样的流状体、或者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也包括在溶剂中溶解、分散或混合有由颜料或金属粒子等的固体物组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的液体等。此外,作为液体的代表性的示例,可列举出如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了的油墨、液晶等。在此,油墨是指,包括一般的水溶性油墨、油性油墨、以及胶状油墨、热熔性油墨等的各种液体组成物在内的物质。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具体示例,例如可以为如下的液体喷射装置,即,用于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彩色过滤器的制造的、对以分散或溶解的形式含有电极材料或彩色材料等材料的液体进行喷射的液体喷射装置。此外,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液体喷射装置,即,被用于生物芯片制造的喷射生物体有机物的液体喷射装置;作为精密移液管而使用,并喷射作为样本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印染装置或微型分配器等。而且,也可以采用如下液体喷射装置,即,向钟表或照相机等精密设备精确地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形成被用于光通信元件等中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向基板上喷射紫外线固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对基板等进行蚀刻而喷射酸或碱等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
符号说明
10…点记录系统;20…图像处理单元;40…CPU;42…颜色转换处理部;43…半色调处理部;44…光栅器;45…输出接口;51…ROM;52…RAM;53…EEPROM;60…点记录单元;61…控制单元;70…滑架电机;71…驱动带;72…滑轮;73…滑动轴;74…供纸电机;75…供纸辊;80…滑架;82…墨盒;90、90a、90b…记录头;91…喷嘴列;92、92x、92y…喷嘴;95…喷嘴列;P…记录介质。

Claims (5)

1.一种点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记录头,其具有多个喷嘴;
主扫描驱动机构,其执行主扫描循环,所述主扫描循环为,在主扫描方向上使所述记录头和记录介质相对地进行移动,且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点的循环;
副扫描驱动机构,其执行副扫描,所述副扫描为,在与所述主扫描方向交叉的副扫描方向上使所述记录介质和所述记录头相对地进行移动的扫描;
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执行多循环记录,所述多循环记录为,通过N次的所述主扫描循环而完成主扫描线上的点的形成的记录,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
表示在所述多循环记录的各个主扫描循环中被执行点记录的像素的比例的点比例被设定为,跨及所述主扫描方向上的多个区间而阶段性且周期性地发生变化,
在所述主扫描方向上并排的多个区间中的所述点比例的不同的值的数量被设定在3以上,
各个所述区间为矩形形状,在各个所述区间内,被执行所述点记录的像素以不发生偏倚而是各自分散地配置的方式被设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区间通过如下的边界线而被划分,所述边界线具有沿着所述副扫描方向而以固定的周期被重复的非直线形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直线形状被设定为,所述周期的前半周期的形状与后半周期的形状成为镜面对称。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点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直线形状为,相对于所述主扫描方向以及所述副扫描方向具有45度的倾斜的锯齿形状。
5.一种点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执行主扫描循环和副扫描,从而实施通过N次的所述主扫描循环而完成主扫描线上的点的形成的多循环记录,其中,所述主扫描循环为,在主扫描方向上使记录头和记录介质相对地进行移动,且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点的循环,所述副扫描为,在与所述主扫描方向交叉的副扫描方向上使所述记录介质和所述记录头相对地进行移动的扫描,N为2以上的整数,
表示在所述多循环记录的各个所述主扫描循环中被执行点记录的像素的比例的点比例被设定为,跨及所述主扫描方向上的多个区间而阶段性且周期性地发生变化,
在所述主扫描方向上并排的多个区间中的所述点比例的不同的值的数量被设定在3以上,
各个所述区间为矩形形状,在各个所述区间内,被执行所述点记录的像素以不发生偏倚而是各自分散地配置的方式被设定。
CN201410331661.2A 2013-07-12 2014-07-11 点记录装置和点记录方法 Active CN1042759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47018 2013-07-12
JP2013147018A JP6197425B2 (ja) 2013-07-12 2013-07-12 ドット記録装置、ド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75934A CN104275934A (zh) 2015-01-14
CN104275934B true CN104275934B (zh) 2017-09-19

Family

ID=51162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31661.2A Active CN104275934B (zh) 2013-07-12 2014-07-11 点记录装置和点记录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62448B2 (zh)
EP (1) EP2835263B1 (zh)
JP (1) JP6197425B2 (zh)
CN (1) CN1042759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13857B2 (ja) * 2015-03-13 2018-10-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ドット記録装置、ドット記録方法、そ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JP6791122B2 (ja) * 2015-03-24 2020-11-2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6554858B2 (ja) * 2015-03-27 2019-08-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方法
JP2017148943A (ja) * 2016-02-22 2017-08-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方法、そ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JP7151239B2 (ja) * 2018-07-24 2022-10-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4383A (zh) * 2004-01-22 2005-07-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的喷墨量的校准
CN101641216A (zh) * 2007-03-22 2010-02-03 武藤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
CN102256798A (zh) * 2008-12-19 2011-11-23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106A (ja) 1985-06-27 1987-01-08 Agency Of Ind Science & Technol マ−クパタ−ンを用いた2次元姿勢角の検出方法
US5633663A (en) 1992-03-31 1997-05-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3517418B2 (ja) 1992-07-03 2004-04-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6231736A (ja) * 2005-02-25 2006-09-07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322883B2 (ja) 2006-03-31 2009-09-02 武藤工業株式会社 印字装置及び印字方法
KR101498739B1 (ko) 2006-03-31 2015-03-04 무토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인쇄 장치 및 인쇄 방법
US7948652B2 (en) 2006-04-11 2011-05-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or, method, and program for processing data using a mask pattern to print dots in each area in a non-periodic arrangement by using an integral multiple of the areas
JP4519876B2 (ja) 2006-04-11 2010-08-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092191A (ja) * 2006-09-29 2008-04-17 Fujifilm Corp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及び装置
JP5812659B2 (ja) * 2011-04-19 2015-1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処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4383A (zh) * 2004-01-22 2005-07-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的喷墨量的校准
CN101641216A (zh) * 2007-03-22 2010-02-03 武藤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
CN102256798A (zh) * 2008-12-19 2011-11-23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015624A1 (en) 2015-01-15
JP2015016670A (ja) 2015-01-29
JP6197425B2 (ja) 2017-09-20
CN104275934A (zh) 2015-01-14
EP2835263A3 (en) 2015-12-23
EP2835263A2 (en) 2015-02-11
EP2835263B1 (en) 2021-03-10
US9162448B2 (en) 2015-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75935B (zh) 点记录装置和点记录方法
CN104275934B (zh) 点记录装置和点记录方法
CN102555463B (zh)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方法
US9481188B2 (en) Liquid droplet ejec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droplet ejecting method
JP2015054406A (ja) ドット記録装置、ド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CN101391533A (zh)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扫描线形成方法
US9272530B2 (en) Droplet discharging method and droplet discharging apparatus
CN106965565B (zh) 点记录装置、点记录物质的生产方法
US9643416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ng method
US9767394B2 (en) Dot recording apparatus, dot recording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theref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recording medium
JP6380024B2 (ja) ドット記録装置、ドット記録方法、そ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JP6380023B2 (ja) ドット記録装置、ドット記録方法、そ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US9858508B2 (en) Dot recording apparatus, dot recording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theref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recording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