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1216A - 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41216A
CN101641216A CN200880009360A CN200880009360A CN101641216A CN 101641216 A CN101641216 A CN 101641216A CN 200880009360 A CN200880009360 A CN 200880009360A CN 200880009360 A CN200880009360 A CN 200880009360A CN 101641216 A CN101641216 A CN 1016412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nning direction
print
printing
printhead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09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41216B (zh
Inventor
梨本胜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toh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toh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toh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Mutoh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41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12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412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121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32Print quality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dot disposition, e.g. for reducing white stripes or ban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jet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by matrix printers
    • G06K15/1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by matrix printers using ink jet print heads
    • G06K15/105Multipass or interlaced printing
    • G06K15/107Mask sel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k Jet (AREA)
  • Dot-Matrix Printer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的目的在于防止在打印的图像的打印数据的接合处在打印头的扫描方向上产生条纹。对沿着副扫描方向排列有多个点形成元件的打印头供给由许多点信息构成的打印数据。使打印头和打印介质相互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相对移动,向打印介质的表面打印图像。在按打印头的主扫描工作的每一个供给的打印数据中,在其副扫描方向的端部的接合处,形成点在打印头的主扫描方向上不连续排列的、例如波形的凹凸形状的变形数据部。该波形的凹凸形状轮廓被设定为暧昧状态,该轮廓的暧昧状态是在目视被打印的轮廓时,不成为连续的轮廓线的状态。

Description

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喷墨打印机中使打印头在扫描方向上移动的方式的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在该喷墨打印机中,对沿着副扫描方向排列有多个点形成元件的打印头供给由许多点信息构成的打印数据,使打印头和打印介质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相对移动,向打印介质的表面打印图像。
背景技术
作为打印装置,为了不使接合处部分的打印不均匀醒目,提出了一种使打印位置复杂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为了降低黑条纹等的浓度不均匀,已知控制墨水的量的方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此外,已知一种喷墨记录装置,通过进行点的抽选(decimation)处理或重叠打印处理,从而抑制带(band)与带的边界部的接合条纹导致的图像质量下降(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此外,为了不使接合处醒目,已知一种使线(line)重叠,使重叠线的记录浓度比其他的非重叠线的浓度低地进行记录的记录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此外,已知一种倾斜地进行打印,防止出现条带(banding)的打印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3-3401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2-20074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0-23893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09-9955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0-52595号公报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打印头的扫描方向上显出条纹状的现象,可以认为是由打印装置的纸张的输送精度等的机械式误差的问题或打印头的安装位置的微妙的错位、从打印头喷出的墨水的打印位置的微小的错位、打印数据的问题等各种复合的重要因素所影响的结果。可是,当考虑条纹在打印头的扫描方向上出现的情况时,可以认为最大的原因与纸张被输送后打印头在打印头的扫描方向上移动,进行某个打印宽度的打印这一点有关。此外,根据打印头在喷墨喷嘴连续地喷出墨水的情况下,当假设这些喷嘴中在打印喷嘴中有多个排列地进行喷出的喷嘴时,存在位于其端部的喷嘴的打印位置的精度不能达到的情况。虽然该端部的喷嘴和其它的喷嘴的墨水喷出控制相同,但因为存在从端部喷出的墨水的位置精度不能达到的情况,所以通过其在横方向上连接,有时成为条纹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即使令打印头在扫描方向上移动,通过使在接合处部分中在打印头的扫描方向上显现条纹状的现象不在扫描方向上排列出现,从而使打印头的扫描方向的条纹变得不醒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打印装置中,对沿着副扫描方向排列有多个点形成元件的打印头供给由许多点信息构成的打印数据,使打印头和打印介质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相对移动,向打印介质的表面打印图像,该打印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按打印头的主扫描工作的每一个供给的打印数据的副扫描方向的端部,形成使点在打印头的主扫描方向上不连续排列的变形数据部,使所述变形数据部的打印数据的副扫描方向的端部的轮廓成为暧昧的状态,该轮廓的暧昧状态是在目视被打印的所述轮廓时,不成为连续的轮廓线的状态。
此外,在本发明的打印装置中,对沿着副扫描方向排列有多个点形成元件的打印头供给由许多点信息构成的打印数据,使打印头和打印介质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相对移动,向打印介质的表面打印图像,该打印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按打印头的主扫描工作的每一个供给的打印数据的主数据部的副扫描方向的端部侧,形成具有使点在该端部在打印头的主扫描方向上不连续地排列的凹凸部的变形数据部,该变形数据部以所述凹凸部的轮廓为基准,包括外侧区域和内侧区域,所述外侧区域是遮盖打印点信息的区域,内侧区域是打印点信息被打印的区域,使所述凹凸部的轮廓为暧昧状态,该轮廓的暧昧状态是在目视被打印的所述轮廓时,不成为连续的轮廓线的状态,使所述变形数据部的所述内侧区域的打印率变化。
此外,在本发明的打印装置中,使打印头和打印介质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相对移动,向以与主扫描方向重叠的方式并列状地多个配置的、分别沿着副扫描方向排列了多个点形成元件的打印头供给由许多点信息构成的打印数据,向打印介质的表面打印图像,该打印装置的特征在于,设置变形数据生成单元,在向所述各打印头供给的打印数据的副扫描方向端部生成变形数据部,在该变形数据部中,形成用于使该打印数据的端部的点在打印头的主扫描方向上不连续排列的凹凸部,并且使该凹凸部的所述副扫描方向的端部的轮廓为暧昧状态,该轮廓的暧昧状态是在目视被打印的所述轮廓时不成为连续的轮廓线的状态,所述变形数据生成单元生成所述凹凸部的相位偏移后的变形数据部,向所述多个打印头供给具有所述凹凸部的相位偏移后的变形数据部的打印数据,通过多个打印头对所述凹凸部的相位偏移后的变形数据部进行重叠并打印。
此外,在本发明的打印装置中,使打印头和打印介质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相对移动,向沿着副扫描方向排列了多个点形成元件的打印头供给由许多点信息构成的打印数据,向打印介质的表面打印图像,该打印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多个打印头,以与主扫描方向重叠的方式并列状地配置;变形数据生成单元,从彼此相位偏移后的多个遮盖图案数据中选择一个,通过该被选择的遮盖图案数据在向所述打印头供给的打印数据的副扫描方向端部生成变形数据部,在该变形数据部中,形成用于使点在打印头的主扫描方向上不连续排列的凹凸部,并且使该凹凸部的所述副扫描方向的端部的轮廓为暧昧状态,该轮廓的暧昧状态是在目视被打印的所述轮廓时,不成为连续的线的状态;以及对所述多个打印头供给具有所述凹凸部的相位偏移后的变形数据部的打印数据,通过多个打印头使所述凹凸部的相位偏移后的所述变形数据部重叠并进行打印的单元。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数据部将所述轮廓作为基准,包括外侧区域和内侧区域,所述外侧区域是打印点信息被遮盖的区域,内侧区域是打印点信息被打印的区域,在所述内侧区域的所述轮廓部分设置打印点信息被抽选的轮廓暧昧状态生成区域,生成所述轮廓的暧昧状态。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数据部的所述轮廓的点排列具有波形的形状。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变形数据部的轮廓的山状的部分中,以在其左右附近,下方的打印密度高,上方的打印密度低,随着接近中央而打印密度高的部分向上方延伸的方式设定,根据所述打印密度的变化使所述轮廓为暧昧状态。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图像的打印以将所述打印头的对所述打印介质N(N为正数)次的扫描作为1单位而依次完成的方式进行,向所述打印头供给具备所述变形数据部的所述图像的打印数据。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按扫描的每一个向所述打印头供给的打印数据中,在包含图像的前端的打印数据的副扫描方向的后端部形成所述变形数据部,在图像的中间部的打印数据的副扫描方向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形成所述变形数据部,在包含图像的后端的打印数据的副扫描方向的前端部形成所述变形数据部。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生成对所述变形数据部的被删除的点数据进行补充的补充量数据,根据该补充量数据对所述变形数据部的被删除的点数据进行补充。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使所述变形数据部的所述内侧区域的打印率在所述副扫描方向上变化。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使所述变形数据部的所述内侧区域的打印率在所述主扫描方向上变化。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使所述变形数据部的打印率沿着所述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这两方而打印率变化。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变形数据部的与所述主数据部相接的一侧设置打印率100%的区域,该打印率100%的区域和所述变形数据部的打印率变化的区域凹凸状地相接。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图像的打印以将所述打印头对所述打印介质的N(N为正数)次的扫描作为l单位依次完成的方式进行,向所述打印头供给具备使打印率变化的变形数据部的所述图像的打印数据、和具备所述补充量数据的打印数据、和/或具备所述变形数据部和补充量数据这两方的打印数据。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按扫描的每一个向所述打印头供给的打印数据中,在包含图像的前端的打印数据的副扫描方向的后端部形成所述变形数据部,在图像的中间部的打印数据的副扫描方向的后端部形成所述变形数据部,在前端部,生成对与其邻接的打印数据的变形数据部进行补充的补充量数据,在包含图像的后端的打印数据的副扫描方向的前端部生成对与其相接的打印数据的变形数据部进行补充的补充量数据。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变形数据部设置形成有所述凹凸部的打印率变化的区域,在所述打印数据的与主数据部相接的一侧设置打印率100%的区域,该打印率100%的区域和所述变形数据部的打印率变化的区域凹凸状地相接。
此外,在本发明的打印方法中,通过将n(n为正数)行的打印数据作为打印单位,依次通过打印头的主扫描方向的移动和打印介质的副扫描方向的输送,对打印介质进行打印,该打印方法的特征在于,以使所述打印数据的接合处侧的规定数量的线在主扫描方向上不连续排列的方式,使接合处侧的端部的线反复凹凸形状,并且使所述凹凸形状的所述副扫描方向的端部的轮廓为暧昧状态,该暧昧状态是在目视被打印后的所述轮廓时,连续的轮廓线不显现的状态。
此外,在本发明的打印方法中,通过将n(n为正数)行的打印数据作为打印单位,依次通过打印头的主扫描方向的移动和打印介质的副扫描方向的输送,对打印介质进行打印,该打印方法的特征在于,以使所述打印数据的接合处侧的规定数量的线在主扫描方向上不连续排列的方式,使接合处侧的端部的线反复凹凸形状,并且使所述凹凸形状的所述副扫描方向的端部的轮廓为暧昧状态,该暧昧状态是在目视被打印后的所述轮廓时,连续的轮廓线不显现的状态,使所述接合处侧的附近的规定范围的打印率变化。
此外,在本发明的打印方法中,向以与主扫描方向重叠的方式并列状地配置的多个打印头,将n(n为正数)行的打印数据作为打印单位依次进行供给,通过该打印头的在主扫描方向的移动和打印介质的在副扫描方向的输送,对打印介质进行打印,该打印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向所述各打印头供给的打印数据的副扫描方向端部的数据中,形成用于使该打印数据的端部的点在打印头的主扫描方向上不连续排列的凹凸部,并且使该凹凸部的所述副扫描方向的端部的轮廓为暧昧状态,该暧昧状态是以生成在目视被打印后的所述轮廓时,连续的轮廓线不显现的状态的变形数据部的方式而形成,向所述多个打印头供给具有所述凹凸部的相位偏移后的变形数据部的打印数据,通过多个打印头使所述凹凸部的相位偏移后的变形数据部重叠并进行打印。
此外,在本发明的打印方法中,向以与主扫描方向重叠的方式并列状地配置的多个打印头,将n(n是正数)行的打印数据作为打印单位依次进行供给,通过该打印头的在主扫描方向的移动和打印介质的在副扫描方向的输送,对打印介质进行打印,该打印方法的特征在于,使基本遮盖图案的相位偏移而生成多个遮盖图案数据,通过该遮盖图案数据,形成变形数据部,该变形数据部在向所述各打印头供给的打印数据的主数据部的副扫描方向的端部具备用于使点在主扫描方向上不连续排列的凹凸部,并且使该凹凸部的所述副扫描方向的端部的轮廓为暧昧状态,该暧昧状态是在目视被打印后的所述轮廓时,连续的轮廓线不显现的状态,向所述多个打印头供给所述凹凸部的相位偏移后的所述变形数据部,通过多个打印头使所述凹凸部的相位偏移后的变形数据部重叠并进行打印。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凹凸部的形状通过遮盖图案对打印数据的接合处侧的点信息进行删除而形成,该被删除的点信息通过以后的扫描中被打印的打印数据的凹凸形状被补充。
此外,本发明中,所述被删除的点信息的补充数据,以使所述遮盖图案反转的方式制作。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在使打印头在扫描方向上移动的方式的打印装置中,仅变更数据,就能够简单地实现在打印头的扫描方向上显现条纹状的现象变得不醒目的打印结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打印装置的整体概略结构图。
图2表示本发明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3是打印头的说明图。
图4是本发明的说明图。
图5是本发明的说明图。
图6是本发明的说明图。
图7是本发明的说明图。
图8是本发明的说明图。
图9是本发明的说明图。
图10是本发明的说明图。
图11是本发明的说明图。
图12是本发明的说明图。
图13是本发明的说明图。
图14是本发明的说明图。
图15是本发明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29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30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31是打印头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2打印机
4控制器
6连接器
8计算机
10打印介质
12托架
14驱动辊
16打印单元
18带驱动辊
20带驱动辊
22带
24压带辊
26压印板
28线性标度
30打印头
32喷嘴
34后端部
36变形数据部
38基本遮盖图案
40数据
42部分
44前端部分
46前端部分
48后端部分
50区域
52删除部分
54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打印装置的概略整体结构。喷墨打印机2被包含计算机电路的控制器4控制,该控制器4经由连接器6与外部的计算机8连接。控制器4中,装入有进行打印用数据的输送方向前后的端部的变换处理的程序。计算机8向安装在打印机2中的控制器4发送打印数据。控制器4如后述那样,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析,控制打印机2的驱动部。打印机2具备:副扫描进给机构,通过送纸马达将卷筒纸等的打印介质10向箭头方向B输送;以及主扫描进给机构,通过托架马达使托架12在驱动辊14的轴方向上往复运动。
这里,将利用副扫描进给机构的打印介质10的进给方向B称为副扫描方向,将利用主扫描进给机构的托架12移动方向A称为主扫描方向。再有,打印这一用语并不仅意味着打印字,还在包含图像、记号等的广泛概念中使用。在托架12上,搭载有具备多个打印头的打印单元16。所述托架12通过搭架在带驱动辊18、20上的打印头驱动用带22,沿着Y轴轨道(省略图示)在主扫描方向A上被往复驱动。打印介质10通过驱动辊14和压带辊24被在副扫描方向上驱动,在压印板(platen)26上滑动。作为打印介质10,通常使用卷筒纸。托架12的位置,通过来自直线式编码器的时界信号而被检测,其中,该直线式编码器包括设置在打印单元16的传感器、和以与其相向的方式设置的线性标度28。
在上述结构中,当打印工作开始时,通过控制器4的控制,托架12沿着Y轴轨道在主扫描方向上被往复驱动,使墨水滴从搭载在打印单元16上的打印头的喷嘴喷出。当打印单元16到达主扫描方向的末端时,控制器4使打印介质10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规定间距,执行下一次主扫描方向的打印工作。上述打印机2、控制器4、以及计算机8作为整体构成打印装置。
接着,参照图2对本发明的打印装置的打印工作进行说明。
计算机8生成要打印输出的符号字符、图形、图案、图像等的打印数据。在计算机8生成的打印数据经由连接器6被传输至控制器4(步骤1、2)。控制器4基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从计算机8接收打印数据,对该打印数据进行分析(步骤3)。控制器4的CMYK变换部将各像素的颜色变换为打印机2能够输出的墨水颜色。接着,将打印数据变换为与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头对应的打印用数据(步骤4)。图3表示打印头30。
在打印单元16装备有喷出黑(K)、青绿(C)、品红(M)、黄(Y)的各个颜色的墨水的多个打印头。为了说明的方便,针对该多个打印头中的一个打印头30进行说明。其它的打印头的结构和工作与将要说明的打印头30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打印头30中在副扫描方向上排列有256个喷嘴32。再有,根据作图的方便,在附图中没有图示全部的喷嘴。当然,打印头30的分辨率能够采用各种分辨率,并不特别限定于256个喷嘴。所述256个喷嘴中,例如在以4次扫描使打印完成的情况下,在将1次纸张输送距离作为60喷嘴的量时,将相当于60喷嘴的4倍的240喷嘴的量和作为端部数据打印用的14喷嘴的量作为打印中使用的喷嘴进行分配,一边使用该254喷嘴一边进行打印。为此,剩余的2喷嘴的量未被使用。再有,使用的喷嘴的数量、输送距离、扫描次数等能够对应于需要而变更。
在图4至图7中公开了与打印头30的最初的4扫描对应的打印数据A、B、C、D。如图7所示,以4次打印头30的扫描,完成与60喷嘴量的扫描区域33相当的图像的打印。在打印数据A中,数据的副扫描方向的大小与打印头的74喷嘴量对应,当以打印介质10的输送方向为基准时,在其主数据部的后端部34(接合处)形成有14喷嘴的量的波形的变形数据部36。该变形数据部36在全部打印数据A、B、C、D的后端部34(接合处)形成。
图13表示变形数据部36的生成方法。控制器6预先将用于制作变形数据部的基本遮盖图案38存储在存储器中。基本遮盖图案38的以ON(打印)点形成的轮廓41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波形,但如图14所示,在波形图案(w)以外,只要是三角波形图案(t)、凸型图案(p)、锯齿图案(s)等其它的在主扫描方向上点不连续地排列的形状的话,是任何凹凸形状均可。此外,该波形图案的高度、长度等根据需要任意设定即可,不特别地被图限定。此外,设置多个波形图案,根据使用的打印分辨率等而区分使用也可。图13(B)(C)所示的基本遮盖图案38由ON(打印)和OFF(删除)的点(比特)信息构成,在图中ON点以黑色表示,OFF点由白色(无色)表示。图13(C)的基本遮盖图案38是将图13(B)的基本遮盖图案的相位偏移90度而生成,是成为反图案的波形形状。OFF点用于删除打印数据的点,ON点用于直接打印打印数据的点。为了在打印数据A中生成变形数据部36,以与打印数据A的主数据部的后端部邻接的14喷嘴宽度的量的数据40、和在主扫描方向上反复展开的基本遮盖图案38进行逻辑乘法运算,从数据40对点进行删除或抽选,在变形数据部36生成波状的轮廓41成为暧昧状态的轮廓暧昧状态生成部43。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B)(C)所示,在山状的部分,在其左右附近,以在下方的ON点的密度被设定得高,在上方ON点的密度被设定得低,随着接近中央而ON点密度高的部分向上方延伸的方式设定。根据基本遮盖图案38生成的变形数据部36如图13(E)所示,在山状的部分中,在其左右附近,以在下方的打印密度被设定得高,在上方打印密度被设定得低,随着接近中央而打印密度高的部分向上方延伸的方式生成。山状的轮廓41的外侧区域构成遮盖部分42,在该遮盖部分中也以稀疏的状态生成打印点。通过该打印密度的变化,使变形数据部36的波形的凹凸形状的轮廓41成为暧昧的状态。该轮廓是暧昧的状态,指的是在目视被打印后的变形数据部36时,在该变形数据部36中波状的轮廓不作为连续的轮廓线显现,而是图13(E)所示的状态,生成该暧昧状态的点图案是将目视的印象作为基准而实验地求取的。像这样,通过使变形数据部36的轮廓41为暧昧状态,能够有效地阻止在打印时的横条纹的发生。再有,使变形数据部36的轮廓41为暧昧状态的基本遮盖图案38能够是各种各样的点图案,并不特别限定于图13(B)(C)所示的图案。
在打印数据A的变更部分40中,点信息被删除的部分42、或在轮廓41的内侧区域被抽选的点信息作为打印数据A的补充量数据A’被保管在存储器中,如后述那样,在第五次的打印工作中,如图8所示,作为对打印数据E的前端部44的补足量而被制作。再有,补足量数据A’的制作只要使基本遮盖图案38的ON、OFF点(比特)信息白黑反转,以同样的手法制作即可。在打印数据中,在包含原图像的前端部分46、即打印开始端的打印数据A、B、C、D中,在输送方向的后端部34形成变形数据部36,在包含原图像的后端部分48、即打印结束端的打印数据F、G、H、I中,在输送方向的前端部44形成变形数据部36,在不包含原图像的前后端部分的中间部分的打印数据E中,在输送方向的前后端部44、34形成变形数据部36。形成了变形数据部36的各打印数据A、B、C、D、E、F、G、H、I的接合处侧成为具有暧昧状态的轮廓的波形的形状。
如上所述,当执行打印数据的输送方向前后的端部的变更处理时(步骤5),接着,控制器4将打印数据向打印头30传输(步骤6),进行利用打印头单元16的打印(步骤7)、打印介质10的输送(步骤8),进行向打印介质10的原图像的打印。在以下参照图4至图12对上述步骤7和8的工作进行说明。
图4表示利用打印头30的第一次扫描。当利用打印头30的74喷嘴的组进行的第一次扫描完成时,接合处侧为波形的打印数据A被打印到打印介质10。接着,打印介质10向输送方向输送60喷嘴的量。接着,如图5所示,打印头30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进行第二次打印,打印具有134喷嘴量的长度的、接合处侧为波形的打印数据B。当利用打印头30进行的第二次打印完成时,打印介质10在输送方向上输送60喷嘴的量。像这样,如图6、7所示,进行第三次、第四次的打印。
当第四次的打印完成时,打印介质10的、相当于60喷嘴量的长度的第一个区域50的打印完成。该区域50如图7中以A+B+C+D表示的那样,根据打印数据A、B、C、D进行四次扫描,但在变形数据部的删除部分52中,仅进行了根据打印数据B、C、D的三次的量的打印。因此,需要对该删除部分进行补充。接着,如图8所示,打印介质10在输送方向上被输送60喷嘴的量,打印头30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进行第五次打印,打印原图像的中间部分的、具有254喷嘴量的长度的打印数据E。这时,第一个区域50的波形变形部的数据删除部分52和抽选部分,通过上述的打印数据A的补充量数据A’被补充。即,在打印数据E的前端部44(接合处侧)中,打印数据A的补充量数据A’作为变形数据部36被制作。
像这样,在一枚原图像的中间部分的、具有254喷嘴量的长度的打印数据E中,在其前端部分44作为变形数据部36制作对邻接的区域50的变形数据部进行补充的补充量数据。打印数据E的变形数据部36、即接合处侧的波形凹凸形状,与打印数据A的接合处侧的波形凹凸形状恰好嵌合。由此,在打印介质10的第一个区域50和第二个区域54的接合处(边界)不会形成在主扫描方向上连续地延伸的线,不会发生在打印头的扫描方向上看到条纹状的现象。这在打印介质10的其它区域的接合处也是同样的。第六次的打印如图9所示,根据包含原图像的后端部分48的254喷嘴量的长度的打印数据F来执行。在打印数据F中,在其前端形成有对打印数据B的变形数据部36进行补充的变形数据部36。
打印数据F的接合处侧的波形凹凸形状,与打印数据B的接合处侧的波形凹凸形状恰好嵌合。第七次的打印如图10所示,根据包含原图像的后端部分48的194喷嘴量的长度的打印数据G来执行。在打印数据G中,在其前端形成有对打印数据C的变形数据部36进行补充的变形数据部36。打印数据G的接合处侧的波形凹凸形状,与打印数据C的接合处侧的波形凹凸形状恰好嵌合。第八次的打印如图11所示,根据包含原图像的后端部分48的134喷嘴量的长度的打印数据H来执行。在打印数据H中,在其前端形成有对打印数据D的变形数据部36进行补充的变形数据部36。打印数据H的接合处侧的波形凹凸形状,与打印数据D的接合处侧的波形凹凸形状恰好嵌合。
第九次的打印,根据包含原图像的后端部分48(打印结束端)的74喷嘴量的长度的打印数据H来执行。在打印数据I中,在其前端部分44形成有对打印数据E的变形数据部36进行补充的变形数据部36。打印数据I的接合处侧的变形数据部36的波形凹凸形状,与打印数据E的接合处侧的波形凹凸形状恰好嵌合,原图像的打印结束。再有,本实施方式作为说明仅说明了概念,不用说在接着有数据的情况下,制作相对于E的数据的部分(步骤9),最后制作F以后的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介质的输送如上述那样,按60喷嘴量60喷嘴量地等间隔地进行的方式设定,但也可以按输送的每一个进行变更。这是在进行比喷嘴的间距细小的打印时,为了在其间对点进行打印,虽然等间隔是60喷嘴量,但例如以进给59喷嘴量、或进给61喷嘴量的方式,按照输送的每一个进行变更也可。此外,在打印介质(纸张)的输送和打印头的扫描的关系中,有以打印头的往运动进行打印、送纸,以复运动进行打印和送纸的情况,也有以打印头的往运动、复运动对相同的行进行打印的情况,在实施本发明时,打印头的扫描、纸张的输送并不特别限定于图示的方式。
控制器4在步骤9判断打印数据是否结束,当判断为肯定时,结束打印。再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了具备打印头的喷墨打印机,该打印头使用压电元件喷出墨水,但在本发明中,并不特别限定于使用了压电元件的喷墨打印机,在通过泡(bubble)喷出墨水的、打印头单元在横方向上移动的类型的打印机中使用也可。
接着,参照图2和图15乃至图25对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打印装置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1所示的打印装置相同,打印工作也与图2所示的流程图中叙述的工作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打印头30的所述256个喷嘴中,例如在以4次扫描使打印完成的情况下,在将1次纸张输送距离作为50喷嘴的量时,将相当于50喷嘴的4倍的200喷嘴的量和作为端部数据打印用的54喷嘴的量作为打印中使用的喷嘴进行分配,一边使用该254喷嘴一边进行打印。因此,剩余的2喷嘴的量未使用。在作为所述端部数据打印用的54喷嘴中,如图16所示,18喷嘴作为包含后述的变形数据部36的打印率100%的波状部分的区域a的打印用而使用,剩余的36喷嘴作为具有凹凸部的变更了打印率后的打印率变更区域b的打印用而使用。再有,使用的喷嘴的数量、输送距离、扫描次数等能够对应于需要而变更。
在图16至图19中公开了与打印头30的最初的4扫描对应的打印数据A、B、C、D。如图19所示,以4次打印头30的扫描,完成与50喷嘴量的扫描区域33相当的图像的打印。在打印数据A中,数据的副扫描方向的大小与打印头的104喷嘴量对应,当以打印介质10的输送方向为基准时,与其主数据部e的后端部34相接,形成有54喷嘴的量的波形的变形数据部36。该变形数据部36在打印数据A、B、C、D的全部后端部34形成。在这里,前端部或后端部是以打印介质的输送方向、即打印装置中的副扫描方向为基准。
变形数据部36如图15(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打印率(浓度)100%的波形区域w、和打印率50%的打印率变化区域c、和打印率0%的波形区域d构成。由此,在各打印数据中形成的变形数据部36,如图1(B)所示,成为在副扫描方向上打印率变化的结构,即打印率为以0%、50%,或0%、50%、100%,或50%、100%的方式变化的结构。再有,在这里,打印率指的是以一次扫描进行打印的必要的数据的打印的比例,打印率100%意味着该数据全部(100%)被打印。此外,在变形数据部36的波状的轮廓41周围,形成使轮廓41为暧昧状态的轮廓暧昧状态生成部。该轮廓暧昧状态生成部如图13(D)所示,与变形数据部36的轮廓41的周围部分的点状态相同。
图15表示变形数据部36的生成方法。控制器6在存储器中预先存储用于制作变形数据部的基本遮盖图案38。基本遮盖图案38构成为包括:打印率0%的区域、50%的区域、100%的区域、和波状的轮廓41周围的轮廓暧昧状态生成区域。打印率0%和打印率50%的边界、和打印率50%和打印率100%的区域波状地相接。在打印率0%和打印率50%的边界上形成的上部凹凸轮廓L1、和在打印率50%和打印率100%的边界上形成的下部凹凸线L2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波形,但在波形图案以外,也可以是三角波形图案、凸型图案、锯齿形图案等、只要是在主扫描方向上点不连续地排列的形状的话是任何凹凸形状均可。在上述上部凹凸轮廓L1的周围形成有上述轮廓暧昧状态生成区域。
此外,该波形图案的高度、长度等根据需要任意设定即可,不限定于特别的形状。为了在打印数据A的端部生成变形数据部36,将与打印数据A的主数据部e的后端部邻接的54喷嘴宽度量的数据作为变更部分的数据40,在该数据40,如图15(B)所示,基本遮盖图案38以波形地连接的方式展开,在变更部分的数据40,使位于波状的轮廓41的外侧区域并被遮盖的部分即点几乎不存在的部分d、位于波状的轮廓41的内侧区域并且浓度变更为50%的打印率变更部分c、和打印率为100%的部分w生成。在上述轮廓41的周围形成上述轮廓暧昧状态生成区域。
上述基本遮盖图案的打印率50%的打印率变化区域c并不特别限定于50%的打印率,此外,也不限定于单一的打印率。以图25所示的方式在基本遮盖图案38设置多个打印率0%、25%、50%、75%、100%的区域,使数据40通过多个不同打印率的区域、例如以0%、25%、50%、75%、100%的方式打印率在副扫描方向上变化的区域而构成也可。图25的基本遮盖图案38,也在其上部轮廓L1上和其周围形成有轮廓暧昧状态生成部(省略图示)。各打印数据的变形数据部36,通过基本遮盖图案,以图15所示的方式,删除区域d的点信息,区域c的点信息对应于打印率被抽选。该被删除、被抽选的点信息,在各打印数据的变形数据部的打印结束时需要被补充。
因此,控制器按各变形数据部的每一个生成补充量数据,作为对打印数据的变形数据部的被删除被抽选的点信息进行补充的数据,保管在存储器中。如后述那样,在第五次以后的打印工作中,在变形数据部36中,具备该被删除被抽选的点信息的补充量数据与变形数据部36重叠并进行打印,补充变形数据部36。例如,变形数据部的50%打印率部分通过补充量数据的50%的打印率部分被补充。即、以变形数据部36、和对该变形数据部36进行补充的补充量数据的浓度的分配进行加法而成为100%的方式进行设定。在该情况下,补充量数据不限定于以一次的打印进行补充的结构,也可以是通过多次打印进行补充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将以50%的打印率(浓度)打印的变形数据部36的浓度变更部分c,以浓度30%和20%的两个补充量数据通过两次打印工作进行补充的结构。在考虑打印面的通过加热器对墨水进行干燥这一点时,最初以80%的浓度进行打印,之后通过浓度20%的补充量数据进行补充这样的打印率的分配方式也是有效的。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解决如下问题,即在以加热器使墨水干燥的情况下,即使最初使墨水量较多,由于对干燥时间花费较长的时间,所以干燥有余裕,但由于在后面的打印中干燥花费的时间较短造成的墨水难以干燥的问题。此外,不是该时间的原因,也有如下原因,在最初的打印之后的打印在该场所的总喷出墨水量变多,难以干燥,因此当使后来的打印变少时,能够容易地干燥。
再有,使变形数据部和补充量数据的打印率在副扫描方向上变化的技术,并不特别限定于使用遮盖图案的结构,也可以通过控制器,利用以单纯的计算对点信息进行抽选等的有再现性的技术。此外,也能够采用通过渐变技术使变形数据部36和补充量数据的打印率0%以外的打印率变更部分细微地连续变化的结构。在打印数据A的图16中,作为打印变更部分A’表示的变形数据部36的补充量数据A”,通过将图15(A)表示的基本遮盖图案38的ON(打印)OFF(删除)点信息反转后的遮盖图案(省略图示)而生成。后述的其它的补充量数据B”,C”,D”,E”也是同样。
如图16至图19所示,在打印数据中,在包含原图像的前端部分46、即打印开始端的打印数据A、B、C、D中,在输送方向的后端部34形成变形数据部36、即A’,B’,C’,D’,如图21至图24所示,在包含原图像的后端部分48、即打印结束端的打印数据F、G、H、I中,在输送方向的前端部44形成补充量数据、即B”,C”,D”,E”,如图20所示,在不包含原图像的前后端部分的中间部分的打印数据E,在输送方向的前端部形成补充量数据A”,在后端部形成变形数据部E’。形成有变形数据部和补充量数据的各打印数据A、B、C、D、E、F、G、H、I的接合处侧,变成生成为轮廓是暧昧状态的波形的形状。
如上所述,当执行打印数据的输送方向前后的端部的变更处理时(步骤5),接着,控制器4将打印数据向打印头30传输(步骤6),进行利用打印头单元16的打印(步骤7)、打印介质10的输送(步骤8),进行向打印介质10的原图像的打印。在以下参照图16至图24对上述步骤7和8的工作进行说明。
图16表示利用打印头30进行的第一次扫描。当利用打印头30的104喷嘴的组进行的第一次扫描完成时,向打印介质10打印接合处侧为波形的打印数据A。接着,打印介质10向输送方向被输送50喷嘴的量。接着,如图17所示,打印头30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进行第二次打印,打印具有154喷嘴量的长度的、接合处侧为波形的打印数据B。当打印头30进行的第二次打印完成时,打印介质10在输送方向上被输送50喷嘴的量。像这样,如图18、19所示,进行第三次、第四次的打印。
当第四次的打印完成时,打印介质10的、相当于50喷嘴量的长度的第一个区域50的打印完成。该区域50,如图8中以A+B+C+D表示的那样,通过打印数据A、B、C、D进行4次扫描,完成打印。在打印介质10的与第一个区域50邻接的54喷嘴量的区域52中,如以A’+B+C+D表示的那样,进行打印数据A的变形数据部A’、和打印数据B、C、D的打印,此外在该区域中在变形数据部A’被删除并抽选的点信息的因素没有被补充。因此,需要以包含浓度50%的补充量数据的补充量数据A”对变形数据部A’进行补充。
接着,如图20所示,打印介质10在输送方向上被输送50喷嘴的量,打印头30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进行第五次打印,打印原图像的中间部分的、具有254喷嘴量的长度的打印数据E。这时,区域52的变更数据部的数据删除和抽选部分,通过上述的打印数据A的补充量数据A”被补充。即,在打印数据E的前端部44(接合处侧)中,生成有打印数据A的补充量数据A”构成的补充量数据A”。
像这样,在一枚原图像的中间部分的、具有254喷嘴量的长度的打印数据E中,在其前端部分44作为补充量数据部A”制作对邻接的区域50的变形数据部A’进行补充的补充量数据A”。打印数据E的补充量数据A”、即接合处侧的波形凹凸形状,与打印数据A的接合处侧的波形凹凸形状恰好嵌合。由此,在打印介质10的第一个区域50和第二个区域54的接合处(边界)不会形成在主扫描方向上连续地延伸的线,不会发生在打印头的扫描方向上看到条纹状的现象。这在打印介质10的其它区域的接合处也是同样的。第六次的打印如图21所示,根据包含原图像的后端部分48的254喷嘴量的长度的打印数据F来执行。在打印数据F中,在其前端形成有对打印数据B的变形数据部36(B’)进行补充的补充量数据B”。
打印数据F的接合处侧的波形凹凸形状,与打印数据B的接合处侧的波形凹凸形状恰好嵌合,补充量数据B”与变形数据部B’重叠并进行打印。第七次的打印如图22所示,根据包含原图像的后端部分48的204喷嘴量的长度的打印数据G来执行。在打印数据G中,在其前端形成有对打印数据C的变形数据部36(C’)进行补充的补充量数据C”。打印数据G的接合处侧的波形凹凸形状,与打印数据C的接合处侧的波形凹凸形状恰好嵌合,补充量数据C”与变形数据部C’重叠并进行打印,打印数据C的变形数据部C’通过补充量数据C’被补充。
第八次的打印如图23所示,根据包含原图像的后端部分48的154喷嘴量的长度的打印数据H来执行。在打印数据H中,在其前端形成有对打印数据D的变形数据部36(D’)进行补充的补充量数据D”。打印数据H的接合处侧的波形凹凸形状,与打印数据D的接合处侧的波形凹凸形状恰好嵌合。
第九次的打印,根据包含原图像的后端部分48(打印结束端)的104喷嘴量的长度的打印数据I来执行。在打印数据I中,在其前端部分44中,形成有对打印数据E的变形数据部36(E’)进行补充的补充量数据部E”。
打印数据I的接合处侧的变形数据部36的波形凹凸形状,与打印数据E的接合处侧的波形凹凸形状恰好嵌合,打印数据E的变形数据部36(E’)通过补充量数据E”被补充,原图像的打印结束。再有,本实施方式作为说明仅说明了概念,不用说在接着有数据的情况下,依次制作相对于E的数据的部分(参照图2的步骤9),最后制作F以后的数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打印数据的接合处设置打印率变化的变形数据部、和轮廓暧昧状态生成部,使打印数据的接合处失去打印的规则性而产生随机性,通过这和凹凸形状的条纹产生防止效果的相乘效果,能够防止在接合处的条纹的产生。此外,在喷出墨水的喷嘴排列的情况下,来自位于端部的打印精度差的喷嘴的打印在横方向上不连续,也施加了良好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介质的输送如上述那样,按50喷嘴量50喷嘴量地等间隔地进行的方式设定,但也可以按输送的每一个进行变更。这是在进行比喷嘴的间距细小的打印时,为了在其间对点进行打印,虽然等间隔是50喷嘴量,但例如以进给49喷嘴量、或进给51喷嘴量的方式,按照输送的每一个进行变更也可。此外,在打印介质(纸张)的输送和打印头的扫描的关系中,有以打印头的往运动进行打印、送纸,以复运动进行打印和送纸的情况,也有以打印头的往运动、复运动对相同的行进行打印的情况,在实施本发明时,打印头的扫描、纸张的输送并不特别限定于图示的方式。
控制器4在图2所示的步骤9判断打印数据是否结束,当判断为肯定时,结束打印。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变形数据部的打印率在副扫描方向上变化,但使用打印率在主扫描方向上变化的遮盖图案,使变形数据部的打印率在主扫描方向上变化也可。在该情况下,如图26所示,基本遮盖图案38构成为包括:打印率0%的区域d、打印率在主扫描方向上变化的区域c、打印率100%的区域w、以及轮廓暧昧状态生成区域(省略图示)。如图27所示,区域c进一步被分割为打印率0~25%的区域c1、打印率26~50%的区域c2、c3、打印率51~75%的区域c4、c5,以及打印率76~100的区域c6、c7。各区域c1~c7如图27所示,以左右端打印率最高、渐渐地朝向中央而打印率变低的方式构成。在波状轮廓L1上以及其周围形成有轮廓暧昧状态生成区域(未图示)。
再有,打印率在主扫描方向上变化的基本遮盖图案38,并不限定于如图27所示那样仅在横方向(主扫描方向)上使打印率变化的图案,如图28所示,也可以是使打印率沿着纵方向(副扫描方向)和横方向(主扫描方向)的两方变化的结构。在图28中,在基本遮盖图案38的区域c中,其中央的区域从下向上从76~100%的打印率向0~25%的打印率变化。区域c的左右的区域从下朝向斜中央上方,从76~100%的打印率向0~25%的打印率变化。
图28的箭头y1表示区域c的中央部分在箭头方向上沿着纵方向(副扫描方向)变低的状态,箭头y2、y3表示区域c左右的区域的打印率在箭头方向上,沿着纵方向(副扫描方向)和横方向(主扫描方向)的双方变低的状态。打印率0%的区域d和区域c的边界以及区域c和打印率100%的区域w波状地相接。在打印率0%的区域d和区域c的边界上形成的凹凸形状的轮廓L1、和在区域c和打印率100%的区域w的边界上形成的凹凸线L2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波形,但在波形图案以外,也可以是三角波形图案、凸型图案、锯齿形图案等、只要是在主扫描方向上点不连续地排列的形状的话,是任何凹凸形状均可。
接着,参照图2和图16至图24以及图29至图31对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打印装置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在图1和图2说明的结构相同。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使用的打印装置的打印工作的原理、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印工作相同,因此利用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图16至图24,对本实施方式的打印工作进行说明。
计算机8生成要打印输出的符号字符、图形、图案等的打印数据。在计算机8生成的打印数据经由连接器6被传输至控制器4(步骤1、2)。控制器4基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从计算机8接收打印数据,对该打印数据进行分析(步骤3)。控制器4的CMYK变换部将各像素的颜色变换为打印机2能够输出的墨水颜色。接着,将打印数据变换为与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头对应的打印用数据(步骤4)。图31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打印头30。
在打印单元16中装备有喷出黑(K)、青绿(C)、品红(M)、黄(Y)等各个颜色的墨水的6个打印头30。为了说明的方便,针对该多个打印头中的一个打印头30进行说明。其它的打印头的结构和工作与将要说明的打印头30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头30在副扫描方向上排列有256个喷嘴32。再有,为了作图的方便,在附图中没有图示全部的喷嘴。当然,打印头30的分辨率能够采用各种分辨率,并不特别限定于256个喷嘴数量。
此外,打印头30的喷嘴排列能够采用1列形状或多列形状的结构。所述256个喷嘴中,例如在以4次扫描使打印完成的情况下,在将1次纸张输送距离作为50喷嘴的量时,将相当于50喷嘴的4倍的200喷嘴的量和作为端部数据打印用的54喷嘴的量作为打印中使用的喷嘴进行分配,一边使用该254喷嘴一边进行打印。因此,剩余的2喷嘴的量未使用。在作为所述端部数据打印用的54喷嘴中,如图16所示,18喷嘴作为包含后述的变形数据部36的打印率100%的波状部分w的区域a的打印用而使用,剩余的36喷嘴作为具有凹凸部的变更了打印率后的打印率变更区域b的打印用而使用。再有,使用的喷嘴的数量、输送距离、扫描次数等能够对应于需要而变更。
在图16至图19中公开了与打印头30的最初的4扫描对应的打印数据A、B、C、D。如图19所示,以4次打印头30的扫描,完成与50喷嘴量的扫描区域33相当的图像的打印。如图6所示,在打印数据A中,数据的副扫描方向的大小与打印头的104喷嘴量对应,当以打印介质10的输送方向为基准时,与其主数据部e的后端部34相接,形成有54喷嘴的量的波形的变形数据部36。该变形数据部36在打印数据A、B、C、D全部的主数据的后端部34形成。在这里,前端部或后端部是以打印介质的输送方向、即打印装置中的副扫描方向为基准。
变形数据部36如图1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打印率(浓度)100%的波形区域w、和打印率50%的打印率变化区域c、和打印率0%的波形区域d、和轮廓暧昧状态生成区域(省略图示)构成。再有,打印率变化区域c的打印率能够采用各种打印率、并不特别限定于50%的打印率。此外,也可以采用使打印率在从0%到100%之间,在副扫描方向或主扫描方向上阶段地或者连续地变化的结构。再有,在这里,打印率是以一次扫描进行需要打印的数据的打印的比率,打印率100%意味着对该数据全部(100%)进行打印。
图29表示变形数据部36的生成方法。控制器6在存储器中预先存储用于制作变形数据部的基本遮盖图案38。基本遮盖图案38构成为包括:打印率0%的区域d、打印率在主扫描方向上变化的区域c,打印率100%的区域w。打印率0%的区域d和区域c的边界以及区域c和打印率100%的区域w波状地相接。在打印率0%的区域d和区域c的边界上形成的凹凸线L1、和在区域c和打印率100%的区域w的边界上形成的凹凸线L2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波形,但在波形图案以外,也可以是三角波形图案、凸型图案、锯齿形图案等、只要是在主扫描方向上点不连续地排列的形状的话,是任何凹凸形状均可。此外,该波形图案的高度、长度等根据需要任意设定即可,不限定于特别的形状。在上述凹凸轮廓L1的周围形成有上述轮廓暧昧状态生成区域。
为了在打印数据A的端部生成变形数据部36,将与打印数据A的主数据部e的后端部邻接的54喷嘴宽度量的数据作为变形部分的数据40,基本遮盖图案38以与该数据40波形地连接的方式展开,在变更部分的数据40,使被遮盖的部分即点不存在的部分d、浓度变化的打印率变更部分c、打印率为100%的部分w、以及轮廓暧昧状态生成部分生成。上述基本遮盖图案38的打印率变化区域c不限定于特定的打印率。各打印数据的变形数据部36,通过基本遮盖图案38,以图16所示的方式,删除区域d的点信息,区域c的点信息对应于打印率被抽选。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基本遮盖图案38的根据基本形遮盖图案数据38a的变形数据部的生成之外,还将图29所示的基本遮盖图案38的相位偏移而制作多个遮盖图案数据38b、38c、38d,基于其在打印数据中生成变形数据部36。在该变形数据部36的波状的上部的轮廓41及其周围,形成使轮廓41为暧昧状态的轮廓暧昧状态生成部。该轮廓暧昧状态生成部如图13(D)所示,与变形数据部36的轮廓41的周围部分的点状态相同。
在图29(B)作为基本形表示有遮盖图案数据38a,该遮盖图案数据38a将基本遮盖图案38的横轴(位置)的a点作为点删除抽选图案周期的起始点。将与基本遮盖图案38的a点相比在主扫描方向上相位偏移了的b点作为图案周期的起始点的遮盖图案数据38b,作为从b的部分的展开行而表示。将基本遮盖图案38的c点作为图案周期的起始点的遮盖图案数据38c,作为从c部分起的展开型而表示。将基本遮盖图案38的d点作为图案周期的起始点的遮盖图案数据38d,作为从d部分起的展开型而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将具有通过遮盖图案数据38a而变形后的变形数据部36的打印数据向No.1、3、5的打印头30供给,将具有通过遮盖图案数据38c而变形后的变形数据部36的打印数据向No.2、4、6的打印头30供给。当然,该遮盖图案数据和打印头的组合并不特别限定于该组合。所述各打印数据的数据40的被删除、被抽选的点信息,在各打印数据的变形数据部的打印结束时需要被补充。
因此,控制器按各变形数据部的每一个生成补充量数据,作为对打印数据的变形数据部的被删除被抽选的点信息进行补充的数据,保管在存储器中。如后述那样,在第五次以后的打印工作中,具备该被删除被抽选的点信息的补充量数据与变形数据部36重叠并进行打印,补充变形数据部36。变形数据部36、和对该变形数据部36进行补充的补充量数据的浓度的分配以进行加法而成为100%的方式进行设定。在该情况下,补充量数据不限定于以一次的打印进行补充的结构,也可以是通过多次打印进行补充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将以50%的打印率(浓度)打印的变形数据部36的浓度变更部分c,以浓度30%和20%的两个补充量数据通过两次打印工作进行补充的结构。此外,如果对打印头30进行No.1、2,No.3、4,No.5,No.6的分组的话,以比打印头数少的4个的遮盖图案也能够应对。
在考虑打印面的通过加热器对墨水进行干燥这一点时,最初以80%或90%等的高浓度进行打印,之后通过浓度20%或10%等的低浓度补充量数据进行补充这样的打印率的分配方式也是有效的。通过这样的结构,在以加热器使墨水干燥的情况下,即使最初使墨水量较多,由于对干燥时间花费较长的时间,所以干燥有余裕,能够解决由于在后面的打印中干燥花费的时间较短造成的墨水难以干燥的问题。此外,不是该时间的原因,也有如下原因,最初的打印之后的打印在该场所的总喷出墨水量变多,难以干燥,因此当使后来的打印变少时,能够容易地干燥。再有,使变形数据部和补充量数据的打印率变化的变形数据生成单元,并不特别限定于使用遮盖图案的结构,也可以通过控制器,利用以单纯的计算对点信息进行抽选等的有再现性的技术。
此外,也能够采用通过渐变技术使变形数据部36或补充量数据的打印率变更部分细微地连续变化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1所示,采用如下结构,即打印单元16使用6个的No.1~6的打印头30以6色进行打印的结构。图16至图24表示6个打印头30中的No.1的打印头30的打印工作。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如下结构,即对该No.1的打印头30输入通过图29(B)表示的遮盖图案数据38a生成了变形数据部36的打印数据。其它的No.2~6的打印头30的工作与No.1的打印头30的工作相同,省略其说明。
打印数据A的、图16中作为打印变更部分A’表示的变形数据部36的补充量数据A”,通过图29(A)表示的将基本遮盖图案38的ON(打印)OFF(删除)点信息反转后的遮盖图案(省略图示)而生成。后述的其它的补充量数据B”,C”,D”,E”也是同样。
如图16至图19所示,在打印数据中,在包含原图像的前端部分46、即打印开始端的打印数据A、B、C、D中,在输送方向的后端部34形成变形数据部36、即A’,B’,C’,D’,如图21至图24所示,在包含原图像的后端部分48、即打印结束端的打印数据F、G、H、I中,在输送方向的前端部44形成补充量数据、即B”,C”,D”,E”,如图20所示,在不包含原图像的前后端部分的中间部分的打印数据E,在输送方向的前端部形成补充量数据A”,在后端部形成变形数据部E’。
形成有变形数据部和补充量数据的各打印数据A、B、C、D、E、F、G、I的接合处侧成为波形形状。
如上所述,当执行打印数据的输送方向前后的端部的变更处理时(步骤5),接着,控制器4将打印数据向打印头30传输(步骤6),进行利用打印头单元16的打印(步骤7)、打印介质10的输送(步骤8),进行向打印介质10的原图像的打印。在以下参照图16至图24对上述步骤7和8的工作进行说明。再有,图16至图24为了说明方便,仅对通过No.1打印头30对形成有变形数据部和补充量数据的打印数据进行打印的情况进行了图示,省略利用其他的打印头的打印工作的图示,其中,该变形数据部和补充量数据通过相位没有偏移的遮盖图案数据而生成。
图16表示利用打印头30进行的第一次扫描。当利用打印头30的104喷嘴的组进行的第一次扫描完成时,向打印介质10打印接合处侧为波形的打印数据A。接着,打印介质10向输送方向被输送50喷嘴的量。接着,如图17所示,打印头30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进行第二次打印,打印具有154喷嘴量的长度的、接合处侧为波形的打印数据B。当打印头30进行的第二次打印完成时,打印介质10在输送方向上被输送50喷嘴的量。像这样,如图18、19所示,进行第三次、第四次的打印。
当第四次的打印完成时,打印介质10的、相当于50喷嘴量的长度的第一个区域50的打印完成。该区域50,如图18中以A+B+C+D表示的那样,通过打印数据A、B、C、D进行4次扫描,完成打印。在打印介质10的与第一个区域50邻接的54喷嘴量的区域52中,如以A’+B+C+D表示的那样,进行打印数据A的变形数据部A’、和打印数据B、C、D的打印,此外在该区域中在变形数据部A’被删除抽选的点信息的打印没有被补充。因此,需要以包含浓度50%的补充量数据的补充量数据A”对变形数据部A’进行补充。
接着,如图20所示,打印介质10在输送方向上被输送50喷嘴的量,打印头30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进行第五次打印,打印原图像的中间部分的、具有254喷嘴量的长度的打印数据E。这时,区域52的变更数据部的数据删除抽选部分,通过上述的打印数据A的补充量数据A”被补充。即,在打印数据E的前端部44(接合处侧)中,生成有打印数据A的补充量数据A”构成的补充量数据A”。
像这样,在一枚原图像的中间部分的、具有254喷嘴量的长度的打印数据E中,在其前端部分44作为补充量数据部A”制作对邻接的区域50的变形数据部A’进行补充的补充量数据A”。打印数据E的补充量数据A”、即接合处侧的波形凹凸形状,与打印数据A的接合处侧的波形凹凸形状恰好嵌合。由此,在打印介质10的第一个区域50和第二个区域54的接合处(边界)不会形成在主扫描方向上连续地延伸的线,不会发生在打印头的扫描方向上看到条纹状的现象。这在打印介质10的其它区域的接合处也是同样的。第六次的打印如图22所示,根据包含原图像的后端部分48的254喷嘴量的长度的打印数据F来执行。在打印数据F中,在其前端形成有对打印数据B的变形数据部36(B’)进行补充的补充量数据B”。
打印数据F的接合处侧的波形凹凸形状,与打印数据B的接合处侧的波形凹凸形状恰好嵌合,补充量数据B”与变形数据部B’重叠并进行打印。第七次的打印如图21所示,根据包含原图像的后端部分48的204喷嘴量的长度的打印数据G来执行。在打印数据G中,在其前端形成有对打印数据C的变形数据部36(C’)进行补充的补充量数据C”。打印数据G的接合处侧的波形凹凸形状,与打印数据C的接合处侧的波形凹凸形状恰好嵌合,补充量数据C”与变形数据部C’重叠并进行打印,打印数据C的变形数据部C’通过补充量数据C”被补充。
第八次的打印如图23所示,根据包含原图像的后端部分48的154喷嘴量的长度的打印数据H来执行。在打印数据H中,在其前端形成有对打印数据D的变形数据部36(D’)进行补充的补充量数据D”。
打印数据H的接合处侧的波形凹凸形状,与打印数据D的接合处侧的波形凹凸形状恰好嵌合。第九次的打印,根据包含原图像的后端部分48(打印结束端)的104喷嘴量的长度的打印数据I来执行。在打印数据I中,在其前端部分44形成有对打印数据E的变形数据部36(E’)进行补充的补充量数据部E”。
打印数据I的接合处侧的变形数据部36的波形凹凸形状,与打印数据E的接合处侧的波形凹凸形状恰好嵌合,打印数据E的变形数据部36(E’)通过补充量数据E”被补充,原图像的打印结束。再有,本实施方式作为说明仅说明了概念,不用说在接着有数据的情况下,依次制作相对于E的数据的部分(步骤9),最后制作F以后的数据。
图30表示通过基本形的遮盖图案数据38a生成的变形数据部36、和通过来自c部分的展开形的遮盖图案数据38c生成的变形数据部36的打印结果。具有通过基本形的遮盖图案数据38a生成的变形数据部36的打印数据被供给到No.1、3、5的打印头30,具有通过来自c部分的展开形的遮盖图案数据38c生成的变形数据部36的打印数据被供给到No.2、4、6的打印头30。
具有通过基本形的遮盖图案数据38a生成的变形数据部36的打印数据的变形数据部通过No.1、3、5的打印头30,如图30(A)所示分别被打印。此外,具有通过来自c的部分的展开形的遮盖图案数据38c生成的变形数据部36的打印数据的变形数据部36通过No.2、4、6的打印头30,如图30(B)所示分别被打印。图30(C)的左侧的图表示遮盖图案数据38a和38c重叠的状态,图30(C)右侧的图表示No.1、2、3、4、5、6的打印头30进行的打印数据的变形数据部的打印复合地重叠后的打印结果。再有,本发明如上述那样,对打印头30的No.1、3、5供给同相的变形数据部36,对打印头30的No.2、4、6供给同相的变形数据部,但并不特别限定于该结构,也可以是按各打印头的每一个供给具有通过不同相位的遮盖图案数据制作的变形数据部的打印数据。
通过按各打印头30的每一个制作的遮盖图案数据而生成的变形数据部的被删除、抽选后的点信息,通过按打印头的每一个使用的遮盖图案的补充量数据而被补充。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打印数据的接合处设置打印率在主扫描方向上变化的变形数据部,使打印数据的接合处失去打印的规则性而产生随机性,通过这和凹凸形状的条纹产生防止效果的相乘效果,能够防止在接合处的条纹的产生。此外,在喷出墨水的喷嘴排列的情况下,来自位于端部的打印精度差的喷嘴的打印在横方向上不连续,也施加了良好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介质的输送如上述那样,按50喷嘴量50喷嘴量地等间隔地进行的方式设定,但也可以按输送的每一个进行变更。这是在进行比喷嘴的间距细小的打印时,为了在其间对点进行打印,虽然等间隔是50喷嘴量,但例如以进给49喷嘴量、或进给51喷嘴量的方式,按照输送的每一个进行变更也可。此外,在打印介质(纸张)的输送和打印头的扫描的关系中,有以打印头的往运动进行打印、送纸,以复运动进行打印和送纸的情况,也有以打印头的往运动、复运动对相同的行进行打印的情况,在实施本发明时,打印头的扫描、纸张的输送并不特别限定于图示的方式。
控制器4在图2的步骤9判断打印数据是否结束,当判断为肯定时,结束打印。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在打印机进行高品质的图像的打印时特别有用,适合于在打印头单元在横方向上移动的类型的喷墨打印机等中使用。

Claims (23)

1.一种打印装置,对沿着副扫描方向排列有多个点形成元件的打印头供给由许多点信息构成的打印数据,使打印头和打印介质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相对移动,向打印介质的表面打印图像,该打印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按打印头的主扫描工作的每一个供给的打印数据的副扫描方向的端部,形成使点在打印头的主扫描方向上不连续排列的变形数据部,使所述变形数据部的打印数据的副扫描方向的端部的轮廓成为暧昧的状态,该轮廓的暧昧状态是在目视被打印的所述轮廓时,不成为连续的轮廓线的状态。
2.一种打印装置,对沿着副扫描方向排列有多个点形成元件的打印头供给由许多点信息构成的打印数据,使打印头和打印介质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相对移动,向打印介质的表面打印图像,该打印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按打印头的主扫描工作的每一个供给的打印数据的主数据部的副扫描方向的端部侧,形成具有使点在该端部在打印头的主扫描方向上不连续地排列的凹凸部的变形数据部,该变形数据部以所述凹凸部的轮廓为基准,包括外侧区域和内侧区域,所述外侧区域是遮盖打印点信息的区域,内侧区域是打印点信息被打印的区域,使所述凹凸部的轮廓为暧昧状态,该轮廓的暧昧状态是在目视被打印的所述轮廓时,不成为连续的轮廓线的状态,使所述变形数据部的所述内侧区域的打印率变化。
3.一种打印装置,使打印头和打印介质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相对移动,向以与主扫描方向重叠的方式并列状地多个配置的、分别沿着副扫描方向排列了多个点形成元件的打印头供给由许多点信息构成的打印数据,向打印介质的表面打印图像,该打印装置的特征在于,
设置变形数据生成单元,在向所述各打印头供给的打印数据的副扫描方向端部生成变形数据部,在该变形数据部中,形成用于使该打印数据的端部的点在打印头的主扫描方向上不连续排列的凹凸部,并且使该凹凸部的所述副扫描方向的端部的轮廓为暧昧状态,该轮廓的暧昧状态是在目视被打印的所述轮廓时不成为连续的轮廓线的状态,所述变形数据生成单元生成所述凹凸部的相位偏移后的变形数据部,向所述多个打印头供给具有所述凹凸部的相位偏移后的变形数据部的打印数据,通过多个打印头对所述凹凸部的相位偏移后的变形数据部进行重叠并打印。
4.一种打印装置,使打印头和打印介质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相对移动,向沿着副扫描方向排列了多个点形成元件的打印头供给由许多点信息构成的打印数据,向打印介质的表面打印图像,该打印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打印头,以与主扫描方向重叠的方式并列状地配置;
变形数据生成单元,从彼此相位偏移后的多个遮盖图案数据中选择一个,通过该被选择的遮盖图案数据在向所述打印头供给的打印数据的副扫描方向端部生成变形数据部,在该变形数据部中,形成用于使点在打印头的主扫描方向上不连续排列的凹凸部,并且使该凹凸部的所述副扫描方向的端部的轮廓为暧昧状态,该轮廓的暧昧状态是在目视被打印的所述轮廓时,不成为连续的线的状态;以及
对所述多个打印头供给具有所述凹凸部的相位偏移后的变形数据部的打印数据,通过多个打印头使所述凹凸部的相位偏移后的所述变形数据部重叠并进行打印的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数据部将所述轮廓作为基准,包括外侧区域和内侧区域,所述外侧区域是打印点信息被遮盖的区域,内侧区域是打印点信息被打印的区域,在所述内侧区域的所述轮廓部分设置打印点信息被抽选的轮廓暧昧状态生成区域,生成所述轮廓的暧昧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数据部的所述轮廓的点排列具有波形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变形数据部的轮廓的山状的部分中,以在其左右附近,下方的打印密度高,上方的打印密度低,随着接近中央而打印密度高的部分向上方延伸的方式设定,根据所述打印密度的变化使所述轮廓为暧昧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的打印以将所述打印头的对所述打印介质N次的扫描作为1单位而依次完成的方式进行,向所述打印头供给具备所述变形数据部的所述图像的打印数据,其中,N为正数。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按扫描的每一个向所述打印头供给的打印数据中,在包含图像的前端的打印数据的副扫描方向的后端部形成所述变形数据部,在图像的中间部的打印数据的副扫描方向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形成所述变形数据部,在包含图像的后端的打印数据的副扫描方向的前端部形成所述变形数据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生成对所述变形数据部的被删除的点数据进行补充的补充量数据,根据该补充量数据对所述变形数据部的被删除的点数据进行补充。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变形数据部的所述内侧区域的打印率在所述副扫描方向上变化。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变形数据部的所述内侧区域的打印率在所述主扫描方向上变化。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变形数据部的打印率沿着所述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这两方而打印率变化。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变形数据部的与所述主数据部相接的一侧设置打印率100%的区域,该打印率100%的区域和所述变形数据部的打印率变化的区域凹凸状地相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的打印以将所述打印头对所述打印介质的N次的扫描作为1单位依次完成的方式进行,向所述打印头供给具备使打印率变化的变形数据部的所述图像的打印数据、和具备所述补充量数据的打印数据、和/或具备所述变形数据部和补充量数据这两方的打印数据,其中,N为正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按扫描的每一个向所述打印头供给的打印数据中,在包含图像的前端的打印数据的副扫描方向的后端部形成所述变形数据部,在图像的中间部的打印数据的副扫描方向的后端部形成所述变形数据部,在前端部,生成对与其邻接的打印数据的变形数据部进行补充的补充量数据,在包含图像的后端的打印数据的副扫描方向的前端部生成对与其相接的打印数据的变形数据部进行补充的补充量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变形数据部设置形成有所述凹凸部的打印率变化的区域,在所述打印数据的与主数据部相接的一侧设置打印率100%的区域,该打印率100%的区域和所述变形数据部的打印率变化的区域凹凸状地相接。
18.一种打印方法,通过将n行的打印数据作为打印单位,依次通过打印头的主扫描方向的移动和打印介质的副扫描方向的输送,对打印介质进行打印,其中,n为正数,该打印方法的特征在于,
以使所述打印数据的接合处侧的规定数量的线在主扫描方向上不连续排列的方式,使接合处侧的端部的线反复凹凸形状,并且使所述凹凸形状的所述副扫描方向的端部的轮廓为暧昧状态,该暧昧状态是在目视被打印后的所述轮廓时,连续的轮廓线不显现的状态。
19.一种打印方法,通过将n行的打印数据作为打印单位,依次通过打印头的主扫描方向的移动和打印介质的副扫描方向的输送,对打印介质进行打印,其中,n为正数,该打印方法的特征在于,
以使所述打印数据的接合处侧的规定数量的线在主扫描方向上不连续排列的方式,使接合处侧的端部的线反复凹凸形状,并且使所述凹凸形状的所述副扫描方向的端部的轮廓为暧昧状态,该暧昧状态是在目视被打印后的所述轮廓时,连续的轮廓线不显现的状态,使所述接合处侧的附近的规定范围的打印率变化。
20.一种打印方法,向以与主扫描方向重叠的方式并列状地配置的多个打印头,将n行的打印数据作为打印单位依次进行供给,通过该打印头的在主扫描方向的移动和打印介质的在副扫描方向的输送,对打印介质进行打印,其中,n为正数,该打印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向所述各打印头供给的打印数据的副扫描方向端部的数据中,形成用于使该打印数据的端部的点在打印头的主扫描方向上不连续排列的凹凸部,并且使该凹凸部的所述副扫描方向的端部的轮廓为暧昧状态,该暧昧状态是以生成在目视被打印后的所述轮廓时,连续的轮廓线不显现的状态的变形数据部的方式而形成,向所述多个打印头供给具有所述凹凸部的相位偏移后的变形数据部的打印数据,通过多个打印头使所述凹凸部的相位偏移后的变形数据部重叠并进行打印。
21.一种打印方法,向以与主扫描方向重叠的方式并列状地配置的多个打印头,将n行的打印数据作为打印单位依次进行供给,通过该打印头的在主扫描方向的移动和打印介质的在副扫描方向的输送,对打印介质进行打印,其中,n是正数,该打印方法的特征在于,
使基本遮盖图案的相位偏移而生成多个遮盖图案数据,通过该遮盖图案数据,形成变形数据部,该变形数据部在向所述各打印头供给的打印数据的主数据部的副扫描方向的端部具备用于使点在主扫描方向上不连续排列的凹凸部,并且使该凹凸部的所述副扫描方向的端部的轮廓为暧昧状态,该暧昧状态是在目视被打印后的所述轮廓时,连续的轮廓线不显现的状态,向所述多个打印头供给所述凹凸部的相位偏移后的所述变形数据部,通过多个打印头使所述凹凸部的相位偏移后的变形数据部重叠并进行打印。
22.根据权利要求18至21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部的形状通过遮盖图案对打印数据的接合处侧的点信息进行删除而形成,该被删除的点信息通过以后的扫描中被打印的打印数据的凹凸形状被补充。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删除的点信息的补充数据,以使所述遮盖图案反转的方式制作。
CN200880009360.0A 2007-03-22 2008-03-08 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412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73918/2007 2007-03-22
JP2007073918A JP5065719B2 (ja) 2007-03-22 2007-03-22 印字装置及び印字方法
PCT/JP2008/000498 WO2008129768A1 (ja) 2007-03-22 2008-03-08 印字装置及び印字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1216A true CN101641216A (zh) 2010-02-03
CN101641216B CN101641216B (zh) 2014-07-23

Family

ID=39875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936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41216B (zh) 2007-03-22 2008-03-08 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233188B2 (zh)
EP (1) EP2127880B1 (zh)
JP (1) JP5065719B2 (zh)
KR (1) KR101537118B1 (zh)
CN (1) CN101641216B (zh)
WO (1) WO2008129768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2969A (zh) * 2012-03-16 2013-09-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打印机及其打印方法
CN104275934A (zh) * 2013-07-12 2015-01-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点记录装置和点记录方法
CN104275935A (zh) * 2013-07-12 2015-01-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点记录装置和点记录方法
CN104553328A (zh) * 2013-10-18 2015-04-29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喷头拼接位置白道消除方法和装置
CN107627749A (zh) * 2016-07-19 2018-01-26 程好学 一种喷墨打印的方法
CN114103440A (zh) * 2020-08-28 2022-03-01 深圳市汉森软件有限公司 图像的打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205967A1 (zh) * 2021-04-02 2022-10-06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Led显示屏多点交织动态扫描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6798B (zh) 2008-12-19 2014-08-27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
US8870320B2 (en) * 2013-01-29 2014-10-2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image data
WO2016119891A1 (en) * 2015-01-30 2016-08-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 method of printing and printer
JP2017148943A (ja) * 2016-02-22 2017-08-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方法、そ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US11454750B1 (en) 2019-04-08 2022-09-27 Brandon L. Blume Tint film and associated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40362B2 (ja) * 1993-10-26 1999-08-25 東レ株式会社 布帛へ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WO1996023662A1 (en) * 1995-01-31 1996-08-08 Summagraphics Corporation Non-linear edge stitc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142605A (en) * 1997-03-04 2000-11-07 Hewlett-Packard Company Bidirectional color printing using multipass printmodes with at least partially swath-aligned inkjet printheads
JP3680909B2 (ja) 1998-08-11 2005-08-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シリアルプリンタ
US6965452B2 (en) * 1998-09-09 2005-11-1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asks on demand for use in incremental printing
JP3762125B2 (ja) * 1998-12-25 2006-04-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プリント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プリント装置
JP2001063016A (ja) * 1999-08-24 2001-03-13 Canon Inc プリント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JP2001129985A (ja) * 1999-08-24 2001-05-15 Canon Inc プリント位置調整方法並びに該方法を用いる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DE60124202T8 (de) * 2000-05-30 2008-03-20 Seiko Epson Corp. Einstellung der punktpositionsverschiebung eines druckers
JP2002036515A (ja) * 2000-07-19 2002-02-05 Canon Inc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JP4931164B2 (ja) * 2000-08-30 2012-05-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マスクパターンの製造方法
JP4931165B2 (ja) * 2000-08-31 2012-05-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JP2003177901A (ja) * 2001-12-10 2003-06-27 Konica Corp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サービス方法、その方法を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及び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情報記録媒体
JP2005125658A (ja) * 2003-10-24 2005-05-19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印刷装置、印刷方法、およびこれら方法を実現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US7252356B2 (en) * 2004-08-30 2007-08-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8284763A (ja) * 2007-05-17 2008-11-27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CN102256798B (zh) * 2008-12-19 2014-08-27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2969A (zh) * 2012-03-16 2013-09-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打印机及其打印方法
CN103302969B (zh) * 2012-03-16 2015-12-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打印机及其打印方法
CN104275934A (zh) * 2013-07-12 2015-01-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点记录装置和点记录方法
CN104275935A (zh) * 2013-07-12 2015-01-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点记录装置和点记录方法
CN104275935B (zh) * 2013-07-12 2017-09-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点记录装置和点记录方法
CN104275934B (zh) * 2013-07-12 2017-09-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点记录装置和点记录方法
CN104553328A (zh) * 2013-10-18 2015-04-29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喷头拼接位置白道消除方法和装置
CN107627749A (zh) * 2016-07-19 2018-01-26 程好学 一种喷墨打印的方法
CN114103440A (zh) * 2020-08-28 2022-03-01 深圳市汉森软件有限公司 图像的打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205967A1 (zh) * 2021-04-02 2022-10-06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Led显示屏多点交织动态扫描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110131A1 (en) 2010-05-06
EP2127880A1 (en) 2009-12-02
US8233188B2 (en) 2012-07-31
JP2008230082A (ja) 2008-10-02
EP2127880A4 (en) 2014-03-12
EP2127880B1 (en) 2019-05-01
WO2008129768A1 (ja) 2008-10-30
CN101641216B (zh) 2014-07-23
JP5065719B2 (ja) 2012-11-07
KR20100014888A (ko) 2010-02-11
KR101537118B1 (ko) 2015-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1216B (zh) 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
US6464316B1 (en) Bi-directional printmode for improved edge quality
JP5636649B2 (ja)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方法
CN101415559B (zh)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CN101306605B (zh) 打印装置以及打印方法
JP4983420B2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TWI435809B (zh)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US7971951B2 (en)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therefor
JP4988033B2 (ja) 印字装置及び印字方法
JP4322899B2 (ja) 印字装置及び印字方法
CN102303457A (zh) 液体喷出装置及液体喷出方法
US6604812B2 (en) Print direction dependent firing frequency for improved edge quality
JP4322900B2 (ja) 印字装置及び印字方法
JP4358210B2 (ja) 印字装置及び印字方法
JP4983421B2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JP202019272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プログラム
JP5032275B2 (ja) 印字装置及び印字方法
JP5035203B2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JP2022018678A (ja) ラインヘッドプリンターおよび吐出制御方法
JP2016175215A (ja) 液滴吐出方法および液滴吐出装置
KR20070055173A (ko) 단위 헤드의 정렬 오차를 보상하는 잉크젯 프린터 및 이를이용한 화상형성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