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33692A - 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33692A
CN104233692A CN201410256106.8A CN201410256106A CN104233692A CN 104233692 A CN104233692 A CN 104233692A CN 201410256106 A CN201410256106 A CN 201410256106A CN 104233692 A CN104233692 A CN 1042336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od
stirring body
sink
washing
divid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561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33692B (zh
Inventor
川口弘晓
堀田浩平
西村博司
高桥孝辅
田沢贵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1305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5794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1305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5794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233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336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336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336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17/00Washing machines having receptacles, stationary for washing purposes, wherein the washing action is effected solely by circulation or agitation of the washing liquid
    • D06F17/04Washing machines having receptacles, stationary for washing purposes, wherein the washing action is effected solely by circulation or agitation of the washing liquid solely by water je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02Rotary receptacles, e.g. drums
    • D06F37/12Rotary receptacles, e.g. drums adapted for rotation or oscillation about a vertical axis
    • D06F37/16Parti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13/00Washing machines having receptacles, stationary for washing purposes, with agitators therein contacting the articles being washed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17/00Washing machines having receptacles, stationary for washing purposes, wherein the washing action is effected solely by circulation or agitation of the washing liquid
    • D06F17/06Washing machines having receptacles, stationary for washing purposes, wherein the washing action is effected solely by circulation or agitation of the washing liquid by rotary impell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17/00Washing machines having receptacles, stationary for washing purposes, wherein the washing action is effected solely by circulation or agitation of the washing liquid
    • D06F17/06Washing machines having receptacles, stationary for washing purposes, wherein the washing action is effected solely by circulation or agitation of the washing liquid by rotary impellers
    • D06F17/08Driv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impeller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17/00Washing machines having receptacles, stationary for washing purposes, wherein the washing action is effected solely by circulation or agitation of the washing liquid
    • D06F17/06Washing machines having receptacles, stationary for washing purposes, wherein the washing action is effected solely by circulation or agitation of the washing liquid by rotary impellers
    • D06F17/10Impell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3/00Control of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washing machines or washer-dry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3/00Control of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washing machines or washer-dryers 
    • D06F33/30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r target of the control 
    • D06F33/32Control of operational steps, e.g. optimisation or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al steps depending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laundry
    • D06F33/36Control of operational steps, e.g. optimisation or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al steps depending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laundry of washing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5/00Wash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02Rotary receptacles, e.g. drums
    • D06F37/12Rotary receptacles, e.g. drums adapted for rotation or oscillation about a vertical axi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30Driving arrangements 
    • D06F37/304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electric moto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30Driving arrangements 
    • D06F37/40Driv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ing the receptacle and an agitator or impeller, e.g. alternatively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42Safety arrangements, e.g. for stopping rotation of the receptacle upon opening of the casing door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08Liquid supply or discharge arrangements
    • D06F39/088Liquid supply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5/00Systems or parameters controlled or affected by the control systems of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5/46Drum speed; Actuation of motors, e.g. starting or interrupting
    • D06F2204/06
    • D06F2204/086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Abstract

一种洗衣机,具备:纵轴型洗涤槽,内底部配设有搅拌体;泵室,通过在搅拌体的背面设置泵叶片,从而形成在洗涤槽的底部;通水路径,在洗涤槽的侧壁部沿着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用于将泵室的洗涤水抽上来并从喷出口向洗涤槽内喷洒;控制单元,控制搅拌体的旋转;隔板,在外周部具有使洗涤水通过的通水孔,可拆装地安装在洗涤槽内的搅拌体上方以及喷出口下方;可以执行将衣物载置在安装于洗涤槽内的隔板上来进行洗涤的柔洗进程,在柔洗进程中,控制单元以第一驱动时段驱动搅拌体,在第一驱动时段中,搅拌体的正向旋转、反向旋转的重复周期内的通电时间长于不使用隔板的标准进程。洗涤易损的衣物时,既防止损伤衣物,又提高了洗净效果。

Description

洗衣机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3-130555号(申请日:2013年6月21日)和2013-130556号(申请日:2013年6月21日)为基础,并且享有该申请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实施方式涉及洗衣机。
背景技术
在洗涤兼脱水槽的内底部具备搅拌体的纵轴型洗衣机中,为了洗涤易损的衣物,考虑在搅拌体的上方水平配置洗涤物载置网,通过由搅拌体的旋转形成的水流来清洗网上的衣物。由此,能够使得衣物不直接接触搅拌体,从而能够洗涤易损的衣物而不会对其造成损伤。
使用洗涤物载置网,仅通过水流来清洗易损的衣物的洗涤运行方式中,虽然能够防止损伤衣物,但是无法获得充分的洗净效果。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情况,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洗衣机,其能够在洗涤易损的衣物时防止损伤衣物并且提高洗净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具备:纵轴型洗涤槽,其内底部配设有搅拌体;泵室,通过在所述搅拌体的背面设置泵叶片,从而形成在所述洗涤槽的底部;通水路径,在所述洗涤槽的侧壁部沿着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用于将所述泵室的洗涤水抽上来并从喷出口向该洗涤槽内喷洒;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搅拌体的旋转;以及隔板,在外周部具有使洗涤水通过的通水孔,可拆装地安装在所述洗涤槽内的所述搅拌体的上方以及所述喷出口的下方;可以执行将衣物载置在安装于所述洗涤槽内的所述隔板上来进行洗涤的柔洗进程,并且在所述柔洗进程中,所述控制单元以第一驱动时段(period oftime)驱动所述搅拌体,在所述第一驱动时段中,所述搅拌体的正向旋转、反向旋转的重复周期内的通电时间长于不使用所述隔板的标准进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洗衣机的纵剖右侧视图。
图2是表示隔板的立体图。
图3是概略地表示洗衣机的电器配置的框图。
图4是表示在第一驱动时段中对于电机的通电模式图。
图5是表示在第二驱动时段中对于电机的通电模式的图。
图6是概略地表示喷淋水流的喷出方式的纵剖侧视图。
图7是概略地表示洗涤槽内的水流状况的纵剖侧视图。
图8A-图8C是概略地表示隔板上面部的水流状况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控制装置所执行的洗涤运行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9的图。
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4的图。
图12A、图12B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隔板的概略俯视图(图12A)以及主要部分的扩大纵剖视图(图12B)。
图13A-图13C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隔板的通水孔的3种变形例的概略俯视图。
图14是表示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将对折的洗衣机分隔件竖起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在展开状态下从正面侧观察洗衣机分隔件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在展开状态下从背面侧观察洗衣机分隔件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在展开状态下从背面侧观察洗衣机分隔件的后视图。
图18是对折的洗衣机分隔件的立体图之一。
图19是对折的洗衣机分隔件的俯视图。
图20是沿着图19中X8-X8线的扩大剖视图。
图21是对折的洗衣机分隔件的立体图之二。
图22是涉及第七实施方式的洗衣机分隔件的相当于图16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基于多个实施方式的洗衣机分隔件进行说明。此外,对各实施方式中实质相同的构成部位赋予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说明。
(1)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9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概略地示出了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纵轴型洗衣机(全自动洗衣机)1的全体结构。此处,大致呈矩形状的外箱2内部设置有用于储存洗涤水的水槽3,该水槽3由弹性吊持机构4弹性支承。该水槽3内设有纵轴型洗涤槽5,该洗涤槽5的内底部设有搅拌体6。关于这些洗涤槽5和搅拌体6,将在后文中进行描述。
所述水槽3的底部外面朝上配设有作为旋转驱动源的电机7,并且设置有机构部8,用于传输电机7的旋转从而旋转驱动所述洗涤槽5和搅拌体6。此时,所述搅拌体6连接到电机7的输出轴7a,被该输出轴7a旋转驱动。另外,所述机构部8设置有未图示的离合器,从而使得在洗涤和蓄水漂洗时,电机7的旋转只传输到搅拌体6,而在脱水时,电机7的旋转传输到洗衣机5和搅拌体6。这种情况下,洗涤时朝着正反方向旋转搅拌体6,脱水时一体地高速旋转洗涤槽5和搅拌体6。
所述水槽3的底部形成有排水口9,排水阀10和排水软管11连接到该排水口9。另外,所述排水口9部分设有放气阀12,水位传感器13(仅在图3中示出)连接到该放气阀12。这样,通过水位传感器13检测洗涤槽5内的水位。
另一方面,所述外箱2的上部部分设有顶盖14。该顶盖14的大致中央部设有衣物出入口15,并且设有用于打开和关闭该衣物出入口15的外盖16。所述水槽3的上部设有水槽盖17。该水槽盖17上形成有位于所述衣物出入口15下方的开口部18,并且设有用于打开和关闭开口部18的内盖19。
所述顶盖14处设有作为供水控制单元的供水阀20以及具有洗涤剂投入部的注水箱21,该供水阀20和注水箱位于衣物出入口15的后方。供水阀20处设有软管连接口22,连接软管连接该软管连接口22以及未图示的自来水管道(供水源)的水龙头。所述注水箱21的出口连接有波纹状的供水软管23。该供水软管23的下端部连接有供水口25,该供水口25位于洗涤槽5上方并且形成在所述水槽盖17上。这样,一旦打开供水阀20,自来水经由连接软管、供水阀20、注水箱21和供水软管23从供水口25被供给到洗涤槽5内。此外,该自来水在注水箱21内与洗涤剂混合,由此形成洗涤水。
另外,该顶盖14的前面侧设有能够由用户操作的操作面板26,并且在其背面侧设有由微型电子计算机等构成的作为控制单元的控制装置27。如图3所示,所述操作面板26具备包含开始按钮或进程选择键的各种按钮输入部28,以及进行必要显示的显示部29。用户可以通过对操作面板26(开关输入部28)的操作,指示洗涤运行进程的选择或者运行开始。此时,详细内容如后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洗涤运行的进程,除了进行标准洗涤运行的“标准进程”以外,还设有用于洗涤易损衣物W(参照图8等)的“柔洗进程”。
此处,对所述洗涤槽5的部分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该洗涤槽5具备:主体部30,形成为上下两面打开的圆筒状,例如由SUS(不锈钢)制成;槽底部31,连接到该主体部30的下端部,由塑料制成;平衡环32,连接到所述主体部30的上端部。众所周知,所述平衡环32构成为,在由塑料制成的中空圆环状的本体内收纳以氯化钙或氯化钠等为主要成分的液体。
所述槽底部31形成为圆形容器状,其上端部根据压紧和螺固而结合到所述主体部30的下部。此时,槽底部31设有载置部33,该载置部33位于上缘部的圆周方向的多个位置(只图示了一个位置),用于载置后述隔板的脚部。另外,所述主体部30的周壁部上形成有多个脱水孔34。如后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脱水孔34形成在洗涤槽5(主体部30)的周壁上的后述的通水路径37以外的部分,并且仅仅位于上部。
该洗涤槽5(槽底部31)的内底部设有配置了所述搅拌体6的圆形凹状区域,其与所述搅拌体6之间形成泵室35。此时,所述搅拌体6在正面(上面)形成为具有用于形成旋转水流的凸部6a的圆板状,并且以上下贯通该板面的方式形成有多个通水孔6b。另外,该搅拌体6的背面一体地设有多个泵叶片36。该泵叶片36形成为从中心部沿着放射方向(半径方向)延伸的薄板状。在所述泵室35外周部上间隔120度角度而形成的三个位置,设有流出口35a(只图示了一个)。
然后,所述洗涤槽5的侧壁部设有三个(只图示了两个)通水路径37,其从各流出口35a朝上方延伸,用于从所述泵室35抽起洗涤水。这些通水路径37在洗涤槽5内的上部(平衡环32的稍下方)具有喷出口37a。这样,通过泵室35中的搅拌体6的旋转,将洗涤槽5内的洗涤水(水、洗涤剂溶解而成的水)从泵室35的三个流出口35a向外周方向喷出。进一步,该洗涤水在通水路径37内上升(抽起)并从喷出口37a向洗涤槽5内喷出(喷洒)。此外,从该喷出口37a向洗涤槽5内喷出的水流(喷洒),以下称作“喷淋水流”。
接着,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洗涤槽5内可拆装地安装(设置)隔板38,用于执行柔洗进程的洗涤运行。如图2所示,该隔板38由塑料形成,而且整体构成为可嵌入洗涤槽5内周面的大致圆板状,该板面上靠近外周的部分形成有用于使洗涤水通过的通水孔39。在本实施方式中,隔板38的内周部也形成有通水孔39,但是如果将隔板38的板面分为内周部(中央侧)和外周部,那么通水孔39多数形成在外周部,也就是说,形成通水孔39的密度(单位面积的开口面积)在外周部变大。
然后,如图1中也示出了一部分,该隔板38的外周部上一体地设有多个脚部38a,如图1所示,这些脚部38a载置在所述载置部33上。由此,隔板38位于所述搅拌体6的上方并且位于所述喷出口37a的下方,以上表面呈水平的方式安装(设置)在洗涤槽5内。如图1所示,该隔板38的背面(下表面)侧中央部设置有重物40,防止被安装的隔板38浮动。
在洗涤槽5内设置隔板38,并在该隔板38上载置衣物W的状态下执行柔洗进程。此外,在洗涤槽5内设置隔板38的状态下,隔板38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当然能够使洗涤水通过通水孔39流动,而对于洗涤槽5的内周壁与隔板38的外周缘部之间的间隙、隔板38被对折的分割线部分形成的间隙、手指插入用的孔38b等,也能够使少量的洗涤水通过。
而且此时,所述洗涤槽5的周壁部(主体部30)上形成有多个脱水孔34,而如图1所示,隔板38的安装位置的下方不形成所述脱水孔34。进一步,在洗涤槽5的周壁部(主体部30)中的隔板38的安装位置的稍上方,设有未形成所述脱水孔34的区域。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距隔板38上表面的高度尺寸为H(例如5cm)的范围内未形成有脱水孔34,而是形成在比其更靠上方的位置。此外,该隔板38构成为可以通过沿着直径方向延伸设置的铰链部41对折,在不使用时,可从洗涤槽5将其取出对折并收好。
图3概略地示出了上述结构的洗衣机1的电气配置。来自按钮输入部28、水位传感器13、设置在所述电机7上用于检测该电机7的旋转速度的旋转传感器42的信号等被输入到用于控制洗衣机1全体的控制装置27。控制装置27根据上述输入信号和预设的控制程序来控制显示部29和蜂鸣器43,并且借助驱动电路44对供水阀20、排水阀10、电机7等进行控制,执行由洗涤、漂洗、脱水行程构成的洗涤运行。
此时,如后文的作用说明中描述的那样,在用户通过操作面板26选择指示柔洗进程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7执行将衣物W载置于安装在洗涤槽5内的隔板38上进行洗涤的柔洗进程。该柔洗进程包括洗涤行程和漂洗行程,必要时,用户通过手动操作执行脱水行程。
在该柔洗进程的洗涤行程中,将洗涤槽5内的设定水位设定在所述隔板38的稍上部的较低水位,基本上通过重复电机7即搅拌体6的正反向旋转来执行。此时,作为驱动搅拌体6的模式(对于电机7的通电模式),控制装置27在规定的周期内重复进行搅拌体6的正向旋转通电、断电、反向旋转通电、断电。在本实施例中,执行第一驱动时段(参照图4)和第二驱动时段(参照图5)两者,在所述第一驱动时段中,搅拌体6的正向旋转、反向旋转的重复周期内的通电时间长于不使用隔板38的标准进程,在所述第二驱动时段中,搅拌体6的正向旋转、反向旋转的重复周期内的通电时间短于第一驱动时段。另外,第二驱动时段的周期设定为短于第一驱动时段的周期。
具体为,如图4所示,在长周期的第一驱动时段中,使搅拌体6重复进行10秒正向旋转、3秒断电、10秒反向旋转、3秒断电。另外,最高旋转数(规定旋转数)例如为145rpm,此时,从断电状态加速到规定旋转数需花费4秒时间,从规定旋转数减速到断电状态需花费4秒时间。也就是说,搅拌体6从断电状态到规定旋转数的加速以及从规定旋转数到断电状态的减速相比于标准进程中的搅拌体6的加速和减速被控制的更为平缓。附带说一下,在标准进程的通电模式中,使搅拌体6重复进行2秒正向旋转、1秒断电、2秒反向旋转、1秒断电,而且,加速到规定旋转数(例如145rpm)(以及从规定旋转数减速到断电状态)需要花费0.4秒,此处省略图示。
如图5所示,在短周期的第二驱动时段中,使搅拌体6重复(间歇驱动)1.6秒正向旋转、2.1秒断电、1.6秒反向旋转、2.1秒断电。此时,最高(规定)旋转数例如设为165rpm,高于上述第一驱动时段的规定旋转数(145rpm)。另外,搅拌体6从断电状态到规定旋转数的加速以及从规定旋转数到断电状态的减速相比于所述第一驱动时段中的搅拌体6的加速和减速变得急剧。具体地,将其控制为,从断电状态到规定旋转数进行0.3秒的加速,从规定旋转数到断电进行0.3秒的减速。
进一步,本实施方式中,在柔洗进程的洗涤行程中,控制装置27在洗涤行程开始时的供水过程中控制供水阀20,使得在低于设定水位且低于所述隔板的规定水位暂时停止供水,并且在供水到达该规定水位的状态下,根据第二驱动时段使所述搅拌体6仅仅驱动规定时间(例如数十秒左右)。然后,供水到达高于所述隔板的设定水位之后,在搅拌体6的第一驱动时段进行驱动,执行洗涤行程。
接着,参照图6至图9,对在上述结构的洗衣机1中执行柔洗进程的情况下的作用进行说明。如上所述,用户想要洗涤例如毛绒毛衣和丝绸制品等易损衣物W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在洗涤槽5内安装(设置)隔板38,将欲洗涤的衣物W载置在该隔板38上。然后,向洗涤剂投入部投入所需量的洗涤剂之后,操作操作面板26(按钮输入部28)选择柔洗进程,开始洗涤运行。图9的流程图概略地示出了控制装置27等在柔洗进程中执行的处理的顺序。
即,首先,打开洗衣机1的电源(步骤S1),接着设置隔板38(步骤S2),并且将衣物W载置在该隔板38上(步骤S3)。也可以在设置隔板38和衣物W之后打开洗衣机1的电源。接着,投入洗涤剂(步骤S4)之后,接通开始按钮(步骤S5),开始洗涤运行。一旦开始洗涤运行,在步骤S6中,首先供水阀20打开,向洗涤槽5(水槽3)内供给包含洗涤剂的洗涤水。执行上述供水直到洗涤槽5内的水位到达稍微低于隔板38的规定水位(步骤S7),到达规定水位时(步骤S7中的是),暂时关闭供水阀20(步骤S8)。
在接下来的步骤S9中,根据高速且短周期的第二驱动时段(参照图5)间歇性地正反方向旋转驱动搅拌体6。此时,洗涤槽5内的水位比较低,没有到达隔板38,通过搅拌体6高速、短周期的旋转,水和洗涤剂被剧烈搅拌,洗涤剂得以很好的溶解,从而能够使洗涤剂提前、迅速地起沫。然后,通过搅拌体6的泵叶片36的作用,能够使洗涤水在通水路径37中上升(抽起),并且从喷出口37a向洗涤槽5内喷出喷淋水流。这种情况下,由于在第二驱动时段中将搅拌体6从断电状态到规定旋转数的加速以及从规定旋转数到断电状态的减速控制得比较急剧,因此,即使是少量的水,也能够强力喷出喷淋水流,从而对衣物W的大范围喷洒喷淋水流。
此时,衣物W是毛绒材料等斥水性较高的衣物的情况下,衣物W有可能浮在隔板38上而导致洗涤水难以渗透,但是由于此时洗涤水尚未到达隔板38,因而当预先载置在隔板38上的衣物W浮动叠起之前,喷淋水流就洒落到隔板38上的衣物W。由此,正式开始洗涤之前,能够使洗涤水浸透到衣物W,从而能够抑制由衣物W的浮起而引起的衣物走样或者洗涤不均匀。
此外,关于搅拌体6在该第二驱动时段进行的正反旋转驱动,由于通电时间短且在短周期内进行,因此,能够预防在延长搅拌体6的通电时间进行驱动的情况下产生的搅拌体6的旋转驱动(离心力)引起的洗涤水在外周侧涌起、中央侧的水位过低甚至于产生夹入空气的声音等不好的状况。另外,基于水位检测器13进行的水位检测,能够预防判断为没有水的情况。
根据该第二驱动时段使搅拌体6正反旋转驱动规定时间(例如数十秒)后,在接下来的步骤S10中打开供水阀20,继续供水。洗涤槽5内的水位达到设定水位(高于隔板38的水位)时(步骤S11中的是),关闭供水阀20(步骤S12)。然后,在步骤S13中,根据高速且长周期的第一驱动时段(参照图4)正反旋转驱动搅拌体6,执行洗涤运行。该洗涤运行持续进行规定时间(步骤S14)。
如图7所示,根据第一驱动时段驱动该搅拌体6,由此,由搅拌体6的凸部6a形成的水流如箭头A所示那样通过隔板38外周侧的通水孔39上升,从而在隔板38上面侧的外周部形成旋转水流。此时,由于在隔板38下方的洗涤槽5上不存在脱水孔34(或者较少),因此,搅拌体6上部(隔板38下部)的洗涤水不易通过脱水孔34流散到洗涤槽5的外周侧,这样,能够通过搅拌体6的旋转使充足的洗涤水通过通水孔39上升到隔板38的上面侧。
另外,由于隔板38的中央部的通水孔39少,上升的洗涤水容易积存(不容易漏到下方)到隔板38的上表面,衣物W在隔板38上漂浮的状态下,如图8所示,例如搅拌体6正向旋转时通过箭头B方向(反向旋转时与其相反的方向)的旋转水流,在该位置旋转洗净衣物W。这种情况下,由于洗涤槽5的周壁部中的上隔板38的安装位置的稍上方区域没有形成脱水孔34,因此,积存在隔板38上的洗涤水不容易通过脱水孔34流散到洗涤槽5的外周侧,而是能够尽量积存到隔板38上。
然后,与此同时,如图6所示,从泵室35经过通水路径37抽上来的洗涤水从喷出口37a向衣物W喷洒,从而以压力冲洗的方式清洗衣物。此时,由于在第一驱动时段中,搅拌体6在正向旋转、反向旋转的重复周期内的通电时间较长,因此,即使洗涤槽5内的洗涤水较少的情况下,也能够在隔板38的上部形成充足的旋转水流,并且能够从上部喷洒足够的喷淋水流。这样,既可以节水,又能够获得充分的洗净效果。
而且,在第一驱动时段中,由于搅拌体6从断电状态到规定旋转数的加速以及从规定旋转数到断电状态的减速变得较为平缓,因而能够向整个隔板38上的衣物W均匀地喷洒喷淋水流。即,喷淋水流的洒落方式(力量、即洒落距离)随着泵叶片36的旋转速度而变化。例如,如图6所示,加速初期阶段例如为100~120rpm时,喷淋水流在图6中如(1)所示那样洒落,例如为120~140rpm时,喷淋水流在图6中如(2)所示那样洒落,例如为145rpm时,喷淋水流在图6中如(3)所示那样洒落。这样,能够防止洗涤不均匀,提高衣物W的洗净效果。
通过执行上述柔洗进程的洗涤行程,衣物W不会直接接触到搅拌体6,而且能够抑制与隔板38发生摩擦,从而通过旋转水流洗涤衣物W。例如对于较轻的毛衣,能够一边使其在不变形的情况下旋转,一边洗涤。由此,可以抑制衣物W的损伤,柔和地洗涤衣物。而且,通过旋转水流以及从上部喷洒注入的洗涤水(喷淋水流)的压力冲洗效果,能够获得衣物W整体的高洗净效果。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设置在外周部具有使洗涤水通过的通水孔39并且可拆装地安装于洗涤槽5内的隔板38,可以在安装于洗涤槽5内的隔板38上载置衣物W来执行柔洗进程,因此,在洗涤易损的衣物W的情况下,能够获得防止损伤衣物W并提高洗净效果的优良效果。
(2)第二~第四实施方式、其它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0~图13,对第二~第四实施方式、其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描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新的图示和详细说明,下面,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
图10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是概略地示出控制装置27等在柔洗进程的洗涤行程中执行的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在该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27在柔洗进程中交替进行在高速且长周期的第一驱动时段中的搅拌体6的驱动以及在高速且短周期的第二驱动时段中的搅拌体6的驱动。而且,此时,第二驱动时段中的搅拌体6的持续驱动时间(例如96秒)长于第一驱动时段中的搅拌体6的持续驱动时间(例如24秒)。
即,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首先打开洗衣机1的电源(步骤S1),接着设置隔板38(步骤S2),并且在该隔板38上载置衣物W(步骤S3)。接着,投入洗涤剂(步骤S4)之后,接通开始按钮(步骤S5),开始洗涤运行。
一旦开始洗涤运行,在步骤S21中,首先供水阀20被打开,向洗涤槽5(水槽3)内供给包含洗涤剂的洗涤水。执行上述供水直到洗涤槽5内的水位到达稍微高于隔板38的设定水位(步骤S22),一旦完成到达设定水位的供水(步骤S22的是),关闭供水阀20(步骤S23)。
然后,在步骤S24中,根据高速且短周期的第二驱动时段(参照图5)间歇性地正反方向旋转驱动搅拌体6。在该第二驱动时段中,由于搅拌体6从断电状态到规定旋转数的加速以及从规定旋转数到断电状态的减速控制得比较急剧,因此能够有力地喷出喷淋水流,向距喷出口37a相反侧的大范围喷洒喷淋水流,使衣物W浸透,从而进行洗涤。持续进行规定时间(例如96秒)的该第二驱动时段中的搅拌体6的驱动(步骤S25)。
一旦经过规定时间(步骤S25的是),在接下来的步骤S26中,判断洗涤时间是否结束。还剩有洗涤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26的否),在步骤S27中,根据高速且长周期的第一驱动时段(参照图4)正反旋转驱动搅拌体6。在该第一驱动时段中,进行通过隔板38上的外周侧产生的旋转水流洗净衣物W,以及通过在衣物W漂浮于隔板38上的状态下的喷淋水流的压力冲洗效果来洗净衣物。持续进行规定时间(例如24秒)的该第一驱动时段的搅拌体6的驱动(步骤S28)。
一旦经过规定时间(步骤S28的是),在接下来的步骤S29中,判断洗涤时间是否结束。还剩有洗涤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29的否),则进入步骤S24,再次进行搅拌体6在第二驱动时段中的正反旋转驱动。这样,交替重复第二驱动时段中的搅拌体6的驱动与第一驱动时段中的搅拌体6的驱动。之后,一旦洗涤时间结束(步骤S26的是、或者步骤S29的是),则结束洗涤行程(步骤S30)。
根据这样的第二实施方式,交替执行第一驱动时段中的搅拌体6的驱动与第二驱动时段中的搅拌体6的驱动,由此能够同时获得以下优点:通过第一驱动时段中的旋转水流以及喷淋水流的压力冲洗的洗净效果,以及通过在第二驱动时段中有力地喷出喷淋水流而得到的洗净效果。其结果是,能够有效地洗涤大范围载置在隔板38上的衣物W。
而且此时,由于第二驱动时段中的所述搅拌体6的驱动时间(96秒)长于第一驱动时段中的搅拌体6的驱动时间(24秒),因此能够预防在延长第一驱动时段的情况下产生的过度起沫等不良状况,并且能够获得二者组合的洗净效果。
图11涉及第三实施方式,示出了第一驱动时段中的搅拌体6的驱动模式(电机7的通电模式)。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驱动时段(图4)有以下不同点。即,在该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驱动时段中,重复搅拌体6的10秒正向旋转、3秒断电、10秒反向旋转、3秒断电这一点是相同的,而最高旋转数(规定旋转数)例如增加到165rpm,并且从断电状态加速到规定旋转数需花费约1秒时间,从规定旋转数减速到断电需花费约1秒时间。
也就是说,搅拌体6从断电状态到规定旋转数的加速以及从规定旋转数到断电状态的减速相比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变得急剧。基于该第三实施方式,根据第一驱动时段驱动搅拌体6,搅拌体6的旋转数立刻上升(以及下降),从而能够得到强力的喷淋水流。其结果是,能够提高隔板38上的衣物W中喷洒了喷淋水流的部分的洗净效果。
图12表示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隔板51的结构,其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隔板38有以下不同点。即,该隔板51全体构成为大致圆形的板状,其外周部形成有多个较大的圆形通水孔52。然后,隔板51的上表面的各通水孔52的部分设有单向阀53,其容许洗涤水从下方通向(箭头C)上方,限制洗涤水从上方通向下方。
如图12B所示,该单向阀53构成为,以覆盖各通水孔52上面的方式配置有网眼54,并且以沿着该网眼54上表面配置薄板状的橡胶板55。这些网眼54和橡胶板55形成为直径大于通水孔52的圆板状,其外周部固定(接合)在通水孔52的上表面周缘部。然后,如图12A所示,橡胶板55上形成有通过洗涤水的水压而朝上方展开的切口55a。
这样,由搅拌体6的驱动形成的水流在隔板51下面侧的外周部,通过水压的作用打开单向阀53而沿着箭头C的方向通过通水孔52,上升至隔板51的上面侧,形成旋转水流。此时,隔板51上面侧的洗涤水因单向阀53的作用而难以向下方流动,从而长时间积存在隔板51上。根据第三实施方式,衣物W在隔板51上与洗涤水接触的时间变长,能够进一步提高洗净效果。
图13表示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三种隔板,其示出了通水孔的形状等不同的三种变形例。即,图13A中示出的隔板61整体构成为大致圆形的板状,其外周部形成有多个(12个)较大的圆形通水孔62。另外,图13B中示出的隔板63整体构成为大致圆形的板状,其外周部形成有以在圆周方向画弧形的方式延伸的多个(6个)长孔状通水孔64。
进一步,图13C中示出的隔板65整体构成为大致圆形的板状,其外周部形成有多个(12个)较大的圆形的第一通水孔62,并且在其中央部(内周部)形成有多条狭缝状的第二通水孔66。根据这些图13A~C的隔板61、63、65,能够在上面外周侧形成旋转水流,并且将洗涤水积存在内周侧,从而能够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此外,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进而可以有如下的变形和扩展。即,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水位到达隔板38下方的规定水位时暂时停止供水,进行第二驱动时段的搅拌体6的驱动,而还可以构成为,在柔洗进程的洗涤运行开始时,在供水至洗涤槽5内设定水位的途中,以第二驱动时段驱动搅拌体6。由此,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能够尽早使洗涤剂溶解,迅速制成洗涤水。另外,也能够预防夹杂空气的声音的产生等不良状况,以及由水位传感器13判断为没有水的不良状况。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洗涤槽5的周壁部上隔板38的安装位置的下方以及隔板38的安装位置的稍上方区域(高度H以下的区域)不形成脱水孔34,也可以构成为,形成数量少于其他区域的脱水孔34。这样,隔板38下方的洗涤水不容易通过脱水孔34流散到洗涤槽5的外周侧,而且,积存在隔板38上的洗涤水不容易通过脱水孔34流散到洗涤槽5的外周侧。
进一步,隔板的形状、构造和材质等可以有各种变更,此处省略图示。例如,可以由一块非对折式的圆形板构成,另外可以取代设置重物,而是将隔板可拆装地结合在洗涤槽上。上述的第一驱动时段和第二驱动时段中的通电模式、通电·断电时间(周期)、旋转数、加速、减速的程度等,都不过是示例,可以有各种变更。此外,关于洗衣机的结构,可以设计两个或一个通水路径,在不偏离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适当的变更。
附图中,1是洗衣机,5是洗涤槽,6是搅拌体,7是电机,13是水位传感器,20是供水阀(供水控制单元),26是操作面板,27是控制装置(控制单元),33是载置部,34是脱水孔,35是泵室,36是泵叶片,37是通水路径,38、51、61、63、65是隔板,39、52、62、64、66是通水孔,53是单向阀,W表示衣物。
(3)分隔件
对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隔板进行详细说明。
在内底部配设有搅拌体的洗涤槽内部,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分隔件大致呈水平状地配置于搅拌体的上方。洗衣机分隔件具备:分隔件本体,通过连结部可对折地连接两个板状构件而形成;自立接地部,设置在该分隔件本体处于对折状态下的外周部,用于使对折状态下的所述分隔件本体自立于平坦表面上。
下面,根据附图,对多个实施方式中的洗衣机分隔件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实施方式中,对实质相同的结构部位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第六实施方式)
如图15至图17所示,洗衣机分隔件38(图2的隔板38)整体形成为大致圆盘状。如图14至图21所示,洗衣机分隔件38的分隔件本体(隔板本体)31构成为,可通过连结部73对折两个板状构件72。各板状构件72形成为半圆状的板状,相当于弦的一侧的部分分别通过连结部73可正反旋转地被连结。如图17所示,在各板状构件72中,相当于弦的一侧的背面设有多个连结片74。各连结片74的基端部连接到设置于板状部件72背面的凸缘75。各凸缘75隔着规定的间隔对向设置。
连结片74配置为位于两个板状构件72且互相错开。而且,沿着弦的延伸方向延伸的连结轴76以贯通各连结片74的方式设置,通过该连结轴76,各连结片74以及两个板状构件72可旋转地被连结。连结轴76是金属制的,例如是不锈钢制。根据连结轴76和多个连结片74,形成可对折地连结两个板状构件72的连结部73。在背面侧对折分隔件本体71的状态下,如图18所示,各连结片74的一面的自立接地部74A朝着外侧,各自立接地部74A大致在同一平面上。分隔件本体71在作为下面侧的背面侧可对折,如图20所示,一个板状部件72弦侧的端部设有阶梯部72a,另一个板状部件72弦侧的端部设有抵接部72b。在展开分隔件本体71的状态下,将一个板状构件72的抵接部72b抵接到另一个板状构件72的阶梯部72a,从而在上面侧形成不会翻折的结构(参照图1)。在对折分隔件本体71的状态下,所述自立接地部74A位于分隔件本体71的外周部(参照图18)。
在各板状构件72的背面侧,位于分隔件本体71中央部的部位处设有矩形容器状的重物收容部77,该重物收容部77内收容有重物78(参照图20)。重物收容部77的下面开口部由盖79封闭。盖79通过螺丝80固定。这种情况下,重物78由多块金属板、例如不锈钢板构成。此外,上述连结片74中,靠近重物收容部77的连结片74的基端部连结到重物收容部77的侧面。
在各板状构件72的背面侧,重物收容部77的周围呈放射状地设有多个凸缘81。另外,在各板状构件72的背面侧,直径方向的大致中央部设有半圆状的凸缘82。半圆状的凸缘82与凸缘81的前端部连接。另外,半圆状的凸缘82的圆周方向的中间部各设有两个卡合爪83。凸缘81和凸缘82的高度设定为大致相同。各卡合爪83在直径方向可弹性变形。在背面侧(下面侧)对折分隔件71的状态下,对应的凸缘81彼此以及凸缘82彼此抵接,同时对应的卡合爪83彼此抵接,从而保持对折状态(参照图20)。卡合爪83构成卡合单元,其用于将分隔件本体71保持为对折状态。另外,凸缘81、82构成抵接单元,在对折分隔件本体71时彼此抵接。
在各板状构件72的背面侧,在半圆状的凸缘82外侧也呈放射状地设有多个凸缘84,其位置低于该凸缘82。各板状构件72背面侧的外周部的多个位置设有脚部38a。各脚部38a朝着背面突出。如图1所示,在旋转槽(洗涤槽)5内配置分隔件本体71时,上述脚部38a由设置在旋转槽5内的阶梯状的接受部86接受并支承。在背面侧对折分隔件本体71的状态下,如图14和图21所示,对置的脚部38a彼此在圆周方向稍微错开。
分隔件本体71中的外周部设有用于确定位置的切口部87、88。该切口部87、88与通水路径37对应,设置在三个位置。其中,一个位置的切口部88横跨两个板状构件72。在背面侧对折分隔件本体71的状态下,三个位置的切口部87、88位于分隔件本体71的外周部。其中,如后所述,横跨两个板状构件72的切口部88还作为自立接地部发挥作用。两个板状构件72的靠近外周部,分别设有由三个圆形孔构成的抓持部38b(图2的孔38b)。该抓持部38b的孔设定为人的手指可扣入程度的大小。
两个板状构件72上形成有多个用于通水的孔39(图2的通水孔39)。该孔39形成为,在分隔件71的大致中央部略少,从直径方向的中间部到外周部逐渐变多。孔39的开口面积也形成为,在分隔件本体71的大致中央部略少,从直径方向的中间部到外周部逐渐变多。两个板状构件72的正面上用文字标有表示部92,该表示部位于分隔件本体71的大致中央部,用于表示该面是“正面侧”。另外,如图16和图17所示,在两个板状构件72的背面,所述重物收容部77的盖79的下面用文字标有表示部93,用于表示该面是“背面侧”。
这种情况下,形成分隔件本体71的两块板状构件72由树脂中耐热性高的材质、例如掺有滑石粉的聚丙烯构成。此外,还可以由掺有玻璃纤维的聚丙烯构成。
另外,说明不使用洗衣机分隔件38时对其进行保管的情况。保管时,将分隔件本体71朝着其背面侧对折(参照图18至图21)。这样,各连结片74的自立接地部74A向外侧移动。另外,对置的板状构件72的背面侧的凸缘81彼此以及凸缘82彼此抵接,而且重物收容部77的盖79也彼此抵接,进而对应的卡合爪83彼此卡合(参照图20)。由此,在两块板状构件72彼此对置的状态下,保持对折状态。此时,如图14和图21所示,两块板状构件72之间的外周部上形成有较大的间隙98,因而能够防止在该板状构件72间夹到手指。而且此时,两块板状构件72中,处于对置位置的脚部38a(图2的脚部38a)如图21所示那样沿着圆周方向错开,从而能够尽量防止在该脚部38a间夹到手指。
然后,如图14所示,通过将自立接地部74A设置在平坦面99上,能够使该对折的分隔件本体71在保持纵向稳定的状态下自立。而且这种情况下,由于在分隔件本体71的中央部设置了重物78,该重物78由此移动到对折的分隔件本体71的下部中央部。这样,包含了重物的分隔件本体71的重心作用在自立接地部74A上,从而能够使分隔件本体81在更稳定的状态下自立。
另外,即使将切口部88设置在平坦面99上,也能够使对折的分隔件本体71在保持纵向稳定的状态下自立。这种情况下,该切口部88作为自立接地部发挥作用。而且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重物78的重心作用在位于下方的切口部88部分,因而能够使分隔件本体71在更稳定的状态下自立。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在洗衣机分隔件38中,分隔件本体71构成为,可以通过连结部73对折,在该分隔件本体71处于对折状态下的外周部设置自立接地部74A或切口部88,用于使该对折状态的分隔件本体71自立于平坦面99上。由此,能够使对折的分隔件本体71在稳定的状态下自立,并且能够在较小的空间容易地进行保管。
由于分隔件本体71具备重物78,在旋转槽5内设置分隔件本体71的状态下,能够防止分隔件本体71上浮或者不经意的移动,从而能够在稳定状态下将分隔件本体71设置在旋转槽5内。而且具有以下优点,即不需要在分隔件本体71和旋转槽5之间另行设置用于保持分隔件本体71的保持结构。
分隔件本体71可以朝着配置在旋转槽5内的状态下的下面侧对折而不能朝着上面侧对折。因此,将分隔件本体71设置在旋转槽5内的状态下,即使分隔件本体71承受了来自洗涤物等向下的负荷,由于该负荷是翻折分隔件本体71的方向的相反方向的负荷,因而分隔件本体71能够牢固地承受和阻挡该负荷。因此,能够防止分隔件本体71在使用时朝上翻折并脱落到旋转槽5内。
所述重物78配置在分隔件本体71的大致中央部。这样,在对折分隔件本体71的状态下根据自立接地部74A或者切口部88使其自立,由于分隔件本体71的重心作用于该自立用接地部74A或者切口部88,因而能够使分隔件本体71更稳定的自立。另外,通过在分隔件本体71的大致中央部配置重物78,能够容易地使得形成于分隔件本体71的通水孔79在中央部减少、在外周部增多。
分隔件本体71可以朝着配置在旋转槽5内的状态下下面侧对折,在两个板状构件72的下表面设置卡合爪83,用于保持相互卡合且对折的状态。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对折的分隔件本体71不经意地展开,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搬运性能和保管性能。
可对折的分隔件本体71在两个板状构件72的背面(下表面)具备作为对折时相互抵接的抵接单元的凸缘81、82,这些凸缘81、82存在于板状构件72的外周部以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在于靠近分隔件本体71中央部的位置。由此,经翻折的两个板状构件72之间,在外周部侧形成有间隙98。因此,在搬运分隔件72时,即使分隔件本体71不经意地被翻折,也能够在板状构件72的外周部防止夹到手指等。
另外,在两个板状构件72的背面的外周部设置有脚部38a,当折叠两个板状构件72时,该脚部38a以在圆周方向错开的方式进行配置,因此,当搬运分隔件本体71时,即使分隔件本体71不经意地被翻折,也能够在该脚部38a尽量防止夹到手指等。
构成分隔件本体71的两块板状构件72是由树脂中耐热性高的材质、例如掺有滑石粉的聚丙烯,或者掺有玻璃纤维的聚丙烯制成。根据这样的结构,如果洗衣机具备干燥功能,在干燥运行时也可以使用分隔件本体71。
(第七实施方式)
图22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第七实施方式的特征如下。构成分隔件本体71的两块板状构件72的背面侧,在连结部73的附近且靠近外周部的位置还设有重物收容部101,该重物收容部101内还设有未图示的重物。重物收容部101也螺固有盖102。在中央部的重物收容部77,可以设置重物78,也可以不设置。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获得与第六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附图中,38是洗衣机分隔件,71是分隔件本体,72是板状构件,73是连结部,74是连结片,74A是自立接地部,76是连结轴,77是重物收容部,78是重物,81、82是凸缘(抵接单元),83是卡合爪(卡合单元),38a是脚部,87是切口部,88是切口部(自立接地部),38b是抓持部,39是孔,98是间隙,99是平坦面,101是重物收容部。
虽然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出的,并不限定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新颖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偏离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保护范围或主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范围所记载的发明和其等同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纵轴型的洗涤槽,其内底部配设有搅拌体;
泵室,通过在所述搅拌体的背面设置泵叶片,从而形成在所述洗涤槽的底部;
通水路径,在所述洗涤槽的侧壁部沿着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用于将所述泵室的洗涤水抽上来并从喷出口向该洗涤槽内喷洒;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搅拌体的旋转;以及
隔板,在外周部具有使洗涤水通过的通水孔,可拆装地安装在所述洗涤槽内的所述搅拌体的上方以及所述喷出口的下方;
可以执行柔洗进程,在所述柔洗进程中,将衣物载置在安装于所述洗涤槽内的所述隔板上来进行洗涤,
在所述柔洗进程中,所述控制单元以第一驱动时段驱动所述搅拌体,在所述第一驱动时段中,所述搅拌体的正向旋转、反向旋转的重复周期内的通电时间长于不使用所述隔板的标准进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洗进程的洗涤运行开始时,所述控制单元在供水达到所述洗涤槽内的设定水位之前以第二驱动时段驱动所述搅拌体,在所述第二驱动时段中,所述搅拌体的正向旋转、反向旋转的重复周期内的通电时间短于所述第一驱动时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控制所述洗涤槽内的供水的供水控制单元,
在所述柔洗进程中,所述供水控制单元在低于设定水位且低于所述隔板的规定水位暂时停止供水,
所述控制单元在供水到达所述规定水位的状态下,使所述搅拌体驱动规定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柔洗进程中,所述控制单元执行以所述第一驱动时段驱动所述搅拌体以及以第二驱动时段驱动所述搅拌体的两者,在所述第二驱动时段中,所述搅拌体的正向旋转、反向旋转的重复周期内的通电时间短于所述第一驱动时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柔洗进程中,所述控制单元交替执行以所述第一驱动时段驱动所述搅拌体以及以所述第二驱动时段驱动所述搅拌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第二驱动时段驱动所述搅拌体的持续驱动时间长于以所述第一驱动时段驱动所述搅拌体的持续驱动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驱动时段,所述搅拌体从断电状态到规定旋转数的加速以及从规定旋转数到断电状态的减速被控制为,相比于不使用所述隔板的标准进程中的所述搅拌体的加速和减速更为平缓。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驱动时段,所述搅拌体从断电状态到规定旋转数的加速以及从规定旋转数到断电状态的减速被控制为,相比于所述第一驱动时段中的所述搅拌体的加速和减速更为急剧。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体在所述第二驱动时段中的规定旋转数被设定为高于所述第一驱动时段中的旋转数。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驱动时段的周期被设定为短于所述第一驱动时段的周期。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洗涤槽的周壁部具有多个脱水孔,
在所述洗涤槽的周壁部中的所述隔板的安装位置下方,没有形成所述脱水孔,或者形成的所述脱水孔少于其它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洗涤槽的周壁部具有多个脱水孔,
在所述洗涤槽的周壁部中所述隔板的安装位置的稍上方,设有未形成所述脱水孔的区域或者形成的所述脱水孔少于其它区域的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具备:
分隔件本体,通过连结部将两个板状构件可对折地连结而成;
自立接地部,设置在该分隔件本体处于对折状态下的外周部,用于使对折状态下的所述分隔件本体自立于平坦面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隔板具备重物。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件本体可以朝着配置于所述洗涤槽内的状态时的下面侧对折,而不能朝着上面侧对折。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物配置在所述分隔件本体的大致中央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件本体可以朝着配置于所述洗涤槽内的状态时的下面侧对折,
在所述两个板状构件的下表面具备卡合单元,所述卡合单元相互卡合且保持对折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件本体可以朝着配置于所述洗涤槽内的状态时的下面侧对折,
在所述两个板状构件的下表面具备在对折时相互抵接的抵接单元,所述抵接单元设置在所述板状构件的外周部以外。
CN201410256106.8A 2013-06-21 2014-06-10 洗衣机 Active CN1042336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30556A JP6157949B2 (ja) 2013-06-21 2013-06-21 洗濯機用仕切体および洗濯機
JP2013130555A JP6157948B2 (ja) 2013-06-21 2013-06-21 洗濯機
JP2013-130556 2013-06-21
JP2013-130555 2013-06-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33692A true CN104233692A (zh) 2014-12-24
CN104233692B CN104233692B (zh) 2017-04-12

Family

ID=52222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56106.8A Active CN104233692B (zh) 2013-06-21 2014-06-10 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724181B1 (zh)
CN (1) CN104233692B (zh)
TW (1) TWI54879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50157A1 (zh) * 2014-09-30 2016-04-07 海尔亚洲株式会社 洗衣机
CN106436195A (zh) * 2016-10-31 2017-02-22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
CN109996915A (zh) * 2017-02-24 2019-07-0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洗衣机及其控制装置
CN113692463A (zh) * 2019-07-10 2021-11-2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洗涤器具及具备该洗涤器具的洗衣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22385B2 (ja) * 2015-03-25 2019-05-29 アクア株式会社 洗濯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84887A (ja) * 1994-09-19 1996-04-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洗濯機
JPH08103593A (ja) * 1994-10-06 1996-04-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洗濯機
CN1159497A (zh) * 1996-03-07 1997-09-17 Lg电子株式会社 全自动洗衣机的隔离洗装置
KR100192253B1 (ko) * 1996-05-28 1999-06-15 구자홍 전자동 세탁기의 분리 세탁장치
CN1916265A (zh) * 2006-08-30 2007-02-21 石宝华 多用途洗衣机
CN201730000U (zh) * 2009-05-26 2011-02-02 株式会社东芝 洗涤机
US20120180228A1 (en) * 2011-01-14 2012-07-19 Sangheon Lee Operating method for washing machin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84887A (ja) * 1994-09-19 1996-04-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洗濯機
JPH08103593A (ja) * 1994-10-06 1996-04-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洗濯機
CN1159497A (zh) * 1996-03-07 1997-09-17 Lg电子株式会社 全自动洗衣机的隔离洗装置
KR100192253B1 (ko) * 1996-05-28 1999-06-15 구자홍 전자동 세탁기의 분리 세탁장치
CN1916265A (zh) * 2006-08-30 2007-02-21 石宝华 多用途洗衣机
CN201730000U (zh) * 2009-05-26 2011-02-02 株式会社东芝 洗涤机
US20120180228A1 (en) * 2011-01-14 2012-07-19 Sangheon Lee Operating method for washing machine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50157A1 (zh) * 2014-09-30 2016-04-07 海尔亚洲株式会社 洗衣机
CN106436195A (zh) * 2016-10-31 2017-02-22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
CN106436195B (zh) * 2016-10-31 2018-12-28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
CN109996915A (zh) * 2017-02-24 2019-07-0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洗衣机及其控制装置
CN109996915B (zh) * 2017-02-24 2022-04-1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洗衣机及其控制装置
CN113692463A (zh) * 2019-07-10 2021-11-2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洗涤器具及具备该洗涤器具的洗衣机
CN113692463B (zh) * 2019-07-10 2023-09-1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洗涤器具及具备该洗涤器具的洗衣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2741A (zh) 2015-06-16
KR101724181B1 (ko) 2017-04-18
TWI548793B (zh) 2016-09-11
KR20140148307A (ko) 2014-12-31
CN104233692B (zh) 2017-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1667B (zh) 洗衣机
JP6075065B2 (ja) 洗濯機
CN104233692A (zh) 洗衣机
CN102597355A (zh) 包括将洗涤水转变为旋转水的机构的洗衣机和洗涤方法
JP2014166594A (ja) 洗濯機
JP6437740B2 (ja) 洗濯機
JP2014128346A (ja) 洗濯機
KR20100086623A (ko) 세탁장치
JP6135977B2 (ja) 洗濯機
JP2014166595A (ja) 洗濯機
JP6157948B2 (ja) 洗濯機
JP2017018467A (ja) 洗濯機
JP6004336B2 (ja) 洗濯機
JP2019111253A (ja) 洗濯機
JP5276753B2 (ja) 洗濯機
JP6732867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6135978B2 (ja) 洗濯機
JP2013226337A (ja) 洗濯機
JP6718411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2006075478A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2015043799A (ja) 洗濯機
JP6168442B2 (ja) 洗濯機
JP6074739B2 (ja) 洗濯機
KR100934749B1 (ko) 세탁기의 세탁방법
JP2015051344A (ja) 洗濯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01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Dong Jing

Applicant before: Toshiba Corp

Applicant before: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OR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