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22347B - 一种白牡丹茶及其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牡丹茶及其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22347B
CN104222347B CN201410547360.3A CN201410547360A CN104222347B CN 104222347 B CN104222347 B CN 104222347B CN 201410547360 A CN201410547360 A CN 201410547360A CN 104222347 B CN104222347 B CN 1042223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tea
dry
green
su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473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22347A (zh
Inventor
郑国华
李慧玲
陈键
宋振硕
郑光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AN KEM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AN KEM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AN KEM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AN KEM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4427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06861A/zh
Priority to CN201410547360.3A priority patent/CN1042223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22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23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223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23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9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ood processing or handling, e.g. food conservation

Abstract

一种白牡丹茶及其加工方法,属于白茶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花果香型的白牡丹茶及其加工方法,与传统白牡丹茶相比,选取乌龙茶人工杂交品种如春桃香、金玫瑰、紫观音的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原料而不局限于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或菜茶,加工方法中增加了日光做青、堆青、造型、回潮步骤,不但大大缩短了萎凋时间,有效的提高制茶设备、厂房利用率,节约成本,增加经济效益,而且成茶在品质上既保留了传统白牡丹茶的特色,又具有浓郁高爽的花果香,滋味更加醇厚,且外形紧缩、耐冲泡,丰富了白茶产品,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白牡丹茶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白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白牡丹茶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为福建特产,主要产区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采用的茶树品种有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福鼎大毫茶、菜茶等。白牡丹茶是白茶的一种,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名“白牡丹”。白牡丹茶主要加工方法如下:
1、采摘:采摘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或菜茶一芽二、三叶鲜叶;
2、萎凋:采摘后的鲜叶在室内用竹匾及时摊放均匀,进入萎凋阶段,室内温度控制在20℃~25℃,室内相对湿度70%~80%,萎凋36h后进行第一次并筛,第一次并筛后继续萎凋12h,之后进行第二次并筛,第二次并筛后摊叶厚为10-15cm的凹形,继续萎凋12-14h至九成干;
3、干燥:萎凋鲜叶至九成干时,摊叶厚4cm,提香机设定为恒温80℃,时间为20分钟,干燥至含水率5%以下即得成品。
采用上述白牡丹茶加工方法萎凋时间需60-70h,费时太长;制成的白牡丹茶成品内质香气毫香明显但香气单一、滋味醇和却淡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花果香型的白牡丹茶及其加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白牡丹茶的加工方法,包括选取高香乌龙茶品种春茶一芽二、三叶为原料,经过采摘、凉青、日光做青、堆青、造型、回潮、干燥步骤制得白牡丹茶成品,其中:
所述日光做青步骤为将凉青后的鲜叶置于日光下进行晒青和摇青,7:00进行第一次晒青,第一次晒青为1-1.5h;第一次晒青后进行第一次摇青,所述第一次摇青为10-15下/转;第一次摇青后进行第二次晒青,第二次晒青为1-2h;第二次晒青后进行第二次摇青,第二次摇青为15-25下/转;第二次摇青后进行第三次晒青,第三次晒青为0.7-1h,第三次晒青后进行第三次摇青,第三次摇青为20-30下/转;第三次摇青后进行第四次晒青,第四次晒青为0.35-0.7h,第四次晒青后结束日光做青过程;
所述堆青步骤为将日光做青结束后的鲜叶及时收拢,置于通风阴凉处静置4-6h,当鲜叶飘出甜香或甜香浓烈时,结束堆青过程;
所述造型步骤为将堆青后的鲜叶进行毛火初烘,当温度达到80-100℃时双手捧茶松捏成团再散开,如此快速反复2-4次后继续烘0.25h结束造型过程;
所述回潮步骤为将造型后的茶叶摊凉冷却后,渥堆回潮0.5-1h。
一种白牡丹茶,所述白牡丹茶为根据上述白牡丹茶的加工方法制得的白牡丹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日光做青时鲜叶受机械力作用,叶缘细胞部分组织受损伤,促使多酚类化合物氧化、聚合、缩合,促进芳香化合物形成的同时产生有色物质,同时日光做青使鲜叶快速走水大大缩短了萎凋时间;堆青使茶叶香气浓郁、口感更加醇厚;造型使茶叶卷缩成朵,具有良好的外观;回潮使茶叶水分重新分布,充分回软,提高可塑性;选用高香乌龙茶品种作为原料,使白牡丹茶成品在品质上既保留了传统白牡丹茶的特色,又具有浓郁高爽的花果香,且耐冲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原料选取高香乌龙茶如春桃香、金玫瑰、紫观音品种鲜叶而不局限于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或菜茶,加工方法中增加了日光做青、堆青、造型、回潮工序,不但大大缩短了萎凋时间,而且成茶在品质上既保留了传统白牡丹茶的特色,又具有浓郁高爽的花果香,滋味更加醇厚,且外形紧缩、耐冲泡。
本发明提供一种白牡丹茶的加工方法,包括选取高香乌龙茶品种春茶一芽二、三叶为原料,经过采摘、凉青、日光做青、堆青、造型、回潮、干燥步骤制得白牡丹茶成品,其中:
所述日光做青步骤为将凉青后的鲜叶置于日光下进行晒青和摇青,7:00进行第一次晒青,第一次晒青为1-1.5h;第一次晒青后进行第一次摇青,所述第一次摇青为10-15下/转;第一次摇青后进行第二次晒青,第二次晒青为1-2h;第二次晒青后进行第二次摇青,第二次摇青为15-25下/转;第二次摇青后进行第三次晒青,第三次晒青为0.7-1h,第三次晒青后进行第三次摇青,第三次摇青为20-30下/转;第三次摇青后进行第四次晒青,第四次晒青为0.35-0.7h,第四次晒青后结束日光做青过程;
所述堆青步骤为将日光做青结束后的鲜叶及时收拢,促进发酵以快速提升叶温,置于通风阴凉处静置4-6h,当鲜叶飘出甜香或甜香浓烈时,结束堆青过程;
所述造型步骤为将堆青后的鲜叶进行毛火初烘,当温度达到80-100℃时双手捧茶松捏成团再散开,如此快速反复2-4次后继续烘0.25h结束造型过程;
所述回潮步骤为将造型后的茶叶摊凉冷却后,渥堆回潮0.5-1h。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日光做青时鲜叶受机械力作用,叶缘细胞部分组织受损伤,促使多酚类化合物氧化、聚合、缩合,促进芳香化合物形成的同时产生有色物质,同时日光做青使鲜叶快速走水大大缩短了萎凋时间;堆青使茶叶香气浓郁、口感更加醇厚;造型使茶叶卷缩成朵,具有良好的外观;回潮使茶叶水分重新分布,充分回软,提高可塑性;选用高香乌龙茶品种作为原料,使白牡丹茶成品在品质上既保留了传统白牡丹茶的特色,又具有浓郁高爽的花果香,且耐冲泡。
进一步的,所述采摘步骤为选取乌龙茶人工杂交品种如春桃香、金玫瑰、紫观音的春茶为原料,于晴天午后采摘鲜活、完整、枝叶相连的一芽二、三叶。
由上述描述可知,晴天午后采摘的鲜叶,经由上午阳光的照射,露水已消散无踪,不仅绿原酸含量少,而对形成茶叶香气有良好作用的沉香醇及氧化物、香叶醇等单萜烯类物质增加,有利于茶叶优良品质的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凉青步骤为将采摘后的鲜叶摊晾于室内,室内温度控制在20-24℃,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摊晾时间为10-14h。
由上述描述可知,相对湿度较大时,鲜叶失水较慢,保证了鲜叶的鲜活性,不容易出现死青,为日光做青奠定基础。
进一步的,所述干燥步骤为将回潮后的茶叶进行烘干,烘干温度控制为70℃,烘干至含水率小于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白牡丹茶,所述白牡丹茶为根据上述白牡丹茶的加工方法制得的白牡丹茶。
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一种白牡丹茶的加工方法,包括选取高香乌龙茶品种春茶一芽二、三叶为原料,经过采摘、凉青、日光做青、堆青、造型、回潮、干燥步骤制得白牡丹茶成品,其中:
所述采摘步骤为选取乌龙茶人工杂交品种如春桃香、金玫瑰、紫观音的春茶为原料,于晴天午后采摘鲜活、完整、枝叶相连的一芽二、三叶。
所述凉青步骤为将采摘后的鲜叶摊晾在通风好、清洁的室内,室内温度控制在20-24℃,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摊晾时间为10-14h。
所述日光做青步骤为将凉青后的鲜叶移至日光下进行晒青和用摇青机摇青,次日清晨7:00进行第一次晒青,第一次晒青为1-1.5h;第一次晒青后进行第一次摇青,所述第一次摇青为10-15下/转;第一次摇青后进行第二次晒青,第二次晒青为1-2h;第二次晒青后进行第二次摇青,第二次摇青为15-25下/转;第二次摇青后进行第三次晒青,第三次晒青为0.7-1h,第三次晒青后进行第三次摇青,第三次摇青为20-30下/转;第三次摇青后进行第四次晒青,第四次晒青为0.35-0.7h,第四次晒青后结束日光做青过程。
所述堆青步骤为将日光做青结束后的鲜叶及时收拢,促进发酵以快速提升叶温,置于通风阴凉处静置4-6h,当鲜叶飘出甜香或甜香浓烈时,结束堆青过程;
所述造型步骤为将堆青后的鲜叶放入液化气手拉式烘干机进行毛火初烘,当温度达到80-100℃时双手捧茶松捏成团再散开,如此快速反复2-4次后继续烘0.25h结束造型过程。
所述回潮步骤为将造型后的茶叶从液化气手拉式烘干机中取出,摊晾回潮0.5-1h。
所述干燥步骤为将回潮后的茶叶放入茶叶自动烘干机中开始烘干,茶叶自动烘干机的温度设定为70℃,烘干至含水率小于5%。
本发明的实施例2为:一种白牡丹茶,所述白牡丹茶为根据实施例1所述白牡丹茶的加工方法制得的白牡丹茶。
表1为本发明白牡丹茶成品与传统白牡丹茶成品品质对比表:
表1
由表1可知,传统白牡丹茶外形呈叶面灰绿或翠绿、芽叶连枝、毫心银白,而本发明白牡丹茶外形呈叶面灰绿或墨绿、芽叶连枝、卷缩成朵、显毫心;传统白牡丹茶香气鲜嫩纯爽、有毫香,而本发明白牡丹茶鲜嫩高爽、花香浓郁;传统白牡丹茶滋味清甜浓厚、有毫味,而本发明白牡丹茶清甜浓厚、醇爽、有花果香味、显回甘;两者均为叶底芽叶连枝、色黄绿,叶梗叶脉微红、明亮,汤色均为清澈,橙黄。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白牡丹茶及其加工方法有益效果为:
萎凋时间缩短了36h-46h,有效的提高制茶设备、厂房利用率,节约成本,增加经济效益,而且成茶在品质上既保留了传统白牡丹茶的特色,又具有浓郁高爽的花果香,滋味更加醇厚,且外形紧缩、耐冲泡,丰富了白茶产品,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白牡丹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选取高香乌龙茶品种春茶一芽二、三叶为原料,经过采摘、凉青、日光做青、堆青、造型、回潮、干燥步骤制得白牡丹茶成品,其中:
所述日光做青步骤为将凉青后的鲜叶置于日光下进行晒青和摇青,7:00进行第一次晒青,第一次晒青为1-1.5h;第一次晒青后进行第一次摇青,所述第一次摇青为10-15下/转;第一次摇青后进行第二次晒青,第二次晒青为1-2h;第二次晒青后进行第二次摇青,第二次摇青为15-25下/转;第二次摇青后进行第三次晒青,第三次晒青为0.7-1h,第三次晒青后进行第三次摇青,第三次摇青为20-30下/转;第三次摇青后进行第四次晒青,第四次晒青为0.35-0.7h,第四次晒青后结束日光做青过程;
所述堆青步骤为将日光做青结束后的鲜叶及时收拢后置于通风阴凉处静置4-6h,当鲜叶飘出甜香或甜香浓烈时,结束堆青过程;
所述造型步骤为将堆青后的鲜叶进行毛火初烘,当温度达到80-100℃时双手捧茶松捏成团再散开,如此快速反复2-4次后继续烘0.25h结束造型过程;
所述回潮步骤为将造型后的茶叶摊凉冷却后,渥堆回潮0.5-1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牡丹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摘步骤为选取乌龙茶人工杂交品种为原料,于晴天午后采摘鲜活、完整、枝叶相连的一芽二、三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牡丹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凉青步骤为将采摘后的鲜叶摊晾于清洁的室内,室内温度控制在20-24℃,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摊晾时间为10-14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牡丹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步骤为将回潮后的茶叶进行烘干,烘干温度控制为70℃,烘干至含水率小于5%。
5.一种白牡丹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白牡丹茶为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白牡丹茶加工方法制得的白牡丹茶。
CN201410547360.3A 2014-10-16 2014-10-16 一种白牡丹茶及其加工方法 Active CN1042223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44275.3A CN106106861A (zh) 2014-10-16 2014-10-16 一种白茶及其加工方法
CN201410547360.3A CN104222347B (zh) 2014-10-16 2014-10-16 一种白牡丹茶及其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47360.3A CN104222347B (zh) 2014-10-16 2014-10-16 一种白牡丹茶及其加工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44275.3A Division CN106106861A (zh) 2014-10-16 2014-10-16 一种白茶及其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22347A CN104222347A (zh) 2014-12-24
CN104222347B true CN104222347B (zh) 2016-06-15

Family

ID=5221195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47360.3A Active CN104222347B (zh) 2014-10-16 2014-10-16 一种白牡丹茶及其加工方法
CN201610444275.3A Pending CN106106861A (zh) 2014-10-16 2014-10-16 一种白茶及其加工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44275.3A Pending CN106106861A (zh) 2014-10-16 2014-10-16 一种白茶及其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42223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7693A (zh) * 2016-09-09 2017-02-22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茶叶加工方法
CN108835292A (zh) * 2018-08-01 2018-11-20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紫红芽茶树品种白茶的加工方法
CN113317366A (zh) * 2021-05-07 2021-08-31 福建圣荃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花香型白茶加工工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1057A (zh) * 2006-08-14 2007-02-14 江崇焕 北方乌龙茶制作方法
CN101233879A (zh) * 2007-01-29 2008-08-06 沈仁春 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
CN101731377A (zh) * 2009-12-11 2010-06-16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红螺春的制备方法
CN101878826A (zh) * 2010-06-30 2010-11-10 江苏茗鼎生态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铁观音茶的工艺流程
CN103250818A (zh) * 2013-05-17 2013-08-21 安顺市西秀区瀑珠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清香铁观音乌龙茶的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7614B (zh) * 2007-06-05 2011-12-07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白茶加工方法
CN103141596B (zh) * 2013-03-07 2014-07-16 福建归来客有机茶叶有限公司 一种高香型乌龙红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3478310B (zh) * 2013-09-13 2014-11-12 姚振东 白碧螺茶的制备方法及白碧螺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1057A (zh) * 2006-08-14 2007-02-14 江崇焕 北方乌龙茶制作方法
CN101233879A (zh) * 2007-01-29 2008-08-06 沈仁春 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
CN101731377A (zh) * 2009-12-11 2010-06-16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红螺春的制备方法
CN101878826A (zh) * 2010-06-30 2010-11-10 江苏茗鼎生态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铁观音茶的工艺流程
CN103250818A (zh) * 2013-05-17 2013-08-21 安顺市西秀区瀑珠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清香铁观音乌龙茶的制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白茶萎凋工艺研究概述;陈林海等;《茶叶科学技术》;20101231(第3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6861A (zh) 2016-11-16
CN104222347A (zh) 2014-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3543B (zh) 一种制备白茶的工艺方法
CN104543262A (zh) 一种茶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7127A (zh) 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3039640A (zh) 一种茉莉花茶饼的制作方法
CN103493922A (zh) 有机茉莉花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6260128A (zh) 一种花香型白茶的制作方法
CN105746738A (zh) 一种绿茶制作方法
CN104304524A (zh) 一种乌龙茶的生产工艺
CN105124057A (zh) 一种高香型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78826B (zh) 一种制备铁观音茶的方法
CN106962533A (zh) 一种发酵茶及发酵茶的制作工艺
CN104605074A (zh) 金银花茶制备方法
CN107912557A (zh) 一种含白兰花的红茶制备方法
CN106221915A (zh) 香料的制备方法、香料及其用途
CN109315521A (zh) 一种茉莉绿茶的制备方法
CN103891937B (zh) 单枞尖头多瓣茉莉花茶的制备方法
CN104222347B (zh) 一种白牡丹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5707301A (zh) 一种高山红乌龙茶及其加工制备方法
CN104904890A (zh) 一种花香红茶制作方法
CN101933542B (zh) 一种制备阳羡雪芽茶的工艺流程
CN102524444B (zh) 一种漓江乳雪茶的加工方法
CN109247400A (zh) 一种花香型古树滇红茶加工工艺
CN105441285A (zh) 鲜活竹酒生产工艺
CN104855558A (zh) 一种利用川农黄芽早茶树品种加工黄茶的方法
CN107535267A (zh) 一种富硒白茶的原料种植及其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