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19436B - 光学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学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19436B
CN104219436B CN201410228059.6A CN201410228059A CN104219436B CN 104219436 B CN104219436 B CN 104219436B CN 201410228059 A CN201410228059 A CN 201410228059A CN 104219436 B CN104219436 B CN 1042194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rection
unit
shake correction
image
correc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2805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19436A (zh
Inventor
成田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219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94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194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943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 H04N23/687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by shifting the lens or sensor posi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07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光学装置能够在降低图像模糊的同时降低偏心像差。第一抖动校正单元基于由抖动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抖动量来光学校正图像模糊。第二抖动校正单元基于由该抖动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抖动量来光学校正图像模糊。该第二抖动校正单元具有与该第一抖动校正单元不同的图像模糊校正效果。该光学装置具有使用该第一抖动校正单元而不使用该第二抖动校正单元进行抖动校正的模式。

Description

光学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该光学装置的控制程序的存储介质。尤其是,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使用多个抖动校正透镜来防止由相机抖动等引起的图像模糊的抖动校正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通常,在诸如数码摄像机或数码相机等摄像设备中,可能会由用户相机抖动等导致图像模糊。为防止这样的图像模糊,已知如下摄像设备,该摄像设备通过响应于由相机抖动导致的摄像设备的抖动量驱动多个透镜,来降低图像模糊,该多个透镜包括在用于形成被摄体的图像的摄影透镜单元中(参见日本特开(Kokai)2001-249276号公报(JP2001-249276A))。该公报中的摄像设备沿与光轴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透镜以降低图像模糊。
然而,当沿与光轴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透镜时,由作为透镜从光轴的偏移量的偏心像差引起的图像失真和分辨率劣化增加。
偏心像差的光学性质复杂。尤其是,当同时移动两个或更多个透镜时,光学性质变得更复杂,这增加了校正的难度。因此,从校正偏心像差的角度考虑,期望控制以两个或更多个可移动透镜来降低图像模糊的抖动校正系统,使其不同时移动两个或更多个透镜。
然而,即使控制该系统使其不同时移动两个或更多个透镜以降低偏心像差,但是因为一个透镜的图像模糊校正效果和图像品质劣化效果与另一个透镜的不同,因此难以确定如何移动各个透镜。
因此,传统的光学装置和传统的摄像设备难以在降低图像模糊的同时降低偏心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降低图像模糊的同时降低偏心像差的光学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该光学装置的控制程序的存储介质。
相应地,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光学装置,其包括:抖动检测单元;第一抖动校正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由所述抖动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抖动量,光学校正图像模糊;以及第二抖动校正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由所述抖动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抖动量,光学校正图像模糊,并被配置为具有与所述第一抖动校正单元不同的图像模糊校正效果,其中,所述光学装置具有使用所述第一抖动校正单元而不使用所述第二抖动校正单元进行抖动校正的模式。
相应地,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光学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检测相机抖动的步骤;通过控制第一抖动校正单元基于在所述抖动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的抖动量来光学校正图像模糊的步骤;以及通过控制第二抖动校正单元基于在所述抖动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的抖动量来光学校正图像模糊的步骤,所述第二抖动校正单元的图像模糊校正效果不同于所述第一抖动校正单元的图像模糊校正效果,其中,所述控制方法具有使用所述第一抖动校正单元而不使用所述第二抖动校正单元进行抖动校正的模式。
相应地,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使计算机执行根据第二方面的所述光学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控制程序。
依据本发明,由于光学装置通过检测施加于光学装置的抖动来获得抖动检测结果,基于相关的抖动检测结果来选择图像模糊校正效果优先模式和图像品质优先模式之一,并进行控制以根据光学特性选择性地移动抖动校正透镜,即,由于光学装置考虑到抖动校正透镜的图像模糊校正效果和图像品质劣化来进行控制,以选择性地移动抖动校正透镜,因此能够依据拍摄条件降低偏心像差,并且能够降低图像模糊。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作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装置的摄像设备(相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2A是示出在存储于图1所示的光学系统数据库中的特性信息之中的第一抖动校正透镜和第二抖动校正透镜的焦距与最大校正角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2B是示出在存储于图1所示的光学系统数据库中的特性信息之中的第一抖动校正透镜和第二抖动校正透镜的校正角与由偏心像差引起的图像失真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3A是示出在图像模糊校正效果优先模式下如图1所示的相机的控制的图。
图3B是示出在图像品质优先模式下如图1所示的相机的控制的图。
图3C是示出在中间模式下如图1所示的相机的控制的图。
图4是示出由图1所示相机执行的抖动校正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在如图1所示相机的各种拍摄方法中抖动量与抖动频率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6是示出在如图1所示的相机中抖动校正模式与相机信息之间关系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作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装置的摄像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例示的摄像设备是数码相机(下文称为相机),该摄像设备具有诸如摄影透镜单元的光学系统101。然后,光学系统101配备有第一抖动校正透镜102和第二抖动校正透镜103。光学图像通过光学系统101形成在摄像装置104上,摄像装置104输出与该光学图像对应的模拟信号(图像 信号)。
图像信号被输入到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5,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5进行图像信号的A/D转换以生成数字信号(图像数据),并将诸如白平衡调整、色彩(亮度和色差信号)转换和伽玛校正等图像处理应用于相关的图像数据。系统控制单元106控制整个相机100。
例如,系统控制单元106控制光学系统101的焦距和光圈值,并控制摄像装置104的驱动。
抖动检测单元107检测相机的运动(抖动),并将抖动信息(抖动检测结果)发送到系统控制单元106。抖动检测单元107例如是角速度传感器,检测相机绕三个轴(偏航、横滚、俯仰)的运动的角速度,并将相关的角速度作为抖动信息输出到系统控制单元106。
相机信息获得单元108从系统控制单元106获得包括上述抖动检测结果的、推测相机的摄影条件所需的相机信息。相机信息例如包括焦距、抖动信息、关于主被摄体的主被摄体信息、快门速度、拍摄模式等等(在此,除抖动信息外的信息被称为拍摄信息)。系统控制单元106依据作为拍摄结果获得的图像的分析并依据附加于图像的附加信息,生成拍摄信息。
光学系统数据库109存储示出第一抖动校正透镜102和第二抖动校正透镜103的校正角与作为拍摄结果获得的图像的品质之间的关系的特性,作为特性信息。应注意到,随后将描述特性信息。
抖动校正透镜确定单元110基于从相机信息获得单元108发送的相机信息(特别是抖动信息)和从光学系统数据库109获得的特性信息,确定第一抖动校正透镜102与第二抖动校正透镜103中的哪个将被用于抖动校正。
光学系统控制单元111基于从相机信息获得单元108获得的抖动信息以及从第一抖动校正透镜102和第二抖动校正透镜103获得的关于抖动校正透镜的位置信息,控制由抖动校正透镜确定单元110确定的抖动校正透镜的驱动。
在该情况下,光学系统控制单元111控制由抖动校正透镜确定单元110确定的抖动校正透镜的驱动,以消除由抖动引起的、来自被摄体的光束与光学系统的光轴之间的偏差。另一方面,未用于抖动校正的抖动校正透镜因为驱动量为零而被定位在初始状态。
图2A和图2B是示出被存储于图1所示的光学系统数据库109中并指定第一抖动校正透镜和第二抖动校正透镜的校正角与图像品质之间关系的特性信息的图。然后,图2A是示出焦距与最大校正角之间关系的图,图2B是示出校正角与由于偏心像差引起的图像失真量之间关系的图。
如图2A和图2B所示,光学特性在第一抖动校正透镜102和第二抖动校正透镜103之间不同。因为抖动校正透镜在校正相机的抖动时从光学系统101的光轴偏移,所以由于偏心像差不可避免地造成分辨率劣化和图像失真。
在图2A中指定焦距与最大校正角之间的关系(第一特性)。最大校正角表现在维持指定分辨率同时能被校正的最大抖动角。即,最大校正角越大,稳定效果(图像模糊校正效果)越高。
匹配第一抖动校正透镜102和第二抖动校正透镜103的最大校正角的焦距被假定为“fa”(以下被称为重合焦距)。在如图2A所示的示例中,当焦距短于重合焦距fa时,因为第一抖动校正透镜102的最大校正角大于第二抖动校正透镜103的最大校正角,所以第一抖动校正透镜102的稳定效果高于第二抖动校正透镜103的稳定效果。
另一方面,当焦距长于重合焦距fa时,因为第二抖动校正透镜103的最大校正角大于第一抖动校正透镜102的最大校正角,所以第二抖动校正透镜103的稳定效果高于第一抖动校正透镜102的稳定效果。
在图2B中指定针对第一抖动校正透镜102和第二抖动校正透镜103的校正角与由偏心像差引起的图像失真量之间的关系(第二特性)。应注意到,图像品质随着由偏心像差引起的图像失真下降而上升。
在如图2B所示的示例中,与第一抖动校正透镜102的校正角的增加对应的由偏心像差引起的图像失真量的增加,小于第二抖动校正透镜 103。即,在任何校正角中,更高品质的图像可通过移动用于抖动校正的第一抖动校正透镜102而不通过移动用于抖动校正的第二抖动校正透镜103来获得。
光学系统数据库109将如图2A和图2B所示的关于各抖动校正透镜的特性存储为特性信息。即,光学系统数据库109事先存储将第一抖动校正透镜102和第二抖动校正透镜103的焦距与最大校正角相关联的数据(图2A)、以及将校正角与由偏心像差引起的图像失真量相关联的数据(图2B)。
当考虑到如图2A和图2B所示的透镜特性(即,特性信息)时,因为当焦距短于重合焦距fa时可通过移动第一抖动校正透镜102而不通过移动第二抖动校正透镜103而获得更高的稳定效果和更高的品质图像,所以当焦距短于重合焦距fa时最好使用用于抖动校正的第一抖动校正透镜102。
另一方面,当焦距长于重合焦距fa时,可通过移动第二抖动校正透镜103而不通过移动第一抖动校正透镜102而获得更高的稳定效果,但是当移动第二抖动校正透镜103用于抖动校正时作为拍摄结果所获得的图像品质低。
因此,当焦距长于重合焦距fa时,并当优先考虑稳定效果时,移动第二抖动校正透镜103用于抖动校正。
另一方面,当优先考虑图像品质时,移动第一抖动校正透镜102用于抖动校正。在以下的描述中,抖动校正模式可包括优先考虑稳定效果的稳定效果优先模式、优先考虑图像品质的图像品质优先模式、以及下述中间模式。
图3A、图3B和图3C是示出如图1所示的相机在各个抖动校正模式下进行的控制的图。图3A是示出在稳定效果优先模式下控制的图,图3B是示出在图像品质优先模式下控制的图。另外,图3C是示出在中间模式下控制的图。
在图3A、图3B和图3C中,将用于抖动校正的抖动校正透镜在焦距 ft(以下被称为变化焦距)处在第一抖动校正透镜102和第二抖动校正透镜103之间切换。当相机(即,光学系统101)的焦距不长于变化焦距ft时,第一抖动校正透镜102被用于抖动校正。
另一方向,当相机的焦距超过变化焦距ft时,第二校正透镜103被用于抖动校正。
应注意到,在图3A、图3B和图3C中的斜剖面线区域301表示第一抖动校正透镜102的可移动范围,水平剖面线区域302表示第二抖动校正透镜103的可移动范围。
在如图3A所示的稳定效果优先模式下,变化焦距ft匹配重合焦距fa。因此,可对相机的任何焦距中的最大校正角进行抖动校正。
然而,因为如上所述当相机的焦距长于重合焦距fa时使用第二抖动校正透镜103进行抖动校正,由偏心像差引起的图像失真量变大,其稍微劣化图像品质。
在稳定效果优先的模式下,当相机抖动超出可由一个抖动补偿透镜响应的最大校正角时,可移动第一抖动校正透镜和第二抖动校正透镜两者以扩大最大校正角。然而,在该情况下,由偏心像差引起的图像失真将是复杂的,图像品质将劣化。
在如图3B所示的图像品质优先模式下,变化焦距fa匹配在远程端(即,望远端(telephoto end))的焦距fb。因此,因为第一抖动校正透镜102被用于在相机的任何焦距中的抖动校正,所以由偏心像差引起的图像失真量可保持是小的。
然而,因为如上所述即使当相机的焦距长于重合焦距fa时使用第一抖动校正透镜102进行抖动校正,所以最大校正角减小,其稍微劣化稳定效果。
在如图3C所示的中间模式下,变化焦距ft被设置于重合焦距fa与远程端焦距fb之间的中间。
图4是示出由图1所示相机执行的抖动校正处理的流程图。应注意到,如图4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在系统控制单元106的控制下执行。
当开始抖动校正处理时,相机信息获得单元108从系统控制单元106获得相机信息(抖动信息)(步骤S401)。
接下来,抖动校正透镜确定单元110基于由相机信息获得单元108获得的相机信息来推测相机的摄影条件。然后,抖动校正透镜确定单元110依据摄影条件确定稳定效果优先模式与图像品质优先模式中哪个是适合的,并确定抖动校正模式(步骤S402)。在下文中,在步骤S402中确定的抖动校正模式被称为确定的抖动校正模式。
接下来,抖动校正透镜确定单元110确定所确定的抖动校正模式是否是稳定效果优先模式(步骤S403)。
当所确定的抖动校正模式是图像品质优先模式时(步骤S403中“否”),抖动校正透镜确定单元110在所确定的抖动校正模式下将当前焦距f与变化焦距ft比较,并确定当前焦距f是否小于变化焦距ft(步骤S404)。当f小于ft时(步骤S404中“是”),抖动校正透镜确定单元110确定使用第一抖动校正透镜102。然后,抖动校正透镜确定单元110将该确定通知给光学系统控制单元111。
光学系统控制单元111基于由相机信息获得单元108获得的抖动信息(即,由抖动检测单元107检测的抖动信息),通过控制第一抖动校正透镜102的驱动来进行抖动校正(步骤S405)。然后,光学系统控制单元111完成抖动校正处理。
另一方面,当所确定的抖动校正模式是稳定效果优先模式时(步骤S403中“是”),抖动校正透镜确定单元110将当前焦距f与变化焦距ft比较,并确定当前焦距f是否小于变化焦距ft(步骤S407)。
在当前焦距f小于变化焦距ft时(步骤S407中“是”),抖动校正透镜确定单元110将当前抖动量T与第一抖动校正透镜的最大校正角T1比较,并确定当前抖动量T是否小于最大校正角T1(步骤S408)。
在当前抖动量T小于最大校正角T1时(步骤S408中“是”),抖动校正透镜确定单元110确定使用第一抖动校正透镜102。然后,抖动校正透镜确定单元110将该确定通知给光学系统控制单元111。
光学系统控制单元111基于由相机信息获得单元108获得的抖动信息(即,由抖动检测单元107检测的抖动信息),通过控制第一抖动校正透镜102的驱动来进行抖动校正(步骤S409)。然后,光学系统控制单元111完成抖动校正处理。
另一方面,在当前抖动量T大于最大校正角T1时(步骤S408中“否”),抖动校正透镜确定单元110确定使用第一抖动校正透镜102和第二抖动校正透镜103。然后,抖动校正透镜确定单元110将该确定通知给光学系统控制单元111。
光学系统控制单元111基于由相机信息获得单元108获得的抖动信息,通过控制使得第一抖动校正透镜102的校正角是T1且第二抖动校正透镜103的校正角是(T-T1)来进行抖动校正(步骤S410)。应注意到,进行控制使得(T-T1)不大于第二抖动校正透镜的最大校正角T2。然后,光学系统控制单元111完成抖动校正处理。
另一方面,在当前焦距f大于变化焦距ft时(步骤S407中“否”),抖动校正透镜确定单元110基于由相机信息获得单元108获得的抖动信息来将当前抖动量T与第二抖动校正透镜的最大校正角T2比较,并确定当前抖动量T是否小于最大校正角T2(步骤S411)。
在当前抖动量T小于最大校正角T2时(步骤S411中“是”),抖动校正透镜确定单元110确定使用第二抖动校正透镜103。然后,抖动校正透镜确定单元110将该确定通知给光学系统控制单元111。
光学系统控制单元111基于由相机信息获得单元108获得的抖动信息(即,由抖动检测单元107检测的抖动信息),通过控制第二抖动校正透镜103的驱动来进行抖动校正(步骤S412)。然后,光学系统控制单元111完成抖动校正处理。
另一方面,在当前抖动量T大于最大校正角T2时(步骤S411中“否”),抖动校正透镜确定单元110确定使用第一抖动校正透镜102和第二抖动校正透镜103。然后,抖动校正透镜确定单元110将该确定通知给光学系统控制单元111。
光学系统控制单元111基于由相机信息获得单元108获得的抖动信息,通过控制使得第一抖动校正透镜102的校正角是(T-T2)且第二抖动校正透镜103的校正角是T2来进行抖动校正(步骤S413)。应注意到,进行控制使得(T-T2)小于第一抖动校正透镜的最大校正角T1。然后,光学系统控制单元111完成抖动校正处理。
将描述在图4的步骤S402中的抖动校正模式确定处理的详情。
抖动校正透镜确定单元110基于相机信息中的抖动信息来评估相机的拍摄方法,并依据该评估的结果来确定稳定效果和图像品质的优先。
图5是示出在如图1所示相机的各种拍摄方法中抖动量与抖动频率之间的关系的图。
如图5所示,摄影师用相机例如通过行走拍摄、通过单手拍摄、或通过双手拍摄来拍照。然后,抖动量与抖动频率之间的关系在行走拍摄、单手拍摄和双手拍摄之中不同。
在行走拍摄中,如曲线(C)所示,抖动量在低频率范围内变得非常大,抖动量在整个频率范围内(从低频率范围到高频率范围)都大于单手拍摄和双手拍摄的抖动量。
另一方面,在双手拍摄中,如曲线(a)所示,抖动量在整个频率范围内(从低频率范围到高频率范围)都小。另外,单手拍摄(曲线(b))中的抖动量在整个频率范围内(从低频率范围到高频率范围)处于行走拍摄(曲线(c))中的抖动量与双手拍摄(曲线(a))中的抖动量之间的中间位置。
从图5容易理解,抖动校正透镜确定单元110通过检测表示抖动量与频率之间关系的曲线中的一个低频率带(例如,从2Hz到3Hz)来获得抖动量,以确定行走拍摄、单手拍摄和双手拍摄中哪个匹配当前拍摄方法。当抖动量大时,抖动校正透镜确定单元110确定当前拍摄方法是行走拍摄。
另外,当抖动量中等时,抖动校正透镜确定单元110确定当前拍摄方法是单手拍摄。当抖动量小时,抖动校正透镜确定单元110确定当前 拍摄方法是双手拍摄。
第一抖动阈值和第二抖动阈值被设置给抖动校正透镜确定单元110(第一抖动阈值大于第二抖动阈值)。然后,当抖动量不小于第一抖动阈值时,抖动校正透镜确定单元110确定当前拍摄方法是行走拍摄。
另外,当抖动量小于第一抖动阈值且不小于第二抖动阈值时,抖动校正透镜确定单元110确定当前拍摄方法是单手拍摄。另外,当抖动量小于第二抖动阈值时,抖动校正透镜确定单元110确定当前拍摄方法是双手拍摄。
当拍摄方法是行走拍摄时,抖动校正透镜确定单元110优先考虑稳定效果而不是图像品质,因为预计大抖动将伴随高频率发生。另一方面,当拍摄方法是双手拍摄时,抖动校正透镜确定单元110优先考虑图像品质而不是稳定效果,因为预计大抖动将伴随低频率发生。
图6是示出在如图1所示的相机中抖动校正模式与相机信息之间关系的示例的图。
在图4的步骤S401中,除由抖动检测单元107检测的抖动信息外,可获得主被摄体信息、快门速度和拍摄模式中至少一个。
主被摄体信息表现例如人物相似度(person likeness)、从相机到主被摄体的距离、主被摄体的尺寸、以及主被摄体的移动。当主被摄体是人脸时,系统控制单元106使用已知方法根据从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5获得的图像数据,获得示出主被摄体的颜色和轮廓的信息。然后,系统控制单元106使用关于主被摄体的颜色和轮廓的信息,确定主被摄体的人物相似度和尺寸。
另外,虽然未在图1中示出,系统控制单元106例如依据由自动聚焦检测处理检测的聚焦透镜的位置,得出从相机到主被摄体的距离。另外,系统控制单元106利用已知方法检测图像帧之间的运动向量,并依据相关的运动向量得出主被摄体的移动。
如上所述,主被摄体信息包括表现人物相似度、从相机到主被摄体的距离、主被摄体的尺寸、以及主被摄体的移动的信息。因为人们对于 人脸具有很高的认知力,所以当人脸轻微失真时人们感觉不舒服。因此,当被摄体具有高的人物相似度时,失真对于用户来说比较明显。
另一方面,在除人物之外的类似风景的被摄体中,由相机抖动引起的整个图像的移动明显,而失真并不明显。所以,针对被摄体的人物相似度,随着人物相似度增加,最好优先考虑图像品质而不是稳定效果。
另外,随着到主被摄体的距离变短,主被摄体区域的失真明显,而由相机抖动引起的整个图像的移动并不明显。所以,针对到主被摄体的距离,随着到主被摄体的距离缩短,最好优先考虑图像品质而不是稳定效果。
另外,随着主被摄体的尺寸变大,主被摄体区域的失真明显,而由相机抖动引起的整个图像的移动并不明显。所以,针对主被摄体的尺寸,随着主被摄体的尺寸增大,最好优先考虑图像品质而不是稳定效果。
另外,随着主被摄体的移动变小,主被摄体区域的失真明显,而由相机抖动引起的整个图像的移动并不明显。所以,针对主被摄体的移动,随着主被摄体的移动变小,最好优先考虑图像品质而不是稳定效果。
针对快门速度,当快门速度慢时,在摄像装置104中累积的模糊效果变大。所以,由相机抖动引起的整个图像的移动明显,而部分图像的失真并不明显。
另一方面,当快门速度快时,在摄像装置104中累积的模糊效果变小。所以,图像的失真明显,而整个图像的移动并不明显。所以,随着快门速度更快,最好优先考虑图像品质而不是稳定效果。
针对拍摄模式,例如,在肖像模式下很可能拍摄人物,在风景模式下很可能拍摄风景。所以,如上所述对于主被摄体的人物相似度,在肖像模式下最好优先考虑图像品质而不是稳定效果,在风景模式下最好优先考虑稳定效果而不是图像品质。
另外,当将相机连接到三脚架时,最好优先考虑图像品质而不是稳定效果,因为与手持拍摄相比相机抖动变得非常小。
针对拍摄模式,系统在依据拍摄模式预计摄影条件时确定将优先考 虑稳定效果与图像品质中的哪个。应注意到,系统确定各种摄影条件都被假定的拍摄模式是不可能的。
然而,如图6所示,当相机信息具有多项时(即,多种信息),关于将优先考虑稳定效果与图像品质中的哪个的确定结果对于各项可能不同。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106通过对与各项相对应的确定结果进行加权根据多数决定,确定优先考虑稳定效果与图像品质中的哪个。
在该情况下,如果频繁地变化抖动校正模式,则由于即使在相同焦距下拍摄图像也切换抖动校正镜头,因此可能损坏图像的连续性。
所以,当针对每个帧确定适合于摄影条件的抖动校正模式时,系统控制单元106例如仅在参考关于过去帧的抖动校正模式针对预定数量的帧连续获得相同确定结果时,变化抖动校正模式。
用这种方法,因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依据摄影条件选择性地控制多个抖动校正透镜,所以稳定效果与图像品质能够一致。所以,可降低偏心像差,并可降低图像模糊。
虽然已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概念,本发明包括各种变型。
例如,可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作为由摄像设备执行的控制方法。另外,可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作为由摄像设备配备的计算机执行的控制程序。应注意到,控制程序例如被记录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本发明的光学装置包括可换透镜单体、相机单体、以及配备有光学系统101和摄像装置104的摄像设备。本发明的图1中的摄像设备具有光学系统101和摄像装置104。
虽然可换透镜包括光学系统101,但是其不包括摄像装置104。虽然相机不包括光学系统101,但是其包括摄像装置104。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能够由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例如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执行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并且通过由系统或 装置的计算机执行的方法通过例如从存储介质中读出并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来实现。计算机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或其它电路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并且可以包括单独的计算机或单独的计算机处理器的网络。例如可以从网络或存储介质向计算机提供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设备、光盘(例如紧凑盘(CD)、数字通用盘(DVD)或蓝光盘(BD)TM)、闪存设备、存储卡等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符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种变型、等同结构及功能。
本申请要求2013年5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3-111953号、以及2014年3月1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4-056232号的优先权,上述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Claims (17)

1.一种光学装置,其包括:
抖动检测单元;
第一抖动校正单元,其被配置为具有第一校正透镜,并通过基于由所述抖动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抖动信息相对移动所述第一校正透镜,来校正图像模糊;以及
第二抖动校正单元,其被配置为具有第二校正透镜,并通过基于由所述抖动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抖动信息相对移动所述第二校正透镜,来校正图像模糊,其中,当焦距短于预定焦距时,所述第一抖动校正单元的图像模糊校正效果高于所述第二抖动校正单元的图像模糊校正效果,而当焦距长于预定焦距时,所述第一抖动校正单元的图像模糊校正效果低于所述第二抖动校正单元的图像模糊校正效果,
其中,所述光学装置具有使用所述第一抖动校正单元而不使用所述第二抖动校正单元进行抖动校正的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抖动校正单元的针对校正角的图像失真量,小于所述第二抖动校正单元的针对校正角的图像失真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所述光学装置具有使用所述第二抖动校正单元而不使用所述第一抖动校正单元进行抖动校正的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在与所述抖动信息相关的抖动量不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一抖动校正单元和所述第二抖动校正单元来光学校正图像模糊,并且
其中,在所述抖动量小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一抖动校正单元来光学校正图像模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抖动校正单元的针对校正角的图像失真量,大于所述第一抖动校正单元的针对校正角的图像失真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所述光学装置具有在移动所述第二校正透镜的情况下不移动所述第一校正透镜的模式,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抖动校正单元的针对校正角的图像失真量,小于所述第二抖动校正单元的针对校正角的图像失真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示出所述第一抖动校正单元和所述第二抖动校正单元的图像模糊校正效果的最大校正角,随焦距改变。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在与所述抖动信息相关的抖动量不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抖动校正单元来光学校正图像模糊,并且
其中,在所述抖动量小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一抖动校正单元来光学校正图像模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在将所述光学装置连接到三脚架的情况下,选择图像品质优先模式,并且使用所述第一抖动校正单元来光学校正图像模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装置,所述光学装置还包括脸部检测单元,
其中,在所述脸部检测单元的脸部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不低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选择图像品质优先模式,并使用所述第一抖动校正单元来校正图像模糊,并且
其中,在所述脸部检测单元的脸部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低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情况下,选择图像模糊校正效果优先模式,并且使用所述第二抖动校正单元来校正图像模糊。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装置,所述光学装置还包括被摄体距离检测单元,
其中,在由所述被摄体距离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被摄体距离不短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选择图像模糊校正效果优先模式,并使用所述第二抖动校正单元来校正图像模糊,并且
其中,在由所述被摄体距离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被摄体距离短于所述第三阈值的情况下,选择图像品质优先模式,并使用所述第一抖动校正单元来校正图像模糊。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装置,所述光学装置还包括被摄体尺寸检测单元,
其中,在由所述被摄体尺寸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被摄体尺寸小于第四阈值的情况下,选择图像模糊校正效果优先模式,并使用所述第二抖动校正单元来校正图像模糊,并且
其中,在由所述被摄体尺寸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被摄体尺寸不小于所述第四阈值的情况下,选择图像品质优先模式,并使用所述第一抖动校正单元来校正图像模糊。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装置,所述光学装置还包括被摄体移动检测单元,
其中,在由所述被摄体移动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被摄体移动不小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选择图像模糊校正效果优先模式,并使用所述第二抖动校正单元来校正图像模糊,并且
其中,在由所述被摄体移动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被摄体移动小于所述第五阈值的情况下,选择图像品质优先模式,并使用所述第一抖动校正单元来校正图像模糊。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在快门速度快于第六阈值的情况下,选择图像品质优先模式,并使用所述第一抖动校正单元来光学校正图像模糊,并且
其中,在所述快门速度慢于所述第六阈值的情况下,选择图像模糊校正效果优先模式,并使用所述第二抖动校正单元来校正图像模糊。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在肖像模式下,选择图像品质优先模式,并使用所述第一抖动校正单元来校正图像模糊,以及
其中,在风景模式下,选择图像模糊校正效果优先模式,并使用所述第二抖动校正单元来校正图像模糊。
16.一种光学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相机抖动的步骤;
通过控制具有第一校正透镜的第一抖动校正单元基于在所述抖动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的抖动信息来光学校正图像模糊的步骤;以及
通过控制具有第二校正透镜的第二抖动校正单元基于在所述抖动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的抖动信息来光学校正图像模糊的步骤,其中,当焦距短于预定焦距时,所述第一抖动校正单元的图像模糊校正效果高于所述第二抖动校正单元的图像模糊校正效果,而当焦距长于预定焦距时,所述第一抖动校正单元的图像模糊校正效果低于所述第二抖动校正单元的图像模糊校正效果,
其中,所述控制方法具有使用所述第一抖动校正单元而不使用所述第二抖动校正单元进行抖动校正的模式。
17.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使计算机执行光学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控制程序,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相机抖动的步骤;
通过控制具有第一校正透镜的第一抖动校正单元基于在所述抖动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的抖动信息来光学校正图像模糊的步骤;以及
通过控制具有第二校正透镜的第二抖动校正单元基于在所述抖动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的抖动信息来光学校正图像模糊的步骤,其中,当焦距短于预定焦距时,所述第一抖动校正单元的图像模糊校正效果高于所述第二抖动校正单元的图像模糊校正效果,而当焦距长于预定焦距时,所述第一抖动校正单元的图像模糊校正效果低于所述第二抖动校正单元的图像模糊校正效果,
其中,所述控制方法具有使用所述第一抖动校正单元而不使用所述第二抖动校正单元进行抖动校正的模式。
CN201410228059.6A 2013-05-28 2014-05-27 光学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194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11953 2013-05-28
JP2013-111953 2013-05-28
JP2014056232A JP6351321B2 (ja) 2013-05-28 2014-03-19 光学機器、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4-056232 2014-03-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9436A CN104219436A (zh) 2014-12-17
CN104219436B true CN104219436B (zh) 2018-05-22

Family

ID=51177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2805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19436B (zh) 2013-05-28 2014-05-27 光学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9247138B2 (zh)
JP (1) JP6351321B2 (zh)
CN (1) CN104219436B (zh)
DE (1) DE102014210059B4 (zh)
GB (1) GB25167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29500B2 (ja) * 2013-06-14 2018-11-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機器、交換レンズ及び像ぶれ補正方法
JP6056774B2 (ja) * 2014-01-17 2017-01-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と撮像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4219448B (zh) * 2014-08-28 2015-12-0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拍摄方法和装置
JP6833461B2 (ja) * 2015-12-08 2021-0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撮像装置
US10270973B2 (en) * 2015-12-08 2019-04-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device and imaging apparatus with a subject selectable mode with higher image blur correction
US10659676B2 (en) 2015-12-08 2020-05-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cking a moving subject image based on reliability of the tracking state
JP6726032B2 (ja) * 2016-06-01 2020-07-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ブレ補正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6823469B2 (ja) * 2017-01-20 2021-0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ブレ補正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撮像装置、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WO2018179823A1 (ja) 2017-03-30 2018-10-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用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159726B2 (en) 2018-03-14 2021-10-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ens apparatus, camera,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0044878A1 (ja) 2018-08-30 2020-03-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355872B (zh) * 2018-12-24 2021-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防抖组件及终端
US11575834B2 (en) * 2019-12-17 2023-02-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stabilization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JP2021118466A (ja) * 2020-01-28 2021-08-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2738405B (zh) * 2020-12-30 2022-02-01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视频拍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7719A (zh) * 2005-09-22 2007-03-28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手抖动补正装置
CN101107842A (zh) * 2005-12-28 2008-01-16 索尼株式会社 抖动检测设备、抖动校正设备和摄像设备
CN101201462A (zh) * 2006-12-04 2008-06-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校正图像拍摄装置的抖动的设备和方法
CN102316268A (zh) * 2010-06-29 2012-01-11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5038A (ja) 1997-06-26 1999-01-22 Asahi Optical Co Ltd 手振れ補正機構を有する観察光学機器
JPH1172814A (ja) * 1997-06-27 1999-03-16 Nikon Corp カメラシステム、カメラボディ及び交換レンズ
JP3988220B2 (ja) * 1997-09-29 2007-10-10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カメラシステム、カメラボディ及び交換レンズ
JPH11194377A (ja) 1997-12-26 1999-07-21 Minolta Co Ltd ブレ補正カメラ
US6130993A (en) 1998-04-20 2000-10-10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mera having an image stabilizer
JP2001197357A (ja) * 2000-01-12 2001-07-19 Hitachi Ltd 撮像装置
JP2001249276A (ja) 2000-03-03 2001-09-1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像ぶれ補正機能を有する撮影レンズ
JP4669118B2 (ja) * 2000-10-31 2011-04-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装置および光学機器
JP2002250952A (ja) * 2001-02-27 2002-09-06 Canon Inc 振れ補正装置
JP2003189164A (ja) 2001-12-19 2003-07-04 Ricoh Co Ltd 撮像装置
JP2003295250A (ja) * 2002-04-05 2003-10-15 Canon Inc 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光学機器
JP4443885B2 (ja) * 2003-09-19 2010-03-31 Hoya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4389702B2 (ja) * 2004-07-14 2009-12-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06126668A (ja) * 2004-10-29 2006-05-18 Canon Inc カメラシステム
US7558473B2 (en) 2005-07-28 2009-07-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ptical image stabilizer for camera lens assembly
JP2007243251A (ja) * 2006-03-03 2007-09-20 Olympus Imaging Corp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方法
US8155512B2 (en) * 2006-07-21 2012-04-10 Panasonic Corporation Camera system and camera body
JP4400611B2 (ja) * 2006-10-26 2010-01-2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ブレ補正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035964B2 (ja) 2007-03-15 2012-09-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像ブレ補正装置、像ブレ補正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JP5259172B2 (ja) * 2007-12-19 2013-08-07 セミコンダクター・コンポーネンツ・インダストリーズ・リミテッド・ライアビリティ・カンパニー 手振れ補正制御回路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撮像装置
JP2010204341A (ja) 2009-03-03 2010-09-16 Nikon Corp カメラ
JP2010263548A (ja) * 2009-05-11 2010-11-18 Sony Corp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271437A (ja) * 2009-05-20 2010-12-02 Sony Corp 撮影装置および撮影装置の手ぶれ補正方法
JP2010288082A (ja) * 2009-06-11 2010-12-24 Canon Inc 撮像装置
JP2011175128A (ja) * 2010-02-25 2011-09-08 Panasonic Corp カメラシステムおよびカメラボディ
JP6098915B2 (ja) 2011-11-30 2017-03-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DE102012000857B4 (de) 2012-01-13 2021-08-05 Carl Zeiss Ag Fernoptische Vorrichtung mit Bildstabilisierung
JP5783206B2 (ja) 2012-08-14 2015-09-24 ヤマハ株式会社 音楽情報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7719A (zh) * 2005-09-22 2007-03-28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手抖动补正装置
CN101107842A (zh) * 2005-12-28 2008-01-16 索尼株式会社 抖动检测设备、抖动校正设备和摄像设备
CN101201462A (zh) * 2006-12-04 2008-06-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校正图像拍摄装置的抖动的设备和方法
CN102316268A (zh) * 2010-06-29 2012-01-11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358548A1 (en) 2015-12-10
US9247138B2 (en) 2016-01-26
GB2516743B (en) 2016-09-21
JP6351321B2 (ja) 2018-07-04
DE102014210059A1 (de) 2014-12-04
DE102014210059B4 (de) 2022-01-27
GB2516743A (en) 2015-02-04
US20140354834A1 (en) 2014-12-04
US9621807B2 (en) 2017-04-11
JP2015007750A (ja) 2015-01-15
GB201409431D0 (en) 2014-07-09
CN104219436A (zh) 2014-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19436B (zh) 光学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7371081B2 (ja) 夜景撮影方法、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記憶媒体
CN104065868B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5409189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10313578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US9723208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50316833A1 (en) Focus adjustment devic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JP5300590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US9641769B2 (en)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R102640227B1 (ko) 카메라 패닝 또는 모션에서 배경 블러링을 생성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0148863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20020154912A1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JP6863284B2 (ja) 検出装置、検出方法、検出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7370934A (zh) 一种多摄像头模组
US9111129B2 (en) Subject detec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igital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US10187564B2 (en) Focus adjustment apparatus, imaging apparatus, focus adjustment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a focus adjustment program thereon
CN113875219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206357B2 (en) Shooting control apparatus,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and shooting control method
US11064109B2 (en) Shooting control apparatus,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and shooting control method
US11206344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JPWO2019065820A1 (ja) 撮影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5233211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23026919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17998211A (zh) 超延时视频生成方法和装置
JP2012156751A (ja) 画像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