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07842A - 抖动检测设备、抖动校正设备和摄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抖动检测设备、抖动校正设备和摄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07842A
CN101107842A CNA2006800030674A CN200680003067A CN101107842A CN 101107842 A CN101107842 A CN 101107842A CN A2006800030674 A CNA2006800030674 A CN A2006800030674A CN 200680003067 A CN200680003067 A CN 200680003067A CN 101107842 A CN101107842 A CN 1011078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rection amount
jitter correction
output
shake
corr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030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07842B (zh
Inventor
冈田浩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078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78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078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784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1Motion detection
    • H04N23/6812Motion detection based on additional sensors, e.g. acceleration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1Motion detection
    • H04N23/6815Motion detection by distinguishing pan or tilt from mo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 H04N23/687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by shifting the lens or sensor posi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07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53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 G03B2205/0069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using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s, e.g. voice coi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005Blur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1/00Still video camer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Transforming Light Signals Into Electric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抖动检测设备、抖动校正设备和摄像设备,在由短于直到预期在接通开关S1后,近似地稳定第一HPF31的输出的周期的时间组成的每一短周期中,交替地采用第一和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39的各个校正单元37的校正量,以及将通过使第一积分单元35的输出经受校正量的校正获得的抖动校正量的信号交替地用作输出到X轴和Y轴致动器27,28的驱动信号。通过该配置,在晚于正好在其前操作的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操作的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能基于第一HPF31具有较小输出误差的状态,导出抖动校正量。

Description

抖动检测设备、抖动校正设备和摄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抖动检测设备、抖动校正设备和摄像设备,用于检测例如施加到数码相机等等的抖动。
背景技术
通常,当以手持方式,伸缩地或在黑暗部分(其中要求长时间曝光)拾取图像时,存在“抖动”,诸如手抖动等等出现的可能性。为确保可靠拍摄,广泛已知一种摄像设备,具有安装在其上的所谓手抖校正功能以确保可靠摄像。配置手抖校正功能以便当由于用户的手抖等等施加到摄像设备的抖动,移动光轴时,根据抖动,通过驱动抖动校正光学系统和摄像装置,校正光轴的移位。
安装抖动校正功能的图像摄取设备具有抖动检测传感器,由例如用于检测摄像设备的抖动量的陀螺仪组成。通过积分来自抖动检测传感器的输出,计算摄像设备的抖动角,以及基于所计算的抖动角的信息,驱动抖动校正光学系统等等。
当摄像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抖动检测传感器在检测输出方面具有相对大的个体差,以及进一步由于由环境温度而定,检测输出改变,抖动检测传感器通常通过由电容器和电阻器装置组成的高通滤波器,连接到放大器,以便从抖动检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消除直流分量信号。
相反,例如,存在在下文中描述为与该技术领域有关的文献的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涉及安装抖动校正功能以便通过由来自角速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计算照相机的抖动量和基于该抖动量,驱动位于摄像光学系统的光程中的校正光学系统,校正光接收面上的对象图像的运动的照相机。抖动校正功能由用于削减包括在角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中的直流分量的直流削减设备、用于从角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电压V1减去直流分量电压V3的减法设备、用于基于减法设备的输出电压V2,通过执行算术操作(V3+V2/Kx),计算直流分量的直流检测设备,以及用于通过改变系数Kx,设置直流检测设备的检测标准的设置设备组成,其中,在从供电的时间到接通光测量开关的时间的周期期间,将系数Kx设置成相对小值K1以便将频率分量削减至相对高频分量,在从接通光测量开关的时间已流逝预定时间的周期期间,朝大于值K1的值K2,连续地改变系数Kx,此后,将系数Kx设置成上述值K2以便仅削减相对低频分量。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号No.8-82823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当抖动检测传感器具有由电容器和电阻器装置组成的高通滤波器,以及例如,对摄像设备执行摇摄操作时,抖动检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包括相当大量直流分量信号。因此,高通滤波器输出具有相反极性的直流分量信号(然而,通过高通滤波器的时间常数,衰减该信号),由此,产生错误的检测结果(检测角)并由此恶化抖动校正性能。
因此,鉴于上述环境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抖动检测设备、抖动校正设备和摄像设备,能防止或抑制抖动校正性能的恶化。
根据权利要求1的本发明是一种抖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抖动检测装置,用于根据施加到抖动检测设备输出抖动的电信号,积分装置,用于积分从抖动检测装置输出的电信号,多个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用于导出用于校正由从抖动检测装置输出的电信号表示的抖动的抖动校正量;控制装置,用于在从使多个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中的一个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开始操作的时间,第一预定时间流逝后,使另一个抖动校正导出装置开始操作;以及输出装置,用于选择多个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中的任何一个,以及将由被选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导出的抖动校正量输出为用来校正施加到抖动检测设备的抖动的抖动校正量。
根据本发明,提供多个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在从使多个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中的一个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开始操作的时间,第一预定时间流逝后,使另一个抖动校正导出装置开始操作,以及选择多个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的任何一个,以及将由被选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导出的抖动校正量输出为用来校正施加到抖动检测设备的抖动的抖动校正量。因此,能基于具有较小误差的抖动检测装置的输出,导出抖动校正量。
即,当例如对安装抖动检测设备的摄像设备执行摇摄操作时,尽管抖动检测装置输出具有相反极性的直流分量信号,逐步衰减信号,由此减小输出误差(实际摄像设备的抖动状态的误差)。
因此,当在执行摇摄操作后的延迟时间,使各个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执行操作时,稍晚操作的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能使用抖动检测装置具有较小输出误差的状态作为参考,导出抖动校正量。因此,即使抖动检测装置输出具有相反极性的直流分量信号,能防止或抑制抖动校正性能的恶化。
根据权利要求2的本发明是根据权利要求1的抖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包括第一积分装置,用于积分从抖动检测装置输出的电信号;第二积分装置,用于积分第一积分装置的输出;以及校正装置,用于在从第一积分装置开始操作的定时,第二预定时间已流逝后,使用来自第二积分装置的输出,校正来自第一积分装置的输出。
根据本发明,当抖动检测装置输出由施加到抖动检测设备的抖动产生的电信号时,由第一积分装置积分从抖动检测装置输出的电信号。另外,通过第二积分装置积分来自第一积分装置的输出。因此,在从第一积分装置开始操作的定时,第二预定时间已流逝后,使用来自第二积分装置的输出,通过校正装置校正第一积分装置的输出。
根据权利要求3的本发明是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抖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使第一和第二预定时间为相同时间。
根据本发明,由于使第一和第二预定时间相同,与第一预定时间不同于第二预定时间的情形相比,易于执行时间管理。因此,能易于产生用于执行时间管理的电路和程序。
根据权利要求4的发明是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抖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当通过校正装置执行校正时,输出装置执行该选择。
根据本发明,由于当由校正装置执行校正时,选择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与由校正装置执行校正的定时不同于由输出装置执行选择的定时相比,易于管理时间。因此,能易于产生用于执行时间管理的电路和程序。
根据权利要求5的发明是如权利要求2至4的任何一个所述的抖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由输出装置选择的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的校正装置使用的校正量,其中,输出装置将由未被选择的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的任何一个的校正装置使用的此时的校正量与存储装置存储的最近校正量进行比较,以及选择对应于较小校正量的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以及将基于较小校正量导出的抖动校正量输出为用来校正施加到抖动检测设备的抖动的抖动校正量。
根据本发明,存储由输出装置选择的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的校正装置使用的校正量,将未被输出装置选择的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的任何一个的校正装置使用的此时的校正量与由存储装置存储的最近校正量进行比较,选择对应于较小较正量的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以及将基于较小校正量导出的抖动校正量输出为用来校正施加到抖动检测设备的抖动的抖动校正量。因此,基于抖动检测装置具有小的输出误差的状态,能导出抖动校正量。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明是如权利要求2至5的任何一个所述的抖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校正装置包括乘法装置,用于将第二积分装置的此时的输出乘以预定系数;以及减法装置,用于从来自第一积分装置的下一时间的输出减去通过乘法装置的乘法处理获得的乘法值,以及将减法值输出到第一积分装置。
根据本发明,通过乘法装置,将来自第二积分装置的此时的输出乘以预定系数,从第一积分装置的下一时间的输出减去乘法装置的乘法处理获得的乘法值,以及将减法值输出到第一积分装置。
根据权利要求7的本发明是如权利要求1至6的任何一个所述的抖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改变由输出装置选择的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时,控制装置暂时中断未被输出装置选择的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的任何一个的操作,然后恢复它。
根据本发明,当改变由输出装置选择的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时,由于暂时中断未被输出装置选择的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的任何一个的操作,然后恢复,在执行中断前,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能基于抖动检测装置具有较小输出误差,而不受从抖动检测装置输出的电信号影响的状态,导出抖动校正量。
根据权利要求8的发明是如权利要求1至7的任何一个所述的抖动检测设备,包括:高通滤波器,包括电容器和电阻器装置,其中,将抖动检测装置输出的电信号输入到高通滤波器,以及在从电信号消除预定低频分量信号后,高通滤波器将电信号输出到积分装置。
根据本发明,能防止或抑制抖动检测设备具有高通滤波器的情形的固有问题,即产生错误接触信号由此恶化抖动校正性能,因为在抖动检测装置的电信号中大量包括直流分量信号,高通滤波器输出具有相反极性的直流分量信号的问题。
根据权利要求9的本发明是一种抖动校正设备,用于校正由摄像装置获取的对象光学图像的、由施加到抖动校正设备的抖动产生的图像抖动,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光学系统,用于成像对象光学图像;根据权利要求1至8的任何一个的抖动检测设备;以及驱动装置,用于计算用于基于抖动检测设备输出的抖动检测信号,相对于摄像装置的光接收面,固定由摄像光学系统获取的对象光学图像的成像位置的抖动校正量,以及基于所计算的抖动校正量,驱动目标。
根据本发明,当通过抖动检测设备输出抖动检测信号时,计算相对于基于抖动方向的摄像装置的光接收面,固定由摄像光学系统获取的对象光学图像的成像位置的抖动校正量,以及基于所计算的抖动校正量,驱动目标,以便执行校正。由于如上所述安装如权利要求1至8的任何一个所述的抖动检测装置,能获得防止或抑制抖动校正精度的恶化的抖动校正设备。
根据权利要求10的发明是一种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的抖动校正设备;摄像装置,用于获取由抖动校正设备校正其图像抖动的对象图像;以及输入装置,用于根据摄像装置的摄像操作输入指令,其中,当通过输入装置输入指令时,抖动校正设备执行抖动校正操作。
根据本发明,能实现防止或抑制抖动校正精度的恶化的摄像设备。
权利要求11的发明是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从输入装置输入指令的定时,预定时间已流逝后,控制装置使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的任何一个中的校正装置开始校正操作,以及在从开始上述校正操作的定时,第一预定时间已流逝后,使另一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中的校正装置开始校正操作。
根据本发明,在从输入装置输入指令的定时,预定时间已流逝后,使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的任何一个中的校正装置开始校正操作,以及在从开始上述校正操作的定时,第一预定时间已流逝后,使另一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中的校正装置开始校正操作。因此,在输入指令后,对由摄像装置获取的对象光学图像,执行抖动校正操作。
根据本发明,提供多个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以及在各个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不同的定时,基于抖动校正装置的电信号,导出抖动校正量,以及将基于此时具有最小输出误差的抖动检测装置的电信号导出的抖动校正量输出为用来校正施加到抖动检测设备的抖动的抖动校正量。因此,即使抖动检测装置输出具有相反极性的直流分量信号,也能防止或抑制抖动校正性能的恶化,从而能防止和抑制所获取的图像的图像质量的恶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摄像设备的实施例的前正视图。
图2是摄像设备的背面图。
图3将说明摄像设备的电子配置。
图4的部分(a)和(b)是表示抖动校正机构的配置的例子的视图,其中,部分(a)是当从与摄像装置的摄像面相反的侧面(背面侧)观察时,抖动校正机构的视图,以及部分(b)是沿线A-A,抖动校正机构的片断视图。
图5是表示摄像设备中,根据抖动校正操作的电子配置的框图。
图6的一部分(a)是表示当对摄像设备执行摇摄操作时,摄像设备的旋转角的变化的图,其中,水平轴表示时间T,图6的一部分(b)是表示当执行图6的部分(a)中所示的摇摄操作时,来自抖动检测传感器的输出的变化的图,以及图6的部分(c)是表示当从抖动检测传感器提供图6的部分(b)中所示的输出时,来自第一HPF的输出的变化的图。
图7是表示来自第二积分单元的输出值的变化的视图。
图8的部分(a)是表示施加到摄像设备的抖动角的图,图8的部分(b)是表示来自第一HPF的输出的图,以及图8的部分(c)是表示在传统的配置中,由第一积分单元所计算的抖动角的实验结果的图。
图9的部分(a)是第一HPF的输出波形的视图,图9的部分(b)是表示当在部分(a)的时间T=tα,执行抖动检测操作时,来自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的输出的视图,图9的部分(c)是表示当在部分(a)的时间T=tβ,执行抖动检测操作时,来自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的输出的视图,以及图9的部分(d)是表示当在部分(a)的时间T=tγ,执行抖动检测操作时,来自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的输出的视图。
图10的部分(a)和(b)是说明第一和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的操作的视图。
图11是说明驱动信号生成单元的操作的视图。
图12是表示摄像设备1的抖动校正过程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图12的步骤#7、#12的抖动检测处理的子例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摄像设备的实施例。图1是摄像设备1的前正视图,以及图2是其背面视图。注意,在图1和2中,用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相同部件等等。
如图1和2所示,摄像设备1包括设备主体1A,具有摄像光学系统2、快门按钮3、光学取景器4、闪光灯5、LCD(液晶显示器)6、功能开关组7、电源按钮8、模式设置开关9和抖动检测传感器10。
摄像光学系统2位于设备主体1A的正面的适当位置处以及形成对象的光学图像。摄像光学系统2包括用于改变摄像视角(参见图3)的变焦透镜组12、用于执行聚焦调整(参见图3)的聚焦透镜组13等等,以及改变焦距并调整焦点位置。
用两个步骤(半按压和全按压)按压快门按钮3并指示曝光控制的时序。摄像设备1具有用于获取静止图像的静止摄像模式,以及用于获取运动图像的运动摄像设备,以及当设置静止摄像模式和运动摄像模式时,不操作快门按钮3时,以预定周期,例如每1/30(秒)更新对象的图像(实时取景图像)并显示在LCD6上。
注意实时取景图像是由摄像设备14(参见图3)获取并在直到记录该图像为止的周期(摄像准备周期)期间,以预定周期(例如1/30秒)切换地显示在LCD6上。由于实时取景图像,约实时地LCD6上显示对象的状态,由此摄影者能确认LCD6上对象的状态。
另外,当在静止摄像模式中,半按压快门按钮3时,存在设置摄像等待模式,其中,设置曝光控制值(快门速度和孔径值)等等,以及当完全按压快门按钮3时,摄像装置14开始曝光操作(录制曝光操作)以便创建将录制到外部存储单元21(参见图3)的对象的图像。
当在运动摄像模式中,安全按压快门按钮3时,开始录制曝光操作,通过定期从摄像装置14提取的像素信号,创建图像,以及当再次完全按下快门按钮3时,停止录制曝光操作。
通过接通未示出的开关S1,检测快门按钮3的半按压操作(S1:开),以及通过接通未示出的开关S2,检测快门按钮3的全按压操作(S2:开)。
光学取景器4位于设备主体1A的背面上的适当位置处并光学地显示获取对象的范围。闪光灯(内置闪光灯)5位于设备主体1A的正面的上中央位置中,以及当摄像设备14的曝光量不足时等等,通过放电未示出的放电灯,将照明光辐射到对象上。
LCD6位于设备主体1A的背面上的约中央位置中并包括彩色液晶板。LCD6显示摄像设备14获取的图像以及重放和显示录制图像以及显示用于设置在摄像设备1上安装的功能和模式的屏幕。
功能切换组7位于LCD6的右侧并由用于在全方向或伸缩方向中,驱动变焦透镜组12(参见图3)的变焦开关、用于驱动在光轴方向中,调整焦点的聚焦透镜组13的聚焦开关等等组成。
电源按钮8位于设备主体1A的背面上的功能开关组7的左侧上,以及每次按压它时,交替地接通和断开主电源。
模式设置开关9位于设备主体1A的背面的上面部分中,以及在获取主体的静止图像的“静止摄像模式”、获取主体的运动图像的“运动摄像模式”和重放录制到外部存储单元21的获取图像并在LCD6上显示的“重放模式”间切换模式。模式设置开关9由具有在向上/向下方向中滑动的三个触点的滑动开关组成。当将模式设置开关9设置到下部位置(位置“C”)时,将摄像设备1设置成重放模式,当将其设置成中央位置(位置“B”)时,将其设置成静止摄像模式,以及当将其设置到上面位置(位置“A”)时,将其设置成运动摄像模式。
抖动检测传感器10在其适当位置内置在设备主体1A中。当假定具有图1的水平方向中的X轴和X轴的垂直方向中的Y轴的二维坐标系统时,抖动检测传感器10由用于在X轴方向中检测设备抖动的X传感器10以及用于在Y轴方向中检测设备抖动的Y传感器10b组成。X和Y传感器10a、10b的每一个由使用例如压电装置的陀螺仪组成,它们在各个方程检测抖动的角速度。抖动检测传感器10是权利要求中的抖动检测装置的例子。
接着,将参考图3,说明摄像设备1的电子配置。注意用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与图1和2相同的部件等等。
LCD6对应于图2所示的LCD6。摄像光学系统2由变焦透镜组12和聚焦透镜组13组成。
在设备主体1A的背面侧上的区域中,将摄像装置14放置成其光接收面垂直于摄像光学系统2的光轴。摄像装置14是CCD(电荷耦合器件)彩色区传感器,具有贝叶排列,其中,以矩阵状态二维排列分别由例如光电二极管组成的多个光电转换装置(在下文中,称为像素),以及分别具有不同分光镜特性的R(红)、G(绿)、B(蓝)的滤色器以1∶2∶1的比率位于各个光电转换装置的光接收面上。摄像装置14将由摄像光学系统2成像的对象的光学图像转换成具有各个R(红)、G(绿)和B(蓝)颜色分量的模拟电信号,以及将电信号输出为各个R、G、B颜色的像素信号。注意除CCD图像传感器外,可以将CMOS传感器、VMIS图像传感器等等采用为摄像装置14。
摄像装置14在稍后所述的定时控制电路17的控制下,执行摄像操作,诸如曝光控制的开始和结束、读出各个像素的像素信号(水平同步、垂直同步、转移)等等。
信号处理单元15使从摄像装置14输出的模拟像素信号经受预定模拟信号处理。信号处理单元15具有CDS(相关双采样)电路和AGC(自动增益控制)电路,通过CDS电路,降低像素信号的噪声,以及通过AGC电路,调整像素信号的电平。
A/D转换器16将从信号处理单元15输出的模拟R、G、B像素信号转换成分别由多位(例如10位)组成的数字像素信号(在下文中称为像素数据)。
定时控制电路17基于从控制器22输出的参考时钟CLK0,创建时钟CLK1、CLK2、CLK3,以及将时钟CLK1输出到摄像装置14,将时钟CLK2输出到信号处理单元15,以及将时钟CLK3输出到A/D转换器16,由此分别控制摄像装置14、信号处理单元15和A/D转换器16的操作。
图像存储器18是临时存储当设置摄像模式时,从A/D转换器16输出的像素数据并用作通过控制器22使像素数据经受各种处理的工作区的存储器。另外,图像存储器18是用于临时存储当设置重放模式时,从外部存储单元21读出的像素数据的存储器。
VRAM19是构成在LCD6上重放和显示图像的图像信号并具有对应于LCD6的像素数的图像信号的录制容量的缓冲存储器。
输入操作单元20包括如上所述的快门按钮3、功能开关组7、电源按钮8和模式设置开关9,以及将它们的操作信息输入到控制器22。外部存储单元21由存储卡和硬盘组成,以及存储由控制器22创建的图像。
控制器22由微型计算机组成,其中,内置用于存储控制程序的存储单元,例如ROM(只读存储器)、用于临时存储数据的闪速存储器等等,以及通过将它们彼此关联,控制上述设备主体1A中的各个部件的驱动,整体控制摄像设备1的摄像操作。
当摄像设备1以手持方式,摇摄或在暗部分(其中要求长时间曝光)获取图像时,存在出现“抖动”,诸如手抖等等的可能性。为确保可靠拍摄,摄像设备1具有所谓手持校正功能,用于通过根据其抖动,适当移动(摆动)摄像设备1,校正由用户引起的手抖等等,施加到摄像设备1的抖动移位的光轴L1。控制器22具有用于导出抖动校正量以便校正(抵消)施加到摄像设备1的抖动的功能。
抖动校正机构23基于由控制器22导出的抖动校正量,在垂直于摄像光学系统2的光轴的平面上,驱动摄像装置14,实现手抖校正功能,以及校正光轴L的位置移位。
图4的部分(a)和(b)是表示抖动校正机构23的排列的例子,其中,部分(a)是当从与摄像装置14的摄像面相对的侧面(背面侧)观察时,抖动校正机构23的视图,以及部分(b)是沿线A-A,抖动校正机构23的片断视图。注意如图4的部分(a)中所示,假定将二维坐标系统设置成在相对于摄像装置14的摄像面的X和Y轴方向中,使系统的各个侧面相对。
抖动校正机构23由第一基板24、第二基板25和第三基板26组成,分别具有适当的正方形,以及X轴致动器27和Y轴致动器28。第一基板24是固定到设备主体1A的空心构件,以及X轴致动器27连接在第一基板24的背面上的上中心位置。第二基板25是与X轴致动器27耦合的空心构件。Y轴致动器28连接在第二基板25的正面上的一个侧面的中心位置。第三基板26是与Y轴致动器28耦合的板状构件,以及摄像装置14固定到第三基板26的正面。注意在预定位置,通过未示出的导向构件,引导X轴和Y轴方向中的第二和第三基板25、26的运动。
第二基板25具有从其上沿的中央位置向上凸出的凸出部25a,以及滑动器29形成在与其集成的第一基板24侧面上的凸出部25a的表面上。因此,第一基板24通过滑动器29与X轴致动器27的驱动轴30的磨擦耦合,与第二基板25耦合,由此第二基板25能相对于第一基板24,在X轴方向中相对移动。
另外,滑动器29形成在与之集成的表面的一个侧面上的中心位置,在其第一基板24侧面上的第二基板25的表面上,以及第三基板26通过滑动器29与Y轴致动器28的驱动轴30的磨擦耦合,通过Y轴致动器28,与第二基板25耦合,由此第三基板26能在相对于第二基板25的Y轴方向中相对移动。
当预定驱动脉冲连续地施加到具有上述配置的抖动校正机构23的X轴和Y轴致动器27、28时,在X轴和Y轴方向中移动摄像装置14。本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通过抖动检测传感器10,检测设备抖动的抖动量和抖动方向,以及通过接通充当触发器的开关S1,开始计算抖动的校正量,以及基于计算结果,使用抖动校正机构23,执行抖动校正操作。
图5是表示根据摄像设备1的抖动校正操作的电子配置的框图。
如图5所示,摄像设备1具有抖动检测传感器10、X轴致动器27、Y轴致动器28、第一高通滤波器(在下文中,称为第一HPF)31、放大器32、A/D转换器33和控制器22。
抖动检测传感器10对应于图1所示的抖动检测传感器10,X轴和Y轴致动器27、28对应于图4所示的X轴和Y轴致动器27、28。
第一HPF31由例如电容器和电阻器装置组成,以及从抖动检测传感器10输出的信号削减预定低频分量信号。将截止频率设置成例如0.3kHz。
放大器32放大第一HPF31的输出,以及A/D转换器33将放大器32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值。
控制器22对应于图3中所示的控制器32,以及功能上包括第一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9、操作开关控制器48和驱动信号产生单元49。
第一和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39近似地具有相同的配置和功能,以及它们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二HPF34、第一积分单元35、第二积分单元36和校正单元37。
第二HPF34削减主要由放大器32和A/D转换器33的特性等等生成的预定低频分量和直流分量信号。第二HPF34的截止频率可从例如0.9kHz改变成0.1kHz。
第一积分单元35基于第二HPF34的输出,创建抖动角信号,以及将其输出到驱动信号产生单元49,以及由加法器40、积分器41和系数乘法器42组成。
加法器40将第二HPF34的输出与系数乘法器42的输出相加。
积分器41积分来自加法器40的输出。如下所述,校正单元37包括开关单元46。当断开开关单元46时,由于校正单元37不执行校正处理,将加法器40的输出原样输入到积分器41,以及积分器41积分加法器40的输出。相反,当接通开关部件46时,由于校正单元37执行校正处理,将通过使加法器40的输出经受校正处理获得的结果输入到积分器41,由此积分器41积分校正后的输出值。
系数乘法器42将积分器41的输出乘以等于或小于1的预定系数K,以及将乘法值输出到加法器40。当假定用X表示系数乘法器42的此时的输入值(积分器41的输出值),用K表示由乘法器42乘以输入值的系数,以及用Y表示假定为常数的第二HPF34的输出值时,当满足X(1-K)=Y时,第一积分单元35的输出Z具有常数值。
该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具有由电容器和电阻器装置组成的第一HPF31。因此,当由于对例如摄像设备1执行摇摄操作,抖动检测传感器10的输出信号包括大量直流分量信号时,第一HPF31输出相反极性的直流分量信号。
图6的部分(a)是表示当对摄像设备1执行摇摄操作时,摄像设备1的旋转角的变化的图,其中,水平轴表示时间T,图6的部分(b)是表示当执行部分(a)中所示的摇摄操作时,抖动检测传感器10的输出的变化的图,以及图6的部分(c)是表示当从抖动检测传感器10提供图6的部分(b)中所示的输出时,第一HPF31的输出的变化的图。注意图6不表示施加到摄像设备1的抖动(手抖)的影响。
如图6的部分(a)中所示,当从时间T=t1至时间T=t2,对摄像设备1执行摇摄操作,以便旋转角以恒定速率增加时,抖动检测传感器10从时间T=t1至时间T=t2,输出恒定输出值,如图6的部分(b)中所示。
另外,当从抖动检测传感器10输出由图6的部分(b)中所示的图的波形所示的输出时,直到在时间T=t1立即上升后的时间,第一HPF31的输出逐步减小,如图6的部分(c)中所示。通过基于放置到第一HPF31的电容器的电容和电阻器装置的电阻值的时间常数,确定从时间T=t1到时间T=t2的抖动检测传感器10的输出波形。
另外,在抖动检测传感器10的输出从预定值下降到0的时间T=t2,第一HPF31的输出立即下降到相反极性的某一值时,在执行摇摄操作前,输出逐步增加,最终收敛到值(例如0)(转换值用α表示)。
假定在例如第一HPF31的输出逐步增加的时间T=t3,接通开关S1的情形(半按压快门按钮3),如图6的部分(c)所示。
由于通过接通充当触发器的开关S1,起动抖动校正操作,当在时间T=t3,开始抖动校正操作时,积分器41将具有除收敛值α外的相反极性的某一值的第一HPF31的输出用作初始值,产生抖动角信号。
通常,与在时间T=t3,对摄像设备1不真正执行摇摄操作无关,产生就象执行摇摄操作的错误信号(错误抖动角信号)。当在产生错误信号的情况下,接通开关S2(完全按压快门按钮3)时,基于错误的检测结果(检测角),执行抖动校正操作,由此恶化获取图像的图像质量。
提供第一和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39中的第一积分单元36和校正单元37以便解决上述问题,以及当对摄像设备1执行摇摄操作时,校正第一积分单元35的输出。
第二积分单元36的每一个由加法器43和积分器44组成。当断开开关单元46时,加法器43将第一积分单元35的输出与积分器44的输出相加,而当接通开关单元46时,加法器43将由校正单元37执行的校正处理的结果和积分器44的输出与第一积分单元35的输出相加。积分器44积分加法器43的输出。
校正单元37的每一个使用第二积分单元36的输出,对第一积分单元35的输出执行校正处理,以及由系数乘法器45、开关单元46和减法器47组成。
系数乘法器46将第二积分单元36的输出乘以预定系数(例如1%)。开关单元46确定是否由校正单元37执行校正处理。
当断开开关单元46时,减法器47将第一积分单元35的输出原样输出到第一积分单元35的积分器41,而当接通开关单元46时,减法器47从第一积分单元35的输出减去校正单元37中的系数乘法器45的输出,以及将减法值输出到第一积分单元35的积分器41。
图7是表示第二积分单元36的输出值的变化的图。如图7所示,使表示第二积分单元36的输出值的波形为当例如第一积分单元35的输出的平均值为正值时,整体增加的波形。注意它表示存在使第一积分单元35的输出临时为周期地生成在图7所示的输出波形中,积分值临时减小的周期的负值期间的周期。
当在某一时间T=tp,接通校正单元37的开关单元46,而第二积分单元36的输出值改变时,对应于例如该时间的积分值Sp的上述系数(1%)的值(0.01×Sp)设置成校正值,以及使用校正值,校正第一积分单元35的输出,即,减法器47从第一积分单元35的输出减去校正值。
将说明使用如上所述的第二积分单元36和校正单元37,校正第一积分单元35的输出获得的优点。
图8的部分(a)是表示施加到摄像设备1的抖动角的图,图8的部分(b)是表示第一HPF31的输出的图,以及图8的部分(c)是表示在传统的配置中,由第一积分部计算的抖动角的实验结果的图(在下文中称为计算抖动角)。注意图8的部分(a)至(c)中所示的图的横轴表示时间,以及横轴的原点对应于图6的时间T=t3。
当假定在时间T=t3后,将如图8的部分(a)中所示的抖动施加到摄像设备1时,通常,由第一积分单元35计算的抖动计算角的波形的振幅的中心在相对长时间TL中相对大地改变,然后,在时间已流逝后,使波形为约稳定的波形,如图8的部分(c)中所示。
当如上所述,由第一积分单元35计算的抖动计算角的波形改变期间的相对长的时间TL中,接通开关S2(完全按压快门按钮3)时,基于不同于实际抖动的检测结果(抖动计算角),计算抖动校正量,以及执行错误抖动校正操作,由此产生恶化所获取的图像的图像质量的问题。
在该实施例中,在从开始抖动检测的定时,预定时间周期已流逝后,通过接通校正单元37的开关单元46,使用第二积分单元36的输出,校正第一积分单元35的输出。
图8的部分(d)是表示当将图8的部分(a)中所示的抖动施加到摄像设备1时,从开始抖动检测的定时,预定时间已流逝后,当执行校正操作时,所计算的抖动角的实验结果的图。
如图8的部分(d)中所示,计算抖动角具有与图8的部分(c)相同的波形,直到接通开关单元46为止。然而,能发现因为在接通开关单元46的时间(时间T=t9),将校正值添加到第一积分单元35的输出,其立即相对大地减小后,在预定范围内,使计算抖动角立即为稳定波形。
因此,当使用预定配置偏移计算抖动角的波形,以便在接通开关单元46后的时间(时间T=t9),使其振幅的中心约为零,能获得接近真正施加到摄像设备1的抖动的抖动角的波形的波形(图8的部分(a))。
因此,在任何时间,即使接通开关S2,基于忠实于真正施加到摄像设备1的抖动的抖动角的波形的计算抖动角,能校正抖动。因此,能防止或抑制基于不同于如在传统计算中的真正抖动的检测结果计算错误抖动校正量,由此能执行更精确抖动校正操作。第一和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39分别具有上述功能。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在抖动检测传感器10的输出下降到相反极性的某一值后,最终执行摇摄操作前,第一HPF31的输出逐步增加并收敛到值(例如0)。因此,在由短于在接通开关S1后,直到预期近似地稳定第一HPF31的输出的周期的时间组成的每一短周期中,交替地操作第一和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39,以及交替地应用第一和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39的各自的校正单元37的校正量。然后,将使用应用于第一积分器35的输出的校正量,对第一积分单元35的输出执行校正获得的抖动校正量信号用作输出到X轴和Y轴致动器27,28的输出的驱动信号。
通过该配置,比正好在其前操作的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晚操作的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能基于第一HPF31具有较小输出误差的状态,导出抖动校正量。因此,在完成摇摄操作后,可以减小抖动校正误差。
更具体地说,当第一HPF31的输出(绝对值)逐步减小,如图9的部分(a)中所示时,当在使第一HPF31输出具有相反极性的时间T=tα,启动抖动检测操作(由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执行的积分操作)时,在预定时间周期流逝后,由校正单元37使用的校正量X1、在从时间T=tα流逝预定时间周期Δt的时间T=tβ,启动抖动检测操作时,由校正单元37使用的校正量X2以及当从时间T=tβ流逝预定时间周期Δt的时间T=tγ,启动抖动检测操作时,校正单元37的校正量X3具有关系X1>X2>X3。这是因为与在稍后时间,起动抖动检测操作(积分操作)一样,在第一HPF31具有较小输出误差的情况下,能导出抖动校正量。
另外,如图9的部分(b)至(d)的箭头A至C所示,当在晚于使第一HPF31的输出具有相反极性的时间T=tα的定时,起动抖动检测操作时,导出的抖动校正量具有接近平(水平)波形的输出波形。因此,当使用预定配置,偏移该部分的波形,以致使波形的振幅中心接近零时,由于启动抖动检测操作的定时晚于使第一HPF31的输出具有相反极性的时间T=tα,使该波形接近于真正施加到摄像设备1的抖动的抖动角的波形。注意图9的部分(b)至(d)不表示抖动的影响(手抖)。
当假定在时间T=t0,接通开关S1以及利用表示与图6的部分(c)类似的第一HPF31的输出的波形的图10的部分(a)和(b)中所示,在时间T=t5稳定第一HPF31的输出时,第一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基于抖动传感器10输出的信号,在从时间T=t0至时间T=t1的短周期A期间,执行抖动检测操作(积分操作),以及校正单元37在时间T=t2,执行校正操作。
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9在从时间T=t1至时间T=t2的短周期B期间,执行抖动检测操作(积分操作),以及校正单元37在时间T=t2执行校正操作。第一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基于抖动检测传感器10输出的信号,在从时间T=t2至时间T=t3的短周期C期间,执行抖动检测操作(积分操作),以及校正单元37在时间T=t3执行校正操作。另外,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9基于从抖动检测传感器10输出的信号,在从时间T=t3至时间T=t4的短周期D期间,执行抖动检测操作(积分操作),以及校正单元37在时间T=t4,执行校正操作,以及第一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基于从抖动检测传感器10输出的信号,在从时间T=t4至时间T=t5的短周期E期间,执行抖动检测操作(积分操作),以及校正单元37在时间T=t5,执行校正操作。注意当在各个周期期间,各个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开始抖动检测操作(积分操作)时,清零包括积分器41的各个单元的设定值(返回到初始值)。
通过这些操作,在各个周期期间执行的抖动操作不太受错误信号影响,以及随时间流逝,抖动角的波形变得更接近真正施加到摄像设备1的抖动的抖动角的波形。注意图10的部分(b)至(d)也不表示抖动(手抖)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配置,摄像设备1具有近似相同配置的多个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39)以及具有操作开关控制器48和驱动信号产生单元49。
操作开关控制器48用来控制第一和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39的操作。当如上所述接通开关S1时,如上所述,操作开关控制器48首先仅操作第一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以及在从接通开关S1的定时,预定时间周期(例如650ms)已流逝后,还操作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9。
此后,操作开关控制器48执行控制,以便在通过稍后所述的主设置单元52,设置为抖动校正量导出子单元的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在下文中,称为抖动校正量导出子侧单元)中,在校正单元37执行校正处理(接通开关单元46)后,导出抖动校正量。注意操作开关控制器48控制设置成抖动校正量导出主单元(在下文中,称为抖动校正量导出主侧单元)的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以便在不使校正单元37执行校正处理(通过断开开关单元46)的情况下,导出抖动校正量。
驱动信号产生单元49包括存储单元50、比较/确定单元51、主设置单元52和校正信号输出单元53。
存储单元50存储由主设置单元52设置的抖动校正量导出主侧单元的校正单元37的校正量。
在每一预定时间(对应于图10中所示的各个短周期A至E的时间),比较/确定单元51将抖动校正量导出子侧单元中的校正单元37的此时的校正量的绝对值与在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中,在存储单元50中存储的校正单元37的校正量的绝对值进行比较。
主设置单元52将第一和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39中,输出将用作X轴和Y轴致动器27,28的驱动信号的抖动校正量的信号的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设置成抖动校正量导出主侧单元。
更具体地说,当接通开关S1时,主设置单元52分别首先将第一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设置成抖动校正量导出主侧单元以及将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9设置成抖动校正量导出子单元。另外,当比较/确定单元51确定抖动校正量导出子侧单元中的校正单元37的此时的校正量的绝对值小于在抖动校正量导出主侧单元中,在存储单元50中存储的校正单元37的校正量的绝对值,切换当前抖动校正量导出子侧单元并设置成抖动校正量导出主单元。否则,原样维持抖动校正量导出主侧单元和抖动校正量导出子侧单元。
校正信号输出单元53将从由主设置单元52新设置的抖动校正量导出主侧单元输出的抖动校正量的信号输出到X轴和Y轴致动器27,28,作为其驱动信号。
图11是说明驱动信号产生单元49的操作的视图,其中,垂直轴表示第一和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39的输出,以及水平轴表示时间。注意图11中所示的各个短周期A至E对应于图10中所示的各个短周期A至E。
如图11所示,首先,将第一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设置成抖动校正量导出主侧单元,在时间T=t0,通过第一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起动抖动检测操作(由第一和第二积分部35,36执行的积分操作),以及使用在从起动抖动检测的定时,预定时间已流逝后,由在直到时间T=t1的短周期A期间执行的积分操作确定的校正单元37的校正量(图11中的“校正量1”),执行校正。另外,将校正单元37的校正量存储到存储单元50。
注意,如图8和9所说,在时间T=t1,通过校正单元37执行的操作,将第一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的输出从由波形(1)所示的输出改变成由波形(2)所示的输出,以及在时间T=t1立即改变的第一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的输出的差值对应于由在短周期A期间执行的积分操作确定的校正单元37的校正量。另外,执行抖动校正操作,直到基于校正单元37执行校正,而不复位积分值的抖动校正量(图11的曲线(2)所示的抖动校正量),在时间T=t1后(直到稍后所述的时间T=t2),将第一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切换成抖动校正量导出子侧单元)。
接着,在时间T=t1,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9还起动抖动检测操作(由第一和第二积分器35,36执行的积分操作)。在时间T=t1,基于第一HPF31的输出,执行抖动检测操作。图11的曲线(3)表示在短周期B期间,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9的输出。
然后,在从时间T=t1已经流逝预定时间的时间T=t2,将直到时间T=t2的短周期B期间,由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9执行的积分操作确定的校正单元37的校正量(图11中的“校正量2”)与存储到存储单元50的校正量(时间T=t1计算的“校正量1”)比较。
由于在稍后时间,即在第一HPF31的输出的误差小于第一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起动抖动检测单元的时间,起动由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9执行的抖动检测操作,在短周期B期间,在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9中的校正单元37的校正量小于在短周期A期间,第一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中的校正单元37的校正量。
注意,除非“校正量2”不等于或小于期望近似地稳定第一HPF31的输出的预定值,将在短周期B期间,由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9导出的校正量用作X轴和Y轴致动器27,28的驱动信号,以及将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9设置成抖动校正量驱动主侧单元。
另外,将新设置成抖动校正量导出主机单元的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9中的校正单元37的校正量存储到存储单元50,以便更新所存储的校正量,以及复位新设置成抖动校正量导出子侧单元的第一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复位积分值)。
注意在时间T=t2,通过校正单元37执行的校正,将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9的输出从由波形(3)所示的输出改变成由波形(4)所示的输出,以及在时间T=t2立即改变的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9的输出的差值对应于在短周期B期间执行的积分操作确定的校正单元37的校正量。另外,基于校正单元37校正的抖动校正量(图11的曲线(4)中所示的抖动校正量),执行抖动校正操作,而不复位积分值,直到在时间T=t2后,切换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9并设置成抖动校正量导出子侧单元。
接着,在从时间T=t2到从时间T=t2,已流逝预定时间的时间T=t3的短周期C期间,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9执行抖动检测操作,以及在由第一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复位积分值后,执行抖动检测操作。图11的曲线(5)表示在短周期C期间,第一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的输出。
然后,在时间T=t3,将在直到时间T=t3的短周期C期间,由第一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执行的积分操作确定的校正单元37的校正量(图11中的“校正量3”)与存储到存储单元50中的校正量(时间T=t2计算的“校正量2”)进行比较。
由于在稍后时间,即,在第一HPF31的输出的误差小于第一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起动同样如上所述最后一次的抖动检测操作的时间,起动由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执行的此时的抖动检测操作,在短周期C期间,第一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中的校正单元37的校正量小于在短周期B期间,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9中的校正单元37的校正量。
另外,除非期望近似地稳定第一HPF31的输出的“校正量3”不等于或小于预定值,执行与在时间T=t2执行的各种处理类似的处理。另外,当“校正量3”变得等于或小于预定值时,由于期望第一HPF31的输出收敛到收敛值α,将存储到存储单元50的校正量设置成0。
另外,由于“校正量3”变为等于或小于预定值,通过将校正单元37的校正量设置成零,执行抖动校正操作。图11的曲线(6)表示在短周期D后,第一抖动校正量驱动单元38的输出。
注意当使相对于第一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起动抖动检测操作的定时,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9起动抖动检测操作的定时的延迟时间与对应于由校正单元37执行的校正操作的周期的时间一致时,能易于管理时间,从而能简化时间管理程序。
图12是表示在摄像设备1中执行的抖动校正处理的流程图。
如图12所示,当通过半按压快门按钮3,接通开关S1时(步骤#1为“是”),在步骤#2,第二HPF34将截止频率设置成预定初始值(例如0.9kHz),以及复位第一和第二积分单元35,36(步骤#3)。然后,设置抖动校正量导出主侧单元(步骤#4),以及通过抖动校正量导出主侧单元,起动抖动检测操作(步骤#5)。
接着,校正定时器开始计时(步骤#6)。然后,控制器22等等执行稍后所述的抖动检测处理(步骤#7)。当未接通开关S1时(当释放半按压快门按钮3时)(步骤#8为“否”),完成一系列操作。相反,当连续地接通开关S1(步骤#8为“是”),确定是否接通开关S2(通过完全按压快门按钮3,是否发出曝光操作指令)(步骤#9)。
当未接通开关S2时(步骤#9为“否”),控制器22确定采样周期(提取抖动检测传感器10的输出的周期,例如2kHz)是否已流逝(步骤#10)。当采样周期还未流逝时(步骤#10为“否”),控制器22等待采样周期流逝。当采样周期已流逝时(步骤#10为“是”),在步骤#7,控制器20返回到处理步骤。
相反,当在步骤#9接通开关S2时(步骤#9为“是”),控制器22确定采样周期是否已流逝(步骤#11),以及当采样周期还未流逝时(步骤#11为“否”),控制器22等待采样周期流逝,以及当采样周期已流逝时(步骤#11为“是”),控制器22执行与步骤#7类似的抖动检测处理(步骤#12),以及确定是否完成曝光操作(录制曝光操作)(步骤#13)。
因此,当未完成曝光操作时,(步骤#13为“否”),过程返回到步骤#11的处理,而当完成曝光操作时(步骤#13为“是”),过程返回到步骤#7的处理。
图13是表示图12的步骤#7和#12的抖动检测操作的子例程的流程图。
如图13所示,A/D转换器33使放大器32的输出经受A/D转换(步骤#21),以及控制器22确定是否执行曝光操作(录制曝光操作)(步骤#22)。当正执行曝光操作时(步骤#22为“是”),控制器22进入步骤43的处理。而当未执行曝光操作时(步骤#22为“否”),控制器22通过第二HPF34,削减预定低频信号(步骤#23)。
每次在直到接通开关S2的时间期间,控制器22面临步骤23的处理时,在例如从0.9kHz至0.1kHz的范围内,逐步减小第二HPF34的截止频率。执行该操作,以便通过将第二HPF34的截止频率首先设置高值,正好在执行摇摄操作后削减大量包括的直流分量信号,以及避免通过逐步减小第二HPF34的截止频率的截止操作,继续甚至移出抖动检测所需的信号的状态。
接着,控制器22确定从抖动检测开始的时间,预定时间是否已过(校正定时器计数对应于预定时间的计数值)以及是否断开开关S2(步骤#24)。因此,当从抖动检测开始时的定时,该时间已过时以及此时断开开关S2(步骤#24为“是”),控制器22进入步骤#26的处理。否则(步骤#24为“否”),控制器确定从抖动检测开始的定时,该时间是否还未过以及此时接通开关S2(步骤#25)。
因此,当从抖动检测开始的定时,该时间未过以及此时接通开关S2时(步骤#25为“是”),控制器22进入步骤#26的处理。否则,(步骤#25为“否”),控制器22进入步骤#43的处理。
在步骤#26,控制器22确定第一和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39是否均在操作中,即,是否仅第一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在操作中(图11所示的短周期A的状态)(步骤#26)。当第一和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39均未操作时(步骤#26为“否”),控制器22使抖动校正量导出主侧单元的第一积分单元35(在初始周期中,为第一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积分第二HPF34的输出(步骤#27)。在此注意在预定定时(图11中所示的时间T=t1),使用第二积分单元36的输出,通过校正单元37,使第一积分单元35的输出经受校正处理并根据第二积分单元36的输出校正。
此后,在第一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中的校正单元37的校正量存储到存储单元50(步骤#28)和复位校正定时器(步骤#29)后,控制器22再次开始计时。
相反,当在步骤#26,第一和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39均在操作中时(步骤#26为“是”),控制器22确定从抖动检测开始的定时,预定时间是否还未过以及与步骤#25同样地接通开关S2(步骤#30),以及当在抖动检测开始的定时,该时间未过以及接通开关S2时(步骤#30为“是”),控制器22进入步骤#43的处理。否则(步骤#30为“否”),控制器22使抖动校正量导出主侧单元的第一积分单元35积分第二HPF34的输出(步骤#31),以及进一步使抖动校正量导出主侧单元的第二积分单元36积分第一积分单元35的输出(步骤#32)。
接着,控制器22使抖动校正量导出子侧单元的第一积分单元35开始处理(步骤#33)。在预定定时,使用第二积分单元36的输出,使抖动校正量导出子侧单元的第一积分单元35的输出经受校正单元37的校正处理,以及根据第二积分单元36的输出校正。
然后,控制器22将存储到存储单元50的最晚校正量的绝对值与抖动校正量导出子侧单元的校正单元37的此时的校正量进行比较(步骤#34)。因此,当抖动校正量导出子侧单元中的校正单元37的此时的校正量小于存储到存储单元50的校正量时(步骤#35为“是”),改变抖动校正量导出主侧单元(切换和设置)(步骤#36)。
另外,控制器22确定抖动校正量导出子侧单元中的校正单元37的此时的校正量是否等于或小于预定值(步骤#37),以及当此时的校正量不等于或小于预定值(步骤#37为“否”)时,将校正量存储到存储单元50,以便更新所存储的校正量(步骤#38)。相反,当此时的校正量等于或小于预定值(步骤#37为“是”)时,将校正量设置成零以及存储到存储单元50,以便更新所存储的校正量(步骤#39)。
当在步骤#35,抖动校正量导出子侧单元中的校正单元37的此时的校正量不小于存储到存储单元50的校正量时(步骤#35为“否”)时,控制器22进入步骤#40的处理,跳过步骤#36至#39的处理。
在步骤#35,#38,#39,执行处理后,控制器22将抖动校正量导出子侧单元(新的抖动校正量导出主侧单元)中的第二HPF34设置成初始值(步骤#40)。另外,在控制器22复位抖动校正量导出子侧单元中的第一和第二积分单元35,36(步骤#41),使校正量导出子侧单元开始抖动检测操作(步骤#42)。
当从抖动检测开始的定时,预定时间还未过以及在步骤25那时接通开关S2时(步骤#25为“否”),控制器22使第一和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39的第一积分单元35开始处理(步骤#43),以及使第一和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39的第二积分单元开始处理(步骤#44)。
如上所述,在由比直到期望在接通开关S1后近似稳定第一HPF31的输出的定时的周期短的时间组成的每一短周期中,交替地操作第一和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39,以及将通过使第一积分单元35的输出经受校正量的校正获得的抖动校正量的信号交替地用作将输出到X轴和轴致动器27,28的驱动信号。通过该配置,比正好在其前操作的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晚操作的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能基于第一HPF31具有更小输出误差的状态,导出抖动校正量。因此,可以在完成摇摄操作后,减小抖动校正误差。因此,能防止或抑制所获取图像的图像质量由于第一HPF31的相反极性的信号恶化。
另外,当使相对于第一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8开始抖动检测操作的定时,通过第二抖动校正量导出单元39起动抖动检测操作时的定时的延迟时间与对应于由校正单元37执行的校正操作的周期的时间一致时,能易于管理时间,由此能简化时间管理程序。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一种抖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抖动检测装置,用于根据施加到抖动检测设备的抖动输出电信号;
多个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具有用于积分从抖动检测装置输出的电信号的积分装置,以及导出用于校正由从抖动检测装置输出的电信号表示的抖动的抖动校正量;以及
输出装置,用于选择多个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中的任何一个,以及将由被选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导出的抖动校正量输出为用来校正施加到抖动检测设备的抖动的抖动校正量。
2.(修改)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抖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包括:
第一积分装置,用于积分从抖动检测装置输出的电信号;
第二积分装置,用于积分第一积分装置的输出;以及
校正装置,用于在从第一积分装置开始操作的定时,第二预定时间已流逝后,使用第二积分装置的输出,校正第一积分装置的输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抖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使第一和第二预定时间为相同时间。
4.(修改)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抖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当通过校正装置执行校正时,输出装置执行该选择。
5.(修改)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抖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由输出装置选择的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的校正装置使用的校正量,
其中,输出装置将由未被选择的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的任何一个的校正装置使用的此时的校正量与存储装置存储的最近校正量进行比较,以及选择对应于较小校正量的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以及将基于较小校正量导出的抖动校正量输出为用来校正施加到抖动检测设备的抖动的抖动校正量。
6.(修改)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抖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校正装置包括:
乘法装置,用于将第二积分装置的此时的输出乘以预定系数;以及
减法装置,用于从来自第一积分装置的下一时间的输出减去通过乘法装置的乘法处理获得的乘法值,以及将减法值输出到第一积分装置。
7.(修改)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抖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改变由输出装置选择的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时,控制装置暂时中断未被输出装置选择的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的任何一个的操作,然后恢复它。
8.(修改)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抖动检测设备,包括:
高通滤波器,包括电容器和电阻器装置,
其中,将抖动检测装置输出的电信号输入到高通滤波器,以及在从电信号消除预定低频分量信号后,高通滤波器将电信号输出到积分装置。
9.(删除)
10.(删除)
11.(删除)
12.(增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抖动检测设备,进一步包括控制装置,用于在从使多个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中的一个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开始操作的定时,第一预定时间已流逝后,使另一个抖动校正导出装置开始操作。
13.(增加)一种抖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抖动检测装置,用于根据施加到抖动检测设备的抖动输出电信号;
多个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具有用于积分从抖动检测装置输出的电信号的积分装置,以及导出用于校正由从抖动检测装置输出的电信号表示的抖动的抖动校正量;
输出装置,用于选择多个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中的任何一个,以及将由被选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导出的抖动校正量输出为用来校正施加到抖动检测设备的抖动的抖动校正量;以及
驱动装置,用于基于从输出装置输出的抖动检测信号,驱动目标以便校正抖动。
14.(增加)一种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摄像装置,用于获取对象图像;
抖动检测装置,用于根据抖动输出电信号;
多个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具有用于积分从抖动检测装置输出的电信号的积分装置,以及导出用于校正由从抖动检测装置输出的电信号表示的抖动的抖动校正量;
输出装置,用于选择多个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中的任何一个,以及将由被选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导出的抖动校正量输出为用来校正抖动的抖动校正量;以及
驱动装置,用于基于从输出装置输出的抖动检测信号,驱动目标以便校正抖动。
15.(增加)一种抖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抖动检测步骤,用于根据抖动输出电信号;
多个抖动校正量导出步骤,用于积分从抖动检测步骤输出的电信号,以及导出用于校正由从抖动检测步骤输出的电信号表示的抖动的抖动校正量;以及
输出步骤,用于选择多个抖动校正量导出步骤中的任何一个,以及将由被选抖动校正量导出步骤导出的抖动校正量输出为用来校正抖动的抖动校正量。

Claims (11)

1.一种抖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抖动检测装置,用于根据施加到抖动检测设备的抖动输出电信号;
多个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具有用于积分从抖动检测装置输出的电信号的积分装置,以及导出用于校正由从抖动检测装置输出的电信号表示的抖动的抖动校正量;
控制装置,用于在从使多个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中的一个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开始操作的定时,第一预定时间已流逝后,使另一个抖动校正导出装置开始操作;以及
输出装置,用于选择多个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中的任何一个,以及将由被选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导出的抖动校正量输出为用来校正施加到抖动检测设备的抖动的抖动校正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抖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包括:
第一积分装置,用于积分从抖动检测装置输出的电信号;
第二积分装置,用于积分第一积分装置的输出;以及
校正装置,用于在从第一积分装置开始操作的定时,第二预定时间已流逝后,使用来自第二积分装置的输出,校正来自第一积分装置的输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抖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使第一和第二预定时间为相同时间。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抖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当通过校正装置执行校正时,输出装置执行该选择。
5.如权利要求2至4的任何一个所述的抖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由输出装置选择的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的校正装置使用的校正量,
其中,输出装置将由未被选择的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的任何一个的校正装置使用的此时的校正量与存储装置存储的最近校正量进行比较,以及选择对应于较小校正量的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以及将基于较小校正量导出的抖动校正量输出为用来校正施加到抖动检测设备的抖动的抖动校正量。
6.如权利要求2至5的任何一个所述的抖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校正装置包括:
乘法装置,用于将第二积分装置的此时的输出乘以预定系数;以及
减法装置,用于从来自第一积分装置的下一时间的输出减去通过乘法装置的乘法处理获得的乘法值,以及将减法值输出到第一积分装置。
7.如权利要求1至6的任何一个所述的抖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改变由输出装置选择的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时,控制装置暂时中断未被输出装置选择的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的任何一个的操作,然后恢复它。
8.如权利要求1至7的任何一个所述的抖动检测设备,包括:
高通滤波器,包括电容器和电阻器装置,
其中,将抖动检测装置输出的电信号输入到高通滤波器,以及在从电信号消除预定低频分量信号后,高通滤波器将电信号输出到积分装置。
9.一种抖动校正设备,用于校正由摄像装置获取的对象光学图像的、由施加到抖动校正设备的抖动产生的图像抖动,其特征在于,包括:
摄像光学系统,用于成像对象光学图像;
根据权利要求1至8的任何一个的抖动检测设备;以及
驱动装置,用于计算用于基于抖动检测设备输出的抖动检测信号,相对于摄像装置的光接收面,固定由摄像光学系统获取的对象光学图像的成像位置的抖动校正量,以及基于所计算的抖动校正量,驱动目标。
10.一种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9的抖动校正设备;
摄像装置,用于获取由抖动校正设备校正其图像抖动的对象图像;以及
输入装置,用于根据摄像装置的摄像操作输入指令,
其中,当通过输入装置输入指令时,抖动校正设备执行抖动校正操作。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从输入装置输入指令的定时,预定时间已流逝后,控制装置使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的任何一个中的校正装置开始校正操作,以及在从开始上述校正操作的定时,第一预定时间已流逝后,使另一抖动校正量导出装置中的校正装置开始校正操作。
CN2006800030674A 2005-12-28 2006-12-05 抖动检测设备、抖动校正设备和摄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078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78986A JP4306679B2 (ja) 2005-12-28 2005-12-28 振れ検出装置、振れ補正装置、撮像装置
JP378986/2005 2005-12-28
PCT/JP2006/324251 WO2007077707A1 (ja) 2005-12-28 2006-12-05 振れ検出装置、振れ補正装置、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7842A true CN101107842A (zh) 2008-01-16
CN101107842B CN101107842B (zh) 2011-05-25

Family

ID=38228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0306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07842B (zh) 2005-12-28 2006-12-05 抖动检测设备、抖动校正设备和摄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022999B2 (zh)
EP (1) EP1968309A1 (zh)
JP (1) JP4306679B2 (zh)
KR (1) KR20080084562A (zh)
CN (1) CN101107842B (zh)
TW (1) TW200728898A (zh)
WO (1) WO2007077707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8819B (zh) * 2008-11-18 2011-09-1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振动补偿控制电路以及摄像装置
CN104219436A (zh) * 2013-05-28 2014-12-17 佳能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714353A (zh) * 2013-12-12 2015-06-17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抖动校正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光学装置以及摄像装置
CN106918352A (zh) * 2017-05-02 2017-07-0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手持式mems磁力计的航向校正方法
CN114175616A (zh) * 2019-07-24 2022-03-11 索尼集团公司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方法和程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52782B2 (ja) * 2005-07-06 2010-09-29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振れ検出装置、振れ補正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5329161B2 (ja) * 2007-11-28 2013-10-30 セミコンダクター・コンポーネンツ・インダストリーズ・リミテッド・ライアビリティ・カンパニー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US8159540B2 (en) * 2007-11-28 2012-04-17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imaging capturing apparatus
US8564676B2 (en) * 2007-11-28 2013-10-22 Sanyo Semiconductor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anti-shake control function
US8553098B2 (en) * 2007-11-28 2013-10-08 Sanyo Semiconductor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imaging capturing apparatus
TWM354096U (en) * 2008-11-24 2009-04-01 Lumos Technology Co Ltd Shockproof camera
ITTO20110410A1 (it) * 2011-05-10 2012-11-11 Sisvel Technology Srl Apparato per la cattura di immagini con correzione e gestione delle inclinazioni
JP6173134B2 (ja) * 2013-09-02 2017-08-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振れ補正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351247B2 (ja) * 2013-12-12 2018-07-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振れ補正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光学機器、撮像装置
JP6381433B2 (ja) * 2014-12-15 2018-08-2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メラ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ブレ補正方法
JP7210153B2 (ja) * 2018-04-04 2023-01-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177B2 (ja) * 1986-07-18 1995-0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メラブレ検出装置
JPH06222414A (ja) 1993-01-22 1994-08-12 Canon Inc 防振システム
US5861915A (en) * 1995-05-31 1999-01-19 Sony Corporation Temperature-dependant, frequency-compensated hand deviation correction device for video camera
JP3745067B2 (ja) * 1996-02-20 2006-0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6429895B1 (en) * 1996-12-27 2002-08-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apable of merging function for obtaining high-precision image by synthesizing images and image stabilization function
JP3466895B2 (ja) * 1997-12-12 2003-1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装置、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カメラユニット、及びレンズユニット
JP4706094B2 (ja) * 2000-09-26 2011-06-22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ブレ補正光学機器
JP4086605B2 (ja) * 2002-09-24 2008-05-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KR100547998B1 (ko) * 2003-02-10 2006-02-01 삼성테크윈 주식회사 촬영 상태가 부적절하였음을 알려주는 디지털 카메라의제어방법
JP2004260525A (ja) * 2003-02-26 2004-09-16 Minolta Co Ltd ぶれ補正用制御装置およびぶれ補正機能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3867680B2 (ja) * 2003-04-01 2007-01-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手振れ補正方法
JP4478422B2 (ja) * 2003-09-18 2010-06-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振れ補正装置、交換レンズおよび撮影装置
JP2005130159A (ja) * 2003-10-23 2005-05-19 Sony Corp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の手振れ補正方法
JP4552782B2 (ja) * 2005-07-06 2010-09-29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振れ検出装置、振れ補正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2007093926A (ja) * 2005-09-28 2007-04-12 Pentax Corp 手ぶれ補正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8819B (zh) * 2008-11-18 2011-09-1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振动补偿控制电路以及摄像装置
CN104219436A (zh) * 2013-05-28 2014-12-17 佳能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9621807B2 (en) 2013-05-28 2017-04-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device,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control program therefor
CN104219436B (zh) * 2013-05-28 2018-05-22 佳能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714353A (zh) * 2013-12-12 2015-06-17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抖动校正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光学装置以及摄像装置
CN106918352A (zh) * 2017-05-02 2017-07-0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手持式mems磁力计的航向校正方法
CN114175616A (zh) * 2019-07-24 2022-03-11 索尼集团公司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方法和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80084562A (ko) 2008-09-19
JP2007181053A (ja) 2007-07-12
JP4306679B2 (ja) 2009-08-05
WO2007077707A1 (ja) 2007-07-12
CN101107842B (zh) 2011-05-25
US20090021589A1 (en) 2009-01-22
EP1968309A1 (en) 2008-09-10
US8022999B2 (en) 2011-09-20
TW200728898A (en) 2007-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07842B (zh) 抖动检测设备、抖动校正设备和摄像设备
CN101322399B (zh) 成像装置
JP4552782B2 (ja) 振れ検出装置、振れ補正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US10425584B2 (en) Image pickup system, control method thereof,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lens device
CN101287074B (zh) 摄像设备、摄像系统、摄像设备的驱动方法
JP4018705B2 (ja) シェーディング補正装置及び補正方法並びに撮像装置
JP7086571B2 (ja) 撮像装置、レンズ装置およびこれらの制御方法
CN103369251A (zh) 图像捕获装置和图像捕获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1086597A (zh) 成像设备和光屏蔽构件
CN101359150B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9691085A (zh) 摄像装置及摄像控制方法
US7583890B2 (en) Anti-shake apparatus
JPH0698254A (ja) ディジタル電子スチル・カメラ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9413975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US8040380B2 (en) Image-taking apparatus
JP2012090216A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300569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2196220A (ja) 電子カメラ及びオートフォーカス制御方法
CN106993110B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006109196A (ja) 撮像装置及び携帯通信機器
JP2009031343A (ja) カメラ
JP5544901B2 (ja) 画角中心ズレ補正装置、撮像装置、画角中心ズレ補正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186792A (ja) 撮像装置
US20200412971A1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that performs focus bracketing,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KR101436836B1 (ko) 디지털 영상 처리기에서 포커스 오차 보정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25

Termination date: 2015120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