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04606A - 用于大转角的能量引导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大转角的能量引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04606A
CN104204606A CN201380016605.3A CN201380016605A CN104204606A CN 104204606 A CN104204606 A CN 104204606A CN 201380016605 A CN201380016605 A CN 201380016605A CN 104204606 A CN104204606 A CN 1042046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channel
wall portion
roller
guiding device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66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04606B (zh
Inventor
J·施皮斯
U·肯珀
T·艾美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ubaki Kabelschlepp GmbH
Original Assignee
Tsubaki Kabelschlepp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ubaki Kabelschlepp GmbH filed Critical Tsubaki Kabelschlepp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4204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46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046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46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3/00Chains
    • F16G13/12Hauling- or hoisting-chains so called ornamental chains
    • F16G13/16Hauling- or hoisting-chains so called ornamental chains with 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electric cables, hose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1/00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parts
    • H02G11/006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parts using extensible carrier for the cable, e.g. self-coiling sp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1/00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parts
    • H02G11/0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parts using take-up reel or dru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Cable Arrangement Between Relatively Moving Part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 Toys (AREA)
  • Platform Screen Doors And Railroad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量引导装置(19),其至少包括第一和第二线路引导装置(4,5)。所述能量引导装置(19)具有第一导向通道(1)和第二导向通道(3),它们能够围绕共同的轴转动。第一线路引导装置(4)布置在第一导向通道中(3),而第二线路引导装置(5)布置第二导向通道(3)中。所述线路引导装置分别具有端头件(11,9)和连接件(23,10),其中,所述端头件或者与相应的内圈(25,27)或者与外圈(23,28)相连接,而所述连接件则相应地与外圈或内圈相连接。

Description

用于大转角的能量引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量引导装置,其至少包括第一线路引导装置和第一导向通道,第一线路引导装置布置在该第一导向通道内。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容纳线路引导装置的滚架(Rollwagen)。
背景技术
已知线路引导装置在固定的和可动连接点之间用于引导线路或软管等。这种线路引导装置也被称为能量传输单元或能量传输链。线路引导装置被用在不同的设备、机器和装置中,尤其被用在需要的地方,消耗品、能量等借助于线路、软管等由固定连接部输送到负载的可动连接部。线路引导装置可以是单线的或者多线的。
线路引导装置具有端头件和连接件。在端头件和连接件之间并与其相连接的是可移动的区段。该区段可以由链节构成,这些链节构成用于容纳线路、软管等的通道。链节可以具有两个基本上彼此平行布置的搭板,这两个搭板通过至少一个横向接片彼此相连接。
线路引导装置被布置成使该线路引导装置具有下分支段、弯曲段和上分支段。也有一些已知的布置方式,其中,线路引导装置转过90°。如果这种转弯的线路引导装置配有曲率半径和反向的曲率半径,那么线路引导装置可以沿着两个弓形的方向运动。如果分支段附加地可以侧面弯曲,在布置上分支段和下分支段时该线路引导装置同样可以沿着弓形的方向围绕着竖轴转动。特别地,已知在这些布置方式中,线路引导装置被布置在导向通道内。
通常端头件与内圈相连或固定。连接件被固定在导向通道的外圈上。内圈或外圈是可转动的并与端头件或连接件构成随动连接。
通过圈件的转动将线路引导装置安置在外圈的内周或者内圈的外周上。由此可以实现不同的转角。
也有一些已知的实施方式,其中,两个线路引导装置逆向布置,由此可以实现更大的转角。替代地,在实现保持转角不变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更短的线路引导装置。
为了增大可实现的转角,可以设置具有第二导向通道的另一层,该第二导向通道具有第二线路引导装置,该层基本上与具有第一导向通道的第一层相同,该第一导向通道具有第一线路引导装置。如果例如具有第二线路引导装置的第二导向通道在该布置方式中与第一导向通道和第一线路引导装置相一致,那么转角可以因使用第二层相对于第一导向通道而加倍。相应地,每当使用其它层时,转角都要乘以层数。
然而,已经证实具有多层的能量引导装置是不利的,在能量引导装置转动时,先被驱动的层首先完全转动,接下来在需要时借助于止挡件,其它的层才完全转动。就相同形式的转动运动而言,这还会导致其它的层因撞击而被加速,并且因产生的冲击而可能对线路引导装置有多余的要求。
发明内容
由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量引导装置,该能量引导装置使得线路引导装置上的加速负载最小。
根据本发明,这些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能量引导装置和具有权利要求15所述特征的滚架来解决。根据本发明的能量引导装置的有利的改进方案和设计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的能量引导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引导线路、软管等的第一线路引导装置。此外,该能量引导装置还包括在固定连接点和可动连接点之间的第一导向通道。除此之外,能量引导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导向通道,其中,第一线路引导装置具有第一端头件、第一连接件和在该端头件与该连接件之间并且同它们相连接的区段,该第一端头件、第一连接件和区段一起构成用于容纳线路、软管等的通道。在此,相邻的第一和第二连接件或者第一和第二端头件彼此相连接。
在此,导向通道可以在移动方向上形成不同的封闭的形状,例如卵形或者其他的封闭的自由形状。导向通道优选为圆形。在此,内圈和外圈以导向通道的横截面基本上不变的方式相对应。为简单起见,就圈件的运动而言以下仅提及转动或旋转。在此,圈件可以由封闭的环形元件组成或者由多个不同的移动元件组成,这些移动元件例如彼此相对地移动并且特别地仅通过线路引导装置彼此相连接。
在所提出的能量引导装置中布置第一导向通道和至少一个第二导向通道。在第一导向通道中布置至少一个第一线路引导装置,而在第二导向通道中则布置至少一个第二线路引导装置。线路引导装置具有端头件和连接件,其中端头件或者与相应的内圈或者与外圈相连接,而连接件则或者与相应的其它的外圈或者与内圈相连接。在端头件和连接件之间设置有与它们相连接的区段,从而构成用于容纳线路、软管等的通道。第一和第二导向通道可以彼此相对地围绕着公共的轴转动。或者第一和第二线路引导装置的连接件或者第一和第二线路引导装置的端头件彼此相连接。速度通过线路引导装置的下分支段和上分支段之间的弯曲段从连接件到端头件加倍或减半。
因此,通过相邻的导向通道的第二连接件或者第二端头件的固定连接使得速度再次减半或加倍。换而言之,速度被均匀地分配到参与分配的导向通道上。因此,通过驱动唯一一个的连接件或者端头件使得整个能量引导装置转动,从而使得所有的导向通道和所有的线路引导装置都运动。由此避免线路引导装置冲击式地被加速,而在驱动侧上,例如通过携动臂进行均匀地转动。由此可以更小地设计线路引导装置的尺寸并使得能量引导装置的整体结构更小。
根据能量引导装置的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规定,第一导向通道的外圈或内圈是固定的。因此第一导向通道可以与相应的支承结构在底部等处相连接。同时,第一连接件或者第一端头件能够与相邻的第二连接件或第二端头件可转动地固定连接。因此,尽管外圈或内圈固定布置,第一导向通道能进行转动运动。
根据能量引导装置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使导向通道上下叠置。由此可以实现一种节省空间的布置方案,该布置方案形成于相应的外圈和内圈之间的相对狭小的地带内。就上下叠置方式而言,优选地第一导向通道与第二导向通道相比内、外圈尺寸相同。
根据能量引导装置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两个相邻的内圈或者两个相邻的外圈构成第一滚架的第一壁部,此外,该第一滚架具有第一底部,在该底部上与第一壁部相对地布置第一滚子。通过这种布置方式可以使得相邻的连接件或端头件通过第一滚架彼此固定地连接,因此以始终相同的速度进行运动。同时相对而置的端头件或连接件可以以另一速度进行运动。优选地,它们以减半或者加倍的速度进行运动。在此,滚架的底部构成用于相对而置的侧面的连接部,在该连接部上设置第一滚子。通过该滚子可以在未被固定相连的连接件或端头件之间实现相对运动。
在能量引导装置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相邻的第二滚架具有与第一滚架的第一壁部相对而置的第二壁部和第二底部,其中,两个相邻的滚架包围着导向通道。通过这种布置方式可以在每一层都构成一导向通道,其中,端头件和连接件以不同的速度运动,最终导致能量引导装置的所有引导装置同时运动。
在能量引导装置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第一导向通道具有固定的导向装置、固定的底部和固定的壁部,其中,固定的壁部构成用于第一滚子的支架。通过这种布置方式可以使得第一滚架在第一导向通道的固定的壁部上滚动。除此之外,在导向通道内实现低摩擦滚动并到达相邻的导向通道内。
根据能量引导装置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设置三个上下叠置的导向通道,在这些导向通道内分别布置至少一个线路引导装置。通过布置至少三个上下叠置的导向通道,可实现非常大的转角。特别地,相对于借助于按照现有技术所述的能量引导装置的急动的携动件,根据本发明的能量引导装置设置三个上下叠置的导向通道的优点变得非常显著,因为相比于采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在现有技术中需要使用更加坚固、并因此更大且更重的线路引导装置。
在能量引导装置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第一滚架的第一壁部朝向固定的导向装置具有第三滚子,该滚子在固定的导向装置上滚动。并且在布置在滚子上的滚架和第一滚架之间布置第二滚子。通过滚子的这种布置方式可以使得滚架低摩擦地彼此重叠地滚动。特别地,通过这种滚子可以实现在内圈和外圈之间低摩擦的相对运动。
在能量引导装置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第二滚子布置在第二滚架上。通过这种集成式的结构使得能量引导装置非常紧凑。
根据能量引导装置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导向通道构成底部和与该底部相连接的壁部,并且在该底部上抵靠壁部设置滚子,其中,滚子在布置在其下的壁部上滚动而布置在其上的壁部则在第一滚子上滚动。如果例如布置在其上的壁部被驱动并在第一滚子上滚动,那么该滚子就会在布置在其下的壁部上滚动。通过将滚子固定在导向通道的底部上同样会驱动导向通道的壁部。因此,通过滚子将行程——特别是减半地——转移到最接近的层或最接近的导向通道上。例如在一种具有三个上下叠置的导向通道的布置方式中,驱动连接件或端头件,该连接件或端头件被固定在壁部上且在滚子上滚动。该滚子利用底部固定,所述底部又相对地利用壁部固定。被驱动的导向通道的端头件或连接件被连接在该壁部上,并且与置于其下的导向通道的端头件或连接件相连接。通过被驱动的壁部的滚动还会驱动相对而置的壁部,其又在布置在已被驱动的壁部下的其它的壁部上滚动。相对而置的壁部与两个端头件或连接件在固定的壁部上滚动,其中,在其间再次布置一滚子,该滚子连接在底部上,在其它的壁部旁该底部被布置在被驱动的壁部之下并且在滚子之下。通过这种共同作用,被驱动的壁部在相对而置的壁部上的和又在其它的布置在其下的壁部上的速度或者所经过的路均减半,从而被驱动的连接件或端头件的速度是最下面的连接件或端头件的速度的三倍或者在相同的时间内走过三倍的距离。
相应的导向通道的连接件和端头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是相同的。通过所述的滚子的布置方式不仅可以实现所有的线路引导装置在所有的导向通道内(在均匀驱动的情况下)在没有冲击式加速的情况下被均匀地驱动,而且可以实现力在从一层传递到最近的层上时不是通过线路引导装置来进行,而是完全通过滚子、底部和壁部来进行。
在能量引导装置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不同的导向通道的内圈的半径和/或外圈的半径分别相同。通过相等的半径或相同的内圈和外圈使得力传递在每个导向通道内都相同。由此可以较好地实现将转动运动从导向通道传递到最近的导向通道上。在这种布置方式中可以省去变速传动装置。但是在实施时,导向通道的惯性和摩擦关系必须彼此相协调。
在能量引导装置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导向通道并排地布置,且第一导向通道的第一外圈和第二导向通道的第二内圈由共同的壁部构成。通过将导向通道并排地布置可以实现一种特别扁平的布置方式,该布置方仅需要与所使用的线路引导装置相当的高度。通过将相应的外圈构造得与相邻的导向通道的内圈相同,线路引导装置可以将运动通过端头件或连接件传递到布置在其旁的线路引导装置上。特别地,运动可以通过其他的单独的辅助手段例如齿轮和齿条或滚子链条和链轮来传递,所述辅助手段可以实现将导向通道或线路引导装置的运动均匀地分配。
根据能量引导装置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在导向通道之间设置滚子,至少一个滚子构成用于邻接的导向通道的变速传动机构。在上下叠置方式中,通过在两个壁部之间布置滚子并固定在滚架的底部上可以将运动从一导向通道传递到最接近的导向通道上。但是,滚子也可以按照传动装置的方式在邻接的导向通道之间构成。在并排的布置方式中,滚子例如可以被固定在壁部上,即相邻的导向通道的内圈和外圈上,并且从内部的导向通道的内圈向外部的导向通道的外圈延伸并因此实现变速传动比减半或加倍。
在能量引导装置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在导向通道内分别设置中间架,该中间架作用在相应的线路引导装置的区段上,并且至少一个滚子被固定在该中间架上,所述滚子在相应的内圈和相应的外圈上滚动。中间架例如以如下方式作用在线路引导装置上:使得在端头件和连接件之间的区段被中间架的倒圆角的端部压住,该端部与线路引导装置所期望的曲率半径相对应。以此可以使得端头件以不同于连接件的速度运动,特别地,使得速度减半。有利的方式为至少一个中间架设置有至少一个滚子,该滚子从相应的导向通道的内圈向外圈延伸。因此例如将内圈的运动转变为中间架的前行和外圈的前行。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内圈以相应的外圈二倍的速度运动。通过能量引导装置可以在其上实现均匀的速度分配。
在能量引导装置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线路引导装置分别仅在一个平面上是可弯的。例如通过将线路引导装置的上分支段和下分支段转动90°地布置,以便半分支段在平面的侧向上布置为弯曲的区段,线路引导装置仅须在可弯曲的区段的方向上是可弯的,而在相反的方向上沿着内圈可弯。由此可以使用简单构建的线路引导装置。特别地,避免了线路引导装置的侧向弯曲(相对于上分支段和下分支段的布置处于侧向),为此通常必须使用昂贵的活节。
在能量引导装置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在至少一个导向通道中上下叠置连接件和端头件。即在重力场中,上分支段被布置在下分支段的上方。这种布置方式要求线路引导装置不仅可以在下分支段和上分支段之间的弯曲面上弯曲,而且可以在转角的平面上弯曲。但是,通过这种布置方式可以非常狭小地配置整个或者部分能量引导装置。在此,导向通道仅的宽度仅与线路引导装置的宽度相同。
在能量引导装置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导向通道的内圈和外圈构成侧壁部,并且端头件和连接件被布置在侧壁部上。通过这种布置方式可以使得结构特别简单,其中,外圈和内圈之间的距离只需如此大,以便线路引导装置的弯曲段获得足够大的空间。除此之外,导向通道可以设计得非常扁平,因为它们仅需具有相应于线路引导装置宽度的高度。所述宽度在此系指平行于线路引导装置的弯曲轴线的线路引导装置尺寸。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还提出一种滚架,该滚架适合用于容纳至少一个线路引导装置,并且至少具有底部、壁部和第一滚子,所述壁部在底部的侧向上与之垂直地在其两侧延伸,所述滚子抵靠壁部地在侧向上布置在底部上。这种滚架特别适合用于协助速度从两个邻接的导向通道中进行传递。特别地,通过可被布置在两个相对而置的且相邻的壁部之间的第一滚子可以实现对两个相对而置的壁部中的一个的运动进行传递,从而在相同的时间内线路引导装置在相邻的导向通道内走过的路程是被驱动的相对而置的壁部的一半。根据上述说明,滚架特别适合用于能量引导装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还提出一种中间架,其用于布置在导向通道中以对线路引导装置的区段产生作用,该中间架具有至少一个滚子,所述滚子从导向通道的内圈向外圈延伸,并且该中间架可以由内圈和/或外圈驱动。为此,中间架优选在线路引导装置的在端头件和连接件之间的区段上恰好作用在区段弯曲的区域。为了实现该目的中间架具有倒圆角的端部,该端部与所期望的区段曲率半径相对应。用该中间架使得线路引导装置在相应的导向通道内运动或者至少使之贴靠在相应的内圈和外圈上。
此外有利的是,将至少一个滚子固定在中间架上,该滚子从涉及到的相应的内圈向相应的外圈延伸并且可以在其上滚动。在此,滚子也可以被设计为齿轮,且相应的内圈和外圈分别构成齿条。通过这种布置方式可以将速度以减半或加倍的方式从导向通道的端头件传递到连接件上或从连接件传递到端头件上。特别地,在为每个导向通道使用至少一个滚子时,使驱动速度被均匀地分配到各导向通道上,使得在相应的端头件和连接件之间的相对速度在每个导向通道内均相同。该原理一般地可以通过本发明的任意一个上下文所述的设计方案来实现。
在权利要求中单独提出的特征可以以任意的、技术上可行的方式进行组合,并且可以通过说明书所述的事实和附图的细节进行补充,其中阐明了本发明的其它的实施变型。
附图说明
参照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对按照本发明的能量引导装置的其它优点和性能进行阐述,但本发明的主题并不局限于该具体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在俯视图中示出了在零位处的能量引导装置;
图2在按照图1的俯视图中示出了在偏移90°位置处的能量引导装置;
图3在截面图中示出了能量引导装置的局部;
图4在变速传动机构的断面示意图中示出了能量引导装置;
图5以绝对速度示出展开的能量引导装置的示意图;
图6在俯视图中示出了采用平面布置方式的能量引导装置;
图7在俯视图中示出了采用替代的平面布置方式的能量引导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在俯视图中示出了具有第一导向通道1和第二导向通道3的能量引导装置19。在(上面的)第二导向通道3中是两个分别具有一连接件9的线路引导装置5,该连接件被布置在外圈28上。此外,线路引导装置5还分别具有一端头件10,该端头件被布置在内圈27上。第二线路引导装置5和第一线路引导装置4在第一导向通道1中分别具有第二区段24和第一区段22。第一线路引导装置绝大部分被遮盖住且相应的附图标记仅仅为了完整性才被标出,但在图1中有部分未标出;为此可参照图3和图4。区段24和22根据位置而贴在相应的内圈27(或未示出的25)和外圈28(或未示出的26)上。在该实施方式中,线路引导装置4和5仅在一个平面即在俯视图的平面上弯曲。在图1中同样可以看到第一滚架2,在该滚架上第一线路引导装置4和第二线路引导装置5支承为:在携动臂6运动的情况下使这两个线路引导装置4、5同时运动。在该实施例中,两个内圈25和27的半径40以及两个外圈26和28的半径41分别相同,其中,在该图示中第一内圈25和外圈26被遮盖住。为了描述运动轨迹,在附图中示出了角度指示器42,在该角度指示器中,位置指针7指示出滚架2的转角43。在图1中,能量引导装置18位于终端位置,它通过位置指针7和携动臂6借助于零位的转角43示出。
图2示出了与图1的能量引导装置18相同的结构。但是这里的携动臂6转过了90°。在这里,第一滚架2的位置指针7仅转过45°,即行程的一半。在图2中同样可以看出,第一区段4和第二区段5由于该转动而移位,也就是说,贴靠在内圈25、27和贴靠在外圈26、28之间的区段的比例关系已随转动而改变。因为在每个导向通道1、3中在端头件11、10和连接件23、9之间经过的路是相同的,所以同时实现了基于线路引导装置长度的最大转角。
与图1和图2所示相应地,图3在截面图中示出了能量引导装置的局部。这里示出了下面的第一导向通道1和上面的第二导向通道3,其第一连接件23和第一端头件11均在第一导向通道1中示出,而第二连接件9以及第二端头件10则均在第二导向通道3中示出。端头件11、10被固定在第一滚架2上,该滚架具有向外的第一滚子8和向内的第三滚子12。第一内圈25和第二内圈27构成第一滚架2的第一壁部31。第一外圈26构成固定的壁部38,而第二外圈28则构成第二壁部34。第一滚子8被布置在第二壁部34和固定的壁部38之间。如果第二壁部34在携动臂6作用下转动,便驱动第一滚子8并使之在固定的壁部38上滚动。同样地,因该在固定的壁部38上的滚动使得第一滚架2运动,该滚架可以借助于第三滚子12转动。因此,通过第一壁部31使得端头件10和11以相同的速度,确切地说以携动臂6或第二连接件9一半的速度运动。第一连接件23在此保持固定。
图4示出了具有三个导向通道1、3、33的能量引导装置19的设计图。第二导向通道3被第一底部32、第二外圈28、第二底部35和第二内圈27包围。第三导向通道33被第二底部35、第三外圈30、第三内圈29和携动臂6包围。在此使用第一滚架2和第二滚架14,它们分别在其第一底部32和在其第二底部35上具有第一滚子8和第二滚子18。第一外圈26构成固定的壁部38,在第一导向通道1中的第一线路引导装置4的第一连接件23在固定连接点20处固定在该固定的壁部上。因此,第一连接件23的速度同样为零(v=0)。第一导向通道1被固定的壁部38、固定的底部37、第一内圈25、第一底部32包围。此外,在固定的底部37上并且在内圈25上还设置有固定的导向装置36,第一滚架2的第三滚子12可以在该导向装置上滚动。第一滚架2具有第一壁部31,该第一壁部由第一内圈25和第二内圈27组成。在第一壁部31上,第一端头件11被布置在第一导向通道1中,而第二端头件9则被布置在第二导向通道3中,从而第一端头件11和第二端头件9以相同的速度(v=1)运动。第二滚架14具有第二壁部34,该第二壁部由第二外圈28和第三外圈30组成。在第二壁部34上,第二线路引导装置5的第二连接件10被布置在第二导向通道3中,而第三连接件16则被布置在线路引导装置5的第三导向通道33中,从而第二连接件10和第三连接件16同样以相同的速度(v=2)运动。最后,第三滚架39仅由第三内圈29构成,在该内圈上布置第三端头件17,并且它们一起通过携动臂6围绕轴13转动。因此,第三端头件17被布置在可动连接点21上。第三端头件具有一速度(v=3)。
如果使携动臂6运动,则第三内圈29在第二滚架14的第二滚子18上滚动。因此第二滚子18也在第一壁部31上滚动,并因此使得第二滚架14运动。因此第二壁部34又在第一滚子8上滚动,该第一滚子又在固定的壁部38上滚动,并因此使得第一滚架2运动,该第一滚架通过第三滚子12在固定的导向装置36上滚动。速度间的关系在图4的速度图中示出,其中,绝对速度分别以一个固定的相对速度(△v=1)增加。因此,第三端头件17的速度(v=3)相当于第一端头件11和第二端头件9的速度(v=1)的三倍。同样地,第三连接件16和第二连接件10的速度(v=2)为第二端头件9和第一端头件11的速度(v=1)的二倍。
如图4所示,图5再次更加详细地阐述了一种布置方式的速度关系。如果使得携动臂6以v=3的速度运动,则第二滚子18以该速度在第一滚架2上运动,该滚架以v=1的速度运动,并因此以v=2的速度带动第二滚架14。由此第一滚子8又在固定的壁部38上滚动,并因此使第一滚架2以v=1的速度向前运动。
图6在一个平面布置图中示出了能量引导装置19,在该能量引导装置中,导向通道1、3、33彼此并排地布置在一个平面内并且可以围绕着共同的轴13运动。也可以将平面的布置方式与上述上下重叠的布置方式进行组合。在图6中,能量引导装置19具有第一内圈25,该第一内圈构成固定的壁部38且在该内圈上布置有第一连接件23,该连接件因此形成固定连接点20。第一外圈26与第二内圈27构造相同,其中,在所述第一外圈上布置第一端头件11,在所述第二内圈上布置第二端头件9。据此第二外圈28与第三内圈29构造相同,其中,在所述第二外圈上布置第二连接件10,在所述第三内圈上又布置第三连接件16。在该实施例中,第三外圈30完全位于外部,第三端头件17最终被布置在该第三外圈上,并通过携动臂6运动且构成可动连接点21。但是,固定连接点20和可动连接点21的布置方式也可以选择为正好相反。
在图6的该实施例中,从携动臂6起使运动被均匀地分配到各圈上。携动臂6使第三外圈30转过一转角43。由此使被固定在第三内圈29或第二外圈28上的第三滚子18运动并在第二内圈27上滚动。由此使第三内圈29或第二外圈28运动,并因此驱动第一滚子8。第一滚子8又被固定在第二内圈27或第一外圈26上,并在固定的壁部38或第一内圈25上滚动。由此使得第二内圈27运动,第三滚子18又在该第二内圈上滚动。由此与所述上下重叠的布置相同的方式得到均匀的速度分配。为了确保第一、第二和第三线路引导装置4、5和15贴靠在相应的圈件上,还可以设置第一中间架45、第二中间架46和第三中间架47。
图7的布置方式与图6的原理相同,其中,在这里中间架45、46和47构成用于成对的第一传动滚子48、第二传动滚子49和第三传动滚子50的固定点。这里的速度分配与在上述实施例中的速度分配相同,因为中间架迫使线路引导装置运动,于是在本实施例中该线路引导装置由内向外地(将运动)分别二等分地传输到相对而置的圈件上。
根据本发明可以实现更大的转角,并同时使线路引导装置的机械负载最小化。这种布置方式也特别适合于发生非冲击性转动的应用情况,因为在邻近的导向通道内的线路引导装置总是同时运动。
附图标记清单
1:第一导向通道
2:第一滚架
3:第二导向通道
4:第一线路引导装置
5:第二线路引导装置
6:携动臂
7:位置指针
8:第一滚子
9:第二端头件
10:第二连接件
11:第一端头件
12:第三滚子
13:轴
14:第二滚架
15:第三线路引导装置
16:第三连接件
17:第三端头件
18:第三滚子
19:能量引导装置
20:固定连接点
21:可动连接点
22:第一区段
23:第一连接件
24:第二区段
25:第一内圈
26:第一外圈
27:第二内圈
28:第二外圈
29:第三内圈
30:第三外圈
31:第一壁部
32:第一底部
33:第三导向通道
34:第二壁部
35:第二底部
36:固定的导向装置
37:固定的底部
38:固定的壁部
39:第三滚架
40:内圈的半径
41:外圈的半径
42:角度指示器
43:转角
44:速度图
45:第一中间架
46:第二中间架
47:第三中间架
48:第一传动滚子
49:第二传动滚子
50:第三传动滚子

Claims (19)

1.一种能量引导装置(19),包括:
-至少一个用于在固定连接点(20)与可动连接点(21)之间引导线路、软管等的第一线路引导装置(4),其中,第一线路引导装置(4)具有第一端头件(11)、第一连接件(23)和在第一端头件(11)与第一连接件(23)之间并同它们相连接的第一区段(22),所述第一端头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一区段一起构成用于容纳线路、软管等的通道,
-第一导向通道(1),该第一导向通道由第一内圈(25)和第一外圈(26)构成,其中,第一线路引导装置(4)布置在第一导向通道(1)中,其中,第一端头件(11)与第一内圈(25)连接并且第一连接件(23)与第一外圈(26)连接、或者是第一端头件与第一外圈(23)连接并且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内圈(25)连接,
-至少一个第二导向通道(3),该至少一个第二导向通道由第二内圈(27)和第二外圈(28)构成,其中,第一导向通道(1)和第二导向通道(3)能够相对彼此围绕公共的轴(13)转动,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导向通道(3)中布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线路引导装置(5),其中,第二线路引导装置(5)具有第二端头件(9)、第二连接件(10)和在该第二端头件(9)与第二连接件(10)之间并同它们相连接的第二区段(24),所述第二端头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二区段一起构成用于容纳线路、软管等的通道,其中,相邻的第一连接件(23)与第二连接件(10)彼此连接或者相邻的第一端头件(11)与第二端头件(9)彼此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引导装置(19),其特征在于,第一导向通道(1)的外圈(26)或内圈(25)是固定的。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量引导装置(19),其特征在于,导向通道(1、3)彼此叠置。
4.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能量引导装置(19),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的内圈(25、27、29)或两个相邻的外圈(26、28、30)构成第一滚架(2)的第一壁部(31),第一滚架(2)还具有第一底部(32),在该底部上以抵靠第一壁部(31)的方式布置第一滚子(8)。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量引导装置(19),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第二滚架(14)具有一与第一滚架(2)的第一壁部(31)相对而置的第二壁部(34)和一第二底部(35),其中,这两个相邻的滚架(2、14)包围着导向通道(3)。
6.按照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能量引导装置(19),其特征在于,第一导向通道(1)具有固定的导向装置(36)、固定的底部(37)和固定的壁部(38),其中,所述固定的壁部(38)构成用于第一滚子(8)的支承结构。
7.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能量引导装置(19),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三个叠置的导向通道(1、3、33),在这些导向通道中各布置至少一个线路引导装置(4、5、15)。
8.按照上述权利要求4至7所述的能量引导装置(19),其特征在于,第一滚架(2)的第一壁部(31)朝向固定的导向装置(36)具有第三滚子(12),该第三滚子在固定的导向装置(36)上滚动,第二滚子(18)布置在该第二滚子上的滚架(39)与第一滚架(2)之间。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能量引导装置(19),其特征在于,第二滚子(18)布置在第二滚架(14)上。
10.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能量引导装置(19),其特征在于,导向通道(1、3、33)构成底部(32、35)和与该底部(32、35)相连接的壁部(31、34),在所述底部(32、35)上相对于所述壁部布置有滚子(8、18),其中,所述滚子(8、18)在布置在其下的壁部(31、38)上滚动,布置在滚子上的壁部(34、39)在所述滚子(8、18)上滚动。
11.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能量引导装置(19),其特征在于,不同的导向通道(1、3、33)的内圈(25、27、29)的半径(40)是相同的和/或不同的导向通道的外圈(26、28、30)的半径(41)是相同的。
12.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量引导装置(19),其特征在于,导向通道(1、3)彼此并置,第一导向通道(1)的第一外圈(26)和第二导向通道(3)的第二内圈(27)由公共的壁部构成。
13.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能量引导装置(19),其特征在于,滚子(8、12、18)被设置在导向通道(1、3、33)之间,其中至少一个滚子(8、18)构成用于相邻的导向通道(1、3、33)的变速传动机构。
14.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能量引导装置(19),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导向通道(1、3、33)中相应地设置中间架(45、46、47),该中间架作用在相应的线路引导装置(4、5、15)的区段(22、24)上,在该中间架上分别固定至少一个滚子(48、49、50),该至少一个滚子在相应的内圈(25、27、29)和相应的外圈(26、28、30)上滚动。
15.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能量引导装置(19),其特征在于,线路引导装置(4、5、15)仅在一个平面中是可弯的。
16.按照上述权利要求1至14之一所述的能量引导装置(19),其特征在于,连接件(10、16、23)和端头件(9、11、17)在至少一个所述导向通道(1、3、33)中叠置。
17.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能量引导装置(19),其特征在于,导向通道(1、3、14)的内圈(25、27、29)和外圈(26、28、30)构成侧壁部(31、34、38、39),端头件(9、11、17)和连接件(10、16、23)布置在侧壁部(31、34、38、39)上。
18.一种用于容纳至少一个线路引导装置(4、5、15)的滚架(2、14),至少具有以下元件:
-底部(32、35),
-壁部(31、34),该壁部在底部(32、35)的侧向垂直地在两侧延伸;和
-滚子(8、18),该滚子相对于壁部(31、34)在侧向上布置在底部(32、35)上。
19.一种中间架(45、46、47),该中间架用于布置在导向通道(1、3、33)中从而对线路引导装置(4、5、15)的区段(22、24)产生作用,该中间架具有至少一个滚子(48、49、50),该至少一个滚子从导向通道(1、3、33)的内圈(25、27、29)延伸到外圈(26、28、30),其中,所述中间架(45、46、47)能够由内圈(25、27、29)和/或外圈(26、28、30)驱动。
CN201380016605.3A 2012-02-08 2013-01-31 用于大转角的能量引导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046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2012001228.2 2012-02-08
DE202012001228U DE202012001228U1 (de) 2012-02-08 2012-02-08 Energieführungsvorrichtung für große Verdrehwinkel
PCT/EP2013/051856 WO2013117478A2 (de) 2012-02-08 2013-01-31 Energieführungsvorrichtung für grosse verdrehwinke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04606A true CN104204606A (zh) 2014-12-10
CN104204606B CN104204606B (zh) 2016-04-20

Family

ID=46021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660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04606B (zh) 2012-02-08 2013-01-31 用于大转角的能量引导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879758B2 (zh)
EP (1) EP2812599B1 (zh)
JP (1) JP6213880B2 (zh)
CN (1) CN104204606B (zh)
DE (1) DE202012001228U1 (zh)
ES (1) ES2606639T3 (zh)
WO (1) WO2013117478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2001228U1 (de) * 2012-02-08 2012-04-03 Tsubaki Kabelschlepp GmbH Energieführungsvorrichtung für große Verdrehwinkel
DE102012113082A1 (de) * 2012-12-24 2014-06-26 Tsubaki Kabelschlepp GmbH Energieführungsvorrichtung mit wenigstens einer Antriebseinrichtung für lange Verfahrwege
DE202014002511U1 (de) * 2014-03-24 2014-04-25 Igus Gmbh Anordnung von Energieführungsketten und Führungsrinnen zum Führen von flexiblen Leitungen
DE202017103858U1 (de) 2017-06-28 2017-07-21 Igus Gmbh Anordnung mit zwei Energieführungsketten und verstellbaren Festpunkt
EP3620653B1 (de) 2018-09-05 2020-12-02 Nordex Energy GmbH Vorrichtung für eine kabelführung von kabeln zwischen rotornabe und einem rotorblatt einer windenergieanlag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27170A (en) * 1981-05-13 1984-01-24 Adna Aktiengesellschaft Cable holder having relatively rotatable parts
EP0443600A1 (de) * 1990-02-22 1991-08-28 PWH Anlagen + Systeme GmbH Einrichtung zur Energieübertragung bei Drehbewegungen
CN1270662A (zh) * 1997-09-17 2000-10-18 电缆拖板有限公司 引导管线用的具有可转动支承体的引导组件和引导装置
JP2002152960A (ja) * 2000-11-08 2002-05-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動配線機構及び監視カメラ装置
DE102007038567A1 (de) * 2007-08-16 2009-02-19 Carl Zeiss Jena Gmbh Kabelführeinrichtung für Kabel- und Leitungsverbindungen an relativ zueinander drehbewegten Teilen von Geräten und Maschin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37489A (en) * 1963-08-30 1966-07-27 Fairey Eng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articulated chains
DE2747126A1 (de) 1977-10-20 1979-04-26 Vahle Paul Kg Fuehrung fuer sich zwischen einem stationaeren anschluss und einem drehteil erstreckende leitungen
JPS6047815B2 (ja) * 1979-03-05 1985-10-23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旋回式ケ−ブルドラツグチエ−ン装置
IT209828Z2 (it) * 1987-01-02 1988-11-04 Mauri Giovanni Catena portacavi a sviluppo curvilineo.!
DE202005001651U1 (de) * 2005-02-01 2006-06-08 Kabelschlepp Gmbh Führungseinheit sowie Führungseinrichtung zum Führen einer Energieführungseinheit
DE202011004776U1 (de) * 2011-04-01 2012-07-04 Tsubaki Kabelschlepp GmbH Energieführungsvorrichtung für große Verdrehwinkel
DE202011103263U1 (de) * 2011-07-11 2011-09-23 Igus Gmbh Leitungsführungssystem
DE202012001228U1 (de) * 2012-02-08 2012-04-03 Tsubaki Kabelschlepp GmbH Energieführungsvorrichtung für große Verdrehwinkel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27170A (en) * 1981-05-13 1984-01-24 Adna Aktiengesellschaft Cable holder having relatively rotatable parts
EP0443600A1 (de) * 1990-02-22 1991-08-28 PWH Anlagen + Systeme GmbH Einrichtung zur Energieübertragung bei Drehbewegungen
CN1270662A (zh) * 1997-09-17 2000-10-18 电缆拖板有限公司 引导管线用的具有可转动支承体的引导组件和引导装置
JP2002152960A (ja) * 2000-11-08 2002-05-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動配線機構及び監視カメラ装置
DE102007038567A1 (de) * 2007-08-16 2009-02-19 Carl Zeiss Jena Gmbh Kabelführeinrichtung für Kabel- und Leitungsverbindungen an relativ zueinander drehbewegten Teilen von Geräten und Maschin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12599B1 (de) 2016-09-07
WO2013117478A3 (de) 2013-11-21
JP2015509695A (ja) 2015-03-30
DE202012001228U1 (de) 2012-04-03
ES2606639T3 (es) 2017-03-24
US9879758B2 (en) 2018-01-30
WO2013117478A2 (de) 2013-08-15
CN104204606B (zh) 2016-04-20
JP6213880B2 (ja) 2017-10-18
US20150000243A1 (en) 2015-01-01
EP2812599A2 (de) 2014-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04606A (zh) 用于大转角的能量引导装置
CN104884370B (zh) 具有可变输出方向的传动器
JP6801015B2 (ja) ガイド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る駆動装置
JP2016145094A (ja) 移載装置
CN101090851A (zh) 高速输送机切换的装置和方法
CN103998359B (zh) 搬运装置
TW201625455A (zh) 齒輪裝置
CN101148044A (zh) Scara型臂
CN102490186A (zh) 新型四自由度并联机械手
CN102671957B (zh) 用于高速轧机的齿轮变速装置
CN205060614U (zh) 一种四轮可换向式穿梭车
CN104379474B (zh) 输送机和输送设备
CN102554918A (zh) 一种三自由度过约束并联机构
CN109928137B (zh) 可转向辊道系统
JP2010149730A (ja) スクリュー駆動搬送装置
CN201136005Y (zh) 钢管冷床
CN206126177U (zh) 一种分流机构
CN103662690A (zh) 方向转换装置及搬送装置
JP5859301B2 (ja) 移動式屋根設備
CN203809602U (zh) 轴承式万向链条
CN206085900U (zh) 胎基对中装置
CN208648028U (zh) 一种并轨转弯机
CN208843125U (zh) 一种模块化传送装置
CN107187795A (zh) 可自动变换节距的物料传输装置
CN209427671U (zh) 转弯装置及运输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