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25366A - 导光体、照明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导光体、照明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25366A
CN104125366A CN201410165785.8A CN201410165785A CN104125366A CN 104125366 A CN104125366 A CN 104125366A CN 201410165785 A CN201410165785 A CN 201410165785A CN 104125366 A CN104125366 A CN 1041253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lane
light guide
guide section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657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25366B (zh
Inventor
田中雅彦
田中聪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125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53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253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53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05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of the fibre type
    • G02B6/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of the fibre type the light being emitted along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lateral surface of the fibr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1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2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by shaping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light guide, e.g. with collimating, focussing or diverging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38Linear indentations or grooves, e.g. arc-shaped grooves or meandering grooves, extending over the full length or width of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75Arrangements of multiple light guides
    • G02B6/0078Side-by-side arrangements, e.g. for large area displ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Facsimile Head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有效地利用光源的出射光的导光体。导光体(24)具备:使点光源(22)的出射光分支为光(L1、L2)的光分支部(242);使分支光(L1、L2)全反射并传播的导光部(244、246);以及使在导光部内部传播的光(L1、L2)反射的两个反射部。导光部利用两个反射部使不满足全反射条件的光作为线状光(L3、L4)向外部射出。其中,光分支部向点光源突出,且包含从Z轴方向俯视时朝向光轴(O)上的第一点且彼此大致对称的斜面(2424、2426);以及在第一点附近连接斜面的连接部(2428)。此外,设有光扩散部(2430),其与连接部在光轴的方向上对置,且将点光源的出射光向导光部的各方向扩散。

Description

导光体、照明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来自点光源的出射光变为线状光而射出的导光体、具备该导光体的照明装置、以及具备该照明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这种照明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所述。如图11所示,该照明装置520具备光源640。光源640的出射光被分光器650分光并被射入光导660a、660b。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8279499号说明书
但是,照明装置520中存在不能有效地利用光源640的出射光的问题。具体而言,在分光器650中,朝向光导660a、660b的分支部分由夹角设置成α的2个斜面构成。但是,这两个斜面的连接部分实际上通过成形和切削而形成曲面。照在该连接部分的光发生漫反射或透射。结果,光源640的出射光中,有一些没有被向光导660a、660b引导,而是向照明装置520的外部泄露。这样在照明装置520中,连接部分成了使光源640的出射光的利用效率降低的原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有效地利用光源的出射光的光导体、具备该光导体的照明装置、以及具备该照明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导光体,具备:供点光源的出射光射入的入射部;光分支部,其使所述入射部的透射光分支为第一光以及第二光;第一导光部以及第二导光部,它们使由所述光分支部分支的第一光以及第二光全反射且向规定方向传播;第一反射部以及第二反射部,它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光部以及第二导光部,且反射在所述第一导光部以及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内部传播的第一光以及第二光,所述第一导光部以及所述第二导光部,使在所述第一反射部以及所述第二反射部上发生反射且不满足全反射条件的第一光以及第二光作为第一线状光以及第二线状光向外部射出。
所述光分支部向所述入射部突出,并包含在从与所述点光源的光轴垂直的观察方向俯视时,朝向所述光轴上的第一点且彼此大致对称的第一斜面以及第二斜面;以及在所述第一点附近将所述第一斜面以及所述第二斜面连接的连接部,此外,所述入射部上设有光扩散部,该光扩散部在所述光轴方向上与所述连接部对置,且将所述点光源的出射光朝向所述第一导光部或所述第二导光部扩散。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具备上述导光体的照明装置,此外,第三方面是具备该照明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
根据上述各方面,利用光扩散部使来自点光源的出射光向第一导光部或第二导光部偏转。利用该光扩散部抑制光向连接部入射,导光体能够生成有效地利用点光源的出射光的两条线状光。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大致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从Z轴正方向侧观察图2所示的照明装置时的俯视图。
图4是从X轴负方向观察图3中沿线A-A’的导光体的纵剖面的图。
图5是示出图3所示的光分支部的详细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从图3等所示的主表面到连接部的距离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图3所示的第一反射部的第一结构例的图。
图8是示出图1所示的照明装置的光的传播示意图。
图9是示出图1所示的照明装置的第一导光部以及第二导光部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图10是示出图4所示的第一反射部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图11是示出现有的照明装置的图。
附图标记
1  图像读取装置,116  照明装置,22  点光源,24  导光体,242光分支部,244  第一导光部,246  第二导光部,S3  边界面,S4  第一曲面,S5  第二曲面,248  第一反射部,250  第二反射部,252  狭缝,2422  入射部,S1  第一主表面,S2  第二主表面,2424  第一斜面,2426  第二斜面,2428  连接部,2430  光扩散部,24302  第三斜面,24304  第四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光体、照明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对图中的X轴、Y轴以及Z轴进行说明。X轴、Y轴以及Z轴彼此垂直相交。此外,X轴、Y轴以及Z轴表示图像读取装置的主扫描方向、副扫描方向以及上下方向。X轴不仅表示主扫描方向,还表示导光体、照明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的前后方向和点光源的光轴方向。Y轴不仅表示副扫描方向,还表示导光体、照明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的左右方向。
图像读取装置的构成
图1中,图像读取装置1具备:机箱12、原稿罩14、台板玻璃16、第一滑动单元18、第二滑动单元110、成像透镜112、成像元件114、照明装置116、第一镜子118、第二镜子120以及第三镜子122。
机箱12的内部收纳有:两滑动单元18、110、成像透镜112、成像单元114、照明装置116、镜子118、120、122。
机箱12的上表面形成有大致矩形形状的开口,该开口处安装有板状的台板玻璃16。原稿D以读取面一侧向下的方式放置于台板玻璃16的上表面。
原稿罩14开关自如地设置于机箱12的上表面,通过使用者的操作而被关闭从而覆盖于原稿D。
典型地如图1所示,照明装置116设置于台板玻璃16的下方。如图2~4所示,该照明装置116具备点光源22以及导光体24,点光源22的出射光在导光体24的内部形成2条线状光。照明装置116从导光体24的2个位置射出形成的线状光,照射台板玻璃16上的原稿D的读取区域A。其中,读取区域A是原稿D的主扫描方向的一条线的量。另外,由于后面将对照明装置116进行详细说明,因此在此对照明装置16仅进行简要说明。
镜子118、120、122将原稿D上的反射光(用点画线表示)向成像透镜112引导。
其中,照明装置116以及镜子118被搭载于第一滑动单元18。第一滑动单元18在原稿D的读取动作中,沿台板玻璃16的下表面以速度V向副扫描方向运送照明装置116以及镜子118。
此外,镜子120、122搭载于第二滑动单元110。第二滑动单元110在读取动作中,在与台板玻璃16的下表面拉开一些距离的位置,以速度V/2向副扫描方向运送镜子120、122。通过上述那样被控制了速度的运送动作,使读取动作中原稿D上的反射光到成像单元114的光程长度一定。此外,通过该运送动作,照明装置116向副扫描方向移动并且向原稿D的整个读取区域A照射2条线状光。
成像透镜112使镜子122上的反射光通过并成像于成像单元114。成像单元114使在受光面成像的光在原稿D的主扫描方向一行一行地转换为用光的三原色表示的电气信号。
照明装置
接下来对照明装置116进行详细说明。像上述那样,如图2等所示,照明装置116具备点光源22和导光体24。
点光源22一般为LED(Light Emitting Diode)且放射白色光。此外,点光源22具有例如约120度的半衰角。其中,所谓半衰角是指点光源22的光轴O的方向的放射光的辉度为100%时,与辉度是50%的光线间的角度。
导光体24是由例如在X轴方向长300mm左右且具有高光透射率的透明的材料一体成型而制作成的。作为这种材料有例如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树脂材料。除此以外,有时导光体24也可以由玻璃材料制作而成。此外,优选导光体24具有相对纵中心面C对称的形状。其中,纵中心面C是与ZX平面大致平行且包含导光体24的Y轴方向中心点的面。导光体24如上述那样被一体成型地制作而成,但按功能分,如图3以及图4所示具备:光分支部242、第一导光部244、第二导光部246、第一反射部248、以及第二反射部250。以下对各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光分支部的详细结构
如图5特别并明确地表示,光分支部242包含:入射部2422、第一斜面2424、第二斜面2426、连接部2428、以及光扩散部2430。
入射部2422具有与YZ平面平行的2个主表面S1、S2。主表面S1、S2具有相对于纵中心面C彼此对称的形状,且在Y轴方向仅离开距离Δ1。点光源22配置为与该入射部2422相对。
像这样与入射部2422相对,点光源22配置为满足下述条件(1)~(5)。(1)点光源22与主表面S1、S2对置。(2)以入射部2422为基准在X轴的负方向侧配置点光源22。(3)点光源22的光轴O与主表面S1、S2垂直相交。(4)光轴O包含于纵中心面C。(5)优选,点光源22与入射部2422接近以使得点光源22的最大照射角度的光被射入入射部2422。
斜面2424在从Z轴正方向侧(即观察方向)俯视时与纵中心面C成角度θ,且是设置为包含光轴O上的第一点P1的矩形形状的面。斜面2424从第一点P1以角度θ向X轴的正方向侧且Y轴上的正方向侧延伸。角度θ满足下面的式子(1)
θ ≤ π 4 - 1 2 . arcsin 1 n . . . ( 1 )
上式(1)中,n是导光体24的材料的折射率。n=1.5时,角度θ约是24.1度以下。此外,θ=0时斜面2424与入射部2422垂直。此外,角度θ以相对纵中心面C顺时针旋转来计算。
斜面2426具有以纵中心面C为基准与斜面2424大体对称的形状。
上述那样由第一斜面2424、第二斜面2426以及连接部2428构成的光分支面,与入射部2422在X轴方向相对置且向入射部2422突出。
其中,两斜面2424、2426从观察方向俯视时,并不是在第一点P1处以2×θ的角度交叉。实际上,通过成形和切削使两斜面2424、2426的尖端部分变成曲面(圆弧)。这样的曲面成为斜面2424、2426的连接部2428。
此外,如图6所示,从主表面S1、S2到连接部2428的X轴方向距离为L时,该距离L被设计为满足下式(2)。
L ≤ d tan { arcsin ( sin r n ) } - D - d tan θ . . . ( 2 )
上式(2)中,D是从观察方向俯视时,从纵中心面C到导光体24的Y轴正方向侧以及负方向侧的各端部的距离。此外,d是从观察方向俯视时,后述的导光部244、246沿Y轴方向的宽度。γ是点光源22的最大照射角度。θ、n与上述意义相同。例如D=10mm、d=7mm、θ=24度、n=1.5时,若点光源22的最大照射角度被限制在50度,则距离L约是5mm以下。
此外,入射部2422以及斜面2424在Y轴正方向侧的端部彼此通过面2432被连接,此外它们在Y轴负方向侧的端部彼此通过面2434被连接。此外,入射部2422以及斜面2424、2426在Z轴正方向侧的端部彼此和它们在Z轴负方向侧的端部彼此分别被未图示的面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光扩散部2430被设置于入射部2422,且形成为在主表面S1、S2之间沿Z轴方向延伸的槽。该槽从观察方向俯视时具有V字形状,且向连接部2428的方向突出。更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上述光扩散部2430具备第三斜面24302和第四斜面24304。
斜面24302从观察方向俯视时,与纵中心面C以角度θv(参照图6)交叉,且是通过光轴O上的第二点P2的矩形形状的面。其中,点P2是以点P1为基准在X轴负方向侧,且以主表面S1、S2为基准在X轴正方向侧的点。斜面24302从点P2以角度θv向X轴负方向侧且Y轴正方向侧延伸。角度θv满足下式(3)。
θv ≥ arcsin 1 n . . . ( 3 )
上式(3)中,n是导光体24的材料的折射率。n=1.5时角度θv约是41.8度以上。此外,θv=0时斜面24302与主表面S1、S2垂直。此外,斜面24302的角度θv以相对纵中心面C逆时针旋转来计算。
斜面24304具有以纵中心面C为基准与斜面24302大致对称的形状。
此外,斜面24302、24304的X轴负方向侧的端部彼此在Y轴方向的距离是所述的Δ1(参照图5)。优选该Δ1被设计为1mm左右。
导光部的详细结构
如图2~图6所示,导光部244、246分别是与X轴平行地延伸的杆状的部件。导光部244、246的X轴负方向侧的端部利用假想的面2432、2434夹持光分支部242并与光分支部242连接。其中,为了容易理解以及可供参考,假想的面2432、2434被在图中表示出来。由于实际的导光体24是一体成型制作的,因此导光部244、246和光分支部242没有边界和缝隙的连接在一起。从这两个假想面2432、2434起,导光部244、246从观察方向俯视时在Y轴方向仅隔开规定距离Δ2的状态向X轴正方向延伸。并且,导光部244、246在X轴正方向侧的端部彼此连接。根据该结构,在光分支部242和导光部244、246的内侧形成有在X轴方向延伸且Y轴方向宽度是Δ2的狭缝252。
此外,优选,导光部244、246具有以纵中心面C为基准彼此对称的形状。更具体而言,从观察方向俯视时,导光部244相对于读取区域A设置于Y轴的正方向侧,导光部246设置于负方向侧。
导光部244内在Z轴负方向侧的端部形成有第一反射部248。反射部248具有能够覆盖读取装置A在X轴方向的长度的长度,例如图7所示,由排列于X轴方向的多个棱镜构成。第二反射部250形成于导光部246内的Z轴负方向侧端部,且具有以纵中心面C为基准与反射部248对称的形状。
照明装置中的光的传播
点光源22射出图8中的光a(用箭头a表示)。该出射光a的大部分作为主表面S1的透射光b(用箭头b表示),且其他剩余部分作为光扩散部2430的透射光c(用箭头c表示)而在光分支部242的内部传播。
透射光b以入射角α1被射入斜面2424。其中,从有效利用点光源22的出射光a的观点来看,优选透射光b在斜面2424发生全反射。此外,斜面2424上的反射光d(用箭头d表示)在光分支部242以及导光部244的内部传播,并以入射角β1被射入导光体244和外部(典型为空气)的边界面S3。优选入射光d在边界面S3发生全反射。由于光线在斜面2424和边界面S3发生全反射,因此,斜面2424相对纵中心面C具有上述的式(1)规定的角度θ(参照图5)。
假设没有光扩散部2430的情况下,则出射光a在光轴O附近的光被射入连接部2428。连接部2428并未考虑斜面2424那样的全反射条件,因此射向连接部2428的入射光由于漫反射和透射而泄露到导光体24的外部。这样的光的泄露将阻碍出射光a的有效利用。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向与纵中心面C形成角度θv的光扩散部2430透射入射光时,光扩散部2430使光线向斜面2424或导光部244偏转。其中,使透射光c射向的导光部244的光e(用箭头e表示)在边界面S3的入射角为α2。若角度θv过小,则光e会从边界面S3向外部泄露。光扩散部2430相对纵中心面C具有上述的式(3)规定的角度θv,使得入射角α2不超过临界角。利用上述那样的光扩散部2430使得射向连接部2428的光大幅度地减少,从而连接部2428的光的泄露被减少。
此外,实际上根据点光源22的安装精度,斜面24302、24304交叉的线段有时相对于光轴O在Y轴方向多少会发生位置偏移。即使产生这样的位置偏移,光扩散部2430也能够将射向自己的入射光(即光轴O附近的强光)向斜面24302、24304分支,从而需要在安装误差范围内确保在Y轴方向的宽度。此外,为了防止连接部2428的圆弧引起的的光泄露,光扩散部2430也需要使射入自身的入射光分支。从这观点来看,本实施方式中将安装误差设定为0.5mm且圆弧设定为0.5mm来确保Δ1为1mm的Y轴方向宽度。
此外,点光源22的出射光a中,照射角度大的光f(用箭头f表示)在边界面S3发生全反射而被射入斜面2424时,产生从斜面2424向外部泄露的光。为了将这样的光的泄露抑制在最小限度,而将距离L设定为上式(2)规定的范围。
以上在导光体24中,仅对以纵中心面C为基准的Y轴正方向侧的部分的光的传播进行了说明,而其负方向侧也进行同样的光传播。
上述那样,对于本光分支部242,为了有效地利用点光源22的出射光a而花了很多功夫,由此,光分支部242有效地将该出射光a分支为第一光L1以及第二光L2,并向第一导光部244以及第二导光部246引导。
导光部244中,第一光L1基本是在导光部244与外部的边界面S3反复进行全反射,被向X轴方向传播下去。这个过程中,照在反射部248(参照图4)的光L1改变传播方向,并作为第一线状光L3从导光部244的Z轴正方向端部被射出。另外,未照在反射部248而被引导至导光部244的X轴方向端部的光L1被射入导光部246。
导光部246中,第二光L2与第一光L1相同,在导光部246的内部反复进行全反射,被向X轴方向传播下去。这个过程中,照在反射部250的光L2改变传播方向,并作为第二线状光L4从导光部246的Z轴正方向端部被射出。另外,未照在反射部250而到达导光部246的X轴方向端部的光L2被射入导光部244。
第一导光部以及第二导光部的其他结构例
如图4所示,从观察方向俯视时,导光部244、246夹持读取区域A并从两侧照射线状光L3、L4。由此,即使台板玻璃16上的原稿D上存在折痕或鼓起等也能够减少暗影的产生。此外,更详细而言,导光体24具有以纵中心面C为基准而对称的朝向,且能够向读取区域A射出大致相同强度的线状光L3、L4。由此,即使台板玻璃16上的原稿D上存在折痕或鼓起等,也能够将暗影的产生抑制到最小限度。读取区域A上的反射光通过狭缝252最后被射入成像元件114。
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导光部244、246的X轴负方向侧的端部从观察方向俯视时为矩形形状。但是,不局限于此,如图9所示,第一导光部244在X轴负方向侧的端部,也可以具有与主表面S1的Y轴正方向侧端部相连的第一曲面S4。其中,优选曲面S4是使点光源22的发光点P3和第四点P4为两个焦点的椭圆面。其中,第四点P4在X轴上的位置位于斜面2424在X轴正方向侧的端部的位置,且其在Y轴上的位置是导光部244在Y轴方向的中心点。这种情况下,第二导光部246在X轴负方向侧的端部,具有以纵中心面C为基准而与第一曲面S4对称的第二曲面S5。
另外,上述例中第四点P4只要在导光部244的内部也可以是其他的点。
第一反射部的其他结构例
此外,上述事实方式中,对光扩散部2430是V字形的槽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局限于此,如图10所示,光扩散部2430也可以是设置于主表面S1、S2之间的多个细小的凸部。对于该凸部而言,可以向点光源22的方向突出,也可以向斜面2424、2426的方向突出。
上述事实方式中,对反射部248、250由多个棱镜构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局限于此,反射部248、250也可以是其他的在导光部244、246内Z轴负方向侧的端部以涂装和印刷等方法而形成的白色的光点图形。
导光体的效果
如上述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利用光扩散部2430使得来自点光源22的出射光向第一导光部244或第二导光部246偏转。利用该光扩散部2430抑制光向连接部2428入射。结果,能够大幅度地减少向导光体24的外部泄露的光。因此,导光体24能够有效地利用单一点光源22的出射光来生成第一线状光L3以及第二线状光L4。
此外,优选θ被设计为上式(1)所示的角度。由此,主表面S1、S2的透射光在斜面2424、2426的任一面上进行全反射,斜面2424、2426处的反射光在导光部244、246的边界面进行全反射。换言之,将光从斜面2424、2426和导光部244、246的边界面的泄露抑制在最小限度。由此,导光体24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单一点光源22的出射光来生成第一线状光L3以及第二线状光L4。
此外,由于狭缝252设置于导光部244、246之间,因此不存在读取区域A上的反射光不必要地再射入导光体的情况。换言之,能够减少再向导光体射入而引起的反射和吸收等所产生的损失。
此外,光扩散部2430是向光分支部242突出的V字形状的槽。通过这样简单的形状,光扩散部2430使点光源22的光轴O附近的强光扩散,从而使得光线向连接部2428的入射抑制在最小限度且向斜面2424、2426和导光部244、246偏转。由此,导光体24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单一点光源22的出射光来生成第一线状光L3以及第二线状光L4。
此外,优选,斜面24302、24304相对于纵中心面C的角度θv被设计为上式(3)所示的角度。由此能够减少光扩散部2430的透射光从导光部244、246的边界面向外部的泄露的情况。由此,导光体24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单一点光源22的出射光来第一线状光L3以及第二线状光L4。
此外,由于使导光体24为相对于纵中心面C对称的形状,因此,导光体24能够生成具有以纵中心面C为基准而对称的朝向且大致相同强度的线状光L3、L4。由此,能够在成像元件114生成受原稿D的折痕等产生的暗影影响少的电信号。
此外,使距离L在上式(2)所示的数值范围内,由此,在点光源22的出射光中,照射角度大的光在边界面S3发生全反射而被射入斜面2424时,能够减少从斜面2424向外部泄露的光。由此,导光体24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单一点光源22的出射光来生成第一线状光L3以及第二线状光L4。
此外,即便导光部244、246各自的边界面和入射部2422以曲面(特别是椭圆面)连接,也能够有效地向导光部244、246引导照射角度大的光。由此,导光体24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单一点光源22的出射光来生成第一线状光L3以及第二线状光L4。
此外,通过在照明装置116中采用上述那样的导光体24而起到上述那样的效果。除此之外,由于能够利用单一点光源22以及单一导光体24来从两个方向向读取区域A照射线状光L3、L4,因此能够简化照明装置116的结构且能够削减部件数量。
此外,通过在图像读取装置1中采用上述那样的照明装置116而起到上述那样的效果。除此之外,由于能够从单一点光源22生成多条线状光L3、L4,因此不会在多条线状光L3、L4上产生色差。由此,图像读取装置1能够生成高品质地表现原稿D的电气信号。
本发明所涉及的导光体能够有效地利用点光源的出射光,且适用于照明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

Claims (12)

1.一种导光体,
具备:
供点光源的出射光射入的入射部;
光分支部,其使所述入射部的透射光分支为第一光以及第二光;
第一导光部以及第二导光部,它们使由所述光分支部分支的第一光以及第二光全反射且向规定方向传播;
第一反射部以及第二反射部,它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光部以及第二导光部,且反射在所述第一导光部以及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内部传播的第一光以及第二光,
所述第一导光部以及所述第二导光部,使在所述第一反射部以及所述第二反射部上发生反射且不满足全反射条件的第一光以及第二光作为第一线状光以及第二线状光向外部射出,
所述光分支部向所述入射部突出,并包含在从与所述点光源的光轴垂直的观察方向俯视时,朝向所述光轴上的第一点且彼此大致对称的第一斜面以及第二斜面;以及在所述第一点附近将所述第一斜面以及所述第二斜面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入射部上设有光扩散部,该光扩散部在所述光轴方向上与所述连接部对置,且将所述点光源的出射光朝向所述第一导光部或所述第二导光部扩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光部以及所述第二导光部分别包含与外部之间的边界面,
所述第一斜面以及所述第二斜面相对于所述光轴所成的角度θ满足以下条件,该角度θ的值使所述入射部的透射光在所述第一斜面以及所述第二斜面上全反射,且使被所述第一斜面以及所述第二斜面上的全反射所分支的第一光以及第二光在对应的边界面上全发射,
在所述导光体的折射率为n,且在θ=0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斜面以及所述第二斜面相对于所述入射部所形成的面垂直时满足下式,
θ ≤ π 4 - 1 2 · arcsin 1 n .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光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状光以及所述第二线状光被朝向照射对象射出,
所述第一导光部以及所述第二导光部之间形成有在所述规定方向延伸的狭缝,且该狭缝供所述照射对象上的反射光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光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扩散部是朝所述光分支部突出的槽,且包含从所述观察方向俯视时,以所述光轴为基准的彼此大致对称的第三斜面以及第四斜面,
所述第三斜面以及所述第四斜面被在所述光轴上比所述第一点靠所述入射部侧的第二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斜面以及所述第四斜面所成的角度θv,在所述导光体的折射率是n,且在θv=0的情况下所述第三斜面以及所述第四斜面相对于所述入射部所形成的面垂直时满足下式,
θv ≥ arcsin 1 n .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光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体具有关于与所述光轴方向以及所述观察方向平行的中心面对称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体,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入射部到所述光分支部的所述光轴方向距离L,满足下式,
L ≤ d tan { arcsin ( sin γ n ) } - D - d tan θ
所述D是指从所述观察方向俯视时,所述导光体沿与所述光轴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的二分之一的值,
所述d是指所述第一导光部以及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宽度方向的长度,
所述γ是指所述点光源的最大照射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光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光部以及所述第二导光部还包含与所述入射部连接的第一曲面以及第二曲面,
所述第一曲面以及所述第二曲面不使向各自入射的入射光向所述第一斜面以及所述第二斜面反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光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曲面以及所述第二曲面从所述观察方向俯视时,是以所述点光源的发光点,和所述第一导光部以及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内部的点为两个焦点的第一椭圆弧以及第二椭圆弧。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光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扩散部是设置于所述入射部的多个凸部。
1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光体。
12.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1所述的照明装置。
CN201410165785.8A 2013-04-23 2014-04-23 导光体、照明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Active CN1041253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90114A JP5817779B2 (ja) 2013-04-23 2013-04-23 導光体、照明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JP2013-090114 2013-04-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5366A true CN104125366A (zh) 2014-10-29
CN104125366B CN104125366B (zh) 2017-09-26

Family

ID=51728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65785.8A Active CN104125366B (zh) 2013-04-23 2014-04-23 导光体、照明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15053B2 (zh)
JP (1) JP5817779B2 (zh)
CN (1) CN10412536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88036A (zh) * 2014-11-10 2016-05-1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吸尘器用照明装置
CN106154393A (zh) * 2015-04-27 2016-11-2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导光装置及具有该导光装置的电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45791B2 (ja) * 2014-08-20 2017-06-1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導光体、照明装置及び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6278884B2 (ja) * 2014-11-25 2018-02-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導光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灯体
JP6163667B2 (ja) * 2015-01-06 2017-07-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2016134303A (ja) * 2015-01-20 2016-07-2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導光体、照明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6163668B2 (ja) * 2015-01-20 2017-07-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導光体、照明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JP6299021B2 (ja) * 2015-01-20 2018-03-2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導光体、照明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JP6299636B2 (ja) * 2015-03-18 2018-03-2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2024008178A (ja) * 2022-07-07 2024-01-19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導光部材及び光源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43601A (ja) * 1996-11-06 1998-05-29 Alps Electric Co Ltd 光学読取装置
JPH10173870A (ja) * 1996-12-13 1998-06-26 Rohm Co Ltd 線状光源装置、これに用いる導光部材、およびこの導光部材を用いた線状光源を備える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CN1314614A (zh) * 2000-03-16 2001-09-26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线照明装置
CN101360170A (zh) * 2007-07-31 2009-02-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扫描器模块的多功能装置和采用该模块的图像扫描设备
US20110273751A1 (en) * 2010-05-10 2011-11-10 Xerox Corporation Single led dual light guide
CN102930631A (zh) * 2011-08-09 2013-02-13 佳能元件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传感器单元和图像读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85516A (ja) * 1997-12-25 1999-07-09 Canon Inc 画像照明装置とこれを用いる画像読取装置
JP2005032579A (ja) 2003-07-04 2005-02-03 Ichikoh Ind Ltd 車両用灯具
KR20060012959A (ko) 2004-08-05 2006-02-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용 백라이트
US7954988B2 (en) 2007-07-31 2011-06-07 Samung Electronics Co., Ltd. Scanner module and image scann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TW200909857A (en) * 2007-08-23 2009-03-01 Prodisc Technology Inc Light source module of scanning device
JP4900439B2 (ja) * 2008-10-01 2012-03-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面状光源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2010277070A (ja) 2009-04-30 2010-12-09 Canon Inc 照明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分光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5396328B2 (ja) * 2010-04-28 2014-01-2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5423628B2 (ja) 2010-09-16 2014-02-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43601A (ja) * 1996-11-06 1998-05-29 Alps Electric Co Ltd 光学読取装置
JPH10173870A (ja) * 1996-12-13 1998-06-26 Rohm Co Ltd 線状光源装置、これに用いる導光部材、およびこの導光部材を用いた線状光源を備える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CN1314614A (zh) * 2000-03-16 2001-09-26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线照明装置
CN101360170A (zh) * 2007-07-31 2009-02-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扫描器模块的多功能装置和采用该模块的图像扫描设备
US20110273751A1 (en) * 2010-05-10 2011-11-10 Xerox Corporation Single led dual light guide
CN102930631A (zh) * 2011-08-09 2013-02-13 佳能元件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传感器单元和图像读取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88036A (zh) * 2014-11-10 2016-05-1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吸尘器用照明装置
CN105588036B (zh) * 2014-11-10 2018-08-2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吸尘器用照明装置
CN106154393A (zh) * 2015-04-27 2016-11-2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导光装置及具有该导光装置的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17779B2 (ja) 2015-11-18
US20140313738A1 (en) 2014-10-23
CN104125366B (zh) 2017-09-26
US9715053B2 (en) 2017-07-25
JP2014216688A (ja) 2014-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25366A (zh) 导光体、照明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TWI300140B (zh)
US10209458B2 (en) Optical module with multiple lenses including dummy lens
JP2015015243A (ja) 光線を導光板に導光することで全内反射を行う構成
JP2009303080A (ja) 棒状導光体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EP2678720B1 (en) Light collimator and lighting unit comprising such light collimator
KR100818280B1 (ko) 면발광장치 및 이를 채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11090939A (ja) 面状光源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6114956B2 (ja) 導光体、照明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US7891855B2 (en) Light guiding structure for connector
JP6150465B2 (ja) 導光体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JP5332039B2 (ja) 光照射装置
US20120027344A1 (en) Light guiding bend with curved slits
JP2008256853A (ja) 液晶表示装置用バックライトシステム
JP6171972B2 (ja) 照明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イメージセンサ
US20190101689A1 (en) Light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plate modul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JP2010277940A (ja) 線状光源装置用導光体
JP2004265797A (ja) 内部拡散手段を有する面光源
JP2009032535A (ja) 線状光源装置
JP2007514960A (ja) 回路基板における信号伝送方法および回路基板
JP2019003892A (ja) 発光装置、面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10097198A (ja) 光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056767B2 (ja) 照明装置及びライトガイド
TWM329182U (en) Guide-light panel and backlight module
JPH09120007A (ja) 発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