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61041A - 内燃机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61041A
CN104061041A CN201410095113.4A CN201410095113A CN104061041A CN 104061041 A CN104061041 A CN 104061041A CN 201410095113 A CN201410095113 A CN 201410095113A CN 104061041 A CN104061041 A CN 1040610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mechanism
valve
cylinder head
cylinder
mechanism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951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61041B (zh
Inventor
二宫雄介
鹿岛壮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610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10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610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10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其能够将气缸盖抑制得较小,能够在保养/检查时对气缸盖密封圈面均匀地施加压力,并且能够不费功夫地进行保养/检查。内燃机(10)包括:在进气门(16)(气门杆(81))和排气门(17)(气门杆(84))的上端部(81b、84b)之间设置的紧固螺纹孔(49);形成为与紧固螺纹孔(49)垂直的气缸盖密封圈面(51);在气缸盖密封圈面(51)的外周缘(52)上设置的第1~第6定位部(53~58);能够与第1~第6定位部(53~58)接触的肋(94);设置于气缸盖罩(18)的紧固凹部(19);和贯穿紧固凹部(19)的贯穿孔(101)并与紧固螺纹孔(49)螺纹结合的紧固螺栓(21)。

Description

内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其中,在气缸体上设置有气缸盖,气缸盖被气缸盖罩覆盖,由此通过气缸盖和气缸盖罩形成了气门传动室。
背景技术
作为内燃机,已知这样的结构:在气缸体上设有气缸盖,进气门和排气门在气缸盖上设置成以规定的角度(夹角)张开,覆盖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气缸盖罩通过多个螺栓安装于气缸盖。
通过利用多个螺栓将气缸盖罩安装于气缸盖,由此,气缸盖和气缸盖罩的各自的密封圈面被密封,由气缸盖和气缸盖罩形成了气门传动室(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85007号公报
对于专利文献1的内燃机,由于进气门和排气门在气缸盖上设置成以规定的角度张开,因此,要求确保气门传动室比较大。
而且,该内燃机的气缸盖罩通过多个螺栓安装于气缸盖。因此,需要确保用于设置多个螺栓的部位,这成为了将气缸盖和气缸盖罩抑制得较小的障碍,特别是成为了相对于气缸的内径方向将气缸盖和气缸盖罩抑制得较小的障碍。
另外,由于通过多个螺栓紧固气缸盖和气缸盖罩,因此,要求在内燃机的保养/检查后以恒定的紧固扭矩紧固多个螺栓。
可是,在进行内燃机的保养/检查的环境中,有时难以以恒定的紧固扭矩紧固多个螺栓。因此,可以考虑到,难以对气缸盖和气缸盖罩的各自的密封圈面均匀地施加压力。
而且,由于通过多个螺栓紧固气缸盖和气缸盖罩,因此,需要在保养/检查内燃机时对多个螺栓进行装卸,内燃机的保养/检查会花费工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其能够将气缸盖和气缸盖罩抑制得较小,而且能够在保养/检查时对气缸盖的密封圈面均匀地施加压力,并且能够不费功夫地进行保养/检查。
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OHV型单缸内燃机,在气缸体上设有气缸盖,气缸盖被气缸盖罩覆盖,由此通过气缸盖和气缸盖罩形成了气门传动室,所述内燃机的特征在于包括:进气门及排气门,它们被支承于所述气缸盖,并且以规定的角度配置成朝向所述气缸盖罩张开;一个紧固螺纹孔,其在所述气缸盖中设置于所述进气门与所述排气门的各气门杆的端部之间且所述气门传动室的中央部位;气缸盖密封圈面,其设置于形成有该紧固螺纹孔的所述气缸盖上,且形成为与所述紧固螺纹孔垂直,并且与所述气缸盖罩的气缸盖罩密封圈面接触;定位部,其设置于该气缸盖密封圈面的外周缘,且能够将所述气缸盖罩配置在正规的装配位置;肋,其能够与该定位部接触,并且以覆盖所述气缸盖密封圈面的外周缘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气缸盖罩;紧固凹部,其设置于所述气缸盖罩,在与所述紧固螺纹孔对置的部位朝向所述紧固螺纹孔形成为凹状,并且相对于所述紧固螺纹孔在同一轴线上形成有贯穿孔;和紧固螺栓,其贯穿该紧固凹部的所述贯穿孔,并与所述紧固螺纹孔螺纹结合,由此将所述气缸盖罩密封圈面按压于所述气缸盖密封圈面。
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在气缸盖密封圈面的外周缘设置有定位部,并且以能够与定位部接触的方式形成有气缸盖罩的肋。而且,使紧固螺栓贯穿紧固凹部的贯穿孔,并使贯穿的紧固螺栓与紧固螺纹孔螺纹结合,由此将气缸盖罩密封圈面按压于气缸盖密封圈面。
因此,在肋与定位部接触的状态下,能够使紧固螺栓与紧固螺纹孔螺纹结合,因此能够将气缸盖罩安装至正规的安装位置。这样,能够通过一个紧固螺栓将气缸盖罩安装于气缸盖。
在此,在气缸盖的中央部位设置有一个紧固螺纹孔。气缸盖的中央部位是设置于一般的气缸盖上的部位,并且是通常不被利用的部位。通过利用该中央部位设置紧固螺纹孔,由此无需新形成用于设置紧固螺纹孔的部位。
由此,能够将气缸盖和气缸盖罩抑制得较小。
而且,由于能够利用一个紧固螺栓将气缸盖罩安装于气缸盖,因此能够不费工夫地进行内燃机的装配或保养/检查。
另外,在气门传动室的中央部位设置有紧固螺纹孔。而且,通过在气缸盖罩设置紧固凹部,并在紧固凹部形成贯穿孔,由此确保了气缸盖罩的刚性。因此,在使贯穿于贯穿孔的紧固螺栓与紧固螺纹孔螺纹结合的状态下,能够恰当地将气缸盖罩密封圈面按压于气缸盖密封圈面。
由此,能够在保养/检查时对气缸盖和气缸盖罩的各自的密封圈面均匀地施加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内燃机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内燃机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将图2的内燃机分解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1的箭头4观察的图。
图5是示出将图4的气缸盖和气缸盖罩分解后的状态的俯视图,示出了从气缸盖去除进气门、排气门等之后的状态。
图6是对在保养/检查本发明的内燃机之后将气缸盖罩安装于气缸盖的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标号说明
10:内燃机;12:气缸体;15:气缸盖;16:进气门;17:排气门;18:气缸盖罩;18a:与紧固螺纹孔对置的中央部位(部位);19:紧固凹部;21:紧固螺栓;23:气门传动室;48:气门传动室的中央部位;49:紧固螺纹孔;51:气缸盖密封圈面;52:气缸盖密封圈面的外周缘;53~58:第1~第6定位部(定位部);62:气缸盖罩密封圈面;81:进气门的气门杆;81b:进气门的气门杆的上端部(端部);84:排气门的气门杆;84b:排气门的气门杆的上端部(端部);94:肋;101:贯穿孔;θ1:规定的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优的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
对实施例的内燃机10进行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内燃机10是具备下述部分的OHV型单缸内燃机:形成有气缸13的气缸体12;在气缸体12的密封垫面14设置的气缸盖15;支承于气缸盖15的进气门16及排气门17;覆盖进气门16及排气门17的气缸盖罩18;和将气缸盖罩18安装于气缸盖15的紧固螺栓21。
作为一个例子,该内燃机10被用作驱动发电机的发电机用内燃机。
气缸盖罩18安装于气缸盖15的气缸盖密封圈面51(上方),由此气缸盖15被气缸盖罩18覆盖。通过将气缸盖15利用气缸盖罩18覆盖,由此形成气门传动室23,在气门传动室23中设有气门机构(进气门16、排气门17、进气摇臂24和排气摇臂25等)。
活塞26以滑动自如的方式收纳于气缸体12的气缸13内,在气缸体12的顶部形成有密封垫面14。气缸体12的密封垫面14以与气缸13的轴线27方向垂直的方式平坦地形成。
该密封垫面14设在气缸13的开口部13a周围。
气缸盖15的密封垫面35经密封垫36密封于密封垫面14。
气缸盖15包括:进气端口32及排气端口33,它们分别设置于侧壁31的对置的部位31a、31b;燃烧室34,其设置成与进气端口32和排气端口33连通;和密封垫面35,其设在燃烧室34的开口部34a周围。
而且,气缸盖15包括:将进气端口32与燃烧室34连通的进气口41;将燃烧室34与排气端口33连通的排气口46;支承进气门16的进气套环42;和支承排气门17的排气套环47。
并且,气缸盖15包括:在气门传动室23的中央部位48设置的一个紧固螺纹孔49;与气缸盖罩18接触的气缸盖密封圈面51;和在气缸盖密封圈面51的外周缘52中的6处部位设置的第1~第6定位部(定位部)53~58(参照图4)。
进气端口32经进气口41与燃烧室34连通。进气口41根据进气门16的动作来切换开闭状态。进气流路43与该进气端口32连通。
排气端口33经排气口46与燃烧室34连通。排气口46根据排气门17的动作来切换开闭状态。排气流路44与该排气端口33连通。
进气套环42相对于气缸13的轴线27设在左侧,并且以从下端部42a朝向上端部42b逐渐离开气缸13的轴线27的方式形成为倾斜状。
排气套环47相对于气缸13的轴线27设在右侧,并且以从下端部47a朝向上端部47b逐渐离开气缸13的轴线27的方式形成为倾斜状。
因此,进气套环42和排气套环47以规定的角度(夹角)θ1配置成从燃烧室34朝向气缸盖罩18张开。
燃烧室34设在气缸盖15(侧壁31)的内侧,并且相对于气缸13形成在同一轴线上。
即,气缸盖15的密封垫面35经密封垫36密封在气缸体12的密封垫面14上,由此,燃烧室34相对于气缸13配置在同一轴线上。
如图3所示,紧固螺纹孔49在气缸盖15中设置于进气门16与排气门17的各自的气门杆81、84的上端部81b、84b之间且气门传动室23的中央部位48。
气缸盖15的中央部位48是设置于一般的气缸盖上的部位,并且是通常不被利用的部位。通过利用该中央部位48设置紧固螺纹孔49,由此无需新形成用于设置紧固螺纹孔49的部位。
另外,通过将紧固螺纹孔49设在中央部位48,由此使得紧固螺纹孔49位于由气缸盖密封圈面51(外周缘52)形成的大致梯形的中央(还参照图5)。
并且,内燃机10是单缸发动机,能够将从紧固螺纹孔49至气缸盖密封圈面51的距离L1(还参照图5)抑制得较小。
气缸盖密封圈面51设在气缸盖15的侧壁31的上部31c,并且以与紧固螺纹孔49垂直的方式平坦地形成。通过气缸盖15的侧壁31形成了气门传动室23的侧部。
在气缸盖密封圈面51上载置有密封圈(密封部件)61,气缸盖罩18的气缸盖罩密封圈面62载置于密封圈61。因此,气缸盖罩密封圈面62经密封圈61与气缸盖密封圈面51接触。
如图4、图5所示,气缸盖密封圈面51具有第1直线面64、第2直线面65、第3直线面66、第4直线面67、第5直线面68和第6直线面69。
另外,气缸盖密封圈面51具有第1弯曲面71、第2弯曲面72、第3弯曲面73、第4弯曲面74、第5弯曲面75和第6弯曲面76。
第1直线面64和第4直线面67隔开规定的间隔互相平行地形成,第1直线面64形成为比第4直线面67长的尺寸。另外,第2直线面65和第6直线面69隔开规定的间隔互相平行,并且形成为相同的长度尺寸。
而且,第3直线面66和第5直线面68是隔开规定的间隔左右对称的倾斜状,并且形成为相同的长度尺寸。
因此,气缸盖密封圈面51通过第1~第6直线面64~69形成为大致梯形状的6边形。
第1弯曲面71以在第1直线面64与第2直线面65交叉的部位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为弯曲状。第1弯曲面71的外周缘形成为呈弯曲状向外侧突出的第1定位部53。
第2弯曲面72以在第2直线面65与第3直线面66交叉的部位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为弯曲状。第2弯曲面72的外周缘形成为呈弯曲状向外侧突出的第2定位部54。
第3弯曲面73以在第3直线面66与第4直线面67交叉的部位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为弯曲状。第3弯曲面73的外周缘形成为呈弯曲状向外侧突出的第3定位部55。
第4弯曲面74以在第4直线面67与第5直线面68交叉的部位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为弯曲状。第4弯曲面74的外周缘形成为呈弯曲状向外侧突出的第4定位部56。
第5弯曲面75以在第5直线面68与第6直线面69交叉的部位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为弯曲状。第5弯曲面75的外周缘形成为呈弯曲状向外侧突出的第5定位部57。
第6弯曲面76以在第6直线面69与第1直线面64交叉的部位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为弯曲状。第6弯曲面76的外周缘形成为呈弯曲状向外侧突出的第6定位部58。
即,在气缸盖密封圈面51的外周缘52中的第1弯曲面71~第6弯曲面76这6处部位设有第1~第6定位部53~58。
因此,第1~第6定位部53~58设在外周缘52的整个范围内。
通过在气缸盖密封圈面51的外周缘52上设置第1~第6定位部53~58,由此能够借助于第1~第6定位部53~58将气缸盖罩18配置在正规的装配位置。
返回图3,进气门16和排气门17被支承于气缸盖15。
进气门16具有:支承于进气套环42的气门杆81;和设在气门杆81的下端部81a的气门主体82。该进气门16经进气套环42支承于气缸盖15,并通过进气摇臂24进行动作。
进气摇臂24被转动自如地支承于一对进气支承部37。
排气门17具有:支承于排气套环47的气门杆84;和设在气门杆84的下端部84a的气门主体85。该排气门17经排气套环47支承于气缸盖15,并通过排气摇臂25进行动作。
排气摇臂25被转动自如地支承于一对排气支承部38。
进气门16的气门杆81被进气套环42支承,排气门17的气门杆84被排气套环47支承。由此,进气门16和排气门17的各气门杆81、84以规定的角度θ1配置成朝向气缸盖罩18张开。
紧固螺纹孔49在气缸盖15中设置(形成)于进气门16(气门杆81)与排气门17(气门杆84)的上端部(端部)81b、84b之间且气门传动室23的中央部位48。
气缸盖罩18具备:露出至外部的外罩87;和在外罩87的内表面侧设置的内罩88。
气缸盖罩18通过外罩87和内罩88形成为双层结构,由此确保了气缸盖罩18的刚性。
外罩87具有:位于气缸盖密封圈面51的上方的外周壁91;设置于外周壁91的上端部的外顶部92;从外周壁91的下端部向外侧伸出的外凸缘93;和从外凸缘93的外缘93a向下方弯折的肋94(还参照图1)。
在外顶部92的中央部位设有外紧固凹部92a。外顶部92的中央部位是与紧固螺纹孔49对置的部位。
外紧固凹部92a以外表面朝向紧固螺纹孔49凹陷的方式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圆形(参照图5)地形成为凹状,外紧固凹部92a具有圆形的底部92b。
外凸缘93以与气缸盖密封圈面51对置的方式形成为大致梯形状的6边形。在该外凸缘93的外缘93a设有肋94。
通过在外凸缘93(即,气缸盖罩18)设置肋94,由此,气缸盖罩18通过肋94得到加强,确保了气缸盖罩18的刚性。
如图4、图5所示,肋94沿着外凸缘93的外缘93a以覆盖气缸盖密封圈面51的外周缘52的方式形成为大致梯形状的6边形。
该肋94具有第1~第6接触凹部94a~94f。第1~第6接触凹部94a~94f设在与第1~第6定位部53~58对应的位置,并且以能够与第1~第6定位部53~58接触的方式形成为凹状。
如图3所示,内罩88具有:与外周壁91的内表面接触的内周壁96;设在内周壁96的上端部的内顶部97;和从内周壁96的下端部朝向外侧伸出的内凸缘98。
内顶部97设置成相对于外顶部92隔开规定的间隔,在内顶部97的中央部位设置有内紧固凹部97a。
内紧固凹部97a的底部97b通过外紧固凹部92a的底部92b的折边加工而被铆接。由此,通过内紧固凹部97a和外紧固凹部92a在气缸盖罩18的中央部位(部位)18a形成了紧固凹部19。
紧固凹部19以气缸盖罩18中的与紧固螺纹孔49对置的中央部位18a朝向紧固螺纹孔49凹陷的方式形成为俯视观察时呈大致圆形(参照图5)。
在通过折边加工而被铆接的紧固凹部19的底部19a形成有贯穿孔101。贯穿孔101相对于紧固螺纹孔49配置在同一轴线上。
底部19a由外紧固凹部92a的底部92b和内紧固凹部97a的底部97b形成。
内凸缘98与外凸缘93的内表面中的靠内缘93b侧的部位接合。
这样,通过利用外紧固凹部92a的底部92b铆接内紧固凹部97a的底部97b,并且使内凸缘98与外凸缘93接合,由此气缸盖罩18通过外罩87和内罩88形成为双层结构。
通过使气缸盖罩18形成为双层结构,由此,通过内紧固凹部97a和外紧固凹部92a在气缸盖罩18上形成了紧固凹部19。在该紧固凹部19形成有贯穿孔101。
这样,通过在气缸盖罩18形成紧固凹部19,确保了气缸盖罩18的刚性。
通过内凸缘98和外凸缘93(外凸缘93中的靠外缘93a侧的部位)形成了气缸盖罩密封圈面62。
气缸盖罩密封圈面62以与气缸盖密封圈面51对置的方式形成为大致梯形状的6边形。
在气缸盖罩密封圈面62和气缸盖密封圈面51之间夹设有密封圈61。
如图4、图5所示,第1接触凹部94a与第1定位部53接触,第2接触凹部94b与第2定位部54接触。另外,第3接触凹部94c与第3定位部55接触,第4接触凹部94d与第4定位部56接触。而且,第5接触凹部94e与第5定位部57接触,第6接触凹部94f与第6定位部58接触。
这样,通过使气缸盖罩密封圈面62和气缸盖密封圈面51形成为大致梯形状的6边形,并使第1~第6接触凹部94a~94f与第1~第6定位部53~58接触,由此能够将气缸盖罩18相对于气缸盖15配置在正规的安装位置。
如图2、图3所示,气缸盖罩18通过紧固螺栓21安装于气缸盖15的紧固螺纹孔49。
紧固螺栓21具有:头部104;从头部104突出的轴部105;和从轴部105的下端部105a突出的螺纹部106。
使紧固螺栓21的轴部105及螺纹部106贯穿紧固凹部19的贯穿孔101,并使螺纹部106与紧固螺纹孔49螺纹结合,由此气缸盖罩18通过一根紧固螺栓21安装于中央部位48。
在螺纹部106与紧固螺纹孔49螺纹结合的状态下,轴部105的下端部105a与中央部位48的上部48a抵接。另外,在头部104和紧固凹部19(底部19a)之间夹设有垫圈108。
通过使螺纹部106与紧固螺纹孔49螺纹结合,由此,气缸盖罩密封圈面62隔着密封圈61被按压于气缸盖密封圈面51。通过将气缸盖罩密封圈面62按压于气缸盖密封圈面51,由此气缸盖罩密封圈面62和气缸盖密封圈面51之间被封闭。
在此,如图4、图5所示,第1~第6接触凹部94a~94f与第1~第6定位部53~58接触。因此,在使紧固螺栓21与紧固螺纹孔49螺纹结合时,能够利用第1~第6定位部53~58防止气缸盖罩18的共转,从而能够将气缸盖罩18保持在正规的安装位置。
而且,第1~第6定位部53~58设在外周缘52的整个范围内。因此,在使紧固螺栓21与紧固螺纹孔49螺纹结合时,能够高效地防止气缸盖罩18的共转。
这样,通过防止气缸盖罩18的共转,能够利用一个紧固螺栓21将气缸盖罩18安装于气缸盖15的正规的安装位置。
另外,利用通常不使用的气门传动室23的中央部位48来设置紧固螺纹孔49。由此,无需新确保用于设置紧固螺纹孔49的部位,从而能够将气缸盖15和气缸盖罩18抑制得较小。
而且,由于能够利用一个紧固螺栓21将气缸盖罩18安装于气缸盖15,因此能够不费工夫地进行内燃机10的装配或保养/检查。
接下来,基于图6,对在保养/检查内燃机10之后利用一个紧固螺栓21将气缸盖罩18安装于气缸盖15的例子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气缸盖罩18通过内外的罩88、87形成为双层结构,在气缸盖罩18上设有紧固凹部19,在气缸盖罩18(外凸缘93)上设有肋94,由此确保了气缸盖罩18的刚性。
通过确保气缸盖罩18的刚性,由此在使紧固螺栓21与紧固螺纹孔49螺纹结合的状态下,能够通过气缸盖罩密封圈面62恰当地按压气缸盖密封圈面51。
而且,紧固螺纹孔49位于由气缸盖密封圈面51(外周缘52)形成的大致梯形的中央(还参照图5)。通过将紧固螺纹孔49配置在中央,由此,在使紧固螺栓21的螺纹部106与紧固螺纹孔49螺纹结合的状态下,能够利用气缸盖罩密封圈面62均匀地按压气缸盖密封圈面51的整个范围。
并且,内燃机10是单缸发动机,从紧固螺纹孔49至气缸盖密封圈面51的距离L1被抑制得较小。
这样,确保了气缸盖罩18的刚性,而且,使紧固螺纹孔49位于气缸盖密封圈面51的中央,并且,将从紧固螺纹孔49至气缸盖密封圈面51的距离L1抑制得较小。
因此,仅通过使一个紧固螺栓21与紧固螺纹孔49螺纹结合,就能够利用气缸盖罩18的气缸盖罩密封圈面62将规定的压力P1均匀地施加至气缸盖15的气缸盖密封圈面51。
由此,在保养/检查时,仅通过紧固一个紧固螺栓21,就能够利用密封圈61将气缸盖密封圈面51和气缸盖罩密封圈面62之间密封起来,因此能够不费工夫地进行内燃机10的保养/检查。
而且,由于能够利用密封圈61将气缸盖密封圈面51和气缸盖罩密封圈面62之间密封起来,因此能够抑制油泄漏。
并且,本发明的内燃机并不受前述的实施例限定,能够进行适当的变更、改良等。
例如,在所述实施例中,作为内燃机10,例示了发电机用的发动机,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内燃机10应用于管理机或除雪机等其他装置中。
另外,在所述实施例中,对在气缸盖密封圈面51(外周缘52)的6处部位设置有第1~第6定位部53~58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6处以下的部位或6处以上的部位设置定位部。
而且,在所述实施例中,对使第1~第6定位部53~58形成为弯曲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第1~第6定位部形成为角部。
另外,在所述实施例中示出的内燃机、气缸体、气缸盖、进气门、排气门、气缸盖罩、紧固凹部、紧固螺栓、气门传动室、气门传动室的中央部位、紧固螺纹孔、气缸盖密封圈面、第1~第6定位部、气缸盖罩密封圈面、进气门的气门杆、排气门的气门杆、肋和贯穿孔等的形状或结构并不限定于例示的情况,能够进行适当的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合应用于这样的内燃机:气缸盖被气缸盖罩覆盖,由此通过气缸盖和气缸盖罩形成了气门传动室。

Claims (1)

1.一种内燃机,其是OHV型单缸内燃机,在气缸体上设有气缸盖,气缸盖被气缸盖罩覆盖,由此通过气缸盖和气缸盖罩形成了气门传动室,
所述内燃机的特征在于包括:
进气门及排气门,它们被支承于所述气缸盖,并且以规定的角度配置成朝向所述气缸盖罩张开;
一个紧固螺纹孔,其在所述气缸盖中设置于所述进气门与所述排气门的各气门杆的端部之间且所述气门传动室的中央部位;
气缸盖密封圈面,其设置于形成有该紧固螺纹孔的所述气缸盖上,且形成为与所述紧固螺纹孔垂直,并且与所述气缸盖罩的气缸盖罩密封圈面接触;
定位部,其设置于该气缸盖密封圈面的外周缘,且能够将所述气缸盖罩配置在正规的装配位置;
肋,其能够与该定位部接触,并且以覆盖所述气缸盖密封圈面的外周缘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气缸盖罩;
紧固凹部,其设置于所述气缸盖罩,在与所述紧固螺纹孔对置的部位朝向所述紧固螺纹孔形成为凹状,并且相对于所述紧固螺纹孔在同一轴线上形成有贯穿孔;和
紧固螺栓,其贯穿该紧固凹部的所述贯穿孔,并与所述紧固螺纹孔螺纹结合,由此将所述气缸盖罩密封圈面按压于所述气缸盖密封圈面。
CN201410095113.4A 2013-03-18 2014-03-14 内燃机 Active CN1040610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54752A JP2014181566A (ja) 2013-03-18 2013-03-18 内燃機関
JP2013-054752 2013-03-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61041A true CN104061041A (zh) 2014-09-24
CN104061041B CN104061041B (zh) 2017-09-22

Family

ID=51548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95113.4A Active CN104061041B (zh) 2013-03-18 2014-03-14 内燃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181566A (zh)
CN (1) CN10406104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9236A (zh) * 2016-11-29 2018-06-05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发动机罩紧固件袋状区的泡沫塞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77624A (ja) * 1994-12-28 1996-07-12 Suzuki Motor Corp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シリンダヘッド
US6257188B1 (en) * 1998-09-02 2001-07-10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tructure for mounting cylinder head cover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1344930A2 (en) * 2002-03-14 2003-09-17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fuel injection valve
JP2008510912A (ja) * 2004-08-20 2008-04-10 マン ウント フンメル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内燃機関シリンダヘッドのシリンダヘッドカバー
CN102207011A (zh) * 2010-03-29 2011-10-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气门装置
CN202065085U (zh) * 2011-05-27 2011-12-07 常州市浦河通用机械厂 单缸柴油机气缸盖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2658U (ja) * 1981-07-16 1983-01-2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ロツカ−カバ−
JP2651690B2 (ja) * 1988-02-03 1997-09-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本体に対するヘッドカバーの組合せ装置
JPH0557339U (ja) * 1991-12-26 1993-07-30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ヘッドカバー
US5645025A (en) * 1996-03-27 1997-07-08 Briggs & Stratton Corporatio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H10103075A (ja) * 1996-09-25 1998-04-21 Yamaha Motor Co Ltd シリンダ横置き型エンジン
JP3835893B2 (ja) * 1997-06-25 2006-10-18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頭上弁式内燃機関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433122B2 (ja) * 1998-11-17 2003-08-04 株式会社クボタ ロッカアームの潤滑装置
JP2001107718A (ja) * 1999-10-13 2001-04-1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US6412478B1 (en) * 2001-01-02 2002-07-02 Generac Power Systems, Inc. Breather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4727600B2 (ja) * 2007-01-31 2011-07-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頭上弁式内燃機関
JP2009030518A (ja) * 2007-07-26 2009-02-12 Toyot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一体型ドライサンプ潤滑装置
WO2009058114A1 (en) * 2007-10-31 2009-05-07 S & S Cycle, Inc. Motorcycle rocker box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77624A (ja) * 1994-12-28 1996-07-12 Suzuki Motor Corp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シリンダヘッド
US6257188B1 (en) * 1998-09-02 2001-07-10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tructure for mounting cylinder head cover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1344930A2 (en) * 2002-03-14 2003-09-17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fuel injection valve
JP2008510912A (ja) * 2004-08-20 2008-04-10 マン ウント フンメル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内燃機関シリンダヘッドのシリンダヘッドカバー
CN102207011A (zh) * 2010-03-29 2011-10-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气门装置
CN202065085U (zh) * 2011-05-27 2011-12-07 常州市浦河通用机械厂 单缸柴油机气缸盖罩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9236A (zh) * 2016-11-29 2018-06-05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发动机罩紧固件袋状区的泡沫塞
CN108119236B (zh) * 2016-11-29 2021-08-10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发动机罩紧固件袋状区的泡沫塞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61041B (zh) 2017-09-22
JP2014181566A (ja) 2014-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66726A (zh) 内燃机的凸轮角度传感器的安装方法及装置
JP2012002291A (ja) 流体制御弁
CN102425464B (zh) 一种发动机缸盖第一轴承盖
EP3080432B1 (en) Cover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ssembly having a common rail, engine assembly and automotive vehicle including such a cover
CN104061041A (zh) 内燃机
JPH0213682Y2 (zh)
US6382158B1 (en) Two-piece valve cover
US9587529B2 (en) Engine
US9970330B2 (en) Installing structure for electric variable valve timing apparatus
US10294860B2 (en) Resin cover removal structure and resin cover
CN104564399B (zh) 引擎汽缸头结构
JP5297155B2 (ja) シリンダヘッドカバーのガスケット取付構造
JP4677283B2 (ja) ヘッドカバーガスケットの位置決め構造
CN103939456B (zh) 内燃机的主轴承
CN107939465B (zh) 凸轮轴模块
JP2010090862A (ja) エキゾーストマニホールドの締結構造
GB2522878A (en) An exhaust gas turbocharger coupling assembly
MXPA04010534A (es) Motor de combustion interna.
JP2007002870A (ja) ガスケットの組付構造
CN202338411U (zh) 一种发动机正时链罩盖结构
US9926882B2 (en) Carrier frame seal with improved sealing effect
EP2818662A1 (en) Engine
EP3009630B1 (en) Engine
US10989081B2 (en) Blow-by gas treatment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7304176B2 (ja) 内燃機関の揺腕支持構造及び内燃機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