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57729A - 图像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57729A
CN104057729A CN201410093934.4A CN201410093934A CN104057729A CN 104057729 A CN104057729 A CN 104057729A CN 201410093934 A CN201410093934 A CN 201410093934A CN 104057729 A CN104057729 A CN 1040577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cooled
source substrate
image recording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939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57729B (zh
Inventor
椎屋知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057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77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577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77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using UV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6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using infrared [IR] radiation or microwa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77Cooling or ventila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Ink Jet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记录装置。所述图像记录装置具备:喷出头,其向记录介质喷出光固化性的液体;光照射器,其向由喷出头喷出的液体照射光,光照射器具有:光源基板,其与记录介质对置配置,并具有向记录介质射出光的光源;热输送部件,其具有被连接部分以及被冷却部分,所述被连接部分与光源基板热接触,所述被冷却部分位于从被连接部分离开光源基板的位置处,并且,所述热输送部件从被连接部分向被冷却部分进行热输送;冷却风扇,其对被冷却部分进行冷却。

Description

图像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利用喷出光固化性的液体的喷出头而在记录介质上进行图像记录的图像记录装置中,对从光源射出使液体发生固化的光的光照射器的光源进行冷却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打印机装置,所述打印机装置具备:打印头,其喷出通过紫外线的照射而发生固化的UV(ultraviolet)油墨,光源单元,其向喷落在印刷介质上的UV油墨照射紫外线。该光源单元通过从与印刷介质对置的光源射出紫外线,从而向印刷介质照射紫外线而使UV油墨固化。而且,该光源单元具备与光源对置配置的风扇,且通过该风扇所产生的风来对光源进行冷却,从而抑制光源的温度上升。由此,能够抑制随着温度上升而引起的光源的照度变化,从而能够使光源的照度稳定化。
然而,上述的图像记录装置通过将风扇以与光源对置的方式而配置,而使由风扇所产生的风直接与光源接触,从而对光源进行冷却。在这样的结构中,可以认为,为了高效地对光源进行冷却,优选使风扇接近于光源而配置,从而由风扇所产生的风可靠地吹到光源上。但是,如果使风扇接近于光源,则光源附近的较暖的气体将通过风扇而向光源被送风,从而结果为,有时难以实现光源的冷却效率的提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0007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利用喷出光固化性的液体的喷出头而在记录介质上进行图像记录的图像记录装置中,高效地对从光源射出使液体发生固化的光的光照射器的光源进行冷却的技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该发明所涉及的图像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喷出头,其与记录介质对置配置,且向所述记录介质喷出通过光的照射而发生固化的光固化性的液体;光照射器,其向由所述喷出头喷出到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液体照射所述光,所述光照射器具有:光源基板,其与所述记录介质对置配置,并具有向所述记录介质射出所述光的光源;热输送部件,其具有被连接部分以及被冷却部分,所述被连接部分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于所述光源基板上,从而与所述光源基板热接触,所述被冷却部分位于从所述被连接部分离开所述光源基板的位置处,并且,所述热输送部件从所述被连接部分向所述被冷却部分进行热输送;冷却风扇,其与所述被冷却部分对置配置,并对所述被冷却部分进行冷却。
在以此种方式构成的发明(图像记录装置)中,具备光照射器,所述光照射器具有与记录介质对置配置的光源基板,并且向液体照射光的光源设置于光源基板上。而且,从被连接部分向被冷却部分进行热输送的热输送部件的被连接部分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于光源基板上,从而与光源基板热接触。另一方面,热输送部件的被冷却部分位于,从被连接部分离开光源基板的位置处,冷却风扇与如此从光源基板伸出的被冷却部分对置配置,并对该被冷却部分进行冷却。因此,光源的热量经由连接于光源基板上的热输送部件的被连接部分,而输送至远离光源基板的热输送部件的被冷却部分为止。而且,被输送至被冷却部分的光源的热量通过冷却风扇而被带走。
而且,冷却风扇与从光源基板伸出的热输送部件的被冷却部分对置,从而远离光源而配置。因此,冷却风扇能够通过与光源附近的气体相比较冷的气体而对被冷却部分进行冷却,从而能够高效地带走被输送至被冷却部分的光源的热量。其结果为,在该发明中,能够高效地对光照射器的光源进行冷却。
此时,图像记录装置还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还具备外装部件,所述外装部件对记录介质、喷出头以及光照射器进行收纳,并且,冷却风扇通过从外装部件的外部导入的气体而对被冷却部分进行冷却。
而且,图像记录装置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冷却风扇将对被冷却部分进行了冷却的气体向外装部件的外部排出。由于这种结构将被使用于被冷却部分的冷却从而升温了的气体向外装部件的外部排出,因此,能够保证外装部件的内部温度比较低,从而有助于提高光照射器对光源的冷却效率。
具体而言,图像记录装置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外装部件具有向外部开口的进气口以及排气口,冷却风扇将从进气口导入的气体用于所述被冷却部分的冷却之后,从排气口排出。此时,图像记录装置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还具备通风部件,所述通风部件被设置于进气口与排气口之间,从而将气体从进气口向排气口进行引导,并且,被冷却部分以及冷却风扇被配置于,通风部件对气体进行引导的引导路径上。通过设置以此种方式对气体进行引导的通风部件,从而能够高效地使较冷的气体从外装部件的外部进入而用于被冷却部分的冷却,并且能够高效地向外装部件的外部排出用于被冷却部分的冷却而升温了的气体。而且,在该发明中,热输送部件的被冷却部分位于从光源伸出的位置处。因此,无需将通风部件从进气口、排气口延伸至光源,从而能够使通风部件比较短。
此外,图像记录装置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光照射器还具有散热部件,所述散热部件在与冷却风扇对置的位置处,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于被冷却部分上,从而与被冷却部分热接触。通过以此种方式在被冷却部分上设置散热部件,从而能够更加高效地从被冷却部分中带走热量,由此进一步提高光照射器对光源的冷却效率。
另外,在该发明中,冷却风扇与从光源基板伸出的热输送部件的被冷却部分对置,从而远离光源而配置。换言之,用于对光源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从光源附近偏离,从而光源附近的空间能够用于配置除光源用的冷却风扇以外的结构。于是,利用这样的布局上的优点,图像记录装置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光照射器还具有驱动电路基板,所述驱动电路基板具有对光源基板的光源进行驱动的电路,并且,驱动电路基板在光源基板与被冷却部分之间与热输送部件并排配置。在这样的结构中,能够利用光源附近的空间,而将驱动电路基板接近光源而配置。其结果为,例如,缩短从驱动电路基板到达至光源的配线,从而能够降低伴随配线的噪声的影响。
另外,作为热输送部件的具体结构,可以采用多种结构。于是,图像记录装置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热输送部件为热管。
此时,图像记录装置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热管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平行于光源基板的主面而延伸,所述第二区域通过从第一区域向与光源基板的主面交叉的方向弯曲并延伸,从而向从第一区域离开光源基板的方向延伸,并且,在第一区域内设置有被连接部分,在第二区域内设置有被冷却部分。在这样的结构中,使热管的第一区域与光源基板连接,另一方面,使热管第二区域从光源基板拉出,从而能够通过与被设置于热管的第二区域内的被冷却部分对置的冷却风扇,而带走被输送至被冷却部分的光源的热量。因此,冷却风扇能够通过与光源附近的气体相比较冷的气体来对被冷却部分进行冷却,从而能够高效地带走被输送至被冷却部分的光源的热量。其结果为,能够高效地对光照射器的光源进行冷却。
此外,图像记录装置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被冷却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于,与喷出头的记录介质侧的相反侧的端部相比远离记录介质的位置处。因此,这样的结构无需将通风部件从进气口、排气口延伸至光源,因此与将通风部件从进气口、排气口延伸至光源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通风部件。如此,由于能够使通风部件形成得较短,因此,能够减少由冷却风扇产生的气流的压力损耗。因此,在使用相同的冷却风扇的情况下,与通风部件较长的情况相比,冷却效果得到了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模式化地例示能够应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概要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模式化地例示UV照射器的概要结构的图。
图3为对UV照射器所具备的光源的附近的一部分进行放大例示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模式化地例示能够应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概要结构的主视图。另外,在图1中,为了明确装置各个部分的配置关系,而表示了与印刷装置1的左右方向X、前后方向Y以及铅直方向Z对应的XYZ直角坐标系。
在印刷装置1中,放卷部2、处理部3以及收卷部4在左右方向X上排列设置,且上述各个功能部2、3、4被收纳于罩壳部件10中。放卷部2以及收卷部4分别具有放卷轴20以及收卷轴40。而且,薄片S(卷筒纸)的两端以卷筒状卷绕在放卷轴20以及收卷轴40上,且被架设在该放卷轴20与收卷轴40之间。由此,薄片S沿着以此种方式所架设的路径Pc而从放卷轴20向处理部3被输送,并接受通过处理单元3U而实施的印刷处理,之后,向收卷轴40被输送。薄片S的种类大致分为纸类和薄膜类。列举具体示例,纸类中具有高品质纸、高光泽纸、铜版纸、涂布纸等,薄膜类具有合成纸、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P(polypropylene:聚丙烯)等。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薄片S的两面中的记录有图像的面称为表面,而将其相反侧的面称为背面。
放卷部2具有:放卷轴20,其卷绕薄片S的端部;从动辊21,其卷绕从放卷轴20拉出的薄片S。放卷轴20以使薄片S的表面朝向外侧的状态,卷绕薄片S的端部对其进行支承。而且,放卷轴20通过在图1的纸面中向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从而使卷绕在放卷轴20上的薄片S经由从动辊21而向处理部3被放卷。另外,薄片S经由拆装自如地安装于放卷轴20上的芯管(省略图示)而卷绕在放卷轴20上。因此,能够在放卷轴20上的薄片S用完时,通过将卷绕有卷筒状的薄片S的新的芯管安装在放卷轴20上,从而对放卷轴20的薄片S进行更换。
处理部3通过压纸滚筒30而对从放卷部2放卷出的薄片S进行支承,并通过沿着压纸滚筒30的外周面而配置的处理单元3U来适当地进行处理,从而在薄片S上印刷图像。在该处理部3中,在压纸滚筒30的两侧设置有前驱动辊31和后驱动辊32,且从前驱动辊31向后驱动辊32输送的薄片S被压纸滚筒30支承,并接受图像的印刷。
前驱动辊31在其外周面上具有通过喷镀而形成的多个微小突起,且从背面侧卷绕从放卷部2放卷出的薄片S。而且,前驱动辊31通过在图1的纸面中向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从而将从放卷部2放卷出的薄片S向输送路径上的下游侧进行输送。另外,相对于前驱动辊31而设置有夹持辊31n。该夹持辊31n以向前驱动辊31侧被施力的状态而与薄片S的表面抵接,从而将薄片S夹持该夹持辊31n与前驱动辊31之间。由此,能够确保前驱动辊31与薄片S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靠地实施通过前驱动辊31而进行的薄片S的输送。
压纸滚筒30为,具有与Y方向平行的中心线的圆筒形状的滚筒,且使薄片S卷绕在其外周面上。而且,压纸滚筒30具有旋转轴302,所述旋转轴302穿过该圆筒形状的中心线而在轴向上延伸。旋转轴302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被省略了图示的支承机构支承,压纸滚筒30以旋转轴302为中心进行旋转。
从前驱动辊31向后驱动辊32输送的薄片S,从背面侧卷绕在这样的压纸滚筒30的外周面上。而且,压纸滚筒30受到与薄片S之间的摩擦力而向薄片S的输送方向Ds进行从动旋转,且从背面侧对薄片S进行支承。另外,在处理部3中,设置有使薄片S在卷绕于压纸滚筒30上的卷绕部的两侧折回的从动辊33、34。其中的从动辊33在前驱动辊31与压纸滚筒30之间对薄片S的表面进行卷绕而使薄片S折回。另一方面,从动辊34在压纸滚筒30与后驱动辊32之间对薄片S的表面进行卷绕而使薄片S折回。如此,使薄片S相对于压纸滚筒30而分别在输送方向Ds上的上游侧和下游侧折回,从而能够确保卷绕在压纸滚筒30上的薄片S的卷绕部较长。
后驱动辊32在外周面上具有通过喷镀而形成的多个微小突起,且从背面侧卷绕从压纸滚筒30经由从动辊34而被输送来的薄片S。而且,后驱动辊32通过在图1的纸面中向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从而将薄片S向收卷部4进行输送。另外,相对于后驱动辊32而设置有夹持辊32n。该夹持辊32n以向后驱动辊32侧被施力的状态而与薄片S的表面抵接,从而将薄片S夹持在该夹持辊32n与后驱动辊32之间。由此,能够确保后驱动辊32与薄片S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靠地进行通过后驱动辊32而实施的薄片S的输送。
如此,从前驱动辊31向后驱动辊32被输送的薄片S被支承在压纸滚筒30的外周面上。此外,在处理部3中,为了对被压纸滚筒30所支承的薄片S的表面印刷彩色图像,而设置有处理单元3U。该处理单元3U具备如下结构,即,通过单元支承部件35而对印刷头36a~36d、UV照射器37a、37b进行支承的结构。该单元支承部件35通过具有沿着压纸滚筒30的圆周形状而形成的圆弧形状的两张单元支承平板,从前后方向Y夹持并支承印刷头36a~36d、UV照射器37a、37b。另外,如图1所示,在单元支承部件35(的单元支承平板)与压纸滚筒30之间留有间隙Δ。
在输送方向Ds上依次排列的四个印刷头36a~36d,分别与黄色、蓝绿色、品红色以及黑色相对应,且通过喷墨方式而从喷嘴喷出所对应的颜色的油墨。上述四个印刷头36a~36d从压纸滚筒30的旋转轴302以辐射状配置,并沿着压纸滚筒30的外周面而排列。而且,各个印刷头36a~36d通过单元支承部件35而相对于压纸滚筒30被定位,且以留出少许间隙(压纸空隙)的方式而与压纸滚筒30对置。由此,各个印刷头36a~36d以留出预定的纸张空隙的方式而与被卷绕在压纸滚筒30上的薄片S的表面对置。由此,通过在由单元支承部件35规定了纸张空隙的状态下,各个印刷头36a~36d喷出油墨,从而油墨喷落在薄片S表面上的所预期的位置处,由此,在薄片S表面上形成彩色图像。
作为在印刷头36a~36d中所使用的油墨,可以使用通过照射紫外线(光)而发生固化的UV(ultraviolet:紫外线)油墨(光固化性油墨)。于是,在处理单元3U中设置有UV照射器37a、37b,用于使油墨固化而定影在薄片S上。另外,该油墨固化分为预固化和完全固化这两个阶段来执行。在四个印刷头36a~36d中的各个印刷头之间,配置有预固化用的UV照射器37a。即,UV照射器37a通过照射比较弱的紫外线,而使油墨以油墨的形状不会发生破坏的程度固化(预固化),但未使油墨完全固化。另一方面,相对于四个印刷头36a~36d而在输送方向Ds上的下游侧设置有完全固化用的UV照射器37b。即,UV照射器37b通过照射与UV照射器37a相比较强的紫外线,而使油墨完全地固化(完全固化)。由此,通过执行预固化和完全固化,从而能够使通过多个印刷头36a~36d而形成的彩色图像定影在薄片S表面上。
由此,印刷头36a~36d、UV照射器37a、37b被安装在单元支承部件35上而构成处理单元3U。另外,单元支承部件35从X方向架设在于前后方向Y上延伸的两个轨道351上,且随着印刷头36a~36d、UV照射器37a、37b而在轨道351上于前后方向Y上移动自如。即,处理单元3U在前后方向Y上移动自如。而且,如利用图2而在后文叙述的那样,处理单元3U于在前后方向Y上并排的印刷位置与维护位置之间适当地进行移动。
通过处理单元3U而形成了彩色图像的薄片S,通过后驱动辊32向收卷部4被输送。该收卷部4除了卷绕薄片S的端部的收卷轴40之外,还具有从动辊41,所述从动辊41在收卷轴40与后驱动辊32之间从背面侧卷绕薄片S。收卷轴40以使薄片S的表面朝向外侧的状态,收卷并支承薄片S的端部。即,当收卷轴40在图1的纸面上向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时,从后驱动辊32输送来的薄片S经由从动辊41而收卷在收卷轴40上。另外,薄片S通过拆装自如地安装在收卷轴40上的芯管(省略图示)而收卷在收卷轴40上。因此,能够在收卷于收卷轴40上的薄片S达到上限时,将连芯管与薄片S一起取出。
另外,如接下来进行说明的那样,UV照射器37b具备用于对照射紫外线的光源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该冷却机构利用从罩壳部件10外部导入空气并向罩壳部件10外部排出空气的气流而对光源进行冷却。于是,在罩壳部件10上相对于UV照射器37b而设置有进气口51和排气口53,所述进气口51从外部导入空气,所述排气口53向外部排出空气。具体而言,进气口51以及排气口53由在罩壳部件10上开口的天窗等构成。而且,在罩壳部件10的内部相对于UV照射器37b而设置有进气管55和排气管57,所述进气管55从进气口51到达至UV照射器37b,所述排气管57从UV照射器37b到达至排气口53。进气管55具有向进气口51开口的一端开口、和向UV照射器37b的冷却风扇67(后述的图2)开口的另一端开口。排气管57具有向UV照射器37b的冷却风扇67开口的一端开口、和向排气口53开口的另一端开口。由此,被设置于进气口51与排气口53之间的管55、57,沿着从进气口51经由UV照射器37b并到达至排气口53的引导路径Pg而对空气进行引导。
以上为印刷装置1的结构的概要。如上文所述,在印刷装置1中,设置有照射比较强的光的UV照射器37b。由于这种UV照射器37b对由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等构成的光源进行驱动以照射较强的紫外线,因此光源的温度上升。但是,随着温度上升,光源的照度将发生变化。于是,UV照射器37b通过对光源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而实现光源的照度的稳定化。接着,对这种UV照射器37b以及与其相关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为,模式化地例示UV照射器的概要结构的图。图3为,对UV照射器所具备的光源的附近的一部分进行放大例示的图。另外,在图2以及图3中,在与UV照射器37b对置的区域内,例示了薄片S以及薄片输送方向Ds。如上文所述,薄片S以及薄片输送方向Ds沿着压纸滚筒30的外周面而弯曲。但是,在图2以及图3中,在与UV照射器37b对置的较短的区域中,薄片S以及薄片输送方向Ds以能够近似于直线状的形式被表示。
UV照射器37b具备如下结构,即,在具有平板形状的光源基板61(LED基板)的表面61a上排列了多个光源E(LED)的结构。在光源基板61中,于前后方向Y以及与前后方向Y正交的薄片输送方向Ds这两个方向上排列有多个光源E,换言之,于前后方向Y以及薄片输送方向Ds上以矩阵状排列有多个光源E。光源基板61的表面61a与薄片S对置,排列在表面61a上的各个光源E向薄片S照射使UV油墨发生固化的程度的较强的紫外线。
此外,UV照射器37b具有对光源基板61进行支承的平板形状的支承基板62。具体而言,光源基板61以如下的状态通过螺丝钉63而被固定在支承基板62上,即,使光源基板61的背面61b(表面61a的相反侧的面)与支承基板62的表面62a经由导热润滑脂层而接合在一起的状态。支承基板62为铜、铝等金属,且为具有较高的导热率的导热部件。
而且,UV照射器37b具有连接在支承基板62上的热管65。热管65具有如将棒弯曲的这样的形状,且在前后方向Y上设置有三根。具体而言,被设置于热管65的一端的被连接部分65a经由焊锡层而与支承基板62的背面62b(表面62a的相反侧的面)焊锡接合。由此,经由支承基板62而连接在光源基板61上的热管65的被连接部分65a、与光源基板61的光源E热接触。即,光源E的热量经由支承基板62而向热管65的被连接部分65a传导。另外,在薄片输送方向Ds上,以对排列有多个光源E的范围进行包围的方式而设置被连接部分65a,从而确保了从各个光源E向被连接部分65a的较高的导热性。
该热管65大致分为第一区域R1和第二区域R2。热管65的第一区域R1为,以与光源基板61的主面(表面61a、背面61b)平行的方式向薄片输送方向Ds延伸的区域,且为设置有上文所述的被连接部分65a的区域。另一方面,热管65的第二区域R2为,通过从第一区域R1朝向与光源基板61的主面(表面61a、背面61b)交差的延伸方向Di弯曲并延伸,从而向从第一区域R1离开光源基板61的延伸方向Di延伸的区域。
在第二区域R2的从第一区域R1延伸出的顶端(热管65的另一端),设置有被冷却部分65b。即,在该实施方式中,被冷却部分65b伸出至从被连接部分65a向延伸方向Di远离光源基板61的位置。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冷却部分65b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为,在压纸滚筒30的直径方向上,位于与距压纸滚筒30(或薄片S)较远的一侧的印刷头36a~36d的端部相比距压纸滚筒30更远的位置处。而且,热管65实施将在被连接部分65a中所接受的光源E的热量输送至被冷却部分65b的热输送。
在热管65的被冷却部分65b上安装有,排列多个散热片而构成的散热部件66。具体而言,各个热管65的被冷却部分65b压入从延伸方向Di贯穿散热部件66的多个散热片的贯穿孔中,从而构成散热部件66的散热片与被冷却部分65b热接触。
而且,UV照射器37b具有对被冷却部分65b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67。冷却风扇67在与延伸方向Di交叉(正交)的方向上,与被冷却部分65b以及散热部件66对置,且朝向被冷却部分65b以及散热部件66送风。具体而言,被冷却部分65b、散热部件66以及冷却风扇67被配置于,管55、57对空气进行引导的引导路径Pg上。而且,冷却风扇67产生如下的气流,即,在将经由进气管55而从进气口51导入的空气(罩壳部件10的外侧的空气)朝向被冷却部分65b以及散热部件66送风之后,经由排气管57而从排气口53排出的气流F。由此,通过冷却风扇67而产生的气流F供给至被冷却部分65b以及散热部件66,从而使被冷却部分65b以及散热部件66冷却。
此外,在UV照射器37b中,搭载有对光源基板61的光源E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的三张驱动电路基板69在薄片输送方向Ds上并排配置。各个驱动电路基板69在延伸方向Di上的光源基板61与被冷却部分65b之间,与热管65并排配置。而且,各个驱动电路基板69通过省略图示的信号线而向光源E供给驱动信号,从而使光源E发光。另外,相对于驱动信号的大小的发光量根据光源E而有所不同。于是,各个驱动电路基板69在以使各个光源E的发光量在预定范围内的方式,针对每个光源E而对驱动信号的大小进行了调节的基础上,将驱动信号供给至各个光源E。
如以上所说明,在该实施方式中,具备UV照射器37b,所述UV照射器37b具有与薄片S对置配置的光源基板61,并且向油墨照射紫外线的光源E被设置于光源基板61上。而且,从被连接部分65a向被冷却部分65b进行热输送的热管65的被连接部分65a连接在光源基板61上,从而与光源基板61热接触。另一方面,热管65的被冷却部分65b位于从被连接部分65a离开光源基板61的位置处,并且,冷却风扇67与如此从光源基板61伸出的被冷却部分65b对置配置,并对该被冷却部分65b进行冷却。因此,光源E的热量经由与光源基板61连接的热管65的被连接部分65a,而被输送至远离光源基板61的热管65的被冷却部分65b。而且,被输送至被冷却部分65b的光源E的热量通过冷却风扇67而被带走。
而且,冷却风扇67与从光源基板61伸出的热管65的被冷却部分65b对置,从而远离光源E而配置。因此,冷却风扇67能够通过与光源E附近的气体相比较冷的空气,来对被冷却部分65b进行冷却,由此能够高效地带走被输送至被冷却部分65b的光源E的热量。其结果为,在该实施方式中,能够高效地对UV照射器37b的光源E进行冷却。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还具有如下的效果,即,无论冷却风扇67所产生的气流如何,均能够良好地保证从印刷头36a~36d喷出的油墨的直进性等效果。即,如专利文献1所示,在直接将风从冷却风扇向光源送风的结构中,经过了光源的风碰到与光源对置的薄片S之后,沿着薄片S的表面展开。其结果为,将产生横穿印刷头36a~36d与薄片S的表面之间的气流,从而可能无法保证从印刷头36a~36d喷出的油墨的直进性。与此相对,在该实施方式中,冷却风扇67与从光源基板61伸出的热管65的被冷却部分65b对置,从而以远离光源E的方式配置。因此,抑制了横穿印刷头36a~36d与薄片S的表面之间的气流的产生,从而能够良好地保证从印刷头36a~36d喷出的油墨的直进性。
此外,冷却风扇67通过从罩壳部件10的外部导入的空气而对热管65的被冷却部分65b进行冷却。这种结构能够通过从罩壳部件10的外部导入的较冷的空气而对被冷却部分65b进行冷却,从而有助于提高UV照射器37b对光源E的冷却效率。
而且,冷却风扇67向罩壳部件10的外部排出对热管65的被冷却部分65b进行了冷却的空气。由于这种结构向罩壳部件10的外部排出被使用于被冷却部分65b的冷却从而升温了的空气,因此能够保证罩壳部件10的内部温度比较低,从而有助于提高UV照射器37b对光源E的冷却效率。
而且,设置有管55、57,所述管55、57设置于被设置在罩壳部件10上的进气口51与排气口53之间,并从进气口51向排气口53引导空气,并且,被冷却部分65b以及冷却风扇67被配置于,管55、57对气体进行引导的引导路径Pg上。通过这样设置对空气进行引导的管55、57,从而能够高效地使较冷的空气从罩壳部件10的外部导入而用于被冷却部分65b的冷却,并且能够高效地向罩壳部件10的外部排出被使用于被冷却部分65b的冷却从而升温了的空气。而且,在该实施方式中,热管65的被冷却部分65b位于从光源E伸出的位置处,且被冷却部分65b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为,在压纸滚筒30的直径方向上,位于与距压纸滚筒30较远的一侧的印刷头36a~36d的端部相比更远离压纸滚筒30的位置处。因此,无需将管55、57从进气口51、排气口53延伸至光源E,从而与将管55、57从进气口51、排气口53延伸至光源E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管55、57。由此,由于能够使管55、57形成得较短,因此能够减少由冷却风扇67产生的气流的压力损耗。因此,在使用相同的冷却风扇的情况下,与管55、57较长的情况相比,冷却效果得到了提高。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设置有散热部件66,所述散热部件66在与冷却风扇67对置的位置处,与被冷却部分65b连接,从而被冷却部分65b与散热部件66热接触。由此,通过将散热部件66设置于被冷却部分65b上,从而更加高效地从被冷却部分65b带走热,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UV照射器37b对光源E的冷却效率。
另外,冷却风扇67与从光源基板61伸出的热管65的被冷却部分65b对置,从而远离光源E而配置。换言之,用于对光源E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67从光源E附近偏离,从而光源E附近的空间能够用于配置除光源E用的冷却风扇67以外的结构。于是,利用光源E附近的空间,而使驱动电路基板69靠近光源E而配置。其结果为,例如,缩短从驱动电路基板69到达至光源E的信号线,从而能够降低伴随信号线的噪声的影响等。而且,还有具有如下效果,即,由于能够使驱动电路基板69和光源E靠近而配置,因此,在更换驱动电路基板69以及光源基板61时,能够将它们一起进行更换,从而能够简单地实施随着更换而产生的作业。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热管65经由作为导热部件的支承基板62而连接在光源基板61上。这种结构能够高效地将热从光源E传导至光源基板61,其结果为,有助于提高光源E的冷却效率。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印刷装置1相当于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的一个示例,印刷头36a~36d相当于本发明的“喷出头”的一个示例,UV照射器37b相当于本发明的“光照射器”的一个示例,光源基板61相当于本发明的“光源基板”的一个示例,光源E相当于本发明的“光源”的一个示例,热管65相当于本发明的“热输送部件”的一个示例,热管65的被连接部分65a相当于本发明的“被连接部分”的一个示例,热管65的被冷却部分65b相当于本发明的“被冷却部分”的一个示例,冷却风扇67相当于本发明的“冷却风扇”的一个示例。此外,罩壳部件10相当于本发明的“外装部件”的一个示例,进气口51相当于本发明的“进气口”的一个示例,排气口53相当于本发明的“排气口”的一个示例,管55、57相当于本发明的“通风部件”的一个示例,引导路径Pu相当于本发明的“引导路径”的一个示例,散热部件66相当于本发明的“散热部件”的一个示例,驱动电路基板69相当于本发明的“驱动电路基板”的一个示例,薄片S相当于本发明的“记录介质”的一个示例,UV油墨相当于本发明的“液体”的一个示例。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对上文所述的结构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冷却风扇67为,通过进行送风而对热管65的被冷却部分65b进行冷却的、所谓的送风风扇。但是,也可以采用通过进行排气而对热管65的被冷却部分65b进行冷却的、所谓的排气风扇,来构成冷却风扇67。或者,也可以设置送风风扇以及排气风扇两者,而使这两者分别作为冷却风扇67而发挥作用。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冷却风扇为UV照射器37b所具有的结构,但是也可以为设置于进气管55或排气管57的内部的结构。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热管65的被连接部分65a经由支承基板62而间接地连接在光源基板61上。但是,热管65的被连接部分65a也可以不经由其他部件而直接连接在光源基板61上。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热管65的被冷却部分65b直接连接在散热部件66上。但是,也可以使热管65的被冷却部分65b经由其他的部件而间接地连接在散热部件66上。此时,作为在被冷却部分65b与散热部件66之间存在的其他部件,优选为金属等导热部件。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预固化用的UV照射器37a上不具备如下机构,即,设置于完全固化用的UV照射器37b上的对光源E进行冷却的机构。这是由于,预固化用的UV照射器37a所照射的紫外线的光量较少,从而不存在光源的温度上升的问题。但是,预固化用的UV照射器37a当然也可以具备对光源E进行冷却的机构。
此外,可以对光源E的种类、配置、数量、光源基板61的形状、大小、配置等适当地进行变更。也可以对热管65的形状、大小、数量、配置、散热部件66的具体的结构、驱动电路基板69的形状、大小、数量、配置等进行适当地变更。而且,能够作为本发明的热输送部件而使用的部件并不限定于热管65,例如也可以使用冷却管等。此外,散热部件66、进气口51、排气口53、管55、57等结构并不是必须的,可以不设置。
对被输送的薄片S进行支承的部件,也并不限定于如上述压纸滚筒30那样的圆筒形状的部件。因此,也可以使用能够以平面对薄片S进行支承的平板型的压印板。
符号说明
1…印刷装置、36a~36d…印刷头、37b…UV照射器、51…进气口、53…排气口、55…进气管、57…排气管、61…光源基板、E…光源、62…支承基板、65…热管、65a…被连接部分、65b…被冷却部分、R1…第一区域、R2…第二区域、66…散热部件、67…冷却风扇、69…驱动电路基板、S…薄片。

Claims (10)

1.一种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喷出头,其与记录介质对置配置,且向所述记录介质喷出通过光的照射而发生固化的光固化性的液体;
光照射器,其向由所述喷出头喷出到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液体照射所述光,
所述光照射器具有:
光源基板,其与所述记录介质对置配置,并具有向所述记录介质射出所述光的光源;
热输送部件,其具有被连接部分以及被冷却部分,所述被连接部分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于所述光源基板上,从而与所述光源基板热接触,所述被冷却部分位于从所述被连接部分离开所述光源基板的位置处,并且,所述热输送部件从所述被连接部分向所述被冷却部分进行热输送;
冷却风扇,其与所述被冷却部分对置配置,并对所述被冷却部分进行冷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还具备外装部件,所述外装部件对所述记录介质、所述喷出头以及所述光照射器进行收纳,并且,所述冷却风扇通过从所述外装部件的外部导入的气体而对所述被冷却部分进行冷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冷却风扇将对所述被冷却部分进行了冷却的气体向所述外装部件的外部排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外装部件具有向外部开口的进气口以及排气口,所述冷却风扇将从所述进气口导入的气体用于所述被冷却部分的冷却之后,从所述排气口排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还具备通风部件,所述通风部件被设置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气口之间,从而将气体从所述进气口向所述排气口进行引导,并且,所述被冷却部分以及所述冷却风扇被配置于,所述通风部件对气体进行引导的引导路径上。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光照射器还具有散热部件,所述散热部件在与所述冷却风扇对置的位置处,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于所述被冷却部分上,从而与所述被冷却部分热接触。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光照射器还具有驱动电路基板,所述驱动电路基板具有对所述光源基板的所述光源进行驱动的电路,并且,所述驱动电路基板在所述光源基板与所述被冷却部分之间与所述热输送部件并排配置。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热输送部件为热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热管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平行于所述光源基板的主面而延伸,所述第二区域通过从所述第一区域向与所述光源基板的主面交叉的方向弯曲并延伸,从而向从所述第一区域离开所述光源基板的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第一区域内设置有所述被连接部分,在所述第二区域内设置有所述被冷却部分。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被冷却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于,与所述喷出头的所述记录介质侧的相反侧的端部相比远离所述记录介质的位置处。
CN201410093934.4A 2013-03-18 2014-03-13 图像记录装置 Active CN1040577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54691 2013-03-18
JP2013054691A JP6131651B2 (ja) 2013-03-18 2013-03-18 画像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7729A true CN104057729A (zh) 2014-09-24
CN104057729B CN104057729B (zh) 2018-09-21

Family

ID=51525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93934.4A Active CN104057729B (zh) 2013-03-18 2014-03-13 图像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50833B2 (zh)
JP (1) JP6131651B2 (zh)
CN (1) CN10405772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6325A (zh) * 2018-10-24 2020-05-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13329880A (zh) * 2019-01-30 2021-08-31 京瓷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CN114929484A (zh) * 2019-10-11 2022-08-19 Hoya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85823B1 (ko) * 2014-06-30 2019-06-04 호야 칸데오 옵트로닉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 조사 장치
JP6126644B2 (ja) * 2015-05-29 2017-05-10 Hoya Candeo Optronics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
JP2017159657A (ja) * 2017-04-07 2017-09-14 Hoya Candeo Optronics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
JP7243427B2 (ja) * 2019-05-16 2023-03-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84235A (ja) * 2003-09-05 2005-03-31 Ricoh Co Ltd 電装基板包括用筐体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1259787A (zh) * 2006-10-18 2008-09-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喷墨记录装置
US20090160923A1 (en) * 2007-12-20 2009-06-25 Summit Business Products, Inc. Concentrated energy source
JP2010000735A (ja) * 2008-06-23 2010-01-07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紫外線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紫外線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用の光源ユニット
CN102458857A (zh) * 2009-06-26 2012-05-16 Nk功作株式会社 紫外线照射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JP2013014148A (ja) * 2012-10-26 2013-01-24 Seiko Epson Corp 流体噴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71093B2 (ja) 2006-12-19 2012-11-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紫外線照射装置
JP5738513B2 (ja) 2008-10-08 2015-06-24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印刷システム、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印刷方法
JP5555084B2 (ja) * 2010-07-27 2014-07-23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
JP2012030442A (ja) 2010-07-29 2012-02-16 Fujifilm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58188A (ja) 2012-05-17 2012-08-23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84235A (ja) * 2003-09-05 2005-03-31 Ricoh Co Ltd 電装基板包括用筐体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1259787A (zh) * 2006-10-18 2008-09-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喷墨记录装置
US20090160923A1 (en) * 2007-12-20 2009-06-25 Summit Business Products, Inc. Concentrated energy source
JP2010000735A (ja) * 2008-06-23 2010-01-07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紫外線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紫外線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用の光源ユニット
CN102458857A (zh) * 2009-06-26 2012-05-16 Nk功作株式会社 紫外线照射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JP2013014148A (ja) * 2012-10-26 2013-01-24 Seiko Epson Corp 流体噴射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6325A (zh) * 2018-10-24 2020-05-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13329880A (zh) * 2019-01-30 2021-08-31 京瓷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CN114929484A (zh) * 2019-10-11 2022-08-19 Hoya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7729B (zh) 2018-09-21
JP2014180763A (ja) 2014-09-29
US9050833B2 (en) 2015-06-09
US20140267518A1 (en) 2014-09-18
JP6131651B2 (ja) 2017-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57729A (zh) 图像记录装置
US10226954B2 (en) Ink jet apparatus
JP201206644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9505236B2 (en) Inkjet printer with printed ink cooling mechanism
JP2009073023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09073012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206181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598955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CN104057700B (zh) 图像记录装置
JP2011194797A (ja) 記録装置
JP2019073027A (ja) 印刷装置
JP5728798B2 (ja) 記録装置
US20140267519A1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12192676A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JP602554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86457A (ja) プリント装置及びシートの乾燥装置
JP2010082936A (ja) 印刷装置
JP6387591B2 (ja) 冷却装置、画像記録装置
US10471740B2 (en) Drying unit and droplet ejection device
JP6160394B2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19155753A (ja) 乾燥装置および液滴吐出装置
JP201311921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装置
JP2016198892A (ja) 印刷装置
JP2009073011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20179543A (ja) 印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