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24664A - 用于操作车辆的关闭装置的操作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操作车辆的关闭装置的操作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24664A
CN104024664A CN201280053900.1A CN201280053900A CN104024664A CN 104024664 A CN104024664 A CN 104024664A CN 201280053900 A CN201280053900 A CN 201280053900A CN 104024664 A CN104024664 A CN 1040246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on equipment
operating element
mass elements
swing membe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539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塞巴斯蒂安·施内特
罗尔夫·比克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se Schliesssysteme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Brose Schliesssysteme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se Schliesssysteme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Brose Schliesssysteme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4024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46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02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for accident situations
    • E05B77/04Preventing unwanted lock actuation, e.g. unlatching, at the moment of collision
    • E05B77/06Preventing unwanted lock actuation, e.g. unlatching, at the moment of collision by means of inertial for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3/00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 E05C3/12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with latching action
    • E05C3/16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with latching action with operating handle or equivalent member moving otherwise than rigidly with the latch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1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 E05B79/2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using flexible connections, e.g. Bowden cab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4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wing
    • E05B85/16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wing a longitudinal grip part being pivoted at one end about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grip par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6Ball-joints; Other joints having more than one degree of angular freedom, i.e. universal joints
    • F16C11/0619Ball-joints; Other joints having more than one degree of angular freedom, i.e. universal joints the female part comprising a blind socket receiving the male par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00Flexible shafts; 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mitting movement in a flexible sheathing
    • F16C1/10Means for transmitting linear movement in a flexible sheathing, e.g. "Bowden-mechanis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50/00Machines or articles related to building
    • F16C2350/52Locks, e.g. cables to actuate door loc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57Operators with knobs or hand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操作车辆的关闭装置的操作装置,包括能调节的把手部件和与所述把手部件耦联的操作元件,所述操作元件能够通过调节所述把手部件而运动,以用于操作所述关闭装置。在此设置有与所述操作元件(25)有效连接的安全装置(4),所述安全装置具有质量元件(41)和锁止机构(42、42’、42’’、42’’’),其中所述质量元件(41)设置在与所述操作元件(25)连接的、在调节所述把手部件(20)时与所述操作元件(25)一起运动的传输机构(40、300)上,并且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中在所述操作元件(25)运动时,所述质量元件(41)和所述锁止机构(42、42’、42’’、42’’’)能够沿着调节方向(V3、V4)相对于彼此运动,以及在异常负荷的状态中,其中所述质量元件(41)和所述锁止机构沿着横向于所述调节方向(V3、V4)的方向(S1、S2)相对于彼此移动,所述质量元件(41)和所述锁止机构(42、42’、42’’、42’’’)的沿着所述调节方向(V3、V4)的相对运动被锁止,使得所述操作元件(25)不能够运动以操作所述关闭装置(3)。以这种方式实现了用于操作关闭装置的操作装置和方法,所述操作装置和方法以可靠的方式防止在碰撞情况下对关闭装置的意外操作。

Description

用于操作车辆的关闭装置的操作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操作车辆的关闭装置的操作装置以及一种用于操作车辆的关闭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这类操作装置,例如通过车门的外侧门把手来实现,具有能调节的把手部件和与所述把手部件耦联的操作元件。通过调节把手部件,操作元件能被移动用于操作关闭装置例如门锁或者车门,使得通过经由操作元件调节把手部件能够将操作力经由适合的例如鲍登索或者连杆形式的传输机构而传输到关闭装置上进而能够操作关闭装置。
在车门中的门锁机构中存在基本的需求,即在碰撞的情况下不允许产生车门的解锁,因为车门的开启例如在翻滚的汽车中可能导致车内乘员被抛出进而可能导致受伤风险的显著提高。
对于车门由于不期望的关闭操作而开启,在这里一个可能的原因能够是,在碰撞情况下车门——意外地——被调节并且门锁机构解锁。因此产生基本的需求,即在碰撞情况下将意外操作门把手的风险尽可能地降低到最小。
在碰撞情况下——特别是当侧碰到车辆侧门上时——惯性力作用于门把手,所述惯性力有可能也在开启方向上作用,门把手可沿所述开启方向调节以用于操作门锁。为了在这样的碰撞情况中避免因惯性导致的对门把手的操作,通常预设平衡质量元件,所述平衡质量元件补偿沿着门把手的开启方向起作用的惯性力进而防止门把手能够由于在开启方向上起作用的惯性力而被操作。
如果设置唯一的平衡质量元件,那么这个平衡质量元件特别是抵抗这样的惯性力起作用,所述惯性力精确地沿着门把手的开启方向定向,所述门把手可被沿着所述开启方向移动以用于操作门锁。这样的平衡质量元件因此特别可靠地在车辆从侧面的撞击方向被撞击的碰撞情况中起作用。
为了也能够附加地截住在不是精确地侧向进行的撞击中出现的惯性力,也能够使用多个平衡质量元件,所述平衡质量元件彼此成角度地设置进而能够在不同的方向上相对于惯性力产生平衡。但是这样的设置具有如下缺陷,即所述设置需要提高的对构造空间的要求并且此外提高了操作装置的重量。
在任何情况下平衡质量元件都要求精细的调整,以便能够确保足够的碰撞安全性。
由此出发,产生对安全装置的需求,所述安全装置在任意类型的碰撞情况中能够以安全且可靠的方式防止对操作装置的把手部件的操作,以便在碰撞情况下例如禁止车门因作用的碰撞力而开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操作关闭装置的操作装置和方法,所述操作装置和方法能够以可靠的方式在碰撞情况中防止意外的操作。
这个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主题来实现。
因此在操作装置中设置有与操作元件有效连接的安全装置,所述安全装置具有质量元件和锁止机构,其中所述质量元件设置在与操作元件连接的、在调节把手部件时与操作元件一起运动的传输机构上,并且
-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中,在操作元件运动时,质量元件和锁止机构能够沿着调节方向相对于彼此运动,以及
-在异常负荷的状态中,其中质量元件和锁止机构沿着横向于调节方向的方向相对彼此移动,质量元件和锁止机构的沿着调节方向的相对运动被锁止,使得操作元件不能够运动以操作关闭装置。
本发明以如下思想为前提,即在操作装置中使用附加的安全装置,所述安全装置具有质量元件和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通过惯性力的作用能够相对于彼此运动。质量元件和锁止机构在这里共同作用,使得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中,在常规的使用操作装置时,质量元件和锁止机构在调节方向上的相对运动是容易实现的。但是在碰撞情况下,质量元件和锁止机构由于作用的碰撞力或者惯性力横向于调节方向相对移动,以至于质量元件和锁止机构不(再)能够在调节方向上彼此调节,并且关闭装置不会意外地被操作。
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中正常地操作操作装置时,当由于对把手部件的操作而调节操作元件时,质量元件和锁止机构沿着调节方向(所述调节方向优选与操作装置的把手部件的开启方向不同)运动。但是在异常负荷的状态中,也就是说在碰撞情况下,导致质量元件相对于锁止机构的横向于所述调节方向的偏转并且有可能导致摆动,以至于由于所述移动,质量元件和锁止机构的相对运动被锁止。
使用这样的与锁止机构共同作用的质量元件具有如下优点,即在碰撞情况下,能够实现质量元件相对于锁止机构的在横向于调节方向的所有的方向上的偏转,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中,质量元件相对于锁止机构沿着所述调节方向运动。通过在横向于调节方向的任何方向上的偏转,因此能够吸收在碰撞情况下作用的碰撞力和惯性力,其中在质量元件由不精确地沿着调节方向起作用的碰撞力或者惯性力引起的每种偏转中,引起质量元件相对于锁止元件的相对运动的锁止进而锁止对操作元件的操作。
在这一点上需要注意的是,在碰撞情况下的偏转原则上动态地进行并且质量元件和/或安全装置由于冲击式的碰撞负荷也能够进入摆动,所述摆动导致偏转进而导致安全装置的锁止。
当调节操作元件时质量元件和锁止机构彼此能够沿着调节方向运动,所述调节方向优选与开启方向不同,把手部件在正常的操作时沿着所述开启方向运动。调节方向例如能够沿着力流方向定向,来自于操作装置的操作元件的操作力沿着所述力流方向被传输到关闭装置。
操作装置有利地具有支承弧形件,在所述支承弧形件上设置有把手部件和操作元件,并且借助于所述把手部件和操作元件实现了紧凑的、待模块化构造的结构单元。安全装置在操作装置和关闭装置的力传输线中,例如在传输力的鲍登系统中,同样能够设置在支承弧形件上或者也可以设置在关闭装置或者另一个构件上。
质量元件设置在与操作元件连接的传输机构上,例如设置在仅传输牵引力的呈绳索或者刚性的连杆形式的牵引机构上。
由于质量元件设置在直接与操作元件连接的传输机构上,在调节把手部件时所述质量元件与操作元件一起运动,因此确保了在操作元件的运动发生之前锁止所述操作元件的运动。由于传输机构直接与操作元件有效连接,操作元件的运动伴随着质量元件的运动,但是操作元件的所述运动在碰撞情况下被锁止。
传输机构在这里例如能够在操作元件和固定的部段之间延伸并且有弹力地保持在固定的部段上,操作元件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的部段上。可替选地,也可能的是,质量元件设置在传输机构上用于将操作力从操作元件传输到关闭元件,并且所述质量元件在操作元件和关闭装置之间延伸。在第一种情况中,使用附加的传输机构,使得例如支承弧形件在操作元件和固定的部段之间张紧并且承载质量元件。在第二种情况中,使用本来已有的传输机构,所述本来已有的传输机构在操作元件和关闭装置之间延伸用于传输操作力,以至于不必使用附加的绳索等。
由于质量元件设置在传输机构上,所述传输机构在操作元件和固定的部段之间或者在操作元件和关闭装置之间延伸,质量元件能够横向于传输机构的延伸方向偏转,所述延伸方向相应于在正常地操作操作装置时质量元件相对于锁止机构的调节方向。在这里,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中,质量元件和锁止机构不偏转,并且由此能够在操作操作元件时相对于彼此运动,例如通过传输机构上的牵引沿着调节方向运动。如果在碰撞情况下碰撞力作用,那么质量元件反之横向于调节方向,也就是说横向于传输机构的延伸方向,相对于锁止机构偏转,以至于质量元件和锁止机构之间的沿着调节方向的相对运动被锁止。
锁止机构特别是能够构成开口,所述开口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中相对于质量元件设置为,使得质量元件能够运动穿过所述开口,以便沿着调节方向相对于彼此调节质量元件和锁止机构。在异常负荷的状态中,其中质量元件相对于锁止机构横向于调节方向偏转,质量元件反之能够不运动穿过开口,以至于质量元件和锁止机构之间的相对运动被锁止,并且操作元件与之相应不能够被调节以操作关闭装置。
锁止机构的开口在第一个具体的设计方案中能够在锁止机构的摆动体上构成,其中所述摆动体例如在横向于调节方向的平面中能枢转地,例如能够经由轴元件设置在支承弧形件上。在碰撞情况下,因此一方面质量元件并且另一方面摆动体能够由于作用的惯性力和碰撞力而运动,其中质量元件的偏转和摆动体的偏转是不同的进而在质量元件的和/或摆动体的偏转状态中,质量元件不能够沿着调节方向相对于摆动体调节,进而质量元件和摆动体之间的沿着调节方向的相对运动被锁止。
在这里为了保证,在正常的运动状态中摆动体的开口与质量元件对齐进而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中质量元件能够运动穿过摆动体的开口,例如能够设置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将摆动体预紧在静止姿态中,以至于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中摆动体保持在静止姿态中。负荷的结果是摆动体因此能够偏转离开静止姿态并且在这种情况中沿着横向于调节方向的枢转方向枢转,质量元件和锁止机构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中能够沿着所述调节方向彼此调节。
如果止动装置具有摆动体,那么这个摆动体相对于质量元件有利地构成并且安装为,使得在异常负荷的状态中,摆动体和质量元件不同地偏转,以至于质量元件和摆动体的沿着调节方向的相对运动被锁止。质量元件和摆动体在碰撞情况下的偏转和摆动运动因此是不同的,以至于排除摆动体上的开口和质量元件在碰撞情况下对齐的状况,进而保证锁止装置在碰撞情况下被锁止。
摆动体和质量元件例如能够具有不同的质量,其中附加地或者替选地,也可以考虑的是,在摆动体和质量元件的安装中的(弹簧)预紧设置为,使得在碰撞情况下确保不同的偏转。
在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中,锁止机构具有壳体,在所述壳体上保持有构成开口的摆动体。在这种情况中,开口因此不通过壳体本身构成,而是通过保持在壳体上的摆动体构成,所述摆动体在壳体上设置成,使得所述摆动体能够在横向于调节方向的平面中偏转。这能够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即摆动体经由至少一个弹簧元件,优选经由至少三个弹簧元件保持在壳体上进而在横向于调节方向的平面中弹性地支撑在壳体上。
对于使用用于将摆动体保持在壳体上的弹簧元件可替选的是,也能够使用一个或多个成形件,所述成形件以刚性的方式将摆动体在横向于调节方向的平面中保持在壳体上。
这些成形件能够在壳体的壁部上成形并且将摆动体与壳体连接,其中所述成形件分别能够具有规定断裂部位,所述规定断裂部位设计为,使得通过成形件的断裂——例如由于作用的碰撞力——摆动体从壳体脱离,能够在径向上(至少轻微地)运动并且因此在轴向上通过适合的轴向固定元件保持。
这样的成形件的使用实现了在单一的工作进程和工具中例如借助于塑料注塑成型以一件式的构造方式生产壳体和摆动体。
替选于一件式的构造方式,成形件也能够经由能释放的夹持连接固定在壳体的壁部上,其中对于释放每个夹紧连接所必需的力能够设置为,使得在运行中意外释放是不可能的并且特别是在碰撞情况下能够吸收碰撞力,但是通过施加足够大的、超出阈值的力,摆动体也能够从壳体中脱离。
在摆动体刚性地或者弹性地在横向于调节方向的平面中保持在壳体上的所有变型方案中,在壳体上能够附加地设置一个或多个轴向固定元件,所述轴向固定元件也抵抗沿着调节方向的移动相对于壳体支撑摆动体进而将摆动体在轴向上固定在壳体上。这些轴向固定元件例如能够构成为凸部,所述凸部在轴向上贴靠在摆动体上进而在轴向上支撑摆动体。
在另一个设计方案中,锁止机构也能够具有壳体,在所述壳体上直接构成有开口。所述开口在这里例如能够通过一个或多个成形件构成,所述成形件设置在壳体的壁部上,其中所述成形件对开口限界并且刚性地设置在壳体上。
通过使用壳体,锁止机构能够设计为尽可能模块化的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例如能够固定在支承弧形件上或者另一个构件上,其方式在于将所述结构单元与支承弧形件或者另一个构件夹紧。操作元件例如能够围绕枢转轴线能枢转地并且经由连杆与把手部件耦联,使得在调节把手部件时,操作元件围绕其枢转轴线枢转。在这种情况中,有利的是,平衡质量元件附加地与操作元件连接,其中所述平衡质量元件构成和设置为,在碰撞情况下抵抗由惯性力引起的调节。
平衡质量元件有利地调整为,使得拦截沿着调节方向作用于把手部件的惯性力。由惯性力引起的对把手部件的操作在碰撞情况下因此进一步被阻碍,因为一方面平衡质量元件并且另一方面安全装置在使用质量元件和锁止机构的条件下作用为安全系统进而在碰撞情况下提供了冗余的保护,以防止对关闭装置的意外的操作。
所述目的此外通过一种用于利用根据上述类型的操作装置来操作车辆的关闭装置的方法来实现。在这样的方法中提出,质量元件设置在与操作元件连接的、在调节把手部件时与操作元件一起运动的传输机构上,并且
-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中,在操作元件运动时,与操作元件有效连接的安全装置的质量元件和锁止机构沿着调节方向相对于彼此运动,并且
-在异常负荷的状态中,其中质量元件和锁止机构沿着横向于调节方向的方向相对于彼此移动,质量元件和锁止机构之间的沿着调节方向的相对运动被锁止,使得操作元件不能够运动以操作关闭装置。
关于这样的方法的优点和优选的设计方案应参照上文中的描述。
附图说明
接下来根据在附图中描述的实施例详细阐述基于本发明的思想。附图示出:
图1示出车门的示意性的视图;
图2示出呈车门上的门把手状的操作装置的示意性的视图;
图3示出呈门把手状的操作装置的一个具体的设计方案的视图;
图4示出操作装置的安全装置的放大的视图;
图5示出安全装置的另一个视图;
图6示出安全装置的一个调整的设计方案的视图;
图7A至7C示出根据图6的安全装置的壳体的不同的视图;
图8示出安全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视图;
图9示出根据图8的在开启的壳体中的安装装置的视图;
图10示出安全装置的再一个设计方案的视图;
图11示出根据图10的安全装置的另一个视图;
图12示出安全装置的再一个设计方案的视图;
图13示出根据图12的安全装置的另一个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在示意图中示出车门1,所述车门以已知的方式具有门把手2,所述门把手具有能够调节的把手部件20,所述把手部件能够被操作用于开启车门1。
如示意性地在图2中示出的,这种类型的把手部件20例如能够围绕枢转轴线200能枢转地设置在车门1上并且经由在连接部位201上与把手部件20连接的连杆22通过铰接部位221与杠杆元件23耦联。杠杆元件23围绕枢转轴线230能枢转地设置在支承弧形件21上并且与操作元件25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元件作用于用于与呈车门1的门锁形式的关闭装置3连接的鲍登索30的牵引机构300。
杠杆元件23围绕枢转轴线230能枢转地设置在支承弧形件21上并且能够通过调节门把手20运动,使得操作元件25施加操作力到牵引机构300上进而操作关闭装置3来开启车门1。如果把手部件20相应地沿着开启方向V1被调节,那么杠杆元件23与操作元件25一起沿着调节方向V2枢转进而牵引机构300牵引出调节方向V3,以至于经由牵引机构300能够将操作力传输到关闭装置3并且操作关闭装置3。
在图1和2中示意性示出类型的门把手2中,作为基础的前提条件是,在碰撞情况下不允许产生对门把手2的意外操作,所述意外操作可能导致关闭装置3的解锁和车门1的开启。对此特别提出,由于在侧碰时作用的惯性力,门把手20不能够自动且意外地沿着开启方向V1调节,因为否则这可能导致对操作元件25的操作和关闭装置3的解锁。
为了抵抗这样的惯性力,在图2中示意性地示出的机构中作为第一安全措施设置平衡质量元件24,所述平衡质量元件设置在杠杆元件23的背离铰接部位221的端部上,以至于铰接部位221和平衡质量元件24——关于杠杆23的枢转轴线230——设置在杠杆23的不同的端部上。平衡质量元件24用于抵抗在侧碰中作用于杠杆元件23并且沿着把手部件20的开口的方向引起扭矩的惯性力,其方式在于产生相反的扭矩,所述相反的扭矩平衡或者甚至过度平衡因惯性力而出现的扭矩,以至于把手部件20不自动地进行调节。
在图3中示出的类似于示意性地在图2中描述的实施例的门把手3的具体的设计方案中,在支承弧形件21上设置有能够围绕枢转轴线230枢转的杠杆元件23,其中所述杠杆元件23与用于与牵引机构300耦联的操作元件25一件式地构成。杠杆元件23可经由铰接部位221在其一个端部上与把手部件20(在图3中未示出)连接并且在其另一个端部上承载质量平衡元件24,所述质量平衡元件——关于枢转轴线230——与铰接部位221对置。
根据图3的机构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在上文中根据图2所描述的。如果杠杆元件23经由把手部件沿着开启方向V1围绕枢转轴线230枢转,那么操作元件25沿着调节方向V2围绕枢转轴线230运动并且沿着调节方向V3牵引牵引机构300,以至于与牵引机构300耦联的关闭装置被操作。
操作元件25在根据图3的设计方案中通过耦联元件250、251形成,所述耦联元件与杠杆元件23一件式地构成进而能够与杠杆元件23一起围绕枢转轴线230枢转。在此,牵引机构300与一个耦联元件250连接,而附加的安全装置4接合在另一个耦联元件251上,所述安全装置在碰撞情况下提供了附加的保护以防止对操作元件25的意外调节。
附加的安全装置4包括——在图3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在呈牵引索形式的传输机构40上的质量元件41和呈摆动体423形式的锁止机构42作为基本的部件,所述摆动体能枢转地设置在支承弧形件21上。
呈牵引索形式的传输机构40在这里通过其一个构成为钩的端部400经由弹簧元件402固定在支承弧形件21的固定部段210上并且经由其另一个端部401接合操作元件25的耦联元件251,以至于传输机构40在支承弧形件21的固定部段210和操作元件25的耦联元件251之间张紧。
例如可参考根据图4和5的放大的视图,摆动体423通过锁定元件212中的轴元件422能枢转地保持在支承弧形件21上并且在呈凸起部形式的支持部段211之间设置在支承弧形件21上,使得摆动体423能够沿着摆动方向S1围绕轴元件422枢转。
摆动体423具有U形的和向下敞开的开口420,所述开口由传输机构40接合并且具有小的宽度,所述宽度(略微地)大于质量元件41的直径。
安全装置4用于在碰撞情况下阻止对操作元件25的操作,但是在此不妨碍在没有碰撞力起作用的正常运行状态中对操作元件25的操作。
安全装置4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中,传输机构40直接延伸穿过摆动体423的开口420,使得在操作操作元件25来开启关闭装置3时(由于所述开启产生耦联元件251沿着根据图4的调节方向V2的枢转),传输机构40沿着调节方向V4近似直线地调节并且质量元件41运动穿过开口420。摆动体423在此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中保持在静止姿态中,这由设置在轴元件422上的弹簧元件412引起,所述弹簧元件相对于支承弧形件21弹性地预紧摆动体423。
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中因此能够简单地运动操作元件25,这不会被安全装置4妨碍。
反之,在碰撞情况下,由于在碰撞时作用的力产生质量元件41和/或摆动体423的偏转。质量元件41在这里能够沿着所有的横向于调节方向V4的空间方向运动(相应于根据图5的运动方向S2),而摆动体423能够实施沿着围绕轴元件422的、横向于调节方向V4的运动方向S1的运动。如果在碰撞情况下产生撞击并且相应地在质量元件41和摆动体423上出现惯性力,那么(至少每当惯性力不精确地沿着调节方向V4起作用时)产生质量元件41和/或摆动体423的偏转,以至于摆动体423和质量元件41相对于彼此移动,并且在操作操作元件25时,质量元件41不(再)能够被引导穿过开口420,因为质量元件41碰撞在摆动体423上。
为了防止质量元件41和摆动体423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偏转,质量元件41和摆动体423的质量以及也可以是(用于预紧传输机构40的)弹簧元件402的和(用于预紧摆动体423)弹簧元件421的弹簧预紧力能够以适当的方式设置,使得在碰撞情况下偏转以不同的方式进行。
如从图3中可见,传输机构40大致沿着与从耦联元件250处延伸的牵引机构300相同的并且垂直于开启方向V1的方向延伸,其中沿着所述开启方向运动把手部件20来操作门锁3。安全装置4因此特别是在(具有沿着开启方向V1的撞击方向的)侧碰时进行锁止,但是也在下述其它的撞击方向中进行锁止,所述其它的锁止方向至少定向为具有横向于牵引机构40的调节方向V4的方向分量进而导致质量元件41和/或摆动体423的因惯性引起的偏转。
图6和7A至7C示出安全装置4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安全装置4设置有修改的锁止机构42’。
锁止机构42’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借助于六个经由铰链(Filmscharniere)彼此连接的壁部42A’至42F’构成并且在四个纵向延伸的壁部42A’至42D’的内侧上承载有成形件420’,所述成形件一起构成开口421’。
在操作装置2的正常的运行状态中,在操作操作元件25时,质量元件41沿着调节方向V4运动穿过开口421’,以至于对操作元件25的操作不被妨碍或者完全锁止。但是如果类似于在上文中所描述的,质量元件41在碰撞情况下沿着横向于调节方向V4的空间方向相对于开口421’偏转,那么当试图操作操作元件25时质量元件41碰撞在成形件420’中的一个或多个上,以至于质量元件41沿着调节方向V4的运动进而伴随着的传输机构40的沿着调节方向V4的运动被阻止,进而对操作元件25的操作被锁止。
在通过壁部42A’至42F’形成的壳体上,在端侧上设置有贯通接合开口424’(壁部42E’)和狭口423’以及开口422’(壁部42F’),所述贯通接合开口用于借助于弹簧元件402将传输机构40固定在支承弧形件21的固定部段210上,所述开口用于引入传输机构40。
通过提供盒状的壳体能够实现模块化的单元,所述单元以模块化的方式放置在支承弧形件21上并且例如能够与支承弧形件21夹紧。
在根据图3至5和图6、7A至7C的实施例中设置有附加的传输机构40,所述附加的传输机构独立于传输机构300与操作元件25连接并且在操作元件25和支承弧形件21之间张紧。
在图8和9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安全装置4设置在用于使操作元件25与关闭装置3连接的传输机构300上,所述安全装置具有通过壁部42A’’至42F’’形成的壳体,所述壳体经由一件式地成形在纵向延伸的壁部42A’’至42B’’上的弹簧元件420’’承载摆动体425’’,所述摆动体在周向上围绕传输机构300接合。
根据图8和9的实施例的安全装置4的作用方式类似于在上文中所描述的。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中,设置在传输机构300上的质量元件41沿着调节方向V3运动穿过摆动体425’’的开口427’’,其中在操作操作元件25时传输机构300沿着所述调节方向直线地运动,以至于对操作元件25的操作不被妨碍。但是如果在碰撞情况下质量元件41和/或摆动体425’’横向于调节方向V3偏转,那么质量元件41的穿过摆动体425’’的开口427’’的运动是不可能的,以至于安全装置4锁止牵引机构300的运动并且相应地阻止对操作元件25的操作。
设置在传输机构300上的质量元件41直接沿着牵引机构300的力流方向起作用进而以直接的方式阻断用于操作关闭装置3的力流。
类似于上文中根据图3至5的实施例所描述的,弹簧元件420’’、传输机构300的张力以及质量元件41和摆动体425’’的质量调整为,使得在碰撞情况下质量元件41和摆动体425’’的偏转不以相同的方式进行,并因此在碰撞情况下产生在质量元件41和摆动体425’’之间的横向于调节方向V3的相对运动。
如从图9可见,在摆动体425’’的两侧上在纵向延伸的壁部42A’至42D’上附加地设置有轴向固定元件424’’,所述轴向固定元件沿着调节方向V3将摆动体425’’轴向地固定在通过壁部42A’’至42F’’形成的壳体上,以至于摆动体425’’能够仅在横向于调节方向V3的平面中在壳体中运动。
此外从图9可见,在端侧上的壁部42E’’至42F’’分别设置有狭口422’’、423’’,传输机构300能够穿过所述狭口接合并且所述狭口实现了将壳体放置到传输机构300上。
在另一个在图10和11中示出的实施例中,使用具有在横向于调节方向V3横截面中呈圆形的壳体420’’’的锁止机构42’’’,所述壳体经由三个在环周方向上彼此偏离120°的弹簧元件422’’’承载具有中心的开口424’’’的摆动体421’’’。摆动体421’’’经由轴向固定元件423’’’在轴向上被固定进而仅在横向于调节方向V3的平面中能够运动。
在根据图10和11的实施例中,与在根据图8和9的实施例中类似的是,在传输机构300上也设置有质量元件41,所述传输机构使得操作元件25与关闭装置3连接。在此附加地在图10和11中示出的是绳索接头301,借助于所述绳索接头,传输机构300(构成为鲍登索的牵引机构)与操作元件25的耦联元件250连接用于传输牵引力。
根据图10和11的安全装置4的作用方式类似于在上文中所描述的,以至于应参考上述实施方案。
图12和13示出一个相对于根据图10和11的实施例仅略微改动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与根据图10和11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摆动体423’’’不经由弹簧元件,而是通过成形到壳体420’’’上的成形件425’’’保持在壳体420’’’上。成形件425’’’具有三角形的造型并且在环周方向上彼此偏离120°地在内侧设置在壳体420’’’上。成形件425’’’使得摆动体421’’’刚性地与壳体420’’’连接,以至于在碰撞情况下仅质量元件41能够偏转,而摆动体421’’’不能够偏转。
在根据图12和13的实施例中,壳体420’’’能够与成形件425’’’、轴向固定元件423’’’和摆动体421’’’一起在一个工作进程中通过注塑成型一件式地生产,例如利用2K技术。摆动体421’’’因此已经在其在壳体420’’’中的常规的位置中制造,以至于省去用于安置摆动体421’’’的附加的安装步骤。
在此附加地设置有在成形件425’’’和摆动体421’’’之间的规定断裂部位,所述规定断裂部位在碰撞情况下断裂,以至于摆动体421’’’在径向上是能运动的并且在轴向上经由轴向固定元件423’’’支撑。
附加地或者替选地,轴向固定元件423’’’也能够具有规定断裂部位,以至于在碰撞之后在施加足够大的操作力时能够致使成形件425’’’和/或轴向固定元件423’’’损坏,以便因此实现车门1的开启。
基于本发明的思想不受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也能够以完全不同类型的实施方式实现。
特别地,使用在本文中描述的类型的安全装置不限于门把手,而是也能够应用在其它的操作装置中。
基本上也可以考虑质量元件和具有或者不具有摆动体的锁止机构的其它的安置可能性和悬置可能性,所述其它的安置可能性和悬置可能性确保了在碰撞情况下操作的安全锁止,但同时不妨碍在正常的操作状态的范围中的操作。
附图标记列表
1                  车门
2                  门把手
20                 把手部件
200                枢转轴线
201                连接部位
21                 支承弧形件
210                固定部段
211                支撑部段
212                锁定元件
22                 连杆
221                铰接部位
23                 杠杆元件
230                枢转轴线
24                 平衡质量元件
25                 操作元件
250、251           耦联元件
3                  门锁
30                 鲍登件
300                牵引机构
301                绳索接头
4                  安全装置
40                 牵引机构
400、401           端部
402                弹簧元件
41                 质量元件
42                 锁止机构
420                开口
421                弹簧元件
422                轴元件
423                摆动体
42’                锁止机构
42A’至42F’         壁部
420’               成形件
421’               开口
422’               开口
423’               引入狭口
424’               贯通接合开口42’’                锁止机构
42A’’至42F’’        壁部
420’’               弹簧元件
422’’、423’’         引入狭口
424’’               轴向固定元件
425’’               摆动体
426’’               狭口
427’’               开口
42’’’               锁止机构
420’’’              壳体
421’’’              摆动体
422’’’              弹簧元件
423’’’              轴向固定元件
424’’’              开口
425’’’              成形件
V1、V2、V3、V4   调节方向
S1、S2            运动方向。

Claims (29)

1.一种用于操作车辆的关闭装置的操作装置,具有:
-能调节的把手部件和
-与所述把手部件耦联的操作元件,所述操作元件能够通过调节所述把手部件而运动,用于操作所述关闭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操作元件(25)有效连接的安全装置(4),所述安全装置具有质量元件(41)和锁止机构(42、42’、42’’、42’’’),其中所述质量元件(41)设置在与所述操作元件(25)连接的、在调节所述把手部件(20)时与所述操作元件(25)一起运动的传输机构(40、300)上,并且
-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中在所述操作元件(25)运动时,所述质量元件(41)和所述锁止机构(42、42’、42’’、42’’’)能够沿着调节方向(V3、V4)相对于彼此运动,以及
-在异常负荷的状态中,其中所述质量元件(41)和所述锁止机构沿着横向于所述调节方向(V3、V4)的方向(S1、S2)相对于彼此移动,所述质量元件(41)和所述锁止机构(42、42’、42’’、42’’’)的沿着所述调节方向(V3、V4)的相对运动被锁止,使得所述操作元件(25)不能够运动以操作所述关闭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装置(2)具有支承弧形件(21),在所述支承弧形件上设置有所述把手部件(20)和所述操作元件(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装置(4)设置在所述支承弧形件(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装置(4)设置在所述关闭装置(3)上或者设置在所述关闭装置(3)和所述操作装置(2)之间的力传输线(30)中。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40、300)构成为传输牵引力的弹性的牵引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40)在所述操作元件(25)和固定的部段(21)之间延伸并且有弹力地保持在所述固定的部段(21)上,所述操作元件(25)能运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的部段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300)在所述操作元件(25)和所述关闭装置(3)之间延伸以用于将所述操作力从所述操作元件(25)传输到所述关闭装置(3)。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40、300)构成为传输牵引力的牵引机构或者构成为连杆。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元件(41)能够在横向于所述调节方向(V3、V4)的平面中偏转。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止机构(42、42’、42’’、42’’’)构成开口(420、421’、427’’、424’’’),所述开口在所述正常的运行状态中相对于所述质量元件(41)设置为,使得所述质量元件(41)能够运动穿过所述开口(420、421’、427’’、424’’’),以便将所述质量元件(41)和所述锁止机构(420、421’、427’’、424’’’)沿着所述调节方向(V3、V4)相对于彼此调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42、42’、42’’、42’’’)的所述开口(420、421’、427’’、424’’’)构成在所述锁止机构(42、42’、42’’、42’’’)的摆动体(420、425’’、421’’’)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体(423)能够在横向于所述调节方向(V3、V4)的平面中枢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体(423)经由轴元件(422)能枢转地安装。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体(423)经由弹簧元件(421)弹性地保持在静止姿态中并且能够由于负荷而从所述静止姿态中转出。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体(420、425’’、421’’’)和所述质量元件(41)构成并且安装为,使得在异常负荷的状态中,所述摆动体(423、425’’、421’’’)和所述质量元件(41)不同地偏转,以至于所述质量元件(41)和所述摆动体(420、425’’、421’’’)的沿着所述调节方向(V3、V4)的相对运动被锁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体(423、425’’、421’’’)和所述质量元件(41)具有不同的质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42’、42’’)具有壳体(42A’’至42F’’、420’’’),构成所述开口(427’’、424’’’)的摆动体(425’’、421’’’)保持在所述壳体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体(425’’、421’’’)弹性地保持在所述壳体(42A’’至42F’’、420’’’)上,
使得所述摆动体(425’’、421’’’)能够在横向于所述调节方向(V3、V4)的平面中偏转。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体(425’’、421’’’)经由至少一个弹簧元件(420’’、422’’’)保持在所述壳体(42A’’至42F’’、420’’’)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体(425’’、421’’’)经由至少三个弹簧元件(420’’、422’’’)在横向于所述调节方向(V3、V4)的平面中保持在所述壳体(42A’’至42F’’、420’’’)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体(421’’’)经由至少一个成形件(425’’’)保持在所述壳体(420’’’)上。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成形件(425’’’)具有规定断裂部位,所述规定断裂部位设计为,使得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成形件(425’’’)的断裂,所述摆动体(421’’’)能够从所述壳体(425’’’)中取出。
23.根据权利要求17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42A’’至42F’’、4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轴向固定元件(424’’、423’’’),所述轴向固定元件用于抵抗相对于所述壳体(42A’’至42F’’、420’’’)沿着所述调节方向(V3、V4)的移动来支撑所述摆动体(425’’、421’’’)。
2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42’、42’’)具有壳体(42A’至42F’、42A’’至42F’’、420’’’),在所述壳体上构成有开口(421’、427’’、424’’’)。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421’)通过至少一个成形件(420’)来限界,所述成形件设置在所述锁止机构(42’)的所述壳体(42A’至42F’)上。
26.根据权利要求17至25中任一项并且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2A’至42F’、42A’’至42F’’、420’’’)固定在所述支承弧形件(21)上。
2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元件(25)能够围绕枢转轴线(230)枢转并且经由连杆(22)与所述把手部件(20)耦联,使得在调节所述把手部件(20)时所述操作元件(25)围绕其枢转轴线(230)枢转。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元件(25)与平衡质量元件(24)连接,所述平衡质量元件构成和设置为,在碰撞情况下抵抗由惯性力引起的对所述把手部件(20)的调节。
29.一种用于利用操作装置来操作车辆的关闭装置的方法,所述操作装置具有:
-能调节的把手部件和
-与所述把手部件耦联的操作元件,所述操作元件能够通过调节所述把手部件而运动,以用于操作所述关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质量元件(41)设置在与所述操作元件(25)连接的、在调节所述把手部件(20)时与所述操作元件(25)一起运动的传输机构(40、300)上,并且
-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中在运动所述操作元件(25)时,与所述操作元件(25)有效连接的安全装置(4)的质量元件(41)和锁止机构(42、42’、42’’、42’’’)沿着调节方向(V3、V4)相对于彼此运动,并且
-在异常负荷的状态中,其中所述质量元件(41)和所述锁止机构(42、42’、42’’、42’’’)沿着横向于调节方向(V3、V4)的方向(S1、S2)相对于彼此移动,所述质量元件(41)和所述锁止机构(42、42’、42’’、42’’’)的沿着所述调节方向(V3、V4)的相对运动被锁止,使得所述操作元件(25)不能够运动以操作所述关闭装置(3)。
CN201280053900.1A 2011-10-31 2012-10-29 用于操作车辆的关闭装置的操作装置和方法 Pending CN1040246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1110085510 DE102011085510A1 (de) 2011-10-31 2011-10-31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ätigen einer Schließvorrichtung eines Fahrzeugs
DE102011085510.6 2011-10-31
PCT/EP2012/004515 WO2013064234A1 (de) 2011-10-31 2012-10-29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ätigen einer schliessvorrichtung eines fahrzeug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4664A true CN104024664A (zh) 2014-09-03

Family

ID=47358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53900.1A Pending CN104024664A (zh) 2011-10-31 2012-10-29 用于操作车辆的关闭装置的操作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232122A1 (zh)
EP (1) EP2773876A1 (zh)
JP (1) JP2014535016A (zh)
CN (1) CN104024664A (zh)
DE (1) DE102011085510A1 (zh)
MX (1) MX2014005029A (zh)
WO (1) WO201306423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2511A (zh) * 2018-12-19 2021-08-17 戴姆勒股份公司 具有移出式门把手的车门
CN114909036A (zh) * 2022-04-19 2022-08-1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绳牵引防碰撞电动保险及绳驱动吸合支链的汽车门锁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106610A1 (de) * 2013-06-25 2015-01-08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Türgriff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KR101535025B1 (ko) * 2014-06-05 2015-07-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록킹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차량 트레이용 지센서 어셈블리
CN106394419A (zh) 2015-07-17 2017-02-15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中控台支撑板以及中控台总成
KR101806621B1 (ko) * 2015-10-02 2017-12-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충돌시 도어 개방 방지 장치
DE102016212215A1 (de) 2016-07-05 2018-01-11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Anordnung zur Verhinderung eines selbsttätigen Öffnens einer Fahrzeugtür oder-klappe sowie Fahrzeug mit einer derartigen Anordnung
DE102017216920A1 (de) 2017-09-25 2019-03-28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Türgriffeinrichtung für eine Tür eines Kraftfahrzeugs, Tür, Kraftfahrzeug
US11473343B2 (en) * 2019-03-15 2022-10-1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ctuator assembly for a vehicle door having a clip-on wiper for preventing infiltration of foreign matertal into the cable housi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9778C (zh) * 1999-06-25 2006-12-13 胡夫休尔斯贝克及福尔斯特公司 用于车辆门的外把手
CN101287886A (zh) * 2005-10-14 2008-10-15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具有集成的惯性闭锁机构的软套管钢丝索连接装置
DE102008021158A1 (de) * 2008-04-28 2009-10-29 Volkswagen Ag Fahrzeugtüraufbau mit einer Aufprall-Sicherheitsfunktion
DE102008032324A1 (de) * 2008-07-09 2010-01-14 Daimler Ag Blockiervorrichtung für einen Betätigungszug, insbesondere Bowdenzug, einer Schließvorrichtung eines beweglichen Karosserieteils eines Fahrzeugs
CN201531171U (zh) * 2009-10-16 2010-07-21 镇江美驰轻型车系统(第二)有限公司 汽车碰撞时门锁的应急锁止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42066Y2 (zh) * 1981-05-25 1987-10-28
FR2869937B1 (fr) * 2004-05-05 2007-12-21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ouverture d'un ouvra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a securite renforcee en cas de choc, et procede de montage du dispositif sur l'ouvrant
JP4656656B2 (ja) * 2006-05-18 2011-03-23 株式会社ニフコ 安全装置及び開閉機構
JP5165439B2 (ja) * 2008-03-31 2013-03-2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ドアアウタハンドル構造
DE102008062214B4 (de) * 2008-12-13 2023-07-20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Türgriffeinrichtung
DE102009016898A1 (de) * 2009-03-04 2010-09-09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Türaußengriff, insbsondere für Fahrzeuge
DE102009053553A1 (de) * 2009-11-18 2011-05-19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Sicherheitstürgriff
IT1400163B1 (it) * 2010-05-19 2013-05-17 Illinois Tool Works Gruppo maniglia con bloccaggio inerziale di sicurezza per una porta di veicolo
DE102010023731A1 (de) * 2010-06-14 2011-12-15 Audi Ag Sperreinrichtung für ein in einer Fahrzeugtüre eines Kraftfahrzeugs schwenkbar angeordneten Bauteil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9778C (zh) * 1999-06-25 2006-12-13 胡夫休尔斯贝克及福尔斯特公司 用于车辆门的外把手
CN101287886A (zh) * 2005-10-14 2008-10-15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具有集成的惯性闭锁机构的软套管钢丝索连接装置
DE102008021158A1 (de) * 2008-04-28 2009-10-29 Volkswagen Ag Fahrzeugtüraufbau mit einer Aufprall-Sicherheitsfunktion
DE102008032324A1 (de) * 2008-07-09 2010-01-14 Daimler Ag Blockiervorrichtung für einen Betätigungszug, insbesondere Bowdenzug, einer Schließvorrichtung eines beweglichen Karosserieteils eines Fahrzeugs
CN201531171U (zh) * 2009-10-16 2010-07-21 镇江美驰轻型车系统(第二)有限公司 汽车碰撞时门锁的应急锁止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2511A (zh) * 2018-12-19 2021-08-17 戴姆勒股份公司 具有移出式门把手的车门
CN113272511B (zh) * 2018-12-19 2022-12-09 戴姆勒股份公司 具有移出式门把手的车门
US11795739B2 (en) 2018-12-19 2023-10-24 Mercedes-Benz Group AG Vehicle door having an extendable door handle
CN114909036A (zh) * 2022-04-19 2022-08-1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绳牵引防碰撞电动保险及绳驱动吸合支链的汽车门锁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14005029A (es) 2014-07-14
EP2773876A1 (de) 2014-09-10
JP2014535016A (ja) 2014-12-25
WO2013064234A1 (de) 2013-05-10
US20140232122A1 (en) 2014-08-21
DE102011085510A1 (de) 201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24664A (zh) 用于操作车辆的关闭装置的操作装置和方法
US10315682B2 (en) Steering column for a motor vehicle
JP2018534452A (ja) 自動車ドア用ロック
US20100225127A1 (en) Outer door grip, in particular for vehicles
KR101184501B1 (ko) 레일용 차량의 중앙 완충 연결장치
US7367608B2 (en) Wind stop device
JP4980559B2 (ja) 側方のフレーム開口とフレーム補強式のドアとを備えたフロア運搬機
JP5345150B2 (ja) リフト車を制動するための制動装置
US20160325789A1 (en) Compact Vehicle
US8800976B2 (en) Fore-aft vibration isolator
JP2013508590A (ja) 車両用ドアアセンブリ、ドア取っ手アセンブリ、および、横転時のドア開放防止装置
JP2013527345A (ja) 車両の開閉式部分のための安全装置付きハンドル
CN101367375A (zh) 一种汽车制动踏板装置及其安全保护方法
KR101469465B1 (ko) 자동차 시트용의 조절 장치 및 조절가능한 자동차 시트
GB2432184A (en) Coupling apparatus which decouples in the event of acceleration above a predetermined threshold
US20170152047A1 (en) Airplane seat device
TW201240856A (en) Energy absorbing coupler
US20150329127A1 (en) Coupler Torsion Spring Centering Device
US9643626B2 (en) Rail vehicle unit
CN109415912A (zh) 用于机动车的锁闭装置
CA2880740A1 (en) Motor vehicle door lock
KR20150032299A (ko) 잠금 장치 및 차량 시트
CN204715938U (zh) 车用门锁装置
US8899626B2 (en) Assembly with a seat belt height adjuster and seat belt presenter
KR20120138811A (ko) 조절 장치, 특히, 자동차 좌석용 높이 또는 종방향 조절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