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98273A - 车身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身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98273A CN103998273A CN201280061947.2A CN201280061947A CN103998273A CN 103998273 A CN103998273 A CN 103998273A CN 201280061947 A CN201280061947 A CN 201280061947A CN 103998273 A CN103998273 A CN 1039982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ttom panel
- vehicle body
- base plate
- vehicle frame
- lo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63—Arrangement of tank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63—Arrangement of tanks
- B60K15/067—Mounting of tank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2—Front or rear frames
- B62D21/155—Sub-frames or underguar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45—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fire wal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6—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eadily releasab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63—Arrangement of tanks
- B60K2015/0632—Arrangement of tanks the fuel tank is arranged below the front sea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63—Arrangement of tanks
- B60K2015/0634—Arrangement of tanks the fuel tank is arranged below the vehicle flo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306/00—Other features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Y2306/01—Reducing damages in case of crash, e.g. by improving battery pro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底面板(24)具备:供在通道部(25)左右配置车身(11)的座席(47、48)的鼓出部(51、52);和在鼓出部(51、52)的后端(51a、52a)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通道横梁(58)。车身(11)具备:左右的底板扩展件(27、27),其从前侧车架(22、22)沿仪表板下部构件(21)偏向通道部(25)侧;底板车架(31、32),其以架设的方式在底板扩展件(27、27)与后通道横梁(58)之间延伸,在车身上下方向上距后底面板(46)规定距离;和能源容器(18),其配设在鼓出部(51、52)的下方且由底板车架(31、32)支撑。底板车架(31,32)从车身下方拆装自如地固定于车身(11)。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构造,其中,左右的前侧车架沿前后方向延伸,配置有将车身划分出前后的仪表板下部构件,底面板从仪表板下部构件向车身后方延伸,且通道部从仪表板下部构件及底面板的车宽中央向车身上方鼓出。
背景技术
这种车身构造中存在如下这样的构造:左右的前侧车架沿前后方向延伸,配置有将车身划分出前后的仪表板下部构件,底面板从仪表板下部构件向车身后方延伸,通道部从仪表板下部构件及底面板的车宽方向中央向车身上方鼓出,在底面板及通道部的下方配置有作为能源容器的燃料箱(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根据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身构造,能够将燃料箱沿车宽方向扩展。
另外,还存在如下的车身构造,前侧车架沿前后方向延伸,从前侧车架分支出侧车架扩展件以及底板扩展件,侧车架扩展件连接于下纵梁,底板扩展件连接于底板车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根据该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车身构造,能够使作用于前侧车架的载荷分散。
存在如下的车身构造:在前车轴与后车轴之间有客厢(车室)且在驾驶席与副驾驶席之间有底板通道的车辆中,燃料箱配置在驾驶席与副驾驶席的下方且在地板下的位置,并构成为在从上方看车辆时、燃料箱重合于驾驶席的座面以及副驾驶席的座面,使该燃料箱的一部分进入底板通道中并将燃料箱固定于副车架,该副车架安装于车身的下方车身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根据该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车身构造,能够有效地利用驾驶席、副驾驶席的下部空间。
而且,还存在如下的车身构造:在车身前后方向上设有左右的主车架,设有形成有底板弯曲面和底板水平面的底面板,设有固定在主车架的上表面及底板水平面的上表面的底板上部构件,设有固定在主车架的下表面及底板水平面的下表面的底板下部构件,在底板下部构件的下方配置有作为能源容器的电池箱(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根据该专利文献4所公开的车身构造,通过在底板水平面的上表面设置底板上部构件,能够抑制在底板水平面的下表面所设置的底板下部构件向下方突出。
在专利文献1的车身构造中,虽然将燃料箱在车宽方向上扩展而实现了燃料箱的高容量化,但是仍期望燃料箱在车身的高度方向上进一步高容量化。
在专利文献2的车身构造中,还想使作用于前侧车架的载荷高效地分散。
在专利文献3的车身构造中,燃料箱固定于副车架,该副车架安装于车身的下方车身侧。此时,想有效地进行燃料箱的拆装作业。
在专利文献4的车身构造中,在底板水平面的上表面设有底板上部构件,从而能够抑制在底板水平面的下表面所设置的底板下部构件向下方突出,但期望进一步有效利用地板下的空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055695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2642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376594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1-1214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能够多维地使能源容器(燃料箱)的高容量化和车身的低地板化(低车高化)平衡且促进车身的轻量化的车身构造。
而且,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能够高效地使载荷分散并将载荷向车身后方传递、能够保护乘员的脚的车身构造。
而且,另外,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考虑到了将燃料箱安装于车身侧或将其拆下的拆装性、且能够实现燃料箱拆装性的提升且实现燃料箱的安装作业高效化的车身构造。
而且,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能够实现上述能源容器的高容量化、车身的低地板化以及车身的轻量化、同时能够实现适当的冲击载荷吸收的车身构造。
用于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技术方案1涉及的发明提供一种车身构造,其中,具备:左右的前侧车架,其位于车身的前部并沿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仪表板下部构件,其位于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后方而将所述车身划分出前后;底面板,其沿所述车身的车宽方向延伸而从所述仪表板下部构件的下部向后方延伸;和通道部,其在从所述仪表板下部构件的车宽中央且下端的位置向所述底面板的后部的范围从所述底面板向上方鼓出,所述底面板具备:鼓出部,其用于在所述通道部的左右配置所述车身的座席;和后通道横梁,其在所述鼓出部的后端沿车宽方向延伸,所述车身具备:左右的底板扩展件,其从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后端沿所述仪表板下部构件的下表面向所述通道部侧偏置;底板车架,其以架设的方式在所述左右的底板扩展件与所述后通道横梁之间延伸,在车身上下方向与后底面板相距规定距离;和能源容器,其配设在所述鼓出部下方且由所述底板车架支撑,所述底板车架从所述车身下方拆装自如地固定于所述车身。
在技术方案2涉及的发明中,优选是,所述车身具备前通道横梁,其架设在所述左右的底板扩展件之间,沿所述仪表板下部构件与所述底面板的接合部附近的所述通道部的下表面在车宽方向上延伸,所述底面板在所述车身的前后分割成:前底面板,其具有置足部,该置足部在与搭乘所述车身的乘员的脚相对应的位置向所述车身下方鼓出且配置在所述通道部的左右;和具有所述鼓出部的后底面板,所述前底面板的强度比所述后底面板高。
在技术方案3涉及的发明中,优选是,所述左右的底板扩展件分别具有载荷传递部,该载荷传递部是左右的纵壁部的后端在内方闭合所形成的且截面形成为凹状,所述底板车架包括截面为帽形的主体部和闭塞所述主体部的盖部,从所述主体部的前端将凸缘向下方弯折而形成承载部,在所述底板车架安装于所述车身时,所述载荷传递部与所述承载部位置相对。
在技术方案4涉及的发明中,优选是,所述车身具备:左右的下纵梁,其位于所述仪表板下部构件的后方且位于比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靠车宽外方的位置,并沿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下纵梁扩展件,从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后端沿所述前底面板的下表面向所述下纵梁侧偏置;和中央通道横梁,其在所述前底面板与所述后底面板的接合部上方架设在所述左右的下纵梁之间,所述前底面板在所述底板扩展件与所述下纵梁扩展件之间具有所述置足部。
在技术方案5涉及的发明中,优选是,所述置足部在所述底板扩展件与所述下纵梁扩展件之间还具有向所述车身下方鼓出的大致三角形的加强部。
发明效果
技术方案1涉及的发明中,车身构造中,能够将由底板车架支撑的能源容器从车身下方拆装自如地固定,所以与现有的利用箱束带来固定的情况相比、作业效率大幅提高。特别是能够应对与利用设备机械进行的自动安装能源容器的自动安装相对应。
而且,底板车架以在左右的底板扩展件与后通道横梁之间架设的方式延伸,所以能够防止底面板变形以保护乘员,并且能够保护能源容器不受冲击载荷影响。另外,能够使从左右的前侧车架输入的冲击载荷经由左右的底板扩展件传递到底板车架,所以能够防止底面板变形以保护乘员。
在技术方案2涉及的发明中,将前底面板设为高强度,并在左右的底板扩展件之间在仪表板下部构件与底面板的接合部附近具备前通道横梁,所以在使输入到前侧车架的载荷传递到左右的底板扩展件和底面板的通道部时,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能够减轻对底板车架的负担。
而且,因为将前底面板设为高强度,所以,在载荷输入时,利用面分散能够不使负载集中、不发生变形地就使载荷向车身后方传递,能够保护乘员的脚。由于将前底面板设为高强度、且能够使前通道横梁利用通道部而承受更大的载荷,所以能够去除通常为确保刚性所必需的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骨架部件,也有助于轻量化。
而且,另外,将前底面板设为高强度、并在左右的底板扩展件之间在仪表板下部构件与底面板的接合部附近具备前通道横梁,所以,在使输入到前侧车架的载荷传递到左右的底板扩展件和底面板的通道部时,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能够减轻对底板车架的负担,因此,能够设为足以承受传递到前底面板的已减轻了负担的载荷的厚度,有助于车身的低地板化(低车高化)。
而且,由于将前底面板设为高强度、并在左右的底板扩展件之间在仪表板下部构件与底面板的接合部附近具备前通道横梁,所以,在使输入到前侧车架的载荷传递到左右的底板扩展件和底面板的通道部时,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减轻了对底板车架的负担,因此,能够设为足以承受传递到前底面板的已减轻了负担的载荷的厚度,底板车架对能源容器的影响(能源容器的下表面处的凹部高度)小、不会出现处于车宽中央的燃料泵无法吸引比凹部靠外方的燃料、能源容器的实质容量减少的情况,所以能够使供油量(燃料量)增大。
在技术方案3涉及的发明中,在将底板车架固定在车身上时,载荷传递部与载荷承受部位置相对,所以,在从前方对车身输入冲击载荷时,利用前通道横梁和通道部减轻了负担,因而即使是中空的断面为帽形状也能够实现适当的载荷传递。
而且,即使使支撑能源容器的底板车架弯曲得比底板车架的底板扩展件固定位置更低、也能够实现适当的载荷传递,所以能够使车身低地板化(低车高化)或使能源容器大容量化。
在技术方案4涉及的发明中,通过将从左右的前侧车架输入的载荷经由下纵梁扩展件与左右的下纵梁连接、使其能够承受大的载荷,能够使对底面板、底板车架的负担减轻。
而且,在底板扩展件与下纵梁扩展件之间配设有高强度的置足部(前底面板)、在前底面板与后底面板的接合部上方配设有中央通道横梁,所以,被传递到连接于左右的下纵梁而减轻了负担的前底面板的载荷经由中央通道横梁传递到左右的下纵梁,其结果,能够进一步使底板车架成为足以承受减轻了负担后的载荷的厚度,有助于车身的低地板化(低车高化)。
而且,另外,通过在底板扩展件与下纵梁扩展件之间配设高强度的置足部(前底面板)并构成为大致三角形状的高刚性体,由此在载荷输入时,能够不使前底面板变形就将载荷向车身后方传递,能够保护乘员的脚。
在技术方案5涉及的发明中,在底板扩展件与下纵梁扩展件之间的置足部(前底面板)具备加强部,所以,被传递到连接于左右的下纵梁而减轻了负担的前底面板的载荷,经由中央通道横梁而传递到左右的下纵梁,其结果,能够将底板车架设为足以承受减轻了负担后的载荷的厚度,有助于车身的低地板化(低车高化)。
而且,在底板扩展件与下纵梁扩展件之间的置足部(前底面板)具备加强部,所以通过进一步设为大致三角形状的高刚性体,在载荷输入时,能够不使前底面板变形就使载荷向车身后方传递,能够保护乘员的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车身的前部的立体图。
图2是从下方观察图1所示的车身的前部的立体图。
图3是从图2所示的车身的前部卸下燃料箱以及消音器后的立体图。
图4是图2的区域4的放大图。
图5是图1所示的车身前部的仰视图。
图6是沿图5的6-6线的剖视图。
图7是图1所示的车身前部的前底面板周边的放大图。
图8是沿图7的8-8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从图2所示的车身前部拆下了燃料箱以及消音器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10是沿图9的10-10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11是沿图9的11-11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12是沿图9的12-12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13是沿图2的13-13线的剖视图。
图14是从图2的箭头14方向所见的放大图。
图15是图1所示的车身前部的通道加强件周围的放大图。
图16是从图2所示的车身的前部的下方以其他角度所见的立体图。
图17是沿图16的17-17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18是从图2所示的车身的前部放大观察燃料箱周边的立体图。
图19是示出从上方观察图2所示的车身的前部的前底板横梁周边的立体图。
图20是示出图2所示的车身的前部的载荷传递部以及载荷承受部周边的立体图。
图21是沿图20的21-21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22是示出图2所示的车身的前部的后底板横梁周边的立体图。
图23是图2所示的车身的前部的底板车架的立体图。
图24是示出图2所示的车身的前部的后通道横梁的凹部的立体图。
图25是沿图18的25-25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26是沿图18的26-26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27是示出图2所示的燃料箱周边的剖视图。
图28是图2所示的燃料箱的立体图。
图29是示出图2所示的车身的前部的下纵梁的立体图。
图30是沿图29的30-30线的剖视图。
图31是现有构造的车身的前部的下纵梁的剖视图。
图32是示出图2所示的车身的前部的整体载荷传递的图。
图33是示出图2所示的车身的前部的前底面板的载荷传递的俯视图。
图34是示出图2所示的车身的前部的通道部的载荷传递的图。
图35是示出图2所示的车身的前部的前底面板的左侧的立体图。
图36是示出图2所示的车身的前部的前底面板的右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地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
图示的本实施例中的车辆10为乘用车。如图1~图3所示,在车身11的内侧形成有前部的发动机室13和位于该发动机室13的正后方的车室12。车辆10中,在车身11的前半部分搭载有燃料箱18且在燃料箱18的侧方配置有消音器19。燃料箱18是存储能源的能源容器的一例,下面将其适当地记载为“能源容器18”。
车身11由单壳式车体构成,相对于通过车辆10的车宽方向的中心且沿车身前后方向的车身中心形成为大致左右的对称形状。
车身11的前半部分包括:仪表板下部构件21;左右的前侧车架22、22;左右的下纵梁23、23;底面板24;通道部25;左右的侧车架扩展件26、26;左右的底板扩展件27、27;左右的下纵梁扩展件28、28;左右的底板车架31、32;前底板横梁33;中央通道横梁34;后底板横梁35;前通道横梁57;和后通道横梁58。即,车身构造是车身11的前半部分的构造。
在本实施例中的车身构造中,底面板24分割形成为前底面板45和后底面板46。前底面板45的强度比后底面板46的强度高,所以能够减轻施加于通道车架61、61的负担并能够将上下宽度设定得较薄,因此能够减少对燃料箱18容量的影响、实现大容量化。
底板扩展件27、27从左右的前侧车架22、22的后端22a、22a沿仪表板下部构件21的下表面21a延伸。底板车架31、32架设在鼓出部51、52后方的后通道横梁58,所述鼓出部51、52用于将车身11的座席47、48配置于底面板24上。该底板扩展件27、27以及底板车架31、32支撑燃料箱(能源容器)18,从车身下方拆装自如地固定燃料箱18。
仪表板下部构件21位于左右的前侧车架22、22的后方并将车身11划分出前后。也就是,它是将前部的发动机室13与后部的车室12之间分隔开的分隔壁,形成为侧视呈大致L状。
若详细说明,则该仪表板下部构件21是包括将发动机室13与车室12之间分隔开的垂直面37和从垂直面37的下端向后下方延伸的仪表板下部构件倾斜面38的一体件。
仪表板下部构件21具备:以覆盖通道部25的前部25a的方式配设的通道加强件41;和仪表板横梁59,其在与通道加强件41的前端41a相对应的位置架设于左右的前侧车架22、22之间(参照图14)。
左右的前侧车架22、22位于车身11的前部且沿车身11的前后方向延伸。
底面板24沿车身11的车宽方向延伸并从仪表板下部构件21的下部向后方延伸。底面板24在车身11的前后被分割为前底面板45和后底面板46(参照图7),该前底面板45具有在与搭乘车身11的乘员的脚相对应的位置向车身11下方鼓出而配置在通道部25的左右的置足部43、44,该后底面板46配设为在前底面板45的车身后方在车宽方向上延伸。
前底面板45的强度比后底面板46的强度高。另外,后底面板46设定为比前底面板45仅高出高度S1(参照图8)。这是为了缩窄座席47、48的下表面与后底面板46的间隔并有效地利用后底面板46的下方区域。具体而言,在后底面板46下方配置燃料箱18。
底面板24是前底面板45和后底面板46这样的分割型底面板。即,由于上述那样变更板厚,而在前部、后部作为分体部件配设并接合底面板45、46。
底面板24具有用于在通道部25的左右的配置车身11的座席47、48的鼓出部51、52,并且在鼓出部51、52的后端51a、52a具备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通道横梁58(参照图2、图3和图9)。即,后底面板46具有鼓出部51、52。
通道部25在从仪表板下部构件21的车宽中央且从下端到底面板24的后部的范围,从底面板24向上方鼓出(图1)。
左右的底板扩展件27、27从左右的前侧车架22、22的后端22a、22a经由侧车架扩展件26、26沿仪表板下部构件21的下表面21a向通道部25侧偏置(图2、图3和图16)。
底板扩展件27包括前侧的前底板扩展件54和后侧的后底板扩展件55(图3)。如图11、图20、图21所示,底板扩展件27的截面形成为凹状,后底板扩展件55的左右的纵壁部86、86的后端86b、86b在内方闭合而形成载荷传递部83(详细而言,后凸缘87a也包含于载荷传递部83)。
如图1~图5、图9所示,前通道横梁57架设在左右的底板扩展件27、27之间,并沿仪表板下部构件21与底面板24的接合部102附近的通道部25的下表面25b在车宽方向上延伸。详细而言,前通道横梁57在车宽方向上延伸地焊接固定在仪表板下部构件21与前底面板45的接合部102的通道部25附近。
前通道横梁57配设在底面板24中的高强度的通道部25上,所以能够加强对前底面板45、通道部25的支撑,并且能够使载荷从通道部25向车身后方传递。
前通道横梁57沿通道部25形成为向上方突出的凸状。前通道横梁57沿仪表板下部构件21和前底面板45的通道部25焊接,所以能够使来自车身前部的仪表板横梁59的载荷传递到通道部25。
前通道横梁57的焊接于底板扩展件27、27的两端部57a、57a扩张成扇状。由此,使其能够传递大的载荷并且确保相对于来自前方的载荷不会变形的强度。
前通道横梁57与以往构造相比配设在车身前部,所以在使输入到前侧车架22、22的载荷传递到左右的底板车架31、32(图2)和底面板24的通道部25时,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能够减轻对底板车架31、32的负担。
而且,关于前通道横梁57,因为将底板车架31、32从下方拆装自如地固定,所以有助于确保底板车架31、32的前方固定部91a、92a(图5)的空间(参照图18)。
此外,在以往构造(参照国际公开第2011/055695号小册子等)中,底面板为低强度,所以,需要将前底板扩展件一直延伸并遍及置足部,并将前通道横梁57配置在后方从而进行加强。
前底面板45在底板扩展件27、27与下纵梁扩展件28、28之间具有置足部43、44(图2、图3)。
如图1~图3所示,置足部43、44在底板扩展件27、27与下纵梁扩展件28、28之间还具有向车身11下方鼓出的大致三角形状的加强部43a、44a(还参照图35、图36)。使左右的置足部43、44(下纵梁扩展件28、28与底板扩展件27、27之间)向下方呈大致三角状地鼓出了加强部43a、44a,所以能够进一步保护乘员的脚,并且利用面分散能够不使负载集中且不变形就将载荷向车身后方传递。
另外,左右的置足部43、44使其中一个置足部向上方鼓出而在左右的方向上设有层差H1(图6)。其结果,底板车架31、32的前方固定部91a、92a上下错开,消音器19(图2)的配管93a、93b能够通过。此外,为了使载荷可顺畅地传递到底板车架31、32,设为不形成上下方向的轴心差(不产生转矩)的程度的层差H1。由于改变了前底面板45的车身上下方向上的高度,所以不使后底板扩展件55、底板车架31、32变薄就能够实现消音器19的配管93a、93b。
在前底面板45上的左右分别设有乘员的置足部43、44。前底面板45使用了板厚1.2t的高强度钢板。通常设为板厚0.6t左右的厚度,所以在载荷输入时,利用面分散能够不使负载集中且不变形地就将载荷向车身后方传递,能够保护乘员的脚。
另外,还能够保护在其后方配置的燃料箱18。通过使载荷面分散,从而还有助于车身11的轻量化和燃料箱18向车宽外方的延长(高容量化、薄型化)。
如图18、图25所示,在本发明涉及的车身构造中,底板车架31、32处于燃料箱18之下,但也使得在通道部25(图2)流过大的载荷,板厚虽然通常为1.6t但可以设为1.0t,既减轻对底板车架31、32的负担又有助于轻量化。
此外,在以往构造(参照国际公开第2011/055695号小册子等)中,底面板为低强度,所以需要将前底板扩展件一直延伸并遍及置足部、并将前通道构件配置后方来进行加强。
如图5所示,在前底面板45,在下纵梁扩展件28与底板扩展件27的分支部(分支部分)49之间存在高强度钢板。即,在从前侧车架22分支成下纵梁23和底板车架31(32)的部分(下纵梁扩展件28与前底板扩展件54之间)之间的范围存在高强度钢板,所以,能够构成大致三角形状的高刚性体(也包括加强部43a、44a周围部分)并经由高强度钢板在车身后方从中央通道横梁34(图1)向下纵梁23、23传递载荷。
在后底面板46形成有用于在通道部25的左右配置车身11的座席47、48的鼓出部51、52,在鼓出部51、52内设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通道车架61、61(参照图9),在鼓出部51、52的车身11的下方配设有能源容器18(参照图1、图2)。在后底面板46设有支撑车身11的座席47、48的座席支撑部62、62。
如图25~图28所示,能源容器18具有:形成在下表面18a且供底板车架31、32卡挂的凹部64、64;形成在车宽方向中央并向上方鼓出的突出部65;和在突出部65的车宽外方且在与通道车架61、61相对应的位置以突出部65侧成为上方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66。而且,能源容器18在内部具备输送燃料的燃料泵108,用箱束带107、107固定于底板车架31、32。能源容器18配设在鼓出部51、52(图1、图2)的车身11的下方并被底板车架31、32支撑。
如图10、图12所示,通道车架61包括:沿着后底面板46的外凸缘67;从外凸缘67向下方下垂的外纵壁部68;从外纵壁部68倾斜地接近后底面板46的倾斜部69;从倾斜部69沿后底面板46而向车宽内方延伸的水平部71;和从该水平部71起沿通道部25的内壁25c的内纵壁部72。
即,通道车架61具有与能源容器18的倾斜面66大致平行地倾斜的倾斜部69。另外,如图15~图17所示,从车宽方向观察、通道车架61配设在仪表板横梁59与通道加强件41的大致延长线L1上。
如图12所示,通道车架61的上端(内纵壁部72)接合于通道部25内方(通道部25的内壁25c)。即,通道车架61,通过对通道部25进行加强并且使来自前方的载荷传递到后方,而防止后底面板46变形并保护乘员(图10)。
如图10所示,与在后底面板46上形成的上方凸状槽46a一起形成了闭合截面73,以加强后底面板46。由此,能够使来自前方的载荷传递到后方,并能够防止后底面板44变形。进而,还具有防止因乘员重量导致后底面板46挠曲的效果。
如图3所示,通道车架61、61的后端61b、61b接合于鼓出部51、52的后端51a、52a。即,通过进行通道部25的加强并且使来自前方的载荷传递到后方的后通道横梁58,而防止后底面板46变形。
如图10所示,通道车架61通过外纵壁部68、倾斜部69、水平部71和内纵壁部72而形成为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凹形状。即,通过进行后底面板46的加强并且使来自前方的载荷传递到后方的后通道横梁58(图3),而防止后底面板46变形并确保了针对前后方向载荷的适当的强度。通道车架61的材质使用板厚0.6t的高张力钢板(相当于JSC590R的产品)。
如图32所示,通道车架61经由前底面板45而传递来自前底板扩展件54的载荷。
通道车架61,并不是像以往构造(参照国际公开第2011/055695号小册子等)那样将从前侧车架传递到前底板扩展件的载荷直接地传递给通道车架,而是如图11所示,如箭头A1那样在侧车架扩展件26传递的载荷,经由前底面板45和中央通道横梁34(还参照图1)而面分散、该面分散了的载荷传递到后底面板46。
其结果,高强度的前底面板45整体成为如箭头A2、A3那样被向后方推压的形态,能够防止后底面板46变形。进而,通过上述结构,减轻了施加于通道车架61(图10)自身的负载,所以能够减小通道车架61的车身上下宽度。
接下来,基于图13对通道车架61与燃料箱18的关系进行说明。若如双点划线所示的以往构造的通道车架F1那样,通道车架F1向下方鼓出,则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并实现低车高,而使燃料箱上表面的凹部向下方延伸,公称加油量(燃料量)减少。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涉及的车身构造中,使前底面板45高强度化,并减少从前底板扩展件54向通道车架61的载荷传递从而降低了负载,所以能够使通道车架61比以往构造的通道车架F1薄。
例如如图13所示,若在加油时车身倾斜,则在倾斜时满箱线M1到达了以往构造的通道车架F1的时间点、未图示的浮置件堵住排气阀,无法进一步加油。因此,无法将燃料加注到满。为了不妨碍倾斜面加油时满箱传感器(未图示)的正确检测,而使通道车架61的下表面以规定角度倾斜,从而能够不对燃料箱18的对应的位置造成影响(不使其陷没即可)。由此,能够将用双点划线所示的以往构造的倾斜时满箱线M1如箭头B1那样转变为用实线所示的倾斜时满箱线M2。其结果,能够使公称加油量(燃料量)增大。即,能够不使燃料箱18自身变大就使在箱容量内的公称值增加。
如图17所示,从车宽方向观察,通道车架61从仪表板横梁59起配设在通道加强件41的棱线42、42的大致延长线L1上,实现了减轻对通道车架61的载荷负担。即,如图3所示,在将从前侧车架22、22输入到仪表板横梁59的载荷、因发动机(未图示)的后退而输入到仪表板横梁59的载荷传递到底面板24的通道部25时,通道部25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能够使向底面板24、通道车架61的载荷负担减轻。
如图14、图15所示,仪表板横梁59包括:杯状的联轴器盖75,其具有供转向轴77插入的开口75a;和从联轴器盖75向相反侧(车宽中央侧)延伸的副横梁76。
仪表板横梁59架设在左右的前侧车架22、22之间,所以能够将冲击载荷左右地分散,尤其是即使有供转向轴77插入的开口75a,也能够实现适当的冲击载荷吸收。
与仪表板横梁59接合位置连续地在车室12侧接合有通道加强件41的前端(上端)41a。由此,正面冲击时,能够将由前侧车架22、22、发动机(未图示)的后退所输入的载荷传递到高强度的通道部25,能够防止底面板24(图3)变形。进而,通过利用通道部25负担载荷,而使对底面板24、通道车架61的负载减轻。
如图2、图19所示,前底板横梁33以用架设在底板车架31、32之间的L字状部件覆盖燃料箱18的前部的方式安装。还具有将输入于底板车架31、32中的一个底板车架的载荷传递到另一个底板车架上的功能。
由前底板横梁33、后底板横梁35以及左右的底板车架31、32构成了高强度矩形状(矩形形状部78)。由此,通过防止后底面板46变形而保护乘员并且保护燃料箱18。因为是矩形形状,所以刚性高。矩形形状部78以能够从下方拆装自如的方式固定于底板扩展件27、27以及后通道横梁58(图18)。
如图18所示,从下方用螺栓79、79在2点(左右的位置)固定左右的底板车架31、32的前方固定部91a、92a。从下方在2点(前后位置)并从后方在前方的1点对左右的底板车架31、32的后方固定部91b、92b进行固定。前底板横梁33、后底板横梁35以及左右的底板车架31、32都使用高张力钢板(高强度钢板、相当于JSC590R的产品)。左右的底板车架31、32的板厚使用1.0t、前底板横梁33的板厚使用1.2t、后底板横梁35的板厚使用3.2t。
即,底板车架31、32以架设于底板扩展件27(图3)与后通道横梁58的方式延伸,在车身上下方向上距后底面板46(图3)规定距离(图13)。从车身下方拆装自如地固定底板车架31、32。
左底板车架31的前端形成为比右底板车架32的前端短。其他部分形成为同样的。下面,就左底板车架31进行说明,将对右底板车架32的说明省略。
如图18~图24所示,底板车架31(32)包括:剖视为心状的主体部81(图23);和封闭主体部81的盖部82。如图19、图21所示,关于主体部81,从主体部81的前端81a将凸缘(纵凸缘)88a向下方弯折并且向前方延伸而形成了载荷承受部84。载荷承受部84定位成在底板车架31(32)被固定于车身11时、与载荷传递部83相对。
为了实现矩形状(井栏形状部78)(图2)的高强度钢板载荷传递,而在后底板扩展件55以及底板车架31上分别形成有作为接触面的载荷传递部83以及载荷承受部84。详细而言,在后底板扩展件55后方,横凸缘86a、86a从纵壁部86、86延伸且相互向内方弯曲,而后凸缘87a从下壁(底壁)87起延伸并向上方弯曲,形成了载荷传递部83。
如图21所示,将形成向上方凸的闭合截面74的底板车架31的上表面88向下方弯曲而形成了纵凸缘88a,将其进一步向前方弯曲而形成了水平凸缘88b,用纵凸缘88a以及水平凸缘88b形成了载荷承受部84。由此,因为也作为可拆装的不同部件而相互相对,所以在载荷传递时闭合截面74不开放,载荷传递顺畅地进行。
如图18所示,底板车架31、32的前方固定部91a、92a分别在左右的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按寸法D1错开。由此,即使在图6所示的前底面板45设置了层差H1以配置消音器19(图2)的配管93a、93b,也能够从下方利用多个螺栓79进行固定,尤其是能够应对利用设备而自动搭载燃料箱18。
如图22所示,后底板横梁35形成为剖视为凹状(剖视为U字状)。如图2、图3所示,后底板横梁35是传递来自底板车架31、32的载荷并将其传到下纵梁23、23的高强度部件,并且,因为用剖视为凹状的后通道横梁58来覆盖后底板横梁35,所以在载荷输入时,不变形就能够保护通过后通道横梁58与中央通道横梁34的内方的燃料配管94、95(图28)。
如图22所示,在底板车架31的后端形成有后端凸缘89,该后端凸缘89向外方以及上方且后方开放,该后端凸缘89接合固定于后底板横梁35的前壁35a。底板车架31的后端(后端凸缘89),其凸缘朝向外方以及上方且开放地接合于后底板横梁35,所以能够使来自底板车架31的载荷经由后底板横梁35传递到后通道横梁58(图3)。
如图24所示,使后通道横梁58的凹部97的棱线97a、97a和与底板车架后端接合部位(后端凸缘89)相对应的位置对齐。即,在载荷传递时经过凹部97的棱线97a、97a,所以载荷传递更加容易。进而,还具有支撑由载荷所造成的矩形整体(矩形形状部78)的后退的效果。
如图21、图22所示,底板车架31利用截面心状的主体部81和覆盖该主体部81的盖部82形成为薄形闭合截面74,在主体部81的后端形成有接触面(后端凸缘89),所以即使使其向下方弯曲也能够进行适当的载荷传递。
在本发明涉及的车身构造中,如图1、图2所示,通过使前底面板45高强度化、并使载荷传递更多地传递到下纵梁23、23和通道部25,从而能够减少来自前底板扩展件54的对底板车架31的载荷传递,因为降低了负载,所以能够使其变薄。其结果,能够实现降低了座席47、48的臀点(hip point)47a、48a的低车高车。
在底板车架与燃料箱的关系中,在以往构造(参照日本特许3765947号公报等)中,未考虑到载荷传递,当为了使底板车架变为高强度而将其向上方扩展时,为了确保车高一定而将在燃料箱的下表面所形成的凹部形成为向上方深陷。由此,处于车宽中央的突出部的燃料泵无法吸引比该凹部靠外方的燃料,公称加油量(燃料量)减少。
在本发明涉及的车身构造中,如图2所示,通过使前底面板45高强度化并使载荷传递更多地传递到下纵梁23、23和通道部25,从而能够减少来自前底板扩展件54的对底板车架31的载荷传递,能够降低底板车架31所承受的负载。其结果,如图27所示,能够使底板车架31变薄,能够将燃料箱18的凹部64形成得比以往构造的凹部G1浅。由此,能够使本申请的燃料吸引可能线N2从以往构造的燃料吸引可能线N1如箭头J1那样降到燃料箱18的下方。其结果,能够使公称加油量(燃料量)增加。
如图2、图29、图30所示,左右的下纵梁23、23位于仪表板下部构件21后方且位置比左右的前侧车架22、22靠车宽外方、并沿车身11的前后方向延伸。
下纵梁扩展件28、28从左右的前侧车架22、22的后端22a、22a起沿前底面板45的下表面45a向下纵梁23、23侧偏置。
在下纵梁23与下纵梁扩展件28的关系中,在本发明涉及的车身构造中,在下纵梁扩展件28的车宽外侧面设有倾斜面28a(图29、图30),沿该倾斜面28a形成了加强的加强筋28b。
如图31所示,在以往构造(参照国际公开第2011/055695号小册子等)的车身211中,在车身上下方向上,下纵梁212处的底面板(置足部)213所处的位置较高,所以能够在底面板(置足部)213的下方配置下纵梁扩展件214。
即,如图2、图29、图30所示,在下纵梁扩展件28,虽然在车身上下方向上,下纵梁23处的底面板24(置足部43、44)所处的位置较低,但下纵梁扩展件28在侧端具备倾斜面28a以能够接合于下纵梁23的下部凸缘23a,从加强和载荷传递效率的观点来看,具有沿倾斜面28a向外方延伸的加强筋28b而提高了强度,所以能够实现低地板化和适当的载荷传递。
如图1、图7、图8所示,中央通道横梁34在前底面板45与后底面板46的接合部101上方架设于左右的下纵梁23、23。中央通道横梁34为具备纵壁104和横壁105的侧视为L字状的部件。
中央通道横梁34在前底面板45与后底面板46的接合部101上方沿车宽方向延伸。
中央通道横梁34从底面板24的置足部43、44起、后方向上方鼓出直至座席47、48的臀点47a、48a,并从前方覆盖于鼓出部51、52前端,所以具有抑制由来自前底面板45的载荷施加于后方的转矩的效果。
中央通道横梁34通过将从仪表板横梁59流到通道部25的冲击载荷传递到下纵梁23、23而减轻施加于底面板24的载荷。中央通道横梁34防止下纵梁23、23在侧面冲击和偏置冲击时折弯。
如图11所示,中央通道横梁34加强通道部25。在载荷从前底面板45如箭头A1那样向车身后方作用的情况下,能够如箭头A2那样从中央通道横梁34的纵壁104流向横壁105、如箭头A3那样流向后底面板46。由此,载荷不作用于在后底面板46之下配置的燃料箱18。
在图32~图34中,说明车身11下部的载荷传递流向。箭头粗细是载荷传递量大小的刻度。作为冲击载荷吸收机理的基本原理,通过低强度的吸收载荷的部件和高强度的不变形而使载荷传递的部件的组合,使适当的载荷吸收模式成立。
如图32所示,在前侧车架22与下纵梁23之间,如箭头a1那样从前方作用的冲击载荷以及如箭头a2、a3那样的经由仪表板横梁59的来自前方的冲击载荷,如箭头a4那样流过仪表板下部构件21,并且如箭头b1、b2那样经由下纵梁扩展件28、28而传递到高强度的下纵梁23、23。用该箭头b1、b2示出的载荷成为最大的载荷。
在前侧车架22、前通道横梁57、底面板24的通道部25、后通道横梁58之间,如箭头a4那样流过了仪表板下部构件21的载荷,如箭头a5、a6那样流向前通道横梁57,并且来自前底板扩展件54的载荷经由前底面板45如箭头a7、a8那样传递到通道车架61、61,从通道车架61、61如箭头a9、a10那样传递到后通道横梁58。这也承受了很大的载荷。
在前底板扩展件54、后底板扩展件55、底板车架31(32)之间,来自前方的冲击载荷如箭头c7、c8那样也从前底板扩展件54传递到底板车架31、32,但是由下纵梁23、23和通道部25承受了很大比例的载荷、所以减轻了负担,能够不使底面板24变形而保护乘员并且保护在后底面板46下方所配设的燃料箱18。来自底板车架31、32的载荷如箭头c9、c10那样经由后底板横梁35流向后通道横梁58。
如图32以及图33所示,在前底板扩展件54、前底面板45、中央通道横梁34,来自前方的冲击载荷也从前底板扩展件54如箭头c1~c4那样传递到前底面板45的置足部43、44、面分散后的载荷如箭头c5、c6那样经由中央通道横梁34传递到下纵梁23、23、通道车架61、61。由下纵梁23、23和通道部25承受了很大比例的载荷、所以减轻了负担,载荷在高强度的前底面板45面分散,所以能够使通道车架61、61、底板车架31、32薄型化。
如图34所示,在前侧车架22或发动机(未图示)、仪表板横梁59、通道加强件41、底面板24的通道部25、后通道横梁58之间,来自前方的冲击载荷如箭头d1、d2那样从仪表板横梁59经由在其车内侧设置的通道加强件41、如箭头d3、d4那样传递到高强度的通道部25以及后通道横梁58。这也承受了很大的载荷。
如图1~图3所示,车身构造具备:位于车身11前部而在车身11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的前侧车架22、22;位于左右的前侧车架22、22的后方而将车身11划分为前后的仪表板下部构件21;沿车身11的车宽方向延伸并从仪表板下部构件21的下部向后方延伸的底面板24;和在从仪表板下部构件21的车宽中央且从下端到底面板24的后部的范围从底面板24向上方鼓出的通道部25。
底面板24具有用于将车身11的座席47、48配置在通道部25的左右的鼓出部51、52,并且在鼓出部51,52的后端51a、52a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通道横梁58。车身11具备:左右的底板扩展件27、27,其从左右的前侧车架22、22的后端22a、22a沿仪表板下部构件21的下表面21a向通道部25侧偏置;底板车架31、32,其以架设于底板扩展件27、27和后通道横梁58的方式延伸,并在车身上下方向上距后底面板46规定距离;和能源容器18,其配设在鼓出部51、52的车身11的下方并由底板车架31、32支撑。底板车架31、32能够从车身下方拆装自如地固定。
即,能够从车身下方拆装自如地固定被底板车架31、32支撑的能源容器18,所以与以往的利用箱束带实现的固定相比、作业效率大幅提高。尤其是,能够应对利用设备机械进行的能源容器18的自动安装。
底板车架31、32以架设于左右的底板扩展件27、27和后通道横梁58的方式延伸,所以能够防止底面板24变形以保护乘员,并且能够保护能源容器18免受冲击载荷破坏。另外,能够使从左右的前侧车架22、22输入的冲击载荷经由左右的底板扩展件27、27传递到底板车架31、32,所以能够防止底面板24变形以保护乘员。
在车身构造中,如图1~图3所示,车身11具备前通道横梁57,该前通道横梁57架设于左右的底板扩展件27、27,并沿仪表板下部构件21与底面板24的接合部102附近的通道部25的下表面25b在车宽方向上延伸。底面板24在车身11的前后方向上被分割为前底面板45和后底面板46,该前底面板45在与搭乘车身11的乘员的脚相对应的位置具有向车身11下方鼓出并配置在通道部25左右的置足部43、44,该后底面板46具有鼓出部51、52。前底面板45的强度比后底面板46的强度高。
即,将前底面板45设为高强度、并在左右的底板扩展件27、27之间在仪表板下部构件21与底面板24的接合部102附近具备前通道横梁57,所以在使输入于前侧车架22、22的载荷传递到左右的底板扩展件27、27和底面板24的通道部25时,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能够减轻对底板车架31、32的负担。
由于将前底面板45设为高强度,所以在载荷输入时,利用面分散就能够使负载不会集中也不会变形地使载荷向车身后方传递,能够保护乘员的脚。
将前底面板45设为高强度、且前通道横梁57利用通道部25而承受了很大的载荷,所以能够去除通常为确保刚性所必需的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骨架部件,也有助于轻量化。
将前底面板45设为高强度、并在左右的底板扩展件27、27之间在仪表板下部构件21与底面板24的接合部102附近具备前通道横梁57,所以,在使输入于前侧车架22、22的载荷传递到左右的底板扩展件27、27和底面板24的通道部25时,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减轻了对底板车架31、32的负担,所以,能够设定为足以承受传递到前底面板45的减轻了负担的载荷的厚度,有助于车身11的低地板化(低车高化)。
将前底面板45设为高强度、且在左右的底板扩展件27、27之间在仪表板下部构件21与底面板24的接合部102附近具备前通道横梁57,所以,在使输入于前侧车架22、22的载荷传递到左右的底板扩展件27、27和底面板24的通道部25时,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因此,减轻了对底板车架31、32的负担,所以能够设定为足以承受传递到前底面板45的减轻了负担的载荷的厚度,底板车架31,32对能源容器18的影响(处于能源容器18的下表面18的凹部64的高度)小,不会出现处于车宽中央的燃料泵108(参照图26)无法吸引比凹部64靠外方的燃料、能源容器18的实质容量减少的情况,所以能够使公称加油量(燃料量)增大。
在车身构造中,如图19~图21所示,底板扩展件27形成为截面凹状,左右的纵壁部86、86的后端86b、86b在内方闭合而形成了载荷传递部83。底板车架31、32包括截面心状的主体部81和封闭主体部81的盖部82,将凸缘(纵凸缘)88a从主体部81的前端81a向下方弯曲并且其向前方延伸而形成了载荷承受部84,在底板车架31、32被固定于车身11时,载荷传递部83与载荷承受部84位置相对。
即,在底板车架31、32被固定于车身11时,载荷传递部83与载荷承受部84位置相对,所以在冲击载荷从前方输入到车身11时,通过前通道横梁57和通道部25减轻了负担,从而即使设为中空的截面心状也能够实现适当的载荷传递。
即使使支撑能源容器18(参照图2)的底板车架31,32弯曲得比底板车架31、32的底板扩展件27固定位置低,也能够实现适当的载荷传递,所以能够使车身11低地板化、或使能源容器18大容量化。
在车身构造中,如图1~图3所示,车身11具有:左右的下纵梁23、23,其位于仪表板下部构件21的后方且位于比左右的前侧车架22、22靠车宽外方处并沿车身11的前后方向延伸;下纵梁扩展件28、28,其从左右的前侧车架22、22的后端22a、22a沿前底面板45的下表面45a偏向下纵梁23、23侧;和中央通道横梁34,其在前底面板45与后底面板46的接合部101上方架设于左右的下纵梁23、23。前底面板45在底板扩展件27、27与下纵梁扩展件28、28之间具有置足部43、44。
即,通过将从左右的前侧车架22、22输入的载荷经由下纵梁扩展件28、28传递到左右的下纵梁23、23,能够使其承受大的载荷,能够减轻对底面板24、底板车架31、32的负担。
在底板扩展件27、27与下纵梁扩展件28、28之间配设有高强度的置足部43、44(前底面板45)、并在前底面板45与后底面板46的接合部101上方配设有中央通道横梁34,所以,传递到通过连接于左右的下纵梁23、23而减轻了负担的前底面板45的载荷,经由中央通道横梁34传递到左右的下纵梁23、23。进而,能够将底板车架31、32设为足以承受减轻了负担后的载荷的厚度,有助于车身11的低地板化。
通过在底板扩展件27、27与下纵梁扩展件28、28之间配设高强度的置足部43、44(前底面板45)、并构成大致三角形状的高刚性体,在载荷输入时,能够不使前底面板45变形地使载荷向车身后方传递,能够保护乘员的脚。
如图1~图3所示,关于车身构造,在置足部43、44在底板扩展件27、27与下纵梁扩展件28、28之间还具有向车身11的下方鼓出的大致三角形状的加强部43a、44a(还参照图5)。
即,在底板扩展件27、27与下纵梁扩展件28、28之间的置足部43、44(前底面板45)具备加强部43a、44a,所以传递到通过连接于左右的下纵梁23、23而减轻了负担的前底面板45的载荷,经由中央通道横梁34传递到左右的下纵梁23、23。其结果,能够将底板车架31、32设为可应对减轻了负担后的载荷的厚度、有助于车身11的低地板化。
另外,在底板扩展件27、27与下纵梁扩展件28、28之间的置足部43、44(前底面板45)具备加强部43a、44a,所以通过进一步成为大致三角形状的高刚性体,在载荷输入时,能够不使前底面板45变形地使载荷向车身后方传递,能够保护乘员的脚。
本发明涉及的车身构造,如图1所示,车辆10为乘用车,但是不限定于此,应用在微型厢式车和货物车辆等其他车辆中也无妨。
产业上的应用可能性
本发明涉及的车身构造适用于轿式小客车和/或厢式车等的乘用车。
附图标记说明
11…车身、18…能源容器(燃料箱)、21…仪表板下部构件、21a…仪表板下部构件的下表面、22…左右的前侧车架、22a…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后端、23…左右的下纵梁、24…底面板、25…通道部、27…左右的底板扩展件、28…下纵梁扩展件、31,32…底板车架、34…中央通道横梁、43,44…置足部、43a,44a…大致三角形状的加强部、45…前底面板、45a…前底面板的下表面、46…后底面板、47,48…车身的座席、51,52…鼓出部、51a,52a…鼓出部的后端、57…前通道横梁、58…后通道横梁、81…底板车架的主体部、81a…主体部的前端、82…底板车架的盖部、83…载荷传递部、84…载荷承受部、86…底板扩展件的左右的纵壁部、86b,86b…纵壁部的后端、88a…凸缘(纵凸缘)、101…前底面板与后底面板的接合部、102…仪表板下部构件与底面板的接合部。
Claims (5)
1.一种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左右的前侧车架,其位于车身的前部并沿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
仪表板下部构件,其位于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后方而将所述车身划分出前后;
底面板,其沿所述车身的车宽方向延伸而从所述仪表板下部构件的下部向后方延伸;和
通道部,其在从所述仪表板下部构件的车宽中央且下端的位置向所述底面板的后部的范围从所述底面板向上方鼓出,
所述底面板具备:
鼓出部,其用于在所述通道部的左右配置所述车身的座席;和
后通道横梁,其在所述鼓出部的后端沿车宽方向延伸,
所述车身具备:
左右的底板扩展件,其从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后端沿所述仪表板下部构件的下表面向所述通道部侧偏置;
底板车架,其以架设的方式在所述左右的底板扩展件与所述后通道横梁之间延伸,在车身上下方向与后底面板相距规定距离;和
能源容器,其配设在所述鼓出部下方且由所述底板车架支撑,
所述底板车架从所述车身下方拆装自如地固定于所述车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具备前通道横梁,其架设在所述左右的底板扩展件之间,沿所述仪表板下部构件与所述底面板的接合部附近的所述通道部的下表面在车宽方向上延伸,
所述底面板在所述车身的前后分割成:前底面板,其具有置足部,该置足部在与搭乘所述车身的乘员的脚相对应的位置向所述车身下方鼓出且配置在所述通道部的左右;和具有所述鼓出部的后底面板,
所述前底面板的强度比所述后底面板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右的底板扩展件分别具有载荷传递部,该载荷传递部是左右的纵壁部的后端在内方闭合所形成的且截面形成为凹状,
所述底板车架包括截面为帽形的主体部和闭塞所述主体部的盖部,从所述主体部的前端将凸缘向下方弯折而形成承载部,在所述底板车架安装于所述车身时,所述载荷传递部与所述承载部位置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具备:
左右的下纵梁,其位于所述仪表板下部构件的后方且位于比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靠车宽外方的位置,并沿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
下纵梁扩展件,从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后端沿所述前底面板的下表面向所述下纵梁侧偏置;和
中央通道横梁,其在所述前底面板与所述后底面板的接合部上方架设在所述左右的下纵梁之间,
所述前底面板在所述底板扩展件与所述下纵梁扩展件之间具有所述置足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置足部在所述底板扩展件与所述下纵梁扩展件之间还具有向所述车身下方鼓出的大致三角形的加强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74423 | 2011-12-15 | ||
JP2011274423 | 2011-12-15 | ||
PCT/JP2012/079472 WO2013088896A1 (ja) | 2011-12-15 | 2012-11-14 | 車体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98273A true CN103998273A (zh) | 2014-08-20 |
CN103998273B CN103998273B (zh) | 2017-05-17 |
Family
ID=48612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61947.2A Active CN103998273B (zh) | 2011-12-15 | 2012-11-14 | 车身构造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090160B2 (zh) |
EP (1) | EP2792526B1 (zh) |
JP (1) | JP5788994B2 (zh) |
CN (1) | CN103998273B (zh) |
BR (1) | BR112014014528B1 (zh) |
WO (1) | WO2013088896A1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25588A (zh) * | 2017-04-25 | 2018-11-02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身底板构造 |
CN109080708A (zh) * | 2017-06-13 | 2018-12-25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身下部构造 |
CN110406594A (zh) * | 2018-04-26 | 2019-11-05 | 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车架及汽车 |
CN107921864B (zh) * | 2015-07-23 | 2021-08-13 | 雷诺股份公司 | 用于机动车辆的储箱组 |
CN113306629A (zh) * | 2021-06-03 | 2021-08-27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传力路径纵梁及燃油箱保护结构 |
CN114466784A (zh) * | 2019-10-16 | 2022-05-10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车身结构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3103729A1 (de) * | 2013-04-15 | 2014-10-16 |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 Tunnelanordnung für eine Bodengruppe einer Fahrzeugkarosserie sowie eine Bodengruppe |
JP5899182B2 (ja) * | 2013-10-23 | 2016-04-0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電気車両 |
JP6270592B2 (ja) * | 2014-03-31 | 2018-01-31 |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フロア構造 |
FR3020793B1 (fr) * | 2014-05-07 | 2016-10-21 | Renault Sa | Tablier avan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
KR20160055631A (ko) * | 2014-11-10 | 2016-05-18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체보강구조 |
JP6337878B2 (ja) | 2015-12-10 | 2018-06-0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車の車両下部構造 |
MX367827B (es) * | 2016-02-05 | 2019-09-09 | Nippon Steel Corp | Estructura de la porción delantera de un vehículo. |
JP6235637B2 (ja) * | 2016-02-29 | 2017-11-2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
KR102506842B1 (ko) * | 2016-11-17 | 2023-03-08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체의 배터리 지지구조 |
KR20180129084A (ko) * | 2017-05-25 | 2018-12-05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충돌흡수 구조를 갖는 일체형 사이드 멤버 |
US10556624B2 (en) * | 2017-06-16 | 2020-02-11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Vehicle underbody component protection assembly |
JP7059878B2 (ja) * | 2018-10-03 | 2022-04-2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後部構造 |
JP7191290B2 (ja) * | 2018-12-26 | 2022-12-19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バッテリ搭載装置 |
KR20220031326A (ko) * | 2020-09-04 | 2022-03-11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용 차체 |
JP7192009B2 (ja) * | 2021-03-15 | 2022-12-1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後部構造 |
FR3122361A1 (fr) * | 2021-04-29 | 2022-11-04 | Psa Automobiles Sa | Dispositif de protection des véhicules automobiles hybrides contre les chocs |
JP2023122982A (ja) * | 2022-02-24 | 2023-09-05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体前部構造 |
JP7522808B2 (ja) | 2022-11-08 | 2024-07-2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下部構造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319975A (en) * | 1965-06-28 | 1967-05-16 | Clyde H Carlson | Palletized truck body with center spine |
JPH05201356A (ja) * | 1992-01-24 | 1993-08-10 | Honda Motor Co Ltd | 電気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
JP2000085382A (ja) * | 1998-07-13 | 2000-03-28 | Honda Motor Co Ltd | 車両用燃料タンクの配置構造 |
JP2001219873A (ja) * | 2000-02-10 | 2001-08-14 |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 車両の車体下部構造 |
WO2001064500A1 (de) * | 2000-02-29 | 2001-09-07 | Efa Holding Ag | Lastkraftwagen mit einem fahrzeugrahmen |
JP2004237920A (ja) * | 2003-02-07 | 2004-08-26 | Nissan Motor Co Ltd | 車体前部構造 |
JP2007283972A (ja) * | 2006-04-19 | 2007-11-01 | Honda Motor Co Ltd | 燃料タンクの支持構造及び自動車組立て方法 |
JP2008230460A (ja) * | 2007-03-22 | 2008-10-02 | Mazda Motor Corp |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
JP2009018724A (ja) * | 2007-07-12 | 2009-01-29 | Honda Motor Co Ltd | 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
CN101734287A (zh) * | 2008-11-25 | 2010-06-16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身前部结构 |
CN102019840A (zh) * | 2009-09-22 | 2011-04-20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具有蓄能器区域的车辆 |
WO2011055695A1 (ja) * | 2009-11-05 | 2011-05-1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構造 |
CN102233814A (zh) * | 2010-04-24 | 2011-11-09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汽车的燃料箱模块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256183B2 (ja) | 2009-12-11 | 2013-08-07 |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バッテリユニットの取付構造 |
JP5329382B2 (ja) | 2009-12-17 | 2013-10-3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前部構造 |
-
2012
- 2012-11-14 EP EP12857598.2A patent/EP2792526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2-11-14 US US14/365,190 patent/US9090160B2/en active Active
- 2012-11-14 WO PCT/JP2012/079472 patent/WO201308889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11-14 BR BR112014014528-8A patent/BR112014014528B1/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2-11-14 JP JP2013549173A patent/JP5788994B2/ja active Active
- 2012-11-14 CN CN201280061947.2A patent/CN10399827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319975A (en) * | 1965-06-28 | 1967-05-16 | Clyde H Carlson | Palletized truck body with center spine |
JPH05201356A (ja) * | 1992-01-24 | 1993-08-10 | Honda Motor Co Ltd | 電気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
JP2000085382A (ja) * | 1998-07-13 | 2000-03-28 | Honda Motor Co Ltd | 車両用燃料タンクの配置構造 |
JP2001219873A (ja) * | 2000-02-10 | 2001-08-14 |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 車両の車体下部構造 |
WO2001064500A1 (de) * | 2000-02-29 | 2001-09-07 | Efa Holding Ag | Lastkraftwagen mit einem fahrzeugrahmen |
JP2004237920A (ja) * | 2003-02-07 | 2004-08-26 | Nissan Motor Co Ltd | 車体前部構造 |
JP2007283972A (ja) * | 2006-04-19 | 2007-11-01 | Honda Motor Co Ltd | 燃料タンクの支持構造及び自動車組立て方法 |
JP2008230460A (ja) * | 2007-03-22 | 2008-10-02 | Mazda Motor Corp |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
JP2009018724A (ja) * | 2007-07-12 | 2009-01-29 | Honda Motor Co Ltd | 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
CN101734287A (zh) * | 2008-11-25 | 2010-06-16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身前部结构 |
CN102019840A (zh) * | 2009-09-22 | 2011-04-20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具有蓄能器区域的车辆 |
WO2011055695A1 (ja) * | 2009-11-05 | 2011-05-1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構造 |
CN102233814A (zh) * | 2010-04-24 | 2011-11-09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汽车的燃料箱模块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21864B (zh) * | 2015-07-23 | 2021-08-13 | 雷诺股份公司 | 用于机动车辆的储箱组 |
CN108725588A (zh) * | 2017-04-25 | 2018-11-02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身底板构造 |
CN109080708A (zh) * | 2017-06-13 | 2018-12-25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身下部构造 |
CN110406594A (zh) * | 2018-04-26 | 2019-11-05 | 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车架及汽车 |
CN114466784A (zh) * | 2019-10-16 | 2022-05-10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车身结构 |
CN114466784B (zh) * | 2019-10-16 | 2023-11-24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车身结构 |
CN113306629A (zh) * | 2021-06-03 | 2021-08-27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传力路径纵梁及燃油箱保护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3088896A1 (ja) | 2015-04-27 |
EP2792526A1 (en) | 2014-10-22 |
WO2013088896A1 (ja) | 2013-06-20 |
US9090160B2 (en) | 2015-07-28 |
CN103998273B (zh) | 2017-05-17 |
US20140333056A1 (en) | 2014-11-13 |
EP2792526B1 (en) | 2016-07-13 |
BR112014014528A2 (pt) | 2017-06-13 |
JP5788994B2 (ja) | 2015-10-07 |
EP2792526A4 (en) | 2015-06-03 |
BR112014014528B1 (pt) | 2022-0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98273A (zh) | 车身构造 | |
US9751565B2 (en) | Vehicle front body structure | |
CN101722993B (zh) | 车身前部结构 | |
US8668248B2 (en) |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
CN106864592B (zh) | 车身前部结构 | |
JP6265342B2 (ja) | 車体前部構造 | |
US9714052B2 (en) | Rea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automotive vehicle | |
JP4977067B2 (ja) |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 |
US20100171340A1 (en) | Vehicle body frame structure | |
US10793191B2 (en) | Lower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
JP5738163B2 (ja) | 車体構造 | |
CN102905960A (zh) | 前部车身构造 | |
CN103339019A (zh) | 车身前部结构 | |
CN103429487B (zh) | 前部车体构造 | |
CN103339020A (zh) | 车身前部构造 | |
US8632121B1 (en) | Pole impact protection system | |
CN103958329A (zh) | 车体上部结构 | |
JP2009018724A (ja) | 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 |
CN103538464A (zh) | 带有箱装置的框架承载结构 | |
CN106043450B (zh) | 车辆前部构造 | |
CN107021138A (zh) | 汽车的车身结构以及汽车的制造方法 | |
KR102663538B1 (ko) | 차량의 차체 | |
JP6094611B2 (ja) |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 |
CN103223910B (zh) | 用于车架的前置吸能装置和具有其的车架、汽车 | |
CN103465965A (zh) | 一种高强度轻量化车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