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93339B - 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93339B
CN103993339B CN201410208984.2A CN201410208984A CN103993339B CN 103993339 B CN103993339 B CN 103993339B CN 201410208984 A CN201410208984 A CN 201410208984A CN 103993339 B CN103993339 B CN 1039933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plating
electroplate
thin plate
plate
flow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089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93339A (zh
Inventor
江泽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Dong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Dongwei Plati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Dongwei Plati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Dongwei Plati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0898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933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93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3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933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33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及系统,包括:电镀槽,其设有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的上方设有输送电镀板的输送装置;导流装置,倾斜设置在电镀板的两侧,位于高于电镀板的最上端;来自于阳极装置空间的电镀金属液沿着导流装置的表面从所述导流入口以均匀厚度流向所述电镀槽的所述回流通道内;第一循环装置,所述第一循环装置的吸液口与所述回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循环装置的排液口与所述阳极装置空间连通。本发明电镀薄板的装置能保证电镀板上具有均匀的镀层厚度,提高电镀质量,同时还能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及系统,属于电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厚度较薄的电镀板进行电镀作业时,由于该类电镀板基体较软,很容易发生变形,特别是电镀板随传送带在电镀液中移动时,其两侧的电镀液经喷流管喷射到板面上,对电镀板形成一定冲击,不仅影响了电镀质量,同时也容易造成卡板。
为了防止薄板电镀板在加工过程发生变形,传统电镀工艺采用的是在薄板电镀板上增加一个加强边框的方法提高电镀板的抗变形性能,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316773A公开了一种薄板支撑治具,其主要包括主框架、支撑垫、连接架和至少两个弹性支撑体,这种薄板支撑治具虽然能够对薄板电镀板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但在将薄板电镀板安装到主框架上时需耗费大量的人工成本,且加工效率较低。
中国专利文献CN102011162A公开了一种电镀薄板的方法与装置,采用内部宽度在2cm以下的电镀槽,并在电镀槽内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涌流装置与阳极装置,同时在电镀槽的底部提供为排出电镀液而使电镀槽内的电镀液往下流的吸力,电镀液分别从涌流装置流出并进入电镀槽内,涌流装置的涌流出口与水平面之间具有一夹角,用涌流装置涌流而出的电镀液流速大于从阳极装置流出的电镀液流速,板件以竖立状态在电镀槽内的电镀液中被输送而进行电镀作业,其涌流装置为设置在板件两侧的非对称设置的涌流管。采用该电镀方法及装置加工出的电镀板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该电镀装置中采用的涌流装置为喷管喷射,且喷管内涌流的电镀液的流速大于从阳极装置流出的金属液的流速,该喷管的喷嘴通过向下斜置虽能对薄板电镀板施加一个向下的拉力,但由于电镀板很薄、柔性较大,在喷射点出会出现一定的变形,进而影响电镀板的喷射点处离子还原,造成电镀板的板面镀层厚度均匀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电镀薄板装置加工出的电镀板镀层厚度均匀性较差,生产效率较低,人工成本高的弊端,进而提供一种电镀质量高,镀层厚度均匀性较好,且生产效率高、无需耗费较多人力成本的电镀薄板的装置及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包括电镀槽,所述电镀槽内设有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的上方设有输送电镀板的输送装置;导流装置,倾斜设置在电镀板的两侧,位于高于电镀板的最上端的位置,在电镀板的上端形成从上到下横向截面积逐渐减小的导流入口;来自于阳极装置空间的电镀金属液沿着导流装置的表面从所述导流入口以均匀厚度流向所述电镀槽的所述回流通道内;第一循环装置,所述第一循环装置的吸液口与所述回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循环装置的排液口与所述阳极装置空间连通。
优选的,所述导流装置为导流板。
优选的,所述导流装置对称设置在所述电镀板的运行方向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电镀槽内设有两相向且平行设置的限流装置,两个所述限流装置的相背面与所述电镀槽的侧壁形成所述阳极装置空间,所述电镀槽的侧壁高度高于所述导流板最上端的高度,所述阳极装置空间内的电镀金属液沿着所述导流板的板面溢流至所述回流通道内;所述电镀板位于两所述限流装置之间。
优选的,所述限流装置为滤网,所述滤网上设有若干密布的微孔,从所述微孔流向所述电镀板的电镀金属液的流速小于从所述导流板流入所述回流通道的电镀金属液的流速。
优选的,所述限流装置上设有用于引导从所述阳极装置流向所述电镀板的电镀金属液中电力线方向的第二导流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流装置包括竖立设置的支板,及沿着所述支板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板上,所述隔板设置成若干层,相邻两层所述隔板之间形成间隙。
优选的,相邻两所述隔板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隔板在所述电镀板的移动方向上与水平面倾斜一定角度设置。
优选的,所述支板垂直于所述电镀板的移动方向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支板正对的板面上分别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适于与所述隔板的两端插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板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滤网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板上,所述滤网的网面与所述电镀板板面平行设置。
优选的,相邻两所述支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加强对所述隔板支撑作用的支撑部。
优选的,所述电镀薄板的装置还包括用于存储电镀金属液的储液箱,以及分别与所述储液箱和所述电镀槽连接的第二循环泵。
优选的,所述电镀槽的侧壁上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高于所述导流板最上端,所述溢流口与所述储液箱连通。
优选的,所述电镀槽的下方设有可启闭的电镀金属液排出口,所述电镀金属液排出口与所述储液箱连通。
优选的,所述储液箱设置在所述电镀槽的下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电镀薄板的系统,包括若干个沿所述电镀板移动方向依次连接的上述电镀薄板的装置。
优选的,所述电镀槽侧壁的位于所述电镀板水平投影的位置设有供所述电镀板通过的缺口,所述缺口处的两侧分别设有阻碍所述缺口漏液的海绵滚轮
优选的,所述电镀槽侧壁的位于所述电镀板水平投影的位置设有供所述电镀板通过的缺口,相邻两所述缺口之间通过两连接板连接,两所述连接板之间的间隙适于所述电镀板通过;位于所述电镀薄板的系统的两端的缺口两侧分别设有阻碍所述缺口漏液的海绵滚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电镀薄板的装置中的电镀槽内设置有回流通道,并通过输送装置将电镀板沿着回流通道移动,由于回流通道内的电镀金属液在第一循环装置的作用下从上向下运动,并与阳极装置空间内的电镀金属液形成循环,从导流装置上流下的电镀金属液对电镀板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作用力,进而将电镀板向下拉伸,可使整个薄板电镀板的板面较为平整,进而保证电镀板上具有较为均匀的镀层厚度,提高了电镀质量;且本发明采用平整的水流对电镀板进行拉伸以使其垂直度高且板面平整,无需预先将薄板电镀板安装在框架内,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若干喷管进行喷射时容易造成电镀板在喷射点处出现弯曲变形的技术缺陷。
2.本发明电镀薄板装置中的导流装置对称设置在电镀板运行方向的左右两侧,使两侧导流装置上具有相同流速的电镀金属液,两侧的电镀金属液施加在电镀板上的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可相互抵消,因此,该电镀金属液对薄板电镀板具有更好的垂直向下拉伸的效果,确保电镀板的板面较平整,提高电镀质量。
3.本发明电镀薄板的装置的电镀槽内设有两相向且平行设置的限流装置,可以限制从阳极装置空间流入回流通道内的电镀金属液的流速,保证回流通道内的电镀金属液具有适宜的从上向下的流速,进而保证对较薄电镀板的向下拉伸作用较好,同时又不影响金属离子穿过限流装置上的微孔进入回流通道内在电镀板上被还原成金属原子,进而提高了电镀质量。
4.本发明电镀薄板的装置的阳极装置空间与滤网之间还设置有层状的第二导流装置,第二导流装置上的隔板能引导电镀金属液中的离子以水平运动的方式均匀运动到电镀板上,同时,还能改变电镀板下端以下的金属离子运动的电力线,避免过多的金属离子在电镀板的下端被还原,进而避免了电镀板下端镀层过厚的缺陷。
5.本发明电镀薄板的装置中的隔板在电镀板的移动方向上与水平面倾斜一定角度设置,进而可以使电镀板上的某一点从隔板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可与不同隔层中的电镀金属液接触,进而使板面上镀层更加均匀,电镀效果更好。
6.本发明的电镀薄板的装置还设有储液箱,并使储液箱通过第二循环泵与电镀槽连通,储液箱不仅能够保证电镀过程中电镀槽内具有适宜液面高度的电镀金属液,同时,在出现故障或需要维护时可将直接电镀槽内的电镀金属液回流至储液箱内,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7.本发明的电镀薄板的系统由若干个电镀薄板的装置组成,进而可以使电镀板在水平移动过程中完成电镀动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整个系统可拆分成若干个独立的电镀单元(即若干个电镀薄板的装置),因此便于搬运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使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电镀薄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导流装置引导电力线方向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限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电镀薄板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支板;11-凹槽;2-隔板;3-滤网;4-支撑部;14-导流板;140-导流入口;5-电镀槽;50-回流通道;6-电镀板;60-输送装置;7-阳极装置空间;70-电力线;71-阳极装置;8-储液箱;91-第一循环泵;92-第二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其包括电镀槽5,所述电镀槽5中设有回流通道50,电镀板6在所述回流通道50内进行电镀作业;在电镀板6的两侧设置有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为导流板14,所述导流板14位于高于电镀板6的最上端,并对称设置在所述电镀板6的两侧,在电镀板6的上端形成从上到下横向截面积逐渐减小的导流入口140,来自于阳极装置空间7(所述阳极装置空间7为所述电镀槽5的用于放置阳极装置的位置)的电镀金属液沿着导流板14的表面从所述导流入口140以均匀厚度流向所述电镀槽5的所述回流通道50内,并通过第一循环装置,也即第一循环泵91将所述回流通道50内的电镀金属液注入所述阳极装置空间7形成循环(参见图1中箭头表示的方向)。由于回流通道50内的电镀金属液由电镀板6两侧的导流板14上流入,两导流板14上流入的电镀金属液对电镀板6施加的水平方向上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恰好相互抵消,而从两侧导流板14上流入的电镀金属液从两侧同时对电镀板6施加一个垂直向下的作用力,该作用力可对较薄的电镀板6具有向下拉伸的作用,进而使电镀板6在电镀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平整度,确保整个板面镀层较为均匀,进而提高了电镀质量;且在电镀作业之前,无需将较薄的电镀板6预先安装在框架上,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回流通道50内的电镀金属液较为稳定的从上向下流动,所述第一循环泵91的吸液口设置在所述回流通道50的底部;为了使所述导流板14上具有较为均匀厚度的溢流,所述第一循环泵91的排液口设置在所述阳极装置空间7的底部,以使所述阳极装置空间7内的电镀金属液由下向上运动,并漫过所述导流板14的上边沿后向所述回流通道50内溢流。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镀槽5内设有两相向且平行设置的限流装置,所述电镀板6设置在两所述限流装置中间位置,所述限流装置为滤网3,所述滤网3的板面与所述电镀板6的板面平行,所述滤网3上设有若干密布的微孔,从所述微孔流向所述电镀板6的电镀金属液的流速小于从所述导流板流入所述回流通道50的电镀金属液的流速,这样在保证所述回流通道50内的电镀金属液具有适宜的向下流动速度的同时,也能使从阳极装置空间7内流入的金属离子较稳定地在电镀板6上被还原成金属原子,进而提高电镀质量。两个所述限流装置的相背面与所述电镀槽5的侧壁形成所述阳极装置空间7,所述电镀槽5的侧壁高度高于所述导流板14最上端的高度,所述阳极装置空间7内的电镀金属液沿着所述导流板14的板面溢流至所述回流通道50内。
实施例二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电镀板6的下方镀层过厚,所述限流装置上设有用于引导从所述阳极装置空间7流向所述电镀板6的电镀金属液中电力线方向的第二导流装置,所述第二导流装置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导流装置设置在所述滤网3的远离所述电镀板6的一侧。所述第二导流装置包括竖立设置的支板1,及沿着所述支板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隔板2,所述导流板14和所述滤网3均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板1的上端,所述隔板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板1上,所述隔板2设置成若干层,相邻两层所述隔板2之间形成间隙。通过在所述滤网3与所述阳极装置空间7之间设置水平层状的第二导流装置,位于所述电镀板6下端以下的阳极装置71与电镀板6之间的电力70被隔板2阻隔,参见图2,进而使下方的金属离子无法斜向运动至电镀板6的下端,因此,可以保证整个电镀板6上具有较为均匀的镀层厚度,提高电镀质量。
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相邻两所述隔板2平行设置,并使所述隔板2在所述电镀板6的移动方向上与水平面倾斜一定角度设置,这种设置方式可以保证电镀板6在随输送装置60移动过程中,其板面上的某一点可经过不同的隔板间隙,进而使镀层厚度更加均匀。
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支板1垂直于所述电镀板6的移动方向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支板1正对的板面上分别设有若干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宽度适于与所述隔板2的两端插接配合。所述支板1与所述隔板2插接配合,不仅便于组装拆卸,同时还能降低维护成本。
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相邻两所述隔板2之间具有较为均衡的间隔,以及所述支板1与所述隔板2具有较为稳固的配合关系,相邻两所述支板1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加强对所述隔板2支撑作用的支撑部4,所述支撑部4为支撑板或支撑柱等。
实施例三
参见图5,在上述实施例一或二的基础上,所述电镀薄板的装置还包括用于存储电镀金属液的储液箱8,电镀金属液可首先存储在储液箱8内,需要时再注入所述电镀槽5内进行电镀。所述储液箱8设置在所述电镀槽5的下方或其它邻近位置,所述储液箱8和所述电镀槽5通过第二循环泵92连接。所述电镀槽5的侧壁上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高于所述导流板的最上端,所述溢流口与所述储液箱连通。工作时,所述第二循环泵92启动为所述电镀槽5内注入电镀金属液,同时所述第二循环泵92还能保证所述电镀槽5内具有足量的电镀金属液,而溢流口则用于将电镀槽5内过多的电镀金属液回流至储液箱8内,防止电镀槽5内金属液过多溢出槽外,因此在整个电镀过程中,所述电镀槽5内的电镀金属液始终具有适宜的液面高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镀槽5的下方设有可启闭的电镀金属液排出口,所述电镀金属液排出口与所述储液箱8连通。当设备出现故障或需要维护时,可直接通过电镀金属液排出口将电镀槽5内的电镀金属液回流至储液箱8内,进而大大方便了维护工作。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电镀薄板的系统,包括若干个沿所述电镀板6移动方向依次连接的电镀薄板的装置,所述电镀薄板的装置为上述三个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镀槽5的位于所述电镀板6水平投影的位置设有供所述电镀板6通过的缺口,所述缺口处的两侧分别设有阻碍所述缺口漏液的海绵滚轮,由于海绵滚轮弹性接触,并将所述电镀板夹在中间,因此此处漏液量很少,不会影响整个电镀槽5内的液面高度。所述海绵滚轮不仅可以阻碍电镀金属液从缺口处流出,同时还能使电镀板6从两个海绵滚轮的中间通过,所述电镀板6在通过两海绵滚轮时,两海绵滚轮的转动速度与电镀板6的移动速度同步,所述海绵滚轮可以由输送电镀板6的输送装置60驱转,也可以由独立的驱动装置驱转,只要能保证所述海面滚轮的转速与所述电镀板6的移动速度基本同步即可。
在其它实施例中,相邻两所述缺口之间还可以通过两连接板连接,两连接板之间的间隙适于所述电镀板6通过,而位于所述电镀薄板的系统的两端的缺口,也即电镀板6从上板处通过的第一个缺口,以及电镀板电镀结束离开最后一个缺口,这两处均设有海绵滚轮,以减少这两处的缺口的漏液量。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解释,本发明并不只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凡是依据上述原理及精神在本发明基础上的改进、替代,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镀槽,所述电镀槽内设有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的上方设有输送电镀板的输送装置;
导流装置,倾斜设置在电镀板的两侧,位于高于电镀板的最上端的位置,在电镀板的上端形成从上到下横向截面积逐渐减小的导流入口;来自于阳极装置空间的电镀金属液沿着导流装置的表面从所述导流入口以均匀厚度流向所述电镀槽的所述回流通道内;
第一循环装置,所述第一循环装置的吸液口与所述回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循环装置的排液口与所述阳极装置空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为导流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对称设置在所述电镀板的运行方向的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槽内设有两相向且平行设置的限流装置,两个所述限流装置的相背面与所述电镀槽的侧壁形成所述阳极装置空间,所述电镀槽的侧壁高度高于所述导流板最上端的高度,所述阳极装置空间内的电镀金属液沿着所述导流板的板面溢流至所述回流通道内;所述电镀板位于两所述限流装置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装置为滤网,所述滤网上设有若干密布的微孔,从所述微孔流向所述电镀板的电镀金属液的流速小于从所述导流板流入所述回流通道的电镀金属液的流速。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装置上设有用于引导从所述阳极装置流向所述电镀板的电镀金属液中电力线方向的第二导流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装置包括竖立设置的支板,及沿着所述支板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板上,所述隔板设置成若干层,相邻两层所述隔板之间形成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隔板平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在所述电镀板的移动方向上与水平面倾斜一定角度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垂直于所述电镀板的移动方向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支板正对的板面上分别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适于与所述隔板的两端插接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板的上端。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板上,所述滤网的网面与所述电镀板板面平行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支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加强对所述隔板支撑作用的支撑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存储电镀金属液的储液箱,以及分别与所述储液箱和所述电镀槽连接的第二循环泵。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槽的侧壁上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高于所述导流板最上端,所述溢流口与所述储液箱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槽的下方设有可启闭的电镀金属液排出口,所述电镀金属液排出口与所述储液箱连通。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设置在所述电镀槽的下方。
18.一种用于电镀薄板的系统,包括若干个沿所述电镀板移动方向依次连接的电镀薄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薄板的装置为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镀薄板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槽侧壁的位于所述电镀板水平投影的位置设有供所述电镀板通过的缺口,所述缺口处的两侧分别设有阻碍所述缺口漏液的海绵滚轮。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镀薄板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槽侧壁的位于所述电镀板水平投影的位置设有供所述电镀板通过的缺口,相邻两所述缺口之间通过两连接板连接,两所述连接板之间的间隙适于所述电镀板通过;位于所述电镀薄板的系统的两端的缺口两侧分别设有阻碍所述缺口漏液的海绵滚轮。
CN201410208984.2A 2014-05-16 2014-05-16 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39933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08984.2A CN103993339B (zh) 2014-05-16 2014-05-16 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08984.2A CN103993339B (zh) 2014-05-16 2014-05-16 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93339A CN103993339A (zh) 2014-08-20
CN103993339B true CN103993339B (zh) 2017-03-01

Family

ID=51307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08984.2A Active CN103993339B (zh) 2014-05-16 2014-05-16 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933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3668B (zh) * 2014-09-30 2017-03-15 苏州芯航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产线用电化学处理槽
CN106591901B (zh) * 2016-11-30 2018-08-28 华侨大学 一种适用于分段电镀的屏蔽层取消自动化生产线及其方法
CN109202209A (zh) * 2017-07-06 2019-01-15 镇江大全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式镀锡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807578U (zh) * 2014-05-16 2014-09-03 昆山东威电镀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99725B2 (ja) * 1998-12-11 2002-07-08 株式会社ケミトロン メッキ方法とその装置
JP3753953B2 (ja) * 2001-06-06 2006-03-08 上村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めっき装置
JP4257897B2 (ja) * 2003-05-23 2009-04-22 株式会社ケミトロン メッキ装置
JP4711805B2 (ja) * 2005-11-08 2011-06-29 上村工業株式会社 めっき槽
CN102011162B (zh) * 2010-09-29 2013-04-03 苏州创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镀薄板的方法与装置
CN201801621U (zh) * 2010-09-29 2011-04-20 苏州创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镀薄板的装置
CN202865364U (zh) * 2012-11-20 2013-04-10 惠州市金百泽电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作超薄板的沉铜电镀辅助治具
CN203429273U (zh) * 2013-08-30 2014-02-12 胜华电子(惠阳)有限公司 一种薄板电镀固定框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807578U (zh) * 2014-05-16 2014-09-03 昆山东威电镀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93339A (zh) 2014-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9880B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焊带的铜基带表面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CN103993339B (zh) 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及系统
CN100584423C (zh) 压滤机滤布清洗机构及清洗方法
CN106011901A (zh) 一种倾斜喷淋的带钢酸洗装置
CN203807578U (zh) 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及系统
CN102011162B (zh) 电镀薄板的方法与装置
CN107876350B (zh) 一种金属表面雾化喷淋前处理设备
CN109487303A (zh) 一种环流电解装置及工艺
CN203842864U (zh) 一种轴承清洗机
CN201801621U (zh) 电镀薄板的装置
CN209849410U (zh) 一种喷涂线前处理生产线
JP3115047U (ja) 噴流浮遊式めっき槽
CN209039558U (zh) 一种热镀锌机组光整后板面清洗组
CN116516450A (zh) 一种无接触式水平电镀装备
CN107937902A (zh) 一种金属表面雾化喷淋前处理工艺
CN214734689U (zh) 一种多道式截油槽
CN205529094U (zh) 碳纤维表面处理装置
CN108034986A (zh) 一种电镀铜槽液上下槽循环系统
CN209537659U (zh) 一种环流电解装置
CN203807581U (zh) 一种电镀导流装置及系统
CN209397289U (zh) 一种电镀生产线清洗装置
CN213349927U (zh) 一种用于瓷砖的双面清洗设备
CN208308975U (zh) 一种基于金刚线生产线的卧式镀层加厚装置
CN202047155U (zh) 重力法电镀槽带钢保湿装置
CN103949430A (zh) 一种轴承清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311 East Side of Dongding Road, Bacheng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Kunshan Weiw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335 Dongting Lake Development District of Kunshan City Road 9, room 2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Dongwei Plati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