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74929B - 卤化烷基胺的氢卤酸盐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卤化烷基胺的氢卤酸盐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74929B
CN103974929B CN201280060868.XA CN201280060868A CN103974929B CN 103974929 B CN103974929 B CN 103974929B CN 201280060868 A CN201280060868 A CN 201280060868A CN 103974929 B CN103974929 B CN 1039749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compound
propylamine
represent
hydro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6086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74929A (zh
Inventor
松尾和真
川田哲雄
奥尔汉·厄兹蒂尔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74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4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74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492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0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 C07C209/68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from amine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amino groups, e.g. reduction of unsaturated amines, aromatisation, or substitution of the carbon skeleton
    • C07C209/74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from amine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amino groups, e.g. reduction of unsaturated amines, aromatisation, or substitution of the carbon skeleton by halogenation, hydrohalogenation, dehalogenation, or dehydrohalogen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81/00Compounds containing carbon and sulfur and having functional groups not covered by groups C07C301/00 - C07C337/00
    • C07C381/02Thiosulfat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式(2)表示的化合物的氢卤酸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令式(1)表示的化合物与卤化氢反应。(式(1)中,R1表示碳原子数1~8的烷氧基。R2及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者R2与R3相互键合,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共同形成环。m表示2~9的整数。)(式(2)中,X1表示卤原子。R2、R3及m表示与上述相同的意思。)

Description

卤化烷基胺的氢卤酸盐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卤化烷基胺的氢卤酸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卤化烷基胺作为轮胎或防振橡胶等的橡胶用添加剂的中间体是有用的。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93851号公报)中记载了将亚硫酰氯与3-氨基-1-丙醇反应从而制造3-氯丙胺盐酸盐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包括以下发明。
[1] 一种式(2)表示的化合物的氢卤酸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式(1)表示的化合物与卤化氢反应。
(式(1)中,R1表示碳原子数1~8的烷氧基。
R2和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者,R2与R3相互键合,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共同形成环。
m表示2~9的整数。)
(式(2)中,X1表示卤原子。
R2、R3和m表示与上述相同的意思。)
[2] [1]中记载的制造方法,其中,使式(1)表示的化合物与卤化氢在0~130℃下反应。
[3] [1]或[2]中记载的制造方法,其中,使式(1)表示的化合物与卤化氢在不存在有机溶剂的条件下反应。
[4] [1]~[3]的任一项中记载的制造方法,其中,m为3。
[5] 一种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式(1)表示的化合物与卤化氢反应,再使得到的式(2)表示的化合物的氢卤酸盐与硫代硫酸的金属盐反应。
(式(1)中,R1表示碳原子数1~8的烷氧基。
R2和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者,R2与R3相互键合,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共同形成环。
m表示2~9的整数。)
(式(2)中,X1表示卤原子。
R2、R3和m表示与上述相同的意思。)
(式(3)中,Mn+表示H+或n价的金属离子。
n表示1或2的整数。
R2、R3和m表示与上述相同的意思。)
具体实施方式
<式(1)表示的化合物(以下,有时称为“化合物(1)”。)>
作为R1的碳原子数1~8的烷氧基,可列举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正戊氧基、正己氧基、环己氧基、正庚氧基、正辛氧基、2-乙基己氧基。
作为R1,优选碳原子数1~4的烷氧基,更优选甲氧基。
作为R2和R3的碳原子数1~6的烷基,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庚基、己基。
当R2与R3相互键合,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共同形成环时,R2与R3相互键合,形成多亚甲基。作为多亚甲基,可列举亚乙基(二亚甲基)、三亚甲基、四亚甲基、五亚甲基、六亚甲基。
作为R2和R3,优选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更优选氢原子。
作为化合物(1),可列举2-甲氧基乙胺、3-甲氧基丙胺、4-甲氧基丁胺、5-甲氧基戊胺、6-甲氧基己胺、7-甲氧基庚胺、8-甲氧基辛胺、9-甲氧基壬胺、N-甲基-3-甲氧基丙胺、N-乙基-3-甲氧基丙胺、N-正丙基-3-甲氧基丙胺、N-异丙基-3-甲氧基丙胺、N,N-二甲基-3-甲氧基丙胺、N-乙基-N-甲基-3-甲氧基丙胺、(3-甲氧基丙基)哌啶、2-乙氧基乙胺、3-乙氧基丙胺、4-乙氧基丁胺、5-乙氧基戊胺、6-乙氧基己胺、7-乙氧基庚胺、8-乙氧基辛胺、9-乙氧基壬基胺、N-甲基-3-乙氧基丙胺、N-乙基-3-乙氧基丙胺、N-正丙基-3-乙氧基丙胺、N-异丙基-3-乙氧基丙胺、N,N-二甲基-3-乙氧基丙胺、N-乙基-N-甲基-3-乙氧基丙胺、(3-乙氧基丙基)哌啶、2-正丙氧基乙胺、3-正丙氧基丙胺、4-正丙氧基丁胺、5-正丙氧基戊胺、6-丙氧基己胺、7-丙氧基庚胺、8-丙氧基辛胺、9-丙氧基壬胺、N-甲基-3-正丙氧基丙胺、N-乙基-3-正丙氧基丙胺、N-正丙基-3-正丙氧基丙胺、N-异丙基-3-正丙氧基丙胺、N,N-二甲基-3-正丙氧基丙胺、N-乙基-N-甲基-3-正丙氧基丙胺、(3-正丙氧基丙基)哌啶、2-异丙氧基乙胺、3-异丙氧基丙胺、4-异丙氧基丁胺、5-异丙氧基戊胺、6-异丙氧基己胺、7-异丙氧基庚胺、8-异丙氧基辛胺、9-异丙氧基壬胺、N-甲基-3-异丙氧基丙胺、N-乙基-3-异丙氧基丙胺、N-正丙基-3-异丙氧基丙胺、N-异丙基-3-异丙氧基丙胺、N,N-二甲基-3-异丙氧基丙胺、N-乙基-N-甲基-3-异丙氧基丙胺、(3-异丙氧基丙基)哌啶、3-正丁氧基丙胺、N-甲基-3-正丁氧基丙胺、N-乙基-3-正丁氧基丙胺、N-正丙基-3-正丁氧基丙胺、N-异丙基-3-正丁氧基丙胺、N,N-二甲基-3-正丁氧基丙胺、N-乙基-N-甲基-3-正丁氧基丙胺、(3-正丁氧基丙基)哌啶、3-异丁氧基丙胺、N-甲基-3-异丁氧基丙胺、N-乙基-3-异丁氧基丙胺、N-正丙基-3-异丁氧基丙胺、N-异丙基-3-异丁氧基丙胺、N,N-二甲基-3-异丁氧基丙胺、N-乙基-N-甲基-3-异丁氧基丙胺、(3-异丁氧基丙基)哌啶、3-仲丁氧基丙胺、N-甲基-3-仲丁氧基丙胺、N-乙基-3-仲丁氧基丙胺、N-正丙基-3-仲丁氧基丙胺、N-异丙基-3-仲丁氧基丙胺、N,N-二甲基-3-仲丁氧基丙胺、N-乙基-N-甲基-3-仲丁氧基丙胺、(3-仲丁氧基丙基)哌啶、3-叔丁氧基丙胺、N-甲基-3-叔丁氧基丙胺、N-乙基-3-叔丁氧基丙胺、N-正丙基-3-叔丁氧基丙胺、N-异丙基-3-叔丁氧基丙胺、N,N-二甲基-3-叔丁氧基丙胺、N-乙基-N-甲基-3-叔丁氧基丙胺、(3-叔丁氧基丙基)哌啶、3-正戊氧基丙胺、N-甲基-3-正戊氧基丙胺、N-乙基-3-正戊氧基丙胺、N-正丙基-3-正戊氧基丙胺、N-异丙基-3-正戊氧基丙胺、N,N-二甲基-3-正戊氧基丙胺、N-乙基-N-甲基-3-正戊氧基丙胺、(3-正戊氧基丙基)哌啶、3-正己氧基丙胺、N-甲基-3-正己氧基丙胺、N-乙基-3-正己氧基丙胺、N-正丙基-3-正己氧基丙胺、N-异丙基-3-正己氧基丙胺、N,N-二甲基-3-正己氧基丙胺、N-乙基-N-甲基-3-正己氧基丙胺、(3-正己氧基丙基)哌啶、3-正庚氧基丙胺、N-甲基-3-正庚氧基丙胺、N-乙基-3-正庚氧基丙胺、N-正丙基-3-正庚氧基丙胺、N-异丙基-3-正庚氧基丙胺、N,N-二甲基-3-正庚氧基丙胺、N-乙基-N-甲基-3-正庚氧基丙胺、(3-正庚氧基丙基)哌啶、3-正辛氧基丙胺、N-甲基-3-正辛氧基丙胺、N-乙基-3-正辛氧基丙胺、N-正丙基-3-正辛氧基丙胺、N-异丙基-3-正辛氧基丙胺、N,N-二甲基-3-正辛氧基丙胺、N-乙基-N-甲基-3-正辛氧基丙胺、(3-正辛氧基丙基)哌啶、2-(2-乙基己氧基)乙基胺、3-(2-乙基己氧基)丙胺、4-(2-乙基己氧基)丁基胺、5-(2-乙基己氧基)戊基胺、N-甲基-3-(2-乙基己氧基)丙胺、N-乙基-3-(2-乙基己氧基)丙胺、N-正丙基-3-(2-乙基己氧基)丙胺、N-异丙基-3-(2-乙基己氧基)丙胺、N,N-二甲基-3-(2-乙基己氧基)丙胺、N-乙基-N-甲基-3-(2-乙基己氧基)丙胺、[3-(2-乙基己氧基)丙基]哌啶。
作为化合物(1),优选m为1~6,且R2和R3为氢原子的化合物,更优选m为3,且R2和R3为氢原子的化合物。作为m为3,且R2和R3为氢原子的化合物,可列举3-甲氧基丙胺、3-乙氧基丙胺、3-正丙氧基丙胺、3-异丙氧基丙胺、3-正丁氧基丙胺、3-异丁氧基丙胺、3-仲丁氧基丙胺、3-叔丁氧基丙胺、3-正戊氧基丙胺、3-正己氧基丙胺、3-正庚氧基丙胺、3-正辛氧基丙胺、3-(2-乙基己氧基)丙胺,更优选3-甲氧基丙胺。
作为化合物(1)的市售品,可列举3-甲氧基丙胺(东京化成工业)、3-乙氧基丙胺(东京化成工业)、3-正丙氧基丙胺(东京化成工业)、3-异丙氧基丙胺(东京化成工业)、3-正丁氧基丙胺(东京化成工业)、3-(2-乙基己氧基)丙胺(东京化成工业)。
化合物(1)可以按照下述反应式所表示的方法制造。该方法中,在醇中、氢气氛下,将丙烯腈用雷尼镍还原得到氨基化合物后,根据需要将-NH2烷基化。
(R1、R2和R3表示与上述相同的意思。)
<卤化氢>
作为卤化氢,可列举氟化氢、氯化氢、溴化氢、碘化氢,优选氯化氢或溴化氢,更优选氯化氢。
<式(2)表示的化合物(以下,有时称为“化合物(2)”)的氢卤酸盐(以下,有时称为“盐(2)”)>
作为X1的卤原子,可列举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优选氯原子。
作为化合物(2),可列举2-氟乙胺、2-氯乙胺、2-溴乙胺、2-碘乙胺、3-氟丙胺、3-氯丙胺、3-溴丙胺、3-碘丙胺、4-氟丁胺、4-氯丁胺、4-溴代正丁胺、4-碘丁胺、5-氟戊胺、5-氯戊胺、5-溴戊胺、5-碘戊胺、6-氯己胺、7-氯庚胺、8-氯辛胺、9-氯壬胺。
作为与化合物(2)形成盐的卤化氢,可列举氯化氢、溴化氢,优选氯化氢。
<使化合物(1)与卤化氢反应的工序>
通过使化合物(1)与卤化氢反应,可以制造盐(2)。
相对于化合物(1)1摩尔,卤化氢的使用量通常为2~15摩尔,优选3~10摩尔,更优选3~9摩尔。
化合物(1)与卤化氢的反应可以在不存在有机溶剂的条件下,或在相对于化合物(1)及卤化氢呈惰性的溶剂的存在下进行,优选在不存在有机溶剂的条件下进行。
化合物(1)与卤化氢的反应的结束可通过NMR或高效液相色谱等分析手段进行确认。
(化合物(1)与卤化氢的反应在不存在有机溶剂的条件下进行时)
化合物(1)与卤化氢的反应在不存在有机溶剂的条件下进行时,优选通过向化合物(1)中导入卤化氢气体来进行反应。
卤化氢气体的导入优选通过鼓入卤化氢气体而进行。
化合物(1)与卤化氢的反应中的反应温度优选高于反应混合物凝固的温度,且在化合物(1)的沸点以下。反应温度通常在180℃以下,优选0~160℃,更优选25~160℃,进一步优选25~130℃。
卤化氢气体的导入,优选分为2阶段分段地进行。以下,优选2阶段中前半的反应温度高于反应混合物凝固的温度,且在化合物(1)的沸点以下。前半的反应温度通常在160℃以下,优选0~120℃,更优选25~120℃,进一步优选25~100℃。2阶段中后半的反应温度优选为反应混合物不凝固的温度。后半的反应温度通常在180℃以下,优选90~160℃,更优选105~130℃。
作为鼓入卤化氢气体的方法,可列举直接向化合物(1)中鼓入的方法,以及向反应容器内的气相部鼓入的方法,优选直接向化合物(1)中鼓入的方法。将卤化氢气体鼓入反应容器内的气相部时,卤化氢从化合物(1)的液面被吸收入液相中,从而使化合物(1)与卤化氢反应。
鼓入卤化氢气体的速度,相对于化合物(1)1摩尔,通常为0.02~2摩尔/小时,优选0.02~1.5摩尔/小时,更优选0.02~1摩尔/小时。
(化合物(1)与卤化氢的反应在溶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时)
化合物(1)与卤化氢的反应在溶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时,作为溶剂可列举甲苯、二甲苯、乙苯等芳香族烃溶剂;四氢呋喃、1,2-二甲氧基乙烷、1,2-二乙氧基乙烷、1,4-二氧六环等醚溶剂;单氯苯、邻二氯苯等卤化芳香族烃溶剂;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三氯乙烷等卤化脂肪族烃溶剂;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等酯溶剂,优选芳香族烃溶剂、卤化芳香族烃溶剂或卤化脂肪族烃溶剂,更优选邻二氯苯。溶剂可以是单独的溶剂,也可以是混合物。
相对于化合物(1)1g,溶剂的使用量优选0.5mL~3mL,更优选1mL~2mL。
化合物(1)与卤化氢的反应,可以通过向化合物(1)与溶剂的混合物中鼓入卤化氢气体而进行,此外,还可以通过将卤化氢气体溶解于水、醇溶剂或醚溶剂中得到的溶液添加入化合物(1)与溶剂的混合物中而进行。化合物(1)与卤化氢的反应优选通过向化合物(1)与溶剂的混合物中鼓入卤化氢气体而进行。
化合物(1)与卤化氢的反应中的反应温度优选反应混合物不凝固的温度,通常在180℃以下,优选0~160℃,更优选25~160℃,进一步优选25~130℃。
卤化氢气体的导入优选分为2阶段分段地进行。2阶段中前半的反应温度优选高于反应混合物凝固的温度,且在化合物(1)的沸点或溶剂的沸点以下。前半的反应温度通常在160℃以下,优选0~120℃,更优选25~120℃,进一步优选60~100℃。后半的反应温度通常在180℃以下,优选90~160℃,更优选105~130℃。
作为鼓入卤化氢气体的方法,可列举直接向化合物(1)与溶剂的混合物中鼓入的方法、以及向反应容器内的气相部鼓入的方法,优选直接向化合物(1)与溶剂的混合物中鼓入的方法。将卤化氢气体鼓入反应容器内的气相部时,卤化氢从化合物(1)与溶剂的混合物的液面被吸收入液相中,从而使化合物(1)与卤化氢反应。
鼓入卤化氢气体的速度,相对于化合物(1)1摩尔,通常为0.02~2摩尔/小时,优选0.04~1摩尔/小时,更优选0.1~0.5摩尔/小时。
<后处理工序>
化合物(1)与卤化氢的反应结束后得到的混合物(以下,有时称为“混合物(1)”)中含有盐(2)。反应结束后,反应体系内的气相中的卤化氢可以被氮气置换,也可以不被氮气置换,但优选不用氮气置换。这是由于混合物(1)的凝固点上升。可以将混合物(1)在常压下冷却,令盐(2)析出。然后,根据需要通过过滤,将液相与固相分离,从而将盐(2)分离出来。
可以将得到的盐(2)溶解于溶剂,作为盐(2)的溶液,用于接下来的工序(后述的“令盐(2)与硫代硫酸的金属盐反应的工序”)中。作为溶剂,可列举水或有机溶剂。盐(2)的溶液中,可添加氢氧化钠、氢氟酸、溴酸、盐酸、硫酸、磷酸、硼酸等无机酸;醋酸、对甲苯磺酸等有机酸来调整pH,得到的盐(2)的溶液可以直接用于下面的工序中。盐(2)的溶液通常为pH1~pH7,优选pH2~pH5,更优选pH2~pH3.5。
<式(3)表示的化合物(以下,有时称为“化合物(3)”)>
作为Mn+,可列举H+、锂离子、钠离子、钾离子、铯离子、镁离子、钙离子、锶离子、钡离子、锰离子、铁离子、铜离子、锌离子,优选H+或碱金属离子,更优选H+或钠离子。
作为化合物(3),可列举S-(氨基烷基)硫代硫酸、S-(氨基烷基)硫代硫酸盐、S-(N,N-二烷基氨基烷基)硫代硫酸、S-(N,N-二烷基氨基烷基)硫代硫酸盐、S-(N-单烷基氨基烷基)硫代硫酸、S-(N-单烷基氨基烷基)硫代硫酸盐,优选S-(氨基烷基)硫代硫酸、S-(氨基烷基)硫代硫酸盐。
作为S-(氨基烷基)硫代硫酸,可列举S-(氨基乙基)硫代硫酸、S-(氨基丙基)硫代硫酸、S-(氨基丁基)硫代硫酸、S-(氨基戊基)硫代硫酸、S-(氨基己基)硫代硫酸、S-(氨基庚基)硫代硫酸、S-(氨基辛基)硫代硫酸、S-(氨基壬基)硫代硫酸。
作为S-(氨基烷基)硫代硫酸盐,可列举S-(氨基乙基)硫代硫酸钠、S-(氨基丙基)硫代硫酸钠、S-(氨基丁基)硫代硫酸钠、S-(氨基戊基)硫代硫酸钠、S-(氨基己基)硫代硫酸钠、S-(氨基庚基)硫代硫酸钠、S-(氨基辛基)硫代硫酸钠、S-(氨基壬基)硫代硫酸钠。
作为S-(N,N-二烷基氨基烷基)硫代硫酸,可列举S-(N,N-二甲基氨基乙基)硫代硫酸、S-(N,N-二甲基氨基丙基)硫代硫酸、S-(N,N-二甲基氨基丁基)硫代硫酸、S-(N,N-二甲基氨基戊基)硫代硫酸、S-(N,N-二甲基氨基己基)硫代硫酸、S-(N,N-二甲基氨基庚基)硫代硫酸、S-(N,N-二甲基氨基辛基)硫代硫酸、S-(N,N-二甲基氨基壬基)硫代硫酸。
作为S-(N,N-二烷基氨基烷基)硫代硫酸盐,可列举S-(N,N-二甲基氨基乙基)硫代硫酸钠、S-(N,N-二甲基氨基丙基)硫代硫酸钠、S-(N,N-二甲基氨基丁基)硫代硫酸钠、S-(N,N-二甲基氨基戊基)硫代硫酸钠、S-(N,N-二甲基氨基己基)硫代硫酸钠、S-(N,N-二甲基氨基庚基)硫代硫酸钠、S-(N,N-二甲基氨基辛基)硫代硫酸钠、S-(N,N-二甲基氨基壬基)硫代硫酸钠。
作为S-(N-单烷基氨基烷基)硫代硫酸,可列举S-(N-甲基氨基乙基)硫代硫酸、S-(N-甲基氨基丙基)硫代硫酸、S-(N-甲基氨基丁基)硫代硫酸、S-(N-甲基氨基戊基)硫代硫酸、S-(N-甲基氨基己基)硫代硫酸、S-(N-甲基氨基庚基)硫代硫酸、S-(N-甲基氨基辛基)硫代硫酸、S-(N-甲基氨基壬基)硫代硫酸。
作为S-(N-单烷基氨基烷基)硫代硫酸盐,可列举S-(N-甲基氨基乙基)硫代硫酸钠、S-(N-甲基氨基丙基)硫代硫酸钠、S-(N-甲基氨基丁基)硫代硫酸钠、S-(N-甲基氨基戊基)硫代硫酸钠、S-(N-甲基氨基己基)硫代硫酸钠、S-(N-甲基氨基庚基)硫代硫酸钠、S-(N-甲基氨基辛基)硫代硫酸钠、S-(N-甲基氨基壬基)硫代硫酸钠。
<盐(2)与硫代硫酸的金属盐反应的工序>
通过令盐(2)与硫代硫酸的金属盐反应,得到化合物(3)。
作为硫代硫酸的金属盐,可列举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钾、硫代硫酸钙,优选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的金属盐可以是水合物。
硫代硫酸的金属盐的使用量相对于盐(2)100摩尔,优选为80~500摩尔,更优选为90~200摩尔,进一步优选为100~110摩尔。
盐(2)与硫代硫酸的金属盐的反应可以在不存在有机溶剂的条件下、或在相对于盐(2)及硫代硫酸的金属盐呈惰性的溶剂的存在下进行,优选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溶剂优选为可以溶解硫代硫酸的金属盐的溶剂。作为溶剂,可列举碳原子数1~4的醇、水、碳原子数1~4的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优选水、或碳原子数1~4的醇与水的混合溶剂,更优选水。
溶剂的使用量相对于盐(2)1g,通常为0.5mL~40mL,优选1mL~20mL,更优选1.5mL~10mL。
盐(2)与硫代硫酸的金属盐的反应,可通过在存在或不存在溶剂的条件下,向盐(2)中添加混合硫代硫酸的金属盐的方法;或者,在存在或不存在溶剂的存条件下,向硫代硫酸的金属盐中添加混合盐(2)的方法来进行,优选在溶剂的存在下,向盐(2)中添加混合硫代硫酸的金属盐的方法。盐(2)与硫代硫酸的金属盐的反应,优选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金属氢氧化物、碳酸钠、碳酸钾等碱金属碳酸盐、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等的碱金属碳酸氢盐等金属盐的存在下进行。
相对于化合物(2)1摩尔,盐(2)中的卤化氢的量不超过1摩尔时,优选在取出化合物(3)之前添加金属盐。相对于化合物(2)1摩尔,盐(2)中的卤化氢的量超过1摩尔时,优选在添加硫代硫酸的金属盐之前添加金属盐。
金属盐的使用量相对于盐(2)100摩尔,优选1~500摩尔,更优选1~100摩尔。
盐(2)与硫代硫酸的金属盐的反应中的反应温度优选20℃~100℃,更优选40℃~80℃。
盐(2)与硫代硫酸的金属盐的反应的进展,可通过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等分析手段进行确认。
盐(2)与硫代硫酸的金属盐的反应结束后得到的混合物(以下,有时称为“混合物(2)”)中,除了化合物(3),有时还含有式(4)表示的盐(以下,有时称为“盐(4)”)作为副产物。
Mn+(Cl-)n (4)
(式(4)中,Mn+表示H+或n价的金属离子。n表示1或2的整数。)
<Mn+为n价的金属离子时的化合物(3)的取出工序>
[金属盐的添加工序]
优选通过在将化合物(3)从混合物(2)中析出而取出之前添加金属盐,或者在将化合物(3)从混合物(2)中析出而取出之后,在溶剂的存在下添加金属盐来提纯化合物(3)。
作为金属盐,可列举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铯、氢氧化镁、氢氧化钙、氢氧化锶、氢氧化钡、氢氧化锰、氢氧化铁、氢氧化铜、氢氧化锌等金属氢氧化物、碳酸锂、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铯、碳酸镁、碳酸钙、碳酸锶、碳酸钡、碳酸锰、碳酸铁、碳酸铜、碳酸锌等的金属碳酸盐、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等碱金属碳酸氢盐、氯化锂、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铯、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锶、氯化钡、氯化锰、氯化铁、氯化铜、氯化锌等金属氯化物,更优选金属氢氧化物或金属氯化物。
金属盐的添加量相对于盐(2)100摩尔,优选为1~500摩尔,更优选为1~100摩尔。相对于盐(2)100摩尔,优选80/n~500/n摩尔,更优选90/n~200/n摩尔,进一步优选100/n~110/n摩尔。
[浓缩工序]
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盐(2)与硫代硫酸的金属盐的反应工序时,优选从混合物(2)中蒸馏除去溶剂。通过蒸馏除去溶剂,可以降低盐(4)。蒸馏除去溶剂的条件优选为,常压下或减压下,从室温至溶剂的沸点,更优选为减压下,从室温至80℃。
[提纯工序]
可以通过洗涤混合物(2)或浓缩工序中得到的浓缩混合物(以下,有时称为“浓缩混合物”),取出化合物(3)。
作为洗涤液,可列举甲醇、乙醇等醇、水、碳原子数1~4的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优选水、甲醇、或甲醇与水的混合溶剂。
洗涤液的使用量相对于混合物(2)或浓缩混合物1g,优选为0.01mL~40mL,更优选为0.1mL~10mL。
洗涤温度优选为从室温至洗涤液的沸点。洗涤时间优选为1分~24小时。
洗涤后,将溶解有化合物(3)的溶液与不溶于洗涤液的不溶物分离。作为分离手段,可列举倾滗法、过滤等固液分离手段,优选过滤。分离时的温度优选从室温至洗涤液或反应溶剂的沸点。
可以通过从除去了不溶物的溶解有化合物(3)的溶液中析出化合物(3),从而取出化合物(3)。析出可以通过冷却溶液的方法、从溶液中蒸馏除去洗涤液和/或反应溶剂的方法来进行。作为化合物(3)的取出手段,可列举倾滗法或过滤等固液分离手段,优选过滤。分离时的温度优选为从-20℃至洗涤液的沸点。作为洗涤液,可列举甲醇、乙醇等醇、水、碳原子数1~4的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优选水、甲醇、或甲醇与水的混合溶剂。
可以对取出的化合物(3)进行干燥。干燥温度通常为常压下或减压下,室温~100℃。也可以通过对取出的化合物(3)重结晶等提纯手段进行提纯。重结晶中使用的溶剂优选水、甲醇、或乙醇,更优选水。也可以根据需要,对取出的化合物(3)用甲醇或乙醇进行洗涤处理后溶解于水,将得到的溶液浓缩、干燥。通过将取出的化合物(3)溶解于水,并将得到的溶液浓缩、干燥,可以降低化合物(3)中所含的甲醇或乙醇的量。
<Mn+为H+时的化合物(3)的取出工序>
可以通过进行<Mn+为n价的金属离子时的化合物(3)的取出工序>中的[浓缩工序]和[提纯工序],得到化合物(3),当盐(2)与硫代硫酸的金属盐的反应工序在水的存在下进行时,可以省略浓缩工序。
如果残留的盐(4)的含量在5重量%以下、或在1重量%以下,可以更适宜地用作例如橡胶的的粘合促进剂或粘弹性改善剂。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化合物(1)与氯化氢气体的反应工序>
向置换为氮气的500mL的反应容器中加入3-甲氧基丙胺100份(1.12摩尔),在无溶剂存在的条件下保温在60~80℃。
一边将反应容器内的温度保持在60~80℃,一边向3-甲氧基丙胺中鼓入氯化氢气体40.9份(相对于1摩尔3-甲氧基丙胺1摩尔,计1.12摩尔)2小时。
鼓入后,将反应容器内升温至105~110℃,用约16小时鼓入氯化氢气体327.3份(相对于1摩尔3-甲氧基丙胺8摩尔,计8.96摩尔)。
鼓入后,将反应混合物放冷,在约70℃下析出无色透明的晶体。得到的晶体通过NMR测定,确认为3-氯丙胺盐酸盐。
通过NMR或高效液相色谱,用绝对校准曲线法计算收率。
<基于绝对校准曲线法的计算>
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溶解于25℃的水100mL(1v/w)中,添加5N的氢氧化钠水溶液44.5mL,调整至pH2。用水稀释经调整的3-氯丙胺盐酸盐的水溶液0.18份,制备100ml试样溶液。接着,向另外制备的0.1M的磷酸缓冲液(pH8.0)1mL中,依次添加0.01M的氯甲酸-9-芴基甲酯的乙腈溶液2mL、试样溶液2mL,搅拌,得到5mL的N-9-芴基甲氧羰基-3-氯丙胺溶液。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该溶液进行定量,得知N-芴基甲氧羰基-3-甲氧基丙胺的峰已消失,3-氯丙胺的收率为97%。
HPLC分析条件:色谱柱:wakosil-II3CH18HG,4.6mmΦ×15cm,3μm,移动相:A0.05%三氟乙酸/水,B0.05%三氟乙酸/乙腈,梯度法B液=30%(45分)→80%,流量:1.0mL/min,检测器:UV266nm,柱温:40℃
1H-NMR(D2O,270MHz)δppm:3.59(2H,t,J=6.3Hz),3.06(2H,t,J=7.6Hz),2.03(2H,tt,J=7.6Hz,6.3Hz)
实施例2~4
除表中记载的项目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3-氯丙胺。
[表1]
*括弧中的数值为(前半的用量,后半的用量)
**相对于1摩尔3-甲氧基丙胺的摩尔/小时
***相对于1摩尔3-甲氧基丙胺的摩尔
[表2]
*括弧中的数值为(前半的反应时间,后半的反应时间)
**根据绝对校准曲线法计算收率
***NMR收率
实施例5
向置换为氮气的500mL的反应容器中加入3-甲氧基丙胺100份(1.12摩尔)。
在25℃~45℃下,向上述3-甲氧基丙胺中,添加35%盐酸116.84份(1.12摩尔)3小时。
然后,将反应容器内升温至105℃,鼓入氯化氢气体327.3份(8.96摩尔)18小时。
[后处理工序]
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放冷后,用8N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整至pH1.7。用高效液相色谱通过绝对校准曲线法算出的收率为83%。
<混合物(1)与硫代硫酸的金属盐反应的工序>
向置换为氮气的反应容器内加入3-氯丙胺盐酸盐的水溶液69.0份(0.23摩尔)及水21mL,用2N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整至pH3~4。向得到的水溶液中添加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60.4份(0.24摩尔)后,将得到的水溶液保温在70~80℃,在浴温80℃下搅拌8小时,得到混合物(2)。
通过NMR或高效液相色谱,用绝对校准曲线法计算收率。
<基于绝对校准曲线法的计算>
用水稀释混合物(1)与硫代硫酸的金属盐反应得到的混合物(2)的水溶液0.2份,制备50ml试样溶液。接着,向另外制备的0.1M的磷酸缓冲液(pH8.0)1mL中,依次添加0.01M的氯甲酸-9-芴基甲酯的乙腈溶液2mL、试样溶液2mL,搅拌,得到5mL的N-9-芴基甲氧羰基-3-氯丙胺溶液。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该溶液进行测定,得知N-9-芴基甲基-3-氯丙胺的峰已消失。反应收率为99.0%。
HPLC分析条件:色谱柱:wakosil-II3CH18HG,4.6mmΦ×15cm,3μm,移动相:A0.05%三氟乙酸/水,B0.05%三氟乙酸/乙腈,梯度法B液=30%(45分)→80%,流量:1.0mL/min,检测器:UV266nm,柱温:40℃
[提纯工序]
将混合物(2)在室温下搅拌一晩,析出主要含有S-(3-氨基丙基)硫代硫酸的晶体。进一步在5℃下保温2小时后,通过过滤,得到主要含有S-(3-氨基丙基)硫代硫酸的晶体,依次用水24mL、甲醇30mL洗涤后,在40℃下干燥2小时。
得到的晶体量为28.5份。用离子色谱测定得到的晶体中的氯化物离子浓度,结果为0.24重量%(按氯化钠计,为0.40重量%)。S-(3-氨基丙基)硫代硫酸的取得率为71.3%。
S-(3-氨基丙基)硫代硫酸的取得率是指,将从晶体的取得量中减去氯化钠的含量所得的值作为S-(3-氨基丙基)硫代硫酸的取得量而求出的S-(3-氨基丙基)硫代硫酸的收率。
比较例1
<3-氨基-1-丙醇与亚硫酰氯的反应工序>
向置换为氮气的四口烧瓶中加入亚硫酰氯10.5份(0.088摩尔)和1,2-二甲氧基乙烷70mL,得到混合物。将得到的混合物在水浴中冷却。将3-氨基-1-丙醇5.0份(0.067摩尔)溶解于1,2-二甲氧基乙烷330mL而得到的溶液(浓度0.2M),用1.5小时滴入到冷却的混合物中后,在室温下搅拌7小时,得到反应混合物。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静置一晩后,浓缩,将得到的浓缩物过滤,得到晶体。将得到晶体干燥,得到3-氯丙胺盐酸盐7.04份的接近无色的晶体(收率为81.3%)。
1H-NMR(D2O)δppm:3.61(2H,t,J=6.15Hz),3.08(2H,t,J=7.5Hz),2.02-2.11(2H,m)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高收率地制造卤化烷基胺的氢卤酸盐。

Claims (4)

1.一种式(2)表示的化合物的氢氯酸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式(1)表示的化合物与氯化氢反应,上述反应是通过向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中直接鼓入氯化氢气体而实施的,相对于1mol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鼓入氯化氢气体的速度为0.02~1mol/小时,反应温度为0~130℃;
式(1)中,R1表示碳原子数1~8的烷氧基,
R2和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者,R2与R3相互键合,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共同形成环,
m表示2~9的整数,
式(2)中,X1表示氯原子,
R2、R3和m表示与上述相同的意思。
2.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制造方法,其中,使式(1)表示的化合物与氯化氢在不存在有机溶剂的条件下反应。
3.如权利要求1~2的任一项中记载的制造方法,其中,m为3。
4.一种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式(1)表示的化合物与氯化氢反应,上述反应是通过向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中直接鼓入氯化氢气体而实施的,相对于1mol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鼓入氯化氢气体的速度为0.02~1mol/小时,反应温度为0~130℃;
然后,再使得到的式(2)表示的化合物的氢氯酸盐与硫代硫酸的金属盐反应,
式(1)中,R1表示碳原子数1~8的烷氧基,
R2和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者,R2与R3相互键合,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共同形成环,
m表示2~9的整数,
式(2)中,X1表示氯原子,
R2、R3和m表示与上述相同的意思,
式(3)中,Mn+表示H+或n价的金属离子,
n表示1或2的整数,
R2、R3和m表示与上述相同的意思。
CN201280060868.XA 2011-12-15 2012-12-12 卤化烷基胺的氢卤酸盐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749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74150A JP2013124236A (ja) 2011-12-15 2011-12-15 ハロゲン化アルキルアミンのハロゲン化水素酸塩の製造方法
JP2011-274150 2011-12-15
PCT/JP2012/082854 WO2013089272A1 (ja) 2011-12-15 2012-12-12 ハロゲン化アルキルアミンのハロゲン化水素酸塩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4929A CN103974929A (zh) 2014-08-06
CN103974929B true CN103974929B (zh) 2016-08-24

Family

ID=48612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6086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74929B (zh) 2011-12-15 2012-12-12 卤化烷基胺的氢卤酸盐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3124236A (zh)
CN (1) CN103974929B (zh)
WO (1) WO2013089272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69347A (en) * 1971-02-11 1973-10-30 American Cyanamid Co Production of d,d'-2,2'-(ethylenediimino) di-1-butanol hydrochloride
JPS5824544A (ja) * 1981-08-07 1983-02-14 Daicel Chem Ind Ltd 塩素化されたアルキルアミン塩酸塩の製造法
CN1356311A (zh) * 2001-11-29 2002-07-03 山西医科大学 单核甘氨酰异羟肟酸、丙氨酰异羟肟酸二烃基锡配合物及其合成
JP2011093851A (ja) * 2009-10-30 2011-05-12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S−(アミノアルキル)チオ硫酸塩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33247A (en) * 1980-03-21 1981-10-19 Teijin Ltd Production of 2-chloroethylamine hydrochloride
JP3159614B2 (ja) * 1994-11-28 2001-04-23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クロロアルキルアミン塩酸塩の製造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69347A (en) * 1971-02-11 1973-10-30 American Cyanamid Co Production of d,d'-2,2'-(ethylenediimino) di-1-butanol hydrochloride
JPS5824544A (ja) * 1981-08-07 1983-02-14 Daicel Chem Ind Ltd 塩素化されたアルキルアミン塩酸塩の製造法
CN1356311A (zh) * 2001-11-29 2002-07-03 山西医科大学 单核甘氨酰异羟肟酸、丙氨酰异羟肟酸二烃基锡配合物及其合成
JP2011093851A (ja) * 2009-10-30 2011-05-12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S−(アミノアルキル)チオ硫酸塩の製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ynthesis of 1-Alkylamino-4-bromopentane Derivatives and of Other Amino Halides;ROBERTC .E DERFIELD等;《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9461231;第68卷;第1583页左栏第11-25行,右栏第21-25行 *
The Preparation of Amino Ethers and Diamines from Chloromethyl Ether and Butadiene;LAWRENCHE. AMUNDSEN等;《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9511231;第73卷;第1835页右栏第33-51行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4929A (zh) 2014-08-06
WO2013089272A1 (ja) 2013-06-20
JP2013124236A (ja) 2013-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300432A1 (en) Chemical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Systems
JP6447711B2 (ja) ジアルキルアミノシランの製造方法
CN102884043B (zh) 合成方法
CN102617434B (zh) 一锅法制备维达列汀
CN106588740B (zh) 一种己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US20130137899A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fluorine-containing sulfonylimide compound
CN103974929B (zh) 卤化烷基胺的氢卤酸盐的制造方法
CN104725256A (zh) 一种联苯丙氨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6336340B (zh) 邻溴三氟甲苯的合成方法
JP5260114B2 (ja) N−アルコキシカルボニル−tert−ロイシンの製造法
CN101228107A (zh) 具有联苯基的氨基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US20170015632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carboxamides
JP2005533882A5 (zh)
US20110218363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lkenyl mercaptan
JP2000204094A (ja) アミンボランの製造方法
JP2001139540A (ja) ビスパーフルオロアルキルスルホンイミド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2012214401A (ja) アルカノイルジアリールスルフィド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2006193480A (ja) 1,3−ジベンジル−2−オキソイミダゾリジン−4,5−ジカルボン酸の製造方法
JP2003104951A (ja) ペルフルオロアルキルスルホニルハライドの製造法
CN102791662B (zh) 3,5-二叔丁基卤代苯的制造方法
JP5088598B2 (ja) シアノベンジルアミン類の塩の製造方法
JP4710140B2 (ja) ピロリン誘導体の製造法
US6392083B2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lts of cyanobenzylamines
JP3558798B2 (ja) ヒドロキシアルキル(メタ)アクリレートのクロロホルメートの製造方法
JP5754842B2 (ja) p−ヨードフェノール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