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66491A - 耐应力腐蚀裂纹性优异的7000系铝合金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耐应力腐蚀裂纹性优异的7000系铝合金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66491A
CN103966491A CN201310726289.0A CN201310726289A CN103966491A CN 103966491 A CN103966491 A CN 103966491A CN 201310726289 A CN201310726289 A CN 201310726289A CN 103966491 A CN103966491 A CN 1039664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ality
aluminium alloy
line aluminium
flattening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262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66491B (zh
Inventor
桥本成一
志镰隆广
津吉恒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be Steel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be Stee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be Steel Ltd filed Critical Kobe Stee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66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6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664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64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04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of alumi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 C22F1/053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of alumi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of alloys with zinc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1/00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 C22C21/10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with zinc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Abstract

制造一种对于7000系铝合金挤压型材实施压扁加工,没有裂纹发生、高强度且耐应力腐蚀裂纹性优异的铝合金构件。对含有Zn:3.0~8.0质量%、Mg:0.4~2.5质量%、Cu:0.05~2.0质量%、Ti:0.005~0.2质量%,且以模压淬火制造的7000系铝合金挤压型材,实施以0.4℃/秒以上的升温速度加热,在200~550℃的温度范围保持超过0秒,接着以0.5℃/秒以上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的回归处理,在回归处理后72小时以内,对所述挤压型材实施压扁加工,接着实施时效处理。时效处理后的拉伸残余应力σrs和0.2%屈服强度值σ0.2之比Y(σrs/σ0.2),与Mg和Zn的合计含量X的关系满足下式(1)。Y≤-0.1X+1.4 (1)。

Description

耐应力腐蚀裂纹性优异的7000系铝合金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于沿着高强度的7000系铝合金挤压型材的长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实施压扁加工而使之构件化的7000系铝合金构件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耐应力腐蚀裂纹性优异的7000系铝合金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3中记载有对于由相对配置的一对凸缘和与其连接的多个连接板(ウエブ:web)所构成的铝合金挤压型材的端部区域,对相对于凸缘面的垂直方向实施压扁加工(潰し加工),并制造车门防撞梁和保险杠加强件等的汽车用补强构件。这样的压扁加工,从加工精度和成本面考虑,优选在时效处理后进行,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对于经过模压淬火的6000系铝合金挤压型材,在时效处理后进行压扁加工。
另一方面,在Zn、Mg、Cu等的合金元素量较多,在时效处理时与其他的合金系相比高强度化的7000系铝合金挤压型材中,时效处理后的成形性差,若在时效处理后进行压扁加工,则即使压扁加工率(截面高度的减少率)小,在弯曲变形的连接板上仍会发生龟裂。还有,这一倾向在高合金方面更为显著。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有优选在挤压后的T1调质的状态进行压扁加工,其后再进行时效处理。
但是,7000系铝合金挤压型材在模压淬火后、时效处理前的材料(T1调质)中仍会因自然时效而硬化,成形性降低。为了改善其成形性,例如专利文献5~7所记载的那样,一直以来都进行使因自然时效而硬化的7000系铝合金的强度降低的回归处理。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46586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11165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7-2529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11836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7-305151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10-168553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7-119853号公报
确实,若将此回归处理应用于T1调质的7000系铝合金挤压型材,则该型材其强度降低,成形性提高。但是,使用连接板的板厚为1.5~4mm的实用材料,对其进行压扁加工时,基于压扁加工率的大小,会在连接板的弯曲外侧发生龟裂,这是不能通过现有的回归处理消除的。同时,压扁加工后的连接板被赋予了高拉伸残余应力,也有耐应力腐蚀裂纹性降低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是对沿着7000系铝合金挤压型材的长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实施相对于挤压方向为垂直方向的压扁加工而使之构件化的7000系铝合金构件,其目的在于防止因压扁加工导致龟裂发生,同时减小拉伸残余应力而改善耐应力腐蚀裂纹性。
本发明的耐应力腐蚀裂纹性优异的7000系铝合金构件,其是7000系铝合金挤压型材沿着其长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实施相对于挤压方向为垂直方向的压扁加工而使之构件化的7000系铝合金构件,铝合金挤压型材是具有如下组成,并以多个板构成且经模压淬火的型材,所述组成含有Zn:3.0~8.0质量%、Mg:0.4~2.5质量%、Cu:0.05~2.0质量%、Ti:0.005~0.2质量%,还含有Mn:0.01~0.3质量%、Cr:0.01~0.3质量%、Zr:0.01~0.3质量%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余量由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其中,上述多个板之中,设在上述压扁加工中受到最大弯曲变形的板的板厚为t,弯曲内侧半径的最小值为R时,1.5mm≤t≤4.0mm,1.5t≤R≤10t;压扁加工后进行时效处理,并设受到上述最大弯曲变形的板在时效处理后的拉伸残余应力为σrs,时效处理后的构件的0.2%屈服强度值为σ0.2,Mg的质量%为[Mg],Zn的质量%为[Zn]时,满足下式(1)~(3)。
Y≤-0.1X+1.4…(1)
Y=σrs/σ0.2…(2)
X=[Mg]+[Zn]…(3)
上述耐应力腐蚀裂纹性优异的7000系铝合金构件,能够以如下制造方法制造。即,对上述7000系铝合金挤压型材的至少上述区域(实施压扁加工的区域),实施以0.4℃/秒以上的升温速度加热,在200~550℃的温度范围保持超过0秒钟的时间,接着以0.5℃/秒以上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的回归处理,在回归处理后72小时以内,以1.5mm≤t≤4.0mm、3t/2≤R≤10t的条件实施上述压扁加工,在压扁加工后,对于构件整体实施时效处理。
上述7000系铝合金挤压型材,代表性的是由相对配置的一对凸缘和将它们连接的1或2个以上的连接板构成。这种情况下,通常,上述连接板成为由于压扁加工而受到最大弯曲变形的板。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在对经模压淬火的7000系铝合金挤压型材的沿着其长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实施压扁加工而使之构件化时,高强度且没有龟裂发生,减小拉伸残余应力而改善了耐应力腐蚀裂纹性的7000系铝合金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7000系铝合金挤压型材的Y(=σrs/σ0.2)与X(=[Mg]+[Zn])的关系的图形。
图2是实施例中制作的7000系铝合金挤压型材的截面图(a),和说明压扁加工的试验方法的侧视图(b)。
【符号说明】
1、2 凸缘
3、4 连接板
5 试验材(挤压型材)
7 压扁加工用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7000系铝合金构件及其制造方法具体地加以说明。
(铝合金的组成)
首先,对本发明的7000系铝合金的组成进行说明。不过,其组成本身作为7000系铝合金是公知的。
Zn:3.0~8.0质量%
Mg:0.4~2.5质量%
Zn与Mg形成作为金属间化合物的MgZn2,是使7000系铝合金的强度提高的元素。Zn含量低于3.0质量%或Mg含量低于0.4质量%时,得不到作为实用材料所需要的200MPa以上的屈服强度。另一方面,若Zn含量超过8.0质量%或Mg含量超过2.5质量%,则即使对于挤压型材在压扁加工前进行规定的回归处理,也不能防止因压扁加工造成的龟裂发生,同时不能减小由压扁加工赋予的拉伸残余应力,耐应力腐蚀裂纹性显著降低。从高强度化和轻量化的观点出发,Zn含量、Mg含量优选更高合金的方面,例如分别为5.0~8.0质量%、1.0~2.5质量%,合计优选为6.0~10.5质量%。
Cu:0.05~2.0质量%
Cu是使7000系铝合金的强度提高的元素。Cu含量低于0.05质量%时,没有充分的强度提高效果,另一方面,若超过2.0质量%,则招致挤压加工性的降低。Cu含量优选为0.5~1.5质量%。
Ti:0.005~0.2质量%
Ti在7000系铝合金的铸造时使晶粒微细化,具有使挤压型材的成形性(压扁加工性)提高的作用,添加0.005质量%以上。另一方面,若超过0.2质量%,则其作用饱和,并且结晶析出粗大的金属间化合物,反而使成形性降低。
Mn:0.01~0.3质量%
Cr:0.01~0.3质量%
Zr:0.01~0.3质量%
Mn、Cr、Zr抑制7000系铝合金挤压型材的再结晶,使结晶组织成为微细再结晶或纤维状组织,具有使耐应力腐蚀裂纹性提高的作用,因此可根据需要,在上述范围内添加一种或两种以上。
不可避免的杂质
作为7000系铝合金的主要的不可避免的杂质,可列举Fe和Si。为了不使7000系铝合金的诸性能降低,Fe:限制在0.35质量%以下,Si:限制在0.3质量%以下。
(铝合金构件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7000系铝合金构件,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制造:以模压淬火制造具有上述组成,并由多个板构成的7000系铝合金挤压型材后(通常,有数十日~数月的保管期),对于沿着该型材的长度方向的全部或一部分的区域,实施以0.4℃/秒以上的升温速度加热,在200~550℃的温度范围保持超过0秒钟的时间,接着以0.5℃/秒以上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的回归处理,在回归处理后72小时以内,对于上述区域实施相对于挤压方向为垂直方向的压扁加工,其实施条件如下:设上述多个板之中受到最大弯曲变形的板的板厚为t,弯曲内侧半径的最小值为R时,1.5mm≤t≤4.0mm,3t/2≤R≤10t,再对构件整体实施时效处理。
作为原材的挤压型材,代表性的是由相对配置的一对凸缘和将它们连接的1或2个以上的连接板构成,其中除了例如截面为口型、日型、目型等之外,还包括凸缘向连接板的左右突出的形状等。凸缘或连接板为板状,但其中也包括有一些弯曲的。沿着一对凸缘彼此接近的方向对该挤压型材进行压扁加工时,连接板成为受到最大(大的曲率)弯曲变形的板。以下,将因压扁加工而受到最大弯曲变形的板称为连接板。
在本发明中,之所以将挤压型材的连接板的板厚t规定得比较厚,达1.5mm≤t≤4.0mm,是因为作为本发明的7000系铝合金构件的用途,主要设想为车门防撞梁和保险杠加强件等的汽车用补强构件。
由模压淬火制造的挤压型材,因自然时效而金属间化合物析出,并发生硬化,但是在压扁加工之前受到上述回归处理,由此金属间化合物再固溶,挤压型材软化,成形性(压扁加工性)提高。由此,在对挤压型材进行压扁加工时,能够防止在弯曲变形的连接板的弯曲外侧发生龟裂,同时,能够减少在该连接板发生的拉伸残余应力。
在上述回归处理中,升温速度低于0.4℃/秒时,在升温过程中金属间加工物的析出被促进,得不到回归处理的效果。保持温度(整体温度)低于200℃时,因自然时效而析出的金属间化合物无法再固溶,析出反倒被促进而粗大化,另一方面,若保持温度超过550℃,则挤压型材发生O材化,无论如何也得不到时效处理后所需要的强度。保持时间需要至少超过0秒。总之,挤压型材到达保持温度后,可以在该温度保持规定时间之后进行冷却,也可以立即冷却。保持时间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但例如在60秒以内的短时间内做完的方法,在生产效率这一点上优选,更优选在10秒以内、5秒以内的更短时间。作为加热机构,例如能够利用高频感应加热装置或硝石炉。
另外,从保持温度以低于0.5℃/秒的冷却速度的缓慢冷却中,冷却过程中再次产生金属间化合物的析出,该回归处理的效果减弱或丧失。还有,在现有的回归处理中,对于冷却过程的冷却速度未予以特别考虑。
上述回归处理后,在挤压型材因自然时效而再硬化之前进行压扁加工。具体来说,回归处理后,优选在72小时以内进行压扁加工。设压扁加工后的连接板的弯曲内侧半径的最小值为R时,如果是满足1.5t≤R的压扁加工率,则能够防止在弯曲变形了的连接板的弯曲外侧发生龟裂,同时能够防止在连接板发生的拉伸残余应力的增大。但是,R<1.5t时,即使在对于挤压型材进行压扁加工之前进行上述回归处理,也不能防止在连接板的弯曲外侧发生龟裂。同时不能防止在连接板发生的拉伸残余应力增大,构件的耐应力腐蚀裂纹性降低。另一方面,R>10t时,即使在对挤压型材进行压扁加工之前不进行上述回归处理(即使挤压型材在T1状态下)也不会发生龟裂。
压扁加工后的时效处理,可以是通常的7000系铝合金所进行的周知的条件。通过该时效处理,在作为制品的7000系铝合金构件中,可确保200MPa以上的强度(0.2%屈服强度值)。
关于由上述制造方法制造的7000系铝合金构件,不论高强度材与否,在实施压扁加工的区域的连接板都没有龟裂发生,连接板的拉伸残余应力σrs与构件的0.2%屈服强度值σ0.2之比Y,和7000系铝合金的Mg含量[Mg]与Zn含量[Zn]的合计X(=[Mg]+[Zn])之间,满足上述式(1),显示出优异的耐应力腐蚀裂纹性。
图1所示的图形,是在由Zn与Mg的合计含量X(=[Zn]+[Mg]),和拉伸残余应力(σrs)与0.2%屈服强度(σ0.2)之比Y(=σrs/σ0.2)所构成的X-Y坐标中,绘制后述的实施例的数据(△、□),图中的线是由Y=-0.1X+1.4所代表的直线。在图1中,△相当于实施例的No.1~6,其全部进入Y≤-0.1X+1.4的区域,如表2所示,耐应力腐蚀裂纹性优异。另一方面,□相当于No.7~14,全部进入Y>-0.1X+1.4的区域,如表2所示,耐应力腐蚀裂纹性差。另外,如表2所示,进入Y≤-0.1X+1.4的区域的No.1~6在连接板均没有龟裂,进入Y>-0.1X+1.4的区域的No.7~14在连接板均发生龟裂。
【实施例】
对表1所示的7000系铝合金进行热挤压成形,挤压之后立即在线进行风扇空冷(模压淬火),如图2(a)所示,制造由相对配置的一对凸缘(内侧凸缘1、外侧凸缘2),和将它们垂直连接的2个连接板3、4构成的截面大致为口型(有突出凸缘)的挤压型材。该挤压型材设想为车门防撞梁,高度30.0mm,外侧凸缘1的板厚4.0mm,宽40.0mm,内侧凸缘2的板厚4.0mm,宽50.0mm,两连接板3、4的板厚为2.0mm或4.0mm,外侧凸缘1从两连接板3、4向左右各突出5mm,内侧凸缘2从两连接板3、4向左右各突出10mm。
将模压淬火后的No.1~14的挤压型材切断成规定长度,分别在No.1~14上采取各2个的试验材料(挤压型材),在室温下放置20天使之发生自然时效后,使用高频感应加热装置,以表1所示的各种升温速度、到达温度(整体温度)、保持时间和冷却速度实施回归处理(只有No.11不实施)。回归处理只在沿着试验材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区域(端部区域)实施。
【表1】
回归处理后,经过表1所示的时间后,如图2(b)所示,将试验材5旋转在水平台6上,用配置在水平台6的上方的压扁加工用夹具7进行垂直挤压,同时用未图示的水平加工夹具(参照专利文献3所示的水平负荷用夹具9)对连接板3、4实施向内的负荷,将试验材5经回归处理的端部区域(只有No.11是没有回归处理的区域),以压扁加工用夹具7的倾斜面7a沿上下方向进行压扁加工。经过压扁加工,试验材5的连接板3、4弯曲变形,向中空部的内侧胀出。在该压扁加工中,使压扁加工用夹具7的冲程一定,通过在水平台6上调整试验材5的长度方向(图2(b)中为左右方向)的位置,由此调整No.1~14的试验材5(各2根)的压扁加工率,即连接板3、4的弯曲半径。
压扁加工后,对于No.1~14的试验材(各2根)整体实施130℃×8小时的时效处理。
时效处理后,使用No.1~14的一方的试验材,按下述要领进行拉伸试验,进行连接板的弯曲外侧有无龟裂发生的检测、连接板的弯曲内侧半径(最小值R)的测定,和连接板的拉伸残余应力的测定。另外,使用No.1~14的另一个1根试验材,进行耐应力腐蚀裂纹性试验。其结果显示在表2中。
(拉伸试验)
从试验材5未进行回归处理的区域采取JIS5号试验片,依据JISZ2241所规定的金属材料试验方法进行拉伸试验,测量0.2%屈服强度(σ0.2)。(有无龟裂发生)
目视观察试验材5经压扁加工的区域的连接板3、4,检查连接板3、4的弯曲外侧有无龟裂发生。龟裂主要在试验材5的经过压扁加工的端面邻域发生。
(弯曲内侧半径的最小值R)
在试验材5进行了压扁加工的端面中,由于连接板3、4的弯曲内侧半径最小,所以在该端面测量连接板3、4的弯曲内侧半径。
(连接板的拉伸残余应力)
残余应力的测量法通过切断法,遵循以下步骤进行。作为测量对象位置,选定图2所示的压扁加工开始位置A、端部位置B,和中间位置C(均为高度的中央位置),用砂纸研磨这些测量对象位置表面后,进行丙酮清洗,在该研磨部位以瞬间粘合剂粘接应变计,室温放置24小时后,将应变计的导线与应变计连接并进行零点设定,用金属锯将应变计的周围切断为10mm见方而释放应力,测量切断后的应变量ε,以下式计算残余应力值σrs。
σrs=-E×ε(E:杨氏模量),在此,E=68894N/mm2
还有,在No.1~14的全部试验材中,在压扁加工开始位置A测量到的拉伸残余应力值为最大值。这被推测是由于,在压扁加工开始位置A中,材料的约束最大,另一方面,在端部位置B和中间位置C中,材料的约束比较小,压扁加工带来的应变得到释放。因此,表2中记载的残余应力值σrs,是在压扁加工开始位置A测量的值。
(耐应力腐蚀裂纹性)
通过铬酸促进法进行耐应力腐蚀裂纹试验。使用压扁加工的试验材,浸渍在90℃的试验溶液中最大直至16小时,目视观察应力腐蚀裂纹。另外,试验溶液是在蒸馏水中加入氧化铬36g、二铬酸钾30g及食盐3g(每1升)而制成。试验每隔1小时从溶液中取出试验材,确认有无裂纹发生,无裂纹或至裂纹发生的时间达12小时以上的,评价为耐应力腐蚀裂纹性优异(○),至裂纹发生的时间低于12小时的,评价为耐应力腐蚀裂纹性差(×)。还有,应力腐蚀裂纹全部在压扁加工开始位置A(参照图2(b))的附近发生。
【表2】
根据残余应力值(σrs)和0.2%屈服强度值(σ0.2),计算两者之比Y(=σrs/σ0.2)。另外,由Zn含量[Zn]和Mg含量[Mg],计算Zn与Mg的合计含量X(=[Zn]+[Mg]),以及上述关系式(1)的右边(-0.1X+1.4)的值。将以上的计算结果作为基础,X、Y的值满足上述关系式(1)的情况判定为○,不满足的情况判定为×。以上的计算结果和判定结果显示在表2中。
由表1、2可知,具有本发明所规定的合金组成,且以本发明所规定的条件进行回归处理和压扁加工的No.1~6的试验材,在压扁加工后的连接板上没有龟裂,时效处理后的屈服强度值在200MPa以上,并且Y(=σrs/σ0.2)和X(=[Zn]+[Mg])满足本发明所规定的式(1),耐应力腐蚀裂纹性均优异。
另一方面,No.7的试验材中,因为Zn和Mg的含量过剩,因压扁加工导致龟裂侵入连接板,并且Y(=σrs/σ0.2)和X(=[Zn]+[Mg])不满足本发明所规定的式(1),所以耐应力腐蚀裂纹性差。
No.8的试验材中,因为回归处理的冷却速度慢,所以回归处理的效果丧失,由于压扁加工导致龟裂侵入连接板,并且Y(=σrs/σ0.2)和X(=[Zn]+[Mg])不满足本发明所规定的式(1),所以耐应力腐蚀裂纹性差。
No.9的试验材中,因为回归处理的到达温度低,所以没有回归处理的效果,通过时效处理未使屈服强度提高,尽管Zn、Mg比较低,也不能防止由于压扁加工导致龟裂侵入连接板。另外,Y(=σrs/σ0.2)和X(=[Zn]+[Mg])不满足本发明所规定的式(1),所以耐应力腐蚀裂纹性也差。
No.10的试验材中,因为R/t过小(压扁加工率过高),所以,虽然回归处理的条件适当,但尽管Zn、Mg比较低,也不能防止压扁加工造成的龟裂发生。另外,Y(=σrs/σ0.2)和X(=[Zn]+[Mg])不满足本发明所规定的式(1),所以耐应力腐蚀裂纹性也差。
No.11的试验材中,因为没有进行回归处理,所以由于压扁加工导致连接板发生龟裂。另外,Y(=σrs/σ0.2)和X(=[Zn]+[Mg])不满足本发明所规定的式(1),所以耐应力腐蚀裂纹性也差。
No.12的试验材中,因为从回归处理至进行压扁加工的时间长,所以回归处理的效果丧失,由于压扁加工导致龟裂侵入连接板,并且Y(=σrs/σ0.2)和X(=[Zn]+[Mg])不满足本发明所规定的式(1),所以耐应力腐蚀裂纹性差。
No.13的试验材中,因为回归处理的升温速度小,所以得不到回归处理的效果,由于压扁加工导致龟裂侵入连接板,并且Y(=σrs/σ0.2)和X(=[Zn]+[Mg])不满足本发明所规定的式(1),所以耐应力腐蚀裂纹性差。
No.14的试验材中,因为回归处理的冷却速度小,所以回归处理的效果丧失,由于压扁加工导致龟裂侵入连接板,并且Y(=σrs/σ0.2)和X(=[Zn]+[Mg])不满足本发明所规定的式(1),所以耐应力腐蚀裂纹性差。

Claims (4)

1.一种耐应力腐蚀裂纹性优异的7000系铝合金构件的制造方法,其是对如下的7000系铝合金挤压型材沿着其长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实施相对于挤压方向为垂直方向的压扁加工而使之构件化的7000系铝合金构件的制造方法,
所述7000系铝合金挤压型材是具有下述组成,并且以多个板构成,经模压淬火制造而成的型材,
所述7000系铝合金挤压型材的组成中含有Zn:3.0~8.0质量%、Mg:0.4~2.5质量%、Cu:0.05~2.0质量%、Ti:0.005~0.2质量%,还含有Mn:0.01~0.3质量%、Cr:0.01~0.3质量%、Zr:0.01~0.3质量%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余量由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其特征在于,
在压扁加工之前,对所述挤压型材的至少所述区域,实施以0.4℃/秒以上的升温速度加热,在200~550℃的温度范围保持超过0秒钟的时间,接着以0.5℃/秒以上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的回归处理,在回归处理后72小时以内,以如下条件实施所述压扁加工,并且在压扁加工后,对构件整体实施时效处理,
所述条件是设所述多个板之中的受到最大弯曲变形的板的板厚为t,弯曲内侧半径的最小值为R时,1.5mm≤t≤4.0mm,3t/2≤R≤10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应力腐蚀裂纹性优异的7000系铝合金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7000系铝合金挤压型材由相对配置的一对凸缘和将它们连接的1或2个以上的连接板构成,所述受到最大弯曲变形的板是所述连接板。
3.一种耐应力腐蚀裂纹性优异的7000系铝合金构件,其是对如下的7000系铝合金挤压型材沿着其长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实施相对于挤压方向为垂直方向的压扁加工而使之构件化的7000系铝合金构件,
所述7000系铝合金挤压型材是具有如下组成,并且以多个板构成,
所述7000系铝合金挤压型材组成中含有Zn:3.0~8.0质量%、Mg:0.4~2.5质量%、Cu:0.05~2.0质量%、Ti:0.005~0.2质量%,还含有Mn:0.01~0.3质量%、Cr:0.01~0.3质量%、Zr:0.01~0.3质量%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余量由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7000系铝合金挤压型材是被模压淬火而成的型材,
设所述多个板之中的所述压扁加工中受到最大弯曲变形的板的板厚为t,弯曲内侧半径的最小值为R时,1.5mm≤t≤4.0mm,1.5t≤R≤10t,
压扁加工后进行时效处理,并且设受到所述最大弯曲变形的板在时效处理后的拉伸残余应力为σrs,时效处理后的构件的0.2%屈服强度值为σ0.2,Mg的质量%为[Mg],Zn的质量%为[Zn]时,所述7000系铝合金构件满足下式(1)~(3),
Y≤-0.1X+1.4…(1)
Y=σrs/σ0.2…(2)
X=[Mg]+[Zn]…(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应力腐蚀裂纹性优异的7000系铝合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7000系铝合金挤压型材由相对配置的一对凸缘和将它们连接的1或2个以上的连接板构成,所述受到最大弯曲变形的板是所述连接板。
CN201310726289.0A 2013-01-30 2013-12-25 耐应力腐蚀裂纹性优异的7000系铝合金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9664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15456 2013-01-30
JP2013015456A JP6195448B2 (ja) 2013-01-30 2013-01-30 耐応力腐食割れ性に優れた7000系アルミニウム合金部材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6491A true CN103966491A (zh) 2014-08-06
CN103966491B CN103966491B (zh) 2016-06-08

Family

ID=51221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26289.0A Active CN103966491B (zh) 2013-01-30 2013-12-25 耐应力腐蚀裂纹性优异的7000系铝合金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0138537B2 (zh)
JP (1) JP6195448B2 (zh)
CN (1) CN103966491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1753A (zh) * 2015-11-28 2016-03-30 丹阳市宸兴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轨道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86860A (zh) * 2015-02-17 2016-08-24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耐应力腐蚀裂纹性优异的7000系铝合金构件的制造方法
CN107964615A (zh) * 2017-11-22 2018-04-2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挤压型材用高强7xxx系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61345A (zh) * 2017-12-08 2018-06-15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一种7055铝合金复杂结构零件的加工制造方法
CN109338185A (zh) * 2018-12-05 2019-02-15 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7系铝合金型材的制备方法
CN113564434A (zh) * 2021-08-12 2021-10-29 四川福蓉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7系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37069A (zh) * 2021-08-19 2021-12-03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紧固件用7xxx系铝合金及其棒线材的加工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95448B2 (ja) 2013-01-30 2017-09-13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耐応力腐食割れ性に優れた7000系アルミニウム合金部材の製造方法
CN107012373B (zh) * 2016-04-04 2019-05-14 韩国机动车技术研究所 变形铝合金
JP6322329B1 (ja) 2017-11-22 2018-05-09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ドアビーム
JP7018332B2 (ja) 2018-02-24 2022-02-10 アイシン軽金属株式会社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を用いた曲げ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6452878B1 (ja) 2018-04-24 2019-01-16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ドアビーム
JP7051569B2 (ja) * 2018-05-08 2022-04-11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自動車のバンパー補強材
CN108467979B (zh) * 2018-06-25 2020-12-29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金属型重力铸造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6611287B2 (ja) * 2018-08-27 2019-11-27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耐応力腐食割れ性に優れた7000系アルミニウム合金部材の製造方法
US11827967B2 (en) 2019-02-22 2023-11-28 Aisin Keikinzoku Co.,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aluminum alloy extruded material
JP6672503B1 (ja) 2019-03-28 2020-03-25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押出材からなる自動車のドアビーム
CN109988952B (zh) * 2019-05-10 2020-05-05 贵州正合可来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铝合金手机外壳的制备方法
CN111118418B (zh) * 2019-12-27 2020-12-29 燕山大学 提高Al-Zn-Mg-Cu铝合金强韧性的时效处理方法、高强韧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JP7316951B2 (ja) 2020-01-20 2023-07-28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製部材の製造方法
CN111676399B (zh) * 2020-04-02 2022-04-29 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民机机翼上长桁用7系铝合金型材的制造方法
CN112126869B (zh) * 2020-09-21 2021-07-06 无锡市星达石化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腐蚀合金法兰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54188A (en) * 1981-12-23 1990-09-04 Aluminum Company Of America High strength aluminum alloy resistant to exfoliation and method of making
JPH10168553A (ja) * 1996-12-12 1998-06-23 Sumitomo Light Metal Ind Ltd 耐応力腐食割れ性に優れた高力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押出管の製造方法
JP2000096174A (ja) * 1998-09-21 2000-04-04 Honda Motor Co Ltd 耐応力腐食割れ性に優れた高強度6000系アルミニウム合金および熱処理方法
US6524410B1 (en) * 2001-08-10 2003-02-25 Tri-Kor Alloys, Llc Method for producing high strength aluminum alloy welded structur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5296A (ja) 1993-07-13 1995-01-27 Kobe Steel Ltd 自動車用バンパー押出形材及びその端部成形法
JPH07305151A (ja) * 1994-05-10 1995-11-2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高力アルミニウム合金の成形方法
JP3465862B2 (ja) 1995-08-28 2003-11-10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ドアビーム
JP3800275B2 (ja) * 1998-03-17 2006-07-26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製ドアビームの製造方法
JP4111651B2 (ja) 2000-03-01 2008-07-02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ドアビーム用Al−Mg−Si系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押出材及びドアビーム
JP2003118367A (ja) * 2001-10-18 2003-04-23 Kobe Steel Ltd ドアビーム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押出材
JP4906313B2 (ja) 2005-10-28 2012-03-28 株式会社住軽テクノ 拡管加工性に優れた高力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押出管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拡管材
JP2011001563A (ja) * 2007-09-06 2011-01-06 Aisin Keikinzoku Co Ltd 耐衝撃割れ性に優れた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押出材
JP2010083381A (ja) * 2008-09-30 2010-04-15 Kobe Steel Ltd バンパーシステ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157845B2 (en) 2010-04-30 2015-10-13 Hysitron Incorporated 2-D MEMS tribometer with comb drives
JP2012165066A (ja) 2011-02-03 2012-08-30 Junichi Okubo 外部音報知装置
EP2716780A4 (en) 2011-06-02 2014-11-05 Aisin Keikinzoku Co Ltd ALUMINUM ALLO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EXTRUSION USING THE SAME
JP6195448B2 (ja) 2013-01-30 2017-09-13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耐応力腐食割れ性に優れた7000系アルミニウム合金部材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54188A (en) * 1981-12-23 1990-09-04 Aluminum Company Of America High strength aluminum alloy resistant to exfoliation and method of making
JPH10168553A (ja) * 1996-12-12 1998-06-23 Sumitomo Light Metal Ind Ltd 耐応力腐食割れ性に優れた高力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押出管の製造方法
JP2000096174A (ja) * 1998-09-21 2000-04-04 Honda Motor Co Ltd 耐応力腐食割れ性に優れた高強度6000系アルミニウム合金および熱処理方法
US6524410B1 (en) * 2001-08-10 2003-02-25 Tri-Kor Alloys, Llc Method for producing high strength aluminum alloy welded structure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祝堂 等: "《汽车用铝材手册》", 30 September 2012, 中南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86860A (zh) * 2015-02-17 2016-08-24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耐应力腐蚀裂纹性优异的7000系铝合金构件的制造方法
US10487383B2 (en) 2015-02-17 2019-11-26 Kobe Steel,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7000-series aluminum alloy member excellent in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resistance
CN105441753A (zh) * 2015-11-28 2016-03-30 丹阳市宸兴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轨道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64615A (zh) * 2017-11-22 2018-04-2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挤压型材用高强7xxx系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61345A (zh) * 2017-12-08 2018-06-15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一种7055铝合金复杂结构零件的加工制造方法
CN109338185A (zh) * 2018-12-05 2019-02-15 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7系铝合金型材的制备方法
CN113564434A (zh) * 2021-08-12 2021-10-29 四川福蓉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7系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64434B (zh) * 2021-08-12 2022-03-22 四川福蓉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7系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37069A (zh) * 2021-08-19 2021-12-03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紧固件用7xxx系铝合金及其棒线材的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138537B2 (en) 2018-11-27
JP2014145119A (ja) 2014-08-14
US10144997B2 (en) 2018-12-04
US20140209223A1 (en) 2014-07-31
CN103966491B (zh) 2016-06-08
JP6195448B2 (ja) 2017-09-13
US20180087139A1 (en) 2018-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66491A (zh) 耐应力腐蚀裂纹性优异的7000系铝合金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JP5410845B2 (ja) 疲労強度及び耐衝撃破壊性に優れるAl−Mg−Si系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押出材
JP6481052B2 (ja) 高強度かつ容易に成形可能なAlMgストリップおよび同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
US8105449B2 (en) High-strength aluminum alloy extruded product with excellent impact absorption and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resistan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882380B2 (ja) プレス成形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の製造方法
CN103966490A (zh) 耐应力腐蚀裂纹性优异的7000系铝合金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JP5671422B2 (ja) 高強度7000系アルミニウム合金部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高強度7000系アルミニウム合金部材
JP5968285B2 (ja) バンパー補強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716780A1 (en) Aluminum allo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xtrusion using same
JP2016151045A (ja) 耐応力腐食割れ性に優れた7000系アルミニウム合金部材の製造方法
JPWO2017169962A1 (ja) 耐食性に優れ、良好な焼入れ性を有する高強度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押出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018332B2 (ja)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を用いた曲げ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CN103857521A (zh) 具有AlMgSi合金核心层的铝基复合材料
JP2012097321A (ja) 耐応力腐食割れ性に優れた高強度アルミニウム合金製鍛造品及びその鍛造方法
JP2017222920A (ja) エネルギー吸収部材の製造方法
EP3135790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luminum alloy member and aluminum alloy member using same
JP6506678B2 (ja) 自動車構造部材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5053008A (zh) 高强度铝合金挤出材料的制造方法
JP6329430B2 (ja) 曲げ性に優れた高耐力Al−Zn系アルミニウム合金製押出材
JP5111966B2 (ja)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H0770688A (ja) 高強度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押出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196089A (ja) 高強度で耐応力腐食割れ性に優れたハイドロフォーム成形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押出管
JP5846684B2 (ja) 曲げ加工性に優れた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材の製造方法
US11827967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luminum alloy extruded material
JPH09241785A (ja) 高靭性アルミニウム合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