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65102B - 新型喹啉类温敏性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催化长链脂肪酸甲酯化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新型喹啉类温敏性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催化长链脂肪酸甲酯化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65102B
CN103965102B CN201410217839.0A CN201410217839A CN103965102B CN 103965102 B CN103965102 B CN 103965102B CN 201410217839 A CN201410217839 A CN 201410217839A CN 103965102 B CN103965102 B CN 1039651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onic liquid
liquid
quinoline
reaction
sen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1783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65102A (zh
Inventor
宋航
姚舜
彭琪
姚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21783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651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65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51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651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51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1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quinoline or hydrogenated quinoline ring systems
    • C07D215/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quinoline or hydrogenated quinoline ring systems having no bond between the ring nitrogen atom and a non-ring member or having only hydrogen atoms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 C07D215/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quinoline or hydrogenated quinoline ring systems having no bond between the ring nitrogen atom and a non-ring member or having only hydrogen atoms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with only hydrogen atoms or radicals containing only hydrogen and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15/0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quinoline or hydrogenated quinoline ring systems having no bond between the ring nitrogen atom and a non-ring member or having only hydrogen atoms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with only hydrogen atoms or radicals containing only hydrogen and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carbon atoms having only hydrogen atoms, hydrocarbon or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1/00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 B01J31/02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 B01J31/0277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comprising ionic liquids, as components in catalyst systems or catalysts per se, the ionic liquid compounds being used in the molten state at the respective reaction temperature
    • B01J31/0278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comprising ionic liquids, as components in catalyst systems or catalysts per se, the ionic liquid compounds being used in the molten state at the respective reaction temperature containing nitrogen as cationic centre
    • B01J31/0281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comprising ionic liquids, as components in catalyst systems or catalysts per se, the ionic liquid compounds being used in the molten state at the respective reaction temperature containing nitrogen as cationic centre the nitrogen being a ring member
    • B01J31/0284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comprising ionic liquids, as components in catalyst systems or catalysts per se, the ionic liquid compounds being used in the molten state at the respective reaction temperature containing nitrogen as cationic centre the nitrogen being a ring member of an aromatic ring, e.g. pyrid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7/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 C07C67/08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by reacting carboxylic acids or symmetrical anhydrides with the hydroxy or O-metal group of organic compou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敏性离子液体用于催化长链脂肪酸甲酯化反应的方法。通式(I)代表本发明中的温敏性离子液体结构,由喹啉阳离子与甲烷磺酸根、硫酸氢根等阴离子构成,其几个主要特征在于,能够通过温度升降来容易地调控体系的相态数目,也就是说体系中高温下能够混为一相,在室温或者低温时,离子液体与产物迅速分为不同相,这样使整个反应体系既保证了均相反应时的高催化效率,又使分离回收更加简便,避免了两相催化效率有限的局限性和均相催化离子液体回收困难的劣势,从而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来解决以上难题。

Description

新型喹啉类温敏性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催化长链脂肪酸甲酯化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喹啉阳离子的温敏性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长链脂肪酸甲酯反应中的应用,属于绿色化学和有机化学催化反应方法相结合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酯类化合物是一类优良的有机溶剂、精细化学品和制药中间体等,具有很广泛的应用领域。为了加快酯化反应速率,都会加入各种类型的酸碱催化剂。传统上采用的是无机液体酸、碱催化剂,其主要缺点是难以回收。近几十年来采用较为新的固体酸碱催化剂,解决了回收使用的问题。但上述这些催化剂由于其传统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范围较窄导致其在实践中的局限性,表现出很多的不足之处:例如:酸度过高、性能不稳定、制备工艺复杂、成本过高等等(邓友全.离子液体——性质、制备与应用.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离子液体作为酯化反应的新型反应介质和催化剂已被越来越多研究。由于反应生成的水常常被离子液体溶剂化,加上高密度的酸性中心导致反应方向朝有利于产品的一方进行,因此能够得到很高的收率。使用离子液体1,3-二甲基咪唑甲磺酸离子液体为反应介质,KF为催化剂,催化羧酸和卤代烷烃反应得到相应的酯(Brinchi L,Gernmani R,Savelli G.Efficient esterific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with alkyl halides catalyzed by fluo ride ions in ionic liquids.Tetrahedron Letters,2003,44(35):6583~6585;Brinchi L,Gernmani R,Savelli G.Ionic liquids as reaction media for esterification of carboxylate sodium salts wi th alkyl halides.Tetrahedron Letters,2003,44(10):2027~2029)。桂建舟人(桂建舟,刘丹,张晓彤,宋丽娟,孙兆林.质子酸离子液体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研究.工业催化,2006,14(4),36~38)以质子酸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研究了乙醇和乙酸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在60℃温度条件下反应4h,乙醇转化率92.3%。反应结束后,产物和离子液体分为两个液体层,通过简单的倾倒即可分离产物。分离后的离子液体经真空干燥脱水后重复使用5次,催化活性基本不变。
但是由于离子液体酯化反应体系往往是液-液均相反应,导致离子液体与产物的分离比较困难,较长期未能获得良好解决。
催化剂可被分为匀相催化剂和非均相催化剂两大不同类型。均相催化剂的使用过程中,催化剂与反应物在同一相中,与反应物充分接触,因而具有催化活性高、反应时间短以及选择性较高、副反应较少等显著特点。但催化剂的分离回收及再利用一直是不易解决的难题,从而使其在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范围有限。
为解决催化剂分离回收利用的问题,常可采用的方法之一是将催化剂负载于无机或者有机载体上制成非均相催化剂,通常以固体颗粒的形式在液体或其气体中进行非均相催化过程。催化反应过程结束后,仅需通过简单的过滤即可实现催化剂与产物的分离、回收和再使用,或者以固定床的方式进行催化过程。但这类催化剂及其催化过程存在一些主要问题,包括不少催化剂被固载化后,可能出现催化活性显著降低、催化选择性发生变化(尤其是酶催化剂)、有时难以解决催化剂的流失。
一般而言,固载化催化剂的成本也显著高于均相催化剂,从而限制了其工业应用的范围。例如,有的研究者(例如:蔡源,黄德英,万辉,管国锋.硅胶固载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及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催化与分离提纯技术,2007,24(12),1196~1199)将硅胶固载离子液体应用于催化合成醋酸丁酯反应。但在使用过程中,离子液体的负载量逐渐降低以致不能多次重复使用,并且固载化离子液体在催化过程中不能混溶于反应体系而导致催化效率较低。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运用双液相均相催化反应来解决一般均相催化剂及非均相催化剂的问题。即反应物与催化剂均匀存在于其中一个液相中,生成的产物传递到另一不互溶的液相中。反应结束后通过液相分离能够较易实现催化剂与产物的分离回收使用问题。但相应的不互溶两液相系统在不少情况下并不易形成,而且液液界面间传质阻力会不利于产物传递到另一液相。这类解决方式的应用范围很有限。
如何将均相催化剂催化活性高等优良特点与非均相催化剂易于回收的特点结合,开发出应用范围更为广泛的新型催化剂,一直是相关领域科技工作者追求的目标。近年来,具有催化功能的溶解度随温度显著变化的所谓温敏性或温控性离子液体的出现和应用研究,为这类新型催化剂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很好前景。
温敏型离子液体属于功能特异型离子液体,是整个离子液体家族中近年来才出现的新成员。由于组成其阴、阳离子结构的特殊结构导致这种新型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会随着温度在特定范围内的变化而出现突变。这类离子液体在反应体系中,能够通过温度变化来调控体系的相态数目,也就是说在较高温度或反应温度下能与反应体系成为均相;而在常温或者低温下,离子液体催化剂与产物分别成为两相,这样使反应体系既保证了均相反应的高催化效率,又使分离回收更加简便,避免了两相催化的局限性和均相催化离子液体分离困难的劣势,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来解决均相反应分离复杂的难题。
国外研究者(Mobile Phase Effects in Rh-Sulfonated PhosPhine-Molten Salts Catalysed the Biphasic Hydroformylation of H eavy Olefins.J Chem Soc Chem Commun,1990:1715~1976)率先提出了把离子液体应用于两相体系,在试验过程中观查到了由温度调控的固-液分离现象(temperature-controlled liquid-solid separation),在均相催化反应结束之后,作为反应介质和催化剂的离子液体从冷却后的反应体系中自动析出,与传统溶剂相比,极大的简化了分离过程。
国内研究人员(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0,46(5):562-564.)合成了一种新型温控(或称温敏)离子液体,该离子液体在室温呈固态,在不高于60℃的温度下即可熔化成液态,且不溶于水,但高于25℃时可以溶于弱极性或非极性的辛醇或乙酸辛酯。此外,还有研究者(新型温控离子液体绿色介质生物催化合成乙酸辛酯香料.化学试剂,32(9),793~798)设计合成了新型同分异构离子液体1,3-二戊基咪唑六氟磷酸离子液体,当温度高于25℃时可完全溶于弱极性或非极性1-辛醇或乙酸辛酯,而低于这个温度时可从体系中迅速自动析出,借此开发出一种高温反应和低温分离相结合的乙酸辛酯生物催化合成新路线。
迄今,温敏性离子液体的设计、制备及应用,有一些研究报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目前,温敏性离子液体的种类还很少,远远不能满足各具特色或特点应用的需要。所以,各具特点的各类新型温敏性离子液体的制备仍将是研究重点之一。
(2)在常温下,离子液体有的呈液态,也有的是固态。从离子液体分离回收来看,前者以液液分离的方式,后者以固液分离——过滤的方式,均容易实现分离,但固体过滤的分离程度较好。此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离子液体形成凝聚态固体的过程中,还有明显的纯化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回收的离子液体中的杂质。一般来说,在工业化过程中离子液体需要数十次以上的循环使用,如果采用液体形式回收,杂质会逐渐积累在离子液体中从而可能影响其性能,尤其是在提取分离天然产物过程中,杂质较多、成分复杂。所以,离子液体在回收过程中,以固态形式比以液态形式更具有优势。
(3)现有的常温固态、升温混溶的温敏性离子液体,基本是用于非极性或弱极性体系。现有离子液体常温时在极性或强极性溶剂(例如水、甲醇、乙醇、丙酮等)中的溶解度尚很不满意。据公开的数据分析,现有离子液体在常温时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一般在15%以上,这样会导致过滤分离的液体中损失部分离子液体。高度温敏性离子液体即在常温或低温极性溶剂中溶解度极低的温敏性离子液体很缺乏。
鉴于离子液体在催化过程中崭露出的优良前景以及亟待改善的研究现状,设计、研制出在强极性环境(常见和常用的化学反应体系溶剂例如水、甲醇、四氢呋喃体系)中的高度温敏性新型离子液体,是亟待突破的技术瓶颈。
本发明者所在课题组多年来致力于不同特点的温敏性离子液体的合成以及不同溶剂性质条件下离子液体的应用研究(XianSi Zhou,Jia Bing Liu,Wen Feng Luo,Yi Wen Zhang and Hang Song*,Novel Brønsted-acidic ionic liquids based on benzothiazolium cations as catalysts for the esterification reactions,Journal of the Serbian Chemical Society,76(12):1607-1615(2011);王欣,宋航,许超,李江,杜开峰*,响应面法优化离子液体催化合成乳酸乙酯,化工进展,2009,28(6):1032-1035;周贤思,柳加兵,罗文锋,张义文,宋航*。酸性咪唑类离子液体催化合成2-氯丙酸乙酯,化学研究与应用,2011,23(7):867~871),制备了系列适合于非极性或弱极性环境中温敏性的离子液体,并开展了实际应用研究,显现出了温敏性离子液体制备及其在化学化工及制药领域简化现有催化剂回收手段的良好应用。
本发明即在目前尚未解决的上述温敏性离子液体催化酯化的方向之一的难题,即以温敏性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催化强极性的甲醇与长链脂肪酸合成长链脂肪酸甲酯方向,取得重要的技术突破。
长链脂肪酸甲酯是一类用途非常广泛的酯类化合物,包括作为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和制药中间体,应用于广泛的领域。传统的长链脂肪酸甲酯的合成多采用浓硫酸、苯甲酸等进行,但是由于反应中多有副产物生成,并且催化剂不易回收,对环境污染很大,此方法具有局限性,同时生成的产物也很难分离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无法达到现代绿色化学的基本标准。
本研究人员经数年探索,发现一类基于喹啉阳离子结构的新型离子液体,该类离子液体在室温下呈固态,其在强极性溶剂甲醇中的溶解度对温度极其敏感,同时具有强酸性,稳定性良好,可以作为长链脂肪酸甲酯化反应的优良催化剂。其在体系中高温下能够混为一相,在室温或者低温时,离子液体与产物迅速转变为固-液相,这样使整个反应体系既保证了均相反应时的高催化效率,又使分离回收更加简便,避免了两相催化效率有限的局限性和均相催化离子液体回收困难的劣势,从而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来解决以上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类在极性和强极性中溶解度随温度显著变化的新型离子液体及其制备过程,以及用该类温敏性离子液体催化长链脂肪酸甲酯化的方法。该方法突出的特点在于:使用温度来控制反应体系从固-液非均相(常温及其以下温度)→均相(催化过程中)→非均相(分离回收过程中)的变化过程,在实现温和条件下高效催化醇酸酯化的同时,显著简化离子液体回收的后处理操作。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一种适合于长链脂肪酸甲酯化反应的温敏性离子液体催化剂,采用含喹啉阳离子结构的离子液体,如通式(I)所示:
通式(I)
其中:[Y-]为HSO4 -、CH3SO3 -
基于喹啉阳离子结构的温敏性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是:加入适量喹啉到圆底烧瓶中,加入足够乙醇作为溶剂,冰浴前提下冷却至0~5℃,充分搅拌的同时在半小时内用恒压滴定漏斗缓慢滴加酸,再于室温下搅拌数小时,反应停止。将产物旋转蒸发,除去残留乙醇,得到的白色固体,即为离子液体粗品。使用少量丙酮洗涤3~4次,之后用无水乙醇进行重结晶,真空干燥后得到白色晶状固体,即为产物。
一种长链脂肪酸甲酯化的方法,其特点在于:将适量摩尔比的醇和酸以及苯并噻唑温敏性离子液体一起加入反应器中,在温度70~80℃下充分搅拌,反应数小时,冷却,静置,离子液体从反应体系中结晶析出,通过过滤分离出酯产物并回收离子液体,离子液体不经处理而直接用于下一次使用。
上述方法中所用的反应物酸为正己酸,正辛酸,月桂酸,棕榈酸。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本研究涉及的高度温敏型离子液体,能够在工作温度良好地呈液态或溶解于强极性溶剂中,在常温或低温则具有极低的溶解度或几乎不溶的特性,显著有别于已有的离子液体,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对于进一步拓展离子液体的种类,推动离子液体的多样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2)具有优良催化功能的温敏性离子液体,仅通过温度调控即可由溶液或液态迅速转换为单一液态或固态的相变化,即仅需要简单地进行温度调控即可从发挥高效催化作用的均相转为回收过程的凝聚相,从而具有将均相和非均相催化剂优点集于一身的特性,可为发展相态可调控的新形态催化剂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或途径。
(3)以高度温敏性离子液体为催化剂,从而建立一种催化酯化和水解的清洁工艺技术,其具有催化效率高、离子液体易于回收、适用范围广、经济性好的特点。对于开发理想的离子液体催化体系技术途径,具有显著的科学意义和良好的技术应用前景。
(4)对于系列温敏性离子液体的结构优化设计和研究温敏性与结构及溶剂性质的关系和变化规律,在宏观和微观层次分别进行探索研究。运用热力学原理和方法,可以在大的结构方向上对温敏型离子液体进行研究,获得有关温敏性与结构以及溶剂性质的宏观行为。利用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QSPR方法,进一步进行温敏型离子液体可能结构的筛选,同时探索利用量子力学、分子力学等方法深入探讨其内在的规律。对于极性溶剂中温敏性离子液体溶解度等性质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研究,有利于拓展此类方法在离子液体领域的范围,也有利于分子模拟方法的发展。
(5)高度温敏性离子液体在从溶液或液态转变为固体过程中还具有自身纯化的作用,能够有效减少或消除应用体系中不同杂质对于回收离子液体纯度的影响,尤其是应用于含有大量各种杂质的生物液体和天然产物的分离纯化过程,其效果会显著优于以液态形式回收利用的离子液体。对于突破离子液体在该类领域应用中回收利用的难题,可提供满意的解决途径。
1.本发明所涉及的喹啉盐类温敏性离子液体,于室温附近反应2~3h即可一步制备,无需特殊设备和反应条件。相比现有其他类似离子液体的多步制备等,制备方法更为简单、更加高效。
2.本发明甲酯化反应方法中所涉及的喹啉盐类离子液体采用了特殊的分子结构设计,使其在室温下呈固态,并且在甲醇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显著。如在20℃时可小于10g/100g溶剂,而在60℃即可大于100g/100g溶剂。因此,仅通过改变温度即可实现离子液体在反应体系中由非均相→均相→非均相的变化历程。在反应过程中呈均相而利于催化反应的进行,反应结束后体系呈非均相则又简化了后处理操作。
3.本发明酯化反应方法中所涉及的喹啉盐类温敏性离子液体,在反应结束后经冷却可使离子液体从反应体系析出,然后通过过滤得以回收,可以不经处理而直接用于下一次反应,并可保持催化活性基本不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实施例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如果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内容对本发明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离子液体的合成):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1
将0.1mol喹啉加入到圆底烧瓶中,加入50mL乙醇作为反应溶剂,冰浴条件下降温至5℃,用恒压滴定漏斗缓慢滴加0.1mol浓硫酸,半小时滴完,接下来在室温下搅拌2h,得到白色浑浊液体,反应停止。对产物进行旋转蒸发,除去乙醇,得到白色固体。再用丙酮洗涤3~4次,最后使用无水乙醇对粗产物重结晶,真空干燥后得到白色粉末固体,即为产物喹啉硫酸氢盐。
实施例2(离子液体的合成):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2
将0.09mol喹啉加入到圆底烧瓶中,加入50ml乙醇作为反应溶剂,冰浴条件下降温至3℃,用恒压滴定漏斗缓慢滴加0.1mol浓硫酸,半小时滴完,接下来在室温下搅拌1.5h,得到白色浑浊液体,反应停止。对产物进行旋转蒸发,除去乙醇,得到白色固体。再用丙酮洗涤3~4次,最后使用无水乙醇对粗产物重结晶,真空干燥后得到白色粉末固体,即为产物喹啉硫酸氢盐。
实施例3(离子液体的合成):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3
将0.1mol喹啉加入到圆底烧瓶中,加入50mL乙醇作为反应溶剂,冰浴条件下降温至5℃,用恒压滴定漏斗缓慢滴加0.09mol浓硫酸,半小时滴完,接下来在室温下搅拌3h,得到白色浑浊液体,反应停止。对产物进行旋转蒸发,除去乙醇,得到白色固体。再用丙酮洗涤3~4次,最后使用无水乙醇对粗产物重结晶,真空干燥后得到白色粉末固体,即为产物喹啉硫酸氢盐。
实施例4(离子液体的合成):喹啉甲烷磺酸盐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1
将0.1mol喹啉加入到圆底烧瓶中,加入50ml乙醇作为溶剂,冰浴前提下冷却至2℃,充分搅拌的同时在半小时内用恒压滴定漏斗缓慢滴加0.1mol甲烷磺酸,再于室温下搅拌2h,呈现白色乳浊液,反应停止。将产物旋转蒸发,除去残留乙醇,得到白色固体,为离子液体粗品。使用少量丙酮洗涤3~4次,之后用无水乙醇进行重结晶,真空干燥后得到白色晶状固体,即为产物喹啉甲烷磺酸盐。
实施例5(离子液体的合成):喹啉甲烷磺酸盐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2
将0.095mol喹啉加入到圆底烧瓶中,加入50mL乙醇作为溶剂,冰浴前提下冷却至3℃,充分搅拌的同时在半小时内用恒压滴定漏斗缓慢滴加0.1mol甲烷磺酸,再于室温下搅拌3h,呈现白色乳浊液,反应停止。将产物旋转蒸发,除去残留乙醇,得到白色固体,为离子液体粗品。使用少量丙酮洗涤3~4次,之后用无水乙醇进行重结晶,真空干燥后得到白色晶状固体,即为产物喹啉甲烷磺酸盐。
实施例6(离子液体的合成):喹啉甲烷磺酸盐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2
将0.1mol喹啉加入到圆底烧瓶中,加入50ml乙醇作为溶剂,冰浴前提下冷却至1℃,充分搅拌的同时在半小时内用恒压滴定漏斗缓慢滴加0.09mol甲烷磺酸,再于室温下搅拌3h,呈现白色乳浊液,反应停止。将产物旋转蒸发,除去残留乙醇,得到白色固体,为离子液体粗品。使用少量丙酮洗涤3~4次,之后用无水乙醇进行重结晶,真空干燥后得到白色晶状固体,即为产物喹啉甲烷磺酸盐。
实施例7(甲酯化反应实例)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05mol正己酸、0.30mol甲醇以及0.04mol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控制反应体系温度在70℃左右,装上回流冷凝器,恒温搅拌3h。反应停止后,冷却,静置,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从反应体系结晶析出,过滤分离并回收离子液体。液相经减压除去未反应的甲醇,将混合物移入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饱和食盐水,摇荡,待混合物分层后,弃去下层水液,保留上层油状物,重复洗涤2~3次后,最后得到的油状物即为产物正己酸甲酯,产率为93.7%。
实施例8(甲酯化反应实例)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05mol正己酸、0.40mol甲醇以及0.04mol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控制反应体系温度在70℃左右,装上回流冷凝器,恒温搅拌3h。反应停止后,冷却,静置,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从反应体系结晶析出,过滤分离并回收离子液体。液相经减压除去未反应的甲醇,将混合物移入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饱和食盐水,摇荡,待混合物分层后,弃去下层水液,保留上层油状物,重复洗涤2~3次后,最后得到的油状物即为产物正己酸甲酯,产率为91.2%。
实施例9(甲酯化反应实例)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05mol正己酸、0.20mol甲醇以及0.04mol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控制反应体系温度在70℃左右,装上回流冷凝器,恒温搅拌3h。反应停止后,冷却,静置,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从反应体系结晶析出,过滤分离并回收离子液体。液相经减压除去未反应的甲醇,将混合物移入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饱和食盐水,摇荡,待混合物分层后,弃去下层水液,保留上层油状物,重复洗涤2~3次后,最后得到的油状物即为产物正己酸甲酯,产率为89.5%。
实施例10(甲酯化反应实例)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05mol正己酸、0.30mol甲醇以及0.05mol喹啉甲烷磺酸盐离子液体,控制反应体系温度在70℃左右,装上回流冷凝器,恒温搅拌3h。反应停止后,冷却,静置,喹啉甲烷磺酸盐离子液体从反应体系结晶析出,过滤分离并回收离子液体。液相经减压除去未反应的甲醇,将混合物移入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饱和食盐水,摇荡,待混合物分层后,弃去下层水液,保留上层油状物,重复洗涤2~3次后,最后得到的油状物即为产物正己酸甲酯,产率为89.2%。
实施例11(甲酯化反应实例)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05mol正己酸、0.40mol甲醇以及0.04mol喹啉甲烷磺酸盐离子液体,控制反应体系温度在70℃左右,装上回流冷凝器,恒温搅拌3h。反应停止后,冷却,静置,喹啉甲烷磺酸盐离子液体从反应体系结晶析出,过滤分离并回收离子液体。液相经减压除去未反应的甲醇,将混合物移入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饱和食盐水,摇荡,待混合物分层后,弃去下层水液,保留上层油状物,重复洗涤2~3次后,最后得到的油状物即为产物正己酸甲酯,产率为87.4%。
实施例12(甲酯化反应实例)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05mol正辛酸、0.25mol甲醇以及0.03mol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控制反应体系温度在72℃左右,装上回流冷凝器,恒温搅拌4h。反应停止,冷却,静置,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从反应体系结晶析出,过滤分离并回收离子液体。液相经减压除去未反应的甲醇,将混合物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饱和食盐水,摇荡,待分层后,同样弃去下层水液,保留上层油状物,重复洗涤2~3次后,最后得到的油状物即为产物正辛酸甲酯,产率为94.8%。
实施例13(甲酯化反应实例)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05mol正辛酸、0.25mol甲醇以及0.05mol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控制反应体系温度在72℃左右,装上回流冷凝器,恒温搅拌4h。反应停止,冷却,静置,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从反应体系结晶析出,过滤分离并回收离子液体。液相经减压除去未反应的甲醇,将混合物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饱和食盐水,摇荡,待分层后,同样弃去下层水液,保留上层油状物,重复洗涤2~3次后,最后得到的油状物即为产物正辛酸甲酯,产率为94.7%。
实施例14(甲酯化反应实例)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05mol正辛酸、0.40mol甲醇以及0.05mol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控制反应体系温度在72℃左右,装上回流冷凝器,恒温搅拌4h。反应停止,冷却,静置,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从反应体系结晶析出,过滤分离并回收离子液体。液相经减压除去未反应的甲醇,将混合物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饱和食盐水,摇荡,待分层后,同样弃去下层水液,保留上层油状物,重复洗涤2~3次后,最后得到的油状物即为产物正辛酸甲酯,产率为92.8%。
实施例15(甲酯化反应实例)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05mol正辛酸、0.25mol甲醇以及0.03mol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控制反应体系温度在72℃左右,装上回流冷凝器,恒温搅拌3h。反应停止,冷却,静置,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从反应体系结晶析出,过滤分离并回收离子液体。液相经减压除去未反应的甲醇,将混合物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饱和食盐水,摇荡,待分层后,同样弃去下层水液,保留上层油状物,重复洗涤2~3次后,最后得到的油状物即为产物正辛酸甲酯,产率为85.6%。
实施例16(甲酯化反应实例)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05mol正辛酸、0.25mol甲醇以及0.03mol喹啉甲烷磺酸盐离子液体,控制反应体系温度在72℃左右,装上回流冷凝器,恒温搅拌4h。反应停止,冷却,静置,喹啉甲烷磺酸盐离子液体从反应体系结晶析出,过滤分离并回收离子液体。液相经减压除去未反应的甲醇,将混合物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饱和食盐水,摇荡,待分层后,同样弃去下层水液,保留上层油状物,重复洗涤2~3次后,最后得到的油状物即为产物正辛酸甲酯,产率为82.7%。
实施例17(甲酯化反应实例)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05mol月桂酸、0.20mol甲醇以及0.04mol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将反应体系温度控制在75℃左右,装上回流冷凝器,恒温搅拌3h。反应停止后,冷却,静置,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从反应体系结晶析出,过滤分离并回收离子液体。液相经除去未反应的残留甲醇,将混合物移至分液漏斗中,使用适量饱和食盐水洗涤,摇荡,待分层后,弃去下层水液,保留上层油状物,重复洗涤2~3次后,最后得到的油状物即为产物月桂酸甲酯,产率为96.2%。
实施例18(甲酯化反应实例)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05mol月桂酸、0.20mol甲醇以及0.04mol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将反应体系温度控制在75℃左右,装上回流冷凝器,恒温搅拌5h。反应停止后,冷却,静置,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从反应体系结晶析出,过滤分离并回收离子液体。液相经除去未反应的残留甲醇,将混合物移至分液漏斗中,使用适量饱和食盐水洗涤,摇荡,待分层后,弃去下层水液,保留上层油状物,重复洗涤2~3次后,最后得到的油状物即为产物月桂酸甲酯,产率为94.8%。
实施例19(甲酯化反应实例)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05mol月桂酸、0.20mol甲醇以及0.05mol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将反应体系温度控制在75℃左右,装上回流冷凝器,恒温搅拌3h。反应停止后,冷却,静置,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从反应体系结晶析出,过滤分离并回收离子液体。液相经除去未反应的残留甲醇,将混合物移至分液漏斗中,使用适量饱和食盐水洗涤,摇荡,待分层后,弃去下层水液,保留上层油状物,重复洗涤2~3次后,最后得到的油状物即为产物月桂酸甲酯,产率为95.1%。
实施例20(甲酯化反应实例)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05mol月桂酸、0.20mol甲醇以及0.05mol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将反应体系温度控制在75℃左右,装上回流冷凝器,恒温搅拌4h。反应停止后,冷却,静置,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从反应体系结晶析出,过滤分离并回收离子液体。液相经除去未反应的残留甲醇,将混合物移至分液漏斗中,使用适量饱和食盐水洗涤,摇荡,待分层后,弃去下层水液,保留上层油状物,重复洗涤2~3次后,最后得到的油状物即为产物月桂酸甲酯,产率为95.3%。
实施例21(甲酯化反应实例)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05mol月桂酸、0.20mol甲醇以及0.04mol喹啉甲烷磺酸盐离子液体,将反应体系温度控制在75℃左右,装上回流冷凝器,恒温搅拌3h。反应停止后,冷却,静置,喹啉甲烷磺酸盐离子液体从反应体系结晶析出,过滤分离并回收离子液体。液相经除去未反应的残留甲醇,将混合物移至分液漏斗中,使用适量饱和食盐水洗涤,摇荡,待分层后,弃去下层水液,保留上层油状物,重复洗涤2~3次后,最后得到的油状物即为产物月桂酸甲酯,产率为82.1%。
实施例22(甲酯化反应实例)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0.05mol棕榈酸、0.30mol甲醇以及0.04mol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保持反应体系温度在75℃左右,装上回流冷凝器,恒温搅拌3.5h。反应结束,冷却,静置,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从反应体系结晶析出,过滤分离并回收离子液体。液相经减压除去未反应的多余甲醇,将混合物移入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饱和食盐水洗涤,摇荡,待分层后,弃去下层水液,保留上层油状物,重复洗涤2~3次后,最后得到的油状物即为产物棕榈酸甲酯,产率为92.6%。
实施例23(酯化反应实例)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0.05mol棕榈酸、0.20mol甲醇以及0.04mol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保持反应体系温度在75℃左右,装上回流冷凝器,恒温搅拌3.5h。反应结束,冷却,静置,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从反应体系结晶析出,过滤分离并回收离子液体。液相经减压除去未反应的多余甲醇,将混合物移入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饱和食盐水洗涤,摇荡,待分层后,弃去下层水液,保留上层油状物,重复洗涤2~3次后,最后得到的油状物即为产物棕榈酸甲酯,产率为89.8%。
实施例24(甲酯化反应实例)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0.05mol棕榈酸、0.30mol甲醇以及0.04mol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保持反应体系温度在75℃左右,装上回流冷凝器,恒温搅拌3h。反应结束,冷却,静置,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从反应体系结晶析出,过滤分离并回收离子液体。液相经减压除去未反应的多余甲醇,将混合物移入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饱和食盐水洗涤,摇荡,待分层后,弃去下层水液,保留上层油状物,重复洗涤2~3次后,最后得到的油状物即为产物棕榈酸甲酯,产率为91.8%。
实施例25(甲酯化反应实例)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0.05mol棕榈酸、0.30mol甲醇以及0.06mol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保持反应体系温度在75℃左右,装上回流冷凝器,恒温搅拌5h。反应结束,冷却,静置,喹啉硫酸氢盐离子液体从反应体系结晶析出,过滤分离并回收离子液体。液相经减压除去未反应的多余甲醇,将混合物移入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饱和食盐水洗涤,摇荡,待分层后,弃去下层水液,保留上层油状物,重复洗涤2~3次后,最后得到的油状物即为产物棕榈酸甲酯,产率为87.6%。
实施例26(酯化反应实例)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0.05mol棕榈酸、0.30mol甲醇以及0.04mol喹啉甲烷磺酸盐离子液体,保持反应体系温度在75℃左右,装上回流冷凝器,恒温搅拌3.5h。反应结束,冷却,静置,喹啉甲烷磺酸盐离子液体从反应体系结晶析出,过滤分离并回收离子液体。液相经减压除去未反应的多余甲醇,将混合物移入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饱和食盐水洗涤,摇荡,待分层后,弃去下层水液,保留上层油状物,重复洗涤2~3次后,最后得到的油状物即为产物棕榈酸甲酯,产率为81.4%。

Claims (5)

1.通式(I)代表喹啉盐类温敏性离子液体:
其特征在于其中的阴离子[Y-]是CH3SO3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喹啉盐类温敏性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喹啉与甲烷磺酸的摩尔比为1:0.9~1:1.2,将喹啉溶于无水乙醇,将温度控制在0~5℃,再滴加甲烷磺酸的水溶液或乙醇溶液。
3.一种喹啉盐类温敏性离子液体催化醇酸酯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液体作为长链脂肪酸的甲酯化反应的催化剂,和甲醇一起加入反应器中,加热,搅拌反应,冷却,静置,过滤分离得到酯化产物及离子液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喹啉盐类温敏性离子液体催化醇酸酯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所用的长链脂肪酸为正己酸,正辛酸或月桂酸。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喹啉盐类温敏性离子液体催化醇酸酯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反应结束后,仅通过降温、过滤操作将酯产品液相与离子液体固相分离,酯产品溶于滤液中,通过蒸馏得以收集;离子液体通过简易分离,可以回收并直接用于下一次使用。
CN201410217839.0A 2014-05-22 2014-05-22 新型喹啉类温敏性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催化长链脂肪酸甲酯化的方法 Active CN1039651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17839.0A CN103965102B (zh) 2014-05-22 2014-05-22 新型喹啉类温敏性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催化长链脂肪酸甲酯化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17839.0A CN103965102B (zh) 2014-05-22 2014-05-22 新型喹啉类温敏性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催化长链脂肪酸甲酯化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5102A CN103965102A (zh) 2014-08-06
CN103965102B true CN103965102B (zh) 2016-05-25

Family

ID=51235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17839.0A Active CN103965102B (zh) 2014-05-22 2014-05-22 新型喹啉类温敏性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催化长链脂肪酸甲酯化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651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1482B (zh) * 2014-09-16 2017-02-08 四川大学 8‑羟基喹啉类温敏性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催化长链脂肪酸乙酯化的方法
CN108558662B (zh) * 2018-05-16 2021-05-07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多磺酸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合成棕榈酸异丙酯的方法
CN109306489A (zh) * 2018-11-14 2019-02-05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功能化喹啉类液体缓蚀剂、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27974A (ja) * 1990-01-31 1991-10-08 Kawasaki Steel Corp キノリン―8―スルホン酸の製造方法
CN1833774A (zh) * 2006-04-20 2006-09-20 大连理工大学 在温控离子液体两相体系中高碳烯烃氢甲酰化制备高碳醛
CN1847222A (zh) * 2006-04-20 2006-10-18 大连理工大学 温控离子液体两相体系及其在络合催化加氢中的应用
CN101863855B (zh) * 2010-06-29 2013-05-29 四川大学 温敏型酸性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催化醇酸酯化的方法
CN103333114A (zh) * 2013-07-18 2013-10-02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咪唑类氧化-温控双功能离子液体及其合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5102A (zh) 2014-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63855B (zh) 温敏型酸性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催化醇酸酯化的方法
CN103965102B (zh) 新型喹啉类温敏性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催化长链脂肪酸甲酯化的方法
CN102824929B (zh) 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的制备方法及所用催化剂
CN102671712B (zh) 一种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催化微晶纤维素合成乙酰丙酸中的应用
CN104529935B (zh) 2‑(3‑醛基‑4‑异丁氧基苯基)‑4‑甲基噻唑‑5‑甲酸乙酯的合成方法
CN101880270A (zh) 一种制备1,1-环丙烷二甲醇环亚硫酸酯的方法
CN108285436B (zh) 一种ae-活性酯的制备工艺
CN106543156A (zh) 一种降低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中环氧氯丙烷残留量方法
JP6392994B2 (ja) フルオレンから9−フルオレノンを製造する方法
CN105367508B (zh) 一种帕瑞昔布钠合成工艺杂质的制备方法
CN103524525A (zh) 从青蒿素生产废弃物中提取青蒿酸及其衍生物的方法
CN107311960A (zh) 1,2,3‑苯并噻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4311482B (zh) 8‑羟基喹啉类温敏性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催化长链脂肪酸乙酯化的方法
CN105884644A (zh) 一种中性内肽酶抑制剂盐优势形态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22373A (zh) 一种阔马酸甲酯的合成方法
CN102731602B (zh) 一种从羊毛脂中分离胆固醇酯的方法
CN105801482A (zh) 一种1-环丙基-4-氧代-7-溴-8-二氟甲氧基-1,4-二氢喹啉-3-羧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CN110003180A (zh) 吡咯-吡啶-吡咯类化合物的后处理纯化方法
CN104418731A (zh) 一种金刚烷二酯的制备方法
CN102964411B (zh) 一种雄甾-4,6-二烯-17α-甲基-17β-醇-3-酮的合成方法
CN102504958A (zh) 一种基于可逆反应的组合络合分离蚕蛹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
CN106475140A (zh) (S)‑1‑(1‑羟乙基‑1‑异丙基)硫脲单侧修饰的Fe‑Anderson型杂多酸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233978A (zh) 一种有机羧酸酯的合成方法
CN105753834B (zh) 一种瑞舒伐他汀钙关键手性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CN117820336A (zh) 一种制备医药中间体苯并噻唑并[2,3-b]喹唑啉酮衍生物的方法和可再生催化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