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63473A - 液体排出装置、检查方法以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体排出装置、检查方法以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63473A
CN103963473A CN201410211057.6A CN201410211057A CN103963473A CN 103963473 A CN103963473 A CN 103963473A CN 201410211057 A CN201410211057 A CN 201410211057A CN 103963473 A CN103963473 A CN 1039634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discharge
telecommunication
liquid
discharg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110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63473B (zh
Inventor
新川修
铃木俊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3045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9966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308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3682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963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34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634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34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for detecting failure, e.g. clogging, malfunctioning actua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8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controlling heads based on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002/14354Sensor in each pressure chamber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液体排出装置、检查方法以及方法,提高基于腔室内的液体的状态检查多个排出部时的处理效率。打印机(10)具备:检测部(290),其检测合成与二个排出部(270)的各个中的残留振动相应的多个电信号(SW)而成的合成信号(PW);和检查部(102),其基于通过检测部(290)检测到的合成信号(PW)对二个排出部(270)进行检查。另外液体排出装置具备:通过驱动元件的驱动从连通于腔室的喷嘴排出所述腔室内的液体的多个排出部;检测与所述腔室内的液体的状态相应的电信号的检测部;以及基于所述电信号来检查所述排出部的检查部;其中,所述检查部基于合成所述多个排出部的多个电信号而成的合成信号来进行检查。

Description

液体排出装置、检查方法以及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210035251.4、发明名称为“液体排出装置、检查方法以及方法”、申请日为2012年2月16日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查液体排出装置中的多个排出部的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液体排出装置之一的喷墨打印机,具备排出墨液的多个排出部,在各排出部,在连通于喷嘴的腔室中贮存墨液,通过设置于腔室的驱动元件的驱动从喷嘴排出墨液。在这样的液体排出装置的排出部中,在气泡混入了腔室内的墨液中的情况下和/或腔室内的墨液增粘了的情况下,喷嘴有可能堵塞,不能良好地进行墨液从喷嘴的排出。
以往,提出了基于通过驱动元件的驱动而残留于腔室内的墨液的残留振动,来检查排出部中的喷嘴的堵塞的技术(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特开2005-2890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5-305992号公报
然而,以往,关于使基于残留振动这样的腔室内的液体的状态来检查多个排出部时的处理效率提高的技术,没有进行充分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基于腔室内的液体的状态检查多个排出部时的处理效率的技术。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能够作为下面的方式或应用例来实现。
应用例1
应用例1的液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通过驱动信号的施加而驱动的驱动元件来排出液体,具备:多个驱动元件;电连接于所述多个驱动元件的共用电路;以及电连接于所述共用电路的检测部;其中,所述检测部经由所述共用电路检测从所述多个驱动元件的各个输出的电信号。
应用例2
在应用例1的液体排出装置中,也可以:所述检测部经由所述共用电路检测从所述多个驱动元件的任一个输出的电信号。
应用例3
在应用例1或应用例2的液体排出装置中,也可以:在所述驱动信号的施加电平为第一电平时经由所述共用电路被检测电信号的所述多个驱动元件的数量,比在所述驱动信号的施加电平为比所述第一电平强的第二电平时经由所述共用电路被检测电信号的所述多个驱动元件的数量多。
应用例4
在应用例1或应用例2的液体排出装置中,也可以:经由所述共用电路被检测电信号的所述多个驱动元件的数量为第一数量时的所述驱动信号的施加电平,比经由所述共用电路被检测电信号的所述多个驱动元件的数量为比所述第一数量多的第二数量时的所述驱动信号的施加电平强。
应用例5
在应用例1的液体排出装置中,也可以:所述多个驱动元件包括第一驱动元件、第二驱动元件和第三驱动元件,所述检测部经由所述共用电路检测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输出的电信号和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输出的电信号,经由所述共用电路检测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输出的电信号和从所述第三驱动元件输出的电信号。
应用例6
在应用例5的液体排出装置中,也可以:所述检测部经由所述共用电路检测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输出的电信号,在检测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输出的电信号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驱动元件施加的驱动信号的施加电平,比在检测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输出的电信号和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输出的电信号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驱动元件施加的驱动信号的施加电平大。
应用例7
在应用例5或应用例6的液体排出装置中,也可以:所述多个驱动元件包括第四驱动元件,所述检测部经由所述共用电路检测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输出的电信号和从所述第四驱动元件输出的电信号。
应用例8
在应用例5或应用例6的液体排出装置中,也可以:所述多个驱动元件包括第四驱动元件,所述检测部经由所述共用电路检测从所述第三驱动元件输出的电信号和从所述第四驱动元件输出的电信号。
应用例9
在应用例1至应用例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中,也可以:具备多个腔室,在通过经由所述共用电路被检测电信号的所述多个驱动元件的驱动而排出液体的腔室之间,配置不经由所述共用电路被检测电信号的驱动元件的腔室。
应用例10
在应用例1至应用例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中,也可以:通过所述多个驱动元件的驱动而排出的液体的种类相同。
应用例11
应用例11的检查方法,是使用通过驱动信号的施加而驱动的驱动元件来排出液体的液体排出装置的检查方法,其中,所述液体排出装置具备:多个驱动元件、电连接于所述多个驱动元件的共用电路和电连接于所述共用电路的检测部,该检查方法包括:驱动所述多个驱动元件;以及经由所述共用电路检测从所述多个驱动元件的各个输出的电信号。
应用例12
应用例12的方法,用于使计算机实现检查液体排出装置的功能,该液体排出装置使用通过驱动信号的施加而驱动的驱动元件来排出液体,其中,所述液体排出装置具备:多个驱动元件、电连接于所述多个驱动元件的共用电路和电连接于所述共用电路的检测部,该方法包括:使所述多个驱动元件驱动;以及经由所述共用电路检测从所述多个驱动元件的各个输出的电信号。
应用例13
应用例13的液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通过驱动元件的驱动从连通于腔室的喷嘴排出所述腔室内的液体的多个排出部;检测与所述腔室内的液体的状态相应的电信号的检测部;以及基于所述电信号来检查所述排出部的检查部;其中,所述检查部基于合成所述多个排出部的多个电信号而成的合成信号来进行检查。根据应用例13的液体排出装置,因为基于合成多个电信号而成的合成信号来检查排出部,所以能够使检查排出部时的处理效率提高。
应用例14
在应用例13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中,也可以:所述检查部基于所述合成信号检查所述多个排出部。根据应用例14的液体排出装置,因为基于合成信号合并检查多个排出部,所以与个别地检查各排出部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检查所需要的处理速度提高。其结果,能够使检查多个排出部时的处理效率提高。
应用例15
在应用例14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中,也可以还具备:输出所述多个排出部的各个的所述电信号的多个感知部;以及共同地被施加从所述多个感知部输出的电信号的共用电路;其中,所述检测部从所述共用电路检测所述合成信号。根据应用例15的液体排出装置,能够容易地检测合成信号。
应用例16
在应用例14或应用例15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中,也可以:所述检测部,在通过所述检查部基于所述合成信号不能确定所述多个排出部的各状态的情况下,按所述多个排出部中的每个排出部,检测所述电信号,所述检查部基于按每个所述排出部所检测到的电信号来检查所述多个排出部中的各排出部。根据应用例16的液体排出装置,关于通过合成信号不能确定状态的排出部,能够基于各排出部的电信号个别地进行检查来确定状态。
应用例17
在应用例14至应用例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中,也可以还具备:合成数量改变部,其与在检测所述合成信号时使所述驱动元件驱动的驱动信号的施加电平相应地,改变进行合成的所述电信号的数量。根据应用例17的液体排出装置,能够以适于检查的信号电平得到合成信号。
应用例18
在应用例14至应用例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中,也可以还具备:施加电平改变部,其与进行合成的所述电信号的数量相应地,改变在检测所述合成信号时使所述驱动元件驱动的驱动信号的施加电平。根据应用例18的液体排出装置,能够以适于检查的信号电平得到合成信号。
应用例19
在应用例13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中,也可以:所述合成信号将所述多个排出部中处于能够排出液体的状态的第一排出部的电信号与所述多个排出部中与所述第一排出部不同的第二排出部的电信号合成,所述检查部基于所述合成信号检查所述第二排出部。根据应用例19的液体排出装置,因为检查所用的合成信号是通过与表示能够排出液体的状态的电信号的合成而与检查对象的电信号相比使信号电平放大了的信号,所以能够抑制检查的误判定。
应用例20
在应用例19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中,也可以:所述检查部,在所述第二排出部的检查之前,基于通过所述检测部所检测到的电信号来确定所述第一排出部,在确定所述第一排出部时使所述第一排出部中的所述驱动元件驱动的驱动信号的施加电平,比在检查所述第二排出部时使所述第一以及第二排出部的各个中的所述驱动元件驱动的驱动信号的施加电平大。根据应用例20的液体排出装置,能够抑制确定第一排出部时的误判定。
应用例21
在应用例19或应用例20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中,也可以:所述检查部,在确定为所述第二排出部处于能够排出液体的状态的情况下,基于合成信号检查所述多个排出部中与所述第一以及第二排出部不同的第三排出部,所述合成信号是合成所述第二排出部的电信号与所述第三排出部的电信号而成的信号。根据应用例21的液体排出装置,能够实现多个排出部中的驱动负荷的均一化。
应用例22
在应用例19或应用例20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中,也可以:所述检查部,在检查了所述第二排出部后,基于合成信号检查所述多个排出部中与所述第一以及第二排出部不同的第三排出部,所述合成信号是合成所述第一排出部的电信号与所述第三排出部的电信号而成的信号。根据应用例22的液体排出装置,能够以同一条件检查第二以及第三排出部。
应用例23
在应用例13至应用例2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中,也可以:所述腔室内的液体的状态与作为所述腔室内的液体的振动的、通过所述驱动元件的驱动而残留的残留振动相应。根据应用例23的液体排出装置,能够使基于残留振动来检查多个排出部时的处理效率提高。
应用例24
在应用例13至应用例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中,也可以:在所述多个排出部的各排出部之间,配置与所述多个排出部不同的其他的排出部。根据应用例24的液体排出装置,能够抑制作为检查对象组的各排出部相互影响。
应用例25
在应用例13至应用例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中,也可以:所述多个排出部排出相同种类的液体。根据应用例25的液体排出装置,由于不同种类的液体其特性各不相同,所以与将排出各不相同的种类的液体的多个排出部设定为检查对象组的情况相比较,能够避免分析合成信号的算法的复杂化。
应用例26
应用例26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通过驱动元件的驱动而从连通于腔室的喷嘴排出所述腔室内的液体的多个排出部进行检查,包括:检测与所述腔室内的液体的状态相应的电信号的检测步骤;以及基于所述电信号检查所述排出部的检查步骤;其中,所述检查步骤基于合成所述多个排出部的多个电信号而成的合成信号进行检查。根据应用例26的检查方法,因为基于合成多个电信号而成的合成信号而对排出部进行检查,所以能够使检查排出部时的处理效率提高。
应用例27
应用例27的方法,用于使计算机实现检查多个排出部的功能,该多个排出部通过驱动元件的驱动而从连通于腔室的喷嘴排出所述腔室内的液体,该方法包括:检测与所述腔室内的液体的状态相应的电信号;实现基于所述电信号对所述排出部进行检查的检查功能;以及在所述检查中,基于合成所述多个排出部的多个电信号而成的合成信号进行检查。根据应用例27的方法,因为基于合成多个电信号而成的合成信号对排出部进行检查,所以能够使检查排出部时的处理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打印机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头单元中的头的构造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头单元中的墨液排出机构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控制部及头单元的电结构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控制部及头单元中的各种信号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打印机中的控制部所执行的检查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打印机中的控制部所执行的检查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能够排出墨液的状态下的电信号SWg以及合成信号PWg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与残留振动相应的电信号SW的变化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合成二个电信号SW而成的合成信号PW的变化的第一例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合成二个电信号SW而成的合成信号PW的变化的第二例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合成二个电信号SW而成的合成信号PW的变化的第三例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第二实施例中的头单元的电结构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打印机中的控制部所执行的检查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打印机中的控制部所执行的检查处理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打印机;40导入通路;42贮液部;44供给口;46腔室;48、48k、48c、48m、48y喷嘴;52移位寄存器;54锁存电路;56电平移位器;58、58a、58b开关;62共用电路;64开关;66驱动元件;67振动板;68、68a、68b共用电路;90打印介质;100控制部;102检查部;170柔性电缆;180用户接口;190通信接口;200头单元;210滑架;220墨盒;270排出部;280头;290、290a、290b检测部;312滑架马达;314驱动带;322输送马达;324压印滚筒;330头擦拭件;340头罩;662电极;664压电体;666电极;SW电信号;PW合成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以上所说明的本发明的结构以及作用进一步明了,下面关于应用了本发明的液体排出装置进行说明。
A.第一实施例
A1.打印机的结构
图1是表示打印机10的结构的说明图。打印机10是作为排出液体的液体排出装置之一的喷墨打印机,作为液体而排出墨液,由此将文字、图形和图像等数据打印于纸和/或标签(label)等打印介质90。打印机10具备控制部100、用户接口180、通信接口190和头单元200。
打印机10的用户接口180具备显示器和/或操作按钮,在与打印机10的用户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换。通信接口190,在与能够电连接于打印机10的个人计算机、数字照相机、存储卡等外部设备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换。打印机10的头单元200具备排出墨液的墨液排出机构。另外,关于墨液排出机构的详情将后述。
打印机10的控制部100控制打印机10的各部分。例如,控制部100基于经由通信接口190输入的数据,进行如下控制:边使头单元200与打印介质90相对移动,边使墨滴从头单元200排出。由此,可实现对打印介质90的打印。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100为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以及输入输出接口等的装置,控制部100所实现的各种功能通过使CPU基于计算机程序而工作来实现。另外,由控制部100所实现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通过使控制部100所具备的电路基于其电路结构而工作来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头单元200具备滑架210、墨盒220和头280。头单元200的滑架210,经由柔性电缆170与控制部100连接,并构成为能够在搭载有墨盒220和头280的状态下移动。头单元200的墨盒220,在内部收置墨液并将该墨液供给到头280。在本实施例中,按墨液的每种颜色(黑色、蓝绿色、品红色以及黄色这4色)准备的多个墨盒220搭载于滑架210。头单元200的头280为与打印介质90对置的部位,从墨盒220供给到头280的墨液被从头280朝向打印介质90以液滴状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打印机10为了使头单元200与打印介质90相对地移动,具备主扫描输送机构和副扫描输送机构。打印机10的主扫描输送机构,具备滑架马达312以及驱动带314,经由驱动带314将滑架马达312的动力传递到头单元200,由此使头单元200在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打印机10的副扫描输送机构,具备输送马达322和压印卷筒324,将输送马达322的动力传递到压印滚筒324,由此在与主扫描方向交叉的副扫描方向上输送打印介质90。主扫描输送机构的滑架马达312以及副扫描输送机构的输送马达322基于来自控制部100的控制信号而工作。
在本实施例的说明中,将X轴设定为沿使头单元200往复移动的主扫描方向的坐标轴,将Y轴设定为沿输送打印介质90的副扫描方向的坐标轴,将Z轴设定为从重力方向的下方朝向上方的坐标轴。X轴、Y轴和Z轴为分别相互正交的坐标轴。
图2是表示头单元200中的头280的结构的说明图。图2中图示了从打印介质90侧所见的头280。头单元200的头280具备排出墨液的多个喷嘴48。在本实施例中,按墨液的每种颜色(黑色、蓝绿色、品红色以及黄色这4色)设有n个(例如180个)喷嘴48,各色的喷嘴48在主扫描方向(X轴方向)上按黑色、蓝绿色、品红色、黄色的顺序配置。各色的n个喷嘴48相互在副扫描方向(Y轴方向)上错位排列,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副扫描方向(Y轴方向)上的喷嘴48彼此的间隔窄,所以沿副扫描方向(Y轴方向)分成二列交替排列。
在本实施例的说明中,分别地,在统称头单元200中的喷嘴的情况下使用符号“48”,在特定黑色的喷嘴的情况下使用符号“48k”,在特定蓝绿色的喷嘴的情况下使用符号“48c”,在特定黄色的喷嘴的情况下使用符号“48y”。进而,在特定各个喷嘴的情况下,使用附加了喷嘴编号的符号。例如,如图2所示,对于黄色的第一个喷嘴使用符号“48y(1)”,对于黄色的第二个喷嘴使用符号“48y(2)”,对于黄色的第三个喷嘴使用符号“48y(3)”,…,对于黄色的第(n-1)个喷嘴使用符号“48y(n-1)”,对于黄色的第n个喷嘴使用符号“48y(n)”。
图3是表示头单元200中的墨液排出机构的说明图。在图3中,图示了沿重力方向(Z轴方向)剖切头280而得的剖面。头单元200的墨液排出机构具备导入通路40、贮液部42、供给口44、腔室46、喷嘴48、驱动元件66和振动板67。
墨液排出机构的导入通路40以及贮液部42,按墨液的每种颜色而设置,并形成从墨盒220向喷嘴48流动墨液的流路的一部分。从墨盒220被供给到头单元200的墨液,通过导入通路40被贮存于贮液部42。
墨液排出机构中的供给口44、腔室46、驱动元件66以及振动板67的各部分,对应于在头280所形成的多个喷嘴48的各个而设置,并与喷嘴48一并构成排出部270。也就是说,头单元200具备与喷嘴48的数量相对应的多个排出部270。排出部270,通过驱动元件66的驱动而将腔室46内的墨液从连通于腔室46的喷嘴48排出。
排出部270的供给口44和腔室46形成从墨盒220向喷嘴48流动墨液的流路的一部分。供给口44为将贮液部42与腔室46之间连通的流路,通过供给口44从贮液部42向腔室46供给墨液。腔室46为连通于喷嘴48的流路,具有与供给口44和喷嘴48相比足够大的流路剖面,贮存排出前的墨液。
排出部270的驱动元件66隔着振动板67设置于腔室46,排出部270的振动板67形成腔室46的流路壁面的一部分。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元件66为在二个电极662、666之间层叠有压电体664并在电极666侧设有振动板67的单晶(unimorph)型压电致动器,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层叠型压电致动器应用于驱动元件66。驱动元件66基于驱动信号的施加在重力方向(Z轴方向)上挠曲,使振动板67变位。由此,能够使腔室46的容积扩张而从贮液部42吸入墨液,然后缩小腔室46的容积而从喷嘴48排出墨滴。
返回到图1的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打印机10,作为对头单元200的头280进行维护的机构而具备头擦拭件330和头罩340。打印机10的头擦拭件330通过擦拭头280而去除附着于头280的墨液。打印机10的头罩340,在由于因气泡和/或增粘而劣化了的墨液导致排出部270的喷嘴48堵塞了的情况下,通过将其安装于头280,并从喷嘴48吸引劣化了的墨液,来使排出部270恢复到能够适当地排出墨液的状态。
图4是表示控制部100以及头单元200的电结构的说明图。控制部100具备检查部102,头单元200具备移位寄存器52、锁存电路54、电平移位器56、开关58、共用电路62及68、多个开关64和检测部290。
头单元200的移位寄存器52为保存对多个排出部270中的各驱动元件66的工作进行指示的指示数据的存储装置。来自控制部100的移位输入信号SI中,与时钟信号SCK同步地依次输出与各驱动元件66相对应的指示数据,在移位寄存器52中,基于移位输入信号SI和时钟信号SCK而依次存储与各驱动元件66相对应的指示数据。在本实施例中,与各驱动元件66相对应的指示数据为2位的数据,表示“0,0”、“0,1”、“1,0”、“1,1”中的某一个。
头单元200的锁存电路54,基于来自控制部100的锁存信号LAT保存存储于移位寄存器52的各驱动元件66的指示数据,并将与各指示数据相对应的逻辑信号输出到电平移位器56。锁存信号LAT在各驱动元件66的指示数据全部存储于移位寄存器52的定时从控制部100被输出。在本实施例中,锁存电路54,根据“0,0”的指示数据输出Lo电平的逻辑信号,根据“0,1”的指示数据在Lo电平之后输出Hi电平的逻辑信号,根据“1,0”的指示数据在Hi电平之后输出Lo电平的逻辑信号,根据“1,1”的指示数据输出Hi电平的逻辑信号。
头单元200的电平移位器56,根据从锁存电路54输出的逻辑信号,对与各驱动元件66连接的多个开关64的各个输出能够将各开关64接通/断开的电平的电压。在本实施例中,电平移位器56,根据来自锁存电路54的Lo电平的逻辑信号,输出将开关64设定为断开的电平的电压,根据来自锁存电路54的Hi电平的逻辑信号,输出将开关64设定为接通的电平的电压。
头单元200中的多个开关64将共用电路62与各驱动元件66之间的电连接接通/断开。在头单元200的共用电路62,从控制部100输入对驱动元件66进行驱动的驱动信号COM。在通过开关64将驱动元件66电连接于共用电路62的接通状态下,对驱动元件66的电极662侧施加驱动信号COM,在通过开关64将驱动元件66从共用电路62电分离了的断开状态下,不对驱动元件66施加驱动信号COM。在本实施例中,开关64为基于传输门实现的模拟开关。
头单元200的开关58,将电连接于各驱动元件66的电极666侧的共用电路68连接于大地(接地)。在本实施例中,在检测部290检测从共用电路68输出的电信号HGND期间,开关58基于从控制部100输出的检测实施信号DSEL,将共用电路68从大地电分离。由此,检测部290,能够基于共用电路68的电信号HGND与大地之间的电压变化,有效地检测从各驱动元件66施加于共用电路68的电动势。
头单元200的检测部290,检测与作为排出部270中的腔室46内的墨液的振动的、由于驱动元件66的驱动而残留的残留振动相应的电信号SW。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元件66作为感知残留振动并输出与残留振动相应的电信号SW的感知部发挥作用,对共用电路68施加通过伴随残留振动的电动势而从各驱动元件66输出的电信号SW。由此,检测部290,通过检测共用电路68的电信号HGND,能够检测与残留振动相应的电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检测部290,基于从控制部100输出的检测实施信号DSEL,检测共用电路68的电信号HGND,将表示其检测结果的检测信号POUT向控制部100输出。
控制部100的检查部102,基于由头单元200的检测部290检测到的电信号来检查排出部270。在本实施例中,检查部102,基于从头单元200的检测部290输出的检测信号POUT,作为排出部270的状态而检查喷嘴48的堵塞(墨液的气泡混入和增粘)。关于控制部100的工作的详情将后述。
图5是表示控制部100以及头单元200中的各种信号的一例的说明图。图5中,从上部起按顺序图示了锁存信号LAT、切换信号CH、驱动信号COM以及检测实施信号DSEL的各时间变化,在其下部,图示了根据移位输入信号SI的指示数据而施加于驱动元件66的施加电压的时间变化。
锁存信号LAT是根据驱动周期TD而上升的逻辑信号,从控制部100被输入于锁存电路54。驱动周期TD与驱动各排出部270中的驱动元件66而在打印介质90上生成1像素的期间相当。
切换信号CH是基于锁存信号LAT而在头单元200中所生成的信号,是与从锁存信号LAT的上升起经过规定时间相应地上升的逻辑信号。锁存电路54,在从锁存信号LAT的上升到切换信号CH的上升为止的第一期间T1期间,输出与从移位寄存器52接收的2位的指示数据中的第1位相应的逻辑信号,在从切换信号CH的上升到锁存信号LAT的下一次上升为止的第二期间T2期间,输出与指示数据的第2位相应的逻辑信号。
驱动信号COM是与驱动周期TD同步地周期性地输出的电压信号,从控制部100通过共用电路62和开关64被供给到驱动元件66。驱动信号COM在第一期间T1中,从维持中间电压Vc的状态起,上升到比中间电压Vc高的电压V1,之后下降到比中间电压Vc低的电压V2,并再次成为中间电压Vc。在之后的第二期间T2中,驱动信号COM,从中间电压Vc起上升到比中间电压Vc高的电压V1,之后成为维持中间电压Vc的状态。第一期间T1中的驱动信号COM是使墨滴从排出部270的喷嘴48排出的施加电平的信号。第二期间T2中的驱动信号COM是不使墨液从喷嘴48排出而使其产生残留振动的施加电平的信号。
检测实施信号DSEL是如下的逻辑信号:在基于残留振动而对排出部270进行检查的情况下,在第二期间T2中从驱动信号COM从电压V1恢复到中间电压Vc的定时到第二期间T2结束前的定时为止的期间内下降。如果检测实施信号DSEL下降,则头单元200的开关58将共用电路68从大地电分离,头单元200的检测部290检测共用电路68的电信号HGND。
在移位输入信号SI的指示数据为“0,0”的情况下,施加于驱动元件66的施加电压成为在驱动周期TD期间维持中间电压Vc的状态。由此,在与该驱动元件66相对应的排出部270中不排出墨滴,也不发生残留振动。对在打印时不形成像素的排出部270和/或不是基于残留振动而进行的检查的实施对象的排出部270,设定移位输入信号SI的指示数据“0,0”。
在移位输入信号SI的指示数据为“0,1”的情况下,施加于驱动元件66的施加电压,在第1期间T1中维持中间电压Vc,之后在第2期间T2中上升到电压V1。由此,能够在与该驱动元件66相对应的排出部270中,不排出墨滴而使其发生残留振动。对在不形成像素而实施检查时成为基于残留振动而进行的检查的实施对象的排出部270,设定移位输入信号SI的指示数据“0,1”。
在移位输入信号SI的指示数据为“1,0”的情况下,施加于驱动元件66的施加电压,在第1期间T1中变化为电压V1和电压V2,之后在第2期间T2中成为维持中间电压Vc的状态。由此,在与该驱动元件66相对应的排出部270中,排出墨滴。对在打印时形成像素的排出部270,设定移位输入信号SI的指示数据“1,0”。
在移位输入信号SI的指示数据为“1,1”的情况下,施加于驱动元件66的施加电压,在第1期间T1中变化为电压V1和电压V2,之后在第2期间T2中变化为电压V1。由此,在与该驱动元件66相对应的排出部270中,能够边使墨滴排出,边使其产生与排出部270的检查相适应的残留振动。对在边形成像素边实施检测时成为基于残留振动所进行的检查的实施对象的排出部270,设定移位输入信号SI的指示数据“1,1”。
A2.打印机的工作
图6以及图7是表示打印机10中的控制部100所执行的检查处理(步骤S100)的流程图。检查处理(步骤S100)是基于残留振动对头单元200中的多个排出部270进行检查的处理。在本实施例中,检查处理(步骤S100),通过使控制部100的CPU基于计算机程序而作为检查部102工作来实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100基于预先设定的定时和/或来自用户的指示输入而开始进行检查处理(步骤S100)。
如果开始进行检查处理(步骤S100),则控制部100设定包括二个以上的排出部270的检查对象组(步骤S110)。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100设定组合二个排出部270而成的检查对象组,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定组合二个以上的数量的排出部270而成的检查对象组。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100,以在作为检查对象组而设定的二个排出部270之间配置其他的排出部270的位置关系来设定检查对象组。进而,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100,设定排出相同颜色的墨液(相同种类的液体)的二个排出部270作为检查对象组。例如,如图2所示,黄色的喷嘴48y(1)与喷嘴48y(2)和48y(3)相邻,因此设定同为黄色的n个喷嘴48y中不同于喷嘴48y(2)和喷嘴48y(3)的喷嘴48y之一所对应的排出部270,作为与喷嘴48y(1)所对应的排出部270成对的检查对象。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100关于多个排出部270的全部设定检查对象组。例如,在各色喷嘴48的个数即“n”为偶数的情况下,各色设定“n/2”个检查对象组,在各色喷嘴48的个数即“n”为奇数的情况下,通过将n个喷嘴48之一重复设定为检查对象组,来对各色设定“(n+1)/2”个检查对象组。
在设定了检查对象组后(步骤S110),控制部100从多个检查对象组中选定一组(步骤S120),驱动该检查对象组所含的各排出部270中的驱动元件66(步骤S130)。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每个检查对象组设定二个排出部270,所以控制部100驱动二个排出部270作为检查对象。
具体地,控制部100,对作为检查对象的二个排出部270所对应的移位输入信号SI的指示数据设定“0,1”,对其他的排出部270所对应的移位输入信号SI的指示数据设定“0,0”,与移位输入信号SI和时钟信号SCK一并,如图5所示,对头单元200输出锁存信号LAT、驱动信号COM以及检测实施信号DSEL。由此,从作为检查对象的二个排出部270中的各驱动元件66对共用电路68共同地施加与残留振动相应的电信号SW。此时,通过头单元200的检测部290检测的共用电路68的电信号HGND,成为合成与作为检查对象的二个排出部270的各个中的残留振动相应的多个电信号SW而成的合成信号PW,检测部290作为其检测结果将表示合成信号PW的检测信号POUT输出到控制部100。
在驱动了检查对象的各驱动元件66后(步骤S130),控制部100,通过从头单元200的检测部290输出的检测信号POUT而取得合成信号PW(步骤S140),并执行判定处理(步骤S150)。在判定处理(步骤S150)中,控制部100基于通过头单元200的检测部290检测到的合成信号PW,判定喷嘴48有无堵塞(墨液的气泡混入和增粘),作为检查对象即各排出部270的状态。
图8是表示能够排出墨液的状态下的电信号SWg以及合成信号PWg的一例的说明图。在图8中,在纵轴设定电压、在横轴设定时间而图示电信号SWg和合成信号PWg。图8的电信号SWg表示与处于能够排出墨液的状态的单独的排出部270中的残留振动相应的电信号SW,图8的合成信号PWg表示合成处于能够排出墨液的状态的二个电信号SWg而成的合成信号PW。如图8所示,合成信号PWg为将电信号SWg的振幅变为二倍而得到的波形,成为与电信号SWg同等的振动周期和衰减时间。
在此,如果关于体积速度u计算对假定了排出部270中的振动板67的单振动的计算模型提供压力P时的阶跃响应,则得到下面的式子。
数学式1
u = P ω · m e - ωt · sin ωt ( m 3 / s ) · · · ( 1 a )
ω = 1 m · c - α 2 · · · ( 1 b )
α = r 2 m · · · ( 1 c )
在上述数学式1中,流路阻力r依赖于供给口44、腔室46以及喷嘴48等的流路形状和/或这些流路中的墨液的粘度,惯性量m依赖于供给口44、腔室46以及喷嘴48等的流路内的墨液的质量,柔量c依赖于振动板67的伸缩性。
图9是表示与残留振动相应的电信号SW的变化的一例的说明图。在图9中,在纵轴设定电压、在横轴设定时间而图示电信号SWg、SWb、SWv。图9的电信号Swg与图8同样地表示能够排出墨液的状态下的电信号SW。
图9的电信号SWb,表示与因在腔室46内的墨液中产生了气泡而处于不能排出墨液的状态的单独的排出部270中的残留振动相应的电信号SW。如果腔室46内的墨液中产生气泡,则腔室46内的墨液变少,所以主要是惯性量m减小。如果惯性量m减小,则如上述数学式1所示,角速度ω变大。其结果,如图9所示,电信号SWb的振动周期变得比电信号SWg短。即,电信号SWb的振动频率变得比电信号SWg高。
图9的电信号SWv表示与因腔室46内的墨液增粘而处于不能排出墨液的状态的单独的排出部270中的残留振动相应的电信号SW。如果腔室46内的墨液增粘,则流路阻力r增加,所以如上述数学式1和/或图9所示,电信号SWv的衰减量变得比电信号SWg大。即,电信号SWv的衰减时间变得比电信号SWg短。
图10、图11以及图12是表示合成二个电信号SW而成的合成信号PW的变化的一例的说明图。在图10中,在纵轴设定电压、在横轴设定时间而图示合成信号PWg及合成信号PW(g+b)。在图11中,在纵轴设定电压、在横轴设定时间而图示合成信号PWg以及合成信号PW(g+v)。在图12中,在纵轴设定电压、在横轴设定时间而图示合成信号PWg及合成信号PW(b+v)。图10、图11以及图12的合成信号PWg与图8同样地表示合成了处于能够排出墨液的状态的二个电信号SWg所得的合成信号PW。
图10的合成信号PW(g+b)表示合成处于能够排出墨液的状态的电信号SWg与因腔室46内的墨液中产生了气泡而处于不能排出墨液的状态的电信号SWb所得的合成信号PW。在墨液中产生了气泡的状态的电信号SWb,因为如在图9中所说明那样振动周期变短,所以如图10所示合成信号PW(g+b)与合成信号PWg相比较,振动周期变短并且衰减量也变大。
图11的合成信号PW(g+v)表示合成处于能够排出墨液的状态的电信号SWg与因腔室46内的墨液增粘而处于不能排出墨液的状态的电信号SWv所得的合成信号PW。墨液增粘了的状态的电信号SWv,因为如在图9中所说明那样衰减量变大,所以如图11所示合成信号PW(g+v)与合成信号PWg的振动周期相同,但衰减量变大。
图12的合成信号PW(b+v)是合成因在腔室46内的墨液中产生了气泡而处于不能排出墨液的状态的电信号SWb与因腔室46内的墨液增粘而处于不能排出墨液的状态的电信号SWv所得的合成信号PW。如在图9中所说明的那样,电信号SWb的振动周期变短,电信号SWv的衰减量变大,所以如图12所示,合成信号PW(b+v)与合成信号PWg相比较,振动周期变短并且衰减量也大幅变大。
返回到图6的说明,在判定处理(步骤S150)中,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100,对作为在出厂时所设定的基准的合成信号PWg与通过检测部290检测到的合成信号PW进行比较,在两者的振动周期以及衰减量的差异处于设定阈值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判定为作为检查对象的二个排出部270处于能够排出墨液的状态(没有堵塞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100,如图10、图11以及图12所示,在通过检测部290检测到的合成信号PW的振动周期和衰减量超过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因为不能确定哪一个排出部270处于堵塞状态,所以判定为未确定作为检查对象的二个排出部270的状态。
在判定处理(步骤S150)后,控制部100保存判定处理(步骤S150)的判定结果(步骤S160)。之后,控制部100反复执行判定处理(步骤S150)直到检查所有的检查对象组为止(步骤S170:“否”)。
如果关于所有的检查对象组结束检查(步骤S170:“是”),则控制部100,在所有排出部270的状态已确定的情况下(步骤S180:“是”)、即判定为所有排出部270能够排出墨液的状态(没有堵塞的状态)的情况下,结束检查处理(步骤S100)。
另一方面,在并非所有排出部270的状态已确定的情况下(步骤S180:“否”),控制部100将状态未确定的排出部270设定为检查对象(步骤S210)。
在设定了检查对象排出部270后,控制部100从检查对象中选定一个排出部270(步骤S220),驱动该排出部270中的驱动元件66(步骤S230)。
具体地,对与作为检查对象的一个排出部270相对应的移位输入信号SI的指示数据设定“0,1”,对与其他排出部270相对应的移位输入信号SI的指示数据设定“0,0”,与移位输入信号SI以及时钟信号SCK一并,如图5所示向头单元200输出锁存信号LAT、驱动信号COM以及检测实施信号DSEL。由此,从检查对象排出部270中的各驱动元件66对共用电路68施加与残留振动相应的电信号SW。此时,通过头单元200的检测部290检测到的共用电路68的电信号HGND成为与检查对象排出部270中的残留振动相应的电信号SW,检测部290作为其检测结果将表示电信号SW的检测信号POUT输出到控制部100。
在驱动了检查对象的驱动元件66后(步骤S230),控制部100,通过从头单元200的检测部290输出的检测信号POUT而取得电信号SW(步骤S250),并执行判定处理(步骤S250)。在判定处理(步骤S250)中,控制部100,基于通过头单元200的检测部290检测到的电信号SW,判定喷嘴48有无堵塞(墨液的气泡混入和增粘),作为检查对象排出部270的状态。
在判定处理(步骤S250)中,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100,对作为在出厂时所设定的基准的电信号SWg与通过检测部290检测到的电信号SW进行比较,在两者的振动周期以及衰减量的差异处于设定阈值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判定为检查对象排出部270处于能够排出墨液的状态(没有堵塞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100,在通过检测部290检测到的电信号SW如图9的电信号SWb所示振动周期的差异超过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因在墨液中产生了气泡而不能排出墨液的状态(因气泡导致的堵塞状态),在如图9的电信号SWv所示衰减的差异超过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因墨液增粘而不能排出墨液的状态(因增粘导致的堵塞状态)。
在判定处理(步骤S250)后,控制部100保存判定处理(步骤S250)的判定结果(步骤S260)。之后,控制部100反复执行判定处理(步骤S250)直到检查所有的检查对象排出部270为止(步骤S270:“否”)。如果关于所有检查对象排出部270结束了检查(步骤S270:“是”),则控制部100结束检查处理(步骤S100)。在本实施例中,与检查处理(步骤S100)的检查结果相应地,控制部100执行使用头罩340维护头单元200的处理。
A3.效果: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10,因为基于合成信号PW而合并检查二个排出部270,所以与个别地检查各排出部270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提高检查所需要的处理速度。其结果,能够提高基于残留振动而检查多个排出部270时的处理效率。另外,即便单独的电信号SW中信号电平小,也由于使用合成二个电信号SW而使信号电平放大了的合成信号PW,所以能够容易地实施检查。
另外,从各驱动元件66输出的与残留振动相应的电信号SW共同地施加于共用电路68,所以能够通过头单元200的检测部290容易地检测合成信号PW。
另外,在基于合成信号PW的判定处理(步骤S150)中无法确定排出部270的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180:“否”),实施基于电信号SW的判定处理(步骤S250),所以关于通过合成信号PW无法确定状态的排出部270,能够基于与各排出部270中的残留振动相应的电信号SW个别进行检查以确定状态。
另外,以在作为检查对象组而设定的二个排出部270之间配置其他的排出部270的方式设定检查对象组(步骤S110),所以能够抑制作为检查对象组的各排出部270中的残留振动通过贮液部42而相互影响。
另外,因为将排出相同颜色的墨液的二个排出部270设定为检查对象组(步骤S110),由于不同种类的墨液残留振动的特性各不相同,所以与将排出各不相同颜色的墨液的二个排出部270设定为检查对象组的情况相比较,能够避免分析合成信号PW的算法的复杂化。
B.第二实施例
图13是表示第二实施例中的头单元200的电结构的说明图。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10,除头单元200的结构不同这点外,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第二实施例的头单元200除了取代第一实施例中的开关58、共用电路68以及检测部290而具备二个开关58a及58b、二个共用电路68a及68b、二个检测部290a及290b这点外,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在第二实施例中,多个驱动元件66的一半其电极666侧与共用电路68a连接,剩余的驱动元件66其电极666侧与共用电路68b电连接。开关58a将共用电路68a连接于大地,开关58b将共用电路68b连接于大地。第二实施例的开关58a、58b基于从控制部100输出的检测实施信号DSEL将共用电路68a、68b的各个从大地电分离。
第二实施例的检测部290a,基于从控制部100输出的检测实施信号DSEL,从共用电路68a检测电信号HGND,并将表示其检测结果的检测信号POUT向控制部100输出。第二实施例的检测部290b,基于从控制部100输出的检测实施信号DSEL,从共用电路68b检测电信号HGND,并将表示其检测结果的检测信号POUT向控制部100输出。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10,因为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地,基于合成信号PW而合并检查二个排出部270,所以与个别地检查各排出部270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提高检查所需要的处理速度。另外,能够通过二个检测部290a、290b并行地检测与残留振动相应的电信号SW以及合成信号PW,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检查所需要的处理速度。
C.第三实施例
图14以及图15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打印机10中的控制部100所执行的检查处理(步骤S2100)的流程图。第三实施例的打印机10,除打印机的工作不同这点外,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在第三实施例中,检查处理(步骤S2100)是基于残留振动来检查头单元200中的多个排出部270的处理。具体地,控制部100,基于合成信号PW,检查检查对象排出部270的状态,所述合成信号PW是合成处于能够排出液体的状态(没有堵塞的状态)的排出部270中的残留振动的电信号SWg和检查对象排出部270中的残留振动的电信号SW所得的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100,按每排出相同颜色的墨液(相同种类的液体)的排出部270执行检查处理(步骤S2100)。例如,控制部100在对黑色的排出部270执行了检查处理(步骤S2100)后,按蓝绿色的排出部270、品红色的排出部270、黄色的排出部270的顺序分别执行检查处理(步骤S2100)。
在本实施例中,检查处理(步骤S2100),通过控制部100的CPU基于计算机程序而作为检查部102工作来实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100基于预先设定的定时和/或来自用户的指示输入,开始进行检查处理(步骤S2100)。
如果开始进行检查处理(步骤S2100),则控制部100执行第一检查处理(步骤S2100)。第一检查处理(步骤S2110),是在基于合成信号PW所进行的检查之前,从多个排出部270中确定处于能够排出墨液的状态(没有堵塞的状态)的排出部270之一的处理。
在第一检查处理(步骤S2110)中,控制部100从多个排出部270之中选定一个排出部270作为检查对象(步骤S2120),驱动该排出部270中的驱动元件66(步骤S2130)。
具体地,对作为检查对象的一个排出部270所对应的移位输入信号SI的指示数据设定“0,1”,对其他的排出部270所对应的移位输入信号SI的指示数据设定“0,0”,与移位输入信号SI和时钟信号SCK一并,如第一实施例的图5所示,对头单元200输出锁存信号LAT、驱动信号COM以及检测实施信号DSEL。由此,从作为检查对象的排出部270中的各驱动元件66对共用电路68施加与残留振动相应的电信号SW。此时,通过头单元200的检测部290检测的共用电路68的电信号HGND,成为与检查对象排出部270中的残留振动相应的电信号SW,检测部290作为其检测结果将表示电信号SW的检测信号POUT输出到控制部100。
在驱动了检查对象的驱动元件66后(步骤S2130),控制部100,通过从头单元200的检测部290输出的检测信号POUT而取得电信号SW(步骤S2140),并执行判定处理(步骤S2150)。在判定处理(步骤S2150)中,控制部100,基于通过头单元200的检测部290检测到的电信号SW,判定喷嘴48有无堵塞(墨液的气泡混入和增粘),作为检测对象排出部270的状态。
在判定处理(步骤S2150)中,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100,对作为在出厂时所设定的基准的电信号SWg与通过检测部290检测到的电信号SW进行比较,在两者的振动周期以及衰减量的差异处于设定阈值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判定为检查对象排出部270处于能够排出墨液的状态(没有堵塞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100,在通过检测部290检测到的电信号SW如第一实施例中的图9的电信号SWb所示振动周期的差异超过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因在墨液中产生了气泡而不能排出墨液的状态(因气泡导致的堵塞状态),在如图9的电信号SWv所示衰减的差异超过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因墨液增粘而不能排出墨液的状态(因增粘导致的堵塞状态)。
在判定处理(步骤S2150)后,控制部100保存判定处理(步骤S2150)的判定结果(步骤S2160)。之后,控制部100反复执行判定处理(步骤S2150)直到在判定处理(步骤S2150)中判定为检查对象排出部270处于能够排出墨液的状态为止(步骤S2170:“否”)。如果在判定处理(步骤S2150)中判定为检查对象排出部270处于能够排出墨液的状态(步骤S2170:“是”),则控制部100,确定该排出部270作为能够应用于基于合成信号PW所进行的检查的合成对象。
在确定能够排出墨液的排出部270作为合成对象(步骤S2180)而结束了第一检查处理(步骤S2110)后,控制部100执行第二检查处理(步骤S2210)。第二检查处理(步骤S2210)为基于合成信号PW来检查排出部270的处理。
在第二检查处理(步骤S2210)中,控制部100从多个排出部270中选定状态未确定的排出部270之一作为检查对象(步骤S2220)。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100以在合成对象排出部270与检查对象排出部270之间配置其他的排出部270的位置关系来选定检查对象。进而,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按每排出相同颜色的墨液(相同种类的液体)的排出部270来执行检查处理(步骤S2100),控制部100选定排出与合成对象排出部270相同颜色的墨液的排出部270作为检查对象。例如,如第一实施例中的图2所示,由于黄色的喷嘴48y(1)与喷嘴48y(2)和喷嘴48y(3)相邻,所以控制部100在将喷嘴48y(1)确定为合成对象的情况下,选定同为黄色的n个喷嘴48y中不同于喷嘴48y(2)和喷嘴48y(3)的喷嘴48y之一所对应的排出部270作为检查对象。
在选定了检查对象后(步骤S2220),控制部100分别驱动作为合成对象而确定的第一排出270中的驱动元件66和作为检查对象而确定的第二排出部270中的驱动元件66(步骤S2230)。
具体地,控制部100,对与合成对象和检查对象的各排出部270相对应的移位输入信号SI的指示数据设定“0,1”,对与其他的排出部270相对应的移位输入信号SI的指示数据设定“0,0”,与移位输入信号SI和时钟信号SCK一并,如第一实施例的图5所示,对头单元200输出锁存信号LAT、驱动信号COM以及检测实施信号DSEL。由此,从合成对象和检查对象的各排出部270中的各驱动元件66对共用电路68共同地施加与残留振动相应的电信号SW。此时,通过头单元200的检测部290检测的共用电路68的电信号HGND,成为在处于能够排出墨液的状态的合成对象排出部270中的残留振动的电信号SWg上合成检查对象排出部270中的残留振动的电信号SW而得到的合成信号PW,检测部290作为其检查结果将表示合成信号PW的检测信号POUT输出到控制部100。
在驱动了合成对象和检查对象的各驱动元件66后(步骤S2230),控制部100通过从头单元200的检测部290输出的检测信号POUT而取得合成信号PW(步骤S2240),并执行判定处理(步骤S2250)。在判定处理(步骤S2250)中,控制部100基于通过头单元200的检测部290检测到的合成信号PW,判定喷嘴48有无堵塞(墨液的气泡混入以及增粘),作为检查对象排出部270的状态。
在判定处理(步骤S2250)中,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100对作为在出厂时所设定的基准的合成信号PWg与通过检测部290检测到的合成信号PW进行比较,在两者的振动周期以及衰减量的差异处于设定阈值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判定为作为检查对象的排出部270处于能够排出墨液的状态(没有堵塞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100,在通过检测部290检测到的合成信号PW如第一实施例的图10的合成信号PW(g+b)所示振动周期的差异超过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因在墨液中产生了气泡而不能排出墨液的状态(因气泡导致的堵塞状态),在如第一实施例的图11的合成信号PW(g+v)所示衰减的差异超过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因墨液增粘而不能排出墨液的状态(因增粘导致的堵塞状态)。
在判定处理(步骤S2250)后,控制部100保存判定处理(步骤S2250)的判定结果(步骤S2260)。之后,控制部100,在判定处理(步骤S2250)中判定为检查对象排出部270处于能够排出墨液的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2270:“是”),确定该检查对象排出部270作为新的合成对象(步骤S2280),在判定为堵塞状态的情况下不更新合成对象排出部270(步骤S2270:“否”)。
之后,控制部100反复执行判定处理(步骤S2250)直到检查所有的作为检查对象的排出部270为止(步骤S2290:“否”)。如果关于所有作为检查对象的排出部270结束检查(步骤S2290:“是”),则控制部100结束第二检查处理(步骤S2210)并一并结束检查处理(步骤S2100)。在本实施例中,与检查处理(步骤S2100)的检查结果相应地,控制部100执行使用头罩340维护头单元200的处理。
C.效果: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打印机10,因为第二检查处理(步骤S2210)中的判定处理(步骤S2250)中所用的合成信号PW,是通过与表示能够排出墨液的状态的残留振动的电信号SWg的合成而与检查对象中的残留振动的电信号SW相比使信号电平放大了的信号,所以能够抑制检查的误判定。
另外,在基于合成信号PW来检查排出部270的第二检查处理(步骤S2210)中,确定被判定为处于能够排出墨液的状态的排出部270作为新的合成对象,所以能够实现多个排出部270中的驱动负荷的均一化。
另外,在第二检查处理(步骤S2210)中,因为以在合成对象排出部270与检查对象排出部270之间配置其他的排出部270的位置关系来选定检查对象(步骤S2220),所以能够抑制合成对象排出部270中的残留振动与检查对象排出部270中的残留振动通过贮液部42而相互影响。
另外,因为按每排出相同颜色的墨液的排出部270执行检查处理(步骤S2100),由于不同种类的墨液残留振动的特性各不相同,所以与将排出各不相同颜色的墨液的二个排出部270设定为合成对象和检查对象的情况相比较,能够避免分析合成信号PW的算法的复杂化。
D.其他的实施方式
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当然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而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实施。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作为感知排出部270中的残留振动的感知部应用了驱动元件66,但是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驱动元件66之外应用感知残留振动的专用的传感器。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用不使墨滴排出而产生残留振动的施加电平使驱动元件66驱动来实施检查处理(步骤S100、S2100),但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用使墨滴排出的施加电平使驱动元件66驱动而实施检查处理(步骤S100、S2100)。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在不同于对打印介质90进行打印的定时实施检查处理(步骤S100、S2100),但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执行对于打印介质90的打印的过程中,基于与残留振动相应的电信号SW和合成信号PW来检查排出部270。
另外,在上述的第一实施例中,在基于合成信号PW所进行的判定处理(步骤S150)时,将作为检查对象的排出部270的数量设定为二个,将使残留振动产生的第二期间T2中的驱动信号COM的施加电平设定为电压V1,但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适宜改变作为检查对象的排出部270的数量和/或使残留振动产生的驱动信号COM的施加电平。由此,能够以适于检查的信号电平得到合成信号PW。
作为一例,也可以:使控制部100作为合成数量改变部发挥作用,由此与使残留振动产生的驱动信号COM的施加电平相应地,改变作为判定处理(步骤S150)的检查对象的排出部270的数量。作为具体例,也可以:在驱动信号COM的施加电平为第一电平时经由共用电路68而被检测电信号HGND的排出部270的数量,比在驱动信号COM的施加电平为比上述第一电平强的第二电平时经由共用电路68而被检测电信号HGND的排出部270的数量多。
作为其他的例子,也可以:使控制部100作为施加电平改变部发挥作用,由此与作为判定处理(步骤S150)的检查对象的排出部270的数量相应地,改变使残留振动产生的驱动信号COM的施加电平。作为具体例,也可以:经由共用电路68而被检测电信号HGND的排出部270的数量为第一数量时的驱动信号COM的施加电平,比经由共用电路68而被检测电信号HGND的排出部270的数量为比上述第一数量多的第二数量时的驱动信号COM的施加电平强。
另外,在上述的第一实施例中,在设定检查对象组时,在各色喷嘴48的个数即“n”为偶数的情况下,以n个喷嘴48不重复的方式进行设定,在“n”为奇数的情况下,重复地设定n个喷嘴48中的一个(步骤S110),但是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按n个喷嘴48进一步重复的方式设定。
作为一例,在从多个排出部270设定检查对象组时,也可以设定第一与第二排出部270的组,进而设定第一与第三排出部270的组。另外,也可以使仅检测第一排出部270时的驱动信号COM的施加电平比在第一与第二排出部270的组的情况下检测第一排出部270时的驱动信号COM的施加电平大。另外,也可以:设定第一与第二排出部270的组,进而设定第一与第三排出部270的组,进而设定第一与第四排出部270的组和/或设定第三与第四排出部270的组。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以在作为检测对象组而设定的二个排出部270之间配置其他的排出部270的方式设定了检测对象组(步骤S110),但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按作为检测对象组而设定的二个以上的排出部270相邻的方式设定检查对象组。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将排出相同颜色的墨液(相同种类的液体)的二个排出部270设定为检查对象组(步骤S110),但是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排出不同颜色的墨液(不同种类的液体)的二个排出部270设定为检查对象组。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基于共用电路68的电信号HGND检测合成信号PW,但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个别检测作为检查对象组而设定的二个以上的排出部270的各残留振动所相应的多个电信号SW之后,基于表示这些检测出的各电信号SW的数据在事后计算合成信号PW。
另外,在上述第三实施例中,在确定合成对象排出部270的第一检查处理(步骤S2110)和基于合成信号PW来检查排出部270的第二检查处理(步骤S2210)这两方中,使各排出部270中的驱动元件驱动的驱动信号的施加电平相同,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第一检查处理(步骤S2110)中的驱动信号的施加电平比第二检查处理(步骤S2210)中的驱动信号的施加电平大。由此,能够抑制确定合成对象排出部270时的误判定。
另外,在上述第三实施例中,在基于合成信号PW检查排出部270的第二检查处理(步骤S2210)中,将被判定为处于能够排出墨液的状态的排出部270确定为新的合成对象,但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第二检查处理(步骤S2210)中不更新合成对象,而继续使用在第一检查处理(步骤S2110)中所确定的排出部270作为合成对象。由此,能够在第二检查处理(步骤S2210)中按同一条件检查作为检查对象的多个排出部270。
另外,在上述第三实施例中,在第二检查处理(步骤S2210)中,以在合成对象排出部270与检查对象排出部270之间配置其他的排出部270的位置关系来选定检查对象(步骤S2220),但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按合成对象排出部270与检查对象排出部270相邻的方式来设定检查对象组。另外,在上述的第三实施例中,按每排出相同颜色的墨液的排出部270来执行检查处理(步骤S2100),但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排出不同颜色的墨液(不同种类的液体)的二个排出部270设定为合成对象和检查对象。
另外,在上述第三实施例中,基于共用电路68的电信号HGND来检测合成信号PW,但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个别检测合成对象排出部270和检查对象排出部270的各残留振动所相应的多个电信号SW之后,基于表示这些检测出的各电信号SW的数据在事后计算合成信号PW。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作为液体排出装置的一例,关于排出墨液的喷墨打印机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液体排出装置所排出的液体不限于墨液,除了各种液体外,也可以是在液体中和/或气体中分散有固体的状态的流体。例如,本发明不限于喷墨方式的打印机,而也能够应用于其他方式的打印机。另外,能够应用于如下的排出装置:用于液晶显示器、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以及面发光显示器(FieldEmission Display,FED)等的制造,排出以分散和/或溶解的状态含有电极材料和/或色材等材料的液状体。另外,也能够应用于如下的排出装置:用于生物芯片的制造,排出含有生物体有机物的液体。另外,也能够应用于如下的排出装置:作为精密吸液管而使用,排出作为试料的液体。另外,也能够应用于:对钟表和/或照相机等精密机械以针点排出润滑油的排出装置、和/或为了形成在光通信元件中所用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而排出紫外线固化树脂所代表的透明树脂液的排出装置。另外,也能够应用于:排出用于对晶片进行蚀刻的蚀刻液的排出装置、和/或排出以调色剂为代表的粉状物体的排出装置。

Claims (15)

1.一种液体排出装置,具备:
通过驱动元件的驱动从连通于腔室的喷嘴排出所述腔室内的液体的多个排出部;
检测与所述腔室内的液体的状态相应的电信号的检测部;以及
基于所述电信号来检查所述排出部的检查部;
其中,所述检查部基于合成所述多个排出部的多个电信号而成的合成信号来进行检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其中,
所述检查部基于所述合成信号检查所述多个排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还具备:
输出所述多个排出部的各个的所述电信号的多个感知部;以及
共同地被施加从所述多个感知部输出的电信号的共用电路;
其中,所述检测部从所述共用电路检测所述合成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部,在通过所述检查部基于所述合成信号不能确定所述多个排出部的各状态的情况下,按所述多个排出部中的每个排出部,检测所述电信号,
所述检查部基于按每个所述排出部所检测到的电信号来检查所述多个排出部中的各排出部。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还具备:
合成数量改变部,其与在检测所述合成信号时使所述驱动元件驱动的驱动信号的施加电平相应地,改变进行合成的所述电信号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还具备:
施加电平改变部,其与进行合成的所述电信号的数量相应地,改变在检测所述合成信号时使所述驱动元件驱动的驱动信号的施加电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其中,
所述合成信号将所述多个排出部中处于能够排出液体的状态的第一排出部的电信号与所述多个排出部中与所述第一排出部不同的第二排出部的电信号合成,
所述检查部基于所述合成信号检查所述第二排出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其中,
所述检查部,在所述第二排出部的检查之前,基于通过所述检测部所检测到的电信号来确定所述第一排出部,
在确定所述第一排出部时使所述第一排出部中的所述驱动元件驱动的驱动信号的施加电平,比在检查所述第二排出部时使所述第一以及第二排出部的各个中的所述驱动元件驱动的驱动信号的施加电平大。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其中,
所述检查部,在确定为所述第二排出部处于能够排出液体的状态的情况下,基于合成信号检查所述多个排出部中与所述第一以及第二排出部不同的第三排出部,所述合成信号是合成所述第二排出部的电信号与所述第三排出部的电信号而成的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其中,
所述检查部,在检查了所述第二排出部后,基于合成信号检查所述多个排出部中与所述第一以及第二排出部不同的第三排出部,所述合成信号是合成所述第一排出部的电信号与所述第三排出部的电信号而成的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其中,
所述腔室内的液体的状态与作为所述腔室内的液体的振动的、通过所述驱动元件的驱动而残留的残留振动相应。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其中,
在所述多个排出部的各排出部之间,配置与所述多个排出部不同的其他的排出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排出部排出相同种类的液体。
14.一种检查方法,对通过驱动元件的驱动而从连通于腔室的喷嘴排出所述腔室内的液体的多个排出部进行检查,包括:
检测与所述腔室内的液体的状态相应的电信号的检测步骤;以及
基于所述电信号检查所述排出部的检查步骤;
其中,所述检查步骤基于合成所述多个排出部的多个电信号而成的合成信号进行检查。
15.一种方法,用于使计算机实现检查多个排出部的功能,该多个排出部通过驱动元件的驱动而从连通于腔室的喷嘴排出所述腔室内的液体,该方法包括:
检测与所述腔室内的液体的状态相应的电信号;
基于所述电信号对所述排出部进行检查;以及
在所述检查中,基于合成所述多个排出部的多个电信号而成的合成信号进行检查。
CN201410211057.6A 2011-02-16 2012-02-16 液体排出装置和检查方法 Active CN1039634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30459A JP5699664B2 (ja) 2011-02-16 2011-02-16 液体吐出装置、検査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030898A JP5736824B2 (ja) 2011-02-16 2011-02-16 液体吐出装置、検査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030898 2011-02-16
JP2011-030459 2011-02-16
CN201210035251.4A CN102642400B (zh) 2011-02-16 2012-02-16 液体排出装置、检查方法以及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35251.4A Division CN102642400B (zh) 2011-02-16 2012-02-16 液体排出装置、检查方法以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3473A true CN103963473A (zh) 2014-08-06
CN103963473B CN103963473B (zh) 2016-04-27

Family

ID=4556290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35251.4A Active CN102642400B (zh) 2011-02-16 2012-02-16 液体排出装置、检查方法以及方法
CN201410211057.6A Active CN103963473B (zh) 2011-02-16 2012-02-16 液体排出装置和检查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35251.4A Active CN102642400B (zh) 2011-02-16 2012-02-16 液体排出装置、检查方法以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32627B2 (zh)
EP (1) EP2489515A1 (zh)
CN (2) CN1026424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56078B2 (ja) * 2014-02-14 2018-01-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吐出異常検査方法
JP6287387B2 (ja) * 2014-03-12 2018-03-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滴吐出装置の液体粘度検出方法、液滴吐出装置の制御方法、液滴吐出装置、及び液滴吐出装置の液体粘度を検出する回路
EP3815903A1 (en) * 2019-10-31 2021-05-05 Canon Production Printing Holding B.V. A circuit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failing nozzles in an ejection uni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4694A (zh) * 2003-02-28 2004-09-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滴喷出装置及液滴喷出头的喷出异常检测、判断方法
US20050212845A1 (en) * 2004-03-26 2005-09-29 Osamu Shinkawa Droplet discharg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discharge abnormality thereof
US7232199B2 (en) * 2003-03-28 2007-06-1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roplet ej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and judging ejection failure in droplet ejection heads
CN101837682A (zh) * 2009-03-19 2010-09-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滴排出头的检查方法、检查装置及液滴排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6034B2 (ja) * 1977-12-06 1985-06-2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印字制御装置
JPH04247965A (ja) * 1991-01-18 1992-09-03 Nec Corp ドットインパクト印字ヘッドの圧電アクチュエータ制御回路
JPH0640032A (ja) * 1991-05-09 1994-02-15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駆動装置
US6648444B2 (en) * 2001-11-15 2003-11-1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High throughput parallel drop detection scheme
JP3794431B2 (ja) * 2003-02-28 2006-07-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液滴吐出ヘッドの吐出異常検出・判定方法
JP2005185942A (ja) 2003-12-25 2005-07-14 Seiko Epson Corp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液滴吐出ヘッド駆動方法
JP4178555B2 (ja) 2004-03-08 2008-11-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吐出検出装置及び方法
US7597417B2 (en) 2004-03-08 2009-10-06 Fujifilm Corporation Discharge determina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7452049B2 (en) 2004-08-18 2008-11-18 Fuji Xerox Co., Lt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4561232B2 (ja) 2004-08-18 2010-10-1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不吐出検出回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検査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6088577A (ja) 2004-09-24 2006-04-06 Fuji Xerox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検査装置
JP2006123539A (ja) 2004-09-30 2006-05-1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吐出異常判定方法
US7475960B2 (en) * 2004-09-30 2009-01-13 Fujifilm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ejection abnormality determination method
JP5159540B2 (ja) * 2008-09-26 2013-03-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ヘッド駆動回路及び液体吐出ヘッド駆動回路の保護方法
KR101298369B1 (ko) * 2011-02-15 2013-08-2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잉크젯 프린터 헤드의 불량 검출 장치 및 그의 불량 검출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4694A (zh) * 2003-02-28 2004-09-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滴喷出装置及液滴喷出头的喷出异常检测、判断方法
US7232199B2 (en) * 2003-03-28 2007-06-1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roplet ej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and judging ejection failure in droplet ejection heads
US20050212845A1 (en) * 2004-03-26 2005-09-29 Osamu Shinkawa Droplet discharg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discharge abnormality thereof
CN101837682A (zh) * 2009-03-19 2010-09-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滴排出头的检查方法、检查装置及液滴排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89515A1 (en) 2012-08-22
CN102642400A (zh) 2012-08-22
US20120206518A1 (en) 2012-08-16
CN102642400B (zh) 2015-01-21
US9132627B2 (en) 2015-09-15
CN103963473B (zh) 2016-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5770C (zh) 液滴喷出装置
CN102248786B (zh)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喷出检查方法
JP6065524B2 (ja)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の制御方法
US7413274B2 (en) Printing method, printing apparatus, and head unit
CN102248789A (zh) 液体喷出装置及喷出检查方法
US7699421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2003334949A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の固有振動周期測定方法、及び固有振動周期測定装置、並びに、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03034019A (ja) 液体噴射装置
US9327536B2 (en) Liquid ejection device, inspec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02642400B (zh) 液体排出装置、检查方法以及方法
JP5605185B2 (ja)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126036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623101B2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026381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US7585036B2 (en) Printing method, printing apparatus, printing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JP2004299348A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724563B2 (ja) 液体吐出装置、検査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699664B2 (ja) 液体吐出装置、検査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736824B2 (ja) 液体吐出装置、検査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226713A (ja) 液体吐出方法、及び液体吐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4172303A (ja)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5169779A (ja) 識別情報設定装置、識別情報設定方法、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04090357A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用駆動パルスの駆動電圧決定方法、及び、液体噴射ヘッド用駆動パルスの駆動電圧決定装置
JP2008137254A (ja) 吐出検査装置、吐出検査方法
JP2012218157A (ja)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