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59693A - 接收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接收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59693A
CN103959693A CN201280058503.3A CN201280058503A CN103959693A CN 103959693 A CN103959693 A CN 103959693A CN 201280058503 A CN201280058503 A CN 201280058503A CN 103959693 A CN103959693 A CN 1039596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output
signal
fourier transform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585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59693B (zh
Inventor
井户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959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96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596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96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159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operating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在以正交频分复用方式传送的信号的接收时,对频率变换为期望频率的接收信号进行傅立叶变换(1),将子载波频率分离成子载波间隔的偶数倍的子载波成分(D2)和奇数倍的子载波成分(D4),根据将各个子载波成分进行傅立叶逆变换(3、5)后的信号的前半部分(D3p、D5p)和后半部分(D3q、D5q)的功率大小判定脉冲噪声成分的位置,在使用脉冲噪声的影响较小一方的信号重构了偶数子载波成分的时域信号(D)和奇数子载波成分的时域信号(D)后,将这些时域信号相加(10),再次进行傅立叶变换(11)而进行解调(12)。能够减轻脉冲噪声的影响并提高接收性能。

Description

接收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接收经正交频分复用后的信号的情况下,减轻脉冲噪声的影响从而提高接收性能的接收装置和接收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正交频分复用方式对信息进行无线传送的系统在通信、广播领域中已经被实用化。在正交频分复用方式中,在将待发送的信息(以下也称作“发送数据”)分配到多个子载波,并用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正交相移键控)或多值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调幅)对各子载波进行数字调制后,将这些子载波配置成相互正交的频率间隔进行传送。并且,作为在接收侧对子载波进行解调时利用的信号,将已知信号(以下也称作“导频载波”)作为特定的子载波进行复用。实际上,这些复用后的子载波通过傅立叶逆变换处理进行正交变换,在被频率变换为期望的发送频率后进行传送。
具体而言,根据各子载波的调制方式对在发送时发送的传送数据进行映射,并对这些子载波进行傅立叶逆变换。接着,傅立叶逆变换后的信号的最后部分被复制到信号的起始部分。将该部分称作保护间隔,通过附加保护间隔,即使存在具有保护间隔长度以下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也能够在接收侧不产生符号间干扰的情况下再现信号。
在正交频分复用方式中全部子载波相互正交,因此在发送装置与接收装置之间建立了子载波频率的同步的情况下,能够正确地对发送数据进行再现。因此,在接收正交频分复用信号(以下也称作“OFDM信号”)的接收装置中,对OFDM信号进行正交解调并频率变换为期望的频带,建立发送装置与接收装置之间的定时同步、子载波频率同步,同时对上述频率变换后的接收信号(以下也称作“时域信号”)进行傅立叶变换而生成每个子载波的接收信号进行解调。
在以往的接收采用了QPSK或QAM作为子载波调制方式的OFDM信号的接收装置中,为了对各子载波进行解调,例如使用预先插入到发送信号的导频信号来估计传送路径中的各子载波的振幅和相位变动量(以下也称作“传送路径估计”),并根据其估计结果来校正(以下也称作“均衡”)子载波的振幅和相位。
但是,当接收信号在传送路径中受到脉冲噪声的影响时,接收性能劣化。特别是在汽车等移动体中接收信号的情况下,从其他移动体发出的脉冲噪声和外围设备发出的脉冲噪声的影响成为大的问题。
作为脉冲噪声的抑制技术,提出了如下技术:在例如保护间隔或作为保护间隔的原信号的有效符号最末尾的期间叠加了脉冲噪声的情况下,利用不受该脉冲噪声影响的一方的信号对信号进行解调(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还提出了如下技术:估计传送路径特性,使用其估计结果和导频信号生成基准信号,并在根据基准信号与接收信号的差异估计出噪声成分后,在频域中对该噪声成分进行校正(参照专利文献2)。
而且,还提出了根据输入信号电平的变动来检测并去除脉冲噪声成分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6/068186号(第15页、图1)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9-505511号公报(第49页、图10)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08-514080号公报(第7页、图1)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现有的脉冲噪声抑制技术的可抑制脉冲噪声的期间受到限制,并且需要根据接收信号的电平变动和/或传送路径估计结果估计脉冲噪声成分,因此存在由于估计误差的影响而不能得到充分的抑制效果的问题。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能够高精度地估计并抑制脉冲噪声成分,从而提高接收性能的接收装置和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接收装置是接收频分复用信号并对发送数据进行再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傅立叶变换部,其对将接收信号频率变换为期望的频率而得到的时域信号进行傅立叶变换而输出频域信号;偶数子载波提取部,其在上述傅立叶变换部的输出中,提取子载波频率为子载波间隔的偶数倍的子载波成分;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其对上述偶数子载波提取部的输出进行傅立叶逆变换而输出时域的每个符号的信号;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其对从上述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功率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第1脉冲噪声去除部,其根据上述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的输出,去除或抑制从上述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每个符号的信号所包含的脉冲噪声成分,并输出噪声成分去除后的信号;奇数子载波提取部,其在上述傅立叶变换部的输出中,提取子载波频率为子载波间隔的奇数倍的子载波成分;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其对上述奇数子载波提取部的输出进行傅立叶逆变换而输出时域的每个符号的信号;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部,其对从上述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功率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第2脉冲噪声去除部,其根据上述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部的输出,去除或抑制从上述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每个上述符号的信号所包含的脉冲噪声成分,并输出噪声成分去除后的信号;信号成分相加部,其将上述第1脉冲噪声去除部的输出和上述第2脉冲噪声去除部的输出相加并输出相加结果;再次傅立叶变换部,其对上述信号成分相加部的输出进行傅立叶变换而输出频域信号;以及均衡部,其根据上述再次傅立叶变换部的输出生成解调信号。
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接收装置是接收频分复用信号并对发送数据进行再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傅立叶变换部,其对将接收信号频率变换为期望的频率而得到的时域信号进行傅立叶变换而输出频域信号;偶数子载波提取部,其在上述傅立叶变换部的输出中,提取子载波频率为子载波间隔的偶数倍的子载波成分;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其对上述偶数子载波提取部的输出进行傅立叶逆变换而输出时域的每个符号的信号;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其对从上述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功率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前后半相减部,其根据上述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的输出,求出从上述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上述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之差,而生成半个符号长度的差信号;奇数子载波提取部,其在上述傅立叶变换部的输出中,提取子载波频率为子载波间隔的奇数倍的子载波成分;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其对上述奇数子载波提取部的输出进行傅立叶逆变换而输出时域的每个符号的信号;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部,其对从上述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功率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前后半相加部,其将从上述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每个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相加而生成半个符号长度的和信号;脉冲噪声成分相加部,其将上述前后半相减部的输出和上述前后半相加部的输出相加并输出相加结果;脉冲噪声成分生成部,其根据上述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的输出、上述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部的输出和上述脉冲噪声成分相加部的输出,生成脉冲噪声成分;延迟调节部,其使上述傅立叶变换部的输出延迟而使其与来自上述脉冲噪声成分生成部的上述脉冲噪声成分的输出同步;脉冲噪声抑制部,其根据上述延迟调节部的输出和从上述脉冲噪声生成部输出的上述脉冲成分噪声成分或基于其生成的信号,生成去除脉冲噪声成分后的时域信号;再次傅立叶变换部,其对上述脉冲噪声抑制部的输出进行傅立叶变换而输出频域信号;以及均衡部,其根据上述再次傅立叶变换部的输出生成解调信号。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出脉冲噪声,能够比以往进一步减轻脉冲噪声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接收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接收装置的框图。
图2的(a)~(f)是按照每个子载波成分分解示出OFDM信号的时域信号的图。
图3的(a)~(c)是表示OFDM信号的时域信号的1个符号的图。
图4是表示图1的第1脉冲噪声去除部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5的(a)和(b)是示出图1的第1脉冲噪声去除部的输出的图。
图6是表示图1的第2脉冲噪声去除部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7的(a)和(b)是示出图1的第2脉冲噪声去除部的输出的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接收装置的框图。
图9的(a)~(c)是示出图8的前后半相减部的输出、前后半相加部的输出和脉冲噪声成分相加部的输出的图。
图10的(a)~(c)是示出图8的脉冲噪声成分生成部的输出的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接收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接收装置的框图。图示的接收装置是接收频分复用信号并对发送数据进行再现的接收装置,该接收装置具有傅立叶变换部1、偶数子载波提取部2、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3、奇数子载波提取部4、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5、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6、第1脉冲噪声去除部7、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部8、第2脉冲噪声去除部9、信号成分相加部10、再次傅立叶变换部11和均衡部12。
向傅立叶变换部1输入通过将接收信号频率变换为期望频率而得到的时域信号Sin,对去除了在发送侧附加的保护间隔长度或报头长度后的1个符号(以下也称作“1个有效符号”)长度的信号进行傅立叶变换,输出频域信号D1。
这里,使用图2的(a)~(f)和图3的(a)~(c)说明OFDM的时域信号Sin的性质。其中,为了简单而设为能够忽视叠加在OFDM信号中的噪声。OFDM是通过相互正交的多个子载波传送信号的方式,因此时域信号是对这些子载波成分进行叠加而得到的信号。其有效符号长度用子载波间隔的倒数表示。
可将各子载波成分认作具有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频率的复信号。因此,在按照每个子载波成分分离表示1个有效符号时,如图2的(a)~(f)所示。其中,为了说明简单,图中仅示出了复信号成分的虚部成分。根据图可知,具有子载波间隔的偶数倍频率的子载波(图2的(b)、(d)、(f))的各有效符号的前半和后半成为相同波形,具有子载波间隔的奇数倍的频率的子载波(图2的(a)、(c)、(e))的各有效符号的前半和后半成为极性不同的波形。
因此,具有如下性质,即在仅从OFDM信号中提取具有子载波间隔的偶数倍频率的子载波(以下也称作“偶数子载波”)成分时,如图3的(b)所示,各符号的时域信号的前半Ep和后半Eq成为相同波形,在仅提取具有子载波间隔的奇数倍频率的子载波(以下也称作“奇数子载波”)成分时,如图3的(c)所示,各符号的时域信号的前半Op和后半Oq成为极性不同的波形。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傅立叶变换部1的输出(以下也称作“频域信号”)D1分离为偶数子载波成分和奇数子载波成分,并利用各自的性质去除脉冲噪声。
因此,偶数子载波提取部2将傅立叶变换部1的输出D1作为输入,仅提取该输入所包含的偶数子载波成分D2,并将奇数子载波成分输出为0。
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3将偶数子载波提取部2的输出D2作为输入,进行与傅立叶变换部1相同点数的傅立叶逆变换而输出时域信号D3。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3的输出D3成为将时域信号中的全部偶数子载波成分重合得到的信号。
此外,奇数子载波提取部4将傅立叶变换部1的输出D1作为输入,仅提取该输入所包含的奇数子载波成分D4,并将偶数子载波成分输出为0。
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5将奇数子载波提取部4的输出D4作为输入,进行与傅立叶变换部1相同点数的傅立叶逆变换而输出时域信号D5。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5的输出D5成为将时域信号中的全部奇数子载波成分重合而得到的信号。
接着,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6分别生成表示从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3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D3的前半部分D3p和后半部分D3q的功率的信号,根据这些信号对功率进行比较,生成表示比较结果(功率信息)的信号D6并输出。
第1脉冲噪声去除部7根据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6的输出D6和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3的输出D3,去除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3的输出所包含的脉冲噪声成分。
第1脉冲噪声去除部7根据从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6输出的与偶数子载波成分相关的功率信息D6,判定脉冲噪声成分是处于有效符号的前半还是后半,并使用不受脉冲噪声影响的一方的信号成分重新构成偶数子载波成分的时域信号。
例如图4所示,第1脉冲噪声去除部7具有:将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3的输出D3作为输入的第1前半信号提取部70和第1后半信号提取部71;以及将第1前半信号提取部70的输出D3p、第1后半信号提取部71的输出D3q和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6的输出D6作为输入的第1反复信号生成部72,第1反复信号生成部72的输出为第1脉冲噪声去除部7的输出D7。
第1前半信号提取部70提取从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3输出的每个符号的信号D3的前半部分信号D3p,第1后半信号提取部71提取从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3输出的每个符号的信号D3的后半部分D3q。
第1反复信号生成部72根据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6的输出D6选择第1前半信号提取部70的输出D3p、和第1后半信号提取部71的输出D3q中的任意一个,并根据所选择的信号生成去除或抑制了脉冲噪声成分的信号D7。
具体而言,在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6的输出D6示出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3的输出D3的前半部分D3p的功率大于后半部分D3q的功率的情况下,第1反复信号生成部72输出通过将第2后半信号提取部71的输出D3q反复两次而得到信号、即在前半和后半配置第2后半信号提取部71的输出D3q后的信号(图5的(a))。
另一方面,在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6的输出D6示出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3的输出D3的后半部分D3q的功率大于前半部分D3p的功率的情况下,第1反复信号生成部72输出通过将第1前半信号提取部70的输出D3p反复两次而得到信号、即在前半和后半配置第1后半信号提取部70的输出D3p而得到的信号(图5的(b))。
通过这样的处理,第1反复信号生成部72的输出D7成为利用不受到脉冲噪声影响、或影响比较小的信号重新构成了偶数子载波成分的时域信号的1个符号长度LE的信号。
接着,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部8分别生成表示从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5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D5的前半部分D5p和后半部分D5q的功率的信号,根据这些信号对功率进行比较,生成表示比较结果(功率信息)的信号D8并输出。
第2脉冲噪声去除部9根据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部8的输出D8和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5的输出D5,去除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5的输出所包含的脉冲噪声成分。
第2脉冲噪声去除部9根据从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部8输出的与奇数子载波成分相关的功率信息D8,判定脉冲噪声成分是处于有效符号的前半还是后半,并使用不受脉冲噪声影响的一方的信号成分重新构成奇数子载波成分的时域信号。
例如图6所示,第2脉冲噪声去除部9具有:将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5的输出D5作为输入的第2前半信号提取部90和第2后半信号提取部91;以及将第2前半信号提取部90的输出D5p、第2后半信号提取部91的输出D5q和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部8的输出D8作为输入的第2反复信号生成部92,第2反复信号生成部92的输出为第2脉冲噪声去除部9的输出D9。
第2前半信号提取部90提取从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5输出的每个符号的信号D5的前半部分D5p,第2后半信号提取部91提取从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5输出的每个符号的信号D5的后半部分D5q。
第2反复信号生成部92根据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部8的输出D8选择第2前半信号提取部90的输出D5p和第2后半信号提取部91的输出D5q中的任意一个,并根据所选择的信号生成去除或抑制了脉冲噪声成分的信号D9。
具体而言,在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部8的输出D8示出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5的输出D5的前半部分D5p的功率大于后半部分D5q的功率的情况下,第2反复信号生成部92在第1次输出将第2后半信号提取部91的输出D5q的极性反转后的信号nD5q,并接着该信号nD5q原样(即不使极性反转地)输出第2后半信号提取部91的输出D5q。换言之,输出如下信号,该信号在前半配置了将第2后半信号提取部91的输出D5q的极性反转后的信号nD5q,在后半原样(即不使极性反转地)配置了第2后半信号提取部91的输出D5q(图7的(a))。
另一方面,在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部8的输出D8示出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5的输出D5的后半部分D5q的功率大于前半部分D5p的功率的情况下,第2反复信号生成部92在第1次原样(即不使极性反转地)输出第1前半信号提取部90的输出D5p,并接着该输出D5p在第2次输出将第1前半信号提取部90的输出D5p的极性反转后的信号nD5p。换言之,输出如下信号,该信号在前半原样(即不使极性反转地)配置了第1前半信号提取部90的输出D5p,在后半配置了将第1前半信号提取部90的输出D5p的极性反转后的信号nD5p(图7的(b))。
通过这样的处理,第2反复信号生成部92的输出D9成为利用不受到脉冲噪声影响、或影响比较小的信号重新构成了奇数子载波成分的时域信号的1个符号长度LE的信号。
信号成分相加部10通过将第1脉冲噪声去除部7的输出D7和第2脉冲噪声去除部9的输出D9作为输入,并对它们进行相加,重新结合偶数子载波成分和奇数载波成分并输出。因此,信号成分相加部10的输出D10为去除脉冲噪声成分后的时域信号,包含偶数子载波成分和奇数载波成分。
信号成分相加部10的输出D10被输入到再次傅立叶变换部11,再次傅立叶变换部11对信号成分相加部10的输出进行傅立叶变换,输出频域的信号D11。
再次傅立叶变换部输出的信号D11由均衡部12例如利用公知的方法进行解调而成为解调信号D12。
如以上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利用接收信号的各子载波成分在各符号区间的前半和后半中极性和振幅均相同、或振幅相同而极性不同这一性质检测妨碍成分,并根据检测结果仅使用未叠加脉冲噪声的区间的信号或脉冲噪声的影响比较小的区间的信号对信号进行解调,因此脉冲噪声的检测精度高,且能够比以往进一步减轻脉冲噪声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接收性能。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构成为了利用未受脉冲噪声成分影响或影响比较小的信号对信号进行解调,而接下来示出在从时域信号中去除脉冲噪声成分后,对该信号进行解调的实施方式。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接收装置的框图。在图8中,由标号1、2、3、4、5、6、8、11和12示出的部件与实施方式1中示出的部件相同。实施方式2的接收装置还具有前后半相减部13、前后半相加部14、脉冲噪声成分相加部15、脉冲噪声成分生成部16、延迟调节部17和脉冲噪声抑制部18。
由标号1、2、3、4、5、6、8、11和12示出的部件的动作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动作相同。但是,再次傅立叶变换部11将脉冲噪声抑制部18的输出作为输入。
前后半相减部13根据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6的输出D6,生成从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3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D3的前半部分D3p与后半部分D3q的差信号D13,在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6的输出D6示出从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3输出的信号D3的前半部分D3p的功率大于后半部分D3q的情况下,从前半部分D3p中减去后半部分D3q并输出差信号D13(=D3p-D3q),相反,则从后半部分D3q中减去前半部分D3p并输出差信号D13(=D3q-D3p)。如图9的(a)所示,差信号D13是具有1个有效符号区间(LE)的一半长度LE/2的信号、即半个符号长度的信号。
另一方面,前后半相加部14将从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5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D5的前半部分D5p和后半部分D5q相加,生成和信号D14=(D5p+D5q)并输出。如图9的(b)所示,和信号D14也是半个符号长度LE/2的信号。
前后半相减部13生成偶数子载波成分D3的前半部分D3p与后半部分D3q的差信号,因此在未叠加有脉冲噪声的理想的OFDM信号的情况下,前后半相减部13的输出D13为0。这是指通过相减去除本来的信号成分,而仅剩余噪声成分。因此,叠加有脉冲噪声的情况下的前后半相减部13的输出D13表示叠加到偶数子载波成分的脉冲噪声成分。
另一方面,前后半相加部14生成奇数子载波成分D5的前半部分D5p与后半部分D5q的和信号,因此在未叠加有脉冲噪声的理想的OFDM信号的情况下,前后半相加部14的输出D14为0。这是指通过相加去除本来的信号成分,而仅剩余噪声成分。因此,叠加有脉冲噪声的情况下的前后半相加部14的输出D14表示叠加到奇数子载波成分的脉冲噪声成分。
脉冲噪声成分相加部15将前后半相减部13的输出D13和前后半相加部14的输出D14相加并进行输出。如图9的(c)所示,脉冲噪声成分相加部15的输出D15也是半个符号长度LE/2的信号。
脉冲噪声成分生成部16根据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6的输出D6、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部8的输出D8和脉冲噪声成分相加部15的输出(半个符号长度的信号)D15,生成并输出1个符号长度LE的脉冲噪声成分。
即,在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6的输出D6示出了从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3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D3的前半部分D3p的功率大于后半部分D3q的判定结果、且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部8的输出D8示出了从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5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D5的前半部分D5p的功率大于后半部分D5q的功率的判定结果的情况下,脉冲噪声成分生成部16输出将脉冲噪声成分相加部15的输出D15作为前半部分、并配置了0作为后半部分的信号(图10的(a))。
另一方面,在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6的输出D6示出了从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3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D3的后半部分D3q的功率大于前半部分D3p的功率的判定结果、且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部8的输出D8示出了从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5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D5的后半部分D5q的功率大于前半部分D5p的功率的判定结果的情况下,脉冲噪声成分生成部16输出配置了0作为前半部分、且配置了脉冲噪声成分相加部15的输出D15作为后半部分的信号(图10的(b))。
通过这样的处理,脉冲噪声成分生成部16根据从脉冲噪声成分相加部15输出的半个符号长度LE/2的信号D15生成1个符号长度LE的信号D16。脉冲噪声成分生成部16的输出D16成为时域信号所包含的脉冲噪声成分的估计信号。
延迟调节部17以从傅立叶变换部1输出的信号与脉冲噪声成分生成部16的信号输出同步的方式使傅立叶变换部1的输出延迟预定时间。即,延迟调节部17的延迟时间被设定为与利用子载波提取部2、4、傅立叶逆变换部3、4、功率比较部6、8、前后半相减部13、前后半相加部14、脉冲噪声成分相加部15和脉冲噪声成分生成部16的路径处理傅立叶变换部1的输出所需的时间相同。
脉冲噪声抑制部18通过从延迟调节部17的输出D17(调节延迟时间后的时域信号)中减去脉冲噪声生成部16的输出D16,生成去除脉冲噪声成分后的时域信号D18。
脉冲噪声抑制部18的输出D18被输出到再次傅立叶变换部11。再次傅立叶变换部11对从脉冲噪声抑制部18的输出D18进行傅立叶变换并作为频域的信号D11进行输出。
另外,脉冲噪声成分生成部16可以构成为,在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6的输出D6和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部8的输出D8示出了彼此不同的信号部分的功率较大的情况下,即一方示出了前半部分的功率较大、另一方示出了后半部分的功率较大的情况下,输出在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双方都配置了0的信号(图10的(c)),也可以替代该结构,而根据关于比较出的功率的差较大的信号成分的比较结果,确定在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配置的信号。
如以上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构成为了利用接收信号的各子载波成分在各符号区间的前半和后半中极性和振幅均相同、或振幅相同而极性不同这一性质检测妨碍成分,在根据检测结果生成脉冲噪声成分并从接收信号中去除了该脉冲噪声成分后,对信号进行解调,因此脉冲噪声的检测精度高,且能够比以往进一步减轻脉冲噪声的影响,从而具有能够提高接收性能的效果。
实施方式3.
接下来示出如下的实施方式:在从时域信号中去除估计出的脉冲噪声成分前,根据所生成的脉冲噪声成分的大小,判断是否需要将其作为脉冲噪声从接收信号中去除,之后对信号进行解调。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接收装置的框图。在图11中,由标号1、2、3、4、5、6、8、11、12、13、14、15、16、17和18示出的部件与实施方式2中示出的部件相同。图11的接收装置在附加了脉冲噪声判定部19的方面与实施方式2的接收装置不同。
由部件1、2、3、4、5、6、8、11、12、13、14、15、16、17和18示出的部件的动作与关于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说明的动作相同。
脉冲噪声判定部19将脉冲噪声成分生成部16的输出D16和从外部提供的判定阈值Th19作为输入。
在脉冲噪声判定部19中,在脉冲噪声成分生成部16的输出D16的振幅的最大值小于判定阈值Th19的情况下,判断为不必去除脉冲噪声成分,将各符号区间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输出均被置换为0后的信号(图10的(c))输出到脉冲噪声抑制部18。
此外,为了判断脉冲噪声成分的有无而使用的信号可以不是脉冲噪声成分生成部16的输出的振幅的最大值,只要是例如输出的振幅的平方值等、与振幅的大小成比例的值即可。此外,也可以利用振幅的最大值与平均值之差、或之比进行判断。
脉冲噪声抑制部18与在实施方式2中叙述的从延迟调节部17的输出中减去脉冲噪声成分生成部16的输出D16同样地,通过替代该输出D16而减去脉冲噪声判定部19的输出D19,输出去除脉冲噪声成分后的时域信号D18。
对从脉冲噪声抑制部18输出的信号D18进行处理的再次傅立叶变换部11和均衡部12的动作与实施方式1、2相同。
如以上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构成为了除了实施方式2的效果以外,还能够根据所生成的脉冲噪声成分的大小,判断是否需要将其作为脉冲噪声从接收信号中去除,因此能够减轻脉冲噪声的错误估计的影响,从而提高接收性能。
以上将本发明作为接收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由接收装置实施的接收方法也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
标号说明
1:傅立叶变换部;2:偶数子载波提取部;3: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4:奇数子载波提取部;5: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6: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7:第1脉冲噪声去除部;8: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部;9:第2脉冲噪声去除部;10:信号成分相加部;11:再次傅立叶变换部;12:均衡部;13:前后半相减部;14:前后半相加部;15:脉冲噪声成分相加部;16:脉冲噪声成分生成部;17:延迟调节部;18:脉冲噪声抑制部;19:脉冲噪声判定部;70:第1前半信号提取部;71:第1后半信号提取部;72:第1反复信号生成部;90:第2前半信号提取部;91:第2后半信号提取部;92:第2反复信号生成部。

Claims (16)

1.一种接收装置,其接收频分复用信号并对发送数据进行再现,所述接收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有:
傅立叶变换部,其对将接收信号频率变换为期望的频率得到的时域信号进行傅立叶变换而输出频域信号;
偶数子载波提取部,其在上述傅立叶变换部的输出中,提取子载波频率为子载波间隔的偶数倍的子载波成分;
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其对上述偶数子载波提取部的输出进行傅立叶逆变换而输出时域的每个符号的信号;
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其对从上述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功率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
第1脉冲噪声去除部,其根据上述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的输出,去除或抑制从上述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每个符号的信号所包含的脉冲噪声成分,并输出噪声成分去除后的信号;
奇数子载波提取部,其在上述傅立叶变换部的输出中,提取子载波频率为子载波间隔的奇数倍的子载波成分;
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其对上述奇数子载波提取部的输出进行傅立叶逆变换而输出时域的每个符号的信号;
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部,其对从上述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功率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
第2脉冲噪声去除部,其根据上述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部的输出,去除或抑制从上述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每个上述符号的信号所包含的脉冲噪声成分,并输出噪声成分去除后的信号;
信号成分相加部,其将上述第1脉冲噪声去除部的输出和上述第2脉冲噪声去除部的输出相加并输出相加结果;
再次傅立叶变换部,其对上述信号成分相加部的输出进行傅立叶变换而输出频域信号;以及
均衡部,其根据上述再次傅立叶变换部的输出生成解调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脉冲噪声去除部包含:
第1前半信号提取部,其提取从上述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上述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
第1后半信号提取部,其提取从上述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上述各符号的信号的后半部分;以及
第1反复信号生成部,其根据上述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的输出,选择上述第1前半信号提取部的输出和上述第1后半信号提取部的输出中的任意一个,并根据所选择的信号生成去除或抑制了脉冲噪声成分的信号,
上述第2脉冲噪声去除部包含:
第2前半信号提取部,其提取从上述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上述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
第2后半信号提取部,其提取从上述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上述各符号的信号的后半部分;以及
第2反复信号生成部,其根据上述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部的输出,选择上述第2前半信号提取部的输出和上述第2后半信号提取部的输出中的任意一个,并根据所选择的信号生成去除或抑制了脉冲噪声成分的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反复信号生成部在上述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的输出示出从上述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上述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的功率大于后半部分的功率的情况下,反复两次输出上述第1后半信号提取部的输出,
上述第1反复信号生成部在上述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的输出示出从上述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上述各符号的信号的后半部分的功率大于前半部分的功率的情况下,反复两次输出上述第1前半信号提取部的输出,
上述第2反复信号生成部在上述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部的输出示出从上述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上述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的功率大于后半部分的功率的情况下,在第1次输出将上述第2后半信号提取部的输出极性反转后的信号,并接着该信号在第2次输出上述第2后半信号提取部的输出,
上述第2反复信号生成部在上述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部的输出示出从上述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上述各符号的信号的后半部分的功率大于前半部分的功率的情况下,在第1次输出上述第1前半信号提取部的输出,并接着该输出在第2次输出将上述第1前半信号提取部的输出极性反转后的信号。
4.一种接收装置,其接收频分复用信号并对发送数据进行再现,所述接收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有:
傅立叶变换部,其对将接收信号频率变换为期望的频率得到的时域信号进行傅立叶变换而输出频域信号;
偶数子载波提取部,其在上述傅立叶变换部的输出中,提取子载波频率为子载波间隔的偶数倍的子载波成分;
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其对上述偶数子载波提取部的输出进行傅立叶逆变换而输出时域的每个符号的信号;
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其对从上述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功率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
前后半相减部,其根据上述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的输出,求出从上述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上述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之差,而生成半个符号长度的差信号;
奇数子载波提取部,其在上述傅立叶变换部的输出中,提取子载波频率为子载波间隔的奇数倍的子载波成分;
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其对上述奇数子载波提取部的输出进行傅立叶逆变换而输出时域的每个符号的信号;
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部,其对从上述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功率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
前后半相加部,其将从上述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每个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相加而生成半个符号长度的和信号;
脉冲噪声成分相加部,其将上述前后半相减部的输出和上述前后半相加部的输出相加并输出相加结果;
脉冲噪声成分生成部,其根据上述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的输出、上述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部的输出和上述脉冲噪声成分相加部的输出,生成脉冲噪声成分;
延迟调节部,其使上述傅立叶变换部的输出延迟而使其与来自上述脉冲噪声成分生成部的上述脉冲噪声成分的输出同步;
脉冲噪声抑制部,其根据上述延迟调节部的输出和从上述脉冲噪声生成部输出的上述脉冲成分噪声成分或基于其生成的信号,生成去除脉冲噪声成分后的时域信号;
再次傅立叶变换部,其对上述脉冲噪声抑制部的输出进行傅立叶变换而输出频域信号;以及
均衡部,其根据上述再次傅立叶变换部的输出生成解调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前后半相减部在上述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的输出示出从上述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的功率大于后半部分的功率的情况下,从该前半部分中减去该后半部分并输出上述差信号,
上述前后半相减部在上述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的输出示出从上述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的功率并不大于后半部分的功率的情况下,从该后半部分中减去该前半部分并输出上述差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脉冲噪声成分生成部根据上述脉冲噪声成分相加部的输出生成1个符号长度的信号,
上述脉冲噪声成分生成部在上述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的输出示出从上述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的功率大于后半部分的功率的判定结果、且上述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部的输出示出从上述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的功率大于后半部分的功率的判定结果的情况下,输出上述脉冲噪声成分相加部的输出作为前半部分、输出0作为后半部分,
上述脉冲噪声成分生成部在上述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的输出示出从上述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的后半部分的功率大于前半部分的功率的判定结果、且上述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部的输出示出从上述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的后半部分的功率大于前半部分的功率的判定结果的情况下,输出0作为前半部分,输出上述脉冲噪声成分相加部的输出作为后半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脉冲噪声成分生成部在上述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的输出示出从上述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的功率大于后半部分的功率的判定结果、且上述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部的输出示出从上述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的功率小于后半部分的功率的判定结果的情况下,或者在上述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部的输出示出从上述第1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的功率小于后半部分的功率的判定结果、且上述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部的输出示出从上述第2傅立叶逆变换部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的功率大于后半部分的功率的判定结果的情况下,输出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均被设为0的1个符号长度的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装置还具有脉冲噪声判定部,所述脉冲噪声判定部将上述脉冲噪声成分生成部的输出和从外部输入的判定阈值作为输入,在上述脉冲噪声成分生成部的输出小于上述判定阈值的情况下,将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输出均被设为0的信号输出到上述脉冲噪声抑制部,
上述脉冲噪声抑制部根据上述延迟调节部的输出和上述脉冲噪声判定部的输出,生成去除上述脉冲噪声成分后的时域信号。
9.一种接收方法,接收频分复用信号并对发送数据进行再现,所述接收方法的特征在于,其具有:
傅立叶变换步骤,对将接收信号频率变换为期望的频率得到的时域信号进行傅立叶变换而输出频域信号;
偶数子载波提取步骤,在上述傅立叶变换步骤的输出中,提取子载波频率为子载波间隔的偶数倍的子载波成分;
第1傅立叶逆变换步骤,对上述偶数子载波提取步骤的输出进行傅立叶逆变换而输出时域的每个符号的信号;
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步骤,对从上述第1傅立叶逆变换步骤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功率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
第1脉冲噪声去除步骤,根据上述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步骤的输出,去除或抑制从上述第1傅立叶逆变换步骤输出的每个符号的信号所包含的脉冲噪声成分,并输出噪声成分去除后的信号;
奇数子载波提取步骤,在上述傅立叶变换步骤的输出中,提取子载波频率为子载波间隔的奇数倍的子载波成分;
第2傅立叶逆变换步骤,对上述奇数子载波提取步骤的输出进行傅立叶逆变换而输出时域的每个符号的信号;
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步骤,对从上述第2傅立叶逆变换步骤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功率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
第2脉冲噪声去除步骤,根据上述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步骤的输出,去除或抑制从上述第2傅立叶逆变换步骤输出的每个上述符号的信号所包含的脉冲噪声成分,并输出噪声成分去除后的信号;
信号成分相加步骤,将上述第1脉冲噪声去除步骤的输出和上述第2脉冲噪声去除步骤的输出相加并输出相加结果;
再次傅立叶变换步骤,对上述信号成分相加步骤的输出进行傅立叶变换而输出频域信号;以及
均衡步骤,根据上述再次傅立叶变换步骤的输出生成解调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脉冲噪声去除步骤包含:
第1前半信号提取步骤,提取从上述第1傅立叶逆变换步骤输出的上述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
第1后半信号提取步骤,提取从上述第1傅立叶逆变换步骤输出的上述各符号的信号的后半部分;以及
第1反复信号生成步骤,根据上述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步骤的输出选择上述第1前半信号提取步骤的输出和上述第1后半信号提取步骤的输出中的任意一个,并根据所选择的信号生成去除或抑制了脉冲噪声成分的信号,
上述第2脉冲噪声去除步骤包含:
第2前半信号提取步骤,提取从上述第2傅立叶逆变换步骤输出的上述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
第2后半信号提取步骤,提取从上述第2傅立叶逆变换步骤输出的上述各符号的信号的后半部分;以及
第2反复信号生成步骤,根据上述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步骤的输出,选择上述第2前半信号提取步骤的输出和上述第2后半信号提取步骤的输出中的任意一个,并根据所选择的信号生成去除或抑制了脉冲噪声成分的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反复信号生成步骤中,在上述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步骤的输出示出从上述第1傅立叶逆变换步骤输出的上述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的功率大于后半部分的功率的情况下,反复两次输出上述第1后半信号提取步骤的输出,
在上述第1反复信号生成步骤中,在上述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步骤的输出示出从上述第1傅立叶逆变换步骤输出的上述各符号的信号的后半部分的功率大于前半部分的功率的情况下,反复两次输出上述第1前半信号提取步骤的输出,
在上述第2反复信号生成步骤中,在上述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步骤的输出示出从上述第2傅立叶逆变换步骤输出的上述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的功率大于后半部分的功率的情况下,在第1次输出将上述第2后半信号提取步骤的输出极性反转后的信号,并接着该信号在第2次输出上述第2后半信号提取步骤的输出,
在上述第2反复信号生成步骤中,在上述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步骤的输出示出从上述第2傅立叶逆变换步骤输出的上述各符号的信号的后半部分的功率大于前半部分的功率的情况下,在第1次输出上述第1前半信号提取步骤的输出,并接着该输出在第2次输出将上述第1前半信号提取步骤的输出极性反转后的信号。
12.一种接收方法,接收频分复用信号并对发送数据进行再现,所述接收方法的特征在于,其具有:
傅立叶变换步骤,对将接收信号频率变换为期望的频率得到的时域信号进行傅立叶变换而输出频域信号;
偶数子载波提取步骤,在上述傅立叶变换步骤的输出中,提取子载波频率为子载波间隔的偶数倍的子载波成分;
第1傅立叶逆变换步骤,对上述偶数子载波提取步骤的输出进行傅立叶逆变换而输出时域的每个符号的信号;
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步骤,对从上述第1傅立叶逆变换步骤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功率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
前后半相减步骤,根据上述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步骤的输出,求出从上述第1傅立叶逆变换步骤输出的上述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之差,而生成半个符号长度的差信号;
奇数子载波提取步骤,在上述傅立叶变换步骤的输出中,提取子载波频率为子载波间隔的奇数倍的子载波成分;
第2傅立叶逆变换步骤,对上述奇数子载波提取步骤的输出进行傅立叶逆变换而输出时域的每个符号的信号;
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步骤,对从上述第2傅立叶逆变换步骤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功率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
前后半相加步骤,将从上述第2傅立叶逆变换步骤输出的每个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相加而生成半个符号长度的和信号;
脉冲噪声成分相加步骤,将上述前后半相减步骤的输出和上述前后半相加步骤的输出相加并输出相加结果;
脉冲噪声成分生成步骤,根据上述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步骤的输出、上述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步骤的输出和上述脉冲噪声成分相加步骤的输出,生成脉冲噪声成分;
延迟调节步骤,使上述傅立叶变换步骤的输出延迟而使其与来自上述脉冲噪声成分生成步骤的上述脉冲噪声成分的输出同步;
脉冲噪声抑制步骤,根据上述延迟调节步骤的输出和从上述脉冲噪声生成步骤输出的上述脉冲成分噪声成分或基于其生成的信号,生成去除脉冲噪声成分后的时域信号;
再次傅立叶变换步骤,对上述脉冲噪声抑制步骤的输出进行傅立叶变换而输出频域信号;以及
均衡步骤,根据上述再次傅立叶变换步骤的输出生成解调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前后半相减步骤中,在上述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步骤的输出示出从上述第1傅立叶逆变换步骤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的功率大于后半部分的功率的情况下,从该前半部分中减去该后半部分并输出上述差信号,
在上述前后半相减步骤中,在上述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步骤的输出示出从上述第1傅立叶逆变换步骤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的功率并不大于后半部分的功率的情况下,从该后半部分中减去该前半部分并输出上述差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脉冲噪声成分生成步骤中,根据上述脉冲噪声成分相加步骤的输出生成1个符号长度的信号,
在上述脉冲噪声成分生成步骤中,在上述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步骤的输出示出从上述第1傅立叶逆变换步骤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的功率大于后半部分的功率的判定结果、且上述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步骤的输出示出从上述第2傅立叶逆变换步骤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的功率大于后半部分的功率的判定结果的情况下,输出上述脉冲噪声成分相加步骤的输出作为前半部分、输出0作为后半部分,
在上述脉冲噪声成分生成步骤中,在上述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步骤的输出示出从上述第1傅立叶逆变换步骤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的后半部分的功率大于前半部分的功率的判定结果、且上述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步骤的输出示出从上述第2傅立叶逆变换步骤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的后半部分的功率大于前半部分的功率的判定结果的情况下,输出0作为前半部分、输出上述脉冲噪声成分相加步骤的输出作为后半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脉冲噪声成分生成步骤中,在上述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步骤的输出示出从上述第1傅立叶逆变换步骤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的功率大于后半部分的功率的判定结果、且上述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步骤的输出示出从上述第2傅立叶逆变换步骤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的功率小于后半部分的功率的判定结果的情况下,或者在上述第1前后半功率比较步骤的输出示出从上述第1傅立叶逆变换步骤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的功率小于后半部分的功率的判定结果、且上述第2前后半功率比较步骤的输出示出从上述第2傅立叶逆变换步骤输出的各符号的信号的前半部分的功率大于后半部分的判定结果的情况下,输出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均被设为0的1个符号长度的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方法还具有脉冲噪声判定步骤,在该脉冲噪声判定步骤中,将上述脉冲噪声成分生成步骤的输出和从用于实施上述接收方法的装置外部输入的判定阈值作为输入,在上述脉冲噪声成分生成步骤的输出小于上述判定阈值的情况下,将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输出均被设为0的信号输出到上述脉冲噪声抑制步骤,
在上述脉冲噪声抑制步骤中,根据上述延迟调节步骤的输出和上述脉冲噪声判定步骤的输出,生成去除上述脉冲噪声成分后的时域信号。
CN201280058503.3A 2011-12-01 2012-04-18 接收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39596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64044 2011-12-01
JP2011-264044 2011-12-01
PCT/JP2012/060440 WO2013080578A1 (ja) 2011-12-01 2012-04-18 受信装置及び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59693A true CN103959693A (zh) 2014-07-30
CN103959693B CN103959693B (zh) 2016-12-14

Family

ID=48535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58503.3A Active CN103959693B (zh) 2011-12-01 2012-04-18 接收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755339B2 (zh)
CN (1) CN103959693B (zh)
DE (1) DE112012005040B4 (zh)
WO (1) WO201308057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07236A1 (zh) * 2014-12-30 2016-07-07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通信中自适应均衡滤波装置、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0235450A (zh) * 2017-02-02 2019-09-13 歌乐株式会社 音响装置和音响控制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83889B2 (ja) * 2011-12-01 2015-09-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及び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03715A1 (en) * 2005-07-04 2007-01-11 Nokia Corporation Speed detection method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receiver, network element and processor
CN101199150A (zh) * 2005-06-14 2008-06-1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接收装置、集成电路及接收方法
CN101447796A (zh) * 2007-11-27 2009-06-03 夏普株式会社 双通道广播接收器和具有该接收器的移动终端
CN101510864A (zh) * 2008-02-15 2009-08-19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通信装置与方法,无线通信系统与通信方法
WO2011055466A1 (ja) * 2009-11-09 2011-05-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2143112A (zh) * 2009-09-22 2011-08-03 索尼公司 接收机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86464B2 (ja) * 1994-09-26 2001-07-11 日本コロムビア株式会社 Ofdm変調器及びofdm復調器
JP2000261404A (ja) * 1999-03-04 2000-09-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EP1830501A1 (en) * 2004-12-21 2007-09-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fdm reception device
US20100254485A1 (en) * 2007-12-14 2010-10-07 Panasonic Corporation Pilot transmission method, mimo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imo recep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9150A (zh) * 2005-06-14 2008-06-1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接收装置、集成电路及接收方法
WO2007003715A1 (en) * 2005-07-04 2007-01-11 Nokia Corporation Speed detection method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receiver, network element and processor
CN101447796A (zh) * 2007-11-27 2009-06-03 夏普株式会社 双通道广播接收器和具有该接收器的移动终端
CN101510864A (zh) * 2008-02-15 2009-08-19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通信装置与方法,无线通信系统与通信方法
CN102143112A (zh) * 2009-09-22 2011-08-03 索尼公司 接收机和方法
WO2011055466A1 (ja) * 2009-11-09 2011-05-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および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07236A1 (zh) * 2014-12-30 2016-07-07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通信中自适应均衡滤波装置、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0235450A (zh) * 2017-02-02 2019-09-13 歌乐株式会社 音响装置和音响控制装置
CN110235450B (zh) * 2017-02-02 2021-03-09 歌乐株式会社 音响装置和音响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59693B (zh) 2016-12-14
JP5755339B2 (ja) 2015-07-29
WO2013080578A1 (ja) 2013-06-06
DE112012005040T5 (de) 2014-09-04
DE112012005040B4 (de) 2021-06-24
JPWO2013080578A1 (ja) 2015-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9864B (zh) Ofdm接收机及均衡方法
CN106998312B (zh) 前导符号的接收方法
CN101958870A (zh) 接收机和方法
CN105103485A (zh) 在ofdm系统中传输有效载荷数据的发射机和方法以及接收有效载荷数据的接收机和方法
US20050238089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digital wavelet multi carrier transmission system
US2003005878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estimation
CN105007145B (zh) 前导符号的生成方法及频域ofdm符号的生成方法
KR20100072542A (ko) 직교주파수분할다중접속 시스템의 시간 동기 검출 장치 및 방법과 수신 장치
CN101868949B (zh) 无线发送方法、无线发送装置和无线接收装置
CN101243633A (zh) 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接收装置和接收方法
EP1341331A1 (en) Time equalizing method and device
EP1883193A2 (en)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041171B2 (ja) Ofdm受信同期回路
CN103959693A (zh) 接收装置和方法
CN110995630B (zh) 一种适用于多等级列车混跑的窄带通信系统频偏矫正方法
WO2011086609A1 (ja) デ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及び遅延プロファイル作成方法
CN103078819B (zh) 精符号同步方法及其装置
CN102377701B (zh) 基于循环相关的信道估计方法及系统
EP2159981B1 (en) OFDM signal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receiving method
CN102694572B (zh) 频率误差检测装置
JP4684308B2 (ja) 復調装置
JP4837527B2 (ja)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JP2001156742A (ja) Ofdm受信装置
KR100625075B1 (ko) 복소 채널 송수신 시스템에 있어서의 효율적인 채널 추정방법
CN100440763C (zh) 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机和在其符号中插入防护间隔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