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59618A - 旋转电机用转子及具备该旋转电机用转子的旋转电机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用转子及具备该旋转电机用转子的旋转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59618A
CN103959618A CN201180075140.XA CN201180075140A CN103959618A CN 103959618 A CN103959618 A CN 103959618A CN 201180075140 A CN201180075140 A CN 201180075140A CN 103959618 A CN103959618 A CN 1039596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utmost point
coolant
coil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51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59618B (zh
Inventor
山田英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959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9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596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96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0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rectification
    • H02K11/042Rectifiers associated with rotating parts, e.g. rotor cores or rotary shaf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9/00Synchronous motors or generators
    • H02K19/02Synchronous motors
    • H02K19/10Synchronous motors for multi-phase current
    • H02K19/12Synchronous motors for multi-phase curr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exciting windings, e.g. for self-excitation, compounding or pole-chang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9/00Synchronous motors or generators
    • H02K19/16Synchronous generators
    • H02K19/26Synchronous gener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exciting windings
    • H02K19/28Synchronous gener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exciting windings for self-excit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电机用转子,卷装有线圈并且具备经由引线而与线圈连接的二极管等电子设备,该旋转电机用转子抑制由离心力的作用而产生线圈和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不良等这一情况。旋转电机具备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固定于轴并卷绕有线圈的转子芯及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有主体和端子部,该主体以与转子芯一起旋转的方式且以不与轴平行的姿势设置并具有整流功能,所述端子部与该主体电连接,从所述线圈延伸出的引线与所述端子部连接。电子设备的端子部与引线的连接部在转子芯的径向上设于电子设备的主体的内径侧。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用转子及具备该旋转电机用转子的旋转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装有线圈的旋转电机用转子及具备该旋转电机用转子的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日本实开平5-29275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的励磁机内置型的无刷发电机:将主励磁机的电枢、副励磁机的转子和整流器安装于筒状的保持器,将该保持器安装于旋转轴,从而将电枢、转子和整流器一并安装于旋转轴。在该发电机中,参照该文献的图2等,示出了整流器(7)与旋转轴平行地安装的状态。
另外,在日本特开2005-328617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如下的电容器补偿式同步发电机:具备在定子铁芯卷装输出绕组和电容器励磁绕组而成的定子及在转子铁芯经由线架卷装磁场绕组而成的转子。在该发电机中,参照该文献的第0013段和图1~3,也记载了二极管(D)以其板面朝向与转子的轴线平行的方向的状态配置这一内容。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5-292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3286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和2所记载的发电机中,都是整流器或二极管以与旋转轴平行的状态安装于转子。即,最长的边部与旋转轴平行。与此相关联地,具备设有二极管的转子和定子的旋转电机若考虑到向车辆的搭载性等,则优选缩短旋转电机的轴向的长度。因此,考虑到将二极管不与旋转轴平行地配置。
但是,如此一来,距旋转中心的距离因二极管的部位而变化,在旋转轴向上作用于各部位的离心力不同。因此,若不恰当地设定二极管、与其连接的线圈的引线等的位置,则有可能产生故障等不良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卷装有线圈且具有经由引线而与线圈连接的二极管等电子设备的旋转电机用转子中,抑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而产生线圈和电子设备间的连接不良等。
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用转子包括:轴,被支承为能够旋转;转子芯,固定于所述轴,卷绕有线圈;及电子设备,具有主体和端子部,所述主体以与所述转子芯一起旋转的方式且以不与所述轴平行的姿势设置并具有整流功能,所述端子部与该主体电连接,从所述线圈延伸的引线与所述端子部连接,所述电子设备的端子部与所述引线的连接部在所述转子芯的径向上设于所述电子设备的主体的内径侧。在此,“主体的内径侧”是指,不仅包含连接部位于主体的内径侧的情况,也包含当连接部在径向上位于与主体重合的位置时该连接部位于主体自身的径向中央部的内径侧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用转子中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的端子部是从所述主体向径向内侧延伸的端子线,该端子线与所述引线的连接部在所述电子设备的主体的内径侧连接。
另外,在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用转子中可以是,所述线圈的引线在从线圈端部向径向内侧引出至所述轴的附近后,向所述电子设备侧沿轴向引出。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是,向所述电子设备侧沿轴向引出的引线和该引线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端子部的连接部一起一体地固定于所述轴。
另外,在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用转子中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的端子线与所述线圈的引线的连接部以线接触状态或面接触状态被连接,所述接触部处于不与轴平行的方向上。
另外,在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用转子中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转子的轴向端面上沿周向隔开间隔地设置多个,喷出从所述轴内的冷却介质流路经由冷却介质供给路供给的液体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喷出口在周向上设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设于构成所述转子的轴向端面的端板,所述冷却介质供给路由形成于所述轴的第一冷却介质供给路和形成于所述端板的第二冷却介质供给路构成,所述冷却介质喷出口形成于所述第二冷却介质供给路的端部即所述端板的表面。
或者,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设于构成所述转子的轴向端面的端板,所述冷却介质供给路形成于所述轴以将液体冷却介质从所述冷却介质流路向轴外供给,所述冷却介质喷出口形成于所述冷却介质供给路的端部即所述轴的表面。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是,被供给从所述冷却介质喷出口喷出的液体冷却介质的所述端板的表面相对于径向而向轴向外侧倾斜。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旋转电机具备:具有上述任一结构的旋转电机用转子;及定子,与所述转子相向配置,使旋转磁场作用于所述转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用转子及具备该旋转电机用转子的旋转电机,由于将电子设备的端子部与从卷装于转子芯的线圈延伸的引线的连接部设于电子设备的主体的内径侧,所以能够将上述连接部配置于转子的靠内径侧。因此,能够抑制由于转子高速旋转而使大的离心力作用于上述连接部这一情况,其结果是,能够使由离心力造成的上述连接部的剥离等不良情况难以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剖视图。
图2是概略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中、转子和定子的周向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中、由在转子线圈中流动的感应电流生成的磁通在转子中流动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4是将二极管与转子线圈连接而表示的、对应于图3的图。
图5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卷装于在转子的周向上相邻的两个突极的多个线圈的连接电路的等价电路的图。
图6是表示减少了与转子线圈连接的二极管的个数的例子的、对应于图5的图。
图7是表示向卷装于转子的突极的各转子线圈分别连接二极管的变形例的图。
图8是表示减少了与转子线圈连接的二极管的个数的例子的、对应于图7的图。
图9是表示转子的轴向端面的图。
图10A是图9中的C-C线剖视图。
图10B是表示二极管的端子线朝向线圈延伸的另一例子的、对应于图10A的图。
图10C是表示从线圈延伸的引线插入到二极管的端子部的再一例子的、对应于图10A的图。
图10D是表示向外径侧引出的二极管的端子线向内径侧折回而与线圈的引线连接的又一例子的、对应于图10A的图。
图11是与转子的局部截面一起表示卷装于转子芯的感应线圈和公共线圈的连接状态及各线圈和二极管的连接状态的图。
图12是从图11中的箭头F方向(即径向外侧)观察的向视图。
图13是图9的D-D线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在轴上形成有冷却介质喷出口的另一例子的、对应于图13的图。
图15是表示在转子外设有冷却介质喷出口的再一例子的、对应于图13的图。
图16是表示在端板内形成有冷却介质通路的又一例子的、对应于图13的图。
图17是图16中的E-E线剖视图。
图18是表示将电子设备由模制树脂覆盖并向模制树脂上供给冷却介质的例子的、对应于图13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图1是表示包含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用转子的旋转电机的一部分的概略剖视图。如图1所示,旋转电机10作为电动机或发电机发挥功能,具备:筒状的定子12,固定于未图示的壳体;及转子14,与定子12隔开预定的空隙而相向配置于径向内侧,且能够相对于定子12旋转。另外,“径向”是指与转子14的旋转中心轴正交的放射方向(在本说明书整体和权利要求书范围内,只要不作特别限定,“径向”的含义相同。)。
定子12包含磁性材料制的定子芯16和配设于定子芯16的多相(例如U相、V相、W相三相)的定子线圈20u、20v、20w。转子14包含:磁性材料制的转子芯24、插入并嵌合固定于转子芯24的中心部的轴25及配置于转子芯24的轴向两侧的两个端板26a、26b。
另外,转子14包含:配设于转子芯24的多个转子线圈即N极感应线圈28n、S极感应线圈28s、N极公共线圈30n及S极公共线圈30s;与N极感应线圈28n连接的第一二极管38;及与S极感应线圈28s连接的第二二极管40。
首先,使用图2~图5说明旋转电机10的基本结构。图2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中、转子和定子的周向一部分的概略剖视图。图3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中、由在转子线圈中流动的感应电流生成的磁通在转子中流动的情况的示意图。图4是将二极管与转子线圈连接而表示的、对应于图3的图。
如图2所示,定子12包含定子芯16。在定子芯16的内周面的周向多个部位配置有向径向内侧(朝向转子14)突出的多个齿18,在各齿18之间形成有槽22。定子芯16由硅钢板等具有磁性的电磁钢板这样的金属板的层叠体等磁性材料形成。多个齿18沿着绕转子14的旋转轴即旋转中心轴的周向而彼此隔开间隔地排列。另外,“周向”是指沿着以转子14的旋转中心轴为中心描绘的圆形的方向(在本说明书整体和权利要求书范围内,只要不作特别限定,“周向”的含义相同。)。
各相的定子线圈20u、20v、20w通过槽22而以短距集中绕组卷装于定子芯16的齿18。如此,在齿18卷装定子线圈20u、20v、20w,从而构成磁极。并且,使多相交流电流在多相定子线圈20u、20v、20w中流动,从而使在周向上排列的齿18磁化,能够在定子12生成在周向上旋转的旋转磁场。
另外,定子线圈20u、20v、20w不限于如此卷绕于定子12的齿18的结构,例如采用在从齿18偏离的定子芯16的环状部分的周向多个部位卷绕有多相定子芯的环形绕组,也能够使定子12产生旋转磁场。
形成于齿18的旋转磁场从其前端面作用于转子14。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由分别卷装有三相(U相、V相、W相)的定子线圈20u、20v、20w的三个齿18构成一个极对。
另一方面,转子14包含磁性材料制的转子芯24和多个转子芯即N极感应线圈28n、N极公共线圈30n、S极感应线圈28s及S极公共线圈30s。转子芯24具有朝向径向外侧(即朝向定子12)突出设于外周面的周向多个部位的多个磁极部,即作为主突极的N极形成突极32n及S极形成突极32s。
N极形成突极32n及S极形成突极32s沿转子芯24的周向交替且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各突极32n、32s与定子12相向。转子芯24的环状部分即转子轭33及多个突极32n、32s通过将层叠多个磁性材料制的金属板而成的层叠体即多个转子芯要素连接成环状,而能够一体地构成。对此在后面详细说明。N极形成突极32n及S极形成突极32s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和大小。
更详细而言,在转子14的周向上隔一个的N极形成突极32n分别以集中绕组卷绕有两个N极转子线圈即N极公共线圈30n和N极感应线圈28n。另外,在转子14上,在与N极形成突极32n相邻的其他突极即在周向上隔一个的S极形成突极32s分别以集中绕组卷绕有两个S极转子线圈即S极公共线圈30s和S极感应线圈28s。关于转子14的径向,各公共线圈30n、30s为内侧线圈,各感应线圈28n、28s为外侧线圈。
如图3所示,转子14具有形成于在周向上相邻的突极32n、32s之间的槽34。即,多个槽34在转子14的绕旋转轴的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形成于转子芯24。另外,转子芯24嵌合固定于作为旋转轴的轴25(参照图1)的径向外侧。
各N极感应线圈28n卷绕于各N极形成突极32n上的N极公共线圈30n的前端侧、即靠近定子12的一侧。各S极感应线圈28s卷绕于各S极形成突极32s上的S极公共线圈30s的前端侧、即靠近定子12的一侧。
另外,如图3所示,卷绕于各突极32n、32s的周围的感应线圈28n、28s及各公共线圈30n、30s也能够分别以突极32n(或32s)的周围的沿长度方向(图3的上下方向)设置的螺线管在突极32n(或32s)的周向(图3的左右方向)上整齐排列多层而成的整齐排列绕组进行配置。另外,卷绕于各突极32n、32s的前端侧的感应线圈28n、28s也能够采用在突极32n、32s的周围以涡旋状卷绕多次即多匝量的结构。
如图4、图5所示,以在转子14的周向上相邻的两个突极32n、32s为一组,在各组中卷绕于一个N极形成突极32n的N极感应线圈28n的一端和卷绕于另一S极形成突极32s的S极感应线圈28s的一端经由两个电子设备即作为整流元件的第一二极管38和第二二极管40而连接。图5表示本实施方式中、卷绕于在转子14的周向上相邻的两个突极32n、32s的多个线圈28n、28s、30n、30s的连接电路的等价电路的图。如图5所示,N极感应线圈28n和S极感应线圈28s的一端经由彼此正向相反的第一二极管38和第二二极管40而在连接点R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如后所述将第一和第二二极管38、40由一个树脂模制封装件一体化而成的二极管元件41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与卷装于转子芯24的线圈28n、28s、30n、30s连接的电子设备为二极管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上述电子设备也可以使用具有对在线圈中流动的电流进行整流的功能的其他整流器(例如晶闸管、晶体管等),也可以将电阻器、电容器等电子设备与二极管等整流器一并使用。
如图4、图5所示,在各组中卷绕于N极形成突极32n的N极公共线圈30n的一端与卷绕于S极形成突极32s的S极公共线圈30s的一端连接。N极公共线圈30n和S极公共线圈30s彼此串联连接,从而形成公共线圈组36。而且,N极公共线圈30n的另一端与连接点R连接,S极公共线圈30s的另一端与N极感应线圈28n和S极感应线圈28s的连接点R的相反侧的另一端连接。另外,各感应线圈28n、28s和各公共线圈30n、30s的卷绕中心轴与转子14(图2)的径向一致。另外,各感应线圈28n、28s和各公共线圈30n、30s也能够经由通过树脂等制造的具有电绝缘性的绝缘体(未图示)等而卷装于所对应的突极32n(或32s)。
在这样的结构中,如后面所述,通过使整流后的电流在N极感应线圈28n、S极感应线圈28s、N极公共线圈30n和S极公共线圈30s中流动,从而使各突极32n、32s磁化,作为磁极部发挥功能。返回到图3,使交流电流在定子线圈20u、20v、20w中流动,从而使定子12生成旋转磁场,但是该旋转磁场不仅包含基本波成分的磁场,也包含比基本波高的次数的高次谐波成分的磁场。
更详细而言,由于各相定子线圈20u、20v、20w的配置、齿18和槽22(参照图2)形成的定子芯16的形状,使在定子12产生旋转磁场的磁动势的分布不会形成(仅基本波的)正弦波分布,而包含高次谐波成分。特别是,在集中绕组中,各相定子线圈20u、20v、20w彼此不重合,所以定子12的磁动势分布中产生的高次谐波成分的振幅水平增大。例如,在定子线圈20u、20v、20w为三相集中绕组的情况下,作为高次谐波成分,输入电频率的时间性三次成分、空间性二次成分的振幅水平增大。如此由于定子芯20u、20v、20w的配置、定子芯16的形状而在磁动势中产生的高次谐波成分被称作空间高次谐波。
当从定子12对转子14作用包含该空间增强波成分的旋转磁场时,由于空间高次谐波的磁通变动,发生向转子14的突极32n、32s之间的空间泄漏的漏磁通的变动,由此,使图3所示的各感应线圈28n、28s中至少一个感应线圈28n、28s产生感应电动势。
距定子12较近的、突极32n、32s的前端侧的感应线圈28n、28s主要具有产生感应电流的功能。相对于此,距定子12较远的公共线圈30n、30s主要具有将突极32n、32s磁化的功能。另外,根据图5的等价电路可知,在卷装于相邻的突极32n、32s(参照图2~图4)的感应线圈28n、28s中流动的电流总和成为分别在公共线圈30n、30s中流动的电流。由于将相邻的公共线圈30n、30s彼此串联连接,所以能够得到与在两方都增加匝数相同的效果,能够保持在各突极32n、32s中流动的磁通相同而降低在各公共线圈30n、30s中流动的电流。
当在各感应线圈28n、28s中产生感应电动势时,对应于二极管38、40的整流方向的直流电流在N极感应线圈28n、S极感应线圈28s、N极公共线圈30n和S极公共线圈30s中流动,使卷装有公共线圈30n、30s的突极32n、32s磁化,从而该突极32n、32s作为磁极固定的电磁铁即磁极部发挥功能。
图4所示的、在周向上相邻的N极感应线圈28n及N极公共线圈30n与S极感应线圈28s及S极公共线圈30s中绕组方向相反,在周向上相邻的突极32n、32s彼此间磁化方向相反。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卷装有N极感应线圈28n及N极公共线圈30n的突极32n的前端生成N极,在卷装有S极感应线圈28s及S极公共线圈30s的突极32s的前端生成S极。因此,在转子14的周向上N极和S极交替地配置。即,转子14构成为,通过使在定子12中生成的磁场所含有的高次谐波成分交链,而使N极和S极在周向上交替地形成。
在包含这样的转子14的旋转电机10(参照图2)中,使三相交流电流在三相定子芯20u、20v、20w中流动,从而形成于齿18(参照图2)的旋转磁场(基本波成分)作用于转子14,与此对应地,以使转子14的磁阻变小的方式使突极32n、32s被齿18的旋转磁场吸引。由此,转矩(磁阻转矩)作用于转子14。
另外,当形成于齿18的包含空间高次谐波成分的旋转磁场与转子14的各感应线圈28n、28s交链时,在各感应线圈28n、28s因由空间高次谐波成分引起的与转子14的旋转频率(旋转磁场的基本波成分)不同的频率的磁通变动,由此使得在各感应线圈28n、28s产生感应电动势。伴随该感应电动势的发生,在各感应线圈28n、28s中流动的电流由各二极管38、40进行整流,从而形成单方向(直流)。
并且,根据由各二极管38、40整流后的直流电流在各感应线圈28n、28s和各公共线圈30n、30s中流动,使各突极32n、32s磁化,从而各突极32n、32s作为磁极(N极或S极中的任一者)固定的磁铁发挥功能。如前面所述,二极管38、40所产生的感应线圈28n、28s的电流的整流方向彼此为反向,所以在各突极32n、32s中产生的磁铁形成为N极和S极在周向上交替配置的结构。
并且,各突极32n、32s(磁极固定的磁铁)的磁场与由定子12生成的旋转磁场(基本波成分)相互作用,产生吸引和排斥作用。通过由该定子12生成的旋转磁场(基本波成分)和突极32n、32s(磁铁)的磁场的电磁相互作用(吸引和排斥作用),也能够使转矩(相当于磁铁转矩的转矩)作用于转子14,转子14与在定子12中生成的旋转磁场(基本波成分)同步地进行旋转驱动。如此,旋转电机10能够作为利用向定子线圈20u、20v、20w的供给电力使转子14产生动力(机械动力)的马达发挥功能。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如下情况:以相邻的两个突极32n、32s为一组,在各组中将卷绕于两个突极32n、32s的感应线圈28n、28s彼此经由两个二极管38、40连接。因此,对两个突极32n、32s需要两个二极管38、40。与此相对,也能够将卷绕于转子14的全部突极32n、32s的全部线圈28n、28s、30n、30s彼此连接,并且作为二极管38、40仅使用两个。图6是表示减少了与转子线圈连接的二极管的个数的例子的、对应于图5的图。
在图6所示的变形例中,在上述图3、图4等所示的结构中,将卷装于转子的周向上隔一个的突极即全部N极形成突极32n(参照图3)的前端侧的多个N极感应线圈28n彼此串联连接,从而形成N极感应线圈组Kn,将卷装于转子的与N极形成突极32n相邻的全部S极形成突极32s(参照图3)的前端侧的多个S极感应线圈28s彼此串联连接,从而形成S极感应线圈组Ks。N极感应绕组Kn和S极感应绕组Ks的一端经由彼此正向相反的第一二极管38和第二二极管40而连接于连接点R。
另外,当以在转子的周向上相邻的两个N极形成突极32n和S极形成突极32s(参照图3)为一组的情况下,在各组中将N极公共线圈30n和S极公共线圈30s彼此串联连接,从而形成公共线圈组C1,并且将与全部突极32n、32s相关的全部公共线圈组C1彼此串联连接。而且,将串联连接的多个公共线圈组C1中构成一端的一个公共线圈组C1的N极公共线圈30n的一端与连接点R连接,将构成另一端的另一公共线圈组C1的S极公共线圈30s的一端与N极感应线圈组Kn和S极感应线圈组Ks的连接点R的相反侧的另一端连接。在这样的结构中,与上述的图4、图5所示的结构不同,能够将设于转子的二极管的总数减少至第一二极管38和第二二极管40两个,能够实现成本降低和组装工时的削减。
另外,在上面说明了在N极形成突极32n和S极形成突极32s卷装感应线圈28n、28s和公共线圈30n、30s并经由两个二极管38、40将在周向上相邻的突极32n、32s的感应线圈28n、28s与公共线圈30n、30s连接的转子结构。但是,本发明的旋转电机不限于这样的结构。例如,如图7表示的转子14a所示,也可以是在各突极32n、32s分别独立地卷装线圈30并且在各线圈30分别串联连接二极管38或40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各突极32n、32s设置辅助突极42(参照图3、图4),也可以不设置。
另外,如图8中表示的转子14b所示,与图7所示的转子结构相比,可以减少所使用的二极管的数量。详细地说,转子14b在向N极形成突极32n及S极形成突极32s分别独立地卷装线圈30这一点上相同,但是也可以将在周向上隔一个的线圈30串联连接并与一个二极管38连接,而将剩余线圈30串联连接并连接于正向与上述二极管38相反的一个二极管40。由此,能够将二极管的使用数量从与突极32n、32s对应的数量减少至两个。
另外,在图7和图8所示的转子14a、14b中,转子芯24可以通过将分别层叠电磁钢板而成的多个分割芯(与各突极32n、32n对应)连接成圆环状而构成,或者将冲裁加工成环状的电磁钢板在轴向上层叠并通过铆接、熔接等一体连接而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固定于轴的转子芯能够通过键嵌合、压入、过盈配合等决定周向位置。
接着,在图1的基础上进一步参照图9至图18,来说明二极管相对于转子的安装、二极管与线圈的连接及二极管的冷却。
图9是从轴向外侧观察设于转子14的端板26a而表示的图。图10A是图9中的C-C线剖视图。图10B~10D是分别表示二极管的端子线与线圈的引线的连接状态不同的其他例子的、对应于图10A的图。图11是与转子的局部截面一起表示卷装于转子芯的感应线圈和公共线圈的连接状态及各线圈和二极管的连接状态的图。另外,图12是从图11中的箭头F方向(即径向外侧)观察的向视图。另外,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周向,将接近转子芯24的一侧称作“轴向内侧”,将远离转子芯24的一侧称作“轴向外侧”,这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整体也同样。
如图1所示,转子14具备:在未图示的两端侧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25;通过铆接、热装、压入等方法嵌合固定于轴25的周围的转子芯24;及配置于转子芯24的轴向两侧的端板26a、26b。在转子芯24,如上所述卷装有感应线圈28n、28s及公共线圈30n、30s。端板26a、26b与转子芯24的轴向两端抵接而设置,在除轴25之外的大致圆筒状的转子14中构成轴向端部。
在各端板26a、26b的轴向内侧形成有内侧凹部90,以避开在各线圈28n、28s、30n、30s中突出配置于转子芯24的轴向两端的外侧的线圈端部。另外,在各端板26a、26b的轴向外侧形成有将大致圆锥状的空间内包的外侧凹部91。各端板26a、26b由非磁性材料形成,在外周端部和内周端部的轴向内侧端部处与转子芯24抵接。
在各端板26a、26b中,内侧凹部90和外侧凹部91由在轴向上大致相向的端壁部92划分。端壁部92以越朝径向外侧则越成为轴向外侧的方式倾斜形成。另外,端壁部92的外侧表面构成转子14的轴向端面。
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子14中,在两个端板26a、26b中的一方的端板26a安装有一体地包含一组第一及第二二极管38、40的二极管元件41(电子设备)。二极管元件41分别具有将第一和第二二极管38、40通过树脂模制进行封装的主体41a及用于将各二极管38、40与线圈28n、28s、30n、30s连接的端子部41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二极管元件41的端子部41b由从主体41a延伸出的三根端子线T1、T2、T3构成。
二极管元件41以不与轴25平行的姿势、即不平行的姿势设于与转子芯24一同旋转的端板26a上。在此,所谓二极管元件41不与轴25平行的姿势是指,以二极管元件41的端子部41b位于靠内径侧的方式使主体41a相对于轴向倾斜的姿势,更优选是使主体41a的端子部设置面朝向轴25侧的姿势。在本实施方式中,二极管元件41固定于相对于径向而向轴向外侧倾斜形成的端板26a的端壁部92的外表面上,以主体41a的端子部设置面与轴25大致正对的姿势、或者以呈大致扁平矩形状的主体41a与轴向大致正交的姿势安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安装二极管元件41的端板26a的端壁部92相对于径向而向轴向外侧倾斜地形成,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沿径向形成端壁部92的外表面,并在其上安装二极管元件41。在这种情况下,二极管元件41的二极管主体41a(参照图10A)以与轴向正交的姿势配置。
在放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外周部具有抵接壁部的多个安装槽94呈放射状且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于端板26a的端壁部92的外侧表面。在各安装槽94的内径侧形成各线圈28n、28s、30n、30s与二极管元件41的电连接用的开口部95,经由该开口部95使内侧凹部90和外侧凹部91连通。该开口部95是为了将卷装于转子芯24的线圈28n、28s、30n、30s与二极管元件41电连接而形成于端板26a的贯通孔。
二极管元件41嵌入配置于上述安装槽94内,并且在径向外侧以与抵接壁部93相接的状态例如以螺丝紧固等方法进行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六个安装槽94,在其中分别配置有二极管元件41的主体41a。通过如此将二极管元件41在径向外侧与抵接壁部93相接而设置,能够克服转子14旋转时作用的离心力而将二极管元件41牢固地保持或支承。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二极管元件41的端子线T1、T2、T3朝向内径侧配置,所以能够使二极管元件41的主体41a的外径侧侧面整体抵接于抵接壁部93,相对于离心力稳定地保持或支承二极管元件4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全部二极管元件41安装于一方的端板26a,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分担地安装于另一方的端板26b。具体而言,可以将图9所示的六个二极管元件41中的三个安装于另一方的端板26b。
另外,可以采用将第一及第二二极管38、40单独地进行封装而成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各二极管38、40的端子部(或端子线)分别为两个部位。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将第一二极管38安装于一方的端板26a,将第二二极管40安装于另一方的端板26b。
如上所述,各二极管元件41具有主体41a和端子部41b,端子部41b由从二极管元件41的主体41a分别突出的销状的三根端子线T1、T2、T3构成。二极管元件41以这些端子线T1、T2、T3朝向内径侧的姿势安装于端板26a。
参照图11、图12,在转子14上的、在周向上相邻的一组N极形成突极32n和S极形成突极32s,分别在外径侧卷装有感应线圈28n、28s,在内径侧卷装有公共线圈30n、30s。N极形成突极32n的公共线圈30的一端经由引线L1而与S极形成突极32s的公共线圈30s的一端连接(也参照图5)。
引线L1设于从转子芯24的轴向两端面分别突出的线圈端29的一侧。引线L1从公共线圈30n的一端向径向外侧延伸,在包含轴25的外侧凸部46和转子轭33的圆环状区域110遍及周向,并且向径向外侧延伸而与公共线圈30s的一端连接。
另外,在上述一组突极32n、32s中,N极公共线圈30n的另一端经由引线L2而与二极管元件41的端子线T2连接(也参照图5)。引线L2也设于与引线L1相同的线圈端部29的一侧。引线L2从N极公共线圈30n的另一端向内径侧的圆环状区域110引出后,如图10A和图12所示沿轴向引出,通过端板26a的开口部95而与端子线T2连接。
另外,参照图11,在上述一组突极32n、32s中,S极公共线圈30s的另一端与N极感应线圈28n及S极感应线圈28s的另一端经由引线L3连接(也参照图5)。引线L3也设于与引线L1、L2相同的线圈端部29的一侧。引线L3向内径侧引出与各线圈端部连接的三条支线部,与配置于圆环状区域110的周向连接线部相连。
另外,在上述一组突极32n、32s中,N极感应线圈28n的一端经由引线L4而与二极管元件41的端子线T1连接,并且S极感应线圈28s的一端经由引线L5而与二极管元件41的端子线T3连接(也参照图5)。引线L4、L5也设于与引线L1~L3相同的线圈端部29的一侧。各引线L4、L5从N极公共线圈28n和S极感应线圈28s的各一端向内径侧的圆环状区域110引出后,如图10A和图12所示沿轴向引出,通过端板26a的开口部95而与端子线T2连接。
如此,将各线圈端部彼此连接的引线L1、L3及将线圈端部与二极管元件41的端子线T1、T2、T3连接的引线L2、L4、L5被引出至位于轴25的旋转中心附近的圆环状区域110,在周向上遍及或沿轴向延伸而与二极管元件41的端子线T1、T2、T3连接。各引线L1~L5中,即使由转子14的旋转引起的离心力作用于在径向上延伸的部分,通过引线长度方向上的强度也能够承受,因此难以发生变形。在各引线L1~L5中,在圆环状区域110遍及周向的部分和在轴向上延伸的部分由于位于接近旋转中心的位置,所以能够抑制由转子14的旋转而作用的离心力的大小,其结果是,难以产生由离心力引起的变形。因此,通过如此抑制由离心力引起的引线L1~L5的变形,能够抑制与线圈端部和二极管元件41的端子线T1~T3的连接部发生剥离等。另外,通过将各引线L1~L5尽量聚集配置于从转子芯24的端面向轴向外侧突出的线圈端部29(参照图12)的径向内侧的空间,从而还具有能够缩短转子14的轴向长度进而能够使旋转电机10小型化的优点。
另外,如图10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引线L2、L4、L5在转子芯24的径向上被引出到二极管元件41的主体41a的内径侧。更详细而言,引线L2、L4、L5在上述圆环状区域110沿轴向延伸,通过端板26a的开口部95而向轴向外侧突出。并且,引线L2、L4、L5的各端部在三个连接部112与从二极管元件41的主体41a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端子线T1、T2、T3分别连接。即,二极管元件41的端子线T1、T2、T3和引线L2、L4、L5的连接部112设于二极管元件41的主体41a的内径侧。但是,连接部112不必一定位于主体41a的内径侧,也可以位于在径向上与主体41a重合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至少位于主体41a的径向中央的内径侧即可。
连接部112使端子线T1、T2、T3和引线L2、L4、L5以线接触状态或面接触状态例如通过熔敷、焊接、铆接等连接。如此以线接触状态或面接触状态将连接部112连接,从而连接强度增大,能够抑制连接不良和离心力所导致的剥离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另外,连接部112沿着不与轴25平行的朝向延伸而形成。更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112沿着与轴向例如呈大约45度左右的角度的方向延伸。通过如此设为不与轴25平行的朝向,能够使转子旋转时的离心力在构成连接部112的端子线和引线的线方向上分散,相应地,能够抑制连接部112的剥离等的不良情况发生。
另外,参照图18,如后所述,连接部112可以利用树脂模制、粘接剂、粘贴带、固定部件等一体地固定于端板26a即轴25。如此构成的话,则通过与轴25一体地固定而能够抑制由于连接部112振动而产生连接部112的剥离等不良情况。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转子14和具有该转子的旋转电机10,引线L2、L4、L5和端子线T1、T2、T3的各连接部112在二极管主体41a的内径侧连接,所以能够抑制转子14进行高速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于连接部112,其结果是,难以发生由离心力引起的连接部112的剥离等不良情况。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将向二极管元件41的内径侧突出的端子线T1、T2、T3和与线圈端部连接的引线L2、L4、L5在端板26a的端壁部92的轴向外侧连接,构成三个部位的连接部112。但是不限于此,如图10B所示,可以将二极管元件41的端子线T1、T2、T3从端壁部92的开口部95朝向线圈端部插入,在端板26a的轴向内侧与引线L2、L4、L5连接而构成连接部112。
另外,如图10C所示,也可以是,将二极管元件41的端子部41b以凹状形成于二极管主体41a的内部,引线L2、L4、L5的端部分别插入到该凹状的端子部41b而与二极管元件41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凹状的端子部41b和引线L2、L4、L5的连接部也在径向上位于与主体41a重合的位置,但只要至少位于主体41a的径向中央的内径侧即可。
另外,如图10D所示也可以是,以端子线T1、T2、T3从二极管主体41a向外径侧突出的朝向或姿势配置二极管元件41,向各端子线T1、T2、T3折回并向内径侧延伸,在二极管主体41a的内径侧与各引线L2、L4、L5连接而形成连接部112。由此,也能够将连接部112配置于二极管主体41a的内径侧,通过抑制离心力而降低连接部的剥离等不良情况。
接下来,在图9、图10的基础上进一步参照图13,说明设于转子14的二极管元件41的冷却。图13是图9的D-D线剖视图。
冷却介质流路89在轴向上延伸地形成于轴25的内部。将作为液体冷却介质的一例的冷却油经由油泵和油冷却器等向冷却介质流路89循环供给。但是,液体冷却介质不限于冷却油,只要是具有电绝缘性的液体即可,也可以是冷却油以外的液体。
参照图9和图13,多个冷却介质喷出口98贯通地形成于端板26a的端壁部92。冷却介质喷出口98在周向上形成于二极管元件41之间、靠内径的位置。通过在这样的位置形成冷却介质喷出口98,如后所述从冷却介质喷出口98喷出的冷却油通过旋转的转子14的离心力,如图中点涂区域所示以大致扇状扩展而向径向外侧流动,但是不直接接触二极管元件41。因此,不会产生因离心力而高速地向径向外侧流动的冷却油接触或撞击二极管元件41所导致的磨损等不良情况。
如图13所示,多个冷却介质供给路(第一冷却介质供给路)96在径向上延伸且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于轴25。冷却介质供给路96是用于将在轴内的冷却介质流路89中流动的冷却油向轴外供给的通路。冷却介质供给路96的外侧端部在轴25的表面锪孔而变宽,由此,与形成于端板26a的其他冷却介质供给路(第二冷却介质供给路)97的对位变得容易。
与轴25的冷却介质供给路96连通的其他冷却介质供给路97贯通地形成于端板26a。并且,冷却介质供给路97与在端壁部92开口的冷却介质喷出口98相连。换言之,在端壁部92开口的冷却介质供给路97的端部自身构成冷却介质喷出口98。
如图10A和图13所示,可以在端板26a以覆盖外侧凹部91的至少外周部位的方式设置罩部件100。该罩部件100能够由圆环状的板材适当地构成。在罩部件100的外周部形成有冷却介质排出孔102。该冷却介质排出孔102具有如下功能:决定积存于位于罩部件100与端板26a之间的空间区域中的径向外侧的冷却介质积存部103中的冷却油的量。
更详细而言,若将冷却介质排出孔102形成得靠外径侧,则积存于冷却介质积存部103中的油量变少,而冷却介质排出孔102越形成得靠内径侧,则积存于冷却介质积存部103中的油量越多。因此,只要恰当地设定冷却介质排出孔102的形成位置、大小、形状等以使从冷却介质喷出口95流出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而向径向外侧流动的冷却油作为所希望的量而得到良好的冷却性能即可。
另外,罩部件100还具有抑制从冷却介质喷出口95流出的冷却油雾化的功能。更详细而言,冷却介质喷出口98形成于从端板26a的轴向端面向轴向内侧凹入的位置(即外侧凹部91的底部或其附近),罩部件100设成大致覆盖端板26a的外侧凹部91,从而能够抑制冷却介质喷出口98由于转子14的旋转而高速地暴露于周围的空气中,其结果是能够使冷却油沿着端板26a的端壁部92的表面保持液体状态而可靠地向径向外侧流动。
在具备采用了上述这样的轴心油冷结构的转子14的旋转电机10中,对相对于安装在转子14的二极管元件41而位于径向内侧的轴25内的冷却介质流路89供给冷却油,由此处开始,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或者当压送冷却油的情况下也通过油压的作用,经由冷却供给通路96、97而供给到轴外的冷却油从冷却介质喷出口98流出。并且,从冷却介质喷出口98喷出的冷却油沿着位于二极管元件41间的端壁部92的大致扇形的表面区域在周向上扩散并向径向外侧流动。
另一方面,包含第一及第二二极管38、40的二极管元件41由于由感应线圈28n、28s生成的感应电流流动而发热。如此产生的热从二极管元件41的腹面(即与安装槽94的底面接触的接触面)传递到端板26a,如上所述被在端壁部92的外侧表面流动的冷却油吸收。即,二极管元件41经由端板26a由冷却油间接地进行冷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端板26a中,与冷却介质喷出口98连续的端壁部92的外表面以越向径向外侧则越成为轴向外侧的位置的方式相对于径向而倾斜。由此,在从冷却介质喷出口98流出的冷却油沿着端壁部92的外表面流动时,作为旋转的转子的离心力的分力的对上述外表面施加的按压力作用于冷却油。通过作用这样的按压力,冷却油不会雾化,而能够保持液体状态沿端壁部92的外表面向径向外侧流动,其结果是,能够得到对二极管元件41的充分的冷却性能。
沿着端壁部92的外表面向径向外侧流动的冷却油暂时积存于冷却介质积存部103中。在该积存期间,冷却油也从端板26a吸收热,从而对二极管元件41间接地进行冷却。之后,从冷却介质积存部103溢出的冷却油从冷却介质排出孔102向转子14的外部排出。并且,冷却油从收容旋转电机10的壳体的底部被抽取,通过油冷却器而散热和降温后,通过油泵等的作用向轴25内的冷却介质流路89循环供给。
如上所述,来自相对于安装在端板26a的二极管元件41而位于径向内侧的轴25的冷却介质流路89的冷却油在旋转的转子14的离心力等的作用下,经由冷却介质供给路96、97而从端板26a的冷却介质喷出口98喷出,沿着端板26的端壁部92的外表面向径向外侧流动,向二极管元件41的周围供给。由此,通过通电而发热的二极管元件41能够经由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的端板26a而被充分地冷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周向上对二极管元件41之间供给冷却油,所以与在二极管元件41的内径侧形成冷却介质喷出口98的情况相比,能够将二极管元件41设置得靠内径侧。因此,能够抑制由于转子14的旋转而作用于二极管元件41(即第一及第二二极管38、40)的离心力,通过在径向外侧位置与二极管抵接,从而使克服上述离心力的支承部(相当于本实施方式的抵接壁部93)轻量化并抑制电子设备的故障。
设于转子的二极管元件的冷却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图14是表示在轴形成有冷却介质喷出口的另一例子的、对应于图13的图。如图14所示,可以是冷却介质供给路96的端部即冷却介质喷出口98形成于在轴25的表面开口的位置。由此,从冷却介质喷出口98喷出的冷却油能够直接(即不经由端板内的冷却介质供给路)地向端板26a的端壁部92的外表面供给,具有省去在端板设置冷却介质供给路和冷却介质喷出口的劳力和加工成本的优点。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将冷却介质喷出口98形成为与端板26a的外侧凹部91的底部大致齐平面,以使从轴25上的冷却介质喷出口98流出的冷却油不会飞散而顺畅地流出。
图15是表示在转子外设有冷却介质喷出口的再一例子的、对应于图13的图。在该例子中,冷却油从转子14的外部向端板26a的外侧凹部91内供给。具体而言,从收容旋转电机10的壳体(未图示)等非旋转部延伸的冷却介质供给管99接近转子14的端板26a而设置,从位于冷却介质供给管99的前端部的冷却介质喷出口98向端板26a的外侧凹部91内喷出而进行供给。这种情况下的向端板26a供给冷却油的供给位置可以比安装于端板26a的二极管元件41靠内径侧。由此,从转子外供给到端板26a的冷却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径向外侧流动而能够良好地经由端板26a对二极管元件41进行冷却。另外,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也可以不从轴25供给冷却油,所以具有省去在轴25形成冷却介质流路、冷却介质供给路、冷却介质喷出口等的劳力和加工成本的优点。
图16是表示在端板26a内形成有冷却介质通路的又一例子的、对应于图13的图。图17是图16中的E-E线剖视图。另外,在此,在端板26a的端面未设置罩部件。
在该例子中,在端板26a的端壁部92内延伸形成有冷却介质通路104。冷却介质通路104的径向内侧端部与形成于轴25的冷却介质供给路96连通。另外,冷却介质通路104的径向外侧端部在端板26a的外周面开口而构成冷却介质喷出口98。因此,形成于端板26a的冷却介质通路104在轴向上设置在设于端壁部92的外表面的二极管元件41和与端壁部92的内表面相向的线圈28n、28s、30n、30s之间。
如此在二极管元件41与线圈28n、28s、30n、30s之间设置冷却介质通路104,从而能够通过从轴25的冷却介质流路89和冷却介质供给路96供给并在冷却介质通路104中流动的冷却油来冷却二极管元件41和线圈28n、28s、30n、30s两方。
更详细而言,多数情况下,相对于二极管元件41的发热量,线圈28n、28s、30n、30s的发热量更大,对于二极管元件41来说,有时通过冷却介质通路104的冷却油的冷却性能变得过大。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其多余的冷却能力也能够对线圈28n、28s、30n、30s进行冷却,从而也能够保证线圈28n、28s、30n、30s的冷却性能。
另外,在该例子中,如图17所示,可以在冷却介质通路104的内表面上且与二极管元件41对应的位置形成散热片106。这样的话,从二极管元件41经由端壁部92传递的热能够从散热片106有效地向冷却介质通路104的冷却油散热,二极管元件41的冷却性能进一步提高。
另外,上述冷却介质通路104中,只要在轴向上在二极管元件41与线圈28n、28s、30n、30s之间设置冷却介质通路104即可,从轴向观察时冷却介质通路104可以形成于相对于二极管元件41在周向上偏移的位置。
图18是表示将电子设备由模制树脂覆盖并向模制树脂上供给冷却介质的例子的、对应于图13的图。另外,在此也省略了罩部件100的图示,但是也可以设置具有参照图10A等说明那样的功能的罩部件100。
在该例子中,安装于端板26a的二极管元件41由模制树脂部108覆盖。模制树脂部108也被填充于二极管元件41的端子与线圈28n、28s、30s、30n、30s的端部的连接部的周围,由此,通过熔敷、铆接等连接的二极管端子和线圈端部的连接部112不会产生位置偏移,而牢固地与轴25一体固定,所以能够有效地抑制连接部112的剥离等不良情况发生。
上述模制树脂部108无需设成覆盖端壁部92的外表面整体,只要以至少不会使二极管元件41露出的方式形成即可,例如可以是覆盖用于安装二极管元件41的安装槽94(参照图9)的程度的幅度。
如此形成的话,即使在位于二极管元件41的径向内侧的轴25上形成冷却介质喷出口98,通过使从该冷却介质喷出口98喷出的冷却油在覆盖二极管元件41的模制树脂108上流动,也能够充分地进行二极管元件41的冷却。另外,冷却油由于不直接与二极管元件41的主体41a接触,所以不会发生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径向外侧以高速流动的冷却油接触或撞击二极管元件41所导致的磨损、劣化等不良情况。另外,在该例子中也与图9所示同样地,在周向上在二极管元件41之间形成冷却介质喷出口98而供给冷却油,从而能够经由端壁部92间接地冷却二极管元件41,可预测冷却性能进一步提高。
另外,上面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但是本发明的旋转电机不限于上述的结构,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改良。
例如可以结构为,将卷装于转子芯24的线圈28n、28s、30n、30s的线圈端部由模制树脂覆盖,当端板26a组装于转子芯24时上述模制树脂大致填充于端板26a的内侧凹部90。如此构成的话,则经由导热率比空气高的模制树脂而促进从线圈28n、28s、30n、30s向端板26a的导热,也能够提高线圈28n、28s、30n、30s的冷却性能。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与图18所示的模制树脂部108的形成同时经由端壁部92的开口部95在内侧凹部90内填充模制树脂即可,能够减少模制工序,实现工时和成本的削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将二极管元件41安装于端板26a而通过从轴25的冷却介质流路89供给的冷却油来冷却二极管元件41的结构,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可以结构为,设置覆盖卷装于转子芯24的线圈28n、28s、30n、30s的模制树脂部,在该模制树脂部上或该模制树脂部内固定二极管元件,并且将从轴或非旋转部供给的液体冷却介质朝向上述模制树脂部供给,从而冷却二极管元件,并根据需要冷却线圈。
另外,上面说明了在设于转子芯的端部的端板通过螺纹紧固等安装作为其他部件的二极管元件的结构,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将由半导体元件构成的二极管元件与端板一体制成的结构或将二极管元件内置于端板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0 旋转电机
12 定子
14、14a、14b 转子
16 定子芯
18 齿
20u、20v、20w 定子线圈
22 槽
24 转子芯
25 轴
26a、26b 端板
28n  N极感应线圈
28s  S极感应线圈
29  线圈端部
30n  N极公共线圈
30s  S极公共线圈
32n  N极形成突极
32s  S极形成突极
33 转子轭
34 槽
36 公共线圈组
38 第一二极管
40 第二二极管
41 二极管元件
41a 二极管主体
41b 端子部
42 辅助突极
44 凸缘部
46 外侧凸部
89 冷却介质流路
90 内侧凹部
91 外侧凹部
92 端壁部
93 抵接壁部
94 安装槽
95 开口部
96、97 冷却介质供给路
98 冷却介质喷出口
99 冷却介质供给管
100 罩部件
102 冷却介质排出孔
103 冷却介质积存部
104 冷却介质通路
106 散热片
108 模制树脂部
110 圆环状区域
112 连接部
L1、L2、L3、L4、L5 引线
T1、T2、T3 端子线

Claims (10)

1.一种旋转电机用转子,包括:
轴,被支承为能够旋转;
转子芯,固定于所述轴,卷绕有线圈;及
电子设备,具有主体和端子部,所述主体以与所述转子芯一起旋转的方式且以不与所述轴平行的姿势设置并具有整流功能,所述端子部与该主体电连接,从所述线圈延伸的引线与所述端子部连接,
所述电子设备的端子部与所述引线的连接部在所述转子芯的径向上设于所述电子设备的主体的内径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用转子,其中,
所述电子设备的端子部是从所述主体向径向内侧延伸的端子线,该端子线与所述引线的连接部在所述电子设备的主体的内径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用转子,其中,
所述线圈的引线在从线圈端部向径向内侧引出至所述轴的附近后,向所述电子设备侧沿轴向引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用转子,其中,
向所述电子设备侧沿轴向引出的引线和该引线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端子部的连接部一起一体地固定于所述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用转子,其中,
所述电子设备的端子线与所述线圈的引线的连接部以线接触状态或面接触状态被连接,所述接触部处于不与轴平行的方向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用转子,其中,
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转子的轴向端面沿周向隔开间隔地设置多个,喷出从所述轴内的冷却介质流路经由冷却介质供给路供给的液体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喷出口在周向上设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电机用转子,其中,
所述电子设备设于构成所述转子的轴向端面的端板,所述冷却介质供给路由形成于所述轴的第一冷却介质供给路和形成于所述端板的第二冷却介质供给路构成,所述冷却介质喷出口形成于所述第二冷却介质供给路的端部即所述端板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电机用转子,其中,
所述电子设备设于构成所述转子的轴向端面的端板,所述冷却介质供给路形成于所述轴以将液体冷却介质从所述冷却介质流路向轴外供给,所述冷却介质喷出口形成于所述冷却介质供给路的端部即所述轴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旋转电机用转子,其中,
被供给从所述冷却介质喷出口喷出的液体冷却介质的所述端板的表面相对于径向而向轴向外侧倾斜。
10.一种旋转电机,具备: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用转子;及
定子,与所述转子相向配置,使旋转磁场作用于所述转子。
CN201180075140.XA 2011-11-28 2011-11-28 旋转电机用转子及具备该旋转电机用转子的旋转电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596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77371 WO2013080275A1 (ja) 2011-11-28 2011-11-28 回転電機用ロータ、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回転電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59618A true CN103959618A (zh) 2014-07-30
CN103959618B CN103959618B (zh) 2016-08-24

Family

ID=48534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514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59618B (zh) 2011-11-28 2011-11-28 旋转电机用转子及具备该旋转电机用转子的旋转电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354091A1 (zh)
JP (1) JP5641155B2 (zh)
CN (1) CN103959618B (zh)
WO (1) WO201308027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0195A (zh) * 2014-12-18 2015-03-11 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转子及其线缆连接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63116B2 (en) 2014-10-07 2018-08-28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Lamination clamping structure
US9812917B2 (en) * 2014-10-07 2017-11-07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End turn support and cooling fixture
JP6589282B2 (ja) * 2015-01-28 2019-10-16 スズキ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JP6528490B2 (ja) * 2015-03-20 2019-06-12 スズキ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JP6544151B2 (ja) * 2015-08-31 2019-07-17 スズキ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JP6755435B1 (ja) * 2019-11-06 2020-09-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子および回転電機
US11502564B2 (en) * 2020-04-03 2022-11-15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Multi-layer axial and radial flux vernier permanent magnet motor
JP2023047885A (ja) * 2021-09-27 2023-04-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4275U (zh) * 1988-07-11 1990-01-29
JPH0529275U (ja) * 1991-09-26 1993-04-16 国産電機株式会社 励磁機内蔵形ブラシレス発電機
JPH0946990A (ja) * 1995-08-02 1997-02-14 Meidensha Corp ブラシレス発電機の励磁構造
JP2005328617A (ja) * 2004-05-13 2005-11-24 Kokusan Denki Co Ltd コンデンサ補償式同期発電機
CN101090223A (zh) * 2007-07-18 2007-12-19 王自 汽车永磁发电机
US20080061641A1 (en) * 2006-09-07 2008-03-13 Denso Corporation Vehicle alternator with improved end cover structure
CN101874337A (zh) * 2007-10-29 2010-10-2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及其驱动控制装置
JP2011223652A (ja) * 2010-04-05 2011-11-04 Toyota Central R&D Labs Inc 回転電機巻線及び回転電機構成部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373460A (de) * 1957-11-16 1963-11-30 Siemens Ag Anordnung mit rotierenden Gleichrichtern, insbesondere zur Erregung elektrischer Maschinen
DE1204312B (de) * 1963-01-23 1965-11-04 Mez Brno Narodni Podnik Anordnung von Halbleitergleichrichtern auf einer rotierenden Maschinenwelle
DE1514438A1 (de) * 1965-04-08 1969-09-18 Siemens Ag Anordnung rotierender Gleichrichter
GB0101746D0 (en) * 2001-01-23 2001-03-07 Lucas Industries Ltd Fluid distribu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4275U (zh) * 1988-07-11 1990-01-29
JPH0529275U (ja) * 1991-09-26 1993-04-16 国産電機株式会社 励磁機内蔵形ブラシレス発電機
JPH0946990A (ja) * 1995-08-02 1997-02-14 Meidensha Corp ブラシレス発電機の励磁構造
JP2005328617A (ja) * 2004-05-13 2005-11-24 Kokusan Denki Co Ltd コンデンサ補償式同期発電機
US20080061641A1 (en) * 2006-09-07 2008-03-13 Denso Corporation Vehicle alternator with improved end cover structure
CN101090223A (zh) * 2007-07-18 2007-12-19 王自 汽车永磁发电机
CN101874337A (zh) * 2007-10-29 2010-10-2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及其驱动控制装置
JP2011223652A (ja) * 2010-04-05 2011-11-04 Toyota Central R&D Labs Inc 回転電機巻線及び回転電機構成部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0195A (zh) * 2014-12-18 2015-03-11 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转子及其线缆连接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80275A1 (ja) 2013-06-06
US20140354091A1 (en) 2014-12-04
JPWO2013080275A1 (ja) 2015-04-27
JP5641155B2 (ja) 2014-12-17
CN103959618B (zh) 2016-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59618A (zh) 旋转电机用转子及具备该旋转电机用转子的旋转电机
CN104011982A (zh) 旋转电机
CN103959614A (zh) 旋转电机用转子、及具备该旋转电机用转子的旋转电机
JP6501027B1 (ja) 回転電機
CN101185221B (zh) 用于电气旋转设备的信号互联件
CN101185227B (zh) 用于旋转电气设备的电子模块
CN101185226B (zh) 用于旋转电气设备的电子部件组件
CN101185223B (zh) 用于旋转电气设备的电力互联件
JP5656556B2 (ja) 回転電機
US20210234415A1 (e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US10038353B2 (en) Dual-rotor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CN105990971B (zh) 旋转电机
US20200076261A1 (en) Annular stator of an electric motor
US20140333165A1 (en) Magnet-type generator
JP2007110787A (ja) モータ
JP2019110646A (ja) 回転電機
JP5724843B2 (ja) 回転電機
KR20170039240A (ko) 개선된 고정자 및 이러한 고정자를 포함하는 전기 머신
JP7150171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端子台及び回転電機
JP2017041916A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これを備えた回転電機、及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JP5701346B2 (ja) 回転電機
US9660508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for vehicle
JP2019075854A (ja) ステータ
WO2019131908A1 (ja) 回転電機
JP2019122226A (ja) 車輪駆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