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6102B - 车身侧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侧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46102B
CN103946102B CN201180075007.4A CN201180075007A CN103946102B CN 103946102 B CN103946102 B CN 103946102B CN 201180075007 A CN201180075007 A CN 201180075007A CN 103946102 B CN103946102 B CN 1039461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panel
overall width
vehicle
width direction
reinforced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50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46102A (zh
Inventor
森健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946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61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461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610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36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side panels, sills or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62D25/025Side sill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兼顾轻量化和碰撞性能的车身侧部结构。由外板(11)、配置在外板(11)的车宽方向内侧的内板(12)以及配置在内板(12)的车宽方向内侧的背撑板(13)构成门槛(3)。在背撑板(13)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形成向车宽方向内侧鼓出的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在外板(11)形成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的外板加强筋中央部(22),在内板(12)形成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凹陷的内板加强筋中央部(39),从而提高车宽方向的刚性。而且,在内板(12)形成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凹陷的内板加强筋端部(44),在背撑板(13)形成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的背撑板加强筋端部(64),从而提高车辆前后方向的刚性。

Description

车身侧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槛与中柱及地板接合的车辆的侧部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与内板和地板接合并从内板朝向地板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的加强部件的车辆的侧部结构。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5-2622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近些年,为了兼顾车身的轻量化和碰撞性能的确保,正在逐步推进采用高张力钢板。然而,由于门槛需要应对前方碰撞、侧面碰撞等各种各样的碰撞方式,因此当前,在门槛上安装有10个左右的补片类、隔板类等各种各样的追加加强部件。因此,通过安装专利文献1记载的那样的加强部件,能够实现某种程度的轻量化和碰撞性能的兼顾。然而,出于轻量化和碰撞性能的兼顾的观点,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身侧部结构仍不够充分,依然存在改善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兼顾轻量化和碰撞性能的车身侧部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车身侧部结构具有:门槛,具备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外板和配置在车宽方向内侧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内板,与中柱接合;地板,与门槛的车辆上下方向下部接合;以及加强部件,至少从门槛的前端部延伸设置到比中柱靠门槛的后端部侧处,与内板及地板接合,在门槛及加强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形成有提高了车宽方向的刚性的左右高刚性部,在门槛及加强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的车辆前后方向端部形成有提高了车辆前后方向的刚性的前后高刚性部。
在本发明的车身侧部结构中,通过在门槛及加强部件的至少一方形成左右高刚性部及前后高刚性部,提高了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的车宽方向的刚性,并且提高了车辆前后方向端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刚性。因此,能够实现轻量化并使与侧面碰撞、前方碰撞等各种各样的碰撞方式对应的碰撞性能提高。
而且,本发明可以的是,在外板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形成有朝向内板侧凹陷的第一外板凹部,在内板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形成有朝向外板侧凹陷的第一内板凹部。
这样,通过在外板形成第一外板凹部,提高了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的车宽方向的刚性。而且,通过在内板形成第一内板凹部,提高了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的车宽方向的刚性。因此,第一内板凹部作为左右高刚性部发挥作用。并且,这样,通过在作为门槛的主要构成要素的外板及内板形成左右高刚性部,能够实现车身侧部结构的简单化及轻量化。
而且,本发明可以的是,第一外板凹部及第一内板凹部配置在如下位置:当将外板向车辆上下方向上侧且车宽方向内侧牵拉时,第一外板凹部与第一内板凹部抵接。
在侧面碰撞时,外板由中柱向车辆上下方向上侧且车宽方向内侧牵拉。因此,通过如此配置第一内板凹部和第一外板凹部,在侧面碰撞时,第一外板凹部向车辆上下方向上侧且车宽方向内侧的移动被第一内板凹部阻碍,因此能够抑制外板的变形。
而且,本发明可以的是,第一内板凹部在车辆上下方向上配置在第一外板凹部的上方。
通过如此配置第一内板凹部及第一外板凹部,在因侧面碰撞而将外板向车辆上下方向上侧牵拉时,能够可靠地使第一外板凹部与第一内板凹部抵接。
而且,本发明可以的是,第一外板凹部的车辆上下方向上表面形成为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倾斜面,第一内板凹部的车辆上下方向下表面形成为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的倾斜面。
通过如此形成第一内板凹部和第一外板凹部,能够使第一内板凹部的车辆上下方向下表面与第一外板凹部的车辆上下方向上表面相对。由此,在侧面碰撞时,能够使第一内板凹部的车辆上下方向下表面与第一外板凹部的车辆上下方向上表面面接触,因此能够有效地阻碍第一外板凹部向车辆上下方向上侧且车宽方向内侧的移动。
而且,通过将第一内板凹部的车辆上下方向下表面配置在第一外板凹部的车辆上下方向上表面的车宽方向内侧,在将外板向车宽方向内侧牵拉时,能够可靠地使第一外板凹部与第一内板凹部抵接。
而且,本发明可以的是,第一外板凹部及第一内板凹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形成最深部。
通过如此形成第一外板凹部和第一内板凹部,能够实现车身侧部结构的简单化及轻量化,并且能够使作为左右高刚性部的功能进一步提高。
而且,本发明可以的是,加强部件形成为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朝向车宽方向内侧鼓出的鼓出部,在加强部件的鼓出部的车辆前后方向两端部附近分别接合有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一对地板横梁。
这样,通过使加强部件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成为鼓出部,并在该鼓出部的车辆前后方向两端部附近接合一对地板横梁,能够提高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的车宽方向的刚性。因此,鼓出部作为左右高刚性部发挥作用。并且,如此,通过在加强部件形成左右高刚性部,能够实现车身侧部结构的简单化及轻量化。
另外,在侧面碰撞时,中柱向车宽方向内侧倒入,因此,与中柱接合的门槛也以向车宽方向内侧倒入的方式变形。因此,通过如此在加强部件形成鼓出部,鼓出部从车宽方向内侧支承门槛,因此能够抑制门槛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倒入。其结果是,抑制了门槛的截面变形,从而提高车身相对于侧面碰撞的刚性。
而且,本发明可以的是,鼓出部从与内板接合的接合位置朝向与地板接合的接合位置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
通过如此使鼓出部倾斜,能够进一步抑制门槛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倒入。
而且,本发明可以的是,由内板、加强部件及地板形成第一闭合截面。
这样,通过由内板、加强部件及地板形成第一闭合截面,能够实现轻量化,并且提高车辆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的刚性。
而且,本发明可以的是,在内板的车辆前后方向两端部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凹陷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内板凹部,在加强部件的车辆前后方向两端部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强部件凸部,由第二内板凹部和第一加强部件凸部形成第二闭合截面。
如此,通过形成第二内板凹部及第一加强部件凸部,提高了车辆前后方向端部的车辆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的刚性。而且,通过由第二内板凹部和第一加强部件凸部形成第二闭合截面,进一步提高了车辆前后方向端部的车辆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的刚性。因此,能够使第二内板凹部、第一加强部件凸部及该第二闭合截面作为前后高刚性部发挥作用。
而且,本发明可以的是,在加强部件的车辆前后方向两端部中的至少一方的车辆上下方向下侧端部形成有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加强部件凸部,由第二加强部件凸部、内板及地板形成第三闭合截面。
如此,通过形成第二加强部件凸部,提高了车辆前后方向端部的车辆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的刚性。而且,通过由第二加强部件凸部、内板及地板形成第三闭合截面,进一步提高了车辆前后方向端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刚性。因此,能够使第二加强部件凸部及该第三闭合截面作为前后高刚性部发挥作用。
而且,通过第三闭合截面提高了内板与地板的结合部分的刚性,从而能够抑制内板相对于地板的弯曲,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门槛向车宽方向内侧倒入。
而且,本发明可以的是,内板具备:上凸缘部及下凸缘部,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侧及下侧与外板接合;顶边部,从上凸缘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底边部,从下凸缘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以及侧边部,与顶边部及底边部的车宽方向内侧端缘连接,加强部件与顶边部及侧边部接合,加强顶边部与侧边部之间的棱线。
如此,利用加强部件加强了内板的顶边部与侧边部之间的棱线,因此提高了该棱线的形状维持刚性,从而能够抑制内板变形。
而且,本发明可以的是,门槛及加强部的强度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侧比在车辆上下方向下侧高。
由于对车辆上下方向下侧没有要求车辆上下方向上侧那样高的强度,因此通过在车辆上下方向使门槛及加强部的强度变化,能够实现进一步的轻量化。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轻量化和碰撞性能的兼顾。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3是图1及图2所示的III-III线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1及图2所示的IV-IV线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表示外板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6是图5所示的VI-VI线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表示内板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8是图7所示的VIII-VIII线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表示背撑板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X-X线处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以往的车身侧部结构的侧面碰撞时的变形形态的图。
图1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的侧面碰撞时的变形形态的图。
图1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XIV-XIV线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1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中使用的部件的立体图,(a)为外板,(b)为内板,(c)为背撑板。
图16是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车身侧部结构的实施方式。另外,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要素标以相同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方向意味着车辆上下方向中的上下方向,前后方向意味着车辆前后方向中的前后方向。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3是图1及图2所示的III-III线处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图1及图2所示的IV-IV线处的局部剖视图。另外,在所有图中,箭头X表示车宽方向中的内侧(车室内侧)方向,箭头Y表示车辆前后方向中的前方,箭头Z表示车辆上下方向中的上方。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1具备:中柱2,在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沿车辆上下方向竖立设置;门槛3,与中柱2的下端部接合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前侧地板横梁4,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并与门槛3接合;以及后侧地板横梁5,配置在前侧地板横梁4的车辆前后方向后侧,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并与门槛3接合。另外,在图1及图2中,仅示出了车辆左侧的车身侧部结构1,但在车辆右侧的车身侧部结构1中也设有中柱2及门槛3。
中柱2在隔着门槛3与后侧地板横梁5对置的位置处与门槛3的车宽方向外侧(车辆外侧)接合。
门槛3具备:外板11,配置在门槛3的车宽方向外侧;内板12,配置在外板11的车宽方向内侧(车厢内侧);以及背撑板13,配置在内板12的车宽方向内侧。
图5是表示外板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6是图5所示的VI-VI线处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1~图6所示,外板11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在车宽方向外侧与中柱2接合。外板11与中柱2的接合例如通过点焊等电阻焊接进行。
外板11通过使一块钢板弯曲而形成。即,外板11具备:上凸缘部15,配置在车辆上下方向最上部并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顶边部16,从上凸缘部15的车辆上下方向下端缘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上侧边部17,从顶边部16的车宽方向外侧端缘朝向车辆上下方向下侧延伸;下凸缘部18,配置在车辆上下方向最下部并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底边部19,从下凸缘部18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端缘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下侧边部20,从底边部19的车宽方向外侧端缘朝向车辆上下方向上侧延伸;以及外板加强筋部21,从上侧边部17的车辆上下方向下端缘及下侧边部20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端缘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内板12侧)凹陷。
因此,在上凸缘部15与顶边部16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而且,在顶边部16与上侧边部17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而且,在下凸缘部18与底边部19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而且,在底边部19与下侧边部20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
并且,顶边部16与上侧边部17所成的角大致为直角。而且,底边部19与下侧边部20所成的角大致为直角。而且,顶边部16与底边部19大致平行地配置。而且,上侧边部17与下侧边部20配置成同一直线状。另外,在实际中,上侧边部17和下侧边部20形成为一块平板状,其车辆上下方向中央部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从而形成外板加强筋部21。
外板加强筋部21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外板加强筋部21具备:外板加强筋中央部22,配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以及一对外板加强筋端部27,配置在外板加强筋中央部22的车辆前后方向两端部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另外,外板加强筋中央部22和一对外板加强筋端部27形成为没有接缝或阶梯差的一条槽状。
外板加强筋部21的外板加强筋中央部22是大致配置在前侧地板横梁4与后侧地板横梁5之间的部位(参照图2)。外板加强筋中央部22具备:外板加强筋上边部23,从上侧边部17的车辆上下方向下端缘向车辆上下方向下侧倾斜并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外板加强筋下边部24,从下侧边部20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端缘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以及外板加强筋底边部25,与外板加强筋上边部23的车宽方向内侧端缘和外板加强筋下边部24的车宽方向内侧端缘连接并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
因此,在上侧边部17与外板加强筋上边部23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而且,在外板加强筋上边部23与外板加强筋底边部25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而且,在外板加强筋底边部25与外板加强筋下边部24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而且,在外板加强筋下边部24与下侧边部20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
外板加强筋上边部23的面向车辆上下方向上侧的上表面23a形成为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倾斜面。并且,上表面23a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倾斜角度以随着从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向一对外板加强筋端部27接近而逐渐减小的方式逐渐变化。在与一对外板加强筋端部27连接的连接位置,上表面23a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倾斜角度为0°,外板加强筋上边部23从上侧边部17的车辆上下方向下端缘仅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并且,外板加强筋底边部25与外板加强筋下边部24所成的角大致为直角。而且,外板加强筋下边部24与下侧边部20所成的角大致为直角。
外板加强筋中央部22从上侧边部17及下侧边部20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的深度在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处达到最深。即,外板加强筋中央部22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是凹陷的最深部。并且,该深度以随着向一对外板加强筋端部27接近而逐渐变浅的方式逐渐变化。另外,也可以如图5所示,在外板加强筋中央部22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在规定长度内使凹陷的深度相同。
如图4所示,外板加强筋部21的外板加强筋端部27具备:外板加强筋上边部28,从上侧边部17的车辆上下方向下端缘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外板加强筋下边部29,从下侧边部20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端缘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以及外板加强筋底边部30,与外板加强筋上边部28的车宽方向内侧端缘和外板加强筋下边部29的车宽方向内侧端缘连接并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
因此,在上侧边部17与外板加强筋上边部28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而且,在外板加强筋上边部28与外板加强筋底边部30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而且,在外板加强筋底边部30与外板加强筋下边部29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而且,在外板加强筋下边部29与下侧边部20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
并且,上侧边部17与外板加强筋上边部28所成的角大致为直角。而且,外板加强筋上边部28与外板加强筋底边部30所成的角大致为直角。而且,外板加强筋底边部30与外板加强筋下边部29所成的角大致为直角。
图7是表示内板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8是图7所示的VIII-VIII线处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1~图4、图7及图8所示,内板12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在车宽方向外侧与外板11接合。外板11与内板12的接合例如通过点焊等电阻焊接进行。
内板12通过使一块钢板弯曲而形成。即,内板12具备:上凸缘部32,配置在车辆上下方向最上部并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顶边部33,从上凸缘部32的车辆上下方向下端缘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上侧边部34,从顶边部33的车宽方向内侧端缘朝向车辆上下方向下侧延伸;下凸缘部35,配置在车辆上下方向最下部并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底边部36,从下凸缘部35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端缘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下侧边部37,从底边部36的车宽方向内侧端缘朝向车辆上下方向上侧延伸;以及内板加强筋部38,从上侧边部34的车辆上下方向下端缘及下侧边部37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端缘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外板11侧)凹陷。
因此,在上凸缘部32与顶边部33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而且,在顶边部33与上侧边部34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而且,在下凸缘部35与底边部36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而且,在底边部36与下侧边部37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
并且,顶边部33与上侧边部34所成的角大致为直角。而且,底边部36与下侧边部37所成的角大致为直角。而且,顶边部33与底边部36大致平行地配置。而且,上侧边部34与下侧边部37配置成同一直线状。另外,在实际中,上侧边部34和下侧边部37形成为一块平板状,其车辆上下方向中央部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凹陷从而形成内板加强筋部38。
内板加强筋部38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内板加强筋部38具备:内板加强筋中央部39,配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以及一对内板加强筋端部44,配置在内板加强筋中央部39的车辆前后方向两端部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另外,内板加强筋中央部39和一对内板加强筋端部44形成为没有接缝或阶梯差的一条槽状。
内板加强筋部38的内板加强筋中央部39与外板加强筋中央部22一样,是大致配置在前侧地板横梁4与后侧地板横梁5之间的部位(参照图2)。内板加强筋中央部39具备:内板加强筋上边部40,从上侧边部34的车辆上下方向下端缘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内板加强筋下边部41,从下侧边部37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端缘向车辆上下方向上侧倾斜并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以及内板加强筋底边部42,与内板加强筋上边部40的车宽方向外侧端缘和内板加强筋下边部41的车宽方向外侧端缘连接并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
因此,在上侧边部34与内板加强筋上边部40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而且,在内板加强筋上边部40与内板加强筋底边部42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而且,在内板加强筋底边部42与内板加强筋下边部41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而且,在内板加强筋下边部41与下侧边部37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
内板加强筋下边部41的面向车辆上下方向下侧的下表面41a形成为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的倾斜面。并且,下表面41a向车宽方向外侧的倾斜角度以随着从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向一对内板加强筋端部44接近而逐渐减小的方式逐渐变化。在与一对内板加强筋端部44连接的连接位置,下表面41a向车宽方向外侧的倾斜角度为0°,内板加强筋下边部41从上侧边部34的车辆上下方向下端缘仅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另外,内板加强筋下边部41的下表面41a的倾斜角度与外板加强筋上边部23的上表面23a的倾斜角度大致相同。并且,上侧边部34与内板加强筋上边部40所成的角大致为直角。而且,内板加强筋上边部40与内板加强筋底边部42所成的角大致为直角。
内板加强筋中央部39从上侧边部34及下侧边部37向车宽方向外侧凹陷的深度在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处达到最深。即,内板加强筋中央部39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是凹陷的最深部。并且,该深度以随着向一对内板加强筋端部44接近而逐渐变浅的方式逐渐变化。另外,也可以如图7所示,在内板加强筋中央部39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在规定长度内使凹陷的深度相同。
并且,如图2所示,外板11的外板加强筋中央部22和内板12的内板加强筋中央部39配置在如下位置:当将外板11向车辆上下方向上侧且车宽方向内侧牵拉时,外板加强筋中央部22与内板加强筋中央部39抵接。
具体地说明的话,外板加强筋中央部22中的外板加强筋上边部23的上表面23a与内板加强筋中央部39中的内板加强筋下边部41的下表面41a彼此对置。并且,内板加强筋下边部41的下表面41a配置在外板加强筋上边部23的上表面23a的车辆上下方向上侧方向,在车辆俯视图中(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外板加强筋上边部23的上表面23a与内板加强筋下边部41的下表面41a重迭。而且,内板加强筋下边部41的下表面41a配置在外板加强筋上边部23的上表面23a的车宽方向内侧方向,在车辆侧视图中,外板加强筋上边部23的上表面23a与内板加强筋下边部41的下表面41a重迭。
如图4所示,内板加强筋部38的内板加强筋端部44具备:内板加强筋上边部45,从上侧边部34的车辆上下方向下端缘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内板加强筋下边部46,从下侧边部37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端缘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以及内板加强筋底边部47,与内板加强筋上边部45的车宽方向外侧端缘及内板加强筋下边部46的车宽方向外侧端缘连接并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
因此,在上侧边部34与内板加强筋上边部45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而且,在内板加强筋上边部45与内板加强筋底边部47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而且,在内板加强筋底边部47与内板加强筋下边部46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而且,在内板加强筋下边部46与下侧边部37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
并且,上侧边部34与内板加强筋上边部45所成的角大致为直角。而且,内板加强筋上边部45与内板加强筋底边部47所成的角大致为直角。而且,内板加强筋底边部47与内板加强筋下边部46所成的角大致为直角。而且,内板加强筋下边部46与下侧边部37所成的角大致为直角。
如图3和图4所示,如此构成的内板12的上凸缘部32与外板11的上凸缘部15接合,并且下凸缘部35与外板11的下凸缘部18接合。由此,由外板11和内板12形成闭合截面。
图9是表示背撑板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10是图9所示的X-X线处的剖视图。
如图1~图4、图9及图10所示,背撑板13从外板11和内板12的车辆前后方向前端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至车辆前后方向后端。并且,背撑板13在车宽方向外侧与内板12接合,并且在车宽方向内侧与地板6接合。内板12与背撑板13的接合以及背撑板13与地板的接合例如通过点焊等电阻焊接进行。
背撑板13通过使一块钢板弯曲而形成。并且,背撑板13具备: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配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以及一对背撑板端部59,配置在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的车辆前后方向两端部。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是大致配置在前侧地板横梁4与后侧地板横梁5之间的部位,其配置在隔着外板11及内板12与中柱2对置的位置。另外,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至少配置在前侧地板横梁4与后侧地板横梁5之间即可,也可以延伸至比前侧地板横梁4靠车辆前后方向前侧处,也可以延伸至比后侧地板横梁5靠车辆前后方向后侧处。
背撑板13的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具备:上凸缘部51,配置在车辆上下方向最上部并沿车宽方向延伸;侧边部52,从上凸缘部51的车宽方向内侧端缘朝向车辆上下方向下侧延伸;扩宽部53,从侧边部52的车辆上下方向下端缘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上倾斜边部54,从扩宽部53的车宽方向内侧端缘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并朝向车辆上下方向下侧延伸;下凸缘部55,配置在车辆上下方向最下部并沿车宽方向延伸;下倾斜边部56,从下凸缘部55的车宽方向外侧端缘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并朝向车辆上下方向上侧延伸;以及背撑板加强筋中央部57,与上倾斜边部54的车辆上下方向下端缘和下倾斜边部56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端缘连接并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凹陷。
因此,在上凸缘部51与侧边部52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而且,在侧边部52与扩宽部53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而且,在扩宽部53与上倾斜边部54之间形成有弯曲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而且,在上倾斜边部54与背撑板加强筋中央部57之间形成有弯曲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而且,在背撑板加强筋中央部57与下倾斜边部56之间形成有弯曲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而且,在下倾斜边部56与下凸缘部55之间形成有弯曲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
并且,上凸缘部51与侧边部52所成的角大致为直角。而且,侧边部52与扩宽部53所成的角大致为直角。而且,上倾斜边部54与下倾斜边部56配置成同一直线状。另外,在实际中,上倾斜边部54和下倾斜边部56形成为一块平板状,其车辆上下方向中央部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凹陷从而形成背撑板加强筋中央部57。
扩宽部53从侧边部52向车宽方向内侧鼓出的宽度在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达到最宽。即,扩宽部53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最向车宽方向内侧鼓出。并且,该宽度以随着向一对背撑板端部59接近而逐渐变窄的方式逐渐变化。另外,也可以是,在扩宽部53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在规定长度内使向车宽方向内侧鼓出的宽度相同。
上倾斜边部54及下倾斜边部56向车宽方向的倾斜角度以随着从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向一对背撑板端部59接近而逐渐减小的方式逐渐变化。在与一对背撑板端部59连接的连接位置,上倾斜边部54及下倾斜边部56向车宽方向的倾斜角度为0°,上倾斜边部54从扩宽部53的车宽方向内侧端缘仅向车辆上下方向下侧延伸,并且下倾斜边部56从下凸缘部55的车宽方向外侧端缘仅向车辆上下方向上侧延伸。
背撑板加强筋中央部57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另外,背撑板加强筋中央部57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形状。而且,在图中,仅在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的一部分形成背撑板加强筋中央部57,但也可以在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的整体形成背撑板加强筋中央部57。
如图3所示,如此构成的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的上凸缘部51与内板12的顶边部33接合,侧边部52与内板12的上侧边部34接合,下凸缘部55与地板6接合。由此,由内板12、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及地板6形成闭合截面。而且,通过如此将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与内板12接合,利用上凸缘部51及侧边部52加强了内板12的顶边部33与上侧边部34之间的棱线。
背撑板13的背撑板端部59具备:上凸缘部60,配置在车辆上下方向最上部并沿车宽方向延伸;上侧边部61,从上凸缘部60的车宽方向内侧端缘朝向车辆上下方向下侧延伸;下凸缘部62,配置在车辆上下方向最下部并沿车宽方向延伸;下侧边部63,从下凸缘部62的车宽方向外侧端缘向车辆上下方向上侧延伸;以及背撑板加强筋端部64,与上侧边部61的车辆上下方向下端缘和下侧边部63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端缘连接并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
因此,在上凸缘部60与上侧边部61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而且,在下凸缘部62与下侧边部63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
并且,上凸缘部60与上侧边部61所成的角大致为直角。而且,下凸缘部62与下侧边部63所成的角大致为直角。而且,上侧边部61与下侧边部63配置成同一直线状。另外,在实际中,上倾斜边部54和下倾斜边部56形成为一块平板状,其车辆上下方向中央部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凹陷从而形成背撑板加强筋中央部57。而且,背撑板端部59的上凸缘部60与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的上凸缘部51连结,背撑板端部59的上侧边部61与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的侧边部52、上倾斜边部54及下倾斜边部56连结,背撑板端部59的下凸缘部62与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的下凸缘部55连结。
背撑板加强筋端部64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另外,在图中,在背撑板端部59的整体形成了背撑板加强筋端部64,但也可以仅在背撑板端部50的一部分形成背撑板加强筋端部64。
背撑板加强筋端部64具备:背撑板加强筋上边部65,从上侧边部61的车辆上下方向下端缘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背撑板加强筋下边部66,从下侧边部63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端缘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以及背撑板加强筋顶边部67,与背撑板加强筋上边部65的车宽方向内侧端缘和背撑板加强筋下边部66的车宽方向内侧端缘连接并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
因此,在上侧边部61与背撑板加强筋上边部65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而且,在背撑板加强筋上边部65与背撑板加强筋顶边部67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而且,在背撑板加强筋顶边部67与背撑板加强筋下边部66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而且,在背撑板加强筋下边部66与下侧边部63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
并且,上侧边部61与背撑板加强筋上边部65所成的角大致为直角。而且,背撑板加强筋上边部65与背撑板加强筋顶边部67所成的角大致为直角。而且,背撑板加强筋顶边部67与背撑板加强筋下边部66所成的角大致为直角。而且,背撑板加强筋下边部66与下侧边部63所成的角大致为直角。
如图4所示,如此构成的背撑板端部59的上凸缘部60与内板12的顶边部33接合,上侧边部61与内板12的上侧边部34接合,下侧边部63与内板12的下侧边部37接合,下凸缘部62与地板6接合。由此,由背撑板端部59的背撑板加强筋端部64和内板12的内板加强筋端部44形成闭合截面。这样,通过如此将背撑板端部59与内板12接合,利用上凸缘部60和上侧边部61加强了内板12的顶边部33与上侧边部34之间的棱线。
如图1及图2所示,前侧地板横梁4及后侧地板横梁5与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接合。具体地说明的话,前侧地板横梁4与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的车辆前后方向前侧部分接合,后侧地板横梁5与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的车辆前后方向后侧部分接合。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与前侧地板横梁4及后侧地板横梁5的接合例如通过点焊等电阻焊接进行。
前侧地板横梁4形成为与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大致相同的高度。另一方面,后侧地板横梁5配置于在后部座位乘坐的后部乘员的脚下,因此形成为比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低的高度。例如,后侧地板横梁5形成为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的一半以下的高度。
并且,前侧地板横梁4及后侧地板横梁5从车辆右侧的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沿车宽方向延伸至车辆左侧的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为止。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利用门槛3提高了车宽方向及车辆前后方向的刚性,因此能够实现轻量化并提高与侧面碰撞、前方碰撞等各种各样的碰撞方式对应的碰撞性能。
即,车身侧部结构1在外板11形成有外板加强筋中央部22,并且在内板12形成有内板加强筋中央部39,因此提高了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处的车宽方向的刚性。
而且,车身侧部结构1的外板加强筋中央部22及内板加强筋中央部39配置在如下位置:当将外板11向车辆上下方向上侧且车宽方向内侧牵拉时,外板加强筋中央部22与内板加强筋中央部39抵接。由此,在侧面碰撞时,外板加强筋中央部22向车辆上下方向上侧且车宽方向内侧的移动被内板加强筋中央部39阻碍,因此抑制外板11的变形。
具体地说,内板加强筋中央部39在车辆上下方向上配置在外板加强筋中央部22的上方,因此在将外板11向车辆上下方向上侧牵拉时,能够可靠地使外板加强筋中央部22与内板加强筋中央部39抵接。
并且,外板加强筋中央部22的上表面23a形成为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倾斜面,并且内板加强筋中央部39的下表面41a形成为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的倾斜面,因此能够使所述上表面23a与下表面41a相对。由此,在侧面碰撞时,能够使该上表面23a与下表面41a面接触,因此能够有效地阻碍外板加强筋中央部22向车辆上下方向上侧且车宽方向内侧的移动,从而进一步抑制门槛3的旋转位移。
而且,通过将内板加强筋中央部39的下表面41a配置在外板加强筋中央部22的上表面23a的车宽方向内侧,在将外板11向车宽方向内侧牵拉时,能够可靠地使外板加强筋中央部22与内板加强筋中央部39抵接。
而且,车身侧部结构1的外板加强筋中央部22及内板加强筋中央部39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在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形成最深部,因此实现车身侧部结构的简单化及轻量化,并且提高了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处的车宽方向的刚性。
而且,车身侧部结构1在外板11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外板加强筋端部27,并且在内板12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内板加强筋端部44,因此提高了车辆前后方向端部处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刚性。
而且,车身侧部结构1的背撑板13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形成为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并且在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的车辆前后方向两端部附近接合有前侧地板横梁4及后侧地板横梁5,因此提高了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处的车宽方向的刚性。而且,在侧面碰撞时,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从车宽方向内侧支承门槛3,从而抑制门槛3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倒入。其结果是,抑制门槛3的截面变形而提高车身相对于侧面碰撞的刚性。
而且,车身侧部结构1的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倾斜,因此进一步抑制门槛3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倒入。
而且,车身侧部结构1由内板12、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及地板6形成第一闭合截面,因此提高了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处的车辆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的刚性。
而且,车身侧部结构1由在内板12形成的内板加强筋端部44和在背撑板13形成的背撑板加强筋端部64形成第二闭合截面。因此,通过该第二闭合截面,提高了车辆前后方向端部处的车辆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的刚性。而且,通过在形成该第二闭合截面的内板加强筋端部44及背撑板加强筋端部64形成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多条棱线,增加了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的数量。因此,当存在车辆前后方向的载荷输入时,通过该增加的棱线也能够分担输入载荷。由此,能够提高碰撞性能。
而且,车身侧部结构1通过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的上凸缘部51和侧边部52加强了内板12的顶边部33与上侧边部34之间的棱线。因此,提高了该棱线的形状维持刚性,从而能够抑制内板12变形。
而且,车身侧部结构1通过使侧边部52与内板12的上侧边部34接合,使侧边部52与扩宽部53所成的角大致为直角而在侧边部52与扩宽部53之间形成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从而增加了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的数量。因此,当存在车辆前后方向的载荷输入时,通过该增加的棱线也能够分担输入载荷。由此,能够提高碰撞性能。
在此,参照图11和图12,对侧面碰撞时的车身侧部结构的变形状态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以往的车身侧部结构的侧面碰撞时的变形形态的图。图1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的侧面碰撞时的变形形态的图。
如图11所示,在以往的车身侧部结构100中使用的门槛101由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的外板102和配置在车宽方向内侧的内板103构成。并且,通过外板102和内板103接合而形成矩形的闭合截面。
在这种以往的车身侧部结构100中,当其它车辆与本车辆的中柱2侧面碰撞时,向中柱2输入从车宽方向外侧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载荷F。并且,通过该载荷F,中柱2被向车宽方向内侧压倒,并且被向车辆上下方向上侧牵拉。
这时,与中柱2接合的门槛101因外板102由中柱2向车辆上下方向上侧牵拉而向车辆上下方向上侧较大地变形。
另外,在隔着门槛101的中柱2的车宽方向内侧配置有后侧地板横梁5。因此,后侧地板横梁5从车宽方向内侧支承要向车宽方向内侧倒入的门槛101。然而,后侧地板横梁5比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低。因此,后侧地板横梁5无法完全支承要向车宽方向内侧倒入的门槛101,门槛101以旋转的方式向车宽方向内侧倒入。
因此,在以往的车身侧部结构100中,为了抑制这样的变形,需要在门槛101安装补片类、隔板类等各种各样的追加加强部件。
相对于此,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1的门槛3通过背撑板13的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的上倾斜边部54及下倾斜边部56、在背撑板中央鼓出部50形成的背撑板加强筋中央部57、在外板11形成的外板加强筋部21的外板加强筋中央部22、在内板12形成的内板加强筋部38的内板加强筋中央部39而提高了车宽方向的刚性。因此,与以往的车身侧部结构100相比,门槛3的变形量变小,并且中柱2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倒入量变小。
而且,即使门槛3以向车宽方向内侧倒入的方式变形,通过外板加强筋中央部22与内板加强筋中央部39抵接,也阻止了门槛3向车宽方向内侧倒入的变形。因此,与以往的车身侧部结构100相比,门槛3的变形量进一步变小,并且中柱2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倒入量进一步变小。
[第二实施方式]
图1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14是图13所示的XIV-XIV线处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13及图14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71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1相同,仅背撑板的车辆前后方向端部的结构不同。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仅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省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的说明。
构成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71的门槛3的背撑板72基本上与构成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1的门槛3的背撑板13相同,仅在将背撑板端部59变更为背撑板端部74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1不同。
背撑板端部74具备:上凸缘部75,配置在车辆上下方向最上部并沿车宽方向延伸;上侧边部76,从上凸缘部75的车宽方向内侧端缘朝向车辆上下方向下侧延伸;下凸缘部77,配置在车辆上下方向最下部并沿车宽方向延伸;下部加强筋侧边部78,从下凸缘部77的车宽方向外侧端缘朝向车辆上下方向上侧延伸;下部加强筋顶边部79,从下部加强筋侧边部78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端缘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下侧边部80,从下部加强筋顶边部79的车宽方向外侧端缘朝向车辆上下方向上侧延伸;以及背撑板加强筋端部82,与上侧边部76的车辆上下方向下端缘和下侧边部80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端缘连接并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
因此,在下凸缘部77与下部加强筋侧边部78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而且,在下部加强筋侧边部78与下部加强筋顶边部79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而且,在下部加强筋顶边部79与下侧边部80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
并且,上凸缘部75与上侧边部76所成的角大致为直角。而且,下凸缘部77与下部加强筋侧边部78所成的角大致为直角。而且,下部加强筋侧边部78与下部加强筋顶边部79所成的角大致为直角。而且,下部加强筋顶边部79与下侧边部80所成的角大致为直角。因此,下部加强筋侧边部78和下部加强筋顶边部79形成为从下凸缘部77及下侧边部80向车辆上下方向上侧且车宽方向内侧突出的加强筋状的突部。
下部加强筋侧边部78及下部加强筋顶边部79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另外,在图中,在背撑板端部74的大致整体形成了下部加强筋侧边部78及下部加强筋顶边部79,但也可以在背撑板端部74的整体形成下部加强筋侧边部78及下部加强筋顶边部79,还可以仅在背撑板端部74的车辆前后方向端部形成下部加强筋侧边部78及下部加强筋顶边部79。
如此构成的背撑板端部74的上凸缘部75与内板12的顶边部33接合,上侧边部76与内板12的上侧边部34接合,下侧边部80与内板12的下侧边部37接合,下凸缘部77与地板6接合。由此,由背撑板端部74的背撑板加强筋端部82和内板12的内板加强筋端部44形成闭合截面,并且由背撑板端部74的下部加强筋侧边部78及下部加强筋顶边部79、内板12的下侧边部37及地板6形成闭合截面。并且,通过如此将背撑板端部74与内板12接合,利用上凸缘部75及上侧边部76加强了内板12的顶边部33与上侧边部34之间的棱线。
如此,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71,通过由背撑板端部74的下部加强筋侧边部78及下部加强筋顶边部79、内板12的下侧边部37及地板6形成第三闭合截面,提高了车辆前后方向端部处的车辆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的刚性。而且,通过在形成该第三闭合截面的背撑板端部74的下部加强筋侧边部78及下部加强筋顶边部79形成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多条棱线,增加了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的数量。因此,当存在车辆前后方向的载荷输入时,通过该增加的棱线也能够分担输入载荷。由此,能够提高碰撞性能。
而且,通过该闭合截面提高了内板12与地板6的结合部分的刚性,从而能够抑制内板12相对于地板6的弯曲,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门槛3向车宽方向内侧倒入。
[第三实施方式]
图1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中使用的部件的立体图,(a)为外板,(b)为内板,(c)为背撑板。
如图15所示,对于在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中使用的外板11a、内板12a及背撑板13a,使强度在车辆上下方向变化。
即,通过对外板11a、内板12a及背撑板13a的车辆上下方向上侧的上侧部分A利用热处理等提高强度,使该上侧部分A的强度比内板12a及背撑板13a的车辆上下方向下侧的下侧部分B的强度高。
通常,门槛的车辆上下方向上侧部分的变形变大时,中柱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倒入量变大。另一方面,为了提高门槛的强度而改变门槛的材质或者使门槛壁厚增加时,会导致门槛的重量化。
因此,如此,通过使外板11a、内板12a及背撑板13a的强度在车辆上下方向变化,能够确保车辆上下方向上侧部分的强度,并且实现门槛整体的轻量化。
[第四实施方式]
图16是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16所示,对于在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中使用的外板11b、内板12b及背撑板13b,使壁厚在车辆上下方向变化。
即,使外板11b、内板12b及背撑板13b的壁厚从车辆上下方向下侧端缘朝向车辆上下方向上侧端缘逐渐变厚。
如此,通过使外板11b、内板12b及背撑板13b的壁厚在车辆上下方向变化,能够确保车辆上下方向上侧部分的强度,并且实现门槛整体的轻量化。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左右高刚性部及前后高刚性部的各种各样的具体例子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发明不必包含所有这些,只要至少包含一个即可。而且,本发明的左右高刚性部及前后高刚性部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只要能够提高车宽方向及车辆前后方向的刚性,可以是任意的形态。而且,本发明的左右高刚性部及前后高刚性部不必在外板、内板及背撑板都形成,只要在外板、内板及背撑板中的至少一方形成即可。
而且,背撑板13从外板11及内板12的车辆前后方向前端延伸设置到车辆前后方向后端为止,但是只要至少从外板11及内板12的车辆前后方向前端部延伸设置到比中柱2靠外板11及内板12的车辆前后方向后端部侧的位置即可。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二闭合截面及第三闭合截面形成于车辆前后方向两端部,不过也可以仅形成于车辆前后方向中的一个端部。在该情况下,通过将内板加强筋端部44仅形成于内板12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一个端部,将背撑板加强筋端部64仅形成于背撑板13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一个端部,从而能够仅在车辆前后方向的一个端部形成第二闭合截面。而且,通过将形成有下部加强筋侧边部78及下部加强筋顶边部79的背撑板端部74仅形成于背撑板13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一个端部,从而能够仅在车辆前后方向的一个端部形成第三闭合截面。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门槛与中柱及地板接合的车辆的侧部结构。
标号说明
1: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2:中柱;3:门槛;4:前侧地板横梁;5:后侧地板横梁;6:地板;11:外板;11a:外板;11b:外板;12:内板;12a:内板;12b:内板;13:背撑板(加强部件);13a:背撑板;13b:背撑板;15:上凸缘部;16:顶边部;17:上侧边部;18:下凸缘部;19:底边部;20:下侧边部;21:外板加强筋部(第一外板凹部);22:外板加强筋中央部(第一外板凹部);23:外板加强筋上边部;23a:外板加强筋上边部的上表面;24:外板加强筋下边部;25:外板加强筋底边部;27:外侧边加强筋端部;28:外板加强筋上边部;29:外板加强筋下边部;30:外板加强筋底边部;32:上凸缘部;33:顶边部;34:上侧边部(侧边部);35:下凸缘部;36:底边部;37:下侧边部(侧边部);38:内板加强筋部(第一内板凹部、第二内板凹部、侧边部);39:内板加强筋中央部(第一内板凹部、侧边部);40:内板加强筋上边部;41:内板加强筋下边部;41a:内板加强筋下边部的下表面;42:内板加强筋底边部;44:内板加强筋端部(第二内板凹部);45:内板加强筋上边部;46:内板加强筋下边部;47:内板加强筋底边部;50:背撑板中央鼓出部(鼓出部);51:上凸缘部;52:侧边部;53:扩宽部;54:上倾斜边部;55:下凸缘部;56:下倾斜边部;57:背撑板加强筋中央部;59:背撑板端部;60:上凸缘部;61:上侧边部;62:下凸缘部;63:下侧边部;64:背撑板加强筋端部(第一加强部件凸部);65:背撑板加强筋上边部;66:背撑板加强筋下边部;67:背撑板加强筋顶边部;71: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72:背撑板;74:背撑板端部;75:上凸缘部;76:上侧边部;77:下凸缘部;78:下部加强筋侧边部(第二加强部件凸部);79:下部加强筋顶边部(第二加强部件凸部);80:下侧边部;82:背撑板加强筋端部;100:以往的车身侧部结构;101:门槛;102:外板;103:内板;A:上侧部分;B:下侧部分;F:载荷。

Claims (12)

1.一种车身侧部结构,其具有:
门槛(3),具备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外板(11)和配置在车宽方向内侧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内板(12),与中柱(2)接合;
地板(6),与所述门槛(3)的车辆上下方向下部接合;以及
加强部件(13),至少从所述门槛(3)的前端部延伸设置到比所述中柱(2)靠所述门槛(3)的后端部侧处,与所述内板(12)及所述地板(6)接合,
在所述门槛(3)及所述加强部件(13)中的至少一方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形成有提高了车宽方向的刚性的左右高刚性部,
在所述门槛(3)及所述加强部件(13)中的至少一方的车辆前后方向端部形成有提高了车辆前后方向的刚性的前后高刚性部,
所述车身侧部结构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板(12)的车辆前后方向两端部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凹陷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内板凹部(44),
在所述加强部件(13)的车辆前后方向两端部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强部件凸部(64),
由所述第二内板凹部(44)和所述第一加强部件凸部(64)形成第二闭合截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在所述外板(11)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形成有朝向所述内板(12)侧凹陷的第一外板凹部(22),
在所述内板(12)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形成有朝向所述外板(11)侧凹陷的第一内板凹部(3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外板凹部(22)及所述第一内板凹部(39)配置在如下位置:当将所述外板(11)向车辆上下方向上侧且车宽方向内侧牵拉时,所述第一外板凹部(22)与所述第一内板凹部(39)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内板凹部(39)在车辆上下方向上配置在所述第一外板凹部(22)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外板凹部(22)的车辆上下方向上表面形成为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倾斜面,
所述第一内板凹部(39)的车辆上下方向下表面形成为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的倾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外板凹部(22)及所述第一内板凹部(39)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形成最深部。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加强部件(13)形成为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朝向车宽方向内侧鼓出的鼓出部(50),
在所述加强部件(13)的所述鼓出部(50)的车辆前后方向两端部附近分别接合有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一对地板横梁(4、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鼓出部(50)从与所述内板(12)接合的接合位置朝向与所述地板(6)接合的接合位置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由所述内板(12)、所述加强部件(13)及所述地板(6)形成第一闭合截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在所述加强部件(13)的车辆前后方向两端部中的至少一方的车辆上下方向下侧端部形成有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加强部件凸部(78、79),
由所述第二加强部件凸部(78、79)、所述内板(12)及所述地板(6)形成第三闭合截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内板(12)具备:
上凸缘部(32)及下凸缘部(35),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侧及下侧与所述外板(11)接合;
顶边部(33),从所述上凸缘部(32)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
底边部(36),从所述下凸缘部(35)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以及
侧边部(34、37),与所述顶边部(33)及所述底边部(36)的车宽方向内侧端缘连接,
所述加强部件(13)与所述顶边部(33)及所述侧边部(34、37)接合,加强所述顶边部(33)与所述侧边部(34、37)之间的棱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门槛(3)及所述加强部件(13)的强度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侧比在车辆上下方向下侧高。
CN201180075007.4A 2011-11-22 2011-11-22 车身侧部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461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76936 WO2013076818A1 (ja) 2011-11-22 2011-11-22 車体側部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6102A CN103946102A (zh) 2014-07-23
CN103946102B true CN103946102B (zh) 2016-01-20

Family

ID=48469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500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46102B (zh) 2011-11-22 2011-11-22 车身侧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9139234B2 (zh)
EP (1) EP2783948A1 (zh)
JP (1) JP5673856B2 (zh)
KR (1) KR101553187B1 (zh)
CN (1) CN103946102B (zh)
AU (1) AU2011381713B2 (zh)
BR (1) BR112014012133A8 (zh)
MX (1) MX2014006132A (zh)
PH (1) PH12014501156A1 (zh)
RU (1) RU2014119970A (zh)
WO (1) WO20130768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60014B2 (ja) * 2011-11-29 2015-01-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側部構造
US10202150B2 (en) 2015-03-17 2019-02-12 Autotech Engineering A.I.E. Rockers for vehicles and vehicles comprising such rockers
FR3050167B1 (fr) * 2016-04-14 2018-04-13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Plancher avec des moyens anti sousmarinage
JP6958399B2 (ja) * 2018-02-05 2021-11-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骨格構造
JP6713497B2 (ja) * 2018-03-06 2020-06-2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車両用センタピラー
CN112243420B (zh) * 2018-06-05 2023-01-10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结构及车身的制造方法
KR102497034B1 (ko) * 2018-09-11 2023-02-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차체 플로어
DE102018127368A1 (de) * 2018-11-02 2020-05-07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Schweller und Fahrzeugrahmen einer Fahrzeugkarosseri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chwellers
US11084538B2 (en) * 2019-05-24 2021-08-1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ulti-flange extrusion member
JP7172887B2 (ja) * 2019-07-02 2022-11-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下部構造
JP7240648B1 (ja) 2021-12-09 2023-03-16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パネル構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62264A (ja) * 1992-03-19 1993-10-12 Nissan Shatai Co Ltd 車体の側部構造
CN101061031A (zh) * 2004-11-18 2007-10-24 大发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侧部内的增强结构
JP2007314131A (ja) * 2006-05-29 2007-12-06 Toyota Motor Corp 車体下部構造
CN101541625A (zh) * 2006-11-24 2009-09-23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侧部结构
CN101678864A (zh) * 2007-04-04 2010-03-24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汽车车身用强度构件、前纵梁以及汽车车身的侧部构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44023A (ja) 1974-10-13 1976-04-15 Masahisa Shimazaki Zemukuritsupukyonyuki*
US4572571A (en) * 1984-06-11 1986-02-25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Vehicle body floor pan assembly
JPH0547752Y2 (zh) * 1987-08-04 1993-12-16
JPH0242875A (ja) 1988-05-24 1990-02-13 Ricoh Co Ltd カラー画像読取り装置
JPH0242875U (zh) * 1988-09-20 1990-03-23
JP2566466B2 (ja) 1989-08-11 1996-12-25 日本スタッドウェルディング株式会社 締結部材の溶接方法
JP2532325Y2 (ja) * 1990-03-30 1997-04-16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JP2707859B2 (ja) * 1991-03-25 1998-02-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フロントボデー構造
JPH057585A (ja) 1991-07-04 1993-01-19 Toshiba Corp 頭部固定具
JPH057585U (ja) * 1991-07-15 1993-02-0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骨格部材構造
US5388885A (en) * 1993-02-01 1995-02-14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Body structure of a motor vehicle
JP3198960B2 (ja) * 1996-04-04 2001-08-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US6126219A (en) * 1998-08-31 2000-10-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Underbody assembly for motor vehicles
JP2004314845A (ja) 2003-04-17 2004-11-11 Kikuchi Co Ltd 車両のセンターピラー構造
JP4715341B2 (ja) 2005-07-04 2011-07-06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ドア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DE602006008702D1 (de) 2005-07-04 2009-10-08 Mazda Motor Unterbodenaufbau von einem Kraftfahrzeug mit Schiebetüren
JP2009227104A (ja) 2008-03-24 2009-10-08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フレーム構造
JP5324419B2 (ja) 2009-12-28 2013-10-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側部構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62264A (ja) * 1992-03-19 1993-10-12 Nissan Shatai Co Ltd 車体の側部構造
CN101061031A (zh) * 2004-11-18 2007-10-24 大发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侧部内的增强结构
JP2007314131A (ja) * 2006-05-29 2007-12-06 Toyota Motor Corp 車体下部構造
EP2030872A1 (en) * 2006-05-29 2009-03-04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Lower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CN101541625A (zh) * 2006-11-24 2009-09-23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侧部结构
CN101678864A (zh) * 2007-04-04 2010-03-24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汽车车身用强度构件、前纵梁以及汽车车身的侧部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333092A1 (en) 2014-11-13
MX2014006132A (es) 2015-04-16
EP2783948A1 (en) 2014-10-01
BR112014012133A2 (pt) 2017-06-13
BR112014012133A8 (pt) 2017-06-20
PH12014501156A1 (en) 2014-08-11
JP5673856B2 (ja) 2015-02-18
US9139234B2 (en) 2015-09-22
JPWO2013076818A1 (ja) 2015-04-27
AU2011381713B2 (en) 2015-07-16
CN103946102A (zh) 2014-07-23
KR101553187B1 (ko) 2015-09-14
KR20140080545A (ko) 2014-06-30
RU2014119970A (ru) 2015-12-27
WO2013076818A1 (ja) 2013-05-30
AU2011381713A1 (en) 2014-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46102B (zh) 车身侧部结构
CN103391874B (zh) 汽车的车身前部构造
CN100584681C (zh) 具有滑动门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US8282154B2 (en) Vehicle body lateral side portion structure
CN102632927B (zh) 车体后部构造
CN104843084A (zh) 车身下部结构
KR100812273B1 (ko) 건설기계의 캐브
CN102774427B (zh) 车辆上部后端结构
CN105143022A (zh) 车体后部的开口部结构
JP2009078686A (ja) 車体下部構造
CN109305225A (zh) 车辆的侧部车身结构
JP6751817B2 (ja) 車両の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51340B2 (ja) センタピラーとルーフサイドレールとの結合構造
CN107235080B (zh) 车身构造
JP2021037841A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2019189162A (ja) 車両の車体構造
US11584202B2 (en) Vehicle door frame
JP2005126018A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3856277B2 (ja) フロントピラーの上部構造
JP2017144884A (ja) キャブの後面部構造
KR200371385Y1 (ko) 탑차의 적재함
CN105745140A (zh) 车身后部构造
JP6848661B2 (ja) 車両下部構造
CN213008384U (zh) 车辆后部结构
JP6119688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