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37421A - 化学溶液处理用保护片 - Google Patents

化学溶液处理用保护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37421A
CN103937421A CN201410023166.5A CN201410023166A CN103937421A CN 103937421 A CN103937421 A CN 103937421A CN 201410023166 A CN201410023166 A CN 201410023166A CN 103937421 A CN103937421 A CN 1039374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hyl
screening glass
chemical solution
monomer
qua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2316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早田真生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937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74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385Acrylic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Electroplating Methods And Accessories (AREA)
  • ing And Chemical Polishing (AREA)
  • Manufactur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Printed Wiring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备基材、和配置于该基材的一面上的粘合剂层的化学溶液处理用保护片。构成上述粘合剂层的粘合剂是以丙烯酸类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丙烯酸类粘合剂。上述保护片在拉伸速度300mm/分钟的条件下测定的低速剥离强度为0.1N/20mm以上,在拉伸速度10m/分钟的条件下测定的高速剥离强度为3N/20mm以下,并且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的凝胶率为25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

Description

化学溶液处理用保护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溶液处理用保护片。尤其涉及在用化学溶液处理被粘物时掩蔽非处理对象部分(希望排除化学溶液的影响的部分)的化学溶液处理用保护片。
背景技术
用化学溶液处理被粘物(被处理材料)时,用于掩蔽该被粘物的非处理对象部分(希望排除化学溶液的影响的部分)的粘合片代表性地包含薄膜状的粘合剂(粘合剂层)和支撑该粘合剂的基材(支撑基材)而构成,将上述粘合剂贴附于上述被粘物来使用。这种化学溶液处理用的粘合片(以下也称为“化学溶液处理用保护片”或简称为“保护片”)例如可以在为了调整玻璃的厚度、去除形成于玻璃的切断端面的毛刺等而将玻璃用化学溶液(蚀刻液)溶解的蚀刻处理;将金属的表面用化学溶液(蚀刻液)局部地进行腐蚀的蚀刻处理;将电路板(印刷电路板、柔性印刷电路板(FPC)等)的连接端子部等用化学溶液(镀液)局部地进行镀覆的镀覆处理等中适宜地利用。作为涉及这种技术的文献,可列举出日本国特许出愿公开2010-53346号公报、日本国特许出愿公开2003-82299号公报、日本国特许出愿公开2009-2092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对于化学溶液处理用保护片,要求防止化学溶液从该保护片的表面(直接暴露于化学溶液的表面、即与贴附于被粘物的一侧相反侧的表面)、该保护片的外缘(以下也称为端面或侧面)渗入的性质,即化学溶液渗入防止性(密封性)。
此处,化学溶液自保护片外缘的渗入也可以自保护片的粘合剂与被粘物的界面发生。为了防止化学溶液自这种界面渗入,保护片的粘合剂与被粘物表面无间隙地紧密贴合的性质(密合性)是重要的。但是,为了提高与被粘物表面的密合性而使用剥离强度(粘合力)高的粘合剂时,将化学溶液处理后不再需要的保护片从被粘物剥离时的剥离操作性降低。例如,剥离时保护片自身变得容易断裂、或者保护片的粘合剂变得容易在被粘物表面上残留(所谓残胶)。另外,由于剥离时对被粘物施加的负荷变高,也担心对被粘物或其表面的构造物(例如ITO膜)等造成损伤。由于这些情况,使用剥离强度更高的(不易剥离的)保护片时,会产生更加注意地进行剥离操作的必要性,因此剥离操作的效率变得容易降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高水平兼具化学溶液渗入防止性和自被粘物的剥离操作性的化学溶液处理用保护片。
由本说明书提供的化学溶液处理用保护片具备基材、和配置于该基材的一面上的粘合剂层。构成上述粘合剂层的粘合剂(也称为压敏粘接剂。以下相同。)代表性的是以丙烯酸类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丙烯酸类粘合剂。上述保护片在贴附于玻璃板30分钟后、在剥离角度180°、拉伸速度300mm/分钟的条件下测定的低速剥离强度PL优选为0.1N/20mm以上。另外,上述保护片在贴附于玻璃板30分钟后、在剥离角度180°、拉伸速度10m/分钟的条件下测定的高速剥离强度PH优选为3N/20mm以下。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的凝胶率优选为25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
此处公开的技术中,低速剥离强度PL表示保护片对于较缓慢地施加的应力的剥离难度(耐性)的水平,可以作为与粘合剂对被粘物的密合性相关的特性来把握。另一方面,高速剥离强度PH可以作为设想将不再需要的保护片从被粘物(例如,贴附保护片并经过化学溶液处理后的被粘物)熟练地剥离的情景的剥离强度来把握。
上述保护片对被粘物(代表性的是具备由玻璃等极性材料形成的表面的被粘物)的表面显示出低速剥离强度PL为0.1N/20mm以上的良好的密合性。因此,能够有效地阻止自粘合剂与被粘物的界面的化学溶液渗入,化学溶液渗入防止性优异。另外,由于高速剥离强度PH被抑制在3N/20mm以下,因此从被粘物剥离保护片时,不易产生保护片的断裂(碎裂)、残胶,对被粘物施加的负荷也小。因此剥离操作性优异。此外,由于粘合剂的凝胶率处于25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的范围,因此能够平衡良好地兼具化学溶液渗入防止性和剥离操作性。
上述保护片优选上述低速剥离强度PL与上述高速剥离强度PH之比(PL/PH)大于0.5。上述保护片在低速下不易剥离,而在高速下容易剥离。因此,即使例如为了提高密合性而将粘合剂的凝胶率设为不足60质量%(代表性的是大于25质量%且不足60质量%),剥离保护片时也不易产生保护片的断裂、残胶等,对被粘物施加的负荷也小。因此,能够以更高水平兼具化学溶液渗入防止性和剥离操作性。
此处公开的技术的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粘合剂层由包含丙烯酸类聚合物和剥离调节剂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此处,剥离调节剂是指具有如下作用的材料:通过包含在粘合剂组合物中来调节具备由该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的保护片(粘合片)的剥离特性、具体而言为低速剥离强度PL与高速剥离强度PH的平衡。低速剥离强度PL与高速剥离强度PH的平衡可以通过PL/PH的值来把握。上述实施方式的保护片的PL与PH的平衡好,可以以高水平兼具化学溶液渗入防止性和剥离操作性。
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优选以高于20质量%的比率包含衍生自羧酸乙烯酯的单体单元。由此可以实现以更高水平兼具化学溶液渗入防止性和剥离操作性的保护片。上述衍生自羧酸乙烯酯的单体单元可以包含在丙烯酸类聚合物中,也可以包含在与丙烯酸类聚合物不同的聚合物中,也可以包含在这两者中。
在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作为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的主要成分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是将包含(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羧酸乙烯酯的单体原料聚合(代表性的是溶液聚合)而合成的。换言之,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包含衍生自(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单体单元、和衍生自羧酸乙烯酯的单体单元。上述单体原料中的上述羧酸乙烯酯的含有比率优选高于20质量%。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实现以高水平兼具化学溶液渗入防止性和剥离操作性的保护片。
此处公开的技术中的粘合剂层优选由包含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和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具备这种粘合剂层的保护片能够以更高水平兼具化学溶液渗入防止性和剥离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化学溶液处理用保护片的一个构成例的截面图。
图2为示意性地示出化学溶液处理用保护片的另一个构成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说明书中,除了特别提到的事项之外的、本发明的实施所需的事宜可以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该领域的现有技术而做出的设计事项来把握。本发明可以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内容和该领域中的技术常识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片”包括被制成厚度比片薄的薄膜、通常被称为粘合带那样的带。
<保护片的整体构成>
此处公开的保护片具备基材、和配置于该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粘合剂层。保护片的形状只要为片状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卷状、带隔离膜的单板状等。
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上述保护片的代表性的构成例。该保护片10具备片状的基材(例如树脂制的片状基材)1、和配置于其一个面(单面)上的粘合剂层2。保护片10在用化学溶液处理被粘物(被处理材料)之前将其粘合剂层2侧的表面贴附到该被粘物的规定位置(保护对象部分,代表性的是希望排除化学溶液的影响的部分。以下也称为“非处理对象部分”。)来使用。由此来保护上述非处理对象部分不受化学溶液的影响。使用前(即,向被粘物贴附前)的保护片10代表性地如图2所示,粘合剂层2的表面(向被粘物的贴附面。以下也称为粘合面。)可以是被至少粘合剂层2侧成为剥离面的剥离衬垫3保护的形态。或者,也可以为如下的形态:基材1的另一面(配置粘合剂层2的面的背面)作为剥离面,保护片10被卷绕成卷状,从而粘合剂层2与该另一面接触,使其表面(粘合面)被保护的形态。另外,保护片也可以是在基材的各面上分别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双面粘合片。此时,各粘合剂层对被粘物的贴附面(粘合面)可以分别是被至少粘合剂层侧成为剥离面的剥离衬垫保护的形态,也可以是夹着双面成为剥离面的剥离衬垫卷绕成卷状的形态。
作为保护片中使用的基材,可以适当选择使用公知的薄膜状、片状等的基材。对基材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由金属材料(铝等)形成的基材、由树脂材料形成的基材、由它们的复合材料形成的基材(例如,在单面上蒸镀有金属的塑料薄膜)等。
作为此处公开的技术中的基材的优选例子,可列举出由聚乙烯(PE)、聚丙烯(PP)、乙烯-丙烯橡胶(EPR)、乙烯-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等聚烯烃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PA);聚酰亚胺树脂(PI);聚苯硫醚树脂(PPS);聚碳酸酯树脂(PC);聚氨酯树脂(PU);乙烯-乙酸乙烯酯树脂(EVA);聚四氟乙烯(PTFE)等氟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等树脂材料形成的基材(塑料薄膜)。上述基材可以是由单独包含一种这种树脂的树脂材料形成的塑料薄膜,也可以是共混有两种以上的树脂材料形成的塑料薄膜。
此处,塑料薄膜代表性的是指非多孔质的塑料膜,是与织物、无纺布相区别的概念。作为此处公开的保护片的基材,未拉伸塑料薄膜和拉伸塑料薄膜均可使用。上述拉伸塑料薄膜可以是单轴拉伸塑料薄膜,也可以是双轴拉伸塑料薄膜。
其中,作为从具有适度挠性的观点出发而优选的树脂材料,可列举出聚烯烃树脂(例如,单独包含PP、PE、EPR等聚烯烃树脂中的一种、或者共混有两种以上的聚烯烃树脂)和聚酯树脂(例如PET)。聚烯烃树脂、聚酯树脂具有适度的挠性。具备这种树脂材料制的基材的保护片例如即使在被粘物的表面高度差存在时,也容易追随上述高度差。即,表面形状追随性高。因此,保护片的粘合剂与被粘物之间不容易形成化学溶液的渗入通道(空隙)。因此,适宜作为化学溶液处理用保护片的基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高度差可以源自形成于被粘物表面的构造物。作为具有这种构造物的被粘物,例如可列举出可用于平板型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有机LED(发光二极管)等的、在表面局部地设有透明导电膜(例如ITO膜(氧化铟锡膜))、FPC的玻璃基材。
作为此处公开的保护片的基材,可以优选地采用由耐酸性高的树脂材料形成的基材。上述基材即使暴露于酸性的化学溶液(例如,用于玻璃蚀刻的氢氟酸溶液、镀铬液、硫酸铜镀液、镀镍液、酸性化学镀镍液、酸性镀锡液等酸性的镀液)也不易溶胀。这在阻止如下的情况上是有利的:酸性的化学溶液使基材溶胀,渗入到保护片中,从而该化学溶液达到被粘物(非处理对象部分)的情况。作为从耐酸性和挠性的平衡优异的观点出发而优选的基材,可例示出由聚烯烃树脂形成的基材。
基材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两层以上的多层结构(例如三层结构)。例如,可以将包含如上所述的薄膜的多层结构的树脂薄膜(多层薄膜)作为基材使用。多层薄膜中,构成各层的树脂材料可以是单独包含一种如上所述的树脂的树脂材料,也可以是共混有两种以上树脂的树脂材料。
在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基材可以是单层或多层的聚烯烃树脂薄膜。此处,聚烯烃树脂薄膜是指,由包含聚烯烃树脂(即,以聚烯烃为主要成分的树脂)的树脂材料形成的塑料薄膜。聚烯烃树脂在上述聚烯烃树脂薄膜中的树脂成分(聚合物成分)中所占的比率优选超过50质量%、优选为7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质量%以上。树脂成分也可以为实质上由聚烯烃树脂形成的薄膜。或者,也可以是由在作为主要成分(例如超过树脂成分中50质量%的成分)的聚烯烃树脂的基础上还包含聚烯烃树脂以外的树脂成分(PA、PC、PU、EVA等)作为树脂成分的树脂材料形成的薄膜。
作为聚烯烃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聚烯烃,或者组合两种以上的聚烯烃来使用。该聚烯烃例如可以为α-烯烃的均聚物、两种以上的α-烯烃的共聚物、一种或两种以上的α-烯烃与其它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等。作为具体例子,可列举出PE、PP、EPR等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等。低密度(LD)聚烯烃和高密度(HD)聚烯烃均可使用。作为这种聚烯烃树脂薄膜,可列举出双轴拉伸聚丙烯(OPP)薄膜、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薄膜、中密度聚乙烯(MDPE)薄膜、高密度聚乙烯(HDPE)薄膜、共混有两种以上聚乙烯(PE)的聚乙烯(PE)薄膜、共混有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的PP/PE共混薄膜、各种软质聚烯烃薄膜等聚烯烃树脂薄膜。
上述PP可以是以丙烯为主要单体(主要构成单体,即超过单体整体的50质量%的成分)的各种聚合物(丙烯系聚合物)。此处所说的丙烯系聚合物的概念包含例如如下的聚丙烯。
丙烯的均聚物(即均聚丙烯)。例如全同立构聚丙烯、间同立构聚丙烯、无规立构聚丙烯。
丙烯与其它α-烯烃(代表性的是选自乙烯和碳原子数4~10的α-烯烃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无规共聚物(无规聚丙烯)。例如将96摩尔%~99.9摩尔%丙烯与0.1摩尔%~4摩尔%其它α-烯烃(优选为乙烯和/或丁烯)无规共聚而成的无规聚丙烯。
在丙烯中嵌段共聚有其它α-烯烃(代表性的是选自乙烯和碳原子数4~10的α-烯烃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共聚物(嵌段聚丙烯)。上述嵌段聚丙烯可以进一步包含以丙烯和上述其它α-烯烃中的至少一种为成分的橡胶成分作为副产物。例如在90摩尔%~99.9摩尔%丙烯中嵌段共聚有0.1摩尔%~10摩尔%其它α-烯烃(优选为乙烯和/或丁烯)的聚合物、进一步包含以丙烯和其它α-烯烃中的至少一种为成分的橡胶成分作为副产物的嵌段聚丙烯。
上述聚烯烃树脂可以是树脂成分中的主要成分为如上所述的丙烯系聚合物且作为副成分为共混有其它聚合物的树脂(PP树脂)。上述其它聚合物可以是一种或两种以上以丙烯以外的α-烯烃、例如碳原子数2或4~10的α-烯烃为主要单体(主要构成单体,即超过单体整体的50质量%的成分)的聚烯烃。上述PP树脂可以为至少包含PE作为上述副成分的组成。PE的含量例如可以设为在每100质量份PP中为3质量份~50质量份(代表性的是5质量份~30质量份)。树脂成分也可以是实质上由PP和PE形成的PP树脂。另外,也可以是作为副成分至少包含PE和EPR的PP树脂(例如树脂成分实质上由PP、PE和EPR形成的PP树脂)。此时,EPR的含量例如可以设为在每100质量份PP中为3质量份~50质量份(代表性的是5质量份~30质量份)。
上述PE可以是乙烯的均聚物,也可以是作为主要单体的乙烯与其它α-烯烃(例如碳原子数3~10的α-烯烃)的共聚物。作为上述α-烯烃的优选例子,可列举出丙烯、1-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辛烯等。低密度聚乙烯(LDPE)、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均可使用。例如可以优选地采用LDPE和/或LLDPE。
作为上述基材,也可以使用含有烯烃系聚合物合金和含羰基单元热塑性树脂的聚烯烃树脂薄膜。此处,含羰基单元热塑性树脂是指,在分子骨架中包含羰基(C=O)单元的热塑性树脂。这种聚烯烃树脂薄膜可以是实质上不含卤素原子且具有聚氯乙烯(PVC)水平的柔软性、耐热性、阻燃性的树脂。
上述烯烃系聚合物合金主要为用于抑制基材的热变形的成分,优选为包含乙烯成分和丙烯成分的聚合物合金。对聚合物合金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两种以上的聚合物物理混合而成的聚合物共混物,两种以上的聚合物通过共价键键合而成的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两种以上的聚合物彼此缠绕而不通过共价键键合的IPN(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结构体等各种形态的聚合物合金。另外,为两种以上的聚合物相容而成的相容性聚合物合金、两种以上的聚合物不相容而形成相分离结构的非相容性聚合物合金均可。
作为这种烯烃系聚合物合金,例如可列举出聚丙烯(均聚丙烯、无规聚丙烯)与聚乙烯(可以为乙烯与少量α-烯烃的共聚物。)的聚合物共混物、丙烯/乙烯共聚物、丙烯和乙烯和它们以外的其它α-烯烃的三元共聚物。作为上述三元共聚物中的其它α-烯烃,可列举出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庚烯、1-辛烯等。其中,优选1-丁烯。
上述烯烃系聚合物合金为共聚物时,优选为通过二阶段以上的多阶段聚合聚合而成的多段聚合烯烃共聚物(优选为乙烯/丙烯共聚物)。作为上述多段聚合烯烃共聚物,例如可列举出像日本国特许出愿公开2001-192629号公报中记载那样的聚合物合金。即,如下的聚合物合金:使用以丙烯为主要成分的单体混合物进行第一阶段的聚合,接着在第二阶段及以后,使丙烯和乙烯共聚而得到的聚丙烯(第一阶段)/丙烯-乙烯共聚物(第二阶段及以后)的聚合物合金。第一阶段的聚合优选在钛化合物催化剂和有机铝化合物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第二阶段及以后的聚合优选在由第一阶段的聚合而生成的含钛聚烯烃和有机铝化合物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作为上述钛化合物催化剂,例如可列举出将三氯化钛和氯化镁共粉碎并用原钛酸正丁酯、2-乙基-己醇、对甲苯甲酸乙酯、四氯化硅、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等处理而得到的球状且平均粒径为1μm~30μm的固体催化剂。作为有机铝化合物催化剂,例如可列举出三乙基铝等烷基铝。此外,还可以进一步在聚合层中添加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等硅化合物作为电子供体。另外,也可以添加碘乙烷等碘化合物。
从抑制热变形的观点出发,上述烯烃系聚合物合金优选表现出80℃下的动态储能模量(E’)为40MPa以上且不足180MPa(例如45MPa~160MPa)、并且表现出120℃下的动态储能模量(E’)为12MPa以上且不足70MPa(例如15MPa~65MPa)。另外,考虑到在室温附近的表面形状追随性、操作性,优选23℃下的动态储能模量(E’)为200MPa以上且不足400MPa。上述动态储能模量(E’)是制作由聚合物合金形成的试验片(厚度0.2mm,宽度10mm,长度20mm),使用DMS200(Seiko Instruments Inc.制造)作为测定设备在规定的测定条件(例如,测定法:拉伸模式,升温速度:2℃/分钟,频率:1Hz)下测定该试验片的基于温度分散的动态粘弹性行为而得到的值。作为这种聚合物合金的例子,可列举出SunAllomer Ltd.制造的商品名“CATALLOYKS-353P”、“CATALLOY KS-021P”、“CATALLOY C200F”、“CATALLOYQ-200F”等。
上述含羰基单元热塑性树脂用于对基材赋予适度的柔软性和良好的伸长性,是分子骨架中包含羰基(C=O)单元的热塑性树脂。如后所述,聚烯烃树脂薄膜含有无机系阻燃剂时,也可以作为使基于无机系阻燃剂的阻燃性赋予作用活性化的成分。作为上述热塑性树脂,分子骨架中包含羰基单元的软质聚烯烃系树脂是适宜的。例如,可列举出将乙烯基酯和/或α,β-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用于单体或共聚单体而合成的乙烯系共聚物(乙烯/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等)、它们的金属盐等。对上述热塑性树脂的熔点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20℃以下(代表性的是40~100℃)。上述熔点可以利用通常的差示扫描量热计(DSC)来测定。
作为上述乙烯系共聚物或其金属盐中的乙烯酯,可例示出乙酸乙烯酯等羧酸乙烯酯。另外,作为α,β-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例如可列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富马酸、马来酸酐、衣康酸酐等不饱和羧酸或其酐类;(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硬脂基酯、(甲基)丙烯酸月桂基酯、马来酸-1-甲酯、马来酸-1-乙酯、马来酸二乙酯、富马酸-1-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不饱和羧酸酯类。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两种以上来使用。其中,优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更优选丙烯酸乙酯。
作为乙烯/乙烯基酯共聚物和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的适宜的例子,可列举出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以及它们的金属盐。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两种以上来使用。
在含有烯烃系聚合物合金和含羰基单元热塑性树脂的聚烯烃树脂薄膜中,优选含有无机系阻燃剂。作为这种无机系阻燃剂,例如可列举出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氢氧化锆、氢氧化钙、氢氧化钡等金属氢氧化物;碱式碳酸镁、碳酸镁钙、碳酸钙、碳酸钡、白云石等金属碳酸盐;水滑石、硼砂等金属水合物(金属化合物的水合物);偏硼酸钡、氧化镁等无机金属化合物。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两种以上来使用。其中,优选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氢氧化锆、氢氧化钙、氢氧化钡等金属氢氧化物、碱式碳酸镁、水滑石。
无机系阻燃剂还优选实施过基于硅烷偶联剂的表面处理。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柔软性、耐热性、阻燃性等各特性。作为这种硅烷偶联剂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苯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苯基-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β-(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两种以上来使用。
对基于硅烷偶联剂的无机金属化合物的表面处理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适当采用干式处理法、湿式处理法等现有公知的方法。硅烷偶联剂向无机金属化合物表面的附着量根据偶联剂的种类、无机金属化合物的种类、比表面积等而不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论,但是相对于100质量份无机金属化合物,通常为0.1质量份~5.0质量份(例如0.3质量份~3.0质量份)左右。
对烯烃系聚合物合金和含羰基单元热塑性树脂的配混比没有特别限定,从兼具耐热性和阻燃性的观点出发,例如以质量基准计优选设为90:10~20:80。另外,配混无机系阻燃剂时,其配混量从提高阻燃性和维持柔软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100质量份聚合物成分(例如,如上所述的多段聚合烯烃共聚物和含羰基单元热塑性树脂的总计),优选设为10质量份~200质量份(例如20质量份~100质量份)左右。
上述任意树脂薄膜中,可以根据需要含有与保护片的用途相应的适当的成分。例如可以适当配混自由基捕获剂、紫外线吸收剂等光稳定剂、抗氧化剂、抗静电剂、着色剂(染料、颜料等)、填充材料、增滑剂、防粘连剂等添加剂。作为光稳定剂的例子,可列举出以苯并三唑类、受阻胺类、苯甲酸酯类等为有效成分的光稳定剂。作为抗氧化剂的例子,可列举出以烷基酚类、亚烷基双酚类、硫丙烯酸酯(thioacrylate)类、有机亚磷酸酯类、胺类、氢醌类、羟胺类等为有效成分的抗氧化剂。这种添加剂分别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两种以上来使用。添加剂的配混量可以根据保护片的用途(例如,玻璃蚀刻用、镀覆掩蔽用)而设为与在该用途中用作保护片的基材的树脂薄膜的通常的配混量同等的水平。
这种基材(树脂薄膜)可以适当采用现有公知的通常的薄膜成型方法(挤出成型、吹胀成型等)来制造。对于基材中配置粘合剂层的一侧的表面(粘合剂层侧表面、涂覆粘合剂的面),也可以实施用于提高与该粘合剂层的粘接性的处理(用于获得粘合剂的锚固性的处理),例如电晕放电处理、酸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等离子体处理、底涂剂(底漆)涂覆等表面处理。作为基于底漆涂覆的表面处理(底漆处理),优选使用在丙烯酸类聚合物中配混有异氰酸酯的底涂剂。对于基材中与上述粘合剂层侧表面相反侧的面(背面),也可以根据需要实施抗静电处理、剥离处理等表面处理。作为剥离处理,例如通过在基材的背面设置长链烷基系、有机硅系的剥离处理层,能够减轻卷绕成卷状的形态的保护片的退卷力。
基材的厚度可以根据所使用的树脂薄膜的挠性(硬度)等适当选择。从对存在高度差的表面的追随性、密合性的观点出发,通常基材的厚度为500μm以下(优选为300μm以下、更优选为200μm以下、代表性的是100μm以下、例如80μm以下)是合适的。另外,从剥离操作性等处理性(handlingproperty)的观点出发,基材的厚度为10μm以上(优选为20μm以上、更优选为25μm以上、例如30μm以上)是合适的。基材的厚度增大时,存在容易防止化学溶液自保护片表面的溶胀渗入的倾向。
对构成配置于上述基材上的粘合剂层的粘合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选自丙烯酸类粘合剂、橡胶系粘合剂(天然橡胶系、合成橡胶系、它们的混合系等)、有机硅系粘合剂、聚氨酯系粘合剂、聚醚系粘合剂、氟系粘合剂等公知的各种粘合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粘合剂。其中,出于对化学溶液(例如,蚀刻液、酸性镀液等酸性化学溶液)的耐性优异的理由,优选丙烯酸类粘合剂、橡胶系粘合剂、有机硅系粘合剂。同样地,对用于形成粘合剂的粘合剂组合物也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配混构成上述粘合剂的聚合物并适当选定其配混比率的而得到的粘合剂组合物。
其中,构成粘合剂层的粘合剂优选为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丙烯酸类粘合剂。此处“基础聚合物”是指该粘合剂中所含的聚合物成分中的主要成分(主要的粘合成分),代表性的是指占据多于上述聚合物成分的50质量%的成分。另外,“丙烯酸类聚合物”是指,包含源自1分子中具有至少一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丙烯酸类单体)的单体单元的聚合物。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是通过将包含丙烯酸类单体、也可以进一步包含与该丙烯酸类单体具有共聚性的其它单体(即,不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的单体原料(单一单体或单体混合物)聚合而合成的聚合物(共聚物)。
作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典型例子,可列举出上述单体原料中所含的丙烯酸类单体的主要成分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丙烯酸类聚合物。需要说明的是,“(甲基)丙烯酸酯”是指包括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在内的意思。同样地,“(甲基)丙烯酰基”是指包括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在内的意思,“(甲基)丙烯酸”是指包含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在内的意思。
单体原料中所含的丙烯酸类单体中,(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所占的比率代表性的是超过50质量%,优选为6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上,例如可以为80质量%以上。在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丙烯酸类单体中所占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比率可以为90质量%以上。也可以是仅包含(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丙烯酸类单体的组成的单体原料。或者,上述单体原料也可以例如为了调整粘合性能、凝胶率而包含(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以外的丙烯酸类单体。此时,(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在单体原料中的丙烯酸类单体中所占的比率例如可以设为99.5质量%以下,也可以为99质量%以下(例如98质量%以下)。
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可以适宜地使用下式(1)所示的化合物。
CH2=CR1COOR2   (1)
此处,上述式(1)中的R1为氢原子或甲基。另外,R2为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代表性的是C1-20的烷基。从粘合剂的储能模量等观点出发,可以优选地使用R2为C1-14(例如C1-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Ca-b是指碳原子数的范围(为a以上b且以下)。例如,C1-20的烷基是指碳原子数1~20的烷基。
作为R2为C1-2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七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九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烷基酯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两种以上来使用。
其中,R2为C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优选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例如,可以制成它们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以总计30质量%以上的比率(优选为40质量%以上且99质量%以下、例如50质量%以上98质量%以下、代表性的是超过50质量%且为97质量%以下的比率)共聚而成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中,也可以以总计40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代表性的是超过50质量%且为70质量%以下、例如超过50质量%且60质量%以下)的比率共聚有一种或两种以上的R2为C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在此处公开的技术的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上述式(1)中的R2为碳原子数6以上(例如7以上、代表性的是8)的烷基的单体。该单体由于烷基的碳原子数比较多,因此疏水性高,由此能够期待防止化学溶液(特别是包含水系溶剂的化学溶液)的渗入的效果。考虑到原料的获取容易程度、制造容易程度、聚合反应性、化学溶液渗入防止性等,上述碳原子数优选设为约20以下。例如,优选R2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2-乙基己基、丙基己基等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其中作为特别优选的单体,可列举出R2为2-乙基己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这些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两种以上来使用。
在该实施方式中,即在使用上述式(1)中的R2为碳原子数6以上(例如7以上、代表性的是8)的烷基的单体时,为了调整玻璃化转变温度(Tg)、提高内聚力,上述单体原料还可以进一步含有上述式(1)中的R2为C1-5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这种(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两种以上来使用。
上述式(1)所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中R2为碳原子数6以上的烷基的单体的比率例如可以设为超过50质量%的比率,优选为6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上。从提高得到的粘合剂的疏水性、提高化学溶液渗入防止性(代表性的是防止主要由粘合剂因水系的化学溶液而溶胀所导致的化学溶液渗入的性能)的观点出发,上述比率也可以为80质量%以上(例如90质量%以上、代表性的是95质量%以上)。也可以仅使用R2为碳原子数6以上的烷基的单体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因此,上述式(1)所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中具有碳原子数1~5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比率优选为20质量%以下(例如10质量%以下、代表性的是5质量%以下)。或者,也可以为不使用R2为C1-5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组成。
用于合成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原料除了(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以下也称为单体A)之外,还可以包含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以外的化合物的、可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的共聚单体(以下也称为单体B)。这种共聚单体可以出于提高密合性、非污染性(残胶防止性)、轻剥离性、耐热性等各性质的目的而使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单体B并不限定于单体,也可以是可与单体A共聚的低聚物。
作为上述单体B的例子,可列举出具有官能团的单体(以下也称为含官能团单体)。该含官能团单体可以出于在丙烯酸类聚合物中导入交联点并提高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内聚力的目的而添加。作为这种含官能团单体,可列举出:
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甲基)丙烯酸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羧基戊酯等烯属不饱和单羧酸、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柠康酸等烯属不饱和二元羧酸等含羧基单体;
例如马来酸酐、衣康酸酐等上述烯属不饱和二元羧酸等的酸酐等含酸酐基单体;
例如(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丁酯、(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甲基)丙烯酸-6-羟己酯、(甲基)丙烯酸-8-羟辛酯、(甲基)丙烯酸-10-羟癸酯、(甲基)丙烯酸-12-羟基月桂酯、(甲基)丙烯酸(4-羟甲基环己基)甲酯等(甲基)丙烯酸羟烷基酯类、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乙烯醇、烯丙醇、2-羟乙基乙烯基醚、4-羟丁基乙烯基醚、二乙二醇单乙烯基醚等不饱和醇类等含羟基(氢氧基)单体;
下述含酰胺基单体、含氨基单体和含氰基单体等、在官能团中含有氮原子的含官能团单体,即,
例如(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烷(甲基)丙烯酰胺、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含酰胺基单体;
例如(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氨基乙酯等含氨基单体;
例如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含氰基单体;
例如苯乙烯磺酸、烯丙基磺酸、2-(甲基)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酰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磺丙酯、(甲基)丙烯酰氧基萘磺酸等含磺酸基单体;
例如2-羟乙基丙烯酰基磷酸酯等含磷酸基单体;
例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缩水甘油酯、烯丙基缩水甘油基醚等含环氧基(缩水甘油基)单体;
例如二丙酮(甲基)丙烯酰胺、二丙酮(甲基)丙烯酸酯、乙烯基甲基酮、乙烯基乙基酮、乙酰乙酸烯丙酯、乙酰乙酸乙烯酯等含酮基单体;
例如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酸酯等含异氰酸酯基单体;
例如(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等含烷氧基单体;
例如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等含烷氧基甲硅烷基单体。
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两种以上来使用。其中,从能够在丙烯酸类聚合物中适当地导入交联点、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内聚力出发,优选包含羧基、羟基、环氧基等官能团的单体。更优选含羧基单体或含羟基单体。特别优选含羧基单体。
此处公开的技术中的单体原料也可以出于调整丙烯酸类聚合物的Tg、提高内聚力等目的而包含上述含官能团单体以外的单体作为单体B。作为这种单体,可列举出:
例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特戊酸乙烯酯、环己烷甲酸乙烯酯、苯甲酸乙烯酯等羧酸乙烯酯;
例如苯乙烯、取代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乙烯基甲苯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
例如(甲基)丙烯酸芳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芳氧基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芳基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苄基酯)等含芳香性环的(甲基)丙烯酸酯;
例如N-乙烯基-2-吡咯烷酮、N-甲基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吡啶、N-乙烯基哌啶酮、N-乙烯基嘧啶、N-乙烯基哌嗪、N-乙烯基吡嗪、N-乙烯基吡咯、N-乙烯基咪唑、N-乙烯基噁唑、N-乙烯基吗啉、N-乙烯基己内酰胺、N-(甲基)丙烯酰吗啉等具有含氮原子环的单体;
例如乙烯、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异丁烯等烯烃系单体;
例如氯乙烯、偏二氯乙烯等含氯单体;
例如甲基乙烯基醚、乙基乙烯基醚等乙烯基醚系单体;
例如(甲基)丙烯酸环戊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等(甲基)丙烯酸环烷基酯。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两种以上来使用。
另外,上述单体原料还可以出于交联等目的而根据需要包含多官能性单体等共聚单体作为单体B。作为这种多官能性单体,例如可列举出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两种以上来使用。
这种丙烯酸类单体(1分子中具有至少一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的总量例如可以为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全部单体原料的30质量%以上。从对被粘物的密合性等观点出发,通常优选丙烯酸类单体的总量为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全部单体原料的4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上(例如超过50质量%)。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丙烯酸类单体的总量也可以为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全部单体原料的70质量%以上(优选为8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0质量%以上、例如95质量%以上、进而99质量%以上),也可以为仅由丙烯酸类单体组成的单体原料。
另外,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是丙烯酸类单体与丙烯酸类单体以外的单体的共聚物。此时,丙烯酸类单体以外的单体的共聚比率例如可以设为1~70质量%,通常为1~60质量%是合适的,优选为5~50质量%,更优选为10~50质量%。在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丙烯酸类单体以外的单体的共聚比率可以为20~50质量%(例如30质量%以上且不足50质量%)。
使用如上所述的含官能团单体作为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时,从高度地兼具密合性和剥离操作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100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优选上述式(1)中的R2为C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优选包含1质量份~10质量份(例如2质量份~8质量份、代表性的是3质量份~7质量份)含官能团单体(优选含羧基单体)。例如,通过使用适量的含羧基单体,对被粘物(特别是具备由玻璃等极性材料形成的表面的被粘物)的密合性提高,能够更好地防止自粘合剂与被粘物的界面的化学溶液渗入。
使用上述含官能团单体以外的单体作为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时,从高度地兼具密合性和剥离操作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100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优选上述式(1)中的R2为C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优选包含1质量份~100质量份(例如2质量份~90质量份、代表性的是5质量份~85质量份)上述含官能团单体以外的单体(优选为乙酸乙烯酯等羧酸乙烯酯)。
使用上述多官能性单体作为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时,从高度地兼具密合性和剥离操作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100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优选上述式(1)中的R2为C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优选包含30质量份以下(例如20质量份以下、代表性的是1质量份~10质量份)上述多官能性单体。
在此处公开的技术的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在其单体组成中包含(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羧酸乙烯酯。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代表性地可以通过将包含(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羧酸乙烯酯的单体原料聚合(代表性的是溶液聚合)而得到。羧酸乙烯酯的使用可以通过提高与被粘物(例如玻璃基板)的密合性而有助于防止自粘合剂与被粘物的界面的化学溶液渗入。
作为羧酸乙烯酯,例如可列举出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特戊酸乙烯酯、环己烷甲酸乙烯酯、苯甲酸乙烯酯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两种以上来使用。其中,从提高低速剥离强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等、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高于-20℃(例如,高于-20℃且为80℃以下)的羧酸乙烯酯。作为特别优选的羧酸乙烯酯,可列举出乙酸乙烯酯。
上述单体原料中的羧酸乙烯酯的含有比率(包含两种以上羧酸乙烯酯时为它们的总比率)例如可以设为1~60质量%,优选为5~50质量%,更优选为10~50质量%。在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羧酸乙烯酯的含有比率可以为20~50质量%(例如30质量%以上且不足50质量%)。
此处公开的技术可以优选地以如下的实施方式来实施: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原料为仅包含作为丙烯酸类单体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含羧基单体的组成。作为该实施方式的一个优选例子,可列举出仅包含作为丙烯酸类单体(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含羧基单体、作为丙烯酸类单体以外的单体包含羧酸乙烯酯(例如乙酸乙烯酯)的实施方式。此时,相对于100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优选包含15~100质量份(例如30~95质量份、代表性的是50~90质量份)左右的羧酸乙烯酯。
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共聚组成优选以使该丙烯酸类聚合物的Tg为-70℃~-20℃的范围的方式来设定。从更加高度地兼具化学溶液渗入防止性和剥离操作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以使丙烯酸类聚合物的Tg为-60℃~-20℃(进一步优选为-50℃~-20℃、例如为-40℃~-20℃)的方式来设定。由于丙烯酸类聚合物的Tg不是太高,因此能够发挥对被粘物表面的良好的密合性,能够有效地阻止自粘合剂与被粘物的界面的化学溶液渗入。另外,丙烯酸类聚合物的Tg不是太低也会有助于防止化学溶液渗入(代表性的是主要由粘合剂因化学溶液而溶胀所导致的化学溶液渗入)。
此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Tg是指,根据构成该聚合物的各单体的均聚物(homopolymer)的Tg和该单体的质量分数(质量基准的共聚比率)、由Fox式求出的值。因此,丙烯酸类聚合物的Tg可以通过适当改变单体原料的组成(即该聚合物的合成中使用的单体的种类、用量比)来进行调整。作为均聚物的Tg,采用公知资料中记载的值。
此处公开的技术中,作为上述均聚物的Tg,具体而言使用以下的值。
关于上述例示以外的均聚物的Tg,使用《聚合物手册》(“PolymerHandbook”,第3版,John Wiley & Sons,Inc,1989年)中记载的数值。
《聚合物手册》(“Polymer Handbook”,第3版,John Wiley & Sons,Inc,1989年)中也没有记载时,使用通过以下测定方法得到的值(参照日本国特许出愿公开2007-51271号公报)。
具体而言,在具备温度计、搅拌器、氮气导入管和回流冷凝管的反应器中投入100质量份单体、0.2质量份偶氮二异丁腈和200质量份作为聚合溶剂的乙酸乙酯,一边流通氮气一边搅拌1小时。由此去除聚合体系内的氧气后,升温至63℃使其反应10小时。接着,冷却至室温,得到固体成分浓度33重量%的均聚物溶液。接着,将该均聚物溶液流延涂布到剥离衬垫上,干燥,制作厚度约2mm的试验样品(片状的均聚物)。将该试验样品冲切成直径7.9mm的圆盘状,用平行板夹住,使用粘弹性试验机(ARES,Rheometric公司制造)一边施加频率1Hz的剪切变形,一边在温度区域-70~150℃、5℃/分钟的升温温速度下利用剪切模式测定粘弹性,将tanδ的峰顶温度作为均聚物的Tg。
对将上述单体或其混合物(单体原料)聚合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采用现有公知的通常的聚合方法。作为这种聚合方法,例如可列举出溶液聚合、乳液聚合、本体聚合、悬浮聚合。其中,出于耐水性和化学溶液渗入防止性优异的理由,优选溶液聚合。对聚合的方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当选择现有公知的单体供给方法、聚合条件(温度、时间、压力等)、单体以外的使用成分(聚合引发剂、聚合溶剂等)来进行。例如,作为单体供给方法,可以将全部单体混合物一次性地供给到反应容器中(一并供给),也可以缓慢滴加来供给(连续供给),还可以分成多份每隔规定时间供给各部分的量(分批供给)。上述单体或其混合物也可以以使一部分或全部溶解在溶剂中而成的溶液的形式、或在水中乳化而成的分散液的形式来供给。
采用乳液聚合作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聚合方法时,作为乳化剂(表面活性剂),可以适当选择使用通常的乳液聚合用乳化剂。通常优选使用阴离子性乳化剂或非离子性乳化剂(也可以是具备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的自由基聚合性乳化剂(反应性乳化剂))。这种乳化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两种以上来使用。乳化剂的用量(固体成分基准)相对于100质量份单体原料例如可以设为约0.2质量份~10质量份左右(优选为约0.5质量份~5质量份左右)。
采用溶液聚合作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聚合方法时,作为聚合溶剂,例如可以使用选自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化合物类(代表性的是芳香族烃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乙酸酯类;己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等脂肪族或脂环式烃类;1,2-二氯乙烷等卤代烷烃类;甲乙酮、乙酰丙酮等酮类;等中的一种溶剂、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溶剂。
作为聚合引发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例示出偶氮系引发剂、过氧化物系引发剂、取代乙烷系引发剂、将过氧化物等氧化剂和还原剂组合而成的氧化还原系引发剂等。作为偶氮系引发剂,可例示出2,2’-偶氮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二[N-(2-羧基乙基)-2-甲基丙脒]水合物、2,2’-偶氮二异丁腈(AIBN)、2,2’-偶氮二-2-甲基丁腈(AMBN)、2,2’-偶氮二(2-甲基丙脒)二硫酸盐、2,2’-偶氮二[2-(5-甲基-2-咪唑啉-2-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二(N,N’-二亚甲基异丁基脒)二盐酸盐。作为过氧化物系引发剂,例如可列举出过硫酸钾、过硫酸铵等过硫酸盐;过氧化苯甲酰(BPO)、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作为取代乙烷系引发剂,例如可例示出苯基取代乙烷。作为氧化还原系引发剂,例如可例示出过硫酸盐与亚硫酸氢钠的组合、过氧化物与抗坏血酸钠的组合。其中,从化学溶液渗入防止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偶氮系引发剂。
聚合引发剂的用量可以根据聚合引发剂的种类、单体的种类(单体混合物的组成)等适当选择,通常相对于100质量份单体原料,例如从0.005质量份~1质量份左右的范围中选择是合适的。作为聚合引发剂的供给方法,在开始供给单体混合物之前预先将所使用的聚合引发剂的实质上的全部量加入到反应容器中的一并投加方式、连续供给方式、分批供给方式等均可采用。从聚合操作的容易性、工序管理的容易性等观点出发,例如可以优选地采用一并投加方式。聚合温度例如可以设为20℃~100℃(代表性的是40℃~90℃)左右。
上述聚合中,可以根据需要使用现有公知的各种链转移剂(也可以作为分子量调节剂或聚合度调节剂来把握)。该链转移剂例如可以为选自十二烷基硫醇(十二硫醇)、缩水甘油基硫醇、2-巯基乙醇、巯基乙酸、巯基乙酸-2-乙基己酯、2,3-二巯基-1-丙醇等硫醇类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使用链转移剂时,对其用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相对于100质量份单体原料,可以设为约0.001质量份~0.5质量份左右。或者也可以不使用链转移剂。作为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可列举出通过不使用链转移剂的溶液聚合来使单体原料聚合的实施方式。
对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30×104~150×104左右是合适的。使用溶液聚合作为聚合方法时,从溶液粘度、粘合性能等观点出发,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30×104~70×104左右是合适的,优选为40×104~60×104左右。
此处公开的保护片的粘合剂层可以使用包含如上所述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粘合剂组合物而形成。上述粘合剂组合物例如可以对将单体原料聚合(代表性的是溶液聚合)而得到的聚合反应液根据需要施加浓度调整、pH调整等适当的处理或者适当配混丙烯酸类聚合物以外的粘合剂形成成分(聚合物、增粘剂等)、添加剂(例如交联剂)等来制备。
对粘合剂组合物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溶剂型、水性乳液型、水溶液型、活性能量射线(例如紫外线)固化型、热熔型等各种形态。其中,从对水性的化学溶液的耐性(化学溶液渗入防止性)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溶剂型的粘合剂组合物。该溶剂型粘合剂组合物代表性的是制备成在有机溶剂中包含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溶液的形态。作为上述有机溶剂,可以使用与溶液聚合中使用的聚合溶剂同样的溶剂。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从粘合剂组合物的干燥效率、涂覆性等观点出发,通常将上述溶剂型粘合剂组合物制备成固体成分(NV)10~55质量%(例如15~45质量%)是合适的。
此处公开的技术中的粘合剂组合物(代表性的是溶剂型粘合剂组合物)优选除了丙烯酸类聚合物之外还包含剥离调节剂。作为剥离调节剂,可以使用能够调节低速剥离强度PL与高速剥离强度PH的平衡(换言之,PL/PH的值)的各种材料。特别优选使用可以通过与低速剥离强度相比大幅降低高速剥离强度从而提高PL/PH的值的剥离调节剂。
此处公开的技术可以优选地以包含一分子内具有亲水性部分和亲油性部分的化合物作为上述剥离调节剂的实施方式来实施。作为这种剥离调节剂,可以利用公知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其中,优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例如可列举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烷基苯磺酸钠盐类;月桂基硫酸钠、月桂基硫酸铵等烷基硫酸盐;(聚)氧乙烯月桂基胺、(聚)氧乙烯硬脂基胺等(聚)醚胺;(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钠、(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硫酸铵、(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硫酸钠等(聚)醚硫酸盐;(聚)氧乙烯烷基磺基琥珀酸钠、(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酯等。
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例如可列举出(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合物等。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聚)氧乙烯是指包含氧乙烯单元的重复数(氧化乙烯的加成摩尔数)为1的情况和为2以上的情况两者。对于(聚)醚也是同样。
在此处公开的技术的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剥离调节剂具有-POH基、-COH基和-SOH基中的至少一者。其中,优选具有-POH基的剥离调节剂。这种剥离调节剂代表性地包含磷酸酯结构,例如可以为磷酸的单酯(ROP(=O)(OH)2;此处R为一价的有机基团)、二酯((RO)2P(=O)OH;此处R为相同或不同的一价的有机基团)、包含单酯和二酯两者的混合物等。
作为具有-POH基的剥离调节剂,例如可列举出磷酸烷基酯、(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酯等。作为剥离调节剂的(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酯可以为磷酸的单酯,也可以为二酯,还可以为包含单酯和二酯两者的混合物。
(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酯中的氧乙烯单元的平均重复数例如可以为1~10左右。考虑到降低高速剥离强度的性能和化学溶液渗入防止性的均衡,可以优选地采用上述平均重复数为1~6(例如2~4)的(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酯。
另外,(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酯中的烷基例如可以为碳原子数6~20的烷基。考虑到降低高速剥离强度的性能和化学溶液渗入防止性的均衡,上述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8~20、更优选为10~20、进一步优选为12~20(代表性的是13~20、例如16~18)。
对于可以优选地作为此处公开的技术中的剥离调节剂使用的(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酯的市售品,可列举出东邦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PHOSPHANOL(注册商标)”系列。作为具体例子,可列举出PHOSPHANOL(注册商标)RL-210、PHOSPHANOL RL-310、PHOSPHANOL RM-410、PHOSPHANOL RS-410、PHOSPHANOL ED-200、PHOSPHANOL ML-220、PHOSPHANOL ML-240等。
作为剥离调节剂的其它优选例子,可列举出(聚)醚胺。例如,可以使用下式(2)所示的(聚)醚胺。
R3-N[-(CH2CH2O)n-H]2     (2)
此处,式(2)中的n为1~20,代表性的是1~10。R3为烃基,例如为C10-30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优选为C10-20(更优选为C14-18)的烷基。作为式(2)所示的化合物的优选例子,可列举出(聚)氧乙烯月桂基胺和(聚)氧乙烯硬脂基胺。其中,优选(聚)氧乙烯硬脂基胺。
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作为此处公开的技术中的剥离调节剂,可以优选地使用HLB(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亲水亲油平衡)值为4~15(更优选为5~10)左右的物质。
对剥离调节剂的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定。从适当地发挥含有剥离调节剂的效果(即调整PL/PH的值的效果、尤其重点降低PH的效果)、并抑制残胶、内聚力降低的观点出发,通常优选分子量(分子量中存在分布时为质均分子量)为200~5000(例如300~3000)左右的剥离调节剂。
此处公开的技术中的剥离调节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两种以上来使用。作为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剥离调节剂,可例示出仅包含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酯的剥离调节剂。作为优选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剥离调节剂,可例示出将具有-POH基的剥离调节剂和(聚)醚胺的组合而包含的剥离调节剂。例如,优选将(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酯和上述式(2)所示的(聚)醚胺的组合包含的剥离调节剂。
剥离调节剂的用量可以以使保护片的PH和PL/PH的值为此处公开的优选范围的方式来设定。相对于100质量份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剥离调节剂含量例如可以设为0.01~15质量份。从适当地发挥含有剥离调节剂的效果、并抑制密合性降低的观点出发,通常将相对于100质量份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剥离调节剂含量(使用两种以上剥离调节剂时为它们的总含量)设为0.05~10质量份是合适的,优选设为0.1~5质量份。
使用(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酯作为剥离调节剂时,相对于100质量份丙烯酸类聚合物的(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酯含量例如可以设为0.01~5质量份,优选为0.05~3质量份,更优选为0.1~2质量份。
另外,使用(聚)醚胺作为剥离调节剂时,相对于100质量份丙烯酸类聚合物的(聚)醚胺含量例如可以设为0.1~10质量份,优选为0.5~5质量份。
组合使用(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酯和(聚)醚胺作为剥离调节剂时,对(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酯与(聚)醚胺的质量比没有特别限定,通常设为1/5~5/1左右是合适的,优选设为1/3~3/1(更优选1/1~1/3)左右。
上述粘合剂组合物优选包含交联剂。对交联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从粘合剂领域中通常使用的各种交联剂当中、根据例如上述含官能团单体所具有的交联性官能团的种类等适当选择使用。作为粘合剂领域中通常使用的各种交联剂的例子,可列举出多异氰酸酯等异氰酸酯系交联剂、硅烷系交联剂、环氧系交联剂、噁唑啉系交联剂、氮丙啶系交联剂、金属螯合物系交联剂、三聚氰胺系交联剂。这样的交联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两种以上来使用。
作为异氰酸酯系交联剂的例子,可列举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甲苯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等脂环族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脂肪族异氰酸酯;等。更具体而言,可例示出:亚丁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低级脂肪族多异氰酸酯类;亚环戊基二异氰酸酯、亚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等脂环族异氰酸酯类;2,4-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甲苯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二异氰酸酯类;三羟甲基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加成物(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CORONATE L”)、三羟甲基丙烷/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加成物(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CORONATE H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体(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CORONATE HX”)等异氰酸酯加成物;等。作为异氰酸酯系交联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这种异氰酸酯化合物或者组合两种以上来使用。
作为环氧系交联剂的例子,可列举出N,N,N’,N’-四缩水甘油基-间二甲苯二胺(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TETRAD-X”)、1,3-双(N,N-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TETRAD-C”)等。作为三聚氰胺系交联剂的例子,可列举出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等。
其中,作为优选的交联剂,可列举出异氰酸酯系交联剂。从高度地兼具化学溶液渗入防止性和剥离操作性的观点出发,此处公开的技术可以优选地以使用包含异氰酸酯系交联剂且不含环氧系交联剂的交联剂(代表性的是仅由异氰酸酯系交联剂构成的交联剂)的实施方式来实施。从容易将后述粘合剂的凝胶率控制在此处公开的优选范围内的观点出发,异氰酸酯系交联剂的使用也是有利的。
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粘合剂组合物将共聚有作为含官能团单体的含羧基单体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包含异氰酸酯系交联剂的交联剂(可以为仅由异氰酸酯系交联剂构成的交联剂)组合而包含。根据这种粘合剂组合物,可以实现更高度地兼具密合性和剥离操作性的保护片。另外,从将粘合剂的凝胶率控制在此处公开的优选范围内的观点出发也是有利的。从控制上述凝胶率的容易程度、与被粘物的密合性等观点出发,此处公开的技术可以优选地以在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中共聚有含羧基单体、并且实质上没有共聚含羟基单体的实施方式来实施。特别优选该丙烯酸类聚合物和包含异氰酸酯系交联剂的交联剂(代表性的是仅由异氰酸酯系交联剂构成的交联剂)的组合。
对上述粘合剂组合物中所含的交联剂的量没有特别限定,从兼具密合性和剥离操作性的观点出发,通常,相对于100质量份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设为0.5~10质量份左右(例如1~7质量份、代表性的是2~7质量份)是合适的。
上述粘合剂组合物还可以进一步包含交联促进剂。交联促进剂的种类可以根据所使用的交联剂的种类适当选择。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交联促进剂是指提高基于交联剂的交联反应的速度的催化剂。作为该交联促进剂,例如可例示出二月桂酸二辛基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乙酸二丁基锡、二乙酰丙酮二丁基锡、四正丁基锡、三甲基氢氧化锡等含锡(Sn)化合物;N,N,N’,N’-四甲基己二胺、三乙胺等胺类、咪唑类等含氮(N)化合物。其中,优选含Sn化合物。上述粘合剂组合物中所含的交联促进剂的量相对于100质量份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例如可以设为0.001质量份~0.5质量份左右(优选为0.001质量份~0.1质量份左右)。此外,考虑到控制粘合剂的凝胶率的容易程度、与被粘物的密合性等,此处公开的技术可以优选地以粘合剂组合物实质上不含交联促进剂的实施方式来实施。
上述粘合剂组合物还可以根据需要含有增粘剂。作为增粘剂,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现有公知的增粘剂。例如可列举出萜系增粘树脂、酚系增粘树脂、松香系增粘树脂、脂肪族系石油树脂、芳香族系石油树脂、共聚系石油树脂、脂环族系石油树脂、二甲苯树脂、环氧系增粘树脂、聚酰胺系增粘树脂、酮系增粘树脂、弹性体系增粘树脂。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两种以上来使用。使用增粘剂时,从可以充分得到增粘剂的效果且不会降低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性质的观点出发,相对于100质量份丙烯酸类聚合物,其用量优选设为50质量份以下(代表性的是0.1质量份~30质量份)。此外,考虑到密合性、残胶防止性,此处公开的技术可以优选地以粘合剂组合物实质上不含增粘剂的实施方式来实施。
上述粘合剂组合物可以是在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中根据需要配混其它聚合物(任意聚合物)而制备的。这种任意聚合物例如可以出于提高粘合剂的内聚力的目的而配混。粘合剂的内聚力变高可以有助于提高自保护片外缘的化学溶液渗入防止性(代表性的是防止主要由粘合剂因化学溶液而溶胀所导致的化学溶液渗入的性能)。
对上述任意聚合物的组成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优选地采用在单体组成中包含羧酸乙烯酯的聚合物。作为羧酸乙烯酯,优选乙酸乙烯酯或丙酸乙烯酯,特别优选乙酸乙烯酯。作为在单体组成中包含羧酸乙烯酯的聚合物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氯乙烯/乙酸乙烯酯/丙烯酸类单体共聚物、氯乙烯/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氯乙烯系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
上述任意聚合物的Tg优选超过-20℃、更优选为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以上、特别优选为30℃以上。对Tg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从与被粘物表面的密合性等观点出发,通常优选Tg为120℃以下(更优选为100℃以下)的任意聚合物。例如,可以优选地采用Tg为40℃~70℃的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任意聚合物的质均分子量(Mw)例如可以为0.5×104~10×104左右。考虑到与被粘物表面的密合性和内聚性的平衡,优选Mw为0.8×104~5×104(更优选为1×104~3×104)的任意聚合物(例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使用上述任意聚合物(例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时,其用量相对于100质量份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设为30质量份以下。从兼具内聚性和密合性的观点出发,通常优选将相对于100质量份丙烯酸类聚合物的任意聚合物的用量设为1~30质量份(更优选为5~25质量份、例如10~20质量份)。
此处公开的技术中,丙烯酸类聚合物在粘合剂组合物中的固体成分(粘合剂形成成分)中所占的比率优选超过50质量%。从高度地兼具化学溶液渗入防止性和剥离操作性的观点出发,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比率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上(例如为80质量%以上)。在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比率可以超过85质量%(例如为90质量%以上)。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从进一步增大PL/PH的值的观点出发是有利的。
此处公开的技术可以优选地以上述粘合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粘合剂形成成分)包含源自羧酸乙烯酯的单体单元(以下也称为羧酸乙烯酯单元)的实施方式来实施。这种羧酸乙烯酯单元例如可以由于将包含(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羧酸乙烯酯的单体原料聚合(代表性的是溶液聚合)而合成丙烯酸类聚合物、在单体组成中配混包含羧酸酯的任意聚合物等,因而以构成羧酸乙烯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单体单元的形态包含在粘合剂组合物中。作为包含羧酸乙烯酯单元的粘合剂组合物的一个优选例子,可列举出组合包含如下聚合物的粘合剂组合物:将包含(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羧酸乙烯酯的单体原料聚合而得到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以及在单体组成中包含羧酸乙烯酯的任意聚合物(例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粘合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中羧酸乙烯酯单元所占的比率例如可以设为5质量%以上、优选设为10质量%以上。从提高对被粘物(例如玻璃基板)的密合性、以高水平兼具化学溶液渗入防止性和剥离操作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将上述比率设为20质量%以上、更优选设为30质量%以上。另外,即使上述比率过高,密合性有时也会降低,因此通常将粘合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中羧酸乙烯酯单元所占的比率设为65质量%以下是合适的,优选设为55质量%以下,更优选设为50质量%以下。
上述粘合剂组合物还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明显妨碍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进一步包含抗静电剂、增滑剂、防粘连剂、流平剂、增塑剂、填充材料、着色剂(颜料、染料等)、pH调节剂、分散剂、稳定剂、防腐剂、防老剂等、在粘合剂的领域中通常使用的各种添加剂。使用这种添加剂时,其配混量可以设为与在该用途中用于粘合剂层的形成(保护片的制造)的粘合剂组合物的通常的配混量同等的水平。
作为将粘合剂层设置在基材上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如下的方法:将上述粘合剂组合物直接添加(代表性的是涂覆)到基材上并进行固化处理的方法(直接法);在合适的剥离面(例如,具有剥离性的转印片的表面)上涂覆上述粘合剂组合物并进行固化处理,从而在该剥离面上形成粘合剂层,将该粘合剂层贴合到基材上而进行转印的方法(转印法)。上述固化处理可以为选自干燥(加热)、冷却、交联、追加的共聚反应、熟化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处理。例如仅使包含溶剂的粘合剂组合物干燥的处理(加热处理等)、仅将处于加热熔融状态的粘合剂组合物冷却(固化)的处理也可以包括在此处所说的固化处理之内。上述固化处理包含两种以上处理(例如干燥和交联)时,这些处理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经多阶段进行。
粘合剂组合物的涂覆例如可以使用凹印辊涂布机、逆转辊涂布机、辊舐涂布机、浸渍辊涂布机、棒涂机、刮刀涂布机、喷涂机等常用的涂布机来进行。从交联反应的促进、制造效率提高等观点出发,粘合剂组合物的干燥优选在加热下进行。虽然与涂覆粘合剂组合物的支撑体的种类有关,但例如可以采用约40℃~150℃左右的干燥温度。干燥后,也可以实施在40℃~60℃左右下保持的熟化处理而使得交联反应进一步进行。熟化时间根据期望的交联度、交联反应的进行速度适当选择即可,例如可以设为12小时~120小时左右,代表性地可以设为12小时~72小时左右。
对粘合剂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目的适当调整。粘合剂层的厚度例如可以为1μm~100μm左右。从与被粘物表面的密合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的厚度为2μm以上,更优选为3μm以上(例如5μm以上、代表性的是7μm以上)。另外,从剥离操作性的观点出发,粘合剂层的厚度优选为40μm以下,代表性的是30μm以下。从抑制由粘合剂的溶胀导致的化学溶液渗入的观点出发,粘合剂层的厚度不过大是优选的。
粘合剂层的表面(粘合面,即向被粘物的贴附面)的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优选为1μm以下,更优选处于约0.05μm~0.75μm(例如约0.05μm~0.5μm、代表性的是约0.1μm~0.3μm)的范围内。粘合面的平滑性变高时,该粘合面与被粘物表面的密合性提高。由此,能够更好地防止自粘合剂与被粘物的界面的化学溶液渗入。另外,平滑性高的粘合剂层由于从被粘物表面剥离时的应力偏差少,因此能够更好地避免由于局部的应力而导致粘合剂一部分断裂而残留在被粘物侧等情况。因此,在基材上具有该粘合剂层的保护片能够从被粘物顺利地剥离,而不会在被粘物表面产生残胶等污染。
需要说明的是,粘合面的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可以使用通常的表面粗糙度测定装置(例如,Veeco公司制造的非接触三维表面形状测定装置,型号“Wyko NT-3300”)来测定。
基材中配置粘合剂层的一侧的表面优选具有不影响粘合剂层的表面状态(粘合面的表面粗糙度)的水平(即不会成为使粘合面的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上升的主要原因的水平)的平滑性。例如,基材优选其粘合剂层侧表面的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为1μm以下,更优选为0.05μm~0.75μm(例如约0.05μm~0.5μm、代表性的是约0.1μm~0.3μm)。通过使其为该构成,粘合面的平滑性也提高。
对构成保护片的粘合剂的凝胶率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20质量%以上。从提高剥离操作性(抑制高速剥离强度)等观点出发,通常优选凝胶率为25质量%以上。由于粘合剂的凝胶率变高,因此自保护片外缘的化学溶液渗入防止性(代表性的是防止主要由粘合剂因化学溶液而溶胀所导致的化学溶液渗入的性能)提高。另外,粘合剂的内聚力提高,剥离保护片时不易产生残胶等污染。从这些观点出发,粘合剂的凝胶率更优选为27质量%以上(例如30质量%以上)。
对凝胶率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代表性的是80质量%以下、优选为70质量%以下、更优选不足60质量%(例如为55质量%以下)。凝胶率过高时,根据粘合剂的构成而有时与被粘物表面的密合性容易降低,容易引起自粘合剂与被粘物的界面的化学溶液渗入。从上述密合性的观点出发,此处公开的技术可以优选地以粘合剂的凝胶率为50质量%以下(代表性的是45质量%以下、例如40质量%以下)的实施方式来实施。
凝胶率可以通过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共聚组成(例如,含官能团单体、多官能性单体的使用)、分子量、交联剂等添加剂等来调节。
凝胶率可以如下求出:将重量W1的测定样品包裹在四氟乙烯树脂制多孔片中,在室温下在乙酸乙酯中浸渍1周后,将该测定样品干燥,测量乙酸乙酯不溶性物质的重量W2,将W1和W2代入下式:凝胶率[%]=W2/W1×100,从而求出。
更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测定凝胶率。即,将约0.1g测定样品用平均孔径0.2μm的四氟乙烯树脂制多孔片包裹成包袋状,用风筝线绑住袋口。预先测量四氟乙烯树脂制多孔片和风筝线的总质量Wa(mg)。然后,测定包裹的质量(粘合剂层和包裹的总质量)Wb(mg)。将该包裹放入到容量50mL的螺纹管中(每一个包裹使用一根螺纹管),在螺纹管中充满乙酸乙酯。将其在室温(代表性的是23℃)下静置7天后,取出上述包裹,在120℃下干燥2小时,测量干燥后的包裹的质量Wc(mg)。该粘合剂层的凝胶率(%)通过将上述Wa,Wb和Wc代入到以下数学式来求出。
凝胶率[%]=(Wc-Wa)/(Wb-Wa)×100
作为上述四氟乙烯树脂制多孔片,可以使用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NITOFLON(注册商标)NTF1122”。在后述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同样的方法。
此处公开的保护片在贴附于玻璃板30分钟后、在剥离角度180°、拉伸速度300mm/分钟的条件下测定的低速剥离强度PL优选为0.1N/20mm以上(代表性的是0.2N/20mm以上、例如0.25N/20mm以上)。表现出该低速剥离强度PL的保护片对玻璃板等被粘物(被处理材料)的密合性优异。因此,能够有效地阻止自粘合剂与被粘物的界面的化学溶液渗入。对低速剥离强度PL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低速剥离强度PL为5N/20mm以下(例如3N/20mm以下、代表性的是2N/20mm以下)是合适的。
低速剥离强度PL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测定。将供于测定的保护片切割成以基材的MD(Machine Direction;纵向)为长度方向的20mm×60mm的矩形状,制作试验片。使2kg的辊往返一次而将该试验片的粘合剂层侧贴附到玻璃基板上。将其在25℃、50%RH的环境下保持30分钟后,使用拉伸试验机(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造,商品名“Tensilon”)、根据JIS Z0237、在25℃、50%RH的环境下,以剥离角度180°、拉伸速度300mm/分钟的条件测定对玻璃的180°剥离粘合力。作为玻璃基板,可以使用松浪硝子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MICROSLIDE GLASS”。在后述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同样的方法。
另外,此处公开的保护片在贴附于玻璃板30分钟后、在剥离角度180°、拉伸速度10m/分钟的条件下测定的高速剥离强度PH优选为3N/20mm以下(更优选为2.5N/20mm以下、例如2N/20mm以下、代表性的是1.5N/20mm以下)。表现出该高速剥离强度PH的保护片在从玻璃板等被粘物(被处理材料)剥离时不易产生保护片的断裂(碎裂)、残胶,对被粘物施加的负荷也小。因此剥离操作性优异。对高速剥离强度PH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通常高速剥离强度PH为0.05N/20mm以上(代表性的是0.1N/20mm以上)是合适的。
关于高速剥离强度PH的测定,除了将拉伸速度设为10m/分钟之外可以与低速剥离强度PL的测定同样地进行。在后述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同样的方法。
此处公开的保护片的上述低速剥离强度PL与上述高速剥离强度PH的比(PL/PH)优选大于0.5、更优选为1以上。PL/PH大于0.5的保护片在低速下不易剥离,而在高速下容易剥离。因此,能够平衡良好地兼具化学溶液渗入防止性和剥离操作性。例如,即使粘合剂的凝胶率不足60质量%(代表性的是50质量%以下),在剥离保护片时也不易产生保护片的伸长、残胶。此处公开的保护片的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中,PL/PH为2以上(更优选为3以上、例如4以上)。根据该保护片,能够以更高水平兼具化学溶液渗入防止性和剥离操作性。
此处公开的保护片优选其温度25℃下的在MD(Machine Direction;纵向)上的10%拉伸时的强度TM25和该温度下的在TD(Transverse Direction;横向;与MD正交的方向)上的10%拉伸时的强度TT25中的至少一者为1N/cm~25N/cm。更优选TM25和TT25两者满足上述10%拉伸时的强度的数值范围。由于上述10%拉伸时的强度(TM25,TT25)为1N/cm以上,从而保护片具有适度的硬度,因此处理性好。例如,贴附于被粘物时,不易产生褶皱、浮起、扭曲等,容易进行贴附。另外,保护片由于具有规定以上的强度,因此能够防止在剥离时保护片碎裂之类的不良情况的产生,剥离操作性好。10%拉伸时的强度(TM25,TT25)优选为22N/cm以下(例如20N/cm以下、代表性的是18N/cm以下)。通过使保护片的10%拉伸时的强度(TM25,TT25)为25N/cm以下,即使在被粘物的表面具有高度差时,也能够良好地追随表面形状,化学溶液渗入防止性优异。
此处,上述10%拉伸时的强度(拉伸张力)是指:根据JIS K7127,在温度25℃下将沿各测定方向(TM25,TT25)切出的宽度10mm的试验片以拉伸速度300mm/分钟的条件进行了10%拉伸时的拉伸张力。
此处公开的保护片从该保护片的剥离操作性、处理性等观点出发,优选的是,温度25℃下的在MD上的抗弯刚度值DM25和该温度下的在TD上的抗弯刚度值DT25中的至少一者为1.5×10-5Pa·m3以上(例如2×10-5Pa·m3以上、代表性的是3×10-5Pa·m3以上)。另外,从表面形状追随性等观点出发,优选的是,DM25和DT25中的至少一者为10×10-5Pa·m3以下(例如9.5×10-5Pa·m3以下、代表性的是9×10-5Pa·m3以下)。更优选的是,DM25和DT25两者满足上述抗弯刚度值的数值范围。
抗弯刚度值DM25是如下求出的值:将基材的厚度设为h,并将该基材的泊松比设为V,将保护片的温度25℃下的在MD上的拉伸模量设为EM25,由下述式求出的值。
DM25=EM25h3/12(1-V2
关于抗弯刚度值DT25,也可以与DM25的情况同样地使用沿TD的拉伸模量ET25来求出。需要说明的是,粘合剂层的抗弯刚度值与基材的抗弯刚度值相比非常小,因此保护片的抗弯刚度值可以与基材的抗弯刚度值大致相等。因此,保护片的抗弯刚度值DM25、DT25是指根据构成保护片的基材的截面积进行换算而得到的值。基材的截面积根据基材的厚度算出。基材的厚度h是从保护片的厚度的实际测量值减去粘合剂层的厚度而得到的值。泊松比V是根据基材的材质而确定的值(无量纲数),该材质为树脂时,通常可以采用0.35作为V的值。
此处公开的保护片在温度25℃下的在MD上的拉伸模量EM25和该温度下的在TD上的拉伸模量ET25中的至少一者优选为50MPa以上(例如100MPa以上、代表性的是150MPa以上)。该保护片在常温环境下的处理性容易变得优异。另外,保护片的EM25、ET25可以设为9000MPa以下(例如8000MPa以下、代表性的是4000MPa以下)。该保护片的抗弯刚度值DM25、DT25容易成为适度的值。因此,对存在高度差的表面的密合性也容易变得优异。
保护片的拉伸模量EM25、ET25可以如下算出:从保护片沿MD或TD切出规定宽度的试验片,根据JIS K7161、在温度25℃下将试验片在拉伸速度300mm/分钟的条件下、沿MD或TD进行拉伸,由所得的应力-应变曲线的线性回归算出。需要说明的是,粘合剂层的拉伸模量与基材的拉伸模量相比非常小,因此保护片的拉伸模量可以与基材的拉伸模量大致相等。因此,本说明书中,保护片的拉伸模量EM25、ET25是指根据构成该保护片的基材的截面积进行换算而得到的值。基材的截面积根据基材的厚度算出。基材的厚度为从保护片的厚度的实际测量值减去粘合剂层的厚度而得到的值。
基材的10%拉伸时的强度、规定温度下的抗弯刚度值和拉伸模量如上所述可以与保护片的10%拉伸时的强度、规定温度下的抗弯刚度值和拉伸模量大致相等。因此,满足上述各特性的保护片例如可以通过选择基材的种类(例如配混成分、配混比率)、厚度等而得到。
保护片在其使用前(向被粘物贴附前)可以为在粘合剂层的表面上配置有剥离衬垫的带剥离衬垫的保护片的形态。剥离衬垫配置于粘合面上,与该粘合面相对的表面(剥离面)的平滑性优异时,可以更稳定地维持粘合剂表面(粘合面)的平滑性直至保护片的使用时。
作为上述剥离衬垫,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各种纸(可以为在表面上层压有树脂的纸)、树脂薄膜等。使用树脂薄膜作为剥离衬垫时,作为构成该树脂薄膜的树脂成分的优选例子,可列举出聚烯烃树脂、PET等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等。可以为由单独包含一种这种树脂的树脂材料形成的剥离衬垫,也可以是由共混有两种以上树脂(例如,PE和PP)的树脂材料形成的剥离衬垫。这种剥离衬垫用树脂薄膜与基材用的树脂片同样,可以适当采用通常的薄膜成型方法来制造。剥离衬垫的结构可以为单层,也可以为两层以上的多层结构。
采用转印法作为在基材上设置粘合剂层的方法时,转印片和剥离衬垫可以使用同一物体。例如,可以在形成于转印片的剥离面上的粘合剂层上贴合基材,将粘合剂层转印到该基材上,并将该转印片直接残留在粘合剂层上作为剥离衬垫利用。这种转印片兼作剥离衬垫的实施方式从提高生产率、降低材料成本、减少废弃物量等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
对剥离衬垫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可以约为5μm~500μm(例如约10μm~200μm、代表性地约为30μm~200μm)。对于剥离衬垫的剥离面(与粘合面相接触地配置的面),也可以根据需要实施利用现有公知的剥离剂(例如通常的有机硅系、长链烷基系、氟系等)的剥离处理。上述剥离面的背面可以进行过剥离处理,也可以实施过剥离处理以外的表面处理,也可以不进行处理。
剥离衬垫中配置在粘合剂层上的一侧的表面的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优选为0.05μm~0.75μm(例如约0.05μm~0.5μm、代表性地约为0.1μm~0.3μm)。由此,能够较高地维持粘合剂表面(粘合面)的平滑性直至保护片的使用时。在防止自粘合剂与被粘物的界面的化学溶液渗入的方面,粘合面的平滑性高是有利的。另外,从防止残胶的观点出发也是优选的。出于同样的理由,对于通过使粘合剂层的表面(粘合面)与基材的背面接触从而保护粘合面直至保护片的使用时的形态的保护片而言,上述基材的背面的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优选为0.05μm~0.75μm(例如约0.05μm~0.5μm、代表性地约为0.1μm~0.3μm)。
此处公开的保护片可以作为用于贴附在被粘物的期望部位从而保护该部位的保护片来使用。该保护片中使用的粘合剂对被粘物的密合性高。因此,防止化学溶液(尤其水系的化学溶液、代表性的是酸性的化学溶液)在保护片的外缘自粘合剂与被粘物的界面渗入的性能优异。由此,能够可靠地阻止化学溶液向不希望暴露于化学溶液的部位的渗入,从而保护其表面。另外,由于像这样兼具高密合性和高速剥离时的易剥离性,因此不易损伤保护片自身、被粘物,向被粘物表面上的残胶也不易产生。因此,剥离操作性优异。
利用这种特长,此处公开的保护片例如可以在如下的处理中适宜地利用:为了减薄玻璃的厚度或者为了去除在玻璃的切断端面形成的毛刺、微裂纹而将玻璃用化学溶液(蚀刻液)溶解的蚀刻处理;为了装饰、印刷性的赋予而将金属的表面用化学溶液(蚀刻液)局部地腐蚀的蚀刻处理;将电路基板(印刷电路板、柔性印刷电路板(FPC)等)的连接端子部等用化学溶液(镀液)局部地镀覆的镀覆处理等。
另外,例如在包括被粘物的外缘的范围内贴附保护片并进行化学溶液处理时,化学溶液自被粘物的外缘(贴附有保护片的区域的外缘)局部地渗入时,由于该化学溶液的影响,存在被粘物的外缘(边缘)的平滑性受损的担心。被粘物的边缘的平滑性受损时,尤其在像玻璃基板那样脆的被粘物中,容易产生该被粘物的强度降低等不良情况。此处公开的保护片由于防止自该保护片外缘的化学溶液渗入的性能优异,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被粘物边缘的平滑性降低的情况。
实施例
以下,对本发明所涉及的若干实施例进行说明,但并不意图将本发明限定于这些具体例子。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说明中的“份”和“%”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为质量基准。
[基材的制作]
<制造例1>
利用T模法将聚丙烯(PP)80份、聚乙烯(PE)10份和乙烯-丙烯橡胶(EPR)10份的混合物挤出,得到厚度40μm的薄膜状基材(PP/PE/EPR共混薄膜)A。对基材A的单面实施电晕放电处理。
此处,作为PP,以1:1的质量比使用树脂密度0.905的结晶性均聚丙烯和树脂密度0.900的无规聚丙烯。作为PE,使用东曹株式会社制的低密度聚乙烯“Petrocene(注册商标)205”。作为EPR,使用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TAFMER(注册商标)P0180”。
<制造例2>
将低密度聚乙烯(东曹株式会社制造的“Petrocene(注册商标)180”)用吹胀成型机在模具温度160℃的条件下成型,从而得到厚度60μm的薄膜状基材(PE薄膜)B1。对基材B1的单面实施电晕放电处理。
<制造例3>
将低密度聚乙烯(东曹株式会社制造的“Petrocene(注册商标)180”)用吹胀成型机在模具温度160℃的条件下成型,从而得到厚度40μm的薄膜状基材(PE薄膜)B2。对基材B2的单面实施电晕放电处理。
[粘合剂组合物的制备]
<制备例1>
在具备冷凝管、氮气导入管、温度计和搅拌装置的反应容器中加入作为聚合溶剂的263份甲苯、作为单体原料的100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80份乙酸乙烯酯(VAc)和5份丙烯酸(AA)、作为过氧化物系聚合引发剂的0.3份过氧化苯甲酰(BPO,日油株式会社制造的“Nyper(注册商标)BW”),在室温下进行氮气回流1小时。接着,将容器内容物的温度升温至63℃,在氮气气流中进行聚合6小时。然后,将容器内容物的温度升温至80℃,熟化6小时,得到丙烯酸类聚合物A的溶液。相对于由此得到的丙烯酸类聚合物A溶液的固体成分100份,配混作为剥离调节剂的0.3份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酯(东邦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PHOSPHANOL(注册商标)RL-210”,HLB5.4)、作为交联剂的5份异氰酸酯系交联剂(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CORONATE(注册商标)L”),加入甲苯使固体成分为20%,得到粘合剂组合物A。此外,由Fox式算出的丙烯酸类聚合物A的Tg为-32℃。
<制备例2>
制备例1中,使用1份“PHOSPHANOL(注册商标)RM-410”(东邦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酯,HLB5.8)来代替0.3份“PHOSPHANOL(注册商标)RL-210”作为剥离调节剂。除此之外与制备例1同样操作,得到粘合剂组合物B。
<制备例3>
制备例2中,相对于丙烯酸类聚合物A溶液的固体成分100份,进一步配混作为剥离调节剂的2份聚氧乙烯硬脂基胺(日油株式会社制造的“NYMEEN(注册商标)S-204”,HLB8.0)、和15份氯乙烯系共聚物(Tg64℃,重均分子量约18000)。除此之外与制备例2同样操作,得到粘合剂组合物C。
<制备例4>
相对于与制备例1同样地得到的丙烯酸类聚合物A溶液的固体成分100份,配混作为交联剂的5份异氰酸酯系交联剂(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CORONATE(注册商标)L”),加入甲苯使固体成分为20%,得到粘合剂组合物D。
<制备例5>
相对于与制备例1同样地得到的丙烯酸类聚合物A溶液的固体成分100份,配混作为交联剂的2份环氧系交联剂(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制造,“TETRAD(注册商标)-C”),加入甲苯使固体成分为20%,得到粘合剂组合物E。
<制备例6>
在具备冷凝管、氮气导入管、温度计、滴液漏斗和搅拌装置的反应容器中加入作为聚合溶剂的182份甲苯、作为单体原料的100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和4份丙烯酸-2-羟乙酯(HEA)、作为偶氮系聚合引发剂的0.2份2,2’-偶氮二(2-甲基丙腈)(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AIBN),在室温下进行氮气回流1小时。接着,将容器内容物的温度升温至61℃,在氮气气流中进行聚合5小时。然后,将容器内容物的温度升温至70℃,熟化5小时,得到丙烯酸类聚合物F的溶液。相对于由此得到的丙烯酸类聚合物F溶液的固体成分100份,配混作为交联剂的4份异氰酸酯系交联剂(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CORONATE(注册商标)L”)、作为交联促进剂的0.02份二月桂酸二辛基锡(Tokyo Fine Chemical CO.,LTD.制造的“EMBILIZEROL-1”),作为溶剂,以总溶剂量的4%加入乙酰丙酮,进而加入甲苯使固体成分为20%,得到粘合剂组合物F。需要说明的是,由Fox式算出的丙烯酸类聚合物F的Tg为-68.3℃。
[保护片的制作]
<例1>
准备两片基材A。在第一片基材A的电晕处理面上涂覆粘合剂组合物A,在80℃下干燥1分钟,形成厚度约10μm的粘合剂层。在该粘合剂层上贴合作为剥离衬垫的第二片基材A的非电晕处理面,在50℃下熟化2天(48小时),得到本例的保护片。
<例2>
作为基材C,准备厚度38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东丽株式会社制造的“LUMIRROR(注册商标)S-10”)。在该基材C的单面上涂覆粘合剂组合物B,在80℃下干燥1分钟,形成厚度约10μm的粘合剂层。在该粘合剂层上贴合作为剥离衬垫的、单面用有机硅系剥离剂处理过的、厚度38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三菱化学聚酯薄膜株式会社制造,“Diafoil(注册商标)MRF38”)的有机硅处理面,在50℃下熟化2天,得到本例的保护片。
<例3>
在基材C的单面上涂覆粘合剂组合物C,在80℃下干燥1分钟,形成厚度约10μm的粘合剂层。在该粘合剂层上贴合作为剥离衬垫的、单面用有机硅系剥离剂处理过的、厚度38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三菱化学聚酯薄膜株式会社制造,“Diafoil(注册商标)MRF38”)的有机硅处理面,在50℃下熟化2天,得到本例的保护片。
<例4>
准备两片基材B1。在第一片基材B1的电晕处理面上涂覆粘合剂组合物C,在80℃下干燥1分钟,形成厚度约10μm的粘合剂层。在该粘合剂层上贴合作为剥离衬垫的第二片基材B1的非电晕处理面,在50℃下熟化2天,得到本例的保护片。
<例5>
准备两片基材B2。在第一片基材B2的电晕处理面上涂覆粘合剂组合物D,在80℃下干燥1分钟,形成厚度约10μm的粘合剂层。在该粘合剂层上贴合作为剥离衬垫的第二片基材B2的非电晕处理面,在50℃下熟化2天,得到本例的保护片。
<例6>
除了使用粘合剂组合物E来代替粘合剂组合物C之外,与例4同样操作,得到本例的保护片。
<例7>
使用粘合剂组合物F来代替粘合剂组合物C,并且将粘合剂层的厚度设为约20μm,除此之外与例4同样操作,得到本例的保护片。
[凝胶率测定]
使用总质量Wa的四氟乙烯树脂制多孔片(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NITOFLON(注册商标)NTF1122”)和风筝线,将从熟化后的保护片采集的粘合剂约0.1g包裹成包袋状,称量该包裹的总质量Wb。将该包裹浸渍在溶剂(乙酸乙酯)中,在23℃下静置7天后,在120℃下干燥2小时,测定干燥后的包裹的质量Wc。将上述Wa,Wb和Wc代入以下的数学式,算出粘合剂的凝胶率。
凝胶率[%]=(Wc-Wa)/(Wb-Wa)×100
[化学溶液渗入防止性评价]
准备松浪硝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玻璃基板、商品名“MICROSLIDEGLASS”(长度76mm、宽度26mm、厚度1.3mm),通过目视观察其边缘(外缘),确认为平滑的形状(即,没有凸凹的笔直的形状)。在上述玻璃基板的表面和背面各自的整面贴附保护带,制作试验用样品。将该样品静置30分钟。
在长度100mm、宽度100mm、高度30mm的塑料容器中注入20%氢氟酸(HF)水溶液100mL,将上述30分钟静置后的样品浸泡到其中,静置3小时。
经过3小时后,使用聚乙烯制镊子从上述20%氢氟酸水溶液中取出样品,充分水洗后,在50℃下干燥2小时。
干燥后,从玻璃基板剥离保护片,通过目视确认玻璃基板的表面和背面(即,贴附了保护片的区域),用以下两个等级评价有无化学溶液渗入。
○:在表面和背面均未确认到由化学溶液的渗入造成的溶解。
×:在表面和背面中的至少一者确认到由化学溶液的渗入造成的溶解。
需要说明的是,从玻璃基板剥离保护片的操作通过在25℃、50%RH的测定环境下、操作者以约10m/分钟的拉伸速度沿180°方向用手剥离而进行。
[边缘的平滑性评价]
在上述化学溶液渗入防止性评价中,再次通过目视观察剥离保护片后的玻璃基板的边缘,用以下两个等级评价边缘的平滑性。
○:边缘为没有凸凹的笔直的形状。
×:在边缘发现凸凹。
[剥离操作性评价]
在上述化学溶液渗入防止性评价中,用以下两个等级评价将保护片从玻璃板剥离时的操作性。
○:能够顺利地剥离,未发现保护片的伸长、断裂。
×:不易剥离,发现保护片的伸长。
[低速剥离强度测定]
在以下的条件下测定对玻璃的低速剥离强度。
测定环境:25℃、50%RH
试验片的尺寸:宽度20mm、长度60mm
拉伸速度:300mm/分钟
剥离方向:180°
保护片的尺寸:20mm×60mm(以MD为长度方向来切断。)
被粘物:松浪硝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玻璃基板,商品名“MICROSLIDEGLASS”,尺寸1.3mm×65mm×165mm
操作方法:在上述被粘物的表面上压接保护片,在上述测定环境中静置30分钟后,测定低速剥离强度PL。上述压接通过使2kg的辊往返一次来进行。
[高速剥离强度测定]
除了将拉伸速度设为10m/分钟以外,与低速剥离强度测定同样操作,测定对玻璃的高速剥离强度PH
将例1~7的保护片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表1]
如表1所示,低速剥离强度PL为0.1N/20mm以上(更具体而言,为0.25N/20mm以上)、高速剥离强度PH为3N/20mm以下(更具体而言为1.5N/20mm以下)、凝胶率处于25%~70%的范围内的例1~4的保护片的化学溶液渗入防止性都优异,边缘的平滑性都高,剥离操作性也都良好。另外,在这些保护片中,在高速剥离强度测定中均未发现对被粘物表面的残胶。
另一方面,高速剥离强度PH过高的例5中,在剥离操作性评价中发现保护片的伸长。另外,在高速剥离强度测定中发现对被粘物表面的残胶。例6和例7的保护片虽然低速剥离强度PL为0.1N/20mm以上,但是凝胶率过高,因此对被粘物的密合性不足,防止化学溶液向玻璃表面渗入的性能和维持边缘平滑的性能差。另外,例6的保护片由于高速剥离强度PH过高,因此剥离操作性也存在困难。
以上,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的具体例子,但这些只不过是例示,并非对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将以上例示出的具体例子进行各种变形、变更而得到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基于2013年1月17日申请的日本国特许出愿2013-005898号而主张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作为参照并入本说明书中。

Claims (6)

1.一种化学溶液处理用保护片,其具备基材、和配置于该基材的一面上的粘合剂层,其中,
构成所述粘合剂层的粘合剂是以丙烯酸类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丙烯酸类粘合剂,
所述化学溶液处理用保护片在贴附于玻璃板30分钟后、在剥离角度180°、拉伸速度300mm/分钟的条件下测定的低速剥离强度PL为0.1N/20mm以上,
所述化学溶液处理用保护片在贴附于玻璃板30分钟后、在剥离角度180°、拉伸速度10m/分钟的条件下测定的高速剥离强度PH为3N/20mm以下,并且,
所述丙烯酸类粘合剂的凝胶率为25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溶液处理用保护片,其中,所述低速剥离强度PL与所述高速剥离强度PH之比PL/PH大于0.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学溶液处理用保护片,其中,所述粘合剂层由包含剥离调节剂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学溶液处理用保护片,其中,所述丙烯酸类粘合剂以高于20质量%的比率包含衍生自羧酸乙烯酯的单体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学溶液处理用保护片,其中,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是将包含(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羧酸乙烯酯的单体原料聚合而合成的,
所述单体原料中的所述羧酸乙烯酯的含有比率高于20质量%。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学溶液处理用保护片,其中,所述粘合剂层由包含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和异氰酸酯系交联剂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
CN201410023166.5A 2013-01-17 2014-01-17 化学溶液处理用保护片 Pending CN1039374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05898A JP6046500B2 (ja) 2013-01-17 2013-01-17 薬液処理用保護シート
JP2013-005898 2013-01-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37421A true CN103937421A (zh) 2014-07-23

Family

ID=51185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23166.5A Pending CN103937421A (zh) 2013-01-17 2014-01-17 化学溶液处理用保护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046500B2 (zh)
KR (1) KR20140093182A (zh)
CN (1) CN103937421A (zh)
TW (1) TW20143925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2567A (zh) * 2018-01-08 2018-06-01 广东硕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线路板用高性能pvc防镀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378393A (zh) * 2018-12-25 2020-07-07 琳得科株式会社 保护片及层叠体
CN115896879A (zh) * 2023-01-06 2023-04-04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零件局部精确电镀的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227486A (ja) * 2014-05-30 2015-12-17 ソマール株式会社 めっき用マスキングフィルム支持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マスキングフィルム
JP6474422B2 (ja) * 2014-10-06 2019-02-2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薬液処理された金属部材の製造方法
JP6815740B2 (ja) * 2016-03-29 2021-01-2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マスキングシート
JP7126352B2 (ja) * 2018-01-24 2022-08-26 日東シンコー株式会社 防湿皮膜形成用シート
JP7322607B2 (ja) * 2019-09-05 2023-08-08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溶剤型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4756A (zh) * 2006-02-21 2007-08-29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具有反光性和/或蔽光性的压敏粘着带或片和液晶显示器
CN102414018A (zh) * 2009-04-28 2012-04-1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汽车车轮用保护薄膜
CN102666763A (zh) * 2009-11-11 2012-09-12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丙烯酸系粘合片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65656B2 (ja) * 1991-11-01 2002-03-11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エッチング処理時の表面保護方法
JP4179685B2 (ja) * 1998-12-09 2008-11-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マスキング用感圧性接着フィルム
JP2003141988A (ja) * 2001-10-31 2003-05-16 Sekisui Chem Co Ltd シャドウマスク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シャドウマスク板用保護フィルム
JP2009221324A (ja) * 2008-03-14 2009-10-01 Soken Chem & Eng Co Ltd 光学部材用粘着剤およびこれを利用した光学部材用保護フィルム
JP2010168419A (ja) * 2009-01-20 2010-08-05 Dic Corp 保護粘着フィルム、スクリーンパネル、及び携帯電子端末
JP5564209B2 (ja) * 2009-07-13 2014-07-30 ニッタ株式会社 エッチング加工用保護テープおよびエッチング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4756A (zh) * 2006-02-21 2007-08-29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具有反光性和/或蔽光性的压敏粘着带或片和液晶显示器
CN102414018A (zh) * 2009-04-28 2012-04-1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汽车车轮用保护薄膜
CN102666763A (zh) * 2009-11-11 2012-09-12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丙烯酸系粘合片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2567A (zh) * 2018-01-08 2018-06-01 广东硕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线路板用高性能pvc防镀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102567B (zh) * 2018-01-08 2021-06-25 广东硕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线路板用高性能pvc防镀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378393A (zh) * 2018-12-25 2020-07-07 琳得科株式会社 保护片及层叠体
CN111378393B (zh) * 2018-12-25 2024-01-30 琳得科株式会社 保护片及层叠体
CN115896879A (zh) * 2023-01-06 2023-04-04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零件局部精确电镀的控制方法
CN115896879B (zh) * 2023-01-06 2023-11-07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零件局部精确电镀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46500B2 (ja) 2016-12-14
KR20140093182A (ko) 2014-07-25
TW201439252A (zh) 2014-10-16
JP2014136746A (ja) 2014-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37421A (zh) 化学溶液处理用保护片
CN103842461A (zh) 玻璃蚀刻用保护片
CN107267080B (zh) 表面保护片
JP6674256B2 (ja) 表面保護シートおよび表面保護シート用水分散型粘着剤組成物
JP6001255B2 (ja) 粘着シート
WO2015064283A1 (ja) 表面保護シート
WO2011132567A1 (ja) 水分散型アクリル系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
WO2008075570A1 (ja) 粘着シート
EP3023469A1 (e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CN103582684B (zh) 水分散型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剂和粘合片
KR20110100159A (ko) 보호 시트 및 그 이용
CN102933673A (zh) 片制品
JP2013159662A (ja)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TW201516123A (zh) 藥液處理用黏著劑層、藥液處理用黏著片材、表面保護片材、及玻璃基板
CN102816544A (zh) 粘合剂组合物、光学元件和粘合剂片
CN113943541A (zh) 粘合带
JP5964073B2 (ja) 水分散型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WO2013183375A1 (ja) 粘着剤層、及び粘着シート
WO2012105338A1 (ja) 離型材
JP5518356B2 (ja) 水分散型粘着剤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JP2016102195A (ja) 粘着シート
JP5623967B2 (ja) 水分散型アクリル系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
JP2015193688A (ja) 薬液処理用保護シート
JP2018016677A (ja) 表面保護シート
JP6217505B2 (ja) 粘着剤層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