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11373B - 影响猪肉脂肪酸组分的主效snp标记及其在种猪肉质性状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影响猪肉脂肪酸组分的主效snp标记及其在种猪肉质性状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11373B
CN103911373B CN201410100377.4A CN201410100377A CN103911373B CN 103911373 B CN103911373 B CN 103911373B CN 201410100377 A CN201410100377 A CN 201410100377A CN 103911373 B CN103911373 B CN 1039113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g
site
snp marker
content
seqidn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003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11373A (zh
Inventor
任军
杨斌
麻骏武
张万昌
黄路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10037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113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11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13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113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13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影响猪肉脂肪酸组分的主效SNP标记,所述SNP标记位于猪SC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上,所述SNP标记的位点为国际猪基因组10.2版本参考序列猪14号染色体上g.120963718核苷酸位点为C与T的突变,对应于SEQ?ID?NO:1上的第4513位,或所述SNP标记的位点为国际猪基因组10.2版本参考序列猪14号染色体上g.120963819核苷酸位点为C与G的突变,对应于SEQ?ID?NO:1上的第4614位,前述两个位点完全连锁;并且所述SNP标记能够提高猪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或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所述单不饱和脂肪酸为C18:1和/或C16:1,所述饱和脂肪酸为C18:0和/或C16:0。本发明还相应提供一种位于猪14号染色体上的SC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及提供该SNP标记和核苷酸序列在种猪肉质性状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Description

影响猪肉脂肪酸组分的主效SNP标记及其在种猪肉质性状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技术及动物遗传育种领域,具体涉及鉴别能显著提高商品猪肌肉不饱和脂肪酸C18:1和C16:1含量同时降低饱和脂肪酸C18:0和C16:0含量的主效基因标记及其在种猪肉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脂肪酸(fattyacid)是指一端含有一个羧基的长脂肪碳氢链,是动植物脂肪组织、磷脂和糖脂的主要组成部分。按照碳链中的双键数目,脂肪酸可分为饱和脂肪酸(不含双键,SFA)、单不饱和脂肪酸(只含一个双键,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有多个双键,PUFA)。猪肉中含有18种常见脂肪酸,其中含量最丰富的为C18:1、C16:0、C18:0、C18:2和C16:1等,这些脂肪酸的总含量占猪肌肉中总脂肪酸的90%以上。脂肪酸组成是影响猪肉营养、风味和加工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饱和脂肪酸(SFA)特别是C12:0、C14:0和C16:0会促使人体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含量的升高,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然而不饱和脂肪酸如C16:1、C18:1、18:2和C18:3有助于降低人体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含量、提高免疫力和降低癌症风险,因此,优化猪肉中脂肪酸组成可以提高猪肉营养水平并且有益于人类健康。
检测猪肉脂肪酸组成需要将生猪进行屠宰测定,成本昂贵,且不能实现个体的直接选择,这使得基于家系和表型测定的传统育种效率低下。而通过寻找引起猪肉脂肪酸组成差异的主效基因及其关键变异位点,并利用这些位点作为分子标记选择脂肪酸组成优异的猪种来生产,不需要详细的系谱记录和后代表型信息,且可实现早期选种,能极大提高种猪肉质遗传改良的效率。
鉴定主效基因突变位点是实现现代分子育种的必要前提,在家畜中实现这一目的通常需要经过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后裔同源染色体(IBD)精细定位、eQTL定位、置信区间的重测序、多态位点的搜寻以及大群体关联验证分析等一系列的研究。定位猪肌肉脂肪酸含量QTL的研究始于2000年,西班牙Perez-Enciso小组利用伊比利亚黑猪×长白猪的F2资源群体,在猪4号染色体上定位了显著影响C18:2含量的QTL。该小组在2003年利用同一个群体进行全基因组QTL扫描,并在8号染色体上发现影响C16:0和C16:1,10号染色体上影响C14:0含量的多个QTL。此后,多个研究小组对肌肉和脂肪组织的脂肪酸含量组成进行了全基因组QTL定位。
发明人利用一个大规模白色杜洛克×二花脸F2资源群体开展了全基因组QTL定位研究,并在4、7、8和X号染色体上定位了多个效应显著的QTL。从国际猪QTL数据库网站(http://www.animalgenome.org/cgi-bin/QTLdb/SS/index)可知,目前在猪所有染色体上都已定位到影响脂肪酸组成的QTL,但大部分是利用微卫星标记定位的QTL,置信区间多在10-20cM,无法确定真正的主效基因及其关键变异位点,因此难以直接应用于种猪选育改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影响猪肉脂肪酸组分的主效SNP标记,所述SNP标记位于猪14号染色体上的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基因(SC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上,所述SNP标记的位点为国际猪基因组10.2版本参考序列猪14号染色体上g.120963718核苷酸位点,且其为C与T的突变,对应于SEQIDNO:1上的第4513位,或所述SNP标记的位点为国际猪基因组10.2版本参考序列猪14号染色体上g.120963819核苷酸位点,且其为C与G的突变,对应于SEQIDNO:1上的第4614位,前述两个位点完全连锁;并且所述SNP标记能够提高猪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或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所述单不饱和脂肪酸为C18:1和/或C16:1,所述饱和脂肪酸为C18:0和/或C16:0。
本发明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这两个关键标记位点的基因型,判定携带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并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有利等位基因的个体。
本发明还相应提供一种鉴定如上所述的SNP标记的引物,所述引物的序列如SEQIDNO:2和SEQIDNO:3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SNP标记在种猪肉质性状遗传改良中的应用,且所述种猪肉质性状遗传改良包括提高猪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或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根据该应用,优选所述种猪为杜洛克猪或含有杜洛克血缘的猪。
本发明中,利用所鉴别的主效标记信息开展种猪选育,利用标记辅助选择(MAS)选择有利基因型个体留种生产,以提高种猪猪肉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并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改良猪肉品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与SCD基因中所述SNP标记的连锁不平衡程度(r2)大于0.8的SNP分子标记在种猪肉质性状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种猪遗传改良的方法,包括,种猪继代选育国际猪基因组10.2版本参考序列猪14号染色体上g.120963718位点的TT型个体和/或其g.120963819位点的GG型个体,淘汰g.120963718位点的TC基因型和CC基因型个体和/或淘汰g.120963819位点的GC基因型和CC基因型个体。
本发明中,还提供一种检测猪的生产性状的方法,包括检测序列表中SEQIDNO:1的5’端第4513位核苷酸为C还是T,或者检测检测序列表中SEQIDNO:1的5’端第4614位核苷酸为C还是G,确定基因型,然后通过基因型确定生产性状;且所述猪的生产性状为单不饱和脂肪酸C18:1和/或C16:1含量的高低,或为饱和脂肪酸C18:0和/或C16:0含量的高低。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位于猪14号染色体上的SC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所述序列为SEQIDNO:1的第4513位由C突变为T且其4614位由C突变为G而得的序列;对应于国际猪基因组10.2版本参考序列猪14号染色体上g.120963718位点由C突变为T且其g.120963819位点由C突变为G而得的序列。
本发明相应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核苷酸序列或SEQID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在与猪肉中单不饱和脂肪酸C18:1含量相关的种猪选育中的应用,优选所述种猪为杜洛克猪或含有杜洛克血缘的猪。
本发明还提供一对扩增SCD基因核苷酸序列片段的引物,其中,上游引物的序列为如SEQIDNO:2所示的序列,下游引物的序列为如SEQIDNO:3所示的序列。
附图说明
图1为染色体上影响猪肌肉C18:0含量的GWAS定位结果示意图。其中,图1a为白色杜洛克猪×二花脸猪F2群体的GWAS定位结果,图1b为苏太猪群体的GWAS定位结果,图1c为两个群体GWAS荟萃分析(meta-analysis)结果。其中,猪的18条常染色体信息标识于X轴,SNP与C18:0相关性的-log10(P)值按SNP在基因组中的位置显示于Y轴。横虚线表示的是染色体显著水平阈值,横实线表示的是基因组显著水平的阈值。
图2为猪14号染色体上影响猪肌肉C18:0含量QTL精细定位和SCD主效基因鉴别示意图。在图2的上半部分中,曲线条表示在白色杜洛克×二花脸F2群体和苏太猪群体中采用连锁不平衡/连锁(LDLA)定位分析结果,点表示GWAS分析结果,两条曲线线条中位于上方的一条表示F2群体,位于下方的一条表示苏太群体,采用-log10(P)值下降2确定的置信区间用阴影表示。在图2的下半部分中,该表格展示的是置信区间内所有11个位置候选基因表达量与C16:0、C16:1、C18:0和C18:1脂肪酸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格中数字为Pearson相关系数,星号表示相关性对应的显著性P值小于0.05,从中可见SCD基因表达量与C18:0含量的关联性最强。
图3为SCD基因结构示意图及12个候选主效突变位点在SCD基因的物理位置,以及部分候选主效突变位点的生物信息学功能分析图。图3具体分为三部分。其中,最上部分为SCD的基因结构图,它包括6个外显子、5’UTR区、3’UTR区和启动子区,且12个候选主效突变位点标识在相应的位置上(最上方的长横线上连接的12根短竖线表示)。中间部分为2个最有可能的主效突变位点在哺乳动物中的序列比对保守性分析。最下部分为利用UCSC网站查看相应人类SCD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功能,其中2根长竖线为2个在猪基因组中的候选主效突变位点对应人类参考SCD基因序列的相应位置。
图4为SCD基因两个主效突变位点(g.120963718和g.120963819)不同基因型的Sanger测序结果峰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验猪群:本发明共使用了三种猪实验群体:白色杜洛克猪×二花脸猪F2资源群体、苏太猪(50%杜洛克猪和50%太湖猪血缘)群体和三元杂(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群体。
白色杜洛克猪×二花脸猪F2资源群体以2头白色杜洛克公猪和17头二花脸母猪为祖代繁殖F1代,选9头F1代公猪与59头F1母猪交配,分6批次产生1912头F2代个体,将这些个体饲养至240日龄屠宰。
苏太猪是一个中国培育品种,由中国太湖猪和西方杜洛克猪杂交并经过超过18个世代的培育而成(各含50%太湖猪和50%杜洛克猪的血缘);本发明所利用的苏太猪群是由4头苏太公猪与55头苏太母猪交配获得的461头后代,其中421头在240±3日龄屠宰。
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来自南昌蒋巷镇江西国鸿有限公司屠宰场,分多个批次屠宰并取602头195±3日龄的三元杂商品猪的背最长肌样本。三个猪群体均使用统一的饲料进行喂养,控制饲料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脂肪酸组分的检测:取屠宰个体左半边胴体的第5至第6根胸椎处背最长肌样品约10g。使用氯仿甲醇溶液(3:1)提取总脂肪,送至江西省分析测试中心,用正己烷溶解总脂肪,在0.4molKOH的甲醇溶液中进行甲酯化,最后使用气相色谱仪(GC-2010plus,日本岛津)进行检测。通过脂肪酸色谱峰图和脂肪酸标准溶液各成分的出峰时间对比确定脂肪酸成分,采用面积归一法计算各脂肪酸成分的百分含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具体解释得到本发明中SNP位点的发明过程。
猪全基因组6万个(60K)SNP基因型检测:从上述3个实验群体中的每个个体采集一小块耳组织样,利用标准苯酚-氯仿法提取全基因组DNA,经过Nanodrop-100分光光度计检测质量后统一将浓度稀释至50ng/ul,在IlluminaBeadstation平台上根据公司标准流程进行猪全基因组60KSNP(Illumina,美国)基因型判定。利用PLINK(1.07)对所有样本60K芯片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剔除检出率低于95%、家系孟德尔错误率高于0.1的个体;以及检出率低于95%,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小于0.05和哈代-温伯格平衡显著性高于10-6的SNP标记。
全基因组关联(GWAS)分析,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的确定:使用R软件包GenABEL中的混合线性模型利用上述3个实验群体所有个体的60KSNP标记基因型数据和脂肪酸组成表型数据进行GWAS分析,采用Bonferroni法确定SNP与脂肪酸表型性状关联程度的显著性阈值。白色杜洛克猪×二花脸猪F2资源群体和苏太猪群体的GWAS结果均显示,猪14号染色体上存在与硬脂酸C18:0含量显著相关的SNP位点(图1)。在苏太猪群体中,采用整合连锁与连锁不平衡分析(LDLA)法,利用DualPHASE软件构建14号染色体SNP标记的单倍型并分析单倍型和表型之间的关联性,通过最显著位点的-log10(P)值下降2界定QTL的置信区间为1.4Mb,再通过基于单倍型效应估计的QTL基因型与SNP标记基因型的一致性分析,将该QTL位点确定在14号染色体上1.0Mb的范围内。该区域对应于国际猪基因组参考序列(10.2版本)14号染色体上的120546475(H3GA0042050)至121556717(ASGA0066126)的区间,在区间内一共存在11个已注释基因,分别为:NGRN、C10orf2、SCD、BLOC1S2、MRPL43、RPLP0、CHUK、CWE19L1、DNMBP、ERLIN1和KAZALD1。利用白色杜洛克猪×二花脸猪F2资源群体中前期测量的600头猪肌肉基因数字表达谱数据(digitalgeneexpression,DGE),分析这11个基因与C18:0含量的相关性(spearmancorrelation),结果显示SCD基因表达水平与C18:0的相关性最强(图2),这表明SCD基因是该区域最有可能影响脂肪酸组成的因果基因(causativegene)。
目标基因重测序:SCD基因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催化肌肉中的饱和脂肪酸C16:0、C18:0分别转化为C16:1、C18:1不饱和脂肪酸。该基因在哺乳动物中也与脂肪沉积性状相关。SCD基因长度约16.7Kb,共有6个外显子。在Ensembl网站(http://asia.ensembl.org/index.html)下载猪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基因(SCD)的基因组DNA序列,利用Primer3.0在线软件(http://frodo.wi.mit.edu/)设计28对引物(见表1),以白色杜洛克猪×二花脸猪F2资源群体中经标记辅助分离分析确定QTL基因型为杂合子(Qq)的2头F0公猪和QTL基因型为纯合子(qq)9头F0母猪为模板,扩增SCD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5kb和转录终止位点下游5kb区段。50ul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反应体系中,包括100ng的猪基因组DNA,2.5mMMgCl2,0.4mMdNTP,正反向引物各20pmol,2.5单位DNA聚合酶(Taq酶)及10*PCRbuffer(缓冲液)(上海申能博彩有限公司)。PCR采用Touchdown程序,扩增条件为:94℃5min;94℃30s,68℃(每个循环降0.5℃)30s,72℃60s。94℃30s,55℃30s,72℃60s,18个循环;最后在72℃延伸10min。PCR扩增产物采用QIAquickDNA纯化试剂盒(QIAGEN,Hilden,德国)纯化后送至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直接测序,测序结果利用公用的DNAStar的SeqMan软件进行分析。共检测到72个多态位点,其中包括70个SNP和两个缺失插入位点。
表1
SCD基因多态位点基因型与QTL基因型的一致性分析:对比分析上述11个F2资源家系F0代个体SCD基因重测序得到的72个多态位点基因型与QTL基因型,排除与QTL基因型不符的SNP,结果共检测到37个与2头F0杜洛克猪QTL基因型一致的位点。通过比较这37个SNP位点基因型与4头苏太猪群体祖代公猪QTL基因型,发现其中12个位点与苏太猪祖代4个个体QTL基因型吻合。这12个多态位点(图3)分别位于国际猪基因组参考序列(10.2版本,http://asia.ensembl.org/index.html)14号染色体上的第120959970、120960048、120960133、120960179、120961952、120963718、120963819、120969050、120969123、120969550、120971835和未知点m(对该位点的信息暂未作出深入的研究)共12个核苷酸位点。表2中列出了影响C18:0含量的SCD基因多态位点与QTL基因型的一致性分析,其中1~12分别代表上述12个核苷酸位点,且群体名中WE为白色杜洛克猪×二花脸猪F2资源群体,SU为苏太猪。
表2
多态位点的保守性分析与生物信息学功能预测:利用UCSC网站(http://genome.ucsc.edu/)查看上述12个位点的GERP(genomicevolutionaryrateprofiling)值,发现各位点GERP值均不显著。对位于SCD基因启动子区和非翻译区的8个可能导致调节突变的多态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其中有2个位点(g.120963718、g.120963819)位于调控序列之中。利用UCSC网站对此两个位点进行功能预测,发现此两个位点存在H1-hesc、H3k27ac等组蛋白修饰位点,同时存在DNaseI足迹。对位于基因内的g.120969050、g.120969123、g.120969550、g.120971835位点,任军等先前已经报道猪SCD编码区在各猪种间高度保守,没有发现错义突变的SNP多态位点,只发现SCD蛋白编码序列影响脂肪沉积性状(Renetal.,2004)。因此推测因果突变位点不影响SCD基因蛋白质序列,而更有可能调控基因的表达。通过TESS(TranscriptionElementSearchSystem,http://www.cbil.upenn.edu/tess)在线软件预测分析,发现g.120963718位点存在可能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NF-1(point=8)。最后发明人认为,g.120963718和g.120963819是SCD基因的关键变异位点,值得再深入研究,其中g.120963718位点是最有可能的主效突变位点。
主效突变位点对肌肉脂肪酸表型的影响效应分析:g.120963718C>T突变位点对应于Ensembl网站公布的国际猪基因组参考序列(10.2版本)14号染色体上第120963718个核苷酸位点,即下列SEQIDNO:1序列的第4513个核苷酸;g.120963819C>G突变位点对应于Ensembl网站公布的国际猪基因组参考序列(10.2版本)14号染色体上第4614个核苷酸。本发明针对这2个主效突变位点g.120963718C>T、g.120963819C>G与猪肉脂肪酸表型进行关联性分析。采用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后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g.120963718C>T和g.120963819C>G两个突变位点的基因型。上下游扩增引物分别为5’-ATGATTCTTGTGGACTGACTTG-3’和5’-TAATGGGCTTCTGTAGACTCTG-3’。50ul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反应体系中,包括100ng的猪基因组DNA,2.5mMMgCl2,0.4mMdNTP,正反向引物各20pmol,2.5单位DNA聚合酶(Taq酶)及10*PCRbuffer(缓冲液)(上海申能博彩有限公司)。PCR采用Touchdown程序,扩增条件为:94℃5min;94℃30s,68℃(每个循环降0.5℃)30s,72℃60s。94℃30s,55℃30s,72℃60s,18个循环;最后在72℃延伸10min。PCR扩增产物采用QIAquickDNA纯化试剂盒(QIAGEN,Hilden,德国)纯化后送至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直接测序,测序结果利用公用的DNAStar的SeqMan软件进行分析。测序结果如图4所示,不同颜色的峰图对应箭头上不同的基因型。g.120963718位点为蓝色单峰则此个体为CC型纯合子,若出现蓝色和红色双峰则为CT型杂合子,若只出现红色单峰则为TT型纯合子;g.120963819位点为蓝色单峰则为CC型纯合子,若出现蓝色和黑色双峰则为GC型杂合子,若为黑色单峰则为GG型纯合子。表3给出了g.120963718C>T突变和g.120963819C>G突变位点在苏太猪群体中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效应数据表,表3中的n为猪的相应头数。如表3所示,在苏太猪群体中,g.120963718C>T位点的TT基因型个体与CC基因型个体相比较:C18:0含量平均低2.17%,C18:1含量平均高3.03%,C16:1含量平均高0.96%。另一多态位点g.120963819C>G与g.120963718C>T位点完全连锁,因此对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效应完全相同。
表3
苏太猪群体 CC(n=74) CT(n=158) TT(n=49) -log P
C16:0(%) 25.66±1.51 25.60±1.64 25.72±1.71 0.05
C16:1(%) 2.62±0.79 3.29±1.35 3.58±0.76 5.21
C18:0(%) 14.93±1.63 13.82±1.38 12.76±1.40 13.05
C18:1(%) 41.76±4.27 43.26±4.08 44.79±2.63 3.76
本发明中,核苷酸序列表的SEQIDNO:1为Ensembl网站公布的国际猪基因组参考序列(10.2版本)14号染色体上第120959206核苷酸至第120981914核苷酸之间的序列。
主效突变位点在不同猪种的频率分布:表4给出了g.120963718C>T突变和/或g.120963819C>G突变位点的种群频率分布。申请人利用鉴别到的主效突变位点在其他商业群体和地方猪种中进行主效突变位点基因型判定,结果如表4所示:g.120963718C>T和g.120963819C>G两个主效突变位点只在纯种杜洛克猪与苏太猪中皆存在三种不同基因型,这表明此位点在纯种杜洛克和苏太猪种中存在分离;该两个主效位点在长白猪、大白猪和皮特兰猪中已经固定,已不需要进一步继代选育。因此,此两个主效突变位点适合于在纯种杜洛克和含有杜洛克血缘的中国培育猪种(如苏太猪)及配套系中选育改良猪肌肉脂肪酸含量。
表4
猪种 CC/CC CT/CG TT/GG
杜洛克 451 197 15
长白猪 0 0 637
大白猪 0 0 91
皮特兰 0 0 500
苏太猪 74 158 49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中得到的SNP位点g.120963718C>T和/或g.120963819C>G在种猪选育中的应用。针对种猪核心群个体,利用上述的PCR扩增后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猪14号染色体上两个影响猪肌肉C18:0含量的主效突变位点g.120963718和g.120963819基因型,选择有利基因型TT和GG对个体留种,群体继代选育后增加猪群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同时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猪肉的品质和健康指数。
具体地,利用西方三元杂交商品猪—杜洛克×(大白×长白)商品猪为实验动物。602头杜洛克猪×(大白×长白)三元杂商品猪在江西国鸿公司屠宰场分多批次定点屠宰,将肌肉样本送往江西省分析测试中心测定其脂肪酸组成。用特异性引物对此602头杜洛克猪×(大白猪×长白猪)三元杂商品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后直接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对g.120963718C>T和g.120963819C>G两个主效标记位点基因型进行判定。然后利用R软件进行基因型对表型的影响效应分析。表5给出了g.120963718C>T突变位点在三元杂群体中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效应,因g.120963819C>G突变位点与g.120963718C>T突变位点处于完全连锁不平衡状态,因此两个标记对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效应完全相同。由表5可知,杜洛克×(长白×大白)三元杂商品猪中g.120963718C>T位点的TT基因型个体与CC基因型个体相比较:C18:0含量平均低2.94%,C18:1含量平均高3.52%,C16:0含量平均低2.23%,C16:1含量平均高0.37%。g.120963819C>G突变与此位点效应完全相同。由此可见,在杜洛克猪种和含有杜洛克血缘的中国培育猪种及配套系中,继代选育g.120963718C>T位点的TT型个体或者g.120963819C>G位点的GG型个体,均可逐步提高猪肉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4%的总量)并且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约5%的总量),达到提高猪肉营养品质的目的。
表5
杜洛克×(长白×大白) CC(n=2) CT(n=293) TT(n=207) -log P
C16:0(%) 25.76±0.52 24.08±1.64 23.53±1.25 7.90
C16:1(%) 3.68±0.08 3.83±0.46 4.05±0.44 7.91
C18:0(%) 13.67±0.48 11.66±1.06 10.73±1.03 24.07
C18:1(%) 42.28±0.71 45.12±1.98 45.80±2.00 4.76

Claims (8)

1.一种影响猪肉脂肪酸组分的主效SNP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SNP标记位于猪14号染色体上的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上,所述SNP标记的位点为SEQIDNO:1上的第4513位,且其为C与T的突变,或所述SNP标记的位点为SEQIDNO:1上的第4614位,且其为C与G的突变,前述两个位点完全连锁;并且所述SNP标记能够提高猪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或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所述单不饱和脂肪酸为C18:1和/或C16:1,所述饱和脂肪酸为C18:0和/或C16:0。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NP标记在种猪肉质性状遗传改良中的应用,且所述种猪肉质性状遗传改良包括提高猪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或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种猪为杜洛克猪或含有杜洛克血缘的猪。
4.一种种猪遗传改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种猪继代选育猪14号染色体上的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基因中的SEQIDNO:1上的第4513位的TT型个体和/或其SEQIDNO:1上的第4614位的GG型个体,淘汰SEQIDNO:1上的第4513位的TC基因型和CC基因型个体和/或淘汰SEQIDNO:1上的第4614位的GC基因型和CC基因型个体。
5.一种检测猪的生产性状的方法,包括检测序列表中SEQIDNO:1的5’端第4513位核苷酸为C还是T,或者检测检测序列表中SEQIDNO:1的5’端第4614位核苷酸为C还是G,确定基因型,然后通过基因型确定生产性状;且所述猪的生产性状为单不饱和脂肪酸C18:1和/或C16:1含量的高低,或为饱和脂肪酸C18:0和/或C16:0含量的高低。
6.一种位于猪14号染色体上的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所述序列为SEQIDNO:1的第4513位由C突变为T且其4614位由C突变为G而得的序列。
7.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苷酸序列或SEQID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在与猪肉中单不饱和脂肪酸C18:1含量相关的种猪选育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种猪为杜洛克猪或含有杜洛克血缘的猪。
CN201410100377.4A 2014-03-18 2014-03-18 影响猪肉脂肪酸组分的主效snp标记及其在种猪肉质性状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Active CN1039113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00377.4A CN103911373B (zh) 2014-03-18 2014-03-18 影响猪肉脂肪酸组分的主效snp标记及其在种猪肉质性状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00377.4A CN103911373B (zh) 2014-03-18 2014-03-18 影响猪肉脂肪酸组分的主效snp标记及其在种猪肉质性状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1373A CN103911373A (zh) 2014-07-09
CN103911373B true CN103911373B (zh) 2016-01-20

Family

ID=51037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00377.4A Active CN103911373B (zh) 2014-03-18 2014-03-18 影响猪肉脂肪酸组分的主效snp标记及其在种猪肉质性状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113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7582B (zh) * 2014-07-18 2016-05-18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猪脂肪沉积性状snp遗传标记及应用
CN107058311B (zh) * 2017-06-02 2020-06-26 江西农业大学 改善猪肉质的myh4基因分子标记及在猪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CN108949907A (zh) * 2018-07-11 2018-12-07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与苏淮猪肌内脂肪含量相关的snp标记引物对及其应用
CN111363833B (zh) * 2020-04-24 2023-10-3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与猪肉质导电率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CN111763750A (zh) * 2020-08-17 2020-10-13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与猪低胆固醇相关的基因标志物组合及检测试剂盒
CN112266966B (zh) * 2020-11-04 2022-02-15 江西农业大学 一种影响猪肉中总嘌呤含量的snp标记
CN112322753B (zh) * 2020-11-27 2023-09-26 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 与猪肉肌内脂肪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CN116590435B (zh) * 2023-07-17 2023-09-29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与猪背膘厚相关的因果候选基因及其鉴定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0600A (zh) * 2005-02-05 2005-10-12 江西农业大学 鉴别显著影响猪背膘厚性状的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0600A (zh) * 2005-02-05 2005-10-12 江西农业大学 鉴别显著影响猪背膘厚性状的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及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ssociation of the gene encoding stearoyl-CoA desaturase (SCD) with fatty acid composition in an intercross population between Landrace and Korean native pigs;Dyah Maharani等;《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20121103;第40卷(第1期);73-80页 *
AY48783;Ren,J.等;《GenBank》;20040915;参见全文 *
Fine mapping of porcine SSC14 QTL and SCD gene effects on fatty acid composition and melting point of fat in a Duroc purebred population;Y. Uemoto,等;《Animal Genetics》;20120430;第43卷(第2期);225-228页 *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of stearoyl-CoA desaturase (SCD1) gene with fat deposition and composition in skeletal muscle;Zhihua Jiang等;《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20081231;第4卷(第6期);345-351页 *
定位、分离和鉴别影响猪脂肪沉积性状的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基因;任军等;《第一届中国养猪生产和疾病控制技术大会——2005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1231;11-1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1373A (zh) 2014-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11373B (zh) 影响猪肉脂肪酸组分的主效snp标记及其在种猪肉质性状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CN103898107B (zh) 影响猪生长性状的主效snp标记及其在种猪生产性能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CN112322753B (zh) 与猪肉肌内脂肪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CN108728552B (zh) 一种影响杜洛克猪眼肌面积性状的分子标记及应用
CN109811063B (zh) 一种与猪生长速度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CN108531615B (zh) 一种鸡HS6ST3基因43bp indel多态性标记及其应用、检测引物、试剂盒
CN112195253B (zh) 一种提高鸡肉脂肪酸c14:0含量的snp位点及其选育优质鸡品系的方法
CN111926085B (zh) 一种影响鸡肌肉亮度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CN111926086B (zh) 一种影响鸡体斜长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CN103146829B (zh)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鹅肌肉脂肪酸性状的方法
CN114703300B (zh) 一种鸡屠体性状相关的fabp4基因分子标记及应用
CN106906303A (zh) 一个影响猪肉品质性状的snp标记及其应用
CN105063021A (zh) 与猪脂肪沉积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CN114369669B (zh) 一种与猪肉质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CN114150070A (zh) 与鸡生长及屠宰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检测引物、试剂盒及育种方法
CN104593363A (zh) 一种肉食鸡的优良屠宰性状分子遗传标记及其应用
CN115181805B (zh) 一种与黄羽肉鸡腿部皮肤黄度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CN113046443B (zh) 一种影响猪肋骨数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CN111961732B (zh) 一种影响鸡全净膛重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CN111910009A (zh) 一种影响鸡法氏囊指数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CN114921568B (zh) 一种秦川牛体尺及肉质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CN116574812B (zh) 一种基于elovl2基因鉴定鸭饲料利用率性状的分子标记及其鉴定方法和应用
CN116676400B (zh) 猪肌内脂肪性状关联的分子标记、引物、试剂盒、方法及应用
CN117051128B (zh) 一种与猪肉质性状相关的nars2基因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CN105256045A (zh) 一种鉴定猪宰后24小时背最长肌pH值大小的方法及其专用引物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