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89877A - 管道敷设机用绞盘及具有该绞盘的管道敷设机 - Google Patents

管道敷设机用绞盘及具有该绞盘的管道敷设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89877A
CN103889877A CN201380002917.9A CN201380002917A CN103889877A CN 103889877 A CN103889877 A CN 103889877A CN 201380002917 A CN201380002917 A CN 201380002917A CN 103889877 A CN103889877 A CN 1038898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cylinder
suspension hook
roller
distolate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29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89877B (zh
Inventor
植村卓矢
竹内保彦
山本大树
寺本和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a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ma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atsu Ltd filed Critical Koma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89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898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898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898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18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particular purposes
    • B66C23/36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particular purposes mounted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Manually-movable jib-cranes for use in workshops; Floating cranes
    • B66C23/44Jib-cranes adapted for attachment to standard vehicles, e.g. agricultural tra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1/00Rope, cable, or chain winding mechanisms; Capstans
    • B66D1/28Othe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6D1/36Guiding, or otherwise ensuring winding in an orderly manner, of ropes, cables, or cha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00Laying or reclaiming pipes; Repairing or joining pipes on or under water
    • F16L1/024Laying or reclaiming pipes on land, e.g. above the ground
    • F16L1/028Laying or reclaiming pipes on land, e.g. above the ground in the groun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00Laying or reclaiming pipes; Repairing or joining pipes on or under water
    • F16L1/024Laying or reclaiming pipes on land, e.g. above the ground
    • F16L1/06Accessories therefor, e.g. anchors
    • F16L1/065Accessories therefor, e.g. anchors fixed on or to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Jib Crane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吊钩绞盘(8)的按压辊(100)具有辊中央部(101)、第一辊端部(102)及第二辊端部(103)。辊中央部(101)呈圆柱状,第一辊端部(102)及第二辊端部(103)具有近似圆锥台状。第一辊端部(102)及第二辊端部(103)的宽度比绳索(83)的直径大。第一辊端部(102)及第二辊端部(103)的内侧端与外侧端的径差比绳索(83)的直径小。在垂直于按压辊(100)的中心轴的方向看到的俯视图中,如果由平行于辊中央部(101)的表面的线与平行于第一辊端部(101)、第二辊端部(103)的表面的线所成的角度为锥角,则第一辊端部(101)的锥角θ3与第二辊端部(102)的锥角θ4不同。

Description

管道敷设机用绞盘及具有该绞盘的管道敷设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敷设机用绞盘及具有该绞盘的管道敷设机。
背景技术
管道敷设机是在石油、天然气输送用管道的施工工地等为了铺管而使用的作业车辆。多数管道敷设机是以牵引车为基础的车辆,在其宽度方向(长度短的方向)的一端侧具有绞盘及配重,在另一端侧具有由从绞盘伸出的绳索架起的大臂。在管道的施工工地,多个管道敷设机排列,各管道敷设机利用绞盘卷绕绳索将管道抬起。该绞盘与液压马达连接,被液压驱动。
在这样的绞盘中,为了防止绳索卷绕在滚筒上时发生乱绳,一般采用使绞盘滚筒与从该滚筒伸出的绳索所成的角即绳索偏角减小的机构。其理由在于,在卷绕绳索时产生推力方向的力,绳索要从端部向中央方向移动,如果绳索偏角较大,则该力增加,从而绳索不适当地移动,容易发生乱绳。并且,作为防止乱绳发生的机构,在滚筒上配置将绳索向滚筒表面侧按压的圆柱状的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机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4-348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机构中存在以下所述的问题点。
在管道敷设机中,因为在牵引车的较窄的宽度方向上配置大臂和绞盘,所以有时存在绳索偏角增大的情况。如果绳索偏角增大到比某个角度大,则容易发生上述的乱绳。
另外,在现有的绞盘中,如果上述辊对绳索的按压过强,则绳索不能从端部向中央侧移动,从而有时存在绳索集中卷绕在端部分上的情况。另一方面,如果辊对绳索的按压过弱,则绳索不能从端部向中央侧相邻排列,从而有时存在绳索之间产生间隙的情况。在将绞盘应用到管道敷设机的情况下,因为有时会发生绳索偏角较大的情况,所以这种倾向明显。
另一方面,因为管道敷设机有时在气温低于零下40℃的极寒的地方使用,因此很难采用基于精密的电子控制的绳索偏角控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考虑现有的绞盘的课题,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乱绳的发生的绞盘及具有该绞盘的管道敷设机。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第一发明的绞盘具有滚筒和按压辊。滚筒卷绕有绳索。按压辊沿滚筒的宽度方向配置,将卷绕在滚筒上的绳索向滚筒表面按压。按压辊具有圆柱状的辊部及辊端部,所述辊端部配置于辊部的宽度方向的第一端侧及第二端侧,具有离第一端侧或第二端侧越远半径越小的近似圆锥台状。辊端部的宽度比绳索的直径大,辊端部的内侧端与外侧端的半径差比绳索的直径小。从垂直于按压辊的中心轴的方向看的俯视图中,由平行于辊部的表面的线与平行于辊端部的表面的线所成的角度为锥角,第一端侧的辊端部的锥角与第二端侧的辊端部的锥角不同。
这样,通过使辊端部的宽度比绳索的直径大,能够至少将一个绳索宽度的部分配置于锥状部分。另外,通过使辊端部的内侧端与外侧端的半径差比绳索的直径小,在锥状的任意位置也能够按压绳索。
由此,利用锥状对被按压的绳索产生向外侧的力(推力反作用力)。因此,即使在卷绕绳索时使绳索向内侧方向移动的力(推力)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对抗该力,作为推力和推力反作用力的合力产生适当的推力,能够使绳索向内侧适当地移动。
即,利用锥状产生适当的推力反作用力,从而能够抑制乱绳的发生。
另外,如果连结设置有辊端部的一侧的滚筒的端与滑车的线与从滑车向滚筒的旋转轴作出的垂线所成的角度(也称为绳索偏角)变大,则在端使绳索拉向内侧的力也变大,从而推力变大。为了对抗该推力,需要增大推力反作用力。该推力反作用力能够通过增大锥角而增大。
即,绳索偏角越大,越增大锥角,从而能够实现绳索向内侧适当移动。
第二发明的绞盘在第一发明的绞盘的基础上,滚筒具有层状地卷绕有绳索的圆柱状滚筒主体及配置于滚筒主体两端即第一端与第二端的凸缘部。层状地卷绕有绳索,指的是绳索从滚筒主体的第一端向第二端相邻地依次配置,并且在相邻配置的绳索的上侧,绳索从第二端向第一端相邻地依次配置。在绳索从下侧层向上侧层移动的滚筒主体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槽,所述第一槽供位于上侧层的第二端侧的端的绳索的绳索部分嵌入。
这样,通过使端的绳索的绳索部分嵌入第一槽,能够固定绳索在端的位置。通过固定在端的绳索部分的位置,能够在卷绕绳索并使其向内侧移动时,能够以与端的绳索部分邻接的方式卷绕绳索。
即,因为能够对卷绕时成为基准的绳索部分进行定位,所以能够整齐地进行绳索的卷绕。
第三发明的绞盘在第二发明的绞盘的基础上,配置于第二端侧的凸缘部具有突起部。突起部使配置于第一槽的绳索部分向第二槽移动,所述第二槽由位于下侧层的第二端侧的端的绳索部分及与其相邻配置的绳索的绳索部分形成。
这样,通过具有突起部,能够使固定于端的绳索部分越过位于下侧层的第二端侧的端的绳索部分而配置于在其内侧相邻形成的第二槽内。
由此,能够整齐地卷绕绳索。
第四发明的绞盘在第一发明的绞盘的基础上,从与辊端部的与辊部相对一侧的端对置的滚筒的表面位置放出的绳索的绳索偏角在2°以下。
即,在滚筒的表面不形成配置绳索的槽的情况下,如果上述角度超过2度,则存在推力过大而发生乱绳的情况。然而,通过在角度超过2°的部分形成锥状,能够抑制由推力引起的乱绳的发生。
在第五发明的绞盘中,滚筒主体在其表面具有供绳索载置的多个载置槽。从与辊端部的与辊部相对一侧的端对置的滚筒的表面位置放出的绳索的绳索偏角在4°以下。
即,在滚筒的表面形成有槽的情况下,如果上述角度超过4°,则存在推力过大而发生乱绳的情况。然而,通过在角度超过4°的部分形成锥状,能够抑制推力引起的乱绳的发生。
第六发明管道敷设机具有吊钩及第一至第五发明中任一发明的绞盘。滚筒是卷绕有用于使吊钩上下的绳索的吊钩用滚筒。
由此,通过在对卷绕在滚筒上的绳索进行按压的按压辊的端部分设置锥状的简单结构,就能够提供能够抑制乱绳的发生的管道敷设机。
第七发明的管道敷设机在第六发明的管道敷设机的基础上,具有滑车、大臂及大臂用滚筒。滑车上卷挂有使吊钩上下的绳索。大臂吊有吊钩。大臂用滚筒与吊钩用滚筒排列配置在同轴上,卷绕有使大臂起伏的绳索。滑车配置成其旋转轴与吊钩用滚筒的旋转轴平行,并且从垂直于旋转轴的方向看的俯视图中,与吊钩用滚筒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相比,配置在靠近大臂用滚筒侧的位置。第一端侧的辊端部配置在设置有大臂用滚筒的一侧。第一端侧的辊端部的锥角比第二端侧的辊端部的锥角小。
这样,通过将吊钩用滚筒和大臂用滚筒配置在同轴上,不能将滑车配置在吊钩用滚筒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因此,虽然有时吊钩用滚筒的端的绳索偏角变大,但是通过在按压辊的端部形成锥状,能够抑制乱绳的发生。
换言之,只要在按压辊的端部形成锥状,就能够改变配置滑车的位置。因此,还能够考虑其他结构的配置来确定滑车的位置,因此易于进行设计。
这样,配置于大臂用滚筒侧的辊端部的锥角形成得比相反侧的辊端部的锥角小。而且,配置有离滑车距离较远的辊端部侧的吊钩用滚筒的端的绳索偏角比配置有离滑车距离较近的辊端部侧的吊钩用滚筒的端的绳索偏角大。即,吊钩用滚筒的大臂用滚筒侧的端的绳索偏角比相反侧的端的绳索偏角小。
由此,通过使绳索偏角大一侧的锥角增大,能够抑制由推力引起的乱绳的发生。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乱绳的发生的绞盘及具有该绞盘的管道敷设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管道敷设机外观的视图。
图2是表示如图1所示的管道敷设机进行管道设置作业的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3是如图1所示的管道敷设机的俯视图。
图4是如图1所示的管道敷设机的主视图。
图5是从如图4所示的箭头A方向看到的吊钩滚筒、大臂滚筒及大臂用第二滑车的侧视图。
图6是图1的按压部周边的主视图。
图7是如图6所示的箭头B方向看到的按压部84的仰视图。
图8(a)~(d)是表示如图1所示的管道敷设机的吊钩滚筒的外观立体图。
图9是表示如图8所示的吊钩滚筒的滚筒主体表面的二维视图。
图10是表示如图1所示的管道敷设机的吊钩绞盘的立体图。
图11(a)、(b)是表示如图1所示的管道敷设机的吊钩滚筒及吊钩用第二滑车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如图1所示的管道敷设机的按压辊的锥角的视图。
图13是表示绳索卷绕在如图1所示的管道敷设机的吊钩滚筒上的状态下的视图。
图14是表示如图1所示的管道敷设机的吊钩滚筒的第一凸缘部侧的内侧面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如图1所示的管道敷设机的吊钩滚筒的第二凸缘部侧的内侧面的俯视图。
图16(a)~(e)是用于说明绳索卷绕在如图1所示的管道敷设机的吊钩滚筒上的状态下的视图。
图17(a)~(e)是用于说明绳索卷绕在如图1所示的管道敷设机的吊钩滚筒上的状态下的视图。
图18是表示绳索卷绕在如图1所示的管道敷设机的吊钩滚筒上的视图。
图19是用于说明如图1所示的管道敷设机的锥状与绳索关系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管道敷设机。
(管道敷设机1的构成概要)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管道敷设机1的外观的视图。
管道敷设机1具有车辆主体2、配重3、大臂4、吊钩5及绞盘装置6。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为了便于理解,省略了后述的吊钩5用绳索83及大臂4用绳索73。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方向”表示就座于驾驶室10的操作人员看到的车体的前后方向。另外,“左右方向”或“侧方”表示管道敷设机1的车宽方向,是就座于驾驶室10的操作人员看到的左右方向。另外,在图1中,用箭头F表示前方,用箭头B表示后方,用箭头R表示右方,用箭头L表示左方。
车辆主体2具有发动机室11、驾驶室10、一对行驶装置13,14等。在发动机室11内配置有后述的发动机。驾驶室10及液压泵等设备(未图示)配置在发动机室11的后方。行驶装置13,14分别具有履带13a,14a。通过利用来自发动机的驱动力驱动履带13a,14a,使管道敷设机1行驶。
车辆主体2的车宽方向的宽度与前后方向的长度相比较短。
配重3安装在车辆主体2的右侧面。图2是表示管道敷设机1进行管道99的设置作业状态下的主视图。配重3经由小臂部件15安装在车辆主体2上。配重3设置成利用液压缸16能够在车宽方向上移动。管道敷设机1通过调整配重3相对于车辆主体2的距离,在管道99的吊起作业时能够保持车体的平衡。
大臂4安装在车辆主体2的左侧面。即,大臂4安装在车辆主体2中与配重3相反一侧的侧部。大臂4利用从后述的绞盘装置6伸出的绳索被架起。大臂4的下部安装成通过沿车辆主体2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轴能够相对于车辆主体2摆动。另外,在大臂4的前端吊有吊钩5,其用来吊起作为重物的管道。
(绞盘装置6)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管道敷设机1的俯视图。图4是管道敷设机1的主视图。
如图1~图3所示,绞盘装置6是同轴双连的绞盘装置,具有大臂绞盘7和吊钩绞盘8。绞盘装置6配置成其旋转轴沿着车辆主体的前后方向延伸,且相对于大臂4位于车辆主体2的右侧的上面。大臂绞盘7配置在前侧,吊钩绞盘8配置在后侧。吊钩绞盘8的宽度比大臂绞盘7的宽度大数倍。两台绞盘装置虽然可以设置成纵向排列,但是同轴双联的配置有利于管道敷设机1重心的降低。
(大臂绞盘7)
如图4所示,大臂绞盘7具有大臂滚筒70、大臂用第一滑车71、大臂用第二滑车72及绳索73。
在大臂滚筒70上卷绕有用于使大臂4起伏的绳索73。如图3所示,大臂滚筒70设置在配重3的内侧(左侧),配置成其旋转轴与车体前后方向平行。大臂用第一滑车71配置在大臂4的前端。大臂用第二滑车72配置在大臂滚筒70的上方。绳索73从大臂滚筒70卷挂在大臂用第一滑车71和大臂用第二滑车72上。通过利用未图示的驱动装置旋转驱动大臂滚筒70,进行绳索73的卷开或卷绕,从而使大臂4起伏。
(吊钩绞盘8)
吊钩绞盘8具有吊钩滚筒80、吊钩用第一滑车81、吊钩用第二滑车82、绳索83及按压部84。
在吊钩滚筒80上卷绕有用于使吊钩5上下移动的绳索83。吊钩滚筒80在大臂滚筒70的后侧排列配置,其旋转轴配置成与大臂滚筒70的旋转轴同轴(参照图3中的轴S1)。该轴S1与车体前后方向平行。如图4所示,吊钩用第一滑车81安装在大臂4的上部,卷绕有与吊钩5连结的绳索83。另外,吊钩用第二滑车82配置在车辆主体2的大臂4侧的侧部上面。与吊钩5连结的绳索83经由吊钩用第一滑车81和吊钩用第二滑车82延伸到吊钩滚筒80。并且,通过利用未图示的驱动装置旋转驱动吊钩滚筒80,进行绳索83的卷开或卷绕,从而使吊钩5上下移动。
(按压部84)
如图3所示,按压部84配置在吊钩滚筒80的上方,利用按压辊100的表面将卷绕在吊钩滚筒80上的绳索83按压在吊钩滚筒80的表面上。
图5是从如图4所示的箭头A方向看到的吊钩滚筒80、大臂滚筒70及大臂用第二滑车72的侧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中,为了说明用双点划线表示大臂用第二滑车72。图6是按压部84周边的主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中,为了说明用双点划线表示吊钩滚筒80及大臂用第二滑车72。图7是从下侧(图6的箭头B方向)看到的按压部84的仰视图。
如图5、图6及图7所示,按压部84具有按压辊100、支承按压辊100的支承部150、转动轴160、设置于转动轴160的扭力弹簧170(参照图5及图7)。
(按压辊100)
按压辊100利用支承部150设置成能够旋转,其中心轴S2配置成与吊钩滚筒80的旋转轴(参照轴S1)平行。即,按压辊100配置成其旋转轴(参照轴S1)与管道敷设机1的前后方向平行(参照图3)。
按压辊100具有辊中央部101、第一辊端部102、第二辊端部103。
辊中央部101呈圆柱状。第一辊端部102设置于辊中央部101的前端1010侧,是具有越向外侧(前侧)半径越小的锥状的近似圆锥台状。第二辊端部103设置于辊中央部101的后端1011侧,是具有越向外侧(后侧)半径越小的锥状的近似圆锥台状。
图7表示按压部84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7的右方相当于管道敷设机1的前侧,左方相当于后侧。辊中央部101在其内部的前端形成有连结部101a,在其内部的后端形成有连结部101b。在该连结部101a、连结部101b上沿旋转轴形成有螺纹孔。另一方面,在第一辊端部102及第二辊端部103的各自的内部的内侧端形成有连结部102a,103a。在该连结部102a及连结部103a上形成有螺纹孔。另外,在连结部102a及连结部103a各自的周围配置有轴承104,105。
在辊中央部101与第一辊端部102之间配置有支承部150的第一支承部件151,在辊中央部101与第二辊端部103之间配置有支承部150的第二支承部件152,对此将在后文详述。轴承104固定于第一支承部件151及连结部102a,轴承105固定于第二支承部件152及连结部103a。并且,用于连结连结部101a和连结部102a的螺钉106从第一辊端部102的前侧沿旋转轴插入。另外,用于连结连结部101b和连结部103a的螺钉107从第二辊端部103的后侧沿旋转轴插入。辊中央部101、第一辊端部102及第二辊端部103利用该螺钉106及螺钉107连结,并且利用轴承104,105相对于第一支承部件151及第二支承部件152能够旋转。另外,为了使螺钉106,107的头部埋入,在第一辊端部102的前端侧和第二辊端部103的后端侧形成有凹部102b,103b。
(支承部150及转动轴160)
接着,说明支承部150。
如图6及图7所示,支承部150具有第一支承部件151、第二支承部件152和加固部件153。转动轴160配置成其中心轴S3与按压辊100的中心轴S2平行。转动轴160利用轴承等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在转动轴160的两侧配置的转动轴支承部180,181。第一支承部件151固定于转动轴160,如上所述,在其前端侧经由轴承104与连结部102a连结。另外,第二支承部件152固定于转动轴160,如上所述,在其前端侧经由轴承105与连结部103a连结。按压辊100侧的第一支承部件151与第二支承部件152的间隔比转动轴160侧大。为了对第一支承部件151与第二支承部件152之间进行加固,在第一支承部件151和第二支承部件152之间设置有加固部件153。
(扭力弹簧170)
如图5及图7所示,扭力弹簧170安装于转动轴160。扭力弹簧170的一端171从上方与第一支承部件151抵接。扭力弹簧170的另一端172与形成于转动轴支承部181的突起部182抵接。通过在扭力弹簧170压缩的状态下使另一端172固定并使一端171从上方与第一支承部件151抵接,使支承部150以转动轴160为中心向下方转动。利用该转动,使按压辊100向吊钩滚筒80的表面方向(如图6所示的箭头方向C方向)施力。
(吊钩滚筒80)
图8(a)是从车体的左侧前方看到的吊钩滚筒80的立体图。图8(b)是从车体的左侧后方看到的与图8(a)处于相同状态的吊钩滚筒80的立体图。图8(c)是从与图8(a)相同的方向看到的从图8(a)的状态旋转约120°的吊钩滚筒80的立体图。图8(d)是从车体的左侧后方看到的与图8(c)相同状态的吊钩滚筒80的立体图。
如图8(a)~图8(d)所示,吊钩滚筒80具有圆柱状的滚筒主体200及在滚筒主体200的两端配置的第一凸缘部201,202。
在滚筒主体200上卷绕绳索83。如图8(a)所示,在滚筒主体200上,用于在吊钩滚筒80的内侧固定绳索83的绳索孔203形成在后侧的端200b侧。绳索83插入绳索孔203,在吊钩滚筒80的内侧固定于吊钩滚筒80。需要说明的是,与滚筒主体200的端200b相反侧的前侧的端为200a。
在滚筒主体200的表面上,形成有卷绕绳索73时使绳索73相邻地卷绕的载置槽204。
图9是表示滚筒主体200表面的二维视图。即,在图9中,沿上下表示的线S表示同一位置。如图9所示,沿滚筒主体200的周向倾斜地形成有多个载置槽204。在绳索83卷绕时,从绳索孔203沿着箭头T1嵌入载置槽204而卷绕,在达到图9的下端时,接着从图9的上端沿着箭头T2嵌入载置槽204而卷绕。这样,通过使多个载置槽204相对于周向倾斜地形成,使绳索73随着卷绕从端200a向端200b移动。
另外,如图8(b)、图8(d)及图9所示,在第一凸缘部201上形成有沿着滚筒主体200的表面延伸的第一凸部205。另外,在第一凸缘部201的内侧侧面形成有沿径向呈带状地向内侧突出的第一突出(キッカ)部206。第一突起部206形成为在其宽度方向的中央向内侧更加突出的近似三棱柱状。如图8(a)、图8(c)及图9所示,在第二凸缘部202上形成有沿着滚筒主体200的表面延伸的第二凸部207。另外,在第二凸缘部202的内侧侧面形成有沿径向呈带状地向内侧突出的第二突起部208。第二突起部208形成为在其宽度方向的中央向内侧更加突出的近似三棱柱状。关于该第一凸部205、第一突起部206、第二凸部207及第二突起部208,在说明绳索的卷绕动作时详细叙述。
需要说明的是,滚筒主体200的宽度与按压辊100的宽度大致相同。实际上,因为需要将按压辊100插入到第一凸缘部201、202之间,所以滚筒主体200的宽度比按压辊100的宽度稍宽。
(绳索偏角及锥角)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吊钩滚筒80的绳索偏角。图10是表示吊钩绞盘8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1(a)、(b)是图10的俯视示意图。如图11(a)所示,所谓绳索偏角,是指从吊钩用第二滑车82相对于吊钩滚筒80的旋转轴S垂直延伸的线L1与连结吊钩用第二滑车82和吊钩滚筒80的凸缘部201,202的内侧的线L2,L3所成的角度。线L1与线L2形成的前侧的绳索偏角为θ1,线L1与线L3形成的后侧的绳索偏角为θ2。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吊钩用第二滑车82相对于该吊钩滚筒80的宽度方向的位置偏向大臂滚筒70。详细而言,如图11(b)所示,从吊钩用第二滑车82相对于吊钩滚筒80的旋转轴S垂直延伸的线L1比吊钩滚筒8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线C1配置在靠近大臂滚筒70侧(前侧)的位置。因此,前侧的绳索偏角θ1比后侧的绳索偏角θ2小。
图12是用于说明按压辊100的锥角的视图。在图12中表示了按压辊100及吊钩滚筒80。如图12所示,在从垂直于按压辊100的中心轴S2(也可以称为旋转轴)的方向看到的俯视图中,如果与辊中央部101的表面平行的线为L6,与第一辊端部102的表面平行的线为L7,与第二辊端部103的表面平行的线为L8,则L6与L7所形成的角度θ3为第一辊端部102的锥角,L6与L8所形成的角度θ4为第二辊端部103的锥角。
该锥角θ3形成得比锥角θ4小。这是由于第一辊端部102侧的吊钩滚筒80的端200a的绳索偏角θ1比第二辊端部103侧的吊钩滚筒80的端200b的绳索偏角θ2小。即,绳索偏角大的一侧的锥角形成得大。
这一点在绳索的卷绕动作中也将进行说明。如果绳索偏角增大,则在该端在绳索折回时对绳索产生的推力增大,从而有时发生乱绳导致发生不能使绳索整齐地卷绕的情况。为了抑制该绳索打滑等乱绳,在按压辊100的端部形成有上述锥状。该绳索偏角θ1例如设定为3度,绳索偏角θ2例如设定为4.5度,锥角θ3例如能够设定为约6度,锥角θ4例如能够设定为约12度。
另外,如图12所示,线L4与线L1所成的角度θ5在4°以下,其中L4是连结与第一辊端部102的内侧的端1020对置的吊钩滚筒80表面的位置与吊钩用第二滑车82的线,L1是从吊钩用第二滑车82向吊钩滚筒80的旋转轴S1所作的垂线。另外,如图12所示,L5与L1所成的角度θ6在4°以下,其中L6是连结与第二辊端部103的内侧的端1030对置的吊钩滚筒80表面的位置与吊钩用第二滑车82的线,L1是从吊钩用第二滑车82向吊钩滚筒80的旋转轴S1所作的垂线。
即,在滚筒主体200的表面形成有载置槽204的情况下,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在连结吊钩滚筒80上的表面位置与吊钩用第二滑车82的线与从吊钩用第二滑车82向吊钩滚筒80的旋转轴S1作出的垂线L1所形成的角度超过4°的表面部分所对置的按压辊100的部分形成锥状,能够抑制由推力引起的乱绳的发生。
另外,说明大臂滚筒70的绳索偏角。
如上所述,吊钩滚筒80的绳索偏角由吊钩用第二滑车82与吊钩滚筒80的距离d1(参照图4)和吊钩用第二滑车82沿吊钩滚筒80的旋转轴的位置确定。另一方面,大臂滚筒70的绳索偏角由大臂用第一滑车71与大臂滚筒70的距离d2(参照图4)和大臂用第一滑车71沿吊钩滚筒80的旋转轴的位置确定。然而,因为d2与d1相比非常长,所以前侧及后侧的绳索偏角变小。因此,在滚筒的端绳索折回时不容易发生乱绳,所以不需要像吊钩滚筒80侧那样设置具有锥状的按压辊100。
(绳索卷绕动作)
接着,说明绳索的卷绕动作。
从正面来看(例如图2),通过使吊钩滚筒80逆时针旋转而卷绕绳索83。
图13是吊钩滚筒80表面的视图。如图13所示,从滚筒主体200的后侧端200b向前侧端200a沿着载置槽204卷绕。图14是从后方看到的第一凸缘201内侧的俯视图。图15是从前方看到的第二凸缘部202内侧的俯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4和图15是相同状态的视图。即,在图14中,第一突起部206配置在上侧,此时,如图15所示,第二突起部208也配置在上侧,第一突起部206与第二突起部208配置成相对。
绳索83从后侧端200b向前侧端200a沿着载置槽204卷绕,在到达端200a后,在卷绕的绳索83所形成的层上再卷绕绳索83。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4及图15中,卷绕绳索83时吊钩滚筒80的旋转方向用W1表示,绳索83配置于表面的方向用W2表示。
图16(a)~(d)是表示端200a附近的视图。图16(a)是表示吊钩滚筒80旋转而使图14的KK部分到达按压辊100所配置位置的状态的视图。图16(b)是表示吊钩滚筒80从图16(a)的状态旋转约90度而使图14的LL部分到达按压辊100所配置位置的状态的视图。图16(c)是表示吊钩滚筒80从图16(b)的状态旋转约90度而使图14的MM部分到达按压辊100所配置位置的状态的视图。图16(d)是表示吊钩滚筒80从图16(c)的状态旋转约90度状态时使图14的NN部分到达按压辊100所配置位置的状态的视图。
下面,说明在端200a中绳索83从第一层到第二层折回时的动作。
如图13所示,通过使绳索从滚筒主体200的端200b移动到端200a,在滚筒主体200的表面形成绳索83的第一层。
另外,如图16(a)所示,在形成于端200a的第一凸部205的上侧形成有槽205a,绳索83到达端200a时,绳索83配置在槽205a上。配置于槽205a的绳索83部分用83b表示,位于其后侧的绳索83部分用83a表示。
并且,因为沿着吊钩滚筒80的周向第一凸部205形成为高度变高,所以如图16(b)所示,在卷绕绳索83时绳索部分83b的位置变高。
如图16(c)所示,接着卷绕绳索83时,绳索部分83b经过如图14所示的第一突起部206。因为该第一突起部206向内侧突出,所以第一突起部206抵接到绳索83,对绳索部分83b施加向内侧(为推力方向,即箭头X1方向)的力。除了该第一突起部206的推力,在绳索部分83b上还产生由绳索偏角引起而对绳索83产生的向内侧方向(推力方向)的力。
另一方面,绳索部分83b被第一辊端部102从上方按压,如果该按压力为F,则如图16(e)所示,按压力F分解为推力反作用力F1和向下方的力F2。因为上述两个推力方向的力比推力反作用力F1大,所以端的绳索部分83b向由绳索部分83a及其内侧的绳索部分83c在上侧形成的绳索槽83d移动。需要说明的是,绳索槽83d是由相邻的绳索83的表面在该相邻的绳索的上侧形成的槽。
在该移动时,在由锥状产生的推力反作用力F1的作用下,绳索不会因推力方向(X1方向)的力而向内侧过度移动,从而抑制在绳索之间产生间隙。
另外,通过适当设定锥角,能够抑制推力反作用力F1过大而使绳索83被保持在端200a,导致绳索83在端200a反复卷绕。
这样,通过调整锥角以使推力反作用力达到适当的值,能够使绳索部分83b越过位于下侧层的最靠近端的绳索83的绳索部分83a而位于绳索槽83d。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如图16(c)所示的绳索部分83b的箭头X1侧(内侧)形成有能够使绳索部分83b移动的空间的情况下,绳索83也容易向推力方向移动,但是因为在本实施方式中锥状限制了向推力方向(X1方向)的移动,所以能够抑制越过绳索槽83d进一步向内侧的绳索槽移动。
在接着卷绕绳索83而使绳索83沿绳索槽83d配置时,绳索83从端200a向端200b移动而形成第二层。
需要说明的是,在吊钩滚筒80的中央部即与按压辊100的辊中央部101对应的吊钩滚筒80的部分,因为连结绳索83和吊钩用第二滑车82的线与从吊钩用第二滑车82向吊钩滚筒80的旋转轴S1作出的垂线所成的角度变小,所以施加在绳索83上的推力方向的力变小。因此,即使像辊中央部101那样不设置锥状,绳索83也能够整齐地卷绕。
下面,说明在端200(b)中绳索83从第二层到第三层折回时的动作。
图17(a)~(e)是表示端200b附近的视图。图17(a)是表示吊钩滚筒80旋转而使图15的EE部分到达按压辊100所配置位置的状态的视图。图17(b)是表示吊钩滚筒80从图17(a)的状态旋转约30度而使图15的FF部分到达按压辊100所配置位置的状态的视图。图17(c)是表示吊钩滚筒80从图17(a)的状态旋转90度而使图15的GG部分到达按压辊100所配置位置的状态视图。图17(d)是表示吊钩滚筒80从图17(c)的状态进一步旋转90度而使图15的HH部分到达按压辊100所配置位置的状态的视图。图17(e)是表示吊钩滚筒80从图17(d)的状态进一步旋转90度而使图16的JJ部分到达按压辊100所配置位置的状态的视图。
如图17(a)所示,在形成于端200b的第二凸部207的上侧形成有槽207a,在绳索83到达端200b时,绳索83配置在该槽207a内。配置于槽207a的绳索83部分用83e表示,位于其前侧的第二层的绳索83部分用83f表示。
在接着卷绕绳索83时,因为沿着吊钩滚筒80的周向第二凸部207形成为高度变高,所以如图17(b)所示,绳索部分83e的位置变高。绳索部分83e实质上从第二层移动到第三层而位于端200b附近。因为在该位置绳索偏角几乎最大,所以使绳索部分83e向滚筒80的轴向的中央靠近的推力几乎最大。该推力被按压辊100的第二辊端部103承受,从而绳索部分83e不会向吊钩滚筒80的中央方向移动。
在进一步卷绕绳索83时,如图17(c)所示,槽207a不再存在,绳索部分83e最接近端200b,从而使绳索偏角最大。因为绳索部分83e与第二辊端部103相接,所以不会发生由推力引起的绳索部分83e的移动。在该位置绳索部分83e与第二辊端部103相接的必要条件是第二辊端部103的具有最小径的外侧端与具有最大径的内侧端的半径差比绳索83的直径小。关于这一点,将于后文详细叙述。
在接着卷绕绳索83时,如图17(d)所示,绳索部分83e经过如图15所示的第二突起部208的附近。因为第二突起部208向内侧突出,所以随着绳索83的卷绕,第二突起部208抵接到绳索83,直到位于第三层对绳索部分83e施加向内侧(推力方向,即箭头X2方向)的力。在此,根据绳索偏角,也会产生施加于绳索83的向滚筒内侧方向(推力方向)的力。
如果这两个推力方向的力的和超过由第二辊端部103的锥状引起的推力反作用力(参照图16F1),则绳索部分83e顶起按压辊100,向由绳索部分83f及在其内侧的绳索部分83g在上侧形成的绳索槽83h移动。
图17(e)是表示绳索部分83e经过第二突起部208向绳索槽83h移动的视图。绳索部分83e受到靠向吊钩滚筒80的轴向的中央的推力,但是因为与第二辊端部103抵接,所以不会从绳索槽83h向中央移动。
作为绳索83的向吊钩滚筒80卷绕的前端部即绳索部分83e在从卷绕的第二层向第三层移动时总是受到靠向吊钩滚筒80的中央方向的推力。其间,绳索部分83e与按压辊100抵接,在由按压辊100的锥状产生的推力反作用力的作用下,能够抑制绳索部分83e向内侧过度移动而发生乱绳。另外,通过适当地设定锥角,能够抑制推力反作用力F1过大而使绳索保持在端200a,从而导致绳索83在端200a反复卷绕。
因为该端200b的绳索偏比端200a的绳索偏角大,所以推力方向的力变大。因此,通过使第二辊端部103的锥角比第一辊端部102的锥角大,能够抑制在端200b折回时绳索83向内侧过度移动。
如上所述,通过在使卷绕在吊钩滚筒80上的绳索83向吊钩滚筒80的表面按压的按压辊100的两端形成具有适当角度的锥状,能够在两端适当地进行向内侧折回时的绳索的移动,从而能够抑制在端部发生绳索的乱绳。
从图17(e)的状态开始,接着从端200b到端200a形成第三层,在端200a使绳索83再次折回。然后,从端200a到端200b形成第四层,在端200b向端200a侧(也称为内侧)折回,形成第五层,从而如图18所示结束绳索的卷绕。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端200a的从第三层到第四层的折回及在端200b的从第四层到第五层的折回时,也将第三层或第四层的绳索83的卷绕面作为引导面,卷绕出与图16及图17所示的经路同样的绳索83的移动经路。
关于锥状,下面说明与绳索直径的关系。
第一辊端部102及第二辊端部103的宽度比绳索83的直径大。另外,第一辊端部102的内侧端1020和外侧端1021的径差比绳索83的直径小,第二辊端部103的内侧端1030和外侧端1031的径差比绳索83的直径小。
图19是用于说明锥状和绳索的关系的视图。如图19所示,如果第一辊端部102的宽度为d3,第二辊端部103的宽度为d4,绳索的直径为R1,则d3和d4均比R1大。通过这样形成,能够使一个绳索宽度的部分配置于锥状部分。因此,至少配置在端200a,200b的绳索83部分能够适当地向相邻形成的绳索槽移动。
另外,如图19所示,如果第一辊端部102的内侧端1020(小径侧端)的半径为r1,外侧端1021(大径侧端)的半径为r2,第二辊端部103的内侧端1030的半径为r3,外侧端1031的半径为r4,则r2-r1≤R1,r4-r3≤R1。
即,如图16及图17所示,从下侧层向上侧层折回时需要按压上侧层的绳索部分,因此,在不满足上述式子的情况下,有时会产生不能按压位于端部的绳索部分的情况。然而,通过满足上述式子,能够使配置于端200a,200b的绳索83部分被锥状按压。需要说明的是,绳索83的直径R1例如为20mm,d3及d4能够设定在75mm,r2-r1能够设定在7.9mm,r4-r3能够设定在15.3mm。
<特征>
(1)
本实施方式的吊钩绞盘8(绞盘的一例)具有吊钩滚筒80(滚筒的一例)和按压辊100(按压辊的一例)。吊钩滚筒80卷绕有绳索83。按压辊100沿着吊钩滚筒80的宽度方向配置,将卷绕在吊钩滚筒80上的绳索83向吊钩滚筒89表面按压。
按压辊100具有辊中央部101(辊部的一例)、第一辊端部102(第一端侧的辊端部的一例)及第二辊端部103(第二端侧的辊端部的一例)。辊中央部101呈圆柱状,第一辊端部102及第二辊端部103配置在辊中央部101的宽度方向的前端1010侧(第一端侧的一例)及后端1011侧(第二端侧的一例),具有离前端1010或后端1011越远半径越小的近似圆锥台状。第一辊端部102及第二辊端部103的宽度比绳索83的直径大。第一辊端部102及第二辊端部103的内侧端1020,1030与外侧端1021,1031的径差比绳索83的直径小。在垂直于按压辊100的中心轴S2的方向看到的俯视图中,平行于辊中央部101的表面的线L6与平行于第一辊端部102的表面的线L7形成的角度为锥角θ3,平行于辊中央部101的表面的线L6与平行于第二辊端部103的表面的线L8形成的角度为锥角θ4,第一辊端部102与第二辊端部103的锥角不同。
这样,如图19所示,通过使第一辊端部102及第二辊端部103的宽度比绳索83的直径R1大,能够至少使一个绳索83宽度(R1)的部分配置于锥状部分。另外,通过使第一辊端部102及第二辊端部103的内侧端与外侧端的半径差在绳索直径以下,能够利用锥状按压绳索。
由此,利用锥状能够对被按压的绳索83产生向外侧的力(推力反作用力)。因此,即使在卷绕绳索时向内侧方向使绳索移动的力(推力)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对抗该力。
即,通过利用锥状产生适当的推力反作用力,能够对抗推力,由此抑制乱绳的发生。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绳索偏角θ2比绳索偏角θ1大,所以使锥角θ4形成得比锥角θ3大。
即,如果绳索偏角变大,则在端(例如200a,200b)处绳索83被拉向中央的力较大,从而需要增大用于对抗该推力的推力反作用力。该推力反作用力能够通过增大锥角而增加。
即,绳索偏角越大,越增加锥角,从而能够实现绳索向内侧适当移动。
(2)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吊钩绞盘8中,吊钩滚筒80具有滚筒主体200、第一凸缘部201和第二凸缘部202。滚筒主体200被绳索83层状地卷绕,呈圆柱状。第一凸缘部201及第二凸缘部202配置在滚筒主体200的两端即端200a,200b。
绳索83层状地卷绕,指的是从滚筒主体200的端200b(第一端的一例)向端200a(第二端的一例)使绳索83相邻地依次配置,再在相邻配置的绳索83d的上侧从端200a向端200b使绳索83相邻地依次配置。在使绳索83从第一层(下侧层的一例)向第二层(上侧层的一例)移动的滚筒主体200的端200a(第二端的一例)形成有供位于第一层的端200a的绳索83部分嵌入的槽205a(第一槽的一例)。
另外,绳索83层状地卷绕,指的是从滚筒主体200的端200a(第一端的一例)向端200b(第二端的一例)使绳索83相邻地依次配置,再在相邻配置的绳索83的上侧从端200b向端200a使绳索83相邻地依次配置。在使绳索83从第二层(下侧层的一例)向第三层(上侧层的一例)移动的滚筒主体200的端200b(第二端的一例)形成有供位于第三层的200b的绳索83部分嵌入的槽207a(第一槽的一例)。
这样,通过使位于端的绳索部分嵌入槽,能够固定绳索在端的位置。通过固定绳索在端的位置,在卷绕绳索使其向内侧移动时,能够卷绕绳索使其与端的绳索部分邻接。
即,因为能够对卷绕时成为基准的绳索部分进行定位,所以能够整齐地卷绕绳索。
(3)
如图16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吊钩绞盘8中,配置于端200a(第二端的一例)侧的第一凸缘部201具有第一突起部206(突起部的一例)。第一突起部206使配置于槽205a(第一槽的一例)的绳索部分83b向由位于第一层的端200a侧的端的绳索部分83a及与其相邻配置的绳索部分83c形成的绳索槽83d(第二槽的一例)移动。
另外,如图17所示,在实施方式的吊钩绞盘8中,配置于端200b(第二端的一例)侧的第二凸缘部202具有第二突起部208(突起部的一例)。第二突起部208使配置于槽207a(第一槽的一例)的绳索部分83e向由位于第二层的端200b侧的端的绳索部分83f及与其相邻配置的绳索部分83g形成的绳索槽83h(第二槽的一例)移动。
这样,通过具有第一突起部206及第二突起部208,能够使固定于端部的绳索部分越过下侧层的绳索部分83a,83f而配置于在其内侧相邻形成的绳索槽83d,83h。
由此,能够整齐地卷绕绳索。
(4)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吊钩绞盘8中,滚筒主体200在其表面具有供绳索83载置的多个载置槽204。如图12所示,从与第一辊端部102的与辊中央部101相对一侧的端1020对置的滚筒的表面位置放出的绳索83的绳索偏角θ5在4°以下。另外,如图12所示,从与第二辊端部103的与辊中央部101相对一侧的端1030对置的滚筒的表面位置放出的绳索83的绳索偏角θ6在4°以下。
即,在滚筒主体200的表面形成有载置槽204的情况下,如果绳索偏角超过4度,则有时会发生由推力引起的乱绳。然而,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在角度超过4°的部分形成锥状,能够抑制由推力引起的乱绳。
(5)
上述实施方式的管道敷设机1具有吊钩5及用于使吊钩5上下移动的吊钩绞盘8。
由此,通过在对卷绕于吊钩滚筒80的绳索83进行按压的按压辊100的端部分设置锥状的简单结构,就能够提供抑制乱绳发生的管道敷设机1。
(6)
上述实施方式的管道敷设机1具有吊钩用第二滑车82(滑车的一例)、大臂4、大臂滚筒70(大臂用滚筒的一例)。吊钩用第二滑车82卷挂有用于使吊钩5上下移动的绳索83。大臂4上吊有吊钩5。大臂滚筒70与吊钩滚筒80(吊钩用滚筒的一例)在同轴S1上排列配置,卷绕有用于使大臂4起伏的绳索73。
吊钩用第二滑车82配置成其旋转轴S4与吊钩滚筒80的旋转轴S1平行,并且在垂直于旋转轴S1的方向看到的俯视图中,与吊钩滚筒80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参照图11(b)的C1)相比配置在靠近大臂滚筒70侧的位置。第一辊端部102(第一端侧的辊端部的一例)配置在设置有大臂滚筒70的一侧。第一辊端部102(第一端侧的辊端部的一例)的锥角θ3比第二辊端部103(第二端侧的辊端部的一例)的锥角θ4小。
这样,通过将吊钩滚筒80与大臂滚筒70配置在同轴上,使吊钩用第二滑车82不能配置在吊钩滚筒8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因此,虽然有时吊钩滚筒80的端的绳索偏角变大,但是通过像本实施方式那样在按压辊100的端部形成锥状,能够抑制乱绳的发生。
换言之,只通过在按压辊100的端部形成锥状,就能够改变配置吊钩用第二滑车82的位置。因此,也能够考虑其他结构的配置而确定吊钩用第二滑车82的位置,从而易于进行设计。
如图12所示,因为离吊钩用第二滑车82较远一侧的端部的绳索偏角变大,所以通过使绳索偏角变大一侧的锥角变大,能够抑制推力引起的乱绳的发生。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A)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辊端部103配置成与第一辊端部102相比离吊钩用第二滑车82更远,因此第二辊端部103侧的锥角形成得比第一辊端部102的锥角更大。然而,在第二辊端部103配置成与第一辊端部102相比离吊钩用第二滑车82更近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第二辊端部103侧的锥角形成得比第一辊端部102更小。
(B)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按压辊100的两端部形成有锥状,但是在吊钩滚筒80的一端的绳索偏角为不发生乱绳程度的较小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在其一端形成锥状。即,只需要在有可能发生乱绳程度的绳索偏角较大一侧的端部设计锥状。
(C)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吊钩绞盘8的滚筒主体200的表面形成有卷绕载置槽204,但是也可以不形成卷绕载置槽204。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如图12所示,角度θ5在2°以下,或者如图12所示,θ6在2°以下。
即,在滚筒主体200的表面未形成有载置槽204的情况下,如果绳索偏角超过2°,则有可能由推力引起乱绳的发生。然而,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在角度超过2°的部分形成锥状,能够抑制推力引起的乱绳的发生。
(D)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管道敷设机的吊钩绞盘。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即,不限于吊钩用绞盘,也可以应用于大臂用绞盘。
另外,可以不限于管道敷设机的绞盘,也可以应用于起重机等。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绞盘具有能够抑制乱绳发生的效果,能够适用于管道敷设机的吊钩用绞盘等。
符号说明
1  管道敷设机
2  车辆主体
3  配重
4  大臂
5  吊钩
6  绞盘装置
7  大臂绞盘
8  吊钩绞盘(绞盘的一例)
10  驾驶室
13,14  行驶装置
70  大臂滚筒(大臂用滚筒的一例)
71  大臂用第一滑车
72  大臂用第二滑车
73  绳索
80  吊钩滚筒(滚筒的一例,吊钩用滚筒的一例)
81  吊钩用第一滑车
82  吊钩用第二滑车(滑车的一例)
83  绳索
83d,83h  绳索槽(第二槽的一例)
84  按压部
99  管
100  按压辊
101  辊中央部(辊部的一例)
102  第一辊端部(辊端部的一例)
103  第二辊端部(辊端部的一例)
150  支承部
151  第一支承部件
152  第二支承部件
153  加固部件
160  转动轴
170  扭力弹簧
200  滚筒主体
201  第一凸缘部(凸缘部的一例)
202  第二凸缘部(凸缘部的一例)
203  绳索孔
204  载置槽
205  第一凸部
206  第一突起部(突起部的一例)
207  第二凸部
205a,207a  槽(第一槽的一例)
208  第二突起部(突起部的一例)

Claims (7)

1.一种用于管道敷设机的绞盘,其特征在于,具有:
滚筒,卷绕有绳索;
按压辊,沿所述滚筒的宽度方向配置,将卷绕在所述滚筒上的所述绳索向所述滚筒表面按压;
所述按压辊具有:
圆柱状的辊部;
辊端部,配置于所述辊部的所述宽度方向的第一端侧及第二端侧,具有离所述第一端侧或第二端侧越远半径越小的近似圆锥台状;
所述辊端部的宽度比所述绳索的直径大;
所述辊端部的内侧端与外侧端的半径差比所述绳索的直径小;
从垂直于所述按压辊的中心轴的方向看的俯视图中,平行于所述辊部的表面的线与平行于所述辊端部的表面的线所成的角度为锥角,
所述第一端侧的所述辊端部的锥角与所述第二端侧的所述辊端部的锥角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道敷设机的绞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筒具有:
圆柱状的滚筒主体,层状地卷绕有所述绳索;
凸缘部,配置于所述滚筒主体的两端即第一端与第二端;
层状地卷绕有所述绳索,是指所述绳索从所述滚筒主体的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相邻地依次配置,并且在相邻地配置的所述绳索的上侧,所述绳索从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相邻地依次配置;
在所述绳索从下侧层向上侧层移动的所述滚筒主体的所述第二端形成有第一槽,所述第一槽供位于所述上侧层的所述第二端侧的端的所述绳索的绳索部分嵌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管道敷设机的绞盘,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所述第二端侧的所述凸缘部具有突起部,
所述突起部使配置于所述第一槽的所述绳索部分向第二槽移动,所述第二槽由位于所述下侧层的所述第二端侧的端的所述绳索部分及与其相邻配置的所述绳索的绳索部分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道敷设机的绞盘,其特征在于,
从与所述辊端部的与所述辊部相对一侧的端对置的所述滚筒的表面位置放出的所述绳索的绳索偏角在2°以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道敷设机的绞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筒主体在其表面具有供所述绳索载置的多个载置槽;
从与所述辊端部的与所述辊部相对一侧的端对置的所述滚筒的表面位置放出的所述绳索的绳索偏角在4°以下。
6.一种管道敷设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吊钩;
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使所述吊钩上下的绞盘;
所述滚筒是卷绕有使所述吊钩上下的所述绳索的吊钩用滚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道敷设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滑车,卷挂有使所述吊钩上下的所述绳索;
大臂,吊有所述吊钩;
大臂用滚筒,与所述吊钩用滚筒排列配置在同轴上,卷绕有使所述大臂起伏的绳索;
所述滑车配置成其旋转轴与所述吊钩用滚筒的旋转轴平行,并且在从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的方向看的俯视图中,与所述吊钩用滚筒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相比,配置在靠近所述大臂用滚筒侧的位置;
所述第一端侧的辊端部配置于设置有所述大臂用滚筒的一侧;
所述第一端侧的辊端部的锥角比所述第二端侧的辊端部的锥角小。
CN201380002917.9A 2013-10-31 2013-10-31 管道敷设机用绞盘及具有该绞盘的管道敷设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898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79636 WO2015063939A1 (ja) 2013-10-31 2013-10-31 パイプレイヤのためのウインチ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パイプレ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89877A true CN103889877A (zh) 2014-06-25
CN103889877B CN103889877B (zh) 2015-09-16

Family

ID=50957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291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89877B (zh) 2013-10-31 2013-10-31 管道敷设机用绞盘及具有该绞盘的管道敷设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617126B2 (zh)
JP (1) JP5524429B1 (zh)
CN (1) CN103889877B (zh)
WO (1) WO20150639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70869B2 (en) 2006-05-18 2010-08-10 Tt Technologies, Inc. Portable winch
CA2974274A1 (en) * 2017-07-21 2019-01-21 Brandt Equipment Solutions Ltd. Pipelayer machine with symmetrical winches
RU2676998C1 (ru) * 2017-11-17 2019-01-14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Сиби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автомобильно-дорож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ибАДИ) Кран-трубоукладчик
RU180279U1 (ru) * 2017-11-17 2018-06-07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Сиби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автомобильно-дорож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ибАДИ)" Кран-трубоукладчик
NL2020136B1 (en) * 2017-12-20 2019-06-26 Hoeflon B V Winch cable guide, winch comprising said winch cable guid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US10807839B2 (en) * 2018-05-07 2020-10-20 Caterpillar Inc. Pipelayer machine having hoisting system with pivotable fairlead
US10773934B2 (en) * 2018-05-21 2020-09-15 Caterpillar Inc. Machine having hoisting system with instrumented fairlead
JP7195105B2 (ja) 2018-10-09 2022-12-23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キャブ及び作業機械
DE102019212541B3 (de) * 2019-08-21 2021-01-07 Tadano Faun Gmbh Seilwindenanordnung für einen Kran und Kran
CN112377674B (zh) * 2020-10-28 2022-05-20 宁波市鄞州世纪耀达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转运起吊装置及地下污水管道施工方法
US11970375B2 (en) 2021-10-04 2024-04-30 Caterpillar Inc. Pipelayer machine with forward towing winch configuration
US11994238B2 (en) * 2021-10-04 2024-05-28 Caterpillar Inc. Pipelayer machine with operator cabin having narrow front view
US11970374B2 (en) 2021-10-04 2024-04-30 Caterpillar Inc. Pipelayer machine with rear engine configuration
CN116447388B (zh) * 2023-06-15 2023-08-15 山西省水利建筑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砂砾石层顶管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34896A (en) * 1987-07-25 1989-02-06 Daido Steel Sheet Corp Disordered winding preventive device for wire rope winding drum
JP2002179337A (ja) * 2000-12-19 2002-06-26 Sunpole Co ワイヤー巻き取り装置
JP2004284768A (ja) * 2003-03-24 2004-10-14 Komatsu Ltd パイプレイヤ
JP2006168874A (ja) * 2004-12-14 2006-06-29 Furukawa Co Ltd ドラムのワイヤロープ乱巻防止装置
CN102311053A (zh) * 2004-06-18 2012-01-11 伊特雷科公司 卷扬起重机和海上船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984604A (en) * 1933-01-21 1934-12-18 Columbus Mckinnon Chain Compan Hoist drum
GB1335386A (en) * 1970-06-26 1973-10-24 Caterpillar Tractor Co Systems for operating and controlling hydraulically driven winches hoists and the like
US4071205A (en) * 1976-08-27 1978-01-31 Harnischfeger Corporation Spooling drum including stepped flanges
US4057202A (en) * 1976-09-02 1977-11-08 Ernest Holmes Division, Dover Corporation Winch cable roller assembly
EP2279978B1 (en) * 2009-07-28 2013-08-21 Manitowoc Crane Companies, LLC Drum tensio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ad hoist wire rope
AU2010224459B2 (en) * 2010-09-29 2016-05-05 Harry Xydias Level wind assembly for a winch drum including a tensioning arm
US8910473B2 (en) 2010-12-21 2014-12-16 Komatsu Ltd. Pipe layer and warm-up method for pipe lay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34896A (en) * 1987-07-25 1989-02-06 Daido Steel Sheet Corp Disordered winding preventive device for wire rope winding drum
JP2002179337A (ja) * 2000-12-19 2002-06-26 Sunpole Co ワイヤー巻き取り装置
JP2004284768A (ja) * 2003-03-24 2004-10-14 Komatsu Ltd パイプレイヤ
CN102311053A (zh) * 2004-06-18 2012-01-11 伊特雷科公司 卷扬起重机和海上船
JP2006168874A (ja) * 2004-12-14 2006-06-29 Furukawa Co Ltd ドラムのワイヤロープ乱巻防止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89877B (zh) 2015-09-16
JP5524429B1 (ja) 2014-06-18
JPWO2015063939A1 (ja) 2017-03-09
US20160207744A1 (en) 2016-07-21
WO2015063939A1 (ja) 2015-05-07
US9617126B2 (en) 2017-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9877A (zh) 管道敷设机用绞盘及具有该绞盘的管道敷设机
JP6404694B2 (ja) 電動ウインチ装置及び移動式クレーン
CN105417418B (zh) 一种卷筒及其卷扬机构
CN203113853U (zh) 一种机械停车设备多层缠绕卷筒提升传动机构
CN105970896B (zh) 一种海洋平台电动齿轮齿条升降机构
CN103764937A (zh) 用于挠性管道系统的管道卷盘组件
AU2008292056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crane
CN104291226A (zh) 一种环形绳槽双卷筒钢丝绳单层缠绕卷扬机
CN105060150A (zh) 卷筒装置和起重机的起升机构
CN203568664U (zh) 吊具
CN105110222A (zh) 一种行星轮系内置式建筑卷扬机设备
JP2020019632A (ja) クレーン
JP6787645B1 (ja) スプレッダ振止装置
CN203639040U (zh) 旋挖钻机起吊装置、起吊系统及具有其的旋挖钻机
CN202880736U (zh) 超高扬程起重机起升机构
JP5385601B2 (ja) クレーン
JP2011006245A (ja) コンテナクレーンのロープ掛け構造
CN109019327B (zh) 一种用于变频控制的起重机的起升机构
WO2012167504A1 (zh) 挡绳装置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
CN101885453A (zh) 多层缠绕绳槽整体机加工卷筒
CN201678389U (zh) 一种折线式卷筒
CN204474188U (zh) 超起排绳摆杆、超起排绳机构及起重机
CN107795751B (zh) 一种形态检测器回收舱
CN203392770U (zh) 高效液压卷扬机
CN205011287U (zh) 起重机的钢绳卷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16

Termination date: 2021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