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69668A - 环形带、带驱动装置和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环形带、带驱动装置和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869668A CN103869668A CN201310655796.XA CN201310655796A CN103869668A CN 103869668 A CN103869668 A CN 103869668A CN 201310655796 A CN201310655796 A CN 201310655796A CN 103869668 A CN103869668 A CN 1038696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hesive tape
- endless belt
- layer
- band body
- e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2—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belts or chains, e.g. between belts or chai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mechanism for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gears, couplings, belt tension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details of the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chemical compositio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形带,包括:环形带本体;和胶带,其在环形带本体的相对于与环形带本体的圆周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每一端部的外周面上围绕环形带本体卷绕一整周以上,并布置成使得所述胶带以一松弛部与卷绕起始部重叠。本发明还涉及带驱动装置和成像设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成像设备如打印机或复印机一起使用的环形带,用于移动和驱动环形带的带驱动装置以及涉及使用该带驱动装置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在诸如打印机和复印机的传统成像设备中,有采用环形带如中间转印带或记录材料输送带的成像设备。
在这种包括环形带的成像设备中,需要限制在带驱动过程中产生的带横移(横向偏离)。带横移(带横向偏离)表示环形带在垂直于环形带的输送方向(旋转方向)的宽度方向移动。
为了加强带横移限制效果,在加强胶带在环形带的带本体的宽度方向的每一端部围绕环形带卷绕多个整圆周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加强胶带在阶梯部(加强胶带的接缝处)从带本体剥离的现象。这是因为,在加强胶带经过曲率半径小的部分如张紧辊时,在外周部和内周部之间产生长度差,因而力在剥离加强胶带的方向作用。
此外,在设置在带清洁装置端部的密封部件等从带外周部侧接触带的情况下,约束力也作用在外周部上,使得加强胶带容易从带本体剥离。当在加强胶带的剥离状态下进一步驱动和移动环形带时,在带经过曲率半径小的部分时压缩力作用在带的内周部上,使得带本体产生翘曲变形。在以这种方式反复翘曲变形的过程中,存在出现环形带断裂问题的担心。
因此,在日本特开专利申请(JP-A)2002-68513中,提出了一种构造成解决该问题的带驱动装置。在该驱动装置中,如图10所示,在垂直于圆周方向(环行方向:箭头H方向)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纵向端部不重叠的条件下,加强胶带56围绕环形带50卷绕。加强胶带56的在未重叠条件下彼此分离的两端部相对于圆周方向(箭头H方向)倾斜,并通过粘贴在两倾斜端部上的接缝加强薄膜57连接起来。
然而,根据JP-A2002-68513描述的带驱动装置,防止环形带断裂的效果较小。也就是说,当环形带经过曲率半径小的部分如张紧辊时,会如前所述地出现在外周部和内周部之间产生长度差的现象,而加强胶带56的两倾斜切断端部通过粘贴在加强胶带56上的接缝加强薄膜57连接起来。为此,抑制了带本体和加强胶带的变形,使得外周部和内周部之间的长度差不能被吸收。结果,担心导致加强胶带从带本体剥离的不便。
当加强胶带从带本体剥离时,存在由于反复地导致翘曲变形而使位于内周部的带本体断裂的担心。此外,在带清洁装置的端部设置的密封部件等从环形带的外周部侧接触环形带的情况下,存在接缝加强薄膜57也可能剥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环形带,包括:环形带本体;和胶带,其在环形带本体的相对于与环形带本体的圆周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每一端部的外周面上围绕环形带本体卷绕一整周以上,并布置成使得所述胶带以一松弛部与卷绕起始部重叠。
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实施例1的成像设备的总体结构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是实施例1的中间转印带单元的透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中间转印带单元的平面图。
图4是示出了实施例1中在曲线部处因外周部和内周部之间的长度差产生的带翘曲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了在实施例1中在曲线部作用于加强胶带的力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了实施例1中加强胶带粘贴方式的说明图,其中,通过消除加强胶带的接缝而设置间隔。
图7是示出了实施例1中加强胶带局部浮起的加强胶带粘贴方式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了实施例1中加强胶带的浮起量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了实施例1中使用弹性部件的加强胶带粘贴方式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了粘贴加强胶带和接缝加强薄膜的传统方式的说明图。
图11是示出了实施例2中仅在最后一个整圆周形成接缝的加强胶带粘贴方式的说明图。
图12是示出了实施例2中加强胶带仅在最后一个整圆周重叠的加强胶带粘贴方式的说明图。
图13至图15是分别示出了实施例2中其他加强胶带粘贴方式的说明图。
图16是示出了比较实施例2、现有技术和传统结构对加强胶带断裂的抵抗程度的实验结果的曲线图。
图17是示出了实施例3中加强胶带仅在最后一个整圆周重叠的加强胶带粘贴方式的说明图。
图18是示出了实施例3中加强胶带的松弛量的说明图。
图19是示出了实施例3中加强胶带仅在最后一个整圆周重叠的另一种加强胶带粘贴方式的说明图。
图20是示出了实施例3中加强胶带仅在最后一个整圆周重叠的加强胶带的另一种粘贴方式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施例中包括中间转印带单元10的成像设备的示意性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将描述激光打印机100作为成像设备的一个示例。
[激光打印机的总体结构]
激光打印机100包括设备主组件100A,其上部设置有中间转印带单元10。在中间转印带单元10的下方,布置有沿中间转印带M(图2)的旋转方向(图1中逆时针方向)从上游侧朝下游侧设置的四个成像部3a、3b、3c和3d。
在中间转印带单元10中,作为环形带的中间转印带M由按照预定位置关系布置的驱动辊10g、从动辊10f和张紧辊10h张紧。中间转印带M包括环形带本体10e和加强部36。通过卷绕并粘贴在环形带10e的外周面上的加强胶带46(46a、46b)(图2和图3),加强部36在垂直于圆周方向J(图4)的宽度方向(图4的前后方向)的两端部加强带本体10e。
中间转印带M的带本体10e由初次转印辊10a、10b、10c和10d从背面侧推压,使得带本体10e的(前)表面接触成像部3a、3b、3c和3d的感光鼓1a、1b、1c和1d。张紧辊10h沿图1中箭头T方向向带本体10e施加张力。
初次转印辊10a至10d布置在中间转印带M的内侧,分别与感光鼓1a至1d相对。未示出的偏压施加部件向每个初次转印辊10a至10d施加转印偏压。
利用上述结构,在中间转印带M和每个感光鼓1a至1d之间形成作为初次转印部的初次转印夹持部。随着驱动辊10g(也用作二次转印对向辊)的旋转,中间转印带M沿与驱动辊10g的旋转方向相同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中间转印带M的旋转速度的值设定成大体上等于各个感光鼓1a至1d的旋转速度(处理速度)。
成像部3a、3b、3c和3d具有用于分别形成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调色剂图像的结构。成像部3a至3d分别包括感光鼓1a至1d,它们是作为潜像承载部件的电子照相感光部件。每个感光鼓1a至1d构成为沿图1的顺时针方向被旋转地驱动。
在感光鼓1a至1d的周围部分,作为充电部件的一次充电器2a、2b、2c和2d以及作为显影部件的显影装置6a(7a)、6b(7b)、6c(7c)和6d(7d)分别按此次序沿着感光鼓1a至1d的旋转方向布置。此外,在感光鼓1a至1d的周围部分,作为初次转印部件的初次转印辊10a、10b、10c和10d以及作为感光部件清洁部件的清洁刮刀8a、8b、8c和8d分别按次序沿着感光鼓1a至1d的旋转方向布置。在成像部3a、3b、3c和3d下方布置有曝光装置9,作为用于成像部3a至3d的潜像形成部件。
在中间转印带M的表面上,在与驱动辊10g相对的位置布置二次转印辊13a。该二次转印辊13a在其与驱动辊10g之间夹持中间转印带M。二次转印部13由二次转印辊13a和中间转印带M之间的二次转印夹持部形成。
在二次转印部13,形成在中间转印带M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从给送部20或给送部90输送来的记录材料S上。向二次转印部13的二次转印辊13a施加正极性的偏压。通过经由二次转印辊13a向二次转印部13施加正极性偏压,中间转印带M的带本体10e上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被二次转印到由对齐辊对14输送来的记录材料S上。
此外,在中间转印带M的表面上,作为中间转印部件清洁器的带清洁装置11布置成在与张紧辊10h相对的位置接触中间转印带M的表面。
在二次转印部13的上方,设置有由定影辊15a和加压辊15b构成的定影装置15。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S被输送到定影辊15a和加压辊15b之间的夹持部,并通过定影辊15a和加压辊15b加热和加压,使得转印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S的表面上。
在设备主组件100A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容纳片材给送盒的给送部20,片材给送盒中堆叠有将要经受成像的记录材料S,以及在给送部20的下方设置有堆叠记录材料S的给送部90。
在给送部20,记录材料S经给送辊(输送辊)22和延迟辊23一张一张地给送到给送通道24中,然后经包括对齐辊对14等的进给输送装置供给到二次转印部13。
在沿记录材料S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布置有定影装置15,其包括定影辊15a和对定影辊15a加压的加压辊15b。此外,在定影装置15的下游侧,设置片材排出辊对18和片材排出托盘19。顺便提一句,如图1所示地设置手动托盘30。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激光打印机100中,分别形成在感光鼓1a至1d上的调色剂图像被相继地初次转印到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中间转印带M的带本体10e上。
通过向每个初次转印辊10a至10d施加正偏压,将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1a至1d转印到中间转印带M上。在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重叠的状态下,把在中间转印带M的带本体10e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移动到二次转印部13。
另一方面,在调色剂图像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1a至1d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分别由清洁刮刀8a至8d去除。此外,在二次转印到记录材料S上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M的带本体10e上的调色剂由带清洁装置11去除。去除的调色剂经调色剂收集输送路径(未示出)收集在调色剂收集容器(未示出)中。
[中间转印带单元]
下面参考图2描述中间转印带单元10。图2是示出了本实施例中中间转印带单元10的透视图。顺便提一句,在图2中,为了便于目视识别中间转印带单元10的内部,为了方便省略了中间转印带M的中央部,仅示出中间转印带M的两端部。
如图2所示,中间转印带单元10构造成沿图2中左右方向延伸,并且在每个横向端部处具有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中间转印带主框架43。中间转印带单元10包括驱动辊10g、从动辊10f和张紧辊10h,它们用作张紧中间转印带单元10的多个张紧辊。
驱动辊10g、从动辊10f和张紧辊10h在轴向方向的端部分别由轴承41、40和42可旋转地支撑的状态下,张紧卷绕的环形中间转印带M。在中间转印带M上,加强胶带46(46a和46b)在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同时被粘贴在两横向端部。顺便提一句,在图2中,仅用10a、10b、10c和10d表示图1中初次转印辊10a、10b、10c和10d的轴部,从图中省略了辊部。
驱动辊10g由中间转印带主框架43通过轴承41支撑,并通过从未示出的驱动部件向其传递的驱动力而旋转,因而驱动中间转印带M沿圆周方向旋转。驱动辊10g的表面由具有高摩擦系数的橡胶层构成,以便无滑动地输送中间转印带M。
从动辊10f由中间转印带主框架43通过轴承40支撑,并随着中间转印带部件10e在圆周方向J(图4)的旋转而旋转。
张紧辊10h由中间转印带主框架43和张紧辊支撑侧板44通过轴承42支撑成相对于中间转印带主框架43可滑动。通过由压缩弹簧构成的张紧弹簧45的弹簧力,张紧辊10h在使中间转印带M与中间转印带主框架43分开的方向挤压和张紧中间转印带M。
具有上述结构的中间转印带单元10构成带驱动装置,其包括作为环形带的中间转印带M、驱动辊10g、从动辊10f和张紧辊10h,这些辊用作张紧中间转印带M的多个张紧辊。利用该带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辊10g的驱动,中间转印带M沿圆周方向J(图4)旋转。
带本体10e的基层由聚酰亚胺(PI)、聚偏氟乙烯(PVDF)、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等形成。这些形成基层的材料由具有高拉伸强度的树脂基材料构成。在许多情况下,从诸如成型、强度、变形小的因素来看,基层的厚度例如为40μm至100μm。此外,为了增强调色剂的转印效率,还存在具有多层结构的中间转印带,其中,在基层的整个外周面上施加不同的层如橡胶层。根据本实施例的中间转印带M的带本体10e也具有这些结构中的任何一种。
[带横移限制结构]
接着,将参考图3描述带横移限制结构。图3是示出了本实施例的中间转印带单元10的平面(俯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在带旋转方向(圆周方向)把加强胶带46(46a、46b)粘贴在带本体10e的外周面两端部,使得由这些加强胶带46a和46b防止(限制)带横移。
每个加强胶带46a和46b仅需要具有2至3mm以上的宽度,并可以具有任何宽度只要可以确保间隔。此外,每个加强胶带46a和46b的厚度也可以具有任何值,例如10μm以上。此外,加强胶带46a和46b的宽度和厚度也可以彼此不同,使用不同的材料构成加强胶带46a和46b。
作为加强胶带46a和46b,除了树脂基材料例如聚酯以外,与带本体10e的基层的情况相似地,使用聚酰亚胺(PI)等构成的粘性薄膜胶带。基本上,可以使用任何材料,只要该材料具有足够的拉伸强度。此外,可以使用丙烯酸型或硅树脂型通用材料作为粘性材料。
利用加强胶带46a和46b的更高拉伸强度,增强了带横移限制(防止)效果。然而,带本体10e相对较硬,效果降低。为此,在加强胶带46a和46b的拉伸强度小或者带本体10e的材料非常硬的情况下,加强胶带46a和46b的结构构造成具有一定的宽度和高度。实际上,加强胶带46a和46b在其由具有与带本体10e相同的杨氏模量、厚度为20μm至50μm、宽度为几毫米的材料构成时是实用的。
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强带横移限制效果,如图3所示,使粘贴加强胶带46a和46b的部分的内周长度比未粘贴加强胶带46a和46b的部分的内周长度短。这里,内周长度表示在设置加强胶带46a和46b的部分和未设置加强胶带46a和46b的部分各自的平均内周长度(在带宽度方向即垂直于圆周方向的方向的平均内周长度)。因此,内周长度不表示由于微小凹凸导致的部分内周长度。
在图3中,为了便于理解以放大的方式示出中间转印带M和加强胶带46a和46b的尺寸等等。实际上,在设置加强胶带46a和46b的部分和未设置加强胶带46a和46b的部分之间的内周长度差非常微小。内周长度差不是通过目视能够清楚辨别的尺寸。在加强胶带46a和46b设置成提供内周长度差的情况下,加强胶带46优选可在施加反张力的条件下被充分牵拉的同时进行粘贴。当加强拉力时,内周长度差变大,使得进一步增强本实施例的带横移限制效果。
通过这种方式粘贴加强胶带46,然后适当地设定从动辊10f、驱动辊10g和张紧辊10h的推力方向长度(轴向长度),能够充分地实现上述效果。例如,使在带横向方向从一个加强胶带46a的内端(边缘)面到另一加强胶带46b的内端面的尺寸M(内端面之间的尺寸)比带本体10e与任一辊10f、10g和10h接触的区域的接触尺寸K短。此外,使在带横向方向从一个加强胶带46a的外端(边缘)面到另一加强胶带46b的外端面(外端面之间的尺寸)的尺寸N比带本体10e与辊10g、10g和10h中任一接触的区域的接触尺寸K长。特别地,当推力方向长度设定成使得驱动辊10g的端部骑在粘贴加强胶带46a和46b的部分上时,带横移限制效果高。
这样,当适当设定辊10f至10h的推力方向长度以及加强胶带46a和46b之间的间隔时,就能在带本体10e朝一侧横移的过程中在加强胶带46a和46b之间产生带旋转周期差。利用产生的带旋转周期差,限制了带本体10e的横移,使得中间转印带M的中心返回到中央位置。
例如,假定带本体10e偏移且加强胶带46a骑在驱动辊10g的端部的量较大,则在加强胶带46a侧的一个旋转周期比在加强胶带46b侧的一个旋转周期更早。
结果,带本体10e相对于驱动辊10g略微倾斜,由于该倾斜,带本体10e逐渐朝加强胶带46a的骑乘量减小的方向移动。也就是说,中间转印带M的中心逐渐返回到中央位置。另一方面,在带本体10e偏移且因此加强胶带46b的骑乘量较大时,也会出现相似的现象。
通过这种方式,即使在带本体10e朝这两个方向中任一方向偏移时,使中间转印带M返回到中央位置的作用都会施加在中间转印带M上。
如上所述地,为了增强带横移限制效果,在施加反张力的条件下粘贴加强胶带46是有效的。此外,多个整圆周地卷绕加强胶带、使用厚的胶带以及卷绕具有高拉伸强度的胶带都是有效的。
然而,在如上所述的限制效果增强程度越高时,加强胶带46从带本体10e剥离的可能性越高。图4和图5均是示出了加强胶带46在阶梯部46c即加强胶带46(46a、46b)的接缝处从带本体10e剥离的现象的说明图。
如图4和图5所示,当在把加强胶带46粘贴到中间转印带M上的状态下中间转印带M在构成接缝的阶梯部46c处松弛时,由于该松弛,在外周部和内周部之间产生长度差。在这种情况下,当松弛部的曲率半径越小时,外周部和内周部之间的长度差变得越大。
为了吸收这种长度差,张紧方向(图5中的箭头E和F方向)的力在外周部处作用在加强胶带46上,压缩方向的力作用在带本体10e上。然而,当存在作为加强胶带46的接缝的阶梯部46c时,除了沿弧形部的切向方向施加张紧力,力还在加强胶带46剥离方向的法线方向作用。在加强胶带46剥离方向的法线方向的力主要在加强胶带46厚度更大和阶梯部更大的情况下作用。
因此,加强胶带46较薄时加强胶带46趋于不太易于剥离。因此,优选的是把薄的加强胶带卷绕若干个整圆周,而不是把厚的加强胶带卷绕一个整圆周。
然而,不管如何卷绕薄的加强胶带,也不能使加强胶带46剥离方向的力为零。为此,在中间转印带M长期驱动运转的过程中,加强胶带46有可能从带本体10e一点一点地剥离。特别地,在设置在带清洁装置11每一端部的密封部件12等从外周部接触加强胶带46的情况下,约束力作用在外周部上,使得促进了加强胶带46的剥离。
此外,当在加强胶带46部分剥离的状态下中间转印带M经过曲率半径小的位置时,带本体10e产生翘曲变形。这是因为,在压缩中间转印带M的力作用在内周部时,带本体10e容易在单个薄带的状态下产生翘曲变形。
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翘曲变形的带本体10e的曲率半径小,因此在翘曲部产生大的应力。为此,在长期驱动中间转印带M移动时,大的应力反复多次作用在中间转印带M上,使得带本体10e断裂。
为了防止这种断裂,需要防止出现加强胶带46从带本体10e剥离或者防止带本体10e出现翘曲变形。对这些现象最有效的对策是,以一间隔在带本体10e的旋转方向(环行方向)把加强胶带46粘贴在带本体10e上从而不形成接缝。
图6是示出了通过设置间隔部46d消除加强胶带46的接缝的粘贴方式的说明图。在这种情况下,带本体10e上没有加强胶带46的接缝,因此即使带本体10e的曲率半径小,用于压缩带本体10e的力也不会施加在带本体10e上。然而,为了防止中间转印带M急剧弯曲,期望地是间隔部46d在带本体10e的旋转方向(环行方向)的长度为2mm以上。
然而,即使在通过设置间隔部46d把加强胶带46粘贴在带本体10e上的情况下,也可能会有加强胶带46从带本体10e剥离的问题。也就是说,当加强胶带46在间隔部46d处的切断面位于曲率半径小的位置时,加强胶带46容易因加强胶带46抵抗弯曲的回复力而剥离。顺便提一句,在图6中,加强胶带46包括第一层461、第二层462、第三层463和第四层464。此外,加强胶带46具有第一层461、第二层462、第三层463和第四层464的边缘(端部)a1、a2、a3和a4。此外,加强胶带46具有第一层461、第二层462、第三层463和第四层464的另一边缘(端部)b1、b2、b3和b4。
此外,如图6所示,在带清洁装置11的密封部件12等从外周部接触加强胶带46的情况下,担心接触部件被加强胶带46的间隔部46d卡住而从带本体10e剥离加强胶带46。
通过这种方式,在通过设置间隔部46d把加强胶带46仅粘贴在带本体10e上的方法中,尽管对中间转印带M的断裂存在一定效果,还存在出现加强胶带46剥离的担心,因而不是期望的。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垂直于带本体10e的圆周方向J的方向的每一端部处,把作为一个整体连续伸长地构成为单个长胶带的加强胶带46(46a、46b)连续重叠地粘贴在带本体10e上。在该步骤中,作为第一重叠部,通过在加强胶带46的浮起状态下在带本体10e上粘贴加强胶带46而形成松弛部16。
之后,把连续的加强胶带46围绕带本体10e卷绕多次,以在松弛部16重叠。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加强胶带46,限定了带本体10e的旋转方向,使得能够防止加强胶带46的剥离。然而,如上所述地,为了防止中间转印带M的急剧弯曲,期望地是在紧前部46e和卷绕起始边缘(端部)46f之间用于形成松弛部16的预定区域G(即松弛部16区域)可以在中间转印带M的旋转方向上为2mm以上。
通过这种方式,在本实施例的加强部36处,把加强胶带46围绕带本体10e在垂直于圆周方向J的方向的每一端部卷绕一个整圆周以上。此外,在加强部36处,当加强胶带46经过卷绕起始边缘46f时,通过使加强胶带46从卷绕起始边缘46f前方预定距离G的部分46e到卷绕起始边缘46f松弛,从而形成松弛部16。
此外,为了如上所述增强带横移限制效果,优选地可把预定距离G设定为2mm以上的值,但是应该考虑当预定距离G例如超过10mm时带横移限制效果会降低。为此,预定距离G更优选地可设定在从2mm至作为上限的10mm的范围内。
如上所述地,即使在浮起状态下把加强胶带46粘贴到带本体10e上的情况下,如果浮起量不够,那么当加强胶带46位于曲率半径小的部分时,则存在压缩力在重叠部处施加于带本体10e的担心。在压缩力施加于带本体10e上的情况下,带本体10e可能会由于压缩力产生翘曲变形,然后因反复翘曲变形而断裂。
因此,通过适当地设定加强胶带46在松弛部16的浮起量,使带本体10e和加强胶带46处于在带本体103e和加强胶带46之间不会产生压缩和张紧的状态,从而能够防止中间转印带M断裂。
将参考图8具体描述此时加强胶带46的浮起量。顺便提一句,图8是示出了加强胶带46的浮起量的说明图。
也就是说,如图8所示,用于张紧中间转印带M的驱动辊10g、从动辊10f和张紧辊10h中最小直径辊的直径为,带本体10e的厚度为t,加强胶带46的厚度为T。此外,在加强胶带46的松弛部(浮起区域)16的膨胀部46g处相对于最小直径辊的中心C的角度为X(度)。
在图8中,相对于角度X(度)而言,当带本体10e的长度为A、加强胶带46的长度为B时,如果长度A和B之间的差(B-A)超过0,则带本体10e和加强胶带46处于不会产生压缩和张紧的关系。也就是说,用下面的公式(1)、(2)和(3)表示该关系。
A=π(D+2t)×X/360 ...(1)
B=π(D+2t+2T+2T)×X/360 ...(2)
B-A=π(4T)×X/360>0 ...(3)
根据这种长度关系,把加强胶带46粘贴到带本体10e上,使得松弛部16具有合适的浮起量,因而能够防止带断裂。
这里,例如在浮起状态下把加强胶带46粘贴到带本体10e上的结构中,在带清洁装置11的密封部件12等从外周部接触加强胶带46的粘贴部的情况下,由接触部件向加强胶带46的松弛部16施加应力。
在这种状态下,当连续使用中间转印带M时,加强胶带本身可能会因反复的应力而撕裂。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如图9所示,优选地可将弹性部件17插入到松弛部16的内部。也就是说,弹性部件17布置在卷绕起始边缘(端部)46f和卷绕起始边缘46f前面预定距离G的部分46e之间,使得松弛部16由弹性部件17构成。
通过以这种方式布置弹性部件17,抑制了加强胶带46在松弛部16处的自由度,使得从接触部件施加的应力能够极大地减小。布置在松弛部16的弹性部件17由弹性材料构成,因此防止了带本体10e和加强胶带46在它们之间导致压缩和张紧。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弹性粘结剂作为弹性部件17,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具有弹性特性的柔软材料,如聚氨酯泡沫或橡胶泡沫部件。
此外,如本实施例那样,在作为滑动部件的密封部件12在垂直于带本体10e的圆周方向J的方向在带本体10e的两端部上滑动的情况下,在圆周方向J朝中间转印带M的上游侧粘贴对应于最后一个整圆周的加强胶带46的另一端部46h。根据这种结构,即使在密封部件12反复地在带本体10e的两横向端部滑动时,也防止了加强胶带46的另一端部46h被密封部件12卡住。因此,密封部件12在另一端部46h上顺畅地滑动,使得能够可靠地避免出现加强胶带46从另一端部46h开始剥离的不便。
如上所述的加强部36包括松弛部16,当加强胶带46围绕带本体10e的外周面在每一端部卷绕并经过卷绕起始边缘(端部)46f时,在松弛部16处,加强胶带46从部分46f前面预定距离G的部分到加强胶带46与部分46f重叠的部分松弛。
因此,在加强胶带46经过上述辊10g、10f和10h中具有最小曲率半径的辊时在外周部和内周部之间产生的长度差能够被加强胶带46的外周部吸收,通过设置松弛部16而使粘贴的加强胶带46具有长的经过长度。通过这种方式,延长了加强胶带46在对应于阶梯部(图4)的部分处的圆周长度,使得在加强胶带46的接缝部,能够防止带本体10e的反复翘曲变形,因而能够防止加强胶带46剥离,结果能够实现中间转印带M的寿命延长。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在加强胶带46围绕带本体10e卷绕多个整圆周(n周)时,除了最后一个整圆周(第n周)之外,在不形成接缝的条件下设置一凹部26,该凹部与未形成接缝的部分位于同一部分处。此外,仅在最后一个整圆周(第n周)粘贴加强胶带46的第二胶带464,从而在跨过凹部26延伸的同时形成接缝,使得加强胶带46的剥离被防止。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的加强部36(图2)处,如图11所示,在垂直于圆周方向J的横向方向的每一端部,在外周面的每一个整圆周划分开加强胶带46。结果,加强胶带46由比带本体10e的一个整圆周短的多个第一胶带461、462和463以及比一个整圆周长的第二胶带464构成。此外,第一胶带461、462和463按该顺序粘贴,使得用于围绕外周面卷绕的端部a1、a2和a3的卷绕开始位置和另一端部b1、b2和b3的卷绕结束位置在圆周方向J上彼此不同。此外,凹部26由端部a1、a2和a3和另一端部b1、b2和b3形成,然后第二胶带464围绕第一胶带461、462和463卷绕,使得第二胶带464的另一端(边缘)沿凹部26延伸。这样,第二胶带464被粘贴和停止在卷绕起始边缘(端部)a4上游的位置,以便在圆周方向J卷绕在外周面上。
这里,当通过卷绕第一胶带和第二胶带形成的层数是n时,从第一层到第(n-1)层的第一胶带具有一间隔,使得在带本体10e的外周面25上在边缘a1和另一边缘b1之间的中央点X处,第一胶带的端部与第一胶带的另一端部不重叠。此外,粘贴第n层第二胶带(在本实施例中是第四层第二胶带464)使得另一边缘b4与边缘a4重叠。
此外,从点X到作为第一层第一胶带的边缘的卷绕开始位置的距离为y1a,从点X到作为第一层第一胶带的另一边缘的卷绕结束位置的距离为y1b,从点X到作为第二层第一胶带的边缘的卷绕开始位置的距离为y2a,从点X到作为第二层第一胶带的另一边缘的卷绕结束位置的距离为y2b,从点X到第(n-1)层第一胶带的边缘的卷绕开始位置的距离为y(n-1)a,从点X到作为第(n-1)层第一胶带的另一边缘的卷绕结束位置的距离为y(n-1)b。
此外,当从点X到作为第n层第二胶带的边缘的卷绕开始位置的距离为yna时,这些距离同时满足下面的公式(1)和(2),使得相邻层的第一胶带的卷绕开始位置和卷绕结束位置不处于相同的位置:
y1a<y2a<...<y(n-1)a<yna,或
y1a>y2a>...>y(n-1)a>yna ...(1)
y1b<y2b<...<y(n-1)b<ynb,或
y1b>y2b>...>y(n-1)b>ynb ...(2).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作为滑动部件的密封部件12(图7),其可在加强胶带46a上在垂直于带本体10e的圆周方向J的方向上的两端部处滑动。在该结构中,相对于圆周方向J朝中间转印带M的上游侧粘贴第二胶带464的另一端部b4,其作为对应于最后一个整圆周(最后一层)的加强胶带46。根据该结构,即使在密封部件12反复地在带本体10e的两横向端部上滑动时,也可以防止加强胶带46的另一端部b4被密封部件12卡住。因此,密封部件12在另一端部b4上顺畅地滑动,使得能够可靠地避免出现加强胶带46从另一端部b4开始剥离的不便。
图12的说明图示出了仅在最后一个整圆周(最后一层)如所用地重叠粘贴加强胶带46的情况,与图11示出的实施例不同。如图12所示,在加强胶带46在最后一个整圆周没有额外长度的结构的情况下,会出现其他问题。
也就是说,在图12中,当设置了加强胶带46的间隔的部分位于曲率半径小的位置时,不具有额外长度的第n个圆周(第n层)的加强胶带46受到在张紧方向的力。为此,中间转印带M的带本体10e受到压缩力。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压缩力,带本体10e也会产生翘曲变形。然后,当翘曲变形反复时,带本体10e会断裂。此外,不具有额外长度的第n个圆周(第n层)的加强胶带46受到张紧力,但是除非加强胶带46的强度足够,否则会引起加强胶带46断裂的问题。
因此,仅在最后一个整圆周重叠地粘贴加强胶带46的结构中,不能解决该问题。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同样如图11所示,在最后一个整圆周以具有额外长度的相对较长的长度粘贴加强胶带46(图11中的第二胶带464)。结果,防止了带本体10e和加强胶带46在其间产生压缩和张紧。
在上面参考图11描述的实施例中,粘贴加强胶带46使得凹部26处的间隔朝外层逐渐增大,即按照第一周(第一层)、第二周和第三周的顺序逐渐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凹部26的形状是倒金字塔形,使得加强胶带46形成适度的阶梯部;因此在把加强胶带46卷绕最后一个整圆周的情况下,沿凹部26的阶梯部的倾斜面粘贴加强胶带46。沿凹部的倾斜面倾斜粘贴加强胶带46(在图11中为第二胶带464),与此相对应,加强胶带46(第二胶带464)以具有额外长度的相对较长的长度粘贴。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加强胶带46具有凹部26的部分位于曲率半径小的位置时,最后一个整圆周的加强胶带46(在图11中为第二胶带464)具有额外长度,因而比其他第一胶带长。为此,带本体10e和加强胶带46不会在其间产生压缩和张紧力。因此,能够在防止加强胶带46剥离的同时可靠地防止带本体10e和加强胶带46断裂。
此外,把最后一个整圆周的加强胶带46粘贴到具有倒金字塔形阶梯部的凹部26上,使得最终的表面是平滑的。为此,接触部件(如带清洁装置11的密封部件12等)从外周部与胶带端部的接触变得平滑,因此能够防止由于加强胶带46和密封部件12之间的摩擦导致加强胶带46的磨损(磨耗)撕裂。
接着,将参考图13、14、15描述本实施例的修改实施例。顺便提一句,图13、14和15是示出了修改实施例的说明图。
在图13中,粘贴第一胶带461、462和463使得凹部26的间隔朝外层逐渐减小,即按照第一周(第一层)、第二周和第三周的顺序逐渐减小。在这种情况下,凹部26的形状是图11所示形状倒转过来的金字塔形,但是第一胶带461、462和463的端部a1、a2和a3以及另一端部b1、b2和b3处于这些部分朝凹部26内侧下陷的状态。因此,消除了第二胶带464下方的在带本体10e和第一胶带461、462和463之间的间隔。
因此,凹部26具有如图13所示的缓和斜坡形状,因此沿该缓坡粘贴最后一个整圆周(最后一层)加强胶带464。因此,第二胶带464以具有额外长度的相对较长的长度粘贴。
在这种情况下,带本体10e和加强胶带46也不会在其间产生压缩力和张紧(拉伸)力。因此,能够在防止加强胶带46剥离的同时防止带本体10e和加强胶带46断裂。
图14和15示出了应用图11和13的粘贴方式的修改实施例。
也就是说,在图14和15示出的修改实施例中,图11和13的粘贴方式分别是在卷绕结束侧和卷绕开始侧,以及卷绕开始侧和卷绕结束侧粘贴。在这些结构中,最后一个整圆周的加强胶带46(第二胶带464)也沿凹部26的阶梯部或斜坡部粘贴,从而加强胶带46以具有额外长度的相对较长的长度粘贴。
因此,在这些修改实施例中,带本体10e和加强胶带46也不会在其间产生压缩力和张紧(拉伸)力,使得能够在防止加强胶带46剥离的同时防止带本体10e和加强胶带46断裂。
顺便提一句,在实施例2和上述的修改实施例中,能够采用从第一整周(第一层)到第n周(第n层)的第一胶带和第二胶带的厚度彼此不同的结构。可替代地,第n层第二胶带的厚度可以设定在比从第一层到第(n-1)层第一胶带的厚度更薄的值。
此外,第n层第二胶带在垂直于圆周方向J的横向方向上的尺寸可以设定在比从第一层到第(n-1)层第一胶带的尺寸更小的值。或者,第n层第二胶带的拉伸强度可以设定在比从第一层到第(n-1)层第一胶带的拉伸强度更弱的值。
这里,将描述本实施例(包括上述修改实施例)中的实验及其结果。
也就是说,使用PEEK(聚醚醚酮)制备厚度例如为48μm的带本体10e。带本体10e在垂直于其输送方向(旋转方向)的方向的宽度为346mm、在其圆周方向的长度(圆周长度)为792mm。此外,加强胶带46围绕带本体10e在带本体10e的每一端部卷绕四个整圆周,从而在垂直于输送方向(圆周方向)的方向具有5mm的宽度。
也就是说,在带横向方向从加强胶带46a(图3)的内缘(表面)到另一加强胶带46b的内缘(表面)的尺寸(图3中的M)为336mm。此外,在带横向方向从加强胶带46a(图3)的外缘(表面)到另一加强胶带46b的外缘(表面)的尺寸(图3中的N)为346mm。
加强胶带46由聚酯形成,厚度为25μm。作为把加强胶带46粘贴到带本体10e上的粘结剂,使用丙烯酸粘结剂。
此外,驱动辊10g的直径为14.8mm,宽度为338mm。为此,在中间转印带M设置在驱动辊10g的中央部的情况下,加强胶带46骑乘在驱动辊10g的每一端部上的量为1mm。
此外,张紧辊10h的直径为18mm,并以总压力为3kgf的力张紧中间转印带M。此外,直径为12mm的从动辊10f作为驱动辊10g前面(上游)的辊安装,使得中间转印带M由三个辊张紧。在这种条件下驱动带本体10e,直到带本体10e撕裂(断裂)。
图16是示出了本实施例、传统示例和现有技术之间带不易撕裂程度比较的实验结果的曲线图。具体地,在图16中,比较了采用如现有技术的未设置间隔的方法粘贴加强胶带46的情况、采用JP-A2002-68513(”传统技术”)描述的方法粘贴加强胶带46的情况以及采用本实施例(”本发明”)图11的方法粘贴加强胶带46的情况。
图16的条形图示出了当带本体10e旋转了多少圈(打印数量)时带本体10e撕裂。较长的条形图数据表示带本体10e不容易撕裂。
在未设置间隔的现有技术的情况下,带本体10e在70(×1000)圈(片材数)时撕裂,在JP-A2002-68513的方法中,带本体10e在180(×1000)圈时撕裂。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即使在带本体10e旋转了1000(×1000)圈后,带本体10e也没有撕裂。
从上述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根据本实施例,能够实现中间转印带M的寿命延长。
根据本实施例及其修改实施例,在加强胶带46的接缝部处,能够防止带本体10e反复地翘曲变形,同时能够防止加强胶带46的剥离,从而能够实现中间转印带M的寿命延长。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及其修改实施例中,在加强胶带46围绕带本体10e卷绕多个整圆周(n周)的情况下,除了最后一个整圆周(第n周)外不形成加强胶带46的接缝,但是端部和另一端部之间的间隔位于相同的位置以形成凹部26。同时,从第1周到第(n-1)周的胶带端部错开,以单调地增加或减小,从而形成凹部26的金字塔形或倒金字塔形。然后,仅在最后一个整圆周(第n周)使第二胶带跨越凹部26延伸的同时进行粘贴以形成接缝,从而防止加强胶带46的剥离。
如上所述地,设置间隔,同时消除从第1周到第(n-1)周的加强胶带46的接缝,因此在带本体10e经过曲率半径小的位置如张紧辊时,能够消除导致在外周部和内周部之间产生长度差而使带本体10e翘曲的现象的因素。
此外,仅在最后一个整圆周,加强胶带46具有接缝。为此,利用在使从第1周到第(n-1)周的端部和另一端部错开的同时粘贴加强胶带的效果,能够粘贴加强胶带46以遵循阶梯部的形状,从而能够使加强胶带46的经过长度比直线距离更长,以提供额外长度。此外,在带本体10e经过曲率半径小的位置时产生的外周部和内周部之间的长度差能够由以长经过长度粘贴的第二胶带吸收,使得能够防止带本体10e产生翘曲。结果,能够可靠地防止由于带本体10e和加强胶带46的外周部和内周部之间的长度差导致的带撕裂。
此外,通过在形成阶梯部后把加强胶带46粘贴到凹部26上,能够使第二胶带的表面变平滑。结果,能够使接触部件(如密封部件12)与外周部的接触变得平滑,从而能够防止由于加强胶带46和接触部件之间的摩擦导致的加强胶带46的磨损(磨耗)断裂(撕裂)。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加强胶带46由一个或多个第一胶带和第二胶带构成,并在每一横向端部处粘贴在带本体10e的外周面上,使得纵向端部和另一纵向端部不彼此重叠。结果,在带本体10e的外周面27上形成凹部28,加强胶带46在最后一个整圆周以跨越凹部28延伸的方式粘贴。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加强部36(图2)在外周面每卷绕一个整圆周在每一端部处划分开,该加强胶带由比带本体10e的整圆周短的第一胶带461、462和463以及比带本体10e的整圆周长的第二胶带464构成。此外,第一胶带461、462和463粘贴在外周面27上,以形成由端部a1、a2和a3和另一端部b1、b2和b3限定的凹部28,然后第二胶带464在跨越凹部28延伸的同时在松弛状态下粘贴,使得另一端部b4与(卷绕开始)端部a4和端部a4在卷绕方向上的下游部重叠。
利用这种结构,能够限定带本体10e的旋转方向,同时防止带本体10e剥离。
这里,当粘贴最后一个整圆周的加强胶带46时,如果相对于带本体10e在张紧状态下粘贴加强胶带46,则与传统的情况相似地,在带本体10e位于曲率半径小的位置时会在带本体10e的接缝部施加压缩力。此外,带本体10e产生因压缩力导致的翘曲变形。然后,当翘曲变形反复时,会引起带本体10e断裂的担心。
因此,当最后一个整圆周(最后一层)加强胶带46在跨越凹部28的同时被粘贴时,如图17所示,在相对于带本体10e形成松弛部31的同时,把第二胶带464的卷绕结束边缘(另一端部)b4粘贴在第二胶带464的卷绕起始边缘(端部)a4上。结果,带本体10e和加强胶带46处于在其间不会产生压缩和张紧的状态,从而能够防止带本体10e断裂。
参考图18描述在这种情况下加强胶带46的松弛量。顺便提一句,图18是示出了加强胶带46的松弛量的说明图。
也就是说,如图18所示,驱动辊10g、从动辊10f和张紧辊10h中最小直径辊的直径为,带本体10e的厚度为t,加强胶带46的厚度为T。此外,在加强胶带46的凹部28处相对于最小直径辊的中心C的角度为X(度)。
此时,当在松弛部31的松弛量不小于在角度X(度)的范围内带本体10e的长度A和在角度X(度)的范围内最后一层加强胶带46的长度B之间的差(B-A)时,带本体10e和加强胶带46处于不产生压缩和张紧的关系。也就是说,用下面的公式(1)、(2)和(3)表示该关系。
A=π(D+t)×X/360 ...(1)
B=π(D+2t+2Tn+T)×X/360 ...(2)
B-A=π{(2n+1)T+t}×X/360>0 ...(3)
顺便提一句,在图18中,第一胶带461至46n-1和第二胶带46n分层地粘贴到带本体10e上。此外,第一胶带461至46n-1和第二胶带46n分别具有卷绕起始边缘(端部)a1、a(n-1)和an,以及分别具有卷绕结束边缘(另一端部)b1、b(n-1)、bn。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作为滑动部件的密封部件12(图17),其可在垂直于带本体10e的圆周方向J的方向的端部处在带本体10e上滑动。在该结构中,在圆周方向J朝中间转印带M的上游侧粘贴加强胶带46的第二胶带464的另一端部b4,第二胶带464对应于最后一个整圆周(最后一层)。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密封部件12反复地在带本体10e上在两横向端部处滑动时,也可以防止加强胶带46的另一端部b4被密封部件12卡住。因此,密封部件12在另一端部b4上顺畅地滑动,使得能够可靠地避免出现加强胶带46从另一端部b4开始剥离的不便。
这里,如示出了修改实施例的图19和图20所示,也能够采用这样一种结构,其中,粘贴第二胶带464使得沿凹部28延伸的作为松弛部的每个接缝部32和33沿着并遵循凹部28的形状延伸。
也就是说,在图19示出的修改实施例中,与使同一部分作为松弛部31松弛的图17的情况不同地,粘贴第二胶带464使得接缝部32沿凹部28的形状延伸,从而利用该结构也能够获得相似的效果。
此外,在图20示出的修改实施例中,与使同一部分作为松弛部31松弛的图17的情况不同地,粘贴第二胶带462使得接缝部33沿凹部28的形状延伸,从而利用该结构也能够获得相似的效果。
在图19的修改实施例中,第二胶带464构成为具有与第一胶带461至463相同的厚度。此外,在图20的修改实施例中,最后一个整圆周(最后一层)的第二胶带(在本修改实施例中是462)构成为其厚度比第一胶带461的厚度薄的胶带。通过这种方式,使最后一层的第二胶带462变薄或减小刚度,以进一步减小在接缝部33的约束力,使得能够进一步减小中间转印带M的翘曲程度,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带断裂。
根据本实施例及其修改实施例,在加强胶带46的接缝部处,能够防止带本体10e的反复翘曲变形,同时能够防止加强胶带46的剥离,从而能实现中间转印带M的寿命延长。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及其修改实施例中,在带本体10e的横向方向的每一端部处,把一个或多个第一胶带粘贴在带本体10e的外周面上,使得胶带端部和另一端部彼此不重叠。此外,最后一个整圆周的第二胶带粘贴成沿凹部28延伸。结果,即使在有部件如密封部件12从外周部接触加强胶带46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加强胶带46剥离。
此外,在通过在凹部28松弛而形成松弛部31的同时粘贴最后一个整圆周的第二胶带,或者该第二胶带粘贴成沿凹部28的形状延伸,使得能够延长第二胶带的圆周长度以提供额外长度。结果,在带本体10e经过曲率半径小的位置如张紧辊时产生的外周部和内周部之间的长度差能够由以长经过长度粘贴的第二胶带吸收,使得能够防止带本体10e产生翘曲。结果,能够防止由于带本体10e和加强胶带46的外周部和内周部之间的长度差导致的带撕裂。
根据本发明,不仅能够防止在加强胶带接缝部处带本体的反复翘曲,而且能够防止加强胶带的剥离,从而实现环形带的寿命延长。
尽管已经参考这里公开的结构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阐述的细节,本申请旨在涵盖落入改进目的或随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修改或变化。
Claims (20)
1.一种环形带,包括:
环形带本体;和
胶带,其在环形带本体的相对于与环形带本体的圆周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每一端部的外周面上围绕环形带本体卷绕一整周以上,并布置成使得所述胶带以一松弛部与卷绕起始部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带,还包括设置在松弛部中的弹性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带,其中,松弛部在圆周方向上为2mm以上。
4.一种带驱动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带;和
用于张紧所述环形带的多个张紧辊,其中,所述多个张紧辊包括用于向所述环形带提供驱动力的驱动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驱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环形带本体的两个所述端部接触的接触部件,
其中,所述驱动辊使所述环形带沿与所述胶带的卷绕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6.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驱动装置,和
调色剂图像形成单元,用于在把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上之前在所述环形带上临时地形成调色剂图像,或者用于在输送到所述环形带的记录材料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7.一种环形带,包括:
环形带本体;
多个第一胶带,每个第一胶带在所述环形带本体的相对于与环形带本体圆周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的每一端部的外周面上围绕所述环形带本体卷绕和粘贴,其中,每个第一胶带在圆周方向从一端到另一端的长度比所述环形带的整圆周的长度短,并且所述多个第一胶带重叠地粘贴在所述环形带本体上,使得所述多个第一胶带的边缘位置和所述多个第一胶带的另一边缘的位置分别彼此不同,其中,在所述多个第一胶带的边缘和另一边缘之间围绕所述带本体未卷绕所述多个第一胶带的区域中形成凹部;和
第二胶带,其长度比所述环形带的整圆周的长度更长,该第二胶带围绕所述第一胶带卷绕以便沿凹部延伸,其中,所述第二胶带的卷绕结束边缘与所述第二胶带的卷绕起始边缘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形带,其中,从第一层到第(n-1)层的所述第一胶带布置成使得第一胶带的边缘和另一边缘在外周面上的点X处彼此不重叠,以及
其中,第n层的第二胶带卷绕在第一胶带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形带,其中,当从点X到第p层第一胶带的边缘的距离为ypa,p为从1至(n-1)的整数,从点X到第p层第一胶带的另一边缘的距离为ypb,并且从点x到第n层第二胶带的卷绕起始边缘的距离为yna时,这些距离同时满足下面的公式(1)和(2),以使得相邻层的第一胶带的边缘和另一边缘不处于相同的位置:
y1a<y2a<...<y(n-1)a<yna,或
y1a>y2a>...>y(n-1)a>yna ...(1)
y1b<y2b<...<y(n-1)b<ynb,或
y1b>y2b>...>y(n-1)b>ynb ...(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形带,其中,从第1层到第(n-1)层的所述第一胶带和第n层的所述第二胶带设定成具有不同的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形带,其中,第n层第二胶带的厚度设定成比从第1层到第(n-1)层的所述第一胶带的厚度薄。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形带,其中,第n层所述第二胶带的强度设定成比从第1层到第(n-1)层的所述第一胶带的强度小。
13.一种带驱动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形带;和
用于张紧所述环形带的多个张紧辊,其中,所述多个张紧辊包括用于向所述环形带提供驱动力的驱动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驱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环形带本体的两端部接触的接触部件,
其中,所述驱动辊使所述环形带沿与所述第二胶带的卷绕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15.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驱动装置;和
调色剂图像形成单元,用于在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上之前在所述环形带上临时地形成调色剂图像,或者用于在输送到所述环形带的记录材料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16.一种环形带,包括:
环形带本体;
多个第一胶带,每个第一胶带在所述环形带本体的相对于与环形带本体圆周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的每一端部的外周面上围绕所述环形带本体卷绕和粘贴,其中,每一第一胶带在圆周方向从一端到另一端的长度比所述环形带的整圆周的长度短,并且所述多个第一胶带重叠地粘贴在所述环形带本体上,使得所述多个第一胶带的边缘的位置和所述多个第一胶带的另一边缘的位置分别彼此相同,并且其中,在所述多个第一胶带的边缘和另一边缘之间围绕所述环形带本体未卷绕所述多个第一胶带的区域中形成凹部;和
第二胶带,其长度比所述环形带的整圆周的长度更长,该第二胶带在沿凹部延伸的同时在松弛状态下围绕所述第一胶带卷绕,其中,所述第二胶带的卷绕结束部与所述第二胶带的卷绕起始部重叠。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环形带,其中,所述第二胶带以沿凹部的形状延伸的方式粘贴在所述第一胶带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环形带,其中,第n层第二胶带的厚度等于或小于从第1层到第(n-1)层所述第一胶带的厚度。
19.一种带驱动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环形带;和
用于张紧所述环形带的多个张紧辊,其中,所述多个张紧辊包括用于向所述环形带提供驱动力的驱动辊。
20.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带驱动装置;和
调色剂图像形成单元,用于在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上之前在所述环形带上临时地形成调色剂图像,或者用于在输送给所述环形带的记录材料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268331 | 2012-12-07 | ||
JP2012268332A JP2014114103A (ja) | 2012-12-07 | 2012-12-07 | 無端状ベルト及びベルト駆動装置 |
JP2012-268330 | 2012-12-07 | ||
JP2012268331A JP2014115395A (ja) | 2012-12-07 | 2012-12-07 | 無端状ベルト及びベルト駆動装置 |
JP2012268330A JP2014115394A (ja) | 2012-12-07 | 2012-12-07 | 無端状ベルト及びベルト駆動装置 |
JP2012-268332 | 2012-12-0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69668A true CN103869668A (zh) | 2014-06-18 |
Family
ID=49667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655796.XA Pending CN103869668A (zh) | 2012-12-07 | 2013-12-06 | 环形带、带驱动装置和成像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207585B2 (zh) |
EP (1) | EP2741144A2 (zh) |
KR (1) | KR20140074235A (zh) |
CN (1) | CN103869668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35927A (zh) * | 2017-02-17 | 2019-07-19 | 林天连布有限公司 | 车辆用卷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13415079A (zh) * | 2021-04-29 | 2021-09-21 | 厦门信诺兴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环形带uv打印的印刷设备及其环形印刷工艺 |
CN113928882A (zh) * | 2021-10-19 | 2022-01-1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厚豆荚杆伸展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643403B2 (en) * | 2012-03-05 | 2017-05-09 | Landa Corporation Ltd. | Printing system |
CN104271356B (zh) | 2012-03-05 | 2016-10-19 | 兰达公司 | 数字印刷工艺 |
US9498946B2 (en) | 2012-03-05 | 2016-11-22 | Landa Corporation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 or monitoring of a printing system |
BR112014021786B1 (pt) | 2012-03-05 | 2021-06-08 | Landa Corporation Ltd | estruturas de película de tinta |
US11809100B2 (en) | 2012-03-05 | 2023-11-07 | Landa Corporation Ltd. |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s for use with indirect printing systems and protonatable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s for use with indirect printing systems |
US11104123B2 (en) | 2012-03-05 | 2021-08-31 | Landa Corporation Ltd. | Digital printing system |
JP6393190B2 (ja) | 2012-03-15 | 2018-09-19 | ランダ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リミテッド | 印刷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エンドレスフレキシブルベルト |
GB201401173D0 (en) | 2013-09-11 | 2014-03-12 | Landa Corp Ltd | Ink formulations and film constructions thereof |
GB2536489B (en) | 2015-03-20 | 2018-08-29 | Landa Corporation Ltd | Indirect printing system |
US11806997B2 (en) | 2015-04-14 | 2023-11-07 | Landa Corporation Ltd. | Indirect printing system and related apparatus |
JP7144328B2 (ja) | 2016-05-30 | 2022-09-29 | ランダ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リミテッド | デジタル印刷処理 |
CN112428691B (zh) | 2016-05-30 | 2022-09-27 | 兰达公司 | 数字印刷方法和系统 |
JP2018124352A (ja) * | 2017-01-30 | 2018-08-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ベルト搬送装置 |
JP7225230B2 (ja) | 2017-11-19 | 2023-02-20 | ランダ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リミテッド | デジタル印刷システム |
WO2019102297A1 (en) | 2017-11-27 | 2019-05-31 | Landa Corporation Ltd. | Digital printing system |
US11707943B2 (en) | 2017-12-06 | 2023-07-25 | Landa Corporation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gital printing |
JP7273038B2 (ja) | 2017-12-07 | 2023-05-12 | ランダ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リミテッド | デジタル印刷処理及び方法 |
IL279556B2 (en) | 2018-06-26 | 2024-06-01 | Landa Corp Ltd | Part for intermediate transfer to a digital printing system |
US10994528B1 (en) | 2018-08-02 | 2021-05-04 | Landa Corporation Ltd. | Digital printing system with flexible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
WO2020035766A1 (en) | 2018-08-13 | 2020-02-20 | Landa Corporation Ltd. | Correcting distortions in digital printing by implanting dummy pixels in a digital image |
JP7246496B2 (ja) | 2018-10-08 | 2023-03-27 | ランダ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リミテッド | 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に関する摩擦低減手段 |
EP3902680A4 (en) | 2018-12-24 | 2022-08-31 | Landa Corporation Ltd. | DIGITAL PRINTING SYSTEM |
JP2023505035A (ja) | 2019-11-25 | 2023-02-08 | ランダ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リミテッド | Itm内部に埋め込まれた粒子によって吸収された赤外線放射を使用したデジタル印刷におけるインクの乾燥 |
US11321028B2 (en) | 2019-12-11 | 2022-05-03 | Landa Corporation Ltd. | Correcting registration errors in digital printing |
JP2023508513A (ja) | 2019-12-29 | 2023-03-02 | ランダ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リミテッド | 印刷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
JP2021196588A (ja) * | 2020-06-18 | 2021-12-2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05943A (zh) * | 1997-07-18 | 1999-01-27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激光打印机 |
CN1210076A (zh) * | 1997-08-28 | 1999-03-10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激光印制机的辊分离装置 |
US6141522A (en) * | 1997-11-29 | 2000-10-31 | Fuji Xerox Co., Ltd.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an endless belt |
JP2002068513A (ja) * | 2000-08-24 | 2002-03-08 | Minolta Co Ltd | 無端ベルトおよび無端ベルト駆動装置 |
CN1378912A (zh) * | 1994-11-08 | 2002-11-13 | 佳能株式会社 | 传送带及使用此传送带的成象设备的传送装置 |
CN1971437A (zh) * | 2005-10-26 | 2007-05-30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带电辊、带电辊的制造方法和具有带电辊的图像形成装置 |
CN101923309A (zh) * | 2009-06-16 | 2010-12-22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管状体的制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808122B2 (ja) | 2011-03-23 | 2015-11-1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ベルトユニット、及び、ベルトユニット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6112781B2 (ja) | 2012-06-01 | 2017-04-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
2013
- 2013-11-25 EP EP13194214.6A patent/EP2741144A2/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3-12-04 US US14/096,116 patent/US920758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12-06 CN CN201310655796.XA patent/CN103869668A/zh active Pending
- 2013-12-06 KR KR1020130151534A patent/KR20140074235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78912A (zh) * | 1994-11-08 | 2002-11-13 | 佳能株式会社 | 传送带及使用此传送带的成象设备的传送装置 |
CN1205943A (zh) * | 1997-07-18 | 1999-01-27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激光打印机 |
CN1210076A (zh) * | 1997-08-28 | 1999-03-10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激光印制机的辊分离装置 |
US6141522A (en) * | 1997-11-29 | 2000-10-31 | Fuji Xerox Co., Ltd.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an endless belt |
JP2002068513A (ja) * | 2000-08-24 | 2002-03-08 | Minolta Co Ltd | 無端ベルトおよび無端ベルト駆動装置 |
CN1971437A (zh) * | 2005-10-26 | 2007-05-30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带电辊、带电辊的制造方法和具有带电辊的图像形成装置 |
CN101923309A (zh) * | 2009-06-16 | 2010-12-22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管状体的制造方法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35927A (zh) * | 2017-02-17 | 2019-07-19 | 林天连布有限公司 | 车辆用卷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13415079A (zh) * | 2021-04-29 | 2021-09-21 | 厦门信诺兴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环形带uv打印的印刷设备及其环形印刷工艺 |
CN113415079B (zh) * | 2021-04-29 | 2022-05-03 | 厦门信诺兴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环形带uv打印的印刷设备及其环形印刷工艺 |
CN113928882A (zh) * | 2021-10-19 | 2022-01-1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厚豆荚杆伸展装置 |
CN113928882B (zh) * | 2021-10-19 | 2022-12-2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厚豆荚杆伸展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40161495A1 (en) | 2014-06-12 |
KR20140074235A (ko) | 2014-06-17 |
EP2741144A2 (en) | 2014-06-11 |
US9207585B2 (en) | 2015-12-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69668A (zh) | 环形带、带驱动装置和成像设备 | |
CN102314134B (zh) | 带驱动设备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 |
US8135320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0432578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197091B2 (ja) |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8201564A (ja) | ベルト回転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20100032895A1 (en) | Sheet discharg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heet discharging device | |
EP2940530B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01220029A (ja) |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読取装置 | |
JPH10142960A (ja) | 記録シート吸着装置 | |
US20120034008A1 (en) | Separa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6552215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423321B2 (ja) | クリーニングローラ、クリーニングローラの製造方法、該クリーニングローラを有する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該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 |
US8630575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0309117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981385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に使用されるベルトユニット | |
JP2003255718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809108B2 (ja) | 用紙折り畳み装置 | |
JP2014114103A (ja) | 無端状ベルト及びベルト駆動装置 | |
CN102692851B (zh) | 成像设备 | |
US20120093545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214822048U (zh) | 一种激光打印胶片 | |
JPH08225221A (ja) | シ−ト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4115394A (ja) | 無端状ベルト及びベルト駆動装置 | |
JP2014115395A (ja) | 無端状ベルト及びベルト駆動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