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38529B -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38529B
CN103838529B CN201310594429.3A CN201310594429A CN103838529B CN 103838529 B CN103838529 B CN 103838529B CN 201310594429 A CN201310594429 A CN 201310594429A CN 103838529 B CN103838529 B CN 1038385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n slice
pallet
printing device
print
print jo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944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38529A (zh
Inventor
前田优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8385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85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385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85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31Ejecting or stac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6Means for paper feeding or form fee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01Input data handling means
    • G06K15/1803Receiving particular commands
    • G06K15/1806Receiving job control comm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32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medium handling apparatus, e.g. a sheet sor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82Output means outputting a plurality of job set-up options, e.g. number of copies, paper size or resolu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40Detail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printing, e.g. machine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the arrangement as a whole or of its constitutive parts
    • G06K15/408Handling exceptions, e.g. faul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当在开始作业的处理之前,对于作业设置了用于排出薄片的处理时,使得薄片处理设备在开始作业的处理之前排出薄片。一种用于控制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设置部件是否对于作业进行了设置,以在打印设备开始所述作业的处理之前,使得薄片处理设备排出利用所述打印设备所打印的、并且被排出至所述薄片处理设备的薄片;以及在判断为所述设置部件对于所述作业进行了用于使得所述薄片处理设备排出所述薄片的设置时,控制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在所述打印设备开始处理所述作业之前排出所述薄片。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处理设备、打印设备、用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的方法和用于控制打印设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存在对从打印设备所输送的薄片进行处理的薄片处理设备。薄片处理设备包括用于堆叠大量薄片的堆叠器。堆叠器允许连续打印大量打印物,因而可以提高生产率。
日本特开2007-219495号公开了一种将薄片输送至堆叠器的打印设备。根据日本特开2007-219495号,考虑到从堆叠器取出打印薄片的时间长度,可以执行除指定同一堆叠器的托盘的作业以外的打印作业来并行排出薄片,这样提高了在用户从堆叠器取出打印物时的生产率。日本特开2007-219495号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作业以在完成作业时通过从堆叠器的自动取出来快速取出打印物的技术。
另一方面,当在诸如按需打印(POD)等的打印系统下进行将薄片排出至堆叠器的打印作业时,由于用户不想在作业的中间分开打印物,因而需要将特定套的打印物排出至同一堆叠器。
例如,当托盘在复制中间不能保持打印物时,使用另一薄片排出目的地、或者在拿走托盘上的打印物之后使用同一薄片排出目的地,继续进行打印。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可以在完成前一复制时切换薄片排出目的地。
除以副本为单位进行组合以外,还存在许多将薄片排出至托盘的需求,例如,按进行相同的离线自动整理的成套作业来排出薄片、以及按将多个作业包装为一个单位的成套作业来排出薄片。鉴于这些需求,存在这样一种技术,该技术检测堆叠器尚可堆叠的剩余薄片的数量,并且在此后获得作业将要输出的薄片的数量,从而计算是否可以将要打印的所有作业输出至堆叠器。因而,日本特开平5-155511号所述的技术判断薄片排出目的地。
然而,在传统技术中,用户不能进行预约来在执行作业之前取出薄片。
日本特开2007-219495号所述技术尽管可以进行预约以在完成作业之后取出薄片,但是不允许用于在执行作业之前取出薄片的预约。
日本特开平5-155511号所述技术由于仅在判断为发生托盘满之后才拉出托盘,因而不允许用于在执行作业之前排出薄片的预约。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设置部件,用于对于作业设置排出指示,以在打印设备开始所述作业的处理之前,使得薄片处理设备排出利用所述打印设备所打印的、并且被排出至所述薄片处理设备的薄片;以及传送部件,用于将所述作业传送至所述打印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方面,一种打印设备,包括:判断部件,用于判断设置部件是否对于作业进行了设置,以在所述打印设备开始所述作业的处理之前,使得薄片处理设备排出利用所述打印设备所打印的、并且被排出至所述薄片处理设备的薄片;以及控制部件,用于在所述判断部件判断为所述设置部件对于所述作业进行了用于在所述打印设备开始所述作业的处理之前排出薄片的设置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在所述打印设备开始所述作业的处理之前排出薄片。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方面,一种打印设备,包括:接收部件,用于在作业的处理期间,接收用于使得薄片处理设备排出利用所述打印设备所打印的、并且被排出至所述薄片处理设备的薄片的排出指示;判断部件,用于在所述接收部件接收到用于使得所述薄片处理设备排出薄片的所述排出指示的情况下,判断设置部件是否对于所述作业的后续作业进行了用于使得所述薄片处理设备排出薄片的设置;以及显示部件,用于在所述判断部件判断为所述设置部件对于所述作业的后续作业进行了用于使得所述薄片处理设备排出薄片的所述设置的情况下,显示用于接收是否基于所述排出指示排出薄片的判断的确认画面。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方面,一种用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于作业设置排出指示,以在打印设备开始所述作业的处理之前,使得薄片处理设备排出利用所述打印设备所打印的、并且被排出至所述薄片处理设备的薄片;以及将所述作业传送至所述打印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方面,一种用于控制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设置部件是否对于作业进行了设置,以在所述打印设备开始所述作业的处理之前,使得薄片处理设备排出利用所述打印设备所打印的、并且被排出至所述薄片处理设备的薄片;以及在判断为所述设置部件对于所述作业进行了用于使得所述薄片处理设备排出所述薄片的所述设置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在所述打印设备开始所述作业的处理之前排出所述薄片。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打印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打印系统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打印系统的结构的横断面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大容量堆叠器的结构的图。
图5是图2所示的操作单元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6是图1所示的客户端上所显示的用户界面(UI)画面的图。
图7是用于控制打印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用于控制打印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图2所示的操作单元上所显示的UI画面的图。
图10是用于控制打印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用于控制打印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典型实施例、特征和方面。
系统结构
包括打印系统1000的整个打印环境10000的系统结构
在应对在背景技术的说明中所考虑的问题时,第一典型实施例假定诸如POD环境等的不同于办公环境的打印环境。因此,说明包括打印系统1000的POD环境(图1中的打印环境10000)情况下的整个系统环境。这一打印环境自身是本典型实施例的特征之一。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由于打印系统1000也适合于POD环境,因而将POD系统称为可以应用打印系统1000的打印环境10000。
图1是示出打印环境10000的结构的图。本系统包括打印系统1000、服务器103和客户端104作为组件。服务器103和客户端104是例如个人计算机(PC)的计算机。该系统还包括折纸机107、裁切机109、骑马装订机110、封面装订机108和扫描器102等。如上所述,打印环境10000包括多个设备。
作为组件,打印系统1000包括打印设备100和薄片处理设备200。作为本典型实施例中的打印设备100的例子,说明包括诸如复制功能和打印功能等的多个功能的多功能外围设备。然而,打印设备100可以是仅包括复制功能或打印功能的单功能打印设备。多功能外围设备也称为MFP。
在这种情况下,将图1所示的折纸机107、封面装订机108、裁切机109和骑马装订机110与设置在打印系统1000中的薄片处理设备200同样定义为薄片处理设备。
换句话说,折纸机107、封面装订机108、裁切机109和骑马装订机110均是能够处理在打印系统1000中设置的打印设备100中所打印的作业的薄片的装置。例如,折纸机107可以对在打印设备100中所打印的作业的薄片进行折叠处理。裁切机109可以以包括多个薄片的薄片束为单位,对在打印设备100中所打印的作业的薄片进行裁切处理。
骑马装订机110可以对在打印设备100中所打印的作业的薄片进行骑马装订处理。封面装订机108可以对在打印设备100中所打印的作业的薄片进行封面装订处理。
然而,为了使得薄片处理设备能够进行薄片处理,操作者需要从打印设备100的排出部取出在打印设备100中所打印的作业的打印物,并然后将打印物放置在处理该打印物的薄片处理设备上。
如上所述,为了使用除打印系统1000中所设置的薄片处理设备200以外的薄片处理设备,在打印设备100中进行了打印处理之后,需要操作者的介入操作。
换句话说,当用户使用设置在打印系统1000中的薄片处理设备200来对在打印设备100中所打印的作业进行必要处理时,在打印设备100中进行打印处理之后不需要操作者的介入。这是因为可以将在打印设备100中所打印的薄片从打印设备100直接提供给薄片处理设备200。
具体地,打印设备100中的薄片输送路径可以连接至薄片处理设备200中的薄片输送路径。因此,设置在打印系统1000中的薄片处理设备200和打印设备100相互物理连接。打印设备100和薄片处理设备200均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从而使得能够进行数据通信。换句话说,打印设备100和薄片处理设备200相互电连接。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设置在打印系统1000中的控制单元整体控制打印设备100和薄片处理设备200。作为例子,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图2中的打印设备100中的控制器单元205总体控制打印设备100和薄片处理设备200。
PC是诸如服务器103或客户端104等的外部装置的例子。打印设备100打印从PC通过网络101对其发送了打印执行请求的、要处理的作业的打印数据。
打印系统1000的内部结构(主要为软件结构)
图2是示出图1中的打印系统1000的内部结构(主要为软件结构)的框图。在本典型实施例中,除薄片处理设备200(严格地,可以由多个在线型薄片处理设备所构成的薄片处理设备组)以外的、图2中的打印系统1000中所设置的所有单元包括在打印设备100中。
换句话说,薄片处理设备200可从打印设备100拆卸掉,并且可以作为打印设备100的选项来提供。该结构可以有效提供在POD环境下所需的必要数量的在线自动整理器。打印系统1000具有下述结构。
打印设备100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能够存储要处理的多个作业的数据的硬盘209(以下称为HD)。打印设备100还具有经由HD在打印机单元203中打印作业数据的复制功能。从打印设备100本体中所包括的扫描器单元201接收该作业数据。打印设备100还具有经由HD在打印机单元203中打印从外部装置通过作为示例性通信单元的外部I/F单元202所接收到的作业数据的打印功能。外部装置是例如服务器103或客户端104。打印设备100是包括这些功能的MFP型打印设备(还称为图像形成设备)。
本典型实施例中的打印设备100可以具有例如彩色打印设备或单色打印设备的任何结构,只要可以进行在本典型实施例中所述的各种控制即可。
本典型实施例中的打印设备100包括扫描器单元201,其中,扫描器单元201读取原稿图像,并且对所读取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打印设备100还包括与传真机、网络通信装置或外部专用设备发送和接收图像数据等的外部I/F单元202。打印设备100还包括能够存储从扫描器单元201和外部I/F单元202中的一个所接收到的多个打印对象作业的图像数据的硬盘209。打印设备100还包括用于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存储在硬盘209中的打印对象作业的数据的打印机单元203。
打印设备100还包括作为设置在打印系统1000中的示例性用户界面单元并包括显示单元的操作单元204。诸如服务器103和客户端104等的外部设备的显示单元、键盘或鼠标是在打印系统1000中提供的其它示例性用户界面单元。
作为设置在打印系统1000中的示例性控制单元的控制器单元(控制单元或CPU)205总体控制设置在打印系统1000中的各单元的处理和操作。ROM207存储本典型实施例所需的各种控制程序,包括用于进行下述流程图中的各种处理等的程序。ROM207还存储用于在操作单元204中的显示单元上显示包括附图所示的用户界面画面(以下称为UI画面)的各种UI画面的显示控制程序。
控制器单元205通过读取并执行ROM207中的程序,使得打印设备100进行本典型实施例所述的各种操作。ROM207还存储例如用于解释通过外部I/F202从服务器103或客户端104所接收到的页面描述语言(PDL)数据、并且将该数据展开为光栅图像数据(位图图像数据)的程序。通过软件来处理这些程序。
ROM207是只读存储器,并且预先存储包括引导序列和字体信息等的程序的各种程序、以及上述程序。RAM208是可读写存储器,并且存储从扫描器单元201或外部I/F202通过存储器控制器所发送的图像数据、各种程序和设置信息。
硬盘(HD)209是存储通过压缩/解压缩单元210压缩后的图像数据的大容量存储装置。HD209被配置成能够存储诸如处理对象作业的打印数据等的多个数据。控制器单元205控制打印设备100,以使得打印机单元203能够通过HD209打印从诸如扫描器单元201和外部I/F单元202等的各种输入单元所输入的处理对象作业的数据。此时,控制器单元205按照要打印的页的顺序累积图像数据,并且在检测到从打印设备100排出了该页时,删除所累积的图像数据。控制器单元205还在检测到在从打印设备100排出了打印作业的所有数据之后删除了所有累积的图像数据时,从HD209删除处理对象打印作业。
控制器单元205还控制打印设备100以使得可以通过外部I/F202将打印数据传送给外部装置。因此,控制器单元205控制打印设备100进行用于输出存储在HD209中的对象作业的数据的处理。控制器单元205在打印设备100完成了输出处理之后,删除作业的数据。压缩/解压缩单元210在诸如联合二值图像专家组(JBIG)和联合图像专家组(JPEG)等的各种压缩标准下压缩和解压缩存储在RAM208或HD209中的图像数据。
在上述结构中,作为设置在打印系统1000中的示例性控制单元的控制器单元205还控制如图1所示的在线型薄片处理设备200的操作。
图3是图1所示的打印系统1000的结构的横断面图。这里与用于执行复制作业的操作一起说明该结构。
在图3中,设置在扫描器单元201上的自动原稿进给器(ADF)301从第一个薄片开始逐一分开用户放置在原稿托盘中的原稿的多个薄片,以将薄片输送至原稿定位玻璃板。读取单元302利用电荷耦合装置(CCD)读取被输送至原稿定位玻璃板的原稿的图像,以将该图像转换成图像数据。控制器单元205将转换后的图像数据存储在诸如RAM208或HD209等的存储器中。
打印设备100是包括多个感光构件(鼓)以及诸如薄片盒317和318及手动进给托盘320等的进纸单元以从进纸单元中的一个进给薄片的串联式彩色打印机。能够储存大量薄片的进纸台319也作为进纸单元被连接至打印设备100。这样可以从进纸台319进给薄片。
当将从进纸单元中的一个所进给的薄片输送至定位辊306时,打印设备100临时停止以与中间转印带305同步。当在定位辊306处存在等待转印的薄片时,打印设备100可以从薄片盒317和318、进纸台319以及手动进给托盘320中的任意一个进给用于下一页的打印的薄片。如上所述进给薄片,这样可以缩短薄片的输送间隔,并且因此可以提高打印的生产率。
打印设备100将临时存储在RAM208或HD209中的图像数据传送给打印机单元203,并且该图像数据在激光记录单元(附图未示出)中被转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四色记录激光束。将每一记录激光束发射至各自颜色的感光构件以在感光构件上形成与各颜色相对应的静电潜像。然后,使用从调色剂盒所提供的四色调色剂对图像进行显影,并且将可视化后的调色剂图像从感光构件临时转印至中间转印带305。
中间转印带305按照附图的顺时针方向以恒定速率转动。当中间转印带305转动并且到达预定位置时,打印设备100开始输送在定位辊306处等待的薄片。预定位置是在中间转印带305上所转印的图像的前端到达二次转印位置316时、薄片的前端附近的部分被输送至二次转印位置316的位置。如上所述,打印设备100在二次转印位置316处将中间转印带305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薄片。
带307还输送其上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薄片。打印设备100使用定影装置308的压力和热将调色剂定影在薄片上。此后,打印设备100通过薄片输送路径输送薄片以排出薄片。
排纸挡板309能够围绕枢轴摆动来确定薄片的输送方向。当排纸挡板309向附图中的顺时针方向摆动并且固定在该位置时,在不改变方向的情况下横向输送从定影装置308排出的薄片。排出辊310将薄片输送至作为薄片处理设备200之一的胶粘装订机200a。如上所述,打印设备100进行单面打印。
另一方面,当打印设备100在薄片的双面上打印图像时,排纸挡板309向附图中的逆时针方向摆动并且固定在该位置处。从定影装置308排出的薄片将其方向改变成向下,并且被输送至双面输送单元。双面输送单元包括反转挡板(附图未示出)、反转辊312、反转引导件313和双面托盘314。反转挡板围绕枢轴摆动来确定薄片的输送方向。
当打印设备100进行双面打印时,控制器单元205控制反转挡板向附图中的逆时针方向摆动,以通过反转辊312将第一面上打印了图像的薄片发送至反转引导件313。然后,控制器单元205在薄片的后端被夹持在反转辊之间时临时停止设置在反转引导件的入口处的反转辊。控制器单元205还向附图的顺时针方向摆动反转挡板以在相反的方向上转动反转辊。结果,控制器单元205进行控制以使得薄片换向,并且在后端和前端切换各自的位置的状态下,将薄片引导至双面托盘314。
双面托盘314临时保持薄片。此后,再进给辊315将薄片再次发送至定位辊306。此时,以薄片的第二面对着中间转印带305的状态将薄片发送至定位辊306。第二面是与在第一转印处理中转印了调色剂的第一面相对的面。与第一面的转印处理相同地在薄片的第二面上形成图像。然后,在定影装置308对在薄片的第二面上所形成的图像定影之后,排出辊310将在其上形成了图像的薄片输送至作为薄片处理设备200之一的胶粘装订机200a。这样,打印设备100进行双面打印。
在薄片的一个面或者双面上打印图像之后,打印设备100根据来自操作单元204的打印设置,将薄片选择性地输送至作为薄片处理设备200的胶粘装订机200a、大容量堆叠器200b或者骑马装订机200c。
当用户将设备设置成执行胶粘装订处理时,打印设备100将薄片输送至胶粘装订机200a。胶粘装订机200a进行装订处理,并且将薄片排出至装订册排出单元331。换句话说,在该装订处理中,胶粘装订机200a根据需要、利用从插入器332所进给的薄片使得在打印设备100中打印了图像的多个薄片经过封面装订。装订册排出单元331累积装订后的打印物。
当用户将设备设置成执行用于堆叠大量薄片的处理时,打印设备100通过胶粘装订机200a中的薄片输送路径330,将在打印设备100中打印了图像的薄片输送至大容量堆叠器200b。大容量堆叠器200b将所接收到的薄片排出至溢出托盘334或者堆叠单元333。下面使用图3和4一起详细说明大容量堆叠器200b及其外观。
图4是图3所示的大容量堆叠器200b的结构的图。根据本典型实施例,大容量堆叠器200b包括输送路径上盖401、输送路径右盖402、前盖403和开放按钮404。通过按下开放按钮404或者由于例如发生托盘满而来自控制器单元205的开放指示(薄片排出指示),可以打开前盖403。
当接收到用于打开前盖403的指示时,大容量堆叠器200b向上滑动前盖403以打开前盖403。大容量堆叠器200b向下移动图3中的堆叠单元333,以将处理后的打印物从堆叠单元333移动至大容量堆叠器200b中的溢出托盘334。当处理后的打印物向溢出托盘334的移动结束时,大容量堆叠器200b控制溢出托盘334以使其相对于大容量堆叠器200b突出,从而使得用户可以取出处理后的打印物。
同时,大容量堆叠器200b将堆叠单元333抬起至堆叠单元333可以堆叠薄片、并且使得能够进行薄片排出的位置。在堆叠单元333变得能够接受薄片排出时,大容量堆叠器200b通知控制器单元205堆叠单元333变得能够接受薄片排出。将在溢出托盘334上堆叠处理后的打印物的状态下溢出托盘334相对于大容量堆叠器200b突出的状态称为前负载状态。将用于使溢出托盘334相对于大容量堆叠器200b突出的处理称为前负载处理。
当大容量堆叠器200b检测到用户从溢出托盘334取出了处理后的打印物时,大容量堆叠器200b自动使得溢出托盘334返回至大容量堆叠器200b中,并且然后滑动并关闭前盖403。上述结构使得即使在用户从溢出托盘334取出处理后的打印物之前,也能够使大容量堆叠器200b将薄片连续输出至堆叠单元333。这样可以实现具有更高生产率的打印系统。
当用户没有进行薄片处理的设置时,打印设备100通过胶粘装订机200a中的薄片输送路径330和大容量堆叠器200b中的薄片输送路径336,将在打印设备100中打印了图像的薄片输送至骑马装订机200c。在接收到薄片之后,骑马装订机200c通过薄片输送路径337,将薄片排出至排纸单元338。
当用户将设备设置成执行订书钉装订处理时,骑马装订机200c通过薄片输送路径337将所接收到的薄片累积在中间托盘中。当在中间托盘中累积了要订书钉装订的薄片束时,骑马装订机200c对薄片束进行订书钉装订,并且然后将订书钉装订后的束排出至排纸单元341。
当用户将设备设置成执行骑马装订处理时,骑马装订机200c对所接收到的薄片进行骑马装订处理,并且然后将处理后的薄片排出至排纸单元339。
如上所述,打印系统1000进行诸如折纸、打印、后处理和排纸等的处理。
打印系统1000在打印设备100、胶粘装订机200a、大容量堆叠器200b和骑马装订机200c中的各薄片输送路径上包括薄片检测传感器。具体地,薄片检测传感器被设置在例如各设备的入口和出口处、或者各薄片输送路径的分支或结合点处。图3中的三角形表示设置薄片检测传感器的示例性位置。附图标记A~Q表示薄片检测传感器。控制器单元205通过接收来自薄片检测传感器的信号,检测是否存在通过薄片输送路径所输送的薄片和薄片的位置。
例如,当薄片检测传感器连续发送信号特定时间段以上时,控制器单元205判断为在连续发送信号的传感器所覆盖的位置处发生了薄片的滞留卡纸(堵塞)。当在薄片通过特定薄片检测传感器之后过去了预定时间以上时未通过下一薄片检测传感器的情况下,控制器单元205判断为在薄片传感器之间发生了薄片延迟卡纸(堵塞)。
当在打印系统1000中的薄片输送路径上发生了卡纸(堵塞)时,控制器单元205中断打印,并且根据来自薄片检测传感器的信号,显示要移除的薄片的位置和用于移除该薄片的处理作为指导。
结果,用户根据该指导掌握要移除的薄片保持在打印系统1000中的哪里,并且通过打开设备的门从薄片输送路径移除薄片。在移除所有要移除的薄片之后,用户通过操作单元204指示控制器单元205重新开始打印。当接收到用于重新开始打印的指示时,控制器单元205重新开始打印。
作为进纸传感器工作的薄片检测传感器A-1、A-2、A-4和A-3分别被设置在进纸单元的进纸口处,即在薄片盒317和318、进纸台319以及手段进给托盘320的进纸口处。进纸传感器检测所进给的薄片,并且将薄片检测信号发送给控制器单元205。控制器单元205根据从进纸传感器所接收到的薄片检测信号,对从各进纸单元所进给的薄片计数。控制器单元205将计数的值存储在RAM208中。因此,作为执行作业的结果,控制器单元205可以掌握从各进纸单元所进给的薄片的数量。
尽管在本典型实施例中,说明了四鼓(4D)型彩色MFP作为打印设备100,但是打印设备100不局限于该结构。还可以使用单色MFP或者单鼓(1D)型彩色MFP。
尽管作为用于说明打印系统1000的操作和结构的例子,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复制作业,但是代替来自扫描器单元的图像数据,打印系统1000通过使用来自该结构中的外部I/F的打印数据,同样可以进行打印作业。
作为打印系统1000中的示例性UI单元的操作单元204的结构
这里使用例如图5来说明操作单元204,其中,操作单元204是打印系统1000的示例性用户界面单元(以下称为UI单元),并且包括在打印系统1000的打印设备100中。
图5是图2所示的操作单元204的结构的平面图。
在图5中,操作单元204包括能够接收利用硬键的用户操作的键输入单元502和作为能够接收利用软键(显示键)的用户操作的示例性显示单元的触摸面板单元501。
利用上述结构,作为设置在打印系统1000中的示例性控制单元的控制器单元205进行如下所述的控制。
使用图6和图7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典型实施例,其中,图6示出打印机驱动程序画面的示例性设置,图7示出堆叠器排出纸张时的典型控制的流程图。
图7是用于控制本典型实施例的打印系统1000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典型实施例是在堆叠器排出纸张时的典型控制方法。通过控制器单元205执行该处理。控制器单元205通过从ROM207读取并执行程序,进行各过程。
首先,作为打印作业的示例性设置,对于来自打印机驱动程序的前负载指示的设置,使用图6说明信息处理设备侧的作业处理的方法。图6示出示例性打印机驱动程序画面。打印机驱动程序是打印环境10000下的客户端PC104内所设置的应用程序,该程序将任意数据转换成页面描述语言(PDL)。
当从用户接收到打印指示时,打印机驱动程序打开打印机驱动程序画面601。此时,当通过排纸目的地选择下拉菜单602接收对堆叠器的选择作为排纸目的地时,打印机驱动程序进行控制以显示用于接收对选项设置按钮603的选择的选项设置按钮603。当接收到对选项设置按钮603的选择时,打印机驱动程序弹出显示排纸目的地选项设置画面604。
排纸目的地选项设置画面604能够使得打印机驱动程序从前负载设置选择下拉菜单605接收前负载设置。打印机驱动程序根据所接收到的设置,创建利用PDL所描述的打印数据。此后,打印机驱动程序将打印数据发送给打印系统1000。打印系统1000利用控制器单元205解释所接收到的打印数据,并且将解释结果存储在HD209中。打印数据的传送的流程、或者打印系统1000接收到打印数据时的打印数据解释的流程与正常打印控制相同,因而这里省略对这些流程的说明。
接着使用图7的流程图说明堆叠器排出纸张时的典型控制。在步骤S701,当用户开始打印处理时,控制器单元205获得存储在HD209中的打印对象作业的设置。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702。在步骤S702,控制器单元205在所获得的作业设置中判断是否存在针对开始打印之前的前负载的指示。当不存在针对开始打印之前的前负载的指示时(步骤S702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705以进行正常打印处理。当在步骤S702判断为存在针对开始打印之前的前负载的指示时(步骤S702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703。在步骤S703,控制器单元205判断在要执行前负载的排纸目的地上是否剩余有打印物。当没有剩余任何打印物时(步骤S703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705以进行正常打印处理。
当在步骤S703判断为在要执行前负载的排纸目的地上剩余有打印物时(步骤S703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704。在步骤S704,控制器单元205向大容量堆叠器200b给出前负载指示。当大容量堆叠器200b向控制器单元205通知大容量堆叠器200b完成了前负载处理、并且变得能够接收排出的纸张时,处理进入步骤S705以进行正常打印处理。
接着,当检测到在步骤S706完成了打印作业和完成了打印处理时(步骤S706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707。在步骤S707,控制器单元205在从HD209所获得的作业设置中判断是否存在针对完成打印之后的前负载的指示。当判断为不存在针对完成打印之后的前负载的指示时(步骤S707为“否”),控制器单元205结束该处理。
另一方面,当判断为存在针对完成打印之后的前负载的指示时(步骤S707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708。在步骤S708,控制器单元205向大容量堆叠器200b给出前负载指示,并且然后结束该处理。
尽管控制器单元205在本典型实施例中仅在开始作业的打印之前、或者在完成打印之后判断是否存在前负载指示,但是,打印系统1000可以控制控制器单元205以在开始或完成每一副本时判断是否存在前负载指示。
用户可以在打印机驱动程序画面上类似地添加用于在开始或完成每一副本时进行前负载处理的指示。
打印系统1000还可以包括用于在完成任意数量的副本时进行前负载处理的指示、或者用于在完成任意数量的页时进行前负载处理的指示。
尽管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将打印系统1000配置成通过打印机驱动程序给出前负载指示,但是打印机的操作单元204可以作为装置设置来提供对用于进行前负载处理的定时的设置。
上述控制能够使得用户在用户希望的任意断点从堆叠器拉出托盘。这样可以提供一种用户可以有效地取出纸张的打印系统。特别地,即使在用户在前一作业时没有给出前负载指示的情况下,或者即使在用户忘记给出前负载指示的情况下,用户也可以对要输入给打印系统1000的作业设置前负载指示。结果,用户可以将通过执行在此后输入的作业所打印的打印物从已打印的打印物分开。
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典型实施例。
图8是用于控制本典型实施例的打印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典型实施例是在用户在打印设备将纸张排出至大容量堆叠器200b的情况下按下设置在大容量堆叠器200b上的开放按钮404时的示例性控制。控制器单元205通过从ROM207读取并执行程序来进行各过程。
在步骤S801,在作业处理期间,控制器单元205判断控制器单元205是否从大容量堆叠器200b接收到当用户按下了开放按钮404时用于立即执行前负载处理的请求。当判断为控制器单元205接收到用于立即执行前负载处理的请求时(步骤S801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802。在步骤S802,控制器单元205基于来自传感器(附图未示出)的输出,判断在对于其控制器单元205接收到用于立即执行前负载处理的请求的排纸目的地上是否存在打印物。当没有打印物时(步骤S802为“否”),控制器单元205判断为不必执行前负载处理,并且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809。
当控制器单元205判断为在对于其控制器单元205接收到用于立即执行前负载处理的排纸目的地上存在打印物时(步骤S802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803。
在步骤S803,控制器单元205判断大容量堆叠器200b是否将当前打印的作业的纸张排出至对于其控制器单元205接收到前负载处理的请求的排纸目的地。当判断为大容量堆叠器200b当前没有将纸张排出至对于其控制器单元205接收到前负载处理的请求的排纸目的地时(步骤S803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810以执行前负载处理。
另一方面,当判断为大容量堆叠器200b当前将纸张排出至对于其控制器单元205接收到该请求的排纸目的地时(步骤S803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804。在步骤S804,控制器单元205获得存储在HD209中的并且当前正排出的作业的设置和要打印的作业的剩余薄片的数量、以及存储在HD209中的随后要执行的各作业的设置和随后各作业要打印的薄片的数量。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805。
在步骤S805,控制器单元205判断在所获得的后续作业中是否存在前负载指示。当判断为在所有后续作业中都没有前负载指示时(步骤S805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810以执行前负载处理。
另一方面,当判断为在后续作业中的至少一个或更多中存在前负载指示时(步骤S805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806。在步骤S806,控制器单元205计算直到执行下一前负载指示之前要打印的剩余薄片的数量(剩余薄片的数量)。控制器单元205根据作业的页的数量、单面打印/双面打印的设置和缩小布局的设置,计算要打印的剩余薄片的数量。例如,当后续作业1具有100页、并且利用单面打印和1页1版打印进行打印时,控制器单元205计算出后续作业1要打印的剩余薄片的数量为100页。此外,当后续作业2具有200页、并且利用双面打印和1页2版打印进行打印时,控制器单元205根据200页/2(双面打印)/2(1页2版),计算出后续作业2要打印的剩余薄片的数量为50页。控制器单元205可以通过从以相同方式所计算出的薄片的打印数量减去已排出薄片的数量,计算当前执行的作业的剩余薄片的数量。当判断为在执行前负载处理之前要打印的剩余薄片的数量在预定数量以上时,控制器单元205判断为控制器单元205可以接收用于立即执行前负载处理的请求。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810。例如,当在执行后续作业2的打印之前存在用于前负载处理的指示时,控制器单元205根据当前执行的作业的剩余薄片的数量+100薄片(后续作业1要打印的薄片的数量),计算要打印的剩余薄片的数量。另一方面,当在执行后续作业2的打印之后存在用于前负载处理的指示时,控制器单元205可以根据当前执行的作业的剩余薄片的数量+100薄片(后续作业1要打印的薄片的数量)+50薄片(后续作业2要打印的薄片的数量),计算要打印的剩余薄片的数量。
另一方面,当判断为要打印的剩余薄片的数量小于预定数量时(步骤S806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807。在步骤S807,控制器单元205在操作单元204上弹出显示图9所示的警告画面901,以通知用户很快将自动执行前负载处理。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808。此时,警告画面901用作为确认画面,其中,在该画面上,控制器单元205接收用于执行用于排出打印物的处理的指示。
当在步骤S808检测到用户按下了警告画面901上的OK按钮902时(步骤S808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810以执行前负载处理。当检测到用户按下了警告画面901上的“否”按钮903时(步骤S808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809以取消用于立即执行前负载处理的请求、并且结束该处理。
尽管在本典型实施例中,控制器单元205在步骤S804和S806基于直到执行下一前负载处理之前要输出的薄片的数量来判断是否显示警告画面901,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本典型实施例。控制器单元205可以基于直到执行下一个前负载处理之前的作业的数量、副本的数量、或者时间长度,判断是否显示警告画面901。
此外,代替使用上述预定数量作为判断基础,控制器单元205可以基于是否存在包括前负载处理的作业,判断是否接收用于立即执行前负载处理的请求。
尽管控制器单元205在步骤S806基于预定数量判断是否显示警告画面901,但是用户可以通过操作单元204或客户端104来指定(改变)该预定数量。
在步骤S805判断为在存储在HD209中的后续作业中存在前负载指示之后,控制器单元205可以省略步骤S806的处理,并且处理可以进入步骤S807。
上述结构使得用户即使在用户在任意定时按下大容量堆叠器200b上的开放按钮404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率地拉出托盘。具体地,假定在用户进行了设置以使得在完成作业时从堆叠器拉出托盘的情况下,用户在将要完成当前正被输出至堆叠器的作业之前按下开放按钮404。当处理了数十个剩余薄片时,将完成当前正输出的作业。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取出已被排出至托盘上的纸张。这样从托盘移除处理后的打印物,并且堆叠器可以再次将纸张排出至托盘上。因此,由于在打印了数十个剩余薄片之后完成了作业,因而再次自动拉出托盘。另一方面,本典型实施例中的结构可以仅在很快要拉出托盘时,才通知用户表示将拉出托盘的信息。因此,用户可以在不会无用地拉出托盘的情况下有效率地取出纸张。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典型实施例,使用图10和11说明在大容量堆叠器200b等待执行前负载处理时对操作单元204上的显示的控制的典型流程。在本典型实施例中,控制器单元205基于存储在HD209中的作业的页的数量和打印设置,在操作单元204上显示直到执行下一前负载处理之前的时间长度。结果,用户容易地获悉什么时间执行下一前负载处理。控制器单元205通过将第二典型实施例所述的直到执行前负载处理之前要打印的剩余薄片的数量除以打印速度,计算直到执行前负载处理之前的时间长度。控制器单元205通过将该值存储在HD209中来管理所计算出的值。
图10是用于控制本典型实施例中的打印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典型实施例是控制器单元205执行的示例性处理。控制器单元205通过从ROM207读取并执行程序来进行各过程。打印设备将纸张排出至堆叠器时所进行的控制和用户按下开放按钮404时所进行的控制与第一典型实施例和第二典型实施例中的控制相同。因此,省略对这些控制的说明。
在步骤S1001,控制器单元205等待直到从客户端104接收到打印作业为止,并且在接收到打印作业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1002(步骤S1001为“是”)。在步骤S1002,控制器单元205解释从客户端104所接收到的打印作业的设置,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1003。在步骤S1003,控制器单元205判断在解释后的设置中是否存在前负载设置。当判断为不存在前负载设置时(步骤S1003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1006以将在步骤S1002所解释的设置存储在HD209中,并且结束该处理。
另一方面,当判断为存在前负载设置时(步骤S1003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1004。在步骤S1004,控制器单元205判断操作单元204当前是否显示了直到执行前负载处理之前的剩余时间。当操作单元204当前显示剩余时间时,控制器单元205判断为在所接收到的打印作业之前执行前负载处理(步骤S1004为“是”)。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1006。
另一方面,当判断为操作单元204当前没有显示剩余时间时(步骤S1004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1005。在步骤S1005,控制器单元205判断为从客户端104所接收到的打印作业中的前负载指示是执行前负载处理的最新定时。控制器单元205通过考虑在完成已经接收到的打印作业之前的剩余时间和执行该前负载处理的定时,计算执行该前负载处理的时间。然后,控制器单元205将计算结果显示在操作单元204上,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1006。在步骤S1006,控制器单元205将在步骤S1002所解释的设置存储在HD209中。然后,控制器单元205结束该处理。
图11是用于控制本典型实施例中的打印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
本典型实施例是在控制器单元205执行前负载处理时的典型控制。控制器单元205通过从ROM207读取并执行程序来进行各过程。控制器单元205在例如如第一和第二典型实施例所述的步骤S704、S708或S810的定时,执行前负载处理。在执行前负载处理时,控制器单元205在步骤S1101获得存储在HD209中的随后各作业的设置和要打印的薄片的数量。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1102。
在步骤S1102,控制器单元205在所获得的设置中判断后续作业中是否存在前负载指示。当判断为存在前负载指示时(步骤S1102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1103。另一方面,当判断为不存在前负载指示时(步骤S1102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1104。
在步骤S1103,控制器单元205检测存在前负载指示的后续作业中的最早要打印的作业,并且然后计算直到执行前负载处理之前的时间。控制器单元205更新操作单元204上的剩余时间的显示。然后,控制器单元205结束该处理。
在步骤S1104,控制器单元205判断为不存在用于执行前负载处理的请求,并且从操作单元204删除直到执行前负载处理之前的剩余时间的显示。然后,控制器单元205结束该处理。
尽管在本典型实施例中,控制器单元205控制执行前负载处理的时间的显示,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本典型实施例。例如,当操作单元204显示完成每一打印作业中的打印的时间时,操作单元204可以仅显示在每一打印作业中是否存在前负载设置。结果,用户可以判断什么时候完成包括前负载指示的作业。尽管在本典型实施例中,显示装置是操作单元204,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本典型实施例。例如,大容量堆叠器200b可以包括显示装置。
上述结构使得用户能够获悉直到执行下一前负载处理之前的时间。用户还能够知道按下大容量堆叠器200b上的开放按钮404的适当定时。因此,用户可以有效率地排出处理后的打印物。
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典型实施例。用户可以基于本发明的精神,对于这些典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还可以将这些典型实施例相互有机组合)。这些变形例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其它实施例
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例如,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进行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一个以上的功能的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以及通过下面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通过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例如从存储介质读出并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进行上述实施例中一个以上的功能来进行上述方法的步骤。计算机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或者其它电路,并且可以包括分开的计算机或者分开的计算机处理器的网络。可以通过例如网络或者存储介质将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提供给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器、光盘(诸如紧凑型光盘(CD)、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蓝光光盘(BD)TM)、闪速存储器装置和存储卡等中的一个以上。
尽管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8)

1.一种包括信息处理设备和打印设备的系统,
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设置部件,用于设置是执行在所述打印设备开始打印之前排出薄片的处理还是执行在所述打印设备完成打印之后排出所述薄片的处理;以及
传送部件,用于在所述设置部件设置了在所述打印设备开始打印之前排出所述薄片的处理的情况下,将设置有第一指示的打印作业传送到所述打印设备,在所述设置部件设置了在所述打印设备完成打印之后排出所述薄片的处理的情况下,将设置有第二指示的打印作业传送到所述打印设备,
所述打印设备包括:
接收部件,用于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接收打印作业;
打印部件,用于基于所述接收部件接收到的打印作业来在薄片上打印图像;以及
堆叠部件,用于将所打印的薄片堆叠在第一托盘上,该堆叠部件能够将所打印的薄片从所述第一托盘输送到第二托盘,然后将所述第二托盘从所述堆叠部件内部的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堆叠部件外部的第二位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设备还包括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用于基于所述接收部件接收到的打印作业来控制所述堆叠部件,以使得:
在所述打印作业设置有所述第一指示的情况下,在所述打印作业之前将所打印的薄片从所述第一托盘输送到所述第二托盘,然后将所述第二托盘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在所述打印作业设置有所述第二指示的情况下,在所述打印作业之后将所打印的薄片从所述第一托盘输送到所述第二托盘,然后将所述第二托盘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设置部件还对于所述作业设置排出指示,以在所述打印设备完成所述作业的处理之后,使得所述堆叠部件排出利用所述打印设备所打印的、并且被排出至所述堆叠部件的薄片。
3.一种打印设备,包括:
接收部件,用于从信息处理设备接收打印作业;
打印部件,用于基于所述接收部件接收到的打印作业来在薄片上打印图像;以及
堆叠部件,用于将所打印的薄片堆叠在第一托盘上,该堆叠部件能够将所打印的薄片从所述第一托盘输送到第二托盘,然后将所述第二托盘从所述堆叠部件内部的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堆叠部件外部的第二位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设备还包括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用于基于所述接收部件接收到的打印作业来控制所述堆叠部件,以使得:
在所述打印作业设置有用于取出薄片的第一指示的情况下,在所述打印作业之前将所打印的薄片从所述第一托盘输送到所述第二托盘,然后将所述第二托盘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在所述打印作业设置有用于取出薄片的第二指示的情况下,在所述打印作业之后将所打印的薄片从所述第一托盘输送到所述第二托盘,然后将所述第二托盘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设备,还包括显示部件: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判断所述打印作业的后续作业是否设置有所述第一指示,并且,在判断为所述后续作业设置有所述第一指示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进行控制以在所述显示部件上显示用于用户确认是否排出堆叠在所述第一托盘上的薄片的画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还包括:
所述控制部件计算完成排出薄片的处理所需的时间,并将所述时间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还包括:
计算部件,用于在所述接收部件接收到用于使得所述堆叠部件排出薄片的排出指示的情况下,计算正在处理的作业中要排出的剩余薄片的数量,
其中,所述显示部件在用于接收是否基于所述排出指示排出薄片的判断的确认画面上,显示所计算出的剩余薄片的数量。
7.一种用于控制包括信息处理设备和打印设备的系统的控制方法,
其中,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设置部件,用于设置是执行在所述打印设备开始打印之前排出薄片的处理还是执行在所述打印设备完成打印之后排出所述薄片的处理;以及
传送部件,用于在所述设置部件设置了在所述打印设备开始打印之前排出所述薄片的处理的情况下,将设置有第一指示的打印作业传送到所述打印设备,在所述设置部件设置了在所述打印设备完成打印之后排出所述薄片的处理的情况下,将设置有第二指示的打印作业传送到所述打印设备,
所述打印设备包括:
接收部件,用于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接收打印作业;
打印部件,用于基于所述接收部件接收到的打印作业来在薄片上打印图像;以及
堆叠部件,用于将所打印的薄片堆叠在第一托盘上,该堆叠部件能够将所打印的薄片从所述第一托盘输送到第二托盘,然后将所述第二托盘从所述堆叠部件内部的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堆叠部件外部的第二位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所述接收部件接收到的打印作业来控制所述堆叠部件,以使得:在所述打印作业设置有所述第一指示的情况下,在所述打印作业之前将所打印的薄片从所述第一托盘输送到所述第二托盘,然后将所述第二托盘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打印作业设置有所述第二指示的情况下,在所述打印作业之后将所打印的薄片从所述第一托盘输送到所述第二托盘,然后将所述第二托盘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8.一种用于控制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打印设备包括:
接收部件,用于从信息处理设备接收打印作业;
打印部件,用于基于所述接收部件接收到的打印作业来在薄片上打印图像;以及
堆叠部件,用于将所打印的薄片堆叠在第一托盘上,该堆叠部件能够将所打印的薄片从所述第一托盘输送到第二托盘,然后将所述第二托盘从所述堆叠部件内部的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堆叠部件外部的第二位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所述接收部件接收到的打印作业来控制所述堆叠部件,以使得:在所述打印作业设置有用于取出薄片的第一指示的情况下,在所述打印作业之前将所打印的薄片从所述第一托盘输送到所述第二托盘,然后将所述第二托盘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打印作业设置有用于取出薄片的第二指示的情况下,在所述打印作业之后将所打印的薄片从所述第一托盘输送到所述第二托盘,然后将所述第二托盘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CN201310594429.3A 2012-11-22 2013-11-21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38385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56669 2012-11-22
JP2012256669A JP5939967B2 (ja) 2012-11-22 2012-11-22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装置、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8529A CN103838529A (zh) 2014-06-04
CN103838529B true CN103838529B (zh) 2017-03-01

Family

ID=50727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94429.3A Active CN103838529B (zh) 2012-11-22 2013-11-21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28648B2 (zh)
JP (1) JP5939967B2 (zh)
CN (1) CN1038385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39967B2 (ja) * 2012-11-22 2016-06-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装置、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037333A (ja) * 2014-08-05 2016-03-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と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JP6399858B2 (ja) * 2014-08-25 2018-10-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CN105991741B (zh) * 2015-03-02 2020-03-0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显示负载请求的方法、装置及网络服务器
JP2017134285A (ja) * 2016-01-28 2017-08-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728935B2 (ja) * 2016-04-25 2020-07-2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TWI733053B (zh) * 2018-09-07 2021-07-11 虹光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事務機與事務機的操控組件之控制方法
JP7207053B2 (ja) * 2019-03-19 2023-01-1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1517A (zh) * 2009-12-26 2011-06-29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和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2636982A (zh) * 2011-02-10 2012-08-15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系统和打印机控制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26042A (en) * 1990-01-22 1991-06-25 Xerox Corporation Sheet feeder for copiers and printers
JPH05155511A (ja) 1991-12-03 1993-06-22 Hitachi Ltd 印刷装置
JPH08224922A (ja) * 1995-02-22 1996-09-03 Oki Data:Kk ソ−タ付き印刷装置
JPH09267953A (ja) * 1996-03-29 1997-10-14 Ricoh Co Ltd プリンタ装置
JPH09300781A (ja) * 1996-05-13 1997-11-2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2011922A (ja) * 2000-06-30 2002-01-15 Canon Inc 画像出力装置並びに画像出力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
JP4115375B2 (ja) * 2003-11-20 2008-07-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処理方法
JP4277201B2 (ja) * 2004-01-13 2009-06-10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28419A (ja) * 2005-11-07 2007-05-24 Fuji Xerox Co Ltd 後処理制御システム
JP5207622B2 (ja) 2006-01-20 2013-06-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印刷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886437B2 (ja) * 2006-09-08 2012-02-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ジョブ処理方法、記憶媒体、プログラム
JP4390793B2 (ja) * 2006-10-17 2009-12-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サーバ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16801B2 (ja) * 2007-01-29 2010-02-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09249106A (ja) * 2008-04-04 2009-10-29 Canon Inc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627347B2 (ja) * 2009-09-10 2014-1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両面印刷方法
JP4987099B2 (ja) * 2010-05-06 2012-07-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643585B2 (ja) * 2010-09-14 2014-12-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526083B2 (ja) * 2011-07-05 2014-06-1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67879B2 (ja) * 2011-08-19 2016-08-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5939967B2 (ja) * 2012-11-22 2016-06-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装置、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1517A (zh) * 2009-12-26 2011-06-29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和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2636982A (zh) * 2011-02-10 2012-08-15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系统和打印机控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39967B2 (ja) 2016-06-29
US9628648B2 (en) 2017-04-18
JP2014106553A (ja) 2014-06-09
CN103838529A (zh) 2014-06-04
US20140139857A1 (en) 2014-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38529B (zh)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1576813B (zh) 打印系统和打印方法
JP507849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3482402B (zh) 片材处理装置及片材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3847254B (zh) 打印系统、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006189786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後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807033B (zh)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508245A (zh) 薄片处理设备和薄片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RU2461057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я,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им и машиночитаемый носитель хране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CN102608898A (zh) 能够防止清洁过程中的给纸错误的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110135326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CN102774146B (zh) 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US8948618B2 (en) Jam detection and removal i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system
CN100499727C (zh)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JP202405999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50146234A1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CN103802500B (zh) 薄片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4238972A (zh) 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7045270A (zh)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管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JP532896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110228298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JP5786314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79166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230168851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JP653616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確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