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92823A - 定影装置和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定影装置和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92823A CN103792823A CN201310526875.0A CN201310526875A CN103792823A CN 103792823 A CN103792823 A CN 103792823A CN 201310526875 A CN201310526875 A CN 201310526875A CN 103792823 A CN103792823 A CN 10379282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il
- magnetic core
- fixing device
- induction heating
- lid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53—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20—Humidity or temperature control also ozone evacuation; Internal apparatus environment control
- G03G21/206—Conducting air through the machine, e.g. for cooling, filtering, removing gases like ozone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01—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local heating of metal pieces
- H05B6/102—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local heating of metal pieces the metal pieces being rotated while induction heat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可以使线圈的长边方向上的冷却效果大体均匀、且结构简单的线圈冷却机构的感应加热方式的定影装置以及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定影装置具有辅助通风道。其配置在盖构件和磁芯托架之间,盖构件安装在线圈绕线管上,覆盖磁性体的磁芯和线圈,磁芯托架与线圈绕线管相对配置,并安装有磁性体的磁芯。辅助通风道与设在盖构件的长边方向一端上的吸气口连通,并具有与在磁芯托架上形成的多个托架开口部的一部分重叠的开口孔。定影装置使空气流从吸气口通过辅助通风道和托架开口部,流入磁芯托架和线圈绕线管之间,通过使因线圈的热量而变暖的空气流从在盖构件的另一端形成的排气口排出,调整在线圈的长边方向上的空气流的流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和它们的数码复合机等使用的定影装置和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涉及电磁感应加热方式的定影装置和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把调色剂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的定影装置的热源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卤素加热器等。另一方面,近年来要求缩短预热时间或节能。因而有通过使交变磁场与磁导体交链产生涡流来进行加热的感应加热(IH)方式。
感应加热方式使用感应加热线圈。通过沿着在加热辊或定影带等加热构件的宽度方向(与纸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绕线管的外周面缠绕绞合线,形成感应加热线圈。在感应加热线圈上外加高频电流,产生高频磁通。所述高频磁通作用在加热辊或定影带的感应发热层上,在感应发热层的磁通周围产生涡流。因此,因感应发热层内的材质固有的电阻产生焦耳热,对加热辊或定影带等加热构件进行加热。在IH方式的定影装置中,可以使加热构件的热容量变小。因此能够缩短预热时间,从而能够紧凑地得到较高的热转换效率。
在上述的IH方式中,线圈相对于加热构件的配置方法有各种结构。其中有把线圈配置在加热构件外部的形式。一种方式是加热构件是加热辊,在转动轴方向(长边方向)上缠绕感应加热线圈的结构。另一种方式是加热构件是加热带,在带宽度方向上缠绕感应加热线圈的结构。以下把这种结构称为外包型(绕轴向)线圈。
另一方面,IH方式的定影装置为了防止线圈的温度升高到耐热温度以上,往往具有用风扇向线圈送风的冷却机构。例如提出了具有在线圈的长边方向通风的冷却机构的IH方式的定影装置的方案。
此外,提出了具有在纸通过方向(与线圈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通风的冷却机构、并且把在线圈的冷却中使用的空气流用于定影夹缝部中的纸的分离中的IH方式的定影装置的方案。
如前所述,在线圈的长边方向通风的结构中,具有可以比较容易且紧凑地设计通风道的优点。可是如果把经过通风道的空气流调整到在相对于通风方向的上游侧端部得到适宜的冷却效果的流速,则在相对于通风方向的下游侧端部与上游侧相比流速降低。其结果下游侧端部的线圈的冷却效果会降低。
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在与线圈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通风的结构中,线圈的冷却效果沿整个长边方向大体相同。因此在线圈的长边方向上不容易产生温度差。可是通风道的设计困难且与通风道大型化、复杂化相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具有可以使线圈的长边方向上的冷却效果大体均匀、且结构简单的线圈冷却机构的感应加热方式的定影装置以及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定影装置包括加热构件、加压构件、感应加热部,使记录介质穿过所述加热构件和所述加压构件的夹缝部,对调色剂像进行定影处理。所述加热构件具有感应发热层。所述加压构件以规定的压力与所述加热构件压力接触。所述感应加热部用磁通对所述加热构件的感应发热层进行感应加热。所述感应加热部具有线圈、磁性体的磁芯、线圈绕线管、磁芯托架、盖构件和辅助通风道。所述线圈沿所述加热构件的长边方向绕成环形,产生对所述加热构件进行感应加热的磁通。所述磁性体的磁芯配置在所述线圈的附近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把磁通导向所述加热构件的感应发热层。所述线圈绕线管与所述加热构件的表面相对配置,在与所述加热构件相对的面的相反一侧的安装面上安装所述线圈。所述磁芯托架与所述线圈绕线管相对配置,并安装有所述磁性体的磁芯。所述盖构件安装在所述线圈绕线管上,覆盖所述磁性体的磁芯和所述线圈。所述辅助通风道配置在所述盖构件和所述磁芯托架之间。所述辅助通风道与设在所述盖构件的长边方向一端上的吸气口连通,并且具有与在所述磁芯托架上形成的多个托架开口部的一部分重叠的开口孔。所述定影装置使空气流从所述吸气口通过所述辅助通风道和所述托架开口部,流入所述磁芯托架和所述线圈绕线管之间,通过使因所述线圈的热量而变暖的空气流从在所述盖构件的另一端形成的排气口排出,调整在所述线圈的长边方向上的空气流的流量。
本发明还提供包括所述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按照本发明,通过在盖构件的吸气口和磁芯托架的托架开口部之间配置辅助通风道,调整在线圈的长边方向上的空气流的流量,可以用简单的通风道的结构,沿线圈的整个长边方向大体均匀且有效地冷却线圈。
本说明书适当地参照附图,通过使对以下详细说明中记载的概念进行总结的内容简略化的方式来进行介绍。本说明书的意图并不是限定权利要求中记载的主题的重要特征和本质特征,此外,意图也不是限定权利要求中记载的主题的范围。此外,在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对象,并不限定于解决本发明中任意部分中记载的一部分或全部缺点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定影装置的侧剖面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定影装置使用的感应加热部的结构的侧剖面图。
图4是从图3的下侧(线圈绕线管侧)观察的图,是表示拱形磁芯相对于拱形磁芯托架的配置的俯视图。
图5是从图3的上侧(拱形磁芯托架侧)观察的图,是表示线圈、中心磁芯和侧磁芯相对于线圈绕线管的配置的俯视图。
图6是从图3的上侧观察图1所示的定影装置具有的盖构件的俯视图。
图7是沿长边方向切断图1所示的定影装置具有的感应加热部的侧剖面图。
图8是图1所示的定影装置具有的感应加热部的局部剖面图,表示了在盖构件的吸气口和辅助通风道的上游侧垂直壁部之间设置了间隙的结构。
图9是表示图1所示的定影装置具有的辅助通风道的定位机构的局部剖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定影装置5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简要结构的图。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设置在其下部的供纸部2和配置在所述供纸部2侧方的纸输送部3。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00还包括配置在所述纸输送部3上方的图像形成部4、配置在比所述图像形成部4更靠向排出侧的定影装置5、以及配置在图像形成部4和定影装置5上方的图像读取部6。
供纸部2包括装有作为记录介质的纸9的多个供纸盒7。供纸部2利用供纸辊8的转动,从多个供纸盒7中选择的供纸盒7把纸9一张张送向纸输送部3。
输送到纸输送部3的纸9经由纸输送部3具有的纸输送路径10向图像形成部4输送。图像形成部4利用电子照相方式在纸9上形成调色剂像。图像形成部4具有感光鼓11,所述感光鼓11被支承成能够向图1中的箭头方向转动。此外,图像形成部4在所述感光鼓11周围沿其转动方向有带电部12、曝光部13、显影部14、转印部15、清洁部16和去除电荷部17。
带电部12具有施加有高电压的带电导线。带电部12通过来自所述带电导线的电晕放电,付与感光鼓11表面规定的电位,由此使感光鼓11表面均匀带电。由曝光部13向感光鼓11照射基于由图像读取部6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的光,使感光鼓11的表面电位选择性地衰减,在感光鼓11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
然后,显影部14用调色剂使感光鼓11表面上的静电潜影显影,在感光鼓11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像。所述调色剂像由转印部15转印到提供到感光鼓11和转印部15之间的纸9上。
转印了调色剂像的纸9向配置在图像形成部4的纸输送方向下游侧的定影装置5输送。在定影装置5中对纸9加热和加压,使调色剂像熔融定影在纸9上。然后,调色剂像定影后的纸9用排出辊对20排出到出纸盘21上。
在用转印部15向纸9转印了调色剂像后,由清洁部16去除残留在感光鼓11表面上的调色剂。此外,由去除电荷部17去除感光鼓11表面上的残留电荷。然后用带电部12使感光鼓11重新带电,此后用相同的方式形成图像。
图2是简要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5的侧剖面图。定影装置5采用使用感应加热方式热源的IH方式。定影装置5包括作为加热构件的加热带26、作为加压构件的加压辊19。此外,定影装置5包括配置在加热带26内侧的定影辊18、向加热带26提供磁通的感应加热部30。加压辊19和定影辊18能够转动地支承在定影装置5的外壳(图中省略)的长边方向上。感应加热部30被固定支承在定影装置5的外壳(图中省略)上。
加热带26是环形的耐热带。加热带26从内周侧顺序层叠:感应发热层26a,例如由厚度30~50μm的电铸镍构成;弹性层26b,例如由厚度200~500μm的硅橡胶等构成;脱模层26c,由PFA(聚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等氟树脂构成,在夹缝部N中提高未定影调色剂像熔融定影时的脱模性。
定影辊18为了与加热带26能够一体转动,张紧架设加热带26的内周面。例如定影辊18设定为外径39.8mm,在不锈钢的芯轴18a上有厚度为5~10mm的硅橡胶制的弹性层18b,弹性层18b张紧架设加热带26。
加压辊19包括圆筒形的芯轴19a、在芯轴19a上形成的弹性层19b、覆盖弹性层19b表面的脱模层19c。例如,加压辊19设定外径为35mm在,不锈钢的芯轴19a上有厚度为2~5mm的硅橡胶制的弹性层19b,在弹性层19b上有由PFA等氟树脂构成的脱模层19c。此外,加压辊19由未图示的电动机等驱动源驱动转动,因加压辊19的转动使加热带26从动转动。在加压辊19和加热带26的压力接触部分形成夹缝部N。在夹缝部N中,在输送的纸9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像被加热和加压,把调色剂像定影在纸9上。
感应加热部30包括线圈37、线圈绕线管38和磁性体的磁芯39,利用电磁感应使加热带26发热。感应加热部30沿长边方向(与图2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以大体围住加热带26的外周的一半的方式与加热带26相对配置。
线圈37沿加热带26的宽度方向(与图2的纸面垂直的方向)绕多圈成环形,安装在线圈绕线管38上。此外,线圈37连接在未图示的电源上,利用从电源提供的高频电流产生交流磁通。此外,用未图示的热敏电阻检测加热带26的长边方向(轴向)中央部位和端部的表面温度,根据检测结果控制从电源向线圈37提供的高频电流。来自线圈37的磁通通过磁性体的磁芯39,被导向与图2的纸面平行的方向,沿加热带26的感应发热层26a通过。因通过感应发热层26a的磁通的交流强度的变化,在感应发热层26a产生涡流。如果涡流在感应发热层26a中流动,则因感应发热层26a的电阻而产生焦耳热,从而使加热带26发热(自身发热)。
如果加热带26被加热升温到规定的温度,则对被夹缝部N夹持的纸9加热,并且通过由加压辊19加压,把纸9上的粉末状的调色剂熔融定影在纸9上。由于加热带26由薄的导热性良好的材质构成,因此热容量小,所以能够用短时间进行预热,从而迅速开始形成图像。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5使用的感应加热部30的侧剖面图。如前所述,感应加热部30包括线圈37、作为支承构件的线圈绕线管38、磁性体的磁芯39。磁性体的磁芯39包括作为第一磁芯的拱形磁芯41、作为第二磁芯的中心磁芯42和侧磁芯43。感应加热部30还包括能够安装拱形磁芯41的拱形磁芯托架45、覆盖磁性体的磁芯39和线圈37的盖构件47。
线圈绕线管38与加热带26表面隔开规定的间隔,并且与定影辊18的转动中心轴同心配置。线圈绕线管38具有大体围住加热带26的一半圆周表面的圆弧部38i、在圆弧部38i两端延伸设置的凸缘部38d。圆弧部38i和凸缘部38d构成线圈绕线管38的主要骨架,为了保持所述骨架部的强度,例如厚度为1~2mm,优选厚度为1.5mm。此外,为了使圆弧部38i和凸缘部38d能承受来自加热带26的散热,用LCP树脂(液晶聚合物)、PET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PPS树脂(聚亚苯基硫醚树脂)等耐热性树脂制成。
线圈绕线管38的圆弧部38i具有与加热带26的表面隔开规定间隔相对的对置面38a、以及位于与所述对置面38a的相反一侧的圆弧形的安装面38b。在安装面38b的大体中央,即在连接定影辊18和加压辊19(参照图2)的各转动中心轴的直线上,用粘接剂安装有一对中心磁芯42。在中心磁芯42的周围沿长边方向(与图3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形成有从安装面38b直立设置的垂直壁部38c。此外,线圈37安装在安装面38b上。加热带26表面和线圈绕线管38的对置面38a的间隔例如被设定为1.5~3mm,使加热带26在转动时不接触,中心磁芯42被配置成与加热带26表面间隔4mm。
线圈37使用在把多根捻在一起的漆包线上涂有融合层的,例如使用耐热温度大体为200℃的AIW线。线圈37在沿安装面38b的、断面为圆弧形的且缠绕长边方向(与图3的纸面垂直的方向)的周围成环形的状态下加热,使融合层熔融,随后冷却成形为规定的形状(环形)。固化成规定形状的线圈37被配置在线圈绕线管38的垂直壁部38c周围,用硅粘接剂等安装在安装面38b上。
在各凸缘部38d、38d的圆弧部38i侧,有多个侧磁芯43用粘接剂安装排列在长边方向上。此外在凸缘部38d的外边缘侧安装有拱形磁芯托架45。
拱形磁芯托架45具有安装在线圈绕线管38的凸缘部38d上的托架凸缘部45a,以及从各托架凸缘部45a以拱形形成、并在长边方向上形成多个的磁芯安装部45b。在各磁芯安装部45b上用粘接剂安装有与磁芯安装部45b大体相同拱形的拱形磁芯41。
因此如上所述,把拱形磁芯41、中心磁芯42和侧磁芯43分别安装在线圈绕线管38和拱形磁芯托架45的规定位置上之后,拱形磁芯41和侧磁芯43围住线圈37的外侧。此外,中心磁芯42配置成比拱形磁芯41靠近加热带26表面。此外,线圈37被加热带26表面、侧磁芯43、拱形磁芯41和中心磁芯42包围。向线圈37提供高频电流,从线圈37产生的磁通就被导向侧磁芯43、拱形磁芯41和中心磁芯42,沿加热带26流动。此时由于在加热带26的感应发热层26a中产生涡流,并且因感应发热层26a的电阻而在感应发热层26a中产生焦耳热,从而使加热带26发热。
盖构件47屏蔽从感应加热部30产生的磁气。盖构件47例如用铝制的板材构成,从线圈绕线管38的相反一侧覆盖线圈37和磁性体的磁芯39的四周。在线圈绕线管38的凸缘部38d上顺序重叠拱形磁芯托架45的托架凸缘部45a和盖构件47的凸缘部的状态下,把螺钉51拧紧在螺母52上,进行盖构件47的安装。
在拱形磁芯托架45和盖构件47之间配置有辅助通风道60。辅助通风道60调整从盖构件47的吸气口47a(参照图6)流入、并流向拱形磁芯托架45和盖构件47之间的空气流的流道。关于辅助通风道60的结构和作用在后面叙述。
图4是表示从图3的下侧(线圈绕线管38侧)观察拱形磁芯41相对于拱形磁芯托架45的配置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从图3的上侧(拱形磁芯托架45侧)观察线圈37、中心磁芯42和侧磁芯43相对于线圈绕线管38的配置的俯视图。
如图4所示,在拱形磁芯托架45上形成有能够把拱形磁芯41安装在规定位置上的磁芯安装部45b。在长边方向X(与纸输送方向Y垂直的方向)上大体等间隔形成有多个磁芯安装部45b。在相邻的磁芯安装部45b之间形成有托架开口部45c。此外,在磁芯安装部45b的周围形成有多个螺钉孔45d,用于安装能够把拱形磁芯托架45安装在线圈绕线管38(参照图3)上的螺钉51(参照图3)。用MnZn合金系等高导磁率铁氧体把拱形磁芯41做成断面为矩形的拱形。
如图5所示,线圈绕线管38具有在安装面38b的中央部位沿长边方向X直立设置的垂直壁部38c、在安装面38b的两侧沿长边方向X延伸设置的凸缘部38d。在凸缘部38d上形成有安装螺钉51(参照图3)的多个螺钉孔38e。在凸缘部38d上安装有多个侧磁芯43。用MnZn合金系等高导磁率铁氧体把侧磁芯43做成长方体形。
线圈绕线管38的垂直壁部38c具有沿长边方向X相对的直线形壁部、延伸在所述相对的壁部之间形成长边方向X两端部的外边缘的圆弧形壁部。
垂直壁部38c的外边缘构成与在卷绕的线圈37的圈内形成的中空部37a大体相同的形状,可以通过嵌入线圈37的中空部37a来安装线圈37。例如线圈37的中空部37a的内部尺寸在长边方向X上设定为330mm,在与长边方向X垂直的Y方向(纸输送方向)上设定为10mm。另一方面,垂直壁部38c的外形尺寸在长边方向X上设定为329mm,在Y方向上设定为9.4mm。
在垂直壁部38c的内边缘形成有可以配置一对中心磁芯42的矩形空间。所述矩形空间在长边方向X上具有与能定影的最大尺寸的纸9的通过区域对应的长度。垂直壁部38c的厚度被设定成抑制励磁的线圈37的热量向中心磁芯42放散、传导。例如把垂直壁部38c的厚度(从外边缘到内边缘的长度)设定为1.5mm,把矩形空间的Y方向长度设定为6.4mm。
一对中心磁芯42、42安装在垂直壁部38c的矩形空间中。一对中心磁芯42、42被配置成当比最大尺寸的纸9的尺寸小的纸9通过夹缝部N时,与在小尺寸的纸9的通过区域的两端部形成的非通过区域对应。中心磁芯42用MnZn合金系等高导磁率铁氧体做成长方体形。
图6是从图3的上侧观察盖构件47的俯视图。图7是把感应加热部30沿长边方向X切断的侧剖面图。此外在图7中,省略了装在盖构件47内的拱形磁芯41、中心磁芯42和侧磁芯43。用图6和图7对感应加热部30的线圈冷却机构进行说明。
为了在感应加热部30中产生磁通,如果在线圈37上通电,则线圈37自身发热,从而使盖构件47内的温度升高。所以作为可以抑制线圈37温度升高的线圈冷却机构设置有吸气通风道53、排气通风道54、吸气风扇55、排气风扇57和辅助通风道60。
在盖构件47上面形成有吸气口47a和排气口47b。吸气口47a和排气口47b分别设置在盖构件47的长边方向X两端侧。吸气通风道53连接在吸气口47a上,此外,排气通风道54连接在排气口47b上。相对于空气流的流通方向(图7中从左向右的方向),吸气风扇55配置成与吸气通风道53的上游侧相对,排气风扇57配置成与排气通风道56的下游侧相对。此外,沿盖构件47的长边方向端部边缘形成有安装螺钉51(参照图3)的多个螺钉孔47c。
在盖构件47和拱形磁芯托架45之间的空间中配置有合成树脂制的辅助通风道60。辅助通风道60具有与拱形磁芯托架45的上表面接触的底面60a、相对于送风方向分别直立设置在底面60a的上游侧端部边缘和下游侧端部边缘的上游侧垂直壁部60b和下游侧垂直壁部60c、直立设置在与送风方向平行的端部边缘上的一对侧方垂直壁部60d。在底面60a上形成有多个开口孔60e。各开口孔60e形成在与拱形磁芯托架45的托架开口部45c重叠的位置上。
如果驱动吸气风扇55转动,则外部空气从吸气通风道53通过吸气口47a流入辅助通风道60内。辅助通风道60内的空气流通过开口孔60e和托架开口部45c,流入拱形磁芯托架45和线圈绕线管38之间的空间。利用流入的空气流夺走从线圈37产生的热量,对线圈37进行冷却。
因从线圈37产生的热量而变暖的空气流,利用排气风扇57的转动,向上通过托架开口部45c,重新流入与拱形磁芯托架45之间的空间。随后通过排气口47b从排气通风道54排向外部。
其中,在与盖构件47的吸气口47a相对的部分,如果从吸气通风道53流入的空气流通过拱形磁芯托架45的托架开口部45c直接到达线圈37的话,有时相对于空气流的流通方向线圈37的上游侧端部(图7的左端部)的温度会降到目标以下。另一方面,从线圈37的长边方向中央部位到下游侧端部(图7的右端部),因为没有足够量的空气流流入所述部分的线圈温度有可能升高到耐热温度以上。
可是在具有向与线圈37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通风的通风道的结构中,线圈37的冷却效果沿整个长边方向大体相同。因此在线圈37的长边方向上不容易产生温度差。可是所述通风道的设计困难,与通风道的大型化、复杂化相关联。
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调节向感应加热部30的长边方向上的线圈37的送风量,在与拱形磁芯托架45之间的空间中配置有辅助通风道60。
具体说,辅助通风道60的底面60a的与盖构件47的吸气口47a相对的部分未形成有开口孔60e。而在辅助通风道60的底面60a的与从线圈37长边方向中央部位稍靠近上游侧附近到下游侧附近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开口孔60e。因此可以抑制空气流到达相对于流通方向的线圈37的上游侧端部的空气流的流量,使从线圈37的长边方向中央部位稍靠向上游侧附近到下游侧的区域的空气流的流量增加。因此能够沿整个长边方向大体均匀且有效地冷却线圈37。
关于空气流的流通方向上的辅助通风道60的长度,至少为延伸到比线圈37的长边方向中央部位靠向下游侧的长度。这是由于热量容易滞留在从线圈37的长边方向中央部位到下游侧,因此增加到达这部分的空气流的流量,可以有效地进行冷却。可是如果使辅助通风道60延伸到线圈37的下游侧端部,则到达线圈37的下游侧端部的空气流的流量会过大,而导致从线圈37的长边方向中央部位到上游侧的冷却效果下降。
因此如图6所示,在从盖构件47的吸气口47a的上游侧开口端到排气口47b的下游侧开口端的长度为L1、空气流的流通方向上的辅助通风道60的长度为L2的情况下,可以把辅助通风道60的长度设定在(1/2)L1<L2<(3/4)L1的范围内。
此外如图7所示,也可以使辅助通风道60的下游侧垂直壁部60c的内面保持倾斜(相对于空气流的流通方向从上游侧向下游侧靠近拱形磁芯托架45的方向),使空气流在流通方向上成为向下的斜坡。按照所述结构,到达了辅助通风道60的下游侧端部的空气流沿着下游侧垂直壁部60c的倾斜的内面,向拱形磁芯托架45方向流动,由此可以使空气流通过托架开口部45c平稳地到达线圈37。
此外,为了调整线圈37的在长边方向上的温度均衡,有时也可以考虑提高线圈37的上游侧的冷却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如图8所示,通过在盖构件47的吸气口47a和辅助通风道60的上游侧垂直壁部60b之间设置间隙61,可以把一些风从吸气通风道53通过间隙61、托架开口部45c导入拱形磁芯托架45和线圈绕线管38之间。间隙61的尺寸适合在数mm~5mm左右。
下面,对辅助通风道60的定位和固定方法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辅助通风道60的定位机构的局部剖面图。辅助通风道60在线圈37的长边方向(图9中的左右方向)和线圈37的断面圆周方向(与图9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上,可以使辅助通风道60的角部抵接在拱形磁芯托架45的台阶部63上进行定位,或者可以使从辅助通风道60的底面60a向下方突出设置的肋65与托架开口部45c卡合进行定位。线圈37的长边方向和线圈37的断面圆周方向是与盖构件47和拱形磁芯托架45的对置面(即在拱形磁芯托架45的与盖构件47相对的面)平行的方向。
此外,也可以不在拱形磁芯托架45上、而在线圈绕线管38上设置台阶部63。此外,也可以在拱形磁芯托架45上形成与辅助通风道60的开口孔60e卡合的肋。此外,作为辅助通风道60的定位机构,也可以把与肋65卡合的卡合孔和托架开口部45c分开设置,也可以在拱形磁芯托架45或线圈绕线管38侧设置肋,在辅助通风道60侧设置卡合孔。
此外,在与盖构件47和拱形磁芯托架45的对置面垂直的方向上,具体而言在线圈37的高度方向(图9的上下方向)上,可以通过利用拱形磁芯托架45和盖构件47夹持底面60a和上游侧垂直壁部60b、下游侧垂直壁部60c、侧方垂直壁部60d的上端,使辅助通风道60定位。在所述状态下,如图3所示,把螺钉51插入盖构件47的螺钉孔47c(参照图6)和拱形磁芯托架45的螺钉孔45d(参照图4),把螺钉51紧固在螺母52上,由此把辅助通风道60与盖构件47固定在一起。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辅助通风道60是放在拱形磁芯托架45上的规定部位并通过用螺钉51与盖构件47紧固在一起的方式来固定的结构。因此,没有必要用螺钉等固定辅助通风道60本身。因此不增加组装感应加热部30的工时,就可以简单地组装。即定影装置5所具有的所述线圈冷却机构的结构简单。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用于把加热带26张紧架设在定影辊18上的定影装置5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用于把环形的加热带26张紧架设在如图10所示的与感应加热部30相对配置的加热辊80、以及与加压辊19压力接触的定影辊18之间的定影装置5。
此外,也可以用于具有对环形的加热带进行加热的感应加热部、与加热带的外周面压力接触的加压辊、以及配置在加热带的内周面并在与加压辊之间使纸和加热带压力接触的按压构件的定影装置。此外,也可以用于具有加压辊和与加压辊压力接触的加热辊的、在加热辊内部装有感应发热层并且与感应加热部相对配置的定影装置等具有感应加热部的各种定影装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分别设置拱形磁芯41和侧磁芯43的结构,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把拱形磁芯41进一步延伸到侧磁芯43侧,由拱形磁芯41替代侧磁芯43的功能。
本发明可以用于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它们的数码复合机等上使用的IH方式的定影装置和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利用本发明提供能够采用紧凑而简单的通风道结构、有效防止因线圈过热而劣化的IH方式的定影装置。
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内容,而是由权利要求的记载来定义,所以可以认为本说明书记载的实施方式只是举例说明,而并非进行限定。因此,所有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界限的更改,以及等同于权利要求的范围、界限的内容都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定影装置,包括具有感应发热层的加热构件、以规定的压力与所述加热构件压力接触的加压构件、以及用磁通对所述加热构件的感应发热层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加热部,使记录介质穿过所述加热构件和所述加压构件的夹缝部,对调色剂像进行定影处理,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加热部包括:
线圈,沿所述加热构件的长边方向绕成环形,产生对所述加热构件进行感应加热的磁通;
磁性体的磁芯,配置在所述线圈的附近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把磁通导向所述加热构件的感应发热层;
线圈绕线管,与所述加热构件的表面相对配置,在与所述加热构件相对的面的相反一侧的安装面上安装所述线圈;
磁芯托架,与所述线圈绕线管相对配置,并安装有所述磁性体的磁芯;
盖构件,安装在所述线圈绕线管上,覆盖所述磁性体的磁芯和所述线圈;以及
辅助通风道,配置在所述盖构件和所述磁芯托架之间,与设在所述盖构件的长边方向一端上的吸气口连通,并且具有与在所述磁芯托架上形成的多个托架开口部的一部分重叠的开口孔,
使空气流从所述吸气口通过所述辅助通风道和所述托架开口部,流入所述磁芯托架和所述线圈绕线管之间,通过使因所述线圈的热量而变暖的空气流从在所述盖构件的另一端形成的排气口排出,调整在所述线圈的长边方向上的空气流的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从相对于空气流的流通方向的所述吸气口的上游侧端部边缘到所述排气口的下游侧端部边缘的长度为L1、空气流的流通方向上的所述辅助通风道的长度为L2时,满足(1/2)L1<L2<(3/4)L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通风道的相对于空气流的流通方向在下游侧的端部边缘直立设置的下游侧垂直壁部的内面以相对于空气流的流通方向从上游侧向下游侧靠近所述磁芯托架的方式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通风道在所述盖构件的长边方向上在与所述吸气口不重叠的位置上形成有所述开口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通风道以相对于空气流的流通方向在上游侧的端部边缘直立设置的上游侧垂直壁部和所述吸气口的上游侧端部边缘之间设置有间隙的方式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通风道通过与所述磁芯托架或所述线圈绕线管卡合,定位在与所述盖构件和所述磁芯托架的对置面平行的方向上,并且通过固定所述盖构件和所述磁芯托架,定位在与所述盖构件和所述磁芯托架的所述对置面垂直的方向上。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239461A JP5747013B2 (ja) | 2012-10-30 | 2012-10-30 | 定着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2-239461 | 2012-10-3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92823A true CN103792823A (zh) | 2014-05-14 |
CN103792823B CN103792823B (zh) | 2016-04-27 |
Family
ID=49485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526875.0A Active CN103792823B (zh) | 2012-10-30 | 2013-10-30 | 定影装置和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811850B2 (zh) |
EP (1) | EP2728417B1 (zh) |
JP (1) | JP5747013B2 (zh) |
CN (1) | CN103792823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77832A (zh) * | 2014-04-09 | 2015-10-14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定影装置及具备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CN107239018A (zh) * | 2016-03-28 | 2017-10-10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吹送管、吹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111696B2 (ja) * | 2013-01-30 | 2017-04-1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575190B2 (ja) * | 2015-07-14 | 2019-09-18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658128B2 (ja) * | 2016-03-11 | 2020-03-04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7259546B2 (ja) * | 2019-05-28 | 2023-04-18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冷却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7533029B2 (ja) * | 2020-08-28 | 2024-08-1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285151A (ja) * | 2005-04-05 | 2006-10-1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冷却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7286163A (ja) * | 2006-04-13 | 2007-11-01 | Ricoh Co Ltd | 排熱構造、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7304315A (ja) * | 2006-05-11 | 2007-11-22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20080219693A1 (en) * | 2007-02-28 | 2008-09-11 | Fuji Xerox Co., Ltd. | Aerato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321903A (ja) | 1999-05-12 | 2000-11-24 | Ricoh Co Ltd | 誘導加熱型定着装置 |
JP2001313162A (ja) * | 2000-04-28 | 2001-11-09 | Ricoh Co Ltd | 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2072764A (ja) | 2000-09-04 | 2002-03-12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5321622A (ja) | 2004-05-10 | 2005-11-17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定着装置 |
JP4941957B2 (ja) | 2005-03-11 | 2012-05-30 | シンジーテック株式会社 | 定着用ローラ |
JP4801924B2 (ja) * | 2005-04-05 | 2011-10-26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誘導コイルの冷却装置及び像加熱装置 |
JP5141003B2 (ja) * | 2006-11-30 | 2013-02-13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 |
JP5099841B2 (ja) * | 2008-04-18 | 2012-12-1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1197185A (ja) * | 2010-03-18 | 2011-10-06 | Kyocera Mita Corp |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1197401A (ja) * | 2010-03-19 | 2011-10-06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470226B2 (ja) * | 2010-03-29 | 2014-04-16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2088355A (ja) | 2010-10-15 | 2012-05-10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2012
- 2012-10-30 JP JP2012239461A patent/JP5747013B2/ja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10-29 EP EP13190705.7A patent/EP2728417B1/en active Active
- 2013-10-29 US US14/066,603 patent/US8811850B2/en active Active
- 2013-10-30 CN CN201310526875.0A patent/CN10379282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285151A (ja) * | 2005-04-05 | 2006-10-1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冷却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7286163A (ja) * | 2006-04-13 | 2007-11-01 | Ricoh Co Ltd | 排熱構造、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7304315A (ja) * | 2006-05-11 | 2007-11-22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20080219693A1 (en) * | 2007-02-28 | 2008-09-11 | Fuji Xerox Co., Ltd. | Aerato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77832A (zh) * | 2014-04-09 | 2015-10-14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定影装置及具备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CN104977832B (zh) * | 2014-04-09 | 2017-09-29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定影装置及具备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CN107239018A (zh) * | 2016-03-28 | 2017-10-10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吹送管、吹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CN107239018B (zh) * | 2016-03-28 | 2021-03-30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吹送管、吹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728417A2 (en) | 2014-05-07 |
EP2728417A3 (en) | 2017-11-22 |
JP5747013B2 (ja) | 2015-07-08 |
US8811850B2 (en) | 2014-08-19 |
US20140119786A1 (en) | 2014-05-01 |
CN103792823B (zh) | 2016-04-27 |
EP2728417B1 (en) | 2018-10-03 |
JP2014089344A (ja) | 2014-05-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92823B (zh) | 定影装置和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
US9383692B2 (en) |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4936430B2 (ja)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3870060B2 (ja) | 像加熱装置 | |
JP2003123961A (ja) | 加熱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8750774B2 (en) |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
CN105093883B (zh) | 定影装置和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
JP4827478B2 (ja) | 画像加熱装置 | |
US8233832B2 (en) | Fix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the same | |
JP4868445B2 (ja)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1592893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4526019B2 (ja)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8270215A (ja) | 誘導加熱装置及び誘導加熱定着装置 | |
JP5757896B2 (ja) | 定着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3293926B (zh) | 定影装置以及具有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
JP5325444B2 (ja) | 定着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5663518B2 (ja) | 定着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5221611A (ja)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8275856A (ja)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393601B2 (ja)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1138155A (ja)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0039230A (ja) | 定着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2006659A (ja) | 定着装置 | |
JP2001194935A (ja) | 像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3114035A (ja) | 画像加熱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