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51722B - 治疗小儿抽动症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疗小儿抽动症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51722B
CN103751722B CN201410030045.3A CN201410030045A CN103751722B CN 103751722 B CN103751722 B CN 103751722B CN 201410030045 A CN201410030045 A CN 201410030045A CN 103751722 B CN103751722 B CN 1037517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ltrate
ethanol
concentrated
oral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3004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51722A (zh
Inventor
储益平
管伦兴
朱华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AISI INNOVATIO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AISI INNOVATIO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AISI INNOVATIO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AISI INNOVATIO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3004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517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51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517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517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5172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治疗小儿抽动症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白芍、僵蚕、天麻、钩藤、郁金、地龙和全蝎乙醇回流提取,过滤,回收乙醇,浓缩,加入蒸馏水,静置冷藏;生地和上述药渣合并,加水煎煮,过滤,浓缩,加入乙醇,静置后取上清液过滤,得水提醇沉液;水提醇沉液与醇提水沉液合并,回收乙醇,加热浓缩,静置,过滤,得滤液;滤液取约1/3体积加入甜菊素,搅拌,将剩余2/3滤液合并,混合,加入尼泊金乙酯,加水,调节pH值,静置;离心,取上清液,加水调整总量至1000ml,搅匀,分装,灭菌。本发明通过在原工艺基础上进行改进,改善了制剂外观性状,解决了原工艺中澄清度差,稳定性差的问题,保证了儿童用药的安全有效。

Description

治疗小儿抽动症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抽动症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儿童期起病的,通常伴有运动和行为异常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小儿突然、快速、反复、非节律性、不自主和刻板的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以及伴随的某些心理及行为障碍,患儿多数有一组或多组肌肉无意识的反复抽动及各种发声障碍(如怪叫、重复语言或模仿语言等),并且有慢性病程,来渐去缓,易于波动和反复发作的特点。本病若未得到早期、及时和合理、有效的治疗,则可使部分患儿的心智发育、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抽动症临床表现为交替出现不自主的眨眼,耸鼻,呶嘴,清嗓音,摇头,点头,耸肩,甩胳膊,鼓肚子,踢腿甚至躯干的抽动,有的伴有话多或秽语等症状。目前发病机制不清楚,研究显示发病可能与中枢神经递质失衡有关,治疗药物主要有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氟哌啶醇、哌迷清、泰必利)等,但均有一定的副作用。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组合物,采用生地12g,白芍9g,郁金9g,僵蚕9g,地龙9g,全蝎3g,天麻9g,钩藤6g配伍制成口服液。该口服药物可显著减少小鼠自主活动、协同戊巴比妥钠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具有镇静作用;能延长戊四唑致小鼠的惊厥潜伏期及死亡时间,缩短谷氨酸钠致小鼠的快速奔跑伴抽搐的持续时间,提高电刺激致小鼠的惊厥阈值,具有抗惊厥作用;促进学习记忆;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孔群.静安口服液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药效学及其治疗作用机理的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现有技术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多动宁口服液,该组合物由生地、白芍、天麻、钩藤、郁金和地龙组成,并公开了该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除生地外,其余白芍等五味,每次加6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无醇味。上述药渣与生地合并,每次加10倍量的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水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08(60℃),冷却,加乙醇至含醇量达50%,搅匀,放置48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与上述醇提浓缩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0(60℃),加水调整至950ml,调节pH值至6.0~7.0,加入苯甲酸钠3g、单糖浆适量,静置24小时。离心,取上清液,加水调整总量至1000ml,搅匀,灌装,即得。以芍药苷作为含量测定指标成分,用于质量控制,并建立相应质量标准,规定口服液中每1ml含白芍以芍药苷计,不得少于1.5mg。(陈昕.多动宁口服液的药学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质量标准是中药口服液研究中必须建立的重要环节,用于控制药物的质量,确保药物的有效安全。新药审批中要求项目则有:性状、鉴别、澄清度、pH值、含量测定、卫生学检查等项,并要求在正常室温下考核,其中澄清度项目检查与中药口服液质量、疗效是密切相关的,其直接反映了口服液的外观质量,反映了产品的稳定性。中药口服液即单剂量包装的合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规定:除另有规定外,合剂应澄清;在贮存期间不得出现发霉、酸败、变色、异物、产生气体或其他变质现象,允许有少量摇之易散的沉淀。中药口服液大多由几味到十几味药材组方制备而成,药量大,成分复杂,且服用量按原药材计算,有的高达颗粒剂药量的2-4倍,因此成分多而复杂使得口服液的稳定性尤其是澄清度难以控制。
口服液在生产过程易出现杂质较多的情况且放置后易产生沉淀,会影响中药口服液的澄清度。澄清度是口服液质量标准中常见的一项标准,澄清度差,无法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口服液澄清度受以下因素影响:(1)口服液中杂质、金属离子、有效成分较不稳定;(2)制备工艺的影响;(3)药材中细小颗粒或杂志净化不够;(4)贮存中杂质颗粒或某些成分受热时溶解性强,冷却后逐渐析出;(5)溶剂种类、温度、氧化、pH值影响。因此合适的工艺技术,才能保证口服液有效成分和澄清度质量的保证。现有技术中提高澄清度的方法有水提醇沉法、离心法、pH法、大孔树脂吸附法、超滤法等。醇沉除去杂质的工艺,无论从生产角度,还是从对药物疗效、产品稳定性及除杂质效果来看,都需要进一步研究。不管采用何种方法,改善澄清度应以不影响成品疗效为前提,应确保疗效的前提下进行改善。
现有技术研究中发现芍药苷既溶于水又溶于乙醇,水提或醇提文献均有报道,且在提取过程中其保留率都较高。芍药中芍药苷的结构,不但含有糖苷键,而且含苯甲酸酯键,两者均有可能在溶媒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芍药苷结构中又存在半缩酮基团,在提取和分离过程中有可能与醇类溶剂发生缩酮反应。研究发现溶媒水及不同体积分数乙醇对芍药苷的含量变化影响小,而加热温度与受热时间是芍药苷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含量下降的主要因素。芍药苷在生产过程中不稳定易破坏,多是因为浓缩时温度过高和时间过长,干燥方法选择不当而造成的。因此生产过程中控制温度是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小儿抽动症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解决原制剂工艺中存在的口服液澄清度差,不稳定及安全性问题,优化工艺中各参数,尽可能提高制剂的质量,便于质量控制,并提高该口服液的口感,提高儿童顺应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小儿抽动症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选用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生地200g、白芍150g、僵蚕150g、天麻150g、钩藤100g、郁金150g、地龙150g、全蝎50g,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取白芍、僵蚕、天麻、钩藤、郁金、地龙和全蝎,向提取罐中加入50%乙醇,80~90℃条件下回流提取2小时后,取出提取液,按照第一次提取的方法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提取,将三次提取液合并,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芍药苷不稳定)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60℃);加入蒸馏水,边加边搅拌,静置冷藏24~48h,过滤,即得;
(2).取生地,和步骤(1)中所得药渣合并,放入提取罐内,并向提取罐内加入水,再对提取罐进行第一次加热煎煮1小时,取出煎煮液,按照第一次煎煮的方法进行第二次煎煮,将二次煎煮液合并后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08(60℃),冷却后向浓缩液中加入乙醇,使浓缩液中乙醇含量达到70%时,停止添加乙醇,搅拌,静置48小时后提取上清液,过滤,得水提醇沉液;
(3).将步骤(2)中滤液与步骤(1)中醇提水沉液合并,90℃条件下回收乙醇,继续加热浓缩,浓缩至1L后停止浓缩,于冷库中静置,过滤,得滤液;
(4).将步骤(3)中滤液取约1/3体积,煮沸后加入3.0g-5.0g甜菊素,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冷却后,将剩余2/3滤液合并,混合,加入尼泊金乙酯0.5g-1.0g,加水调整至950ml,调节pH值至6.6-7.0,静置24小时;离心,取上清液,加水调整总量至1000ml,搅匀,分装,灭菌。进一步优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白芍、僵蚕、天麻、钩藤、郁金、地龙和全蝎,向提取罐中加入质量是中药质量的6倍的50%乙醇,90℃条件下回流提取2小时后,取出提取液,按照第一次提取的方法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提取,将三次提取液合并,100-120目滤网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芍药苷不稳定)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60℃);加入6倍的蒸馏水,边加边搅拌,静置冷藏24h,100-120目滤网过滤,即得;
(2).取生地,和(1)中所得药渣合并,放入提取罐内,并向提取罐内加入质量是中药质量的10倍量的水,再对提取罐进行第一次加热煎煮1小时,取出煎煮液,按照第一次煎煮的方法进行第二次煎煮,将二次煎煮液合并后100-120目滤网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08(60℃),冷却后向浓缩液中加入乙醇,使浓缩液中乙醇含量达到70%时,停止添加乙醇,搅拌,静置48小时后提取上清液,100-120目滤网过滤,得水煎滤液;
(3).将(2)中滤液与(1)中醇提水沉液合并,90℃条件下回收乙醇,继续加热浓缩,浓缩至1L后停止浓缩,于冷库中静置48h后100-120目滤网过滤,滤液再次放置于冷库中静置48h,100-120目滤网过滤,得滤液;
(4).将(3)中滤液取约1/3体积,煮沸后加入3.0g甜菊素,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冷却后,将剩余2/3滤液合并,混合,加入尼泊金乙酯0.5g,加水调整至950ml,调节pH值至6.6-7.0,静置24小时。4800rpm离心20分钟,取上清液,加水调整总量至1000ml,搅匀,分装,流通蒸汽灭菌105℃30分钟。
按照现有公开技术,加入全蝎和僵蚕两味药后,制备存在一些问题:(1)制备出口服液沉淀较多,杂质较多,澄清度差,无法满足现有标准;(2)原制备方法中未明确灭菌工艺,且芍药苷作为质控含量检测成分不稳定,受热易破坏,药物稳定性差;制备出口服液中芍药苷含量低于现有标准中口服液中每1ml含白芍以芍药苷计,不得少于1.5mg的规定,无法确保生产中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安全性问题,溶液中存在较多杂质且药物长时间保存后容易产生沉淀,严重影响其澄清度,降低产品品质,有效成分析出后无法确保药物的有效性;(4)药材中含较多动物类药物,加入单糖浆矫味,口服液口感差,腥苦味重,儿童顺应性差;(5)所得口服液质控指标芍药苷含量不稳定,重复性差。按照现有技术工艺无法制备出符合国家标准以及确保安全有效的产品。
对现有工艺改进的实验如下:
方中生地黄活性成分几乎全在其水提物中,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明显的影响,因此采用水煎煮。芍药中的主要成分芍药苷具有较好解痉作用,研究发现乙醇提取效果稍优于水煎煮。天麻中含有天麻苷、天麻苷元等,显著抑制小鼠自发活动;钩藤主要含多种吲哚类生物碱,对小鼠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僵蚕中主要含蛋白质,脂肪,尚含多种氨基酸以及铁、锌、铜、锰、铬等微量元素,对小鼠和兔有催眠作用;地龙含多种氨基酸,还含铁、锌、镁、铜、锘等微量元素,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全蝎含蛋白质,三甲胺,甜菜碱,牛磺酸等,具有抗惊厥的作用。大多数文献报道对上述药材多采用乙醇提取,因此考虑一起采用乙醇提取,提取后的药渣再水煎煮。
1醇沉水提工艺研究
1.1白芍、僵蚕、天麻、钩藤、郁金、地龙和全蝎醇提温度研究
取白芍、僵蚕、天麻、钩藤、郁金、地龙、全蝎,70℃,80℃,90℃,100℃条件下加6倍量50%,分别70℃,80℃,90℃,100℃条件下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60℃)的浓缩液(每ml含1g生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规定测定浓缩液中芍药苷的含量。
表1不同提取温度对芍药苷含量的影响
可见不同温度下提取对芍药苷含量有影响,应尽可能将温度控制在80~90℃之间,优选为90℃。
1.2白芍、僵蚕、天麻、钩藤、郁金、地龙和全蝎醇提减压浓缩工艺
取白芍、僵蚕、天麻、钩藤、郁金、地龙、全蝎,共九份,加6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分别采用不浓缩,减压浓缩(80℃,0.08MPa)和常压浓缩(100℃)三种方式进行处理,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60℃)的浓缩液(每ml含1g生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规定测定浓缩液中芍药苷的含量。
表2不同浓缩工艺对芍药苷含量的影响
结果显示,减压浓缩对芍药苷含量有较小破坏但不显著,且含量基本稳定;常压浓缩温度高,对芍药苷含量有较大破坏,且不稳定。因此选用减压浓缩方法可最大程度保留芍药苷成分。
1.3白芍、僵蚕、天麻、钩藤、郁金、地龙和全蝎醇提水沉工艺加水量研究:
取白芍、僵蚕、天麻、钩藤、郁金、地龙、全蝎,共三份,加6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分别缓缓加入0、2、4、6、8倍药材量的水,边加边搅拌,静置24h,滤过,浓缩至1L。结果见表3。
表3不同加水量对浸膏的影响
结果显示,对醇提物用6倍或8倍药材量水沉可除去大部分杂质,考虑到节约溶剂,选用6倍药材量水进行水沉精制。水沉虽会对芍药苷含量有所影响,但影响不大。
1.4醇提物水沉精制对醇提物中有效成分的影响:
取白芍、僵蚕、天麻、钩藤、郁金、地龙、全蝎,共三份,加6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分别缓缓加入8倍药材量的水,边加边搅拌,静置24h,滤过。取样测定浸膏中芍药苷、天麻素的含量,和原醇提工艺含量比较。
表4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表4-2天麻素的含量测定
结果显示,水沉精制对醇提物有效成分损失很小。
1.5冷藏时间的考察
取白芍、僵蚕、天麻、钩藤、郁金、地龙、全蝎,加6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分别缓缓加入8倍药材量的水,边加边搅拌,静置24h,滤过。加入8倍的蒸馏水,边加边搅拌,分别至4℃冷藏24h和48h,测定芍药苷和天麻素的含量。
表5冷藏时间的考察
可知,冷藏时间对纯化效果没有很明显区别,从节约时间的角度考虑,冷藏24h即可。
芍药苷受热易破坏,故醇提时尽可能温度不易过高,采用80~90℃提取,芍药苷含量较稳定。
醇提后得到的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影响口服液澄清度,需要进一步分离提纯以满足工艺制剂要求。实验发现,醇提水沉法得到的产品较纯,且有效成分很好的保留。在纯化中加水量和冷藏时间是醇提水沉工艺的关键性因素,在纯化过程中少加水和较少冷藏时间都是不可取的。加水前浓缩应采用减压浓缩的方式,研究发现芍药苷在高温下不稳定,常压浓缩温度高,芍药苷损失大,减压浓缩大大提高芍药苷的含量。
醇提水沉法(醇水法)系指先以适宜浓度的乙醇提取药材成分,将提取液回收乙醇后,加适量水搅匀,静置冷藏一定时间,沉淀完全后滤除的方法。药材用乙醇为溶剂提取,可避免淀粉、蛋白质、黏液质等成分的浸出,加水处理后可除去醇提液中树脂、油脂、脂溶性色素等杂质,且树脂等杂质在高温下易老化,沉淀较多,影响澄清度,因此需水沉可提高口服液的澄清度,提高外观质量。芍药中的主要成分芍药苷具有较好解痉作用,芍药苷水溶性较强;天麻中有效成分的天麻苷、天麻苷元腹腔注射均可显著抑制小鼠自发活动;钩藤中主要有效成分吲哚类生物碱具有镇静、抗癫痫、抗惊厥和保护神经元作用,其极性较大,有一定的水溶性;僵蚕、地龙、全蝎其有效成分多为蛋白质,脂肪,尚含多种氨基酸以及铁、锌、铜、锰、铬等微量元素,具有镇静、抗惊厥作用,有较好的水溶性。以上有效成分都具有较好的水溶性,不会因为水沉而除去,因此水沉可取,且可提高口服液的澄清度,保证质量稳定。醇提水沉法虽然是中药提取中常见的提取方法,但使用是否合适以及加水量和静置时间等需要进一步考察。
2乙醇浓度对澄清度的影响
对醇沉浓度进行了优化,保证口服液的服用贮藏过程中质量稳定。取乙醇回流提取后的药渣,与生地合并,按上述水煎煮最佳工艺煎煮,水煎液减压薄膜浓缩至1∶1,平均分为15份,每份50ml,将15份药液分为三组,每组5份药液,分别加入95%的乙醇进行沉淀,使其含醇量分别达50%、60%、70%、80%。醇沉液冷藏24小时后,抽滤,所得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滤液加水至50ml,搅匀。静置24h,观察,结果见表6。再所得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稠膏。分别取样测定其中多糖的含量。
按照醇提水沉和水提醇沉工艺制备出的口服液,选用不同的乙醇浓度,分别为50%、60%、70%、80%醇沉后,制备出的口服液比较澄清度。
表6乙醇浓度的选择
注:+++放置后多量沉淀;++较多量沉淀;+较少量沉淀
因此选定醇浓度为70%。
醇沉浓度是影响其提取率的显著性因素,因此要正确选择好醇沉浓度。原工艺中50%醇浓度发现杂质较多,影响口服液澄清度;60%醇浓度时澄清度比50%稍好,但依然有沉淀;研究中发现醇浓度为70%时,澄清度好,多糖含量虽有所降低,但影响不大,而80%多糖含量降低,可能多糖与醇蛋白结合,使多糖也随之溶于乙醇溶液中而不被沉淀,同时一些醇溶性杂质溶出量增加,导致多糖得率降低。
3灭菌工艺研究
不同灭菌工艺的影响。
本口服液采用棕色玻璃瓶密包装,不适合干热灭菌法和辐射灭菌法,适合采用湿热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法、煮沸灭菌)。考察其对溶液澄清度、颜色、pH值、装量变化。
表7不同灭菌工艺的影响
可见,高温对芍药含量影响较大,应选用流通蒸汽灭菌。
4pH值对口服液澄清度的影响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原工艺中未涉及灭菌工艺,口服液灭菌后,pH值会有所下降(下降0.5,甚至是1),结果常常会产生沉淀,甚至影响澄清度。为保证灭菌后性状,故对口服液pH值进行调整。
按处方比例称取药材,依法提取,精制,以pH值为考察因素进行试验,按试验要求用NaOH试液分别调节pH为6.1、6.2、6.3、6.4、6.5、6.6、6.7、6.8、6.9、7.0后,分装,灭菌,放置一周,对各样品的澄清度进行观察,结果见表8。结果发现pH在6.5~7.0时澄清度和药味最好。而低于6.5出现沉淀较多,放置一段时间出现沉淀,且灭菌后pH发生变化,调为6.5~7.0之间最合适。
表8pH值考察结果
生地为方中君药,有效成分为环烯醚萜类成分,如梓醇,可耐受一定的高温,但受pH影响较大,酸或碱的条件下均不稳定,应维持pH值为中性,但灭菌工艺后pH值会有所下降(下降0.5,甚至是1),会影响梓醇的含量,可能会引起其降解,从而产生相应杂质沉淀,影响口服液的澄清度。而白芍中有效成分芍药苷在碱性环境中不稳定,易降解。
5辅料
原工艺中采用单糖浆作为矫味剂,本发明工艺中加入全蝎和僵蚕两味,药味腥苦味较重,且单糖浆甜度不高,口服液口感仍然较为差;单糖浆为霉菌、酵母菌良好的培养基,一旦装入不洁容器或贮存时间过长易造成污染而导致长霉;制备单糖浆加热时间不宜过长,温度不宜超过100℃,否则转化成糖的含量过高,制品颜色易变深,在贮存过程中,易酸败。而蔗糖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甜味降低,用量增加,成本增高。阿斯巴甜,甜度相当于蔗糖的180-300倍,口感酷似蔗糖,在体内消化、吸收、代谢和蛋白质相似,不会造成龋齿,但目前对其安全性存在争议。甜菊素,甜度相当于蔗糖的200-300倍,甜味持久,该矫味剂具有低热值、稳定、非发酵性且有防龋作用和防糖尿病的作用,其良好的口感适合儿童服用。因此改为甜菊素作为矫味剂。
表9矫味剂的选择
表10不同量的甜菊素对口服液口感的比较
因此选用0.3%甜菊素作为矫味剂。
防腐剂用于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防腐剂防腐作用的强弱,除本身性质外,还受以下因素:(1)剂型;(2)pH;(3)是否含有利于微生物生存的物质(如糖类,蛋白质类);(4)季节等。原工艺中采用苯甲酸钠作为防腐剂,但是苯甲酸钠在酸性(pH4以下)溶液中抑菌作用强,而本口服液pH值在6-7之间,抑菌效果大大降低。而山梨酸钾对霉菌抑制作用较强,常用于酸性制剂,尤其pH4.5左右防腐效果最佳,也不适合。尼泊金乙酯在pH3-8范围内耐100℃,2h灭菌,在酸性溶液中作用强,微碱性中减弱,较适合。
口服液中加入上述防腐剂,放置1个月后,卫生学检查,结果表明,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作为防腐剂,在pH6.5-7之间,防腐效果差,尼泊金乙酯具有良好的防腐效果。
表11防腐剂效果比较
6本发明工艺和原工艺比较
分别按照本发明工艺和原制备工艺制备出口服液,进行比较。
(1)澄清度和有效成分含量比较
表12两种工艺澄清度比较及含量检测
比较两者之间的澄清度和芍药苷含量,结果表明本发明工艺具有较好的澄清度,优于原工艺,杂质明显减少;芍药苷含量稳定,高于原工艺;口感明显改善,苦味减轻,甜度增加。
(2)重复性比较
表13两种工艺重复性比较
可见原工艺不稳定,芍药苷等含量偏差较大,给质量控制带来困难。本发明工艺稳定,重复性好,质量可控。
(3)稳定性比较
将两种工艺制备的口服液样品室温下放置3个月,观察其澄清度、药液pH值、芍药苷含量。结果原工艺样品外观性状较差,且沉淀物重量显著增加。而本发明工艺样品外观性状基本稳定,沉淀物重量、pH值、芍药苷含量等均无明显变化。制剂质量基本稳定。
表14常温下放置稳定性比较
总结:原工艺生产出的口服液杂质较多,澄清度差,芍药苷含量批次间不稳定,含量低。本发明通过(1)控制提取温度;(2)尽可能减少芍药苷在高温下的时间:通过取约1/3滤液,煮沸加入甜菊素,而不是全部煮沸;通过1/3加入甜菊素搅拌溶解冷却后,再和剩余2/3滤液混合;(3)选取合适的灭菌方式,来尽可能保留芍药苷有效成分。本发明通过(1)采取滤液不停地通过滤网过滤方式;(2)醇提后加水沉方式;(3)醇提水沉液和水提醇沉液合并,两次静置过滤;(4)调节合适pH值,提高口服液澄清度。
通过(1)改变矫味剂,提高口服液口感;(2)改变防腐剂,提高防腐功能,提高口服液安全性,保证儿童用药安全有效。
(4)两种工艺药效学实验:
4.1对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的影响:
取ICR小鼠,体重18-21g,雌雄各半,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10只:(1)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20ml/kg;(2)本发明口服液:6g/kg;(3)原工艺口服液:6g/kg。各组均按上述剂量以20ml/kg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7日。末次给药1h后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5mg/kg,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翻正反射的消失数(以翻正反射消失1min以上作为入睡标准)、翻正反射的消失时间和恢复时间,并将该段时间作为小鼠的睡眠时间。
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口服液和原工艺口服液在6g/kg剂量下均能显著协同戊巴比妥钠的作用,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两工艺制备出的药物具有镇静作用,但根据数值来看,本发明组合物镇静作用优于原工艺组。结果见表15。
表15静安口服液对小鼠协同戊巴比妥钠催眠的影响
*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4.2对抗戊四唑致小鼠的惊厥作用
取ICR小鼠,体重18-21g,雌雄各半,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10只:(1)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20ml/kg;(2)本发明口服液:6g/kg;(3)原工艺口服液:6g/kg。各组均按上述剂量以20ml/kg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7日。于末次给药1h后腹腔注射戊四唑80mg/kg,记录惊厥潜伏期(从注射戊四唑至惊厥发生的时间),各组出现惊厥的动物数及死亡时间(从惊厥开始至发生死亡的时间)。
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口服液在6g/kg剂量下均能显著对抗戊四唑的致惊厥作用,延长小鼠的惊厥潜伏期及死亡时间,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具有抗惊厥作用。但是原工艺在6g/kg剂量下并不能显著对抗戊四唑的致惊厥作用。结果见表16。
表16静安口服液对抗戊四唑所致小鼠的惊厥作用
*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4.3对东莨菪碱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的影响(跳台法)
取ICR小鼠,体重18-21g,雌雄各半,随机均分为四组,每组10只:(1)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20ml/kg;(2)模型组;(3)本发明口服液:6g/kg;(4)原工艺口服液:6g/kg。各组每日按20ml/kg的容积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7日。于给药后第6日,将动物放入自制跳台仪内适应环境3分钟,然后立即通以36v的交流电。动物受到电击,其正常反应是跳回台内以躲避电击。多数动物可能再次或多次跳至铜栅上,受到电击后又迅速跳回平台。如此训练5分钟,并记录每只小鼠受到电击的次数(或叫错误次数),以此作为学习成绩。24小时后重做测试。于末次给药后1h,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小鼠腹腔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注射液3mg/kg,造成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10min后进行测验,记录受电击的小鼠第一次跳下台的潜伏期和3分钟内的错误次数。
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口服液在6g/kg剂量下能显著延长触电潜伏期,减少3分钟内小鼠跳下台的错误次数,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而原工艺组只能减少3分钟内小鼠跳下台的错误次数,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表明本发明工艺在改善东莨菪碱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具有促进学习记忆的作用优于原工艺。结果见表17。
表17静安口服液对东莨菪碱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的影响(跳台法)
#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
可见本发明制备所得口服液在治疗小儿抽动症药效上优于原工艺。本申请人发明的制备工艺大大提高该口服液的澄清度和稳定性,保证质量控制成分芍药苷含量的稳定,有利于质量控制。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在于,对原工艺进行改善:(1)改善口服液澄清度,提高外观质量,确保药物贮存过程中口服液的有效和安全性;(2)提高质量控制含量测定指标芍药苷的含量,达到所建立的质量标准;(3)提高口服液口感和防腐效果,提高儿童顺应性;(4)提高制备出的口服液在治疗抽动症中的药效。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增加水沉工艺,改变醇沉浓度,不断静置过滤,改善pH值等提高本口服液的澄清度;通过限定醇提温度,减压浓缩方法,通过部分总提取物加辅料充分溶解,降温后再将剩余混合,减少芍药苷在高温的时间等方式最大程度地保留芍药苷的含量,减少破坏。通过本发明工艺大大提高了口服液的澄清度,稳定性,确保小儿用药的安全有效;较大程度保留了药物的有效成分芍药苷,方便产品的质量控制;并在药效上相比原工艺有所提高;且批次间制备出口服液中芍药苷含量稳定,重复性好。综上所述,新工艺从提取和制剂成型,质量控制,药效,重复性等都比原工艺有了较大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小儿抽动症的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取白芍、僵蚕、天麻、钩藤、郁金、地龙和全蝎,向提取罐中加入50%乙醇,80~90℃条件下回流提取2小时后,取出提取液,按照第一次提取的方法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提取,将三次提取液合并,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芍药苷不稳定)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60℃);加入蒸馏水,边加边搅拌,静置冷藏24~48h,过滤,即得;
(2).取生地,和步骤(1)中所得药渣合并,放入提取罐内,并向提取罐内加入水,再对提取罐进行第一次加热煎煮1小时,取出煎煮液,按照第一次煎煮的方法进行第二次煎煮,将二次煎煮液合并后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08(60℃),冷却后向浓缩液中加入乙醇,使浓缩液中乙醇含量达到70%时,停止添加乙醇,搅拌,静置48小时后提取上清液,过滤,得水提醇沉液;
(3).将步骤(2)中滤液与步骤(1)中醇提水沉液合并,90℃条件下回收乙醇,继续加热浓缩,浓缩至1L后停止浓缩,于冷库中静置,过滤,得滤液;
(4).将步骤(3)中滤液取约1/3体积,煮沸后加入3.0g-5.0g甜菊素,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冷却后,将剩余2/3滤液合并,混合,加入尼泊金乙酯0.5g-1.0g,加水调整至950ml,调节pH值至6.6-7.0,静置24小时;离心,取上清液,加水调整总量至1000ml,搅匀,分装,灭菌。
实施例2,一种治疗小儿抽动症的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取白芍、僵蚕、天麻、钩藤、郁金、地龙和全蝎,向提取罐中加入质量是中药质量的6倍的50%乙醇,90℃条件下回流提取2小时后,取出提取液,按照第一次提取的方法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提取,将三次提取液合并,100-120目滤网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芍药苷不稳定)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60℃);加入6倍的蒸馏水,边加边搅拌,静置冷藏24h,100-120目滤网过滤,即得;
(2).取生地,和(1)中所得药渣合并,放入提取罐内,并向提取罐内加入质量是中药质量的10倍量的水,再对提取罐进行第一次加热煎煮1小时,取出煎煮液,按照第一次煎煮的方法进行第二次煎煮,将二次煎煮液合并后100-120目滤网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08(60℃),冷却后向浓缩液中加入乙醇,使浓缩液中乙醇含量达到70%时,停止添加乙醇,搅拌,静置48小时后提取上清液,100-120目滤网过滤,得水煎滤液;
(3).将(2)中滤液与(1)中醇提水沉液合并,90℃条件下回收乙醇,继续加热浓缩,浓缩至1L后停止浓缩,于冷库中静置48h后100-120目滤网过滤,滤液再次放置于冷库中静置48h,100-120目滤网过滤,得滤液;
(4).将(3)中滤液取约1/3体积,煮沸后加入3.0g甜菊素,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冷却后,将剩余2/3滤液合并,混合,加入尼泊金乙酯0.5g,加水调整至950ml,调节pH值至6.6-7.0,静置24小时。4800rpm离心20分钟,取上清液,加水调整总量至1000ml,搅匀,分装,流通蒸汽灭菌105℃30分钟。

Claims (1)

1.一种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口服液制备方法,选用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生地200g、白芍150g、僵蚕150g、天麻150g、钩藤100g、郁金150g、地龙150g、全蝎50g,其特征在于,各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取白芍、僵蚕、天麻、钩藤、郁金、地龙和全蝎,向提取罐中加入质量是中药质量的6倍的50%乙醇,90℃条件下回流提取2小时后,取出提取液,按照第一次提取的方法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提取,将三次提取液合并,100-120目滤网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05~1.1;加入6倍的蒸馏水,边加边搅拌,静置冷藏24h,100-120目滤网过滤,即得;
(2).取生地,和步骤(1)中所得药渣合并,放入提取罐内,并向提取罐内加入质量是中药质量的10倍量的水,再对提取罐进行第一次加热煎煮1小时,取出煎煮液,按照第一次煎煮的方法进行第二次煎煮,将二次煎煮液合并后100-120目滤网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1.05~1.08,冷却后向浓缩液中加入乙醇,使浓缩液中乙醇含量达到70%时,停止添加乙醇,搅拌,静置48小时后提取上清液,100-120目滤网过滤,得水煎滤液;
(3).将步骤(2)中滤液与步骤(1)中醇提水沉液合并,90℃条件下回收乙醇,继续加热浓缩,浓缩至1L后停止浓缩,于冷库中静置48h后100-120目滤网过滤,滤液再次放置于冷库中静置48h,100-120目滤网过滤,得滤液;
(4).将步骤(3)中滤液取约1/3体积,煮沸后加入3.0g甜菊素,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冷却后,将剩余2/3滤液合并,混合,加入尼泊金乙酯0.5g,加水调整至950ml,调节pH值至6.6-7.0,静置24小时;4800rpm离心20分钟,取上清液,加水调整总量至1000ml,搅匀,分装,流通蒸汽灭菌105℃30分钟。
CN201410030045.3A 2014-01-22 2014-01-22 治疗小儿抽动症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517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30045.3A CN103751722B (zh) 2014-01-22 2014-01-22 治疗小儿抽动症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30045.3A CN103751722B (zh) 2014-01-22 2014-01-22 治疗小儿抽动症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51722A CN103751722A (zh) 2014-04-30
CN103751722B true CN103751722B (zh) 2016-01-27

Family

ID=50519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3004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51722B (zh) 2014-01-22 2014-01-22 治疗小儿抽动症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517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6847A (zh) * 2014-08-13 2014-10-29 张家亮 治疗小儿抽动症的口服中药制剂
CN104922371B (zh) * 2015-04-24 2018-04-06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短暂性和慢性抽动障碍药物中的用途
CN105727041A (zh) * 2016-04-12 2016-07-06 青岛市市立医院 用于肝阳上亢证型高血压病的辅助降压的中药制剂
CN105727145A (zh) * 2016-04-12 2016-07-06 青岛市市立医院 用于治疗脾虚痰湿证型高脂血症的中药药物
CN106692382A (zh) * 2017-01-23 2017-05-24 邦盈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小儿抽动症的组方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20888A (zh) * 2019-01-30 2019-04-16 温州市气功疗养院 一种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中药制剂
CN114306521B (zh) * 2022-03-04 2023-01-20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一种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6370A (zh) * 2005-03-30 2005-10-26 卓金华 一种治疗儿童抽动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79842A (zh) * 2011-01-10 2012-07-18 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抽动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85341A (zh) * 2012-02-29 2013-09-11 黑龙江康元神经专科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中药制剂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6370A (zh) * 2005-03-30 2005-10-26 卓金华 一种治疗儿童抽动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79842A (zh) * 2011-01-10 2012-07-18 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抽动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85341A (zh) * 2012-02-29 2013-09-11 黑龙江康元神经专科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中药制剂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多动宁口服液的药学研究;陈昕;《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70415;第2007年卷(第4期);第8-10、15-22、40-42页 *
静安口服液;张骠;《江苏中医药》;20131231;第45卷(第8期);第21页 *
静安口服液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药效学及其治疗作用机理的研究;孔群;《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70415;第2007年卷(第04期);第7、1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51722A (zh) 2014-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51722B (zh) 治疗小儿抽动症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CN102415568B (zh) 一种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68025B (zh) 一种防治老年性痴呆的药物组合物
CN102552493A (zh) 一种解酒防醉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66996B (zh) 提神抗疲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600423B (zh) 用于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制备方法
CN103932173A (zh) 一种解酒护肝的组合物
CN106420876A (zh) 一种降尿酸降脂饮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68302A (zh) 一种浒苔多糖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11848B (zh) 蔓菁或蔓菁提取物的用途
CN111481646A (zh) 一种解酒护肝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050608A (zh) 含有硫化和非硫化聚阴离子多糖的藻类提取物及其应用
CN102871120A (zh) 一种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83859B (zh) 狗肝菜多糖的应用
CN106666746A (zh) 具有调节神经递质平衡功能的芦笋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芦笋组合物粉剂
CN105012826A (zh) 一种益智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3478843B (zh) 一种解酒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34189A (zh) 一种向日葵花盘总黄酮及其提取工艺和应用
CN103830374A (zh) 三叶糖脂清在高尿酸血症中的应用
CN107320697A (zh) 一种治疗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705907B (zh) 一种鳖甲活性多肽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663363A (zh) 一种解酒护肝的中药配方及其应用和解酒护肝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CN105148069A (zh) 一种药食两用水溶性珍珠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886574B (zh) 一种改善睡眠保护视力的中老年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78715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小儿多动症药物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