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8646A -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18646A
CN103718646A CN201280037760.9A CN201280037760A CN103718646A CN 103718646 A CN103718646 A CN 103718646A CN 201280037760 A CN201280037760 A CN 201280037760A CN 103718646 A CN103718646 A CN 1037186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moisture absorption
sealant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776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18646B (zh
Inventor
斋藤惠子
坂东祥匡
高桥敦史
冈本英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Kase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Kasei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Kase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718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86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18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86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including getter material or desicca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2Containers
    • H10K50/8426Peripheral 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dhesives, seal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6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comprising getter material or desicc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10K59/8722Peripheral 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dhesives, seal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51Thickne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2Containers
    • H10K50/8423Metallic sea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7Arrangements for heating or cool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10K59/8721Metallic sea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4Arrangements for heating and cool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EL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其能够防止来自外部的水分的透过和扩散、能够长期维持稳定的发光特性。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EL发光装置,通过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背面设置密封层、吸湿层和保护层、以一定的条件对它们进行配置、并利用特定的部件构成密封层和保护层,能够抑制由外部透过的水分所致的劣化、同时能够长期维持稳定的发光特性。

Description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下文中也称为“有机EL”)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EL发光装置具备例如依次层积玻璃或塑料等透光性基板、由透明电极构成的阳极、由有机薄膜构成的有机功能层、阴极而成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出于在数V程度的低电压下显示出高亮度的面发光、通过发光物质的选择能够进行任意色调的发光等原因,近年面向实用化进行了积极开发。
对于有机EL发光装置来说,已知在以有机功能层或阴极暴露于大气中的状态进行放置时,会产生因大气中的水分导致有机功能层的发光区域好似发生了收缩一样的非发光区域扩大的现象(收缩),结果使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发生劣化。因此,需要为屏蔽水分的密封结构。因此,例如如图6所示,有人提出了下述的中空密封: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背面利用接合剂15贴合用于屏蔽水分的玻璃或金属制造的密封罐17来制成中空结构,在该密封罐17的内侧配置干燥剂16。
但是,在该中空密封的情况下,由于是通过利用干燥剂对由密封外部透过的水分进行吸湿而防止劣化,因此需要用于容纳干燥剂的在中央设有凹部的高成本的玻璃或金属等部件作为密封基材。此外,由于具有中空空间,通过发光而产生的热难以放出,可能会导致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短寿命化。进一步地,在将密封基材的周围进行粘接时涂布所用的树脂的生产间歇时间(タクトタイム)长,在使用玻璃粉时需要激光器等高额装置。
因此,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放热性、薄型轻量化,有人提出了在电极上直接层积接合剂、藉由该接合剂对作为密封基材的平板玻璃或金属箔进行固定的实心密封。具体地说,可以举出: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发光区域的周围配置由Ca等碱土金属构成的脱水剂并利用环氧树脂进行密封、在其上利用玻璃板进行固定的实心密封(专利文献1);利用含有结晶性沸石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对于比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阴极宽的范围进行密封、在其上粘接密封基板的实心密封(专利文献2);等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800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558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密封结构中,是通过进行Ca等碱土金属的蒸镀而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发光区域的周围形成较薄的干燥层的,但Ca等碱土金属的反应性非常高,因而危险性高;由于增加了在基板上进行蒸镀的工序,因而装置成本、制造时间也均会增大。此外,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密封结构中,由于混合在接合剂中的吸湿剂面向大气,因而具有干燥剂的吸湿性能容易自外侧降低的问题。
因而,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有机EL发光装置,其能够防止来自外部的水分的透过和扩散、能够长期维持稳定的发光特性。此外,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有机EL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其能够以更为简便的工序有效地制造这样的有机EL发光装置。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鉴于上述课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背面设置密封层、吸湿层和保护层、以一定的条件对它们进行配置、并利用特定的材料构成密封层和保护层,可得到能够抑制由外部透过的水分所致的劣化、同时能够长期维持稳定的发光特性的有机EL发光装置。
本发明的要点如下。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具备:透光性基板;在该透光性基板上形成的第一电极;在该第一电极上形成的、至少具有发光层的有机功能层;在该有机功能层上形成的第二电极;含有热塑性树脂的密封层,该密封层按照至少覆盖上述第一电极、上述第二电极和上述有机功能层的表面的方式来形成;在该密封层上形成的、具有挠性的保护层;以及含有干燥剂的吸湿层,该吸湿层被设于该保护层与上述密封层之间,按照至少包围上述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的方式来形成;其中,该吸湿层的端部沿着水平方向比上述发光区域的端部突出长0.4mm以上、且比上述密封层的端部短。
<2>如上述<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上述发光区域上的上述保护层的厚度为上述发光区域上的上述密封层的厚度的0.3倍以上。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未形成上述吸湿层的区域的上述密封层的厚度比上述发光区域的上述密封层的厚度薄。
<4>如上述<1>~<3>的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从上述吸湿层的端部到上述密封层的端部为止的水平方向上的间隔为0.1mm以上。
<5>如上述<1>~<4>的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上述吸湿层含有选自碱土金属、碱金属和它们的氧化物、以及无机多孔质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6>如上述<1>~<5>的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上述吸湿层的厚度为0.1μm以上、500μm以下。
<7>如上述<1>~<6>的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上述密封层的厚度为1μm以上、200μm以下。
<8>如上述<1>~<6>的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上述密封层的厚度为10μm以上、100μm以下。
<9>如上述<1>~<6>的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上述保护层的厚度为10μm以上、200μm以下。
<10>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依序包含下述工序:元件形成工序,在形成了第一电极的透光性基板的该第一电极上形成至少具有发光层的有机功能层,接下来在该有机功能层上形成第二电极,得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在作为保护层的挠性片材上形成含有干燥剂的吸湿层的工序;背面部件形成工序,在该吸湿层上形成厚度为该保护层的厚度的3.3倍以下的、含有热塑性树脂的密封层,得到背面部件;以及热处理工序,将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上述第二电极形成面侧与上述背面部件的密封层形成面侧按照上述吸湿层至少包围上述发光层的发光区域、且上述吸湿层的端部沿着水平方向比上述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端部突出0.4mm以上的方式叠合,进行加热处理。
<1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是通过依序包含下述工序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的:元件形成工序,在形成了第一电极的透光性基板的该第一电极上形成至少具有发光层的有机功能层,接下来在该有机功能层上形成第二电极,得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在作为保护层的挠性片材上形成含有干燥剂的吸湿层的工序;背面部件形成工序,在该吸湿层上形成厚度为该保护层的厚度的3.3倍以下的、含有热塑性树脂的密封层,得到背面部件;以及热处理工序,将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上述第二电极形成面侧与上述背面部件的密封层形成面侧按照上述吸湿层至少包围上述发光层的发光区域、且上述吸湿层的端部沿着水平方向比上述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端部突出0.4mm以上的方式叠合,进行加热处理。
<12>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使用了上述<1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1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照明装置,其使用了上述<1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14>一种有机电致发光电气装置,其使用了上述<1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发明效果
本发明中的有机EL发光装置不仅对来自外部的水分的屏蔽性优异,而且放热性也优异,因而可抑制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劣化,其结果能够长期维持稳定的发光特性。此外,与以往相比,本发明的有机EL发光装置能进行轻量化、薄膜化,还可将基板回收。
进一步地,利用本发明,能够利用更为简便的工序有效地制造这样的有机EL发光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中的有机EL发光装置的一例的截面图。
图2为示出本发明中的有机EL发光装置的另一例的截面图。
图3为示出本发明中的有机EL发光装置的制造工序的一例的截面图,图3(a)为示出在透光性基板1的表面形成了第一电极2的状态的图、图3(b)为示出在第一电极2上形成了具有发光层的有机功能层3的状态的图、图3(c)为示出在有机功能层3上形成了第二电极4的状态的图。
图4为示出本发明中的有机EL发光装置的制造工序的一例的俯视图,图4(a)为示出作为保护层7的挠性片材的图,图4(b)为示出在保护层7的表面以行列状形成吸湿层6的状态的图,图4(c)为示出一片片地裁断保护层7的状态的图,图4(d)为示出在吸湿层6上形成含有热塑性树脂的密封层5的状态的图。
图5为示出本发明中的有机EL发光装置的制造工序的另一例的俯视图,图5(a)为示出作为保护层7的挠性片材的图,图5(b)为示出在保护层7的表面以行列状形成吸湿层6的状态的图,图5(c)为示出一片片地裁断保护层7的状态的图,图5(d)为示出在吸湿层6上形成含有热塑性树脂的密封层5的状态的图。
图6为示出现有的有机EL发光装置的一例的截面图。
图7为示出根据吸湿层6的形状将保护层7成型为凹状的方法的图,图7(a)为示出在保护层7上形成吸湿层6的状态的图,图7(b)为示出使吸湿层6为下面的状态的图,图7(c)为示出对未设有吸湿层6的保护层7的部分进行加压的状态的图,图7(d)为示出保护层7与吸湿层6以大致相同的平坦面状形成密封层5的状态的图。
图8为示出利用背面部件密封有机EL元件的模式的图,图8(a)为示出背面部件与有机EL元件叠合的状态的图,图8(b)为示出加热加压处理的图,图8(c)为示出加热加压处理后的有机EL元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有机EL发光装置的适宜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说明中,对于相同要素赋以相同符号,省略重复说明。此外,为方便图示起见,附图的尺寸比例并不一定与说明物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重量%”与“质量%”的含义相同。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有机EL发光装置的一个适宜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所示的有机EL发光装置10由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与在其背面形成的背面部件构成。下面对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背面部件进行详细说明。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有机EL发光装置10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具有透光性基板1、在透光性基板1上形成的第一电极2、在第一电极2上形成的有机功能层3、以及在有机功能层3上形成的第二电极4。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有机功能层3的发光层中所发出的光通过透光性基板1而被取出。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构成及其构成材料可以采用现有公知的构成及材料,作为构成材料,可以举出例如下述物质。
(基板)
透光性基板1为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支持体,可以使用石英或玻璃板、金属板或金属箔、塑料膜或塑料片等。特别优选玻璃板;聚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碳酸酯、聚砜等透明合成树脂板。
在使用合成树脂制基板的情况下,需要留意气体阻隔性。透光性基板1的气体阻隔性过小时,透过透光性基板1的外气有时会使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发生劣化。因此,在合成树脂制基板的至少单面设置致密的硅氧化膜等来确保气体阻隔性的方法也是优选的方法之一。
透光性基板1的厚度通常为0.01mm~10mm、优选为0.1mm~1mm。
(第一电极)
第一电极2为阳极,其发挥出向有机功能层3中注入空穴的作用。该阳极通常由铝、金、银、镍、钯、铂等金属;铟和/或锡的氧化物等金属氧化物;碘化铜等卤化金属;炭黑;聚(3-甲基噻吩)、聚吡咯、聚苯胺等导电性高分子等构成。
阳极的厚度根据所需要的透明性而不同。在需要透明性的情况下,最好使可见光的透过率通常为60%以上、优选为80%以上。这种情况下,阳极的厚度通常为5nm以上、优选为10nm以上,其上限通常为1000nm、优选为500nm。在可以为不透明的情况下,阳极的厚度为任意的,阳极可以与透光性基板1相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极2通常为单层结构,但根据需要,也可以制成为由多种材料构成的层积结构。
(有机功能层)
有机功能层3只要至少具有发光层,就可以为单层结构,也可以为多层结构。作为多层结构的示例,可以举出由空穴注入传输层、发光层和电子注入层形成的3层结构;由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空穴阻止层和电子注入层形成的5层结构等,可进行适宜选择。
作为空穴传输材料,可以举出例如卟啉化合物、酞菁化合物、喹吖啶酮化合物、阴丹士林化合物、芳香族胺化合物等。其中优选芳香族胺化合物,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耐热性的方面出发,特别优选下式(1)所表示的4,4’-双[N-(2-萘基)-N-苯基-氨基]联苯(α-NPD)、下式(2)所表示的4,4’-双[N-(9-菲基)-N-苯基-氨基]联苯(PPD)、下式(3)所表示的spiro-NPB、下式(4)所表示的spiro-TAD、下式(5)所表示的2-TNATA。
[化1]
Figure BDA0000463353110000071
[化2]
Figure BDA0000463353110000072
[化3]
Figure BDA0000463353110000073
[化4]
Figure BDA0000463353110000074
[化5]
Figure BDA0000463353110000081
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可以举出例如噁二唑衍生物、噁唑衍生物、噻唑衍生物、噻二唑衍生物、吡嗪衍生物、三唑衍生物、三嗪衍生物、二萘嵌苯衍生物、喹啉衍生物、喹喔啉衍生物、芴酮衍生物、蒽酮衍生物、菲咯啉衍生物、有机金属络合物、吡啶衍生物、吡咯并吡啶衍生物、嘧啶衍生物、萘啶衍生物、噻咯衍生物等。
对于电荷传输材料,只要无损于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适宜选择上述空穴传输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等进行使用,不消说也可以使用此外的材料。
作为发光材料,可以举出例如:9,10-二芳基蒽衍生物、芘、六苯并苯、二萘嵌苯、红荧烯、1,1,4,4-四苯基丁二烯、三(8-羟基喹啉)铝络合物、三(4-甲基-8-羟基喹啉)铝络合物、双(8-羟基喹啉)锌络合物、三(4-甲基-5-三氟甲基-8-羟基喹啉)铝络合物、三(4-甲基-5-氰基-8-羟基喹啉)铝络合物、双(2-甲基-5-三氟甲基-8-羟基喹啉)[4-(4-氰基苯基)苯酚]铝络合物、双(2-甲基-5-氰基-8-羟基喹啉)[4-(4-氰基苯基)苯酚]铝络合物、三(8-羟基喹啉)钪络合物、双[8-(对甲苯磺酰基)氨基喹啉〕锌络合物和镉络合物、1,2,3,4-四苯基环戊二烯、五苯基环戊二烯、聚-2,5-二庚氧基-对亚苯基亚乙烯基、香豆素系荧光体、二萘嵌苯系荧光体、吡喃系荧光体、蒽酮系荧光体、卟啉系荧光体、喹吖啶酮系荧光体、N,N’-二烷基取代喹吖啶酮系荧光体、萘二甲酰亚胺系荧光体、N,N’-二芳基取代吡咯并吡咯系荧光体等低分子材料;聚芴、聚对亚苯基亚乙烯基、聚噻吩等高分子材料等。
有机功能层3的厚度根据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的不同而不同,但通常为1000nm以下,从薄型化的方面出发,优选为50nm~150nm。
只要无损于本发明的目的,也可以在发光层的上面选择适宜材料来形成空穴阻止层、电子传输层等。
(第二电极)
第二电极4为阴极,其发挥出向有机功能层3注入电子的作用。该阴极可以使用与阳极中所用的材料同样的材料,但为了有效地进行电子注入,优选功函低的金属,例如可使用锡、镁、铟、钙、铝、银等适当的金属或它们的合金。作为具体例,可以举出镁-银合金、镁-铟合金、铝-锂合金等低功函合金电极。此外,阴极的材料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以以任意的比例组合使用2种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阴极的厚度通常与阳极相同。
〔背面部件〕
另外,有机EL发光装置10的背面部件具备密封层5、吸湿层6、以及保护层7。密封层5按照覆盖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透光性基板1上的露出面的方式来形成,本实施方式的密封层5按照与透光性基板1的主面的一部分以及阳极2、有机功能层3和阴极层4的表面直接接触进行被覆的状态来形成。此外,在密封层5上形成保护层7以对其进行覆盖,在密封层5与保护层7之间以与保护层7接触的方式来形成吸湿层6。本实施方式的吸湿层6按照至少包围构成有机功能层3的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的方式沿着发光区域的外周并保持一定的间隔下形成为中空方形的形状。
此外,在背面部件中,吸湿层6的端部6a沿着水平方向比构成有机功能层3的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端部3a长、且比密封层5的端部5a短。即,与有机功能层3的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端部3a相比,吸湿层6的端部6a沿着水平方向突出,并且与吸湿层6的端部6a相比,密封层5的端部5a沿着水平方向突出。
此处,本说明书中的“端部”是指沿着水平方向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外侧最突出的部分,“水平方向”是指与透光性基板1的主面平行的方向。此外,本说明书中的“发光层的发光区域”是指在电极间施加电压时在构成有机功能层3的发光层中发光的区域,其为第一电极2、有机功能层3和第二电极4叠合的区域,是发光由元件射出到外部的区域。“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端部3a”为第一电极2、有机功能层3和第二电极4叠合的区域中的发光层的最外端部。
从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端部3a到吸湿层6的端部6a为止的水平方向上的间隔x通常为0.4mm以上、优选为1mm以上、更优选为10mm以上。其上限通常为100mm、优选为50mm、更优选为10mm。
通过使x为0.4mm以上,可有效地利用吸湿层对由背面部件端部侵入的水分进行吸湿,能够抑制发光层的劣化。
本发明人对用于使从背面部件端部侵入的密封层中的水分子有效到达吸湿层的部件构成进行了考察,结果得到下述结论:即,对于密封层中的水分子的位置,在与基板水平的方向的位置为吸湿层端部、与基板垂直的方向的位置为任意位置的情况下,在由该处仅移动距离x的期间,在密封层的膜厚与x等同或更薄时,到达吸湿层的概率更大。如后所述,由于密封层的膜厚通常为200μm以下,因而推测,若为该厚度的2倍以上,则具有充分效果。从而推测出x为0.4mm以上。
此外,由吸湿层6的端部6a到密封层5的端部5a为止的水平方向上的间隔y通常为0.1mm以上、优选为1mm以上。其上限通常为10mm、优选为5mm。
由此,由于有机EL发光装置10的背面部件采用了依次层积密封层5、吸湿层6和保护层7且吸湿层6的端部6a配置在预定位置这样的密封,因而不仅可屏蔽来自外部的水分,而且发光层所产生的热的放热性也优异。因此,可抑制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劣化,能够长期维持稳定的发光特性。
此外,由于有机EL发光装置10的保护层7由挠性材料构成,因而与以往相比,可实现轻量化、薄膜化,同时还可实现低成本化。进一步地,由于密封层5含有热塑性树脂,因而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发生劣化的情况下,还可将该密封层的热塑性树脂熔融来回收基板。
(密封层)
作为密封层5所含有的热塑性树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异丁烯、聚酯、聚异戊二烯等。它们可以单独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其中,从低透湿性的方面出发,优选聚丙烯、聚乙烯、聚异丁烯。此外,从耐热性的方面出发,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通常为-80℃以上、优选为-20℃以上,上限没有特别限定。
密封层5中可以含有热塑性树脂以外的成分,可以举出例如石油树脂或环状烯烃系聚合物等。
作为石油树脂,可以举出例如“14906的化学商品”(化学工业日报社发行)的p.1192中记载的C5系石油树脂、C9系石油树脂、C5C9共聚石油树脂等。
对于环状烯烃系聚合物,具体地说,可以举出氢化萜烯系树脂(例如Clearon P、M、K系列)、氢化松香和氢化松香酯系树脂(例如Foral AX、Foral1105、Pensel A、Ester Gum H、Super Ester A系列等)、歧化松香和歧化松香酯系树脂(例如,Pinecrystal系列等);将由石脑油的热分解生成的戊烯、异戊二烯、胡椒碱、1,3-戊二烯等C5馏分共聚而得到的C5系石油树脂的氢化树脂即氢化双环戊二烯系树脂(例如Escorez5300、5400系列;Eastotac H系列等);对于将由石脑油的热分解而生成的茚、乙烯基甲苯、α或β-甲基苯乙烯等C9馏分共聚而得到的C9系石油树脂进行氢化而得到的树脂(例如Arkon P或M系列);将上述C5馏分与C9馏分的共聚石油树脂氢化而得到的树脂(例如I-Marv系列)等。
在热塑性树脂中,在不会损害其粘着物性等的范围内,可以进一步适宜添加例如填充剂、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稳定剂、抗氧化剂、树脂稳定剂等。
对于密封层5的厚度,其下限值通常为1μm以上、优选为10μm以上,其上限值通常为200μm以下、优选为150μm以下、更优选为100μm以下。
(吸湿层)
在吸湿层6中含有干燥剂,作为干燥剂,只要为吸湿性高的物质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碱土金属、碱金属或它们的氧化物、或者无机多孔质材料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其中,从吸湿性与处理的安全性的方面出发,优选碱土金属或碱金属的氧化物、无机多孔质材料,特别优选氧化钙、沸石。
吸湿层6也可以含有干燥剂以外的成分,可以举出例如由高热传导性的Si、AlN、C构成的颗粒、棒等。
作为吸湿层6的形状,图1中为中空方形的,但只要能够吸收由外部透过的水分就没有特别限定,可根据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的配置适宜选择方形、矩形、圆形、椭圆形等。此外,只要为能够屏蔽来自外部的水分的结构,可以为中空结构、也可以为平面结构。
对于吸湿层6的厚度,其下限值通常为0.1μm以上、优选为1μm以上、更优选为10μm以上。此外,其上限值通常为500μm以下、优选为200μm以下、更优选为100μm以下。
(保护层)
保护层7可屏蔽来自外部的水分、氧,同时还能够作为制造背面部件时的支持体发挥功能。此外,保护层7具有挠性。
保护层7通常可使用金属箔或塑料膜与无机化合物层的层积体等。保护层7优选具有气体阻隔性。作为具有气体阻隔性的金属,可以举出例如铝、铜、镍、或不锈钢、铝合金等合金材料等。此外,作为塑料膜与无机化合物层的层积体,可以举出在塑料膜上层积一层或多层的二氧化硅、氧化铝等无机氧化物的层、氮化硅、氮化铝等无机氮化物的层而成的层积膜等。其中优选为金属箔,特别优选为铝箔。使用金属箔时,不仅从加工、成本降低的方面出发为优选的,而且对来自外部的水分、氧的屏蔽性优异、容易根据需要进行弯曲加工、在加热或施加应力时不易产生针孔或裂纹等缺陷。特别是,铝箔最为均衡地兼具加工性与耐久性,是优选的。
对于保护层7的厚度,其下限值通常为1μm以上、优选为10μm以上。并且其上限值通常为500μm以下、优选为200μm以下。
对于发光区域中的保护层7与密封层5的厚度的关系,优选保护层7的厚度α为密封层5的厚度β的0.3倍以上。据信,通过使保护层7的厚度为密封层5的厚度的0.3倍以上,能够藉由密封层5将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所产生的热有效地传递至保护层7、从而由保护层7有效放热。
其理由认为如下。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驱动劣化的原因之一中,驱动时的放热所致的劣化提高。为了抑制放热的影响,需要有效地对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所产生的热进行放热。据认为,由于进行放热,因而热有效传递至作为背面部件最外层的保护层7中,在保护层7容易接受热。为了使来自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热有效地移动,需要降低密封层5的“单位面积的热阻”。为了容易在保护层7接受热,需要增大保护层7的“单位面积的热容量”。密封层5的“单位面积的热阻”与密封层5的厚度成比例,保护层7的“单位面积的热容量”与保护层7的厚度成比例。密封层5的“单位面积的热阻”越小则热传导性越高、保护层7的“单位面积的热容量”越大则越容易蓄热,因而认为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中产生的热可有效移动至保护层7中、热容易滞留在保护层7中,可抑制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温度上升、抑制驱动时的元件劣化。
如后述的实施例所示,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保护层7的厚度为密封层5的厚度的0.3倍以上的情况下,能够得到驱动寿命长的元件。
有机EL发光装置10的厚度通常为0.1mm~5mm、优选为0.5mm~3mm、更优选为1mm~2mm。
以上基于其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可在不脱离其要点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在透光性基板1上依次层积阳极2、有机功能层3和阴极4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制成在透光性基板1上依次层积阴极4、有机功能层3和阳极2而成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此外,在图1的实施方式中,对于呈中空方形的形状的吸湿层6进行了说明,但如图2所示,也可以制成沿着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的外周并保持一定的间隔(例如间隔x)下全部覆盖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的平面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的有机EL发光装置的构成中,除了吸湿层6的形状外,与图1所示的有机EL发光装置的构成是同样的。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有机EL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有机EL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包含元件形成工序、背面部件形成工序、以及热处理工序。下面对各工序进行说明。
(元件形成工序)
元件形成工序为形成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工序,可以采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可利用下述方法进行。图3(a)~图3(c)为示出有机EL发光装置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制造工序的示意性截面图。参照图3(a)~图3(c)对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准备透光性基板1。接下来,如图3(a)所示,在透光性基板1的表面形成第一电极2。
第一电极2的形成通常可利用溅射法、真空蒸镀法等来进行。此外,在使用银等金属微粒、碘化铜等微粒、炭黑、导电性金属氧化物微粒、导电性高分子微粉末等来形成第一电极2的情况下,也可通过分散在适当的粘结剂树脂溶液中然后再涂布在透光性基板1上来形成第一电极2。进一步地,在导电性高分子的情况下,还可通过电解聚合直接在透光性基板1上形成薄膜或者在透光性基板1上涂布导电性高分子来形成第一电极2(Appl.Phys.Lett.,60卷,2711页,1992年)。
接下来,如图3(b)所示,在第一电极2上形成具有至少发光层的有机功能层3。
作为有机功能层3的形成方法,可根据材料进行适宜选择,可使用例如真空蒸镀法、旋涂法、浸渍涂布法、模涂法、棒涂法、刮板涂布法、辊涂法、喷涂法、毛细管涂布法、喷墨法、丝网印刷法、凹版印刷法、苯胺印刷法等。
接下来,如图3(c)所示,在有机功能层3上形成第二电极4。
作为第二电极4的形成方法,可以使用溅射法、真空蒸镀法等。
(背面部件形成工序)
图4(a)~图4(d)为示出有机EL发光装置的背面部件的制造工序的示意性截面图。参照图4(a)~图4(d)对背面部件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准备如图4(a)所示的作为保护层7的挠性片材。
接下来,如图4(b)所示,在保护层7的表面将吸湿层6以包围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的方式沿着发光区域的外周并保持一定的间隔下形成为中空方形的形状。
作为吸湿层6的形成方法,可根据材料进行适宜选择,例如可使用:真空蒸镀法等干式成膜法;片状吸湿片材的插入、旋涂法、浸渍涂布法、模涂法、棒涂法、刮板涂布法、辊涂法、喷涂法、毛细管涂布法、喷墨法、丝网印刷法、凹版印刷法、苯胺印刷法、基于分配器(ディスペンサ)的涂布法等湿式成膜法等。其中,从印刷图案的自由度与成本降低的方面出发,优选湿式成膜法,更优选模涂法、喷涂法、丝网印刷法、凹版印刷法、苯胺印刷法、基于分配器的涂布法等印刷法,特别优选采用丝网印刷、分配器涂布。
接下来,将如图4(b)所示的以行列状形成了吸湿层6的保护层7如图4(c)所示沿着吸湿层6的外周并保持一定的间隔来一片片地裁断。需要说明的是,该裁断也可在下面的形成密封层的工序之后进行。
接下来,如图4(d)所示,在吸湿层6上形成含有热塑性树脂的密封层5。这种情况下,按照吸湿层6的表面全部被密封层5覆盖、且密封层5的端部5a比吸湿层6的端部6a突出的方式来形成密封层5。
作为密封层5的形成方法,可以使用辊涂、旋涂、丝网印刷法、喷涂等涂布法、印刷法等方法,从作业性的方面出发,优选采用粘贴片状热塑性粘着剂的方法。
此外,有机EL发光装置的背面部件的制造也可不利用图4所示的方法而利用图5所示的方法进行制造。图5(a)~图5(d)为示出有机EL发光装置的背面部件的另一制造工序的示意性截面图。参照图5(a)~图5(d)对背面部件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准备如图5(a)所示的作为保护层7的挠性片材,如图5(b)所示,在作为保护层7的挠性片材的表面将吸湿层6沿着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的外周并保持一定的间隔下形成为全部覆盖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的平面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吸湿层6的形成方法如上述所说明。
接下来,如图5(c)所示,将保护层7沿着吸湿层6的外周并保持一定的间隔来一片片地裁断后,如图5(d)所示在吸湿层6上形成含有热塑性树脂的密封层5。需要说明的是,该裁断也可以在下面的形成密封层5的工序之后进行。此外也可以为在预先裁断成特定尺寸的作为保护层7的挠性片材上形成吸湿层6的单张(枚葉)工序。接下来,如图5(d)所示,在吸湿层6上形成含有热塑性树脂的密封层5。该密封层5的形成方法与上述图4(d)同样地进行。
对于作为保护层7的挠性片材,优选将形成吸湿层6的区域预先成型加工为凹状、或者在形成吸湿层6后根据吸湿层6的形状将保护层7形成为凹状。凹部的深度优选与吸湿层6的厚度大致相等。其原因在于,由于形成密封层5的面与吸湿层6的面和作为保护层7的挠性片材的面一致、为平面,因而能够均匀地形成密封层5,从而在利用背面部件密封元件时,密封层5与元件的密合性良好,可防止来自外部的水分、氧的浸入。
吸湿层6优选如图5所示沿着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的外周并保持一定的间隔下形成为全部覆盖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的平面形状。其原因在于,即使在发光区域上的保护层7由于某些理由而产生微小缺陷的情况下,也可利用吸湿层屏蔽水分、可防止元件的劣化。此外,在将作为保护层7的挠性片材的形成吸湿层6的区域预先成型加工为凹状、或者在形成吸湿层6之后根据吸湿层6的形状将保护层7形成为凹状的情况下,由于成型的形状不复杂,因而不会在作为保护层7的挠性片材上施加过分的应力、不易产生针孔或裂纹等缺陷,为优选的。
在图7中对于在形成吸湿层6后根据吸湿层6的形状将保护层7成型为凹状的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图7(a)为在保护层7上形成吸湿层6的状态。其如图7(b)所示使吸湿层6为下面。图7(c)中的31为平台(ステージ),可以使用表面平坦且具有刚性的物质。例如可使用玻璃、不锈钢等金属、陶瓷等。图7(c)中的32为辊,通过将未设有吸湿层6的保护层7的部分利用辊32进行加压,基于平台31的平坦表面使吸湿层6与保护层7的面一致。其结果,如图7(d)所示,在保护层7与吸湿层6大致呈同一面的平坦面上形成密封层5。通过在平坦面上形成密封层5,不易混入气泡、不存在发生变形而使密合性降低的部位等,由于该理由,优选在平坦面上形成密封层。
(热处理工序)
接下来,使用由上述工序得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与背面部件,将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电极形成面侧与背面部件的密封层形成面侧按照吸湿层的端部沿着水平方向比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端部突出0.4mm以上的方式叠合,进行贴合。
热处理工序通过在常压、减压、或者高压气氛下一边由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侧与背面部件侧进行加压一边对叠合并贴合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与背面部件进行加热处理来进行。加热可以使用热层压机或烘箱、加热板等。加热温度通常为200℃以下、优选为170℃以下。加压可通过层压机、加压辊或压力机等加压手段或通过高压气氛等进行加压。减压下的贴合不会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与背面部件之间进入气泡,因而水分的透过性降低、且不易剥落,因而优选减压下的贴合。
(加热加压处理)
热处理工序特别优选包括对于在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端部的外侧且不存在吸湿层6的保护层7的区域一边进行加热一边进行加压的处理(加热加压处理)。通过具有该处理,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端部的外侧的区域的密封层5的厚度变薄,透过密封层5的层内的来自外部的水分、氧被降低,是优选的。此外,与在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端部的外侧且不存在吸湿层6的区域的密封层5的厚度相比,发光区域和存在吸湿层6的区域的密封层5的厚度更厚,因而来自外部的透过了密封层5的水分、氧在发光区域和存在吸湿层6的区域的密封层5内扩散,可降低水分、氧到达发光层并使发光层劣化的概率,是优选的。
图8示出了利用背面部件密封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一例。图8(a)为将由保护层7、吸湿层6、密封层5构成的背面部件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叠合的状态的图,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是在透光性基板1上形成第一电极2、在第一电极2上形成的有机功能层3、以及在有机功能层3上形成的第二电极4而成的。在该状态下,背面部件是以不会剥落的程度进行密合的,但在长时间使用下、或在高温多湿环境下,可能会容易剥落。
因此,热处理工序优选包含图8(b)所示的加热加压处理。图8(b)中的33为加热加压部件,是加压装置的部件的一部分。尽管未图示,但透光性基板配置在平台上。对于加热,可以将平台加热,也可以将加压部件33加热,还可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加热加压处理。通过利用加热加压部件33仅将发光区域端部的外侧的区域进行加热加压,能够得到密合性优异、即使在长期使用或高温多湿下背面部件也不会剥离、非发光区域不易变宽、耐久性良好的有机EL发光装置。
加热加压时的加热温度通常为50℃以上、优选为60℃以上,通常为200℃以下、优选为170℃以下。通过在该温度范围进行加热加压,有机功能层3不会发生热劣化,并且能够提高密封层5与透光性基板1的密合性。
此外,通过加热加压,保护层7和密封层5发生变形,与起初厚度相比,密封层5变薄。图8(c)中,β为密封层5的起初厚度,γ为加热加压后的密封层5的厚度。由于β>γ,因而从端部侵入并透过密封层5的水分到达密封层5的存在吸湿层6的区域和发光区域上时,截面积增大,因而水分浓度降低,有机功能层3不易劣化,是优选的。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c)中,与密封层5的厚度相比,发光区域上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厚度(2、3、4的合计)足够薄,因而可认为发光区域上的密封层5的厚度与吸湿层6从发光区域端部突出的区域的厚度β为大致相同厚度。
此外,密封层5的加热加压所致的变形量((1-γ/β)×100(%))通常为密封层5的厚度的10%以上、优选为20%以上,通常为90%以下、优选为80%以下。在为该范围时,密封层5与透光性基板1充分密合、水分的透过性降低,且不易剥落,并且不会发生断裂,是优选的。此外,保护层7不易产生龟裂或针孔,是优选的。
如此能够制造出本发明的有机EL发光装置,本发明的有机EL发光装置能够作为例如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数位相机、电视机、寻像器型或监视器直视型录像机、卫星导航装置、传呼机、电子记事本、电子计算器、文字处理机、工作站、电视电话、POS终端以及具备触摸屏的机器等的显示部进行应用。
〔有机EL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为使用了上述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关于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型号或结构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组装。例如,可利用“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有机EL显示器)”(Ohmsha、2004年8月20日发行、时任静士、安达千波矢、村田英幸著)中记载的方法来制作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
〔有机EL照明〕
本发明的有机EL照明为使用了上述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照明。关于本发明的有机EL照明的型号或结构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制作。
实施例
下面示出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的实施例,本发明只要不脱离其要点,可以进行任意变更来实施。
(实施例1)
按下述方法制造图1所示的有机EL发光装置。
首先按图3所示的步骤制造具有2mm见方的发光区域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空穴注入层在ITO基板上的形成>
作为ITO基板1,使用在长3.75cm、宽2.5cm、厚0.7mm的玻璃基板1上形成有膜厚70nm的铟·锡氧化物(ITO)透明导电膜(阳极2)的基板。
接下来,将具有下式(6)所示的重复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PB-1、重均分子量:52000、数均分子量:32500)与4-异丙基-4’-甲基二苯基碘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盐按质量比100比20进行混合,按混合物的浓度为2.0重量%来制备溶解在苯甲酸乙酯中的组合物。在大气气氛中,将该组合物以旋涂器转速500rpm下2秒、进而1500rpm下30秒的2个阶段旋涂在上述ITO基板1上。其后在230℃下加热15分钟,从而形成膜厚30nm的空穴注入层。
[化6]
Figure BDA0000463353110000181
<空穴传输层的形成>
接下来,作为空穴传输层,通过真空蒸镀法将上述式(2)所示的4,4’-双[N-(9-菲基)-N-苯基-氨基]联苯(PPD)按膜厚40nm进行成膜。
<发光层的形成>
接下来,作为发光层,通过真空蒸镀法将三(8-羟基喹啉)铝(Alq3)按膜厚60nm进行成膜。
<电子注入层>
接下来,通过真空蒸镀法将氟化锂(LiF)按膜厚0.5nm蒸镀在发光层上,形成电子注入层。将空穴注入层到电子注入层作为有机功能层3。
<阴极的形成>
接下来,通过真空蒸镀法按膜厚80nm进行铝的蒸镀,形成阴极4。
接下来,按图4所示的步骤制造背面部件。
<吸湿层的形成>
将厚度40μm的铝箔裁断成100mm见方。作为干燥剂使用以氧化钙为主剂的DryPaste-S1(Saes Getters制造),在裁断的铝箔上在大气气氛中利用丝网印刷机(HP-300、Newlong精密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形成厚为60μm、宽为3mm、一边长为16mm的中空方形的吸湿层。印刷后,立即移动至氮气气氛下,在加热板上于200℃焙烤30分钟。按照中空方形的吸湿层位于中央的方式将铝箔裁断成23mm见方。
<密封层的形成>
将插入到2片PET膜中的厚度为25μm的热塑性片状粘着剂(JTY-0806、3M制造)裁断成23mm见方后,剥离单侧的PET膜,按照被覆吸湿层的整个面、且密封层的端部沿着水平方向从吸湿层的端部突出3.5mm的方式重叠3片热塑性片状粘着剂(75μm)并粘贴在铝箔上,形成密封层。为了使铝箔和吸湿层与密封层之间不会进入空气地进行密合,在100℃的加热板上从PET膜上部将片状粘着剂进行辊压接。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与背面部件的贴合>
将密封层的先剥离了PET膜的相反侧的PET膜剥离,按照密封层的粘着面覆盖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发光层、并且吸湿层的端部沿着水平方向从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端部突出4mm的方式用手进行粘贴。将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玻璃侧载置在100℃的加热板上,利用辊来压接背面部件的铝箔,接下来,进一步利用辊对在背面部件的发光区域的外侧且未形成吸湿层的区域进行加压,得到图1所示的有机EL发光装置。该有机EL发光装置中,沿着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的外周并保持一定的间隔下被中空方形的吸湿层所包围。
(比较例1)
在实施例1中,不使用氧化钙糊料而将长0.9cm、宽1.4cm的水分吸附片材(HD-S050914W-40、dynic社制造)贴在铝箔上,在其上重叠粘贴4片(100μm)厚度为25μm的热塑性片状粘着剂(JTY-0806、3M制造)。将如此得到的背面部件以及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进行制作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进行贴合,得到有机EL发光装置。需要说明的是,该有机EL发光装置中,吸湿层并未包围发光层的发光区域,吸湿层仅在发光区域的上部的一部分存在。
(试验例1)
对于实施例1和比较例1中得到的有机EL发光装置,在85℃、85%RH的恒温恒湿槽中进行保存试验,使用工业用显微镜(ECLIPSE LV100D,Nikon制造)测量收缩的生长幅度(成長幅)。其结果列于表1。
[表1]
根据表1,将实施例1的有机EL发光装置在85℃、85%RH的恒温恒湿槽中进行保存,结果在2500小时的收缩幅度(シュリンク幅)为60μm,发光面未见异常。另一方面,对于比较例1的有机EL发光装置,在经过960小时后,发光区域上的未存在吸湿层的部分无发光。据推测,其原因在于,由于透过热塑性树脂的水分的扩散少,因而在被作为吸湿剂的水分吸附片材吸湿之前水分就到达了有机功能层。
(实施例2)
按以下方法制造图2所示的有机EL发光装置。
首先,按图3所示的步骤制造具有7mm见方的发光区域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制造法与实施例1相同。
接下来,按图5所示的步骤制造背面部件。
<吸湿层的形成>
将厚度100μm的铝箔裁断成100mm见方。作为干燥剂使用以氧化钙为主剂的DryPaste-S1(Saes Getters制造),在裁断的铝箔上在大气气氛中利用丝网印刷机(HP-300、Newlong精密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形成厚为50μm、一边长为18mm的正方形的吸湿层。印刷后,立即移动至氮气气氛下,在加热板上于200℃焙烤30分钟。按照吸湿层位于中央的方式将铝箔裁断成一边长为22mm的正方形。
<密封层的形成>
将利用2片PET膜夹着热塑性树脂NE-1而得到的厚度50μm的片状粘着剂裁断成22mm见方,该热塑性树脂NE-1是将聚异丁烯与环戊二烯-双环戊二烯共聚物以质量比28:72的比例进行混合而得到的。其后剥离单侧的PET膜,按照覆盖吸湿层的整个面、且密封层的端部沿着水平方向从吸湿层的端部突出2mm的方式将2片(100μm)被覆有热塑性树脂NE-1的片状粘着剂重叠粘贴在铝箔上,形成密封层。为了使铝箔和吸湿层与密封层之间不会进入空气地进行密合,在100℃的加热板上从PET膜的上部将片状粘着剂进行辊压接。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与背面部件的贴合>
将密封层的PET膜剥离,按照密封层的粘着面覆盖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发光层、且吸湿层的端部沿着水平方向从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端部突出1mm的方式用手进行粘贴。将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玻璃侧载置在100℃的加热板上,利用辊来压接背面部件的铝箔,接下来进一步利用辊对在背面部件的发光区域的外侧且未形成吸湿层的区域进行加压,得到图2所示的有机EL发光装置。该有机EL发光装置的整个面被比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的外周大1mm的正方形的吸湿层所覆盖。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中,不使用利用2片PET膜夹着热塑性树脂NE-1的厚度50μm的片状粘着剂,而使用利用2片PET膜夹着热塑性树脂NE-2(该热塑性树脂NE-2是聚异丁烯与环戊二烯-双环戊二烯共聚物以及聚丁烯以质量比23:58:19的比例混合而成的)而成的厚度50μm的片状粘着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得到图2所示的有机EL发光装置。
(试验例2)
对于实施例2~3中得到的有机EL发光装置,在60℃、90%RH的恒温恒湿槽中进行保存试验,使用工业用显微镜(ECLIPSE LV100D,Nikon制造)测量收缩的生长幅度。其结果列于表2。
[表2]
Figure BDA0000463353110000211
(试验例3)
对于实施例2中得到的有机EL发光装置,在85℃的恒温槽中进行保存试验,使用工业用显微镜(ECLIPSE LV100D,Nikon制造)测量收缩的生长幅度,结果在保存560小时后,收缩生长幅度为10μm以下。
(试验例4)
对于实施例2中得到的有机EL发光装置,在-20℃的恒温槽中进行保存试验,使用工业用显微镜(ECLIPSE LV100D,Nikon制造)测量收缩的生长幅度,结果在保存250小时后,收缩生长幅度为5μm以下。
(实施例4)
按以下方法制作具有图1所示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空穴注入层在ITO基板上的形成>
对于ITO基板1,使用在长3.75cm、宽2.5cm、厚0.7mm的玻璃基板1上形成有膜厚70nm的铟·锡氧化物(ITO)透明导电膜作为阳极2的基板。
接下来,将具有如下所示的重复结构的下式所示的高分子化合物PB-1与4-异丙基-4’-甲基二苯基碘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盐按重量比100比20进行混合,按混合物的浓度为2.0重量%来制备溶解在苯甲酸乙酯中的组合物。在大气气氛中,将该组合物以旋涂器转速500rpm下2秒、进而1500rpm下30秒的2个阶段旋涂在上述ITO基板1上。其后在230℃下加热15分钟,从而形成膜厚30nm的空穴注入层。
[化7]
Figure BDA0000463353110000221
<空穴传输层的形成>
接下来,作为空穴传输层,通过真空蒸镀法将下式所示的4,4’-双[N-(9-菲基)-N-苯基-氨基]联苯(PPD)按膜厚40nm进行成膜。
[化8]
Figure BDA0000463353110000222
<发光层的形成>
接下来,作为发光层,通过真空蒸镀法将三(8-羟基喹啉)铝(Alq3)按膜厚60nm进行成膜。将空穴注入层到发光层作为有机功能层3。
<电子注入层和阴极的形成>
接下来,通过真空蒸镀法将氟化锂(LiF)按膜厚0.5nm蒸镀在发光层上形成电子注入层,之后通过真空蒸镀法按膜厚80nm进行铝的蒸镀,形成阴极4。
接下来,按图1-2所示的步骤制造背面部件。
<背面部件的形成>
将厚度40μm的铝箔裁断成22mm见方,作为保护层。接下来,在N2中将干燥剂(モイストキャッチCCA共同印刷株式会社制造,厚度80μm)切断成18mm见方,在120℃下热压接在铝箔的中央,作为吸湿层。此时,吸湿层的周围2mm仅为铝箔。接下来,使干燥剂向下将铝箔载置在平坦的台上,根据吸湿层的形状利用辊对未形成吸湿层的区域进行加压,进行保护层的成型,使保护层与吸湿层大致为同一面。接下来,作为密封层,将聚异丁烯与环戊二烯-双环戊二烯共聚物按质量比1:1混合而成的40μm的片材裁断成22mm见方,热压接贴合在吸湿层露出的面上,制成背面部件。该背面部件中,形成吸湿层的区域的周围2mm仅由保护层和密封层形成。
(实施例5~7、比较例2、3)
除了如下变更铝箔的厚度与粘着剂的厚度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形成背面部件。
[表3]
实施例 实施例5 实施例6 实施例7 比较例2 比较例3
铝箔厚度 95 40 40 40 20
粘着剂厚度 40 25 100 150 100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与背面部件的贴合>
将如此得到的背面部件的密封层覆盖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发光层,将吸湿层在与基板水平的方向与发光层端部保持1mm的间隔下沿着外周突出来进行配置,在110℃下进行热压接贴合。其后,将铝箔与透光性基板利用密封层进行粘接,在吸湿层周围2mm宽的整个区域配置框状的聚碳酸酯制加热加压部件,利用油压加压机在110℃、10MPa下进行加热加压,制作有机EL发光装置。(图3和图8(c)x=1.0、y=2.0)
(试验例5)
对于实施例4~7和比较例2、3中得到的有机EL发光装置,在65.3mA/cm2下进行驱动试验。比较亮度降低率(L/L0)至0.85为止的时间(LT85)。表1中记载了作为厚度比的保护层厚度与密封层厚度的比(保护层厚度/密封层厚度)、以及作为LT85相对值的将比较例1的LT85的时间设为100的情况下的实施例的LT85的相对值。
[表4]
厚度比 LT85相对值
实施例4 1 100
实施例5 2.4 122
实施例6 1.6 97
实施例7 0.4 102
比较例2 0.27 86
比较例3 0.2 69
(实施例8-12)
除了吸湿层与发光区域端部的距离在与基板水平的方向上保持0.5mm~3mm的间隔的同时沿外周突出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制作有机EL发光装置。(图3和图8(c)x=0.5~3.0、y=2.0)
(比较例4-7)
除了吸湿层与发光区域端部的距离在与基板水平的方向上保持-0.5mm~0.3mm的间隔的同时沿外周突出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制作有机EL发光装置。(图3和图8(c)x=-0.5~0.3、y=2.0)
(试验例6)
对于实施例8-12和比较例4-7中得到的有机EL发光装置,在85℃85%RH的恒温恒湿槽中进行315小时保存试验。使该元件发光,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量收缩幅度。
[表5]
吸湿层突出幅度 收缩(μm)
实施例8 0.5 2.2
实施例9 1.0 2.7
实施例10 1.5 4.4
实施例11 2.0 0.9
实施例12 3.0 4.7
比较例4 -0.5 >500
比较例5 -0.1 >500
比较例6 0.0 >500
比较例7 0.3 30
(实施例13)
与实施例5同样地制作有机EL发光装置。加热加压后的加热加压区域的密封层厚度为14μm,保护层压下量为26μm。
(比较例8)
将背面部件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在110℃下热压接进行贴合后,不进行在110℃、10MPa下的加热加压,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制作有机EL发光装置。由于未进行加热加压,因而保护层压下量为0μm。
(试验例7)
对于实施例13和比较例8中得到的有机EL发光装置,在85℃85%RH的恒温恒湿槽中进行287小时保存试验,与试验例2同样地测量收缩幅度。
[表6]
实施例13 比较例8
加热加压
保护层压下量 26μm 0
收缩幅度 2μm >300μm
由试验例5可知,在保护层厚度/密封层厚度为0.4以上的情况下,驱动寿命长、良好。
由试验例6可知,在与基板水平的方向上的距离发光区域的吸湿层突出幅度为0.5μm以上时,收缩幅度小、良好。
由试验例7可知,若通过加热加压而保护层被压下、密封层变薄,则收缩幅度小、良好。
尽管参照特定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然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变更或修正。
本申请基于2011年8月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1-172178),以参考的形式将其内容引入本说明书。
符号说明
1   透光性基板
2   第一电极
2a  第二电极的取出电极
3   有机功能层
3a  构成有机功能层3的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端部
4   第二电极
5   密封层
5a  密封层5的端部
6   吸湿层
6a  吸湿层6的端部
7   保护层
10  有机EL发光装置
15  接合剂
16  干燥剂
17  密封罐
20  有机EL发光装置
30  有机EL发光装置
31  平台
32  辊
33  加热加压部件
x   从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端部3a到吸湿层6的端部6a为止的水平方向上的间隔
y   从吸湿层6的端部6a到密封层5的端部5a为止的水平方向上的间隔
α   保护层7的厚度
β   密封层5的起初厚度
γ   加热加压处理后的密封层5的厚度

Claims (14)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具备:
透光性基板;
在该透光性基板上形成的第一电极;
在该第一电极上形成的、至少具有发光层的有机功能层;
在该有机功能层上形成的第二电极;
含有热塑性树脂的密封层,该密封层按照至少覆盖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有机功能层的表面的方式来形成;
在该密封层上形成的、具有挠性的保护层;以及
含有干燥剂的吸湿层,该吸湿层被设于该保护层与所述密封层之间,按照至少包围所述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的方式来形成;
其中,该吸湿层的端部沿着水平方向比所述发光区域的端部突出长0.4mm以上、且比所述密封层的端部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发光区域上的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所述发光区域上的所述密封层的厚度的0.3倍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未形成所述吸湿层的区域的所述密封层的厚度比所述发光区域的所述密封层的厚度薄。
4.如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从所述吸湿层的端部到所述密封层的端部为止的水平方向上的间隔为0.1mm以上。
5.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吸湿层含有选自碱土金属、碱金属和它们的氧化物、以及无机多孔质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吸湿层的厚度为0.1μm以上、500μm以下。
7.如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密封层的厚度为1μm以上、200μm以下。
8.如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密封层的厚度为10μm以上、100μm以下。
9.如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10μm以上、200μm以下。
10.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依序包含下述工序:
元件形成工序,在形成了第一电极的透光性基板的该第一电极上形成至少具有发光层的有机功能层,接下来在该有机功能层上形成第二电极,得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在作为保护层的挠性片材上形成含有干燥剂的吸湿层的工序;
背面部件形成工序,在该吸湿层上形成含有热塑性树脂的密封层,得到背面部件,该密封层的厚度为该保护层的厚度的3.3倍以下;以及
热处理工序,将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二电极形成面侧与所述背面部件的密封层形成面侧按照所述吸湿层至少包围所述发光层的发光区域、且所述吸湿层的端部沿着水平方向比所述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端部突出0.4mm以上的方式叠合,进行加热处理。
1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是通过依序包含下述工序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的:
元件形成工序,在形成了第一电极的透光性基板的该第一电极上形成至少具有发光层的有机功能层,接下来在该有机功能层上形成第二电极,得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在作为保护层的挠性片材上形成含有干燥剂的吸湿层的工序;
背面部件形成工序,在该吸湿层上形成含有热塑性树脂的密封层,得到背面部件,该密封层的厚度为该保护层的厚度的3.3倍以下;以及
热处理工序,将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二电极形成面侧与所述背面部件的密封层形成面侧按照所述吸湿层至少包围所述发光层的发光区域、且所述吸湿层的端部沿着水平方向比所述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端部突出0.4mm以上的方式叠合,进行加热处理。
12.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使用了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1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照明装置,其使用了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14.一种有机电致发光电气装置,其使用了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CN201280037760.9A 2011-08-05 2012-08-02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7186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72178 2011-08-05
JP2011-172178 2011-08-05
PCT/JP2012/069762 WO2013021924A1 (ja) 2011-08-05 2012-08-02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発光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8646A true CN103718646A (zh) 2014-04-09
CN103718646B CN103718646B (zh) 2016-06-29

Family

ID=47668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7760.9A Active CN103718646B (zh) 2011-08-05 2012-08-02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385334B2 (zh)
EP (1) EP2741577B1 (zh)
JP (1) JP6070558B2 (zh)
KR (2) KR102157996B1 (zh)
CN (1) CN103718646B (zh)
TW (1) TWI603514B (zh)
WO (1) WO2013021924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5134A (zh) * 2017-05-03 2017-1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0730982A (zh) * 2017-06-14 2020-01-2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11599934A (zh) * 2020-05-07 2020-08-28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36835A (zh) * 2022-10-25 2022-12-30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三苯胺及其衍生物的聚芳醚类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38144B2 (en) * 2010-12-16 2021-06-1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JP2014164888A (ja) * 2013-02-22 2014-09-08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有機電界発光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50011231A (ko) * 2013-07-22 2015-01-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6247916B2 (ja) * 2013-12-03 2017-12-13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有機電子デバイス素子封止用樹脂シート、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画像表示用装置
KR102127923B1 (ko) * 2013-12-30 2020-06-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US9780334B2 (en) * 2014-03-12 2017-10-03 Panasonic Corporation Organic EL device having a hygroscopic layer
KR102557315B1 (ko) 2015-05-08 2023-07-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10593908B2 (en) * 2016-04-12 2020-03-17 Lg Chem, Ltd. Encapsulation film
KR102550693B1 (ko) 2016-08-04 2023-07-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US20200251684A1 (en) * 2017-03-09 2020-08-06 Pioneer Corporation Light-emitting device
JP2020021558A (ja) * 2018-07-30 2020-02-06 双葉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有機el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771996A (zh) * 2018-09-27 2021-05-0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电子器件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电子器件层叠体
KR102482255B1 (ko) 2018-10-26 2022-12-28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파워팩의 커버장치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15818A1 (en) * 2000-05-08 2002-02-07 Futaba Denshi Kogyo Kabushiki Kaisha Organic EL element
JP2003168555A (ja) * 2001-11-29 2003-06-13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2003323975A (ja) * 2002-04-30 2003-11-14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050045900A1 (en) * 2003-08-25 2005-03-03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Protected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 structures incorporating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and desiccant
US20080231175A1 (en) * 2007-03-21 2008-09-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10080289A (ja) * 2008-09-26 2010-04-0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00102302A1 (en) * 2008-10-24 2010-04-29 Hitachi Displays,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US20100300746A1 (en) * 2009-06-01 2010-12-02 Add-Vision, Inc. Encapsulation process and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07871A (ja) 2000-04-21 2001-11-02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2002175877A (ja) * 2000-09-27 2002-06-21 Seiko Epson Corp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JP4926324B2 (ja) 2001-02-08 2012-05-09 三星モバイルディスプレイ株式會社 有機elデバイス
JP3975739B2 (ja) 2001-12-14 2007-09-12 旭硝子株式会社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用対向基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の製造方法
EP1539825A4 (en) * 2002-07-24 2007-05-02 Adhesives Res Inc TRANSFORMABLE ADHESIVE TAPE AND USE OF IT IN SCREENS
JP4178887B2 (ja) 2002-09-04 2008-11-1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2004171806A (ja) 2002-11-18 2004-06-17 Toppan Printing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4325249B2 (ja) 2003-03-31 2009-09-0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
JP4325248B2 (ja) 2003-03-31 2009-09-0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05320404A (ja) * 2004-05-07 2005-11-17 Nagase Chemtex Corp 電子部品シール用接着剤組成物及び有機電界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640978B2 (ja) * 2005-10-28 2011-03-02 京セラ株式会社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JP4458030B2 (ja) 2005-11-30 2010-04-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100838073B1 (ko) 2005-12-30 2008-06-1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070172971A1 (en) * 2006-01-20 2007-07-26 Eastman Kodak Company Desiccant sealing arrangement for OLED devices
JP5362948B2 (ja) 2006-06-27 2013-12-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発光装置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照明装置
JP5144041B2 (ja) 2006-07-26 2013-02-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発光装置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照明装置
JP4861206B2 (ja) 2007-01-26 2012-01-25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発光装置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照明装置
JP2008210788A (ja) 2007-02-02 2008-09-11 Toppan Printing Co Ltd 有機el素子
JP2009117181A (ja) * 2007-11-06 2009-05-28 Hitachi Displays Ltd 有機el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74145B2 (ja) 2008-02-26 2013-04-03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有機el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055861A (ja) 2008-08-27 2010-03-11 Panasonic Corp 発光装置及び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133228B2 (ja) 2008-12-04 2013-01-3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有機el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有機el表示装置
JP5319420B2 (ja) * 2009-06-25 2013-10-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15818A1 (en) * 2000-05-08 2002-02-07 Futaba Denshi Kogyo Kabushiki Kaisha Organic EL element
JP2003168555A (ja) * 2001-11-29 2003-06-13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2003323975A (ja) * 2002-04-30 2003-11-14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050045900A1 (en) * 2003-08-25 2005-03-03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Protected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 structures incorporating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and desiccant
US20080231175A1 (en) * 2007-03-21 2008-09-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10080289A (ja) * 2008-09-26 2010-04-0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00102302A1 (en) * 2008-10-24 2010-04-29 Hitachi Displays,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US20100300746A1 (en) * 2009-06-01 2010-12-02 Add-Vision, Inc. Encapsulation process and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5134A (zh) * 2017-05-03 2017-1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0730982A (zh) * 2017-06-14 2020-01-2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10730982B (zh) * 2017-06-14 2021-10-0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11599934A (zh) * 2020-05-07 2020-08-28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36835A (zh) * 2022-10-25 2022-12-30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三苯胺及其衍生物的聚芳醚类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41577B1 (en) 2018-03-21
KR102157996B1 (ko) 2020-09-21
EP2741577A4 (en) 2015-07-22
JP6070558B2 (ja) 2017-02-01
US20140151671A1 (en) 2014-06-05
EP2741577A1 (en) 2014-06-11
CN103718646B (zh) 2016-06-29
JPWO2013021924A1 (ja) 2015-03-05
WO2013021924A1 (ja) 2013-02-14
KR20180128995A (ko) 2018-12-04
US9385334B2 (en) 2016-07-05
KR20140048225A (ko) 2014-04-23
TW201314987A (zh) 2013-04-01
TWI603514B (zh) 2017-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8646B (zh)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TW493359B (en) Plastic substrates with improved barrier properties for devices sensitive to water and/or oxygen, such as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US20030085654A1 (en) Electro-optical apparatus,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nic instrument
JP6160107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発光装置、有機el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照明
JP2006253443A (ja) 有機el装置、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US7942716B2 (en) Frit seal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KR20060109928A (ko) 세그먼트화 유기 발광 장치
KR100719554B1 (ko) 평판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623694B1 (ko) 레이저 전사용 도너 기판 및 그 기판을 사용하여 제조되는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US20150129855A1 (en) Organic el luminescent device
US8022437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US20060134813A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panel, package process for organic light-emitting panel and coating apparatus thereof
KR102009889B1 (ko)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130220159A1 (en) Offset printing blanket cleaning liquid, method of cleaning offset printing blanket,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unit,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rinted material, and ink composition and print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KR101124557B1 (ko)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기판을 활용한 유기전계 발광장치
US20050276947A1 (en) Package structure of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package method thereof
US10601000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organic device
KR20100009319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WO2011058888A1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パネルの製造方法とこれを用いて製造され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パネル
JP2015026578A (ja) 有機el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9003943A (ja) 有機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KR20110001176A (ko)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의 제조방법
Arredondo et al. Novel lithographic technology for OLED-based display manufactur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RAYON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009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RAY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