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7410B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17410B
CN103717410B CN201180072599.4A CN201180072599A CN103717410B CN 103717410 B CN103717410 B CN 103717410B CN 201180072599 A CN201180072599 A CN 201180072599A CN 103717410 B CN103717410 B CN 1037174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enhancement layer
degree
edge
circumferential enhan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259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17410A (zh
Inventor
佐藤利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hama Rub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hama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17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74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174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74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60C9/30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asymmetric to the midcircumferential plane of the ty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60C9/20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60C9/20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 B60C9/2003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of the belt cords
    • B60C9/2006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of the belt cords consisting of steel cord plies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60C9/20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 B60C9/22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he plies being arranged with all cords disposed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ty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60C9/20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 B60C9/22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he plies being arranged with all cords disposed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tyre
    • B60C9/2204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he plies being arranged with all cords disposed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tyre obtained by circumferentially narrow strip win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10Building tyres on round cores, i.e. the shape of the core is approximately identical with the shape of the completed tyre
    • B29D30/16Applying the layers; Guiding or stretching the layers during applic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29D30/30Applying the layers; Guiding or stretching the layers during applic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60C9/20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 B60C2009/2012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with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of the belt cords in the respective belt layers
    • B60C2009/2019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with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of the belt cords in the respective belt layers comprising cords at an angle of 30 to 60 degrees to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60C9/20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 B60C2009/2045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with belt joints or spl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60C9/20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 B60C9/22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he plies being arranged with all cords disposed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tyre
    • B60C2009/2252Physical properties or dimension of the zero degree ply cords
    • B60C2009/2257Diameters of the cords; Linear density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60C9/20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 B60C9/22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he plies being arranged with all cords disposed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tyre
    • B60C2009/2252Physical properties or dimension of the zero degree ply cords
    • B60C2009/2266Density of the cords in width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2/00Resilient tires and wheels
    • Y10T152/10Tires, resilient
    • Y10T152/10495Pneumatic tire or inner tube
    • Y10T152/10765Characterized by belt or breaker structure
    • Y10T152/10801Structure made up of two or more sets of plies wherein the reinforcing cords in one set lie in a different angular position relative to those in other s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充气轮胎(1)包括带束层(14),该带束层具有一对交叉带束(142、143)和配置在交叉带束(142、143)之间或配置在交叉带束(142、143)的沿轮胎径向方向的内侧的周向加强层(145)。此外,周向加强层(145)利用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在±5度的范围内倾斜地螺旋状卷绕的一个胎丝(1451)构成。此外,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一边缘处的胎丝端部和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二边缘处的胎丝端部之间沿轮胎周向方向的交叉角α在5度≤α≤355度的范围内。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提高轮胎耐久性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常规充气轮胎在带束层中具有加强层以提高轮胎耐久性。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被已知为以此方式构成的常规充气轮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专利申请公报No.2009-196600A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借以提高轮胎耐久性的充气轮胎。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包括带束层,该带束层具有一对交叉带束和配置在所述交叉带束之间或所述交叉带束的沿轮胎径向方向的内侧的周向加强层。在这种充气轮胎中,所述周向加强层由相对于所述轮胎周向方向在±5度的范围内倾斜地螺旋状卷绕的一个胎丝(ワイヤ)构成,并且所述胎丝的在所述周向加强层的第一边缘处的端部和所述胎丝的在第二边缘处的端部之间沿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交叉角α在5度≤α≤355度的范围内。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包括带束层,该带束层具有一对交叉带束和配置在所述交叉带束之间或所述交叉带束的沿所述轮胎径向方向的内侧的周向加强层。在这种充气轮胎中,所述周向加强层由相对于所述轮胎周向方向在±5度的范围内倾斜地彼此并排螺旋状卷绕的多个胎丝构成,并且所述多个胎丝的在所述周向加强层的第一边缘处的端部的沿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偏离角β1和所述多个胎丝的在第二边缘处的端部的沿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偏离角β2中的至少一者在0度以上和小于5度的范围内,并且所述胎丝的在所述周向加强层的所述第一边缘处的端部和所述胎丝的在所述第二边缘处的端部之间沿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交叉角α在10度≤α≤350度的范围内。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包括带束层,该带束层具有一对交叉带束的和配置在所述交叉带束之间或从所述交叉带束沿所述轮胎径向方向的内侧的周向加强层。在这种充气轮胎中,所述周向加强层由相对于所述轮胎周向方向在±5度的范围内倾斜地彼此并排螺旋状卷绕的多个胎丝构成,并且所述多个胎丝的在所述周向加强层的第一边缘处的端部的沿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偏离角β1和所述多个胎丝的在第二边缘处的端部的沿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偏离角β2在5度≤β1≤180度和5度≤β2≤180度的范围内,并且所述胎丝的在所述周向加强层的第一边缘处的端部和所述胎丝的在所述第二边缘处的端部之间沿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交叉角α在5度≤α≤355度的范围内。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包括带束层,该带束层具有一对交叉带束和配置在所述交叉带束之间或所述交叉带束的沿所述轮胎径向方向的内侧的周向加强层。在这种充气轮胎中,所述周向加强层具有沿轮胎宽度方向被分割成多个部分的分割结构并且所述周向加强层的分割部(分割而成的部分)由相对于所述轮胎周向方向在±5度的范围内倾斜地螺旋状卷绕的一个胎丝构成,并且所述胎丝的在所述周向加强层的第一边缘处的端部和所述胎丝的在第二边缘处端部之间沿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交叉角α在5度≤α≤355度的范围内,并且当从垂直于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方向的截面看时胎丝帘线的可见数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围绕所述轮胎旋转轴的任意30度区域内为一个胎丝以下。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包括带束层,该带束层具有一对交叉带束和配置在所述交叉带束之间或所述交叉带束的沿所述轮胎径向方向的内侧的周向加强层。在这种充气轮胎中,所述周向加强层具有沿所述轮胎宽度方向被分割成多个部分的分割结构并且所述周向加强层的分割部由相对于所述轮胎周向方向在±5度的范围内倾斜地彼此并排螺旋状卷绕的多个胎丝构成,并且所述多个胎丝的在所述周向加强层的第一边缘处的端部的沿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偏离角β1和所述多个胎丝的在第二边缘处的端部的沿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偏离角β2中的至少一者在0度以上和小于5度的范围内,并且所述胎丝的在所述周向加强层的第一边缘处的端部和所述胎丝的在所述第二边缘处的端部之间沿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交叉角α在10度≤α≤350度的范围内,并且当从垂直于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方向的截面看时胎丝帘线的可见数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围绕所述轮胎旋转轴的任意30度区域内等于或小于构成一个所述分割部的胎丝帘线的数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包括带束层,该带束层具有一对交叉带束和配置在所述交叉带束之间或所述交叉带束的沿所述轮胎径向方向的内侧的周向加强层。在这种充气轮胎中,所述周向加强层具有沿所述轮胎宽度方向被分割成多个部分的分割结构并且所述周向加强层的分割部由相对于所述轮胎周向方向在±5度的范围内倾斜地彼此并排螺旋状卷绕的多个胎丝构成,并且所述多个胎丝的在所述周向加强层的第一边缘处的端部的沿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偏离角β1和所述多个胎丝的在第二边缘处的端部的沿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偏离角β2在5度≤β1≤180度和5度≤β2≤180度的范围内,并且所述胎丝的在所述周向加强层的第一边缘处的端部和所述胎丝的在所述第二边缘处的端部之间沿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交叉角α在5度≤α≤355度的范围内,并且当从垂直于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方向的截面看时胎丝帘线的可见数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围绕所述轮胎旋转轴的任意30度区域内等于或小于构成一个所述分割部的胎丝帘线的数量。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所述周向加强层优选配置在所述一对交叉带束的较窄交叉带束的左、右边缘的沿所述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并且所述较窄的交叉带束的宽度W和从所述周向加强层的边缘到所述较窄交叉带束的边缘的距离S优选在0.03≤S/W这样的范围内。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所述胎丝优选为钢丝,并且所述周向加强层优选在17个端部/50mm以上和30个端部/50mm以下。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所述胎丝直径优选在1.2mm以上和2.2mm以下的范围内。
发明效果
该充气轮胎由于周向加强层中的胎丝的端部之间的交叉角α变得适当而呈现被抑制的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刚性的局部变化。结果,抑制了周向加强层附近的橡胶材料之间的分离的发生并且提高了轮胎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沿轮胎子午线方向的截面图。
图2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充气轮胎1的带束层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充气轮胎1的带束层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充气轮胎1的周向加强层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充气轮胎1的周向加强层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了图5所示的周向加强层的修改示例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了图5所示的周向加强层的修改示例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了图5所示的周向加强层的修改示例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了图5所示的周向加强层的修改示例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了图5所示的周向加强层的修改示例的说明图。
图11是示出了图5所示的周向加强层的修改示例的说明图。
图12是示出了图5所示的周向加强层的修改示例的说明图。
图13是示出了图5所示的周向加强层的修改示例的说明图。
图14是示出了图5所示的周向加强层的修改示例的说明图。
图15是示出了图5所示的周向加强层的修改示例的说明图。
图16是示出了图5所示的周向加强层的修改示例的说明图。
图17是示出了图5所示的周向加强层的修改示例的说明图。
图18是示出了图5所示的周向加强层的修改示例的说明图。
图1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性能试验的结果的表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此外,能在维持与本发明的一致性的情况下可能或明显被置换的实施例的构成要素被包括在内。此外,在实施例中记载的多个修改示例能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范围内自由地组合。
充气轮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沿轮胎子午线方向的截面图。作为充气轮胎的示例,图1示出了装设在长距离运输用的卡车、巴士等的转向桥上的重负荷径向轮胎。
充气轮胎1包括一对胎圈芯11、11、一对胎边芯12、12、帘布层(カーカス層,胎体层)13、带束层14、胎面胶15和一对胎侧胶(侧壁胶)16、16(参看图1)。一对胎圈芯11、11具有环形结构并且构成左、右胎圈部的芯。一对胎边芯12、12由下填胶121和上填胶122形成,并且配置在一对胎圈芯11、11中的每个胎圈芯的沿轮胎径向方向的外周上以加强胎圈部。帘布层13具有单层结构,并且呈超环面形式在左胎圈芯11和右胎圈芯11之间伸展,从而形成轮胎框架。另外,帘布层13的两端部朝沿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折叠并固定成围绕胎圈芯11和胎边芯12缠绕。带束层14由层压的多个带束帘布层141至145形成,并且配置在帘布层13的沿轮胎径向方向的外周上。胎面胶15配置在帘布层13和带束层14的沿轮胎径向方向的外周上,并且形成轮胎胎面。一对胎侧胶16、16配置在帘布层13的沿轮胎宽度方向的每个外侧,以便形成轮胎的左、右胎侧部。另外,充气轮胎1包括沿轮胎周向方向延伸的多个周向主沟槽21至23和由胎面中的周向主沟槽21至23分隔的多个陆地部31至34。在该实施例中,充气轮胎1具有在轮胎赤道面CL上对中的左右对称结构。
图2和3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充气轮胎1的带束层的说明图。在这些图之中,图2示出了由轮胎赤道面CL划分的胎面部的一侧的区域,而图3示出了带束层的层压结构。
带束层14通过层压配置在帘布层13的外周上的大角度带束141、一对交叉带束142、143、带罩层144和周向加强层145而形成(参见图2和3)。
大角度带束141利用由钢或有机纤维形成的多个带束帘线构成,覆有涂覆橡胶,并且施行了压延加工,从而具有绝对值在40度以上和60度以下的带束角度(带束帘线纤维方向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的倾斜角)。此外,大角度带束141配置成在帘布层13的沿轮胎径向方向的外侧被层压。
一对交叉带束142、143利用由钢或有机纤维形成的多个带束帘线构成,覆有涂覆橡胶,并且施行了压延加工,从而具有绝对值在10度以上和30度以下的带束角度。另外,一对交叉带束142、143具有带有彼此互相相反的符号的带束角度,并且被层压成使得带束帘线的纤维方向彼此交叉(交叉帘布层结构)。在以下说明中,将定位在沿轮胎径向方向的内侧的交叉带束142称为“内侧交叉带束”,并且将定位在沿轮胎径向方向的外侧的交叉带束143称为“外侧交叉带束”。三个或更多个交叉带束可配置成被层压(图中未示出)。此外,一对交叉带束142、143配置成在大角度带束141的沿轮胎径向方向的外侧被层压。
带罩层144利用由钢或有机纤维形成的多个带束帘线构成,覆有涂覆橡胶,并且施行了压延加工,从而具有绝对值在10度以上和45度以下的带束角度。此外,带罩层144配置成在交叉带束142、143的沿轮胎径向方向的外侧被层压。在该实施例中,带罩层144具有与外侧交叉带束143相同的带束角度,并且配置在带束层14的最外层中。
周向加强层145由涂有橡胶的钢丝构成,并且具有其中至少一个胎丝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在±5度的范围内倾斜地螺旋状卷绕的构型。另外,周向加强层145配置成介设在一对交叉带束142、143之间。另外,周向加强层145配置在一对交叉带束142、143的左、右边缘的沿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具体地,胎丝围绕内侧交叉带束142的外周螺旋地卷绕以形成周向加强层145。该周向加强层145加强了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刚性。结果,提高了轮胎耐久性。
带束层14可具有边缘覆盖层(图中未示出)。通常,边缘覆盖层利用由钢或有机纤维形成的多个带束帘线构成,覆盖有涂覆橡胶,并且施行了压延加工,从而具有在±5度的范围内的带束角度。另外,边缘覆盖层配置在外侧交叉带束143(或内侧交叉带束142)的左、右边缘的沿轮胎径向方向的外侧。作为边缘覆盖层的带效果的结果,胎面中心区域和胎肩区域的径向生长差减小,并且提高了轮胎的耐偏磨性能。
周向加强层
图4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充气轮胎1的周向加强层的说明图。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构成周向加强层的胎丝的卷绕结构。
如上所述,周向加强层145由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在±5度的范围内倾斜地螺旋状卷绕的至少一个胎丝构成。
例如,在该实施例中,带束层14包括位于交叉带束142、143之间的单个周向加强层145(参看图2和3)。另外,周向加强层145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在轮胎赤道面CL上对中以跨过胎面中心区域的大致全部范围。另外,周向加强层145的两个边缘定位在交叉带束142、143的两个边缘的沿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此外,周向加强层145利用围绕内侧交叉束带142的外周螺旋地卷绕的单个胎丝1451构成(参看图4)。
在该实施例中,周向加强层145配置成介设在一对交叉带束142、143之间(参看图2)。然而,该构型并不局限于此,并且周向加强层145可配置在一对交叉束带142、143的内侧。例如,周向加强层145可以:(1)配置在大角度带束141和内侧交叉带束142之间,或(2)配置在帘布层13和大角度带束141之间(图中未示出)。
胎丝端部之间的交叉角α
图5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充气轮胎的周向加强层的说明图。图6是示出了图5所示的周向加强层的修改示例的说明图。这些图示出了胎丝卷绕结构和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刚性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将定义胎丝的在周向加强层的第一边缘处的端部和胎丝的在第二边缘处端部之间沿轮胎周向方向的交叉角α(参看图4)。交叉角α是围绕轮胎旋转轴线的角度并且表示胎丝的在第一边缘处的端部和胎丝的在第二边缘处的端部沿轮胎周向方向交叉(重叠)的区域的范围。交叉角α的范围为0度≤α<360度。当一个周向加强层145利用多个胎丝构成时,交叉角α适用同样的定义。以下说明这种情况。
例如,在该实施例中,带束层14包括位于交叉带束142、143之间的单个周向加强层145,并且周向加强层145利用围绕内侧交叉带束142的外周螺旋地卷绕的单个胎丝1451构成(参看图3和4)。结果,交叉角α由胎丝1451的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始端和终端的位置关系来调节。
根据发明人进行的研究,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刚性根据胎丝端部的在周向加强层145的左、右边缘上的起点而改变(参看图5和6)。例如,如图5所示,当交叉角α接近0度(胎丝1451的端部的位置彼此接近)时,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刚性在胎丝1451的端部附近局部地增加。此外,如图6所示,当交叉角α接近360度时,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刚性在胎丝1451的端部附近局部地减小。
因此,充气轮胎1的胎丝1451的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一边缘处的端部和胎丝1451的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二边缘处的端部之间在轮胎周向方向上的交叉角在5度≤α≤355度的范围内。
在这种构型中,由于周向加强层145的胎丝1451的端部之间的交叉角α变得适当而抑制了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刚性的局部变化(参看图5和6)。结果,抑制了周向加强层附近的橡胶材料之间的分离的发生并且提高了轮胎耐久性。例如,如图5所示,当比较交叉角α为α=5度的构型和交叉角α为α=3度的构型时,可见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刚性的变化率显著降低(曲线图中的斜坡变得更平缓)。类似地,如图6所示,当比较交叉角α为α=355度的构型和交叉角α为α=357度的构型时,可见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刚性的变化率显著降低。
充气轮胎1中的交叉角α更优选在20度≤α≤40度的范围内。亦即,胎丝1451的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一边缘处的端部和胎丝1451的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二边缘处的端部优选配置成适当地彼此交叉。结果,有效地缓和了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刚性的变化。
充气轮胎1中的交叉角α更优选在5度≤α≤30度和330度≤α≤355度的范围内。通过以此方式排除30度<α<330度的位置,使轮胎的重量平衡一致并且提高了轮胎均匀性。
周向加强层的多重卷绕结构
图7至13是示出了图5所示的周向加强层的修改示例的说明图。这些图示出了具有多重卷绕结构的周向加强层。在修改示例中将省略对与图5中的周向加强层的事项相同的事项的说明。
在图5的构型中,周向加强层145由螺旋地卷绕的单个胎丝1451构成(参看图3和4)。结果,交叉角α由单个胎丝1451的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始端和终端的位置关系来调节。
然而,该构型并不局限于此,并且周向加强层145可由彼此并排螺旋地卷绕的多个胎丝构成(参看图7至13)。亦即,周向加强层145可具有多重卷绕结构。在该构型中,交叉角α以同样的方式定义。
例如,在图7和8的修改示例中,周向加强层145由彼此并排螺旋地卷绕的两个胎丝1451、1452构成。结果,两个胎丝1451、1452的始端均配置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一边缘处,并且两个胎丝1451、1452的两个终端均配置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二边缘处。胎丝1451、1452的始端配置成在沿轮胎周向方向上在一位置彼此对齐,并且其终端配置成在沿轮胎周向方向上在一位置彼此对齐。
另外,在图9至12的修改示例中,与图7和8中的修改示例相比,两个胎丝1451、1452的始端配置在沿轮胎周向方向彼此偏离的位置,并且其终端配置在沿轮胎周向方向彼此偏离的位置。在这种构型中,存在与图7和8中的修改示例相比有效地缓和了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刚性的变化的优选特征。如图9所示,沿周向加强层145的宽度方向的内侧的胎丝可在周向加强层145的左、右边缘处较长,并且如图10所示,沿周向加强层145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的胎丝可以较长。
这里,胎丝1451、1452的在周向加强层145的左、右边缘处的端部的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偏离角利用围绕轮胎旋转轴线的偏离角β1度和偏离角β2度来定义。这些偏离角β1和β2的范围为0度≤β1≤180度和0度≤β2≤180度。
交叉角α如下文关于这些偏离角β1、β2所述来定义。
首先,由于在图7和8的修改示例中胎丝1451、1452的端部配置成在周向加强层145的左、右边缘处彼此对齐,故其偏离角β1、β2满足β1=β2=0度。在这种构型中,基于两个胎丝1451、1452的始端和终端的位置关系来定义交叉角α。
此外,在图9和10的修改示例中,偏离角β1和β2在0度<β1<5度和0度<β2<5度的范围内,并且两个胎丝1451、1452的端部处于大致配置成彼此对齐的状态。因此,这种情况下,两个胎丝1451、1452的始端之间的中点M1和两个胎丝1451、1452的终端之间的中点M2被确定,并且两个胎丝1451、1452的端部位置从这些中点M1、M2彼此接近。于是基于中点M1、M2的位置关系来定义交叉角α。
此外,在图11的修改示例中,偏离角β1和β2在0度<β1<5度和5度≤β2≤180度的范围内。这种情况下,以与图9和10的修改示例中相同的方式,使用中点M1的两个胎丝1451、1452的端部以偏离角β1彼此接近。交叉角α1、α2每一者都是针对该中点M1和两个胎丝1451、1452的在第二边缘处的端部的组合而定义的。
此外,在图12的修改示例中,偏离角β1和β2在5度≤β1≤180度和5度≤β2≤180度的范围内。因此,交叉角α1至α4每一者都是针对两个胎丝1451、1452的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一边缘处的端部和两个胎丝1451、1452的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二边缘处的端部的组合而定义的。这里,由于周向加强层145利用两个胎丝1451、1452构成而出现四个交叉角α1至α4。
在图7至11的修改示例中,交叉角α(α1,α2)被设定在10度≤α≤350度的范围内。与利用一个胎丝1451构成的周向加强层145(参看图5和6)相比,α的范围较窄。这是因为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刚性变化率(参看图7和8)大,其原因在于周向加强层145利用多个胎丝1451、1452构成。
此外,在图12的修改示例中,交叉角α(α1至α4)被设定在5度≤α≤355度的范围内。如图11和12的修改示例中所示,当出现多个交叉角α1至α4时,要求所有交叉角α1至α4都处在以上范围内。
在这种构型中,由于周向加强层145中的胎丝1451、1452的端部的交叉角α(α1至α4)变得适当而抑制了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刚性的局部变化(参看图7和8)。结果,抑制了周向加强层附近的橡胶材料之间的分离的发生并且提高了轮胎耐久性。
在图7至12的修改示例中,交叉角α(α1至α4)更优选在15度≤α≤30度的范围内。亦即,胎丝1451、1452的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一边缘处的端部和胎丝1451、1452的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二边缘处的端部优选配置成适当地彼此交叉。结果,有效地缓和了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刚性的局部变化。
此外,在图7至12中的修改示例中,交叉角α更优选在10度≤α≤30度和330度≤α≤350度的范围内。通过以此方式排除30度<α<330度的位置,使轮胎的重量平衡均匀并且提高了轮胎均匀度。
另外,在图7至12的修改示例中,周向加强层145利用两个胎丝1451、1452构成。然而,该构型并不局限于此,并且周向加强层145可利用三个或更多个胎丝构成(参看图13)。
例如,图13中的修改示例示出了周向加强层145利用三个胎丝1451至1453构成的构型。如图13所示,在周向加强层145利用三个或更多个胎丝构成的构型中,使用胎丝1451至1453的在周向加强层145的边缘处的端部的偏离角的最大值β1、β2(相距最远的端部之间的角度)来定义交叉角α。具体地,当最大偏离角值β1、β2中的至少一者在0度以上和小于5度的范围内(参看图13)时,交叉角α以与图7至11中的修改示例的情形中相同的方式被设定在10度≤α≤350度的范围内。此外,当最大偏离角值β1和β2在5度≤β1≤180度和5度≤β2≤180度的范围内(图中未示出)时,交叉角α以与图2中的修改示例中的情形中相同的方式被设定在5度≤α≤355度的范围内。
如图7至13中的修改示例中所示,在周向加强层145利用彼此并排螺旋地卷绕的多个胎丝构成的构型(多重卷绕结构)中,胎丝的数量优选为5个胎丝以下。另外,当5个胎丝卷绕成多层时的单位卷绕宽度优选在12mm以下。结果,能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在±5度的范围内倾斜地适当地卷绕多个胎丝(2个以上和5个以下胎丝)。
周向加强层的分割结构
图14至18示出了图5所示的周向加强层的修改示例。这些图示出了具有分割结构的周向加强层。在修改示例中将省略对与图5中的周向加强层的事项相同的事项的说明。
在图5的构型中,周向加强层145具有其中周向加强层145利用螺旋地卷绕的单个胎丝1451构成的单一结构(参看图3和4)。结果,胎丝1451的始端和终端定位在周向加强层145的左、右边缘处。交叉角α由单个胎丝1451的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始端和终端的位置关系来调节。
然而,该构型并不局限于此,并且周向加强层145可具有其中周向加强层145沿轮胎宽度方向被分割成多个部分的分割结构。换言之,周向加强层145可具有位于沿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中的胎丝端部。结果,提高了轮胎生产率,因为能通过采用多个胎丝来形成周向加强层。
例如,在图14至16的修改示例中,周向加强层145具有在中央部中沿轮胎宽度方向被分割成两部分的结构。结果,周向加强层145分别由左、右分割部145L和145R构成,并且胎丝1451、1452的端部位于沿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中。此外,一个分割部145L(145R)具有其中分割部145L(145R)利用螺旋地卷绕在内侧交叉带束142的外周周围的单个胎丝1451(1452)构成的单个结构。结果,周向加强层145具有共计四个胎丝端部。
在具有分割结构的周向加强层145中,以胎丝1451、1452的在周向加强层145的左、右边缘(位于左、右分割部145L、145R的沿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的边缘)的端部为基准定义交叉角α并使其适当。在图14至16中的修改示例中,胎丝1451、1452的端部的位置均被调节成使得交叉角α在5度≤α≤355度的范围内,因为左、右分割部145L、145R中的任一者利用单个胎丝1451、1452构成。这一点与图5和6中的构型相同。
此外,当周向加强层145的分割部145L、145R利用螺旋地卷绕的胎丝1451、1452的数量为X(此处X是自然数)的帘线构成时,胎丝1451、1452的端部的位置均被调节成使得当从垂直于轮胎周向方向的方向的截面看时胎丝帘线的可见数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围绕轮胎旋转轴线的任意30度区域内等于或小于轮胎帘线的数量X。在这种构型中,有效地缓和了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刚性的局部变化,因为分割部145L、145R的胎丝1451、1452的端部的位置变得适当。
例如,在图14和15的修改示例中,当在图中定向在左侧的胎丝的端部称为始端并且在图中定向在右侧的胎丝的端部称为终端时,胎丝1451、1452的始端和终端沿轮胎周向方向交替地配置。因此,当从垂直于轮胎周向方向的方向的截面看时胎丝的胎丝帘线的可见数量在任意位置都变成N个帘线或N+1个帘线。结果,胎丝帘线的可见数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构造成在沿轮胎周向方向的任意区域内变成一个帘线以下。
此外,在图16中的修改示例中,胎丝1451、1452的始端(终端)沿轮胎周向方向顺次配置。结果,胎丝1451、1452的端部的位置均被调节成使得相邻的始端(终端)的沿轮胎周向方向的配置角度θ1(θ2)满足30度<θ1(30度<θ2)。结果,胎丝帘线的可见数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构造成在沿轮胎周向方向的任意区域内变成一个帘线以下。配置角度θ1(θ2)是围绕轮胎旋转轴线的角度并且表示相邻的胎丝1451、1452的始端(终端)的沿轮胎周向方向的配置间隔。另外,始端(终端)的配置角度θ1(θ2)的上限受终端(始端)的位置制约,因为胎丝1451、1452的始端(终端)沿轮胎周向方向顺次配置。
接下来,图17的修改示例与图14至16的修改示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分割部145L(145R)利用彼此并排螺旋地卷绕的两个胎丝1451、1452(1453、1454)构成。胎丝1451、1452(1453、1454)的始端配置成在沿轮胎周向方向的位置彼此对齐,并且其终端配置成在沿轮胎周向方向的位置彼此对齐。结果,偏离角β1、β2满足β1=β2=0度。此外,周向加强层145具有共计八个胎丝端部。
在图17中的修改示例中,胎丝1451至1454的端部的位置均被调节成使得交叉角α在10度≤α≤350度的范围内。这一点与图7和8中的修改示例相同。
此外,在图17的修改示例中,胎丝1451至1454的端部的位置均被调节成使得当从垂直于轮胎周向方向的方向的截面看时胎丝帘线的可见数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围绕轮胎旋转轴线的任意30度区域内等于或小于两个胎丝帘线。具体地,对齐的一对胎丝1451、1452;1453、1454的始端和终端沿轮胎周向方向交替地配置。因此,当从垂直于轮胎周向方向的方向的截面看时胎丝帘线的可见数量在任意位置都满足N个帘线或N+2个帘线。结果,胎丝帘线的可见数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构造成在沿轮胎周向方向的任意区域内变成两个帘线以下。
接下来,图18的修改示例与图17的修改示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相邻的胎丝1451、1452(1453、1454)的始端和终端配置成沿轮胎周向方向位置偏离。结果,相邻的胎丝1451、1452;1453、1454的在周向加强层145的左、右边缘处的端部均具有偏离角β1、β2。此外,这些偏离角β1、β2在0度<β1<5度和0度<β2<5度的范围内,并且相邻的胎丝1451、1452;1453、1454的端部处于大致配置成彼此对齐的状态。
因此,在图18中的修改示例中,胎丝1451至1454的端部的位置均被调节成使得交叉角α在10度≤α≤350度的范围内。这一点与图9中的修改示例相同。
此外,在图18的修改示例中,偏离角β1、β2可在5度≤β1≤180度和5度≤β2≤180度的范围内(图中未示出)。因此,交叉角α1至α4每一者都是针对两个胎丝1451、1452的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一边缘处的端部和两个胎丝1451、1452的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二边缘处的端部的组合而定义的。这一点与图12中的修改示例相同。
此外,在图18的修改示例中,胎丝1451至1454的端部的位置均被调节成使得当从垂直于轮胎周向方向的方向的截面看时胎丝帘线的可见数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围绕轮胎旋转轴线的任意30度区域内等于或小于两个胎丝帘线。具体地,胎丝1451至1454的始端和终端沿轮胎周向方向交替地配置。因此,当从垂直于轮胎周向方向的方向的截面看时胎丝帘线的可见数量在任意位置都变成N个帘线、N+1个帘线或N+2个帘线。结果,胎丝帘线的可见数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构造成在沿轮胎周向方向的任意区域内变成两个帘线以下。
另外,在图17和18中的修改示例中,周向加强层145的左、右分割部145L、145R具有利用两个胎丝1451、1452;1453、1454构成的双胎丝卷绕结构。然而,该构型并不局限于此,并且周向加强层145的左、右分割部145L、145R可具有利用彼此并排螺旋地卷绕的三个或更多个胎丝构成的多重卷绕结构(图中未示出)。在这种构型中,交叉角α能以与图7至13、图17和图18中的修改示例相同的方式变得适当。此外,与图18的修改示例相似,胎丝的端部的位置均被调节成使得当从垂直于轮胎周向方向的方向的截面看时胎丝帘线的可见数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围绕轮胎旋转轴线的任意30度区域内等于或小于构成分割部145L、145R的胎丝帘线的数量。
另外,在图14至18的修改示例中,周向加强层145具有由左、右分割部145L、145R构成的分割结构。然而,该构型并不局限于此,并且周向加强层145可具有由三个或更多个部分构成的多重分割结构(图中未示出)。此外,分割部可利用互相不同数量的胎丝构成。这种情况下,以胎丝的在周向加强层145的左、右边缘(位于沿轮胎宽度方向的最外侧的左、右边缘)处的端部为基准来定义交叉角α并使其适当。此外,利用位于沿轮胎宽度方向的最外侧的左、右分割部中的胎丝帘线数的最大值为基准来使当从垂直于轮胎周向方向的方向的截面看时的胎丝帘线可见数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适当。
附加数据
在充气轮胎1中,周向加强层145配置在一对交叉带束142、143中较窄的交叉带束143的左、右边缘的沿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参看图3)。另外,较窄的交叉带束143的宽度W和从周向加强层145的边缘到较窄交叉带束143的边缘的距离S在0.03≤S/W的范围内。
例如,在该实施例中,外侧交叉带束143具有狭窄结构并且周向加强层145配置在外侧交叉带束143的左、右边缘的沿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另外,外侧交叉带束143和周向加强层145配置成在轮胎赤道面CL上左右对称地对中。此外,使外侧交叉带束143的边缘和周向加强层145的边缘之间的位置关系S/W适当以在由轮胎赤道面CL划分的第一区域内落在上述范围内。
在这种构型中,交叉带束142、143的边缘和周向加强层145的边缘之间的位置关系S/W变得适当。结果,能降低周向加强层145附近的橡胶材料中发生的应变。
宽度W和距离S是当从轮胎子午线方向的截面看时沿轮胎宽度方向的距离测得的。此外,尽管未特别限定,但S/W的上限受周向加强层145的宽度Ws和窄交叉带束143的宽度W之间的关系的制约。
此外,周向加强层145的宽度Ws一般被设定为满足60≤Ws/W。当周向加强层145具有分割结构时(参看图14),周向加强层145的宽度Ws是分割部145L、145R的宽度之和。
此外,在充气轮胎1中,构成周向加强层145的胎丝1451优选为钢丝,并且周向加强层145的端部的数量优选为17个端部/50mm以上和30个端部/50mm以下。此外,胎丝直径优选在1.2mm以上和2.2mm以下的范围内。在胎丝利用多个扭转的胎丝帘线构成的构型中,胎丝直径是作为胎丝的外接圆的直径测得的。
效果
如上所述,充气轮胎1包括带束层14,带束层14具有一对交叉带束142、143和配置在交叉带束142、143之间或配置在交叉带束142、143的沿轮胎径向方向的内侧的周向加强层145(参看图1和2)。此外,周向加强层145利用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在±5度的范围内倾斜地螺旋状卷绕的一个胎丝1451构成(参看图4)。此外,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一边缘处的胎丝端部和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二边缘处的胎丝端部的沿轮胎周向方向的交叉角α在5度≤α≤355度的范围内(参看图5和6)。
在这种构型中,由于周向加强层145中的胎丝1451的端部的交叉角α变得适当而抑制了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刚性的局部变化(参看图5和6)。结果,抑制了周向加强层附近的橡胶材料之间的分离的发生并且提高了轮胎耐久性。
此外,在充气轮胎1中,周向加强层145利用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在±5度的范围内倾斜地彼此并排螺旋状卷绕的多个胎丝构成(参看图7和11)。多个胎丝的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一边缘处的端部的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偏离角β1和多个胎丝的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二边缘处的端部的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偏离角β2中的至少一者在0度以上和小于5度的范围内。此外,胎丝1451、1452的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一边缘处的端部和胎丝1451、1452的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二边缘处的端部的沿轮胎周向方向的交叉角α(α1、α2)在10度≤α≤350度的范围内。
在这种构型中,由于周向加强层145中的胎丝1451、1452的端部的交叉角α(α1、α2)变得适当而抑制了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刚性的局部变化(例如,参看图7和8)。结果,抑制了周向加强层附近的橡胶材料之间的分离的发生并且提高了轮胎耐久性。
此外,在充气轮胎1中,周向加强层145利用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在±5度的范围内倾斜地彼此并排螺旋状卷绕的多个胎丝构成(参看图12)。此外,多个胎丝的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一边缘处的端部的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偏离角β1和多个胎丝的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二边缘处的端部的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偏离角β2在5度≤β1≤180度和5度≤β2≤180度的范围内。此外,胎丝1451、1452的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一边缘处的端部和胎丝1451、1452的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二边缘处的端部的沿轮胎周向方向的交叉角α(α1至α4)在5度≤α≤355度的范围内。
在这种构型中,由于周向加强层145中的胎丝1451、1452的端部的交叉角α(α1至α4)变得适当而抑制了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刚性的局部变化。结果,存在有抑制了周向加强层145附近的橡胶材料之间的分离的发生并且提高了轮胎耐久性的优点。
此外,在充气轮胎1中,周向加强层145具有其中周向加强层145沿轮胎宽度方向被分割成多个部分的分割结构(参看图14至16)。此外,周向加强层145的分割部145L、145R利用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在±5度的范围内倾斜地螺旋状卷绕的一个胎丝构成。此外,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一边缘(位于分割部145L的沿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的第一边缘)处的胎丝端部和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二边缘(位于分割部145R的沿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的第二边缘)处的胎丝端部的沿胎丝周向方向的交叉角α在5度≤α≤355度的范围内。此外,当从垂直于轮胎周向方向的方向的截面看时胎丝帘线的可见数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围绕轮胎旋转轴线的任意30度区域内等于或小于一个帘线。在这种构型中,有效地缓和了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刚性的局部变化,因为分割部145L、145R的胎丝的端部的位置变得适当。
此外,在充气轮胎1中,周向加强层145具有其中周向加强层145沿轮胎宽度方向被分割成多个部分的分割结构(参看图17和18)。此外,周向加强层145的分割部145L、145R利用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在±5度的范围内倾斜地螺旋状卷绕的多个胎丝构成。多个胎丝的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一边缘处的端部的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偏离角β1和多个胎丝的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二边缘处的端部的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偏离角β2中的至少一者在0度以上和小于5度的范围内。此外,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一边缘处的胎丝端部和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二边缘处的胎丝端部的沿轮胎周向方向的交叉角α在10度≤α≤350度的范围内。此外,当从垂直于轮胎周向方向的方向的截面看时胎丝帘线的可见数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围绕轮胎旋转轴线的任意30度区域内等于或小于构成分割部145L、145R的胎丝帘线的数量。在这种构型中,有效地缓和了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刚性的局部变化,因为分割部145L、145R的胎丝的端部的位置变得适当。
此外,在充气轮胎1中,周向加强层145具有其中周向加强层145沿轮胎宽度方向被分割成多个部分的分割结构(图中未示出)。此外,周向加强层145的分割部145L、145R利用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在±5度的范围内倾斜地螺旋状卷绕的多个胎丝构成。此外,多个胎丝的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一边缘处的端部的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偏离角β1和多个胎丝的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二边缘处的端部的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偏离角β2在5度≤β1≤180度和5度≤β2≤180度的范围内。此外,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一边缘处的胎丝端部和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第二边缘处的胎丝端部的沿轮胎周向方向的交叉角α在5度≤α≤355度的范围内。此外,当从垂直于轮胎周向方向的方向的截面看时胎丝帘线的可见数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围绕轮胎旋转轴线的任意30度区域内等于或小于构成分割部145L、145R的胎丝帘线的数量。在这种构型中,有效地缓和了沿轮胎周向方向的刚性的局部变化,因为分割部145L、145R的胎丝的端部的位置变得适当。
在充气轮胎1中,周向加强层145配置在一对交叉带束142、143中较窄的交叉带束143的左、右边缘的沿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参看图3)。另外,较窄的交叉带束143的宽度W和从周向加强层145的边缘到较窄交叉带束143的边缘的距离S在0.03≤S/W的范围内。在这种构型,存在有交叉带束142、143的边缘和周向加强层145的边缘之间的位置关系S/W变得适当以降低周向加强层145附近的橡胶材料中发生的应变的优点。
此外,在充气轮胎1中,构成周向加强层145的胎丝为钢丝,并且周向加强层145的端部的数量在17个端部/50mm以上和30个端部/50mm以下。结果,能适当地确保周向加强层145的结构强度。
此外,在充气轮胎1中,构成周向加强层145的胎丝的直径在1.2mm以上和2.2mm以下的范围内。结果,能适当地确保周向加强层145的结构强度。
此外,充气轮胎1优选具有在S≤70的范围内的名义纵横比。此外,充气轮胎1如本实施例中那样优选被用作用于巴士和卡车的重负荷充气轮胎。名义纵横比S为S≤70的充气轮胎且特别是用于巴士和卡车的重负荷充气轮胎能通过包括周向加强层而呈现更高的诸如耐久性之类的性能,并且此外,能通过如本实施例中那样调节周向加强层的端部的位置而呈现更高的轮胎耐久性。
示例
图1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性能试验的结果的表格。
在这些性能试验中,针对(1)耐久性和(2)重量平衡而对若干不同轮胎进行评价(参看图19)。另外,将轮胎尺寸为445/50R22.5的充气轮胎组装在如TRA规定的“设计轮辋”上,并且采用如TRA规定的“在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负荷极限”中的气压的最大值和“在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负荷极限”的最大值。
(1)在耐久性评价中使用室内滚筒试验机以测量在轮胎失效之前行驶的距离,采用如TRA规定的80%气压。通过以常规示例为标准分(100)对测量结果打分来执行评价。在评价中,较高分数是优选的,并且105以上的数值证明优越性。
(2)针对用于重量平衡的评价在静止状态下测量沿轮胎周向方向的重量平衡。通过以常规示例为标准分(100)对测量结果打分来执行评价。在评价中,较高分数是优选的,并且98以上的数值证明适当地确保了重量平衡。
工作示例1至4和21的充气轮胎1具有图5或6的构型,并且周向加强层145具有其中周向加强层145利用螺旋地卷绕的一个胎丝1451构成的单一结构。工作示例5至16的充气轮胎1具有图7至9的构型,并且周向加强层145具有利用螺旋地卷绕的两个胎丝1451、1452构成的单一结构。工作示例17至20具有图14或图15的构型,周向加强层145具有其中周向加强层145由左、右分割部145L、145R构成的分割结构,并且这些分割部145L、145R具有其中分割部145L、145R利用螺旋地卷绕的一个胎丝构成的单一结构。
在图1的构型中,常规示例的充气轮胎不具有周向加强层。
如从试验结果显而易见的,工作示例1至21的充气轮胎呈现提高的轮胎耐久性。此外,可见轮胎重量平衡由于交叉角α变得适当而提高。
附图标记
1  充气轮胎
11  胎圈芯
12  胎边芯
13  帘布层
14  带束层
15  胎面胶
16  胎侧胶
21至23  周向主沟槽
31至34  陆地部
121  下填胶
122  上填胶
141  大角度带束
142  内侧交叉带束
143  外侧交叉带束
14  带罩层
145  周向加强层
145L、145R  分割部
1451至1454  胎丝

Claims (8)

1.一种充气轮胎,包括带束层,该带束层具有一对交叉带束和配置在所述交叉带束之间或配置在所述交叉带束的沿轮胎径向方向的内侧的周向加强层;其中,
所述周向加强层利用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在±5度的范围内倾斜地螺旋状卷绕的一个胎丝构成;
所述胎丝的在所述周向加强层的第一边缘处的端部和所述胎丝的在所述周向加强层的第二边缘处的端部的沿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交叉角α在5度≤α≤355度的范围内,并且
所述周向加强层配置在所述一对交叉带束的较窄交叉带束的左、右边缘的沿所述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并且所述较窄的交叉带束的宽度W和从所述周向加强层的边缘到所述较窄交叉带束的边缘的距离S在0.03≤S/W这样的范围内。
2.一种充气轮胎,包括带束层,该带束层具有一对交叉带束和配置在所述交叉带束之间或配置在所述交叉带束的沿轮胎径向方向的内侧的周向加强层;其中,
所述周向加强层利用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在±5度的范围内倾斜地彼此并排螺旋状卷绕的多个胎丝构成;
所述多个胎丝的在所述周向加强层的第一边缘处的端部的沿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偏离角β1和所述多个胎丝的在所述周向加强层的第二边缘处的端部的沿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偏离角β2中的至少一者在0度以上和小于5度的范围内;并且
所述胎丝的在所述周向加强层的第一边缘处的端部和所述胎丝的在所述周向加强层的第二边缘处的端部的沿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交叉角α在10度≤α≤350度的范围内;并且
所述周向加强层配置在所述一对交叉带束的较窄交叉带束的左、右边缘的沿所述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并且所述较窄的交叉带束的宽度W和从所述周向加强层的边缘到所述较窄交叉带束的边缘的距离S在0.03≤S/W这样的范围内。
3.一种充气轮胎,包括带束层,该带束层具有一对交叉带束和配置在所述交叉带束之间或配置在所述交叉带束的沿轮胎径向方向的内侧的周向加强层;其中,
所述周向加强层利用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在±5度的范围内倾斜地彼此并排螺旋状卷绕的多个胎丝构成;
所述多个胎丝的在所述周向加强层的第一边缘处的端部的沿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偏离角β1和所述多个胎丝的在所述周向加强层的第二边缘处的端部的沿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偏离角β2在5度≤β1≤180度和5度≤β2≤180度的范围内;
所述胎丝的在所述周向加强层的第一边缘处的端部和所述胎丝的在所述周向加强层的第二边缘处的端部的沿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交叉角α在5度≤α≤355度的范围内;并且
所述周向加强层配置在所述一对交叉带束的较窄交叉带束的左、右边缘的沿所述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并且所述较窄的交叉带束的宽度W和从所述周向加强层的边缘到所述较窄交叉带束的边缘的距离S在0.03≤S/W这样的范围内。
4.一种充气轮胎,包括带束层,该带束层具有一对交叉带束和配置在所述交叉带束之间或所述交叉带束的沿轮胎径向方向的内侧的周向加强层;其中,
所述周向加强层具有其中所述周向加强层沿轮胎宽度方向被分割成多个部分的分割结构,并且所述周向加强层的分割部利用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在±5度的范围内倾斜地螺旋状卷绕的一个胎丝构成;
所述胎丝的在所述周向加强层的第一边缘处的端部和所述胎丝的在所述周向加强层的第二边缘处的端部的沿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交叉角α在5度≤α≤355度的范围内;
当从垂直于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方向的截面看时胎丝帘线的可见数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围绕轮胎旋转轴线的任意30度区域内等于或小于一个帘线;并且
所述周向加强层配置在所述一对交叉带束的较窄交叉带束的左、右边缘的沿所述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并且所述较窄的交叉带束的宽度W和从所述周向加强层的边缘到所述较窄交叉带束的边缘的距离S在0.03≤S/W这样的范围内。
5.一种充气轮胎,包括带束层,该带束层具有一对交叉带束和配置在所述交叉带束之间或配置在所述交叉带束的沿轮胎径向方向的内侧的周向加强层;其中,
所述周向加强层具有其中所述周向加强层沿轮胎宽度方向被分割成多个部分的分割结构,并且所述周向加强层的分割部利用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在±5度的范围内倾斜地彼此并排螺旋状卷绕的多个胎丝构成;
所述多个胎丝的在所述周向加强层的第一边缘处的端部的沿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偏离角β1和所述多个胎丝的在所述周向加强层的第二边缘处的端部的沿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偏离角β2中的至少一者在0度以上和小于5度的范围内;
所述胎丝的在所述周向加强层的第一边缘处的端部和所述胎丝的在所述周向加强层的第二边缘处的端部的沿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交叉角α在10度≤α≤350度的范围内;
当从垂直于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方向的截面看时胎丝帘线的可见数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围绕轮胎旋转轴线的任意30度区域内等于或小于构成一个所述分割部的胎丝帘线的数量;并且
所述周向加强层配置在所述一对交叉带束的较窄交叉带束的左、右边缘的沿所述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并且所述较窄的交叉带束的宽度W和从所述周向加强层的边缘到所述较窄交叉带束的边缘的距离S在0.03≤S/W这样的范围内。
6.一种充气轮胎,包括带束层,该带束层具有一对交叉带束和配置在所述交叉带束之间或配置在所述交叉带束的沿轮胎径向方向的内侧的周向加强层;其中,
所述周向加强层具有其中所述周向加强层沿轮胎宽度方向被分割成多个部分的分割结构,并且所述周向加强层的分割部利用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在±5度的范围内倾斜地彼此并排螺旋状卷绕的多个胎丝构成;
所述多个胎丝的在所述周向加强层的第一边缘处的端部的沿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偏离角β1和所述多个胎丝的在所述周向加强层的第二边缘处的端部的沿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偏离角β2在5度≤β1≤180度和5度≤β2≤180度的范围内;
所述胎丝的在所述周向加强层的第一边缘处的端部和所述胎丝的在所述周向加强层的第二边缘处的端部的沿所述轮胎周向方向的交叉角α在5度≤α≤355度的范围内;
当从垂直于轮胎周向方向的方向的截面看时胎丝帘线的可见数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围绕轮胎旋转轴线的任意30度区域内等于或小于构成一个所述分割部的胎丝帘线的数量;并且
所述周向加强层配置在所述一对交叉带束的较窄交叉带束的左、右边缘的沿所述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并且所述较窄的交叉带束的宽度W和从所述周向加强层的边缘到所述较窄交叉带束的边缘的距离S在0.03≤S/W这样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胎丝为钢丝,并且所述周向加强层的端部的数量为17个端部/50mm以上和30个端部/50m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胎丝的直径在1.2mm以上和2.2mm以下的范围内。
CN201180072599.4A 2011-07-29 2011-07-29 充气轮胎 Active CN1037174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67532 WO2013018178A1 (ja) 2011-07-29 2011-07-29 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7410A CN103717410A (zh) 2014-04-09
CN103717410B true CN103717410B (zh) 2015-04-15

Family

ID=46498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2599.4A Active CN103717410B (zh) 2011-07-29 2011-07-29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505268B2 (zh)
JP (1) JP4952864B1 (zh)
KR (1) KR101256362B1 (zh)
CN (1) CN103717410B (zh)
DE (1) DE112011105480B4 (zh)
WO (1) WO20130181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49730B2 (en) 2012-07-13 2017-12-26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JP6811684B2 (ja) * 2017-06-19 2021-01-1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6861144B2 (ja) * 2017-12-13 2021-04-2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6750639B2 (ja) * 2018-01-30 2020-09-0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3560475B (zh) * 2021-09-26 2021-12-31 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巨型轮胎钢丝圈的圆形化排列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72425A2 (en) * 1990-08-24 1992-02-26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imited Radial tyre
CN1084263C (zh) * 1996-02-20 2002-05-08 米什兰集团总公司 用于重型载货车辆并有胎冠加强层的轮胎
CN1845829A (zh) * 2003-08-28 2006-10-11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子午线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544341A (zh) * 1955-01-15
GB1601100A (en) * 1977-03-28 1981-10-21 Goodyear Tire & Rubber Method of building a radial tyre
JPS62241704A (ja) * 1986-04-15 1987-10-22 Bridgestone Corp ベルテツドタイヤ
JPH02106409A (ja) * 1988-10-14 1990-04-18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03287402A (ja) * 1990-04-02 1991-12-18 Ohtsu Tire & Rubber Co Ltd :The ラジアルタイヤ
JPH05254309A (ja) * 1992-03-16 1993-10-05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タイヤにおける補強材の巻付構造
JP4219584B2 (ja) * 2001-11-12 2009-02-0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ニューマチック型ソリッドタイヤ
JP4004034B2 (ja) * 2002-06-10 2007-11-07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の組立方法
JP4473810B2 (ja) * 2005-11-22 2010-06-0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重荷重用ラジアルタイヤ
US7575031B2 (en) 2005-11-22 2009-08-18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Heavy duty radial tire with belt reinforcing rubber layer having axially inner and outer rubber portions
BRPI0722291B1 (pt) * 2007-12-14 2018-10-23 Pirelli pneu
JP5102062B2 (ja) 2008-02-25 2012-12-1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DE102010000181B4 (de) 2010-01-25 2022-03-10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Fahrzeugluftreife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72425A2 (en) * 1990-08-24 1992-02-26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imited Radial tyre
CN1084263C (zh) * 1996-02-20 2002-05-08 米什兰集团总公司 用于重型载货车辆并有胎冠加强层的轮胎
CN1845829A (zh) * 2003-08-28 2006-10-11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子午线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7410A (zh) 2014-04-09
WO2013018178A1 (ja) 2013-02-07
KR101256362B1 (ko) 2013-04-25
JP4952864B1 (ja) 2012-06-13
DE112011105480B4 (de) 2016-02-11
DE112011105480T5 (de) 2014-04-10
US20140166178A1 (en) 2014-06-19
KR20130034667A (ko) 2013-04-05
US9505268B2 (en) 2016-11-29
JPWO2013018178A1 (ja) 2015-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13911B (zh) 充气轮胎
CN103813912B (zh) 充气轮胎
CN103826874B (zh) 充气轮胎
KR102215744B1 (ko) 공기입 타이어
CN103813913B (zh) 充气轮胎
CN103764411B (zh) 充气轮胎
KR101741788B1 (ko) 공기입 타이어
KR101290526B1 (ko) 공기입 타이어
WO2015133043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717410B (zh) 充气轮胎
WO2013024516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349911A (zh) 充气轮胎
JP2017202753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870209A (zh) 充气轮胎
JP2016097785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11207928B2 (en) Pneumatic tire
JP617150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08304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59823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5067229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77225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12969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9715411B (zh) 斜交轮胎
JP5973769B2 (ja)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
JP2015067228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THE YOKOHAMA RUBBE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HE YOKOHAMA RUBBE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