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02010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02010A
CN103702010A CN201310447494.3A CN201310447494A CN103702010A CN 103702010 A CN103702010 A CN 103702010A CN 201310447494 A CN201310447494 A CN 201310447494A CN 103702010 A CN103702010 A CN 1037020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ck signal
control part
error
slave clock
oscil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4749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02010B (zh
Inventor
平山隼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702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020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020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0201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40Detail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printing, e.g. machine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the arrangement as a whole or of its constitutive parts
    • G06K15/4025Managing optional units, e.g. sorters, document feed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4Electronic sequencing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主控制部和从属控制部。主控制部与主时钟信号同步地动作。从属控制部与从属时钟信号同步地,按照主控制部的指示进行动作。从属控制部生成从属时钟信号,并将从属时钟信号向主控制部输出。主控制部生成时间精度比从属时钟信号高的主时钟信号,并基于使用主时钟信号取得的表示从属时钟信号的周期的信息,算出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根据本发明,能够高精度地算出时钟信号的误差。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与时钟信号同步地动作的多个控制部来进行分散控制的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算出时钟信号的误差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具备与时钟信号同步地动作的多个控制部来进行分散控制的图像形成装置。为了使各控制部的动作准确地同步,而需要提高各控制部的时钟信号的时间精度。然而,生成时间精度高的时钟信号的振荡器的造价高。因此,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避免由各控制部控制的动作的精度产生较大差异而算出时钟信号的误差。并且,该图像形成装置基于算出的时钟信号的误差,来修正与动作相关的控制参数。
例如,已知有以下所示的现有技术。主CPU以主CPU的时钟信号的周期的规定倍数的发送间隔向从属CPU发送通信数据。从属CPU使用从属CPU的时钟信号,对从主CPU发送的通信数据的发送间隔的期间内的该时钟信号的时钟数进行计数。从属CPU使用该计数值和上述发送间隔,算出从属CPU的时钟信号的频率(或周期)。并且,从属CPU将算出的频率(或周期)与预定的从属CPU的时钟信号的频率(或周期)的差异作为从属CPU的时钟信号的误差。
由此,可以仅将主CPU的时钟信号的生成电路由生成时间精度高的时钟信号的昂贵的振荡器构成。另一方面,可以将从属CPU的时钟信号的生成电路由生成时间精度低的时钟信号的廉价的振荡电路构成。
在上述技术中,对从主CPU发送的通信数据的发送间隔的期间内的从属CPU的时钟信号的时钟数进行计数。因此,需要使从主CPU发送通信数据的发送间隔比从属CPU的时钟信号的周期长。而且,为了高精度地算出从属CPU的时钟信号的频率(或周期)的误差,需要将通信数据的发送间隔准确地设为主CPU的时钟信号的周期的规定倍数。
然而,为了以主CPU的时钟信号的周期的规定倍数的发送间隔进行数据通信,需要将主CPU的时钟信号转换成以主CPU的时钟信号的周期的规定倍数的发送间隔进行振荡的时钟信号的转换电路。在该时钟信号的转换过程中,可能会由于转换电路的转换精度而发送间隔无法准确地成为主CPU的时钟信号的周期的规定倍数。这种情况下,从属CPU使用不是主CPU的时钟信号的周期的准确的倍数的发送间隔来算出从属CPU的时钟信号的误差。由此,可能无法高精度地算出从属CPU的时钟信号的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种情况而作出,其目的是在具备与时钟信号同步地动作的多个控制部来进行分散控制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地算出时钟信号的误差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主控制部和从属控制部。所述主控制部与以规定的主频率进行振荡的主时钟信号同步地动作。所述从属控制部与以比所述主频率低的从属频率进行振荡的从属时钟信号同步地,按照所述主控制部的动作指示进行动作。所述从属控制部包括从属时钟生成部和信号输出部。所述从属时钟生成部生成所述从属时钟信号。所述信号输出部将所述从属时钟信号向所述主控制部输出。所述主控制部包括主时钟生成部和时钟误差算出部。所述主时钟生成部生成时间精度比所述从属时钟信号高的所述主时钟信号。所述时钟误差算出部使用所述主时钟信号,获取表示从所述信号输出部输出的所述从属时钟信号的周期的周期信息,并基于获取的所述周期信息,算出所述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具备与时钟信号同步地动作的多个控制部而进行分散控制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可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地算出时钟信号的误差的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机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复合机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主控制部及供纸控制部的详细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与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的算出动作相关的主控制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与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的算出动作相关的供纸控制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通过时钟误差算出部算出的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与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的算出动作相关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主控制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通过时钟误差算出部算出的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的与图6不同的一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机1的概略结构图。
如图1所示,复合机1具备图像读取部7、原稿输送部8、使用者输入各种操作指令等用的操作部9、以及主体部100。
图像读取部7具备扫描部71、原稿台72、以及原稿读取狭缝73。扫描部71具备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和曝光灯等光源部。原稿台72由玻璃等透明构件构成。
扫描部71被构成为能够通过未图示的驱动部移动。在读取载置于原稿台72的原稿时,扫描部71在与原稿台72对置的位置处,边沿着原稿面移动,边扫描原稿图像并将获取的图像数据输出。而且,在读取由原稿输送部8输送的原稿时,扫描部71移动至与原稿读取狭缝73对置的位置。然后,扫描部71经由原稿读取狭缝73,与由原稿输送部8进行的原稿的运送动作同步地获取原稿的图像,并将获取的图像数据输出。
原稿输送部8具备原稿载置部81、原稿排出部82、原稿运送机构83。在原稿载置部81上载置原稿。图像读取完的原稿向原稿排出部82排出。原稿运送机构83将载置于原稿载置部81的原稿一张张抽出而向与原稿读取狭缝73对置的位置运送,之后,向原稿排出部82排出。
原稿输送部8设置成可相对于图像读取部7转动。由此,原稿输送部8的前表面侧能够向上方移动。操作者使原稿输送部8的前表面侧向上方移动而将原稿台72的上表面打开,由此,能够将例如合版状态的书籍等读取原稿载置在原稿台72的上表面。
操作部9具备:用于输入复合机1具备的各种功能的执行指示的开始键91;用于输入印刷份数等的数字键92;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部93。显示部93例如是具有触摸面板功能的液晶显示器。而且,操作部9具备:用于对设定内容等进行重置的重置键94;用于使执行中的印刷(图像形成)动作停止的停止键95;用于对复印功能、打印功能、扫描功能及传真功能进行切换的功能切换键96。
主体部100具备:多个供纸部2a、2b、2c;在由供纸部2a、2b、2c供应的记录纸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6;校准辊53;运送辊对33、43;以及主控制部10(整体控制部)。
供纸部2a具备:用于存放记录纸的供纸盒24a;用于从供纸盒24a将用纸一张张抽出(供纸)的供纸辊23a。供纸辊23a由后述的马达22a驱动。
同样地,供纸部2b具备:用于存放记录纸的供纸盒24b;用于从供纸盒24b将用纸一张张抽出的供纸辊23b。供纸辊23b由后述的马达22b驱动。
另外,供纸部2c具备:用于存放记录纸的供纸盒24c;用于从供纸盒24c将用纸一张张抽出的供纸辊23c。供纸辊23c由后述的马达22c驱动。
图像形成部6具备光学单元65和显影部66。光学单元65基于由后述的图像读取部7获取的图像数据而输出激光等,由此对感光鼓64进行曝光。显影部66在感光鼓64上形成调色剂像。
图像形成部6还具备转印部67和定影部63。转印部67将感光鼓64上的调色剂像向记录纸转印。定影部63具备一对辊61、62。一对辊61、62通过对转印了调色剂像的记录纸进行加热,而将调色剂像定影在记录纸上。
校准辊53配设在比由各供纸部2a、2b、2c供应的记录纸的运送路径的合流部位P靠下游侧的位置。校准辊53是由后述的马达52驱动的辊构件。校准辊53调整将由各供纸部2a、2b、2c供应的记录纸向图像形成部6运送的时机。而且,校准辊53修整记录纸的姿态。
运送辊对33是由后述的马达32驱动的一对辊构件。运送辊对33将通过图像形成部6形成了图像的记录纸向设置在主体部100的左方的堆叠托盘30运送。
运送辊对43是由后述的马达42驱动的一对辊构件。运送辊对43将通过图像形成部6形成了图像的记录纸向设置在主体部100的上部的排出托盘40运送。
主控制部10控制复合机1整体的动作。
图2是表示复合机1的电气结构的框图。以下,对于标注与图1相同符号的部分,只要没有特别叙述,就省略说明。
如图2所示,复合机1具备:校准辊53;用于驱动校准辊53的马达52;驱动马达52旋转的驱动器51。而且,复合机1具备:运送辊对43;用于驱动运送辊对43的马达42;驱动马达42旋转的驱动器41;运送辊对33;用于驱动运送辊对33的马达32;驱动马达32旋转的驱动器31;图像形成部6;供纸部2a~2c;以及主控制部10。
供纸部2a具备:供纸辊23a;用于驱动供纸辊23a的马达22a;驱动马达22a旋转的驱动器21a;第一供纸控制部(从属控制部)20a。同样地,供纸部2b具备:供纸辊23b;用于驱动供纸辊23b的马达22b;驱动马达22b旋转的驱动器21b;第二供纸控制部(从属控制部)20b。而且,供纸部2c具备:供纸辊23c;用于驱动供纸辊23c的马达22c;驱动马达22c旋转的驱动器21c;第三供纸控制部(从属控制部)20c。
第一供纸控制部20a通过例如串行通信线等控制线L1和信号线L2a而与主控制部10连接。第一供纸控制部20a按照由主控制部10产生的动作指示,控制供纸部2a的供纸动作。具体而言,第一供纸控制部20a按照由主控制部10产生的动作指示,将与马达22a的旋转速度对应的频率的驱动时钟信号向驱动器21a输出。即,第一供纸控制部20a经由驱动器21a,以与驱动时钟信号对应的旋转速度来驱动马达22a旋转。由此,第一供纸控制部20a控制供纸辊23a的旋转动作。
同样地,第二供纸控制部20b通过例如串行通信线等控制线L1和信号线L2b而与主控制部10连接。第二供纸控制部20b按照由主控制部10产生的动作指示,控制供纸部2b的供纸动作。具体而言,第二供纸控制部20b按照由主控制部10产生的动作指示,将与马达22b的旋转速度对应的频率的驱动时钟信号向驱动器21b输出。即,第二供纸控制部20b经由驱动器21b,以与驱动时钟信号对应的旋转速度来驱动马达22b旋转。由此,第二供纸控制部20b控制供纸辊23b的旋转动作。
另外,第三供纸控制部20c通过例如串行通信线等控制线L1和信号线L2c而与主控制部10连接。第三供纸控制部20c按照由主控制部10产生的动作指示,控制供纸部2c的供纸动作。具体而言,第三供纸控制部20c按照由主控制部10产生的动作指示,将与马达22c的旋转速度对应的频率的驱动时钟信号向驱动器21c输出。即,第三供纸控制部20c经由驱动器21c,以与驱动时钟信号对应的旋转速度来驱动马达22c旋转。由此,第三供纸控制部20c控制供纸辊23c的旋转动作。
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对供纸部2a、2b、2c进行统称时,表示为供纸部2。在对第一供纸控制部20a、第二供纸控制部20b、第三供纸控制部20c进行统称时,表示为供纸控制部20。在对驱动器21a、21b、21c进行统称时,表示为驱动器21。在对马达22a、22b、22c进行统称时,表示为马达22。在对供纸辊23a、23b、23c进行统称时,表示为供纸辊23。在对信号线L2a、L2b、L2c进行统称时,表示为信号线L2。
主控制部10从供纸部2a、2b、2c之中,选择收容有与图像形成动作的条件对应的记录纸的供纸部2。图像形成动作的条件使用操作部9来输入。主控制部10对控制选择出的供纸部2的动作的供纸控制部20作出指示,以控制供纸辊23的旋转动作。
另外,主控制部10通过例如串行通信线等控制线L6而与图像形成部6连接。主控制部10控制图像形成部6中的与显影、转印及定影相关的动作,以在通过供纸部2进行了供纸之后由校准辊53运送的记录纸的规定的位置上形成图像。
另外,主控制部10通过信号线L3而与驱动器31连接。主控制部10将与马达32的旋转速度对应的频率的驱动时钟信号经由信号线L3向驱动器31输出。驱动器31以与驱动时钟信号对应的旋转速度来驱动马达32旋转。由此,主控制部10控制运送辊对33的旋转动作。
另外,主控制部10通过信号线L4而与驱动器41连接。主控制部10将与马达42的旋转速度对应的频率的驱动时钟信号经由信号线L4向驱动器41输出。驱动器41以与驱动时钟信号对应的旋转速度来驱动马达42旋转。由此,主控制部10控制运送辊对43的旋转动作。
另外,主控制部10通过信号线L5而与驱动器51连接。主控制部10将与马达52的旋转速度对应的频率的驱动时钟信号经由信号线L5向驱动器51输出。驱动器51以与驱动时钟信号对应的旋转速度来驱动马达52旋转。由此,主控制部10控制校准辊53的旋转动作。
即,在通过供纸部2进行了供纸之后,由校准辊53运送的记录纸的规定的位置形成了图像之后,为了将该记录纸向堆叠托盘30或排出托盘40运送,而主控制部10调整第一供纸控制部20a、第二供纸控制部20b、第三供纸控制部20c、校准辊53、图像形成部6、运送辊对33及运送辊对43的各动作的时机。
以下,详细说明主控制部10及供纸控制部20。图3是表示主控制部10及供纸控制部20的详细结构的框图。
如图3所示,主控制部10具备水晶振荡器(主时钟生成部)18、计数器电路101、计时器电路102、通信接口(I/F)电路103、执行规定的运算处理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104、存储规定的控制程序的ROM(Read Only Memory)105、临时存储数据的RAM(Random AccessMemory,存储部)106、驱动时钟生成电路107、及它们的周边电路等。
水晶振荡器18生成例如以几百MHz左右的预定的主频率振荡的时间精度高的主时钟信号并输出。
计数器电路101对经由信号线L2从供纸控制部20输出的后述的从属时钟信号的上升沿进行计数。由此,计数器电路101测定从属时钟信号的时钟数。
计时器电路102使用从水晶振荡器18输出的主时钟信号,来测定与主时钟信号的周期的规定倍数相应的时间。
通信接口电路103经由控制线L1,在主控制部10与供纸控制部20之间,进行例如表示控制命令的信号等各种信号的通信。
CPU104与从水晶振荡器18输出的主时钟信号同步地进行动作。CPU104构成处理部,通过执行存储在ROM105等中的控制程序来执行各种处理。例如,CPU104作为处理部,而构成驱动控制部11、图像形成控制部12、时钟误差算出部13、误差记录部14、及修正参数发送部15。
驱动控制部11以规定的旋转速度来驱动马达32、42、52。具体而言,驱动控制部11将表示向各驱动器31、41、51分别输出与各马达32、42、52的旋转速度对应的频率的驱动时钟信号这样的指示的信号向驱动时钟生成电路107输出。
另外,驱动控制部11使用通信接口电路103,将表示使供纸辊23以规定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动作这样的指示的信号向供纸控制部20发送。
图像形成控制部12控制图像形成部6中的与显影、转印及定影相关的动作。
时钟误差算出部13使用从水晶振荡器18输出的主时钟信号,获取表示从后述的信号输出电路29输出的从属时钟信号的周期的周期信息。时钟误差算出部13基于该获取的周期信息,算出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时钟误差算出部13的详情,在后面叙述。
误差记录部14将由时钟误差算出部13算出的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存储在RAM106中。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误差记录部14的详情,在后面叙述。
修正参数发送部15使用由时钟误差算出部13算出的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来修正供纸控制部20中使用的控制参数。并且,修正参数发送部15使用通信接口电路103,将该修正后的控制参数向供纸控制部20发送。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修正参数发送部15的详情,在后面叙述。
驱动时钟生成电路107具备未图示的倍增电路及分频电路。驱动时钟生成电路107按照从驱动控制部11输出的指示,对从水晶振荡器18输出的主时钟信号的周期进行倍增或分频,由此分别生成与各马达32、42、52的旋转速度对应的频率的驱动时钟信号。驱动时钟生成电路107将生成的驱动时钟信号分别向各驱动器31、41、51输出。
供纸控制部20具备RC振荡电路(从属时钟生成部)28、信号输出电路(信号输出部)29、通信接口(I/F)电路203、执行规定的运算处理的CPU204、存储有规定的控制程序的ROM205、临时存储数据的RAM206、驱动时钟生成电路207、及它们的周边电路等。
RC振荡电路28生成并输出时间精度比水晶振荡器18低且以比主频率低的从属频率进行振荡的从属时钟信号。从属频率预定为例如几十MHz左右。
信号输出电路29将从RC振荡电路28输出的从属时钟信号经由信号线L2向主控制部10输出。
通信接口电路203经由控制线L1,在主控制部10与供纸控制部20之间,进行例如表示控制命令的信号等各种信号的通信。
CPU204与从RC振荡电路28输出的从属时钟信号同步地进行动作。CPU204构成处理部,通过执行存储在ROM205等中的控制程序来执行各种处理。例如,CPU204作为处理部,构成驱动控制部25、修正参数接收部26、及参数修正部27。
驱动控制部25以规定的旋转速度来驱动马达22。具体而言,驱动控制部25使用通信接口电路203,接收由驱动控制部11发送的、表示使供纸辊23以规定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动作这样的指示的信号。然后,驱动控制部25将表示向驱动器21输出与该接收到的信号表示的旋转速度对应的频率的驱动时钟信号这样的指示的信号向驱动时钟生成电路207输出。
修正参数接收部26使用通信接口电路203,接收由修正参数发送部15发送的修正后的控制参数。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修正参数接收部26的详情,在后面叙述。
参数修正部27通过由修正参数接收部26接收到的修正后的控制参数,对供纸控制部20中使用的控制参数进行置换。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参数修正部27的详情,在后面叙述。
驱动时钟生成电路207具备未图示的倍增电路及分频电路。驱动时钟生成电路207按照从驱动控制部25输出的指示,对从RC振荡电路28输出的从属时钟信号的周期进行倍增或分频,由此生成与马达22的旋转速度对应的频率的驱动时钟信号。驱动时钟生成电路207将生成的驱动时钟信号向驱动器21输出。
图4是表示与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的算出动作相关的主控制部10的动作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与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的算出动作相关的供纸控制部20的动作的流程图。以下,使用图4及图5,说明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的算出动作。并且,在该说明之中,说明时钟误差算出部13、误差记录部14、修正参数发送部15、修正参数接收部26、及参数修正部27的详情。
如图4及图5所示,当使用者对复合机1接通电源时,主控制部10及供纸控制部20分别起动(SA1,SB1)。
在主控制部10中,水晶振荡器18开始主时钟信号的输出(SA2)。此时,CPU104开始执行存储在ROM105中的控制程序,进行RAM106、周边电路的初始化。
在供纸控制部20中,RC振荡电路28开始从属时钟信号的输出(SB2)。此时,CPU204开始执行存储在ROM205中的控制程序,进行RAM206、周边电路的初始化。
例如,供纸控制部20在进行该初始化时,读出预先存储于ROM205的供纸辊23的规定的旋转速度并存储于RAM206。驱动控制部25在使供纸辊23进行旋转动作时,输出表示将与存储于RAM206的旋转速度对应的频率的驱动时钟信号向驱动器21输出这样的指示的信号。
信号输出电路29将从RC振荡电路28输出的从属时钟信号经由信号线L2向主控制部10输出(SB3)。
计数器电路101当接收到从信号输出电路29输出的从属时钟信号时(SA3为“是”),开始进行接收到的从属时钟信号的上升沿的计数。即,计数器电路101开始从属时钟信号的时钟数的测定(SA4)。
接着,时钟误差算出部13使用计时器电路102,测定从在步骤SA4中开始从属时钟信号的时钟数的测定起至测定值成为预定的基准值为止测定所需的时间(SA5)。需要说明的是,基准值例如基于试验运转等的实验值等,设定为由从属时钟信号的时钟数的测定开始起至产生了主时钟信号的1周期以上的误差为止的期间所测定的从属时钟信号的时钟数,其值预先存储于ROM105等。
接着,时钟误差算出部13将在步骤SA5中测定到的时间作为表示从属时钟信号的周期的周期信息而存储于RAM106(SA6)。
图6是表示通过时钟误差算出部13算出的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的一例的说明图。在图6中,符号Tm表示主时钟信号的1周期。符号Ts表示从属时钟信号的正确的周期。即,符号Ts表示未产生误差时的从属时钟信号的1周期。以下,将从属时钟信号的正确的周期表示为基准振荡时间Ts。而且,假定基准振荡时间Ts设定为主时钟信号的1周期Tm的10倍(10×Tm)的时间。
另外,通过计数器电路101开始从属时钟信号的时钟数的测定起至测定值成为基准值“10”为止测定所需的时间是与主时钟信号的110周期量相应的时间“110×Tm”。
这种情况下,时钟误差算出部13在步骤SA5中,将开始从属时钟信号的时钟数的测定起至测定值成为基准值“10”为止测定所需的时间测定为与主时钟信号的110周期量相应的时间“110×Tm”。然后,时钟误差算出部13在步骤SA6中,将该测定的时间“110×Tm”作为周期信息而存储于RAM106。
接着,时钟误差算出部13将在步骤SA6中作为周期信息而存储于RAM106的时间“110×Tm”除以基准值“10”。由此,时钟误差算出部13算出第一单位振荡时间T1,所述第一单位振荡时间T1是从属时钟信号进行1时钟振荡所需的时间、即与从属时钟信号的周期相应的时间(SA7)。
具体而言,时钟误差算出部13在步骤SA7中,将在步骤SA6中作为周期信息而存储于RAM106的时间“110×Tm”除以基准值“10”而得的结果“110×Tm/10”作为第一单位振荡时间T1。
接着,时钟误差算出部13算出表示在步骤SA7中算出的第一单位振荡时间T1与基准振荡时间Ts之差或比率的第一误差值Td1。然后,时钟误差算出部13将该算出的第一误差值Td1作为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SA8)。
具体而言,时钟误差算出部13在步骤SA8中,从在步骤SA7中算出的第一单位振荡时间T1(=110×Tm/10)减去基准振荡时间Ts(=10×Tm),由此算出表示第一单位振荡时间T1与基准振荡时间Ts之差的第一误差值Td1(=Tm)。并且,时钟误差算出部13将该算出的第一误差值Td1作为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
或者,时钟误差算出部13在步骤SA8中,将在步骤SA7中算出的第一单位振荡时间T1(=110×Tm/10)除以基准振荡时间Ts(=10×Tm),由此算出表示第一单位振荡时间T1与基准振荡时间Ts的比率的第一误差值Td1(=1.1)。
接着,误差记录部14将在步骤SA8中算出的第一误差值Td1存储于RAM106(SA9)。
修正参数发送部15使用步骤SA8中算出的第一误差值Td1,对供纸控制部20中使用的控制参数进行修正(SA10)。然后,修正参数发送部15将在步骤SA10中修正后的控制参数即修正参数向供纸控制部20发送(SA11)。
另一方面,在供纸控制部20中,当通过修正参数接收部26接收到从修正参数发送部15发送的修正参数时(SB4为“是”),参数修正部27通过该接收的修正参数,对供纸控制部20中使用的控制参数进行置换(SB6)。
具体而言,假定在步骤SA8中算出的第一误差值Td1为第一单位振荡时间T1与基准振荡时间Ts之差“Tm”。这种情况下,从属时钟信号以比基准振荡时间Ts长出主时钟信号的1周期量的周期(Ts+Tm)进行振荡。即,从属时钟信号以比没有误差的正确的从属时钟信号慢的步速进行振荡。
这种情况下,修正参数发送部15在步骤SA10中,将在步骤SA8中算出的第一误差值Td1(Tm)加上基准振荡时间Ts,由此算出从属时钟信号的周期(Ts+Tm=11×Tm)。然后,修正参数发送部15将算出的从属时钟信号的周期(11×Tm)除以基准振荡时间Ts(=10×Tm),由此算出对供纸辊23的旋转速度进行修正的程度(1.1)。然后,修正参数发送部15将表示以该算出的程度(1.1)修正供纸辊23的旋转速度的内容的信息作为修正参数向供纸控制部20发送。
或者,假定在步骤SA8中通过时钟误差算出部13算出的第一误差值Td1为第一单位振荡时间T1与基准振荡时间Ts的比率“1.1”。这种情况下,从属时钟信号以基准振荡时间Ts的1.1倍的周期(1.1×Ts)进行振荡。即,从属时钟信号以比没有误差的正确的从属时钟信号慢的步速进行振荡。
这种情况下,修正参数发送部15在步骤SA10中,将在步骤SA8中算出的第一误差值Td1(1.1)直接作为对供纸辊23的旋转速度进行修正的程度。并且,修正参数发送部15将表示以该程度(1.1)修正供纸辊23的旋转速度的内容的信息作为修正参数向供纸控制部20发送。
在供纸控制部20中,在步骤SB5中,通过修正参数接收部26,接收修正参数。即,通过修正参数接收部26,接收表示以规定的程度(1.1倍)修正供纸辊23的旋转速度的内容的信息。然后,参数修正部27在步骤SB6中,读出在步骤SB2中存储于RAM206的供纸辊23的旋转速度。然后,参数修正部27将该读出的旋转速度与接收到的修正参数表示的对旋转速度进行修正的程度(1.1)相乘。并且,参数修正部27根据该乘法运算结果,对存储于RAM206的旋转速度进行置换。
需要说明的是,在ROM105中可预先存储有表示供纸辊23的规定的旋转速度的信息。对应于此,修正参数发送部15可以在步骤SA10中,将存储于ROM105的供纸辊23的旋转速度与对旋转速度进行修正的程度相乘。然后,修正参数发送部15可以将由该乘法运算结果所示出的表示修正后的旋转速度的信息作为修正参数向供纸控制部20发送。并且,对应于此,参数修正部27可以在步骤SB5中,通过由修正参数接收部26接收到的修正参数表示的修正后的旋转速度,对存储于RAM206的旋转速度进行置换。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从属时钟信号的周期比主时钟信号的周期长。因此,无需为了使用主时钟信号获取表示从属时钟信号的周期的周期信息而将从属时钟信号的周期转换成规定倍数。因此,信号输出电路29不对从属时钟信号进行转换,而直接地向主控制部10发送。由此,能够避免在将从属时钟信号的周期转换成规定倍数的过程中,由于转换的精度而从属时钟信号的周期未能准确地成为规定倍数的可能性。其结果是,能够获取准确地表示从信号输出电路29输出的从属时钟信号的周期的周期信息。并且,基于准确的周期信息,能够高精度地算出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时钟误差算出部13使用主时钟信号,测定开始从属时钟信号的时钟数的测定起至测定值成为预定的基准值为止测定所需的时间,并获取该测定的时间作为周期信息。然后,时钟误差算出部13算出将该测定的时间除以基准值而得的结果即第一单位振荡时间T1。即,时钟误差算出部13算出从属时钟信号进行1时钟振荡所需的时间即从属时钟信号的周期作为第一单位振荡时间T1。并且,时钟误差算出部13算出表示第一单位振荡时间T1与基准振荡时间Ts之差或比率的第一误差值Td1作为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
如此,时钟误差算出部13能够将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作为表示从供纸控制部20输出的从属时钟信号的周期的第一单位振荡时间T1与从属时钟信号的正确的周期所对应的基准振荡时间Ts之差或比率而适当地算出。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误差记录部14将通过时钟误差算出部13算出的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存储于RAM106。因此,例如能够在复合机1的起动时等,通过时钟误差算出部13算出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并通过误差记录部14将算出的误差存储于RAM106。
因此,在将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存储于RAM106之后,不用使时钟误差算出部13算出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而能够容易地从RAM106获取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由此,能够减少算出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所需的时间。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主控制部10能够基于由时钟误差算出部13高精度地算出的误差,高精度地修正供纸控制部20中使用的控制参数。然后,如此高精度地修正后的控制参数向供纸控制部20发送,置换作为供纸控制部20所使用的控制参数。因此,即使在从属时钟信号产生了误差的情况下,也能够高精度地修正供纸控制部20的动作。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通过使用由水晶振荡器18输出的时间精度高的主时钟信号,能够获取高精度地表示从RC振荡电路28输出的从属时钟信号的周期的周期信息。因此,供纸控制部20无需具备昂贵的水晶振荡器。其结果是,可以具备低价格的RC振荡电路而廉价地构成供纸控制部20。
需要说明的是,图1至图6所示的结构等只不过是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例示,并没有将本发明限定为该实施方式。
图7是表示与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的算出动作相关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主控制部10的动作的流程图。例如图7所示,可以将图4所示的步骤SA5~SA11置换成步骤SA25~SA31。
具体而言,时钟误差算出部13在从在步骤SA4中开始从属时钟信号的时钟数的测定起至通过计时器电路102测定到经过了预定的基准时间Tf为止的期间,通过计数器电路101来测定从属时钟信号的时钟数(SA25)。需要说明的是,基准时间Tf例如基于试验运转等的实验值等,设定为开始从属时钟信号的输出起至从属时钟信号的周期产生主时钟信号的1周期以上的误差为止所经过的时间。基准时间Tf预先存储于ROM105等。
接着,时钟误差算出部13将在步骤SA25中测定的从属时钟信号的时钟数作为表示从属时钟信号的周期的周期信息而存储于RAM106(SA26)。
图8是表示通过时钟误差算出部13算出的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的与图6不同的一例的说明图。在图8中,符号Tm与图6同样地表示主时钟信号的1周期。符号Ts与图6同样地表示基准振荡时间Ts。以下,假定基准振荡时间Ts与图6同样地设定为主时钟信号的1周期Tm的10倍(10×Tm)的时间。
另外,假定在从利用计数器电路101开始从属时钟信号的时钟数的测定起至通过计时器电路102测定到经过了作为基准时间Tf的与主时钟信号的100周期量相应的时间“100×Tm”为止的期间,由计数器电路101测定的从属时钟信号的时钟数为“9”。
这种情况下,时钟误差算出部13在步骤SA25中,将从开始从属时钟信号的时钟数的测定起至通过计时器电路102测定到经过了基准时间Tf“110×Tm”为止的期间的从属时钟信号的时钟数测定为“9”。然后,时钟误差算出部13在步骤SA26中,将该测定的时钟数“9”作为周期信息而存储于RAM106。
接着,时钟误差算出部13将基准时间Tf“110×Tm”除以在步骤SA26中作为周期信息而存储于RAM106的时钟数“9”。由此,时钟误差算出部13算出第二单位振荡时间T2,所述第二单位振荡时间T2是从属时钟信号进行1时钟振荡所需的时间、即与从属时钟信号的周期相应的时间(SA27)。
具体而言,时钟误差算出部13在步骤SA27中,将基准时间Tf“100×Tm”除以在步骤SA26中作为周期信息而存储于RAM106的时钟数“9”。并且,时钟误差算出部13算出该除法运算的结果“100×Tm/9”作为第二单位振荡时间T2。
接着,时钟误差算出部13算出表示在步骤SA27中算出的第二单位振荡时间T2与基准振荡时间Ts之差或比率的第二误差值Td2。并且,时钟误差算出部13将该算出的第二误差值Td2作为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SA28)。
具体而言,时钟误差算出部13在步骤SA28中,从在步骤SA27中算出的第二单位振荡时间T2(=100×Tm/9)减去基准振荡时间Ts(=10×Tm),由此算出表示第二单位振荡时间T2与基准振荡时间Ts之差的第二误差值Td2(=(10/9)×Tm)。并且,时钟误差算出部13将该算出的第二误差值Td2作为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
或者,时钟误差算出部13在步骤SA28中,将在步骤SA27中算出的第二单位振荡时间T2(=100×Tm/9)除以基准振荡时间Ts(=10×Tm),由此算出表示第二单位振荡时间T2与基准振荡时间Ts的比率的第二误差值Td2(=10/9)。
接着,误差记录部14与步骤SA9同样地,将在步骤SA28中通过时钟误差算出部13算出的第二误差值Td2存储于RAM106(SA29)。
修正参数发送部15与步骤SA10同样地,使用步骤SA28中算出的第二误差值Td2,对供纸控制部20中使用的控制参数进行修正(SA30)。然后,修正参数发送部15与步骤SA11同样地,将在步骤SA30中修正后的控制参数即修正参数向供纸控制部20发送(SA31)。
根据该结构,时钟误差算出部13使用主时钟信号,算出第二单位振荡时间T2,所述第二单位振荡时间T2是基准时间Tf除以在预定的基准时间Tf内测定的从属时钟信号的时钟数而得的结果。即,时钟误差算出部13算出从属时钟信号进行1时钟振荡所需的时间即从属时钟信号的周期作为第二单位振荡时间T2。并且,时钟误差算出部13算出表示第二单位振荡时间T2与基准振荡时间Ts之差或比率的第二误差值Td2作为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
如此,时钟误差算出部13能够将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作为表示从供纸控制部20输出的从属时钟信号的周期的第二单位振荡时间T2与从属时钟信号的正确的周期所对应的基准振荡时间Ts之差或比率而适当地算出。
另外,可以在例如图4所示的步骤SA4~SA8的执行后,进而执行例如图7所示的步骤SA24~SA28。并且,对应于此,可以将通过步骤SA4~SA8的执行而算出的第一误差值Td1(例如,“Tm”或“1.1”(图6))和通过步骤SA24~SA28的执行而算出的第二误差值Td2(例如,“(10/9)×Tm”或“10/9”(图8))的平均值(“(19/18)×Tm”或“199/180”)作为在步骤SA8或步骤SA28中算出的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
这种情况下,时钟误差算出部13算出第一误差值Td1和第二误差值Td2的平均值作为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即,时钟误差算出部13使误差的算出次数增多1次,由此,与将第一误差值Td1及第二误差值Td2中的任一误差值作为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算出的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的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图7及图8所示的结构等只不过是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例示,并没有将本发明限定为该实施方式。
另外,供纸控制部20可以取代RC振荡电路28,而具备例如使用陶瓷振荡件的振荡电路。而且,主控制部10可以取代水晶振荡器18,而具备例如输出时间精度比从属时钟信号高的时钟信号的使用陶瓷振荡件的振荡电路。
另外,CPU104可以不构成修正参数发送部15。而且,CPU204可以不构成修正参数接收部26。对应于此,可以省略步骤SA10~SA11(图4)、步骤SA30~SA31(图7)、及步骤SB4~SB5(图5)。
另外,CPU104可以不构成误差记录部14,对应于此,可以省略步骤SA9(图4)及步骤SA29(图7)。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适用于复合机1的例子。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复印机、扫描装置、及传真装置等图像形成装置。

Claims (8)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主控制部,其与以规定的主频率进行振荡的主时钟信号同步地动作;以及
从属控制部,其与以比所述主频率低的从属频率进行振荡的从属时钟信号同步地,按照所述主控制部的动作指示进行动作,
所述从属控制部具备:
从属时钟生成部,其生成所述从属时钟信号;以及
信号输出部,其将所述从属时钟信号向所述主控制部输出,
所述主控制部具备:
主时钟生成部,其生成时间精度比所述从属时钟信号高的所述主时钟信号;以及
时钟误差算出部,其使用所述主时钟信号,获取表示从所述信号输出部输出的所述从属时钟信号的周期的周期信息,并基于获取的所述周期信息,算出所述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时钟误差算出部使用所述主时钟信号来测定所述从属时钟信号的时钟数,获取从开始所述测定起至测定值成为预定的基准值为止所需的时间作为所述周期信息,并算出表示第一单位振荡时间与基准振荡时间之差或比率的第一误差值作为所述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所述第一单位振荡时间是所述获取的时间除以所述基准值而得的结果,所述基准振荡时间是作为所述从属时钟信号的正确的周期而预定的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时钟误差算出部使用所述主时钟信号来测定预定的基准时间内的所述从属时钟信号的时钟数,获取所述测定的时钟数作为所述周期信息,并算出表示第二单位振荡时间与基准振荡时间之差或比率的第二误差值作为所述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所述第二单位振荡时间是所述基准时间除以所述测定的时钟数而得的结果,所述基准振荡时间是作为所述从属时钟信号的正确的周期而预定的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时钟误差算出部还使用所述主时钟信号来测定预定的基准时间内的所述从属时钟信号的时钟数,获取所述测定的时钟数作为所述周期信息,并算出表示第二单位振荡时间与所述基准振荡时间之差或比率的第二误差值,所述第二单位振荡时间是所述基准时间除以所述测定的时钟数而得的结果,
所述时钟误差算出部算出所述第一误差值与所述第二误差值的平均值作为所述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还具备:
存储部,其存储信息;以及
误差记录部,其将通过所述时钟误差算出部算出的所述从属时钟信号的误差存储于所述存储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主控制部还具备修正参数发送部,该修正参数发送部使用由所述时钟误差算出部算出的所述误差,对在所述从属控制部中使用的控制参数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控制参数向所述从属控制部发送,
所述从属控制部还具备:
修正参数接收部,其接收从所述修正参数发送部发送的所述修正后的控制参数;以及
参数修正部,其利用由所述修正参数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修正后的控制参数,来置换在所述从属控制部中使用的控制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主时钟生成部是水晶振荡器,
所述从属时钟生成部是RC振荡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具备:
整体控制部,其控制装置整体的动作;
图像形成部,其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以及
供纸部,其将所述记录纸向所述图像形成部供应,所述主控制部是所述整体控制部,
所述从属控制部是所述供纸控制部。
CN201310447494.3A 2012-09-27 2013-09-25 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020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13509 2012-09-27
JP2012213509A JP5696117B2 (ja) 2012-09-27 2012-09-27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02010A true CN103702010A (zh) 2014-04-02
CN103702010B CN103702010B (zh) 2016-09-28

Family

ID=50338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4749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02010B (zh) 2012-09-27 2013-09-25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36472B2 (zh)
JP (1) JP5696117B2 (zh)
CN (1) CN1037020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25863B2 (ja) * 2014-09-26 2017-11-0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クロック調整機構
JP6871073B2 (ja) 2017-06-08 2021-05-12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電子制御装置
JP6988222B2 (ja) * 2017-07-18 2022-01-0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8718A (zh) * 2005-03-25 2006-09-27 夏普株式会社 信息输入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US20090185211A1 (en) * 2008-01-22 2009-07-23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Time measur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10161717A1 (en) * 2009-12-24 2011-06-30 Canon Finetech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12862B2 (ja) * 1997-06-17 2000-11-27 日本電気アイシーマイコン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JP2010128207A (ja) * 2008-11-27 2010-06-10 Kyocera Mita Corp 分散制御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39792A (ja) * 2008-12-12 2010-06-24 Kyocera Mita Corp 分散制御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76950B2 (ja) * 2009-08-20 2015-02-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610799B2 (ja) * 2010-03-15 2014-10-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40056286A1 (en) * 2011-02-11 2014-02-27 Panasoni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slave and master units used therein
US8913632B2 (en) * 2011-08-05 2014-12-16 Khalifa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Method and system for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8718A (zh) * 2005-03-25 2006-09-27 夏普株式会社 信息输入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US20090185211A1 (en) * 2008-01-22 2009-07-23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Time measur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10161717A1 (en) * 2009-12-24 2011-06-30 Canon Finetech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02010B (zh) 2016-09-28
JP5696117B2 (ja) 2015-04-08
US20140085673A1 (en) 2014-03-27
US9336472B2 (en) 2016-05-10
JP2014066950A (ja) 2014-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0905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702010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143321A (zh) 显示驱动器ic
US9329687B2 (en) Touch panel device having vibration function
JP2014106344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323529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617569B2 (ja) 動作クロック生成装置、動作回路、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6940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10112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15862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225863B2 (ja) クロック調整機構
JP2012128292A (ja) ベルト駆動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27648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423198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JP2014197065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時間計測装置
JP5153497B2 (ja) 時計装置、電子機器
JP2009025495A (ja) トナー残量検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06536A (ja)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制御方法、画像読取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661911B2 (ja) 搬送装置
JP6019006B2 (ja)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読取方法
JP2014191144A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06371A (ja)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励磁切換制御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80913A (ja) 現像剤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37968B2 (ja) 演算処理装置及び演算処理システム
JPH11153929A (ja) 電子写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