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42886A - 一种利用金色链霉菌发酵生产去甲基金霉素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金色链霉菌发酵生产去甲基金霉素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42886A
CN103642886A CN201310575478.2A CN201310575478A CN103642886A CN 103642886 A CN103642886 A CN 103642886A CN 201310575478 A CN201310575478 A CN 201310575478A CN 103642886 A CN103642886 A CN 1036428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ation
controlled
culture
medium
substrat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754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勇
王�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Tairui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Tairui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Tairui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xia Tairui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7547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42886A/zh
Publication of CN103642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428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金色链霉菌发酵生产去甲基金霉素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其培养基组成中含有鱼油、糖蜜混合物、蚯蚓粉混合物、蛋白胨等。本发明通过优化培养基配方及发酵工艺,使得去甲基金霉素的平均发酵单位在13000mg/L以上,同国内常规发酵水平相比,提高了10%以上,发酵周期控制在180h以下,缩短发酵周期15h以上,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最大限度的降低原辅料来源不受环境影响,保证其供应充足,实现去甲基金霉素稳定、高效的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金色链霉菌发酵生产去甲基金霉素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金色链霉菌发酵生产去甲基金霉素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去甲基金霉素是金色链霉菌(strepotorrycesame afaciens)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用于米诺环素和替加环索的生产。其盐酸盐抗菌性较强,抗菌谱与金霉素相似,其作用比四环素、土霉素强,比金霉素稳定,是四环素族抗生素的衍生产物。
目前,国内外有关于采用三级发酵模式生产去甲基金霉素的相关报道,其主要碳源是植物油和淀粉,氮源主要是豆饼粉、蛋白胨和酵母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 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影响其菌种发酵技术水平,国内金色链霉菌生产发酵技术水平一般在控制在4000~10000mg/L。
2)发酵培养周期长,一般在200h左右,导致出现能耗、发酵成本较高等一些列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有效提高发酵单位,缩短发酵周期,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发酵生产成本,且原辅料来源不受环境影响,保证其供应充足,实现去甲基金霉素稳定、高效地生产的利用金色链霉菌发酵生产去甲基金霉素的培养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利用上述培养基生产去甲基金霉素的培养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用金色链霉菌发酵生产去甲基金霉素的培养基,包括一级种子培养基、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种子培养基组成为:鱼油5~15ml/L、糖蜜混合物20~30g/L、蚯蚓粉混合物20~30g/L、蛋白胨10~15g/L、轻质碳酸钙2~8g/L、硫酸铵1~5g/L;
所述二级种子培养基的组成为:鱼油10~20ml/L、糖蜜混合物30~40g/L、蚯蚓粉混合物25~35g/L、蛋白胨20~25g/L、磷酸二氢钾0.2~0.8g/L、轻质碳酸钙5~10g/L、硫酸铵4~10g/L、氯化钠4~6g/L;
所述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鱼油25~35ml/L、糖蜜混合物35~45g/L、蚯蚓粉混合物35~45g/L、蛋白胨25~30g/L、磷酸二氢钾0.6~0.9g/L、轻质碳酸钙6~10g/L、硫酸铵5~10g/L、氯化钠4~6g/L、硫酸镁6~9g/L、氯化铁0.2~0.6g/L、全氟化碳0.01~0.0.05g/L。
所述糖蜜混合物的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生物素0.02~0.09%、泛酸0.02~0.05%、核黄素0.04~0.07%、蔗糖转化酶0.01~0.02%,其余为甘蔗糖蜜或甜菜糖蜜。
所述蚯蚓粉混合物是由蚯蚓粉、鱼粉、骨粉和棉籽饼粉按照6:2:1:1的重量配伍而成。
一种利用上述培养基发酵生产的去甲基金霉素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为:将已经培养好的金色链霉菌母瓶发酵液接入一级种子培养基中进行一级种子培养,当菌体浓度20~30%、pH值6~7、培养时间45~55h时移入二级种子培养基中进行二级种子培养,至菌体浓度30~40%、pH值6~7、培养时间20~30h时移入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至化学效价≥12000ug/ml、 菌体浓度45~55%、pH值5.7~6.3、培养时间160~180h时终止发酵。
所述一级种子培养基、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在接种培养前首先进行灭菌处理,其中
灭菌后一级种子培养基的质量要求:氨基氮30~40mg/100ml、总糖2~3g/100ml、pH6~7;
灭菌后二级种子培养基的质量要求:氨基氮40~50mg/100ml、总糖4~6g/100ml、pH6~7;
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的质量要求:氨基氮45~55mg/100ml、溶磷100~120ug/ml、总糖5~7g/100ml、pH5~7。
所述一级种子培养条件为:罐压0.01~0.05MPa;罐温26~28℃;空气流量:0~5h,采用气流搅拌代替机械搅拌,空气流量控制在1m3/h;6h~移种:空气流量控制在2m3/h;搅拌转速60r/min;pH6~7。
所述二级种子培养条件为:罐压0.01~0.05MPa;罐温26~28℃;空气流量10m3/h;搅拌转速80r/min;pH值6~7。
所述发酵培养条件为:
 a pH控制:发酵培养初始pH6~7,发酵过程中pH5.7~6.3;
 b 变温培养控制:
 0~60h:培养温度26~27℃,
 61~150h:27~28℃,
 151h~放罐:26~27℃;
 c 搅拌和溶氧控制:
0~60h:搅拌转速控制在80r/min,溶氧浓度不得低于60%,
61~160h:搅拌转速控制在100r/min,溶氧浓度控制在20~40%,
161h~放罐:搅拌转速控制在80r/min,溶氧浓度控制在30%以上;
 d 罐压:罐压控制在0.04~0.06MPa。
在发酵过程中进行补料,包括补鱼油、补水、补糖、补酸或碱和补氮源,其中
  a 补鱼油:
发酵前60h不用进行补鱼油,
61h~150h:脂肪含量低于1%,补入鱼油,脂肪含量超过3%,则停止补油,
151h至发酵结束:脂肪含量低于0.5%,补入油,脂肪含量超过0.8%,则停止补油,b补水:
发酵前60h不用进行补水,
61h~发酵结束:当发酵液菌体浓度>55%,补入已灭菌的饮用水,控制菌体浓度45~55%;
c补酸或碱:
发酵前60h,pH不进行控制,
发酵61h至99h:当pH<6时,用5~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6.5,当pH>6.5时,用20~30%的硫酸铵溶液调节pH至6~6.5,
发酵100h至发酵结束:当pH<5.7,用5~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5.7~6.3,当pH>6.3,用20~30%的硫酸铵溶液调节pH至5.7~6.3;
d补入氮源:在发酵周期分别在60h、90h和120h时补入氮源,其补入量为发酵液体积的0.5%,所述氮源为10%的蛋白胨和15%的鱼粉的混合水溶液;
e 补糖:
发酵前60h,还原糖含量不进行控制,
发酵61h至120h:当还原糖含量<3%,补入已灭菌的麦芽糖,使还原糖的含量控制在3~4%,
发酵121h至发酵结束:当还原糖含量<0.5%,补入已灭菌的麦芽糖,使还原糖的含量控制在0.5~1%。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1) 使用新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方法,去甲基金霉素的平均发酵单位在13000mg/L以上,同国内常规发酵水平相比,提高了10%以上。
2) 使用新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方法节能降耗,去甲基金霉素的发酵周期控制在180h以下,缩短发酵周期15h以上,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优化其培养基配方,提高发酵单位,缩短发酵周期,解决了发酵成本问题,并且最大限度的降低原辅料来源不受环境影响,保证其供应充足,实现去甲基金霉素稳定、高效的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实例予以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实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与核心内容依据权利要求书加以确定。
实施例中使用的金色链霉菌的摇瓶效价一般为3000~5000ug/ml。
本发明中一级种子培养的接种量控制在0.1~0.2%,二级种子培养和发酵培养接种量控制在10~15%。
实施例1
一级种子培养基1m3:鱼油5L、糖蜜混合物20kg、蚯蚓粉混合物20kg、蛋白胨10kg、轻质碳酸钙2kg、硫酸铵1kg。
二级种子培养基10m3:鱼油100L、糖蜜混合物300kg、蚯蚓粉混合物250kg、蛋白胨200kg、磷酸二氢钾2kg、轻质碳酸钙50kg、硫酸铵40kg、氯化钠40kg。
发酵培养基100m3:鱼油2500L、糖蜜混合物3500kg、蚯蚓粉混合物3500kg、蛋白胨2500kg、磷酸二氢钾60kg、轻质碳酸钙600kg、硫酸铵500kg、氯化钠400kg、硫酸镁600kg、氯化铁20kg、全氟化碳1kg。
  一级种子培养工艺:首先将一级种子培养基灭菌,冷却,并用无菌空气保压,然后在火焰保护下,将已经培养好的金色链霉菌母瓶发酵液1L接入一级种子罐进行培养。灭菌后一级种子培养基的质量要求:氨基氮31mg/100ml、总糖2g/100ml、pH6.8。一级种子培养条件为:罐压0.01~0.05MPa;罐温26~28℃;空气流量:0~5h,采用气流搅拌代替机械搅拌,空气流量控制在1m3/h;6h~移种:空气流量控制在2m3/h;搅拌转速60r/min;pH6~7;培养时间45h,菌体浓度21.4%;pH值6.6;无其它杂菌污染。
    二级种子培养工艺:先将二级种子培养基灭菌,冷却,并用无菌空气保压,然后将一级种子液全部移入二级种子罐进行培养。灭菌后二级种子培养基的质量要求:氨基氮40.8mg/100ml、总糖4.1g/100ml、pH6.8;二级种子培养条件为:罐压0.01~0.05MPa;罐温26~28℃;空气流量10m3/h;搅拌转速80r/min;pH值6~7;培养时间20h,菌体浓度31.8%;pH值6.7;无其它杂菌污染。
    发酵培养:先将发酵培养基灭菌,冷却,并用无菌空气保压,然后将二级种子液全部移入发酵罐进行培养。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的质量要求:氨基氮46.2mg/100ml、溶磷103.6ug/ml、总糖5.2g/100ml、pH6.7。 0~60h:培养温度26~27℃;61~150h:培养温度27~28℃。151h~放罐:培养温度26~27℃;0~60h:搅拌转速控制在80r/min;溶氧浓度不得低于60%;61~160h:搅拌转速控制在100r/min,溶氧浓度控制在20~40%;161h~放罐:搅拌转速控制在80r/min,溶氧浓度控制在30%以上;发酵过程中pH5.7~6.7;无其它杂菌;罐压控制在0.04~0.06MPa。发酵培养160h,化学效价12138ug/ml、菌体浓度46.3%;pH6.3。
实施例2
一级种子培养基1m3:鱼油7L、糖蜜混合物22kg、蚯蚓粉混合物23kg、蛋白胨11kg、轻质碳酸钙4kg、硫酸铵2kg。
二级种子培养基10m3:鱼油130L、糖蜜混合物330kg、蚯蚓粉混合物280kg、蛋白胨210kg、磷酸二氢钾4kg、轻质碳酸钙60kg、硫酸铵60kg、氯化钠45kg。
发酵培养基100m3:鱼油2700L、糖蜜混合物3800kg、蚯蚓粉混合物3700kg、蛋白胨2600kg、磷酸二氢钾70kg、轻质碳酸钙700kg、硫酸铵600kg、氯化钠450kg、硫酸镁700kg、氯化铁30kg、全氟化碳2kg。
一级种子培养工艺:首先将一级种子培养基灭菌,冷却,并用无菌空气保压,然后在火焰保护下,将已经培养好的金色链霉菌母瓶发酵液1.2L接入一级种子罐进行培养。灭菌后一级种子培养基的质量要求:氨基氮32.8mg/100ml、总糖2.3g/100ml、pH6.6。一级种子培养条件为:罐压0.01~0.05MPa;罐温26~28℃;空气流量:0~5h,采用气流搅拌代替机械搅拌,空气流量控制在1m3/h;6h~移种:空气流量控制在2m3/h;搅拌转速60r/min;pH6~7;培养时间47h,菌体浓度23.8%;pH值6.5;无其它杂菌污染。
    二级种子培养工艺:先将二级种子培养基灭菌,冷却,并用无菌空气保压,然后将一级种子液全部移入二级种子罐进行培养。灭菌后二级种子培养基的质量要求:氨基氮43.2mg/100ml、总糖4.4g/100ml、pH6.5;二级种子培养条件为:罐压0.01~0.05MPa;罐温26~28℃;空气流量10m3/h;搅拌转速80r/min;pH值6~7;培养时间23h,菌体浓度33.1%;pH值6.6;无其它杂菌污染。
发酵培养:先将发酵培养基灭菌,冷却,并用无菌空气保压,然后将二级种子液全部移入发酵罐进行培养。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的质量要求:氨基氮48.5mg/100ml、溶磷106.3ug/ml、总糖5.8g/100ml、pH6.4。0~60h:培养温度26~27℃。61~150h:培养温度27~28℃。151h~放罐:培养温度26~27℃;0~60h:搅拌转速控制在80r/min;溶氧浓度不得低于60%;61~160h:搅拌转速控制在100r/min,溶氧浓度控制在20~40%;161h~放罐:搅拌转速控制在80r/min,溶氧浓度控制在30%以上;发酵过程中pH5.7~6.7,无其它杂菌;罐压控制在0.04~0.06MPa。发酵培养时间165h,化学效价12319ug/ml;菌体浓度48.5%;pH6.1;
实施例3 
一级种子培养基1m3:鱼油10L、糖蜜混合物25kg、蚯蚓粉混合物25kg、蛋白胨12kg、轻质碳酸钙5kg、硫酸铵3kg。
二级种子培养基10m3:鱼油150L、糖蜜混合物350kg、蚯蚓粉混合物300kg、蛋白胨22kg、磷酸二氢钾5kg、轻质碳酸钙75kg、硫酸铵70kg、氯化钠5kg。
发酵培养基100m3:鱼油3000L、糖蜜混合物4000kg、蚯蚓粉混合物4000kg、蛋白胨2700kg、磷酸二氢钾75kg、轻质碳酸钙800kg、硫酸铵750kg、氯化钠500kg、硫酸镁750kg、氯化铁40kg、全氟化碳3kg。
 一级种子培养工艺:首先将一级种子培养基灭菌,冷却,并用无菌空气保压,然后在火焰保护下,将已经培养好的金色链霉菌母瓶发酵液1.5L接入一级种子罐进行培养。灭菌后一级种子培养基的质量:氨基氮35mg/100ml、总糖2.51g/100ml、pH6.5。一级种子培养条件为:罐压0.01~0.05MPa;罐温26~28℃;空气流量:0~5h,采用气流搅拌代替机械搅拌,空气流量控制在1m3/h;6h~移种:空气流量控制在2m3/h;搅拌转速60r/min;pH6~7;培养时间50h,其菌体浓度24.9%;pH值6.4;无其它杂菌污染。
    二级种子培养工艺:先将二级种子培养基灭菌,冷却,并用无菌空气保压,然后将一级种子液全部移入二级种子罐进行培养。灭菌后二级种子培养基的质量:氨基氮44.2mg/100ml、总糖4.7g/100ml、pH6.7;二级种子培养条件为:罐压0.01~0.05MPa;罐温26~28℃;空气流量10m3/h;搅拌转速80r/min;pH值6~7。二级种子培养结束,培养时间25h,菌体浓度34.6%;pH值6.4;无其它杂菌污染。
    发酵培养:先将发酵培养基灭菌,冷却,并用无菌空气保压,然后将二级种子液全部移入发酵罐进行培养。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的质量要求:氨基氮50.1mg/100ml、溶磷111ug/ml、总糖6g/100ml、pH6.4。变温培养控制:0~60h:培养温度26~27℃。61~150h:27~28℃。151h~放罐:26~27℃;搅拌和溶氧控制:0~60h:搅拌转速控制在80r/min;0~60h:溶氧浓度不得低于60%;61~160h:搅拌转速控制在100r/min,溶氧浓度控制在20~40%;161h~放罐:搅拌转速控制在80r/min,溶氧浓度控制在30%以上;发酵过程中罐压控制在0.04~0.06MPa,pH5.7~6.7,无其它杂菌。培养时间170h,化学效价12563ug/ml;菌体浓度51%;pH值6.1。
实施例4
一级种子培养基1m3:鱼油12L、糖蜜混合物28kg、蚯蚓粉混合物27kg、蛋白胨14kg、轻质碳酸钙7kg、硫酸铵4kg。
二级种子培养基10m3:鱼油180L、糖蜜混合380kg、蚯蚓粉混合物320kg、蛋白胨230kg、磷酸二氢钾6kg、轻质碳酸钙90kg、硫酸铵80kg、氯化钠55kg。
发酵培养基100m3:鱼油3300L、糖蜜混合物4350kg、蚯蚓粉混合物4400kg、蛋白胨2800kg、磷酸二氢钾80kg、轻质碳酸钙900kg、硫酸铵900kg、氯化钠550kg、硫酸镁800kg、氯化铁50kg、全氟化碳4kg。
一级种子培养工艺:首先将一级种子培养基灭菌,冷却,并用无菌空气保压,然后在火焰保护下,将已经培养好的金色链霉菌母瓶发酵液1.7L接入一级种子罐进行培养。灭菌后一级种子培养基的质量:氨基氮37mg/100ml、总糖2.7g/100ml、pH6.4。一级种子培养条件为:罐压0.01~0.05MPa;罐温26~28℃;空气流量:0~5h,采用气流搅拌代替机械搅拌,空气流量控制在1m3/h;6h~移种:空气流量控制在2m3/h;搅拌转速60r/min;pH6~7;培养时间52h。一级种子培养结束,菌体浓度27.6%;pH值6.3;无其它杂菌污染。
    二级种子培养工艺:先将二级种子培养基灭菌,冷却,并用无菌空气保压,然后将一级种子液全部移入二级种子罐进行培养。灭菌后二级种子培养基的质量:氨基氮47mg/100ml、总糖5.4g/100ml、pH6.3;二级种子培养条件为:罐压0.01~0.05MPa;罐温26~28℃;空气流量10m3/h;搅拌转速80r/min;pH值6~7。。二级种子培养结束,培养时间28h,其菌体浓度37.8%;pH值6.2;无其它杂菌污染。
发酵培养:先将发酵培养基灭菌,冷却,并用无菌空气保压,然后将二级种子液全部移入发酵罐进行培养。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的质量:氨基氮52.6mg/100ml、溶磷114.7ug/ml、总糖6.4g/100ml、pH6.1。 变温培养控制:0~60h:培养温度26~27℃。61~150h:27~28℃。151h~放罐:26~27℃;搅拌和溶氧控制:0~60h:搅拌转速控制在80r/min;0~60h:溶氧浓度不得低于60%;61~160h:搅拌转速控制在100r/min,溶氧浓度控制在20~40%;161h~放罐:搅拌转速控制在80r/min,溶氧浓度控制在30%以上;发酵过程中罐压控制在0.04~0.06MPa,pH控制在5.7~6.7,无其它杂菌。发酵培养175h,化学效价12413ug/ml,菌体浓度52%;pH值5.9。
实施例5
一级种子培养基1m3:鱼油15L、糖蜜混合物30kg、蚯蚓粉混合物30kg、蛋白胨15kg、轻质碳酸钙8kg、硫酸铵5kg。
二级种子培养基10m3:鱼油200L、糖蜜混合物400kg、蚯蚓粉混合物350kg、蛋白胨250kg、磷酸二氢钾8kg、轻质碳酸钙100kg、硫酸铵100kg、氯化钠60kg。
发酵培养基100m3:鱼油3500L、糖蜜混合物4500kg、蚯蚓粉混合物4500kg、蛋白胨3000kg、磷酸二氢钾90kg、轻质碳酸钙1000kg、硫酸铵1000kg、氯化钠600kg、硫酸镁900kg、氯化铁60kg、全氟化碳5kg。
 一级种子培养工艺:首先将一级种子培养基灭菌,冷却,并用无菌空气保压,然后在火焰保护下,将已经培养好的金色链霉菌母瓶发酵液2L入一级种子罐进行培养。灭菌后一级种子培养基的质量:氨基氮39mg/100ml、总糖3g/100ml、pH6。一级种子培养条件为:罐压0.01~0.05MPa;罐温26~28℃;空气流量:0~5h,采用气流搅拌代替机械搅拌,空气流量控制在1m3/h;5h~移种:空气流量控制在2m3/h;搅拌转速60r/min;pH6~7。一级种子培养结束,培养时间55h,其菌体浓度30%,pH值6,无其它杂菌污染。
    二级种子培养工艺:先将二级种子培养基灭菌,冷却,并用无菌空气保压,然后将一级种子液全部移入二级种子罐进行培养。灭菌后二级种子培养基的质量:氨基氮50mg/100ml、总糖5.9g/100ml、pH6.1。二级种子培养条件为:罐压0.01~0.05MPa;罐温26~28℃;空气流量10m3/h;搅拌转速80r/min;pH值6~7。二级种子培养结束,培养时间30h,其菌体浓度39%;pH值6.2;无其它杂菌污染。
发酵培养:先将发酵培养基灭菌,冷却,并用无菌空气保压,然后将二级种子液全部移入发酵罐进行培养。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的质量:氨基氮54mg/100ml、溶磷118ug/ml、总糖6.8g/100ml、pH5.7。 发酵培养条件为:变温培养控制:0~60h:培养温度26~27℃。61~150h:27~28℃。151h~放罐:26~27℃;搅拌和溶氧控制:0~60h:搅拌转速控制在80r/min;0~60h:溶氧浓度不得低于60%;61~160h:搅拌转速控制在100r/min,溶氧浓度控制在20~40%;161h~放罐:搅拌转速控制在80r/min,溶氧浓度控制在30%以上;发酵过程中pH5.7~6.7,罐压控制在0.04~0.06MPa,无其它杂菌。发酵培养结束,培养时间180h;化学效价12457ug/ml;菌体浓度53%;pH5.8。
对比实施例
配置一级种子培养基组1m3,淀粉18kg、葡萄糖24kg、黄豆饼粉25kg、酵母粉23kg、蛋白胨12kg、轻质碳酸钙6kg、硫酸铵4kg。
配置二级种子培养基10m3:淀粉200kg、葡萄糖280kg、黄豆饼粉250kg、酵母粉230kg、蛋白胨120kg、磷酸二氢钾5kg、轻质碳酸钙50kg、硫酸铵50kg、氯化钠45kg、氯化钾70kg。
配置发酵培养基100m3:淀粉2300kg、葡萄糖2000kg、黄豆饼粉2100kg、酵母粉1800kg、蛋白胨1500kg、磷酸二氢钾70kg、轻质碳酸钙700kg、硫酸铵600kg、氯化钠450kg、氯化钴15kg、硫酸镁700kg。
一级种子培养条件:温度26~28℃  培养时间:60~72h
  二级种子培养:温度26~28℃、罐压控制在0.03~0.05MPa、空气进气量控制在10~20m3、搅拌转速控制在80~100r/min、溶氧大于1ppm 、培养时间36~48h。
    发酵条件:温度26~28℃、罐压控制在0.04~0.06MPa、空气进气量控制在300~500m3、搅拌转速控制在100~150r/min、溶氧大于3ppm、发酵时间9天。发酵过程中进行补料,分别补入葡萄糖、水和乳酸。发酵培养结束,其化学效价为10231ug/ml。

Claims (9)

1.一种利用金色链霉菌发酵生产去甲基金霉素的培养基,包括一级种子培养基、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种子培养基组成为:鱼油5~15ml/L、糖蜜混合物20~30g/L、蚯蚓粉混合物20~30g/L、蛋白胨10~15g/L、轻质碳酸钙2~8g/L、硫酸铵1~5g/L;
所述二级种子培养基的组成为:鱼油10~20ml/L、糖蜜混合物30~40g/L、蚯蚓粉混合物25~35g/L、蛋白胨20~25g/L、磷酸二氢钾0.2~0.8g/L、轻质碳酸钙5~10g/L、硫酸铵4~10g/L、氯化钠4~6g/L;
所述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鱼油25~35ml/L、糖蜜混合物35~45g/L、蚯蚓粉混合物35~45g/L、蛋白胨25~30g/L、磷酸二氢钾0.6~0.9g/L、轻质碳酸钙6~10g/L、硫酸铵5~10g/L、氯化钠4~6g/L、硫酸镁6~9g/L、氯化铁0.2~0.6g/L、全氟化碳0.01~0.0.05g/L。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金色链霉菌发酵生产去甲基金霉素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糖蜜混合物的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生物素0.02~0.09%、泛酸0.02~0.05%、核黄素0.04~0.07%、蔗糖转化酶0.01~0.02%,其余为甘蔗糖蜜或甜菜糖蜜。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金色链霉菌发酵生产去甲基金霉素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蚯蚓粉混合物是由蚯蚓粉、鱼粉、骨粉和棉籽饼粉按照6:2:1:1的重量配伍而成。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培养基发酵生产的去甲基金霉素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为:将已经培养好的金色链霉菌母瓶发酵液接入一级种子培养基中进行一级种子培养,当菌体浓度20~30%、pH值6~7、培养时间45~55h时移入二级种子培养基中进行二级种子培养,至菌体浓度30~40%、pH值6~7、培养时间20~30h时移入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至化学效价≥12000ug/ml、 菌体浓度45~55%、pH值5.7~6.3、培养时间160~180h时终止发酵。
5.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种子培养基、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在接种培养前首先进行灭菌处理,其中
灭菌后一级种子培养基的质量要求:氨基氮30~40mg/100ml、总糖2~3g/100ml、pH6~7;
灭菌后二级种子培养基的质量要求:氨基氮40~50mg/100ml、总糖4~6g/100ml、pH6~7;
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的质量要求:氨基氮45~55mg/100ml、溶磷100~120ug/ml、总糖5~7g/100ml、pH5~7。
6.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种子培养条件为:罐压0.01~0.05MPa;罐温26~28℃;空气流量:0~5h,采用气流搅拌代替机械搅拌,空气流量控制在1m3/h;6h~移种:空气流量控制在2m3/h;搅拌转速60r/min;pH6~7。
7.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种子培养条件为:罐压0.01~0.05MPa;罐温26~28℃;空气流量10m3/h;搅拌转速80r/min;pH值6~7。
8.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条件为:
 a pH控制:发酵培养初始pH6~7,发酵过程中pH5.7~6.3;
 b 变温培养控制:
 0~60h:培养温度26~27℃,
 61~150h:27~28℃,
 151h~放罐:26~27℃;
 c 搅拌和溶氧控制:
0~60h:搅拌转速控制在80r/min,溶氧浓度不得低于60%,
61~160h:搅拌转速控制在100r/min,溶氧浓度控制在20~40%,
161h~放罐:搅拌转速控制在80r/min,溶氧浓度控制在30%以上;
 d 罐压:罐压控制在0.04~0.06MPa。
9.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酵过程中进行补料,包括补鱼油、补水、补糖、补酸或碱和补氮源,其中
  a 补鱼油:
发酵前60h不用进行补鱼油,
61h~150h:脂肪含量低于1%,补入鱼油,脂肪含量超过3%,则停止补油,
151h至发酵结束:脂肪含量低于0.5%,补入油,脂肪含量超过0.8%,则停止补油,b补水:
发酵前60h不用进行补水,
61h~发酵结束:当发酵液菌体浓度>55%,补入已灭菌的饮用水,控制菌体浓度45~55%;
c补酸或碱:
发酵前60h,pH不进行控制,
发酵61h至99h:当pH<6时,用5~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6.5,当pH>6.5时,用20~30%的硫酸铵溶液调节pH至6~6.5,
发酵100h至发酵结束:当pH<5.7,用5~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5.7~6.3,当pH>6.3,用20~30%的硫酸铵溶液调节pH至5.7~6.3;
d补入氮源:在发酵周期分别在60h、90h和120h时补入氮源,其补入量为发酵液体积的0.5%,所述氮源为10%的蛋白胨和15%的鱼粉的混合水溶液;
e 补糖:
发酵前60h,还原糖含量不进行控制,
发酵61h至120h:当还原糖含量<3%,补入已灭菌的麦芽糖,使还原糖的含量控制在3~4%,
发酵121h至发酵结束:当还原糖含量<0.5%,补入已灭菌的麦芽糖,使还原糖的含量控制在0.5~1%。
CN201310575478.2A 2013-11-18 2013-11-18 一种利用金色链霉菌发酵生产去甲基金霉素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Pending CN1036428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75478.2A CN103642886A (zh) 2013-11-18 2013-11-18 一种利用金色链霉菌发酵生产去甲基金霉素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75478.2A CN103642886A (zh) 2013-11-18 2013-11-18 一种利用金色链霉菌发酵生产去甲基金霉素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42886A true CN103642886A (zh) 2014-03-19

Family

ID=50248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75478.2A Pending CN103642886A (zh) 2013-11-18 2013-11-18 一种利用金色链霉菌发酵生产去甲基金霉素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42886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04120A (zh) * 2014-12-05 2015-03-11 河北圣雪大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发酵法生产去甲基金霉素的培养基
CN105441505A (zh) * 2015-12-29 2016-03-30 宁夏泰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头状链霉菌发酵生产丝裂霉素的新型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CN108866140A (zh) * 2018-07-21 2018-11-23 宁夏泰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维生素b12生产废水部分替代去甲基金霉素发酵生产用水的方法
CN110699314A (zh) * 2019-10-22 2020-01-17 河北圣雪大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发酵生产6-去甲基四环素的方法
CN111560414A (zh) * 2020-05-28 2020-08-21 河北圣雪大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去甲基金霉素的发酵培养基
CN113549580A (zh) * 2021-08-02 2021-10-26 金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株金色链霉菌及其应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752759A1 (ru) * 1990-04-06 1992-08-07 Всесоюз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прикладной микробиологии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 белковой основы дл питательных сред
CN101993903A (zh) * 2009-08-18 2011-03-30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一种用于生产子囊霉素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方法
CN102453740A (zh) * 2011-12-15 2012-05-16 宁夏多维药业有限公司 脱氮假单胞菌发酵生产维生素b12的培养基及发酵方法
CN102719386A (zh) * 2012-07-01 2012-10-10 苏桂华 一种细菌、真菌菌种保存培养基
CN103131653A (zh) * 2013-02-21 2013-06-05 海南大学 以甘蔗糖蜜为主要原料的芽孢杆菌培养基
CN103146792A (zh) * 2013-03-11 2013-06-12 宁夏泰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龟裂链霉菌发酵生产土霉素的培养基及发酵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752759A1 (ru) * 1990-04-06 1992-08-07 Всесоюз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прикладной микробиологии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 белковой основы дл питательных сред
CN101993903A (zh) * 2009-08-18 2011-03-30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一种用于生产子囊霉素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方法
CN102453740A (zh) * 2011-12-15 2012-05-16 宁夏多维药业有限公司 脱氮假单胞菌发酵生产维生素b12的培养基及发酵方法
CN102719386A (zh) * 2012-07-01 2012-10-10 苏桂华 一种细菌、真菌菌种保存培养基
CN103131653A (zh) * 2013-02-21 2013-06-05 海南大学 以甘蔗糖蜜为主要原料的芽孢杆菌培养基
CN103146792A (zh) * 2013-03-11 2013-06-12 宁夏泰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龟裂链霉菌发酵生产土霉素的培养基及发酵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士杭: ""产去甲金霉素金色链霉菌的推理选育和发酵工艺优化"",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工程科技Ⅰ辑》 *
焦瑞身主编: "《微生物工程》", 31 July 2003, 化学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04120A (zh) * 2014-12-05 2015-03-11 河北圣雪大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发酵法生产去甲基金霉素的培养基
CN105441505A (zh) * 2015-12-29 2016-03-30 宁夏泰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头状链霉菌发酵生产丝裂霉素的新型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CN105441505B (zh) * 2015-12-29 2019-01-29 宁夏泰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头状链霉菌发酵生产丝裂霉素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CN108866140A (zh) * 2018-07-21 2018-11-23 宁夏泰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维生素b12生产废水部分替代去甲基金霉素发酵生产用水的方法
CN108866140B (zh) * 2018-07-21 2022-03-08 黑龙江华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维生素b12生产废水部分替代去甲基金霉素发酵生产用水的方法
CN110699314A (zh) * 2019-10-22 2020-01-17 河北圣雪大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发酵生产6-去甲基四环素的方法
CN111560414A (zh) * 2020-05-28 2020-08-21 河北圣雪大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去甲基金霉素的发酵培养基
CN111560414B (zh) * 2020-05-28 2023-07-28 河北圣雪大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去甲基金霉素的发酵培养基
CN113549580A (zh) * 2021-08-02 2021-10-26 金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株金色链霉菌及其应用
CN113549580B (zh) * 2021-08-02 2022-08-16 金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株金色链霉菌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42886A (zh) 一种利用金色链霉菌发酵生产去甲基金霉素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CN103074402B (zh) 弗氏链霉菌发酵生产泰乐菌素的培养基及发酵方法
CN103484509B (zh) 一种壮观链霉菌发酵生产大观霉素的培养基及发酵方法
CN104561180B (zh) 一种突变阿维链霉菌发酵生产多拉菌素的培养基及补料方法
CN108130296B (zh) 一种丁酸梭菌高密度连续发酵的方法及丁酸梭菌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4480174B (zh) 一种维吉尼链霉菌发酵生产维吉尼亚霉素的培养基及补料方法
CN103484514B (zh) 弗氏链霉菌发酵生产泰乐菌素的培养基及发酵方法
CN103602714A (zh) 一种金色链霉菌发酵生产四环素的方法
CN101613726A (zh) 利用微生物发酵制备透明黄原胶的方法
CN103937848A (zh) 一种肉桂地链霉菌发酵生产莫能菌素的新型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CN111484959A (zh) 一种利用刺糖多孢菌发酵生产多杀菌素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CN103088089B (zh) 一种阿卡波糖的发酵方法
CN102660596B (zh) 侧耳菌发酵生产截短侧耳素的培养基及发酵方法
CN102206684A (zh) 一种以薯干为原料发酵生产乳酸钙的工艺
CN103642881B (zh) 一种波塞链霉菌或天蓝淡红链霉菌发酵生产柔红霉素的培养基及发酵方法
CN103642865B (zh) 一种阿佛曼链霉菌发酵生产伊维菌素的培养基和发酵方法
CN104195203A (zh) 一种杀真菌链霉菌发酵生产恩拉霉素的培养基和补料方法
CN102191302A (zh) 一种提高井冈霉素发酵水平的生产方法
CN103789362A (zh) 一种预糖化及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乳酸的方法
CN101139570A (zh) 一种hpv l1蛋白原核表达的高密度发酵方法
CN112251472A (zh) 一种利用类球红细菌发酵生产辅酶q10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CN108949642A (zh) 一种产他克莫司的链霉菌高效发酵培养基及其应用
CN103484515B (zh) 一种红霉素链霉菌发酵生产红霉素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CN101603057A (zh) 一种生物法合成1,3-丙二醇的方法
CN104212853A (zh) 一种链霉菌发酵生产奈马菌素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