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1302A - 一种提高井冈霉素发酵水平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井冈霉素发酵水平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1302A
CN102191302A CN2011100882944A CN201110088294A CN102191302A CN 102191302 A CN102191302 A CN 102191302A CN 2011100882944 A CN2011100882944 A CN 2011100882944A CN 201110088294 A CN201110088294 A CN 201110088294A CN 102191302 A CN102191302 A CN 1021913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ation
mass percent
jingganmycin
liquefier
rice m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8829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裘国寅
常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ANJIANG BIOCHEMICAL CO Ltd ZHEJIANG
Original Assignee
QIANJIANG BIOCHEMICAL CO Ltd ZHEJI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ANJIANG BIOCHEMICAL CO Ltd ZHEJIANG filed Critical QIANJIANG BIOCHEMICAL CO Ltd ZHEJIANG
Priority to CN20111008829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913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2191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13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井冈霉素发酵水平的生产方法,包括:第一步,将在菌种室制备好的孢子悬浮液接种于种子罐内已灭菌的种子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成熟的种子培养液;第二步,将成熟的种子培养液用差压法移种入发酵罐内已灭菌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发酵过程中当总糖浓度以质量百分数计低于4.0%时,流加或分批补入适量的碳源,实现井冈霉素的发酵生产。本发明明确了碳源的品种、补入时机和补入方式,根据碳源不同的补入量,可以把发酵周期由原来的40小时左右延长至65~100小时,发酵水平有原来的16~18g/L(A组分)提高至25g/L(A组分)以上,较大幅度地提高了井冈霉素的发酵水平。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井冈霉素发酵水平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的方法,具体是一种提高井冈霉素发酵水平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井冈霉素,国外又称有效霉素,是由吸水链霉菌井冈变种产生的水溶性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我国及东南亚水稻主产区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最佳生物农药之一,具有高效、低毒、无残留等特点,对环境友好,无真菌抗药性发生。目前在我国农业生产的使用面积已达2亿亩,是我国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农用抗生素。同时它还是用于生产阿卡波糖(拜糖平)和伏格列波糖(倍欣)两种糖尿病临床用药的直接原料。
在井冈霉素近40年的工业化生产进程中,人们大多是通过菌种改造和培养基优化的手段来提高井冈霉素的发酵水平,通过许多专家和技术人员长期来的不懈努力,发酵水平取得从最初的0.8g/L提升至16~18g/L的巨大飞跃,但目前仍存在发酵周期短、发酵生产水平停滞不前的缺陷。期望在现有的培养基内增加碳、氮源等营养物质的量来达到延缓菌丝体衰老、延长发酵周期、提高发酵水平的目的,可能会带来一定难度。一方面,如果培养基中物料浓度过高,料液过于粘稠,不仅增加了搅拌动力能耗,同时带来灭菌困难,从而造成发酵受杂菌污染而导致发酵失败,给大生产造成大的损失;另一方面,培养基中的物料浓度过高会带来渗透压过高的问题,会抑制和影响菌丝体前期的生长,影响了菌体的正常的生长和代谢,从而造成发酵异常。因此,如何延缓菌丝体衰老、延长发酵周期、提高发酵水平是井冈霉素生产中的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井冈霉素发酵水平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工艺路线合理,操作简便,能延缓井冈霉素菌丝体的衰老,延长发酵代谢的周期,从而较大幅度地提高了井冈霉素的发酵水平。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高井冈霉素发酵水平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在菌种室制备好的孢子悬浮液接种于种子罐内已灭菌的种子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成熟的种子培养液;第二步:将成熟的种子培养液用差压法移种入发酵罐内已灭菌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发酵过程中当总糖浓度以质量百分数计低于4.0%时,流加或分批补入适量的碳源,实现井冈霉素的发酵生产。
所述的孢子悬浮液制备方法是:在培养成熟的斜面种子的250ml孢瓶内,加入50ml无菌水,然后用竹签或接种针刮取培养基表面的孢子,混合后制成孢子悬浮液。
所述的种子培养基的配方以质量百分数计为:大米粉2.0%~6.0%,花生饼粉1.5%~3.0%,酵母粉0.5%~1.5%,磷酸二氢钾0.01%~0.02%,氯化钠0.01%~0.05%,消泡剂0.025%~0.05%,余量为水;消前pH自然。
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以质量百分数计为:大米粉6%~10%,花生饼粉0.5%~2.0%,黄豆粕粉0.5%~1.5%,磷酸二氢钾0.01%~0.1%,氯化钠0.05%~0.15%,碳酸钙0.1%~0.5%,消泡剂0.025~0.05%,余量为水;消前pH7.0~7.5。
所述的第一步具体为:用2~3个250ml孢瓶内的孢子制成的孢子悬浮液接种于种子罐内的种子培养基中,接种后在温度为28~42℃,空气量为1∶0.3~0.5vvm的条件下培养24~48小时。
所述的第二步具体为:将培养成熟的种子培养液和发酵培养基按体积比1~2∶10的比例移种入发酵培养基中,移种后在温度为37~42℃,空气量为1∶0.5~1.0vvm的条件下发酵培养,当培养至总糖浓度以质量百分数计低于4.0%时,开始流加或间歇分批补入适量碳源,控制发酵中期的总糖浓度以质量百分数计为3.0%~4.0%之间,在发酵结束前12小时以上停止补料,培养65~100小时发酵结束。
所述的补入适量碳源的品种为下列之一:大米粉液化液或玉米淀粉液化液。
所述的大米粉液化液或玉米淀粉液化液的制备方法具体为:用自来水调大米粉或玉米淀粉至浆浓度以质量百分数计为30%~40%,加入以质量百分数计为0.2%~0.3%的氯化钙,搅拌,用液碱调pH至6.0~6.4,在每克大米粉或玉米淀粉中加入10~20u中温a—淀粉酶,升温至80℃保温,当液化澄清液与稀碘液反应呈红棕色时,液化结束,后升温至90℃以上保温10分钟杀酶,然后加入以质量百分数计为0.025%~0.05%的消泡剂,在121℃实罐蒸汽灭菌30分钟,制得大米粉液化液或玉米淀粉液化液,用作碳源补料液。
本发明在现有优化的工艺条件基础上,通过在发酵中间过程中补入适量的营养物质(碳源),既能解决了培养基灭菌困难的问题,又能确保菌丝体的正常生长和代谢,延长了菌体的生命周期,刺激了次级代谢物的分泌,提高了井冈霉素的发酵水平。本发明明确了碳源的品种、补入时机和补入方式,根据碳源不同的补入量,可以把发酵周期由原来的40小时左右延长至65~100小时,发酵水平有原来的16~18g/L(A组分)提高至25g/L(A组分)以上,较大幅度地提高了井冈霉素的发酵水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在2300L发酵罐上实施补加玉米淀粉液化液对发酵周期和发酵水平的影响考察。成熟的种子培养液移种入发酵罐内的已灭菌的发酵培养基内培养,当总糖浓度降至以质量百分数计为4.0%以下时,开始每隔6小时补加以质量百分数计为35%左右的玉米淀粉液化液,每次的补入量为15~30L,实施的步骤和结果如下。
⑴种子培养:
以250L罐为种子液培养罐,种子培养基为:大米粉6kg,花生饼粉3kg,酵母粉1kg,磷酸二氢钾20g,氯化钠30g,泡敌75g,加水定容130L,消前pH自然,在121℃温度下灭菌30分钟,灭菌后冷却至40℃,接入2个250ml孢瓶的孢子悬浮液,在37±2℃的温度、1∶0.5vvm的空气量的培养条件下培养28小时。
⑵以质量百分数计为35%左右的玉米淀粉液化液的制备:
以250L罐作为碳源补料罐,投入60kg的玉米淀粉,加水至140L,搅拌,加入0.4kg的氯化钙,用液碱调pH至6.2,加入400g中温a-淀粉酶(酶活:2000u/g),然后升温至80℃,保温,当液化澄清液与稀碘液反应呈红棕色时,液化结束,后升温至90℃以上保温10分钟杀酶,然后加入75g的泡敌,在121℃实罐蒸汽灭菌30分钟,降温后待用。
⑶发酵培养,以2300L罐进行发酵实施:
对照罐:发酵培养基为:大米粉120kg,花生饼粉15kg,黄豆粕粉15kg,磷酸二氢钾1kg,氯化钠1.5kg,碳酸钙2kg,泡敌0.75 kg,加水定容1300L,消前pH7.2,在121℃灭菌40分钟,灭菌后冷却至42℃时移入150L已培养好的种子培养液,在温度为40±2℃,空气量为1∶0.8vvm的条件下培养,当发酵培养至pH上升至7.2以上,菌体经显微镜镜检后发现有大部分自溶后中止发酵,取样测定井冈霉素发酵液A组分含量(HPLC法)。
补玉米淀粉液化液的发酵罐:计料体积、培养基配方、灭菌方式及培养条件与对照罐一致,当发酵培养至24~30小时左右,经测定总糖浓度以质量百分数计低于4.0%时,开始补入以质量百分数计为35%左右的玉米淀粉液化液,每次补入15~30L,每隔6小时补一次,控制总糖浓度以质量百分数计为3.0%~4.0%,共补6次,补料结束后,当pH上升至7.2以上后,菌丝体经显微镜镜检后发现有大部分自溶后中止发酵,取样测定井冈霉素发酵液A组分含量(HPLC法)。
⑷实施结果和分析:
经实施发现,通过在井冈霉素发酵过程中补入适量玉米淀粉液化液可以延缓井冈霉素菌丝体的衰老,发酵周期明显延长,对照罐在发酵44小时时pH已上升至7.4,菌丝体经显微镜镜检后大部分已自溶,所测定的发酵液A组分效价为17.8g/L,补入玉米淀粉液化液的罐,发酵周期可延长至69小时,所测定的发酵液A组分效价为27.5g/L,发酵周期延长了25小时,发酵生产水平比对照罐提高了54.5%。
实施例2:
在2300L发酵罐上实施补加大米粉液化液对发酵周期和发酵水平的影响考察。成熟的种子培养液移种入发酵罐内的已灭菌的发酵培养基内培养,当总糖浓度降至以质量百分数计为4.0%以下时,开始每隔6小时补加以质量百分数计为35%左右的大米粉液化液,每次的补入量为15~30L,实施的步骤和结果如下。
⑴种子培养:同实施例1。
⑵以质量百分数计为35%左右的大米粉液化液的制备:
以250L罐作为碳源补料罐,投入60kg的大米粉,加水至140L,搅拌,加入0.4kg的氯化钙,用液碱调pH至6.2,加入400g中温a-淀粉酶(酶活:2000u/g),然后升温至80℃,保温,当液化澄清液与稀碘液反应呈红棕色时,液化结束,后升温至90℃以上保温10分钟杀酶,然后加入75g的泡敌,在121℃实罐蒸汽灭菌30分钟,降温后待用。
⑶发酵培养,以2300L罐进行发酵实施:
对照罐:同实施例1。
补大米粉液化液的发酵罐:培养基配方、灭菌方式及培养条件与对照罐一致,当发酵培养至24~30小时左右,经测定总糖浓度以质量百分数计低于4.0%时,开始补入以质量百分数计为35%左右的玉米淀粉液化液,每次补入15~30L,每隔6小时补一次,控制总糖浓度以质量百分数计为3.0%~4.0%,共补6次,补料结束后,当pH上升至7.2以上后,菌丝体经显微镜镜检后发现有大部分自溶后中止发酵,取样测定井冈霉素发酵液A组分含量(HPLC法)。
⑷实施结果和分析:
经实施发现,通过在井冈霉素发酵过程中补入适量大米粉液化液可以延缓井冈霉素菌丝体的衰老,发酵周期明显延长,对照罐在发酵44小时时pH已上升至7.4,菌丝体经显微镜镜检后大部分已自溶,所测定的发酵液A组分效价为17.8g/L,补入大米粉液化液的罐,发酵周期可延长至74小时,所测定的发酵液A组分效价为31.4g/L,发酵周期延长了30小时,发酵生产水平比对照罐提高了76.4%。
实施例3:
在40m3发酵罐上实施补加大米粉液化液对发酵周期和发酵水平的影响考察。成熟的种子培养液移种入发酵罐内的已灭菌的发酵培养基内培养,当总糖浓度降至以质量百分数计为4.0%以下时,开始每隔6小时补加以质量百分数计为35%左右的大米粉液化液,每次的补入量为300~600L,共补4次,实施的步骤和结果如下。
⑴种子培养:
以7000L罐为种子液培养罐,种子培养基为:大米粉160kg,花生饼粉80kg,酵母粉30kg,磷酸二氢钾0.6kg,氯化钠0.8kg,泡敌1.5kg,加水定容3700L,消前pH自然,在121℃温度下灭菌30分钟,灭菌后冷却至40℃,接入3个250ml孢瓶的孢子悬浮液,在37±2℃的温度,1∶0.5vvm的空气量的培养条件下培养40小时。
⑵以质量百分数计为35%左右的大米粉液化液的制备:
以7000L罐作为碳源补料罐,投入2000kg的大米粉,加水至4700L,搅拌,加入12kg的氯化钙,用液碱调PH至6.2,加入15kg中温a-淀粉酶(酶活:2000u/g),然后升温至80℃,保温,当液化澄清液与稀碘液反应呈红棕色时,液化结束,后升温至90℃以上保温10分钟杀酶,然后加入2kg的泡敌,在121℃实罐蒸汽灭菌30分钟,降温后待用。
⑶发酵培养,以40m3罐进行发酵实施:
对照罐:发酵培养基为:大米粉2500kg,花生饼粉250kg,黄豆粕粉200kg,磷酸二氢钾20kg,氯化钠30kg,碳酸钙50kg,泡敌l2kg,加水定容25 m3,消前pH7.2,在121℃蒸汽灭菌40分钟,灭菌后冷却至42℃时移入4000L已培养好的种子培养液,在温度为40±2℃,空气量为1∶0.8vvm的条件下培养,当发酵培养至pH上升至7.2以上,菌体经显微镜镜检后发现有大部分自溶后中止发酵,取样测定井冈霉素发酵液A组分含量(HPLC法)。
补大米粉液化液的发酵罐:培养基配方、灭菌方式及培养条件与对照罐一致,当发酵培养至24~30小时左右,经测定总糖浓度以质量百分数计低于4.0%时,开始补入以质量百分数计为35%左右的大米粉液化液,每次补入300~600L,每隔6小时补一次,控制总糖浓度以质量百分数计为3.0%~4.0%,共补4次,补料结束后,当pH上升至7.2以上后,菌丝体经显微镜镜检后发现有大部分自溶后中止发酵,取样测定井冈霉素发酵液A组分含量(HPLC法)。
⑷实施结果和分析:
经实施发现,通过在井冈霉素发酵过程中补入适量大米粉液化液后可以延缓井冈霉素菌丝体的衰老,发酵周期明显延长,对照罐在40小时时pH已上升至7.4,菌丝体经显微镜镜检后大部分已自溶,所测定的发酵液A组分效价为16.3g/L,补入大米粉液化液的罐批,发酵周期可延长至65小时,所测定的发酵液A组分效价为25.8g/L,发酵周期延长了25小时,发酵生产水平比对照罐提高了58.3%。
实施例4:
在40m3发酵罐上实施补加大米粉粉液化液对发酵周期和发酵水平的影响考察。成熟的种子培养液移种入发酵罐内的已灭菌的发酵培养基内培养,当总糖浓度降至以质量百分数计为4.0%以下时,开始每隔6小时补加以质量百分数计为35%左右的大米粉液化液,每次的补入量为300~600L,共补8次,实施的步骤和结果如下。
⑴种子培养:同实施例3。
⑵以质量百分数计为35%左右的大米粉液化液的制备:同实施例3。
⑶发酵培养,以40 m3罐进行发酵实施:
对照罐:同实施例3。
补大米粉液化液的发酵罐:培养基配方、灭菌方式及培养条件与对照罐一致,当发酵培养至24~30小时左右,经测定总糖浓度以质量百分数计低于4.0%时,开始补入以质量百分数计为35%左右的大米粉液化液,每次补入300~600L,每隔6小时补一次,控制总糖浓度以质量百分数计为3.0%~4.0%,共补8次,补料结束后,当pH上升至7.2以上后,菌丝体经显微镜镜检后发现有大部分自溶后中止发酵,取样测定井冈霉素发酵液A组分含量(HPLC法)。
⑷实施结果和分析:
经实施发现,通过在井冈霉素发酵过程中补入适量大米粉液化液后可以延缓井冈霉素菌丝体的衰老,发酵周期明显延长,对照罐在40小时时pH已上升至7.4,菌丝体经显微镜镜检后大部分已自溶,所测定的发酵液A组分效价为16.3g/L,补入大米粉液化液8次的罐批,发酵周期可延长至85小时,所测定的发酵液A组分效价为34.1g/L,发酵周期延长了45小时,发酵生产水平比对照罐提高了109.2%,发酵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Claims (8)

1.一种提高井冈霉素发酵水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在菌种室制备好的孢子悬浮液接种于种子罐内已灭菌的种子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成熟的种子培养液;
第二步:将成熟的种子培养液用差压法移种入发酵罐内已灭菌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发酵过程中当总糖浓度以质量百分数计低于4.0%时,流加或分批补入适量的碳源,实现井冈霉素的发酵生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井冈霉素发酵水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孢子悬浮液制备方法是:在培养成熟的斜面种子的250ml孢瓶内,加入50ml无菌水,然后用竹签或接种针刮取培养基表面的孢子,混合后制成孢子悬浮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井冈霉素发酵水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种子培养基的配方以质量百分数计为:大米粉2.0%~6.0%,花生饼粉1.5%~3.0%,酵母粉0.5%~1.5%,磷酸二氢钾0.01%~0.02%,氯化钠0.01%~0.05%,消泡剂0.025%~0.05%,余量为水;消前pH自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井冈霉素发酵水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以质量百分数计为:大米粉6%~10%,花生饼粉0.5%~2.0%,黄豆粕粉0.5%~1.5%,磷酸二氢钾0.01%~0.1%,氯化钠0.05%~0.15%,碳酸钙0.1%~0.5%,消泡剂0.025~0.05%,余量为水;消前pH7.0~7.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井冈霉素发酵水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步具体为:用2~3个250ml孢瓶内的孢子制成的孢子悬浮液接种于种子罐内的种子培养基中,接种后在温度为28~42℃,空气量为1∶0.3~0.5vvm的条件下培养24~48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井冈霉素发酵水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步具体为:将培养成熟的种子培养液和发酵培养基按体积比1~2∶10的比例移种入发酵培养基中,移种后在温度为37~42℃,空气量为1∶0.5~1.0vvm的条件下发酵培养,当培养至总糖浓度以质量百分数计低于4.0%时,开始流加或间歇分批补入适量碳源,控制发酵中期的总糖浓度以质量百分数计为3.0%~4.0%之间,在发酵结束前12小时以上停止补料,培养65~100小时发酵结束。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提高井冈霉素发酵水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补入适量碳源的品种为下列之一:大米粉液化液或玉米淀粉液化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提高井冈霉素发酵水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大米粉液化液或玉米淀粉液化液的制备方法具体为:用自来水调大米粉或玉米淀粉至浆浓度以质量百分数计为30%~40%,加入以质量百分数计为0.2%~0.3%的氯化钙,搅拌,用液碱调pH至6.0~6.4,在每克大米粉或玉米淀粉中加入10~20u中温a—淀粉酶,升温至80℃保温,当液化澄清液与稀碘液反应呈红棕色时,液化结束,后升温至90℃以上保温10分钟杀酶,然后加入以质量百分数计为0.025%~0.05%的消泡剂,在121℃实罐蒸汽灭菌30分钟,制得大米粉液化液或玉米淀粉液化液,用作碳源补料液。
CN2011100882944A 2011-04-10 2011-04-10 一种提高井冈霉素发酵水平的生产方法 Pending CN1021913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882944A CN102191302A (zh) 2011-04-10 2011-04-10 一种提高井冈霉素发酵水平的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882944A CN102191302A (zh) 2011-04-10 2011-04-10 一种提高井冈霉素发酵水平的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1302A true CN102191302A (zh) 2011-09-21

Family

ID=44600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882944A Pending CN102191302A (zh) 2011-04-10 2011-04-10 一种提高井冈霉素发酵水平的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91302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8091A (zh) * 2013-01-11 2013-05-08 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节能的井冈霉素发酵方法
CN103937856A (zh) * 2014-04-21 2014-07-23 浙江大学 一种提高井冈霉素产量的发酵方法
CN106434795A (zh) * 2016-09-19 2017-02-22 浙江大学 一种通过pH冲击来提高井冈霉素产量的方法
CN106755213A (zh) * 2016-12-23 2017-05-31 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井冈霉素发酵工艺
CN110358798A (zh) * 2019-08-21 2019-10-22 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生产井冈霉素的方法
CN111647535A (zh) * 2020-06-18 2020-09-11 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株生产井冈霉素的吸水链霉菌突变株及其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1653A (zh) * 2010-05-17 2010-10-06 上海交通大学 井冈霉素发酵生产方法
CN101134976B (zh) * 2006-08-29 2010-12-08 武汉天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循环发酵生产井冈霉素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4976B (zh) * 2006-08-29 2010-12-08 武汉天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循环发酵生产井冈霉素的方法
CN101851653A (zh) * 2010-05-17 2010-10-06 上海交通大学 井冈霉素发酵生产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任灏翔等: "使用大米粉液化糖化液发酵井冈霉素A", 《农药》 *
郑裕国等: "外循环气升式生物反应器气含率及其用于井冈霉素发酵的研究", 《中国抗生素杂志》 *
钟世华: "井冈霉素生产工艺改进及其功能化树脂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万方数据库》 *
钟世华等: "正交法优化井冈霉素培养基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8091A (zh) * 2013-01-11 2013-05-08 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节能的井冈霉素发酵方法
CN103937856A (zh) * 2014-04-21 2014-07-23 浙江大学 一种提高井冈霉素产量的发酵方法
CN103937856B (zh) * 2014-04-21 2016-06-08 浙江大学 一种提高井冈霉素产量的发酵方法
CN106434795A (zh) * 2016-09-19 2017-02-22 浙江大学 一种通过pH冲击来提高井冈霉素产量的方法
CN106434795B (zh) * 2016-09-19 2020-02-18 浙江大学 一种通过pH冲击来提高井冈霉素产量的方法
CN106755213A (zh) * 2016-12-23 2017-05-31 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井冈霉素发酵工艺
CN106755213B (zh) * 2016-12-23 2020-06-19 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井冈霉素发酵工艺
CN110358798A (zh) * 2019-08-21 2019-10-22 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生产井冈霉素的方法
CN110358798B (zh) * 2019-08-21 2020-09-11 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生产井冈霉素的方法
CN111647535A (zh) * 2020-06-18 2020-09-11 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株生产井冈霉素的吸水链霉菌突变株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9377B (zh) 金霉素预混剂的制备方法
CN102191302A (zh) 一种提高井冈霉素发酵水平的生产方法
CN106085741A (zh) 一种浓香型白酒带窖泥培养液培养方法
CN102653725B (zh) 一种凝结芽孢杆菌及其在混合发酵产l-乳酸中的应用
CN102653724B (zh) 一株干酪乳杆菌及其在发酵产l-乳酸中的应用
CN103734482B (zh) 一种饲料添加剂“地顶孢霉培养物”的生产方法
US20240102058A1 (en) Caproate-producing bacterium with multiple substrate utilization capabilities and its applications
WO2023284853A1 (zh) 一种生产甲萘醌-7的纳豆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3602714A (zh) 一种金色链霉菌发酵生产四环素的方法
CN105039194A (zh) 酵母融合菌混菌剂及其发酵有机废水制备液体肥的方法
CN103614447B (zh) 一种利用甘蔗糖蜜替代部分玉米淀粉的金霉素发酵生产方法
CN102311927A (zh) 一种酿酒酵母高密度发酵培养基和酿酒酵母高密度发酵方法
CN104388500A (zh) 一种高密度发酵多杀菌素的方法
CN102311902B (zh) 浓香型白酒窖泥新型培养方法
CN103614445B (zh) 一种利用菌体蛋白替代部分酵母粉的金霉素发酵生产方法
CN102851330A (zh) 一种发酵制备柠檬酸的方法
CN102399702B (zh) 一种黑曲霉及其应用及发酵制备柠檬酸的方法
CN102533570A (zh) 一种黑曲霉及其应用及发酵制备柠檬酸的方法
CN103911419A (zh) 一种双菌株联合发酵生产l-缬氨酸的方法
CN109258305A (zh) 一种促进羊肚菌菌核形成的方法及其使用的液体培养基
CN110387343B (zh) 一种诺尔斯链霉菌发酵用固体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522136A (zh) 黑鸡枞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305437B (zh) 一株l-乳酸铵耐受菌及其应用
CN111733202A (zh) 一种泰乐菌素混种发酵方法
CN110408546B (zh) 一种绿色木霉固体发酵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