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36784B - 一种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36784B
CN103636784B CN201310686871.9A CN201310686871A CN103636784B CN 103636784 B CN103636784 B CN 103636784B CN 201310686871 A CN201310686871 A CN 201310686871A CN 103636784 B CN103636784 B CN 1036367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own
glutinous rice
fermented glutinous
sour milk
milk beve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868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36784A (zh
Inventor
梅芳
乔成亚
龚广予
刘振民
李海燕
孙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right Dairy and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right Dairy and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right Dairy and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right Dairy and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8687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367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36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67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367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67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iry Products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组分:18-50%褐色酸乳,5-15%甜酒酿汁,0.3-0.8%稳定剂,0.015-7%甜味剂,0-0.2%份酸度调节剂和32.5-64%水,所述的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本发明的褐色饮料,兼有酸乳和甜酒酿的风味,零脂肪,口感清爽,含有益生菌,蛋白质含量为0.7-1.3%;pH值为3.6-4.0;乳酸菌活菌数≥1×106cfu/ml。

Description

一种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乳酸菌饮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酸乳除保留了鲜牛奶的全部营养成分外,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还可产生人体营养所必须的多种维生素,具有一些保健作用。这些作用是:维护肠道菌群生态平衡,抑制有害菌对肠道的入侵;通过产生大量的短链脂肪酸促进肠道蠕动及菌体大量生长改变渗透压而防止便秘;酸乳含有多种酶,促进消化吸收;通过抑制腐生菌在肠道的生长,使肝脏和大脑免受这些毒素的危害,防止衰老;乳酸菌可以产生一些增强免疫功能的物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防止疾病。酸乳还是钙的良好来源。
甜酒酿富含维生素和有机酸,还有多种易被人体吸收的糖类物质及多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其营养丰富且易于吸收,是一种补气养血之佳品。它具有健胃和健脾等功效,以其低酒度、高营养和独特的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是我国人民喜欢的传统发酵食品。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褐色乳酸菌饮料只是单纯的原料奶褐变后用益生菌发酵,然后进行混合,均质,灌装,尚未出现具有天然发酵的甜酒酿风味的褐色饮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褐色饮料缺乏甜酒酿风味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包括下述组分:18-50%褐色酸乳,5-15%甜酒酿汁,0.3-0.8%稳定剂,0.015-7%甜味剂,0-0.2%份酸度调节剂和32.5-64%水,所述的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
本发明中,所述的褐色酸乳是本领域常规的,比如可参见文献(《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第41卷第7期的《褐色乳酸菌饮料的研制》)所述。褐色酸乳是原料奶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与还原糖在长时间高温杀菌过程中发生美拉德反应,继而在冷却后接种乳酸菌发酵得到的一种呈褐色、风味独特的酸乳。褐色酸乳富含活性乳酸菌和褐变色素,褐变色素具有抗氧化作用,是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产品。
本发明所述褐色酸乳的制备方法是常规的,包括美拉德反应,益生菌发酵。较佳的,本发明所述的褐色酸乳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而得:
1)美拉德反应:
原料为:8-12%脱脂奶粉,5-10%还原糖和78-87%水,所述的百分比是质量百分比;
将水加热至50-60℃,然后加入脱脂奶粉和还原糖,搅拌25-45分钟(进行水合、溶解),然后95-121℃进行美拉德反应10-90分钟至褐变,即得褐色基料;
2)益生菌发酵:
将所得的褐色基料冷却至36-43℃,接种益生菌,于36-43℃发酵10-72小时,当pH达到3.3-3.8时,终止发酵,冷却至5-20℃,即得褐色酸乳。
步骤1)中所述搅拌是常规的,低速搅拌即可,一般40-100r/min,优选60r/min。将水加热至50-60℃,然后加入脱脂奶粉和还原糖,低速搅拌进行水合、溶解。然后进行美拉德反应,得到褐变产物。
本发明所述的还原糖是本领域常规的,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在糖类中,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单糖和含有游离醛基的二糖都具有还原性。本发明中,所述的还原糖包括葡萄糖、结晶果糖、果葡糖浆、乳糖和麦芽糖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葡萄糖和/或果葡糖浆。
步骤2)所述的益生菌发酵是本领域常规的。所述的益生菌是常规的用于生产酸乳的益生菌,可以是市购的乳酸菌发酵剂。所述的益生菌较佳的为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adolescentis)、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animalis)、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bifidum)、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breve)、婴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infantis)、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longum)、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delbrueckiisubsp.Bulgaricus)、德氏乳杆菌乳亚种(Lactobacillusdelbrueckiisubsp.lactis)、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fermentium)、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helveticus)、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paracasei)、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thermophilus)、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actococcuslactislactis)、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Lactococcuslactiscremoris)和乳酸乳球菌双乙酰亚种(Lactococcuslactisdiacetylactis)中的几种组合。所述的益生菌的接种量也是常规的。较佳的,每1000重量份褐色基料接种益生菌0.1-0.4重量份。
甜酒酿,也叫酒酿、酒娘、酒糟、米酒、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是一种用大米蒸熟后加入酒曲经发酵制成的。本发明所述的甜酒酿汁是将甜酒酿进行固液分离获得的清汁,经过高温杀菌,其酒精度为1.0-3.5%vol。甜酒酿汁富含维生素和有机酸,还有多种易被人体吸收的糖类物质及多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营养丰富,酸甜可口。
本发明所述的稳定剂是本领域常规的,较佳的选自果胶、大豆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一种或几种。这几种稳定剂可以单个使用,也可以任意组合,都能达到很好的效果。稳定剂的使用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使用卫生标准,分别是果胶不超过10g/kg,大豆多糖不超过10g/kg,羧甲基纤维素钠不超过10g/kg。最佳的,所述的稳定剂是0.3%果胶、0.5%大豆多糖或者0.8%羧甲基纤维素钠,所述的百分比是占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的质量百分比。
本发明所述的甜味剂是本领域常规的,较佳的选自阿斯巴甜、安赛蜜、白砂糖、果葡糖浆、三氯蔗糖的一种或几种。一些高糖度的甜味剂可以减少产品的热量。甜味剂的使用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使用卫生标准,分别是阿斯巴甜不超过0.6g/kg,安赛蜜不超过0.3g/kg(0.03%),三氯蔗糖不超过0.25g/kg(0.025%)。最佳的,所述的的甜味剂是7%白砂糖或者0.015%三氯蔗糖,所述的百分比是占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的质量百分比。
本发明所述的酸度调节剂是本领域常规的,较佳的为柠檬酸、乳酸、苹果酸的一种或几种。各原料在混合后如果pH值未达到3.6-4.0时,可以用酸度调节剂进行调酸,使产品达到最佳的酸甜比。酸度调节剂的使用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使用卫生标准。最佳的,所述的酸度调节剂是0.2%柠檬酸,所述的百分比是占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的质量百分比。
本发明所述的水是常规,较佳的是饮料领域中常规使用的净化水。
本发明所述的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较佳的还可以包括乳酸菌饮料中常规添加的组分,包括风味物质,优选香精或者食用色素,它们的使用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使用卫生标准,比如《QB/T1505食用香精》规定的最大使用量。
本发明所述的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中,较佳的,蛋白质含量为0.7-1.3wt%,pH值为3.6-4.0,乳酸菌活菌数≥1×106cfu/ml,百分比为相对于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的质量百分比。
本发明所述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常规的乳酸菌饮料制备工艺,将所述的褐色酸乳添加至已进行杀菌的糖水基料中,混合均匀,调酸(或不调酸),均质,冷却,进行无菌灌装,即得。较佳的,包括如下步骤:
(1)糖水基料制备
原料为:18-50%褐色酸乳,5-15%甜酒酿汁,0.3-0.8%稳定剂,0.015-7%甜味剂,0-0.2%份酸度调节剂和32.5-64%水,所述的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
将所述原料甜味剂、稳定剂和甜酒酿汁溶解于水中,90-95℃杀菌5-10分钟,然后冷却至5-20℃,即制得糖水基料;
(2)混合
将所述褐色酸乳与糖水基料混合均匀,在15-20MPa压力下均质,然后无菌灌装,即制得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
根据本发明,步骤(1)中,所用原料的质量比例(以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1000质量份计)较佳的是:甜味剂:稳定剂:甜酒酿汁:水为0.15-70份:3-8份:50-150份:325-640份。
根据本发明,步骤(2)中,所用原料的质量比例(以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1000质量份计)较佳的是:褐色酸乳:糖水基料:酸度调节剂为180-500份:820-500份:0-2份。
根据本发明,步骤(2)中,较佳的,所述均质后将混合液冷却至5-15℃,即可进行无菌灌装。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发明把天然发酵的甜酒酿引入褐色饮料,不仅增加了风味的独特性,而且也增加了产品的营养,无需添加食用香精也能达到理想的风味,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选购。目前此风味的褐色乳酸菌饮料在市场中还未出现。
本发明的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的理化性质为:外观呈均匀细腻的褐色液体,甜酒酿特有的米酒香味,与乳酸菌发酵的酸乳香味相融合,使得产品具有特殊的愉悦香气;口感清爽;酸甜合适;蛋白质含量为0.7-1.3%;pH值为3.6-4.0;乳酸菌活菌数≥1×106cfu/ml。
本发明的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的贮藏温度较佳的是2℃-8℃,保质期20-30天,最大程度的保留了产品的营养价值,迎合了消费者对新颖口感风味的强烈需求。
本发明的褐色饮料,兼有酸乳和甜酒酿的风味。零脂肪,口感清爽,含有益生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
下述实施例中使用的脱脂奶粉为经过标准化的乳粉,符合国家要求,标准化后的脱脂乳粉蛋白质含量≥33wt%、脂肪含量≤1wt%。实施例中使用的甜酒酿汁为经过高温杀菌的清汁,酒精度为1.0-3.5%vol。
实施例1
1、配方(见表1,2)
表1.褐色酸乳的原料、添加量及其来源(以1吨产品计算)
表2.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的原料、添加量及其来源(以1吨产品计算)
原料 添加量(Kg) 原料标准及来源
褐色酸乳 500 自制
三氯蔗糖 0.15 天津滨海捷成专类化工有限公司
甜酒酿汁 50 北京二商希杰食品有限公司
果胶 3 斯比凯可公司
净化水 446.85 自制
注:各原料性能指标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
2、褐色酸乳的制备工艺
⑴美拉德反应:
质量比例(以1000质量份计):脱脂奶粉:葡萄糖:净化水=80份:50份:870份。
将净化水加热至60℃,然后加入脱脂奶粉和配量的葡萄糖,低速搅拌下进行水合,溶解25分钟之后,将水合后的基料升温至95℃美拉德反应90分钟,至褐变,制得褐色基料。
⑵益生菌发酵
褐色基料冷却至36℃,接种干酪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ST-Ⅲ菌种,每1000份褐色基料接种益生菌0.1027份,于36℃发酵72小时,当pH达到3.3-3.8时,终止发酵,冷却至20℃,得褐色酸乳。
3、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的制备工艺
(1)糖水基料制备
质量比例(以1000质量份计):三氯蔗糖:果胶:甜酒酿汁:净化水=0.15份:3份:50份:446.85份;配量稳定剂与甜味剂混合,溶于水中,杀菌95℃/5分钟;冷却至20℃后,制得糖水基料。
(2)混合
质量比例(以1000质量份计):褐色酸乳:糖水基料=500份:500份;褐色酸乳与糖水基料混合均匀,在20MPa压力下均质,冷却至15℃,进行无菌灌装,制得成品。
实施例2
1、配方(见表3,4)
表3.褐色酸乳的原料、添加量及其来源(以1吨产品计算)
表4.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的原料、添加量及其来源(以1吨产品计算)
注:各原料性能指标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
2、褐色酸乳的制备工艺
⑴美拉德反应:
质量比例(以1000质量份计):脱脂奶粉:果葡糖浆:净化水=120份:100份:780份。
将净化水加热至50℃,然后加入脱脂奶粉和配量的果葡糖浆,低速搅拌下进行水合,溶解45分钟之后,将水合后的基料升温至121℃美拉德反应10分钟,至褐变,制得褐色基料。
⑵益生菌发酵
褐色基料冷却至43℃,接种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菌种,每1000份褐色基料接种益生菌0.4005份,于43℃发酵10小时,当pH达到3.3-3.8时,终止发酵,冷却至20℃,得褐色酸乳。
3、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的制备工艺
⑴糖水基料制备
质量比例(以1000质量份计):白砂糖:羧甲基纤维素钠:甜酒酿汁:柠檬酸:净化水=70份:8份:100份:2份:640份;配量稳定剂与甜味剂混合,溶于水中,杀菌95℃/5分钟;冷却至20℃后,制得糖水基料。
(2)混合
质量比例(以1000质量份计):褐色酸乳:糖水基料=180份:820份;褐色酸乳与糖水基料混合均匀,在15MPa压力下均质,冷却至15℃,进行无菌灌装,制得成品。
实施例3
1、配方(见表5,6)
表5.褐色酸乳的原料、添加量及其来源(以1吨产品计算)
表6.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的原料、添加量及其来源(以1吨产品计算)
原料 添加量(Kg) 原料标准及来源
褐色酸乳 450 自制
白砂糖 70 北京糖业有限公司
甜酒酿汁 150 北京二商希杰食品有限公司
大豆多糖 5 北京中柏创业化工产品有限公司
净化水 325 自制
注:各原料性能指标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
2、褐色酸乳的制备工艺
⑴美拉德反应:
质量比例(以1000质量份计):脱脂奶粉:葡萄糖:净化水=100份:80份:820份。
将净化水加热至50℃,然后加入脱脂奶粉和配量的葡萄糖,低速搅拌下进行水合,溶解30分钟之后,将水合后的基料升温至95℃美拉德反应90分钟,至褐变,制得褐色基料。
⑵益生菌发酵
褐色基料冷却至36℃,接种干酪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菌种,每1000份褐色基料接种益生菌0.1005份,于36℃发酵72小时,当pH达到3.3-3.8时,终止发酵,冷却至5℃,得褐色酸乳。
3、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的制备工艺
(1)糖水基料制备
质量比例(以1000质量份计):白砂糖:大豆多糖:甜酒酿汁:净化水=70份:5份:150份:325份;配量稳定剂与甜味剂混合,溶于水中,杀菌95℃/5分钟;冷却至5℃后,制得糖水基料。
(2)混合
质量比例(以1000质量份计):褐色酸乳:糖水基料=450份:550份;褐色酸乳与糖水基料混合均匀,在18MPa压力下均质,冷却至5℃,进行无菌灌装,制得成品。
对比例1
1、配方(见表7,8)
表7.褐色酸乳的原料、添加量及其来源(以1吨产品计算)
表8.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的原料、添加量及其来源(以1吨产品计算)
原料 添加量(Kg) 原料标准及来源
褐色酸乳 450 自制
白砂糖 70 北京糖业有限公司
甜酒酿汁 150 北京二商希杰食品有限公司
净化水 330 自制
注:各原料性能指标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
2、褐色酸乳的制备工艺
⑶美拉德反应:
质量比例(以1000质量份计):脱脂奶粉:葡萄糖:净化水=100份:80份:820份。
将净化水加热至50℃,然后加入脱脂奶粉和配量的葡萄糖,低速搅拌下进行水合,溶解30分钟之后,将水合后的基料升温至95℃美拉德反应90分钟,至褐变,制得褐色基料。
⑷益生菌发酵
褐色基料冷却至36℃,接种干酪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菌种,每1000份褐色基料接种益生菌0.1005份,于36℃发酵72小时,当pH达到3.3-3.8时,终止发酵,冷却至5℃,得褐色酸乳。
3、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的制备工艺
(1)糖水基料制备
质量比例(以1000质量份计):白砂糖:甜酒酿汁:净化水=70份:150份:330份;配量稳定剂与甜味剂混合,溶于水中,杀菌95℃/5分钟;冷却至5℃后,制得糖水基料。
(2)混合
质量比例(以1000质量份计):褐色酸乳:糖水基料=450份:550份;褐色酸乳与糖水基料混合均匀,在18MPa压力下均质,冷却至5℃,进行无菌灌装,制得成品。放置冰箱冷藏,3天后出现轻微分层,5天后分层明显。
对比例2
4、配方(见表9,10)
表9.褐色酸乳的原料、添加量及其来源(以1吨产品计算)
表10.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的原料、添加量及其来源(以1吨产品计算)
原料 添加量(Kg) 原料标准及来源
褐色酸乳 450 自制
白砂糖 70 北京糖业有限公司
果胶 3 斯比凯可公司
甜酒酿汁 20 北京二商希杰食品有限公司
净化水 457 自制
注:各原料性能指标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
5、褐色酸乳的制备工艺
⑸美拉德反应:
质量比例(以1000质量份计):脱脂奶粉:葡萄糖:净化水=100份:80份:820份。
将净化水加热至50℃,然后加入脱脂奶粉和配量的葡萄糖,低速搅拌下进行水合,溶解30分钟之后,将水合后的基料升温至95℃美拉德反应90分钟,至褐变,制得褐色基料。
⑹益生菌发酵
褐色基料冷却至36℃,接种干酪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菌种,每1000份褐色基料接种益生菌0.1005份,于36℃发酵72小时,当pH达到3.3-3.8时,终止发酵,冷却至5℃,得褐色酸乳。
6、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的制备工艺
(1)糖水基料制备
质量比例(以1000质量份计):白砂糖:甜酒酿汁:净化水=70份:20份:457份;配量稳定剂与甜味剂混合,溶于水中,杀菌95℃/5分钟;冷却至5℃后,制得糖水基料。
(2)混合
质量比例(以1000质量份计):褐色酸乳:糖水基料=450份:550份;褐色酸乳与糖水基料混合均匀,在18MPa压力下均质,冷却至5℃,进行无菌灌装,制得成品。放置冰箱冷藏,3天后进行品尝,只有轻微的甜酒酿风味,已被乳酸风味完全掩盖,无法突出甜酒酿和乳酸风味的完美融合,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效果实施例1
对实施例1~3所得的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和市场上流行的褐色乳酸菌饮料(蒙牛原味的优益C)进行对比试验。将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和对比样品于4℃贮藏21天后,采用不记名打分的方式,邀请10位有乳品品鉴经验的专家和20位普通消费者组成评鉴小组,对产品的滋味及气味、外观组织、口感、色泽、产品新颖度和产品满意度等6项指标进行评价计分,取平均值,采用百分制评分法,分数越高,表示越贴近产品的最佳特征。最后于4℃贮藏21天后测定离心沉淀率和乳酸菌活菌数,试验结果见表11和表12。
表11.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和市场上流行褐色乳酸菌饮料的对比结果
由表11可以看出,本发明的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保留了常规褐色乳酸菌饮料的色泽,丰富了口感和风味,同时也增加了更多的营养,通过添加稳定剂保证了产品在货架期的稳定,无沉淀,不分层,有效地解决了常规褐色乳酸菌饮料的稳定性问题,为消费者提供了又一时尚的优秀之选。
表12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稳定性试验结果
样品 离心沉淀率/% 乳酸菌活菌数/cfu/ml
实施例1 0.32 1.24×108
实施例2 0.26 3.12×10610 -->
实施例3 0.29 7.08×107
对比样品 2.31 2.43×107
离心沉淀率的测定方法:以离心管取待测样品30mL,并测定样品质量m0后,放入离心机,以3000r/min离心15min后,取出离心管,静置10min后,除去上清液,测残余物的质量m。每个样品进行3次平行测定,取平均值。离心沉淀率按下式计算:WHC/%=(m/m0)×100。由表12可以看出,实施例1~3所得的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的离心沉淀率较低,其产品组织状态稳定。

Claims (13)

1.一种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组分:18-50%褐色酸乳,5-15%甜酒酿汁,0.3-0.8%稳定剂,0.015-7%甜味剂,0-0.2%份酸度调节剂和32.5-64%水;所述稳定剂为果胶、羟甲基纤维素钠或大豆多糖;所述的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
所述的褐色酸乳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而得:
1)美拉德反应:
原料为:8-12%脱脂奶粉,5-10%还原糖和78-87%水,所述的百分比是质量百分比;
将水加热至50-60℃,然后加入脱脂奶粉和还原糖,搅拌25-45分钟,然后95-121℃进行美拉德反应10-90分钟至褐变,即得褐色基料;
2)益生菌发酵:
将所得的褐色基料冷却至36-43℃,接种益生菌,于36-43℃发酵10-72小时,当pH达到3.3-3.8时,终止发酵,冷却至5-20℃,即得褐色酸乳;
所述的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糖水基料制备
将所述原料甜味剂、稳定剂、酸度调节剂和甜酒酿汁溶解于水中,90-95℃杀菌5-10分钟,然后冷却至5-20℃,即制得糖水基料;
(2)混合
将所述褐色酸乳与糖水基料混合均匀,在15-20MPa压力下均质,然后无菌灌装,即制得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还原糖为葡萄糖、结晶果糖、果葡糖浆、乳糖和麦芽糖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所述的益生菌为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所述的益生菌的接种量是每1000重量份褐色基料接种益生菌0.1-0.4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剂的使用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使用卫生标准,分别是果胶不超过10g/kg,大豆多糖不超过10g/kg,或羧甲基纤维素钠不超过10g/kg。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剂是0.3%果胶、0.5%大豆多糖或者0.8%羧甲基纤维素钠,所述的百分比是占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的质量百分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甜味剂选自阿斯巴甜、安赛蜜、白砂糖、果葡糖浆、三氯蔗糖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甜味剂的使用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使用卫生标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氯蔗糖不超过0.25g/kg。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甜味剂是0.015%三氯蔗糖,所述的百分比是占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的质量百分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度调节剂是柠檬酸、乳酸、苹果酸的一种或几种;或者,酸度调节剂的使用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使用卫生标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度调节剂是0.2%柠檬酸,所述的百分比是占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的质量百分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还包括风味物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的蛋白质含量为0.7-1.3wt%,pH值为3.6-4.0,乳酸菌活菌数≥1×106cfu/ml,百分比为相对于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的质量百分比。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糖水基料制备
原料为:18-50%褐色酸乳,5-15%甜酒酿汁,0.3-0.8%稳定剂,0.015-7%甜味剂,0-0.2%份酸度调节剂和32.5-64%水,所述的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
将所述原料甜味剂、稳定剂、酸度调节剂和甜酒酿汁溶解于水中,90-95℃杀菌5-10分钟,然后冷却至5-20℃,即制得糖水基料;
(2)混合
将所述褐色酸乳与糖水基料混合均匀,在15-20MPa压力下均质,然后无菌灌装,即制得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用原料的质量比例,以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1000质量份计是:甜味剂:稳定剂:甜酒酿汁:水为0.15-70份:3-8份:50-150份:325-640份;
步骤(2)中,所用原料的质量比例,以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1000质量份计是:褐色酸乳:糖水基料:酸度调节剂为180-500份:820-500份:0-2份;或者,
步骤(2)中,所述均质后将混合液冷却至5-15℃,即进行无菌灌装。
CN201310686871.9A 2013-12-13 2013-12-13 一种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6367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86871.9A CN103636784B (zh) 2013-12-13 2013-12-13 一种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86871.9A CN103636784B (zh) 2013-12-13 2013-12-13 一种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6784A CN103636784A (zh) 2014-03-19
CN103636784B true CN103636784B (zh) 2016-04-27

Family

ID=50242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86871.9A Active CN103636784B (zh) 2013-12-13 2013-12-13 一种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367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6650A (zh) * 2014-07-22 2014-12-10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褐色开菲尔酸乳、含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2187A (zh) * 2014-08-22 2014-12-03 江苏紫石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益生菌发酵风味粉的制备方法
CN104304451B (zh) * 2014-09-18 2017-02-01 厦门欧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褐色乳酸菌饮料稳定剂、杀菌型褐色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60517B (zh) * 2015-01-13 2017-06-16 江南大学 一种应用复合乳酸菌酿造黄酒的方法
CN104686652B (zh) * 2015-02-06 2018-04-27 鲁东大学 一种清爽型褐色脱脂发酵乳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5154275A (zh) * 2015-07-01 2015-12-16 湖北生龙清米酒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米酿酸酸乳的生产工艺
CN104970097A (zh) * 2015-07-09 2015-10-14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运动型发酵乳饮料及其原料组合物和制备方法
CN105724569B (zh) * 2016-02-01 2019-09-24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蛋白褐色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62434A (zh) * 2017-03-27 2020-01-07 新加坡国立大学 含酒精饮料
CN107047767B (zh) * 2017-05-27 2020-08-25 徐州工程学院 一种牛蒡米酒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58251A (zh) * 2017-12-21 2018-03-30 河南花花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米酒和奇亚籽的乳清蛋白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21401B (zh) * 2018-09-30 2022-01-25 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红茶菌褐色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65578A (zh) * 2018-11-09 2020-05-19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0391A (zh) * 2018-12-21 2019-03-08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褐色风味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80058A (zh) * 2022-02-25 2022-05-13 四川旅游学院 一种风味醪糟饮料及其生产工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2166A (zh) * 2009-08-26 2010-02-10 上海理工大学 酒酿酸奶的制作方法
CN102626138A (zh) * 2012-04-06 2012-08-08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含γ-氨基丁酸的褐色发酵乳基料、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25595A (zh) * 2011-11-29 2013-06-05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甜品型风味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07742A (ja) * 1989-02-08 1990-08-17 Snow Brand Milk Prod Co Ltd 容器詰め牛乳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2166A (zh) * 2009-08-26 2010-02-10 上海理工大学 酒酿酸奶的制作方法
CN103125595A (zh) * 2011-11-29 2013-06-05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甜品型风味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26138A (zh) * 2012-04-06 2012-08-08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含γ-氨基丁酸的褐色发酵乳基料、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养乐多风味乳酸菌饮料生产工艺的探讨;董涛,等;《中国乳品工业》;20051231;第33卷(第4期);第40-41页 *
甜酒酿活性乳酸菌饮料的研制;张多敏,等;《现代食品科技》;20111231;第27卷(第10期);第1246-1248,1259页 *
甜酒酿酸乳饮料配方筛选及加工工艺;王树林,等;《中国乳品工业》;20061231;第34卷(第12期);第39-41页 *
褐色乳酸菌饮料的研制;韩梅,等;《江苏农业科学》;20130731;第41卷(第7期);第243-245页 *
褐色益生菌乳饮料稳定性研究及工艺条件优化;郭翔,等;《食品科学》;20091231;第30卷(第22期);第226-23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6784A (zh) 201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36784B (zh) 一种褐色甜酒酿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78234B (zh) 一种凝固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48478B (zh) 一种咖啡酸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6650A (zh) 一种褐色开菲尔酸乳、含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38582B (zh) 一种含有干酪乳杆菌的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2657261B (zh) 一种含胡萝卜的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00252A (zh) 发酵乳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原料组合物,植物乳杆菌应用
CN102972522B (zh) 益生菌牛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15813B (zh) 纯天然凝固型羊奶酸奶的制备方法
CN105475485B (zh) 复原乳酸奶添加组合物及其应用、复原乳酸奶及制备方法
CN107372825A (zh) 一种蓝莓奶啤饮品及其生产方法
CN102125105A (zh) 一种添加新型益生元的奶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28032A (zh) 一种添加新型益生元的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61421A (zh) 一种蛋乳发酵型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加工方法
CN104970097A (zh) 一种运动型发酵乳饮料及其原料组合物和制备方法
CN104381449A (zh) 一种含糟米果粒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64059B (zh) 含有胡萝卜颗粒的酸奶及其生产方法
CN107136214A (zh) 一种零乳糖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00251B (zh) 一种富含乳铁蛋白的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6294A (zh) 乳酸菌发酵果蔬汁与kefir发酵乳混合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56325A (zh) 一种含多酚的开菲尔菌发酵乳清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3404593B (zh) 红茶甘蔗汁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15091A (zh) 一种发酵乳的原料组合物、搅拌型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04175B (zh) 一种椰汁风味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8671B (zh) 一种酸酪乳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