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89649B - 农用线虫防控微生物淡紫拟青霉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农用线虫防控微生物淡紫拟青霉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89649B
CN103589649B CN201310552913.XA CN201310552913A CN103589649B CN 103589649 B CN103589649 B CN 103589649B CN 201310552913 A CN201310552913 A CN 201310552913A CN 103589649 B CN103589649 B CN 1035896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ecilomyces lilacinus
culture material
production method
liquid spawn
cul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5291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89649A (zh
Inventor
张顺凯
周伟
杨先新
焦海涛
王群
刘芳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SENYUAN EDIBLE FUNGI EC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SENYUAN EDIBLE FUNGI EC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SENYUAN EDIBLE FUNGI EC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SENYUAN EDIBLE FUNGI EC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5291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896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896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96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896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96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农用线虫防控微生物淡紫拟青霉的生产方法。该农用线虫防控微生物淡紫拟青霉的生产方法,利用香菇菌糠生产农用线虫防控微生物淡紫拟青霉。利用香菇废菌糠来生产,香菇菌糠作为主要培养材料,配制的培养基材料成本在805元/吨,每吨材料成本可节约1545元以上。还可以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

Description

农用线虫防控微生物淡紫拟青霉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农用线虫防控微生物淡紫拟青霉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淡紫拟青霉是一种农用微生物,主要用于农作物病原线虫的防控,具有高效、广谱、长效、安全、无污染、无残留等特点,是生产高标准有机农产品的首选药剂。
目前,生产淡紫拟青霉活孢子菌剂主要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制成:
将麸皮、玉米粉、豆粕、米糠以及其它添加剂混合配制成培养基;
给培养基内接种淡紫拟青霉液体菌种后,装盘,放置在层架;
在25℃-28℃温度下进行纯培养,获得含有大量活孢子的纯菌体;
将获得的含有大量活孢子的纯菌体经风干、加工获得产品。
通过以上方法制成的生产周期约为32-37天,每克干品含活孢子约150亿左右。
但是,目前生产淡紫拟青霉菌剂的主要培养材料的成本较高,平均2350元/吨以上,进而导致淡紫拟青霉产品的售价较高,影响了淡紫拟青霉产品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用线虫防控微生物淡紫拟青霉的生产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农用线虫防控微生物淡紫拟青霉的生产方法,是利用香菇菌糠生产农用线虫防控微生物淡紫拟青霉。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香菇栽培,香菇栽培总量在15亿袋以上,栽培香菇后的废菌糠约60万吨以上,如果将其40%用于生产淡紫拟青霉,可产淡紫拟青霉产品24万吨,可有2.4亿亩的农田得到淡紫拟青霉产品对线虫的有效防控,可使这些土地的农作物总计增产15%以上,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使用麸皮等传统材料生产淡紫拟青霉,材料成本高,不利于普及推广;利用香菇废菌糠来生产,香菇菌糠作为主要培养材料,配制的培养基材料成本在805元/吨,每吨材料成本可节约1545元以上。还可以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农用线虫防控微生物淡紫拟青霉的生产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农用线虫防控微生物淡紫拟青霉的生产方法,是利用香菇菌糠生产农用线虫防控微生物淡紫拟青霉。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香菇栽培,香菇栽培总量在15亿袋以上,栽培香菇后的废菌糠约60万吨以上,如果将其40%用于生产淡紫拟青霉,可产淡紫拟青霉产品24万吨,可有2.4亿亩的农田得到淡紫拟青霉产品对线虫的有效防控,可使这些土地的农作物总计增产15%以上,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使用麸皮等传统材料生产淡紫拟青霉,材料成本高,不利于普及推广;利用香菇废菌糠来生产,香菇菌糠作为主要培养材料,配制的培养基材料成本在805元/吨,每吨材料成本可节约1545元以上。还可以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
实施例2:
基于上述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中利用香菇菌糠生产农用线虫防控微生物淡紫拟青霉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01.以重量份数计,将77%-80%的香菇菌糠粉,15%-17%的麸皮、1.8%-2%的蔗糖和0.8%-1%的石膏粉混合制成粉料;
102.根据所述粉料和水的比例为1:0.4-1:0.5,在所述粉料中加入水,并搅拌均匀制成培养料;
103.将所述培养料装入耐高温高压塑料袋中,扎紧袋口勿使漏气,置于压力为0.147Mp,温度为129℃的灭菌环境中,进行2-2.5小时持续灭菌处理;
104.灭菌处理结束,待所述培养料温度降至28℃-30℃,给其中接入淡紫拟青霉液体菌种,混合均匀;其中所述培养料和所述淡紫拟青霉液体菌种的加入比例为1:0.65-1:0.6;
105.将接种过的所述培养料平铺在层架上,铺设厚度为3-3.3厘米,盖上无纺布,四周压严实,25℃恒温,24小时内不通风静置培养,待产生粉状分生孢子;
106.将产生了所述粉状分生孢子的菌块通过自然风干即可。
根据上述方法将粉料和水混合制成的培养料的pH值为5.2-6,该范围之内适宜淡紫拟青霉的生长,如果制成的培养料的酸度过大,可以给其中加入石灰、石膏粉等进行酸度调节。
因为在接种之前,需要将培养料中的其它微生物清除,所以,需要对培养料进行灭菌处理,杀死其他微生物。灭菌处理通常需要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方能实现彻底灭菌的目的。所以,本发明在灭菌过程中,将培养料装入耐高温高压塑料袋中,扎紧袋口勿使漏气,置于压力为0.147Mp、温度为129℃的灭菌环境中,进行2-2.5小时持续灭菌处理。
在灭菌处理之后,需要给培养料接种,此时需要等待培养料的温度降至淡紫拟青霉适宜生长的温度,所以,需要等待培养料温度降至28℃-30℃时,方能对其进行接种处理。
其中,培养料和淡紫拟青霉液体菌种的加入比例为1:0.65-1:0.6,此范围内适宜淡紫拟青霉的生长,优化选择为:培养料和淡紫拟青霉液体菌种的加入比例为1:0.65。
培养料裸露在空气中的表面积较小时,不利于粉状分生孢子的产生,为了增大培养料裸露在空气中的面积,可以将接种过的所述培养料直接平铺在层架上。在该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多个浅盘盛装之后再放置在层架上,这样能够节省固定设施的投入,用工节省40%以上。
其中铺设厚度可以为3-3.3cm,优化选择为:厚度为3cm。
为了进一步提高淡紫拟青霉的产量,防止生成的粉状分生孢子被流动的空气带走,可以在铺设的培养料上覆盖无纺布,盖上无纺布之后,需要将四周压严实,25℃恒温,24小时内不通风静置培养,待产生粉状分生孢子。
因为淡紫拟青霉需要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才能很好地生长,所以需要保持无纺布具有一定湿润度,当无纺布太干燥,空气湿度太低时,淡紫拟青霉的菌丝生长较慢,当湿度过大时,透气性较差,不利于淡紫拟青霉菌丝的生长及粉状分生孢子的产生。
而且在生长温度的设定中,温度过低时,淡紫拟青霉菌丝的生长速度较慢,当温度过高时,菌丝及粉状分生孢子容易死掉,所以,设置的适宜温度优化选择为25℃。
根据上述方法生产的每克干品活孢子的含量提高30亿以上,而且较传统方法生产缩短周期8-13天。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2,本发明还作了如下改进:
为了使用香菇菌糠粉生产的淡紫拟青霉的产量最高,以重量份数计,所述粉料优化配比为:由80%的香菇菌糠粉、17%的麸皮、2%的蔗糖和1%的石膏粉混合制成。当香菇菌糠粉的含量较80%少5%以内时,对淡紫拟青霉的产量没有明显影响,当香菇菌糠粉的含量较80%多时,不利于淡紫拟青霉的菌丝生长及粉状分生孢子的产生。
将所述培养料装入耐高温高压塑料袋中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将制成的所述培养料分装,并在每一个分装的袋子上标明具体的装入量。
在进行灭菌处理时,为了方便后边对培养料进行淡紫拟青霉液体菌种接种量的准确量化,可以将制成的所述培养料分装,并在每一个分装的袋子上标明具体的装入量,根据装入培养料量的多少确定各个袋子中需要接入淡紫拟青霉液体菌种的量。
灭菌处理结束,待所述培养料温度降至28℃-30℃,给其中接入淡紫拟青霉液体菌种,混合均匀的步骤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灭菌结束,将温度降至28℃-30℃的所述培养料与所述淡紫拟青霉液体菌种一起移入接种培养室;
使用拌料机将所述培养料和所述淡紫拟青霉液体菌种混合均匀。
灭菌之后,为了在给培养料接种的过程中,不会有新的杂菌混入,可以将灭菌后的培养料移入无菌接种培养室中进行接种处理。
该接种培养室要求足够大,45-60平米为宜,三分之二放置培养架,三分之一用于拌种操作。培养室要有温控、过滤通风设施、照明与紫外线杀菌灯,放置拌料机。地面要平整光洁,最好铺有瓷砖。使用前一周,要彻底关闭门窗消毒杀菌、杀虫。
在接种混合过程中,为了提高效率,可以使用拌料机将所述培养料和所述淡紫拟青霉液体菌种混合均匀。传统的生产方法中使用手工翻拌,效率较低。
使用拌料机将所述培养料和所述淡紫拟青霉液体菌种混合均匀的步骤中,包括:
将所述培养料放入所述拌料机中,启动拌料机,边喷洒所述液态菌种边进行拌料。
为了使得淡紫拟青霉液体菌种和培养料能够充分地混合均匀,可以先将培养料放入拌料机中,启动拌料机,在搅拌过程中将对应量化的淡紫拟青霉液体菌种喷洒其中。
将接种过的所述培养料平铺于层架上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在所述层架上铺设塑料薄膜,将所述培养料铺设在所述塑料薄膜上。
为了防止培养料从层架上漏下,可以在层架上铺设塑料薄膜,之后,将培养料铺设在塑料薄膜上。
将所述培养料铺设在所述塑料薄膜上的步骤之后,
盖上无纺布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培养料的表面喷一层所述淡紫拟青霉液体菌种进行封面。使淡紫拟青霉占领优势,抑制其它杂菌的生长。
为了能够有更长的时间保持无纺布的湿度,可以在盖上无纺布之后,在无纺布表面轻喷雾状净水进行保湿。
在等待淡紫拟青霉产生粉状分生孢子的过程中,为了使得培养料与空气的接触面足够大,可以将长满菌丝的培养料进行切块处理,切块之后相邻的两个培养料菌块之间留有间隙,增大了培养料和空气的接触面,促进了淡紫拟青霉粉状分生孢子的大量产生。
在25℃恒温条件下,24小时内不通风静置培养,待菌丝生长并产生粉状分生孢子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在上述条件下,经5-6天的培养后,所述培养料上长满菌丝,但还没有产生粉状分生孢子时,用薄而锋利的刀,将所述培养料切成3厘米厚、2厘米宽,15厘米长的小块,并翻面,重新覆盖无纺布,进行后熟培养;
再经过1-2天的加强保湿通风换气;
再经过2-3天的加强通风控湿,即可产生大量的粉状分生孢子。
经和传统的生产方法进行比较,本发明中提供的方法中粉状分生孢子的单位产量明显高于传统的生产方法20%以上。
在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新的获取淡紫拟青霉液体菌种的方法,具体如下:
制备适宜淡紫拟青霉生长的试管斜面培养基,接种淡紫拟青霉纯菌种,在25℃-28℃下培养,培养7天出现淡紫色粉状分生孢子后待用;
制备适宜淡紫拟青霉生长的500mL的三角瓶液体培养基,接种2块1平方厘米的由上述试管斜面培养基培养的淡紫拟青霉的一级试管斜面菌种,置于28℃的恒温搅拌器上,每分钟1200转搅拌培养,48小时后取样检验,确认无其它杂菌污染后,达到72小时即可待用;
制备适宜淡紫拟青霉生长的500升的大型发酵罐培养基,将由上述的三角瓶液体培养基培养成熟的三角瓶淡紫拟青霉液体菌种,通过无菌操作接入发酵罐中,利用空压机和空气过滤器,持续通入无菌空气搅拌培养,发酵罐内保持0.03兆帕的压力,28℃恒温培养96小时,经取样检验无其它杂菌污染,即可用于固态培养接种。
通过该方法制得淡紫拟青霉的过程中,试管菌种的培养只需要7天,淡紫拟青霉液体菌种的培养只需要3天,三级液体种扩大培养只需要4天,而固体培养只需要10天,相比较于传统的制备方法,试管菌种需要10天,淡紫拟青霉液体菌种需要6天,三级液体种扩大培养需要6天,固体培养需要10-15天而言,提高了制备效率。
综上所述,和传统的生产方法相比,本发明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传统方法使用麸皮等传统材料生产淡紫拟青霉,材料成本高,不利于普及推广;
本发明利用香菇废菌糠来生产淡紫拟青霉,仅材料成本每吨即可节约1545元以上,还可以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并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2、传统方法在培养料接种时采用人工翻拌,既费工费时,且拌种不均,容易造成杂菌污染,成品率低;
本发明采用搅拌机拌料接种,不仅用工节省40%以上,而且菌料混合均匀,不易污染杂菌,成品率高;浅盘直接改层架,也减少了资金投入。
3、传统方法是将培养料长满淡紫拟青霉菌丝后,脱盘风干。
本专利是在菌丝长满,产生粉状分生孢子前,切成小块增大其表面积,通过保湿通气,促其表面气生菌丝生长,再通过后期加大通风透气控湿,促使粉状分生孢子的大量发生。利用无纺布覆盖,既透气保湿,也不会因空气流动而损失粉状分生孢子。
较传统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使得每克干品活孢子含量提高30亿以上,而且较传统方法缩短生产周期8-13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农用线虫防控微生物淡紫拟青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以重量份数计,将77%-80%的香菇菌糠粉、15%-17%的麸皮、1.8%-2%的蔗糖和0.8%-1%的石膏粉混合制成粉料;
根据所述粉料和水的比例为1:0.4-1:0.5,在所述粉料中加入水,并搅拌均匀制成培养料;
将所述培养料装入耐高温高压塑料袋中,扎紧袋口勿使漏气,置于压力为0.147Mp,温度为129℃的灭菌环境中,进行2-2.5小时持续灭菌处理;
灭菌处理结束,待所述培养料温度降至28℃-30℃,给其中接入淡紫拟青霉液体菌种,混合均匀;其中所述培养料和所述淡紫拟青霉液体菌种的加入比例为1:0.65-1:0.6;
将接种过的所述培养料平铺在层架上,铺设厚度为3-3.3厘米,盖上无纺布,四周压严实,25℃恒温,24小时内不通风静置培养,待产生粉状分生孢子;
将产生了所述粉状分生孢子的菌块通过自然风干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线虫防控微生物淡紫拟青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重量份数计,所述粉料由80%的香菇菌糠粉,17%的麸皮、2%的蔗糖和1%的石膏粉混合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线虫防控微生物淡紫拟青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培养料装入耐高温高压塑料袋中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将制成的所述培养料分装,并在每一个分装的袋子上标明具体的装入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线虫防控微生物淡紫拟青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灭菌处理结束,待所述培养料温度降至28℃-30℃,给其中接入淡紫拟青霉液体菌种,混合均匀的步骤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灭菌结束,将温度降至28℃-30℃的所述培养料与所述淡紫拟青霉液体菌种一起移入接种培养室;
使用拌料机将所述培养料和所述淡紫拟青霉液体菌种混合均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用线虫防控微生物淡紫拟青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拌料机将所述培养料和所述淡紫拟青霉液体菌种混合均匀的步骤中,包括:
将所述培养料放入所述拌料机中,启动拌料机,边喷洒所述淡紫拟青霉液态菌种边进行拌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线虫防控微生物淡紫拟青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接种过的所述培养料平铺于层架上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在所述层架上铺设塑料薄膜,将所述培养料铺设在所述塑料薄膜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农用线虫防控微生物淡紫拟青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培养料铺设在所述塑料薄膜上的步骤之后,
盖上无纺布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培养料的表面喷一层所述淡紫拟青霉液体菌种进行封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线虫防控微生物淡紫拟青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25℃恒温,24小时内不通风静置培养,待产生粉状分生孢子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在上述条件下,经5-6天的培养后,所述培养料上长满菌丝,但还没有产生粉状分生孢子时,用刀将所述培养料切成3厘米厚、2厘米宽,15厘米长 的小块,并翻面,重新覆盖无纺布,进行后熟培养;
再经过1-2天的加强保湿通风换气;
再经过2-3天的加强通风控湿,即可产生大量的粉状分生孢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线虫防控微生物淡紫拟青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淡紫拟青霉液体菌种的获取方法如下:
制备适宜淡紫拟青霉生长的试管斜面培养基,接种淡紫拟青霉纯菌种,在25℃-28℃下培养,培养7天出现淡紫色粉状分生孢子后待用;
制备适宜淡紫拟青霉生长的500mL的三角瓶液体培养基,接种2块1平方厘米的由上述试管斜面培养基培养的淡紫拟青霉的一级试管斜面菌种,置于28℃的恒温搅拌器上,每分钟1200转搅拌培养,48小时后取样检验,确认无其它杂菌污染后,达到72小时即可待用;
制备适宜淡紫拟青霉生长的500升的大型发酵罐培养基,将由上述的三角瓶液体培养基培养成熟的三角瓶淡紫拟青霉液体菌种,通过无菌操作接入发酵罐中,利用空压机和空气过滤器,持续通入无菌空气搅拌培养,发酵罐内保持0.03兆帕的压力,28℃恒温培养96小时,经取样检验无其它杂菌污染,即可用于固态培养接种。
CN201310552913.XA 2013-11-08 2013-11-08 农用线虫防控微生物淡紫拟青霉的生产方法 Active CN1035896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52913.XA CN103589649B (zh) 2013-11-08 2013-11-08 农用线虫防控微生物淡紫拟青霉的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52913.XA CN103589649B (zh) 2013-11-08 2013-11-08 农用线虫防控微生物淡紫拟青霉的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89649A CN103589649A (zh) 2014-02-19
CN103589649B true CN103589649B (zh) 2015-05-20

Family

ID=50079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52913.XA Active CN103589649B (zh) 2013-11-08 2013-11-08 农用线虫防控微生物淡紫拟青霉的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896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57338B (zh) * 2014-11-21 2020-07-28 重庆大学 淡紫拟青霉微菌核的发酵方法及其应用
CN110628651A (zh) * 2019-10-21 2019-12-31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提高淡紫拟青霉孢子活力的液体深层发酵方法
CN112940946A (zh) * 2021-01-27 2021-06-11 贵州大学 一种利用万寿菊秸秆制备淡紫拟青霉防控烟草根结线虫的方法
CN112680366B (zh) * 2021-02-02 2023-01-31 吉林农业大学 一种淡紫拟青霉用液体培养基及淡紫拟青霉菌剂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0646A (zh) * 2007-06-25 2008-01-09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株淡紫拟青霉菌与应用
CN101220335A (zh) * 2007-12-28 2008-07-16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一种防治烟草黑胫病的菌株及其菌剂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0646A (zh) * 2007-06-25 2008-01-09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株淡紫拟青霉菌与应用
CN101220335A (zh) * 2007-12-28 2008-07-16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一种防治烟草黑胫病的菌株及其菌剂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利用油菜秸秆培养淡紫拟青霉初报;杨凡 等;《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1231;579 *
应用玉米秸秆生产淡紫拟青霉36-1菌株孢子;黄永兵 等;《中国生物防治》;20071130;第23卷(第4期);338-341 *
用啤酒厂废料生产淡紫拟青霉菌剂及防效试验;潘沧桑 等;《微生物学通报》;19971231;第24卷(第2期);107-109 *
用食品废弃物培养淡紫拟青霉的研究;潘沧桑 等;《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0630;第14卷;88-9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89649A (zh) 2014-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24481B (zh) 利用废弃菇渣生产微生物活性有机肥方法
CN1843073B (zh) 设施蔬菜菌根苗的生产方法
CN105009931A (zh) 一种杏鲍菇液体菌种制备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方法
CN102432355A (zh) 香蕉茎秆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80546A (zh) 一种蓝莓栽培基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034620B (zh) 一株巨大芽孢杆菌菌株、花生降镉剂及其应用
CN103203356A (zh) 次生盐渍化土壤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用途
CN103589649B (zh) 农用线虫防控微生物淡紫拟青霉的生产方法
CN103864514A (zh) 食用菌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34750A (zh) 一种利用海鲜菇菌渣栽培大杯蕈的方法
KR20110006267A (ko) 느타리버섯 재배용 원료 조성물과 이를 이용한 느타리버섯의 재배 방법
CN102617222A (zh) 一种用棉花秸秆生产育苗基质的方法及其制备的基质
CN101558723A (zh) 利用替代原料生产杏鲍菇的方法
CN106396844A (zh) 一种培养基及其在制备银耳菌种中的应用
CN106069559A (zh) 一种葡萄与灵芝耦合的立体循环栽培方法
CN106431658B (zh) 一种平菇培养基及平菇栽培方法
CN106834143A (zh) 微生物菌剂,绿化垃圾土壤修复剂及其应用
CN104170651B (zh) 一种利用茎瘤芥叶栽培平菇的方法
CN111527991A (zh) 芦苇食用菌菌棒的制作工艺
CN105519353A (zh) 一种双孢菇菌种的制备方法
CN103109680B (zh) 一种姬菇的栽培方法
CN103181298B (zh) 一种合成点柄粘盖牛肝菌菌根的方法
CN103130534B (zh) 一种用于栽培薰衣草的木屑菌糠营养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33967C (zh) 一种利用清污助剂栽培高品质姬松茸的方法
CN105060990A (zh) 一种利用香菇废料的平菇培养基及用其栽培平菇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