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96844A - 一种培养基及其在制备银耳菌种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培养基及其在制备银耳菌种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96844A
CN106396844A CN201610727279.2A CN201610727279A CN106396844A CN 106396844 A CN106396844 A CN 106396844A CN 201610727279 A CN201610727279 A CN 201610727279A CN 106396844 A CN106396844 A CN 1063968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ite fungus
bacterial classification
culture
culture matrix
culture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272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璐
顾世
肖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Provinc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LC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Provinc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Provinc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LC filed Critical Sichuan Provinc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LC
Priority to CN20161072727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968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968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968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7/00Fertilisers based essentially on alkali or ammonium orthophosph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培养基及其在制备银耳菌种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质包括木屑、麦麸、玉米粉、米糠、蛋白粉、蔗糖、石膏、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能够提高菌种中菌丝的生长速率,从而缩短菌种制备时间,且该培养基质能够适应大规模的菌种培养。实验表明,以本发明培养基制备菌种,能够实现一次性发酵3500kg的菌种,且能够在10~15天内完成菌种的制备,缩短了菌种的制备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培养基及其在制备银耳菌种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培养基及其在制备银耳菌种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银耳(Tremellafuciformis)在分类上隶属于真菌门(Eumycota),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银耳目(Tremellales),银耳科(Termelaceae),银耳属(Tremell),属中温、好气性真菌,主要分布于亚热带,也分布于热带、温带和寒带。银耳与大多数生产栽培的食用菌种类不同,它是伴生真菌协同完成其生活史的典型代表,其生活史的完成离不开香灰菌的协同作用。
我国是银耳生产大国,近年来,响应市场需求,银耳的种植面积大幅提高,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银耳栽培种的质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菌种生产从母种开始,经过原种扩培和观察出耳形态后,选择生长优良的转接扩培成为栽培种,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选择性状优良的成为成品栽培种。母种的筛选需要专业的仪器设备,原种和栽培种的制备对技术的要求较高,一般种植户从市场上购买的菌种即为栽培种。对于栽培种的制种方法,目前银耳栽培种的制种与其他食用菌相比并无特殊方法。制种时将培养基压实并在中心预留转接原种需要的孔洞。培养基经过灭菌后无菌条件下接入原种,经过20天左右的培养即可获得栽培种。上述栽培种的制种方法方便易行,在食用菌栽培种的制备中广泛使用。但这样的方法对于需与伴生菌协同完成生活史的银耳而言,却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现有银耳菌种的制备通常以菌袋或蘑菇瓶为容器,银耳菌丝的生长延伸范围只能至接中点向外延伸2cm左右,其伴生菌(香灰菌)的菌丝生长范围可以遍布整个菌袋,而通常菌袋撑开后直径为不低于8cm;这就导致了菌袋中远离中心的一侧仅生长了伴生菌的菌丝,却没有生长银耳菌丝。以菌袋或蘑菇瓶的体积尚无法使银耳菌丝布满,遑论进一步扩大制备体系,这严重的限制了银耳菌种制备的效率。且扩大培养体系后,不仅菌丝生长不均匀,且生长不良。如果能够研发一次性大规模发酵银耳菌丝的培养基质和培养方法,则能够提高银耳菌种的制备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培养基及其在制备银耳菌种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组分合理,适宜银耳生长,以其制备银耳菌种能够提高菌丝生长的速率,缩短菌种制备时间,且能够实现菌种的大规模制备。
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质包括木屑、麦麸、玉米粉、米糠、蛋白粉、蔗糖、石膏、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
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质中,木屑、麦麸、玉米粉、米糠、蛋白粉、蔗糖、石膏、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的质量比为78:(5~10):(5~10):(5~10):(1~5):1:1:0.1:0.05。
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质中,麦麸、玉米粉、米糠、蛋白粉的质量之和不超过培养基质总质量的30%。
一些实施例中,木屑、麦麸、玉米粉、米糠、蛋白粉、蔗糖、石膏、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的质量比为78∶9∶5∶5∶1∶1:1:0.1:0.05。
一些实施例中,木屑、麦麸、玉米粉、米糠、蛋白粉、蔗糖、石膏、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的质量比为78∶5∶10:10∶5∶1:1:0.1:0.05。
一些实施例中,木屑、麦麸、玉米粉、米糠、蛋白粉、蔗糖、石膏、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的质量比为78∶10∶7∶7∶3:1:1:0.1:0.05。
麦麸为小麦最外层的表皮,主要营养成分包括纤维素、蛋白、维生素等;玉米粉也称玉米面,是由玉米磨制而成,主要营养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米糠也称洗米糠,主要包括稻谷的果皮、种皮、外胚乳、糊粉层和胚,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粗纤维和脂肪。石膏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硫酸钙(CaSO4)的水合物,本发明用石膏将培养基质的pH值调整为5.2~5.8。
本发明以木屑为基质,以麦麸、玉米粉、米糠和蛋白粉为营养物质,并添加蔗糖、石膏、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能够提高菌种中菌丝的生长速率,从而缩短菌种制备时间,且该培养基质能够适应大规模的菌种培养。实验表明,以本发明培养基制备菌种,能够实现一次性发酵10000升的菌种,且能够在10~15天内完成菌种的制备,缩短了菌种的制备时间。
其中,木屑为青冈木屑,粒径为2mm~3mm。蛋白粉为银耳的生长提供更丰富的营养,蛋白粉可以为乳清蛋白粉,酵母粉,大豆蛋白粉或昆虫蛋白粉;本发明实施例中,蛋白粉为昆虫蛋白粉。
为了更好的制备银耳菌种,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质的含水量为50%~55%。
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质在制备银耳菌种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银耳菌种,在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质中接种原种后,培养10~15天,经分装制得;
或在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质中接种原种后,培养3~5天,经分装后,进行后培养制得。
本发明提供的银耳菌种有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制得,所得菌种中菌丝洁白、健壮、浓密,菌丝数量大。本发明提供的银耳菌种的具体制备方法为:将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灭菌、冷却后,与原种混合均匀,培育至菌丝充分扩散后,进行分装。或者将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灭菌、冷却后,与原种混合均匀,培育3~5天后,进行分装然后进行后培养。
制备菌种的培养的温度为22℃~25℃。
所述后培养的温度为20℃~23℃,时间为10天~15天。
本发明实施例中,分装至每份900g。
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能够适应大规模的菌种制备,每次灭菌10000升培养基质。现有银耳菌种的制备通常在菌袋或蘑菇瓶中进行,不论以哪种装置作为载体,其体系都不超过2kg。而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能够使菌丝在大规模培养的情况下健壮、快速的生长。每次培养的规模可达10000升,约合3500kg。
本发明所述分装优选分装至透气袋中。本发明所述的透气袋的材质为聚丙烯。形式为内折袋。规格为19cm×45cm×5cm,撑开长度32±0.1cm。其具有4cm直径透气孔。
一种实施方式中,透气袋具有套环和盖子;透气袋直径与内塞配套,套环与内塞配套。套环呈喇叭形,上口内径3.8±0.1cm,高度3.2±0.1cm。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透气袋不具有套环和盖子,以热合方式封口。
透气袋、套环、内塞皆要求干净、无破损,圆滑无毛刺。
套环与内塞的材质为塑料,能够耐130℃高温、2.5kg高压。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银耳的栽培方法,接种本发明提供的银耳菌种。
本发明提供的银耳的室内栽培方法包括:将本发明的银耳菌种接种于熟料或培养基,培养50天;所述培养的条件为22℃,湿度为70%,每天通风3次,每次30分钟。
优选的,培养20天后用棉纱布保湿,每天喷水3~5次。
所述熟料为经过石灰水浸泡的段高10cm、电钻打孔的短段,高压灭菌的熟料。
本发明提供的银耳的室外栽培方法包括:3月初~4月初将本发明的银耳菌种接种于青冈树段木,培养至5月底~6月初开始出耳,直到9月底结束。
所述青冈树段木的制备方法为:砍伐青冈树,晾晒15天~25天后截成1米的段木,钻孔2~3厘米深。
所述砍伐的时间为春节后,所述晾晒至惊蛰。
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质包括木屑、麦麸、玉米粉、米糠、蛋白粉、蔗糖、石膏、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能够提高菌种中菌丝的生长速率,从而缩短菌种制备时间,且该培养基质能够适应大规模的菌种培养。实验表明,以本发明培养基制备菌种,能够实现一次性发酵3500kg的菌种,且能够在10~15天内完成菌种的制备,缩短了菌种的制备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培养基及其在制备银耳菌种中的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本发明采用的试材、试剂、仪器皆为普通市售品,皆可于市场购得。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3
以表1配方配制培养基质:
表1培养基质配方
木屑 麦麸 玉米粉 米糠 蛋白粉 蔗糖 石膏 磷酸二氢钾 硫酸镁
实施例1 78kg 9kg 5kg 5kg 1kg 1kg 1kg 0.1kg 0.05kg
实施例2 78kg 5kg 10kg 10kg 5kg 1kg 1kg 0.1kg 0.05kg
实施例3 78kg 10kg 7kg 7kg 3kg 1kg 1kg 0.1kg 0.05kg
青冈木屑粉碎至粒径为2~3mm。按照配方将青冈木屑、麦麸、玉米粉、米糠、蛋白粉、蔗糖、石膏、昆虫蛋白粉、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混匀,123℃,灭菌150min,制得培养基质。
对比例1~3
以表2配方配制培养基质:
表2培养基质配方
青冈木屑粉碎,蛋白粉为昆虫蛋白粉。按照配方将各组分混匀,123℃,灭菌150min,制得培养基质。
实施例4
将灭菌后的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的培养基,分别与原种混匀(培养基与原种的质量比为1:15)制备银耳菌种,各组处理如表3,分别记为实验组1~6:
表3实验组1~6菌种制备方法
实施例5
主要以将青冈段木截断到更适宜大小,通过高压灭菌,既保留了青冈段木的有效成分,模拟自然生长;又缩短了段木出耳的生长周期,对验证新品种和新工艺的开发效果,具有快速有效的特点。以经过石灰水浸泡的段高10cm、电钻打孔的短段,高压灭菌的熟料,即短段熟料为银耳出耳率测试载体。
实验组1~6制备的栽培种为实验对象,接入短段熟料的接种孔中,以观察记录出耳率,和银耳性状的室内测试。
以上每个处理3个重复(即3袋栽培种),每袋点种20个短段熟料。温室培养条件为恒温22℃,湿度为70%,每天通风3次,每次30分钟。培养20天后将熟料短段的塑料袋口打开,用棉沙布盖上袋口保湿,每天浇水3-5次。培养30天及30天起每5天观察记录出耳、污染情况,和采摘鲜耳称重至培养50天烘干测产量,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处理银耳的生长指标来评估其提高出耳率的能力和在短段熟料中的生长情况。出耳是指接种孔出耳;污染是指整个短段的污染;空穴是指接种孔正常生长,结果如表4:
表4室内培养银耳的出耳情况
由表3可知,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菌种,能够显著提高出耳率,(p<0.05),进而提高产量,增加种植户的收入。
实施例6
以通江段木银耳主产区陈河乡砍伐的段木为出耳率室外测试。
以实施例1~3的栽培种和对比例1~3的栽培种为实验对象,在陈河乡按照当地农事安排,春节后砍伐青冈树,晾晒20天左右,待惊蛰节气时截成1米的均匀段木。运回生产产地后钻孔2cm~3cm深,待接种后发菌40天~60天,根据当年气候条件决定,5月底6月初进入事先准备好的出耳耳堂中进行出耳管理;根据银耳生长状况适时喷水防虫。9月中下旬,统计出耳情况。以上每个处理3个重复(即3袋栽培种),每袋点种100斤耳棒。结果如表5:
表5室外培养银耳的出耳情况
表中产量合计是按3个重复×20个短段熟料得出的数据结果,以干品计。由表4可知,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菌种,能够显著提高出耳率,(p<0.05),减少耳棒空穴的现象,提高耳棒的生物转化率,增加种植户的收入。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培养基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木屑、麦麸、玉米粉、米糠、蛋白粉、蔗糖、石膏、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屑、麦麸、玉米粉、米糠、蛋白粉、蔗糖、石膏、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的质量比为78:(5~10):(5~10):(5~10):(1~5):1:1:0.1:0.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麦麸、玉米粉、米糠、蛋白粉的质量之和不超过培养基质总质量的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屑为青冈木屑;所述蛋白粉为昆虫蛋白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质的含水量为45%~50%。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培养基质在制备银耳菌种中的应用。
7.一种银耳菌种,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培养基质中接种原种后,培养10~15天,经分装制得;
或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培养基质中接种原种后,培养3~5天,经分装后,进行后培养制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银耳菌种,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的温度为20℃~24℃。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银耳菌种,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装至每份900g。
10.一种银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接种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银耳菌种。
CN201610727279.2A 2016-08-25 2016-08-25 一种培养基及其在制备银耳菌种中的应用 Pending CN1063968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27279.2A CN106396844A (zh) 2016-08-25 2016-08-25 一种培养基及其在制备银耳菌种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27279.2A CN106396844A (zh) 2016-08-25 2016-08-25 一种培养基及其在制备银耳菌种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96844A true CN106396844A (zh) 2017-02-15

Family

ID=58004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27279.2A Pending CN106396844A (zh) 2016-08-25 2016-08-25 一种培养基及其在制备银耳菌种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9684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22860A (zh) * 2017-02-22 2017-05-31 湖北金悦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红薯蕨根水晶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05064A (zh) * 2017-04-18 2017-06-30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银耳栽培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银耳栽培方法
CN108834758A (zh) * 2018-08-13 2018-11-20 重庆市映山红食用菌有限公司 一种银耳的栽培方法
CN110896785A (zh) * 2019-12-05 2020-03-24 山东安华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银耳菌种的培育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0804A (zh) * 2008-05-12 2009-11-18 黄刚 一种银耳配养料的配制方法
CN102939834A (zh) * 2012-11-19 2013-02-27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桑树套种桑枝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CN103355094A (zh) * 2013-07-10 2013-10-23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一种利用桑枝栽培银耳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0804A (zh) * 2008-05-12 2009-11-18 黄刚 一种银耳配养料的配制方法
CN102939834A (zh) * 2012-11-19 2013-02-27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桑树套种桑枝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CN103355094A (zh) * 2013-07-10 2013-10-23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一种利用桑枝栽培银耳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万书波: "《田园作物》", 31 October 2013,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卢青达等: "《食用真菌》", 31 July 1986,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孙信功: "《中药栽培与养殖》", 30 April 1986,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张金霞: "《中国食用菌菌种学》", 31 October 2011,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彭彪等: "6种木屑培养基对银耳菌种生长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王贺祥: "《食用菌栽培学》", 31 March 2014,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郭成金: "《食用蕈菌生物学》", 30 November 2014,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22860A (zh) * 2017-02-22 2017-05-31 湖北金悦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红薯蕨根水晶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05064A (zh) * 2017-04-18 2017-06-30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银耳栽培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银耳栽培方法
CN108834758A (zh) * 2018-08-13 2018-11-20 重庆市映山红食用菌有限公司 一种银耳的栽培方法
CN110896785A (zh) * 2019-12-05 2020-03-24 山东安华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银耳菌种的培育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45219B (zh) 一种杏鲍菇栽培工艺
CN103891524B (zh) 灵芝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及用于栽培灵芝的培养基
CN106358751A (zh) 一种羊肚菌的栽培方法
CN102786333A (zh) 桑黄袋料栽培培养基及采用该培养基栽培桑黄子实体的方法
CN102550298A (zh) 一种人工培养的云南白灵芝子实体及其培养方法
CN107711891B (zh) 一种防治枸杞根腐病死树的方法
CN101715696A (zh) 灰树花工厂化栽培方法
CN101011013A (zh) 菌草栽培蘑菇的方法
CN106396844A (zh) 一种培养基及其在制备银耳菌种中的应用
CN103004454A (zh) 白蚁系列鸡枞菌的纯人工栽培方法
CN102742452A (zh) 玉米芯蜜环菌生产种的制作方法
CN102612994B (zh) 一种直接用液体菌种拌生料栽培平菇的方法
CN108718909B (zh) 一种增产羊肚菌的栽培方法
CN104620854A (zh) 准野生紫灵芝栽培工艺
CN106856984A (zh) 一种珊瑚状猴头菌树花及其栽培方法
CN101743846B (zh) 一种缩短袋栽荷叶离褶伞培养周期的方法
CN104186202B (zh) 一种工厂化生产香菇透气菌包的方法
CN108410741A (zh) 一种柑橘专性am接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8650A (zh) 一种君子兰营养土及其配制方法
CN107646654A (zh) 甜叶菊扦插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03372B (zh) 简易烟草专用am真菌菌肥生产工艺
CN106165613A (zh) 一种以修剪的荔枝树枝叶为主要原料在树底栽培木耳的方法
CN105993597A (zh) 一种鸡腿菇的栽培方法
CN105519345A (zh) 天麻有性繁殖用棉籽壳为主料制作萌发菌生产种的方法
CN102531779A (zh) 一种食用菌菌种培养基质及菌种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