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80312A - 旋转电机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80312A
CN103580312A CN201310087220.8A CN201310087220A CN103580312A CN 103580312 A CN103580312 A CN 103580312A CN 201310087220 A CN201310087220 A CN 201310087220A CN 103580312 A CN103580312 A CN 1035803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rotating
coils
machines according
coil
rotat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872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80312B (zh
Inventor
涩谷隆明
岩切满
原田学
小岛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skawa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skawa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skawa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Yaskawa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580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03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803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03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18Windings for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电机。通过在保持恒定的绝缘距离的同时增大线圈的占空系数,提供具有高转矩性能的旋转电机。其技术方案为:马达(1)包括环面定子(4)和位于定子(4)的内侧或外侧的转子(3),并且定子(4)包括:以相同节距从定子的中心轴线(X)放射延伸的多个齿(10);以及通过将绕组绕多个齿(10)中的各个齿的周围旋绕多次而整齐排列且成层地布置的多个线圈(9)。布置在两个相邻齿(10)的周围的两个线圈(9a,9b)中的每个线圈的匝数不同。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诸如电马达之类的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传统上,电机所用的定子设有多个齿,其中这多个齿各自设有形状及匝数相同的线圈。这多个线圈通过将绕组以相同匝数整齐排列且成层地缠绕(旋绕)在相同形状的筒管上而形成(例如,参见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报2000-156951)。
如以上所述,在传统电马达中,所有线圈具有相同匝数和相同形状,这使得相邻两线圈线性对称。绕组线匝的排布是整齐排列且成层的。应此,根据线匝排布,在相邻线圈之间与宽间隙区伴随产生窄间隙区(绝缘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就确保恒定绝缘距离来说,难以提高占空系数。
为了提高电马达的转矩性能,线圈需要高的占空系数。因此,期望这样的设置,其中电马达和/或发电机之类的旋转电机具有这样的定子,其中在保持绝缘距离恒定的同时增大线圈占空系数,而两个相邻线圈之间不会有干扰。
鉴于上述背景考虑其示例性问题而做出本发明,通过在保持绝缘距离恒定的同时增大线圈的占空系数,提供具有高转矩性能的旋转电机。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旋转电机包括环面定子和位于定子的内侧或外侧的转子。定子包括:以相同节距从定子的圆环中心放射延伸的多个齿;以及通过将绕组绕多个齿中的各个齿的周围旋绕多次而整齐排列且成层地布置的多个线圈。布置在两个相邻齿的周围的两个相应线圈的匝数不同。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参考如下详细描述将会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从而将容易地获得对本发明及其伴随优点的更完整的认识。
图1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1的马达的分解立体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定子的轴向正交平面剖视图。
图3A以定子的轴向正交平面剖视图示出了放大的局部图,示出了传统定子。
图3B以定子的轴向正交平面剖视图示出了放大的局部图,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1的定子。
图4A以定子的轴向正交平面剖视图示出了放大的局部图,示出了传统定子。
图4B以定子的轴向正交平面剖视图示出了放大的局部图,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2的定子。
图5A以定子的轴向正交平面剖视图示出了放大的局部图,示出了传统定子。
图5B以定子的轴向正交平面剖视图示出了放大的局部图,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3的定子。
图6A以定子的轴向正交平面剖视图示出了放大的局部图,示出了传统定子。
图6B以定子的轴向正交平面剖视图示出了放大的局部图,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4的定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附图描述根据实施方式1的作为一种旋转电机的马达(电马达)1。图1是根据实施方式1的马达1的分解立体图。马达1是内转子型马达。而且,在马达3中使用永磁体作为磁场。马达1包括马达壳体2、转子(旋转体、内转子)3、轴承12、以及定子(定子、外定子)4。
马达壳体2是构成马达1的外壁的壳体,在其上表面开有通孔2a。转子3布置成马达壳体2内的场磁体。转子3包括轴5和转子芯6。轴承12布置在马达壳体2和转子3之间。转子3包括十个永磁体,这些永磁体顺序地布置使得磁极交替相异并被视为十个磁极。这十个永磁体沿着转子3的周面周向布置。
轴5贯穿轴承12的中央孔以及马达壳体2的通孔2。轴承12的外圈连接至马达壳体2,轴承12的内圈连接至转子3的轴5,整个转子3能够绕轴5的中心轴线X沿图中的箭头α方向相对于马达壳体2旋转。轴承12可配置成夹在马达壳体2和转子3之间,而不将轴承12连接至马达壳体2和/或转子3。在转子3的下方布置覆盖马达壳体2的底表面的底环13。在转子3与底环13之间也布置有轴承12,使该轴承12能支撑转子3旋转。
而且,在本说明中,为了方便,将图1的垂直方向限定为马达1中的垂直方向,使用诸如上表面、底表面等的名称。然而,不用说,根据马达的使用方式,垂直方向并不限于图1的垂直方向。
作为电枢的定子4布置在马达壳体2内,从转子3的外侧环绕转子3。图2是定子4的轴向正交平面整体剖视图。由轴向正交平面剖出的定子4的整个截面是圆形的。定子4包括磁轭7和多个电枢线圈8。磁轭7是支撑电枢线圈8的外侧的环面金属材料。电枢线圈8确保与转子3的永磁体形成恒定磁隙,并且在转子3的周围连续地周向排布。
在当前实施方式1中,电枢线圈8包括一个分割芯和绕该分割芯缠绕的绕组9。分割芯的主要部分是以相等节距从定子4的圆心(中心轴线X)放射延伸的齿10。绕组9缠绕成围绕齿10。具体地说,绕组9缠绕在中空形筒管11上,该筒管11插入齿10中。在该定子4中,周向排布12个电枢线圈8。因此,相邻电枢线圈8之间的角间距为30°。
而且,在本说明书中,磁线缠绕数周的绕组9整体也被称为线圈9。线圈9中的一旋绕组或与此对应的磁线也被称为一匝。而且,也可将缠绕的动作称为旋绕。
各个电枢线圈8与两相、三相或更多相之中的各相对应地连接至交流电源。当在各相中被通以不同相位的电流时,转子3由于电磁感应作用而旋转。在该实施方式1中,两个相邻电枢线圈8连接至三相(U相、V相、W相)交流电源。
图3A和图3B示出了定子的放大局部视图。在图3A和图3B中,仅放大示出了同一相的两个电枢线圈部分。图3A示出了传统定子40,而图3B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1的定子4。
在图3A中,左侧的电枢线圈80a和右侧的电枢线圈80b为同一相。在电枢线圈80a中,线圈90a整齐排列且成层地缠绕在齿100a上。在电枢线圈80b中,线圈90b整齐排列且成层地缠绕在齿100b上。以点划线示出的分支线(节距中心线)N是以一间隙将电枢线圈80a和电枢线圈80b分开的假想直线。分支线N从定子40的圆心(即,马达的中心轴线X)放射延伸,将齿100a和100b之间的节距二等分。
以相同方式,左电枢线圈8a和右电枢线圈8b在图3B中为同一相。在电枢线圈8a中,线圈9a整齐排列且成层地缠绕在齿10a上。在电枢线圈8b中,线圈9b整齐排列且成层地缠绕在齿10b上。以点划线N示出的分支线(节距中心线)是划分电枢线圈8a和电枢线圈8b的假想直线。分支线N从定子4的圆心(即,马达的中心轴线X)放射延伸,将齿10a和齿10b之间的节距二等分。
在图3A所示的传统定子40中,线圈90a和线圈90b的匝数相同。而且,线圈90a的绕组形状(包络剖面形状)与线圈90b的绕组形状(包络剖面形状)相同。因此,线圈90a的剖面形状与线圈90b的剖面形状关于其间的分支线N轴对称。
相邻线圈90a和90b的线匝之间的间隙G为预定距离以上。间隙G是两个相邻线圈90a和90b之间的最小距离。在定子40中,磁轭70、电枢线圈80a和80b等由填料固定。聚酯树脂或者环氧树脂等可以作为示例性填料。当该间隙G太小时,填料不能在内部流动,从而难以确保线圈90a的线匝与线圈90b的线匝之间的充分电绝缘。为了使填料在内部流动,间隙G应当为该预定距离以上。例如当填料为聚酯填料时,所述预定距离以上为0.2mm以上。
在图3A中,间隙G是最靠近中心轴线X的线匝ta1和tb1之间的间隙。这里,例如,确定间隙G为G=0.6mm。各个线圈90a和90b的线匝层叠而沿筒管的形状成层;因此,在所有线匝中间隙并不恒定。例如,线匝ta2和tb2之间的间隙以及线匝ta3和tb3之间的间隙大于间隙G。
在图3B中,相应线匝ta4和ta5在线匝ta2和ta3的外层,也就是说,在靠近线匝tb2和tb3的那一侧,新添加到线圈9a上。这样,即使向线圈9a侧添加了线匝ta4和ta5,线匝ta4和tb2之间的间隙或者线匝ta5与tb3之间的间隙也不会小于其中G=0.6mm的间隙。
在实施方式1中,线圈9a的匝数增加两匝而不改变线圈9b的匝数。借此,马达1的扭矩特性增强。然而,相邻线圈上的线匝之间的最小距离为线匝ta1和tb1之间的间隙G,其仍然保持为0.6mm。相邻线圈9a和9b之间的匝数不同,而且线圈9a和线圈9b的绕组形状不同。如果U相、V相、W相中各相间的总匝数相同也没有问题。电枢线圈8a和电枢线圈8b为同一相,从而这两个线圈8a和8b的总匝数与构成其他相的多个线圈的总匝数也应当相同。
此外,如图3B中所示,通过增加线匝ta4和ta5,线匝ta5(第一预定线匝)成为线圈9a上的线匝当中的最靠近分支线N的线匝。线圈9b侧的与线匝ta5对应的轴对称位置不存在线匝。在线圈9b侧最靠近分支线N的线匝tb1不位于相对于分支线N与线匝ta5轴对称的位置。
同时,在图3B中,线匝tb2(第二预定线匝)在线圈9b的最外层线匝当中离分支线N最远。线匝ta4布置成位于与该线匝tb2对应的线圈9a侧线匝ta2前方;也就是说,线匝ta4位于靠近分支线N的那一侧。线匝ta6在线圈9a的最外层线匝(面向分支线N的线匝)当中距离分支线N最远。线匝ta6和tb2并不关于分支线N轴对称。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1描述了线圈9a的匝数增加两匝从而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增加占空系数而不改变间隙G的实施例。实施方式2描述了间隙G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扩展但不增加同一相的两个线圈的匝数的情况。
图4A和图4B示出了定子的放大局部视图。在图4A和图4B中,仅放大示出了同一相的两个电枢线圈。图4A示出了传统定子40,而图4B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2的定子4。此外,对构造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件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描述。
在图4A中,线圈90a和90b具有相同的匝数和相同的绕组形状。也就是说,线圈90a和90b关于作为对称轴的分支线N轴对称。线圈90a侧的线匝ta7和线圈90b侧的线匝tb7位于距分支线N最近的距离。线匝ta7和tb7之间的间隙G最小,例如为0.35mm。
在图4B中,线圈9b侧无线匝tb7,在线圈9a侧添加线匝ta8。线圈9a和9b的匝数没有变化。在线圈9b侧没有与线匝ta7对应的线匝,从而该间隙不是线圈9a和9b之间的最小间隙。而且,挨着线圈9a侧的线匝ta7增加线匝ta8,其位于比线匝ta9更靠近分支线N的那一侧。线匝ta8与线圈9b侧的与线匝ta9对应的线匝tb9之间的距离大于线匝ta1和tb1的距离。线圈9a和9b之间的最小距离为线匝ta1和tb1之间的间隙G,其为0.6mm。
这样,在实施方式2中,与现有技术不同,从线圈9b去掉一匝,向线圈9a添加一匝,线圈9a和9b具有不同的匝数及绕组形状。线圈9a和9b并不关于分支线N对称。然而,线圈9a和9b上的总匝数与现有技术相同,不容易对马达的扭矩特性造成不利影响。而且,线圈9a和9b之间的间隙G从0.35mm扩大到0.6mm。填料的流动性增加,从而相邻线圈之间的绝缘更可靠。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3是通过增大线圈9a上的匝数而不改变间隙G,从而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增大占空系数的实施例。在实施方式3中,线圈9a中的匝数增加三匝,线圈9b中的匝数减小一匝,从而就线圈9a和9b的总匝数来说增加两匝。
图5A和图5B示出了定子的放大局部视图。在图5A和图5B中,仅放大示出了同一相的两个电枢线圈。图5A示出了传统定子40,而图5B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3的定子4。此外,对构造与实施方式1和2相同的部件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描述。
在图5A中,线圈90a和90b的匝数及绕组形状相同。也就是说,线圈90a和90b关于作为分支线N的对称轴轴对称。线圈90a侧的线匝ta1和线圈90b侧的线匝tb1布置在最靠近分支线N的位置。线匝ta1和tb1之间的间隙G最小,例如为0.6mm。这些线匝ta1和tb1在线匝之中位于最靠近中心轴线X的位置。
在图5B中,以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方式,将线圈9b侧所不存在的线匝ta4和线匝ta5分别添加到线圈9a。此外,去掉线圈9b侧的线匝tb7,向线圈9a侧添加线匝ta8。添加线匝ta4和ta5的位置与实施方式1中的相同。去掉线匝tb7的部位以及添加线匝ta8的部位与实施方式2中的相同。在该实施方式3中,线匝ta1和tb1之间的间隙最小,例如为0.6mm。
实施方式4
在实施方式4中,描述相对于现有技术增大间隙G而不改变同一相中的两个线圈的总匝数的实施例。在实施方式4中,线圈9a中的匝数增加三匝,线圈9b中的匝数减少三匝,间隙G从0.6mm增大到0.85mm。
图6A和图6B示出了定子的放大局部视图。在图6A和图6B中,仅放大示出了同一相的两个电枢线圈。图6A示出了传统定子40,而图6B示出根据实施方式4的定子4。此外,对构造与实施方式1至3相同的部件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描述。
在图6A中,线圈90a和90b的匝数和绕组形状相同。也就是说,线圈90a和90b关于作为分支线N的对称轴轴对称。线圈90a侧的线匝ta1和线圈90b侧的线匝tb1布置在最靠近分支线N的位置。线匝ta1和tb1之间的间隙G最小,例如为0.6mm。这些线匝ta1和tb1在线匝之中位于最靠近中心轴线X的位置。
在图6B中,以与实施方式3相同的方式,将线匝9b侧所不存在的线匝ta4、ta5和ta8分别添加到线圈9a。然后,去掉线圈9b侧的线匝tb1、tb7和tb10。线匝tb10是位于比线匝tb2更靠近分支线N的那一侧的线匝。线匝ta4、ta5和ta8的添加位置与实施方式3中描述的相同。去掉线匝tb7的位置与实施方式2中描述的相同。
在该实施方式4中,线匝ta5和tb3之间的间隙G最小,例如为0.85mm。这比传统线匝ta1和tb1之间的间隙G=0.6mm更大。不在线圈9b侧布置与线圈9a侧的位于最靠近中心轴线X那一侧的线匝ta1(在该实施方式4中,线匝ta1为第一预定线匝)对应的线匝tb1,从而为非对称关系。在该实施方式4中,不改变同一相的两个相邻线圈9a和9b的总匝数而扩大间隙G。填料的流动性增强,从而确保了线圈之间的良好绝缘特性,而几乎不会对马达的扭矩特性造成任何不利影响。
如上所述,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要旨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布置和变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旋转电机描述为马达(电马达)1;然而,旋转电机也可以是与马达1具有相同配置的包括转子3和定子4的发电机。而且,描述了转子3包括10个极(即:场的极数),并描述了定子4所具有的12个电枢线圈8(即,齿10的个数);然而,磁极数和齿数不限于此,可适当地设定其他数量。
马达不限于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外定子(内转子)型。其可以是内定子(外转子)型马达。电枢线圈8不限于由分割芯构成。电枢线圈8也可以由包括多个齿的环形芯连续构成。
当两个相邻齿之间的节距被二等分并将从定子的圆心放射延伸的直线定义为节距中心线时,在两个线圈之中的一个线圈上的第一预定线匝比所述一个线圈中任何其他线匝都要靠近节距中心线的位置,而在这两个线圈之中的另一个线圈上,在相对于第一预定线匝关于作为对称轴的节距中心线轴对称的位置不需要布置线匝。
第一预定线匝可以布置成比所述另一线圈上的任何其他线匝更靠近所述圆心。
当两个相邻齿之间的节距二等分并将从定子的圆心放射延伸的直线定义为节距中心线时,在这两个线圈中的一个线圈中的布置成最靠近节距中心线的线匝的位置与在这两个线圈中的另一个线圈中的布置成最靠近节距中心线的线匝的位置不需要位于关于作为对称轴的节距中心线轴对称的位置。
当两个相邻齿之间的节距二等分并将从定子的圆心放射延伸的直线定义为节距中心线时,在这两线圈中的一个线圈中的第二预定线匝布置在比该一个线圈上的任何其他线匝都更远离节距中心线的位置,并且在这两个线圈的另一线圈中,在与相对于第二预定线匝关于作为对称轴的节距中心线轴对称的位置相比更靠近节距中心线的位置布置有线匝。
当两个相邻齿之间的节距二等分并将从定子的圆心放射延伸的直线定义为节距中心线时,在这两个线圈之中的一个线圈中的距节距中心线最远布置的线匝的位置与在这两个线圈之中的另一线圈中的距节距中心线最远布置的线匝的位置不需要位于关于作为对称轴的节距中心线轴对称的位置。
在定子中,多个线圈配置相位交替不同的多个相,这些线圈之中相邻的多个线圈为同一相,这两个线圈处于同一相中,并且在这多个相之间,同一相中的多个线圈的总匝数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同一相中的各个线圈的匝数可以是不同的。而且,两个线圈的线匝与线匝之间的间隙可以是预先确定的预定间隙或更大。
而且,填料可以填充在两个线圈的线匝之间,并且两个线圈可以由填料固定。所述旋转电机可以是马达或发电机。
显然,根据上述教导,本发明的多种变型和变更也是可行的。因此,应理解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能以这里具体描述以外的方式实施本发明。
通过在维持恒定绝缘距离的同时增大线圈的占空系数,提供了具有高转矩性能的旋转电机。

Claims (53)

1.一种旋转电机,该旋转电机包括定子和位于该定子的内侧或外侧的转子,其中:
所述定子包括:
从该定子的圆心放射延伸的多个齿;以及
通过绕所述多个齿中的各个齿的周围将绕组旋绕多次而整齐排列且成层地布置的多个线圈;其中,
布置在两个相邻齿的周围的两个线圈中的各线圈的匝数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当将两个相邻齿的节距二等分并且将从所述定子的圆心放射延伸的直线定义为节距中心线时,
在这两个线圈之中的一个线圈中最靠近所述节距中心线布置的线匝的位置与在这两个线圈之中的另一线圈中最靠近所述节距中心线布置的线匝的位置不位于关于作为对称轴的所述节距中心线轴对称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当将两个相邻齿的节距二等分并且将从所述定子的圆心放射延伸的直线定义为节距中心线时,
在这两个线圈中的一个线圈中的第一预定线匝布置在比该一个线圈中的其他任何线匝都更靠近所述节距中心线的位置;并且
在这两个线圈中的另一线圈中,在相对于所述第一预定线匝关于作为对称轴的所述节距中心线轴对称的位置未布置线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当将两个相邻齿的节距二等分并且将从所述定子的圆心放射延伸的直线定义为节距中心线时,
在这两个线圈中的一个线圈中的第一预定线匝布置在比该一个线圈中的其他任何线匝都更靠近所述节距中心线的位置;并且
在这两个线圈中的另一线圈中,在相对于所述第一预定线匝关于作为对称轴的所述节距中心线轴对称的位置未布置线匝。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第一预定线匝位于比所述另一线圈中的任何其他线匝都更靠近所述圆心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第一预定线匝位于比所述另一线圈中的任何其他线匝都更靠近所述圆心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当将两个相邻齿的节距二等分并且将从所述定子的圆心放射延伸的直线定义为节距中心线时,
在这两个线圈中的一个线圈中的布置成最远离所述节距中心线的线匝的位置与在这两个线圈中的另一个线圈中的布置成最远离所述节距中心线的线匝的位置不位于关于作为对称轴的所述节距中心线轴对称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当两个相邻齿之间的节距二等分并将从所述定子的圆心放射延伸的直线定义为节距中心线时,
在这两个线圈中的一个线圈中的第二预定线匝布置在比该一个线圈上的任何其他线匝都更远离所述节距中心线的位置;并且
在这两个线圈的另一线圈中,在与相对于所述第二预定线匝关于作为对称轴的所述节距中心线轴对称的位置相比更靠近所述节距中心线的位置布置有线匝。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当两个相邻齿之间的节距二等分并将从所述定子的圆心放射延伸的直线定义为节距中心线时,
在这两个线圈中的一个线圈中的第二预定线匝布置在比该一个线圈上的任何其他线匝都更远离所述节距中心线的位置;并且
在这两个线圈的另一线圈中,在与相对于所述第二预定线匝关于作为对称轴的所述节距中心线轴对称的位置相比更靠近所述节距中心线的位置布置有线匝。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在所述定子中,
所述多个线圈配置相位交替不同的多个相,这些线圈之中相邻的多个线圈为同一相;并且
所述两个线圈处于同一相,并且在多个相之间,同一相中的多个线圈的总匝数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在所述定子中,
所述多个线圈配置相位交替不同的多个相,这些线圈之中相邻的多个线圈为同一相;并且
所述两个线圈处于同一相,并且在多个相之间,同一相中的多个线圈的总匝数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在所述定子中,
所述多个线圈配置相位交替不同的多个相,这些线圈之中相邻的多个线圈为同一相;并且
所述两个线圈处于同一相,并且在多个相之间,同一相中的多个线圈的总匝数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在所述定子中,
所述多个线圈配置相位交替不同的多个相,这些线圈之中相邻的多个线圈为同一相;并且
所述两个线圈处于同一相,并且在多个相之间,同一相中的多个线圈的总匝数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两个线圈上的两个线匝之间的间隙为预定间隙或更大。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两个线圈上的两个线匝之间的间隙为预定间隙或更大。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两个线圈上的两个线匝之间的间隙为预定间隙或更大。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两个线圈上的两个线匝之间的间隙为预定间隙或更大。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两个线圈上的两个线匝之间的间隙为预定间隙或更大。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两个线圈上的两个线匝之间的间隙为预定间隙或更大。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两个线圈上的两个线匝之间的间隙为预定间隙或更大。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两个线圈上的两个线匝之间的间隙为预定间隙或更大。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在所述间隙之间填充有填料,并且所述两个线圈由所述填料固定。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在所述间隙之间填充有填料,并且所述两个线圈由所述填料固定。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在所述间隙之间填充有填料,并且所述两个线圈由所述填料固定。
25.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在所述间隙之间填充有填料,并且所述两个线圈由所述填料固定。
26.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在所述间隙之间填充有填料,并且所述两个线圈由所述填料固定。
27.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在所述间隙之间填充有填料,并且所述两个线圈由所述填料固定。
28.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在所述间隙之间填充有填料,并且所述两个线圈由所述填料固定。
29.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在所述间隙之间填充有填料,并且所述两个线圈由所述填料固定。
3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为马达。
3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为马达。
3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为马达。
3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为马达。
3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为马达。
3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为马达。
3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为马达。
3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为马达。
3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为马达。
3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为马达。
4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为马达。
4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为马达。
4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为马达。
4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为马达。
4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为马达。
4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为马达。
4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为马达。
4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为马达。
4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为马达。
4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为马达。
5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为马达。
5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为马达。
5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为马达。
5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为马达。
CN201310087220.8A 2012-08-03 2013-03-19 旋转电机 Active CN1035803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73065A JP5376016B1 (ja) 2012-08-03 2012-08-03 回転電機
JPJP2012-173065 2012-08-03
JP2012-173065 2012-08-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80312A true CN103580312A (zh) 2014-02-12
CN103580312B CN103580312B (zh) 2017-09-22

Family

ID=47603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7220.8A Active CN103580312B (zh) 2012-08-03 2013-03-19 旋转电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130429B2 (zh)
EP (1) EP2693603A2 (zh)
JP (1) JP5376016B1 (zh)
KR (1) KR101514122B1 (zh)
CN (1) CN103580312B (zh)
BR (1) BR102013007401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4184A (zh) * 2017-07-17 2019-01-25 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电机的定子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68497A (ja) * 2012-09-27 2014-04-17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GB201320242D0 (en) * 2013-11-15 2014-01-01 Coreteq Ltd Electric actuator
KR102219610B1 (ko) * 2014-10-16 2021-02-24 주식회사 만도 모터
JP2016152701A (ja) * 2015-02-18 2016-08-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モーター及びロボット
CN107408859B (zh) * 2015-03-04 2019-07-26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和定子
US10693336B2 (en) * 2017-06-02 2020-06-23 Whirlpool Corporation Winding configuration electric motor
DE102018102740A1 (de) * 2018-02-07 2019-08-08 Lsp Innovative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Außenstator für eine Drehfeldmaschine (E-Motor) mit einem Innenrotor, mit Statorzahngruppen, welche jeweils zwei zueinander benachbarte Statorzähne aufweisen
WO2020077339A1 (en) * 2018-10-12 2020-04-16 Software Motor Company Shaped stator windings for a switched reluctance machin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14123687B (zh) * 2020-08-28 2023-05-26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电机的定子排线方法
KR102594648B1 (ko) * 2021-03-17 2023-10-27 한국전자기술연구원 계자권선형 전동기용 회전자 보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회전자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72943A1 (en) * 1997-04-16 1998-10-21 Japan Servo Co. Ltd. Permanent-magnet revolving electrodynamic machine with a concentrated stator winding
JPH1127886A (ja) * 1997-07-07 1999-01-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JP2003164087A (ja) * 2001-11-26 2003-06-06 Denso Trim Kk 磁石式発電機のステータ
CN1521916A (zh) * 2003-02-03 2004-08-18 ��ʽ������Э���������� 旋转电机的电枢、旋转电机、及电枢的制造方法
CN1757149A (zh) * 2003-01-29 2006-04-05 波峰实验室责任有限公司 具有不同线规、匝数的绕组的电动机
CN101218731A (zh) * 2006-06-02 2008-07-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力机械的定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24598B2 (ja) * 1996-12-11 2005-03-0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モータの巻線構造及び巻線形成方法
JP3480317B2 (ja) * 1998-06-19 2003-12-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気回転機および回転機コイル
JP2000156951A (ja) 1998-11-19 2000-06-06 Yaskawa Electric Corp 回転電機
JP2002112484A (ja) * 2000-09-28 2002-04-12 Toyota Motor Corp 集中巻電動機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るコイルの設計方法
US20030052563A1 (en) * 2001-09-14 2003-03-20 Karl Assmann Electric machine
JP3980402B2 (ja) * 2002-05-13 2007-09-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WO2003098781A1 (en) * 2002-05-16 2003-11-27 Mitsuba Corporation Dynamo electric machine
JP3952290B2 (ja) * 2002-09-06 2007-08-01 ヤマハモーター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回転電気機器の電機子及びその巻線方法
JP2005117821A (ja) * 2003-10-09 2005-04-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2005261117A (ja) * 2004-03-12 2005-09-22 Honda Motor Co Ltd 回転電機
JP2005318733A (ja) * 2004-04-28 2005-11-10 Honda Motor Co Ltd 電動機および電動機を搭載し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20050258702A1 (en) * 2004-05-19 2005-11-24 Michaels Paul G Multiple winding coil shapes for increased slot fill
JP4781653B2 (ja) * 2004-10-21 2011-09-28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US20060197398A1 (en) * 2005-03-07 2006-09-07 Valeo Electrical Systems, Inc. Composite winding
JP4904989B2 (ja) * 2006-08-24 2012-03-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回転電機,巻線機,回転電機システム,ハイブリッド自動車,燃料電池自動車、及び電気自動車
DE102008022170A1 (de) * 2008-05-05 2009-11-12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Spule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für eine Spule
JP5650988B2 (ja) * 2010-11-02 2015-01-07 シナノケンシ株式会社 電動機の固定子巻線方法
CN103370856B (zh) * 2011-02-14 2017-02-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其绕线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72943A1 (en) * 1997-04-16 1998-10-21 Japan Servo Co. Ltd. Permanent-magnet revolving electrodynamic machine with a concentrated stator winding
JPH1127886A (ja) * 1997-07-07 1999-01-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JP2003164087A (ja) * 2001-11-26 2003-06-06 Denso Trim Kk 磁石式発電機のステータ
CN1757149A (zh) * 2003-01-29 2006-04-05 波峰实验室责任有限公司 具有不同线规、匝数的绕组的电动机
CN1521916A (zh) * 2003-02-03 2004-08-18 ��ʽ������Э���������� 旋转电机的电枢、旋转电机、及电枢的制造方法
CN101218731A (zh) * 2006-06-02 2008-07-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力机械的定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4184A (zh) * 2017-07-17 2019-01-25 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电机的定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80312B (zh) 2017-09-22
US9130429B2 (en) 2015-09-08
KR101514122B1 (ko) 2015-04-21
KR20140018780A (ko) 2014-02-13
JP2014033550A (ja) 2014-02-20
BR102013007401A2 (pt) 2015-07-07
US20140035424A1 (en) 2014-02-06
EP2693603A2 (en) 2014-02-05
JP5376016B1 (ja) 2013-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80312A (zh) 旋转电机
CN102842970B (zh) 定子及电动机
US8129880B2 (en) Concentrated winding machine with magnetic slot wedges
CN102801242B (zh) 旋转电机
JP6356394B2 (ja) 回転電機、及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US8752275B2 (en) Method of forming stator coils of electric machinery
US20130134805A1 (en)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US9438078B2 (en) Arrangement of coil wires in a rotor of an electric motor
US20200028398A1 (en) Brushless motor and stator thereof
US10153673B2 (en) Production method for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JPWO2013183188A1 (ja) 回転電機及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US10050487B2 (en) Slotless electrical machine with concentrated winding
CN105474516A (zh) 马达以及马达的制造方法
JP2006271142A (ja) 回転機
US20060250042A1 (en) Dynamoelectric machine with ring type rotor and stator windings
JP5698715B2 (ja)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KR102328284B1 (ko) 전기 기계를 위한 캐리어용 삽입체
JP6585236B2 (ja) 回転電機、及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CN207782541U (zh) 定子及电机
JP6223896B2 (ja) スイッチトリラクタンスモータ
US20150288266A1 (en) Axial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including multiple stator pole sets
KR20170047563A (ko) 유니폴라 구동방식에서 자속밀도의 비대칭성을 개선한 고정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스텝 모터
JP5924913B2 (ja) 発電機
JPH03285541A (ja) コンデンサ誘導電動機
JP2008245363A (ja)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