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68579B - 液体喷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68579B
CN103568579B CN201310344015.5A CN201310344015A CN103568579B CN 103568579 B CN103568579 B CN 103568579B CN 201310344015 A CN201310344015 A CN 201310344015A CN 103568579 B CN103568579 B CN 1035685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injection apparatus
elastomeric element
flow path
assemble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440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68579A (zh
Inventor
原启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568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8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685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85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液体喷射装置,能够减少连接液体流路时所需要的力并能确保液体流路的连接部分的足够的密封性。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液体喷射头;具有下游侧液体流路的装配机构;具有在朝装配机构装配时以能够连通的方式与下游侧液体流路连接的上游侧液体流路及环状突部(58),通过转动而装配于装配机构的被装配体(36);搭载液体喷射头及装配机构且在移动区域内移动的滑架(32);连接配置于移动区域的外侧的液体收纳部与上游侧液体流路之间的液体供给管(90);具有形成为外径比环状突部的外径大且内径比环状突部的内径小的环状且以包围液体导入口(49)的方式配置、并且前后方向的宽度比主扫描方向的宽度大的抵接部的弹性部件(53)。

Description

液体喷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射从液体收纳部供给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例子,公知有通过将作为液体的墨水向用纸等介质喷射来进行记录的喷墨式打印机(以下,仅称作“打印机”)。这样的打印机一般具备用于装配作为墨水的供给源的墨水容器的保持架。另外,在这样的保持架上具有与设置于墨水容器的供给口连接的供给管、和通过以包围该供给管的周围的方式配置来密封供给口与供给管的连接部分的环状的弹性部件。
此外,作为像这样密封液体流路的连接部分的弹性部件的一个例子,有剖面形状为圆形的O型圈。但是,O型圈在弹性变形的情况下的反作用力大,有墨水容器的装配所需要的力变大的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提出了如下结构,即,在墨水容器设置突起,在使该突起卡止于保持架侧的状态下,将该突起作为支点使墨水容器转动并进行装配动作。另外,在这样的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结构,即,通过在弹性部件的与墨水容器抵接的部分设置突缘部,来减少弹性部件弹性变形时的反作用力(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86972号公报
然而,在弹性部件经由突缘部与墨水容器抵接的情况下,随着其抵接面积变小而密封性降低。特别是,在装配时若墨水容器转动,则突缘部向转动方向倾倒,在这样的情况下,与以从供给口侧向供给管侧的直线动作进行装配动作的情况相比,存在无法确保足够的密封性的忧虑。
此外,这样的课题并不局限于具备能够装配墨水容器的保持架的打印机,在具备用于密封液体流路的连接部分的弹性部件的液体喷射装置中,大体上是共通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连接液体流路的情况下所需要的力、并且能够确保液体流路的连接部分处的足够的密封性的液体喷射装置。
以下,记载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及其作用效果。
解决上述课题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体喷射装置具有:液体喷射头,该液体喷射头能够喷射液体;滑架,该滑架在移动区域内移动;液体收纳部,该液体收纳部配置于上述移动区域的外侧;装配机构,该装配机构具有下游端与上述液体喷射头连通的下游侧液体流路;环状突部,该环状突部以包围液体供给口的周围的方式从被装配体突出设置,在将上述装配体朝上述装配机构装配时,该液体供给口以能够连通的方式与上述下游侧液体流路连通;液体供给管,该液体供给管与上述液体收纳部连接;以及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以包围成为上述下游侧液体流路的上游端的液体导入口的方式配置,所述弹性部件具有抵接部。
根据该结构,因为被装配体通过转动而装配于装配机构,所以能够减少连接上游侧液体流路和下游侧液体流路的情况下所需要的力。
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部件的上述抵接部形成为外径比上述环状突部的外径大且内径比上述环状突部的内径小的环状、且作为第一方向上的外缘与内缘的差的第一宽度比作为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的外缘与内缘的差的第二宽度大。
根据该结构,因为抵接部的第一宽度比第二宽度大,所以即使在伴随着被装配体的转动而环状突部沿第一方向偏移并与抵接部抵接的情况下,也能够更可靠地密封液体导入口的周围。因而,能够减少连接液体流路的情况下所需要的力,并且能够确保液体流路的连接部分处的足够的密封性。
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上述装配机构具有沿上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卡止部,另一方面,上述被装配体具有卡止于上述卡止部的被卡止部,通过以卡止于上述卡止部的上述被卡止部为支点转动,将上述被装配体装配于上述装配机构。
根据该结构,被装配体通过以卡止于装配机构的卡止部的被卡止部为支点转动而装配于装配机构,所以能够减少连接上游侧液体流路和下游侧液体流路的情况下所需要的力。
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优选上述抵接部的上述第一方向上的外径的宽度尺寸比上述第二方向上的外径的宽度尺寸大。
根据该结构,因为抵接部的第一方向的宽度尺寸比第二方向的宽度尺寸大,所以即使在环状突部伴随着被装配体的转动而在第一方向上偏移并与抵接部抵接的情况下,也能够更可靠地密封液体导入口的周围。
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上述弹性部件具有从上述抵接部的内缘侧以及外缘侧沿与上述第一方向以及上述第二方向的双方交叉的第三方向延伸的一对支承壁。
根据该结构,因为在环状突部被按压的情况下抵接部沿第三方向挠曲变形,所以能够抑制伴随着抵接部的弹性变形的反作用,并且能够可靠地密封液体导入口的周围。另外,若空气伴随着抵接部的挠曲变形而从由抵接部以及支承壁包围形成的空间挤出,则该空间内被减压。由此,弹性部件被吸附于装配机构,所以能够抑制伴随着被装配体的取下而弹性部件从装配机构脱离。
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优选在上述弹性部件中,上述抵接部的沿上述第三方向的长度比上述支承壁的沿上述第三方向的长度短。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弹性部件中缩短抵接部的沿第三方向的长度,能够减少伴随着弹性变形的反作用力。另外,在第三方向上,通过使弹性部件的支承壁比抵接部长,能够确保供抵接部沿第三方向挠曲变形的空间。
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优选对于上述弹性部件,在从与上述第一方向以及上述第二方向的双方交叉的第三方向侧观察的情况下,上述第一方向的中心位置与上述第二方向的中心位置一致,具有以通过该中心位置沿上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轴为中心的线对称形状,并且具有以通过上述中心位置沿上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轴为中心的线对称形状。
根据该结构,因为弹性部件具有在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上对称的形状,所以在安装于装配机构的情况下,不限定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的朝向。因此,与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上限定装配的朝向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进行弹性部件的安装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一个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复合机的立体图。
图2是复合机的剖视图。
图3是主体壳体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被装配体处于卡止位置时的装配机构的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3的5-5线的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弹性部件的立体图。
图7是收纳于收纳凹部的弹性部件的剖视图。
图8是用于对弹性部件的结构以及作用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图9是图4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0是图5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复合机11具备液体喷射装置12、以及沿反重力方向连结并搭载于液体喷射装置12的主体壳体13的作为图像读取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扫描单元14。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重力方向作为下方向,将反重力方向作为上方向,将第三方向作为上下方向Z而示出。
扫描单元14具备与液体喷射装置12连结的扫描主体部15、以及配置于扫描主体部15的上方的盖部16。扫描单元14经由设置于其一端侧的铰链等旋转机构17可开闭地装配于主体壳体13。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复合机11中的设置有旋转机构17的一侧称作后侧,并且将其相反的一侧称作前侧。而且,将第一方向作为前后方向Y进行图示。并且,将与前后方向Y以及上下方向Z双方交叉(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正交)的第二方向作为主扫描方向X进行图示。而且,扫描主体部15通过其前端侧向上方转动而成为打开状态。
在主体壳体13的前面侧配置有转动式的操作面板部18。在操作面板部18的外表面侧设置有用于显示菜单画面等的显示部(例如液晶显示器)19、操作按钮20。
另外,液体喷射装置12经由液体供给管90与配置于主体壳体13的外侧的液体收纳部91连接。此外,液体供给管90通过固定部件92固定于沿主体壳体13的前后方向Y以及上下方向Z的侧壁13a。另外,在主体壳体13与扫描主体部15之间配置有能够供液体供给管90插通的间隙形成部件93。
如图2所示,在主体壳体13的内底部能够拆装地装配有纸盒21,该纸盒21能够收纳多张作为介质的一个例子的用纸P。另外,在主体壳体13内收纳有用于输送用纸P的送给机构22、以及对由送给机构22输送的用纸P进行记录的记录部23。
送给机构22具备将收纳于纸盒21的用纸P一张一张地向记录部23输送的送给机构24。送给机构24具有送给驱动辊25、在与送给驱动辊25之间夹持用纸P并进行从动旋转的送给从动辊26、分离辊27以及搓纸辊28。
另外,送给机构22具备用于将从送给机构24送给的用纸P向记录部23输送的输送辊对29、以及用于将在记录部23进行完记录的用纸P排出的排出辊对30。并且,在沿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前后方向Y上、在输送辊对29与排出辊对30之间配置有用于支承用纸P的支承部件31。
在主体壳体13内在支承部件31的上方,构成记录部23的滑架32被保持为能够沿主扫描方向X往复移动的状态。在滑架32的下部搭载有能够喷射作为液体的一个例子的墨水的液体喷射头33。而且,通过从液体喷射头33对由输送机构22输送至支承部件31上的用纸P喷射墨滴来进行记录。
在主体壳体13的上壁34,且在滑架32的沿主扫描方向X的移动区域的上方,形成有与该移动区域对应的形状的开口部35。而且,在扫描单元14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滑架32的上部通过形成于主体壳体13的上壁34的开口部35露出。
如图3所示,在滑架32的上部搭载有能够装配被装配体36的装配机构37。装配机构37具备能够收纳被装配体36的收纳部38。此外,收纳部38能够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6个)被装配体36以在主扫描方向X上排列的方式进行收纳。
在收纳部38设置有朝上方开口的装配口39。此外,在装配机构37上不具备覆盖装配口39的部件。因此,由于滑架32的上表面侧露出,所以能够通过装配口39将被装配体36插入收纳部38内。
但是,在开口部35中的沿主扫描方向X延伸的前侧的端部,且在靠近一侧(图3中靠近左方)的位置形成有切口部40。而且,形成有该切口部40的位置在进行被装配体36的拆装操作的情况下成为配置滑架32的拆装位置。
另外,液体供给管90通过形成于上壁34的开口部35从主体壳体13的外侧被导入主体壳体13的内侧。即,被装配体36作为用于将收纳于外部容器亦即液体收纳部91的墨水向液体喷射头33供给的中继适配器发挥功能。
插通于间隙形成部件93的液体供给管90在上壁34的上表面侧从开口部35的前侧被向开口部35内拉回之后,与被装配体36连接。即,液体供给管90将配置于滑架32的移动区域的外侧的液体收纳部91与上游侧液体流路95之间连接在一起。此外,液体供给管90通过固定部件92相对于上壁34固定。另外,根据被装配体36的个数而设置有多个液体供给管90以及液体收纳部91。
接下来,对装配机构37的结构进行详细叙述。
装配机构37具备用于将收纳于收纳部38的被装配体36保持在收纳部38内的保持机构42。
保持机构42具有以能够转动的状态安装于成为收纳部38的前侧的位置的操作杆43。在操作杆43且在相比转动中心靠上侧的位置设置有承受来自外部的操作力的操作部43a,并且在相比转动中心靠下侧的位置设置有能够与被装配体36卡合的卡合部43b。
此外,借助形成于开口部35的切口部40使为了承受来自外部的操作力而设于装配机构37的操作部43a在用于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被装配体36的拆装的拆装位置处露出。另一方面,在拆装位置以外的位置处,成为主体壳体13覆盖操作部43a的状态。因此,在滑架32如图3中实线所示那样地配置于拆装位置的情况下,操作杆43的操作部43a通过切口部40露出而成为能够操作的状态。另一方面,如图3中双点划线所示那样,在滑架32未配置于拆装位置的情况下,操作杆43的操作部43a被主体壳体13的上壁34覆盖而成为不可操作的状态。
如图4所示,在操作杆43的下端侧,在成为收纳部38内侧的后侧(图4中为右侧)形成有卡合部43b,另一方面,在前侧(图4中为左侧)形成有弹簧卡止部43c。另外,在操作杆43的成为收纳部38内侧的部分形成有倾斜部43d,该倾斜部43d以随着从转动中心侧趋向卡合部43b侧而趋向收纳部38内的方式倾斜。
在位于收纳部38的前侧的内侧壁亦即前侧壁38a,从在上下方向成为装配口39侧的位置朝向斜下方突设有弹簧勾挂部44。并且,在弹簧勾挂部44与操作杆43的弹簧卡止部43c之间夹装有螺旋弹簧45,该螺旋弹簧45向朝收纳部38内的方向对操作杆43的下端侧施力。
在收纳部38的内底部38b中的靠近前侧的位置朝上方突设有限制销46。另外,在收纳部38的内底部38b中的靠近后侧的位置设置有与收纳于收纳部38的被装配体36连接的液体导入部47。
在液体导入部47朝向上方开口有下游端与液体喷射头33连通的下游侧液体流路48的上游端亦即液体导入口49。另外,在液体导入部47以覆盖液体导入口49的方式安装有下游侧过滤器50。
在液体导入部47以包围液体导入口49的周围的方式形成有环状的收纳凹部52。另外,在收纳凹部52内以包围液体导入口49的周围的方式收纳有环状的弹性部件53。而且,在位于收纳部38的后侧的内侧壁亦即后侧壁38c的上下方向Z上的中心附近,以向后方延伸的方式凹设有卡止部54。
此处,对被装配体36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被装配体36内形成有上游端与液体供给管90的下游端连接的液体供给路94。
被装配体36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在装配于装配机构37的情况下沿前后方向Y的方向成为长边方向。另外,在被装配体36收纳于收纳部38的情况下,若将与前侧壁38a对置的面设为前面36a、将与内底部38b对置的面设为底面36b、将与后侧壁38c对置的面设为后面36c,则在被装配体36中在前面36a与底面36b之间形成有斜面部36d。
从被装配体36的后面36c突设有能够与卡止部54卡合的被卡止部55。另外,在被装配体36的底面36b中的靠近后侧的位置设置有液体供给部56。
在液体供给部56设置有开口部成为液体供给口57的供给凹部56a、以及以包围液体供给口57的周围的方式从被装配体36的底面36b突设的环状突部58。另外,在液体供给部56形成有用于使供给凹部56a内与液体供给路94的下游端连通的连通孔56b。而且,液体供给路94、连通孔56b以及供给凹部56a构成上游侧液体流路95。另外,液体供给口57成为上游侧液体流路95的下游端。
在供给凹部56a内,在连通孔56b侧收纳有弹簧部件59,另一方面,在液体供给口57侧收纳有多孔部件60。此外,在多孔部件60形成有多个能够供墨水流通的细孔。另外,在液体供给部56以覆盖液体供给口57的方式安装有上游侧过滤器61。
在被装配体36的斜面部36d中的成为底面36b侧的位置,形成有能够供限制销46插通的定位孔62。另外,在被装配体36的斜面部36d中的成为前面36a侧的位置,向成为操作杆43侧的前方突设有卡合突部63。
接下来,对被装配体36相对于装配机构37的拆装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将被装配体36相对于装配机构37进行装配的情况下,将滑架32配置于拆装位置。由此,设置于装配机构37的操作杆43的操作部43a通过开口部35的切口部40而露出。
此外,在未装配被装配体36的情况下,操作杆43由于螺旋弹簧45的作用力而成为下端侧朝收纳部38内突出的状态。而且,若将被装配体36插入收纳部38,使从被装配体36的后面36c突设的被卡止部55与卡止部54卡合,则被装配体36的前端侧因自重而以被卡止部55为中心转动,结果,卡合突部63与操作杆43的卡合部43b抵接。此时,如图4所示,被装配体36配置于前侧上部从装配口39露出的卡止位置。
接着,若向下方压入从装配口39露出的被装配体36的前侧上部,则被装配体36以卡止于卡止部54的被卡止部55为支点,向图4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于是,被装配体36的卡合突部63按压操作杆43的倾斜部43d,操作杆43克服螺旋弹簧45的作用力而向图4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
另外,转动的被装配体36受到弹性变形的弹性部件53的复原力亦即反作用力。并且,若将限制销46插通于被装配体36的定位孔62,则被装配体36的沿主扫描方向X的移动受到限制。
而且,若被装配体36克服弹性部件53的反作用力被收纳在收纳部38内,则被装配体36的卡合突部63向操作杆43的下方移动。于是,操作杆43由于螺旋弹簧45的作用力而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如图5所示,成为被装配体36的卡合突部63由操作杆43的卡合部43b卡止的状态。
若如以上那样将被装配体36收纳于收纳部38,则上游侧液体流路95与设置于装配机构37侧的下游侧液体流路48以能够连通的方式连接,从而被装配体36相对于装配机构37的装配结束。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如图5所示地相对于装配机构37的装配结束的被装配体36的位置称作装配位置。
接下来,对弹性部件53以及液体供给部56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6所示,弹性部件53具有环状的抵接部64、以及从抵接部64的内缘侧以及外缘侧沿上下方向Z延伸的一对支承壁65、66。另外,在从抵接部64的内缘侧延伸的支承壁65的下端侧突设有压接部67。
此外,对于弹性部件53的抵接部64而言,作为前后方向Y上的外缘与内缘的差的第一宽度W1比作为主扫描方向X上的外缘与内缘的差的第二宽度W2大(W1>W2)。另外,对于抵接部64而言,前后方向Y上的外径的宽度尺寸D1比主扫描方向X上的外径的宽度尺寸D2大(D1>D2)。
如图7所示,在弹性部件53中,抵接部64的沿上下方向Z的长度L1比支承壁65、66的沿上下方向Z的长度L2短(L1<L2)。而且,在弹性部件53收纳于收纳凹部52内的情况下,压接部67以及支承壁65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压接部67被压接于收纳凹部52的内侧壁。
如图8所示,弹性部件53的抵接部64形成为外径比环状突部58的外径大且内径比环状突部58的内径小的环状,并以包围液体导入口49的方式配置。另外,在从上侧观察的情况下,弹性部件53的抵接部64的前后方向Y的中心位置与主扫描方向X的中心位置一致。而且,弹性部件53具有以通过该前后方向Y以及主扫描方向X双方的中心位置C1沿前后方向Y延伸的第一轴AX1为中心的线对称形状,并且具有以通过中心位置C1沿主扫描方向X延伸的第二轴AX2为中心的线对称形状。
另一方面,设置于液体导入部47的液体导入口49形成为前后方向Y的外径的宽度尺寸比主扫描方向X的外径的宽度尺寸大,并且在从上侧观察的情况下,前后方向Y的中心位置与主扫描方向X的中心位置一致。而且,液体导入口49具有以通过该前后方向Y以及主扫描方向X双方的中心位置C2沿前后方向Y延伸的第一轴AX1为中心的线对称形状,并且具有以通过中心位置C2沿主扫描方向X延伸的第三轴AX3为中心的线对称形状。其中,液体导入部47的中心位置C2位于相比弹性部件53的中心位置C1靠前侧的位置。
如图9所示,设置于液体供给部56的弹簧部件59具有与多孔部件60抵接的板状的受压部68、以及与供给凹部56a的内底部抵接的板簧部69。另外,在受压部68形成有多个贯通孔70。
当被装配体36位于卡止位置时,如图9所示,环状突部58的前后方向Y的一端侧(图9的右端侧)与弹性部件53的抵接部64抵接。此时,环状突部58的前后方向Y的另一端侧(图9的左端侧)从弹性部件53的抵接部64分离。
而且,若将被装配体36向装配位置转动,则如图10所示,液体供给部56侧的上游侧过滤器61的下表面侧与液体导入部47侧的下游侧过滤器50的上表面侧接触。另外,若环状突部58的另一端侧(图10的左端侧)与弹性部件53的抵接部64抵接,则被环状突部58按压的抵接部64发生弹性变形并向下方挠曲变形。由此,上游侧液体流路95与下游侧液体流路48的连接部分的周围被密封。
另外,若伴随着被装配体36的转动而弹簧部件59的板簧部69被压缩,则多孔部件60受到弹簧部件59的作用力而使通过连通孔56b供给的墨水向上游侧过滤器61侧面状地扩散并供给。于是,通过上游侧过滤器61以及下游侧过滤器50的墨水向下游侧液体流路48侧供给。
接下来,对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液体喷射装置12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装配机构37具有下游端与液体喷射头33连通的下游侧液体流路48和沿前后方向Y延伸的卡止部54。与此相对,被装配体36具有:在向装配机构37装配时以能够连通的方式与下游侧液体流路48连接的上游侧液体流路95;卡止于卡止部54的被卡止部55;以及以包围液体供给口57的周围的方式突设的环状突部58。而且,被装配体36通过以卡止于装配机构37的卡止部54的被卡止部55为支点转动,如图5所示那样地装配于装配机构37。
因此,处于图8的双点划线所示的卡止位置的被装配体36的环状突部58伴随着被装配体36的转动而沿前后方向Y错位至图8的实线所示的位置,并且与弹性部件53的抵接部64抵接。
此处,对于弹性部件53的抵接部64而言,前后方向Y的第一宽度W1比主扫描方向X的第二宽度W2大,并且,前后方向Y的宽度尺寸D1比主扫描方向X的宽度尺寸D2大。因此,即使环状突部58沿前后方向Y错位,抵接部64也维持与环状突部58抵接的状态。由此,即使在被装配体36通过转动来进行装配的情况下,上游侧液体流路95与下游侧液体流路48的连接部分也被弹性部件53可靠地密封。
特别是,因为液体喷射装置12通过从外部容器亦即液体收纳部91接受墨水的供给,能够连续地进行更大量的记录处理,所以有时不拆装被装配体36而长时间保持装配于装配机构37的装配状态不变。其结果,在上游侧液体流路95与下游侧液体流路48的连接部分处的密封性不充分的情况下,存在更多的墨水持续地泄漏的忧虑。关于这一点,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12通过弹性部件53能够更可靠地密封连接部分,因此即使在连续地进行记录处理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墨水的泄漏。
此外,对于弹性部件53而言,通过缩小抵接部64的主扫描方向X的宽度尺寸D2,也能够应对主扫描方向X的长度短的被装配体36。
另外,若被装配体36从卡止位置向装配位置转动,则伴随着环状突部58被朝下方压入,抵接部64如图10所示那样地向下方挠曲变形。另外,伴随着抵接部64的挠曲变形,空气被从由抵接部64、支承壁65、66以及收纳凹部52包围形成的空间R挤出,从而空间R内被减压。由此,弹性部件53被吸附于装配机构37。
此处,若被装配体36以长时间装配于装配机构37的状态进行保持,则存在弹性部件53贴付于环状突部58、在取下被装配体36时弹性部件53从装配机构37脱离的忧虑。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弹性部件53吸附于装配机构37,抑制伴随着被装配体36的取下而弹性部件53从装配机构37脱离。
并且,弹性部件53构成为,因为压接部67被压接于收纳凹部52的内侧壁,所以进一步抑制伴随着被装配体36的取下而弹性部件53从装配机构37脱离。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效果。
(1)因为被装配体36通过以卡止于装配机构37的卡止部54的被卡止部55为支点转动而装配于装配机构37,所以能够减少连接上游侧液体流路95和下游侧液体流路48的情况下所需要的力。另外,因为抵接部64的第一宽度W1比第二宽度W2大,所以在环状突部58伴随着被装配体36的转动而沿前后方向Y偏移并与抵接部64抵接的情况下,也能够更可靠地密封液体导入口49的周围。因此,能够减少连接液体流路的情况下所需要的力,并且能够确保液体流路的连接部分处的足够的密封性。
(2)因为抵接部64的前后方向Y的外径的宽度尺寸D1比主扫描方向X的外径的宽度尺寸D2大,所以即使在环状突部58伴随着被装配体36的转动沿前后方向Y偏移并与抵接部64抵接的情况下,也能够更可靠地密封液体导入口49的周围。
(3)因为在环状突部58按压的情况下抵接部64向下方挠曲变形,所以能够抑制伴随着抵接部64的弹性变形的反作用力,并且能够可靠地密封环状突部58的周围。另外,若伴随着抵接部64的挠曲变形而空气被从由抵接部64以及支承壁65、66包围形成的空间R挤出,则空间R内被减压。由此,弹性部件53被吸附于装配机构37,所以能够抑制伴随着被装配体36的取下而弹性部件53从装配机构37脱离。
(4)通过缩短弹性部件53中的抵接部64的沿上下方向Z的长度L1,能够减少伴随着弹性变形的反作用力。另外,在上下方向Z上,通过使弹性部件53的支承壁65、66的长度L2比抵接部64的长度L1长,能够确保用于供抵接部64向下方挠曲变形的空间R。
(5)因为弹性部件53具有在前后方向Y以及主扫描方向X双方对称的形状,所以在装配于装配机构37的情况下,不限定前后方向Y以及主扫描方向X的朝向。因此,与限定在前后方向Y、主扫描方向X上安装的朝向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进行弹性部件53的安装作业。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变更。
·也可以将装配机构37的卡止部54设为凸部并且将被装配体36的被卡止部55设为凹部。或者是,也可以将装配机构37的卡止部54设为凸部并且将被装配体36的被卡止部55设为凸部。
·也可以根据液体导入口49、环状突部58的形状,变更弹性部件53的形状、大小。例如,在弹性部件53中,抵接部64的前后方向Y的外径的宽度尺寸D1也可以与主扫描方向X的外径的宽度尺寸D2相等,宽度尺寸D1也可以比宽度尺寸D2小。并且,弹性部件53在前后方向Y以及主扫描方向X上也可以不是对称的形状。
·在弹性部件53中,抵接部64的沿上下方向Z的长度L1也可以与支承壁65、66的沿上下方向Z的长度L2相等,抵接部64的长度L1也可以比支承壁65、66的长度L2长。
·在弹性部件53中,也可以在抵接部64的下方配置具有与抵接部64同等的第一宽度W1以及第二宽度W2的带状的支承部。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利用相比抵接部64容易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支承部,也能够使抵接部64挠曲变形。
·固定部件92以及间隙形成部件93的形状、配置、设置数量等能够任意变更。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不具备固定部件92以及间隙形成部件93中的任一方。或者是,也可以构成为不具备固定部件92以及间隙形成部件93的双方。
·也可以在主体壳体13的侧壁13a设置切口部,通过该切口部将液体供给管90导入主体壳体13内。
·液体供给管90的拉回位置能够任意地变更。例如,也可以在上壁34上,向开口部35的后方侧拉回液体供给管90。
·液体收纳部也可以一部分配置于液体喷射装置的内部,一部分配置于液体喷射装置的外部。
·液体收纳部也可以为可再充填(refill)式的容器,也可以为可部分更换式的容器。
·液体收纳部也可以一体地固定于液体喷射装置,也可以构成为与液体喷射装置分离。
·介质并不局限于用纸,也可以是树脂薄膜、金属板、布帛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液体喷射装置也可以是喷射或喷出墨水以外的其他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另外,作为从液体喷射装置成为微小量的液滴而被排出的液体的状态,包括粒状、泪状、以及线状地拉长尾巴的形状。这里所说的液体,只要是液体喷射装置能够喷射的材料即可。例如,只要物质在液相时的状态即可,包括粘性高或低的液状体、溶胶、凝胶水、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熔液)那样的流状态。而且,不仅包括作为物质的一个状态的液体,还包括在溶剂中溶解、分散或混合了颜料或金属颗粒等由固体物质构成的功能材料的颗粒的液体等。并且,作为液体的代表性的例子,可列举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墨水、液晶等。此处,墨水是指一般的水性墨水、和油性墨水以及胶化墨水、热熔墨水等包括各种液体组成物的墨水。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具体例,例如亦可为喷射以扩散或溶解的形态含有在制造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彩色滤波器等时使用的电极材料、颜色材料等材料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喷射被用于生物芯片制造的活体有机物的液体喷射装置、被用作精密吸管而喷射作为试料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印染装置、微量配合器等。进而,亦可为对钟表、相机等精密机械用点状孔隙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将用于形成在光通信元件等中使用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喷射到基板上的液体喷射装置。此外,为了对基板等进行蚀刻而喷射酸或碱性等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
附图标记的说明:
12:液体喷射装置;32:滑架;33:液体喷射头;36:被装配体;37:装配机构;48:下游侧液体流路;49:液体导入口;53:弹性部件;54:卡止部;55:被卡止部;57:液体供给口;58:环状突部;64:抵接部;65、66:支承壁;90:液体供给管;91:液体收纳部;95:上游侧液体流路;AX1:第一轴;AX2:第二轴;C1:中心位置;D1:第一方向的外径的宽度尺寸;D2:第二方向的外径的宽度尺寸;L1:抵接部的沿第三方向的长度;L2:支承壁的沿第三方向的长度;W1:第一宽度;W2:第二宽度;X:作为第二方向的主扫描方向;Y:作为第一方向的前后方向;Z:作为第三方向的上下方向。

Claims (7)

1.一种液体喷射装置,
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有:
液体喷射头,该液体喷射头能够喷射液体;
滑架,该滑架在移动区域内移动;
液体收纳部,该液体收纳部配置于所述移动区域的外侧;
装配机构,该装配机构具有上游端为液体导入口且下游端与所述液体喷射头连通的下游侧液体流路;
环状突部,该环状突部以包围液体供给口的周围的方式从被装配体突出设置,在将所述被装配体朝所述装配机构装配时,该液体供给口以能够连通的方式与所述下游侧液体流路连通;
液体供给管,该液体供给管与所述液体收纳部连接;以及
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具有抵接部,以包围所述下游侧液体流路的所述液体导入口的方式配置,
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装配机构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卡止部,另一方面,所述被装配体具有卡止于所述卡止部的被卡止部,通过以卡止于所述卡止部的所述被卡止部为支点转动,将所述被装配体装配于所述装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的所述抵接部形成为外径比所述环状突部的外径大且内径比所述环状突部的内径小的环状、且作为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外缘与内缘的差的第一宽度比作为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的外缘与内缘的差的第二宽度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外径的宽度尺寸比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的外径的宽度尺寸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具有从所述抵接部的内缘侧以及外缘侧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的双方交叉的第三方向延伸的一对支承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弹性部件中,所述抵接部的沿所述第三方向的长度比所述支承壁的沿所述第三方向的长度短。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弹性部件,在从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的双方交叉的第三方向侧观察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方向的中心位置与所述第二方向的中心位置一致,具有以通过该中心位置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轴为中心的线对称形状,并且具有以通过所述中心位置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轴为中心的线对称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收纳部设置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外部。
CN201310344015.5A 2012-08-10 2013-08-08 液体喷射装置 Active CN1035685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78155A JP6051671B2 (ja) 2012-08-10 2012-08-10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2-178155 2012-08-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8579A CN103568579A (zh) 2014-02-12
CN103568579B true CN103568579B (zh) 2016-03-09

Family

ID=50041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44015.5A Active CN103568579B (zh) 2012-08-10 2013-08-08 液体喷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60873B2 (zh)
JP (1) JP6051671B2 (zh)
CN (1) CN1035685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736838S1 (en) * 2013-12-20 2015-08-18 Maurizio Ettore Costabeber Stereolithography machine
USD770545S1 (en) * 2014-06-02 2016-11-01 Natural Machines, Inc. Three-dimensional printer
USD738410S1 (en) * 2014-09-24 2015-09-08 Xyzprinting, Inc. Chassis of 3D printer
JP1523962S (zh) 2014-10-21 2015-05-18
JP1523475S (zh) * 2014-10-21 2015-05-18
USD732586S1 (en) * 2014-11-13 2015-06-23 Xyzprinting, Inc. 3D printer
USD732587S1 (en) * 2014-11-13 2015-06-23 Xyzprinting, Inc. 3D printer
USD757132S1 (en) * 2015-01-04 2016-05-24 Xyzprinting, Inc. 3D printer
USD732588S1 (en) * 2015-01-05 2015-06-23 Xyzprinting, Inc. 3D printer
JP2017042924A (ja) * 2015-08-24 2017-03-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2623A (zh) * 2001-05-17 2007-10-3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墨盒及大气开启阀在墨盒中的装配方法
CN102336062A (zh) * 2010-07-15 2012-02-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收纳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给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95339B2 (ja) 1996-08-30 2002-06-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ホルダー、インクジェット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キャップ
JP3617213B2 (ja) * 1996-10-01 2005-02-0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ユニット、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328507B2 (ja) * 2002-09-30 2009-09-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ヘッド及びシール部材
US7399070B2 (en) * 2004-03-09 2008-07-1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printer
JP2007015272A (ja) * 2005-07-08 2007-01-25 Canon Inc 記録ヘッドおよびこれに使用するシール部材
JP2007168118A (ja) * 2005-12-19 2007-07-05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8037097A (ja) * 2006-07-10 2008-02-21 Seiko Epson Corp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及び液体消費装置
RU2533107C2 (ru) * 2010-07-15 2014-11-20 Сейко Эпсон Корпорейшн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жидкости и система выталкивания жидкости
JP5720148B2 (ja) * 2010-09-03 2015-05-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材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印刷材供給システム
JP5874160B2 (ja) * 2010-09-03 2016-03-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を着脱可能なホルダー
JP5533560B2 (ja) * 2010-10-28 2014-06-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消費装置
JP2013010294A (ja) 2011-06-30 2013-01-17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2623A (zh) * 2001-05-17 2007-10-3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墨盒及大气开启阀在墨盒中的装配方法
CN102336062A (zh) * 2010-07-15 2012-02-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收纳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给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8579A (zh) 2014-02-12
JP6051671B2 (ja) 2016-12-27
US20140043402A1 (en) 2014-02-13
JP2014034193A (ja) 2014-02-24
US8960873B2 (en) 2015-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68579B (zh) 液体喷射装置
JP7044194B2 (ja) 印刷材供給システム
TWI623437B (zh) Liquid injection device, tank
RU2675122C1 (ru) Картридж, блок картриджей и система выброса жидкости
CN104442003B (zh) 液体容纳容器
WO2014115506A1 (ja)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CN104442001B (zh) 液体容纳体
CN107878038B (zh) 容器和连接体
WO2015059927A1 (ja) 液体収容容器、液体噴射装置
CN103419502B (zh)
EP3187339B1 (en) Liquid supplying unit
CN102529396B (zh) 液体供给机构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WO2017115582A1 (ja)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JP2016049772A (ja)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US20130229469A1 (en) Cartridge
US11141985B2 (en) Liquid supply unit
US20200238719A1 (en) Cartridge and liquid ejecting system
CN105398222B (zh) 液体容纳体、电连接器和液体消耗装置
JP6175739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110171208B (zh) 墨水连接针、墨水填充用器具、墨盒
CN105564037A (zh) 液体消耗装置
JP2016107525A (ja) 保護部材、液体供給ユニットのセット
US20130229470A1 (en) Cartridge
JP2018001444A (ja) 液体容器、液体噴射装置
CN115476592B (zh) 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